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讀書心得
當我們受到啟發,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時,可以將其記錄在心得體會中,如此就可以提升我們寫作能力了。那么如何寫心得體會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教師讀書心得,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教師讀書心得1
我認真讀過《捕捉孩子的敏感期》之后才發現,很多時候我們對孩子的生活并不是真正的了解。其實,讀過此書之后感受頗深。很多時候成人自以為是按照成人世界的法則教導孩子,而我們并沒有發現是我們有意識的闖入了他們的世界,破壞了兒童世界的法則,還沾沾自喜的認為我們是為他們好。其實,作為異物闖入孩子的和諧世界的我們所做的不是按照成人社會的日常規律和相關法律教導孩子要怎樣做,而是要認真了解孩子的世界,讀懂他們的內心,當孩子們能夠安心放心的敞開心扉接納你的時候,你才能和他們成為朋友,開始發揮你來此世界的引導者的作用和目的,而在這之前,一切都是徒勞無功。
孩子的敏感期即為關鍵期,而孩子關鍵期的發展是決定孩子一生的關鍵,作為一名老師,要在充分了解孩子各年齡層發展關鍵期的方面的同時,也要在日常生活中時時刻刻注意正確的引導孩子,最大限度促進孩子更快更好的成長。孩子的不一樣年齡階段有著相對應的發展關鍵期。
0-2歲:新生兒從剛剛出生就開始敏感的對待這個世界,無論從視覺、聽覺、口腔、手、還是行走和語言方面,都是孩子在這個年齡階段的關鍵期。當新生兒睜開眼睛的那一霎那他們就從視覺開始觀察這個充滿陽光的世界,這時的我們要為孩子帶給科學的視覺環境,這不僅僅僅單純的是為孩子鍛煉眼睛的潛質,更重要的是在視覺敏感期的階段的孩子的視覺與大腦發育與治理的發展都有務必的關聯。視覺是人腦獲得外界信息的重要渠道,能顯著影響腦部發育。這一時期的孩子開始用口認識外部世界,因此吃手指的現象不斷出現。當我們發現吃手指的現象在孩子生活中發生的時候,要正視這個問題,而不是絕對性的禁止。孩子在不會用語言表達的階段,他們用口去探索這個未知世界,從口到手這需要一個時刻過程。當我們在安全的.條件下,采取滿足孩子口腔的味覺和觸覺,給孩子帶給較硬的食物的科學方法并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孩子的手及其他器官也會出現敏感期,到那時,孩子用口探索世界的方式就會悄悄的退居二線了。相反,很多孩子到了上幼兒園的年紀還是出現吃手這一現象,這很大一部分因素是家長的制止的原因。
2-4歲:這階段的孩子到了上幼兒園的年紀,由獨立個體成長到群眾生活。很多時候,我所在的小班經常會出現搶玩具在椅子上爬來爬去從衣服、鞋子上扣亮晶晶的小亮片的這些現象,最初的我是采取制止的方法告訴孩子們這些行為時不正確的,而不沒有深刻的反思到這些正是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在自我意識的產生、空間感、和關注細小事物的敏感期方面的發展。對待什么都是我的的孩子,我們要給他們充分的選取,不好譴責還自己的行為,若是強迫孩子歸還屬于自己的物品給別人,孩子會絲毫感覺不到安全感。在正確引導孩子的同時,要給他們足夠的權利自己決定。而孩子對細小事物的觀察,皮亞杰認為:兒童首先是透過簡單圖式發展認知和認識外在世界的。因此,兒童起初對世界的認識務必是從微觀開始的,并且外在世界在他們眼里也是微觀的。亮晶晶這一現象幾乎在我所在小二班每一天都在上演。從開始的制止到此刻的別隨意丟棄孩子收集的小玩意兒,我深刻體會到觀察細小事物對孩子的重要性。為孩子創造一些小玩意或是帶領孩子進行一節對亮晶晶的觀察教育活動課遠比經常制止孩子在生活中玩亮晶晶要更科學、實際且更能解決問題。針對每一年齡階段的孩子的發展狀況和哪些關鍵期在這階段發展對孩子進行了解,是用正確的方法引導孩子發展的一項必不可少且十分重要的環節。不僅僅僅如此,很多時候在孩子的日常生活中還會出現排斥一些孩子的個性現象,原來這正是孩子處在人際關聯的敏感期。這時我們要正確認識到孩子的人際交往關聯的重要性。人際關聯很好的孩子和人際關聯很差的孩子的區別不是在他們喜不喜愛交往,而是在于他們的個人心理品質和社交潛質。行為表現是一項很重要的因素,表現友好、用心的交往行為就會受歡迎,而那些搶奪玩具、推打小朋友的孩子就成了受排斥的兒童。這時候對孩子進行正確的行為指導便顯得至關重要。但很多時候,這兩種孩子都會受到老師的關注,而經常會不記得受忽略兒童,不受歡迎,也不受排斥。這時,我會經常發動全班孩子進行記名字的游戲。那些孩子們都不記得名字的孩子在某一階段我會采取著重讓他們進行表演、回答問題等方式使其受到關注。雖然在潛移默化中培養了孩子的人際交往技能,但至少用科學的方法正確的解決孩子之間出現的問題。
年紀再大一些的兒童,比如4-5歲的中班孩子會出現一些關于婚姻和性別方面的問題等,5-6歲的大班孩子會在秩序方面、文字符號和數的排列組合等抽象方面產生一些問題,這就要求最為兒童導師的我們在生活中認真觀察、正確指導孩子走出困惑,不進如此還要重視家園教育,幼兒園是孩子的第二個家,是孩子成長的沃土。但只依靠幼兒園單方面的教育是不夠的,家長的緊密配合也是必不可少的一個重要環節。
很多時候,孩子常常不知道自己犯了錯誤,但是當他們一旦意識到就會自己反省,他們有自我反省的潛質,而作為老師的我們,要耐心的等待孩子改正錯誤,這是每個孩子在成長中的必經過程。老師的耐心教導,家長的支持配合,家園攜手共同教育為孩子順利透過敏感期奠定堅實的基礎,促進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
教師讀書心得2
初次邂逅《陪孩子走過小學六年》這本家庭教育書籍,是在長春的聯合書城。當時和好朋友一齊去買書,為了湊夠買300元錢的書就能夠辦一張會員卡,我就毫不猶豫的聽了書店工作人員的介紹買了這本書,理由是這本書書是師大附小的教師推薦給家長看的。
