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朝圣讀后感【熱】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讓我們好好寫份讀后感,把你的收獲和感想記錄下來吧。可能你現(xiàn)在毫無頭緒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一個人的朝圣讀后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一個人的朝圣讀后感1
一個人,神圣而孤獨。當一個人有了目標而為之去奮斗時,他不僅僅是一段人生的經(jīng)歷,更是對靈魂的一種洗禮!初次聽說這本書時,是在網(wǎng)上的一個推薦上看到的,出于對題目的好奇,我買下了這本書,打開之后便一發(fā)不可收拾,這真是一本可以伴人到天明的一本書,主人公是哈羅德·弗萊,一個在釀酒廠打工了四十年的六十歲老人!即無朋友,也無敵人!退休時公司甚至連歡送會也沒有開!一天他收到了身患癌癥的老友奎妮的信,在震驚和悲痛的情況下,他寫了回信,在寄出的過程中,越走越遠,最后橫跨了整個英格蘭!他只有一個信念,他只要走著,朋友就不會死!
合上這本書,我的腦海中近乎是對那個信仰的感慨,就像書中所說,生活離平淡無奇有多遙遠,又可以在多短的一瞬間不復從前。哈羅德的人生幾乎完全是平淡的,和妻子不好不壞的相處,過著不好不壞的日子,可就是這樣的生活,使他竟然在一瞬間做出了一個偉大的決定,一個充滿絕對勇氣的決定!這個決定甚至看起來很可笑,人往往就是這樣,一旦有人做你沒有做過的事情,你便急忙的否認其價值和意義!哈羅德的這條路,不單單只是走在路上,還有對過去的人生的一種反思和尋找,沿途也收獲了愛與責任!在一步接一步的行走中,日子就這樣過去,也就是在這一步一步的行走中,有了自己的堅持和信仰!悲傷最好的狀態(tài)不是凝固,而是融化!好友的癌癥給了哈羅德巨大的沖擊,他本可以按照平常該做的一樣僅僅只是回一封回信,但是在人生的方向指引下,他經(jīng)過了一個又一個郵筒,那仿佛就是一個又一個的方向標,讓他看到了,平凡的人也可以做不平凡的事!有些毫無道理的事情,趁著人生還正好,真是應該好好冒險一把,否則人生又有什么盼頭呢!這本書中,我還看到了那些失散多年的友誼!
書中的哈羅德也嘆息到他躲避了這段友情這么多年,現(xiàn)實中,我們有太多的時間用來分別,卻有很少的時間用來重逢,面對那一份份的友情,有時候不是時間的問題,而是我們自己讓這份感情從指縫中溜走!生命從不因為中斷而逗留,我們往往只停留在表面的言語交流!而言語之下往往是不可逾越的!人是一定要有信念的,他就像光一樣射入了生命中,縱然前方山高路遠,縱然已然物是人非,懷揣著那一份信念,便必定活成一支隊伍一般!
一個人的朝圣讀后感2
用十幾個小時不長的時間靜讀《一個人的朝圣》,內心隨著主人公的朝圣旅途跌宕起伏,百味雜陳。這是一個人朝圣之路,確是無數(shù)人的自我救贖之路。哈羅德,奎妮,莫琳……當然還有每一個有幸追隨主人公上路的你我。作為故事的親歷者和見證者,我們一同經(jīng)歷了一次生命過往的反思和靈魂的救贖,獲得生命承續(xù)的全新力量。
一封老友生命最后的來信。一次表達愛意的孤獨旅行。一場關涉信仰的生命朝圣。所有的一切,讓一個心靈幽禁的老頭,獲得了一次靈魂解鎖的機會。旅途中,他釋放痛苦,反思過往,接納自己。對于曾經(jīng)的夫妻關系、父子關系,以及由此而生的種種痛楚有了更為清晰的認知。在幾近碎裂的夫妻關系之中,他讀出了愛的真意,找到了解決的辦法,完成了愛情與親情的檢視與修復。他敢于正視非正常的父子關系帶給逝兒的傷害,并愿意承擔這樣一份失職的責任。他接納過往全部的不幸,向曾經(jīng)給予妻兒友好的傷害懺悔、致歉,與他人和自己和解,并愿意用肉體的痛楚來贖罪,最終他也獲得了渴望擁有的諒解,實現(xiàn)了自我的救贖。哈羅德,是個了不起的老頭。
