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數字化校園建設實施方案(通用10篇)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科學有序進行,往往需要預先進行方案制定工作,方案是闡明具體行動的時間,地點,目的,預期效果,預算及方法等的企劃案。方案要怎么制定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數字化校園建設實施方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數字化校園建設實施方案 篇1
數字校園是以網絡為基礎,利用信息化手段,對教學、科研、管理、技術服務、生活服務等校園信息進行收集、處理、整合、存儲、傳輸和應用,使教育資源得到充分優化利用的一種虛擬教育環境。開展數字化校園創建活動旨在充分利用信息化設施設備和優質教育資源,為廣大師生、管理者和家長提供一個數字化的教育教學、教育管理、校園生活和家校互動的數字化環境,從而提高師生信息素養、教育教學質量和教育管理水平。
一、指導思想
《國家教育規劃綱要》明確指出:信息教育對教育發展具有革命性影響,必須予以高度重視,以信息化帶動教育現代化,已成為教育跨越式發展的必由之路。推進數字化校園建設,有利促進學校辦學理念轉變和教師教育觀念的更新,有利于推動教學模式教學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有利于實現優質教育資源共建共享,有利于提高教育管理效果和水平。
二、工作目標
1、總目標
充分整合利用現有信息化資源,大力加強學校的數字化環境建設,積極探索數字化手段在校園環境、教育教學、教育管理、學習手段、家校互動等方面的發展路徑和方法,逐步形成教育信息化在促進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質量,建設學習型社會,推動教育教學改革等方面的有效模式和體制機制,全面提升我校教育信息化發展水平,全面提高教育質量。
2、子目標
①校園環境數字化:
構建技術先進,安全可靠,高暢通的校園網;實現“班班通”,各功能室配備信息技術設備;配備滿足教育教學需要的計算機,使生機比、師機比達到國家規定的標準,構建濃厚的校園數字文化氛圍。
②教學教研網絡化
將校本教研與數字化教學資源建設結合起來,逐步建成校本資源體系,實現共建共享;積極推進網絡教研,在每位教師建設教育教學博客的基礎上,建立校長工作室、名師工作室、班主任工作室和教師協作組,通過網絡開展集體備課、專題研討等教學研究活動,促進教師專業成長。
③學習手段信息化
積極探索基于利用數字化教學方式滲透課堂的教學模式,合理、科學、有效地使用好“白板”教學,促進學校辦學理念更新和教師教育觀念的更新。鼓勵學生利用信息技術手段,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等學習模式,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培養學生多元獲取知識的能力,以及創新實踐能力,綜合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
④學校管理信息化
構建以學校信息聯網的綜合管理體系,建立校園廣播、校園安全監控、校園管理系統(包括學校辦公室、學校財務、教務處、教研室、年級組、安保科、政教處等部門信1
息發布和協調活動的工作和管理),將信息技術廣泛應用在教育管理領域和各個環節,全面實現管理信息化。
⑤公共服務信息化
加強學校網站建立,加強教師博客和工作室的應用,構建開放,便捷的家校互動和校務信息發布平臺,為學生、家長和教職員工提供優質服務。
三、現狀分析
1、設備現狀
多年來,我校得到了各級有關部門的支持和指導,為使學校信息化向更深層次發展,充分體現現代教育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的作用,現就我校信息化目前的狀況作一闡述。網絡中心現狀:學校沒有網絡中心機房。
校園計算機終端現狀:學校共有學生機房1個共45臺,分別承擔四個年級16個教學班的信息化教學。27個教學班分兩批次安裝了班班通電子白板教學系統(其中兩個班為幕機),用于行政辦公的機器、教師用機也26臺。現已作為教師用電腦分配到各辦公室用做備課。學校生機比為30:1,師機比為3:1。按照標準化配置的要求還相去甚遠。
校園廣播網現狀:學校的有線廣播網絡,采用了智能控制器,具有獨立的分區廣播功能,各區域可以獨立進行分區廣播。擁有獨立的智能定時控制,可以分時間段播放各類音頻信號,例如學生廣播臺、眼保健操、英語聽力測試等。
學校目前暫無電子閱覽室、語音室。
2、成果應用
◆校園網絡平臺日臻完善
我校的計算機網絡應用有網站、論壇、家校互動平臺、資源庫、教師平臺、心理測評系統、即時交流平臺以及FTP服務、視頻點播服務等,其配置、管理、培訓、應用工作是非常繁重的,我校網絡中心克服重重困難,刻苦鉆研、經常加班加點,保證了校園網絡的正常運行。特別是運行這么多年后,隨著計算機數量、用機人數的增加,輔助教育教學的推廣及多媒體應用的深入,我們的帶寬、服務器、人員配置明顯不足,我們網絡中心及時做出了策劃、調整、更新、調試。現有校園網絡平臺已基本做到了每個處室、各教研組都有自己的信息發布、成果展示板塊,每個學科都有教學資源庫,基于校園網的教育教學管理系統也初具雛形。
◆信息庫建設初舉規模
教學資源庫建設:幾年來,我們通過自制、收集、購置、接受贈送、上級配置等形式,擁有了網絡教學資源庫、新課標示范教案庫、新課標教材配套課件集等近1T容量的網絡資源。實現了教學資源的共享。
校本教育資源(電子文檔)積累:校園網是學校教育教學的重要工作平臺,我們要求各組室的所有成果都要在校園網上展示出來,如好課件、好教案、好文章、好的經驗交流材料、重要信息(含文字、照片、音視頻)等都要上傳校園網并發布。幾年下來,我們已積累有近30G容量的電子資料,這是我校寶貴的電子文檔資料。
◆學科教學支持網為學校新一輪發展和二期課改奠定了基礎
經過各教研組的努力,我們已經在校園網上構建了各學科的教學支持網,為學科教師與學生提供全新的學習工具,這是改革傳統教學模式、實現學科與信息技術整合、培養學生信息素養的重要途徑。同時,學科教學支持網是校園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建設將大大提高校園網的利用效率。學科教學支持網站具有學校、教師和學科鮮明教育教學特色,由學校或學科教師建設的,體現某學科教師教學、學生學習活動為核心的網站。學科教學支持網站的宗旨是培養學生利用信息技術的意識和能力,促進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整合,逐步實現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師生互動方式的變革,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為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提供豐富多彩的教育環境和理想的學習工具。
四、組織實施
1、設立領導機構
數字化校園的建設需要強有力的組織和制度保證。學校主要領導將直接負責數字化校園的建設,成立專門的領導機構,對有關工作進行規劃、組織、協調,同時明確各職能部門及相關信息人員的職責。
組長:楊志華
副組長:江水河
組員:李旭榮、武軍彥、路宏麗、郭小寧、巨永春、張進軍
2、組織師資培訓
教師信息化的專業準備不足,是當前制約基礎教育信息化進一步發展最突出的瓶頸,因此數字化學校建設成敗的關鍵是人員的培訓和學習。只有建設一支具有現代教育理念、業務水平高、技術較強的骨干教師隊伍和管理人員隊伍,全面提高學生信息技能和信息素養,才能使數字化學校的建設順利進行。
3、優化軟硬件環境
①校園網絡系統
校園網絡是數字校園的最基礎的設施,沒有相應的網絡基礎設施,數字不能流動,就不可能形成數字的空間。我們的設想是:優化學校公共網絡設施的。優化學校語音廣播網絡,添置相關設備,完成語音信號的數字化,做到數字化的語音、視頻信號在網上傳輸。建設千兆校園網絡系統,采用多網合一的多媒體綜合校園網解決方案,實現計算機局域網、智能廣播網和數字監控網的數字化多網合一。教室計算機除普通計算機常規功能外,還融集控、視音頻直播等功能,并有課件點播、VOD點播、AOD點播、雙向電視教學、示范教學、教學評估智能廣播等多項功能。
建設網絡基本服務體系,加大網絡出口寬度:我們的設想是:除校校通外,學校還應有相當帶寬的網絡出口,保證學校數百臺電腦和因特網的數據交換。同時還應有相當數量的服務器用于校園網的各種功能的開發。比如:WEB服務、FTP服務、SQL服務等。
我們的設想是包括辦公自動化系統、數字圖書館、教學資源庫、管理信息系統和網絡教學系統,都要在現有的基礎上不斷完善,因為它們是數字校園的核心支持系統。否則,網絡就成了一個空架子。
②廣播電視系統
我們的設想是在教育局的.支持下,添置數字非線編系統和攝錄系統、數字點播和直播系統,建設一個真正的數字電視臺,在校園電視臺更好為教育、教學服務的基礎上,建設成榆次區的品牌以至晉中市的品牌。
③一卡通管理系統
校園一卡通管理系統,具有電子身份識別和電子錢包的功能,替代校園傳統的日常生活所需的教師工作證、學生證、借書證、各種體育娛樂設施使用和現金交易,達到證件、考勤和娛樂等收費的全電子化和智能化。我們的設想是校園一卡通系統通過與其它的各個管理系統模塊的信息連接,將整個校園網有機、高效地帶動起來,使得校園各個方面的工作因IC卡的高效、簡便而更加順利。校園IC卡管理系統的基本職能應包括身份驗證、代幣和信息管道等,各個職能的實現建立在辦公自動化和校園管理系統、圖書館管理系統、財務管理及其相關的系統等的基礎之上。IC卡的身份驗證職能建立在教師、學生檔案的基礎上;代幣的職能建立在財務管理及其相關的系統的基礎上;信息管道的職能建立在校園管理系統、圖書館管理系統、教務系統、物資管理系統等的基礎上,由上述各個系統提供基礎數據和內容,能形成對某個人的全方位綜合信息的了解。
④其它方面
目前我校每個教師的辦公桌上都有了網絡端口,我們的設想是在數字化校園的進程中爭取做到人手一機,充實計算機及附屬設備,營造良好數字化環境。以滿足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需要。
行政辦公系統:包括各類文件、通知、通告、網上請假審批、網上工資簽單、教育教學信息的網上傳輸等。
