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學信息化實施方案(通用12篇)
為確保事情或工作高質量高水平開展,就常常需要事先準備方案,方案是在案前得出的方法計劃。方案應該怎么制定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信息化實施方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學信息化實施方案 1
為進一步加快學校教育信息化建設進程,推動教育現代化,切實發揮信息技術在教育改革中的作用,提高教學和管理的質量與水平,根據《焦作市教育信息化三年行動計劃》、《沁陽市教育局20xx年工作要點》(沁教文?20xx?1號)和《20xx年實驗小學工作思路》,結合我校實際,特制定我校教育信息化應用實施方案。
一、工作目標
1、構建學校“三通兩平臺”(實現寬帶網絡班班通、優質資源班班通、網絡學習人人通、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務平臺),營造數字化學習環境,共享優質資源,建設智慧教育。
2、實現“四個一”教學模式與教育信息化的深度融合。全體教師人人能上“四個一”教學模式與教育信息化的深度融合的達標課,推出50節精品課。
3、教育管理在線平臺應用常態化。
4、提高校園電視臺節目質量,每周更新一期節目,成為學校教育信息化工作的亮點。
5、學校網站能正常訪問,定期更新,成為學校對外宣傳的主陣地。
二、具體措施
(一)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1、建立ftp服務器(校級資源庫),班班通同年級、同學科及跨年級資源共享。
2、實現校園無線網絡全覆蓋。
3、裝修校園電視臺,提高錄播質量。
4、對網站進行升級改造,添加手機客戶端功能,增加《實小風景線》電子版和《網絡咨詢》兩個板塊。
(二)推進“四個一”教學模式與教育信息化的深度融合
全體教師積極參與“四個一”教學模式與教育信息化深度融合的探討,人人能上“四個一”教學模式與教育信息化深度融合的達標課,推出50節精品課。重點做好以下幾項工作:
1、在市信息中心和教研室的指導下,通過骨干教師賽課,語數外各推出1至2節精品課,作為樣板課,在全校進行推廣。
2、發揮骨干教師示范引領作用,組建學校“四個一”教學模式與教育信息化深度融合專家指導組,對全校教師分學科進行培訓,指導教師如何將微課程運用到教學過程中。
3、全員進行賽課,教師人人能上“四個一”教學模式與教育信息化的深度融合的精品課。
4、將ppt課件、微課應用和英語網絡教材的使用作為學校賽課的.重要評價標準,教師上課能夠正確使用班班通設備,凡是上課時不能正確運用教育信息化技術提高課堂效率的,不能評為達標課。
5、每學期至少開展兩次微課制作大賽,并將優秀作品在網站、微信等平臺上進行展示。
(三)大力建設學校資源庫及平臺
建設一個資源充足、種類齊全,使用方便的樣本資源庫,鼓勵師生積極參加現代教育技術創新和師生信息化成果展示。
1、用好學校數字化圖書館。師生人人會登陸學校數字化圖書館,師生能夠在線閱讀,在線交流。
2、開展班級資源庫評選活動。分優秀、合格和差三個等級,并在晨會上進行優秀班級資源庫命名,實行動態管理,每兩周評選一次。
3、征集20xx年以來教育教學優秀資源活動,充實學校資源庫。
4、建立實驗小學微信平臺,人人參加微信,教師每周在微信上最少進行一次教育教學交流。
5、開展學生網頁制作大賽,篩選優秀學生網頁作品在學校網站展示。
(四)全面推進教育管理在線的運用
1、規范公文流轉。上級和學校文件、通知等必須在教育管理在線上進行運轉。
2、撰寫教學反思。教師和行管人員堅持每天寫好教學反思、工作日志。
3、每學期最少開展兩次教育管理在線平臺優秀日志、教育反思評選活動。
4、每學期開展一次信息化優秀科室評選活動。
5、優秀微課作品在教育管理在線平臺展示。
(五)提高校園電視臺辦臺質量
1、結合學校中心工作,每周確定一個主題,根據主題制作節目,實現周周有節目。
2、在教育臺指導下,增加師生DV校園、才藝秀和感動實小人物事跡展等版塊,提高師生參與校園電視臺的興趣,豐富師生的課余生活。
3、邀請知名節目主持人到校與家長、師生代表參與校園電視臺節目制作,提高校園電視臺辦臺質量和影響力。
4、圍繞重大節日,開展主題教育實踐活動。
5、堅持每月將好的節目和新聞線索向市級以上新聞媒體推薦,提高學校知名度。
6、每周將校園電視臺節目鏈接到學校網站上,并在班會時間組織全體教師觀看,提高師生參與校園電視臺節目制作的積極性。
(六)創焦作一流校園網站
建成集學校管理、信息發布、資源共享、網絡教研、互動交流等多種功能于一體的信息化應用的綜合平臺。
1、對學校網站進行升級改造。美化學校網頁,在現有版塊的基礎上,增加《實小風景線》電子版塊和師生各類信息運用(網頁制作)版塊。
2、增加手機客戶端,實現手機快速瀏覽。
3、實現教育管理在線平臺與學校網站鏈接,所有教師撰寫教學反思或行管撰寫工作日志時,必須通過學校網站進行登陸。
4、規范網站管理,定期更新網站內容,嚴格網站工作審批程序,建立科室信息員工作制度,重要活動、新聞時效性強的工作要當天活動、當天更新。
5、每周確定一個主題,選擇優秀微視頻在學校網站上展示。
三、保障措施
1、加強領導,精心組織。成立實驗小學教育信息化工作領導小組,負責組織領導和工作協調,及時研究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
2、統籌協調,密切配合。教育信息化建設工作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各級各部門要各司其職、密切配合,做好相關工作,形成工作合力。信息中心要對加強對教師信息化應用培訓,確保教師熟練掌握各項教育信息化手段。各處室每周至少向信息中心上報五條信息。
3、加強監督,嚴格考核。成立信息工作專項督導組,由辦公室和信息中心參與,對各科室工作任務進行督導,對在規定時間內完不成任務的科室或責任人進行責任問效。
小學信息化實施方案 2
隨著信息時代的來臨,信息化已經進入了校園,并且在日常教學教育工作中開始扮演著一個重要的角色;作為新一代的科學技術,電腦及互聯網使得我們與世界之間的距離變得觸手可及,舉手之間,世界的每一個角落都可以呈現在我們的眼前,從此,我們的視野不再局限于三十平米的空間,我們的活動不再受制于兩點一線;作為一所具有先進教育理念的學校,作為一所有著優越教育資源的學校,我們更有理由走在信息化教育教學改革的前沿。著眼于形勢,立足于將來,我們制定了學校教育信息化工作方案:
一、基礎設施
我校目前有21個教學班,727名學生,57名教職員工,分布在安亭和天平兩個校區。
兩個校區分別安裝兩套與徐匯城域網互通的學校局域網,有兩個電腦多媒體網絡教室、兩個多媒體演示廳,兩個電子閱覽室,每個教室配置信息園地(網絡入口),共計177臺電腦;學生數與學生用機比達6:1,教師數與教師用機比達1:1。
