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污水治理方案
為了保障事情或工作順利、圓滿進行,就需要我們事先制定方案,方案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行性的特點。你知道什么樣的方案才能切實地幫助到我們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農村污水治理方案,歡迎大家分享。
農村污水治理方案1
為貫徹落實省、市關于農村生活污水提升治理的決策部署,進一步鞏固、提升我縣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水平,加快補齊短板,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促進鄉村振興,根據《福建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福建省農村生活污水提升治理五年行動計劃(20xx-20xx年)的通知》(閩政辦〔20xx〕28號)及《泉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泉州市農村生活污水提升治理五年行動計劃(20xx-20xx年)的通知》(泉政辦〔20xx〕4號)等文件要求,結合我縣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目標
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堅持屬地主責、因地制宜、梯次推進、建管并重、市場運作的原則,分年度推進實施全縣新一輪農村生活污水提升治理,為持續改善人居環境、助力鄉村振興提供重要基礎支撐。
20xx年至20xx年,確定農村生活污水提升治理實施主體,完成優選或組建專業公司統一負責農村生活污水治理項目“投、建、管、運”,實行專業化建設企業化管理;分年度實施農村生活污水提升治理。按提升治理要求,采用納廠或集中方式治理村莊,三格化糞池尾水、廚房廢水、洗滌廢水等三股污水須全收集處理;采用分散治理村莊,三格化糞池尾水須按要求排入林地農田消納。完成提升治理的村莊,通過“納廠、集中、分散”實現污水治理的總戶數須占該村莊常住戶數90%以上。
力爭到20xx年,全縣完成提升治理村莊167個,全縣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達到80%以上,設施穩定運行率達95%以上。完成轉型融合城郊類、集聚提升中心類、保護開發特色類村莊,優先治理環境問題突出、鄉村振興試點等七類重點村莊提升治理。
二、重點任務
(一)策劃年度任務。充分應用《永春縣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專項規劃(20xx-2030年)》《永春縣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整縣推進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合理制定各年度計劃,策劃生成年度項目清單整體打包立項,統一辦理相關審批手續,依法優化項目審批事項,積極申報省級與中央資金項目儲備庫。重點針對大溪橋國控斷面水質提升、試點鄉鎮項目建設等工作,推進試點鄉鎮及蓬壺鎮、達埔鎮等大溪橋上游區域農污項目建設工作。每年10月15日前生成下一年度的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提升項目,每年3月15日前向縣農污辦報送年度項目清單。(縣農污辦牽頭,縣自然資源局、永春生態環境局、桃溪水利公司,各鄉鎮政府等按職責分工)
(二)實施精準治理。優先提升存量,對已建處理站或主干管的村莊,分批實施提升治理,整修處理設施,完善收集管網敷設,農戶三格化糞池尾水、廚房廢水、洗滌廢水等三股污水全收集處理,提高接戶率。穩步建設增量,因地制宜、合理選擇“納廠、集中、分散”等技術路線,優選經濟適用、低能耗、易維護、高效率的技術工藝設備,防止設施規模脫離實際需求。強化資源化利用,鼓勵集中式污水處理設施尾水回用于綠化、景觀、灌溉等,實現農業農村水資源的良性循環。(縣農污辦、縣農業農村局、永春生態環境局、桃溪水利公司,各鄉鎮政府等按職責分工)
(三)規范建設運維。做好項目前期,落實“一村一設計”,逐村逐戶現場踏勘、合理設計,確定廠站選址,繪制勘測定界圖。以縣為單位,將治理項目整體打包、統一報批相關審批手續,支持采取容缺受理、告知承諾等措施,依法優化項目審批事項。堅持“一次建設、長久使用”,嚴格落實項目業主負責制,依法依規辦理基建手續,強化施工過程各責任主體質量監管,污水處理設施及管網等主要建設材料由業主統一招標采購。嚴把工程驗收,由縣農污辦牽頭相關部門組成驗收小組進行竣工驗收,提升治理項目實行“一項目一檔案”,存檔備查。規范設施運維。承擔日常運維的單位要成立專班、指派專人,對處理設施及管網進行日常養護、定期巡查,確保污水有效收集、設施正常運行、出水水質達標。(縣農污辦牽頭,縣自然資源局、發改局、住建局、城管局、永春生態環境局、桃溪水利公司,各鄉鎮政府等按職責分工)
(四)提升治理水平。堅持“規劃、設計、建設、運維”統籌考慮,與農村道路、河道整治、環境治理等項目協同建設,與城鎮(含鄉鎮)污水廠網建設、農村戶廁及農村公廁改造協同推進。20xx年7月底前出臺試點方案,加快農村生活污水提升治理機制體制探索實踐,推進試點示范工程,及時總結可復制、可推廣的治理經驗和模式(縣農污辦牽頭,縣農業農村局、自然資源局、城管局,永春生態環境局,桃溪水利公司,各鄉鎮政府等按職責分工)
(五)推行共治共享。加強基層協管力量,將農村污水處理站及管網的日常巡查納入鄉鎮綜合執法、村級協管隊伍、河道專管員的工作范疇,加強巡查力度。發揮村級組織力量,將農污工作納入村規民約,加強對受益主體農戶的宣傳引導,引導農戶配合接戶管、房前屋后收集管道、檢查井建設。發揮黨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當地鄉賢、農村“五老”等力量,監督項目建設和運營。充分發揮新聞媒體作用,加強政策解讀、案例宣傳和問題曝光。(縣農污辦牽頭,永春生態環境局、縣農業農村局、宣傳部、各鄉鎮政府等配合)
(六)構建長效機制。加強長效機制建設,創新智慧監管模式,統籌建設全縣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智慧監管平臺,實現任務在線調度管理、問題及時轉辦督辦、整改限期落實反饋。建立第三方評估制度,常態化開展成效評估、明察暗訪、企業信用評價。以污水收集率、出水達標率為重點,每季度或每半年開展成效考核,實行以效付費。(縣農污辦牽頭,永春生態環境局、桃溪水利公司、各鄉鎮政府等配合)
(七)探索試點任務。根據《福建省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規劃(20xx-2030年)要求,積極探索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區域一體化、項目建管一體化、城鄉水務一體化等機制,創新政策措施;積極探索尾水及污泥資源化利用、村莊人口潮汐現象治理適用模式、山區地區適用處理技術工藝。(縣農污辦牽頭,永春生態環境局、桃溪水利公司、各鄉鎮政府等配合)
三、實施模式
(八)完善建管機制
確定實施主體。確定永春縣桃溪水利建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為我縣農村生活污水提升治理實施主體;積極與省內具有投融資能力、項目運營能力及相關經驗的國有企業洽談、合作;積極推進合資公司組建工作,推進全縣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含廠站及管網)項目“投、建、管、運”。(縣農污辦牽頭,永春生態環境局、發改局、財政局、城管局、水利局按職責分工)
穩步推進一體化。堅持建管一體化、供排水一體化、城鄉一體化,統籌考慮區域協同搭配、收益平衡,鼓勵將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城鎮污水處理、城鄉供水整體打包給專業公司統一負責建設運維。對接入城鎮污水處理廠的`村莊污水管網與城鎮污水管網統一規劃、統一建設,日常運維鼓勵由城鎮污水廠網運維單位統一負責,運維費用按相應渠道保障。(縣農污辦、永春生態環境局、財政局、城管局、水利局按職責分工)
推進資產整合。根據產權及經營權歸屬,依法依規、分類分步推進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資產整合,逐步實現由同一公司負責。對產權及經營權屬于集體或國有的,通過轉讓、租賃、作價入股、委托代管、兼并收購等方式整合;對其他情形的,鼓勵通過作價入股、兼并收購等方式進行資產回購,或待特許經營期限到期后實施整合。在資產整合過程中要規范運作,防止國有資產流失。(縣農污辦牽頭,縣財政局、永春生態環境局、城管局、水利局、各鄉鎮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
(九)強化資金保障
落實財政資金。縣財政應按市行動方案下達的年度任務,審核縣農污辦提出縣級農村生活污水提升治理資金需求,統籌安排資金拼盤。各有關部門按上級要求申報納入上級項目儲備庫,積極爭取中央農村環境整治資金、省級農村生活污水治理“以獎代補”資金支持。縣財政優先使用好省、市農村生活污水提升治理資金;統籌安排和使用土地出讓收益、晉江洛陽江流域補償資金、鄉村振興試點示范專項資金等涉農、涉水資金,優先用于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設施建設及運維。其中土地出讓金不低于0.1%、流域補償金不低于10%。(縣財政局牽頭,縣農業農村局、永春生態環境局、自然資源局、水利局配合)
拓寬籌資渠道。采用政府直接投資和注入投資項目資本金相結合的方法籌集建設資金。實行投資項目資本金制度,項目資本金由上級補助、縣財政安排、專業公司參與方出資、可用于項目資本金的專項債等構成,債務性資金通過符合規定的銀行融資,申請政府性基金、專項債券等方式多渠道籌集。(縣財政局、發改局、永春生態環境局、農業農村局、水利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推行使用者付費。綜合考慮污水處理成本、使用者承受能力等因素,穩步推行使用者付費,引導和支持村級組織將付費事項納入村規民約,逐步推進有條件的地區依托供水公司收取污水處理費。建立財政補貼與使用者付費的合理分擔機制,污水處理費專項用于生活污水治理,對污水處理費未能達到運行維護成本期間,縣財政給予一定補助。(縣農污辦牽頭,縣發改局、財政局、永春生態環境局、農業農村局、城管局、水利局、各鄉鎮人民政府配合)
(十)優化審批手續
將全縣治理項目整體打包、統一報批相關審批手續,支持采取容缺受理、告知承諾等措施,依法優化項目審批事項。全縣整合,逐村確定廠站選址,繪制勘測定界圖,統一上報調整用地性質,成熟一批、上報一批。開辟用地審批綠色通道,支持單列審批。(縣發改局、自然資源局、住建局、行政服務中心、永春生態環境局等按職責分工)
(十一)強化成效管理
創新智慧監管模式,完善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智慧監管系統,依托福建省生態云平臺“綠盈鄉村”模塊,統一建檔落圖,運用5G傳輸、大數據、物聯網技術實現設施遠程監控;實現在線及人工監測監控數據傳輸至省生態云平臺。(縣農污辦牽頭,永春生態環境局、城管局、各鄉鎮政府按職責分工)
四、保障措施
(十二)強化組織推進
落實屬地責任。縣政府是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的責任主體,按照政府“一把手”工程要求,成立農村生活污水提升治理工作領導小組,分管副縣長任組長,各相關部門負責同志為成員,切實加強組織領導;組建工作專班,由永春生態環境、城管、住建、農業農村、水利等部門和桃溪水利公司人員組成,負責協調方案實施、項目調度推進、組織抽查驗收等工作,工作專班設在縣河長辦,辦理工作專班日常業務,同時工作專班應做好協調項目審批、用地征地、施工建設等工作,協調解決實施過程中的各種問題,強化考核督促,加大行政推動力。
