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方案【合集6篇】
為了確保工作或事情順利進行,時常需要預先制定一份周密的方案,方案是書面計劃,是具體行動實施辦法細則,步驟等。那么應當如何制定方案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實施方案6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實施方案 篇1
“教材無非是個例子。”葉圣陶先生的這句話早已道出了教材的真正意義,然而能真正做到、做實的又有幾人呢?反思自己這十年來的語文教學,我也試著做了一些嘗試:每天每人在積累本上摘抄一首古詩或一句名言或一個成語故事或一句歇后語,利用每天的語文課前十分鐘展示、背誦。剛開始學生的積極性很高,半學期下來就明顯感到興趣倍減,只有少數人能堅持下來,收效甚微。思前想后,還是我沒有真正激發起學生心底渴求讀書的愿望,反而成了學生的負擔。到底應該怎樣去做?
“海量閱讀”這一顛覆性的教學方式讓我看到了一條通衢大道,韓興娥老師的理念和行動研究為我提供了可操作的范例。當然,我不可能完全按照韓老師的方法照搬,畢竟學生沒有這多年的積累,我的經驗尚且不足,而且這個班是新接手的班級(開學五年級),對學生完全不了解。于是,暑假里我認真學習韓老師的教學成果,根據本班學生的具體情況,制定了如下海量閱讀實施方案。
一、實驗目標:
1、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2、養成愛讀書、邊讀邊記邊思考的好習慣。
3、達到每個月至少閱讀1本書,一年不少于12本書。
4、學會課內外閱讀的方法,逐步實現主動閱讀。
5、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二、閱讀內容
1、《三字經》 2、《論語》 3、《唐詩三百首》 4、《千字文》
5、《弟子規》 6、《百家姓》 7、《成語故事50個》 8、《伊索寓言》
三、具體措施
1、每周安排兩節閱讀指導課,課上帶領學生閱讀,讀通順、流利,知道大意即可,前7項內容背下來最好。
2、每天的早讀時間利用起來自主進行閱讀,每位學生根據自己的進度自行安排。
3、每節語文課前十分鐘,背誦自己已掌握的內容,進行鞏固。
4、課外閱讀緊跟上。班級張貼推薦閱讀書目,學生自由選擇,每月不少于一本。
5、充分利用學校的圖書館。每周每人可以從圖書館借閱一本課外書,補充閱讀量。
6、每月組織一次書籍換讀活動。每月初每人帶來家中的圖書與班上的同學進行交換,使學生的課外讀物量大大增加
7、做好閱讀記錄。學生自己準備記錄本,每天記錄自己背誦的內容、進度。每周一小節,每月一總結,學期末匯總。這本閱讀記錄每月在班級中展評一次,評選出優秀進行獎勵。
8、寫好讀書筆記。隨時認真做好讀書筆記,每月要進行展評,評選出優秀要獎勵。
四、實驗計劃
1、(8月、9月)在這一個半月的時間里,讀完《三字經》、《論語》。學生能讀通順、流利,多數能背下來,知道大概含義即可。
2、(10月、11月)用這三個月的時間讀完《唐詩三百首》,按照作者來分類閱讀。在讀之前先了解作者的生平資料,再去閱讀作者不同年代的作品就會有更深的理解。在閱讀詩句時,首先掃清字詞障礙,然后讀通順、流利,接著試著解釋整首詩的意思,最后試著背誦。
3、(12月、1月)這一個半月左右的時間讀完《千字文》。在初讀時為學生提供拼音版的,讀熟之后把拼音去掉,然后了解大概含義,最后進行背誦。
4、(2月) 由于《弟子規》學生都比較熟悉,所以把它安排在這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里,相信應該能完成,方法與《三字經》一樣。
5、(3月)《百家姓》對于學生來說并不陌生,而且很有趣,計劃這一個月把它完成。在學生反復的誦讀之后自己試著解釋含義,在理解的基礎上再來背誦,相信事半功倍。
6、(4月、5月)在這兩個月內爭取讀完《成語故事50個》。這些成語學生平時接觸過,并不陌生,相信讀起來也會饒有興趣。每讀完一個故事就要求學生講給家長、同學聽,逐漸達到運用自如。最后再進行成語填空的測評,檢測學生的掌握情況。
7、(6月)《伊索寓言》是孩子們都很喜歡讀的書,小故事蘊含大道理,成為了它自身獨有的魅力。方法也是先讀故事,然后講故事,進而明白故事中蘊含的道理。
五、評價機制
評價可謂非常重要的環節,它能很好的`調動學生的閱讀積極性,給優等生以肯定,給學困生以鼓勵。具體措施如下:
1、在班級中張貼“閱讀進度表”。每周完成閱讀任務的學生獎勵一顆星,按照完成的順序排在前20位的可以獎勵一顆蘋果,3個蘋果換一顆星。
2、在每月進行的讀書筆記、閱讀記錄本展評活動中,評選出一、二、三等獎若干名獎勵一、二、三顆星不等。
3、每月進行“閱讀之星” 評選。每次選出前10名進行獎勵,獎勵的方式有很多,如:獎勵去圖書館借書的機會;舉辦“讀書經驗交流大會”、“故事會” 、“作品展示會”;發放小獎狀、獎章;在班級博客上發喜報、照片??
