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英語組: 楊雪琪
Module2 Unit3 Reading Who Am I ?教學設計
一、 教材分析
1.教學內容分析
Reading 中以別致的標題Who Am I? 引起學生的好奇心,使學生迫不及待地閱讀這篇文章,并努力猜出 “I”是computer,從而對文章的內容印象深刻。文章以第一人稱的形式按時間先后順序講述了computer的產生、發展和現在,并用擬人化的口吻表達了computer樂于為人類服務的精神。通過這一節課的學習,學生增加另外有關計算機等方面的的知識和相關的詞語,并理解了計算機的發展史及其廣泛的應用,從而激發學生對科學探索的興趣。
2.教材處理
緊扣主題設計了Lead-in, Pre-reading, Fast Reading, Careful Reading, Consolidation & Extension, Discussion and Homework七個教學步驟,旨在通過這些活動幫助寫生掌握閱讀策略和閱讀技巧,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及口語和書面表達能力。
3.教學目標
1)知識和能力目標:
①培養學生運用閱讀策略預測課文內容和獲取信息,從而提高閱讀能力。
②引導學生掌握課文中相關的句型和詞匯,結合已有知識展開討論,鍛煉思辯能力和口頭交際能力。
③學生能根據所閱讀和討論的內容寫一篇短文,鍛煉書面表達能力。
2)情感目標:陶冶學生的道德情操,培養學生自主、合作和探究精神。
4.教學重點和難點
1)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
2)引導學生把所學詞匯和句型運用到口頭和書面表達中。
三、學法分析:
貫徹新課標以學生為主體與學以致用的指導思想,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通過引導、點拔,讓學生運用各種閱讀技巧預測課文內容和獲取信息;對難點的突破主要以啟發引導的方式,讓學生展開積極的討論,自己去分析,去感悟,最后由教師補充點撥歸納,從而提高聽、說、讀、寫能力。
四、教學設計
1.總體思路
在多媒體教學環境下,本堂課采用任務型教學途徑,即是使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形成從感知--理解--運用一氣呵成的效果;促進了他們從表層理解(Literal comprehension)、深層理解(Inferential comprehension) 到最后的評價性理解(Critical comprehension)。這種途徑是以應用為動力,以應用為目的,以應用為核心(為用而學,用中學,學了用)的教學途徑。任務型教學是一種以人為本的,能體現語言價值的,先進的、有效的教學方法。學生帶著任務學習,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逐漸生成知識,形成技能。在任務型教學活動中,教師是各種活動的設計者、組織者、評判者;而學生是活動的主體,是實際操作者,這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個性發展,這些也正是新課改中所需要的。本課通過不同的教學任務串點成線,順理成章地完成了教學任務,最終實現教學目標。
2.教學過程
Step 1. Lead-in
在進入Unit3 Computers Who Am I? 之前,要求學生思考以下問題:
Q1: What can computer be used for in our daily life?
Ss: …
[設計說明]
這個問題可引起學生發散性思維,又可引出這節課的主題--了解電腦在當今社會的廣泛作用,并讓學生初步獲得感知,了解未來網絡的作用。我們知道,恰當地導入課文可以激發學生的濃厚的學習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欲,在學生有了閱讀的動機這種氛圍下,他們的思維活躍,閱讀效率將會大大提高。
Step 2. Pre-reading
接著可借用以下問題引導學生思考:
Q1: There are several kinds of computers, what are they?
[設計說明]
這問題可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因為它既可引導學生運用在Warming up中部分圖片呈現計算機發展的歷史和不同時期的作用不盡相同,這一問題使學生在閱讀前獲得感知,為接受新的語言材料作好思想準備,也就是說它們相當于閱讀前的熱身運動。常言道“凡事預則立” ,鼓勵學生在閱讀前預測文章各個部分的內容,這不僅增強學生在隨后閱讀中想確認自己猜測準確性的好奇心和成就感,而且激發學生探索知識的興趣。更重要的是在學生的預測過程中引出主題,自然而然會聯系到計算機的發展歷程。
Step 3. Fast Reading
在完成Pre- reading這一步教學活動后,在屏幕上呈現以下幾個問題:
Q1: What is the main idea of the passage?
