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風險預控實施方案(精選5篇)
為保障事情或工作順利開展,時常需要預先制定方案,方案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行性的特點。方案的格式和要求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風險預控實施方案(精選5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風險預控實施方案1
為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及其實施條例,根據衛生部等六部門聯合印發的《20xx年國家食品安全風險監測計劃》(衛辦監督發〔20xx〕146號)的要求,結合我區實際情況,特制定本方案。
一、目的
全面掌握和分析廣西食品中主要污染物及有害因素的污染水平和趨勢,確定危害因素的分布和可能來源,及時發現食品安全隱患,為風險預警提供依據。同時,評價食品生產經營各環節的污染控制水平與食品安全標準的執行情況和效力,為開展食品安全風險評估、制定食品安全標準和采取有針對性的控制措施提供科學依據。
(一)了解廣西食品中主要污染物及有害因素的污染水平和趨勢,確定危害因素的分布和可能來源,分析廣西的食品安全狀況,及時發現廣西的食品安全隱患。
(二)評價食品生產經營企業的污染控制水平與食品安全標準的執行情況,為開展食品安全風險評估、風險預警、食品安全標準制(修)訂和采取有針對性的預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學依據。
(三)通過疑似食源性異常病例/異常健康事件監測、食源性疾病(包括食物中毒)報告和食源性疾病主動監測,了解廣西食源性疾病的發病與流行趨勢,提高食源性疾病的預警與控制能力。
二、監測內容
各地監測數量原則上不少于本計劃安排的'任務數量。
(一)食品化學性污染物和有害因素監測。
該項監測包括常規監測和專項監測,共涉及蔬菜、大米及其制品、肉及肉制品、水產品、嬰幼兒食品、膨化食品、植物類海產品、食用油、飲料、熟制堅果與籽類、茶葉、豆及豆制品、面制品、果凍和調味品等15類食品,約55個檢測項目。
1.常規監測:對15類食品進行55個項目的監測,監測項目包括有害元素7項、有機污染物5項、真菌毒素4項、農藥殘留24項、食品添加劑15種。監測樣品具體種類和項目。
2、專項監測:對8類食品進行21個項目的監測,監測項目包括禁用藥物14項、違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質7項。監測樣品具體種類、監測項目和數量。
3、放射性物質監測:對8類食品進行13個項目的放射性物質監測。監測樣品具體種類、監測項目和數量。
(二)食源性致病菌監測。
對肉制品、生食動物性水產品、焙烤食品、熟制米面制品、果蔬、嬰幼兒食品等6類食品進行微生物和肝吸蟲等13個項目的常規監測。監測樣品具體種類、監測項目和數量。
(三)食源性疾病監測。
監測內容包括疑似食源性異常病例/異常健康事件監測、食源性疾病(包括食物中毒)報告和食源性疾病主動監測。
三、監測方法
食品中化學污染物和有害因素監測方法見《食品中化學污染物和有害因素監測工作手冊》(以下簡稱《理化工作手冊》);食源性致病菌監測方法見《食源性致病菌工作手冊》(以下簡稱《致病菌工作手冊》);食源性疾病主動監測方法見《20xx~20xx年食源性疾病主動監測工作手冊(試用版)》;疑似食源性異常病例/異常健康事件監測和食源性疾病(包括食物中毒)報告方法和要求見本方案附件3;食品中放射性物質監測方法參照衛生部《核設施周圍居民健康與衛生監測工作指南》(衛辦監督發〔2010〕142號)和《20xx年食品中放射性物質監測工作手冊》。《理化工作手冊》、《致病菌工作手冊》和《20xx年食品中放射性物質監測工作手冊》另行下發。