以上只是我初步的實施計劃,在實驗過程中要根據具體情況隨時變動,不斷完善。希望能通過這項實驗,改變現有的語文課堂模式,隨著實驗的不斷深入,帶動更多的老師加入進來,使學生的語文素養不斷提高,終生受益。
實施方案 篇2
為認真貫徹落實國家工商總局《關于深入開展“20xx紅盾護農”行動的通知》的工作安排和省工商局對紅盾護農行動提出的具體要求,切實履行農資市場的監管職責,在鞏固“20xx紅盾護農”行動取得成果的基礎上,嚴厲打擊制售假冒偽劣農資和嚴重坑害農民利益的違法違規行為,規范農資市場秩序,保護廣大農民的根本利益,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建立規范、有序的農資市場,特明確如下工作責任:
一、強化宣傳,營造氛圍。要利用報紙、電臺、電視臺、網站等媒體,宣傳“紅盾護農”行動,要深入農村向廣大農民宣傳農資法律知識,宣傳工商行政管理的有關政策法規,及時向農民提供各種農資商品信息。當農民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時,要依據工商行政管理職能,幫助農民運用法律武器來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要引導和鼓勵農資經營者向廣大農民做出誠信服務的承諾。
二、落實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成立紅盾護農行動工作領導組,建立“一把手”負總責,分管領導具體負責,各相關機構齊抓共管的工作機制,要進一步落實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明確職責,在基層工商所要把紅盾護農的各項工作細化責任落實到人,確保責任到位、職責分明。
三、進一步加大對農資經營者的監管力度。要在深入調查的基礎上,對轄區所有農資經營者進行一次徹底的清理,嚴格依照現行法律法規,對其經營資格進行檢查。對不具備條件的,堅決停止其經營活動;對無照經營的,堅決予以取締。要督促農資經營者,特別是具有一定規模的企業,建立健全企業內部管理制度,督促企業制定有關保護消費權益的責任書。
四、嚴厲打擊違法坑農害農行為。切實做到“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對制假售劣、坑農害農的違法案件,依法及時查處,決不姑息。涉嫌犯罪的,堅決移送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要在新聞媒體上曝光典型案件,以震懾違法犯罪分子。
五、充分發揮綜合執法的整體效能。要在當地黨委、政府的`統一領導下,不斷提高與各方面協調配合的能力,注意講大局、講協調、講配合,充分發揮綜合執法的整體效能。要加強工商行政管理系統內消費者權益保護、商標、公平交易、企業登記等職能部門之間的溝通與協作,共同做好工作,要加強與農業、公安、質檢等有關部門的協調配合,形成執法合力。
六、加強溝通、注重信息反饋。要及時總結在行動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和情況,遇有重大案件要及時通報和匯報,要完善信息和案件保送制度。凡移送公安機關追究刑事責任的案件、處罰金額在萬元以上的農資案件以及其他有重大社會影響的農資案件,各縣局、分局應當在處罰決定生效十日內,將處罰決定書報送市局市場規范管理科。
XX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工商行政管理局
領導簽字: 領導簽字:
實施方案 篇3
根據省、昆明市下達的農村初級衛生保健評價指標要求,新一輪農村初保工作要在今年內驗收達標完成。結合安寧實際,現將我市今年農村初級衛生保健工作安排如下:
一、成立機構,擬定方案
1.各鄉(鎮)要在5月中旬前成立相應的農村初級衛生保健委員會,學習貫徹相關文件。同時,要在5月底前擬定各自工作方案上報市初保辦,并及時組織實施。
2.5~6月,市農村初級衛生保健委員會召集全市農村初保管理人員進行業務培訓,并深入各鄉(鎮)督查、監測和評估初保工作。
3.7月,市農村初級衛生保健委員會組織人員對各鄉(鎮)初保工作進行考核驗收;8月,結合《昆明市農村初級衛生保健實施規劃20xx~20xx年》進行自查自評并上報昆明市驗收。
二、工作要求
1.各鄉(鎮)要把初保工作納入政府工作目標和社會經濟發展規劃。
2.各鄉(鎮)要保證預防保健、公共衛生、愛國衛生等相關工作經費及時到位。
3.各鄉(鎮)要根據實際制訂20xx~20xx年初保實施規劃和年度計劃并上報市初保辦。
4.各鄉(鎮)政府要將初保工作納入對村(居)委會及衛生所的綜合目標考核中,定期進行檢查。
三、工作指標
1.農村醫療衛生機構建設
(1)各鄉(鎮)要成立以分管衛生工作的領導為組長,相關部門人員為成員的“鄉村一體化管理”工作領導小組,對轄區衛生所全面實施鄉村一體化管理(具體工作要求參照安衛初〔20xx〕2號文件執行)。
