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家風讀后感
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為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后感了。你想知道讀后感怎么寫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中國家風讀后感,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國家風讀后感1
《中國家風學生版》是全面客觀反映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家風、家事的紀實作品。書中翔實記錄了董必武、陳云、李先念、彭真、萬里、李德生、烏蘭夫、廖承志八位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黨和國家領導人在家庭生活中,作為兒子、丈夫和父親鮮為人知的一面,以及他們對待金錢、家庭、子女的態度和他們的治家之道,使讀者真實地了解到他們嚴于律己、艱苦樸素、襟懷坦蕩、熱愛生活、忠實家庭的高風亮節。
從古到今,家風好,則人心正,父母慈,兒女孝,婆媳睦,妯娌和,子孫賢;家風不好,則父母惡,子不肖,孽孫生。家庭作為社會的'一個天然細胞,既是每個人成長的搖籃,又是人類精神文明的載體和縮影。對于家庭所有成員來說,它也是一個小社會,其成員之間在長期共同生活中,各自的習慣、志趣、品格、氣質、作風相互耳濡目染、潛移默化、激蕩砥礪,很容易形成一種共同的理想、志趣、品質、人格、信仰,并世世相襲,代代相傳,成為一個家族世代傳承和恪守的傳統習慣,這就是家風。
中國家風讀后感2
處世以誠,待人以恭
——讀《中國好家風》有感
暑假里,我讀了一套書——《中國好家風》,在這套書中,編者教給了我們十五個字“仁、義、禮、智、信、忠、孝、廉、恥、勇、溫、良、恭、儉、讓”,這簡簡單單的十五個字里蘊含著中華民族精神文明的精髓,通過閱讀它,我深入了解了中華民族的好家風,明白了處世以誠、待人以恭的多種道理。
這套書中最讓我感觸的是“恭”這個字,恭就是恭敬。“處世以誠,待人以恭”這樣才能贏得相互的尊重,是為人處世的基本道理。但當我讀到了“唐太宗教子敬師”的故事后,我有了深刻的感悟,這個故事是這樣講述的:唐太宗李世民雖為一國之君,但對老師非常的恭敬。他不管老師官職的高低,自始至終都是嚴謹選師,恭敬待師。唐太宗為魏王李泰請來了禮部尚書王珪為師,但李泰初時仗著自己的`聰明伶俐對待自己的老師極不服氣,對老師極不尊重。太宗非常生氣,當著王珪的面把深受自己溺愛的兒子狠狠批評了一通。后來李泰見到王珪也從不以親王身份自居,不僅見師以禮,拜答如禮,還主動向王珪請教忠孝之道,王珪逝世,唐太宗特下詔令李泰親率百官親往臨哭后《養正圖解》專門為魏王李泰崇師問道一事作畫,清代的乾隆、嘉慶皆作詩稱贊。這里描述的李泰初時的心態和對待老師的態度和我是何等的相似,我在平時的培訓班學習中,經常會碰到沒比我大多少的年輕老師,對于這種“姐姐”級的老師,我有時很不服氣,還會跟她們頂嘴,認為她們也沒啥了不起的。當時外婆和媽媽都跟我叮囑過:雖然老師沒大你幾歲,但你一定要懂得尊師重道,態度要恭敬,不可怠慢。對外婆媽媽的叮囑我是一邊耳朵進一邊耳朵出,沒當回事。但李泰高居親王之位,深受皇帝溺愛的情況下,仍能改正自己的缺點,學會尊師重道,留下千古流傳的美德故事,我為什么不能呢?我深深地自我反省,努力在實際中改進自己。“三人行必有我師”每個人都有值得我學習的地方,“貌思恭,事思敬”相互尊敬,才能讓他人更好的和我交流知識。
“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中華民族傳承五千年好家風告訴我們為人處世的最基礎道理,非常值得我們以此“三省己身”,提升自己的道德素養。我要從小事做起,以“處世以誠,待人以恭”為準繩,做一個道德品質優良的高尚之人。