回到家之后,利用空閑時間慢慢品讀,更有一種相見恨晚的感覺。讀了一遍后,又挑重點地方讀了第二遍。本書的作者是劉稱蓮。她是一個普通的母親,在培養自我孩子的過程中,注重營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從實踐中摸索出了豐富的家庭教育經驗,倡導和諧的親子關系,用科學的方法培養自我的孩子,18年的時間,她培養了一個素質全面,成績優秀的女兒,她的女兒同時被北大和香港大學錄取。本書重點記錄的她的女兒在小學階段成長的點滴。
讀完此書,作為教師的我才感覺到對自我兒子的教育與人家相比真的是汗顏。在培養孩子的寫作本事上,我沒有像作者那樣給孩子寫“下水”作文;在培養孩子的耐心時,我不會像作者那樣陪孩子一齊玩拼圖,讓孩子從中體會到“輸得起”的人生態度;在節假日,我沒有把逛書店作為孩子休閑交流的地方,讓孩子泡在書海中學習和感受……這一樁樁事例,無不體現出作者的出發點,都是基于有利于孩子成長來研究的。
此書讓我的收獲頗豐,此刻談談自我感受最深的地方:
一、讓孩子泡在書海中。以前我總是說自我的孩子不喜歡讀課外書,其實是我沒有找到正確的引導的方法。首先家里要有適合孩子閱讀的書,父母更要和孩子一齊讀書,這一點和我校的親子共讀是一致的。讓孩子讀感興趣的書,哪怕開始的時候和學習的書并沒關,可是當孩子的興趣培養起來后,他就會不知不覺中要求看更多方面的.書,這是名著和文學書籍就會走近孩子的視野中。從我兒子的身上我就明顯的感受到了這一點,以前的兒子從來不讀課外書,是一本學校文學書《淘氣包馬小跳》讓他愛上了學校文學。那次我和他一齊去書店買學習用品,兒子自我挑了一本《淘氣包馬小跳》。回到家后,我陪兒子一齊看,兒子一看就上癮了,連上廁所的時候都在看,看完后,又央求我給他買另一本。
看到兒子有主動讀書的愿望,我沒有吝嗇錢,在網上給兒子買了全套的《淘氣包馬小跳》共20本。看到兒子捧著新愛的書讀的時候,我真的感覺的由衷的高興,當兒子讀完這一套之后,又讀了楊紅櫻的《笑貓日記》全套16冊和《漂亮教師和壞小子》系列。此刻每當我和兒子去吉林或者長春的時候,孩子最愛去的地方不是游樂園,而是書店。我們母子都喜歡在書海中漫步,暢游。如今,兒子讀完的書已經有幾十本了。這中間包括學校文學、四大名著、科普知識等等,只要是兒子買書的要求,我一律同意。此刻我感覺到兒子寫作文不在像以前那樣“詞窮”了。書讀多了,他的想象力也豐富了。每一天我家睡覺前都會看到我和兒子各持一本書在床頭品讀,雖然是個讀個的,但孩子真的是愛上了閱讀。
二、愛在自由里。孩子不是機器,教育不能揠苗助長,教育不僅僅是大道理,而是把父母的愛化做涓涓細流,時刻滋潤孩子成長的心田,與孩子合拍。在教育孩子方面,要懂得孩子就是一個獨特的存在。不要因為虛榮心而一味的在孩子成績方面和別人攀比,在孩子小學六年的生涯中,用教育學的眼光看待孩子,慢慢等待孩子一點一滴的成長,多一點耐心與愛心,讓他把各方面基礎都打扎實了,正如厚積而勃發。在給孩子學習時間的同時更應當給孩子玩的時間,有的時候,玩中也是一種學習。讓孩子在歡樂中成長,相信是每個為人父母的最大的心聲。
讀完此書,收獲還不僅僅是這些,我會把我學到的教育理念不單用在自我孩子的身上,也會用在我的學生身上,讓我的學生們也在陪伴與自由中歡樂成長。
教師讀書心得3
羅曼、羅蘭曾經說過:“從來沒有人讀書,只有人在書中發現自己,聯想自己,升華自己,超越自己。”
要達到這樣的效果,我認為讀書之法,在循序漸進,熟讀而精思。也就是說我們并不要求書有幾千甚至幾萬,根本的目的在于對自己讀的書要層層深入,點點掌握;把自己看過的書再看,再看,看得滾瓜爛熟,,能活學活用;在這個基礎上進行細致、精練的思索,并把這種思考所得運用到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從而提高自己的生活和工作質量,提升自己的生命質量。下面我就結合最近讀過的并對我影響較的幾本書談談自己的讀書心得!
第一本是《賈志敏課堂實錄》,是我自己搜集匯編的。讀賈老師的教育教學理念、課堂實錄,讓我明確了語文課堂教學的“根”,字、詞、句、段、篇;聽、說、讀、寫,樹立扎實、樸實、高效的教學風格。從緊扣課題導入,分層次朗讀,抓重點句子指導朗讀,扣重點字詞感悟全文,注重說話訓練,讀寫結合等,在此基礎上鉆研教材,以賈老師的設計理念來設計自己的每個教學環節。
第二本是《竇桂梅閱讀教學精品錄》。眾所周知,竇老師的課氣磅礴,廣博深邃,揮灑自如,具有巨的感染力與震撼力,堪稱課堂教學的藝術!教學中,她提倡設計課堂就是設計人生;抓住課眼設置主問題是上好課的.關鍵;預設與生成要照耀每一片葉子。竇桂梅老師對我影響最的是她說過的“設計課堂,關鍵靠底蘊靠立思考的勇氣與能力”這句話。因此,每每看到教材,我都不急于搜集課外資料和教學參考書,而是先熟讀教材,鉆進去,找到文章的主題、課眼,立思考,然后進行教學設計。最后,用竇老師的教學理念并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審視我的教學設計,調整教學環節。也許一開始要走些彎路,并且道路艱辛,但只有這樣才能快速成長,迅速樹立自己的教學風格。例如《丑小鴨》就是這樣設計出來的!
第三本是雷玲主編的《課堂深處的精彩中外教育對比賞析》,書中以美國、日本、英國、澳利亞等國家一線教師的課堂實錄和國內專家對課堂的點評構成,深入研究國外一線教師的課堂,不難知道:為什么國外的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實踐能力、創造力都很強,而我們的學生卻只會考試,嚴重缺乏實踐能力、創造能力了。
其次:《孩子,把你的手給我》、《好老師征服后進生的14堂課》,讓我的心更柔和、更平靜,更能理解學生、接受孩子的種種不成熟。張德芬的《遇見未知的自己》則讓我更了解自己,更理性思考問題,更熱情對待家庭和生活!