二、人力資源
我校目前有市區級骨干教師9名,分別在教學教育方面有豐富的經驗,曾多次在全國、市、區各級各類的整合課評比中獲獎,并有多篇論文在各類雜志上發表;我校有網絡管理員2名,責任心強,計算機技術程度較高,一名已完成交通大學計算機技術本科課程,另一名正在進修該課程;我校中青年教師100%通過信息技術培訓,通過網絡學習已成為教師自我進修的一種重要手段;全校教師100%采用電子教案,并能充分利用學校多媒體教室的優勢,進行形象生動,富有活力的多媒體教學,獲得學生和家長的一致好評;我校從一年級開始開設計算機興趣課,學生的計算機應用能力較強,興趣也非常濃厚,具有進一步發掘的潛力資源。
三、制度建設
我們學校早在XX年就建立了由校長直接領導,信息組組長專人負責,各教研組具體分工的的學校信息化建設制;在多年的實踐活動中累積了豐富的多媒體制作經驗、信息化工作經驗,師資培訓經驗。
在每學年的年度評估中,專門制定了教師在教育教學中信息化程度的評估機制,以及提高師生信息素養的'激勵制度。
在每年的年度預算中,確保信息化建設的經費投入,信息技術的軟件和硬件投入逐年增加。
四、信息化推進計劃進度
在XX年9月前,完成兩個校區的局域網建設;(已完成)
在XX年1月前,完成學校網站建設,內容涵蓋學校特色、班級特色、教研組活動、師生互動等。
在XX年1月前,建立高質量、大含量的學校教育資源庫,完成學校教育教學資源的共享與流通,提高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的普遍應用,促進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整合;
在XX年9月前,建設好學校與家長相互溝通的網絡平臺,實現家校互動,增進家校的聯系;
在運用現代教育教學技術的同時,積極主動地進行教育教學改革,建立專項研究課題,形成有特色,重實效的信息整合平臺。
小學信息化實施方案 3
為進一步提高我校教育現代化水平,發揮教育信息化技術在學校教育教學工作中的作用,提升我校辦學內涵。根據《勒流街道中小學教育信息化工作三年規劃》的要求和進一步貫徹落實“勒流街道全面推進中小學教育信息化建設工作會議”的精神,結合我校實際,制定我校開展教育信息化的實施方案。
一、教育信息化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名單: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二、實施步驟:
第一階段:宣傳發動階段:任何一項工作的實施首先要從的思想認識上做起,所以我們在具體實施階段過程中的第一階段就是抓全體老師的思想認識,要使全體教師達成創建的共識。
第二階段:制定相關制度。
1、制訂各班設施使用登記制度以及教師辦公電腦使用制度和責任書。
2、建立學校ftp教學資源庫,并為每位教師建立獨立登錄學校ftp教學資源庫的帳號和密碼。
3、定期定量地做好建設學校資源庫建設。
4、做好課件競賽工作。
5、做好沖鶴小學校園網站建設宣傳工作。
6、與區電教中心聯系,做好學校光纖升級。
7、利用教師業務學習時間召開全體教師學習《勒流街道中小學教育信息工作三年規則》、《順德區中小學教育信息化工作績效評估細則》文件精神。
8、召開校務領導小組會議討論研究實施方案《沖鶴小學開展教育信息化實施方案》,為我校順利開展教育信息化工作打下了堅實的鋪路石。
第三階段:校本培訓階段
1、做好各班電教平臺設施管理員的培訓工作。
2、每學期開展一次全校教師使用電教設施技術的培訓工作。
3、做好每學期一至兩次falsh或authorware的培訓工作。
4、加強教師ftp的使用以及培訓工作。
第四階段:全面推進、實施階段。
教育信息化多媒體教學是區別于傳統言傳身教的一種新型方式,是言傳身教的有益補充,它不能完全代替言傳身教教學的傳統性和多樣性。開展教育信息化多媒體教學需要技術設備和教育技術能力的支撐。基于我校良好的技術環境和教師計算機中、高級水平,推動新型教育信息化多媒體教學。因此,為保證教育信息化多媒體教學不變成一種形式化的任務,要求全校教師齊齊參與,各科組長要認真將《沖鶴小學開展教育信息化實施方案》滲透到科組教研會議中討論、制訂有關實施方案進行落實,不要形式化,過渡化。使我校開展教育信息化技術工作做好實處。
第五階段:檢測評價(自查)階段
我校開展教育信息化工作是勒流街道電教中心教研組指導下開展的一項基于技術的校本教研工作,通過試參與實踐、學校領導小組對實施過程中的每個環節進行跟蹤督查,對每個階段的開展情況進行考核評價,期末各科組長根據《沖鶴小學開展教育信息化實施方案》本科組開展實施方案寫一份總結交學校存檔。
明確分工及職責,落實(本學期)的具體實施細則:
1、十月份:
(1)、完成各班電教設備使用登記制度以及教師辦公電腦使用制度和責任書的簽定協議。
(2)、建立學校ftp教學資源庫,并為每位教師建立獨立登錄學校ftp教學資源庫的帳號和密碼。
(3)、完成各班電教設備管理員的培訓工作。
(4)、成立學校小記者機構。
為了進一步完善沖鶴小學校園網站的欄目功能和運行機制,力爭使校園網成為我校內部管理的.平臺,對外宣傳的窗口,心靈溝通的橋梁,樣本教研的園地,立足教師,服務教師,指導教學。成立沖鶴小記者隊伍,各班任和各班小記者每周要定時定量向學校投稿,統一交劉主任審核,凡是能在本校發表,劉主任做好登記,作為先進班級和優秀教師、信息骨干教師的評選的重要依據。
2、十一月份:
(1)、做好課件、教學反思錄、教案、論文等收集負責人落實。各科組長要定期定量地做好建設學校資源庫的課件、教學論文、教學反思、教案、試題的收集工作,分類別存放工作,為教師日常開展教育教學工作提供豐富教學資源提供保障。
(2)、做好課件競賽評選工作。
開展優秀課件競賽評比活動,有關競賽標準和要求,校務工作會議討論,然后本校網站公布,),課件競賽時間:xx年11月。
負責人:呂校長、伍校長、劉主任、黎漢清
3、十二月份:
加強順德區電教中心,完成學校光纖升級。(黎漢清)
4、xx年一月份:(自查)評價階段。
各科組根據本科組開展實施方案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以及下學期開展繼續開展本方案計劃寫一份書面總結交學校。
負責人:呂校長
三、完善激勵機制,促進我校全體教師開展信息技術應用的平不斷提高。
1、每年度至少有3件教學資源(不分類別)在街道獲獎的教師才能參加勒流街道學科骨干、勒流街道學科帶頭人、勒流街道教壇新秀的評選。
2、每年度至有10件教學資源(不分類別)在街道獲獎的學科科組才能參加勒流街道先進科組的評選。
3、每年度必須獲得信息技術應用先進學校獎的學校才能參加街道先進學校的評選。
4、每學期參加學校課件比賽中獲得前五名的學校給予經費獎勵。(語文、數學各獎前五名,英語科組獎前兩名)
5、能積極向學校宣傳組投稿,并能在本校網站發表論文、有關新聞素材的教師、學生個人,數量多者為基準,學校給予經費獎勵前五名。