四、監測任務分工
(一)在自治區本級、14個市、75個縣(市)和12個城區(南寧市6個城區、貴港市3個城區、河池市金城江區、欽州市欽南區和欽北區)設監測工作站,共計102個監測站,監測站所在地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以下簡稱CDC)為食品安全風險監測檢測技術機構,承擔食品安全風險監測具體工作。其中,自治區本級、14個市和賓陽、橫縣、大新、鹿寨、武宣、全州、岑溪、富川、博白、桂平、金城江、南丹、田陽、平果、德保、合浦、靈山、東興18個縣(市、區)計33個監測站的CDC為國家級食品安全風險監測檢測技術機構;其余69個監測站的CDC為自治區級食品安全風險監測檢測技術機構,其中9個城區(南寧市6個,貴港市3個)CDC僅負責本監測區域食品采樣并送所屬市級CDC或自治區CDC檢測。
(二)食品中放射性物質監測和諾如病毒檢測由自治區CDC承擔。
(三)承擔20xx年度疑似食源性異常病例/異常健康事件監測、自治區級腹瀉病哨點醫院監測、國家食源性疾病主動監測的醫療機構名單。
五、監測結果報告
(一)遵照《食品安全法》及其實施條例、《食品安全風險監測管理規定(試行)》相關規定報送和管理監測結果。
(二)各監測機構CDC要按規定向自治區CDC報送監測數據,并定期向轄區衛生局報告。自治區CDC負責匯總全區監測數據,每月向自治區衛生廳報告。
如發現問題或重要情況應隨時報告。
(三)自治區CDC應及時向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報送監測數據。除按照計劃中規定的時間完成任務并上報監測數據外,原則上應當在完成樣品檢測后的20日之內報送監測數據和分析結果。2013年1月15日前分別將全年監測結果、監測工作總結報送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和自治區衛生廳。
(四)承擔疑似食源性異常病例/異常健康事件報告的醫療機構,在發現符合定義的疑似食源性異常病例/異常健康事件后,應當及時填寫報告卡,組織院內會診,并報告當地CDC,由當地CDC協助所在地衛生行政部門組織專家會診,確認后在網絡報告,同時將結果反饋醫療機構。
(五)各級CDC應在當地衛生行政部門完成食源性疾病(包括食物中毒)報告事件的調查處置后,及時進行網絡填報。
(六)自治區CDC(自治區食品安全風險監測與評估中心)應及時向自治區衛生廳報送疑似食源性異常病例/異常健康事件和食源性疾病(包括食物中毒)事件信息,并在每季度最后一個月月底前報送季度匯總分析報告。
(七)承擔食源性疾病主動監測的哨點醫院應當向當地CDC報送監測信息和待測標本(或檢測結果);各相關CDC應按時向自治區CDC報送調查結果、檢驗數據和食源性致病菌分離株,自治區CDC應按時將疾病負擔調查數據由Epidata數據庫報送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
(八)食品中放射性物質監測結果報告參見《20xx年食品中放射性監測工作手冊》相關規定。
六、質量控制
為確保監測工作質量和檢驗數據準確、可靠,各監測點實驗室必須進行實驗室內和實驗室間的質量控制,包括人員、儀器、試劑要求等,具體按有關工作手冊規定執行。同時遵循以下原則:
(一)理化檢驗
1.有標準物質的目標物檢測首選帶標檢測,無標準物質的檢測項目應采用加標回收進行質量控制,原則上頻率不低于10%。
2.單一樣品的檢測必須做平行樣,取均值報告結果。成批相同基體樣品可取10-20%做平行測定,可參考工作手冊中平行雙樣相對允差規定執行。
3.加強實驗室內外質量控制,定期進行盲樣測定、方法比對、重復測定或留樣再測以及人員比對,積極參加中國CDC營養與食品安全所、中國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和自治區CDC等機構組織的相關能力驗證或比對活動,發現異常或偏離結果要及時分析原因,采取糾正措施,并及時將結果報自治區CDC。