好書多如煙海,看你怎么讀而已!我認為只有善讀,才能象蠶一樣,吃進去的是桑葉,吐出來的是絲。
教師讀書心得4
教育年會上,讀到教科室推薦的書目,竊喜,那些書,我曾涉獵,都是些與教育相關的書籍,很不錯的。但作為教師,閱讀的面不能僅限于此,應立足教育,而又不囿于教育。總之,在閱讀,且思考,總會讓自己強大些。
說來羞慚,整個假期,閱讀時間,少而又少,幾乎沒有完整地讀完一本書,僅是如廁或臨睡前讀了幾頁,以及在咖啡館等候的間隙里,匆匆讀了幾行字,而這些都是積習,并非迎合“學校意愿”完成假期作業。
年前回衡,便直奔文海,挑了幾本書,都是心儀已久的:劉瑜《民主的細節》、龍應臺《野火集》、周國平《我思故我在》、還有一本記不起作者名姓的《新女書》。之前在定王臺預定的胡蘭成《山河歲月》、趙越勝《燃燈者》、林語堂《人生不過如此》……也一并帶回老家了,打算靜心讀完,但習俗的力量過于強大,我再次向年節的陋習繳械,忍痛割愛。走馬觀花地閱讀,很難有深的見地,時至今日,催交心得,于我而言,本非巧婦,這粒米之炊,實難完成。就揀印象深的談一二則。
胡蘭成的《山河歲月》,胡蘭成的文字清嘉嫵媚,意透詞拙,戛戛獨造。《山河歲月》寫世上的人世亦如漁樵閑話,舉重若輕,我愛不釋卷:“從來民間起兵,開頭多難免有巫魘,但這次武昌起義則很簡潔,好像風日晴妍,波浪里涌出一朵白蓮花。”“草木不驚,已都是春天,辛亥革命亦城郭山川無恙,就已經是民國世界,歲月都堂堂了。”“中藥有藥香,不像西藥的難吃,中藥的顏色亦好看,這便使病人亦有了好性情,覺得這世界到底是美的,生之意志因之不曾失墜”……中國文明與世界文明的發膚體貌可見一斑,頓悟成趣,百味回甘。
趙越勝的《燃燈者》,語言干凈、極富知性:“燃燈者,在佛家是指片語可開悟人的覺者。販夫走卒、因車賣漿者皆可為燃燈者。輔成先生,不用說就是這樣的`燃燈者,而且是燃巨燭之人。”作者與老師情深,其交往枝葉,令人欣羨。讀書人應如先生,“以超越的純思貢獻學術,又以入世的關注體察民生。”當代的士林,已不是先生那代人在青燈獨守、古卷常翻中凝練出的沉靜深邃。先生告誡我們要珍視思想的尊嚴,只因“思想的尊嚴滋生自足,從來不需權勢者恩準。”先生說“現在中國的問題是大人物只關心自己的小事情,而小人物的大事情卻沒人管。”雖“風雨如晦、雞鳴不已”,但天總是要明的,“既然無能挽狂瀾于既倒,只能寄希望于中華文化生命堅韌頑強,破土重生”。
教師讀書心得5
這學期我們學習了《生物學課程與教學論》,老師在第一節課的時候就給我們介紹了幾本關于生物學方面的書,作為一個生物專業的師范生,經常閱讀有關生物學科的書籍是十分必要的,除了專業書籍外,看一些雜志報刊也是十分必要的。這些報刊會有關于生物學科方面的最新成果,或是其他一些老師專家對于生物教學方面的一些新的見解,這對于我們專業知識的積累,以及以后出去的教學工作等都是很重要的。在老師介紹的書中,《中學生物學》是其中的一本。最近,我在圖書館翻閱了《中學生物學》第29卷第10期,其中介紹了許多關于生物學方面的知識,看完之后我有很大的收獲。在這一期報刊中有幾篇文章給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第一篇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文章是《高中生物學科易混淆名詞之辨析》。文章作者陸新華辨析了高中生物學科中幾個比較容易混淆的名詞,如:蛋白質與蛋白,著絲點與著絲粒,半透膜與選擇透過性膜,逆轉錄和反轉錄等,看完這些名詞辨析,我們會發現在平時的學習中我們也經常會忽略對那些概念比較接近的名詞的辨析,有些名詞雖然我們知道兩者之間有所不同,但要我們仔細辨析我們一時之間會說不出來,甚至有時會把兩者混為一談。
在看這篇文章之前,我一直認為著絲點和著絲粒是同一個概念。在高中生物教材中講解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中均用“著絲點”,而在細胞生物學教材中講解染色體結構或細胞分裂時,又常出現“著絲粒”,我一直以為兩者為同一結構,之前也沒有仔細去探究兩者是否不同,但看了這篇文章后才分辨清了兩者之間的區別。染色體主縊痕處的特殊分化區域由富含重復堿基序列的DNA異染色質區組成,稱為著絲粒,將染色體分成二臂。在細胞分裂前期和中期,把兩個姐妹染色單體連在一起,到后期兩個染色單體的著絲粒分開。著絲粒是一種高度有序的整合結構,在結構和組成上都是非均一的,包括三種不同的結構域。著絲點就位于著絲粒的其中一個結構域—著絲點結構域中,是著絲粒兩側各有一個蛋白質構成的三層的盤狀或球狀結構。著絲點與染色體的移動有關,在細胞分裂的前、中、后期,紡錘體忽的紡錘絲(或星射線)直接附著在著絲點上而不是附著在染色體的著絲粒上,沒有著絲點,染色體不能由紡錘絲牽引移動。因此,著絲點和著絲粒并非同一結構,它們的動能也不同,但它們的位置關系是固定。由于著絲點與著絲粒聯系密切,結構成分互穿插,功能方面聯系緊密,兩者常合稱為著絲粒-動粒復合體。
生物學科是一門科學、嚴謹的學科,專有名詞很多都有其特定的涵義及范圍。但在平時我們常把相近的名詞混為一談,甚至有人完全分辨不清,曲解其意,如果教師的教學中出現這些問題將會對學生知識體系的構成會帶來相當大的阻礙。這篇文章也給我們敲了個警鐘,作為一個生物專業的師范生,不能很好的分辨這些名詞,甚至有時把兩個名詞混為一談,說明我們的專業知識學得不扎實,我們應該在平時的時候就多注意這些意思相近的名詞之間的辨析,只有我們把專業知識學扎實,注意把我們學過的知識中容易混淆的知識點分辨清,在以后的教學中才不會誤導學生,才能更好的`為學生講解,而且我們應注意在以后為學生講解到這些容易混淆的概念時我們應特別強調。對自己的學生負責這是作為一個老師必須具備的素質。
另外一篇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文章是《讓前概念為生物教學服務—“細胞的能量‘通貨’—ATP”一節教學的思考》。該文章中提到一個教師在教學中經常遇到的問題,就是有些知識明明在課堂上已經強調多次了,可是還是有部分學生記不清楚,經常弄錯。這里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有一個原因往往會被教師忽略的,就是學生的前概念在作祟。文章結合《細胞的能量“通貨”—ATP》這節課的教學從前概念的產生,如何發現學生的前概念及如何正確處理學生的前概念等方面講述如何讓前概念為生物教學服務。