奎妮,一個擁有復雜人格的女性,太多的毀譽投向了她。她是哈羅德朝圣的緣起。她的內涵卻是如此的豐盈。她善良、堅強、浪漫、敏感、多情。在遭受愛情背叛,失去腹中珍寶的不幸日子里遇到了有婦之夫哈羅德,被他的善良、有趣所吸引,進而愛得一發(fā)不可收拾。但是,感性的她在面對這樣一份特殊的愛,表現(xiàn)出了難能可貴的節(jié)制與理性。她將所有的愛埋藏心底,安享與哈羅德相與的時光,又保持著二人之間的安全距離。然而,哈羅德身患抑郁癥的兒子戴維的闖入打破了她苦心維持的寧靜。戴維不合時宜的自殺,又讓她背負了無盡的自責。她選擇了逃離,在一個濱海的小木屋里繼續(xù)咀嚼著痛苦守望著無望之愛,長達二十余年。直到身患癌癥,生命垂危,她在臨終關懷修道院里等待生命熄滅之時,才向哈羅德寫信道別。正是這樣一封信,引發(fā)了一場震撼人心的朝圣之旅。在哈羅德義無反顧的朝圣之時,奎妮也在用自己筆和記憶,借由幻想天使瑪麗。安貢努修女的幫助,開始了心靈深處的自述,完成屬于自己的靈魂救贖。
最終,幸運的哈羅德和奎妮完成久別重逢;也與自己的妻子莫琳在多年的冷漠之后彼此接納,重拾愛的暖意。奎妮在哈羅德的目送中安詳?shù)刈吡。一切是那么的平靜與美好。然而,在朝圣之路上的種種卻讓我們的思緒難獲平靜。塵歸塵,土歸土。生活繼續(xù),成長繼續(xù)。
一個人的朝圣讀后感3
一個人的朝圣給我印象深刻,沒想到還有第二部。蠻好。
作者用奎妮的視角來寫這本書,開始我以為不好看,中間也想過棄文。但是聯(lián)想看第一本的感受,我堅持看完了。而看完后回頭去思考的時候,才發(fā)覺這本書的美好所在。
奎妮愛的真的卑微呀。哈羅德不是多么厲害的人物,只是啤酒廠一個普通員工。她自始至終都沒有對他說出她的愛。然而他的兒子戴維和老婆一眼就洞察了她的秘密。
戴維的死,其實是必然的悲劇?葑龀隽伺Γ椭^他。然而戴維依舊因為抑郁,最后自殺在家里的花園里。
奎妮為了幫哈羅德保住工作辭職。最后在海邊懸崖峭壁上定居,并且精心創(chuàng)作了一個美麗的花園;▓@里種著花朵,還有象征哈羅德和戴維等人的木頭人。有石頭貝殼做的院墻,有海藻貝殼做的裝飾等等。
奎妮得了癌癥,用最后生命有限的時間給哈羅德寫信,對于一個連進食都困難的人來說這種近乎自虐的寫信就像一種生命的燃燒。她娓娓道來那些哈羅德不知道的關于戴維的事情,她祈求著實際上不存在也不需要的原諒。
這種卑微的愛,讓人動容。
在垂垂老矣之時,在每一天幾乎都有身邊的病人離開之時,她勇敢的堅定的活著等待著。這大概也是一種朝圣吧。
不知道為什么,看這本書,我沒有掉眼淚。不是因為這本書不感人,也許是因為這本書里的人物太堅強。堅強到讓人心疼卻不悲傷。
奎妮的愛是卑微的,但是也是偉大的。其偉大在于,她僅僅是愛著,沒有任何索取,不求任何回報。而戴維,那個聰明的孩子,一直在索取卻沒有付出。對立的極端,反差的殘酷。
奎妮的離開是必然的。因為她注定是不屬于這樣一個平凡的哈羅德?梢哉f哈羅德配不上這樣的奎妮。她是一個悲慘的女人,經(jīng)歷了感情的失敗,然而她勇敢的去愛,哪怕這份愛只屬于她自己。
對于奎妮的愛,開始我是不屑一顧的。默默單戀一個普通的已婚老男人哈羅德,好像挺沒出息的。看完整本書后,我才覺得奎妮的愛讓人敬佩。因為卑微到塵埃里的愛,被她小心翼翼的藏著,這份守口如瓶就讓人心生敬佩。最后的奎妮終于活著等到了哈羅德,了不起。
一個人的朝圣讀后感4
斷斷續(xù)續(xù)半年了,《一個人的朝圣》還沒有看完,不知道臉上擺出個什么表情合適呢?新的一年應該不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了,2018年確實很特殊,其實發(fā)生了很多事,讓我的精神有點跟不上。所以在工作穩(wěn)定之后有些懈怠了,整天就是什么都不好好干,就想著放假偷懶,不過也給自己設下了deadline,半年休息,休息過后,生活回歸正軌。昨天就是最后期限了,把所有的事情收個尾,收拾好自己的心情,利落轉身跟2018年say拜拜。感慨完之后,繼續(xù)進行讀書感悟。
其實在讀到后半段的時候,我突然有些不明白這個書要表達的到底是什么了,有些摸不著頭腦。前期哈羅德是自己孤身一人,在與自己相處的時候,他反思了自己過去的生活,心里也想明白了很多事情。我原本以為他會一直這樣走下去,就像一種自我救贖一樣,在旅途中慢慢看清生活的本質,讓自己的心更加堅定,可是,劇情卻沒有這樣發(fā)展。他的事跡被報道出來,有了一批自以為很酷的人加入了他所謂的朝圣道路,他的妻子莫琳也在鄰居的幫助下,追上了在路上的哈羅德。到這兒我就開始迷惑了,一個人的朝圣重點難道不是在一個人嗎?,現(xiàn)在這些同伴的意義是什么呢?至少我現(xiàn)在是沒明白,可能要繼續(xù)讀下去才能有新的感悟吧。