中國家風讀后感3
暑假里,我看了中國好家風這套書,這里的一系列故事使我受益匪淺,其中有一個故事《妙聰井負救主》讓我印象深刻。
妙聰是服侍張夫人的一個小丫環,她做事勤勞,從不偷懶,即使兩個大丫環經常欺負她,她也從不計較。有一天,兩個大丫環偷走了張夫人心愛的玉佩,并栽贓給妙聰,妙聰并沒有辯解,被罰去干更臟更累的活,她也毫無怨言。直到有一次,強盜來了,張夫人因為身懷六甲,所以走路不便,
兩個大丫環不管不顧張夫人,急忙逃跑。張夫人怕受強盜欺凌,跳入井中,妙聰毫不猶豫跳進去,幸好井里的水不深,但卻很冷,妙聰讓張夫人坐在自己的身上,防止井水凍傷主人,一直堅持到親人發現并解救了她們。可是妙聰因為體力不支而勞累致死。
妙聰很善良、勤勞,不計較個人得失的精神,深深的打動了我。妙聰的故事使我想起陳囂讓地的事跡:陳囂與紀伯為鄰,紀伯趁夜晚偷陳囂地,陳囂等到紀伯離開后,又退讓一丈地,紀伯后來慚愧不已,自還所侵,又退讓一丈。
回想自己在生活中,總是受不了一點點委屈。記得有一次,我的`好朋友誤認為我偷了她的橡皮,我氣得滿臉通紅,非常委屈,心想:你怎么這么信任我呢?我還是不是你的好朋友?我越想越氣,一氣之下,朝她吼到:“你才不配和我做朋友呢!”
現在回想起來,真是后悔不已,為了一塊小小的橡皮,我失去了一個好朋友。如果我早點讀到妙聰的故事,學會她的寬容與善良,那我的生活,將會是另一番天地了。
幸好現在也不晚,今后我一定在生活中,學會關心他人,理解他人,真誠的與朋友交往。
中國家風讀后感4
古語有云:“道德傳家,十代以上,耕讀傳家次之,詩書傳家又次之,富貴傳家,不過三代。”家族興衰,德行為要。好的德行,來源于好的家風。家風實質上是一個家庭內在的精神動力,更是生長在其中的每個人立身處世的行為準則。好的家風,對家人,尤其是對孩子的世界觀、人生觀、道德素養、為人處世及生活習慣等,都會產生良好的影響。
蔡元培曾說:“家庭者,人生最初之學校也。”好的家庭教育對一個人的成長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時代在變遷,世事在流轉。可那些恩澤后人的諄諄教誨、傳承百世的家風永遠不會變,它們一直在歷史長河中熠熠生輝,為后人指明前進的方向。不論是古代孟母擇鄰:子不學、斷機杼的知識敬畏;還是岳母刺字:精忠報國,舍棄小我的千古教誨;還是“生子當如孫仲謀”的文化傳承。這些千百年來積淀下來的風骨,早已成了中華民族的文化基因,無數仁人志士在天地間見賢思齊,在理想中求真求善。這樣一來,便有了泱泱中華兒女“心懷天下,為生民立命”的悲憫情懷;便有了“心懷天下、為天地立心”的國家情懷。由此,家風不止于家庭,而是擴展至家國天下,成為對國家的忠貞、對社會的責任。
中國家風讀后感5
人們常說:家有家規,國有國法”,但是究竟什是家規呢?每個家的家規又是怎樣的呢?這些問題,有些人可能就不是很清楚,不用擔心,今天我就跟大家講一講家規。
家規就是家風,也就是一家五口的行為習慣,和做人的標準。這個家庭成員如果不讀書、不知禮那就沒法談家風了;如果這個家庭成員不孝,那么家風也是一場空嘛!
由此可見家風是由知書達理、孝順兩部分組成。如果家風被打破了,就很難和人共處,因為沒有人愿意和那些自私的、沒文化又不講理的人相處啊,結果會一傳十,十傳百,大家都知道了,那以后就沒人會跟這家人交往了,家風是不是很重要啊?
家風是一個規矩,看不見摸不著,但你得遵守它,它才能讓子孫后代延綿得更長,走的更遠、更加卓越。如果毎個家庭家風都這么好,那這個國家的國風就很純良了,這個國家必會更加繁榮昌盛!
我家的.家風嘛,知書達理我做得不太好,孝順這一塊做的還是可以的,我現在還是小孩子,不是說一定要買好吃的給家人吃才算孝。
中國家風讀后感6
好的家風,就像家的主旋律;就像家的柱子;
就像春雨,滋潤著我們才能健康成長。
最近童鞋(同學)們總是在談論著自己的家風,現在我也給大家介紹一下我家的好家風吧!我們家也有許多家風呢!