教師讀書心得6
走親訪友,短途旅行,避暑納涼暑假里的每一天就在歡歡喜喜、充充實實的高溫天氣中悄然度過。眼看著假期一天天接近尾聲,心里不由得暗生焦急之情《教育中的心理效應》還原封不動地放在原處。終于在最后期限即將到來時,忙不迭地翻看了這本書的第一頁,照本書說來,大概可以稱為最后通牒效應吧。
本以為心理學之類的書很枯燥,都是些抽象的專有名詞和概念,沒想到每篇文章正文前的經典實驗、故事及問題情境,喚起了我閱讀正文的興趣。看此書,就像在聽一位哲人娓娓道來,書中教育活動中的心理效應和規律闡釋得如此清晰明了,連我這種理解能力欠缺的人恍若也讀懂了其中的道理,受到了些許啟發。那些案例似曾相識,幾乎都發生在我們的教育活動中,而很多效應我們都在自覺或不自覺地運用。不過,冠之以頭腦風暴效應、南風效應、蝴蝶效應等專業名詞,我們的教育活動似乎也凸顯出它的深度和價值來了。
讀到書中真實的謊言一文,我不禁對書中的羅森塔爾效應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羅森塔爾撒了一個權威性謊言,讓上了名單的后進生在8個月后成績有了較大的進步。且性格活潑開朗,自信心強,求知欲旺盛,更樂于和別人打交道。在心理學上,這種由他人的期望和熱愛使人們的行為發生與期望趨于一致的變化,稱為羅森塔爾效應。這種效應在教育中也屢見不鮮。
我班上有個姓馬的男孩子,年齡偏小,貪玩好動,學習缺乏主動性和積極性,成績在班上差不多穩居倒數第一,孩子們嫌棄他,不愿和他玩,常常喊他大笨蛋。為了糾正孩子們的錯誤想法,為了使馬同學重拾自信心,能在原有的基礎上獲得些許進步,我努力讓馬同學感受到我對他的期望。一年級期末評語欄內,我這樣給他寫道:大凡后來有巨大成就的科學家,小時候大都是調皮又聰明的,不過他們后來都是把聰明仔細地用到學習上去了.新學期,老師相信聰明的你會越來越棒在課堂內外,相比其他孩子,我更關注馬同學。上課時,他偶爾會專心聽講,我立即表揚他:你們看馬同學眼睛炯炯有神,閃爍著智慧的光芒哦做作業了,他偶爾字寫得比較工整,我馬上夸獎他:你稍一認真,字就寫得端端正正,真能干盡管他差不多每次最后一個把課文背出,每次測試成績總在六、七十分間徘徊,可我仍然沒有放棄對他的期望,堅持指導他背好每一篇課文,訂正好每一樣作業,每一張試卷。也許我的不離不棄感動了馬同學,小家伙在期末復習階段給我一張小紙條,上面寫著幾個歪歪扭扭的鉛筆字:周老師,您放心,我會努力的,我的目標是90分以上!多么美好的愿望,多么要求上進的孩子!我的內心涌起一股暖流,摸著他的頭說:好孩子,老師相信你會成功的。果不其然,這孩子在期末考中取得了90.5的好成績,位居倒數第二,他那胖乎乎的`小手興奮地拉著我的衣角說:周老師,我考到了。雖然馬同學目前仍然屬于班中的后進生,但對于他來說無疑是一次較大的進步。
我想:我們對孩子的期望通過自己的情感、語言和行為傳遞給學生,學生一定能感受到這種期望,認為自己是聰明的、優秀的,從而提高自信心,不斷突破自己,超越自己。我們何不用一種發現的眼光,期望的心理,鼓勵和培養的態度和行動,用我們的智慧啟發每一個孩子,孩子身上一定會產生獨特的羅森塔爾效應。但愿我們真實的謊言下,能創造出更多的神奇。
你喜歡他,他就喜歡你名為互悅機制的心理效應也很有教育價值。班級里的你喜歡他,他就喜歡你表現在學生和學生,學生和老師的相互喜歡,我認為這種兩情相悅應建立在學生和學生,學生和老師的相互尊重、理解、寬容和信任之上,從而彼此產生好感,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和班級和諧的氛圍。
班上有個學生姓金,是個活潑好動、調皮搗蛋的孩子,加上塊頭大,經常把同學弄哭。金同學的家長又常把過錯強加到別人孩子身上,既不承認孩子的錯,也不接受老師的建議,以為老師故意找家長的茬。這樣一直惹事生非的孩子,幾乎沒有孩子喜歡他,作為班主任的我也感到很惱火,要說喜歡談何容易。這樣的孩子,這樣的情況,置之不理肯定行不通。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發現金同學有一個顯著的優勢,就是飯量大,不挑食,每次就餐表現最好的就是他,也許這是唯一能樹立他良好形象的地方。因此,我推薦他擔任他們桌的桌長,孩子們也同意了。金同學工作非常熱情,尤其在我面前更加干勁十足,吵架也罷,擔任桌長工作也好,無非是為了引起大家的注意,體現他個人的價值。一次,他這桌的孩子把飯倒翻了,我趕緊拿了掃把打算清掃。金同學立馬放下手中的調羹,扯著大嗓門向我喊道:周老師,讓我來,你去吃飯好了!說著,一個箭步過來就把掃把拿走了,很快就把地上的飯粒掃得一干二凈。看著他一副小大人的樣子,對他的喜愛之情油然而生。回到教室,我第一時間表揚他:金同學雖然年紀小,卻工作認真,勇于承擔責任,真是個小小男子漢!從此,他努力以男子漢的標準要求自己,臟活重活搶著干,還主動為班級、為同學干這干那。金同學還會和同學吵架,我故意把原因歸結為因為塊頭大,力氣大,才不小心把同學弄哭,還給他戴上高帽子:你是班上的大哥哥,一定能保護好班上的同學們。每次,他都會不好意思地低下頭,若有所悟地點點頭。漸漸的,孩子們喜歡上了金同學,金同學也喜歡上了大家。正如書中所說,走進教室,回到家里,告訴我們的孩子吧,他們是被接納的,是被喜歡的,也許這會成為孩子新生活的開始。這就是你喜歡他,他喜歡你的心理效應帶給我們的驚喜。
《教育中的心理效應》以淺白的語言、生動的故事、有趣的實驗及鮮活的案例介紹和演繹了眾多心理效應 ,條條效應都為我們的教育工作提供了科學實用的方法,是一本必不可少的學習用書。如仰八腳效應教我們為師者不僅要可敬,還要可親;暗示效應啟迪我們從各方面入手,用多種方式讓班級充滿暗示的積極力量;80155法則告訴我們班級管理應預防為主,干預有方,他律不如自律
幾小時囫圇吞棗般的閱讀僅僅是走馬觀花,泛泛而讀,其中的道理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好書不厭千回讀閑暇之余,一定會再次走進它細細研讀,對心理效應達成真知真信,并自覺自愿地將它們付諸行動,從而產生教育的效應。而每一個孩子,無論優秀還是后進,無論喜歡還是惹人厭,都是展現在我們面前的一本本生動的圖書,需要我們用愛接近,用心體會。只有讀懂了他們,我們才真正實現了教育的效應。讓我們走進每個孩子的內心,用心靈碰撞心靈,用智慧點亮智慧,在讀書中,在和孩子相處的每一天,共同行走在快樂的成長道路上!