6、每學期參加學校教學資源評比工作,數量多、質量好的教學資源存放最多者,期末學校給予表彰。
四、保證信息化設施設備維護與更新的經費。
為了確保我校電教平臺硬件設備的能夠正常投入使用,使用我校教學能夠順利開展,學校決定每學年投入20%公用經費用于本校信息化設施設備的維護管理。
只要全體教師齊齊參與,遵照《沖鶴小學開展教育信息化實施方案》做好每一個環節,相信我校教師的教學信息化應用水平一定會得到空前的提高;只要我們共同努力,不怕困難,相信教師制作課件水平、撰寫教育教學論文水平一定會更上一個新的臺階;只要我們把教育信息化運用到日常教育教學中去,多些積累、多一點嘗試、多一點總結,相信我們也會擁有自己最喜歡、最實用的教學資源庫。
小學信息化實施方案 4
為貫徹落實國家、省、市關于推進教育信息化的政策規定和工作部署,積極推進我市教育信息化工作,加快“三通兩平臺”建設步伐,市教育局現就推進教育信息化工作制定如下實施方案。
一、目標和步驟
利用信息技術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實現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深度融合,促進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質量,推動教育現代化。
到20xx年底,全市各級各類學校基本實現“寬帶網絡校校通”和“優質資源班班通”,30%左右的教師開通個人網絡學習空間。
到20xx年,基本形成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廣泛融合的教學體系,促進教育教學觀念、方式的轉變,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提高教學質量,逐步縮小縣市、城鄉、校際之間的差距。
到20xx年,實現環境建設、應用驅動和機制創新三位一體協調發展,建設人人可享有優質教育資源的信息化學習環境。
二、重點工作
1、認真做好教育信息化體系頂層設計
堅持“頂層設計、全面推進、因地制宜、注重實效”的方針,按照“統一規劃、分級負責、分步實施”的原則,用3到5年時間,初步建立“機制健全、設施完備、資源充足、應用廣泛、效益顯著”的全市教育信息化體系,促進教育均衡協調發展。
2、深入推進“校校通”、“班班通”、“人人通”建設
按照國家和省工作部署,與中國電信等網絡運營商合作,繼續推進“寬帶網絡校校通”、“優質資源班班通”、“個人學習空間人人通”工程。
3、加大學科教師信息技術應用培訓力度
根據教育部頒布的《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標準(試行)》,將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培訓納入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內容,加大培訓力度,加快我市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能力提升,并將信息技術應用能力作為教師職稱評審、崗位聘用、考核獎勵的基本條件。
4、廣泛開展“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活動
充分利用“國家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和“湖北省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加大數字教育資源應用力度,實現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深度融合,形成優質教育資源課堂用、經常用、普遍用的局面。認真落實教育部提出的“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活動,總結經驗,形成一套有黃岡特色的優質教學資源,推出一批教學名師。
5、大力提升教學點數字教育資源應用水平
通過送教下鄉,“網絡支教”、“同步課堂”、“專遞課堂”等形式,努力提升教學點教學資源應用水平,幫助教學點開齊、開好國家規定課程。
6、提高信息技術課程教學質量。強化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主陣地,提高信息技術課堂教學質量,確保信息技術課程按國家規定開足開齊,加強學生信息技術能力和素養的監測和考核,盡快將信息技術課程納入中考范圍。
7、建立“一對一”、“一對多”定點幫扶機制
依托全國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省級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全省數字校園示范校,建立城鄉結對幫扶機制,開展“一對一”、“一對多”定點幫扶活動。通過幾年的努力,帶動薄弱學校,尤其是教學點師生信息技術能力的整體提升。
8、建立穩定的教育信息化技術支撐隊伍
健全各級各類學校電教機構和教育信息化工作隊伍,保障教育信息化工作落到實處。城區中小學校、鄉鎮中心學校應成立信息化中心,其負責人相當于處室主任,并至少配備1名專職信息技術人員(規模在12個班以上的學校按每增加12個班增配1人),新配備信息技術人員必須是相關專業的畢業生,在職務晉升、職稱評聘等方面應與學科教師同等對待。
9、推進職業教育信息化發展
積極與省教育廳對接,加強職業教育學校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構建職業教育數字教育資源,建設職業教育實習、實訓仿真中心,加強實踐教學環節,創新仿真實訓資源應用模式。
10、提升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
加快推進教育系統辦公自動化建設,努力實現教育管理信息化、科學化,促進政務、校務公開。
三、保障措施
1、強化認識,加強領導
成立由市教育局黨組書記、局長王建學為組長,相關科室負責人為成員的“黃岡市推進教育信息化工作領導小組”,統籌協調推進全市教育信息化工作。
各縣市教育局和各學校要高度重視教育信息化工作,成立推進專班,制定實施方案,強化責任,主動作為,創新推進,在資金投入、項目建設方面予以優先考慮,確保我市教育信息化工作取得明顯實效,確保20xx年基本實現教育現代化。
2、創新機制,加大投入
按照“政府主導、分級投入、多方籌措、均衡發展”的.原則,加大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投入力度,切實保障教育信息化特別是農村學校教育信息化的投入。爭取將運行維護經費納入財政預算,在公用經費中單列,保障運行維護工作需要。充分使用好國家“全面改薄”項目資金,優先考慮教育信息化的發展需要。在公用經費項目下設信息技術服務費科目,確保公用經費的10%用于教育信息化工作。積極推動“企業建設,政府購買服務”的政企合作建設模式。