有著許多比如:
嗯,養成講究衛生的習慣,有吃飯時要洗手,上完廁所要洗手。好的學習習慣,寫作業要有計劃性,書桌要整理好。
好的生活習慣,教我要怎樣做人等等。
在我們家,我的爸爸媽媽經常教我做人的道理,還給我們家定了家規呢。不過,他們喜歡用事情告訴我道理,讓我永遠銘記于心。
記得有一次,我和媽媽一起上街。外面有好多乞丐,我對他們產生了厭惡,看見他們就惡心。這時,又有一個乞丐來到我旁邊,還向我乞討。我心想;惡心死了,給他一毛錢吧。我便把錢投到他的碗中。不想搭理他,可他竟然死不要臉的`還向我要錢,我氣憤極了大聲說:“滾開!”媽媽看見了說:“注意禮貌。”我想一個乞丐而已。可媽媽卻把5塊錢給了他,我大吃一驚。生氣地對媽媽說:“媽媽,你干嘛給他,五塊錢可以買一根夢龍耶。”媽媽和藹對我說:“他是真的需要幫助的人,幫助他就是獻出自己的愛心啊。孩子,記住啊,一定要有愛心和幫助他人的一顆心,多少錢也買不回來的東西,就是那金子般的那顆心。”這番話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中,告訴我一定要有愛心,有一顆幫助他人的心。
還有一件事,使我一生難忘,那是爸爸媽媽要告訴我要獨立和堅強的道理時地一件事。
記得有一場大雨,我的同學都被接走了。我還在教室里,我想如果今天爸爸媽媽開車來接我就好了。可我等了好久,爸爸媽媽還沒來,我只好打著我那把破傘,帶著怨恨的心情走在回去見到路上,我看這次我一定不會原諒他們了。煩死了。我只好慢吞吞地走著,雨點打在我的身上,我覺得異常的冰涼,也許是心涼了吧。
我打開家門,我想哭可還是忍住了。爸爸媽媽笑臉迎接著我,我別過臉不想理他們。媽媽輕聲走過來說:“孩子,今天你是自己走回來的。看一看你身后的腳印吧,以后也要這樣堅強哦,要獨立要堅強要自信要寬容,這不就是我們曾經定過的家風哦,要加油噢。”
中國家風讀后感7
看完《領袖家風》后,我很受觸動,突然間明白,明白為什么時至今日提起毛澤東,老一輩的人還會不約而同地豎起大拇指;明白為什么那么多外國友人崇拜他,寫各種各樣的文章稱贊他。毛澤東在國內外都享有如此盛名,絕不僅僅因為他是開國領袖,領導并創立了新中國,而是因為他把"人民"兩字真正地植入了他的生命,因為他的一種"俯首甘為孺子牛"的情結,心系中國,因為他用實際行動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九個大字詮釋得淋漓盡致。俗語說:人民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你對人民好,人民心里裝著你,記著你,愛著你,全國上下一心,國家就沒有理由不強大,不富強,這就是人民尊敬他,愛戴他的原因。毛澤東,一面永不落下的旗幟,是中國人民永遠的精神領袖,是世界人民眼中泱泱中華的象征。
片中讓我印象最深的是,毛澤東的六位親人們先后為革命事業獻身,這是一種怎樣的貢獻,這是對人民怎樣的一種愛能讓他們真正做到舍小家為大家,而作為和平年代的我們又有什么理由不盡自己最大的努力為祖國的`建設,為祖國的未來出一份力。片中講述,建國十年后,已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的毛澤東回到養育他的土地―韶山沖,事先他沒有告訴任何人他要去祭奠父母,以至于工作人員連一個小白花都沒有準備,事后有人提出要整修他父母的墓,也被他拒絕,他告訴人家每年清明的時候來弄一些土就行了。作為孝子的毛澤東,還是把國家人民放到了第一位,他知道國家當時的困難,他明白作為人民公仆的他還肩負著建設中國的重任,忠孝出現矛盾的時候,他毫不猶豫地選擇了為國家盡忠。毛澤東對自己的子女要求也很嚴格,他要求子女絕不能因為他的特殊身份而有任何的特殊化,什么時候都要謙虛謹慎,夾著尾巴做人,有困難的時候要沖在最前面才行。
