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渡北歸》讀后感范文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后感吧。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寫讀后感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南渡北歸》讀后感范文,歡迎大家分享。
《南渡北歸》讓我從另一個視角看歷史。在沒讀這本書之前,我只知道傅斯年、梅貽琦、陳寅恪等這些人的名字。如果不讀這本書,我不知道在這些人名字的背后所散發出來的人格魅力和厚重的歷史。如果不是讀這本書,我會認為用偉大來形容一個人的人格似乎太矯情。但讀了《南渡北歸》這本書,我知道,用偉大形容這一顆顆散落在歷史長河中的璀璨珍珠,實在不夠。我甚至為自己以前不清楚這段歷史而深感羞愧!
掩卷長思,感觸最深的是那一代人的信仰。那個年代的留學生,沒有一個人想在國外長久地呆下去,也根本沒有人想做這樣的夢。那時的海歸與幾十年后的新生代“海龜”有較大的不同,在當年海歸的夢想里,有成就一位學術界大師的心愿,沒有撈個大官或弄個百萬富翁的追求。心中裝滿的是科學救國、振興民族的理想與抱負。在他們回國后選擇職業的時候,也沒有人會考慮到地域、薪資、職稱的問題。那一代留學回國的知識分子身上的高尚品格喚醒了失落的靈魂,這讓我明白了,簡單而執著的人在任何逆境中都有充實的人生,而抵不住誘惑的心靈,終究沒有依托。
《南渡北歸》第三部“離別”中有的部分寫得過分實在,怒氣和怨氣都躍然紙上,有點兒像中國的工筆畫,重彩。相比之下楊絳先生寫的《干校六記》,更像是中國的水墨畫,寫意,叫讀者自己在不知不覺中慢慢地去體會平淡中的慘痛。
也許是家庭與年齡的原因,我讀《南渡北歸》第三部“離別”更加有感觸,也更想走近那個時代了解那段歷史。
家父郭可信1941年夏考大學時也曾趕上空襲,不過招考的大學和考生都有準備。考試時間過半趕上空襲,試卷有效,否則在警報過后用第二份考題重考,考生也都分配有躲警報的防空洞。家父就是在這隆隆的炸彈聲中考上當時在遵義的浙江大學化工工程。當時的浙大找不到一個地方可以容納一千多名師生,只好在遵義、湄潭和永興場三處。那時遵義都沒有電燈,更別說是湄潭和永興場了。當時一年級的學生上課住宿都在永興場的江西會館及楚館。二年級學生理、農在山清水秀的湄潭,文、工、師范在歷史名城遵義。黔北比較偏僻交通不便,好似遠離戰火的一塊安樂土。加上風景優美,更有名師授業,難怪劍橋大學的李約瑟博士來到湄潭后說浙江大學很像劍橋,有一種田園詩般的鄉土生活和寧靜的學術空氣。
家父1946年夏從浙大化工系畢業后考上公費留學,去瑞典學冶金。九年后,學成歸國。
出國前家父在杭州靈隱寺留影
這三個月的時間,與大時代完全交融在一起,忘卻了自己,也忘記了整個世界。所謂安靜,那是真正安靜的三個月,自己仿佛是一粒穿越時空的浮塵,在那戰亂頻發、炮火紛飛的年代,跟著那一個個既熟悉又陌生的身影,穿梭在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中,感受著他們的感受,呼吸著他們的呼吸。情慟難抑之處,淚水長流,不能自已。
我通過《南渡北歸》這本書,走近那個年代,走近父親……讀完已兩月有余,靈魂似乎還在那段歷史中徘徊,深感與父親同在,不愿歸來……
【《南渡北歸》讀后感】相關文章:
南渡北歸讀書筆記(通用5篇)07-13
《南渡北歸之南渡》讀后感(通用19篇)07-08
南渡北歸讀后感11-07
《南渡北歸》讀后感04-14
南渡北歸的讀后感03-16
讀《南渡北歸》有感02-23
《南渡北歸》讀后感(精選8篇)08-12
《南渡北歸》讀后感(精選18篇)07-14
《南渡北歸》的讀后感(精選24篇)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