3、加強督辦,確保實效
完善信息化工作績效評價和專項督導制度,建立教育信息化督導評估體系,把教育信息化建設和應用水平納入督導評估范圍,不定期開展教育信息化建設與應用專項督查、評估。
小學信息化實施方案 5
為了全面推進我校教育教學及管理的信息化建設,進一步提升廣大師生的信息素養和駕馭信息技術的能力,提高學校教育信息化的應用水平和技能,展示學校信息化辦學特色,在全體教職員工的共同努力下,爭取我校信息化工作在20xx年中有新的發展,新的跨越。結我校實際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學校信息化的一個重要領域是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盡管課堂教學存在著一些與生俱來的不足與缺陷。但是,就目前而言,課堂教學,或者說有意義的接受學習仍然是學校教學活動的主要方式,學生通過學校的正規課程的學習獲得必要的知識和能力是學生發展的主渠道,因此我們將積極探索學校正規課程與信息技術有效整合的作用,同時也將研究學生活動與信息技術整合的新領域。
二、建設目標
1、加大硬件投入。20xx年完善校園網、班班通,20xx年更新添置師生計算機。
2、加強軟件建設。使學校網站形式較為豐富,具有自身特色的資源庫。也能成為我校師生交流的新平臺。完成本學年數字校園復驗,做好省信息化校園試點申請工作。
3、加強應用,服務教學。發揮信息技術在學校管理中的作用,加快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整合,開展網絡環境下學生自主學習的實踐研究,提高學生的數字化技能。
4、加強校園網建設。
(1)宣傳了解。
讓教師了解校園網的`功能及其對教育教學、課件制作與傳輸、資源利用等方面的作用,讓教師受其“誘惑”,享其“便捷”。
(2)加強管理。
制訂校園網管理制度,堅持為教學服務的原則,做到定期維護、不斷完善。(如軟件的升級等),確保校園網暢通。
(3)實踐應用。
以云平臺使用和多媒體教室使用為抓手,使信息化工作再上一新臺階。
5、對全體教師進行全員化培訓。
在原有基礎上,加大培訓力度,強化信息技術培訓,形成一支健全的具有一定信息技術水平的教師隊伍。
三、建設任務
1、進一步改善校園信息化環境,重點在局域網的優化配置。采用適用的網絡管理軟硬件,提高學校網絡安全和管理效率,改善內網運行速度。在部分建筑物、辦公室構建無線網接入設備,逐步提升校園信息化環境。
2、完善學校現有的校園網絡、信息技術設備管理等管理辦法和制度。形成學校齊全、規范的信息化實驗規章制度,納入我校績校考核管理中。
3、進一步發揮我校的辦學特點,創設學生主動學習的網絡環境,同時,在條件成熟的基礎上學校將建設數字圖書館、數字實驗室。
4、建立一個學校的教育資源平臺,把現有的教育教學、教研資源重建整理,逐步充實教學資源,形成師生共建。能和校本研修有機的整合,具備校本特色,為廣大師生提供優質的資源網站。優化組合學校現有的多媒體、音視頻資源信息儲存,爭取和學校教育平臺整合,為師生提供快速查詢下載的服務。
5、建設學校學習網站、信息科技學習網站、德育特色網站的同時,再建設幾個主題學習網站和班級主頁。為保障學校網站建成后信息更新慢的狀況,嘗試在年級和學科中培養一批老師及學生在信息中心的統一協調指導下,對網站相關模塊的信息更新,加快更新頻率。
6、充分發揮網絡優勢,完善教師空間,建設具有校本特色的網上存儲、網上交流平臺,使課件管理、文件傳輸、師生交流的網絡化變為現實,提高教育效益。
8、加強對現代教育技術手段進行教育教學的研究,探索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有效整合,創建學習環境和能充分體現學生主體作用的學習方式。
四、網絡管理
1、加強對校園網絡管理工作,完善規章制度。
2、學校經常對師生加強網絡安全教育,確保校園網網絡運行高效、有序。
五、加強信息技術與德育的整合,促進信息化在德育工作中的全方位應用
學校網站建成后,專門成立德育專網,以及形成了一整套管理網絡,整合了學校少年隊、政教處、學校法制專題,同時在網上也開展了一系列活動,通過網絡對學生進行法制教育,以網絡電視臺的形式來糾正學生的不良行為規范,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的新探索。我們將要更加扎實得配合政教處各項工作的開展,落實到位,以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學校德育工作中,促使信息化在德育工作中的全方位應用,探索信息技術與德育的深層次整合,提升德育信息化的整體水平,并借此提升學校的整體形象。
六、協助學校各部門開展與信息技術整合的各項活動,推進學校信息化進程
協助各部門開展具有部門特色,適合學生個性發展的整合活動。學校各部門的任何活動,其實都是部門間相互協作的一個過程,絕對不是獨立的分支,任何一個活動都涉及到學校的方方面面。一次成功的活動,其實就是學校各部門間相互默契配合的體現。信息室在整個活動中應該積極地參謀,指導部門負責人合理選用信息技術,充分恰當體現學校的信息技術特色,全面推進學校的信息化進程。
小學信息化實施方案 6
衡量一個學校信息化水平高低的重要標志之一就是是否有一支掌握現代教育技術的師資隊伍。努力建設一支掌握現代教育技術的師資隊伍是學校信息化建設的重中之重。為適應信息社會對學校教育管理工作的新要求,加強對學校網站、網絡的管理,提升教師教育信息技術能力,為各項教學競賽活動提供技術支持與保障,經學校研究決定,成立網絡安全和信息化指導小組。為保證相關工作的開展正常、有序、高效,特制定本方案。
一、領導小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學校其他行政成員
二、技術團隊
1.網絡安全與保障小組:
2.信息技術支持組:
三、工作職責
1.網絡安全與保障組:負責管理學校網站、QQ群,保障各教學樓、綜合樓辦公室、電腦教室、錄播教室網絡的正常順暢運行。
2.信息技術支持組:保障學校監控系統、廣播系統的正常運行;對學校新、舊多媒體教室和廣播室的正常運行,以及學校大型活動提供技術和設備支持;對參加遠程培訓的教師提供相關技術支持。
3.網絡安全與保障組和信息技術支持組所有成員,共同負責對學校教師進行信息技術能力提升培訓,帶頭參與信息技術能力展示或競賽,為學校教師參與各級各類教學研討、展示、競賽活動提供技術支持,制作授課課件或背景視頻、音頻、圖片等。
4.技術團隊組長應定期或不定期對本組成員進行業務培訓、組織團隊成員進行技術交流,促進團隊成員技術水平的提高。
四、工作方式
1.技術團隊成員利用課余時間為學校老師提供技術支持。特殊情況需要調課或占用上課時間的,須報教務處批準。