他的女兒李訥說,"父親給我們最大的財富就是他對我們的教導,這種精神財富是我們一生取之不盡用之不完的。"毛澤東一直強調尤其是黨員干部們要艱苦樸素,而他本人的儉樸也為今天的所有人做出了榜樣,據他的保健護士長吳旭君說:"主席沒有一件值錢的東西,除了接見外賓穿的灰色制服外,就是一雙舊皮鞋,還有一床已經破得不行了的毛巾被,一件舊袍子和一雙拖鞋。"作為一個國家的主席,他完全可以過上比這好得多的生活,然而他又為什么要這樣嚴格要求自己呢?因為他愛著自己的國家,愛著自己的人民,他的心中有很強的責任感,讓百姓過上好日子是他唯一的心愿,而每一次放到最后考慮的才是自己。毛澤東自己的日子過得很清苦,卻把自己賺的稿費拿出來資助自己身邊有困難的同志,他的護士長李銀橋提到這些的時候,禁不住熱淚盈眶,而此時我們的心中也充滿了對這位偉大領袖的敬仰和尊敬之情。
偉人毛澤東雖然不在了,但是他把他的精神永遠地留給了我們,他的愛民如子,他的艱苦樸素,他的舍己為人,讓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為之感動,為之驕傲。他帶領人民重拾中華民族久失了的浩然之氣和天行健、自強不息的精神,建立起頂天立地的大中華,而后又把全部的精力放到了國家的建設上,他這一生沒享受過榮華富貴,他把他的一切全都貢獻給了國家和人民,他是一面永不落下的旗幟,上面滿是人民對他的尊敬、愛戴和思念。他用他的一生詮釋了橫渠四句: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道,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中國家風讀后感8
我們常言“養不教,父之過”,在史書典籍中也有“孟母三遷”的教育故事,這說明了家庭教育對于孩子的影響。這種影響,并不是父母長輩所擁有的財富或是人脈權勢導致的,而是父母長輩潛移默化中的一種性格品質的培養,也就是家風。讀《中國家風》這本書,就如同與一位長者在一塊兒,靜靜地聽他述說一個個關于家風的動人故事。
當我讀到《讀書亦如生活》、《讀書唯高家風繼》時,我讀懂了“書香”亦是一種家風,讓我不禁想到身邊的家風實例。
小時候去姨奶奶家印象最深的就是經常看到姨爺爺戴著老花鏡或是看書,或是寫字,那時候覺得姨爺爺好厲害,二十年代的人還識字,像我的奶奶、姨奶奶也只認識“大”、“小”等幾個簡單的字。長大一點才知道姨爺爺家的三個孩子都是教師,頓時覺得姨爺爺更厲害了,能教育出三個教師一定有秘訣。再往后,姨爺爺孫子輩的七個兄弟姐妹全都考上了大學,要知道九十年代的偏遠農村大學生還是很少的,那些表哥表姐自然成為了我們這些弟弟妹妹學習的榜樣,在我看來姨爺爺的'秘訣定是傳給了姑姑大爺們。現在,表哥表姐們有的成為黨政干部,有的在自己的行業成為翹楚,收入頗豐,姨爺爺的秘訣被發揚光大?