(2)鄉(鎮)衛生院要對所轄村級衛生所進行管理、指導和培訓,每年不少于4次,要有培訓內容、記錄和工作簡報。同時,有社區的鄉(鎮)應將社區納入“六位一體”工作,制定衛生服務工作計劃并及時進行總結。
(3)建立鄉(鎮)衛生院醫護人員、鄉村醫生培訓制度。鄉村醫生要實施3年一次公開招聘制,與衛生院簽訂衛生所工作合同。新上任的鄉村醫生必須在衛生院臨床實踐不少于半年。
2.醫療衛生管理規范工作
(1)鄉(鎮)衛生院要建立門診日志、門診病歷、住院病歷,成立衛生院醫護質量管理工作領導小組,每周對本院醫護技術操作、病歷處方使用管理、隔離消毒進行抽檢;每月對衛生所醫護技術操作、處方、門診登記、隔離消毒進行抽檢,確保鄉村兩級醫療衛生管理的規范性。
(2)加強法定報告傳染病管理工作。市疾控中心要盡快出臺安寧市法定報告傳染病管理方案,要有管理、報告和疫源地處理等相關制度,門診要有病人登記薄、傳染病登記冊、傳染病報告卡、傳染病疫情月報表。甲類傳染病和乙類傳染病發生時要有疫情記錄和處理記錄。
3.疾病預防保健服務
(1)對高血壓、腫瘤、糖尿病、心血管病等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進行登記、監測、行為干預等系統管理的慢性病人應占轄區內已確診慢性病病人的30。
(2)把現代結核病控制策略人口覆蓋率納入實施結核病控制策略五要素達到95。計劃免疫的卡介苗、脊灰糖丸疫苗、百白破三聯疫苗、麻疹疫苗符合免疫程序要求的接種率達95。乙肝疫苗接種率達85。
4.艾滋病防治工作
(1)大眾預防艾滋病、性病知識知曉率達95。
(2)市、鄉、村三級衛生機構,計劃生育服務機構中的衛生技術人員,婦女干部參加預防艾滋病、性病專業知識培訓率達100。
5.衛生監督工作
(1)市、鄉、村食品衛生合格率達95。
(2)市、鄉、村公共場所衛生合格率達85。
(3)市、鄉、村職業衛生合格率達70。
6.婦幼保健
(1)年內妊娠至產后28天內有檢查、產前檢查次數不低于5次,消毒接生和產后訪視全程保健服務的產婦人數與年內當地活產數的比例不低于85。
(2)年內在鄉(鎮)衛生院及鄉(鎮)以上各級醫療保健機構分娩的人數與當地年內活產數之比不低于60。
(3)7歲以下兒童中當年實際接受1次及以上兒童保健服務的人數與當地7歲以下兒童數之比不低于65(7歲以下兒童按衛生部4:2:1兒童定期體檢或生長監測或每年6~8月份大體檢即為兒童保健報務)。
7.環境衛生
(1)符合國家飲用水衛生標準自來水的農村居民占當地農村人口數的80。
(2)市、鄉鎮政府駐地公共場所、街道、機關、學校衛生廁所占該地公共廁所總數的40。(公共衛生廁所是指:廁所有墻、有頂、廁坑及貯糞池無滲漏,廁內清潔,無蠅蛆,貯糞池密閉有蓋,糞便定期清除并進行無害化處理的廁所)。
(3)居民戶衛生廁所普及率達40(居民戶衛生廁所是指:廁所有墻、有頂、廁坑及貯糞池無滲漏,廁()內清潔,無蠅蛆,貯糞池密閉有蓋,糞便定期清除并進行無害化處理的廁所)。
8.農村中醫藥工作
(1)鄉(鎮)衛生院提供中醫藥服務占全市鄉鎮衛生院的85,村衛生室提供中醫藥服務占鄉級衛生所的`70。
(2)衛生院、衛生所中醫藥處方占院、所處方總數的30,確定為開展中醫藥服務。
(3)中醫藥
處方包括湯劑、院內制劑、中成藥、中醫非藥物療法處方。
9.健康教育工作
(1)市級各職能部門要設立健康教育科,有人員、計劃、記錄和宣傳資料。
(2)各鄉(鎮)要設立健康教育人員,有宣傳計劃、記錄和宣傳資料;村委會要有健康教育宣傳資料、宣傳標語、宣傳專欄。
(3)根據《云南省農村居民健康教育讀本》進行宣傳,基本衛生知識知曉率占被調查人數(居民、小學生)的65。
(4)開設健康教育課的中、小學校占當地中、小學校總數的90。
(5)已形成某教育相關行為的人數占被調查人數(居民、小學生)的60。
10.醫療保障工作
(1)多種形式的農民健康保障制度覆蓋率達85(指參加合作醫療、計劃免疫保償、婦幼保健保償制、家庭保健合同、貧困家庭醫療救助等各種形式的醫療保障制度)。
(2)以大病統籌為主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人口占鄉(鎮)農業總人口的95。
(3)市、鄉兩級財政對實際參加合作醫療的農民,人均投入不低于省級標準。
(4)農村五保戶和未解決溫飽的貧困家庭醫療救助人數占農村五保戶和未解決溫飽的貧困家庭人數的50。
11.居民健康水平
(1)嬰兒死亡率是指年內未滿1歲嬰兒死亡人數與當地活產數之比,應以20xx年為基數下降1/5(20xx~20xx年4年對比)。
(2)孕產婦死亡率是指年內每10萬名孕產婦的死亡數,是從妊娠開始至產后42天死亡者,應以20xx年為基數下降1/4(20xx~20xx年4年對比)。
(3)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是指年內未滿5歲兒童死亡人數與當地年內活產數之比,應以20xx年為基數下降1/5(20xx~20xx年4年對比)。
實施方案 篇4
