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學營養改善方案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科學有序進行,往往需要預先進行方案制定工作,方案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行性的特點。那么你有了解過方案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營養改善方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學營養改善方案1
為了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實施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的實施意見》的精神,提高學生營養水平和身體素質,加快農村教育發展,促進教育公平,結合我校實際,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以人為本,把實施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營養改善計劃作為為人民辦實事、辦好事的重大民心工程,切實改善農村學生營養狀況,提高農村學生健康水平,促進農村少年兒童正常發育和健康成長。
二、目標、任務
通過實施學生營養改善計劃,使全校學生吃上衛生、可口、營養的午餐。
三、范圍標準
我校自一至六年級在校學生每人每天價值三元的營養午餐。
四、組織機構及職能職責
一、成立領導小組【略】
方式;以星期為單位,每兩位老師一組輪值。
二、工作分工
1、組長負責全盤工作。
2、責任監管組;張新建 金業斌
職責;搞好跟蹤檢查,對營養餐實施的全過程進行監督,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協助查處營養改善計劃中的違紀違規現象。
3、材料購買、監管、登記組;馮其軍 當值教師
職責;負責對所購材料的質量、數量進行監督和清收,發現問題及時處理,保證所買材料質量優良、數量無誤。
五、基本情況 供餐方式及流程
我校屬于走讀學校,現有在校學生238人,14位教師。營養餐的供餐方式為學校提供給學生營養午餐。其流程為分年級、分順序打飯,先低后高。
六、保障措施
1、加大宣傳力度,使營養工程家喻戶曉,深入民心。
2、組織教師深入學習,領會實施營養工程的'作用和意義,高效、負責地擔當起自己的責任,把工作做細、做實。
3、不斷完善制度,包括財務制度、原料采購制度、衛生管理制度以及烹調加工制度等。
4、強化監督管理。邀請家長對整個營養工程實施的過程進行監督,如發現問題及時與學校溝通,協商處理,并設舉報電話。
小學營養改善方案2
一、指導思想
以改善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狀況為重點,以提高農村學生健康水平為目標,以促進教育公平為根本,按照“政府主導、因地制宜、突出重點”的原則,積極探索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實施工作的新機制、新路子,將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實施工作作為一項重大的民生工程,作為教育改革發展的重要任務,以實施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為契機,不斷推進我校教育事業科學發展。
二、組織機構及職責職能
(一)組織機構
為加強我校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實施工作,學校成立以校長任組長,副校長任副組長,職代會主席,各處室主任任成員,所有的班主任,校團總支書記,全體后勤服務人員任成員的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工作領導小組,統一領導此項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于總務處,并掛牌“營養改善辦公室”, 嚴清泉兼任辦公室主任,負責日常工作。
