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紀錄片《我住江之頭》個人感悟(精選5篇)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我們常常會隨著經歷的不同,而對某些事或人有不同的感悟,這個時候,就可以把這些感悟都寫下來。不過,是不是寫起來就無從下筆?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CCTV紀錄片《我住江之頭》個人感悟(精選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CCTV紀錄片《我住江之頭》個人感悟1
三江源素有“中華水塔”的美譽,紀錄片《我住江之頭》聚焦對于中華民族有著生態、文明雙重標本意義的三江源,比較完整地揭示了青藏高原獨特的生態鏈,并通過優美流暢的鏡頭,記錄了三江源人與自然,尤其是人與野生動物之間和諧相處、共存共榮的生動故事,反映了高原各族群眾秉持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的理念,尊重自然,呵護生命,愛護家園的平凡而感人的事跡,向世人展示了青藏高原腹地的.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生靈境界之美。
CCTV紀錄片《我住江之頭》個人感悟2
茫茫的宇宙中,有著一顆蔚藍色的星球,她!就是地球!千萬人共同依賴的母親,一顆蘊育著光彩生命的偉大星球。她,不愧是宇宙中萬物生命的搖籃,清純晶瑩的水衣裳圍繞在她的身邊,映照出她的嫵媚動人。
可是,你發現了沒有,地球我的媽媽潔白的`衣服在日漸消失,烏黑的臭水取代了原先的凈水,地球上的江河湖泊都被墨汁染過似的,成了地地道道的“黑龍江”。可恨的是工廠還在把工業廢水從它的“臟嘴”里排出,污染著附近的小河,有些人為了圖方便,把生活廢水不加思索地推卸給小河,從不考慮排入那一步之遙的排水溝,我想,他的心離環保事業何止一步之遙,可以毫不夸張地說,簡直是相隔十萬八千里……路過小河邊,人們聞到的是一股令人惡心的臭味,尤其是夏天,蒼蠅亂飛,臭氣熏天,讓人煩躁又厭惡。聽小河憂憂地流淌,仿佛是在傷心地哭泣著,那潔凈的身姿,那音樂似的流水聲,如今都煙消云散,蕩然無存,它想起以前那令人心醉的景象,而今卻落得如此千瘡百孔,支離破碎,不由地發出了沉重的嘆息。
水被污染得面目全非,可水資源的犧牲并沒有喚起人們的環保意識。你們知道嗎,我們雖然生活在被水覆蓋的星球上,但這些水中,百分之九十七是海洋,我們知道,海水不能吃,剩余的少量淡水又大都集中在終年積雪的高山和寒冷的南北兩極,這樣一來,可供人們利用的淡水實在是寥寥無幾。現在,有些人還是那么不自覺,毫不節制地用水,如果我們再不節約用水,地球上最后一滴水將是人類的眼淚。
一個人如果不進食,光靠水就還能維持五到十天,你說水難道不是生命的源泉嗎?更何況,我國是少數貧水國家之一。邊疆沙漠地區久旱不雨,面臨著嚴重的水荒,所以說,保護水資源是我們少先隊員義不容辭的責任,肩負這個重任,我們又是那樣責無旁貸。其實,節約水資源十分簡單,只要從日常生活做起,比如,淘米水可以澆花,洗澡水可以沖廁所等等,只要我們善于發現,勤于勞動,隨手關閉水龍頭,那么水就不會白白地流掉。
每一滴水都是圣水,每一滴水就是宇宙的縮影,讓我們行動起來,珍惜每一滴水,保護每一條河!
CCTV紀錄片《我住江之頭》個人感悟3
生態文明是一種千古傳承的優秀文化。它體現了人們尊重自然、合理利用自然、保護自然、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文明形態。建設生態經濟區就是以保護自然環境和維護生態安全為基本理念,以循環經濟、綠色發展為核心價值,以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和諧發展的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態文明為載體,就是要在全社會牢固樹立生態文明觀念。
目前我國面臨的日益嚴峻的生態狀況告訴我們:必須擺正人類在自然界中的位置,正確處理人與自然的關系。人與自然萬物是唇齒相依,息息相關的。人不是大自然的“主宰者”或“統治者”,而是大自然家庭中的一員。為了人類的生存和發展,我們必須走出天人對立的誤區,回歸和諧。
我們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不僅不能違背經濟規律,同樣也不能違背自然規律、生態規律。規律都是客觀的,是不以人們的意志為轉移的,不管你對它承認與否、認識與否,違背了規律都必然要受到規律的懲罰。因此,在建設中,我們必須正確處理以下幾層關系:
一、正確處理生態文明建設與經濟社會發展的關系。
生態文明建設與經濟社會發展是互為依存、互為促進的。社會的發展必須依賴于自然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同時要注意保護好環境,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實現可持續發展。但在現實社會生活中,只講發展而忽視合理的'開發和充分利用資源,不重視對環境的保護,不重視生態建設的問題還比較突出,這樣的發展必將導致嚴重的后果。要做到既在合理開發和利用資源中求發展,又在發展中保護環境,實現人與自然的高度和諧,實現人與自然的共榮共存。