為貫徹落實《社會救助暫行辦法》,有效保障困難群眾基本生存權益,最大限度防止沖擊社會道德和心理底線事件的發生,充分發揮社會救助工作在構建基本民生安全網、維護社會和諧穩定與公平正義、促進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作用,根據我縣實際,現就“救急難”工作制訂如下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為指導,以貫徹落實《社會救助暫行辦法》為主線,通過開展“救急難”工作,進一步完善社會救助制度體系,健全工作機制,嚴格規范管理,加強能力建設,做好各項制度和救助資源的銜接配合,補短板、托底線,建立“救急難”長效機制。
二、基本原則
(一)堅持即時救助、方便群眾的原則;
(二)堅持保基本、托底線的原則;
(三)堅持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
(四)堅持分級負責、分級管理、分級負擔的原則;
三、建立工作機制
(一)完善縣直相關部門協調機制。建立以縣政府為主導,民政、衛生、財政、教育、住房、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殘疾人聯合會等部門負責人參與的縣直相關部門協調機制。負責組織和協調“救急難”工作的執行;鄉(鎮)一級成立相應的協調機構;村(居)一級應確立一名“救急難”工作信息聯絡員。
(二)建立“一門受理、協同辦理”機制。各鄉鎮要依托政務大廳、便民服務大廳等,設立統一的社會救助申請受理窗口,落實專門人員,負責“救急難”申請的受理、審核、資金發放等工作,讓群眾“求助有門”,并明確部門職責及分辦、轉辦流程和辦理時限,建立化解急難問題的“綠色通道”。縣級各相關部門按各自職責負責“救急難”工作的指導、檢查、評估、審批、資金發放等工作。
(三)建立“救急難”對象主動發現機制。一是以村(居)委會為依托,動員社會力量參與,充分發揮各種協會、民辦非企業組織、專業社會工作者和志愿者的作用,建立主動發現、及時救助工作網絡;二是加強監控,建立“救急難”信息檔案,健全信息統計和報送機制。加大主動救助和協調救助力度,及時采取幫扶、疏導和監護干預措施,確保救助時效,切實做到早發現、早干預、早救助。
(四)建立信息共享機制。縣財政、衛生、教育、住房、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等社會救助管理部門以及慈善組織要加快實現信息共享,及時了解掌握專項救助和慈善救助開展情況。加快“救急難”信息平臺建設,使救助對象的需求和政府的救助資源、慈善組織的救助項目,社會各界的愛心捐贈、志愿服務等資源有效對接,有效防止“重復救助”和“遺漏救助”。
四、全面落實各項救助任務
(一)最低生活保障。認真落實最低生活保障政策,著力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水平,準確認定低保對象,加強復查復核和動態管理力度,做到應保盡保、應退盡退。
(二)特困人員供養。對無勞動能力、無生活來源且無法定贍養、撫養、扶養義務人,或者其法定贍養、撫養、扶養義務人無贍養、撫養、扶養能力的老年人、殘疾人以及未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給予特困人員供養,對特困人員要做到應保盡保。
(三)受災人員救助。加快自然災害救助物資儲備庫建設,保障自然災害發生后救助物資的緊急供應。自然災害發生后,要根據情況緊急疏散、轉移、安置受災人員,及時為受災人員提供必要的食品、飲用水、衣被、取暖、臨時住所、醫療防疫等應急救助,同時評估、核定并發布自然災害損失情況。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對住房損毀嚴重的受災人員進行過渡性安置,自然災害危險消除后,及時核實本行政區域內居民住房恢復重建補助對象,并給予資金、物資等救助。
(四)醫療救助。逐步提高醫療救助水平,保障醫療救助對象獲得基本醫療衛生服務。資助最低生活保障對象、特困供養人員以及規定的其他特殊困難人員參加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或者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對符合醫療救助條件的個人及家庭,給予醫療救助;同時,要進一步完善醫療救助與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相銜接的醫療費用結算機制,為醫療救助對象提供及時、便捷服務。
(五)教育救助。對在義務教育階段就學和在高中教育(含中等職業教育)、普通高等教育階段就學的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成員、特困供養人員以及不能入學接受義務教育的殘疾兒童,根據不同教育階段的需求,采取減免相關費用、發放助學金、給予生活補助、安排勤工助學等方式,給予適當教育救助,保障救助對象的基本生活和學習。