教學支持系統:包括學生成績網上管理、網上作業、網上備課、網上教案課件管理、網上論文管理、網上試卷管理、網上課表管理、網上調課等等。
德育管理系統:包括網上心理健康教育與生活指導、網上心理咨詢、網上學生信息調研、學生素質綜合評價等。
科研管理系統:教育科研及課題管理是學校的另一個中心,數字化校園的建設同樣影響到教育科研及課題管理的模式和機制,大大提高學校教科研的創新水平,在某些方面又進一步促進學校教學水平的提高,提高教學效益。學校教科研管理通過網絡,更大程度上實現了自動化,而且從“管”更多地轉向協調服務,及時準確地提供各種最新的教科研信息;建立課題研究專題網站,利用專題網站促進教科研成果引入教學,使課題研究成果在教學中得到反映。另外,通過專題網站建設,加大宣傳力度,提高學校知名度。教育科研及課題管理的網絡化、數字化有利于學生了解新課改、新課標的前沿信息,吸引學生參與教師教科研工作,培養學生創新能力。
檔案管理系統:逐步建立完善的檔案計算機管理系統,實現檔案數字化,提高檔案利用效率和管理水平,改善檔案的保存條件,使學校的校務、教學、德育、人事檔案等方面建設成規范化、標準化、系列化的數字化檔案管理系統,可以通過局域網服務學校各部門,而且可以借助城域網絡直接為教育局有關部門提供服務。
圖書管理系統:圖書館一方面將自己原有的資源數字化,同時引進更多的電子圖書、電子期刊以及網絡數據庫,并建立網絡化的圖書管理系統,為全校師生乃至校園外的學生提供全天候服務(包括檢索、預約、傳遞、瀏覽、信息服務等)。
圖書信息及管理的數字化系統由數據處理、查詢、查重、統計打印、驗收及數據維護、超期書查詢、信函訂書等功能構成;中文編目子系統由圖書編目、查詢、查重、打印、統計、格式轉換、庫維護等功能模塊組成;流通子系統由以下幾大功能模塊構成:圖書借還、圖書續借、圖書預約、查詢、罰款處理、書證管理和其他;期刊管理子系統可以完成期刊訂購、過刊管理、數據統計等工作;圖書典藏子系統包括入藏登記、密碼修改。入藏登記指明每冊圖書的條碼號、館藏位置及是否允許流通;論文管理子系統包括數據處理和系統管理;公共檢索子系統包括館藏目錄檢索、論文信息檢索、聯合編目庫檢索、讀者數據檢索。
后勤管理系統:能及時了解學校的固定資產及辦公設備等方面情況。
4、分段實施步驟
①20xx.5----20xx.12,加強教師信息素養培訓,建設完善學科支持網,改善學校基本設施,實現計算機班班通,深化管理應用。
②20xx.1----20xx.7:充分利用學校信息技術,實現計算機組組通。依托寬帶網絡,建立一個多層次、創新型、開放式的學校。以數字化校園的創建為契機,全面提高學校辦學的質量和效益;結合晉中市的要求,以新的人才觀、教學觀和管理理論為指導,更新傳統的教育、教學、管理和溝通模式,培養適應信息社會要求的創新型人才。
③20xx.7----20xx.7:實現計算機人人通,信息技術環境與校園人文環境實現有機融合,信息技術應用在學校各方面實現全面滲透,教育信息化延伸至家庭和社區,建成數字化學校。
總之,網絡化、數字化的學校管理運行模式將引發傳統管理體系的深層變革,使整個辦公、教育教學管理體系更高效、更便捷,決策更民主、更科學,數字化校園建設將有力推進南街特色的新型管理模式,為南街小學騰飛奠定堅實的基礎。
數字化校園建設實施方案 篇2
一、工作目標
加強數字化校園建設,實現中小學校園環境、教學資源、教育管理、教學應用數字化,推進教育現代化。到2015年,創建100所以上市級數字化示范校,建成覆蓋全市的數字化教育服務體系,實現教育管理、教育內容、教學組織與手段現代化,教育信息化管理和應用走在全省前列。
(一)校園環境數字化。構建技術先進、擴展性強、安全可靠、高速暢通、覆蓋全校的校園環境網絡,到2015年實現“校校網、班班通”,全市生機比、多媒體教學小平臺班機比、建網率、應用使用率等主要指標達到或超過全省一流水平。
(二)教學資源數字化。加快建設教學資源網、學科教學基礎資源庫、校本網絡課程資源庫等網絡教學資源平臺,實現共建共享。
(三)教育管理數字化。整合完善學校oa、學校主頁、廣播、一卡通系統、校園安全監控等系統,強化信息技術在教育管理領域中的應用。
(四)教學應用數字化。建立功能齊全的教學管理系統;加強網絡教學應用平臺建設;加強教育信息化組織機構建設和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培訓,完善技術支撐服務體系。
二、實施步驟
(一)啟動部署階段
1、20XX年1至4月。研究制定工程實施方案,各地各校根據方案制定配套實施計劃,分步推進實施。召開全市中小學數字化校園建設工程推進會,統一部署實施工程。
2、20XX年3月至5月。從全市中小學推選確定示范數字化校園建設試點學校,組織試點學校校長考察學習全國數字化校園建設的先進經驗,邀請有關專家來溫指導講座,明確數字化校園建設的目標、任務和內容。
(二)全面推進階段
1、20XX年6月,制定《溫州市中小學示范數字化校園建設的評估細則》,開發“溫州市中小學示范數字化校園建設的評估”的軟件平臺。成立全市中小學數字化校園建設技術指導小組,調查指導試點學校并做好評估細則審核完善工作。
2、20XX年9月,組織示范數字化校園創建申報。申報學校利用開發的“溫州市中小學示范數字化校園建設的評估”的軟件平臺,根據《溫州市中小學示范數字化校園建設的`評估細則》上傳參評的相關材料。
3、2011年12月,成立由市教育局督導、中教、小教、職教和電教館(教育信息中心)人員組成的專家評審組。以“評估細則”為標準,對申報學校上傳的創建材料,結合實地查驗,開展創建評審,對符合標準要求的學校進行發牌、表彰、獎勵。20XX年至2015年,每年創建不少于25所數字化校園示范校。
4、20XX年-20XX年建立和完善覆蓋全市的教育oa系統、校園安全監控平臺;20XX年-2014年建立和完善教師信息管理系統、教師繼續教育管理系統;逐步形成教育信息化管理服務大平臺。
5、從20XX年開始,每年上半年,從上一年數字化校園建設成效顯著的學校中評選出創建工作先進,每年評選25所共評選100所先進學校。由學校申請,縣(市、區)教育局初評推薦,市教育局審核表彰。
6、20XX年10月,召開全市中小學數字化校園建設研討推進會,總結兩年以來數字化校園建設成果和先進經驗,分析解決存在的問題和困難,采取針對性措施,繼續推進創建工作。
(二)總結推廣階段
20XX年,完成100所示范數字化校園創建工作,召開全市中小學數字化校園建設工作總結表彰大會。在全市總結推廣“示范數字化校園學校”先進經驗,推進數字化校園建設工作。
三、保障措施
(一)強化組織領導和技術保障。市教育局成立中小學數字化校園建設領導小組,加強對全市中小學數字化校園工作組織領導和督查。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市電化教育館、教育信息中心,負責日常管理。中小學數字化校園建設技術指導小組提供技術服務支撐,做好技術指導、咨詢等工作。各縣(市、區)教育局、學校應成立相應的領導機構、工作機構,切實把數字化校園建設納入教育事業發展規劃,全力推動中小學數字化校園建設。
(二)切實保障數字化校園建設經費。各地要將中小學數字校園建設、維護和運行經費納入年度預算,制定本地區五年專項經費投入方案,并建立保障機制,在全市形成共同建設,同步發展的局面。各中小學要充分利用農村遠程教育工程、新農村新校園改造工程、中小學標準化建設等項目經費,推進數字化校園建設。市教育局根據創建計劃,對數字化校園示范校和創建先進學校予以項目獎補。
(二)課題引領數字化校園建設。市電化教育館、教育信息中心要把區域推進中小學數字化校園建設作為研究課題,以研究引領和推動全市中小學數字化校園建設。各地各校要把數字化校園建設作為“十二五”教育系統重要課題,加強研究和探討,及時解決存在問題。
(三)加強教育培訓和考核督查。全面落實市教育局《關于進一步提升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的意見》溫教電〔20XX〕84號,進一步提升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水平,為推進數字化校園建設奠定基礎。加大督查力度,把數字化校園建設作為現代化學校、素質教育示范校、重點示范學校、評估內容,并納入縣(市、區)教育科學和諧發展業績考核。
數字化校園建設實施方案 篇3
一、數字化校園建設的目標及需求分析
數字化校園建設的最終目標是建成“四網合一”的全數字校園網(即通過光纖與Internet連接的校園局域網、VOD校園視頻點播網、全數字多媒體互動教學網、通過地面接受站與遠程教育網連接的遠程教育資源網)。最終擁有多媒體互動教室、計算機網絡教室、多功能演播廳、電子備課室、信息中心等多媒體信息技術設備,并把校園網連接到所有校舍,將多個信息點分布在辦公室、教室、多功能廳以及師生宿舍,實現師生工作和學習的全方位信息化。
校園網應具備的功能有:
1、電子郵件服務通過E-mail與同行交往。
2、文件傳輸FTP服務利用FTP服務實現校內各組室、班級或個人主頁的上傳以及從網上下載資料。
3、WWW瀏覽服務學校可以建立自己的主頁,利用外部網頁向社會宣傳學校,提供各類咨詢信息等;利用內部網頁進行管理,例如發布通知、收集學生意見等。
4、資源共享建立電子圖書館形式的教育資源庫,供師生檢索、查詢、利用。
5、網上教學通過視頻會議系統或VOD視頻點播實現實時或非實時方式的遠程多媒體教學。
“一卡通”應用系統應具備的功能有:
1、門禁考勤管理系統
2、圖書管理系統
3、售餐系統
4、機房計費和管理系統
5、自助消費管理系統
二、數字化校園建設之“硬件建設”
校園網數字化應用系統建設
1、教學及校務管理系統
采取購買與自行開發相結合的方式,在現有教務管理平臺基礎上,引進教學管理信息系統,實現教學數據統一管理,實現教學動態管理,教學管理信息數字化。建立完備的辦公自動化系統,對期中期未及平時成績考核,出勤考核都采取自動化辦公模式,并對學生的檔案進行電子永久保存。
2、數字化圖書館建設
加強電子圖書、文獻資源庫建設,全面升級圖書館現有硬件設備。完備電子閱覽室的使及管理;增加館藏電子圖書、電子期刊。舉辦各種文化藝術活動,形成校園電子圖書文化。
3、公共資源服務平臺建設
建立教學資源共享平臺,建設重點專業優質核心課程教學資源庫,將中央財政重點支持專業的優質核心課程的教學資源在網上公開,實現優質資源共享。建成學生自主學習環境,實現網上授課、網上輔導、網上答疑、網上批改作業功能,為“工學結合”教學模式在學院實施提供技術保證。對FTP服務器進行硬件升級改造,增大教學資源庫容量,以便學生能更方便全面進行網上學習。形成了影視資源庫;通過地面衛星接受站接受、收存儲中國遠程教育網、中國廣播遠程教育信息網、中國教育衛星寬帶傳輸網等遠教資源信息,形成了衛星教育資源庫;通過光纖與Internet相連,實現了教育資源的共享,形成了地面教育資源網;