4.經檢測為陽性或超標的檢驗樣品,應盡量進行確證和復測,必要時將有關樣品送自治區CDC理化檢驗所做進一步確證,同時妥善保存留樣以備復檢。
(二)食源性致病菌檢測
1.檢驗方法與評價:各監測點實驗室接收樣品后,按工作手冊規定的檢驗方法檢測,并對檢出菌株進行鑒定,保存好食源性致病菌分離株,填寫分離菌株信息登記表,及時上送自治區CDC微生物檢驗科復核,用于后續的食源性致病菌耐藥監測和溯源分型分析。按照國家或國際相應食品安全限量標準進行評價。
2.檢測試劑要求:食源性致病菌監測實驗室統一使用指定的培養基和診斷試劑,由各CDC按下表1、表2的要求自行采購。
(三)自治區衛生廳適時對各地監測工作開展情況進行督導檢查。
(四)自治區CDC負責全區監測工作的技術指導。
自治區CDC食品營養安全與學校衛生所聯系人:xx,xxx,電話:xxxx;
自治區CDC理化檢驗所聯系人:xxx,電話:xxxx;
自治區CDC微生物科聯系人:xxxx,電話:xxxx;
自治區CDC放射衛生所聯系人:xxx,電話:xxx
風險預控實施方案2
一、監測目的
收集我縣食源性疾病信息和食品中污染物及有害因素污染數據,分析危害因素可能來源,為開展食品安全風險評估和標準制定、修訂及跟蹤評價以及風險管理等提供支持。
二、監測內容
(一)食源性疾病監測。
1食源性疾病病例監測。收集、匯總和分析醫療機構報告的由食品或懷疑由食品引起的生物性、化學性、有毒動植物性的感染性或中毒性病例、異常病例,重點關注嬰幼兒、中小學生和孕產婦等病例,由預包裝食品引起的病例,發生在餐飲服務單位的病例,聚集性病例,以及重癥和死亡病例等。
2食源性疾病暴發監測。所有發病人數在2人及2人以上或死亡1人及以上的食源性疾病暴發事件,通過對經流行病學調查確認的食源性疾病事件信息的收集和歸因分析,掌握食源性疾病事件的高危食品和危險因素。
3食源性疾病主動監測。主動監測掌握本轄區食源性疾病地區和人群分布及其變化趨勢,提高食源性疾病暴發早期識別、預警與防控能力。為研究食源性疾病的流行規律、疾病負擔、制定防控策略提供基礎數據和科學依據。
(二)食品污染、食品有害因素監測。
1食品中化學性污染物及有害因素、微生物及其致病因子開展常規和專項風險監測。
2開展食品放射性物質污染監測。根據《20xx年省食品安全風險監測實施方案》,對有鈾(釷)礦山、核設施周圍食品放射性本底進行監測,監測樣品種類:蔬菜、糧食、茶葉、奶粉、家畜家禽肉類等類。
三、監測方法
具體檢驗方法及要求參見《20xx年國家食品污染物和有害因素監測工作手冊》,應采用國家標準方法或指定方法進行監測。
四、報告和通報
(一)食源性疾病監測。
縣醫療機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和縣衛生健康局應當按照《食源性疾病監測報告工作規范(試行)》的要求開展信息報告與通報。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應及時對轄區內可疑聚集性病例進行調查,并在“食源性疾病監測報告系統”上填寫可疑聚集性事件處置意見。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應當定期對轄區內報送數據和信息進行匯總分析,并向縣衛生健康局提交提交分析報告。
(二)食品污染、食品中有害因素監測。
我縣監測機構在完成樣品監測后的2個工作日內報送監測數據,發現重要食品安全隱患應當在核實后2小時內報送,并及時告知上級技術機構和縣衛生健康局,縣衛生健康局及時通報食品安全監管部門,并提出相應的風險研判意見和下一步工作建議。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應當定期對轄區內報送數據和信息進行匯總分析,并向縣衛生健康局提交分析報告。
