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如何閱讀一本書》讀書筆記
讀完一本名著以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讓我們好好寫份讀書筆記,把你的收獲和感想記錄下來吧。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讀書筆記頭疼,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如何閱讀一本書》讀書筆記,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如何閱讀一本書》讀書筆記1
讀完《如何閱讀一本書》,第一感覺就是一本閱讀指南,介紹怎樣閱讀的方法和技巧,閱讀所應具備的視野。一開始作者就強調了一個觀點:閱讀是一件主動的事,閱讀越主動效果越好,通過主動的閱讀,你會投入心思去不斷思考,這樣才會有更大的收獲。
說實話,最初是好奇的心態來讀這本書的,但是看過這本書后,確實學到了很多東西。首先意識到了自己很多不足之處。 讀一本好書就是和一個良師的對話。一本新書仿佛就是一個陌生人,他包含學識卻不愿吐露心聲,只有當你主動去打開一本書時,才開啟了你與良師的交流之門。
閱讀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所謂精神食糧便是如此。這本書關于閱讀者的看法不一定盡善盡美,但是以現代的觀點來看,書中提及了一些分類,仍具有科學性,現代社會快速發展的電子產業,將閱讀逐漸帶向電子書時代,認為書中的觀點不僅適用于閱讀紙質書籍,對電子書、絡閱讀也有很大的指導作用。 盡管很多時間閱讀是為了放松或者打發時間,但我們還是應該以嚴肅的態度去面對閱讀。一本好書是作者的心血結晶,人生歷練,更是對世人的.告誡,我們應當懷著尊敬、感恩的心情去閱讀。讀書是一個人的修行,當你翻開書的那一刻修行便開始了。我們要做的不僅涉取新的知識,更要增加我們的感悟能力和理解力。真誠閱讀一本好書,對于作者對于自己都是一種嘉獎。 讀完這本書,才明白最初的想法有多么愚不可及,世上沒有什么事是簡單而隨便的,心中認為理所當然的事也未必有它的章法。《如何閱讀一本書》它也是一種哲學。
《如何閱讀一本書》讀書筆記2
20xx已過去半年,年初計劃,有的實現了,有的沒實現,喜憂參半。
“曾經吹過的牛皮,如今都成了現實”,一位朋友說這句話時滿臉掩飾不住的愜意與驕傲。雖然白手起家、身價過億并非人人都能企及,但牛皮實現后由內而外的愉悅體驗讓人心生向往。
關于讀書,自己曾經吹過的牛皮是“兩年一百本書”。在吹過牛皮之后的兩個月,發現進度異常緩慢,不禁焦慮起來。人總是試圖尋求舒適,試圖尋找捷徑來解決問題,甚至試圖一勞永逸。愚笨如我,也曾試圖尋找捷徑來讀書。
微信公眾號斷更期間,也進行了“讀書”,只不過是換了一種形式--聽書。在“路上讀書”買了100多本書,準備大干一場。之所以把“讀書”換成了“聽書”,一來是因為今年特別忙,二來是集體體檢時發現視力下降,醫生建議配一副近視眼鏡。雖然沒配鏡,但聽從了醫生的建議,減少看電子屏幕的時間,盡量保持現有視力水平。于是,手機上電子書數量減少了,看書的數量減少了,甚至連帶著看紙質書的數量也少了。
聽書好處多多,可以在短時間之內迅速涉獵大量書籍,而且不用費眼看。在微信號斷更的這段時間,一共聽了四十多本書。書目的'數量幾乎相當于原計劃一年的讀書數量,數據看起來賞心悅目,聽書的時候也聽得全情投入。但是,一段時間過后發現,雖然聽過那么多書,腦中留下的記憶卻甚少,那些聽過的書就像父母的大部分嘮叨,從左耳朵進從右耳朵出了。
讀書比聽書進度慢很多,若讀后再寫讀書筆記的話用時更長。但讀書的一大好處是記憶深刻,而做過讀書筆記的書更是多年不忘。做人要“老實巴交”,讀書更是要“老實巴交”。于是乎,關于讀書,兜兜轉轉,又回到了原點。
鑒于以上,選擇了一本紙質書《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
《如何閱讀一本書》讀書筆記3
寫寫自己對本書的一些感悟吧。什么是好的閱讀?讀完本書,我明白了好的閱讀也是主動的閱讀。讀書越主動,則閱讀的效果越好。
主動的閱讀就需要帶著問題去閱讀,作者在本書開始就提出了讀者在閱讀時需要提出的四個基本問題:1這本書整體上說了什么?2作者細說部分說了什么,是怎么說的?3這本書有道理嗎,是全部有道理還是部分有道理?4這本書與我有什么聯系?作者總結的這四個問題感覺在閱讀過程中很有必要。