4、多媒體應用平臺建設
購置高性能計算機,建立功能強大的視頻服務器、音頻服務器、文件服務器等。建立一個校園網外能夠訪問并配置詳實的信息資料介紹校園文化的網站,網站添加豐富的優秀教育教學資源,將電子圖書館融合進去。
5、公共實訓平臺數字化建設
按照“認知實習→技能仿真→實踐操作”的流程,規劃建設符合校園體系現狀和未來發展趨勢的實訓設備設施和現代化信息手段構成的現代化實訓基地,充分利用現代數字化技術,培養學生認知實習和模擬操作能力,提高學生實踐技能應用水平。
數字化校園建設的技術支持
學校將建成主干千兆、百兆到桌面技術先進、高速、穩定、安全的校園網絡。網絡核心采用萬兆路由核心交換機,設置多臺專業服務器,并安裝教務管理軟件、學生管理軟件、圖書管理等軟件等。
電子實驗室建設
“一卡通”系統建設
1、門禁考勤管理系統
在兩個校門處安裝門禁控制器和讀卡器,學生刷卡進入,自動記錄考勤信息。如遇未授權的非法卡發出報警音。可在后臺軟件中規定多種考勤規則,對IC卡進行不同權限設置,多種條件的.查詢等等。
2、圖書管理系統
配備激光掃描器識別條形碼,具有完善的采編、流通、典藏、期刊管理、公共查詢、資產清查、壓縮備份等功能。
3、售餐系統
學生和教職員工只需預先充值在其IC卡中,就餐買菜時,在售飯機感應區的有效距離內出示其卡,由售貨員在售飯機上預設或輸入消費額,確認后便可完成本此交易。有詳細的消費記錄,并可設定消費限額。
4、機房計費和管理系統
依靠軟件實現對學生機的監控和管理,學生持卡上機,學習上網,客戶端上的讀卡器按預先設定的卡型、費率、時段自動扣錢。
5、自助消費管理系統
該系統用于校內消費管理。在校園的某些指定地點配置IC卡自動售貨機,全天候二十四小時開放。可實現聯網消費,也可脫機消費。刷卡后從該卡內扣除消費額,后臺清分清算系統自動完成結算
三、數字化校園建設之“軟件建設”
探索適應信息化教育的教學模式
一是講授式教學模式。網絡環境下講授式教學模式的特點是以教師為中心,進行統一授課。這種教學模式是傳統教學中的班級授課在網絡教學中的新發現。它是基于局域網的講授式教學模式而言,教師利用多媒體電子教室的硬件和軟件的功能,進行屏幕廣播、電子舉手、屏幕監視等功能實現的一種非常類似于傳統講授課教學的教學形式。這種網絡環境下的教學新模式,對于軟件環境的要求不是很高,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將單機版演示型CAI課件、視頻、音頻資料在局域網中進行廣播演示教學。
二是討論式教學模式。網絡環境下討論式教學模式的特點是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相互交流,教學采取啟發式,注重對問題的討論。在教學過程中,利用BBS(一般要學生學習Telnet登錄到服務器上,或者利用瀏覽器游覽基于WEB的BBS系統),登錄進入相關的問題欄目。在這些欄目中有大量的問題,學生可以瀏覽別人關于問題的解答或發表自己的觀點。相當于聊天室的功能作用,讓師生之間、生生之間進行交流。
三是發現式教學模式。網絡環境下發現式教學模式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歸納總結與概括能力。這種教學模式的教學過程是教師和學生提出所要探究的內容,再由學生自主上網搜索關于主題的相關資料,進行歸納總結和概括。這種教學模式徹底改變了傳統教學中學生被動接受的狀態,而使學生處于積極主動的地位,因而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造性。
四、培養適應信息化教育的師資隊伍
隨著“四網”的開通,遠程教育資源和網絡資源豐富多彩,信息傳遞速度快,教師之間的交流與討論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給教師的教學和教研提供了便利的條件和豐富的資源。我校校園網上建有教師備課系統和教研論壇,教師可以高度共享信息資源,利用便利的備課系統和教研論壇開展教學教研工作。教育信息化開闊了教師的視野,豐富了教師的知識,方便了教學教研工作,提高了教師教學教研效率和水平。
采取“集中培訓,過關檢測”、“自主培訓,崗位練兵”、“制度引導,任務驅動”等措施在教師中開展“以多媒體計算機輔助教學”和“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為主的現代教育技術培訓。通過推薦和介紹運用信息技術的優秀教學范例,展示信息技術的魅力,激發教師對信息技術的濃厚興趣。有計劃地安排學習內容,按照由易到難、由點到面的程序進行有重點、有層次的培訓,每個階段結束時都進行了相應的認知水平和操作技能檢測,活學活用,務實求新,保證了培訓效果。建立了與普及推廣信息技術相適應的教學常規管理制度,鼓勵教師學以致用,把應用信息技術的過程同時作為信息技術學習提高的過程,在實踐中提高自己。同時把信息技術的學習與新教育理念的學習結合起來,通過技術手段的更新來帶動教育觀念的更新,促進教學方法的更新和人才培養模式的更新。
打造具有高品質信息素養的優秀畢業
學校安排充足的信息技術課程,保證每周2節信息技術課,且上機操作時間保證在80%以上,以此使學生對信息技術有深刻的認識,樹立信息意識,提高計算機、網絡操作能力。課后通過bbs、博客等網絡虛擬社區進行學習探討,增強對網絡文化的認識能力和利用能力,讓每一位學生在網絡上“安家”,通過網絡來表達自己的情感,傳遞、交流自己的思想,體會做為一個社會人在網絡上享有的權利和義務,最終達到提高信息素養的目的。
數字化校園建設實施方案 篇4
一、學校信息化現狀
Xx中學信息化剛剛起步建設,已經建立了完善的網絡、硬件支撐環境,各相關部門也建立了相關的應用系統,主要的應用系統包括財務系統、圖書館管理系統等。
這些應用系統為學校的教學、科研、生活、信息服務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但隨著信息化建設的不但深入,目前學校信息化建設也存在著如下的不足:
1、學校沒有統一的信息標準,各部門的數據成為信息孤島,信息共享很弱;
2、各應用系統的由學校安排專人負責,管理層使用很不方便,沒有實現統一的身份認證和權限控制,信息訪問的安全級別參差不齊,存在安全隱患;
3、各應用系統都是獨立的訪問入口,沒有實現信息服務的集中展現和使用,師生使用很不方便;
4、還缺少一些全局跨部門的應用,如全校數據查詢統計分析、綜合校情、迎新服務系統等。
經過以上的現狀及分析,學校目前的信息化建設需要制定學校信息化建設的規劃和全校的信息標準,同時對學校現有的系統進行整合集成和優化,并在此基礎上開發一些全局的亮點應用,為師生提供高效、便捷、豐富的一站式信息服務,為領導提供實時有效的各類數據,讓信息化真正為學校核心競爭力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二、數字化校園建設目標及意義
數字化校園建設,構造能夠滿足數字化校園應用長期持續發展的應用框架,通過這一穩定、可擴展的應用框架為應用系統建設提供良好的支撐和服務。該應用框架將充分支持于學校的應用需求和未來發展,同時考慮到系統的總體擁有成本,必須采用先進的理念和思路,輔以成熟的、主流的、符合未來發展趨勢的技術,運用現代系統工程和項目管理規范標準,科學合理的進行建設。
按照“頂層設計、統一標準、數據共享、應用集成、硬件集群(虛擬化)、一站式服務”的規劃建設理念,實現:
1、為教學、科研、管理、生活提供一個開放、協同的數字化環境,實現規范高效的管理
2、為領導的決策提供實時有效的信息依據
3、為師生提供高效、便捷、豐富的一站式信息服務
4、為提升學校的核心競爭力,實現學校的跨越式發展提供有力的支撐
具體目標就是實現“五個數字化”和“一站式服務”:
環境數字化:構建結構合理、使用方便、高速穩定、安全保密的基礎網絡。在此基礎上,建立高標準的共享數據中心和統一身份認證及授權中心,統一門戶平臺以及集成應用軟件平臺,為實現更科學合理的高校數字化環境打下堅實的基礎。
管理數字化:構建覆蓋全校工作流程的、協同的管理信息體系,通過管理信息的同步與共享,暢通學校的信息流,實現管理的科學化、自動化、精細化,突出以人為本的理念,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
教學數字化:構建綜合教學管理的數字化環境,科學統一的配置教學資源,提高教師、教室、實驗室等教學資源的利用率,改革教學模式、手段與方法,豐富教學資源,提高教學效率與質量。
產學研數字化:構建數字化產學研信息平臺,為產學研工作者提供快捷、全面、權威的信息資源,實現教學、科研和實訓一體化,提供開放、協同、高效的數字化產學研環境,促進知識的產生、傳播與管理。
學習數字化:構建先進實用的網絡教學平臺,整合、豐富數字化教學資源,創造主動式、協同式、研究式的數字化學習環境,建立師生互動的新型教學模式。
一站式服務:實現教師和學生的管理、教學、科研、學習、生活等主要活動的一站式服務,提高對師生服務的水平,提高對社會的服務能力。
校園信息化全面實現后,學習教育功能、范圍將得到自然擴展,使學校的教學、科研和管理突破傳統的概念,延伸其內涵,成為一個可以覆蓋網絡可達范圍的無圍墻的數字化校園。
通過數字化校園建設目標的實現,將為學校帶來如下的意義:
創造新的教育和工作模式,提高管理效率與效益。數字化校園將先進的信息技術引入到教學、科研、管理和服務等各項活動中,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及時處理大量的`管理數據,提高了教、學、管的質量和效率。
數字化校園建設解決信息島問題,推進數據的集中和共享。數字化校園將信息技術融于教育的各個環節,通過全校所有部門的信息編碼統一,使學校的所有信息能夠實時自動的互連互通,資源得到充分的共享和利用,保證了異構數據庫間的數據交換,消除了業務部門之間的數據冗余,將學校內部相對獨立分散的網絡應用系統,進行了統一整合,消除了學校信息孤島問題,有效地實現數據共享,消除對數據的重復管理、數據冗余以及數據不同步的問題。學校各個部門分別管理自己業務的相關信息,數據采集入口唯一。所有信息實現共享,當某個部門需要用到其他部門信息的時候,可以直接從網上獲得,這樣就避免了多部門的重復勞動,節約了人力成本,保證了數據的標準化存儲。
三、建設原則
1.總體規劃,分步實施