前些日子姨爺爺的十年祭上,困擾了我許久的謎團終于解開。原來秘訣就是姨爺爺家的家風——書香。據表哥表姐說,姨爺爺是村里的大隊會計,喜歡讀書、看報、寫字,每年春節前還要寫春聯到集市賣,家里文化氛圍濃厚,姑姑大爺們在他的耳濡目染下也喜歡讀書。同樣,表哥表姐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下長大,自然而然的得到了“書香”的傳承。
一代一代子女在長輩長期的文化熏陶下,自然而然形成的文化積淀,我想,這就是家風,這就是家風的傳承。不需要刻意,它是無形的優良傳統,存在于中華民族的骨子里,星火相傳。家風,雖短短兩字,卻飽含中華傳統文化漫漫承襲中的力量。
舉手投足間,經過一代代的傳遞,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就形成了一個家庭的傳承,而一個人人格的起點恰恰是在家庭的傳承中形成的。幾千年來,正是憑借著這點滴傳承,讓中華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長久不衰,生生不息。正如《雜說“中國家風”》里談及的“作為若大社會的一個小小的細胞,家庭的風氣、家庭的教養,小則是家傳代繼、香火延續之本,大則是國之興廢、民族盛衰之要。”家風的意義不僅關乎個人與家族,更是一個古老民族能否延續輝煌的關鍵。
中國家風讀后感9
讀《中國家風》這一本書,就如同一位智者向你講述中國的一個個關于家風的動人故事,我看到《父親的拳頭》時,讓我懂得了誠實守信是一種家風;我看到《我的姥姥是小腳老太太》時,讓我懂得了善良無私奉獻是一種家風;我看到《一雙舊鞋子的時候》,善良是一種家風……
讀到這兒,使我聯想到我的家風是什么,這使我想起了我的姥姥,我小時候沒有人照看我時,年方70的姥姥常來照看我,我們家住在6樓,姥姥年紀大了,腿不好,只能扶著樓梯一點一點上樓,給我做飯,從沒說過累,她生活簡樸,善良而又有耐心,總是記著別人的好……這些品質傳給了我的媽媽。
自我記事起,媽媽就非常忙碌,認真負責地工作的`同時照顧我和家,但她從不抱怨……我想,這認真、這樂觀就是我的家風。在生活中,媽媽也時時提醒我吃飯時不要挑食,站要有站樣,做要有坐像,別人的東西不能隨便“拿”……一個眼神、一個動作、一件小事,春風化雨,立德立言,銘刻在心。
家風成就了中國這個古老而又偉大的民族,引領著我們現代小家和個人的健康發展,家風是我們人生中最寶貴的財富。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讓我們在好的家風的指引下,做一個品格高尚、誠實守信、無私奉獻,為“大家”——國家著想的人吧!
中國家風讀后感10
“家風正,則后代正,則源頭正,則國家正”。家庭是圃,孩子是苗,家風如雨點,它隨風入夜,潤物無聲。每個家,都有家訓、家規、家風,從孟母三遷到岳母刺字,好的家風不僅承載了祖祖輩輩對后代的希望和鞭策,也同樣體現了中華民族優良的民族之風!
小時候,每次去學校之前,外婆總愛叮囑我幾句:“到學校千萬別和同學鬧矛盾,要聽老師的話”!回到家,外婆總是有事沒事給我上“政治課”,講一些經典的故事,教育我遇事要寬宏大量,在學校要和同學和睦相處,不要動不動就和他人發生沖突。在外婆的諄諄教導之下,我從來沒有和同學發生過矛盾。
爺爺愛給我講很多關于他當年服兵役的經歷,告誡我:“現在的小孩子沒幾個能吃苦耐勞的,你從小就要學會能吃苦,否則可干不成什么大事”!爺爺還教導我:“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只有經歷了常人所不能忍受的環境,才能造就真正的人才,今后的工作和生活方可出類拔萃。也許這就是“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我想。
著名法國作家羅蘭曾說過:“生命不是一個可以孤立成長的個體。它一面成長,一面收集沿途的繁花茂葉。它又似一架靈敏的攝像機,沿途攝入所聞所見。每一分每一寸的日常小事,都是織造人格的纖維。”由此可見,良好的家風就像和風,又如細雨,在無聲地滋潤著我們幼小的心靈,有助于我們養成良好而高尚的品格!
樹立良好的家風,繼承優秀的家訓,是值得弘揚的民族文化。讓家風伴我成長,讓“正能量”得以傳播,我們國家的未來將會更加繁榮昌盛!