這也是名著迷人的地方,只有反復品讀,琢磨,才能每次都有新發(fā)現(xiàn)吧。可是我最大的缺點也在這兒,不走回頭路,看過的書不會看第二遍,去過的景點基本也不會重復,連上學時的同桌都不能重復第二次 所以我做事總是淺嘗輒止。我現(xiàn)在的生活之所以還算順遂,應該得益于初中的博覽群書,初中進入青春期之后,就變成了寡言少語的小啞巴了,每次寒暑假在家都是看書,各種名著,小說 ,甚至連成語大全也看了一遍,在此后的生活中,至少是語文學習上沒有吃過虧。這些年,尤其是這兩年,不愿意靜下心去讀書了,愿意看一些快食類的資訊,文章,性子也有些浮躁了。
當然要做出改變,過程會很艱辛,可是現(xiàn)在的樣子,不是我當初許愿要長成的模樣,我一直都希望自己變成一個端莊大度,淡定從容的人,就我目前的了解,只有讀書能辦到。
一個人的朝圣讀后感5
我知道我現(xiàn)在的角色,也不敢再去奢求什么,所以我保持沉默,什么話都不說,徘徊是一種折磨,不如一笑而過,如果一個人哭了,兩個人都會快樂,我寧愿換來三個人解脫,相信在你的世界,我只是個過客,從來沒有占據(jù)太多,也愿換來三個人好過。何流的單曲《也很值得》。
這首歌對奎妮的形容太貼切,她對哈羅德的愛不像張愛玲一樣卑微到塵埃里,沒有大張旗鼓的主權宣誓,沒有非他不可非他不嫁的張揚。始終用第三人稱的筆調,來擁抱一段愛而不得的感情和一個愛而不能的人。喜歡上一個有婦之夫,卻從來不介入。自始至終為他做很多事兒,在他面前只字未提,默默的看著她難過,雖然喜怒哀樂都不為“我”。
奎妮是自責的,其實戴維的自殺與她無關。一個任性自私的人隨意對個人生殺權的行駛,讓那些為之牽連的人足以難過自責一輩子?莸碾x開,他們不再聯(lián)系。事物不總是以消失的方式結束,也不是總以突然出現(xiàn)的方式開始。你以為會有一個時間說再見,但人們往往在你回過神來已經(jīng)消失。時間的殘酷在于只要你稍一猶豫,分分鐘幫你決定結局。奎妮對哈羅德的愛,莫過于離開后,把一切活成哈羅德的樣子。
我跟奎妮一樣卻又不一樣,我跟有對象的男生關系都比較好。我個人原因吧!覺得跟有女朋友的男生比較容易相處,這樣即可以驗證有純潔的友誼,又不會有來自外界各種流言蜚語。我能處理好跟有對象的異性的關系,和跟他對象的關系。大哥的女朋友從貴陽來,我跟大哥一起去找的房子,一起吃飯,走之前還去送。家門姐姐,跟他各種打鬧,開玩笑。雖然我沒見過他對象,但是應該不影響。家門姐姐這些年來大大小小的照顧,幫助。我們之間是可以不用謝謝這個詞的。方隊,他女朋友我認識只是不太熟,跟他卻有很多接觸,去山東看他,幫他募捐等等。我狀態(tài)不好,遇到坎兒了他拉我一把。不是患難之交,這些年打下的革命友誼卻點點可數(shù)。
室友說三角關系中,不分先來后到,不被愛的那個人才是小三。我肯定也贊同但不會這么做,開始的初衷并非如此,本意也與之相去甚遠。哪些關系我能妥善處理,不會因為一些無關痛癢的原因,放棄一段本可持續(xù)一生的友誼。
一個人的朝圣讀后感6
從學校畢業(yè)以后就很少再讀除專業(yè)書籍以外的書籍了,尤其是在這個電子書盛行的時代,拿起紙質書本來閱讀的次數(shù)真是少之又少。前段時間認識了一位朋友,跟他聊天時他提到他平時很愛看書,而且看的都是紙質版的書,他說書本能使他浮躁的心靜下來,能讓他沉下心來思考,隨后他便把他最近在看的《一個人的朝圣》推薦給了我。
《一個人的朝圣》是英國作家雷秋·喬伊斯創(chuàng)作的長篇小說,書本的主人公是哈羅德·弗萊,一個在釀酒廠打工了四十年的六十歲老人,他既無朋友,也無敵人,退休時公司甚至連歡送會也沒有開。在他退休后的某天清晨他收到了身患癌癥的老友奎妮的信,在震驚和悲痛的情況下,他寫了回信,但在寄信的過程中,他卻越走越遠,最后步行橫跨了整個英格蘭地區(qū)去看望病榻上喘息將死的老友,他堅信只要他走在去看望老友的路上,老友就有康復的希望。