信息化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一定要做好整體規劃,避免無序建設;要循序漸進,分布實施,做到建設一個、應用一個、成熟一個,完善一個,逐步形成各類技術規范、建設規范和應用規范。特別在應用系統的建設上,要根據業務部門具體的情況進行建設,既要有整體的時間規劃,又不能在條件還不成熟時硬要上馬。另一方面,還要兼顧突發應用的情況,如果學校發展需要加強某些方面的應用,則要保證投入足夠的人力物力,優先發展急需的應用系統。
2.整合過渡,保護原有投資
已經建成的軟硬件系統,在教學、管理、服務等各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但也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必須以新一輪校園信息化建設為契機,整合原有系統的軟硬件設施,保護原有投資。
3.實用性,可管理
主要技術和產品必須具有成熟、穩定、實用的特點,要樹立服務于用戶的宗旨,讓用戶能哆使用方便;同時也要便于管理,數字化校園的建設,會將大量的數據集中在一起,對管理工作帶來全新的挑戰。
4.先進性,可靠性
系統設計既要采用超前思維,用到先進的技術和方法,在一定的時期內保持系統的先進性;又要注意系統的可靠性和穩定,不建議使用不夠成熟、會降低可靠性的方案和技術。運行穩定可靠是首先要滿足的,應從系統結構,技術措施,系統管理等方面著手,確保系統運行的可靠性和穩定性,達到最大的平均無故障時間。
四、建設內容
學校數字化校園的建設內容將包括如下內容:
1、建立數字化校園配套的體系建設,包括信息標準體系、安全體系、運維保障體系等建設;
2、建立統一信息門戶平臺、統一身份認證平臺、數據中心平臺等三大基礎平臺,并實現和學校現有財務、圖書館等系統的集成;
3、新建和升級滿足學校管理需要的各類應用系統,包括辦公、人事、實驗室、資產、校友、網絡教學、綜合信息服務、虛擬校園平臺等。
數字化校園建設實施方案 篇5
一、數字化校園建設項目內容
1.形成統一的信息標準和管理規范
數字校園建設項目的建設中,將根據“統一標準”的原則,嚴格遵循計算機軟件行業的各項國家標準、教育部頒布的《教育管理信息化標準》,同時參考國際上通行的軟件開發標準和規范,使系統具有良好的兼容性,能夠與教育部現有和即將推出的符合部頒標準的各種教育管理信息系統軟件配合使用;同時,在建設過程中根據學校的具體情況和實際需求,建立一套科學、實用、完善的信息化標準體系。
2.建設統一數據庫平臺
統一數據庫平臺是整個數字校園建設項目實現信息共享、協同工作的根本。在建設過程中,通過建立統一的信息編碼規范、統一規劃學校數據流,保障數據的權威性和唯一性。同時,對于學校有價值的數據基于統一的規范建立歷史信息保存和利用機制,實現對于歷史數據的保存和利用并實現對關鍵數據變更過程的跟蹤和統計以及決策支持。統一數據庫平臺的建設將便于學校對信息的利用并面向全校師生提供更多主動的服務,并在此基礎上豐富個性化內涵。
3.建成全校統一門戶
實現一次性身份驗證,并在一期建設中集成新系統和學校的原有系統,形成學校統一的門戶平臺,用戶可根據權限靈活查詢原始資源。
4.建成全校統一用戶管理、身份認證及授權體系
統一身份認證及授權系統是本項目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本階段建設,將為學校提供統一的用戶管理平臺和授權、認證體系,實現各應用系統的統一授權,集中認證,充分發揮中職內部網絡管理維護部門的管理職責,規范用戶操作行為,強化用戶合理使用網絡資源的意識。
5.開發學校應用系統
應用系統也是數字校園建設項目整體解決方案的重要部分。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和特色,結合學校教育、教學、專業建設、學籍管理、辦公管理、財產管理等工作需要,開發實用性應用系統。
6.合理規劃校園網絡
(1)通訊網絡
1.1.1語音通訊
校園內辦公電話采用運營商虛擬網,盡量減少辦公電話使用,增加校園局域網的可視通話及對講功能。
必須的辦公電話申請運營商特殊資費,減少月租,實現短號互撥及網內通話免費。
可針對部分終端設置外網撥出權限,實現內外網隔離控制。
1.1.2無線對講
校園內保安系統、學生會、教務處、監控中心等關鍵機構配備具備網絡通話、視頻對講、拍攝拍照功能的終端對講機。
可利用通訊網絡呼出電話,利用流量實時對講。
可按照權限連接到校園監控網絡內實時獲取校園監控獲取的信息,第一時間對事件進行判斷和響應。
1.1.3寬帶接入
采用雙運營商雙路由的100M專線接入到校園內機房作為校園網絡出口。
在機房增加負載均衡設備,合理使用帶寬資源。
在機房內安裝認證服務器,保證實名制上網。
1.1有線網絡
1.2.1全光網絡
采用PON網絡FTTH接入方式,以校園機房為中心匯聚點,向校園教學樓、學生公寓、圖書館、實訓基地、校園廣場、體育場等建筑及場館沿校內管道敷設光纜。
1.2.2樓宇接入
教學樓、學生公寓、圖書館、實訓基地等建筑實現全光覆蓋,光網絡到桌面,樓宇布線實現FTTH二級分光方式,如需接入樓宇內服務器或機房可利用光線直連;如不需要可采用分光器直接連接到終端,為后續的有線寬帶、校園電視廣播、門禁考勤系統、可視通話對講系統及運營商網絡預留纖芯。
校園內廣場、體育場等設施采用FTTH一級分光方式,管道敷設光纜接入到校園廣播、監控系統終端、無線熱點等關鍵點,為各系統預留纖芯。
1.2無線網絡
1.2.1校園內網
利用校園內已布放到位的光纜資源開通無線熱點,上聯校園機房內認證服務器,需要終端登錄認證系統。如需對個別終端進行局域網內的區域、訪問等權限設置,可在服務器上進行調控。
服務器端為綜合辦公、校園監控、校園對講等系統接口,可以將各系統功能分配到需要的終端上,實現無線局域網內的智能校園操作。
1.3.2運營商網絡
運營商在校園內進行信號測試,免費新建基站設施,為校園內提供運營商無線網絡。
1.3.3手機終端
校內使用手機終端管理教育教學。
(2)安防系統
2.1攝像監控
2.1.1攝像頭
采用200萬數字攝像頭,在監控關鍵點采用帶云平臺高速球機,所有攝像頭均為紅外攝像頭,以滿足全方位無死角24小時監控。
2.1.2傳輸
數字信號傳輸基于校園內FTTH全光網絡,減少重復投資。
2.1.3存儲
存儲采用磁盤陣列,滿足所有攝像頭至少兩周的存儲容量。且為以后擴容留下接口。
2.1.4智能分析
攝像頭自行感知高速運動物體或人群聚集現象,自動將畫面切換至事發點附近攝像頭的畫面。
熱成像系統,采用熱成像的方式,對隱蔽角落的安全防范進行管理。
2.1.5后臺軟件
實現鏡頭轉換,畫面伸縮,自動巡視,云臺控制等功能。
2.1.6后臺顯示
采用液晶拼接屏方式,拼接縫隙小于4.9mm。
2.2門禁
2.2.1門禁設置分區、分時權限
2.2.2系統互聯:門禁系統不是作為一個單一系統存在,可與監控、報警、消防等其它系統實現聯動集成。
2.2.3門禁卡可以手機卡集成,或采用普通白卡方式。
2.3電子圍欄
學生出入校門自動記錄出入時間,可向指定手機發送短信通知。
2.4巡更與對講
準確記錄校內安保人員準時、準確的巡視校區。
2.5消防系統
消防系統與校園廣播、門禁系統聯動。
(3)智能校區
3.1綜合辦公系統OA
基于網頁及終端APP的綜合辦公平臺,可定制化的模塊及開放端口,基本模塊包括通知公告、公文流轉、電子郵件、通訊錄等。擴展模塊可進行自定義的流程管控,例如:人事檔案管理、固定資產管理等。同時預留與門戶網站、監控平臺、考勤管理、一卡通等平臺及數據庫的接口,作為校園智能化軟件平臺的核心。
3.2校園一卡通
校園一卡通可集成教師的考勤、電子辦公;安保人員的電子巡更、門禁、監控;學生的餐廳、消費、圖書借閱等功能,并將功能集成到普通一卡通卡片或者智能手機UIM卡中。
RF-UIM一卡通業務,是指借助RF-UIM雙界面卡中的的RF功能,實現政企、集團范圍內彩門、門禁、停車、食堂等應用集成的新業務。除傳統RF功能外,RF-UIM一卡通平臺還可以與供企業OA管理,短信通知及其他電信業務相結合,為政企集團用戶提供全新的服務支撐。
3.3考勤、門禁、電子巡更系統
校園重點場所、公寓、圖書館等相關設施安裝門禁系統,可采用普通門禁或彩門形式自動登記來訪人員,同時進行考勤記錄。另外可與安保人員電子巡更相結合,提高校園安全性。
3.4餐廳、商戶消費系統
校園餐廳、超市或其他商戶及宿舍管理中的水電暖費用管理等,可借助統一消費系統進行管理,在幾個關鍵位置設置充值平臺,可自定義賬戶類別或設置分賬戶,如關聯銀行賬戶可實現在線充值或自動充值。
員工可持手機在食堂消費終端機上進行刷卡消費,食堂管理員可通過該終端機為員工餐卡充值,OTA功能接口開放后可實現后臺員工餐補發放(空中短信方式,不用員工持卡寫入),可通過WEB管理平臺對員工的消費充值記錄做統計或查詢。
3.5平安校園-全球眼系統
與監控系統做接口,可配置權限實現校園內監控信號在網絡終端的監控、回放,包括PC端及手機端。
3.6校園對講系統-天翼對講
園區關鍵人員配備具備對講功能的智能機,該智能機可實現外網通話、網內對講及監控信號播放功能,替代部分內線電話功能,同時利用wlan的內網資源減少通訊費用。
3.7微信平臺的應用
面向教師、學生和學生家長開放具備不同權限的微信平臺功能,對教師可作為移動辦公網絡的補充,同時可對學生及學生家長推送校園內信息,例如:考試排名、課程安排、食堂菜單、就業資訊等。
3.8智能車庫及車位引導系統
園區道閘與一卡通系統接口,持有一卡通的車輛可實現中遠程開關道閘,自動登記記錄等功能。如園區車位數較多且較為分散,可利用無線地磁進行車位引導導向。
電梯控制可感知VIP用戶進入校園內,可將電梯停至指定樓層,VIP用戶無需等待,電梯直接運行至指定樓層。
3.9電子學籍檔案管理
利用數據庫及綜合辦公的擴展流程管理系統,實現新生入學到畢業就業的全流程資料管控,同時借助微信平臺,學生或家長可隨時查詢自己的學籍信息。也可由校方將匯總后的就業數據等信息對外展示。
3.10教學資源自動錄制及展示
利用綜合辦公系統或學校網站、微信平臺將學校教育資源集中展示,教師可錄制相關視頻,存于數據庫中,可利用教室內電視、會議室中投影或會堂中多媒體設備進行展示。另外可將教室及實訓基地中的關鍵攝像頭替換為更加清晰的高清攝像頭,實時錄制上課時教室講課的視頻及實訓基地中重要的'現場演示視頻,放到服務器端方便學生課后回放復習。
(4)多媒體教室、校園廣播及視頻會議系統
每個教室借助于全光網絡可以將校內服務器或互聯網上資源在教室內視頻終端播放。多媒體教室內所有設備均可通過智能機進行操作。
校園廣播分區、分時、分級控制。最高權限為安全權限,結合消防及門禁系統。