中國家風讀后感篇讀了好書,就像吃了蜜一樣甜;讀了好書,就感覺世界美景都聚集在眼前;讀了好書,不管過多久,內容都記憶猶新。《中國好家風》就是這樣一本充滿魅力的好書。
書中講述了許多賢人的故事。無論是有仁厚之心的丙吉、舍命救友的張進之,還是聰明機靈的王戎、足智多謀的.諸葛亮,《中國好家風》把他們每個人的故事都寫得生動傳神、活靈活現,同時傳達了仁義禮智信的道理。
在“智”篇的這么多人物中,我最喜歡的就是“神童”項橐。一次,他在路中央玩耍,碰到了圣人孔子,他倆就開始了提問比賽。結果項橐輕松勝出,成為了“圣公”。
項橐人小鬼大,聰明伶俐,他不懼權威,巧言善辯,令人嘖嘖稱贊的原因是他平時總愛問為什么,遇到問題喜歡打破砂鍋問到底。
“信”一篇里,《皇普績守信求責》的故事令人印象深刻。皇普績念書的地方規定,違反規矩的人都得挨板子。一次下課后,皇普績和表哥們一起下象棋,都沒有做作業。放學后表哥們都挨了板子,懲罰他們的外公不忍心對皇普績下手,最后皇普績讓表哥們打了自己板子。
開始我不理解皇普績的行為,但聽了他一席話后,不禁感嘆:皇普績是一個多么守信的人啊!
正如書中所說,“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一個家庭所承襲的優良家風,不僅是個人的小事、家庭的私事,更是涉及社會風氣、國家建設的大事”。《中國好家風》一書傳承了中國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的文化瑰寶——傳統文化,并記錄下了古人們的高尚品質。我們要好好學習這些優良家風,代代相傳,才能把優秀的傳統文化發揚光大。
中國家風讀后感11
那天放學回家的路上,我若有所失地對媽媽說:“媽媽,同學們說我性格很溫和,您覺得這樣好嗎?”“同學們為什么這么評價你呢?”媽媽饒有興趣地看著我。“就是即使有粗暴的同學因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責罵我,我也從來都不生氣,并且像什么都沒發生似的用微笑來制止他,這個時候對方往往會瞪一眼來結束這次責罵……”媽媽當天和我聊的內容我已漸漸淡忘,“溫和”卻如一個標簽如影隨形。
這個暑假我閱讀了《中國好家風》系列叢書之“溫良恭儉讓”中《蔣琬溫和待下屬》、《謙遜溫和的李文靖公》、《信陵君溫厚待人攬人才》、《性情暴躁鬧笑話》等多個故事,驚覺我竟然具備了其中的第一大優秀品質“溫和”,這一發現不僅打消了我原先的顧慮,竟還讓我竊喜起來……
“溫良恭儉讓”,意為溫和、善良、恭敬、儉樸、謙讓這五種美德,作為一名小學生“溫和”與“謙讓”是最容易展現在與同學的日常相處中的,也是非常值得提倡的。
大課間活動時,同學不小心打翻了你的文具盒,你看到心愛的鉛筆滾得滿地都是,新買的橡皮一身污垢;體育課上,一只籃球不偏不倚砸在了你的淺藍色時尚襯衣上,留下一個黑乎乎的'大圓圈;書法課時,你正襟危坐提起毛筆正書寫到得意處,路過的冒失同學碰到了你的胳膊肘;科學課做實驗,你新搭的高塔被艷羨圍觀的同學碰得散了架;美術課上,同學向你借馬克筆,等同學涂完背景色你想再用時,馬克筆已燈枯油盡涂不出一絲顏色……類似的情節每天都在校園里發生著,你卻不急不躁,回以一句友善的“沒關系”。
同學與你相處有如沐春風之感。“謙謙君子、溫潤如玉”來形容你是最恰當不過的了,大家最喜歡和這樣的你做朋友……但是校園里不只有溫和的你我他,也有著不和諧的音符。
與之背道而馳的事例如校園欺凌事件還是時有發生,比如咱們班甲同學和乙同學因為一點瑣碎小事而大動干戈,再比如某些同學用拳頭威脅對方使其服從自己。還記得媽媽曾經因為我的溫和,將一篇《每對母子都是生死之交,我要陪他向校園霸凌說NO!》的文章找給我看,文中講述的是一名北京中關村二小四年級10歲男孩的媽媽,她的孩子在學校竟然被同學用廁所垃圾筐扣頭,使得這位同齡人出現了失眠、厭學、恐懼上學等不良癥狀。為此,班主任時老師也曾在少先隊活動課中組織我們對教育部等九部門印發的《關于防治中小學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導意見》進行了專題學習,她語重心長地教育我們要和睦相處、要講謙讓。
我們要學習蔣琬的寬宏大量、李文靖公的謙遜有禮、信陵君的溫厚待人……“溫良恭儉讓,傳承美好品德”是我們該做的。從現在起,我們要從那些優秀的主人公身上尋找自己的不足,修身養性,溫和待人,爭做新時代的好少年!