教師讀書心得7
曾經很喜歡讀書,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不知道是沒有時間讀了,還是心中的那份情感丟失了,很久很久沒有好好的讀一本書了,似乎有一個世紀了。這次是教研室組織的讀書富腦活動讓我再一次拿起了書,真真切切的讀了下來,讀完之后,心中的感動很多,觸動也很多。
曾經以為教師的素質就是具備較強的業務素質,能夠教好自己所任教的學科,但是在讀了張思明的《用心做教育》之后,我的觸動很大,師德才是教師素質的根本,它是靈魂,而師愛又是師德的靈魂,用心做教育,這樣才能真正體現教師的素質。
用心做教育,它的根本體現就是要尊重學生,欣賞學生,學生也是有血有肉,有情有愛的,而且他們正處于發展中,所以更需要呵護和尊重,生活中,寬容他們的.缺點,寬容他們的偏激,寬容他們的錯誤;欣賞他們的優點,欣賞他們的個性,欣賞他們的特長,欣賞他們的進步,欣賞他們取得的點滴進步。這樣你才能獲得學生的尊重和信任,從而建立一種平等民主的師生關系,學生愛你,就會喜歡聽你的課,也就能創造出一種寬松和諧的教學氛圍,讓學生在教師的關愛中體味到學校生活的樂趣。
人們常說:要給學生一杯水,教師要有一桶水。可是張思明認為,在信息時代的今天,“一桶水”是遠遠不夠的,應該開鑿一眼清泉,有了源頭活水,才能夠真正做一名讓學生滿意的教師。對此,我也有了更深的認識。它一方面告訴我們:作為教師必須多讀書多學習,使自己的知識儲備由“一桶水”變成“長流水”;另一方面還告訴我們這樣一個道理:只有教師思考的大腦才能教會學生大腦的思考,只有愛好學習的教師才能培養出喜歡學習的學生。小學生他們的模仿能力是很強的,試想如果他的老師都不愛讀書學習,那么我們怎么要求學生也喜歡呢,所以做為教師我們首先要從自己做起,從點滴做起,做學生的楷模。
讀完了幾本書之后,我曾經反思過我自己,作為教師在教育當中我是否做到了朱永新先生說的“教育需要激情,需要全身心的投入與無私的奉獻。教育需要詩意,需要洋溢著浪漫主義的情懷。教育需要機智,需要把握每一個轉瞬即逝的機遇。教育需要活力,需要以年輕的心跳昂奮地工作。教育需要恒心,需要毫不懈怠地追求與探索。”很慚愧,我沒有做到。今后我會努力去做好。應該說,教育是一項高難度的工作,要做好它,十分不易。但我相信,只要愛崗敬業,用心去做,一定會有收獲的,我們的精神生活中將會有一份常人無法比擬的歡愉。對于我們教師來講,用心做教育,就是用心做自己,在教育的路上,我們總能找到自我,找到價值體現之所在。
教師讀書心得8
近日,我讀了《塑造教師:教師如何避免易犯的25個錯誤》一書,感到這本書是一本難得的好書。
《塑造教師:教師如何避免易犯的25個錯誤》一書中,著名的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卡羅林博士,收集了職前教師們回憶的近200個在學生時代所經歷的最不愉悅,且記憶猶新的事件。這些事件,涉及幼兒園、中小學以及大學的學生生活,包括班級管理、學生活動、課堂教學、成績評定、師生交往等等方面,內容豐富,舉例生動形象,真實地反映凝固了教師在教育管理中易出現的種種錯誤。讀著這本書,如身臨其境,從所舉教師的錯誤當中,思索著,對照著,是一種很好的學習。特別是從這些案例中進一步理解了學生的感受,又一次站在學生的視角審視我們的許多教育現象和處理方法。
這本書更吸引我的是,在每一個案例后都有“處方”的形式,對發生的事件給予分析,幫助讀者找出問題的根本。這些分析根據人的心理發展的理論,提出許多現代教育理念,強調了對學生的尊重、理解,關注、欣賞、支持、幫助,突出了作為教師應有的對學生真誠的愛。諸如:“當你身出一個手指指責別人的時候,剩下的四個手指其實在指責自己”,“優秀的教師,善于挖掘不擅長表現的學生其他方面的優點”,“通情達理的老師會注意黑板禮節——尊重學生、理解學生上黑板做題時的感受”等等。
做教育教學工作幾年來的我看完這本書,我覺得教師的言行直接影響著學生的成功與失敗,表揚學生還是批評學生,促進學生進步還是抑制學生發展,是我們教師應該思考的.問題。想想自己也許在不經意間我的言語傷害了孩子,我卻不知道。這本書中介紹的知識能讓我恢復平靜,保持心理平衡。
教育是生命的火炬,是智慧的橋梁,是通向文明的階梯;教育事業是一項激動人心的事業,它為我們提供了實現理想、激發智慧的宏大舞臺;為實現師生雙方的生命價值、獲得內在的幸福提供了無限空間。
我們教師肩負著課程改革的歷史重任,新課程的理念要內化為我們教師的教學行為,需要漫長的路要走。從根本上改變我們教師的教學觀念,教學行為,將是一場持久的攻堅戰。因此,我們必須隨時對自己的工作及專業能力的發展進行評估,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保持開放的心態,把學校視為學習的場所,在實踐中學習,不斷對自己的教育教學進行研究、反思,對自己的知識與經驗進行重組。
用新理念提升教學的品質;用新理念重塑教師的行為;用新理念改變學習的方式。
教師讀書心得9
我記憶中看的最早的課外書就是小學的時候學校里訂閱的《當代小學生》。這本書使我的寫作本事有了很大的提升。還有許多開發智力的板塊也對我的成長有很大的幫忙。初中以后會根據教師的推薦讀一些名著,印象最深的就是《魯濱遜漂流記》。我喜歡看奇幻類的書籍,這些書籍很好地豐富了我的想象力。高中的時間學業很重,沒有看很多課外書,這是我的一個遺憾。那時候似乎沒有意識到讀書的重要性,錯失了很多開闊眼界的機會。大學因為專業的關系我讀了基本外國名著,像《飄》《傲慢與偏見》《湯姆叔叔的小屋》等等。其實大學時光是一段很好的與書為伴的完美時光,此刻想來有點后悔沒有好好珍惜。
我雖然喜歡讀書,但讀的書并不多。最近在培訓的過程中受到許多教育家的啟發,翻閱了《讀書與旅行》這本書。《旅行與讀書》臺灣作家詹宏志所著,詹宏志是臺灣各界的閱讀狂人,家中藏書四萬冊,每年買書兩千本,一小時閱讀十萬字,出版十余部著作。《旅游與讀書》是作者把自我人生的兩大志趣書寫集結。
他的旅行多由讀書而起,十個推理小說般的精彩故事,猶如一場百科知識的腦內沖浪與日常哲思的馬拉松。被一本托斯卡納食譜指南引路的攤牌考驗;因盡信書而驚險萬分的瑞士登山之旅;在印度無力招架念誦著魯拜集的高明地毯商人;在南非草叢中充滿生命體驗的薩伐旅;在災難過后的巴厘島矛盾復雜的旅人心境……十場夢幻旅,別樣新人生。就如梁文道在序言所說:他在印度高價買下一張其實用不了那么多錢的地毯,中了明眼人一看就知底細的局,而原因只可是是因為那位地毯商人能用古波斯語吟詠奧瑪伽音的詩句。這是典型的書呆子才會犯的錯誤。但另一方面,書也會讓他變得聰明,明白許多一般游客不清楚的內行門道。例如,就為了“伊斯坦布爾人為了兩個羊頭哪個比較好吃而爭論不休”這就話,他把兩位本地作者合作的《吃在伊斯坦布爾:探尋巷弄中的美食》當作拐杖,丈量伊斯坦布爾的美食地理,效果竟然遠勝大眾旅行網站的團體智慧。