強化部門協同。統一報批相關手續,統一招標采購污水處理設施主體設備、管道等主要建設材料;由住建局負責工程質量監管;永春生態環境局負責設施運行達標排放監管。項目建成后,由縣農污辦組織聯合驗收。新建設的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設施項目要合理選址,統一上報調整用地性質,自然資源局要開通用地審批綠色通道,支持單列審批。發改局、自然資源局、財政局、住建局等相關部門在報批相關手續時,要按照《泉州市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關于印發保留、取消、合并、豁免、技術服務、容缺預審、告知承諾制等七類事項清單的通知》相關規定優化項目審批事項。
(十三)完善配套政策
用地政策。農村生活污水治理項目依法使用國有建設用地或集體建設用地,新增建設用地計劃指標由縣自然資源局按規定分類統籌安排。在各鄉鎮國土空間規劃和村莊規劃中預留相應建設用地指標,用于農村公共公益設施等項目建設用地需求,并開辟用地審批綠色通道,支持單列審批。(縣自然資源局牽頭)
排污權政策。參照“城鎮污水集中治理單位削減的污染物納入可交易范圍”的規定,將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形成的“可監測、可統計、可考核”的主要污染物削減量納入排污權交易范圍。(永春生態環境局牽頭)
(十四)嚴格考核獎懲。建立評先掛鉤機制,將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納入鄉村振興實效考評和“綠盈鄉村”、衛生鄉鎮、文明村鎮等相關創先評優標準(體系),并適當增加分值權重比例。對治理成效顯著、工作業績特別突出的單位、個人給予通報表揚。(永春生態環境局、農業農村局、縣委文明辦、縣衛健局按職責分工)
農村污水治理方案2
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方案(20xx-20xx年)〉的通知》和《生態環境部農業農村部住房城鄉建設部水利部國家鄉村振興局關于印發農業農村污染治理攻堅戰行動方案(20xx-20xx年)的通知》(環土壤〔2022〕8號),鞏固“十三五”全省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成效,加快推進“十四五”治理工作,進一步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助力鄉村振興,結合我省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認真落實省第十五次黨代會精神,咬定“作示范、勇爭先”目標要求,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以改善農村生態環境質量為目標,以提升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成效為導向,立足我省農村實際和發展需求,統籌銜接衛生改廁、水系連通、黑臭水體治理和鄉村建設,扎實推進全省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健全政策機制,加大投入力度,構建政府主導、市場運作、社會協同、村民參與的共治共享體系,不斷改善農村生態環境,為實現鄉村生態振興提供有力支撐。
(二)基本原則。
堅持重點突出、梯次推進。根據村莊發展和群眾期盼,制定差別化治理目標和成效要求,優先治理環境敏感和人口集中的村莊。
堅持政府主導、社會參與。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由政府主導,統籌整合有關資金,加大財政資金投入力度,動員社會力量積極參與,提高農民環保意識,引導群眾參與。
堅持因地制宜、科學施策。充分考慮農村經濟發展水平、區位條件、村莊人口聚集度、污水產生規模等,選擇科學適宜的治理模式,不搞“一刀切”。
堅持建管并重、長效管護。堅持以用為本,充分考慮后期運行維護,做到設施、管網與管護機制同步設計、同步建設、同步落實,保障設施長期有效運行。
(三)主要目標。
到20xx年底,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水平和保障能力有效提升,管理制度和政策標準體系基本建立。農村環境整治取得積極成效,新增完成3500個行政村環境整治,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達到30%以上,力爭達到40%左右,亂倒亂排得到有效管控。完成280個農村黑臭水體治理,基本消除大面積農村黑臭水體。
二、重點工作
(一)梯次推進,分類實施。結合縣域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專項規劃,以保護和改善五河干流、鄱陽湖及重點湖庫水質,保障農村飲用水安全為重點目標,以水源保護區、城鄉結合部、鄉鎮政府駐地、中心村、旅游風景區等人口集中村莊為重點區域,分類開展農村生活污水治理,鼓勵其他有條件的村莊開展治理。各縣(市、區)年度村莊生活污水治理清單應于每年3月底前,經縣級人民政府審核同意后,由縣級生態環境部門報送設區市生態環境局,設區市生態環境局經篩選、匯總后上報省生態環境廳。(指導單位:省生態環境廳、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農業農村廳、省鄉村振興局。責任單位:各市、縣〔區〕人民政府、贛江新區管委會。以下均需各市、縣〔區〕人民政府、贛江新區管委會負責落實,不再列出)
(二)系統推進,協同治理。結合農村戶廁改造,推進廁所糞污與污水協同處理,對已建污水治理設施的村莊,強化設施運行管護和覆蓋面延伸,廁所糞污做到應納盡納;對計劃建設污水治理設施的村莊,一體化推進衛生廁所改造與生活污水集中治理。結合水系連通及水美鄉村試點縣建設,通過連通河道池塘、整治斷頭河等措施,連通鄰近宜連河湖水體,逐步恢復河湖、塘壩、濕地等各類水體的自然連通和水生態功能。結合農村黑臭水體排查和治理,科學實施截污控源、生態修復、清淤疏浚和水系連通等工程,基本消除大面積農村黑臭水體。強化農村黑臭水體所在區域河長湖長履職盡責,實現水體有效治理和管護,防止“返黑返臭”。(指導單位:省生態環境廳、省農業農村廳、省鄉村振興局、省水利廳)對新發現的農村黑臭水體及時納入監管清單,加強動態管理。對已完成治理的農村黑臭水體,開展整治過程和效果評估。對國家監管清單中已完成治理的黑臭水體,省級有關部門組織監測透明度、溶解氧和氨氮3項指標,原則上每年至少監測1次。(指導單位:省生態環境廳、省水利廳、省農業農村廳、省鄉村振興局)
(三)規范推進,專業管理。按照《江西省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技術指南(試行)》《江西省農村生活污水收集設施建設技術指南(試行)》《江西省農村生活污水處理工程施工與竣工驗收技術指南(試行)》《江西省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設施運行維護技術指南(試行)》等地方標準要求,引導規范污水治理工程設計、施工、驗收和運行維護等。堅持建管一體化,鼓勵以市、縣(區)為單位,將農村生活污水收集管網、設施建設和運維整體打包委托,優選專業公司統一負責。戶內污水收集設施原則上由農戶負責日常維護,戶外收集及污水治理設施由運維實施主體負責運行維護。對居住人口少或居住分散的村莊,優先采取資源化利用模式治理生活污水。對節假日人口潮汐現象明顯的地區,合理設計調節池規模,采用并聯處理等方式滿足處理要求。(指導單位:省生態環境廳、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農業農村廳、省鄉村振興局、省發展改革委)
(四)穩步推進,改造提升。2023年底前基本完成現有污水治理設施運行情況排查。根據排查結果,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分類制定改造提升計劃,落實資金來源、責任單位和完成時限,2023年底前完成集中式(日處理規模20噸以上)設施改造,20xx年底前基本完成現有設施改造。依照《江西省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設施水污染物排放標準》,強化集中式污水設施監督性監測和自行監測,有效提升設施正常運行率。(指導單位:省生態環境廳、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農業農村廳、省鄉村振興局)無法提升改造擬報廢的設施,各縣(市、區)人民政府應明確報廢流程,依法依規辦理,并由縣級相關業務部門書面報送市級相關業務主管部門存檔。(指導單位:省國資委、省財政廳、省生態環境廳、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農業農村廳、省鄉村振興局)
(五)創新推進,試點示范。鼓勵各地在優化治理模式、拓展資金渠道、創新體制機制等方面開展試點示范。樹立一批典型,總結推廣經驗,以點帶面提升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水平。(指導單位:省生態環境廳、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農業農村廳、省鄉村振興局)申報中央農村環境整治資金的項目,原則上由縣級及以上人民政府組織申報,專項資金優先分配用于項目法人明確且落實項目法人責任制的項目。(指導單位:省生態環境廳、省財政廳)縣(市、區)人民政府根據產權及經營權歸屬,探索試點、總結經驗、分類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設施資產整合,逐步實現統一管理,促進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對產權及經營權屬于集體或國有的,通過無償使用、租賃、作價入股、委托代管、兼并收購等方式整合;對其他情形的,鼓勵通過作價入股、兼并收購等方式進行資產回購,或待特許經營期限到期后實施整合。(指導單位:省財政廳、省國資委、省生態環境廳、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農業農村廳、省鄉村振興局等)
三、保障措施
(一)強化組織領導。地方人民政府是組織實施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的責任主體,各地要將農村環境整治納入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行動中統籌推進,進一步落實“省負總責、市縣抓落實”的工作推進機制,成立工作專班,明確部門職責分工,加強工作調度,協調解決問題,確保完成目標任務。省生態環境廳牽頭主抓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負責相關技術標準制定和執法監管,督促指導項目推進,開展工作考核等,設區市生態環境部門派駐縣(市、區)的`機構協助縣級政府做好指導和監督工作。省住房城鄉建設廳負責指導各地抓好建制鎮生活污水治理設施建設及運行等工作,因地制宜支持城鎮污水處理廠管網向周邊人口密集村莊延伸覆蓋。省鄉村振興局會同省衛生健康委、省農業農村廳指導無需納管處理的戶廁三格化糞池尾水開展資源化利用。省農業農村廳、省鄉村振興局將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納入鄉村振興戰略、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統籌推進實施,協同推進廁所糞污與農村生活污水集中治理。省水利廳負責農村水系連通及水美鄉村建設。省發展改革委、省財政廳、省自然資源廳等部門要加大政策、資金、要素保障,落實用電用地支持政策。