2.每次活動所需技術支持,原則上由參加活動的教師本人按本年級(六年級除外)→本教研組(六年級除外)→信息技術支持組其他成員(六年級除外)→網絡安全與保障組其他成員及六年級團隊成員的順序主動申請;也可按照雙方自愿原則提供技術支持。
3.大型集中活動或其它特殊情況需由學校指派專人提供技術支持的,按學校指定的人員和方式提供技術支持。
五、獎罰措施
1.技術團隊成員為學校教師根據學校安排參與的各級各類教學研討和競賽活動提供技術支持和保障,學校按如下標準給予獎勵:參賽教師獲國家級二等獎及以上,獎勵課件、視頻制作人100元/次(多人合作則分享獎金,下同);市級一(特)等獎、省級二等獎及以上,獎勵80元/次;縣級一(特)等獎及以上,獎勵60元;校級一(特)等獎及以上,獎勵40元/次;校級二等獎及以下或未獲獎、未評獎的,每次獎勵(補助)30元。
2.國家、省、市組織的大型集中活動(如“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活動),不論獲獎等次或是否獲獎,均按60元/次給予課件、視頻制作者獎勵,并在年度教師考評中予以0.1分/次的獎勵加分(如果制作者有多人,只給主要制作者加分)。
參與學校網站、網絡、QQ群等的管理,對多媒體設備進行維護,對教師進行相關業務培訓等的加班補助,按學校其他相關規定或方案執行。
3.團隊成員全期未履行職責,或無正當理由拒絕為學校教育教學活動提供技術支持,造成嚴重后果或惡劣影響的,按學校有關規定處理。
4.非技術團隊成員教師參加學校安排的`教學展示、競賽活動,自行制作課件等多媒體教學素材的,參照本項第2條給予獎勵。
六、其他說明
1.本方案中的獎勵措施與學校原有規定重復的,以本方案的規定為準。
2.團隊成員制作的課件、視頻等多媒體軟件,版權歸原制作者所有。學校教科室有權在保留原制作者個人信息的前提下對團隊成員制作的課件、視頻進行保存、修改和合理利用;學校其他處室和個人如需使用必須事先征得原制作者同意。
3.非原創作品,不予獎勵。
小學信息化實施方案 7
為切實推進我市中小學信息化建設,促進全市教育均衡發展,加快我市教育現代化進程,貫徹落實國家及山東省《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和《關于做好國家基礎教育和教師教育綜合改革試驗區試點項目的通知》精神,根據《山東省普通中小學基本辦學條件標準(試行)》和《棗莊市普通中小學辦學條件標準化建設工程》相關標準,按照《棗莊市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和《棗莊市中小學信息化校園建設工程》要求,制訂本實施方案。
一、工程實施的目的和任務
實施中小學信息化校園建設工程是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需要;是順應和促進教育發展新需求與改革的必然要求;是堅持以學生為本,以教師為主體,提高學校管理效率和教育教學質量重要舉措;是國家、省、市中長期教育規劃綱要和《山東省中小學基本辦學條件標準》的要求。
中小學信息化校園建設工程的實施可以充分整合優質資源和先進技術,創新運行機制和管理模式,構建科學、高效、實用的數字化教育教學網絡,推進我市教育信息化快速發展,以“整合資源、創新機制、能力提高、服務提升”為核心,真正使教育信息技術進入教育的核心領域,促進現代信息技術與教育有機融合,推進教育變革,實現教育現代化。
發展愿景是要建成能夠滿足師生完成數字化教、學的信息化基礎設施,構建以市、區(市)、學校共同參與的以數字化資源為核心的服務于學校教育、家庭教育、教育教研、師資培訓、遠程教學、政務管理、家校互動的基礎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務平臺。建成滿足教師備授課及專業發展、學生自主學習需求的.分學科、分學段的動態、實用的新課程資源庫群。逐步建立全市教師共建共享的開放的可持續發展的資源建設工作機制。
二、工程實施的目標要求
要遵循“注重過程、統籌兼顧、整合發展”的建設原則,實現以下目標要求:
1.創建信息化校園。到20xx年,全市50%的學校達到信息化校園標準,創建100所信息化校園示范校,其中20xx年創建20所,20xx年創建40所,20xx-20xx年創建40所。各區(市)按照信息化校園示范校1:3的比例創建信息化校園(縣級信息化校園示范校)。
2.建成支撐信息化校園有效運行的信息化公共服務平臺。依托棗莊市教育城域網,由市及各區(市)共同建設可實現政務辦公電子化、教研網絡化、資源建設系統化、備課教學數字化、家校溝通信息化、學生學習實時化的平臺體系,充分發揮信息化校園功能。
各區(市)除要按照市統一安排積極參加市級平臺建設外,還可根據各自需要,建設具有自己特色的網絡教育資源;各信息化學校示范校要根據本校的實際,選擇優勢學科建設校本網絡教育資源。
3.提高信息化應用水平。通過信息化校園創建,使學校管理、教學、學習、科研、辦公、后勤服務等全部實現數字化、信息化,提高管理效率和教學質量。
三、工程保障措施
(一)加強監督領導和建設指導。市成立以市教育局局長張磊同志任組長,市財政局、教育局分管副局長為副組長的“棗莊市信息化校園建設工程推進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工程規劃、經費籌措、建設指導、督導檢查等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由市教育局副局長楊慶東兼任主任。
成立棗莊市信息化校園建設工程專家委員會,由具有管理、教學、信息化專長的行政管理人員、校長、教師組成,下設由專業人員組成的專業指導組,具體負責平臺建設、辦公自動化、教學資源建設、網絡教研、學生成長等方面的指導工作。各區(市)、各學校要成立相應組織機構,按照規劃積極推進,確保完成建設工程任務。
(二)落實經費保障,加大資金投入。
1.市設立“信息化校園”建設專項資金,用于對“信息化校園”創建工作的獎補、市級基礎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務平臺開發建設、資源開發。
2.各區(市)要按照棗莊市教育局、棗莊市財政局聯合下發的《關于印發<棗莊市中小學信息化校園建設工程>的通知》要求,積極籌措信息化校園建設經費,用于信息化校園建設和基礎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務平臺建設。
(1)各區(市)要根據“信息化校園建設工程”實際所需,積極籌措資金,設立財政專項資金。
(2)各區(市)要從公用經費中拿出不少于10%的比例用于信息化校園建設。
(3)各區(市)要從教育費附加中拿出一定比例資金對學校創建“信息化校園”進行補助。
3.各學校的信息技術費、電教費要按照《關于印發<棗莊市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費、電教費管理使用辦法>的通知》要求,做到專款專用。