作者將閱讀分為了由淺到深的四個層次,基礎閱讀,檢視閱讀,分析閱讀,主題閱讀,也對每個層次閱讀的`內涵以及讀者可以遵循的一些規則都做了說明。看完之后,感覺還是很受啟發的。
另外,作者還對不同的書該怎樣更好地閱讀也做了說明。雖然基本的道理是相通的,但是不同的書閱讀的規則還是有所差異的。這里我也想補充一下自己的一點感悟,不同的書可以有不同的閱讀速度,同一本書的不同部分也可以有不同的閱讀速度。讀一本好書或者一本書中的重要部分,應該細讀,慢讀,精讀。同時,讀書的話也應該多讀一些超出自己閱讀舒適區的書籍,這樣才能有助于思考和理解的增進。
最后,借用作者書中的一句話,閱讀可以幫助心智保持活力和成長。我以后要做一名主動的閱讀者。
《如何閱讀一本書》讀書筆記4
閱讀是一種學習。閱讀不只是憑記憶簡單的吸收資訊,而是要增加理解,從中受到啟發。“初學者的無知在于未學,而學者的無知在于學后。”因未學而無知有情可原,而學后依然無知就是愚蠢。讀得多未必讀得懂。無論是指導型學習還是自我發現型學習,都離不開思考。閱讀并不是一件輕松的事情,也是要花費一番力氣的。
傾聽是跟一位活生生的老師學習,而閱讀是跟一位缺席的老師學習。但無論哪種方式,都離不開理解與自我成長。所有人終歸要告別老師,最終的發展要依賴書籍,所以學會閱讀一本書就顯得尤為重要。而這本書就能幫我們解決這個問題。
《閱讀的層次》這一章中講到一共有四種層次的閱讀:基礎閱讀、檢視閱讀、分析閱讀、主題閱讀。閱讀的層次是漸進的,每一個高級的層次當中也包含著低級閱讀的`層次。第一層次的閱讀,也就是基礎閱讀。在這個層次中,我們要解決的問題就是“這個句子什么意思?”而且只是淺層的意思。我們小學的閱讀就是基礎閱讀。第二層次的閱讀是檢視閱讀。就是在短時間內,抓出一本書的重點,我們要解決的問題就是“這本書在講什么?”而我們卻通常忽略了檢視閱讀的價值,常常在只需粗略了解的時候卻拿出了精讀一本書的時間去加重閱讀的困難。第三種是分析閱讀。分析閱讀就是全盤的、完整的、優質的閱讀一本書。它需要在無限的時間里,做最細致完整的閱讀,一直要我讀到這本書是他自己為止,也就是要把一本書的內容完全內化。第四種是主題閱讀,這是所有閱讀中最復雜也最系統的閱讀。在做主題閱讀時,閱讀者會讀很多書,而不是一本書,并列舉出這些書之間的相關之處,提到一個所有的書都談到的主題。主題閱讀是最花力氣也是最有收獲的閱讀。
通過閱讀這一章,我才知道自己的閱讀只停留在基礎閱讀與檢視閱讀兩個層面,做不到分析閱讀,更沒有嘗試主題閱讀。甚至經常在閱讀中犯很多常識性錯誤,在該分析閱讀時逃避燒腦的解讀,在該檢視閱讀時又浪費了大量時間,所以自己的閱讀水平始終停留在基礎閱讀這個層次,這是對書籍的浪費,也是對生命的辜負。
《如何閱讀一本書》讀書筆記5
大約是一年前,我突然有了讀書的沖動,但因為對自己的目標和興趣都不清晰,不知道該讀哪類的書,于是就去知乎上扒書單,看了若干書單后鎖定了這本書《如何閱讀一本書》,當時特別痛快的就在kindle上買了電子版。
然而本人只能保持三分鐘熱度的特質導致讀書的熱情在買了書之后基本就沒剩多少了,加上這本書初讀的時候感覺十分枯燥,所以這本書的進度條在20%的位置停留了很久。
直到我陸陸續續讀了一些其他書卻始終覺得沒什么收獲,我開始懷疑自己的閱讀方法,然后這本書重新進入了我的視野。 重讀這本書的感覺是很陌生的,剛開始的時候依然覺得枯燥,好在及時看到了書中對于讀這類書的建議——遇到一本難讀的書,要從頭到尾讀完一遍,不要停下來,不然很容易就放棄了。
根據第一次讀的經驗,這次我堅持了下來,然后給自己規定了每天的閱讀進度,強迫自己完成閱讀進度,并依照書中介紹的方式邊讀邊做標記,慢慢的讀完了整本書,確實受益匪淺。 以下是我按照書中的介紹的方式給本書整理的讀書筆記,以便自己能通過經常翻閱筆記強化記憶,每個規則的闡述未做整理,需要大家自己邊讀邊理解。
個人感悟
之所以聊這么多我與這本書的淵源,是因為對書里的一個觀點感觸特別深。
就是我們的讀書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其實書對我們來說也只是一種工具,它可以為我們提供娛樂消遣,也可以提供資訊和知識,它能發揮什么作用主要是看我們想要用它來做什么。
當我第一次僅是在沖動的.驅使下讀這本書時,我沒辦法從它這里獲得我想要的滿足感,因此很容易就放棄了;
而第二次我是帶著問題去讀的,我想要解決自己在閱讀方面存在的問題,這迫使我要認真的隨著作者的思路去分析對比然后執行,成功就是很自然的事情。
同時,當目標明確的時候,我們自然知道自己該讀哪種類型的書,如何選出其中值得認真讀的好書。
所以,明確自己讀書的目標,不要為了讀書而讀書,然后再按照這本書里介紹的閱讀規則更快更好的閱讀,相信大家都會有自己的收獲!