我們耳熟能詳的“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世界是一本書,那些不旅行的人只讀過其中一頁”,我們都很向往遠方,可是很多時候我們都在等待,等適宜的時間等適宜的人等忙完手頭的工作等長大了再去,當時不了解,之后才明白真的長大之后有太多放不下的東西,應當早一點丟下一切就出發的。旅行與讀書的關系極其微妙,讀書常常在旅行之前很久就已經開始了,甚至在不自覺之處,常常是因為書中所述的某件事,觸動你前往某處的動機。可能是一處古跡,可能是一位故人生活的地方,也可能僅僅有一處美食,你就來了,要來看一看,和書中描述的是不是一樣,去體驗,去感受。在旅行之前,我們對旅行地的閱讀是一種“想象”,在旅行之際,我們對旅行的閱讀則是一種“摸象”,僅有在旅行完成之后,才是我們真正對旅行地了解的開始。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是勇敢,也是我們對書本資料的`驗證。
《讀書與旅行》除了描述旅游和讀書的關系,最最重要的是里面有世界各地的美食,讀來讓我不由得咽了好多次的口水,有佛羅倫薩牛排、肉醬寬面,印度囊、羊肉咖喱炒飯,巴厘島的原味烤肉大餐,最讓人流連忘返的是日本的料理,摘抄一段吃龍蝦的描述“我用刀叉將龍蝦肉剜出,切開小塊沾滿醬汁送入口中,龍蝦肉將熟未熟,軟嫩無比,醬汁則極濃郁,有奶油的滑潤與白蘭地的香氣,更有濃的化不開的龍蝦蝦膏滋味,但又帶了一點番茄酸度,顯得清爽不膩,的確相當高明。”
讀書不停步,旅行不止步,勇敢前行,有多遠走多遠,遠方的路總有期盼,總有歸宿,愛讀書,愛旅行,做一個熱愛生活的人。
教師讀書心得10
書藉是人類知識的結晶,是社會進步的階梯,是精神的生活盛宴,是強盛民族、進步社會、健康人生須臾不 可或缺的巨大支撐。
讀書之所以重要,是因為閱讀中蘊含著重要的內涵。閱讀可以不愛時間和空間的局限,思接千載、出入****,與大家巨擘攀談、泰斗耆宿交流、巨人英雄對話、向導領袖請教。他們高屋建瓴的奇妙哲思,波瀾壯闊的人生軌跡,氣勢恢宏的豪邁事業,感染你、引導你站在高山之巔,開闊你包容萬物的胸襟,培養你崇高人格的大度、大氣。
“眼前直下三千字,胸中全無一點塵。”書藉記錄著人類的真善美和假惡丑,讓你在美丑的世界中行走,使你從正面和反面教材中受到啟迪。如浴清純之水中,自覺洗掉各種心理灰塵,培育真善美的情操。
書藉是人類的知識寶藏。它存儲著政治理論、歷史、哲學、文學、管理學、社會學、經濟學、儒學、道學等包羅萬象的人類智慧。時代的飛速發展,使我們每個人面臨著“本領恐慌”的危機,只有涉獵書藉寶藏,才能在各種難題和挑戰面前獲得解難題和取勝的錦囊妙計,從而使我們產生辦每件事、思考每一個問題,都有大師在前面引路的感覺,創新思維脫穎而出。
鑒天讀書有如此大的影響力、作用力和感召力,采用正確的讀書方法,則是能否發揮以上“三力”作用的十分重要的前提。
要確定一個讀書坐標。書海卷帙浩繁,讀無止境。必須把各類書藉劃分為若干系列,規劃某一階段相對應讀哪些系列的書,從而一個系列一個系列地循序閱讀。
在時間上要善于擠和鉆。要養成手不釋卷,巧用點滴時間的習慣。要盡可能擠掉一些應酬及打牌、下棋待娛樂事項;要盡可能鉆進屬于自己的`時間,出差途中利用坐車的時間閱讀,就寢前后犧牲一些休息時間進行晚讀和早讀,工作間隙和飯前飯后利用空余時間閱讀。
在態度上要敢于下吃苦的決心。面對書藉的知識高地,要敢于橫下一條心,以冬戰三九、夏戰三伏的韌勁,以頭懸梁、錐刺股的拼搏毅力,攻破一個個知識高地。
要勤于動筆,善于思考。學而不思則罔。遺忘是讀書的大敵,動筆則是加深記憶的良方。俗話說“不動筆墨不讀書。”及時把讀書心得、啟迪隨手記下來,把重點語句圈點劃連,是深化大腦記憶痕跡的有效途徑。因此,手中的筆墨是苦攻書藉最直接的利器。
讀書學習對一個民族,對一個人來說是一個永恒的課題,只有建立全民的讀書型社會,終身的讀書型組織,才能走上永不言敗的科學發展軌道,這也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要旨之一。愿更多的人們加入全民閱讀的行列。
教師讀書心得11
作家林清玄如是說:“清歡是生命的減法,在我們舍棄了世俗的追逐和欲望的捆綁,回到最單純的歡喜,是生命里最有滋味的情境。”當我們端坐于像今天這樣的陰雨天,聽一首輕音樂,讀一本喜歡的書,慢品一口清茶,我們的生活是清歡的。
《新時代的教師》把目光聚焦在教室復雜的現實職業生活。每天我走進課堂,去上各種各樣的課:好上的課,不好上的課;傳統的`課,課改的課;校長光臨的常規聽課,新苗杯精心準備的展示課,還有自己很理解的課和自己也不怎么清楚的課……每天走進,備課、布置作業、批改作業、找學生談話,被學生感動,或者被學生氣得半死……
在紛繁復雜的生活和改革的面前,我一路狂奔似乎無法停止,但在狂奔過后,通常會感到迷茫。去哪里享受教育的清歡?
這本書,將教育和“人”結合起來,直擊教師的“教育力”,像老師發問:我是誰?我需要什么?教育需要什么?
校長說:“蘿卜燉蘿卜”,沒有骨頭,這鍋湯永遠是蘿卜味。《新時代的教師》里說,這個時代的教師,如同新瓶裝新酒一樣,扮演者創造學校和課堂中新教學和學習方式的開拓者。讀完這本書,我也在思考:我還可以做什么?
我可以不放棄每一個孩子,去尋找和孩子們相處時的清歡。現在的孩子自尊心越來越強,個性鮮明五花八門,所以要求老師不不僅能站在講臺上保持教師的威嚴,還要求我們走下講臺的時候,能夠打開學生的心靈。
袁嘉駿,我們班每個任課老師都不喜歡他,每個孩子也都不喜歡他。因為他真的太吵,上課時他在教室里自由自在地走來走去,從我們班教室里,經常能聽到老師無法忍受他而發出的咆哮;下課時,校園就是他惡作劇的樂園,學校里每一棵花草樹木都慘遭“蹂躪”,連下水井蓋也沒有被放過……
就是這樣一個孩子,這個學期卻在我們年級辦公室圈了不少粉絲,更有老師覺得他是我們班最帥、最可愛的孩子。因為“學共體”改變了他,因為“學共體”營造安心安全的氛圍改變了他。孩子之間并不存在真正的討厭,他們之中蘊含的是心心相印、關懷備至的潛能力。所以當袁嘉駿在小組里顯示出了學習的意愿、顯示了他天性中善良可愛的那一面,所有孩子都接受了他。他仍然是那么調皮和不服管教,但是他在課堂上,用妙語連珠的回復俘獲了老師的心。課后,他也不再去折騰畫畫草草,而是默默地打掃衛生,幫我分發水果……
所以,我想說,在溫暖的師生關系中能享受到教育的清歡。
我還可以讓自己沉浸在單純的教學里,真理至上,去尋找教育的清歡。我們行走在課堂里,我們嘗試著把課堂回到“最單純的歡喜”,去理解、去傾聽、去感受與接受,這就是課堂的“清歡”。
“學共體”課堂,仍然記得學生的這些話語:
——老師,你不忙講,讓我們再思考一會兒。
——老師,數學課我們可以自己搞定了。
——老師,這節課我收獲太大了,那道題我之前只會一種方法,現在我會三種方法。
——老師,剛才我分享的時候,有一點點緊張,不過感覺很好。
——老師,我要把今天學的內容和爸爸分享。
……
聆聽學生生命成長的清歡,只有用心的人才能享用。
只有真正沉浸下去,將老師的對教育的喜歡放進去,才能享受到這份來自自身成長的清歡,與名利無關,與世俗無關。
林清玄還說:“清歡是一種生活姿態,是一種尋找自我的方式,是一種至高的人生境界。它并非來自別處,而是來自我們對平靜、疏淡、簡樸生活的追求和熱愛。”是的,我們課堂的清歡也并非來自別處,而是來自我們對學生、課堂、教育的追求和熱愛,更來自身邊那些“享課堂清歡”的同道中人。愿我們在這個美麗的秋天,都能“享課堂清歡”!