(三)建立工程創建報告及獎懲制度。
1.建立和實行工程季報告制度,加強對工程的調度指揮。自2012年起,各區(市)教育局于每個季度末月26日前,以書面和電子稿形式將工程進展情況上報至市教育局。
2.建立和實行獎懲制度。對于通過驗收的學校,授予相關稱號;對于按時按比例完成區域內“信息化校園示范校”及“信息化校園”的區(市),市設立專門獎補資金進行獎勵。對于在中小學信息化校園建設工程實施過程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人員,給予表彰獎勵。對于工作不力的,予以通報批評。
(四)做好評估驗收,實施動態管理。要嚴格按照學校自評、區(市)初評、市級驗收的程序做好信息化校園創建的評估驗收工作。要依據《棗莊市中小學信息化校園建設標準(試行)》和《棗莊市中小學信息化校園評估細則(試行)》進行逐級評定。對于創建成功的學校,要進行動態管理,自評定之日起,每隔三年復評一次。復評不合格要限期整改,整改仍不合格,取消取得稱號。
(五)做好建設與培訓相結合。要多層次開展對校長信息化領導力和教師信息化能力的培訓,開展對全體教師的信息化能力的培訓,加強專業人才和骨干教師的培養,加大信息技術專業隊伍建設,全面提高校長和教師信息素質,將信息化貫穿于教育教學全過程。
(六)加大宣傳力度,提高應用水平。要營造中小學信息化校園建設的氛圍,宣傳建設工程的意義和作用。在教育門戶網站開設“信息化校園”創建專欄。鼓勵和引導教師、學生和家長運用信息化校園建設成果,切實提高信息化校園建設應用水平。
四、工程實施步驟及要求
(一)成立機構,落實政策。各區(市)教育局要按照要求成立相應機構,認真研究部署,制定各自的信息化校園創建實施方案,將中小學信息化校園建設工程各項政策落到實處。
(二)目標細化,實時監控。各區(市)教育局要按照目標要求,確定20xx—20xx年每年的信息化校園創建名單,按照工程各項要求扎實開展創建工作。按照市級要求,做好基礎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務平臺的相關工作。
各區(市)教育局將以上兩項相關內容,于20xx年4月15日前報送至市教育局。
(三)明確分工,通力合作,協同發展。在工程實施過程中,要明確技術與內容的分工,電教部門負責各項技術的指導和支持,相關(辦公、人事、基教、教研、師訓等)科室要負責內容建設及相關培訓,責任到位,各負其責。同時,工程需要整體推進,需要各部門通力合作,共同促進信息化校園建設工程的順利實施。
各區(市)要按照上述時間要求,根據當地實際,制定切實可行的工作方案和日程表,確保工程按計劃實施。
小學信息化實施方案 8
在當今這個日新月異的數字化時代,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正深刻地改變著我們的教育方式與學習環境。為了積極響應教育現代化號召,全面提升我校教育教學質量和效率,促進學生信息素養與綜合能力的全面發展,結合我校實際情況,我們特制定以下信息化教學實施方案。
一、目標設定
基礎設施升級:完善校園網絡覆蓋,提升硬件設備性能,確保每位師生都能便捷地接入數字化資源。
教學資源整合:建立豐富多樣的數字化教學資源庫,涵蓋各學科優質課件、視頻教程、在線習題等,滿足個性化學習需求。
教學模式創新:推廣翻轉課堂、混合式學習等新型教學模式,增強師生互動,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和參與度。
教師信息技術能力提升:定期舉辦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培訓,提升教師隊伍的信息化素養和教學創新能力。
學生信息素養培養:將信息技術融入日常教學,培養學生的信息獲取、分析、評價和應用能力。
二、具體措施
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優化校園網絡架構,確保網絡穩定高速。
更新升級教室多媒體教學設備,如智能黑板、電子書包等。
建立校園數據中心,為數據分析和決策支持提供基礎。
構建數字化教學資源平臺
開發或引入成熟的`教學資源管理系統,整合校內外優質資源。
鼓勵教師自制課件,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教學資源庫。
建立在線學習社區,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與分享。
推進教學模式改革
實施翻轉課堂,讓學生在課前通過視頻、課件等自主學習,課堂時間用于深度討論和問題解決。
開展混合式學習,結合線上資源與線下活動,提升教學效果。
引入項目式學習、探究式學習等先進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創造力。
強化教師培訓與發展
定期組織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培訓,涵蓋教學軟件使用、在線課程設計等內容。
建立教師信息技術應用成果展示平臺,激勵教師創新實踐。
鼓勵教師參與信息技術相關課題研究,提升科研能力。
提升學生信息素養
將信息技術課程納入必修體系,系統教授信息技術基礎知識和應用技能。
舉辦信息素養競賽、編程馬拉松等活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引導學生合理利用網絡資源,培養健康上網習慣。
三、保障措施
組織保障:成立信息化教學領導小組,負責方案的規劃、實施與監督。
經費保障:合理預算并保障信息化教學所需經費,確保各項措施順利推進。
制度保障:制定并完善相關管理制度,如教學資源管理制度、教師培訓制度等。
評估反饋:建立信息化教學效果評估機制,定期收集師生反饋,及時調整優化實施方案。
通過本實施方案的落地實施,我們期待能夠在我校構建起一個充滿活力、高效便捷的信息化教學環境,為師生提供更加優質的教學與學習體驗,推動我校教育事業的持續健康發展。
小學信息化實施方案 9
在當今數字化時代,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對教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為了提升我校的教育教學質量,充分發揮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的作用,特制定以下實施方案。
一、實施目標
1. 提高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促進教學方式的創新與變革。
2. 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和創新能力,適應未來社會的發展需求。
3. 建設數字化校園環境,提升學校的管理效率和服務水平。
