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討厭的勇氣感悟【優選3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我們總會收獲一些心得和感悟,這個時候,我們就可以寫一篇感悟,把自己的感觸都記錄下來。為了幫助大家掌握感悟的寫作方法,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被討厭的勇氣感悟,歡迎大家分享。
被討厭的勇氣感悟1
這本書最受用的第一個道理是“目的論”:不再糾結于過去,學會從過去中抽離出來,不讓過去發生的事情過多的影響自己。阿德勒甚至大膽地否認“心理創傷”,他認為,決定我們自身的不是客觀的經歷,而是我們賦予經歷的意義。這句話就像一聲棒喝,令人豁然開朗。我們的精神世界本來就不是完全客觀的,每個人對世界的解讀都不一樣。對于過去一些傷害我們的事情,必須要學會放手,向前看,這其實也是放過自己,放過那個糾結于過去的擰巴的自己。應當聚焦于當下,當下的要做什么,希望未來是一個怎樣的走勢,為了這個“藍圖”應該有什么樣的行動。
第二個道理是“尊重自己”:阿德勒認為,如果一個人真想改變,那改變就一定能發生。有時候我們嘴上說想,身體卻往另一個方向行動,心口不一,是因為我們潛意識還不想改。其實“心口如一”就是對我們自身內心的尊重,當然,這需要坦蕩的勇氣,因為改變意味著要承擔更多的責任和風險,比慘淡的現狀更可怕的是未知。所以,阿德勒的心理學是關于“勇氣”的心理學。
第三個道理是拒絕“自卑情結”:自卑來源于“比較”,一定程度的自卑感可以促進進步,但自卑情結則是有害的,自卑情結把自卑當成了止步不前的擋箭牌,有自卑情結的人最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因為有A才做不到B。這是一種自我麻痹的借口。哪里不自信,就努力去改變,如果一些不能改變的客觀因素(比如先天性的因素),我們要換角度去看待,不要急于否定自己,相信自己還有進步空間。Just do it。去做去改變去超越那個不自信的自己,將自卑感作為前進的動力,但不要將它變成自卑情結。阿德勒認為,健全的自卑感來自和“理想自我”的比較,我們的.自信應該來自不斷地超越自我,只要超越了過去的自己,都值得驕傲。
第四個道理是“專注當下”,曾經發生的一切都對你今后沒有影響,決定人生的是當下的自己。這種過分夸大主觀能動性的調調似乎很像心靈雞湯,還是燉了很多年,都快被熬干的那種,不過,我覺得過分強調主觀能動性,總比過分強調“心理創傷”更有現實意義吧。
以上,過去的已經過去,將來的還未到來。不忘初心,專注當下,去完善更美好的自己!共勉!
被討厭的勇氣感悟2
以哲人和青年對談的形式,圍繞所謂人生三問:“我是誰”“我從哪里來”以及“我將去到哪里”展開對話。
讀完這本書,我第1次知道三大哲學家,原來除了平常所知道的榮格與弗洛伊德,還有一個叫阿德勒的。哈哈哈~漲知識啦~
阿德勒心理學他更想表達的是,只要你想,你隨時隨地都是可以改變的,不要被固有的過去的一些東西,局限了現在以及未來的你自己。
他和我們慣常的思考邏輯剛好相反。一直是逆向思維,主張目的論,進行課題分離,然后冷靜地劃清界限。我們日常篤定原因結果論,現在阿德勒正好相反,他主張目的論,從目的出發往前推,這似乎和我大學一位教授的授課理念有異曲同工之處。
中間一段在討論共同體話題的時候感覺很混亂很分裂。不過整體讀下來讓我對人生課題有了更寬泛的`認知。有時候在想我是不是天生就該做哲學家或心理學家,很多東西其實我并沒有讀過,也無人告知,但我一直是這么踐行的。
活在當下,聚焦“此時此刻”,認真而謹慎地做好現在能做的事情。不要把人生弄得太深刻,應秉持認真而不深刻的態度。
“決定我們自身的不是過去的經歷,而是我們自己賦予經歷的意義。”
喜歡書友的一句評論:如果“我”改變,“世界”就會改變。在改變“世界”的旅途中,希望“我”能做自己的太陽,成為照亮別人的光。
有時候無意間拿起的一本書可能就會完全改變之后的人生。
被討厭的勇氣感悟3
普通人看完的感受,毫無心理學與哲學基礎!
怪書。它所講述的并不是糾正某個問題的一個方法或思維,而是一整套圈連起來的思想。如果你反對一個點,所有的點你都很難認同,我一開始因為好奇因為求知,這個知并不包含答案,但看完第一夜之前的對話,我確實很想知道答案。因為它推翻了大眾的普遍認知。第二次談話前有三個問題,自由是什么?我為什么不能自由?束縛我的究竟是什么?我按我自己的想法現代思維回答了。
往后看它告訴我們人的切煩惱來源于人際關系,想要構建良好的人際關系,得從課題分化開始,你的課題,我的課題,不去干涉別人的課題,也不被別人干涉。這中間有一個例子,小孩的教育問題,關于他的學習是他的課題,不是父母的課題,父母都不能去干涉他的課題。不能說,你應該學習,你應該要考哪所學校。能做的是“把馬帶到井水旁,喝不喝水取決于它自己”。
它主張目的論,否定精神創傷即“因為過去受過什么傷害,導致我現在怎么樣”否定因果論即“因為A我做不到B,內心暗示就是沒有A我也能做到B”總之人的行為都帶有對自己的“善”在里面為目的。我接著尋求答案,最終問題來到,如何自由,幸福。它對自由的定義是被討厭的“勇氣”,幸福則需要三個階段來實現,自我接納,他者信賴,他者貢獻。自我接納我尚可接受,因為百分之九十的大眾都是普通人總會認識到自己的.普通,完成自我認知。他者信賴與他者貢獻我卻是不敢茍同,太理想化,它主張你只管去開始做,不管他人有沒有回應,那是他人的課題,改變自己能改變的。這本書內容真的引起深思或氣憤,但其中也可以找到自己目前所需的“勇氣”啊勒德的心理學是使用的心理學。
【被討厭的勇氣感悟】相關文章:
被討厭的勇氣感悟08-07
被討厭的勇氣個人感悟04-27
(薦)被討厭的勇氣個人感悟3篇08-21
被討厭的勇氣讀書筆記10-09
《被討厭的勇氣》讀書筆記12-05
《被討厭的勇氣》讀書筆記12-21
《被討厭的勇氣》讀書筆記19篇06-09
《被討厭的勇氣》讀書筆記(15篇)12-13
讀被討厭的勇氣心得體會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