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城》讀后感心得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后,大家一定都收獲不少,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后感吧。那么我們如何去寫讀后感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圍城》讀后感心得,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圍城》讀后感心得1
“圍在城里的人想逃出來,城外的人想沖出去。對婚姻也罷,職業也罷,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
《圍城》講述的是主人公方鴻漸從生活安逸的海外留學生活到歸國在上海點金銀行謀事、與蘇文紈和唐曉芙發生情感糾葛后再趕赴內地三閭大學當副教授,然后與孫柔嘉結婚、輾轉到上海,最后又離開去了重慶的故事。
有人說,《圍城》寫的就是婚姻似圍城,“結婚仿佛金漆的鳥籠,籠子外面的鳥想住進去,籠內的鳥想飛出來,所以結而離,離而結,沒有了局。”也說是“被圍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沖進去,城里的人想逃出來。”
但在我看來,里面的圍城不止一個,婚姻生活只是其中的一個。大圍城套小圍城,小圍城里再套圍城,人生就是由這些大大小小的圍城組成。
譬如方鴻漸的大家庭里妯娌之間的明爭暗斗、封建迂腐的繁文縟節,正是方鴻漸一直想要逃出來的一個圍城;再譬如方鴻漸在三閭大學教書期間所看見教授們之間的勾心斗角,更是一座布滿機關的圍城,幸而最后方鴻漸沖了出來。但是,突破圍城的同時,他又步入了另一個圍城——與孫柔嘉結婚。他就這樣無休止地入城、出城,就好像陷入了一個死循環,無法得到解脫。
《圍城》中的現象,在我們現在生活中也很常見。很多人都遇到過許多圍城并深陷其中,想要逃脫,卻誤打誤撞地進了另一個圍城,既不甘于困在圍城之中,又找不到出去的路,便只能郁郁寡歡,哀嘆人生,悔恨當初。
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會碰到許多瑣碎的事,而這些卻常常弄得人焦頭爛額。可這就是生活。都說“生活不止眼前的茍且,還有詩和遠方。”然而現實卻是,詩和遠方只是理想化生活里的,大多數人的生活里更多的都是眼前的茍且罷了。
無論生活有多糟糕,無論命運待我們多不公平,我們都應好好過日子,才不枉此生。曾經看過一句很經典的話,“人的一生就這么長,總不能因為怕會死,就不活了吧。”同樣的,人的一生就這一次,總不能因為過得不好就不過了吧?所以,在我看來,與其在其中煎熬,還不如靜靜地享受生活。
既然生活的本身便是一道圍城,那我們就知足長樂,好好珍惜眼前的東西,不要再為望,對吃過的只有悔意。也有人會覺得:當你吃完不好的,好的也變壞了,那么你只會一直吃壞的了。然而我想我更贊同錢老先生的說法,我會是第二種人,即使有一時的悲觀,但仍舊有希望。就像生活一樣,失敗了無數次又怎樣,仍舊堅定希望,最后一定會成功的。
我也會用“沒有夢,沒有感覺,人生最原始的睡,同時也是死的樣品”鼓勵自己,讓自己清醒,活著就該努力、奮斗,為了塑造一個更好的自己而努力,為了更好的生活而奮斗,不想讓自己如同一個行尸走肉,希望自己有活力,有夢想,為了自己的.將來努力邁出每一步。
好的句子真的很多,從“機會要自己找,快樂要自己尋”中,知道追求自己的快樂,不要在意他人眼光,在“忠厚老實的人惡毒,像飯里的沙礫或出骨的魚片里未凈的魚刺,會給人一種不期待的傷痛”中,懂得做一個忠厚老實的人,不可以耍小手段使壞心眼才能交到真正的朋友,得到真正的快樂。
同時文章也給了我很大的沖擊力“婚姻就像一座圍城,城外的人拼命想沖進來,城內的人拼命想沖出去”也許生活就像圍城吧,一個接一個的怪圈,剛逃出去就又跌入另一個。在我看來,幸福的婚姻,就是互相忍讓,互相包容,互相體諒,最后才能幸福的走下去,當然每個人有每個人的理解。
《圍城》讀后感心得2
昨天便讀完了錢鐘書先生的《圍城》,很難想象這本書是在1944開始編寫的。放在現在也并不覺得過時。那個時候的中國是戰亂的中國,我甚至在腦海中無數次浮現出千萬個畫面。在方鴻漸與蘇文紈小姐分開后,方鴻漸去的那所三閭大學會不會是某個重要的“根據地”?方鴻漸與蘇文紈會不會在內地以“聯絡員”的身份再次相遇并重歸于好?