視頻會議系統分為大屏顯示系統,發言系統,遠程播放系統等。
(5)建筑智能化
5.1空調系統
5.2新風系統
5.3電梯系統
5.4直飲水系統
5.5照明系統
5.6水電一體的一卡通控制功能
學校數字化校園應用平臺建設示意圖
二、預期效果和目標
濟南第九職業中等專業學校項目建設規劃的總體目標定位為利用技術創新手段,通過組織和業務流程再造,提高辦學效益和工作效率,提升管理水平,促進科學決策;在技術實現上,建成學校的三大基礎平臺,搭建資源高度共享的業務及應用平臺,提供個性化信息服務,構筑數字化的教學、管理和校園生活環境。
學校系統的建設目標為:基于統一的技術架構、標準與環境,構建符合學校需求的各應用系統,并對學校各部門相對獨立的數據資源和應用系統進行整合。建立一個統一身份認證中心、一個具有安全性好、可靠性高、可用性強、可管理的門戶中心,一個統一的能對全校數據信息實行集中管理、維護的統一數據庫平臺,從認證層面、信息的集中與個性化服務層面、數據層面上實現全校范圍內數據的統一集中和共享,實現各級部門以及應用系統之間信息資源共享,全方位滿足用戶對學校有關信息資源的查詢檢索,以此來提高學校教育信息化整體水平,為進一步實施學校信息化建設中其他管理及后續應用軟件系統的建設奠定堅實的基礎。
三、保障措施
組織保障:濟南第九職業中等專業學校數字校園信息化建設項目將成立由區政府規劃辦、區教育局管理部門、學校項目辦公室、電教組四級聯動的組織機構,保障項目的統一領導,依據總體規劃、分步實施、標準統一、資源共享、重在應用的原則,有計劃,科學合理地保障完成數字校園信息化建設項目建議的組織機構。
經費保障:濟南第九職業中等專業學校新校區建設項目,槐蔭區政府及上級主管部門擬投入4億余元,其中數字校園信息化建設項目是新校區內部建設的一項主要內容,將有足夠的經費保障項目建議。
技術保障:校長張洪軍系原槐蔭區電教站站長,是山東省信息化建設專家組成員,在推進省、市、區信息化建設中做出突出貢獻。在他的帶領下,學校信息化建設一直走在濟南市中職學校前列,學校網站多次被評為山東省優秀網站;在山東省技能大賽中學校網站設計、網絡綜合布線、網絡搭建三個項目都曾獲得省賽一、二等獎,學校有信息工程系,電教組,擁有莊志孟、李森、劉洪杰、孫順等一批中青年技術骨干力量,能在學校信息化建設中出謀劃策,是項目建設的中尖力量。
環境保障:在新校區數字化校園建設中,全校上下統一思想,齊心協力,在規劃設計、建設實施、輿論宣傳、人員培訓、推廣應用、管理維護和制度建設等方面協調同步,共同推進,以數字資源建設為重點,通過組織和業務流程再造,推動學校進行制度創新和管理創新,采取硬件集群、數據集中、應用集成的模式,實現學校網絡化、標準化、集成化的信息資源共享的大數字化校園環境。
四、進度安排
20XX年3-7月:
廣泛進行社會調研,進行數字化校園信息化建議項目申請立項;
20XX年8-12月:
結合新校區建設,與多家數字化項目公司座談,確立學校的數字化校園信息化建設內容;
20XX年1-4月:
學校數字化校園信息化建設項目立項、招標;
20XX年5-12月:
學校數字化校園信息化建設項目實施;
20XX年1-7月:
學校數字化校園信息化建設項目試運營;
20XX年8-12月:
學校數字化校園信息化建設項目檢查驗收。
數字化校園建設實施方案 篇6
根據《河南省人民政府關于實施職業教育攻堅二期工程的意見(豫政【20XX】48號)和《河南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意見》(豫政【20XX】75號)和《河南省教育廳關于加快推進中等職業教育信息化建設工作的意見》(教職成【20XX】440號)精神,為全面提升河南省中等職業學校教學、實訓、科研、管理、服務等方面的信息化應用水平,以信息化帶動職業教育的現代化。經研究,決定實施河南省中等職業學校數字校園建設計劃,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目標任務
在20XX年開展試點建設的基礎上,從20XX年開始,按年度、分批次實施。至20XX年,全省90%以上中等職業學校達到標準化數字校園建設要求,到20XX年全部達標。
二、實施原則
(一)省、市、縣共建,分步實施。各地要結合當地實際,按照有關文件要求首先對轄區內職業院校進行資源整合,做好統籌規劃,將建設任務按年度分解,逐年實施。
(二)統籌兼顧,公平公正。項目建設采取申建制度,嚴格按照遴選條件和規定程序操作,分批遴選建設對象時,要兼顧公辦和民辦學校,市屬和縣屬學校,做到一視同仁。
(三)動態管理,示范引領。數字校園建設周期根據學校自身基礎分1年或2年建設期。項目學校實行動態管理,對未完成建設任務或驗收掛牌后未能充分發揮示范引領作用的,將予以終止建設或取消其稱號。
三、申建程序
(一)申報條件
1、申報單位必須是獨立設置的中等職業學校,原則上是河南省中等職業教育品牌示范學校或特色項目學校。如學校發展前景良好,在校生規模1800人以上,也可以申報。
2、具有一定的數字校園建設與應用基礎;具備一定的保障能力,能保證組織到位、措施到位、經費到位;具有明確的建設目標和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能有計劃、有步驟、按要求完成建設任務。
3、申報材料內容真實,對建設成效的預期和建設過程的風險有充分的論證和必要的準備。
(二)立項程序
1、學校申報。申報單位須按要求填寫《河南省中職學校數字校園建設項目申報審批表》(附件1),編制完成《河南省中職學校數字校園建設工作方案》(附件2)。工作方案應包括申報單位基本情況(學校情況介紹、數字校園建設優勢)、試點目標(總體目標、具體目標、建設思路及內容)、進度安排、配套政策和保障措施(組織保障、制度保障、人才保障、經費保障)、責任主體(項目建設負責人、項目建設團隊)、預期成果等內容。各單位應于每年的11月20日前向各省轄市、省直管縣(市)教育局申報。
2、省轄市、省直管縣(市)推薦。各省轄市和省直管縣(市)組織有關專家對所轄區域申報的學校進行遴選,并于每年12月10日前將推薦學校名單及申報材料上報至省教育廳,每個省轄市每年可推薦2至3所,省直管縣(市)推薦1所。省屬學校根據學校自身條件直接申報。申報材料包括《河南省中職學校數字校園建設項目申報審批表》(附件1),編制完成《河南省中職學校數字校園建設工作方案》(附件2)各3份,同時提交電子版。
3、省級評審。省里組織專家對推薦上報的學校進行評審,根據評審結果確定下一年度河南省中等職業學校數字校園建設立項單位。
4、項目實施。項目自批復后開始實施,建設周期根據學校自身條件基礎,結合專家意見分1年或2年建設周期。各項目學校每半年上報一次項目進展情況,省里組織專家對項目進行全程指導、中期評估和項目建設期滿驗收,驗收合格后授予“河南省中等職業學校標準化數字校園”榮譽稱號并掛牌。
四、加強領導
1、加強組織領導。省教育廳、財政廳負責全省數字校園建設實施的.統籌管理和監督評估等工作。為切實加強對中等職業學校數字校園建設的指導和管理,省里將抽調有關專家組成中等職業教育信息化建設專家咨詢委員會,對各地信息化建設工作定期開展實地指導。各地教育行政部門和有關學校要高度重視,統籌規劃,健全機制、整合資源,加大力度推進建設工作。
2、落實經費保障。對于批復建設的項目學校,省財政將以獎補形式對項目學校予以支持。各省轄市、省直管縣(市)也應安排專項資金支持該項計劃的實施。
3、嚴格建設標準。根據《教育部關于發布職業院校數字化校園建設規范的通知》(教職成函〔20XX〕1號)精神,省里研究制訂了河南省中等職業學校數字校園建設規范、評估標準和動態監測機制。各地要依據《河南省中等職業學校數字校園建設規范》(試行)(附件3)要求,高標準、嚴要求,切實做好學校的信息化工作。要結合當地實際,積極引導、鼓勵學校開展數字校園建設工作,支持學校申報省級中等職業學校數字校園建設項目。各地的實施情況將作為職業教育獎補資金安排、實訓基地建設等省級及以上項目安排的重要參考。
數字化校園建設實施方案 篇7
一、建設基礎
(1)基礎與優勢
學院已在20XX年完成了校園網第一期基礎設施建設,目前已建成千兆到樓宇、百兆到桌面、技術相對先進、高速且穩定的校園網絡。網絡核心采用千兆路由核心交換機,現有9臺專業服務器,安裝了辦公管理軟件、教務管理軟件、圖書管理、財務管理等軟件,實現了辦公管理、教務管理、圖書管理、財務資產管理等功能。互聯網接入也升級到辦公網100M電信接入加2M教育網接入、圖書館電子閱覽室50M電信接入,校園網用戶已達500多戶(由于一個機房為一個用戶,但通過該用戶可以實現機房的所有電腦上網,因此實際上通過校園網上網的用戶已超過500個)。學生宿舍已全部接入校園網(由運營商提供互聯網接入),是校園網的一個組成部分,實現了高速訪問校園網。
(2)存在的主要問題
1.校園網上的互聯網應用系統有待增加。除學院門戶網站、各部門二級網站、自行設計開發的一些小型互聯網應用系統如“院長信箱”、“網上報修”、“等級考試網上報名”、“工資查詢”、“學生收費”外,目前校園網上運行的大型商品化的互聯網應用系統只有辦公系統(武漢開思源公司產品)、正方現代教育管理信息系統-WEB服務管理子系統(杭州正方公司產品)、郵件系統(北京安寧公司產品)。當今校園信息化發展的趨勢要求我們必須逐步實現學院各項教學工作與管理工作的網絡化、數字化,因此我們要逐步建設一批互聯網應用系統,一是購買一批大型商品化互聯網應用系統,二是自主開發一些小型的校園網應用系統。
2.網絡監控管理缺乏。目前還沒有實施對校園網進行網絡監控、流量監控,不能有效地對校園網用戶使用互聯網的情況進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主要表現在不能按網監部門的要求提供校園網用戶上網情況的日志備份,一些用戶濫用迅雷下載、PPS網絡電視等軟件占用大量的帶寬拖慢其他校園網用戶網頁瀏覽的速度。將要實施的校園網監控項目可解決這些問題。
3.校園網還未實現網絡全覆蓋。目前學院院內基本上實現了網絡有線全覆蓋,全院網絡無線覆蓋還有許多工作要做。
二、建設目標
(1)總體目標
通過數字化校園網絡基礎建設和應用系統的功能開發,構建一個融教學、科研、管理、生活和服務為一體的數字化校園環境,提高學院的科學管理水平,營造學生的優良學習環境,創建職工工作生活的便利條件。完善校園網基礎設施建設,構建技術先進、擴展性強、安全可靠、高速暢通、覆蓋全校的校園網絡環境。建立公共信息系統,提供先進數字化管理手段,提高管理效率;建立功能齊全的教學管理系統;配合“工學結合”教學模式,建設內容豐富的網絡教學資源平臺,實現數據資源共享。通過數字化校園的建設,為培養高技能應用型人才和服務社會搭建公共服務平臺,推進教育信息化、管理信息化、服務信息化。