(二)加大資金投入。市、縣(區)人民政府要加強資金保障,統籌中央農村環境整治資金、鄉村振興專項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中央基建投資資金、水系連通及水美鄉村建設資金,用好土地出讓收益、耕地占補平衡和土地增減掛鉤收入等相關政策以及全省流域生態補償資金等,加大對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設施建設和運維管護的投入力度。(指導單位:省財政廳、省發展改革委、省生態環境廳、省農業農村廳、省鄉村振興局、省自然資源廳、省水利廳)在不新增地方政府隱性債務的前提下,鼓勵采用政府直接投資和注入投資項目資本金相結合的方式,對符合條件的農村生活污水治理項目納入地方政府債券申報范圍,支持符合規范管理要求的PPP(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等項目,拓展籌資渠道。積極探索實踐生態環境導向的開發模式,支持農村生活污水治理項目與收益較好的城鎮污水處理、城鄉供水、資源產業開發、鄉村旅游、現代農業等關聯項目或產業一體實施、統籌推進。(指導單位:省財政廳、省金融監管局,省生態環境廳、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農業農村廳、省鄉村振興局、省文化和旅游廳)推動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設施用電用地政策。在20xx年底前,對實行兩部制電價的污水治理企業用電免收基本電費,優先納入用電安排。在編制國土空間規劃和村莊規劃時,預留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設施用地,并符合《長江岸線保護和開發利用總體規劃》《江西省河道(湖泊)岸線利用管理規劃》等規劃及有關河湖管理保護的政策法規要求,開辟用地審批綠色通道。鼓勵有條件地區依法建立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農戶付費制度。(指導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自然資源廳、省水利廳)
(三)嚴格評估考核。每年對上一年度農村環境整治成效進行評估,20xx年開展總結評估。評估結果納入農業農村污染治理攻堅戰、鄉村振興實績考核,并納入省級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內容。對各年度任務開展調度、督導和技術幫扶,對工作推進不力的予以通報。(指導單位:省生態環境廳、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農業農村廳、省鄉村振興局)
(四)注重宣傳引導。利用電視、廣播、報刊、網絡等媒體,加強工作宣傳和政策解讀。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黨員干部模范帶頭作用和婦聯等群團組織等貼近農村的優勢,組織群眾積極參與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引導農民群眾形成良好用水習慣,減少農村生活污水亂排亂倒行為,不斷提高廣大群眾的生態文明意識和主人翁意識,形成共建共治共享格局。(指導單位:省生態環境廳、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農業農村廳、省鄉村振興局、省婦聯)
農村污水治理方案3
按照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深化我省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攻堅行動指導意見》(粵辦函〔20xx〕285號)要求,深入開展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攻堅行動,加快補齊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短板,持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助力全面鄉村振興,結合深圳市實際情況,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按照省委、省政府關于實施“三農”領域突出短板“九大攻堅”行動的部署,結合省攻堅指導意見及深圳市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實際情況,以提高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設施有效運行率和村民滿意率為目標,科學選擇合理的生活污水治理模式,提高治理工程建設質量,建立健全污水處理設施長效運維管理機制,通過構建數字化監管體系全面提升設施運維保障能力和污水治理水平,探索建立符合我市城鎮化水平高、人口回流比高的可復制、可推廣的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及長效運維管理模式,切實改善農村生態環境質量,為鄉村振興奠定堅實的生態環境基礎。
(二)基本原則
——分區指導、突出重點。堅持以問題為導向,分區域、分重點、分批次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黑臭水體集中區域、群眾反映強烈及國考斷面周邊區域的自然村優先開展治理。
——因地制宜、科學治理。尊重農民生產生活習慣,結合城鎮污水處理廠建設布局及自然環境承載力,科學合理選擇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模式。
——完善機制、建管并重。建立健全長效運維管護機制,堅持“以用為本、建管并重”的原則,推動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及配套管網科學建設、合理使用和長效監管。
——政企結合、群眾參與。壓實建設主體、運維主體、監管主體責任,推行第三方運維,提升專業化、智能化監督管理水平。充分發揮鎮村的組織協調作用,調動農民參與積極性,提高農民參與度,暢通村民監督反饋渠道,保障農民的決策權、參與權與監督權。
——多元投入、形成合力。充分發揮涉農資金作用,用好相關金融政策,拓寬資金籌措渠道,建立健全地方負擔、企業投資、鎮村自籌和社會支持的多元長效投入機制。
(三)工作目標
深圳市共有187個自然村(110個非遷建合并類自然村納入鄉村振興規劃范圍;77個遷建合并類自然村結合城市發展規劃合理安排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其中斑魚湖村和新田坑村等5個自然村已明確整村搬遷或無人居住),分規劃建設、查漏補缺和鞏固提升三個階段全力推動實施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攻堅任務,以20xx年為攻堅基準年,全力實現深圳市自然村生活污水有效治理。
1.規劃建設階段(20xx—20xx年)。
20xx年累計完成農村生活污水治理非遷建合并類自然村數量110個,其中包含納入民生實事的42個自然村,非遷建合并類自然村生活污水治理率達100%,初步建立運維管理制度。
到20xx年底,累計完成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自然村數量150個,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85%以上,運維管理制度相對完善;同時,涉及小漠橋國考斷面、省級黑臭水體、污水直排入海、人口規模大且集中的村莊等重點區域17個自然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得到進一步鞏固,累計完成30個自然村的生活污水治理設施提升改造及管網修復完善工程任務。
到20xx年底,累計完成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自然村數量182個,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達到100%,設施有效運行率90%以上。
2.查漏補缺階段(20xx-2024年)。
隨著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的推進,分階段分批次深入各自然村反復排查生活污水收集情況、管網完善情況及處理設施運轉情況,發現潛在的農村黑臭水體、管網堵塞及錯接漏接、處理設施故障異常等問題,提出整改方案,并立即啟動整治、整改補救措施。到20xx年底,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保持100%,設施有效運行率95%以上,農村黑臭水體基本消除;不斷總結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經驗,探索形成一批具有深圳特色、可復制、可推廣的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模式。
3.鞏固提升階段(20xx年)。
到20xx年底,建立有制度、有標準、有隊伍、有經費、有監督的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設施長效運維管理體系,設施有效運行率穩定在95%以上,村民滿意率達到80%以上。借助科技信息技術,探索推行“農污APP”“農污巡檢小程序”等數字化平臺監管模式,進一步規范設施日常管養行為,提升管理精細化水平,探索建立具有深圳特色的農村生活污水數字化監管體系。
二、重點工作
(一)科學制定技術路線,因地制宜選擇治理模式
結合城市發展規劃、自然村分布、自然環境現狀、資源整合等因素,科學制定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技術路線,因地制宜選擇治理模式。優先將城鎮周邊的自然村生活污水納入城鎮污水處理廠處理,并加強配套管網的建設和完善;對生活污水無法納入城鎮污水處理廠,但人口規模較大的自然村或區域分布較集中的自然村,結合現狀排水及周邊受納水體水質情況,優先啟動生活污水治理,制定科學的處理設施選址方案及配套管網鋪設方案,并有序推進、穩步實施;對于偏遠城鎮、人口規模較小、居住分散、受納體多且消納能力高的自然村,結合當地自然環境承載力及老百姓傳統習慣,充分利用既有水溝、水塘和洼地,規劃建設污水管網及配套存儲池、厭氧池、生化塘等,并可通過農田、果園、菜地等就近就地進行資源化利用;納入合并、撤并、搬遷及城市化改造計劃的自然村,結合規劃合理安排生活污水治理工作。20xx年底,預計完成納入城鎮污水處理廠自然村19個、建設設施自然村145個,資源化利用自然村18個,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達到100%,設施有效運行率達到90%以上。(責任單位:深汕特別合作區管理委員會;指導單位:市生態環境局、市水務局、市鄉村振興和協作交流局等按職責做好指導)
(二)高質量推進設施建設,強化工程質量
加強前期工作,做好規劃設計,責任單位參照基本建設程序,確保工程項目設計合理、資金到位、質量優良。在工程質量方面,按照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相關建設、驗收標準規范、技術指南等要求,嚴把設計關、材料關、施工關、驗收關,強化工程驗收與環保驗收。對于已建成設施,應加快驗收,并盡快落實后續運維事宜;對于未建成設施,應加強對項目進度節點執行的過程監管,確保按時保質完成。在實施模式中,對于采用資源化利用模式的自然村,鼓勵采用以工代賑、農民工匠等建設模式,進一步增強群眾的參與度。項目建設過程中應當做好廁所革命、道路建設等民生工程的項目銜接;對于采用納入城鎮污水處理廠治理模式的自然村,開展接戶管網建設工程,確保接戶管網全覆蓋;對于采用建設設施進行生活污水治理模式的自然村,開展管渠建設工程,逐步實現管渠覆蓋。(責任單位:深汕特別合作區管理委員會;指導單位:市生態環境局、市水務局、市鄉村振興和協作交流局等按職責做好指導)
(三)深入排查治理缺陷及短板,落實整治整改補救措施
按照“設施設備正常運轉、污水實現全收集、黑臭水體基本消除”的基本原則,在農村生活污水治理過程中不斷總結經驗,建立健全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定期排查巡檢機制。一是定期對已建成的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設備運行情況、達標處理情況進行檢查,存在運行異常、排水異常的,及時提出整改措施及時限要求,確保設施設備正常運轉,污水達標排放;二是定期對自然村已鋪設的污水管網進行排查,存在堵塞及錯接漏接的,及時提出整改措施及時限要求,確保管網通暢、雨污分流合理;三是定期開展農村黑臭水體排查,查明黑臭水體來源、成因及去向,及時提出整治措施及時限要求,確保農村黑臭水體有效消除,實現農村污水全收集。20xx年底,涉及小漠橋國考斷面、省級黑臭水體、污水直排入海、人口規模大且集中的`村莊等重點區域17個自然村生活污水治理成效得到進一步鞏固,累計完成30個自然村的生活污水治理設施提升改造及管網修復完善工程任務,同步摸排并解決已覆蓋的110個自然村的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及配套管網的潛在問題;20xx年底,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保持100%,設施有效運行率達到95%以上,農村黑臭水體基本消除;通過不斷總結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的先進工作經驗,探索形成一批具有深圳特色、可復制、可推廣的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模式。(責任單位:深汕特別合作區管理委員會;指導單位:市生態環境局、市水務局、市鄉村振興和協作交流局等按職責做好指導)