二、實施內容
1. 教師培訓
(1)定期組織教師參加信息技術培訓,包括教學軟件的使用、課件制作、網絡教學平臺的應用等。
(2)鼓勵教師參加各類信息技術競賽和教研活動,提高教師的信息技術應用水平。
2. 教學應用
(1)推進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深度融合,鼓勵教師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網絡教學資源等進行教學。
(2)開展在線教學和混合式教學,拓展教學時空,提高教學效果。
3. 學生培養
(1)開設信息技術課程,培養學生的計算機操作技能、信息檢索能力和創新思維。
(2)組織學生參加各類信息技術競賽和實踐活動,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和創新能力。
4. 校園建設
(1)完善校園網絡設施,提高網絡速度和穩定性。
(2)建設數字化圖書館、多媒體教室、電子備課室等教學設施,為師生提供良好的信息化教學環境。
5. 管理服務
(1)建立學校信息化管理平臺,實現教學管理、學生管理、教師管理等信息化。
(2)利用信息技術提高學校的后勤服務水平,如校園安全監控、智能門禁系統等。
三、實施步驟
1. 第一階段:準備階段
(1)成立學校信息化工作領導小組,制定實施方案。
(2)開展教師信息技術培訓需求調查,制定培訓計劃。
2. 第二階段:實施階段
(1)按照實施方案逐步推進各項工作,定期進行檢查和評估。
(2)組織教師參加信息技術培訓和教研活動,提高教師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
3. 第三階段:總結階段
(1)對學校信息化工作進行總結和評估,查找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2)制定改進措施,為下一階段的信息化工作做好準備。
四、保障措施
1. 加強組織領導
成立學校信息化工作領導小組,明確各部門的職責和任務,確保信息化工作的順利實施。
2. 加大經費投入
設立信息化專項經費,保障信息化設施建設、教師培訓、教學應用等方面的資金需求。
3. 建立激勵機制
對在信息化工作中表現突出的教師和學生進行表彰和獎勵,激發師生參與信息化工作的積極性。
4. 加強安全管理
建立健全學校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加強網絡安全防護,確保學校信息安全。
通過實施本方案,我校將不斷提升信息化水平,為師生提供更加優質的教育教學服務,為培養適應未來社會發展需求的高素質人才奠定堅實的基礎。
小學信息化實施方案 10
在當今這個日新月異的數字化時代,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正深刻地改變著我們的教育方式與學習環境。為了積極響應國家對教育信息化建設的號召,進一步提升我校教育教學質量,優化學生學習體驗,增強師生信息素養,特制定以下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融合創新,智慧教育”為核心理念,通過整合現代信息技術資源,促進教學內容、方法、模式的深刻變革,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與實踐能力,實現教育公平與質量的雙重提升。
二、總體目標
基礎設施建設:全面升級校園網絡,確保網絡覆蓋無死角,提升帶寬速度,為信息化教學提供堅實的硬件基礎。
教學資源數字化:建立豐富多樣的數字資源庫,包括電子圖書、教學視頻、在線課程等,滿足師生多樣化學習需求。
教學平臺搭建:引入或開發適合小學生特點的教學管理平臺,實現教學管理、師生互動、家校溝通的一站式服務。
師資培訓:定期組織教師參加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培訓,提高教師運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的能力和水平。
學生信息素養培養:通過信息技術課程及實踐活動,增強學生的信息意識、信息技能和信息道德,為終身學習奠定堅實基礎。
三、具體措施
加快基礎設施升級:與專業機構合作,對校園網絡進行整體規劃和改造,確保每個教室、辦公室及公共區域都能穩定接入高速網絡。同時,更新教室多媒體設備,實現教學設備的智能化、現代化。
推進教學資源建設:聯合國內外優質教育資源提供商,采購并整合適合小學生的數字教材、教學課件及在線課程。鼓勵教師自制微課、課件,豐富教學資源庫。
構建智慧教學平臺:開發或引入集教學管理、作業布置、在線測評、資源共享等功能于一體的教學平臺,支持師生在線互動,提高教學效率。
強化師資培訓:制定詳細的`培訓計劃,邀請信息技術專家、優秀教師開展專題講座、工作坊等活動,提升教師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和教學設計能力。同時,建立教師交流群,促進經驗分享與互助學習。
實施信息素養教育:將信息技術課程納入學校課程體系,通過趣味性的教學活動和項目式學習,激發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興趣。開展網絡安全教育、信息倫理教育等活動,培養學生的信息安全意識和責任感。
四、保障措施
組織保障:成立學校信息化工作領導小組,負責方案的規劃、實施與監督,確保各項工作順利推進。
經費保障:合理規劃信息化建設經費,確保資金充足并專款專用。積極爭取上級部門和社會各界的支持與資助。
制度保障:制定和完善信息化管理制度,包括網絡安全管理、教學資源管理、教師培訓考核等制度,為信息化建設提供制度保障。
本實施方案的出臺,標志著我校信息化建設邁出了堅實的一步。我們相信,在全體師生的共同努力下,一個充滿活力、高效便捷的信息化教學環境將很快成為現實,為我校教育事業的蓬勃發展注入新的動力。
小學信息化實施方案 11
在當今數字化時代,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為教育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為了提升我校的教育教學質量,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充分發揮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的.作用,特制定以下實施方案。
一、實施目標
1. 提升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使教師能夠熟練運用各種教學軟件和工具,開展信息化教學。