(六)住房救助。對符合規定標準的住房困難的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分散供養的特困人員,經各鄉鎮人民政府審核家庭收入、財產狀況和縣住房保障部門審核家庭住房狀況并公示后,對符合申請條件的申請人,通過配租公共租賃住房、發放住房租賃補貼、農村危房改造等方式,給予住房救助。
(七)就業救助。對最低生活保障家庭中有勞動能力并處于失業狀態的成員,通過貸款貼息、社會保險補貼、崗位補貼、培訓補貼、費用減免、公益性崗位安置等辦法,給予就業救助。對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有勞動能力的成員均處于失業狀態的,縣人社部門應當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確保該家庭至少有一人就業。
(八)臨時救助。對因火災、交通事故等意外事件,家庭成員突發重大疾病等原因,導致基本生活暫時出現嚴重困難的家庭,或者低保、特困供養等社會救助對象因生活必需支出突然增加超出家庭承受能力,導致基本生活暫時出現嚴重困難的最低生活保障家庭,以及遭遇其他特殊困難的家庭,給予臨時救助。
五、創新救助方式
根據急難對象的現實需求開展以下兩種方式的救助:一是通過實物和現金救助的方式解決急難對象的生活、醫療、住房、就學等方面的困難;二是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給急難對象提供心理疏導、社會融入、安置幫教等方面的服務。
六、規范工作流程
對因突發事件等原因造成“急難”的群眾,在申請相關救助時,應按以下流程并在規定的`時限內給予救助。
(一)個人申請。由于突發事件造成生活、就醫等困難的群眾應以書面或口頭形式向所在地的鄉(鎮)人民政府提出救助申請,對于因特殊原因個人無法提出申請的,村(居)委會或專門負責此項工作的信息管理機構可代為申請,提出的書面或口頭申請都應真實表述清楚造成“急難”的原因、困難性質和程度。對口頭申請,鄉(鎮)經辦人員要詳實記錄申請人口頭申請的內容。
(二)鄉(鎮)人民政府應在第一時間接受申請對象的申請,并在接到申請之時起的兩個工作日內,組織核查人員對申請人反映的情況進行真實性核查,同時完成申報材料的核報工作。
(三)對核查人員提交的申報材料,由鄉(鎮)負責人進行審核,報相關救助主管部門審批。
(四)落實救助措施。分別按照臨時救助、特困供養人員救助、醫療救助、就業救助、生活無著人員救助、轉介救助、社會力量救助等方式,落實救助措施。
七、加強資金管理
“救急難”資金列入縣級財政預算。按照救助項目建立專戶,實行專帳核算,專款專用。為體現臨時救助即時、高效的特點,救助資金可以采取現金支付和社會化發放的方式。縣、鄉兩級要規范資金管理,完善資金發放程序,救助資金的發放要以社會化發放為主,盡可能減少現金支付方式。縣財政、審計、監察等部門定期或不定期組織對“救急難”資金使用情況進行專項檢查。
八、加強監督管理
(一)“救急難”工作要做到救助對象、救助標準、辦理程序“三公開”,申請原因、核查情況、審批結果、救助金額“四公布”,切實維護公眾的知情權和監督權。
(二)鄉(鎮)政府應將救助資金發放情況在救助對象所在的村(居)委會或其居住地公示5天,公開接受社會和群眾的監督。
(三)對采取虛報、隱瞞、偽造等手段,騙取救助資金的,發放機關有權悉數追回,相關職能部門應依法依規追究相關人員責任;情節嚴重、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機關處理。
(四)負責“救急難”的工作人員玩忽職守、徇私舞弊或者濫用職權,違規辦理救助的,其責任單位由上級主管部門給予通報批評,責任人由紀檢監察部門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按程序移送司法機關處理。
實施方案 篇5
為了確保學校建設的前瞻性與學校管理的科學性,認真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推進素質教育,深化精神文明建設,實現我校“德育為首,質量立校,安全育人,全面發展”的辦學思想,落實“思想好、學習好、身體好、有特長”的育人目標,根據市、縣教育體育局《關于在全縣中小學校開展創建文明校園活動的通知》精神和縣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的有關會議精神,現結合我校實際,特制定《創建縣級文明校園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針,以國家教育中長期發展綱要及教育法律法規為依據,用科學發展觀統領學校工作全局,以“內強管理保穩定,外求拓展樹形象,深化教研出質量,強化建設創特色”為工作思路,以創建文明校園,迎接兩創驗收,深化科研興校,提高教育質量為工作重點,規范辦學行為,堅持依法治校,積極創設適合師生共同發展的和諧氛圍,充分調動師生工作、學習的積極性,做到在創建中求突破,在創新中謀發展,為達到縣級文明校園創建標準而不懈努力。