承擔我縣食品放射性污染監測的地方技術機構采取網絡直報方式于20xx年11月15日前將全年監測結果及工作總結報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職輻所。縣疾控中心定期對轄區內食品放射性污染監測報送數據和信息進行匯總分析,適時向縣衛生健康局提交分析報告。
縣疾控中心應當依據《食品安全法》的規定,及時向縣衛生健康局通報監測發現的食品安全風險信息。
五、工作要求
(一)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開展食品污染及食品中有害因素監測,監測樣品數量不得少于州監測方案規定的任務量,優先采集本地產樣品,科學設計采樣方案,避免集中采樣。
(二)縣級以上衛生健康行政部門要按照《食品安全法》有關規定,加強本地區監測工作的組織管理,對食品安全風險監測結果表明可能存在的食品安全隱患,及時通報我縣食品安全監管部門,并報告縣人民政府和州衛生健康委員會。縣衛生健康局應當收集并分析食品安全監管部門通報的食品安全信息。
(三)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承擔監測任務,應當按照《國家食品安全風險監測質量管理方案》的要求,結合本單位監測任務,加強監測工作的質量管理,并應當對本單位承擔風險監測計劃任務的.技術機構進行相應的培訓,建立考核機制,提高工作質量和有效性。縣衛生健康局負責組織本行政區域內醫療機構和疾控中心進行食品安全風險監測工作的培訓和督導檢查。
(四)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要做好全縣監測工作的技術指導、監測數據的匯總分析以及質量管理。承擔監測任務的技術機構要保證監測數據真實準確、信息完整無誤,并按照要求報送監測數據和分析結果。
(五)監測工作人員可以請食品安全監管部門協助進入相關食用農產品種植養殖、食品生產經營場所采集樣品和收集相關信息,保證監測工作順利開展。
風險預控實施方案3
一、風險排查目的
餐飲服務環節是從農田到餐桌食品安全全程監管的最后一道關口。餐飲服務食品安全風險具有累積性、顯現性和廣泛性等特征。近年來,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管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效,但餐飲服務食品安全風險仍然不容忽視。各級食品藥品監管部門要充分認識加強餐飲服務食品安全風險管理、開展餐飲服務食品安全風險排查的重要意義,堅持預防為主、風險管理、突出重點、全面排查、積極治理、確保安全的要求,進一步增強風險管理意識,科學研究風險規律,認真開展風險排查,切實消除安全隱患,堅決防控食品安全事故發生。
二、工作安排
(一)排查時間
20xx年10月。
(二)排查主體
以學校食堂(含托幼機構食堂)、集體用餐配送單位、中央廚房、大型以上餐館(含大型餐館)、大型企事業單位食堂、旅游景區餐飲服務單位等為重點,各類餐飲服務單位全面開展風險排查。
(三)排查內容
在管理制度方面,重點排查各地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管制度的執行是否到位,企業內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是否健全,各項食品安全責任是否落實,各項食品安全記錄是否齊全。
在人員管理方面,重點排查管理人員是否合規配備,從業人員是否持證上崗,患病調離要求是否嚴格執行,洗手消毒是否及時規范。
在原料采購方面,重點排查食品種類是否合法,進貨渠道是否正規,索證索票是否齊全,運輸條件是否適宜,標識標簽是否合規,保質期限是否合格,感官性狀是否正常。