好友的癌癥給了哈德巨大的沖擊,他本可以按照平常該做的事一樣僅僅是回一封信,但當他經(jīng)過一個又一個郵筒時,他仿佛看到了人生一個又一個方向標,平凡的人也可以做不平凡的事,有些毫無道理的事,趁著人生還正好,真是應該好好冒險一把,否則人生又有什么意義呢?就像書中所說生活離平淡無奇有多遙遠,就可以在多短的一瞬間不復從前。哈德的人生幾乎完全是平淡的,和妻子不好不壞的相處,過著不好不壞的日子,可就是這樣的生活,使他竟然在一瞬間做出了一個充滿勇氣的決定,這個決定甚至看起來很可笑,我們不正也如書中的哈德一樣過著平淡無奇,不好不壞的生活嗎?高額的房價,高強度的工作,快節(jié)奏的生活,讓成年人覺得活的越來越艱辛,也總會在生活的壓力下不斷妥協(xié),生活的艱辛讓我們對夢想追求的腳步也不斷的在退縮。星辰大海需要門票,詩和遠方路費很貴,可詩和遠方是我們的精神支撐啊,如若詩和遠方的追求都沒有了,那人生又有何意義?愿不管在哪個年齡段我們都有書中哈德那樣說走就走的勇氣,更要努力去奮斗有說走就走的能力,讓人生不留遺憾。愿我們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遍歷山河,仍覺人間值得。
一個人的朝圣讀后感7
“你還以為走路是世上是最簡單的事情呢?只不過是把一只腳放在另一只腳前面,這些原本是本能的事情實際上做起來有多困難。而吃,吃也是一樣的。說話也是。還有愛。這些東西都可以很難……”
60歲,87天,627英里!一個叫哈羅德弗萊的花甲老頭兒徒步穿越了整個英格蘭,只為拯救一個多年未見的病危的同事和故友(奎妮)。其中無關信仰,只為承諾。
哈羅德這一生仿佛都在等待做這件事。從金斯布里奇到貝里克,其中不僅僅是地理空間上的穿越,更是他在用心靈和回憶丈量著自己的人生。小時候他被母親拋棄,中年又遭遇失去兒子的痛苦,飽嘗妻子的冷漠埋怨;退休時還僅僅是個酒廠的銷售代表,無人送別……在很多人眼中,他的人生是失敗、凄涼的。這場看似不可能走完的朝圣之路,哈羅德用幾近“瘋狂”的演繹完成了心中的救贖。
當他在路上時,他與他的妻子疏離了二十年的情感慢慢復蘇,故事背后的真相也被一點點揭開。也許只有讓身體放歸大自然時,心靈更容易找到最原始最本真的記憶,更容易從逝去的歲月中尋回隱匿的自我。那些甜蜜還帶著青澀的懷念,那些沾著悔恨和遺憾的羈絆,還有那些快樂而又唯美的曾經(jīng)……那些一點一滴存在,在黑夜與孤獨中無處躲避。
在哈羅德蹣跚前行的背影中,那普通人身上的渺小和偉大,在蕾秋安靜又細膩的文字里慢慢舒展開來,一點一點地撞擊著靈魂深處的東西,那些蟄伏已久的思緒漸漸奔涌,那顆日漸麻木的心也開始悸動。以為是最簡單的事情,開始之后原來是困難重重。以為是困難重重,到最后是輕而易舉;以為可以在時間的沖刷下忘卻,卻發(fā)現(xiàn)無法逃避。以為痛苦再也不能夠解脫,堅冰卻已在不經(jīng)意間慢慢融化……
在故事的結尾,當奎妮那張畸形得只剩下半邊的眼睛流下眼淚的那一刻,當哈羅德和莫琳兩只手再次牽起時的那一刻,我仿佛察覺到,人生本身就是一種絕癥,至死方休。仿佛只有站在人生的末尾、時光的盡頭,才能看清先前所發(fā)生的一切。然而,在被所謂的命運捕獲之前,我們還是有很多事情可以做的。
與其一直糾結著,不如趁著現(xiàn)在,跟隨著哈羅德的腳步,在笑淚交織之中,回過頭面對自己的生命和摯愛的人,像這樣走下去!
一個人的朝圣讀后感8
這本書在我的kindle里躺了好久,是當時找書籍的時候批量下載下來的,說實話看這個名字第一感覺就是朝圣的話那一定是和宗教信仰有關系了,因此一直都沒有興趣讀,直到我最近書荒讀完這本書才發(fā)現(xiàn),這是一本很有意思的書,并且和宗教信仰并無關系。
這本書的主人公是一個名叫哈羅德的六十歲退休老人,他在釀酒廠干了四十年的銷售代表,沒有升遷,既無朋友,也無敵人,退休時公司甚至連歡送會也沒有開。他跟妻子莫琳住在英格蘭西南部的鄉(xiāng)間,生活平靜,但是因為兒子的早逝導致夫妻倆感情疏離,生活就這樣日復一日平淡且乏味,直到一天早晨,他收到了一封信,是來自二十年未見的老友奎妮。她身患癌癥,寫信告別。震驚、悲痛之下,哈羅德寫了回信,在寄出的路上,他由奎妮想到了自己的人生,由于舍不得寄出回信,他經(jīng)過一個又一個的郵筒,越走越遠。最后,他從英國最西南一路走到了最東北,歷時87天,路程627英里,只為一個信念:只要他在走,奎妮就會活下去!
