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書籍的讀后感范文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后,你有什么總結呢?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后感了。你想好怎么寫讀后感了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音樂書籍的讀后感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古爾德很早就強調,巴赫的鍵盤作品主要并非為任何一種樂器而寫,而是為好幾種樂器而寫——管風琴、豎琴、鋼琴等等,或者根本不是為樂器而寫,例如《賦格的藝術》。所以,巴赫的音樂可以單獨演奏,離開儀式、傳統、時代精神的政治正確。古爾德只要有機會,就強調這一點。第二,是巴赫在他自己那個時代的作曲家/演奏家名聲,他是時代倒錯之人——他返取古老的教會形式和嚴格的對位法則,但他也大膽現代——在作曲程序和半音嘗試上,他有時候要求過苛。古爾德鄭重其事而增華,刻意力抗正常的獨奏慣例:他的臺風絕不同俗從眾,他的琴風返回浪漫時代以前的巴赫,而且,在他無緣飾、不合一般語法、不為鋼琴所拘的音色里,他以完全當代的方式嘗試做出一種音樂的聲音,不是商業主義的聲音,而是嚴謹分析的聲音。”
也許用現代美學里的一個詞可以描述古爾德與巴赫的關系——異質同構,而且,以薩伊德所見,古爾德深味巴赫,以返回浪漫時代以前的方式去演奏巴赫,這與我的一貫感受有所偏差——就我目前的聽感而言,古爾德是以現代的方式在演奏巴赫,甚至,我從他的錄音里聽出了金屬味,工業時代的彈奏方式(當然并不意味著是工業化的,而恰恰相反)。其實并不矛盾,正如他在引文最后一句所說,古爾德用的是完全當代的方式,嘗試嚴謹分析的聲音。此外,我特別畫出“不為樂器而寫”一句,因為正如我們早就知道的,巴赫并未在樂譜上標明用什么樂器演奏《賦格的藝術》,以慣性思維,我以為他是沒想好,或者,想完成以后再寫,但薩伊德幾乎是一語道破:它根本不是為樂器而寫巴赫真的是在玩純粹音樂了,這幾乎又為他的“神性”添上一筆。
緊接著,薩伊德頗具啟發意義地提到了阿多諾,不出我所料的,阿多諾又在附會巴赫的音樂對于資本主義抵抗意義(這是他一貫思維方式,我已見怪不怪)。薩伊德說,他不知道古爾德是否看過阿多諾的文章,但在這一問題上,他倆達成了一致。正如通常所知,古爾德以退回錄音室的方式抵抗資本主義的工業邏輯,但又再一次地進入這種邏輯之中。從影片“關于古爾德的三十二個短篇”當中,我看到古爾德幾乎是一個非人一樣的存在,幾乎沒有人味:他用藥物、電話、收音機、旅館、錄音來武裝自己,也許他對麥克盧漢的理論中毒過深——他把自己變成了媒介,用古代語言來說,就是通靈人,關于巴赫音樂的通靈人,所以他不需要有人味。
還有一篇文章,令我對薩伊德佩服得五體投地,什么文化帝國主義、東方學統統拋到一邊,薩伊德,僅憑這篇文章足可以成為大師。這篇神文就是《抗懷宇宙(評沃爾夫〈巴赫:博學的音樂家〉》。
照貫常思維,巴赫是一位虔誠的新教音樂家,他的很多作品是為了榮耀上帝(事實確為如此),但是!但是,薩伊德幾乎是小心翼翼地提出了另外一種可能:
“我認為巴赫不是只像奴才般稱頌上帝及其事功,他潛意識里還有心與之分庭抗禮,這個心意在幾部龐大作品里越來越明顯,像《賦格的藝術》、B小調彌撒曲、以及《哥德堡變奏曲》。”
巴赫如煉金術士一般在音樂上努力探究,似乎是在跟那個至高無上的他對抗。這確實是一個有趣的思維方式:
點,他和貝多芬正好相反······貝多芬每一件作品都是一套不同的進擊方法,無論是呈示部,發展部、再現部,經常透過一些小小的小主題為之,這些小主題則只是分解三和弦,或者是以重復音符打造的主題樣式。”
【音樂書籍的讀后感】相關文章:
音樂書籍的讀后感07-26
音樂教育書籍讀后感07-20
音樂教育書籍讀后感06-05
音樂教育書籍讀后感范文07-20
音樂書籍的讀后感(通用16篇)10-13
音樂書籍的讀后感范文通用精品04-24
音樂書籍的讀后感(通用3篇)08-27
音樂教育書籍的讀后感(通用5篇)09-02
關于音樂教育書籍的讀后感(通用10篇)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