二、工作目標
創建的工作目標是:做好一個啟動,達到兩個確保,堅持三個創建,做到四個保證。即:全面啟動學校文化建設實施方案;確保小學部師生平穩過渡、確保中學部師生迅速入軌;創建縣級文明校園、創建縣級和諧領導班子先進集體、創建市級無煙學校;保證教師師德形象良好、保證雙創迎驗順利通過、保證教學質量穩中有升、保證全校師生平安穩定。
三、組織領導
組 長:管廣富
副組長:魚蕊芳
成 員:王智懷李昌相 高孝蔚 陳世榮 李阜成 趙天林
楊冬梅 方 宇 肖 峰耿信社 曹文英
辦 公:李阜成
四、方法措施
(一) 重建設,堅持德育為首
1、抓黨建,強化政治教育。黨支部要制定出支部工作計劃和師生精神文明建設實施意見,采取多種形式抓好落實:在教職工中要狠抓六大建設,推行五項制度,深入開展“創優爭先”活動,執行“三重一大”,抓好“兩項治理”,深化能手雙培,落實崗位承諾,至少有一篇關于精神文明建設的通訊報道刊發在局黨委《黨建工作》上。
2、抓學習,提高政治素養。黨支部要制定出教職工政治學習計劃,每學期記政治學習筆記不少于10000字,寫學習、論文不少于2篇。通過學習,達到“十講”。即:講政治,維護大局;講正氣,維護團結;講學習,轉變觀念;講作風,求真務實;講紀律,愛崗敬業;講工作,優質高效;講業務,精益求精;講師德,為人師表;講安全,確保平安;講質量,精心教學。自覺地做到把智慧奉獻給學校,把知識奉獻給學生,把真誠奉獻給同志。
3、抓組織,落實創建任務。學校要設立文明監督崗、小衛士監督崗、路隊監督崗,各班級要成立學雷鋒小組,明確具體職責,定期開展活動,確保創建文明校園的各項任務落到實處。
4、抓師德,塑造良好形象。要以《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為內容,深化“新規范、新師德、新形象”主題教育活動,做到“五個嚴禁”:嚴禁教師有償家教和亂辦班,嚴禁亂訂資料、嚴禁考試舞弊,嚴禁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嚴禁不按教育規律辦事,隨意停課放假。德育辦要制定考評辦法,細化檢查內容,加大督查力度,建立專項建檔,徹底杜絕我校有損師德形象不良現象的發生。
5、抓典型,發揮榜樣作用。在教職工中開展 “師德先進個人”、“五好文明家庭”、“紅星黨員”、“三育人先進個人”、“模范班主任”、“教學能手”等先進個人的評選活動,通過開辟“教師風采”櫥窗這一平臺,大力宣傳,充分調動教職工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學生中開展 “文明青少年”、“優秀班干部”、“三好學生”、“進步生”、“特長生”等評選活動,通過“學生的楷模”、“校園小明星”、“教師好幫手”“校園雛鷹廣播”等宣傳途徑,宣傳學生中涌現的好人好事,開展文明班、組、室的評選競賽活動,讓全體師生學有榜樣,趕有目標。
6、抓文化,陶冶師生情操。學校要制定出以“崇尚快樂”為主題,以“快樂學習、快樂工作、快樂生活、快樂成長、快樂人生”為內容,以“書香校園”、“書香班級”為載體的《校園文化建設實施方案》,挖掘快樂內涵,拓寬快樂外延,體驗快樂情趣,塑造快樂自我,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校園文化。
7、抓教育,養成良好習慣。要在學生中開展《中小學生守則》和《中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教育,結合《公民道德教育實施綱要》,深化“五項治理”,形成尊敬師長、語言文明、穿戴整潔、團結友愛、樂于助人的良好習慣。聘請法制副校長,建立德育教育基地,對學生進行法制教育,努力使學生的行為規范率達95%以上。
8、抓活動,豐富活動內容。團委要制定出國旗下宣誓、演講、校園廣播、學校電視臺,每學期期開展手拉手活動不少于一次;信息辦要充分利用學校網站這一平臺,鼓勵師生積極發表宣傳學校的稿件;各部門要認真組織好重大節日的慶祝活動,每學期在縣以上新聞媒體上報導不少于三次。
(二)重管理,做到科學規范
1、重視十項管理。學校要重視辦學規劃、育人目標、育人理念、制度建設、隊伍建設、課堂結構、科研成果、評價體系、理財理念、后勤保障十個方面的管理,做到科學規劃,規范管理。
2、協調十種關系。要協調處理好過渡與長遠、繼承與創新、校內與校外、人文管理與制度約束、面向全體與重點突出、入學率與升學率、智力開發與個性差異、全面發展與特長培養、文化內涵與師生行為、辦學規劃與經濟發展十個方面的關系,做到重點突出,兼顧協調。
3、建設三支隊伍。要通過多種形式,做好學校領導、教師、學生干部隊伍建設。領導班子要有公眾良好的形象和獨當一面的才能;教師要根據學校《提高教師素質五年規劃》中的項目,通過崗位練兵,考試過關者發給“合格證書”,培養一支在省、市、縣有影響的名師隊伍;各班主任要結合學生實際,設置適合每個學生特點的崗位,通過教師培養、學生選舉、學校培訓,把品學兼優的學生吸納為學生會干部,發揮學生自己管理自己作用。