2. 豐富教學資源,建設數字化教學資源庫,為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提供便利。
3. 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提高學生的信息技術操作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
4. 推進學校管理信息化,提高學校管理效率和服務水平。
二、實施內容
1. 教師培訓
(1)定期組織教師參加信息技術培訓,包括教學軟件的使用、課件制作、網絡教學平臺的應用等。
(2)鼓勵教師參加各類信息技術競賽和教研活動,提高教師的信息技術應用水平。
(3)建立教師信息技術交流平臺,促進教師之間的經驗分享和交流。
2. 教學資源建設
(1)建設數字化教學資源庫,包括課件、教案、試題、教學視頻等,為教師教學提供豐富的資源支持。
(2)鼓勵教師自主開發教學資源,并將優秀資源上傳至資源庫,實現資源共享。
(3)引進優質的在線教育資源,為學生提供多樣化的學習選擇。
3. 學生信息素養培養
(1)開設信息技術課程,培養學生的信息技術基礎知識和操作能力。
(2)組織學生參加信息技術競賽和實踐活動,提高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和實踐能力。
(3)引導學生正確使用信息技術,培養學生的信息安全意識和網絡道德素養。
4. 學校管理信息化
(1)建設學校管理信息系統,實現學籍管理、教學管理、后勤管理等信息化。
(2)推廣電子辦公,提高學校管理效率和服務水平。
(3)加強學校網絡安全管理,確保學校信息系統的安全穩定運行。
三、實施步驟
1. 第一階段:籌備階段
(1)成立學校信息化工作領導小組,明確工作職責。
(2)制定學校信息化實施方案和工作計劃。
(3)開展教師信息技術培訓需求調查。
2. 第二階段:實施階段
(1)按照實施方案和工作計劃,逐步推進各項工作。
(2)定期對實施情況進行檢查和評估,及時調整工作策略。
3. 第三階段:總結階段
(1)對學校信息化實施情況進行全面總結和評估。
(2)表彰在信息化工作中表現突出的教師和學生。
(3)制定下一步信息化發展規劃。
四、保障措施
1. 加強組織領導,成立學校信息化工作領導小組,明確工作職責,確保信息化工作順利推進。
2. 加大經費投入,保障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和教師培訓等工作的順利開展。
3. 建立健全信息化管理制度,規范信息化工作流程,確保學校信息系統的安全穩定運行。
4. 加強與家長和社會的溝通與合作,爭取家長和社會的支持和配合,共同推進學校信息化建設。
小學信息化實施方案 12
在當今快速發展的信息時代,教育信息化已成為推動教育現代化、提升教學質量與效率的重要途徑。為積極響應國家關于加強基礎教育信息化建設的號召,進一步提升我校教育教學管理水平,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與創新能力培養,結合我校實際情況,特制定以下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與目標
以“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為引領,堅持“創新驅動、融合應用、精準服務”的原則,通過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優化資源配置、提升師生信息素養、創新教學模式等手段,全面提升我校教育信息化水平。目標在于打造一個集教學、管理、學習、交流為一體的數字化校園,實現教育過程的智能化、個性化與高效化,為培養適應未來社會需求的創新型人才奠定堅實基礎。
二、主要任務
1. 基礎設施建設升級:對現有網絡設施進行擴容與升級,確保校園網絡高速、穩定、安全。同時,推進智慧教室、數字圖書館、在線學習平臺等建設,為師生提供便捷、豐富的信息化教學環境。
2. 教學資源數字化:整合校內外優質教育資源,建設校本資源庫,涵蓋電子圖書、教學課件、微課視頻等多種形式。鼓勵教師自制教學資源,形成資源共享、共建的良好生態。
3. 師生信息素養提升:定期組織教師參加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培訓,提升其在教學中有效應用信息技術的能力。同時,開設信息技術課程,加強學生信息素養教育,培養其利用信息技術解決問題的能力。
4. 教學模式創新:推廣翻轉課堂、混合式學習等新型教學模式,利用大數據分析學生學習行為,實施精準教學。鼓勵學生利用平板電腦、電子書包等工具進行自主學習與協作探究,提高學習效率與興趣。
5. 管理服務智能化:構建智慧校園管理平臺,實現學校日常管理的.數字化、智能化。包括學生信息管理、教務管理、財務管理、資產管理等多個方面,提高管理效率與決策科學性。
三、保障措施
1. 組織保障:成立學校信息化工作領導小組,負責方案的規劃、實施與監督。明確各部門職責,形成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2. 經費保障:設立專項經費,確保信息化建設所需資金。同時,積極爭取上級部門及社會資金支持,拓寬經費來源渠道。
3. 制度保障:建立健全信息化工作相關規章制度,包括網絡安全管理制度、資源共建共享機制、教師培訓考核辦法等,為信息化建設提供制度保障。
4. 評價激勵:建立信息化工作評價體系,定期對信息化建設成果進行評估與反饋。對在信息化建設中表現突出的個人或團隊給予表彰與獎勵,激發全校師生的積極性與創造性。
四、實施步驟
1. 調研規劃階段:開展全校信息化現狀調研,明確需求與差距。制定詳細實施計劃,明確時間節點與責任分工。
2. 建設實施階段:按照實施計劃分階段推進各項任務。加強溝通協調,確保建設進度與質量。
3. 培訓推廣階段:組織師生參加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培訓。通過舉辦信息化教學展示活動等方式,推廣成功經驗與典型案例。
4. 評估優化階段:對信息化建設成果進行全面評估。根據評估結果及時調整優化實施方案,確保信息化建設持續健康發展。
通過本實施方案的實施,我們堅信XX小學的教育信息化水平將邁上一個新的臺階,為師生提供更加優質、高效的教育服務,推動學校教育事業蓬勃發展。
【小學信息化實施方案】相關文章:
小學教育信息化實施方案04-22
小學信息化實施方案7篇05-09
小學信息化實施方案(精選13篇)12-27
小學信息化實施方案精選7篇05-09
小學信息化實施方案(精選14篇)08-11
小學信息化實施方案精選8篇05-02
信息化實施方案08-22
小學信息化實施方案通用8篇05-02
小學信息化實施方案(合集8篇)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