《如何閱讀一本書》讀書筆記6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還有無窮無盡的智慧和你想要的一切。花了6個半小時讀完了這本書,也做了一些筆記,雖然“浪費了時間,但是沒有浪費人生”“引用是魔杖”引用文章不僅可以增加說服力,還更容易組織文章。
讀書不再是“隨隨便便”地讀,而是帶著明確的目的、充滿主動性地去讀,真正消化書中的信息并加以運用轉化成為屬于自己無形的財富。從最初說到的如何選書:選擇自己喜歡讀的書。如何購書:怎樣買到對自己真正有益的書。如何讀書:加深理解,深入思考。如何活用:運用書中獲得的知識。再到后面的“蔥鮪(wei)火鍋式”讀書筆記:“摘抄”和“評論”并存的特征,正如菜中魚肉和大蔥的關系一樣。摘抄的第一個好處是可以促進、加深對書的記憶。第二個好處:加深理解,在摘抄的過程中你很容易能發現作者的反復思考、藏在文章里的機鋒。評論的'好處是:把自己讀書時的感想、一閃而過的想法立即落實到紙上,哪怕只是一句話。
寫幾句“好棒”“什么”也未嘗不可,如果一不小心想寫得完美,只會讓自己越來越難下筆(“完美只存在于想象之中,現實當中卻無跡可尋”)如果說讀書是為了豐富自己的思想,那么讀書筆記的作用就是讓自己更有深度。
《如何閱讀一本書》讀書筆記7
你是否也需要閱讀訓練一下呢?這本書被很多人推薦,譯者自己說。四十四歲這一年才讀這一本書,幾乎可說無地自容。
1、我為什么讀這本書?
有兩個問題困擾著我:
不少書讀了,但不懂或者理解不深。例如:《哥德爾、艾舍爾、巴赫》,《禪與摩托車維修的藝術》
很多書讀的太慢,投入產出太低。例如:《資治通鑒》讀了1年半了才讀1/2。
準備下半年開始挑戰一些更難的書籍,因此提前在方法上做一些準備。
2、關于閱讀這件事情
這里的閱讀或者書是廣義的,視頻,咨詢,交流都是“閱讀”的方式。
讀書的目的呢?是想好好與自己相處,更好欣賞這神奇的世界,閱讀從來不曾辜負我
寫閱讀筆記的目的呢?則是我希望對內容提煉和思考
回到書里面來
3、概述
(作者目的)這是一本閱讀矯正的書籍,通過閱讀的四個境界:基礎閱讀,檢視閱讀,分析閱讀,主題閱讀。層層遞進最后總結10條閱讀方法,幫助讀者快速并深入理解書中內容。
基礎閱讀:就是最簡單的閱讀,懂得語義即可。
檢視閱讀:是快速了解文章的主題大綱,建議閱讀前通過目錄、序言等快速了解全書,而不是埋頭開讀。
這里面也提到閱讀速度的矯正方法:"手指指針"閱讀法。
問題:讀書時容易往回看,精力不集中,或讀太慢。
解決方案:研究發現大腦能很快處理或者修正眼睛收集的'信息,作者建議使用手指作為指針,順著一行行移動,速度比眼睛感覺快一些,強迫眼睛跟上手指移動的速度。
結果:速度可能快三倍。
分析閱讀:也是全書的重點,一半多篇幅在此。主要分為三個階段:
①能概括輸的主要內容和大綱,并明白作者怎么來構思和寫作的;
②通過語義,句子和重要段落找出書的主旨、論述、解答
③判斷作者論述是否正確
主題閱讀:閱讀的最高層次,通過將相關主題的資料一起閱讀對比,得出更深入的結論。
最后是作者提供一些素材,方便練習每個層次的閱讀方式。
4、對我有什么用?
里面提到的快速閱讀法的確有一些幫助,以前習慣是“小聲讀出來”的方法的確比較慢。
按照寫作者思路去剖析一本書,總結一本書,比專研字詞細節更重要。以前那種“咬文爵字”閱讀法,在當前知識爆炸的時代已經很難適應了。我在想如果高考前讀了這本書,是不是閱讀理解能多得幾分。
5、一些評價
個人評價4星,8、4
書寫做70年代,90年代開始的信息化造成的信息爆炸,反而對閱讀要求更高了。
《如何閱讀一本書》讀書筆記8
不得不承認,選擇這本書的原因是書名提起了我的好奇心。讀書,但凡看得見且識字的人不就會讀嗎?中國的孩子,在很小的年紀便在家長的殷切教導下讀起了書。讀書,不就是拿一本書,然后翻開扉頁,或精讀或略讀,把書中所寫都看完而已嗎?難道讀書還有什么特別的規則?