Q2: Where were you in 1642?
Q3: What did you get in the 1960s?
Q4: Since the 1970s, what have your family and you been used to do by billions of people?
[設計說明]
這種目標性任務可以引導學生快速瀏覽課文一遍,培養學生Skimming & Scanning等閱讀技巧。因為它可幫助學生在短時間內簡略了解計算機基本發展史,由此突出主題:Who Am I?
Step 4. Careful Reading
在學生瀏覽課文一遍, 了解文章的大意后,教師在屏幕上呈現以下表格,進一步實行教育性任務型教學。其主要作用是引導學生詳細閱讀,了解課文的寫作結構以及作者的寫作意圖。
Timeline
Time Events
1642
The Analytical Machine was built by Charles Babbage.
1936
1960s
Computer was given a family connected by a network
1970s
Now
[設計說明]
這一表格是本節課教學內容的高度濃縮,不僅體現了文章的重點,又反映了文章的中心,有助于學生概括知識點,便于復習、記憶、復述課文。但怎樣引導學生順利地填寫這個表格顯得尤為重要,可以說這是本節課成敗的關鍵。首先,教師要清楚地交代任務,讓學生明白怎樣填寫。第一步是個體學習(Individual work),即讓學生看著課文聽錄音,在每一自然段中畫出中心句。第二,錄音結束后,讓學生討論并填寫表格(Groups/Pair work)。第三,最后師生以問答的方式核對答案。在核對過程中,教師可實行個別提問和整體提問相結合,同時運用What happened to the computer in …? 這一問題加以引導。 這一過程,不僅幫助學生有效梳理和概括知識,了解事情發生的前因后果, 從Column2中可以直接看出計算機基本發展史:calculating machine,analytical machine, universal machin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personal computer, Internet and now. 總而言之,這種教育性任務型教學法不僅讓學生很好地理解、領悟知識、培養學生獨立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且有效地實現教師和學生(T-Ss interaction)、學生和學生之間的互動(Ss-Ss interaction)。
Step 5. Consolidation & Extension
根據教學目標和要求,再有層次地設計問題,也即從易到難逐步引導學生閱讀。
1. Retell the text according to the timeline given above. (Ask several Ss to show their opinions)
2. What can computer be used for in our daily life?
[設計說明]
這種學習任務和課前復習和導入起到前呼后應的作用,使整個教學過程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有助于學生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對所學知識加以復習、模仿、運用;同時它可以給學生創造輸出機會(Output),操練他們的口語,使其領略到學有所獲、學以致用,增強學習成就感。
Step 6. Discussion
要求學生思考和討論以下問題 “Computers do more or less advantages than disadvantages to middle school students? Why or why not? ”
Group A (Advantage):
Group B (Disadvantage)
[設計說明]
這一種練習不僅要求學生把本課學習的語言知識有效溶入到生活場景中去。學生在討論中既復習和深加工語言輸入材料,可以相互啟發思維,集思廣益,讓學生在學習后加以反思。這樣不僅陶冶學生的情操,而且使他們懂得合理使用電腦將對我們的生活,工作或學習起到一箭雙雕的效果,從而實現教學和德育相結合。
Step 7. Homework
請你根據此次討論作書面總結,說明電腦在日常生活中的利弊。
利 弊
快速處理枯燥的數學問題。 長時間使用對身體有害。
儲存大量信息。 很多小孩貪玩電腦游戲。
連接因特網,方便人們交流。 有人利用網絡行騙。
提示:1、不需要逐字翻譯,圍繞以上要點進行合理的想象。
2、盡量運用你在課文中學會的詞匯和句型。
3、字數在80-120之間。
[設計說明]
寫作任務是客觀地介紹本次討論的情況,它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寫作積極性,同時通過引導,鞏固了語言知識,養成閱讀和寫作技能,運用了學習策略從而提高了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學生在動筆前先幫助他們簡要地回顧寫作中可能用到的連接詞和其他詞語,這可以提高學生作文的連貫性和準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