很顯然,他們的分開便是他們感情的句號,而我對這一“戰時文學”時期作品的猜想也在最終方鴻漸聽著家中那只慢走的老鐘六聲“當”之后被否認。松下一口氣,但也開始了內心的落寞,落寞的是我很詫異地在方鴻漸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或許,人人都是方鴻漸罷。
那只祖傳的老鐘從容自在地打起來,仿佛積蓄了半天的時間,等夜深人靜,搬出來一一細數:“當、當、當、當、當、當”響了六下。六點鐘是五個鐘頭以前,那時候鴻漸在回家的路上走,蓄心要待柔嘉好,勸他別再為昨天的事弄得夫婦不歡;那時候,柔嘉在家里等鴻漸回家來吃晚飯,希望他會跟姑母和好,到她廠里做事。這個時間落伍的計時機無意中包含對人生的諷刺和感傷,深于一切語言、一切啼笑。
整本書按我的分類,有四大部分:歸國郵船,上海,三閭大學與再歸上海。
“歸國郵船”作為全書的第一個部分,便有極強的嗜讀性。它好比我在看一部電影,我好奇它會講什么,會好奇它會從哪個角度切進去。錢鐘書先生用一種類似“長鏡頭”的寫作手法,從海面高空從遠到近拉下去,攝像頭圍繞著郵船轉了一圈,最后鏡頭在甲板的地方開始拉近,跟著一個亂跑的小孩,撞在了蘇小姐的身上,再次往后拉,定在蘇小姐與孫太太的寒暄交談中,隨著她們的聊天,鏡頭開始跟著他們的談話內容轉到了鮑小姐與主角方鴻漸身上……故事便這樣開始了。錢鐘書先生的這種方式滿足了讀者的好奇心,也迅速將讀者拉進到這個虛構的世界當中。
第二個部分“上海”是整本書最輕松最暢快的一部分。方鴻漸在上海的這段時間是他的人生巔峰,每個人都沉醉在它的紙醉金迷里不愿醒來。也許是因為人人都樂于愛美好的事物,而對丑惡閉口不提,盡管讀完了整本書,我的思緒依舊停留在這段時間里。
在這段里,看到了廣為人知的那段話“結婚仿佛金漆的鳥籠,籠子外面的鳥想住進去,籠內的鳥想飛出來;所以結而離,離而結,沒有了局。又像被圍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沖進去,在城里的人想逃出來。”我就像所有找到彩蛋的小孩一樣,笑了起來。
第三個部分“三閭大學”,講述了方鴻漸一行人從上海轉至長沙三閭大學,并在三閭大學工作的一系列故事。是方鴻漸成長的時期也是他逐漸平庸的時期。這段有極小一部分關于戰爭的描寫。而整本書中,關于戰爭對我印象最深的是這句話:“以后這四個月里的事,從上海撤退到南京陷落,歷史該如洛高所說,把刺刀磨尖當筆,蘸鮮血當墨水,寫在敵人的皮膚上當紙。”
最后一部分是方鴻漸與孫柔嘉結婚后的故事。看得恨,卻又無可奈何。
我不自覺將這段感情對應起了錢鐘書和楊絳的婚姻,都講他們的婚姻好,可他又是怎樣寫出這真實的一部分呢?只有錢鐘書自己知道吧。他倆的婚姻算挺好的,安安穩穩相伴到老。有時候確實會覺得對戀愛和婚姻感到恐懼,但總還是會有那么一個人的出現讓人又起了一絲絲希望。“鏡中月,水中情,倘若能裝滿七分,我已感激不盡”,盡管知道是圍城,可是當遇見愛的那個人,我還是想進去。
表面里,圍城講的是愛情,但世間又有什么不是圍城?人們總是會期待著未知的美好,卻又恐懼著已有的丑惡。
【《圍城》讀后感心得】相關文章:
圍城的讀后感左右《圍城》讀后感02-06
最新《圍城》讀后感 圍城讀后感04-21
重溫《圍城》心得06-12
圍城讀后感:《圍城》里的精神危機03-20
圍城讀書心得07-12
圍城讀書心得03-25
圍城讀后感讀書心得04-21
圍城讀后感06-14
圍城的讀后感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