組長 :
副組長:
營養辦公室主任:
營養專職會計:
營養食品保管、質檢員:
成員:
(二)部門職責
組長和副組長:負責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工作的實施、指導和監督檢查; 職代會、辦公室:負責協調及向社會和學生家長做好解釋工作
政教處:負責督促班主任做好組織學生簽字按時領取發放牛奶和雞蛋,餐后的環境衛生保潔,餐盒的清洗及歸還。
教務處:負責督促班主任每月上好一節營養知識宣傳課或組織學生觀看相關碟片
安全處:負責制定學生食品安全應急預案;
校團總之、少先隊:負責做好實施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的宣傳工作。
總務處:負責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實施工作的具體落實;負責學校食品安全日常管理;配合相關部門對學校食堂進行食品安全檢查;加強資金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益。對從業人員進行健康體檢和衛生知識培訓,做好日常監督管理;負責做好食堂建設和設施設備配備,嚴格管理,規范操作,保證各環節的食品衛生安全;妥善組織和管理好學生就餐。
營養專職會計:負責做好營養餐會計賬及相關資料的歸檔保管工作。 保管員及質檢員:負責食品的保管、分發與質量檢測;
三、學校基本情況
我校是一所九年一貫制農村義務教育學校,學生總人數804人,其中有中學生347人,小學生463人,擁有條件較完備的學生食堂。
四、供貨流程規程
縣教育局將由政府集中統一采購的營養食品由供貨企業送達學校時,學校 “營養辦公室”嚴清泉、張建國、唐生長同志對所送食品進行抽查,包括驗查“三證”(營業執照、生產許可證、食品流通許可證)和同批次的質量檢查報告。檢查運輸車輛安全衛生是否符合要求等,再由“營養辦公室”負責同志簽字驗收,并將貨物入庫,張建國負責做好入庫和出庫的`相關臺帳。
五、食品貯存室要求
單獨設立貯存牛奶、雞蛋的庫房,專門貯存營養加餐食品,如豬肉類、禽肉類、水產品(含用以上食品為原料制作的成品)等要分類存放,生食品、半成品和熟食品應分柜存放。要與日常供餐食品分開貯存,每間食品貯存室都要有良好的通風、防潮、防鼠等設施,貯存的食品離地均要在10cm以上,遵循先進先出的原則擺放,并在貯存位臵標明食品名稱、生產日期、保質期、供應商及聯系方式等,散裝食品應盛裝于容器內,并定期檢查,及時處理變質或超過保質期限的食品。食品貯存場所禁止存放有毒,有害物品及個人生活物品。
六、供餐模式、工作流程及規范要求
(一)供餐模式
我校采取兩種模式供餐:一是“課間加餐模式”,即每周的一、三、五為學生提供一瓶學生奶和煮熟的雞蛋,每天上午10:50——11:10以增加學生營 養;
二是每周二、 周四中午12:20——12:40為學生提供價值3.45元的豬肉類、禽肉類、雞蛋、水產品(禁止使用如魚類等肉內帶刺的食品,)的營養加餐(1-4年級12:20就餐;5——9年級12:40就餐)。
(二)工作流程及規范要求
1、與招標辦確定的供貨商簽訂協議,對供貨時間、方式、質量、數量、安全責任等提出具體要求。
2、供貨到校。具體流程為:供貨商組織貨源;請縣質監、衛生、教育部門對食品進行抽查,包括驗查食品“三證”(營業執照、生產許可證、食品流通許可證)和質量檢驗報告,檢查運輸車輛安全衛生是否符合要求等;商家組織送貨到校時,學校組織專人驗收合格后方能入庫;為每位學生分發的食品,必須由學生簽好字,并將每樣食品留樣,建立食品質量檔案。
七、保障措施和工作要求
(一)加強資金監管
學校設立營養餐專帳,并接受上級有關部門及監督委員會的監督,確保不截留、擠占和挪用營養改善資金。
(二)加強食品衛生安全管理