4、優化管理體制。堅持領導班子“三制”、“三分”、“三合”、“八誰管理”和班子成員“五個一線工作法”的管理體制,做到既有明確分工,又有密切合作,形成愿管理、敢做主、善協作,一人管一事、事事有人管的管理新格局。
5、嚴格財務管理。規范開學收費,做好公示,接受監督;推行“三講、兩有、八步”的理財辦法,總務處要及時做好財務預、決算通報,做到公開、透明、民主、規范;期中、期末對校產進行全面檢查、登記,嚴格實行校產損壞賠償制度。
(三)重常規,突出實用實效
1、強化班級管理。教導處要以創建文明校園活動為契機,制定出既切實可行又便于操作的班級管理考評、檢查細則;各包級領導要把班風正、教風實、學風濃和創建文明班級作為本期包級工作的重點來抓,對于所包年級出現班級混亂、學風不正、教風不實等現象,實行包級領導責任連帶追究制度。
2、規范評優制度。團委要針對中、小學生特點,以精神文明建設、爭當文明少年為重點,制定出符合我校目前實際的治理學生語言粗俗、行為粗野、儀表不端莊的考評辦法;制定出學生等級評定具體辦法,促進學生良好品德的養成;黨支部、團委要制定出師生評優實施辦法,讓真正業績突出、品學兼優的師生進入先進行列。
3、加強安全教育。堅持“安全、師德、質量、計生”四個一票否決制度。保衛處要簽訂各類學生安全責任合同,做到校不漏班、班不漏人;針對中、小學生實際,做好“三崗”人員培訓;規范班級《安全日志》,完善安全應急預案;嚴格門禁制度,實行保安查驗證件、詢問、登記制度;堅持節假日安全帶值班制度,保證值班人員人不離校,24小時信息暢通;校園安全全期自查不少于三次,及時發現和排除安全隱患,確保學校全期、全員、全面安全目標的順利實現。
4、注重衛生管理。保衛處、醫務室要做好季節性流行疾病的預防,制定出預防預案;堅持校園衛生按時打掃,隨時撿拾,實行周檢查月小結,頒發“衛生流動紅旗”制度;早餐部要加強對工人的業務培訓,實現“安全、衛生、質高、量足、有序”的辦餐目標;繼續完善分餐登記制度,確保早餐的全程安全;嚴格執行《學生在校期間飲水管理規范》,保證學生飲水衛生、安全。
5、規范兩操管理。工會要制定出教職工晨練、課間操的具體考勤管理辦法;教導處要出臺學生兩操的管理細則,體育教師要按照中學生實際,規范隊列隊形、廣播操和相關教學內容。值周人員、教導處、樓層辦公室負責人要加強課間操檢查和眼保健操巡查,班主任要做好學生做操的督促指導,對因管理不善而導致兩操混亂者,相關責任人要嚴格按照工作失誤處理。
(四)重教學,提高教學質量
1、課堂教學,效率要高。分管教學領導、教導處要把深入課堂研討作為每周的必修課,做到每周必聽,聽后必評;要加強日常課堂教學的督、導、查,對教學敷衍塞責而導致課堂效率不高的教師要指定教師,幫助指導,限期改進。
2、教學質量,責任要實。要把教育教學質量生命線始終貫穿于學校教育工作的全過程,發揚實教、實學、實考的'“三實精神”,實行年級同獎同罰實體負責制。每學期要召開教學質量專題獎懲會,與迎考年級簽訂《教學質量目標責任合同》,做到目標到組,指標到班,責任到人,獎懲到組。
3、特長教育,起步要早。教導處要制定出特長教育實施方案,體、音、美專職教師要對各年級在音樂、體育、美術等方面有潛力的學生,做到早培養、早成才,為將來中考奠定基礎。
4、幫扶計劃,措施要實。在教師中開展“一幫一,一對紅”幫扶活動,開展藍青工程。凡40歲以下,未達到縣級以上優質課水平的教師,要自行拜師。學校在第3至4周舉行拜師活動,達到一幫一、一對紅的目的。教導處要制定出具體的幫扶計劃,包括幫扶名單、具體要求和達到的預期效果;在學生中要開展“一幫一、同進步”活動,將此列入班務計劃之中,作為期末班主任和科任教師工作考評內容之一。教導處要針對年級的變化,改革教學常規月查辦法,做到操作方便,公正公平,實際實用。每次月查通報要具體、實在、到人。學校對月查情況要不定期的組織人力抽查,對應付了事者要追究相關當事人責任。
5、信息資源,內容要全。為了更好地實現學校教育資源共享,信息辦要在本期內建設好學校信息資源庫,對與學校教育教學有關的所有信息要及時收集、整理、歸類、編輯,造冊、登記,做到內容全、信息準,質量優。一是學校信息。凡學校進行的一切教育教學活動的視頻、音頻要及時采集、編輯、入庫;二是教師信息。對教師自制的課件、光盤,撰寫的教研論文、,課堂實錄、優質課賽講等相關內容要及時收集、編輯、登記、入庫;三是課件資源。盡量將收集更多的、教師需要的制作課件所需的文字、視頻、音頻、圖片、信息等資料入庫;四是教師外出學習、培訓、考察帶回的、學校購買的視頻、音頻、文字等相關信息資料,要及時收集、登記、入庫;五是相關網站上的教育教學信息要及時建立鏈接,收集、編輯、入庫。確保學校教師需用時找得見、拿得出、用得上、效果好。
(五)重教研,體現科研興教
1、精選科研課題。學校教研室要做好已被中、省教科所批準立項的《數學有效性課堂教學研究》《小學生語文閱讀能力評價策略及指標體系的構建研究》科研課題,確定實驗班級和教師,積極開展教學研究,注意過程資料的整理和理論依據的收集,為課題的結題工作做好前期準備。同時,要針對中學的教情、學情,確立科研課題,積極做好科研課題的選定、申報工作。