哈羅德沒帶手機和任何徒步裝備,沒做任何事先準備,就這么篤定地開始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讀到每一次他遇到困難,體力不支,遇到那些勸他放棄的人的時候,我的心都會隨之緊張,怕他下一秒就放棄,但是擔心是多余的,他一路向北,孑然一身開始征程的他,最終抵達了終點。這一路遇到形形色色的人,各種各樣的事情,都讓他對生活對自己以及對親情有了新的思考與認識,甚至能夠直面自己當初無法面對的一切。因此一場長達627英里的路程,是他一個人的自我救贖之旅,是心和靈魂的行走。同樣讀完整本書的我,就像陪伴他走完了整個路程,由此及彼也想到了自己在生活中總是逃避的一些東西,內心的信念感不強,我想我也要“出走”一次,探尋自己內心的聲音,找到曾經(jīng)忽略的東西,找到對困難的勇氣!
最后把書中一句很觸動我的話分享給大家:“或許這就是世界所需要的,少一點理性,多一點信念。”是啊,多一點信念,那我們面對未來面對困難,還有什么可畏懼的呢?
一個人的朝圣讀后感9
這是一個美麗的錯誤,卻讓我愛上了這本書,依舊記得當我拿到這本“錯”書時的神情,原本要買的是另外一本,只因自己的大意讓我和《一個人的朝圣》有了奇妙的緣分,從此這本書陪我走了一段奇妙之旅。
剛剛讀完《一個人的朝圣》這本書,我的心中升起淡淡的憂傷,雷秋。喬伊斯到底在訴說什么?主人公哈羅德于一個星期二早晨接到一位二十年前的老友奎尼。軒尼斯的一封信,信中說奎尼得了癌癥,在貝里克的一個療養(yǎng)院內,那里屬于英國北部蘇格蘭的地方,而哈羅德此時住在英國南部英格蘭的金斯布里奇。
哈羅德給奎尼寫了回信,但這信是哈羅德自己送去的,經(jīng)過與一個加油站女孩的聊天,哈羅德突然想走著去貝里克,因為哈羅德相信只要他走著,奎尼就會活著。因為這樣一個信念哈羅德從金斯布里奇步行到了貝里克,歷時87天,途行627里。
但我感覺這不是作者想告訴我們的故事,哈羅德此時已經(jīng)年邁,在途行的過程中經(jīng)歷了種種磨難,他回憶了自己過往的生活,在其幼年時就離家出走的母親,酗酒的父親,十六歲時父親丟給他一個大衣讓他離開家,與兒子戴維深深的隔閡和戴維的離世,與妻子莫琳深深的隔閡,導致之后的分居。
這些回憶都深深的折磨著哈羅德,但在途行的路上這些回憶卻常常出此刻他的腦海,在哈羅德離開的這段日子莫琳也想起了以前的生活,為什么就和丈夫走到了這樣的地步,莫琳將戴維的離世怪罪到哈羅德頭上,說他不是一個好父親,從來沒有給過戴維關愛,之后莫琳翻看了一部相冊,看到哈羅德和戴維的合影。
感覺到他們父子以前是嘗試過好好溝通的,莫琳也進行了一些自我批判,在哈羅德行走的時間內,他們都直面了這二十年來都不愿應對的內心世界,他們發(fā)現(xiàn)都深愛著對方,最終得以化解,莫琳也搬回去和哈羅德一齊住,他們想起了剛認識時的場景,都想起當時認識時的玩笑,他們都笑了。
一個人的朝圣,與其說走在路上,不如說走到心中,應對一些我們不敢應對或不愿應對的心結,只有我們勇敢應對才能打開心結,最終獲得理解、獲得幸福。
一個人的朝圣讀后感10
故事的主人公哈羅德是在一家釀酒廠工作了四十多年的銷售代表,退休后的生活乏味沉悶。
一天,他接到了遠方自稱得了癌癥的朋友的來信。這一消息如驚雷入耳,隨后,他告訴朋友:等我,我走過來……。他堅信,只要他在走,他的朋友就會活下去。自此,他踏上了橫跨英格蘭的心路旅行。
不善言談的他、退休后活的了無生機的他路上遇到了美麗的風景,他惋惜以前為何從未用心領略;后與所遇陌生人交談,緊張驚喜之余他漸漸的開朗,他們友好的鼓勵使他遠行的信念也越加堅定。盡管每次他電話給妻子時,得到都是反對(他徒步穿越英格蘭),而這無疑也是他不愿回頭的原因。