在加工制作方面,重點排查食品烹飪溫度是否符合規定,熟制食品存放條件是否參數適宜,涼菜和裱花蛋糕制作是否達到“五專”,生食海產品是否限時食用,食品添加劑使用是否合法定量,工器用具是否生熟分開,餐飲具消毒是否徹底到位。
(四)排查方式
餐飲服務食品安全風險排查按照餐飲服務單位自查與互查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強化食品安全主體責任的落實。各類餐飲服務單位要按照排查內容逐項開展風險自查,并將自查情況及整改措施限期上報屬地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備案。地方各級食品藥品監管部門要認真組織學校食堂、集體用餐配送單位、中央廚房、旅游景區餐飲服務單位等重點單位開展風險互查,互查結果應在一定范圍內予以通報。
三、工作要求
各級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在餐飲服務食品安全風險排查工作中,要切實加強組織領導,精心制定工作方案,廣泛動員各方力量,扎實推進檢查聯查,嚴肅查處違法違規,堅決防范安全風險。
一是認真開展風險分析。要組織相關專家、行業協會、餐飲服務單位代表,共同開展餐飲服務食品安全風險分析,特別要對地方傳統特色餐飲進行風險分析,深挖食品安全風險和“潛規則”,積極防控區域性或系統性餐飲服務食品安全風險。
二是扎實推進檢查聯查。要在餐飲服務單位自查互查的.基礎上,針對區域性或系統性風險及群眾反映強烈、影響范圍較大的突出問題切實開展風險檢查。市、縣兩級食品藥品監管部門要積極組織轄區內監管部門開展餐飲服務食品安全風險互查。與此同時,要積極協調教育、旅游、住房建設等相關部門,共同開展轄區內餐飲服務食品安全聯合檢查。
三是積極探索風險交流。要強化單位間、地區間餐飲服務食品安全交流,充分發揮風險管理在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管中的作用,不斷提高監管效能。
四是嚴厲懲處違規行為。對未開展風險自查的餐飲服務單位,要及時通過責任約談等方式促其自查。檢查中發現餐飲服務單位存在餐飲安全風險的,要責令其停止經營,督促其認真整改,確保隱患整改到位,嚴防食品安全事故發生。檢查中發現餐飲服務單位存在違法違規行為的,要從重從快懲處;涉及犯罪的,要及時移交公安機關。
各地要在20xx年10月27日前將餐飲服務食品安全風險排查工作總結報省局餐飲服務監管處。省局將根據情況適時對各地風險排查工作開展情況進行抽查。
聯系人:xx
聯系電話:xx
電子信箱:xx
風險預控實施方案4
為扎實有序開展住房公積金廉政風險防控工作,進一步加強住房公積金的規范化管理,前階段,分中心根據市住建委、財政局、監察局等七部門《關于貫徹執行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等七部門加強住房公積金廉政風險防控實施意見的通知》和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關于貫徹落實國家七部委加強廉政風險防控工作通知的實施方案》文件精神,對照住房公積金廉政風險防控指引目錄列出的十一方面可能存在的廉政風險點,進行了認真的排查,并且針對排查出來的問題,制訂了風險防控措施,切實抓好整改落實。
一、整改目標
堅持把廉政風險防控貫穿于住房公積金管理的全過程,通過加強組織領導、制度建設、監督管理和日常教育,形成“分險設防、分崗制衡、分級預警、分層追責”的廉政風險防控模式,確保住房公積金資金安全運行,確保干部職工依法行政、規范操作、高效服務、廉潔干事,為住房公積金事業科學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二、存在問題