作為愛讀書之人,我看過的書也算不少。我的書櫥里有各種類型的書,人物傳記類的,童話類的,長篇小說類的等等。但簡單來說便是兩類,讀完的和未讀完的。我個人喜歡的讀書方法是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對于娛樂性質的小說,我選擇一目十行地讀。掌握故事梗概便可。當然,如果文筆特別好的,我也會放慢速度,領略文字之美。對于學術類的書,因其往往晦澀難懂,我經常反復的研讀。同樣的.方法也用在讀推理類作品上。各種方法不一一例舉,但是共同點就是我不愛勾勾畫畫。既然喜歡讀書,當然要看看別人是怎樣讀書的,并尋求一個更科學的方法。
說實話,最初,我是抱著玩笑和好奇的心態讀這本書的,但是在看過這本書后,我確實學到了許多。首先,我意識到了自己的不足。我讀書一般不看第二遍,當然個別我非常喜愛的書除外。一本書我往往看過一遍便歸入開頭提到的“讀完的書”那一類,并不再會去翻閱。我這種做法在作者眼中無疑成了“大逆不道”。就像在這本書中說的一樣,這樣的人“不值得羨慕,而應該同情”。因此,我在看書時不
再給看過的書“判死刑”,而是時不時的拿出以前看過的書來回顧。堅持一段時間后,我發現不僅僅是個別好書每讀一遍都有新發現,有些在第一次讀時覺得枯燥乏味的書,在第二遍讀時也顯現了它有趣的一面,可謂收獲不小。而我也因此多了許多可看的書。
其次,書中所提及的閱讀的4個層次也讓我耳目一新。這四個層次,分別是基礎閱讀、檢視閱讀、分析閱讀和主題閱讀。所謂基礎閱讀是關注每個詞句的含義。這點并不難理解。檢視閱讀則是通過限時地、有目的地快速閱讀找出書中談及的重點、主題的分類、基本組織框架。接著是分析閱讀,即帶著問題全盤閱讀、完整閱讀,該階段不計較時間的長短,目的在于盡量消化書中的系統性知識概念、論題等。最后是主題閱讀。主題閱讀又稱比較閱讀,意思是通過閱讀多本相關主題的書籍,從比較中提煉出自己的理解。
這四種層次對于我來說并不陌生,但我沒想到它們是被歸為層次,而非方法。基礎閱讀幾乎每本書都在做著。而分析閱讀和檢視閱讀則多用在做閱讀理解時。主題閱讀則會用于寫讀后感或比較時。但作者的意思明顯不是這樣的。除了基礎閱讀,其他幾種我都是在課業需要或有目的的進行,并不是自發地以這些方式閱讀。換句話說,我讀書大多是為了打發時間或追隨喜愛的作家,并不是為了閱讀而閱讀。對于閱讀,我們應當懷著虔誠的心態,去體味,去感受。
而對于閱讀的態度,則是主動。讀書是與作者的對話。一本新書仿佛是一個陌生人,他飽含學識卻不愿吐露心聲。只有當你主動地去拿起一本書,才開啟了你與作者的交流之門。
閱讀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所謂精神食糧便是如此了。作者的許多觀點在我看來非常受用,當然,由于時代的局限性,這本書關于閱讀的看法也不一定盡善盡美。但是,以現在的觀點來看,書中提及的一些分類,觀點仍具科學性。同時,現代社會快速發展的電子產業,將閱讀逐漸帶向電子書時代。但我認為書中的觀點不僅實用于閱讀紙質書籍,對于電子書、網絡資訊的閱讀也有很大的指導作用。
盡管很多時候我們閱讀也許是為了放松或打發時間,但我們也應當以嚴肅的心態去閱讀。一本好書是作者的人生歷練的凝聚,是作者的心血,是作者對世人的告誡。我們應當懷著尊敬,感恩的心情去閱讀。記得有人說過,讀書是一個人的修行。翻開書本,修行便開始了。我們要做的不僅是要汲取新的知識,更要增加我們的感悟力,我們的理解力。真誠地閱讀一本好書,對于作者,對于我們自己,都是一種嘉獎。
讀完這本書,我才明白自己最初的想法有多么愚不可及。世上沒有什么事是簡單的,隨隨便便的。你心中認為理所當然的事也未必沒有它的章法。如何閱讀一本書,也是一種哲學。
《如何閱讀一本書》讀書筆記9
讀完這本書,最大的收獲當是作者苦口婆心所教導傳授的一些閱讀技巧。原來閱讀就像任何一門技藝(比如滑雪)一樣是有很多技巧、方法和經驗可以總結,可以傳授的。雖然接受過多年的體育教育和體育心理教育,然而我的閱讀習慣真正是雜亂無章,就像一個從各家各偷學了些武藝行走在江湖的人,如無大師指點,終難成為大俠。
這本書從閱讀的層次、如何開始接觸一本書、如何分析閱讀一本書、如何就某一主題展開閱讀、閱讀不同類型的書一些特別的技巧和注意事項等都有一些梳理和指導,讓我很多閱讀過程無意識和潛意識的行為變成了有意識的行為。