孤單的'路上,拋棄了束縛他腳步的房屋與妻子,哈羅德讓往事徐徐展開:與痛苦的原生態(tài)家庭、中年喪子的悲痛與自責及從此以后妻子的形同陌路……相關的一切細節(jié)瑣事歷歷在目,他任由悔恨思念襲來。期間穿插著現(xiàn)實人際交往的溫暖:善良友好的人會收留他過夜、與他交心甚至吐露生活的心扉……。于是,貌似萍水相逢的眾多兩段人生有了溫暖的交集與感動。哈羅德對自己已做的和未做到的過往漸漸感悟、釋懷……。
而與哈羅德如同最熟悉的陌生人在一起生活了二十幾年的妻子,在丈夫離開后抓狂、失落……,在無助的思念與掙扎中她翻索照片、兒子與丈夫的衣物回憶溫暖、卻又找到了自己無理抱怨的自私與證據(jù)、理解了丈夫……。她沖破了虛偽的自己:斗膽告訴鄰居丈夫出走的事實,她駕車追趕丈夫吐露心扉后又鼓勵他獨自前行……。
哈羅德最終到達終點,完成了夙愿,送走了二十幾年未見過面卻讓他無法忘懷的朋友。
再見妻子,二人終于都從生活的痛苦中脫胎換骨,一個過去會感覺索然無味的笑話讓二人久久開懷……。那是他們找回了寬恕與愛的力量。
我不想說小說有多好,但與普通人生活的契合讓人感覺哈羅德猶如平庸的自己:某天發(fā)愿要做件始終想做卻沒有勇氣去做的事。完成一次孤獨的朝圣。持久的循規(guī)蹈矩、一成不變從來就無法讓人得到滿足。也許一段獨處的時光最終能讓我們與一切做出階段性和解。
一個人的朝圣讀后感11
別再這樣,不努力,不挽留,然后催眠自己說一切都是命運。
在這樣一個雨天里,安安靜靜地看這么一本書,和神靈對話,和自己對吟。
好像常聽電視里提起“行走的力量”,但從未這樣做過,甚至這樣想一想。直至這樣一個陰沉的天,讀到了這樣一本安靜的書——《一個人的朝圣》。關于死亡的儀式,關于對生命敬仰的故事。
不知故事緣起何時,是一張粉色的信紙,一串慌亂的字母,亦或是生活乏味、夫妻疏離令哈德羅踏上672英里的徒步旅行,穿越87天的時光隧道。如此一段旅程,為了救老友奎妮——一個癌癥病友,為了給予她生的勇氣,哈德羅堅信自己的步伐可以讓奎妮找到活下去的理由。就是這樣一瞬,腦海中的一個念頭,卻引起了一場翻天覆地的變化。
走,走,走。這是唯一的語言。一個60歲退休老人在這一個字眼中奮力抓住了一縷陽光,系在腰間。我也嘗試著想象,在一條路上走下去,永遠不停,忘卻疲勞,抹去不愉快,享受一路風光。這些腳步,無關他人,只屬于我自己。這將是一段治愈心靈的旅程,一份送給自己的禮物。書本告訴我,走路并不簡單。踩著一雙帆布鞋旅行,無疑對他的腳是一種折磨。然而哈德羅淡然面對腳上的水泡、膿包,一路想著:只要他走,老友就會活下去!一路走著,似乎也在挽救自己。走啊走,他的精氣神變了,變得自信;走啊走,他不再相信注定的命運,堅持著信仰。
好像他等了一輩子,就是為了走這一趟。這一趟,照亮了他的胸膛。原本壓抑著的記憶翻滾起來,重復出現(xiàn)在他的腦海中。關于模糊的童年,有個酗酒的父親,有個逃離的母親。關于滋生的情感,年輕時的她與妻子莫琳是這般瘋狂,卻終究落了個漸行漸遠。他還有個孩子,自殺了,令他愧疚了大半輩子。好多東西,他活著活著就忘了;好些人,就在他念念不忘中走遠了,過日子竟成了一個逐漸遺失的過程。只是在路上,他走著走著又撿了回來…
誰能像他這般堅定地走著,好像等了一輩子就是為了離開椅子,只是為了永不停歇的腳步。每個人終將成為哈德羅的影子,終有一天,你在時光中老去,而你眼見的已是物是人非。置身某個場景,你陷入回憶,無奈淪為觀眾,多年前熟悉的謊言、錯誤在你眼前重演。最終你還是要面對那些發(fā)了瘋想要逃避的東西。也許等年華老去,你會拼了命地尋找。煙花會謝,笙歌會停,一定會有這么一天……
一個人的朝圣讀后感12
今天出差,一個人坐在火車上,帶著喬伊斯的《一個人的朝圣》,想體會一下作者心中的朝圣究竟是什么樣子。翻了幾章我才明白,原來作者所說的“朝圣”是一件與宗教儀式?jīng)]有關系的,追求內心充盈的一次跋涉,一次堅持,一次追尋。有時候覺得在火車上很適合看書,火車是比較快速的交通工具,而讀書又是需要慢下心來做的事情。這一快一慢,結合的恰到好處。在火車上沉浸于書中,一不小心就穿越了宋唐,穿越了古今,有時候一抬頭,窗外的景色已經(jīng)跨越了幾百公里。在書中穿越了時間,在車上跨越了空間,在時空的交錯中,有一種莫名的感覺,讓人怦然心動。