教師讀書心得12
我利用假期的時間細細品讀了《兒童發展心理學》這本書,從中受益匪淺,或多或少給我一點點啟發,它讓我對兒童心理發展的規律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對我的小課題研究提供了很大的幫助,在今后的教育教學中建構了理論基礎。
本書主要介紹了20世紀20年代以來兒童心理學研究的地位不斷的強化用心理機能形成的過程來說明心理機能的涵義,使心理學的發展從描述性階段向說明性階段過渡,兒童發展心理學能夠為此提供說明性的控制論模型。兒童是人生起點時期,是一個生機勃勃,充滿生命力的時期,也是人類個體心理發生發展、撒播智慧種子的播種季節。本書不僅讓讀者對兒童發展心理學有了比較直觀的基本認識,同時也為下兩篇有關兒童發展心理學的具體內容作了鋪墊。例如:孩子從幼兒園進入小學,社會角色發生重大轉變,開始承擔“學生”的責任,核心活動由“游戲”變為“學習”。學習環境和作息習慣的改變,導致了一部分學生生活上的不習慣,兒童發展年齡階段任務的不同,導致了一部分學生心理上的不適應。一年級學生雖然對學習充滿好奇,但持久性不強,自控能力較差。學前教育的差異,會給學生帶來學習能力和學習效果的差異。學生對師長的依賴性特別強。伙伴間交往以“玩”為主題,在接觸群體規范,學生經常會出現“違規”和“告狀”現象。三年級開始,學生從兒童期轉入少年期,自我意識和獨立性要求明顯增強,各方面能力發展較快。學科學習的難度和強度的增大,造成了一部分學生對學習生活的不適應,作業拖拉,成績退步。學生的學習興趣開始分化,學科偏愛的形成,也促進了其個性和愛好的逐步顯現。三年級學生的集體主義觀念增強,隨著生活范圍的擴大,學生的好奇心進一步增強。
心理健康干預指在確診的基礎上,采用一系列適合學生的心理治療方法對學生心理問題及行為進行矯正的過程。對于不同層面的心理問題,可以采取不同的.干預方法。。如果能細心觀察,并提前發現一些普遍性、可能導致學生們心理問題發生的事,我們完全可以對此進行集體的預防性干預。心理健康教育越早越好,別等問題嚴重了才想辦法。例如:我校設立了“心理廣播站”,每周三對全校進行各方面的心理輔導,開展了主題教育“我是最棒的”,挖掘學生“分數”以外的能力,使其重拾信心。學校又開展主題教育“調整心態迎接考試”對學生考前心態調整進行干預指導。指導學生正確對待E時代可能造成的一些不良的心理
健康隱患,開展了集體指導講座“沉溺網絡的危害”,指導學生正確使用網絡進行學習交流等,而不是沉溺于網絡游戲虛度年華,指導家長改變錯誤的教育觀念與教養方式。這些不同的主題教育都是根據學生不同時段可能發生的不同問題進行有意識的集體預防性干預途徑,這些特定的集體干預內容,可以在不同時段疏導學生的心理,防范于未然,則能大大減少問題行為的發生。
教育部對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總目標是:提高全體學生的心理素質,充分開發他們的潛能,培養學生樂觀、向上的心理品質,促進學生人格的健全發展。目標中強調的是: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全面”發展。這對教師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為了達成目標,我們教師除了要從態度上重視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以外,還要加強心理健康教育的實踐性與實效性。
教師讀書心得13
童年時,讀書如看云。
童年是等待的童年,等待著下課,等待著放學,等待著假日,等待著過節常常在企盼、在幻想,歪著頭凝望天上緩緩飄過的浮云盼望著長大,盼望著流浪,盼望著去看山那邊的那片海。
世界上最亮的那雙眼睛,是屬于童年的。
童年時看云是看世界。在孩子的眼睛里,世界是童話的世界,一切都是那么奇異精彩。譬如看云,有時如山巒壯,群峰疊翠;有時如棉花狀,絮團錦簇;有時如水紋狀,煙波浩渺;有時如瑪瑙狀,瑰麗多彩;有時又作輕紗狀、煙狀、獸狀真是變幻無窮,奧緲莫測。云為孩子們打開了一片千姿百態的世界。而書則引領孩子們走進了一個千姿百態的地下迷宮。小孩讀書是憑著一種好奇的天性和發自內心的原始活力,毛手毛腳地一頭扎進《西游記》、《水滸》、《三國》、《說唐》等古今名著,一路看下去,一路東張西望,沿途引發許多奇思妙想,找到了許多成年人無法體悟得到的樂趣。
童年是屬于夢幻的。生活在夢幻里的小孩子讀書,是用一雙純真、澈凈如琥珀的雙眼去打量書里的精彩世界,亦如看云,只能看個大概。那種看庭前花開花落,望天上云卷云舒的恬淡,小孩是讀不出來的。原本識字不多,只好一目數行,蹦蹦跳跳地看下去。于是,讀書成了嘗書,淺償輒止,也就嘗個半分,因為冷不丁碰上艱澀的文字就啃不動了,剛嘗出點新奇味,就乏了,歪在書頁上,不知不覺進入了夢鄉,臉上還漾著淺笑,也許是同書里的主人公碰上面了呢。小孩讀書是趴著讀,趴在書上翻呀翻的`。然而,正是這趴著看個大概,嘗個半分,一本好書,就深深烙在了孩子的腦子里,伴其一生,甚至影響其一輩子。因為,以孩子們渾樸、天然的好惡和純潔的心態去看、去嘗書,看到的或嘗到的恰恰就是最美好純真的東西。
青年人讀書是在吞書。青年人血氣正盛,精力噴薄,滿懷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抱負,以其男兒欲遂平生志,六經勤向窗前讀的毅力,毫無顧忌,橫沖直撞,取舍由我,進退自如,在知識的汪洋大海里自由邀游,隨意攫取。年青人讀書不帶絲毫的功利性,翻開書面就闖進大門,翻過幾頁就登堂入室,如饑似渴地吞,不講章法地吞,以其奇異之思想、敏銳之直覺,徑直叩開文學、經濟、哲學、歷史等許多學科的大門,幾乎到了肆無忌憚,毫無節制的地步。海是博大、深遂的。海是一本大書,是一本從古到今歷經無數人翻讀卻沒有一個人能夠盡讀的大書。而書浩如煙海,包羅萬象,貫通三界。為讀懂海的雄偉、海的神奇、海的深奧,年青人以其充沛的精力,精銳挺進,孜孜不倦,如攻城略地,吸納精華,在書海里縱橫捭闔,勢如鷹擊長空,其于知識信息、資料的吸收,俱兼收并蓄,來者不拒吞之,以求其廣博。然而得之精華何其艱難?即便吭哧吭哧地閱遍《四書》、通讀《五經》,也因黑燈瞎火,不辨門徑,亂走一氣,何窺堂奧?只能是得之璣羽,失之鵬鯨了。于是,好讀書的年青人總因不求甚解,難免掩卷了無得,心中時怏怏。然而,讀書如樹木,不可求驟長,要從實地行,直造光明域,唯有拿出懸梁錐股的意志,鍥而不舍,方能融會貫通,正所謂埋頭讀書,抬頭做人。前者要的是一股吞的虔誠與韌性,后者講的是一種挺直脊梁的骨氣。意即讀書如做人,應當自信不迷信,活讀群書,敢于批評征服,勇于超越自我,以啟發心智,陶冶性情。倘若是一味地頂禮慕拜,毫無取舍,為書所役,淪為書的奴隸,則盡信書不如無書了。
但海永遠是寬容的海。她一味慈愛地接納和包含著惟知躍進、惟知雄飛的好讀書的年青人,以其極富營養的風、浪和陽光,滋養和溫潤著年青人的羽翼。
教師讀書心得14
作為教師,從書本中獲取知識就顯得尤其重要。人類創造的知識財富,如同浩瀚的海洋,博大精深。作為我們教師需要加強各方面的修養來提高自己。所以我們理應多讀書,用書來凈化心靈,用書中的知識充實自己。教師,作為一種職業,承擔著傳播人類思想文化的重任,在人類社會發展中起著橋梁和紐帶作用。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實施,教師"一言堂"已全盤否定,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引導者,教師要成為研究者、專家和名師。