二、正確處理生態文明建設與發展現代農業的關系。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發展農業的前提和基礎,而發展農業必須符合生態文明的基本要求,使農業在良好的生態中發展,生態環境在發展農業中得到保護和優化。我們要結合新農村建設,以發展綠色農業、生態農業、有機農業、特色農業、現代農業為主攻方向,從人、自然、經濟的高層循環出發,突出產業化經營,大力發展生態綠色循環農業,使全縣農業發展逐步走上生態化、有機化、規模化的良性軌道。
三、正確處理生態文明建設與發展工業的關系。
生態文明建設與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是內在統一的關系。發展循環經濟是生態文明建設的必然要求,也是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具體體現。因此,在發展工業經濟上,必須堅持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必須注重保護生態環境和社會環境,使之科學發展、和諧發展。
CCTV紀錄片《我住江之頭》個人感悟4
小時侯,聽爺爺講過這樣一則故事:從前,有座山莊,那里森林蔥郁,河水清澈,鳥語花香,人們活得非常快樂。后來,有一個人來到這兒,對當地人們說:“你們擁有巨大的財富。”人們高興極了,以為這兒埋有大量的金銀財寶。于是,他們開始砍倒樹木尋找黃金。一年后,那人又來了,人們因為沒有找到財寶而質問那人。那人嘆口氣說:“我說的財富就是你們原來擁有的那優美宜人的環境。”人們聽后難過極了,因為現在這里的氣候很差,也很少有鳥兒光顧。
當時,我并沒有聽懂這個故事。我也不認為村民們破壞了世外桃源般的'環境是不對的,反而責怪那外來者誘導人們的思想。現在想想,村民們真的是大錯特錯了。漂亮的大自然,是無窮的財富,這是人人都可以意識到的,外來者只不過是提醒村民村要好好珍惜它罷了。
駝走大漠,雁排長空,魚游淺底,百花爭艷,這都是大自然和諧的美。事物遵循一定的規律發展,不管是興還是衰,它都是漂亮的。即便如一現的曇花,它開的時候是那么令人驚贊,然而它凋謝時也是那么地轟轟烈烈,令人敬佩。大自然自身的美,也許就是一種魅力無限的美吧!
“長江長城,黃山黃河,在我心中重千斤……”一曲《我的中國心》感動了多少國人的心。然而,由于人們的亂砍濫伐,漂亮的長江黃河變得渾黃污濁,甚至出現斷流現象。人類是大自然的主導者,可以讓大自然變得更加和諧統一,也可以破壞大自然。近些年來,人們為了謀取更多的經濟利益,使大自然遭到嚴重的破壞,使得許多名貴的花草和珍稀的動物瀕臨滅絕。幸運的是,人們現在已意識到了大自然的生態價值遠遠大于其經濟價值,因而建立起了各種各樣的大自然保護區。然而,人們為此卻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倘使人們尊重大自然,人們就可以節約更多的金錢投入到科學研究當中去。
大自然,是我們生存依賴的家。我們對它進行攻擊和破壞等于把自己往火坑里推。為了我們能夠更好地生存與發展,我們應當好好地珍惜它,愛護它。
CCTV紀錄片《我住江之頭》個人感悟5
要運用現代環境科學的理論和方法,在更好地利用自然資源的同時,深入認識和掌握污染和破壞壞境的根源和危害,有地保護環境,預防環境質量的惡化,控制環境污染,促進人類與環境協調發展。
多年的實踐,人類改造自然、發展生產,必須同時注意自然界的“報復”,注意發展生產給包括人類在內的整個生態系統所帶來的影響,而不能超過某一個限度。環境保護工作就是要明確提出這一限度,通過宣傳使大家認識這一限度,以政策、法律形式作出具體規定,并盡力實施這些規定,否則人類的生存環境就會遭到破壞。
自然資源的破壞,有的要幾十年、上百年才能恢復,有的則難以逆轉。盡管人類正在采取許多局部性保護措施,但一些珍貴動植物還在繼續走向滅絕,因為人類活動形成的全球性有害影響遠遠勝過局部保護性措施所產生的效果。
當前,我國環境污染和自然資源破壞的情況也是相當嚴重的,非認真解決不可。從水體來看,地下水硬度增高,水位下降已成為大城市具有普遍性的現象。加之有些地方地表水污染嚴重,水資源緊張已成為影響生產發展的嚴重問題。此外,噪聲污染和自然資源的破壞也很嚴重。
實踐還證明,生產建設和生態平衡之間的關系是否協調是經濟建設中的戰略性問題。國民經濟各部門的`比例關系失調,花幾年功夫可以調整過來。而生態平衡遭到破壞,沒有十幾年,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時間是難以調整過來的。這樣來分析問題,才能更深刻地認識我國環境保護工作的迫切性。
因此,一切環境保護工作者、生產部門的領導者和廣大管理干部、工程技術人員,都要既有生產觀點,又要深刻認識保護環境的重要性,在發展生產的過程中搞好環境保護,保護環境也要促進生產發展,作到環境效果與經濟效果的統一,在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過程中,為人民創造一個美好的環境。
【CCTV紀錄片《我住江之頭》個人感悟】相關文章:
CCTV紀錄片《我住江之頭》啟迪感悟(精選10篇)06-25
CCTV《我住江之頭》感悟(精選8篇)06-23
CCTV紀錄片《我住江之頭》個人感悟300字(精選12篇)05-25
紀錄片《我住江之頭》個人感悟(精選5篇)05-25
《我住江之頭》感悟06-22
大型紀錄片《我住江之頭》深刻感悟06-26
總臺紀錄片《我住江之頭》深刻感悟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