很多人看到“朝圣”這個詞,大概都會與宗教產(chǎn)生聯(lián)系。第一次看到這個詞的時候,我眼前浮現(xiàn)的就是藏民們對布達拉宮的朝拜,虔誠、膜拜,純粹、專注。但是現(xiàn)在才明白,有時候一個人的朝圣是可以與任何宗教儀式無關的。就算一個人的心中沒有宗教的約束,沒有教條的束縛,但他只要為自己的內心堅持著,那也算是一種朝圣。
堅守自己的初心,堅持自己的夢想,其實都是一種朝圣。我們朝拜的不是某一種宗教信仰,朝拜的不是虛無縹緲的神佛,我們朝拜的是自己的內心,是自己對自己的尊重和敬仰。我想,那些有真正宗教信仰的人,也不過是借朝拜神佛來朝拜自己的內心。
年少的時候,我們無所畏懼,不知道天高地厚,也從來沒有堅持著做完一件事情,沒有受過苦難,沒有經(jīng)歷過絕望,因此心中便少了一重敬畏感。不知道敬畏崇高,不知道敬畏生命,因此自然也就不會屈從,不知道應該朝拜什么。一個人之所以會迷茫,其實是他找不到自己生存的意義,找不到生命的價值,以至于無法通過朝拜自己,獲得內心的妥帖。朝拜自己,其實就是通過艱難的跋涉,痛苦的堅持,不懈的追尋,沿著初心,去尋找讓自己的內心得到慰藉的方式。這種朝拜沒有固定的儀式,沒有別人的引導,因此也就顯得比宗教上的朝拜更加艱難。
在一個人的朝圣中,沒有同行者,沒有經(jīng)驗之談,我們只是在自己初心的指引下,向著遠方,向著遠方,去尋找自己的內心,去尋找自己的目標。這條路,我們只會越走越遠,越走越孤單。出發(fā)不易,孤獨的堅持更不易。這么些年來,我越來越覺得,我的文字之路也算是我自己的朝圣之路,在這條路上,讀的越多,寫的越多,越覺得自己對于文字愈加虔誠,對于自己的內心越來越虔誠。誠于心者,方能誠于文字。
一個人的朝圣讀后感13
去接受一些你不了解的東西,去爭取、去相信自己可以改變一些事。
——題記
《一個人的朝圣》講述了哈羅德在收到好友奎妮罹患癌癥寫來的告別信后,決定獨自踏上一條漫長的朝圣之路。原因很復雜,他想散散心,他的內疚、自責促使他往遠方走去,但是,完成這87天、627里路的旅程,他憑借的,是一個最重要的信念:只有他繼續(xù)走,奎妮就會活下去!
這件事多么不可思議,僅僅是一個信念,支持他走了這么久、這么遠。其實,這也是哈羅德做出的一個嘗試,他不曾參加過朝圣,但是為了老友,亦為了自己,他決心完成一次偉大的徒步旅程。一開始,他只是簡單地想回復一封信然后寄出去,卻一步一步,邁向遠方。他沒有考慮過最終是否能到達,中途會發(fā)生什么,需要準備什么。他像一個離家出走的孩子,沒有顧慮,只因為心中的一分信念,或許這就是世界所需要的——少一點理性,多一點信念。
朝圣途中哈羅德也受過傷,他的腳也打起過水泡,他遇到了一條忠實的小狗、一位加油站的女孩和數(shù)不勝數(shù)的朝圣者。他沒有想過會遇見他們,和他們自然地交流,而他們甚至認識了還不到兩分鐘。但是他做到了,在一小段時間的驚訝之后,他坦然地接受了。一生一事無成、在釀酒廠里默默辛勤工作的他,成為了世界的焦點!而這,只源于他做出的一次嘗試。
在旅途中,哈羅德想了很多,他回憶起很多美好的事物,他嘗試著走進自己的內心,哪怕很艱難,哪怕過程很痛苦,他的這次朝圣,目的地是自己的內心,去看奎妮只是一個逃避自己的方式,但在他逃避的過程中,他又找回了自己,他明白了自己,他讀懂了自己,并最終戰(zhàn)勝了自己。在妻子莫琳來找他時,他對妻子說:“我也想你,莫琳。但是,我這一輩子什么都沒有,現(xiàn)在終于嘗試了一件事,我一定要走完這趟旅程,奎妮還在等,她對我有信心,你明白嗎?”或許這次嘗試會讓他失去很多,甚至失去家庭,但他義無反顧地走了下去。
于我們而言亦是如此,這世界上許多人每天做的事就是不斷地將一只腳放到另一只腳前面,這看似簡單的一件事,如果沒有第一步的嘗試,就什么都不會有。不斷地嘗試吧,失敗了也沒有關系,只要試過,就有成功的希望!