學校將積極改善食堂條件,做到從業人員持健康證上崗。同時加強對食品的采購、保管、制作、供給等各個環節的監控,保證開餐質量,確保食品衛生安全。加強學校食品安全事故應急管理,建立學校食品中毒及其他食源性疾患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機制。
(三)加強學生營養健康管理
建立學生實名制管理制度。建立學生營養健康狀況監測評估制度。積極配合衛生部門建立學生營養檢測跟蹤制度和學生健康檔案,提高學生營養改善工作的科學化水平。建立健康教育制度。加強營養配餐、科學飲食方面的指導和服務;將營養健康教育納入課堂教學,確保國家教學計劃規定的營養健康教育時間;積極向廣大學生、家長、教師和供餐人員普及營養科學知識,培養科學的營養觀念。建立學生營養健康狀況檢測制度。定期對學生進行體格檢查,建立學生體質健康卡片,納入學生檔案。
(四)健全完善監督制度,
1、成立監督委員會
學校成立營養餐監督委員會,聘請當地行政干部、教師代表、家長委員會及學生代表,對此項工作進行全程監督。
行政干部:
家長代表:
學生代表:
2、設立意見箱及舉報電話舉報
學校設立意見箱和舉報電話。做好信息公開工作。對享受國家義務教育營養改善政策待遇的學生信息進行公開,對我校推進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工作的操作程序、過程進行公開,廣泛接受社會監管,確保我校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工作落到實處。
(五)加大宣傳力度
營養改善工作是一項教育惠民工程,我們將充分利用網絡、廣播、櫥窗等各種媒體,采取多種形式,廣泛宣傳營養改善工作,使之家喻戶曉。同時認真總結經驗,努力營造全社會共同支持、共同監督和共同推進的良好氛圍,力爭使我校的營養改善工作取得更好的效果。
供餐要求:
1、為學生制作的營養加餐,學校按班級組織,由班主任帶隊到食堂統一就餐。每次安排值日學生負責在就餐表冊上做記錄,統計就餐情況,值日學生簽字后作為就餐憑證。學校將此憑證作為附件做入當期學生營養改善計劃資金專賬中,以備上級檢查和審計。
2、為學生配發的牛奶加熟雞蛋營養課間餐,由學校后勤人員和當天行政值日組分班裝盒,并貼注標簽,由班級學生干部到食堂領取,發放給學生,學生干部或值日學生在領取分發名冊上簽字作為分發憑證,學校將此憑證作為附件做入當期學生營養改善計劃資金專賬中,以備上級檢查和審計。
3、營養加餐必須按3元的標準,給學生配備營養加餐食品,以葷菜為主。學生基本餐(如米飯、素菜等),學校按成本價銷售。未在學校就餐的學生,學校采取措施,保證學生吃上營養課間餐和營養加餐。
八、食品加工要求
學生食堂必須采用新鮮潔凈的原材料制作食品,不得加工或使用敗壞變質和感官性狀異常的食品及原料。加工食品必須做到熟透,需要熟制加工的大塊食品,其中心溫度不低于70℃。加工后的熟制品、半成品與食品原料應分開存放,防止交叉污染。食品不得接觸有毒物和不潔物。
學生用餐必須當餐加工,當餐食用。不得向學生提供隔餐食品、敗壞變質或感官性狀異常、可能影響學生健康的食物,不得制售冷葷涼菜發放給學生。
食品在烹飪后至學生食用前的間隔時間一般不超過2小時,若超過2小時存放的,應當在高于60℃或低于10℃的條件下存放。
食品添加劑應嚴格按照《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2760-20xx)要求的范圍、用量和方法使用,嚴禁超范圍、超劑量濫用食品添加劑。
加工結束后及時清理加工場所,做到地面無污物和殘渣;及時清洗各種設備、容器和用具,做到定期消毒,歸位擺放。
食堂從業人員在出現咳嗽、腹瀉、發熱嘔吐等有礙食品衛生的病癥時,應立即離開工作崗位,待查明病因、排除防礙食品衛生的病癥或治愈后,方可重新上崗。
九、食品留樣要求
建立食品留樣制度,營養加餐每餐留樣量不得少于100克,注明時間和責任人后,分別盛放在已消毒的餐具中,密封后冷藏,保留時間不少于48小時,以備查驗。
十、 食品安全要求
校長是學生食品安全第一責任人。學校建立校園食品安全保障崗位責任制,強化食品采購、貯存、加工、就餐等各環節的食品安全管理,責任到人。
食堂從業人員應當取得有效的健康合格證明,每年進行健康檢查。