中國家風讀后感12
讀了一些好書,就像我們吃了蜜一樣甜;讀了好書,就感覺這個世界自然美景都聚集在眼前;讀了好書,不管過多久,內容都記憶猶新。《中國好家風》就是通過這樣一個一本自己充滿文化魅力的好書。
這本書講述了許多圣人的故事。 無論是仁愛之心,張金之,還是聰明的王榮,足智多謀的諸葛亮,中國好家風>把他們的每一個故事都寫得生動形象,同時傳達了仁,義,禮,智,信的道理。
在“智慧”這么多字里,我最喜歡的是“神童”的項目里加。有一次,他在路中間玩耍,遇到了圣人孔子,他們開始了一場智力競賽。因此,祥利加輕松獲勝,成為英國國教徒。
人小鬼大的物品袋,聰明,他的權力的恐懼,打電話的口才,令人嘖嘖稱贊的是,他平時總愛問為什么,喜歡打破砂鍋遇到問題問到底。
“信”一篇里,《皇普績守信求責》的故事發展令人產生印象更加深刻。皇普績念書的'地方政府規定,違反政治規矩意識的人我們都得挨板子。一次學生下課后,皇普績和表哥們一起可以下象棋,都沒有通過做作業。放學后表哥們都挨了板子,懲罰教育他們的外公不忍心對皇普績下手,最后皇普績讓表哥們打了一個自己進行板子。
首先,我不明白的黃浦表現的行為,但聽了他的話后,不禁感嘆:帝普濟什么是值得信賴的人啊!
正如書中所說,“家庭是社會的基本形成細胞,一個學生家庭所承襲的優良家風,不僅是我國個人的小事、家庭的私事,更是企業涉及經濟社會主義風氣、國家發展建設的大事”。《中國好家風》一書傳承了中國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的文化藝術瑰寶——傳統思想文化,并記錄下了古人們的高尚道德品質。我們一定要好好學習對于這些具有優良家風,代代相傳,才能把優秀的傳統教育文化精神發揚光大。
中國家風讀后感13
暑假里,我看了中國好家風這套書,這里的一系列故事使我受益匪淺,其中有一個故事《妙聰井負救主》讓我印象深刻。 妙聰是伺候張夫人的一個小丫環,她做事勤勞,從不偷懶,即使兩個大丫環經常欺負她,她也從不計較。有一天,兩個大丫環偷走了張夫人心愛的玉佩,并栽贓給妙聰,妙聰并沒有辯白,被罰去干更臟更累的活,她也毫無怨言。直到有一次,強盜來了,張夫人因為身懷六甲,所以走路不便,兩個大丫環不管不顧張夫人,急忙逃跑。張夫人怕受強盜欺凌,跳入井中,妙聰毫不猶豫跳進去,幸好井里的水不深,但卻很冷,妙聰讓張夫人坐在自己的身上,防止井水凍傷主人,一直堅持到親人發現并解救了她們。可是妙聰因為體力不支而勞累致死。 妙聰很善良、勤勞,不計較個人得失的精神,深深的打動了我。妙聰的故事使我想起陳囂讓地的`事跡:陳囂與紀伯為鄰,紀伯趁夜晚偷陳囂地,陳囂等到紀伯離開后,又退讓一丈地,紀伯后來慚愧不已,自還所侵,又退讓一丈。回想自己在生活中,總是受不了一點點委屈。記得有一次,我的好朋友誤認為我偷了她的橡皮,我氣得滿臉通紅,非常委屈,心想:你怎么這么信任我呢?我還是不是你的好朋友?我越想越氣,一氣之下,朝她吼到:“你才不配和我做朋友呢!”
