巴金的家讀后感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收獲肯定不少,這時最關鍵的讀后感不能忘了哦。怎樣寫讀后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巴金的家讀后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巴金的家讀后感1
當讀巴金爺爺的《家》這本書時,單看書名,我以為巴金爺爺筆下描寫的是一個溫馨、和諧的家。但仔細一讀,才發現這個家根本不是那個模樣。
家是束縛
這是一個封建官僚地主家庭,描寫了覺新、覺民和覺慧三兄弟因為性格不同,所以生活道路也不同。
在這個被封建禮教所約束的專制家庭,高老太爺用“專制”管理著這人根基早已腐朽的家。因為在“專制”管理下,家人的自由受到了束縛。這個家就如同一個狹小的籠子,家人們何嘗會感到溫暖呢!對此,我感受到那舊社會“吃人”的封建制度是多么地殘酷。
家是抗爭
《家》中三兄弟是重要的角色,他們使我連連稱贊,使我悲喜交加……覺新是一個才貌雙全的人,在“專制”下,他曾反抗,但最后,他身為家中的大哥,選擇了順從,而就是順從,使“專制”強加于他,使兩個封建社會的受害者死于他的手中。
覺民是個聰明的人,在封建禮教的管制下,他開始厭惡舊社會,后來,他為了梅,勇敢反抗,與梅走到了一起。覺慧是個直率、敢反抗的人。他從一開始就對舊社會十分不滿。在反抗的路上,他喜歡上了丫鬟——鳴鳳,但因為封建禮教,鳴鳳被送給馮老二爺做丫鬟,可鳴鳳性子剛烈,前一天投河自殺了。但鳴鳳卻讓覺慧走出了封建社會,離開了家鄉。
家是覺醒
舊社會是多么殘酷,他們的遭遇控訴了封建制度對生命的摧殘,也歌頌了青年一代的反封建斗爭以及民主主義的覺醒。如今,“吃人”的舊社會已不復存在,生在美好世界的我們,慶幸舊社會制度的消失,但我們也一定要努力學習,讓公平永駐人間!
巴金的家讀后感2
家,可以讓你想到什么?家,在人們的眼中,都是愛的代名詞,是避風的港灣,是永恒的棲息地,但無論如何形容,家就是一個能給你幸福溫暖的處所,它就是愛。然而,巴金先生的小說中,“家”卻是一個明爭暗斗卻不見硝煙的戰場。
《家》的故事發生在辛亥革命以后。長江上游某大城市有一個官僚地主家庭高公館。
一家之主的高老太爺,封建專制,頑固不化。長房長孫覺新,為人厚道,去很軟弱,原與梅表姐相愛,后屈從于老太爺之命而與李瑞鈺結婚,覺新的胞弟覺民、覺慧積極參加愛國運動,從而和馮公館的馮樂山成了死對頭。覺慧愛上了聰明伶俐的婢女鳴鳳,但馮樂山卻指名要取鳴鳳為妾,鳴鳳堅決不從,投湖自盡……至此,覺新有所覺醒,而覺慧則毅然脫離家庭投身革命。
其中,最令我感動的'是他和鳴鳳的愛情。即使鳴鳳知道,婢女是不能和少爺相愛的,即使鳴鳳知道,他們的愛是沒有結果的,但她依然深深的愛著覺慧。她一直明白,做下人的便要好好侍奉主子,自己一輩子的命運也是掌握在主子手里的。下人的慣有思想操控著她,使她并不抱有反抗的念頭。不,也許是在她的潛意識里還沒有“反抗”這個定義,但當她和覺慧相愛時,這種情緒就產生了。“我只求你不要送我出去。我愿意一輩子在公館里頭服侍你,做你的丫頭,時時刻刻在你的身邊”。
鳴鳳對覺慧如此深不可測的愛,給了她難以估計的勇氣和力量。于是就在那一天,鳴鳳帶著覺慧輕輕的一吻和“再過兩天”的承諾,在湖中尋找到了自己的歸宿。這就是鳴鳳反抗的爆發——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她沒有屈服,卻把生命獻給了真摯的愛情。她是為了追求幸福,自由等不可轉讓的權利而死,她是為了反抗封建家長制而死!
有句話說得“好哪里有壓迫哪里就有反抗”!
【巴金的家讀后感】相關文章:
巴金的《家》讀后感05-15
巴金的《家》的讀后感02-07
巴金家的讀后感03-17
巴金的家讀后感03-20
巴金《家》的讀后感12-10
巴金《家》讀后感07-12
巴金的小說《家》讀后感03-10
關于巴金《家》的讀后感06-12
家巴金讀后感范文06-06
巴金先生《家》的讀后感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