而在這些無意識、潛意識和有意識之中,我的腦海中回蕩著鏗鏘有力的`聲音:“做一個主動的閱讀者”。自詡是一個喜愛閱讀的人,似乎也讀了不少書,然而懶人如我,真正主動的時候真的很少,無論是書的選擇,還是閱讀過程中與作者的交流,還是閱讀過后對自己的交代,經常讀了,散了,忘了。
作者說“閱讀一部偉大的文學作品的規則應該以達成某種深沉的經驗為目標”。如今閱讀時間如此稀少寶貴,無論閱讀各種作品,都應該不虛此讀。
《如何閱讀一本書》讀書筆記10
最常用的論證方法當屬歸納推理,它是從個別事例歸納出一個共同的、一般結結論,即由“個別”推“一般”。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用單獨的例子來歸納出一般的結論。如,A證明了某觀點,B也證明了某觀點,因此,某觀點是成立的。 這個章節講的是讀與寫的關系。我們上學的時候,不僅要會讀,愛要會寫。因此,讀和寫的`同等重要的。不僅是在學生階段的學習重要,而且對于畢業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同樣終生受益。 讀書時為了理解書中的知識,把書中所表達的觀點和學習方法學以致用。但是,在讀書的過程中,難念會員疲憊乏累的時候,此時就需要通過寫來促讀了。
寫有很多種方式,可以是在書上記筆記,可以是摘抄,可以是寫讀后感,可以是對文中的內容進行批注等等。
《如何閱讀一本書》在前面的章節中,有強調過讀書“五到”,心到、眼到、口到、耳到、腦到。
不動筆墨不讀書,我們在讀書的時候,要讓自己的身體器官處在興奮活躍的狀態,這樣才能“學以致用。
《如何閱讀一本書》讀書筆記11
終于讀完《如何閱讀一本書》了。這本書是美國艾德勒和范多倫一起所著。內容艱澀難懂,耗盡我的所有精力。現針對這本書所學寫下了以下幾點心得體會。
閱讀分成四個層次:
一、基礎閱讀。
二、檢視閱讀。
首先對本書進行了檢視閱讀,看目錄,看重要片段,學習了粗淺閱讀。在這個層次中,我學習了閱讀者要提出的四個基本問題:
1、整體來說,這本書到底在談什么?
2、作者細部說了什么?怎么說的?
3、這本書說得有道理嗎?是全部有道理,還是部分有道理?
4、這本書跟你有什么關系?
學了三種做筆記的方法:結構筆記、概念筆記、辯證筆記。這部分的閱讀我興趣盎然,讀得懂也讀得感興趣,自我感覺進步也較快,有一種豁然開朗之感。
三、分析閱讀。
這是最難受的最煎熬的一部分閱讀了。讀得痛苦莫名。讀完這一章節后的一個總結,我倒是看懂了,現記錄下來:
1、第一階段:找出一本書在談些什么規則。
(1)依照書的種類與主題來分類。
(2)使用最簡短的文字說明整本書在談些事什么。
(3)將主要部分按順序與關聯性列舉出來。將全書的大綱列舉出來,并將各個部分的大綱也列出來。
(4)確定作者想要解決的問題。
2、第二階段:詮釋一本書的內容規則。
(5)詮釋作者的關鍵字,與他達成共識。
(6)由最重要的句子中,抓住作者的重要主旨。
(7)知道作者的論述是什么,從內容中找出相關的句子,再重新架構出來。
(8)確定作者已經解決了哪些問題,還有哪些是沒解決的。再判斷哪些是作者知道他沒解決的問題。
3、第三階段:像是溝通知識一樣地評論一本書的規則。
(9)除非你已經完成大綱架構,也能詮釋整本書了,否則不要輕易批評。
(10)不要爭強好勝,非辯到底不可。
(11)在說出評論之前,你能證明自己區別得出真正的知識與個人觀點的不同。批評觀點的特別標準
(12)證明作者的知識不足。
(13)證明作者的知識錯誤。
(14)證明作者不合邏輯。
(15)證明作者的分析與理由是不完整的。
看完這一個小結,我恍恍惚惚對分析閱讀有了一些了解。但就是不明白作者花了那么大的力氣說這么做的理由令人讀著很困難。另外其實自己心里很明白,這么多的書,優劣不等,我需要花那么大的力氣去讀一本書嗎?后來,作者又介紹了閱讀不同讀物的方法。讀不同種類的書有不同的方法,比如讀小說,強調的是快;讀詩,大聲讀出來;讀數學,像讀一種語言。心里因這些關照而放下一顆心,看來并不是所有的書都要用分析閱讀,接著往下讀的時候作者又告訴我,一本能提升你的書,就算你已經變得更有智慧也更有知識,這樣的書還是能提升你,而且直到你生命的盡頭。這樣的書應該少于一百本,對任何一個特定的讀者來說,數目還會更少。