2、立足校本教研。各科任教師要在學校教研計劃、科研課題的大框架下,從班情、教情實際出發,積極申報實用、實效的子課題,學校教研室要對教師申報的子課題逐一審核,建立教研工作個人課題研究專項檔案;學校教研室每學期作教研專題講座不少于2次。各任課教師每學期使用多媒體教學不少于2次。
3、夯實教研任務。各任課教師每月需完成一篇教學反思,每學期完成一篇教研教改論文,全校要每學年在縣級以上發表、交流不少于40篇,課堂教學實錄不少于20節,優秀教案不少于20本,教學案例不少于10篇,制作教學光盤不少于4盤,在學校教研計劃中要任務落實到組、到人。
4、砸實課堂調研。要認真修改完善《課堂教學指導綱要》,積極開展聽課活動,每學期主管教學人員不少于20節,其余班子成員和全體教師不少于15節,學校教研室主任不少于40節,并及時做好評課,通過聽、評課,促進課堂效率、教學質量的提高。扎實開展研討課、匯報課、示范課、優質課活動,本期至少開展一次人人過關的研討課;凡外出學習培訓教師返校后及時講好匯報課;縣級以上教學能手每人至少講一節示范課;在開展“三課”活動的基礎上,適時開展全校性的優質課賽講活動。
5、優化教研形式。教導處要切實指導好各學科教研組、年級組從事教研活動,每次活動做到“三個一”。即:確立一個專題、指定一個中心發言人、至少解決一個實際問題。同時,本期學校教研室要確定一個教研組在全校范圍內,至少召開一次教研工作現場會,以點帶面,推動全校的教研工作。
實施方案 篇6
一、免費教科書循環使用指導思想:
實施部分免費教科書的循環使用制度是堅持教育的公益性、降低教育成本、提高辦學效益、保護資源環境、節約資源的重要舉措,對培養學生環保意識和節約意識有重要意義。教師應更新教育理念、改變教學方式,培養學生愛惜教科書的良好習慣和為他人著想的良好品德,培養學生的自律意識和責任意識,使愛護教科書成為學生的自覺行動。
現依據合教(20xx)326號文件精神和區教育體育局相關通知要求,制定本實施方案。
二、循環使用教科書的時間和范圍:
時間:20xx年秋季開始
范圍:《科學》《音樂》《美術》《信息技術》四個學科
三、教科書循環使用過程管理的基本要求:
循環使用的教科書由國家免費提供,循環使用,作為學校的教育裝備,屬于國家財產,由學校集中管理,并分發給學生免費使用,不屬學生個人所有。學校要保證教科書按照學生人數足額配備,確保課前有書,人手一冊。在循環使用過程中應做好以下工作:
(一)、圖書館的管理:圖書館老師在課本的左上角統一貼標簽,進行編號【三(年級)+上(學期)+001(三位編號)】,設專柜分學科、分年級、分學期存放循環使用的教科書,采取防潮、防蟲、防塵等措施,學期末收齊后做好檢查和登記(包括教科書數量、保管職責、歸還登記、遺失破損情況記錄等)。
(二)、教科書的借取:任課教師在開學初根據注冊學生名單、人數,到圖書館領取循環使用的.教科書,履行借書手續。
(三)、教科書的發放:
1、教科書由任課老師發放,每個學生使用固定編號的教科書。
2、學期中途學生轉出時,由班主任收回循環使用的教科書,送還圖書館并進行登記;學期中途學生轉入時,由任課教師到圖書館領取循環使用的教科書,并履行借書手續。
(四)教科書的歸還:期末進行考試評價工作時,由任課教師收齊所授課班級循環使用的教科書,歸還到圖書館,并履行還書手續。圖書館要對回收的教科書逐科、逐班、逐本進行數量核對,檢查破損情況,并進行登記、歸類、上架,以利下一學年能夠最大限度循環使用。
(五)、教科書的消毒:
1、為預防疾病的傳染、擴散,保證師生的健康,回收的教科書由學校與衛生防疫部門聯系,配備必要的消毒設備,采取措施進行全面消毒。
2、班主任掌握有傳染疾病學生的情況,并與任課教師聯系;該學生所使用的教科書不得循環使用,任課教師收回教科書后報告圖書館,該書作報廢書核銷處理。
(六)、教科書的補充:
1、圖書館在收齊教科書后,如實統計破損、遺失情況,對破損的教科書要進行分類清理,能修補再用的及時進行修補,不能修補使用的,要及時清理并登記報廢,并上報總務處。
2、教導處與總務處結合下一學年學生人數的變化情況,及時上報,做好教科書補充征訂工作。
(七)循環教科書使用中的教師職責:
1、任科教師在課堂內加強對學生愛護書籍的培訓和教育,并做好監督檢查工作,教育學生做到不亂寫、不亂劃、不標記、不折角,不在教科書上做課堂筆記和課堂練習。
2、任課教師定期引導學生對所使用的教材進行維護,如使用包書紙包書、學會把折卷的書角伸展壓平等,經常在班級開展教材維護展評活動。
3、學期結束時,由各科老師協助圖書室,作好有關教科書的檢查回收工作,循環使用的教科書的保護情況納入任課教師考核。
xx小學
【實施方案】相關文章:
小學安全實施方案實施方案03-27
實施方案[經典]07-28
實施方案04-24
實施方案03-23
實施方案03-23
實施方案03-23
實施方案03-23
實施方案03-23
實施方案03-23
實施方案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