(四)建立健全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運維管理體系
堅持“以用為本、建管并重”的原則,以切實改善農村人居環境、解決村莊污水橫流及黑臭水體問題為出發點,科學選擇運維模式和管理機制,在農村生活污水運維管理過程中,不斷總結與完善運維成效考核機制,提升運維主體的運維成效與責任意識。20xx年底,初步建立以深汕特別合作區管理委員會為責任主體、轄區各鎮政府為落實主體、轄區村級組織為管理主體、農戶為受益主體、第三方運維機構為服務主體的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五位一體”運維管理體系,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格局,在運維管理中不斷總結經驗,探索建立具有深圳特色的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長效運維管理模式。對納入城鎮集中污水處理廠管理模式的,各職能部門依職責加強對鎮級集中污水處理廠的監督管理,并結合各鎮納廠治理特點,合理設定納廠管網接戶率等考核指標;對建設分散式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模式的,在確定運維主體和模式后,可通過統一招投標或政府采購等方式選擇具有相應能力的運營單位對處理設施和管網設施進行運維,落實運維經費保障,制定分散式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運維管理辦法和納污管網設施運維管理辦法,建立并完善運維主體的運維成效考核機制,對運維主體的巡查頻次、出水水質、設備故障率、進水管網暢通率、附屬設施完整程度等方面進行重點考核;對采用資源化利用或自然生態消納模式的,制定實施資源化利用或自然生態消納工作指引,建立治理臺賬,臺賬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村莊名稱、地理位置、常住人口數量、污水日產生量、資源化利用或自然生態消納途徑、受納水體等信息,并定期評估資源化利用或自然生態消納效果,發現未達到預期治理效果的,應及時查明原因并提出整改措施,經整改或整治仍未解決問題的、屬于治理模式自身局限性問題的,應及時調整治理模式,不得繼續使用資源化利用或自然生態消納模式。20xx年底,建立有制度、有標準、有隊伍、有經費、有監督的“五有”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設施長效運維管理體系,設施有效運行率穩定在95%以上。(責任單位:深汕特別合作區管理委員會;指導單位:市生態環境局、市水務局、市鄉村振興和協作交流局等按職責做好指導)
(五)強化生態環境監測指導,鞏固提升治理成效
結合深圳市各河流水系水環境質量狀況、國考斷面考核要求及水環境功能區水質要求,科學制定年度水生態環境監測計劃,定期開展河流水系、國考斷面、水質功能區及處理規模20m3/d及以上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生態環境監測,通過監測數據分析判斷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效果和治理成效,為鞏固和進一步提升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成效提供指導依據。對定期監測發現水環境質量出現明顯下降的流域或河段,根據生態環境管理的需要,因地制宜,對流域或河段受影響范圍內的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提出提標改造升級要求。(責任單位:深汕特別合作區管理委員會;指導單位:市生態環境局、市水務局、市鄉村振興和協作交流局等按職責做好指導)
(六)注重科技創新,加強數字化管理
加快推行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數字化管理,積極引入智慧水務相關科技公司,協助建立農村污水治理數字化管理系統,建立治理電子臺賬,通過電量、流量數據、視頻監控等方式進行實時監管,及時開展數據信息的分析預警,逐步實現基礎信息數字化、問題處置便捷化、輔助決策智能化。加快推動移動客戶端開發,暢通農民和基層干部的問題反饋與監督渠道。將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納入數字政府“一網統管”,建立上下聯動、部門共享的信息交流機制。20xx年底,探索推行“農污APP”“農污巡檢小程序”等數字化平臺監管模式,進一步規范設施日常管養行為,提升管理精細化水平,探索建立具有深圳特色的農村生活污水數字化監管體系。(責任單位:深汕特別合作區管理委員會;指導單位:市生態環境局、市水務局、市鄉村振興和協作交流局等按職責做好指導)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
參照省級專項攻堅領導小組,成立由市領導任組長,市發展改革委、市科技創新委員會、市財政局、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市生態環境局、市住房建設局、市交通運輸局、市水務局、市鄉村振興和協作交流局等為成員單位的市級專項攻堅領導小組,加強系統謀劃、統籌協調和指導,推動解決規劃、建設、運維中的突出問題和困難。
(二)強化責任落實
各職能部門要充分認識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的重要性、緊迫性、艱巨性,把農村生活污水治理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內容,應按職責各司其職,認真落實攻堅任務并做好資金保障。深汕特別合作區要履行好主體責任,組織做好轄區內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規劃、建設改造和運行維護、資金調配與使用、督促檢查、考核驗收等工作。各鎮政府加強資金使用及工程質量監管力度,強化監督考核,確保項目工程質量。各村級組織要發揮農村基層組織領導作用,帶領村民積極支持參與農村生活污水治理。
(三)加強資金保障
深圳市新增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建設預計總投資約21449.05萬元,其中新增污水處理設施工程(含配套管網)資金約16024.79萬元,資源化利用系統完善工程約2656.31萬元,設施提升改造及管網修復完善工程約2767.95萬元。20xx年深圳市農村污水治理率達100%后,全年度運維資金預計約1252.24萬元(具體以實際運維情況為準)。為確保資金落實到位,要加強資金保障,在堅決遏制地方政府新增隱性債務前提下,多渠道籌措資金。一是加強財政資金統籌。要統籌用好各類財政資金,保障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順利開展;要統籌用好涉農資金、土地出讓收益等,結合自身財力適當加大對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的支持力度;要建立農村生活污水治理項目庫,積極鼓勵相關部門申報上級涉農資金及各類生態專項資金;要研究通過政府專項債券支持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二是引導社會資本參與。鼓勵各地積極拓展投融資渠道,優先引導企業、鄉賢通過贊助、冠名等方式支持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對于符合市場化經營性的項目,鼓勵市場主體申請國開行等政策性銀行中長期低息貸款用于合法合規開展經營性項目。三是探索推行使用者付費運營模式。鼓勵有條件的鎮綜合考慮當地集體經濟狀況、污水處理成本、使用者承受能力等因素,合理確定付費標準,研究考慮將污水處理成本納入供水或生活垃圾處理費用中。支持村(居)民委員會組織將付費事項納入村規民約。
(四)嚴格監督考核
建立多元化的監督考核機制,將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納入鄉村振興戰略實績考核、污染防治攻堅戰成效考核、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綜合考核等重要內容,并強化考核結果應用;暢通監督渠道與問題反饋機制,鼓勵多元監督,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落實整改。
(五)加強宣傳引導
結合鄉村振興戰略開展宣傳教育,宣傳污水處理設施運行維護知識、黑臭水體鑒別和防控知識,增強村民生態環境保護意識,規范村民生活污水排放行為;完善公眾參與機制,加強宣傳和信息公開,充分發揮鎮、村級組織作用;入村、入戶宣傳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激發村民主體意識,調動農村參與生活污水治理的積極性,保障村民的決策權、參與權與監督權。
農村污水治理方案4
為深入實施污染防治“三大戰役”,補齊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建設短板,根據《中共四川省委辦公廳、四川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四川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實施方案的通知》(川委辦〔20xx〕26號)和《四川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四川省農村生活污水治理五年實施方案的通知》(川辦發〔20xx〕14號)精神,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提出的“鄉村振興戰略”、省委十一屆三次全會決策部署和市委四屆四次全會精神,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實施美麗鄉村建設工程,積極探索具有雅安特點的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模式,全面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提升農村環境質量,建設綠色發展示范市。
(二)基本原則。
突出重點,有序實施。堅持以城帶鄉、城鄉并進,加快城市(縣城)、鄉(鎮)污水處理設施和配套管網建設,帶動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優先實施環境質量要求高的區域以及232個新村聚居點、15戶或50人以上農村居民聚居點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抓好農家樂、旅游民宿、景區賓館等場所生活污水治理,有序解決農村治污能力不足問題。
因地制宜、分類治理。根據農村不同區位條件、人口聚居程度、污水產生類型規模,因地制宜采取污染治理與資源利用相結合、工程措施與生態措施相結合、集中與分散相結合的方式進行處理,做到農村生活污水應集盡集、應治盡治、達標排放。
經濟實用、維護簡便。綜合考慮地方社會水平、財政狀況、污水規模和農民需求,按照低成本、達標準、利維護的要求,合理選擇的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技術和設施設備。
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強化縣(區)主體責任,加大財政資金投入,引導農民以投工投勞方式參與設施建設和巡查維修;推進實施城鎮生活污水處理設施PPP項目,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金融機構參與污水設施項目的建設和運營。