現在回想起來,真是懊悔不已,為了一塊小小的橡皮,我失去了一個好朋友。如果我早點讀到妙聰的故事,學會她的寬容與善良,那我的生活,將會是另一番天地了。
幸好現在也不晚,今后我一定在生活中,學會關心他人,理解他人,真誠的與朋友交往。
中國家風讀后感14
暑假里,我看了中國好家風這套書,這里的一系列故事使我受益匪淺,其中有一個故事《妙聰井負救主》讓我印象深刻。
妙聰是服侍張夫人的一個小丫環,她做事勤勞,從不偷懶,即使兩個大丫環經常欺負她,她也從不計較。有一天,兩個大丫環偷走了張夫人心愛的玉佩,并栽贓給妙聰,妙聰并沒有辯解,被罰去干更臟更累的活,她也毫無怨言。直到有一次,強盜來了,張夫人因為身懷六甲,所以走路不便,
兩個大丫環不管不顧張夫人,急忙逃跑。張夫人怕受強盜欺凌,跳入井中,妙聰毫不猶豫跳進去,幸好井里的水不深,但卻很冷,妙聰讓張夫人坐在自己的身上,防止井水凍傷主人,一直堅持到親人發現并解救了她們。可是妙聰因為體力不支而勞累致死。妙聰很善良。勤勞,不計較個人得失的精神,深深的`打動了我。妙聰的故事使我想起陳囂讓地的事跡:陳囂與紀伯為鄰,紀伯趁夜晚偷陳囂地,陳囂等到紀伯離開后,又退讓一丈地,紀伯后也是由進攻轉為防守。諸葛亮在西城得知司馬懿準備率領大軍活捉它他。諸葛亮這次來吸塵辦事沒有大象跟隨身邊,只有五千兵馬,而司馬懿有x萬人馬。而諸葛亮用了一記空城計,成功將司馬懿的x萬大軍嚇退,非常的聰明。托馬斯也說過。智者寧可防病于未然,不可治病于已發;寧可勉力克服痛苦,免得為了痛苦而尋求慰籍。所以智慧在家庭里面是不可少缺的,智慧可以讓一對,即將離婚的夫妻變成非常體貼他人的好家庭。
在中國好家風里你可以感受到他們的,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忠孝廉恥勇。慢慢的你也會變成一個對父母非常好,而且富有智慧,勤工儉學的,終于奉獻,不怕恥辱,非常勇敢,非常守信的人。
中國家風讀后感15
說起家風家訓,那一定是爸爸媽媽經常掛在嘴邊的那句話:認真做事,好好做人,百善孝為先。
從記事起,爸爸和媽媽就教育我要孝敬老人。記的有一天早晨,爺爺叫我起床,我沒好氣的對爺爺說:“叫什么叫,讓我再睡一會兒!”
媽媽聽到了,生氣的把我拉到一邊,嚴厲的對我說:“桐桐,怎么對爺爺說話呢!”我低中國是禮儀之邦,五千年的文化傳承至今,深深銘刻在中國人的心中。每個家,都有家訓、家規、家風,俗話說的得好,無規矩不成方圓,從孟母三遷到岳母刺字,好的家訓、家規、家風不僅承載了祖祖輩輩對后代的希望對后代的策鞭,也同樣體現了中華民族優良的民族之風。
當然,我家自然也不例外。我家的家風是,我的爸爸媽媽很勤勞,每天把家里打掃得干干凈凈,每天晚上必須有一個人掃地、拖地,早上起來把被子疊的整整齊齊,給我做飯,每天洗衣服,看孩子,教我不會的'題。
我的家還有家訓:在學校不可以罵人,要尊重老人,老師,長輩,在家要聽爸爸媽媽的話。有一次,我一回家就打開電視看動畫片,姥姥一連叫了我三次我都沒開始寫作業,還和姥姥頂嘴。恰好媽媽回來了,把我叫進屋里狠狠地訓了一頓。我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姥姥那么大歲數還每天送我上學,照顧我的飲食起居,每逢刮風下雨,姥姥總是冒著風雨給我送雨具,送棉衣。可我呢?不但沒用心學習,還頂撞姥姥……悔恨的眼淚從我眼角流了出來,撲到姥姥的懷里哭了起來……從那以后,我再也沒有犯錯類似的錯誤。
這就是我家的家風和家訓,它給了我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讓我懂得怎樣做人,怎么處事。
【中國家風讀后感】相關文章:
中國好家風作文11-07
中國好家風作文02-06
中國好家風的歷史典故05-29
中國好家風作文(通用27篇)05-31
中國好家風作文(通用28篇)04-06
《中國家風》讀后感04-30
中國好家風讀后感03-06
《中國好家風》讀后感范文11-07
中國家風讀后感(精選15篇)08-29
中國好家風心得體會(精選13篇)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