(2)具體目標
一是加快推進校園網絡的升級改造,建立多層次可控出口網絡體系,全面推進校園無線網絡建設,實現全方位高速互聯;二是實施校園網安全監控項目,保證校園網安全高速穩定的運行;三是建設一批應用廣泛的互聯網應用系統,全面地提升學院校園信息化建設水平;四是高標準的進行新校區網絡基礎、網絡設施建設工作,包括樓宇有線、無線、專網系統規劃建設。五是拓展校園一卡通功能,深入推進校園一卡通工程。
三、建設內容
(1)構建網絡平臺
1.網絡基礎建設
將所有學生公寓接入校園網,根據需要適時擴充校園網網絡終端,將第二期校園建設工程中的全部樓宇接入校園網,實現學院校園網有線網絡全覆蓋。
建設無線網絡,補充有線網絡,滿足用戶在校園廣場、會議中心等地點,實現任意時間、任意方式聯機上網獲取信息的需要,為用戶的工作、學習、生活提供方便、快捷的校園網網絡服務。
改善校園網與外網的互聯互通,在現有校園網出口帶寬150兆的基礎上,增加200兆出口帶寬,實現校園網多出口、多鏈路的負載均衡機制,建成穩定可靠的校園網。
2.網絡安全體系建設
根據目前學院網絡運行的實際情況,增購網絡流量監測與分析系統,建立校園網絡安全體系,構建校園網絡安全屏障,實現用戶分級管理、網絡監控、上網行為控制、網絡異常報警等功能,保證校園網絡的安全,保證關鍵數據、關鍵應用、關鍵部門的安全,實現校園網絡及其應用系統安全高效的運行。
3.服務器集群和存儲系統建設
補充校園網絡服務器及存儲設備,配置服務器、磁盤陣列,為數據存儲中心提供存儲空間,保證存儲容量達到15TB。
(2)構建應用平臺
1.校園數據標準建設與共享數據中心平臺建設
信息標準化,數據格式和表示的一致性是信息發展的一個主要議題,同時也是數字化校園建設的一個重點。由于學院各個部門、院系各自擁有相對獨立的信息系統和數據庫,并且各個系統自成體系,數據重復冗余,導致了各部門相互之間同一信息不一致,有用的信息不能及時共享,數據的利用率不高,因此因此需要依據《教育管理信息化標準-高等學校信息化標準》及結合學校實際情況建立全校信息數據標準,實現各業務部門數據標準統一、信息準確,方便學校內數據和部門之間數據流通。
通過共享數據中心平臺,可以對來自各部門的信息資源進行匯集、分發、管理、利用。
(1)在共享庫的基礎上盡可能擴展數據的集成范圍,形成大而全的數據中心,作為全校數據統計分析、智能決策支持的權威數據庫;
(2)數據庫能集成到數據中心運行的應用系統盡可能集成到數據中心運行,特別是學校的核心應用,如教務、學工、人事、科研、辦公等應用系統的數據庫集中到數據中心來運行;
(3)對于需獨立運行的應用系統,通過數據交換與共享服務平臺來實現數據的集成與共享,如學校的財務、圖書館管理等應用系統通過數據交換的方式實現數據的共享;
(4)制定規范的數據變更流程,按誰產生、誰維護、誰負責的原則管理權威數據源。
數據中心和各業務系統共同構成一個學校完整的數字化校園信息平臺系統,數據中心實現數據在各業務系統間共享;共享數據和各業務系統數據在一起,支持面向最終用戶的查詢、統計、分析、報表和打印。
2.統一身份認證平臺建設
建立統一的身份認證中心,實現單點登錄,一個帳號和密碼,一次認證即可訪問所授權的所有信息系統。
(1)建立統一的集中身份庫即統一身份數據中心,對數字化校園信息系統所有用戶提供集中和統一管理,同時根據各個業務應用系統的認證方式的不同提供各種靈活的認證機制;
(2)在數字化校園信息系統集中身份庫的基礎上,通過身份管理技術實現身份庫與各個現有業務應用系統(門戶、教學、教務等系統)用戶身份信息在滿足數字化校園信息系統內部業務流程的規則前提下,實現用戶信息的自動同步處理等功能;
(3)在數字化校園信息系統集中身份庫基礎上,提供基于單點登錄,使得用戶只需要通過一次身份認證過程就可以訪問具有相應權限的所有資源。通過統一身份認證的建設,將為數字化校園信息系統的建設,特別是數字化校園信息系統安全控制與管理打下良好的.基礎。
3.統一信息門戶平臺建設
建設統一信息門戶平臺,將各種應用系統、數據資源和互聯網資源集成到一個信息管理平臺之上,把分立系統的不同功能有效地組織起來,為各類用戶提供一個統一的信息服務入口,并提供高可配置性的功能,提供WEB網站頁面風格、布局、內容等方面的定制工具,通過友好交互的界面,把門戶建設成為一個對所有“校園人”都有用、易用、常用、愛用的信息服務窗口,讓校領導、教職員工、學生可以方便的獲取到與個人工作、管理、學習、生活、娛樂等相關的信息服務。統一信息門戶平臺重點解決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1)符合師生使用習慣的高效、可靠的平臺。
(2)提供符合通用標準的、可持續升級的框架。
(3)提供各種WEB應用系統與門戶系統集成的手段,用于完成對不同應用系統的界面集成。
(4)提供安全的憑證登錄手段,用于實現對外部系統和內部無法改造系統的訪問時的單點登錄。
(5)提供滿足用戶個性化使用需求的界面自定義功能。
(6)提供門戶應用開發框架、工具支持,解決學校一些非系統級應用的快速實現要求。
4.教學管理及教學資源共享系統建設
在現有教務管理系統上,引進教學管理信息系統新增部分模塊,實現教學數據統一管理,實現教學動態管理,教學管理信息數字化。
建立教學資源共享系統,建設重點專業優質核心課程網絡教學資源,將中央財政重點支持的優質核心課程的教學資源在網上公開,實現優質資源共享。
建成學生自主學習環境,實現網上授課、網上輔導、網上答疑、網上批改作業功能,為“工學結合”教學模式在學院實施提供技術保證。
5.迎新管理信息系統
迎新信息化解決方案將改變原有的迎新模式,用條形碼或一卡通代表身份、用共享的新生數字化信息確認模式代替手工填寫表格、用信息狀態變化及信息流動代替或部分代替實物流動、以信息共享和交換代替手工操作,從讓學生上網了解報到流程到刷卡進行身份認證,再到刷卡進行交費各個流程,快速方便,極大提高學校各相關部門工作效率,既能為學生和家長提供更好更快的服務,又能整體提升學院的形象。所形成的準確的新生數據資料,將作為學籍管理以及其他學校管理系統的基本數據來源,為學校進行數據統計提供方便。
6.電子離校服務系統
建設電子高校系統,可以讓畢業生免去冒著酷暑,跑很多路,手拿離校通知單到上十個單位加蓋公章的程序,相關部門也不再出現畢業生集中離校階段“人山人海”的擁擠場面,保證了良好的辦公秩序。與傳統辦理離校手續比較,電子離校平臺能實現對畢業生的成績審核、未還圖書、未繳學費、未還貸款等環節的辦理,通過對應的教務管理系統、圖書管理系統、財務處收費系統、學生管理系統進行自動審核,再通過數據中心將學生完成手續情況提交畢業離校主管部門學生工作處,學生工作處審定確認后即可發放畢業證書,完成所有離校手續,從而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畢業生足不出戶就能在網上查看本人的離校手續辦理情況,絕大多數畢業生因提前辦理了退借圖書、繳清學雜費等業務而直接通過系統自動審核通過。如果學生在各業務系統中不符合離校要求的,離校系統顯示未審核,學生去業務部門辦理相應手續后,在下一次定時自動審核時會審核通過。
7.學生工作管理信息系統
學生工作管理信息系統面向學生處、思政教師、學生學業導師和全體學生,包括系統維護、思想教育管理、評獎評優管理、對外交流管理、學生資助管理、勤工助學管理、心理健康管理、軍訓管理、違紀處分管理、學籍管理、就業管理、其他數據管理、日常事務管理、公寓管理、思政隊伍管理、社會工作管理等子系統。系統支持學生工作管理部門、工作人員和全校學生通過網絡發送和接收有關信息,開展在線的業務處理,支持按權限管理的各種申請、查詢和統計報表的輸出打印功能。
8.學生收費管理信息系統
該系統主要管理學生繳費信息,讓管理人員如實掌握學生學費拖欠情況,對部分學生確實因經濟問題存在困難的,學校給予綠色通道;對故意拖欠的學生,控制其下學期選課及欠費學期的成績查詢等權限。收費管理主要包括收費標準設置、成批導入學生繳費數據(銀行代扣)、學生現金繳費管理、助學貸款學校減免處理、與其他收費系統接口、學生年度繳費情況和查詢統計等功能。
9.教材管理信息系統
實現教材基本管理,可由教材服務中心、院系、任課教師錄入選用教材的基本信息,可按教學任務、學生選用等個性征訂。教材服務中心根據學生實際選用教材情況與庫存情況生成教材訂購單,并負責教材采購。按規定進行教材入庫、教材出庫及庫存管理。出庫的形式有以行政班領用、個人記帳、個人領用和對外零售,還可進行報廢處理。整個管理過程均能進行各類查詢統計打印,如到書情況及統計、查詢庫存及統計、學生教材領用清單查詢和統計、學生教材費使用情況查詢和統計、教師領用教材查詢和統計、教材進出收支及差價查詢和統計。學生可以通過WEB形式對自己選用教材及領用教材的情況進行查詢和統計,也可以直接上網查詢個人使用教材明細帳和繳費情況,主要功能菜單:教材代碼維護、基本信息、教材計劃、教材征訂、教材入庫、退還供應商、教材出庫、教材回庫、教材報廢、數據查詢、數據導入、數據設置、教材盤庫、數據統計打印、教材輸出接口等。
10.資產設備管理信息系統
建設資產設備管理系統,實現學校設備資產管理工作從采購、入庫到使用的網絡化、信息化、規范化,使各使用單位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使查詢、統計數據更為方便。系統維護子系統包含角色授權、用戶授權、系統初始化、基礎代碼維護、數據備份與恢復、操作日志維護、系統幫助等功能。設備申請購買主要包括常規設備購買申請、急需設備購買申請、設備購買審批、生成采購清單等功能。設備到貨入庫主要包括庫存信息維護、到貨設備審計/驗收、設備入庫、退還購買廠商、設備出庫等功能。設備處理主要包括已使用設備信息維護、設備報廢維護、設備丟失/報失維護、設備維修維護、設備外借維護、設備調動維護、小型教學設備借用維護、網絡維修維護、報表打印與查詢等功能。
(4)數字化圖書館建設
加強電子圖書、文獻資源庫建設,全面提升圖書館現有硬件設備。新建電子閱覽室,增加館藏電子圖書100萬冊,增加電子期刊50萬冊,把我院圖書館建設成為全省同類院校一流水平的數字化圖書館。
(5)多媒體教室建設與多媒體應用系統建設
在現有多媒體教室基礎上,按國內同類院校先進標準,新建一批、改造升級一批現有計算機多媒體教室,統一所有教學用計算機資源,滿足學院現代化教學需要,
學校現有辦公用計算機很難滿足一些包括圖形圖像制作處理、計算機軟件等專業教師制作多媒體課件需求,購置高配計算機設備,以滿足學院教學用多媒體課件制作要求。通過引進先進課錄播系統,實現精品課程錄制、編輯全過程自動化處理。建設一個高性能的演播室,充分發揮其管理效能。一是新聞的網絡直播,二是教學的質量建設。對現有部分服務器進行硬件升級改造,引進遠程視頻、音頻教學資源點播系統,增容網絡教學資源(包括教學軟件、課件),建設集信息數字化、信息分布式存儲、信息管理和信息跨媒體傳播為一體的集中式資源管理平臺。