二、目標任務
(三)總體目標。
從20xx年起,加快推進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建設,處理設施運行監管不斷加強,處理設施保障能力和服務水平全面提升,農村人居環境質量顯著改善。通過5年努力,到20xx年,實現全市994個行政村、40個農村社區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全覆蓋。
推進階段(20xx-20xx年):推進城市(縣城)、鄉(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實施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千村示范工程”,完成232個新村聚居點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加快其他農村聚居點污水處理設施建設,開展農村分散污水治理工作。到20xx年底,全市50%以上的行政村具備生活污水處理能力。
攻堅階段(20xx-20xx年):持續開展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千村示范工程”,全面推動鄉(鎮)、農村聚居點和農村分散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到20xx年底,全市90%以上的行政村具備生活污水處理能力。
鞏固階段(20xx年):鞏固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成果,總結推廣先進經驗,提升設施服務水平,建立持續穩定的農村生活污水建設運行管理機制。到20xx年底,確保全市994個行政村、40個農村社區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全覆蓋。
三、重點工作
(四)強化規劃引領。20xx年底前,以縣(區)為單位編制完成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專項規劃,制定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實施細則,明確工作目標和時序、制定工作方案和措施,確保全市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有序推進。(責任單位:市規建和住房保障局,配合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水務局、市農業局、市環保局)
(五)加快設施建設。推進實施《雅安市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三年推進方案》,優選資信好、投融資能力強、處理技術專業的企業實施污水處理PPP項目,以縣(區)為單位統籌區域污水處理設施建設,盡快形成污水處理能力。因地制宜推進設施建設,有條件的推動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向農村延伸,將農村生活污水納入污水管網統一收集進行處理;遠離城鎮的農村居民聚居點,配套完善管網設施、合理選擇污水處理技術進行集中處理;居住相對分散、污水難以統一收集的地區,就地就近采用無動力、微動力或生態處理技術進行分散處理。支持縣(區)實施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千村示范工程”,積極探索符合地方實際的治理模式。(責任單位:市規建和住房保障局,配合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科技知識產權局、市財政局、市農業局、市環保局)
(六)推進廁所革命。推進實施《雅安市“廁所革命”實施方案(20xx—20xx年)》,結合幸福美麗新村、扶貧新村、旅游景區等建設,合理選擇改廁模式,加快推進農村戶用廁所、鄉村公共廁所建設和改造,普及不同水平的衛生廁所;有條件的地區建設污水處理設施和配套管網,有效銜接廁所革命與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責任單位:市規建和住房保障局,配合單位:市委農工委、市國土資源局、市農業局、市衛生計生委、市旅游發展委、市扶貧移民局)
(七)開展水環境治理。將農村水環境治理納入河長制、湖長制管理,加大河流、塘庫、渠道、小溪溝等入河排污口監管力度。采取綜合措施恢復農村水生態,加快實施幸福美麗新村水庫和塘堰“清水工程”、水土保持工程、水利風景區建設。加強生態河塘、生態渠道、生態河道治理,以房前屋后河塘溝渠為重點,實施清淤疏浚,消除農村黑臭水體,改善農村水環境質量。(責任單位:市水務局,配合單位:市規建和住房保障局、市農業局、市環保局)
(八)強化技術支撐。建立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日常環境監督機制,加強排放水質監測。組織開展農村生活污水污染源減排核查政策和技術研究,加大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技術研發和集約化處理設施推廣應用。鼓勵采用運行狀態遠程實時監控系統,綜合運用互聯網、物聯網等技術,建立數字化服務網絡系統和平臺,重點對日處理能力30噸以上、受益農戶100戶以上的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設施運行狀態進行實時監控。(責任單位:市環保局,配合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規建和住房保障局、市水務局、市農業局)
(九)完善支持政策。加大對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項目建設和運營的扶持力度,落實用地、用電、設備折舊等支持政策。健全價格調整機制,對于收費不足以維持設施正常運營的,可根據有關規定給予補貼。鼓勵銀行為符合條件的第三方專業服務機構開展應收賬款、收費權貸款等金融服務。(責任單位:市財政局,配合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國土資源局、市規建和住房保障局、市水務局、市農業局、市環保局、市政府金融辦、人行雅安中心支行、國網雅安電力(集團)公司)
(十)加大資金投入。建立縣(區)為主的政府投入體系,合理保障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和運行資金。積極爭取上級政策資金,統籌好中央、省、市、縣(區)各級專項資金,打好政策資金“組合拳”,支持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建設。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金融資本參與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項目的建設和運營。(責任單位:市財政局;配合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規建和住房保障局、市水務局、市農業局、市環保局)
四、保障措施
(十一)落實責任。各縣(區)人民政府、經開區管委會是實施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的'責任主體,要充分認清治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進一步壓實責任、分解任務,確保按時按質按量完成五年工作目標。市規建和住房保障局要負責牽頭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定期會同市級有關部門協調解決推進工作中的問題,加強監管考核。市級有關部門要結合工作職能,積極推進農村衛生廁所改造、禽畜散養環境衛生治理、河長制湖長制管理、建設項目用地需求保障等相關工作,確保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落地見效。
(十二)強化管理。各縣(區)、經開區要抓緊制定專項規劃和實施細則,明確牽頭和配合部門,細化職責分工,落實政策措施,建立治理項目實效檢測評價和情況通報制度,嚴格目標管理。推進“放管服”工作,對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設施運行維護管理所涉及的統一招投標和政府采購等事項,盡量簡化審批手續,開辟綠色通道,優化服務質量。
(十三)加強宣傳。充分發揮電視、廣播、報刊、網絡等媒體的作用,通過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大力宣傳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的重要意義、政策措施,強化環境衛生意識,引導農民群眾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動員廣大農民和社會各界積極參與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努力形成全社會關心、支持和參與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的良好氛圍。
農村污水治理方案5
為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建設鄱陽湖生態經濟區”戰略,切實加強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全面提升我縣城鄉生態與環境質量,按照省環保廳《江西省農村面源與生活污染控制技術指南(試行)》有關要求,結合我縣實際,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定不移地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緊緊圍繞我縣建設“中國最美鄉村”、“世界最大生態文化公園”的目標,以人為本,科學規劃,注重提高廣大農村居民環保意識,逐步建立健全農村生活污水處理長效管理機制,走經濟社會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
二、工作目標
利用四到五年的時間,完成我縣饒河源頭保護區內沿河、沿庫1公里內的村莊及全縣歷史文化名村、生態村的生活污水治理。向全縣逐步推廣,努力實現省委提出的“農村環境有明顯改善”的目標,把我縣農村建設成“空間布局合理、基礎設施配套、環境整潔優美、城鄉和諧共榮”的社會主義新農村。
三、基本原則
1、政府主導,全民參與。在縣委、縣政府統一領導下,充分發揮各鄉(鎮、街道)的主導作用,建立完善公眾和社會力量參與機制,鼓勵和引導群眾及社會力量參與、支持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同時加大縣財政對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設施建設的支持力度。
2、科學規劃,統籌安排。堅持以規劃為先導,充分考慮城鄉建設規劃、經濟發展狀況、污水排放現狀、人口分布等因素,科學規劃建設區域內的污水處理設施。
3、因地制宜,加強指導。結合各地經濟條件、地形地貌等實際情況,加強指導,確保質量。
4、分批進行,逐步推開。結合我縣各村莊的實際情況,按照先易后難,先環境敏感區后一般區域,選擇一批具有一定條件的村莊為試點,以點帶面,逐步推開。
三、治理模式(生態塘技術)
我縣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原則上采用“三格式化糞池+生態塘技術”治理模式,該治理模式尤其對含氮磷較高的農村生活污水有較好的去除效率,同時具備結構簡單、投資成本低、能耗低和維護管理簡便等特點。
1、根據江灣村生活污水特點和我省“十二五”減排計劃的要求,省環保廳已明確該村選用“氧化溝”污水治理工藝處理生活污水;
2、對村莊內有分散式旅游服務區、農家樂、賓館等的污水處理應以企業主體為單位,設置污水預處理設施,并經處理達到生態塘接納標準后,引入生態塘進行污水凈化,保證出水水質達標排放。
3、對分散居住的村莊可以依據當地地勢等實際情況設置多個小型生態塘處理。