四、主題閱讀。
它有五個步驟:1、找到相關的章節。2、帶引作者與你達成共識。3、厘清問題。4、界定議題。5、分析討論。
這一本書真正提升了我,不僅讓我了解的讀書的若干方法,閱讀這本書的時候,我采用書中所說的“真正的閱讀”沒有任何外力的幫助,你就是要讀這本書。你什么都沒有,只憑著內心的力量,玩味著眼前的字句,慢慢地提升自己,從只有模糊的概念到更清楚地理解為止。讀完整本書以后,覺得自己確實進步了,讀其他的'教學類書籍和雜志,就跟看小說一般的輕松,而且確實地找到自己所需要的東西。這樣的一種提升,是在閱讀時的一種腦力活動,也是更高的閱讀技巧。這種閱讀就是讓一本書向我既有的理解力做挑戰。
當然,這本書中還有很多我無法理解的地方,文字的堆砌,明明熟悉的字,卻讓人無法理解,還有一個外國作家的寫作方式和我們中國是不一樣的,所以需要我再次的閱讀。這種頭腦的風暴在下一次空閑又有承受力的時候讓我再來一次吧!:
《如何閱讀一本書》讀書筆記12
本書是一本閱讀指南,是一本指導人們如何閱讀的名作,曾是美國暢銷書的榜首。
本書提出了閱讀的四個層次,分別是基礎閱讀、檢視閱讀、分析閱讀和主題閱讀。
基礎閱讀基本上讀完小學五年級就可以達到的層次,可惜的是太多數人一直在這個層次。作者說,主要的原因是從小學以后,再沒有人教過人如何閱讀,而這本書就是彌補這個空白。在這個層次的人,基本上擺脫了文盲的狀態,能熟練閱讀報紙和填寫表格。
檢視閱讀分為速讀和粗讀。
速讀是瀏覽一下書名頁,如果有序就先看序,研究下目錄,如果有索引,也檢閱一下,如果有出版者介紹,也讀下,然后從目錄中找到你想了解的內容讀一下,最后讀一下書的最后三頁。通過速讀,就會了解這本書是否值得你花更多的時間深讀。
如果覺得可以花點時間來閱讀的話,可以通過粗讀來繼續了解這本書。粗讀也是快速閱讀,但是大多數人閱讀是一種“半出聲”來閱讀,這種方法大大降低了閱讀速讀。作者給出了一個好建議,指讀法。方法是這樣的:將大拇指與食指、中指合并在一起,用這個“指針”順著一行一行的字移動下去,速度要比你眼睛感覺的還要快一點。強迫自己的眼睛跟著手部的動作移動。一旦你的眼睛能跟著手移動時,你就能讀到那些字句了。繼續練習下去,繼續增快手的動作,等到你發覺以前,你的速度已經可以比以前快兩三倍了。通過粗讀,可以了解全書內容,也可以為分析分析作準備。
分析閱讀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中你要問幾個問題,一是你閱讀的書是什么類型的書,二是你能不能用一句話來描述整本書說了什么并列出本書的大綱,三是本書的作者想說明或解決什么問題。
第二個階段其實就是列出細綱。找到作者的關鍵字,找到作者的主旨,找出作者的論述,找出作者已經解決的問題答案。
第三階段是如何客觀公正評價一本書。通過上面二個階段后,不管你同不同意作者的觀點為,首先你要說的是你了解作者的觀點。不用急著證明作者的觀點是對還是錯,在做也出評論之前,要有足夠的證據證明作者知識不足或知識錯誤,或證明作者的邏輯錯誤,或證明作者分析或者理由不充分。如果你不能提供足夠的.證據,你必須同意作者的觀點,不要肆意評論。
主題閱讀是帶著特定主題,閱讀相關領域中的書箱。主題閱讀分為二個階段。第一階段是準備階段,這個階段,帶著你要研究的主題,設計一份實驗性的書單,瀏覽書單上的所有的書,確定哪些與你的主題相關。第二階段是確定想關書的最相關的章節,然后用你自己的語言,把各個作者的相關觀點詮釋下。列出一系列問題,查看各作者的回答,分析這些回答,把通用的答案放在最前面。
總結:
任何事情背后都有其道理,連閱讀也是這樣的。讀完這本書才知道閱讀原來是分層次的。個人認為第一層次比較窠到達的原因是,一直有人給我們反饋,不管是父母,老師還是其它人。而第二,第三和第四層次很難有其它人給你反饋,如果能輸出出來,有人反饋也許能幫我們到達更高的層次。
《如何閱讀一本書》讀書筆記13
言歸正傳。《如何閱讀一本書》不用俺說,這本書的名氣已經如雷貫耳,它太久遠(初版1940年)又太經典,記得有一次在北大圖書館,看到他們的年度閱讀排行榜,這本書穩穩位居第一。