(6)構建遠程信息交流平臺
以遠程雙向音視頻教學培訓系統為基礎,構建遠程信息交流平臺,為學院與行業企業、社會成員開展遠程教學、培訓、技術服務等提供技術支持。一方面學院為企業員工、社會成員提供高技能、新技術的培訓,為企業開展技術服務,支持企業在崗人員技能更新,并參與企業的技術改造和創新活動;另一方面讓企業生產一線的生產過程、工作流程等信息實時傳輸到校園,使企業的專業人才和能工巧匠可以在生產現場直接開展教學工作,促進企業新技術、新工藝等資源與課堂教學內容的有機結合。
(7)建設開放的虛擬實驗實訓中心
按照“認知實習→技能仿真→實踐操作”的模式,規劃建設符合企業現狀的實訓系統,實施信息化手段構成的實訓基地,建設實驗實訓過程可重現、且任何學習者在任何時間和任何地點可共享使用的、開放的虛擬實驗實訓中心,充分利用現代數字化技術,培養學生認知實習和模擬操作能力,提高學生實踐技能應用水平。
(8)校園智能卡系統建設
建立統一的智能卡身份識別系統,實現統一的電子支付服務。凡是需要確認身份及付費的各種應用都可以用校園智能卡來實現。身份識別系統提供多級安全認證形式,電子支付系統提供連接學校和銀行間的圈存功能,實現多種支付和清算業務。智能卡系統與其它應用系統間有多種靈活的數據接口,不僅為智能卡各子系統提供“以卡代證”和“以卡代幣”服務,而且還為實現學校各項管理活動的MIS系統、OA系統、信息門戶、教學資源等應用系統提供相關認證服務。實現在校園的各個場所的刷卡消費、身份識別、門禁管理和自助查詢等功能。
四、保障機制
(1)設立組織機構
成立工作領導小組,統一領導、分級負責,責任到人,確保數字化校園建設工作快速、健康、順利地實施。
(2)建立一支高素質技術隊伍
多途徑的提高數字化校園建設和管理人員的業務水平和技術水平,為數字化校園的建設與運行,尤其是校園智能卡建設提供有力的技術保障。隨著數字化校園的不斷推進,網絡中心需要增加技術人員,人員配置7至8人較合適。
(3)重視科研與合作研發
培養建設和管理人員的研發能力,積極鼓勵建設和管理人員參與數字化校園的建設與研發工作,為數字化校園的建設可持續發展提供人才保障。
五、經費預算
數字化校園建設規模越大與程度越深,所需要的資金就越多,目前我校資金仍然十分緊張,我們不能像其它學校一樣投入一兩千萬來進行數字化校園的建設,我們要按照學院的統一規劃,根據我們的財力逐步推進、分期實施,建設一個功能強大、技術先進的服務平臺,實施校園一卡通等一系列校園數字化建設工程。
數字化校園的管理系統很多,我們要根據學校的財力分期投資建設,先建設好“共享數據中心平臺”、“統一身份認證平臺”等基礎平臺,再考慮建設可以提高工作效率的系統如“迎新管理信息系統”、“電子離校服務系統”,其它系統最后建設。
數字化圖書館建設、多媒體教室建設與多媒體應用系統建設、遠程信息交流平臺建設、開放的虛擬實驗實訓中心建設、校園智能卡系統建設,根據學校的財力,分批投入,逐步建設。
數字化校園建設實施方案 篇8
一、項目名稱
省前中學生成長系統
二、項目背景
學校自19xx年開始建設校園網絡,在常武地區率先進行數字化校園的建設與研究,提出了數字化校園建設模型,進行了相關課題的研究。學校目前擁有服務器十多臺,交換機20多臺,計算機400多臺、信息點1000多個,是常州市首批一級校園網,所屬網站被評為常州市和武進區十佳網站。多年來,學校信息化工作堅持適度超前和主流技術,以穩定的系統服務和不斷創新的教學嘗試,形成了自己的工作特色。
近年來,隨著學校辦學特色化、多樣化和信息化的需要,我校組織了信息化工作座談會,調查研究目前學校的信息化應用狀況,溝通交流了相關需求,制定了省前中數字化校園發展規劃,形成新的數字化校園建設模型——五三模型,五層分別是:
1、基礎設施層;
2、協議數據層;
3、教育服務層;
4、應用系統層;
5、終端界面層。
“三”主要是指三大支持,分別是:標準、安全和運維。該信息化發展規劃經校長室和教代會代表的審議,已經納入到學校新一輪的三年主動發展規劃中。
在我們的信息化發展規劃中,我們將學校的應用系統分成十大系統,分別是課程學習系統、教學支持系統、教務管理系統、學生成長系統、教師發展系統、學校辦公系統、檔案管理系統、后勤服務系統、學校門戶網站和團隊協作網站。我們認為,學校的主要業務是教育和教學,是為學生的'成長提供教育支持的活動,所以,課程、教學與學習應是學校的主要業務。圍繞著這些核心業務,我們需要重點建設的是課程學習系統、教學支持系統、學生成長系統和教師發展系統,這些系統都具有教育行業特有的管理思想與業務流程,統籌協調這些系統需要一個教務管理系統。以上五個系統可以作為學校的核心業務系統。其它的屬非核心業務,可以采用其它行業的業務流程和管理思想來進行。
三、項目目標和內容
根據上述信息化規劃,我們將學生成長系統作為常州市數字化學校的項目來進行申報,試圖解決學校目前需要的學生管理信息化的問題。
1、項目總體目標
學生成長系統建設的主要目標是從學生在校的三年學習經歷和成長歷程來考慮,根據學生成長的經歷、時段、主要活動和成長特點采集相關數據,包括學籍、學業成績等基礎信息外,也有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常規管理等記錄,還包括學生三年的所有活動、學生作品、成長經歷等內容。通過對這些數據的管理、存儲和分享,一方面是為學校的其它管理信息系統等提供信息服務,同時也是幫助學生進行成長思考與回顧。
由于目前學校有許多和學生成長相關的系統,存在著數據混亂、分類不清、交換不暢的情況,如何整合這些數據,我們覺得首先要進行合理的分類與規劃,形成一個滿足現有狀況和今后需要的學生成長數據結構,再根據這個數據結構進行分期分批的項目實施,最終進行一定程度上進行數據分析與挖掘,綜合形成省前中學生的成長指數。
學生的成長數據應該與其它系統進行一定程度上的數據共享,能滿足不同層次上的數據共享要求,如數據的導入與導出、數據交換和互操作等,要能兼容已有的學校原有各種學生管理系統,要能與省市區教育網形成數據交換,共建共用基礎教育公共服務平臺。為達到上述目標,我們必須要進行數據標準的研究,廣泛收集目前在基礎教育學生數據的標準與規范,在兼容這些標準的基礎上進行數據交換和數據描述的規范與統一,只有這樣,我們的學生成長系統才能在更廣泛和更深入的層次上做到共建與共享。
2、數據結構
在我們設計的學生成長系統中,它的數據結構包括九大類:
(1)基礎信息:包括學生基本信息(姓名、性別、國籍、身份證號等)、學生簡歷(學生主要的學習經歷與簡歷信息)、學生家庭信息(學生家庭基本信息、學生家庭成員信息、外地學生在本地聯系人信息等)、學籍信息(主要是省市學籍管理的必需數據,如學籍號、所在班級、身份證號、戶籍詳細地址、家庭詳細地址、監護人信息、是否報到、學籍狀態、學籍異動等)、入學信息(主要是學生參考中考所提供的入學信息,如準考證號、畢業中學、組織關系、是否應屆、操行等第、來源地區、聯系電話、考試證號、特長生、中考成績、第一志愿學校、錄取批次、錄取性質、錄取學校、錄取時間等)和畢業信息(主要是根據高考要求所提供的畢業信息,如畢業班級、考生號、考籍號、錄取學校、錄取批次、高考成績、省名次、選課、選修成績等)
(2)學業信息。主要是提供學生平時在校學習過程中所產生的各種學業信息,主要包括:網絡學習信息(為方便與各種學習管理系統和網絡課程系統所需要的學習者信息,如:個人信息、學業信息、管理信息、關系信息、安全信息、偏好信息、績效信息、作品集信息等八類)。選課信息(學生在國家課程、地方課程、校本課程開設過程中的選擇信息)、成績信息(從學生入學到高考期中參考歷次考試匯總數據)、學分信息(學生在學校開設的各課程和各學段的學分情況匯總數據)。
(3)綜合素質。(對學生進行的綜合素質評價數據,包括道德品德、公民素養、交流與合作、學習能力、運動與健康、審美與表現等六個方面,也包括各學期的班主任評語和操行等第等情況)。
(4)體質健康。(包括學生在各學期體檢過程中產生的數據,如身高、體重、視力、疾病等信息和平時的身體健康狀況。此外,體育測試中所產生的如肺活量、耐力項目成績、柔韌力量類項目成績、速度靈巧類項目成績等成績也應該納入到該類中)。
數字化校園建設實施方案 篇9
為全面提升我市中小學教育信息化水平,大力推進素質教育,加速實現全市基礎教育現代化,全面落實《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和《z市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行動計劃(2014-2020年)》。根據《山東省普通中小學基本辦學條件標準(試行)》,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進一步加大現代教育技術在教育教學實踐中的應用,堅持以“班班通”建設為抓手,以教育資源建設與應用為重點,以改革教學應用模式為突破口,以提升學校管理效率為出發點,以人為本,統籌規劃,更新發展觀念,創新發展模式,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促進城鄉教育均衡發展,努力實現教育現代化,為我市經濟建設和社會和諧發展服務。
二、目標任務
根據《山東省普通中小學基本辦學條件標準(試行)》和《z市中長期教育改革與發展行動計劃(2014-2020年)》文件精神,結合實際,統一規劃、協調安排、逐步實施。通過z市數字化校園創建,逐步推進全市教育現代化的實現。具體創建目標,2014—2019年5年內建設至少500所標準數字化校園。
(一)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把教育信息化作為全市教育現代化發展整體戰略的重點,構建先進、高效、實用的數字化教育基礎設施。以縣區為節點,建設以縣區為主的教育城域網,主干網絡千兆。學校建設百兆以上校園網絡,實現信息點全覆蓋,信息中心配備三層核心交換機、一定數量的服務器,各級網絡必須具備網絡安全措施。農村較偏遠學校可實現不同形式的專線連接。學生用計算機教室、教師用計算機、“班班通”達到《山東省普通中小學基本辦學條件標準》要求。至少配備一口滿足最大班額人手一機的學生用計算機教室,努力推進網絡教學班建設。
(二)促進優質教育資源普及共享。加強縣區資源中心等公共服務平臺建設,積極構建以縣區為主的資源共建共享建設體系,實現學科資源全覆蓋。學校要建設體現本校特色的教育教學資源、數字圖書館等服務平臺,并逐年更新增加,建設至少一口電子閱覽室,努力建設校園電視臺,提高資源使用率,推動義務教育均衡發展。