4、對于個別無法實施生態塘治理模式村莊,亦可根據實際選用省環保廳《江西省農村面源與生活污染控制技術指南(試行)》內的其它治理模式。
以日處理100噸廢水規模為例:(以下不含管道建設造價)
①調節池容積選擇:有效容積30m3(造價不明),具體施工需委托環保公司設計、施工及安裝設備。(造價由環保公司報價)
②接觸氧化池容積選擇:有效容積20m3,具體施工需委托環保公司設計、施工及安裝設備。(造價由環保公司報價)
③生態塘選擇:
生態塘類型選擇:采用將植物移植在輕質材料載體并飄浮于水面的生物浮島,浮島構建主要采用毛竹圍欄水生植物的方式。
生態塘址選擇:一般在地勢低洼的地方修建,也可對農村原有的`蓄水塘進行改建,在施工中需注意防滲治理和暴雨徑流導流明渠建設。
生態塘植物選擇:植物有寬葉香蒲、美人蕉、梭魚草、鳶尾等。
生態塘規模選擇:按5人/m2要求計算塘面面積。
生態塘造價:總造價按180元/m2計算(塘體造價按150元/m2,浮島生物按30元/m2),塘面面積440平方,則生態塘造價7.92萬元。
四、項目資金
1、資金預算
在深入實地調查的基礎上,參照我縣沱川鄉河西村污水處理工程造價,經專業工程師核算,婺源農村污水治理工程項目涉及11個鄉鎮,共72村莊(名單見附件一),常住人口45953萬,建設化糞池、生態塘等生活污水治理設施,共需籌集資金5000余萬元(不包括由業主自行建設污水預處理設施和配套管網建設資金)。
2、資金籌集
該項目建設采取以政府投入為主導,積極爭取上級資金支持,鼓勵引導社會資本和農民群眾參與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農村污水治理設施正式交付使用后,運行和管護費用,由鄉鎮統籌配套資金解決。
五、工作步驟
1、成立機構
成立婺源縣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領導小組,負責統一規劃,統籌安排,協調指導我縣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縣環保局,具體負責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的督促實施和日常工作,工作人員從相關部門抽調人員組成。
2、宣傳發動、全面部署階段(20xx年10月—)
縣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領導小組組織召開全縣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動員大會,對我縣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進行部署,同時利用宣傳車、報紙、有線電視等進行宣傳,充分發揮廣大黨員干部群眾自覺參與生活污水治理行動。
3、組織實施、整體推進階段(20xx年10月—)
有關鄉(鎮、街道)嚴格按照本《實施方案》及有關文件要求,制定相應的生活污水治理的具體工作方案,明確所有行政村、自然村所采取的處理模式和管理運行機制,報縣領導小組同意后組織落實。按照分批進行,逐步推開的原則,縣領導小組要選擇幾個條件成熟的村莊為試點,先行先試,不斷總結經驗,分階段全面推進各項工作。
4、督察考核、總結提高階段
對有關鄉(鎮、街道)、村組實行動態考核制度。運用定期與不定期檢查相結合、隨機抽查與集中督察相結合等多種手段,對各鄉(鎮、街道)生活污水收集處理工作的進展情況進行全面考核,并對考核結果進行排序,納入鄉(鎮、街道)、村年度工作目標考核。
六、工作要求
1、提高認識。各有關鄉(鎮、街道)、各有關部門要認清形勢,切實提高思想認識,把農村生活污水收集處理工作作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一項十分重要的內容,作為關注民生、服務民生、改善民生的一個重要載體,認真抓好此項工作的落實。
2、加強領導。各有關鄉(鎮、街道)、各有關部門要在縣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領導小組的統一領導下,按各自的工作任務開展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各鄉(鎮、街道)要成立專門領導機構,明確責任分工,領導掛帥,組織得力人員認真落實;要投入足夠的人力、財力和物力,確保生活污水收理、運營管理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3、廣泛宣傳。要利用有線電視、召開村小組村民會議、建立村規民約、開設宣傳欄、開展課堂教育、發放宣傳材料等方式,不斷加強對農村居民的環境保護教育,提高農村居民環境保護意識,使農民逐步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習慣,逐步實現鄉風文明。
4、強化責任。
各鄉(鎮、街道)是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的實施主體,逐步建立健全長效運行管理機制。同時各村應配備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管理人員,參與生活污水治理設施建設、負責建成后運行管理。
縣農工部負責污水治理項目的銜接和爭取配套資金,負責衛生改廁,并做好與生活污水治理終端設施的管網銜接;
縣發改委參與項目方案評審、項目審批等工作;
縣財政局負責補助資金的籌措和監管工作;
縣建設、規劃局指導編制城鄉污水治理規劃,指導納管范圍內村莊生活污水治理項目的實施,并負責指導工程質量,參與工程竣工驗收;
縣農業局負責農村生活污水凈化沼氣工程治理模式中承建單位的資質審核、業務指導和考核驗收,并牽頭負責農村規模畜禽養殖場戶的排泄物及污水治理工作;
縣國土資源分局負責治理設施建設的土地報批工作;
縣交通局負責農村公路建設與污水管網建設的相互銜接;
縣水利局負責做好河道疏浚任務分配、業務指導和的實施。
縣環保局承擔領導小組交辦的組織、協調、監督、考核等工作,負責污水治理項目的銜接和爭取配套資金及督促檢查;
農村污水治理方案6
為補齊補強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短板,整體提升農村人居環境質量,按照成都市《成都市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實施方案的通知》(成辦函〔20xx〕124號)要求,現結合崇慶街道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總體目標
堅持“城鄉融合、建管并重,上下聯動、部門協作,政策集成、創新驅動”的原則,健全完善長效管理機制,基本實現農村生活污水應集盡集、應治盡治、達標排放。
二、主要舉措
(一)推進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建設。配合做好市政管網建設,聚焦“兩根管子”建設,著力統籌推進廁污、生活污水共治和自來水接入一步到位。
(二)推進農村黑臭水體綜合整治。全力推進“一河一策”,嚴格落實“河(湖)長制”,加強日常巡河及管護工作,確保河面、河岸干凈整潔和河道暢通。持續開展農村生活污水直排、污水塘、污水溝、黑臭水體專項治理,健全“一村一檔”農村黑臭水體治理臺帳,壓緊壓實治理責任,消除農村黑臭水體。
(三)推進農村水土保持生態環境建設。榿木河流經我街道,今年計劃創建清平村“水美新村”1個,新溝改造項目不但可以改善項目區水生態環境,而且推動周邊農家樂和水果種植業的發展,實現農民增收的目標。
(四)強化污水收集。排水體制應遵循“應收盡收”的原則,結合我街道實際,因地制宜選用分流制或合流制。污水收集系統應遵循按永久性設施進行建設的`原則確定規劃建設標準。污水收集管網布局應和相關規劃有機銜接。
(五)科學確定規模。在充分考慮農村居民生活污水水量和水質變化的同時,兼顧畜禽養殖、鄉村旅游等相關產業產生的污水水量和水質變化,確定經濟合理的建設規模。
(六)注重再生利用。加快推進污水處理和再生水利用設施建設,進一步擴大生態環境、農業灌溉等領域的再生水利用量。加快推進污泥資源化利用工作,鼓勵將污泥衍生產品用于沙地荒地治理、園林綠化、土壤改良、生態修復、能源利用等項目。
三、保障措施
(一)強化責任落實。街道辦履行本轄區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有關工作的牽頭責任,落實組織和政策保障,做好上下銜接、統籌協調、督查考核等工作。各村(社區)落實屬地管理原則,加強對污水排放治理的監管工作。
(二)強化督查考核。建立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定期研究項目計劃、責任落實、推進措施等重大問題,形成推動工作的合力。將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納入街道目標績效考核,作為環保督察的重要內容。發現問題及時整改落實。
(三)強化宣傳引導。充分發揮媒體作用,大力宣傳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的重要意義、政策措施、經驗做法,努力形成全社會關心、支持和參與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的良好氛圍,讓群眾成為農村污水處理工作的參與者、推動者和受益者。
農村污水治理方案7
為做好我鎮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加快解決農村生活污水突出問題,保護水環境質量,保障農民群眾身體健康,有效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推動鄉村生態振興,結合實際,制定如下實施方案。
一、工作目標
20xx年實現全鎮30%以上的行政村完成生活污水治理任務,完成店子社區、埠園社區、東升社區、雙泉社區4個社區的污水治理任務,完成河村社區、官莊社區、河陽社區、陽光社區4個社區的已治理需提升鞏固任務,解決村莊內存在農村生活污水亂潑濫倒、污水橫流的問題,污水橫流、亂排亂倒情況基本消除,運維管護機制基本建立。
二、組織實施
(一)工作思路。各村莊根據各自條件和類型,因地制宜,統籌考慮分散處理、就近處理或集中處理等方式,靈活選擇不同的污水治理方式。適當采取單村或聯村的`方式,將收集的生活污水經人工濕地、氧化塘或小型一體化處理設備處理達標后可就近回用;確需排放的,應根據受納水體功能區劃,達到有關標準要求。鼓勵充分利用周邊閑置的溝渠、庫塘,通過栽植水生植物和建設植物隔離帶等方式進行生態化改造,建設人工濕地或氧化塘,對單村或聯村收集的生活污水進行處理。
(二)治理模式。堅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簡便適用的原則,實現有害物質和污染成分有效清除降解。
1、對靠近鎮駐地且滿足污水收集管網接入要求的區域,接入城鎮污水處理系統集中處理;如河村社區采取接入鎮駐地污水收集管網的處理方式。
2、對不能納入鎮駐地污水管網的村莊,如埠園社區和東升社區,因村制宜采取不同方式處理:
(1)對人口較少、居住分散、無法產生污水徑流的村莊,鼓勵利用房前屋后小菜園、小果園、小花園等實現就地回用。
(2)對有少量污水徑流的村莊,采取對周邊閑置的溝渠、庫塘實施生態化改造,建設人工濕地或氧化塘,利用排水溝渠或管道系統收集、處理生活污水。
(3)對污水產生量大的村莊或多戶聚居區,可單戶或聯戶設置小型污水處理設施,如一體化凈化桶等方式處理生活污水。
(三)時間要求。對尚未驗收的河村社區、埠園社區、東升社區于11月之前完成治理并驗收通過。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設置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專項小組,鎮長任組長,分管的班子成員任副組長,工作區書記、環保辦人員任成員,統籌推進全鎮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強化治理措施銜接、部門工作協調和項目實施整合,解決工作推進中的重大問題。
(二)建立長效機制。強化考核評估,加強治理工作的監管和考核,對所有已完成驗收的村居實行常態化督導,將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作為人居環境整治和美麗鄉村建設重要考核指標,落實獎懲措施,確保該項工作治理制度化、常態化、規范化。
農村污水治理方案8
一、工作目標