1、住房公積金提取審核把關能力有待提高。工作人員識別資料真偽的能力需進一步加強,相關信息的核查、協查制度尚未建立起來,導致對繳存職工提供資料的真實性合法性核實難,可能存在個別不符合條件提取的風險。
2、住房公積金數據管理不夠嚴密。由于歷史原因和工作人員數據導入時的工作疏忽,導致有些基礎數據不夠完整。信息化防控方面存在欠缺,缺乏住房公積金數據異地備份機制,尚未建立雙機熱備機制,可能存在數據丟失的風險。
3、防范簽約樓盤貸款的系統性風險有待加強。受國家房地產調控政策的影響,一部分與中心簽約的房產公司樓盤可能會因資金鏈斷裂出現不能如期交付房子的情況,從而產生住房公積金貸款無法按時收回的風險。
4、定期存單管理不夠嚴密。目前定期存單記賬與定期存單保管未實行崗位分離,都由會計一人保管,且沒有建立定期盤點制度,可能存在被違規利用的風險。
5、印鑒、支票管理不夠嚴密。目前印鑒雖然實行分離保管,支票、重要空白憑證的領用也有登記管理制度,但每天下班前的已蓋財務章的空白支票上交出納處,造成這一時段出現已蓋財務章的空白支票與法人章都由出納一人保管情況,且公積金賬戶未實行支付密碼制,可能存在支票被盜用的.風險。
三、整改措施
1、加強業務培訓,提高工作人員業務能力。堅持把業務培訓工作擺上重要位置,通過請進來、走出去等多種途徑,組織開展住房公積金業務培訓,著力提高工作人員特別是窗口工作人員的業務能力。認真落實經辦人員登記和印鑒卡比對等防范騙提措施,嚴格審核提取資料,切實把好提取關,杜絕騙提行為的發生。加強與有關部門的協作溝通,積極創造條件,加快推進與房地產交易系統、人民銀行征信系統、個人身份核查系統的聯網,實現信息共享,防止違規提取。
2、加強信息化工作,提高信息化防控能力。加大業務運行系統的資金投入,升級現有服務器,建立雙機熱備系統,確保業務系統實時正常運轉。建立數據備份控制中心,利用災備軟件將數據實時備份到異地災備機房,確保設備、數據和系統運行安全。優化信息系統,使每一項業務處理、每一筆資金運用,都能在系統中留有痕跡。結合審計意見的整改落實,抓緊整理1996年至20xx年的歷史數據,移植、導入到現有數據庫,確保基礎數據的完整性和真實性,進一步方便繳存職工查詢,切實減少操作風險。
3、加強簽約樓盤監管,預防住房公積金貸款系統性風險。嚴格落實樓盤準入制度,要求房產公司在取得期房貸款資格前,必須與分中心簽訂購房貸款擔保協議,并在受托銀行足額存入擔保保證金。對職工購買的商品房期房,要求房產公司限期辦妥房屋他項權證抵押。同時,加強常態化檢查監管,全面了解掌握簽約樓盤房產公司的經營狀況和資金運轉情況,切實做到主動控制風險。
4、加強財務管理工作,建立完善定期存單保管和印鑒、支票管理制度。制定重要憑證保管制度,建立關鍵崗位設置不相容和任職回避等崗位制衡機制,實行定期存單記賬與定期存單保管崗位分離。加強內部審計稽核工作,建立內審小組,開展定期審計和定期存單的定期盤點。全面啟用公積金賬戶支付密碼,加蓋財務章及法人章的支票上加編16位支付密碼,實行支票、印鑒和密碼器分人保管,杜絕支票管理漏洞。
風險預控實施方案5
一、意義方針
我市第一次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是全省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組織開展我市森林火災風險普查,摸清我市森林火災風險隱患底數,查明重點區域抗災能力,建立xx市森林火災危險性調查與評估數據庫、承災體數據庫和歷史災害數據庫,客觀認識全市和各縣區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水平,為我市和各縣區林業部門有效開展自然災害防治工作、切實保障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提供權威的森林火災風險信息及科學決策依據。
二、主要任務
(一)工作方針