讀書讓我更深刻得體會了教育的民主,在學生眼里,教師能夠和他們平起平坐,他們的心理也就獲得了一種平衡,這樣的教師最能受到學生的敬重。學生樂意和我走近,常把心里話告訴我,向我訴說煩惱,向我傾訴困難,我因此常和學生交流,這不能不說是一筆最寶貴的財富。
當今社會,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知識應用期日趨縮短,知識創新日趨鮮明,這就要求教師要不斷吸取新信息、新知識、新理念,不斷充實自己,始終站在知識的前沿;要不斷完善知識結構,做到博學多才,和時俱進,學生才會"親其師而信其道";對所教學科,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才能抓住要領,舉一反三,觸類旁通,運用自如,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文化知識,提升綜合素質。作為教師,不僅要學習專業知識,精通本專業知識,還要學習和本學科相關的人文知識,如社會、心理、信息技術等,力求知識全面。只有自己的專業知識、業務水平提高了,對教育教學工作才更加熱心,態度才更加積極向上。
一、時刻警醒自我
對于教師來說,愛是不可須臾成缺的,只有以摯愛奠基,教師才會傾盡精力,激活智慧,把自己的全部熱情,甚至生命獻給他所熱愛的事業和學生。有效教師們都有一顆不泯的童心,他們總是保持著真誠、熱情、樂觀和積極,他們十分樂意和學生一起活動,一起游戲,一同歡笑,一同煩惱,錢夢龍老師說:教師只有始懷著一顆"赤子之心",才能以自己的心去發現學生的心。"多改變自己,少埋怨環境"是魏書生老師總結的涵養性情的一條法則。這給予我的啟示便是教師要以平穩的情緒和愉快的心境投入工作,善于營造親切、和諧的愉快的教育氣氛,使學生進入最佳的學習狀態,激發他們生動、活潑、主動的學習和發展。在今后的工作中,以名師們為榜樣,努力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
二、在合作交流中,不斷提高自我
新課程標準非常明確地把"合作交流"作為營造新課堂氛圍和培養不憲政的重要目標。作為教師更重要懂得合作交流的重要意義。開敞胸襟,樂于交流句通,不孤芳自賞、不自我封閉。和學生親密交往、平等對話、真誠交流,同事之間、上下級之間埋誠相對,相互扶持。教師的成長離不開身邊的長者、名師的指名和幫助,團結的力量大,集體的智慧永遠大于個體。
豁然大度,寬以待人,不斤斤計較,不"同行相輕"也同樣是一名有效教師應具備的條件。不斷的自我反思,不斷提升,在合作交流中不斷提高自我。
三、立足本職,做好工作
愛崗敬業,加強師德修養。由于教師的職業,是育人、塑造心靈的事業,因此教師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甚至一言一行,都會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深遠的影響。因此,教師要時刻注意自身道德情操的修養,通過言傳身教,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滲透為人的道理,幫助學生塑造健康人格,為他們今后美滿人生鑄造堅實的基石。
用心育人,建立平等關系。教師的工作對象是人,人是有情感的,需要教師的關愛和關心。教師要在生活上、思想上和情感上要給予關懷。因此,教師要學會縮短和學生的情感距離,要善于發現學生的心理變化,要設身處地為學生著想,體諒他們成長過程中的難處和煩惱;要建立起新型的平等的師生關系,才能拉近和學生的心靈距離,溝通情感,才能真正做到教書育人。
既然選擇了"教師"這一職業,就要無怨無悔!對教學過程負責。為了使自己的教學水平不斷提高,要堅持經常學習時事政治、專業理論等;要多聽課,虛心請教,學習別人的長處,領悟教學藝術;每上一節課,都要根據教材的特點及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教案,做好充分的準備,認真完成每一個教學環節。對學生未來負責。教育是一個長期的又是環環相扣的過程,一個環節出現缺陷就會影響其它環節,從而影響學生的正常成長。因此,教師要立足當今,放眼未來,以苦為樂,甘于寂寞,充當人梯,為家長負責,為學生負責,為社會負責,為我們偉大祖國的千秋大業負責。對學困生負責。幫助學困生是教學工作的重任,因為一個班級里面總存在學困生。對于學困生,教師在教學上、情感上應給予特殊的關顧,如課堂上多提問、多巡視、多輔導,對他們取得的點滴成績及時給予肯定和表揚,讓他們樹立信心,激發學習興趣。
教師要勇于擯棄舊事物、接受新事物,要敏銳地了解新思想,認真地研究新理論,主動地、迫切地學習新知識,開拓進取,更新觀念,始終站在時代的潮頭,才能"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教師讀書心得15
我想每個人都體會過父母的慈和教。但當我讀著這本《傅雷家書》,感到的卻是另一番教誨,那一封封家書,就象一次次珍貴的談心,拉近了我們的距離,我像一個孩子一樣在感受著,聆聽著,銘記著。
身為父親的傅雷為了彌補愛子因遠離故土而產生的諸多對祖國傳統文化的日漸陌生的因素,堅持給孩子郵寄有關的書籍,從《詩經》、《楚辭》到宋詞、明曲,還有自己的譯作。在信箋中他闡述著民族的文化哲學思想,為的是讓兒子明白:作為一名炎黃子孫,他是足以驕傲的.,因為祖國有著無盡的文化財富,一代又一代在所有中國人的血脈里傳承著!他在用心詮釋什么是父愛,用文字詮釋什么是愛,我想他說出了世上所有父親想說卻又埋藏在心里的那份深沉的愛。
傅雷身為父親能以如此的心態和耐心來教育孩子,為傅聰走向未來做出了鋪墊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傅雷先生所寫的這些書信不僅給傅聰上了精彩的人生一課,也讓我這樣的讀者受益匪淺……特別是十月二日的書信中有一段話,讓我印象深刻并且沉思良久“人一輩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唯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極高的修養,方能廓然無累,真正的解脫。只要高潮不過分是你緊張,低潮不過分使你頹廢,就好了。慢慢養成一種心情對付過去的事情,能夠想到而不再驚心動魄,能夠從容客觀的分析前因后果,做將來的借鑒,以免重蹈覆轍。”
傅雷作為父親對子女的情感是十分豐富的,他對子女從不苛刻。而且他對傅聰的音樂事業十分的重視。傅聰事業的點點滴滴都非常的在乎,我想這也是身為教師的我應該學習和借鑒的寶貴經驗。
【教師讀書心得】相關文章:
教師的讀書心得體會讀書心得教師讀書心得11-14
教師讀書心得體會模板教師讀書讀書心得03-09
教師讀書的心得模板01-06
教師的讀書心得10-18
教師讀書心得08-08
《讀書與教師成長》讀書心得01-09
教師讀書心得體會模板 教師讀書心得范文03-13
中學教師數學讀書心得_讀書心得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