加強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治理農村生活污水領域問題,確保《福建省20xx年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實施方案》(閩環土函〔20xx〕9號)提出的治理目標任務有效推進,促進農村生態環境明顯改善。
二、整治內容
(一)整治規劃編制脫離實際,盲目追求“高大上”問題。按照中央農辦等9部委印發的《關于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指導意見》(中農發﹝20xx﹞14號)和《福建省20xx年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實施方案》(閩環土函〔20xx〕9號)要求,各縣(市、區)在編制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規劃時,要充分對接省級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規劃要求,統籌規劃轄區內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避免脫離實際,盲目追求“高大上”。
(二)整治污水治理責任不落實、推進工作不力問題。根據《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污染物排放標準》(DB35/1869-20xx)要求,按照村莊不同定位、農村人口聚焦程度和污水產排特點、環境管控要求等因素,合理選擇處理工藝,確保農村生活污水不直接排入水體。設區市人民政府、平潭綜合實驗區管委會負總責,縣(市、區)政府是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的責任主體,鄉(鎮、街道)政府是農村生活污水治理項目的實施主體,要進一步強化主體責任,建立健全工作推進機制,確保完成年度建設任務和治理目標。
(三)整治工程建設中的“腐敗”問題。省農業農村廳牽頭,按季度抽查項目實施情況,對發現在項目安排上優親厚友、不尊重群眾意愿、貪污挪用或未及時撥付補助資金等問題線索,按規定移交紀檢監察部門。各地要組織建立項目實施定期巡查制度,加強過程監管,堅決杜絕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中出現的`腐敗問題。
(四)整治管護運維長效機制不健全、設施失管“曬太陽”問題。各縣(市、區)人民政府20xx年內必須出臺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設施管護及運維制度,逐一明確本轄區內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產權歸屬和運維管護責任單位,明確運維管護經費來源,建立健全資金使用管理機制,堅決杜絕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失管現象發生。
三、進度安排
第一階段:動員部署,6月10日前完成。省農業農村廳聯合相關單位制定下發整治工作方案。各設區市結合當地實際,制定實施方案,于6月10日前上報省級備案。
第二階段:自查自糾,6月30日前完成。各設區市結合本方案和《福建省20xx年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實施方案》,組織所轄縣(市、區)開展自查自糾。
第三階段:抽查督辦,10月31日前完成。各設區市對所轄縣(市、區)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設施建設的規劃編制、項目謀劃、群眾意見征集、項目公示、資金監管、推進實施、過程監督、績效評價等工作開展抽查,堅決杜絕發生損害群眾利益的“腐敗”問題。省級將按季度抽查項目實施推進情況,對推進進度慢的縣(市、區)進行專項督辦。省生態環境廳、住建廳、衛健委每季度分析研判、梳理本系統本專項問題線索情況,并于6月25日、9月25日前報省農業農村廳按季匯總報送省紀委監委。
第四階段:總結提升,11月30日前完成。各設區市農業農村局要認真分析總結本地專項整治的做法、成效和存在的問題,形成專項整治總結報告,于11月20日前報送省農業農村廳。省生態環境廳、住建廳、衛健委11月20日前將年度問題線索及整治工作情況報省農業農村廳匯總后報送省紀委監委。
四、保障措施
(一)強化部門協作。各地要將農村水環境治理納入河長、湖長制管理,建立健全組織協調機制,統籌推進各項工作,充分發揮相關質量監管部門作用,指導加強項目建設質量管控。生態環境部門主抓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市級生態環境部門要理順垂改關系,協調指導各縣(市、區)政府編制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規劃和項目實施方案,跟蹤調度工作進展情況,組織開展監督性監測;農業農村部門要將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納入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統籌推進;生態環境和住建部門分別指導做好農村小型污水處理設施與城鎮污水管網和戶廁后端的銜接工作;衛健部門指導管護類村莊戶廁三格化糞池尾水排入田地、山地、林地消納,不得直接排入水體。
(二)定期調度督辦。省級將依托生態云平臺“福建省農村生活污水監管系統”對項目進展情況進行調度管理。各地每月3日前通過生態云平臺上報項目進度、年度累計完成投資等情況,對進度滯后、項目針對性不強的,要督促加快進度并落實整改。省級將按時調度各地項目進展情況,并納入生態環保“三合一”督察。
(三)完善監督機制。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領導小組辦公室依托“閩政通”設立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舉報平臺和公布舉報電話,對群眾舉報的問題線索按職責分工移交相關廳局或有關市、縣(區)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領導小組辦公室核實處理,有關單位接到移交的問題線索后30天內書面反饋核實處理情況。對群眾反映的在農村生活污水治理中發生的違法違紀問題線索按有關規定移交紀檢監察部門處理。
農村污水治理方案9
為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建設新時代美麗浙江的決策部署,加快補齊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短板,持續提升城鄉人居環境質量和生活品質,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制定本行動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主要目標。全面實施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強基增效雙提標”行動,力爭用5年時間,初步實現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到20xx年底,各縣(市、區)完成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建設規劃編制并組織實施;到20xx年底,水環境功能重要地區、人口相對集聚地區等重點區域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行政村覆蓋率和出水水質達標率均達到95%以上(以下統稱雙達標);到20xx年底,所有地區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實現雙達標,標準化運維實現全覆蓋。
(二)基本原則。
——規劃先行,分步實施。遵循城鄉發展演變規律和人口流動趨勢,科學編制建設規劃,區分輕重緩急,合理安排、有序推進,優先解決重點區域治理問題。
——因地制宜,精準治污。根據不同地形地貌特征、生產生活特點,科學劃定納廠處理、集中設施處理、戶用設備處理或管控治理范圍和對象,實現全域精準治理。
——穩步推進,質量為上。合理安排建設時序和項目周期,進度服從質量,嚴格把好設計關、材料關、施工關、驗收關,確保建成一個、達標一個,防止運動式、一刀切。
——數字改革,提升效能。將數字化改革貫穿于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設施建設、運維和決策分析全過程,加快推進數字化管理系統建設,實現基礎信息數字化、水質監測動態化、問題處置便捷化、輔助決策智能化。
二、主要任務
(一)全面摸清現狀。各地要徹底摸清縣域內行政村、自然村、常住和戶籍人口、現有處理設施與農戶生活污水接入處理設施情況(以下簡稱農戶接戶)等基礎信息,全面掌握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行政村覆蓋率、出水水質達標率和農戶接戶率等數據,梳理各類問題設施清單。20xx年8月底前,完成基礎信息收集和錄入。
(二)明確技術路線。各地要根據地形地貌、人口分布、產業需求、施工條件等,科學確定治理范圍和方式。對城鎮建成區周邊區域和有條件的地區,優先采用納廠處理方式;對距離城鎮較遠且人口相對集中的地區,優先采用集中設施處理方式;對邊遠山區且人口較少、環境容量較大的地區,合理采用戶用設備處理或管控治理方式。完成治理的行政村應滿足應接農戶70%以上接戶、管控農戶100%管控的要求。各地要根據處理規模、排放要求,優先選擇低成本、低能耗、易維護、高效率的技術工藝和設備。對節假日人口潮汐現象明顯的地區,合理設計調節池規模,采用并聯處理等方式滿足處理要求。20xx年9月底前,以縣(市、區)為單位明確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方式。
(三)編制規劃計劃。依據國土空間規劃和縣域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專項規劃實施情況,統籌考慮城鄉生活污水治理需求和能力,以縣域為單元,以常住人口為主要對象,組織編制縣域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建設規劃(20xx—20xx年)。建設規劃須經設區市主管部門組織專家咨詢、縣(市、區)主管部門組織評審后,報縣級政府審批同意。在此基礎上,各地要根據建設規劃,編制5年實施計劃,明確每年目標任務和實施項目。20xx年9月底前,以縣(市、區)為單位報省建設廳備案。
(四)抓好問題整改。各地要不折不扣、舉一反三抓好中央巡視反饋問題整改工作。20xx年11月底前,完成山區閑置處理設施整改工作;20xx年4月底前,完成所有閑置處理設施整改工作。對因項目爛尾造成的問題設施,要厘清責任邊界,明確設施清單、問題清單、整改措施清單和責任清單等,限時完成整改。
(五)規范項目實施。落實建設單位首要責任,抓好項目建設管理,嚴格按照《浙江省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和改造技術規程》和相關規范標準,加強項目設計、招投標、施工、監理、竣工驗收等全過程監管。設計環節擇優選擇有相應資質單位,嚴把工程初步設計文件審查關。項目施工由有相應資質的施工單位承擔,重點抓好接戶、材料、隱蔽工程、終端設施、閉水試驗、竣工驗收等環節,確保新建或改造后的處理設施進水正常、出水達標。嚴格禁止使用無產品標準、無法定檢測報告、無產品合格證的材料、構配件和設備,鼓勵聘請村民監督員參與監督。有條件的地區可委托第三方單位開展全過程工程咨詢。
(六)強化運維管理。嚴格執行浙江省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標準化運維評價標準,大力推進處理設施標準化運維工作。以縣域或片區為單位整體委托第三方單位進行運維,單個處理設施不得拆分運維。20xx年底前,實現既有處理設施標準化運維全覆蓋。推廣以落實村級、鄉級站長工作責任為重點的站長制,完善包括縣、鄉、村、農戶、第三方運維單位在內的“五位一體”運維管理模式。鼓勵有條件的地區實行城鄉一體化運維、一體化管理。完善企業自檢、政府委托檢測和監督性監測的水質監測體系,確保監測數據真實可靠。明確運維環節產生的污泥、柵渣、油脂等廢棄物的處置方式,20xx年底前制定處置方案并實施。