通過開展森林火災風險普查,全面獲取我市森林火災可燃物、野外火源、氣象條件等致災信息,森林資源、生態環境、林區產業、林區居民人口及房屋建筑、基礎設施等重要承災體信息,歷史森林火災信息,掌握重點隱患情況,分析評估區域森林火災預防、撲救、保障、應急等綜合能力。以調查為基礎、評估為支撐,客觀認識當前我市森林火災致災風險水平、承災體脆弱性水平、防災減災救災能力,科學預判今后一段時期災害風險變化趨勢和特點,形成我市森林火災防治區劃和防治建議。
(二)主要普查內容
1、森林火災危險性調查與評估
開展我市森林可燃物調查、野外火源調查和氣象條件調查,建設森林火災危險性調查與評估數據庫。綜合森林可燃物、燃燒性因子、立地類型、野外火源以及氣象條件等情況,結合已有資源數據、調查數據、多源遙感數據及共享的歷史火災數據成果,對森林火災危險性進行綜合研判與分析評估,編制市縣級的森林火災危險性等級分布圖。
2、森林火災重要承災體調查與評估
通過信息共享和數據整合方式,獲取我市森林火災影響范圍內的森林資源、生態環境、林區產業、林區居民人口及房屋建筑、基礎設施等承災體分布及災害屬性特征;建立森林重要承災體信息數據庫。
3、森林歷史火災調查與評估
通過信息共享和數據整合方式,獲取我市森林火災歷史數據,包括年度森林火災統計數據、森林火災檔案及重特大森林火災的案例數據。建立要素完整、內容詳實、數據規范的長時間序列歷史災害數據集。
4、森林火災減災資源(能力)調查與評估
通過信息共享和數據整合方式,獲取市、縣各級行政單元政府、林業相關部門和森林經營主體用于森林火災防災減災救災的各種資源,并評估區域綜合減災能力,形成市縣級森林火災綜合減災資源數據庫和綜合減災能力評估系列圖件。
5、森林火災重點隱患調查與評估
建立健全森林火災重點隱患評價指標體系,并在此基礎上開展森林火災重點隱患調查評估工作,全面掌握我市森林火災隱患分布、分級情況。最終形成覆蓋市、縣二級的森林火災重點隱患調查成果數據庫、隱患分布圖、隱患等級分布圖、隱患調查報告等系列成果。
6、森林火災風險評估與區劃
建立森林火災風險評估體系和標準,評估森林火災影響人口、直接經濟損失、自然資源與環境損失的風險。建立森林火險區劃指標體系,編制森林火險區劃方案。綜合分析我市森林火災隱患分布情況,融合承災體空間分布特征與經濟社會發展總體布局,確定森林火災防治區劃等級標準,完成不同單元的森林火災防治區劃。
三、組織實施
(一)市、縣職責與分工
1、市級負責的工作:市林業局設立相應的普查工作領導小組,負責根據國家和x省森林火災風險普查要求,編制市級森林火災普查工作方案;組織開展我市森林火災風險普查宣傳和培訓工作;指導各縣區編制工作方案和相關細則并備案;抽查、反饋普查工作底圖問題;組織協調各縣區開展普查數據清查和調查工作。審核匯集各縣數據,形成市級普查數據庫,完成市級森林火災防治區劃,并按規定完成匯交工作;市級普查成果總結;組織開展普查成果應用研究,形成相應成果。
2、縣級負責的工作:各縣區林業局設立相應的普查工作領導小組,根據省、市森林火災風險普查工作方案,組織編制縣級普查工作方案并報上一級林業主管部門備案,構建森林火災風險評估與區劃評估指標體系;組織開展縣區普查宣傳和培訓工作;組織開展本轄區森林火災致災、隱患調查;檢查、反饋普查工作底圖問題;負責開展縣區森林火災風險普查數據清查和調查工作,組織對相關行業領域風險調查評估相關已有的成果、基礎數據庫與圖件進行清查與整理利用;形成縣級普查數據庫,完成縣級森林火災評估與區劃,并按規定完成匯交工作;縣級普查成果總結;組織開展普查成果應用研究,形成相應成果。
四、技術培訓和質量管理
(一)技術培訓
由局防災科組織,市森林資源監測中心具體負責開展技術培訓,確保培訓質量。培訓主要內容包括:《x省第一次森林火災風險普查工作操作細則》、《x省第一次森林火災風險普查工作質量管理辦法》,具體培訓安排:
1、培訓人員:所有參加本次普查的技術人員和質量檢查人員。
2、培訓目的:熟悉技術標準,掌握普查方法和各種調查表格的填寫以及質量要求。