學校食堂實行封閉管理。 嚴禁非食堂工作人員隨意進入學校食堂的食品加工區和食品原料存放區,防止投毒事件的發生,確保學生食品衛生安全。
建立食物中毒或者其他食源性疾病等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理機制。發生食物中毒 或疑似食物中毒事故后,按照應急預案,立即采取下列措施:
(一)停止生產經營活動,并向所在地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和衛生行政部門報告;
(二)協助衛生機構救治病人;
(三)保留造成食物中毒或者可能導致食物中毒的食品及其原料、工具、設備和現場;
(四)配合衛生行政部門進行調查,按衛生部門的要求如實提供有關材料和樣品;
(五)根據衛生行政部門要求,采取必要措施,把事態控制在最小范圍。
十一、專項資金及財務管理要求
1.用于學生營養改善計劃的項目資金,學校單獨開立銀行賬戶,單獨設臵食堂會計賬簿。不直接發放給學生個人和家長,絕不用于補貼教職工伙食和其他學校公用經費支出。
2.對營養加餐嚴格進行成本核算。專項資金足額用于為學生提供等值優質的食品,成本核算內容只包括牛奶、蛋類、大米、面粉、食用油、肉類、蔬菜、豆制品、干貨和調料等主輔料。營養加餐所需水、電、燃料等在學校公用經費中列支。學校實行以學生簽字的就餐花名冊為就餐憑證。
3.專項資金學校憑購買貨物發票、核算清單、學生就餐花名冊作支出。所需支付資金可以由銀行轉賬支出(轉賬憑證作附件)。建好營養加餐日記賬、銀行日記賬、總分類賬和各種備案憑證、憑據,接受監督和檢查。
4.學生食堂安排唐生長每天如實填寫食品出、入庫及加工核算清單,完善驗收審核簽字手續,做到一天一登記,一月一核算,一月一公示。公示內容包括原材料采購價格、月收支情況。
5.上月盈余資金轉入下月,專項用于改善學生伙食。學校定期公布營養改善計劃資金總量、受益學生名單、配餐標準、營養食譜、食品數量和價格等信息,接受學生、家長和社會的監督。
5.學校建立營養餐實名制學生信息管理系統,對學生人數、補助標準、受益人次等情況進行動態監控。
十二、營養改善計劃工作管理要求
1.加強領導,明確責任。學生營養改善工作實行校長負主要責任,分管領導負直接責任的工作機制,并配備好專職或兼職食堂管理員;建立健全學生食堂各項管理制度;實行“食堂操作員”(田金秀、朱秀珍、黃桂英、王國勝)“衛生監督員”(張顯政、湯美秀)、“營養指導員”(萬紅霞)、“伙食質量評判員”(朱月平、羅國松、馮建國、劉文富、劉永紅)和“伙食成本監管員”(滕齊凱、嚴清泉、劉文富、劉倩、張建國)的“五員制”管理機制,學校設立由工會干部、學生代表、學生家長代表、行政干部代表等組成的學生膳食管理委員會,行使監督、檢查職能,確保學校供餐營養、合理、衛生、安全。食堂管理制度和“五員制”工作機制必須要上墻公示;落實學校負責人和學校教師陪餐制度。
2.科學制定營養菜譜。參照有關學生成長營養標準,結合學生體質狀況、當地飲食習慣和物產特點,科學制定營養食譜,做到合理搭配、營養均衡,保證營養質量。營養菜譜制定原則:(一)食物多樣、谷類為主;(二)多吃蔬菜、薯類;(三)常吃豆類及其制品;(四)經常吃適量的禽肉、蛋、瘦肉。
營養搭配辦法:營養加餐原則上不低于兩菜(一葷一素)。營養菜譜由分管領導、營養指導員和廚師參照營養餐配餐標準共同制定,菜譜安排盡量做到不重復,菜譜每周一公示。
加強營養健康教育,定期組織體檢。各學校要采取多種形式向學生、家長、教師普及營養科學知識,幫助他們形成科學的營養觀念和良好的飲食習慣。嚴格落實國家教學計劃規定的健康教育時間,對學生進行營養健康教育,建立健康的飲食行為習慣,使廣大學生能夠利用營養知識終身受益。
【小學營養改善方案】相關文章:
營養改善計劃01-04
學生營養改善計劃03-07
學生營養改善計劃05-16
營養改善工作總結03-18
營養改善計劃(通用16篇)03-18
學生營養改善計劃調研報告02-11
學生營養改善工作計劃04-05
學校營養改善計劃總結優秀10-13
營養改善計劃自查報告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