(七)深化數字化改革。各地要按照省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數字化監管服務系統的整體架構和建設要求,同步做好前端信息采集設備和本級監管服務子系統的配套建設工作,及時、全面、準確完成基礎信息數據的收集和錄入,強化數據分析和場景應用,構建省市縣鄉一體聯動,規劃、建設、運維全流程管理,管理服務、監督檢查、綜合評價、輔助決策全方位賦能的數字化閉環管理機制。20xx年底前,日處理能力200噸以上處理設施率先實現進出水水量、水質在線監測全覆蓋。
(八)引導行業發展。進一步加強對運維企業的監督檢查和考核管理,各地可依據《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運行維護單位基本條件》制定實施細則,支持運維企業做強做大,對不符合基本條件的`運維企業責令限期整改。積極鼓勵研發生產和推廣應用新技術、新產品、新材料、新設備等先進適用成果,嚴格限制和禁止高耗能、高耗地、高耗材、高污染的落后技術產品,引導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行業健康發展。有條件的地區可選擇在重點風貌區、休閑旅游產業園區探索開展綠色處理設施和污水零直排村試點。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地要把農村生活污水治理作為貫徹落實中央鄉村建設行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工作抓手,明確承擔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職能的機構,合理配置人員力量,建立健全工作推進機制,組織相關部門定期會商、抓好推進。省級部門各司其職、協同發力:省建設廳負責指導各地抓好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的規劃設計、項目建設和運維管理;省發展改革委負責研究制定小型村莊建設項目簡易審批意見和用電收費優惠政策;省自然資源廳負責新建改造處理設施所需的土地指標保障;省生態環境廳負責農村生活污水排放標準制定和執法監管;省農業農村廳負責抓好歷史遺留問題設施的梳理和整改。各縣(市、區)政府是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的責任主體,要加強統籌謀劃,抓好組織實施。
(二)加大資金投入。各級政府要加大資金投入,將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所需經費納入本級財政預算,整合相關專項資金,統籌支持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省級財政適當安排獎補資金。各縣(市、區)要根據國家和省有關規定并結合當地實際,制定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收費制度和污水處理費使用管理的具體辦法,積極拓寬資金來源渠道,引導各類社會資本和公眾參與污水治理。
(三)強化監督考核。將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納入美麗浙江建設、全省美麗城鎮建設、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等工作年度考核重要內容。各級政府要把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列入年度重點工作,層層抓好落實,對工作突出的予以激勵。
(四)加強宣傳培訓。各地要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加大學習培訓力度,組建專家服務團,深入基層開展送技術、送服務下鄉活動。強化輿論宣傳,積極營造全社會共同參與的良好氛圍。將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納入村規民約,引導規范村民建好戶內設施、履行維護責任、依法依規排放,不斷提高廣大群眾的生態文明意識和主人翁意識,真正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格局。
農村污水治理方案10
一、整治目標及范圍
按照相關文件要求,20xx年在新發鎮花園村開展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經分析農村生活污水問題現狀,確定20xx年度治理主要內容為農村生活污水收集、處理的摸排整治,在統籌結合20xx年度新發鎮花園村方家中心村生活污水處理項目的基礎上,確定整治范圍為花園組、上城汪家等自然村。
二、預期目標及技術路線
20xx年度新發鎮花園村農村生活污水治理項目擬新建2685米污水收集管網,新建11處分散式三格式化糞池。項目建成后預期花園村總體將實現60%以上的自然村生活污水基本完成治理,60%以上的農戶生活污水得到收集處理或資源化利用,大幅度提高農村生活污水收集、處理率,進一步改善農村區域生產和生活環境,同時進一步消除黑臭水體,保持水體清澈。
三、項目建設內容、目標與技術路線
(一)生活污水收集及工程建設內容
1.生活污水產生量
根據《安徽省農村環境連片整治示范項目技術指南(試行)》中對于村民居住的分類,設定為二類,生活污水量按照70L/人·d計算。新發鎮花園村20xx年度農村生活污水治理項目區涉及2個自然村,受益人口為269人,生活污水產生量為18.83噸/日。
2.生活污水收集處理工程
①管道。根據各整治區村莊當地情況,采用PE管或功能相似的管道。
②鋪設要求。污水管道依據地形坡度鋪設,污水干管的坡度應不小于0.3%,以滿足污水重力自流的要求。污水管道在道路下的覆土厚度不小于0.7m,并與建筑外墻、樹木中心間距1.5m以上。污水管道鋪設應盡量避免穿越場地、農田,避免與溝渠、道路等障礙物交叉,并應按有關規定設置檢查井。
③整治區生活污水收集管道鋪設工程計劃。根據整治區各自然村居民區長度、寬度和整治區居民居住分散程度并結合污水處理設施位置,預測生活污水收集鋪設管道長度等工程建設內容。
(二)工程實施進度(見表2)
(三)環境保護
1.控制施工噪聲。減少施工噪聲對周圍居民的影響,一般在晚上十點到次日上午六點內不施工,同時應在施工設備和方法中加以考慮,盡量采用低噪聲機械。
2.及時處理施工現場的生活廢棄物。工程承包單位應與當地環衛部門聯系,及時清理施工現場的生活廢棄物。
3.施工廢水和油渣處置。施工產生的油渣全部外運處理,嚴禁隨意棄油、沖洗和焚燒油渣。
4.倡導文明施工。要求施工單位盡可能地減少在施工過程中對周圍居民、學校、工程影響,提倡文明施工。
四、資金測算與籌措
(一)投資測算分表
1.投資額概算依據
依據《安徽省建設工程工程量清單計價規范》BDJ/T206-20xx)。
2.投資額概算說明
①建筑工程費參照本地同類建筑工程進行系數調整;
②設備購置費:參照廠商詢價;
③安裝工程費:按設備購置費的5%計提;
④工程建設其他費用:按相關文件計取;
⑤預備費:僅測算基本預備費,按工程費用(含設備)與工程建設其他費用之和的5%估算。
3.投資測算明細(詳見工程量清單)
(二)投資預算
新發鎮花園村20xx年度農村生活污水治理項目根據工程項目的規模、工藝、數量等因素合理預算生活污水治理工程總投資為55萬元,詳見工程量清單。
(三)資金籌措及安排
新發鎮花園村20xx年度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的資金主要由財政資金承擔,該資金主要用于解決農村生活污水處理問題,如污水管網的鋪設、污水處理設施的建設等。本項目總投資為55萬元。
(四)預期示范成效
通過農村生活污水治理項目與美麗鄉村的實施,整體將使花園村農村基礎設施更加完善,將有效地推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促進社會文明進步,整體環境面貌徹底得到改善,使環境效益、社會效應形成高度統一。
五、保障措施
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是一項事關全局利益和長遠發展的戰略任務,必須運用行政、法律、經濟、科技、教育等綜合手段,從加強組織領導、完善政策法規、創新管理體制、推廣先進和使用技術、拓寬融資渠道、擴大交流合作等方面著手,采取切實有效措施,確保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的各項目標和任務得到全面落實。
(一)加強領導,落實責任。強化組織領導,層層落實責任制。各相關單位要各司其職、各盡其責,切實做好項目的統籌部署,共同推進項目工作落實。
(二)加大宣傳,營造氛圍。要結合農村工作特點,采取多種有效形式,廣泛宣傳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動員干部群眾自覺參與到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中來。要充分發揮媒體的輿論導向作用,著力報道農村生活污水治理過程中的先進典型,努力營造健康文明、積極向上的良好氛圍。
(三)多元投入,形成互補。要加大財政投入力度,運用市場機制吸引各類社會資金參與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鼓勵社會各界力量參與農村生活污水治理項目建設。把政府支持、社會參與和農民自主投入緊密結合起來,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形成互為補充、有機結合的良好互動關系,加快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步伐。
(四)科學規劃,注重管理。要著眼長遠,注重建立長效機制,把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與統籌發展、推動小城鎮和美麗鄉村建設緊密結合起來,堅持規劃設計先行的原則,編制和完善村鎮布局、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等專項規劃。要堅持整治環境與轉變人的'觀念一起抓,突出性整治與經常性管理一起抓,通過實施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建立健全長效管理機制。
(五)強化督導,加強考核。建立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目標責任制,加大督導檢查力度,采取明查暗訪等方式,實行全程跟蹤,嚴格加強對項目建設過程中的質量監控和建成后運行、維護的監督管理。定期和不定期對整治工作進行工作督查、專項檢查和隨機抽查,完善激勵機制,增強抓好農村環境建設工作的責任意識。
六、效益分析
(一)環境效益。項目實施后,整治區的農村生活污水得到收集、處理,生活污水收集處理涉及到2個自然村,受益人口269人,生活污水收集處理量為18.83噸/天,避免污水的隨意排放致使河流富營養化,可大大提高整治區附近地表水的水環境質量,從而改善居民生活環境。
(二)社會效益。通過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和生態文明建設,培養農民生態意識,規范和強化農民生態文明行為,將進一步推動農村社會的文明進步。讓農民在生活污水治理中得到實惠,促使農民逐步形成更加符合生態理念的價值觀念、思維模式、行為準則,樹立起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通過村莊綜合整治,生活污水和垃圾固廢得到整治,實現農村生活污水處理,垃圾固廢統一收集,有效的解決了大量生活污染的問題。農村社會環境和諧有序,貧富差距逐步縮小,農村環保設施日益完善,環境污染糾紛減少,日常矛盾減少,農村社會保障體系逐漸完善,農民享受的優惠政策逐步得到落實,各項權利得到保障。
【農村污水治理方案】相關文章:
農村污水治理方案03-30
農村推進污水治理措施方案03-27
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方案12-01
農村污水治理實施方案03-30
農村污水治理施工方案12-11
農村推進污水治理措施方案03-27
農村污水治理方案15篇03-30
農村污水治理實施方案03-30
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方案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