3、培訓方式:采取課堂講授與現場實踐相結合的方法進行,培訓時間不少于x天,其中野外實習不少于x天。培訓結束時,要對參訓人員進行考核,為考核合格人員頒發普查資格證,考核不合格的,不能承擔普查工作。
(二)質量管理
建立質量管理體系是確保普查工作質量和進度,圓滿完成普查工作的重要保障。
1、實行定期匯報和情況通報制度:普查工作啟動后,各縣區每月定期向市林業局第一次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匯報一次普查工作進展情況,以確保工作進度和及時發現解決存在的問題。市林業局第一次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將建立定期情況通報制度。
2、實行檢查驗收制度:設立專職質量檢查組,負責本次普查的質量檢查驗收工作,檢查數量按國家標準執行,同時接受國家層面的質量檢查。
五、時間安排
1、準備階段(xx年xx月至xx年xx月xx日)。成立相應的組織機構,編制第一次森林火災風險普查工作方案,學習森林火災風險普查操作細則(試行)。
2.調查階段(xx年xx月至xx年上半年)。主要任務是完善操作細則和普查軟件系統;召開普查工作全面推進會;各縣區全面完成森林火災危險性調查、重點隱患調查工作,完成全市森林火災風險評估與區劃工作;內業數據整理、統計匯總和成果編制;省、市、縣三級質量檢查驗收,以及成果材料審定等工作。
3.評估與驗收階段(xx年下半年)。完成全市森林火災風險評估與森林火災防治區劃圖編制工作,完成驗收,建立災害風險普查與常態化災害風險調查業務工作相互銜接、相互促進的工作制度。
六、保障措施
(一)成立機構,強化領導。市林業局已成立由xx局長任組長,xx副局長任常務副組長,xx副局長、黨委委員xx任副組長,造林科、資源科、濕地科、保護地科、產業科、規財科、防災科、市產業局、市林檢局、市監測中心等單位主要領導為成員的市林業局第一次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市局防災科。各縣區分別成立風險普查領導小組,全面負責本次風險普查的組織領導和指揮協調。
(二)統一部署,周密安排。我市第一次森林火災風險普查工作由市林業局組織,局防災科具體實施,xx市森林資源監測中心為技術支撐單位,各縣區林業(分)局參加。各縣區林業部門要切實將本次普查工作作為xxxx年一項重要工作來抓,精心組織,周密部署,強化措施,狠抓落實,高質量完成普查任務。
(三)組建普查隊伍,搞好業務培訓。各縣區應選擇一批具有調查員資格或林業專業中專以上學歷,有較強的業務能力和敬業精神,工作認真負責,身體健康,吃苦耐勞,參加過相關森林資源調查的`技術人員參與本次普查工作。
按照“統一組織,全員培訓,理論與實踐結合,嚴格考核”的要求,采取集中培訓的辦法對參與調查人員進行全面培訓,統一普查標準和方法,規范調查程序和要求,確保每位普查員準確掌握技術標準和質量要求。
(四)加強技術指導,強化質量監管。各縣區質量檢查人員要切實加強對普查工組的技術指導,嚴格按照技術規定和操作細則要求,做好樣地調查和內業測定工作。建立普查質量責任制,完善質量獎懲機制,嚴把普查質量關。對普查質量存在嚴重質量問題,將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
(五)堅持以人為本,加強安全防范。加強野外生產和內業樣品測定的安全教育工作,落實各項安全防范措施,確保作業人員的人身安全,避免發生意外事故。同時,要有效做好調查資料的安全保密工作,確保調查記錄資料的完整、真實和準確。
【風險預控實施方案】相關文章:
債務風險防控實施方案(精選5篇)10-27
風險防控口號12-28
學校廉政風險防控工作實施方案(精選6篇)05-12
銀行風險把控總結01-01
銀行風險把控總結最新02-07
風險防控工作總結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