懷著膜拜的心情捧起這本書的,怎么說呢,可能是自己已經多多少少學到悟到了一些讀書的方法,所以,并沒有太過驚艷,不過這本書驗證了我一些讀書方法和觀點的合理性,還是很開心的。簡單捋幾條印象深刻也比較重要的點。
一、一本書的正確打開方式
這一點尤為重要,也是最基本的常識,您覺得應該怎么開始閱讀一本書呢?您可能要笑了,那當然是直接拿出來書翻開第一頁正文就開讀嘍。如果您真的這樣認為,而且一直是這樣做的,那就大錯特錯了。別想抬杠,就問你是不是讀完一本書,常常有列不出提綱,畫不出重點,拎不出主線的毛病?別不承認,有就對了,這一步就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的。
那么,究竟怎樣才是打開一本書的正確方式呢?首先把華麗的封皮撕掉扔垃圾桶(本人做法,謹慎仿效),看看封皮和封底,有的會有字,比如這本書,就有一段短小精悍概括整本書內容和價值的特別經典的一段話,非常重要。
(這段話附在這里:每本書的封面之下都有一套自己的骨架,作為一個分析閱讀的讀者,你的責任就是要找出這個骨架。一本書出現在你面前時,肌肉包著骨頭,衣服包裹著肌肉,可說是盛裝而來。你用不著揭開它的外衣或是撕開它的肌肉,才能得到在柔軟表皮下的那套骨架。但是你一定要用一雙X光般的透視眼來看這本書,因為那是你了解一本書、掌握其骨架的基礎。)后面不寫了,有機會你們自己看吧。
其次是,讀作者簡介、序言、以及后面的附錄等,這些是大家最容易忽略的,而這恰恰是最重要的,尤其是序言,里面一般會交代作者寫作的目的、書的框架,以及這本書要解決的問題,還有作者對讀這本書的建議等。
再次便是目錄,目錄一定要認真用心讀,而且我認為要讀上幾遍,從章節標題到章內每節的標題,彼此之間的邏輯關系,從大到小,再從小到大,直到合上書自己能說出來這本書的大致邏輯和主要內容。一般來說,一本好書,作者的邏輯都是比較清晰,目錄設定就很順。反過來,如果目錄不咋地比較混亂,這本書的質量也可見一斑,目錄是衡量一本書優劣的很重要的標準。
接下來便是正文了。
二、閱讀的四個層次
整本書四個篇章,其中三章寫了閱讀的四個層次,另一章專門寫閱讀不同讀物的方法,順便提一句,上文中小編說的讀目錄,然后在心中形成自己的目錄,可以不是書的目錄,能理解能吸收最重要。
閱讀的四個層次:基礎閱讀、檢視閱讀、分析閱讀、主題閱讀。級別逐次提高,難度逐次升級,從方法和程序上,后者包括前者。
簡單說,基礎閱讀就是掃清障礙,做好閱讀的準備,主要是語言上的。比如你英語不咋地,如果想要讀全英版《資本論》,就要先把語言關過了。
檢視閱讀,分兩種,一種是有系統的略讀或粗讀,一種是粗淺的閱讀。略讀適用于你到了書店瀏覽書,花上10-15分鐘時間,利用前面第一條寫的打開一本書的正確方式,完成了前幾步,掌握了書的骨架,然后在正文中,從某章你感興趣的看1-2頁,或是隨便挑上幾段讀一下,這就夠了。這樣,你會形成一個基本認識,明白這本書在說什么,是怎么說的,這本書的水平如何,是否值得買。粗淺的閱讀,主要是針對大部頭或者比較深奧難讀的書,仔細啃很慢而且會逐漸喪失興趣,所以第一遍應該粗淺的閱讀,最緊要的,就是要忽略掉一切細節,比如這一段晦澀難懂,就可以跳過,跨節、跨章都無所謂,不要在乎一個概念、幾頁文字,讀下去!讀完!這是最重要的!哪怕只獲取30%-50%,也是值得的。等你過段時間具備了更高的能力,就可以更深一步了。
分析閱讀,這種閱讀,一是要能提煉出書的大綱。二是能讀書聯系自身,思考出這本書跟自己的關系,也就是我能從這本書中獲取到什么,知識還是啟發還是什么?三是能寫出書評,對這本書作出你的評價,好在哪里,不足在哪里等。讀書一定要聯系自身,要讀書為自己所用,若非如此,讀再多的書也無益。這一點也是我從讀這本書學到的最有用的一條!讀書、讀報、讀人、讀事,概括說就是但凡輸入,都要聯想一下自身,時刻想著問自己,這跟我有什么關系?所以讀書筆記,就可以這么做,哪句話自己特別有感觸,就可以順勢把感觸啟發記錄在側。評書的時候,一定要充分尊重作者,尊重不是指不能批評,而是要客觀,一定要懷著空的心態跟著作者的邏輯去充分理解作者的觀點和意思,然后再客觀地予以評價。讀書切記帶著偏見或帶著觀點讀,甚至是帶著挑毛病的心理。不要為反對而反對,成了情緒化的好辯者。要知道讀書難道不是為了豐富自己的認知,而是要打壓作者一番顯得自己更牛么?