(三)強化教育信息化應用體系。加強教師電子備課平臺、網絡教學教研平臺、學生自主學習平臺、考試與評價平臺、虛擬實驗室等多元化應用平臺建設,重視信息技術專業隊伍建設和教師全員培訓,提高教師信息技術應用水平。
(四)加強數字化校園平臺建設。推進學校電子政務建設,以學生和教師兩個基礎庫為著力點,加快學校管理信息化進程,促進學校管理標準化、規范化,不斷完善學校數字化校園平臺,積累基礎資料,掌握總體狀況,加強動態監測,提高管理效率,為社會提供公共教育信息,不斷提高全市教育數字化、現代化水平。
三、創建原則
(一)超前規劃。加大數字化校園建設力度,在現有信息化設施的基礎上,超前規劃,進一步加快教育信息化終端設施普及步伐,促進學校教學、科研、管理、服務等工作從傳統的行為方式向數字化行為方式轉變,綜合提高學校的數字化水平。
(二)統一標準。按照《z市數字化校園評價標準及評估細則》要求,對基礎設施、資源建設、教學應用、管理應用等方面進行規劃實施,嚴格標準,明確數字化校園創建的任務。
(三)整合平臺。全面應用學校網站,整合鏈接教學、資源、管理等各類校園信息平臺,鼓勵學校之間在教學應用上的“百花齊放”和“爭奇斗艷”,促進教育信息化全面發展。
(四)共享資源。要以學科、備課組、農遠資源為中心,圍繞電子備課平臺、學校網站等,積極整合優質資源,逐步實現縣區、學校、學科三級資源共享體系。
(五)整體推進。要統一創建步伐,按照規劃時間,逐步實施。召開創建動員會、研討會和成果展示會,積極培養在資源建設與應用、學科教學與應用和學校管理過程中的典型,發揮引領作用,通過校園宣傳簡報、學校網站等多種形式,形成整體推動效應。
五、創建方法
(一)宣傳發動,細化目標,層層分解,責任到人。要認識到信息技術在教育改革中的重要地位,形成充分利用信息技術來提升教育教學水平、提高管理效率的理念,要把理念轉化為具體的工作目標和任務,要通過對全體師生的宣傳發動,根據《z市數字化校園評價標準及評估細則》將任務目標層層分解,并落實相關人員的責任,將創建工作落到實處。
(二)制定方案,確定步驟,適用策略,形成特色。在創建過程中,要形成創建方案,制定具體的工作流程,明確創建時間表,確定創建步驟,選擇適當的創建策略,排解創建難點,扎實有效、有序推進,并力爭形成特色。
(三)建立機制,加強培訓,全員參與,示范引領。建立長效機制,促進信息技術應用,將教師應用信息技術的情況與學校考核機制相結合。加強培訓,全員參與,分層分級抓好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領導、應用、開發、管理、學科教學五支隊伍建設,培養典型,發揮示范引領作用,全面提高教師應用信息技術能力。
(五)突出實效、堅持不懈、常態應用、創新發展。創建學校要突出實效,讓應用保持持續的穩定的狀態,各項工作始終處于緊緊依靠信息技術作支撐的高效運行的狀態。要有創新的理念、創新的思維、創新的實踐,不斷為注入新的活力,不斷形成新成果、新特色,始終把握時代的脈搏,常創常新。
六、創建程序
(一)學校自評。創建學校成立自評工作小組,統籌協調創建工作,召開動員大會,部署自查自評工作,填寫《z市數字化校園創建申請表》(一式三份)和《z市數字化校園創建自評得分表》(一式三份)。
(二)縣區初驗。各縣區成立數字化校園領導小組,根據學校自評情況,通過看材料,實地查看,座談等多種形式,組織實施現場檢查驗收,針對問題,及時整改,匯總后以縣區為單位上報z市數字化校園建設領導小組。
(三)市級驗收。z市數字化校園建設領導小組依據《z市數字化校園評價標準及評估細則》組織驗收,達到標準要求的,授予"z市數字化校園"稱號,并進行獎勵、頒發獎牌。
經驗收通過的學校,自授予稱號之日起,每隔兩年復查一次。主要指標下滑的,給予黃牌警告并限期整改,整改后仍不能達標的,取消已授予的稱號。
七、保障措施
(一)加強領導,健全機構。成立相應領導小組,設立專職機構,做到人員到位,措施到位,為數字化校園創建提供組織保障。
(二)保障經費,加大投入。統籌管理“兩費”資金,協調安排教育信息化建設專項資金,積極爭取各級政府對學校教育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的`支持,將配備和維護資金列入學校預算。嚴格落實臨教財字﹝2009﹞2號文件精神,進一步加強“兩費”的管理使用,并在每年的教育費附加及學校教育公用經費中也安排一定比例的專項經費,用以支持教育信息化建設,為數字化校園的創建提供資金保障。
(三)強化機制,科學評估。切實加強對數字化校園工作的檢查考核,形成強而有效的高效管理機制。各縣區要建立長效激勵機制,市教育局也將根據創建情況,對創建成功的學校給予一定的資金獎勵。鼓勵各縣區積極探索,敢于創新,對在實施過程中的好經驗、好做法,及時總結,積極推廣。把《z市數字化校園評價標準和評估細則》確定的各項指標納入各縣區和相關部門綜合評價和績效考核體系,定期組織開展檢查評估工作,科學分析創建效果,通過數字化校園創建簡報、專題網站、研討會等形式,定期公布創建情況。
數字化校園建設實施方案 篇10
一、建設基礎
學校重視數字化資源建設工作,學校所有教室、機房、部分實訓室、工場已安裝了多媒體教學設備。校園網絡采用三層管理技術,用千兆骨干網絡將13個樓宇用光纖連接起來,采用VLAN技術對校園網網絡進行了劃分。學校教師和學生電腦桌面100M接入校園網絡,接入點達1500余個。自校園網建設以來,我校在校園信息化建設方面取得了很大的進展,積累了一定量的信息化資源和建設經驗。
二、建設目標
完善校園網基礎設施建設,構建技術先進、擴展性強、安全可靠、高速暢通、覆蓋全校的校園網絡環境。建立公共信息系統,提供先進數字化管理手段,提高管理效率;建立功能齊全的教學管理系統;實現數據資源共享。提高全校師生信息化水平素養,通過數字化教學資源建設,為培養高技能應用型人才和服務社會搭建公共服務平臺。
三、建設內容
(一)共享型教學資源建設
通過共享型教學資源建設,聚集優質教育資源,可以使教師在更大范圍內得到共享,可以使學生得到最好的教育。具體包括共享型教學資源建設、互動資源管理平臺建設、網絡教學系統建設三部分。
1.共享型教學資源建設
建設學校共享型教學資源,建成集素材、教學課件、試題庫、常用軟件等為一體的,與課程改革配套的教學核心資源庫,與行業企業聯合研發的多媒體課件,建成包含4個重點建設專業在內的9個共享型專業教學資源庫。此項任務和內容具體見4個重點建設專業的建設方案。同時繼續加強館藏圖書、電子圖書、期刊等文獻資源庫建設。爭取到20xx年重點建設專業的課程均有一定高質量的教學資源。
2.互動資源管理平臺建設
互動資源管理平臺主要有臨時交換文件夾(用于教師臨時存儲資料,交換資料,可刪可增,權限公開。每位教職工都有一個屬于自己的文件夾,教師之間存取、交換資料,臨時放上課用素材,課件等,作用大,是老師們用的最多的平臺之一)、個人資料文件夾(用于教師個人保存一些個人的資料)、校迅通(發布學校通知、公告、提高了工作效率,實現了無紙化管理)等功能。
3.網絡教學平臺建設
爭取到20xx年底建成網絡教學平臺,包括網絡課堂教學、仿真實訓、選修課堂、學生作業、學生評價、成績管理等。利用網絡教學平臺實現高質量教學資源、信息資源和智力資源的共享與傳播,在教學的各個環節引入數字化教學,同時促進高水平的師生互動,促進主動式、協作式、創新型的學習,從而形成開放、高效的`教學模式,發揮學生自主學習積極性,更好地培養學生的解決能力和創新能力。
(二)教學管理平臺建設
學校利用學分制系統及學生學籍管理系統,對全校的所有師生的教學數據實行統一管理,包括有教師任課、學生信息、學分成績等一系列信息的網絡化查詢服務,真正做到教學管理信息數字化。
(三)數字化校園辦公系統建設
逐步建立完善的辦公計算機管理系統,實現校園內辦公數字化,提高辦公利用效率和管理水平,使學校的校務、教學、德育等方面建設成規范化、標準化、系列化的數字化辦公管理系統,可以通過局域網服務學校各部門,而且可以借助教育局系統的辦公網絡直接為教育局有關部門提供服務。
四、資源庫建設的初步成效
在學校資源庫建設領導組的領導統籌和全體教師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添置了獨立的資源庫服務器,配齊所有教師電腦,所有教室配備電教平臺,購買了部分多媒體素材,提供了一些教學資源的下載服務等。
(二)采用各種方式對全校教師進行了有針對性的培訓,教師信息化水平得到了較大提高,現代化教學意識得到了加強。
(三)學科動態資源和學生作品已初具規模。教師的電教作品在上級舉辦的各類評比中有多個獲獎。
(四)資源庫的建設和應用,提高了課堂教學質量,提高了教師的工作效率,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師生嘗到了應用資源庫上課的甜頭,更激發了教師參與資源庫建設的積極性和熱情。
五、保障機制
(一)制度保障。制訂學校數字化教學資源庫建設的規章制度,明確數字化教學資源庫建設的規范、意義和責任。健全調整各項考核、分配和獎勵制度,做到導向正確、政策透明、及時兌現、適時調整。通過激勵機制,鼓勵創新和改革,不斷完善我校數字化教學資源庫建設。完善健全現有的監控機制,做到師生參與、專兼結合、內外聯動、賞罰分明,使項目建設質量實現最大化。
(二)組織保障。建立以校長為組長,分管校長為副組長的建設領導小組,建立以學校信息中心負責人為責任人的工作小組。做到職責分明,實行職責責任制,各司其職,統一指揮,做到信息暢通、運轉協調、統籌兼顧,實現項目建設各項工作制度化、信息化、規范化。
責任校領導:
責任人:
成員:
六、存在的不足及今后努力方向
在資源庫建設過程中,目前還存在著諸如各學科發展不平衡、全員參與度不夠、制作水平參次不齊的狀況,特別是獨立開發制作的高水平課件太少。因此今后還需采取各種措施,加強領導與組織,鼓勵廣大教師充分運用現代教學技術手段,制作更多適合于教學的多媒體輔助教學資源,不斷充實和完善教學資源庫。我們還將努力推進軟硬件建設,提高網絡安全系數,最終建立起具有職教特色的學校數字化教學資源系統,為學校教育教學及管理服務。
【數字化校園建設實施方案】相關文章:
數字化校園建設匯報材料范文07-03
中學“數字化校園”建設工作總結06-15
學校數字化校園建設自評報告范文03-22
綠色校園建設實施方案03-02
校園安全建設實施方案11-08
智慧校園建設實施方案03-11
校園足球建設實施方案11-23
文明校園建設實施方案12-16
平安校園建設實施方案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