主題閱讀,這是閱讀的.最高階,也是最難的,包括了前面三個步驟。所謂主題閱讀,就是圍繞一個主題,展開閱讀,可能需要讀好幾本書,讀不同作者的書,讀同一作者不同的書,就是為了弄清一個問題,理清一個脈絡,這樣寫出來的書評旁征博引,既有廣度又有深度,是比較牛的。
至于書中寫的閱讀不同讀物的方法,小編采用了檢視閱讀的方式,沒有太多啟發,這里就不羅列了。
再補充一點小編的心得。第一,不是讀書就一定好,書一定要篩選,讀書讀經典讀好書,歪門邪道快餐垃圾不如不讀。比如,影響自己的50本書,你讀出來了嗎?第二,不是逐字逐句從頭到尾才叫讀書,讀書可以有各種層次,不同的書不同的需要,不同的讀法,同一本書不同的遍數不同的讀法,不同的內容不同的讀法,即使是分析閱讀和主題閱讀,也不是同一速度逐字逐句讀下來,不太重要的細節可以略讀快讀,重要的概念理論、說明重要問題的地方要細細閱讀,還要反復對比品讀等,要以效率質量為目的,搞靈活。第三,要養成邊讀邊給自己提問題的習慣,如,整體來說,這本書在談什么,作者的觀點是什么,他是怎么闡述的,這本書說的有道理嗎?是全部有道理還是部分有道理?這本書跟我有什么關系?等等。
總之,通過這些記錄,希望大家可以對如何讀一本書有一些初步的認識,從而更加高效地開始自己以后的閱讀。
《如何閱讀一本書》讀書筆記14
翻開《如何閱讀一本書》,是因為有好多同學老師都推薦這本書,都說是值得反復看的好書。
我看了序言才知道,這本書在1940年就已經有了第一版,現在的版本是1972年的改版,一樣是越來越受歡迎。
可以說,單單是看譯者和作者的序,就讓我有了閱讀這本書的興趣。那就是他們說出了很多我對閱讀的看法,其中有一點就是大多數人的閱讀水平還只是停留在小學六年級的水平。
1972年的時候,作者所在的國家已經漸漸地掃除了文盲,跟我們現在這個時代也是差不多的一個文化普及的狀態,可以說很多人都能看懂書畫字報,可是卻大部人是看不下去稍微結構嚴謹的文字,就如一些論文,理論性地文章書籍。不是說字體不認識,可是不能真正地理解。
在看到作者提到這一點的時候,我真的有很深刻地體會。
因為我就發現小時候自己非常喜歡看書,可以不用家長的陪伴也能自己一個人看圖畫,看拼音,看童話故事,那個時候的`閱讀量很大,同時也幫到了我寫作文。可是到了上初中高中之后,我的課外閱讀書籍減了很多,大部分就只是看學習上的書本。
如果說你給我一本小說或者故事的文章,我會看的很入迷,可要是讓我看一些解答類的文章,或者大部頭的理論的話,就看幾眼就不耐煩,一點也看不下去。
在《如何閱讀一本書》中,我就看到了自己需要提升的就是學會主動去思考,去閱讀,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地讓一本書為自己所用。
這的確是一本可以反復閱讀的好書,很多值得一再揣摩的學習點。
《如何閱讀一本書》讀書筆記15
閱讀可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讀得懂的東西。如報紙雜志,容易讀懂,能增加資訊量,但不能增進理解力。因為在那之前水平已經相當了。一種是必須要讀的東西。一開始水平就比讀者高一截,能給予更高層次的啟發,增進讀者的'理解力。相對而言,后者更值得做。讀者追求的不同目標「為了消遣or增進理解力」,會決定不同的閱讀方式。任何一本可以增進你理解力的書,也能達到消遣的效果,但倒過來很難成立。
閱讀分為四個層次。
第一,基礎閱讀。能認字,擺脫文盲狀態的層次,小學時期就能做到。
第二,檢視閱讀。規定的時間內完成閱讀,從表面觀察一本書,如15分鐘讀完一本書,但它并不是指簡單隨意瀏覽。因為資訊泛濫,太多的資訊如同太少的資訊一樣,都是對理解力的阻礙。所以檢視閱讀很有價值的,因為有些書完全不用孜孜不倦的從頭讀到尾。
第三,分析閱讀。是一種「專注」的活動,咀嚼消化一本書。
第四,主題閱讀。閱讀很多相關類的書籍,而不是一本書。列舉這些書的相關之處。
【《如何閱讀一本書》讀書筆記】相關文章:
如何閱讀一本書讀書筆記02-06
如何閱讀一本書讀書筆記08-26
《如何閱讀一本書》讀書筆記02-10
《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讀書筆記11-08
《如何閱讀一本書》的讀書筆記范文10-04
《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的讀書筆記09-23
每周讀書筆記:《如何閱讀一本書》09-15
《如何閱讀一本書》讀書筆記(精選6篇)03-03
《如何閱讀一本書》的讀書筆記(精選8篇)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