一個人的朝圣讀后感14
“心靈不在它生活的地方,而在它所愛的地方。” 讀英國作家蕾秋·喬伊斯《一個人的朝圣》不禁想起了這句話。想了想,這句話又太過糾結。試著問自己,如果沒有愛呢?忘記曾經(jīng)愛過呢?又想了想,接著問自己,你想要的生活是什么?你在生活中,還是生活的旁觀者?于是就進入了哲學的冥想,答案萬千,問題萬千。
哈羅德·弗萊令人羨慕,在夕陽西下的生命里,他終于把人生的角色拋棄活了一回自己。而故事之外的我,還在尋找人生的角色里,哪個是真實的自己。
生活很多時候像一架老水車,吱呀、吱呀的隨流翻轉。人們生活在慣性下,朝九晚五的忙碌著。就算旅游,也很難松弛下來,扶老攜幼,牽妻領夫一路狂奔。所有的歷經(jīng),痛苦或者歡樂,都被當成生活天然的,理所應當?shù)拇鸢,順著生逆著活。哈羅德·弗萊如果再年輕20歲呢?他會如此不顧一切的“走”出生活,去活一回自己嗎?
讀老頭兒年輕時候的經(jīng)歷,讀著讀著不禁會心一笑。仿佛一個自己從書中走出來,給你著重演繹曾經(jīng)自己的乏味?缮钅鼐褪沁@樣,誰不乏味呢?或許電影的節(jié)奏才是理想的生活?赡菢踊钪呐K可能就會受不了,時間長了會心律不齊。乏味是不是生活的常態(tài)?乏味的幸福?還是幸福的乏味?
揪著心跟著老頭兒的步伐往前走,一個一個的郵箱,生怕那封乏味的信就這樣被投遞出去。當老頭兒上路,又想起路邊蜷縮的老年無家可歸者,直到老頭兒終于不站在別人的視覺看自己,才釋然得輕松下來。雖然老頭破繭的有點晚,可破了。多少人一輩子作繭自縛的活著,臨死也沒明白生活究竟是為了什么。
為了愛,一定是為了愛。當生活中愛變少了,其實心中的那份愛正濃。在遠方,在心的海里,在乏味生活的渴望里,只要有愛,歲月積淀生活發(fā)酵就會濃烈起來。而這濃烈有人共享了,有人把心扒拉扒拉,騰塊地接著發(fā)酵。
生活就是一場朝圣。佛云:放下既是得?珊芏鄷r候,我們不嗔不喜不怨不悲的活著是源于麻木,源于活著的慣性。哪怕大聲的歌一回,竄上墻頭看看院子外面的風景,都會躊躇半天,然后在左顧右盼中坐回到椅子上想象。你的渴望呢?理想呢?心中忽然唱響了一首歌:佛光穿過無邊的蒼涼/有一個聲音幸福安詳/清晨我揮動白云的翅膀/夜晚我匍匐在你的天堂/生靈順從雅魯藏布江流淌/時光在布達拉宮越拉越長……
你、還有我要去哪里?那就上路吧。跟著哈羅德老頭兒的步伐。我要去西藏,我要去西藏……
一個人的朝圣讀后感15
因磨難而緊閉的心扉,盛裝日益干枯的靈魂,無助間,期盼甘潤之露,等待叩響之聲。渾噩于冥冥,終消殞,而殆盡,是未知寂寞的歸宿;及其緘默于黯淡,卻漸漸體察心路孤獨,尋得明澈之鑰,一方天地已被自己叩開。陷于人生泥沼,歲月蹉跎,掙扎消弭,一個由六旬軀殼包裹的靈魂。無神雙目收到貝里克友人的來信,承載塵封記憶,奎妮開啟了哈羅德一個人的朝圣。追隨朦朧本心指引,恍然間已徒步踏上回憶之行,心路之旅,空留妻子莫琳不知所措。細薄的帆布鞋,重復將一腳簡單移至另一腳前,千篇一律卻愈發(fā)沉重,六百二十七里,心潮卻是洶涌澎湃。心靈的留聲機,重述童年,喚起母親離別時的惘然若失;記憶的幻燈片,記錄兒子的自殺,涌上泣不成聲,觸及妻子的絕望,懊悔無及。曾責怪自己,但一味等待救贖,實永駐麻木。終于寄望奎妮,卻又在朝圣路上,了然孤獨,重獲新生。
“要真正地注視,必須一個人走路!饼垜_熱愛與風景間的單獨私會,深諳素淡間才可微笑審視,孤獨中才能蘊藉雋永。哈羅德一個人的朝圣所泛起陣陣漣漪,僅在寂寥靜謐中,無所流連時分,才能讓心靈震撼激蕩,至此叩開心扉。始覺,心路必定屬于孤獨,孤獨沉淀自我救贖!坝艄屡_上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眲诼禑o為的煎熬,歧路悔恨的折磨,于無常人生俯拾皆是。前者消磨毅力,后者吞噬希望,心靈若是不堪重負,便任由黑暗蔓延,行尸走肉亦或墮落深淵,埋怨生憎恨,而瘋狂報復無所不至,帶來生命厄運般終焉。實在無人料及病床上奎妮已相貌非人,奄奄一息。讀來下一塞,滿是沉痛,不安。深感結局于哈羅德,于這位悔恨萬分而虔誠的朝圣者,實在不公。然而哈羅德會感動于熹微晨光已然將奎妮呈現(xiàn)面前,感動于緊握奎妮病態(tài)般瘦弱的小手,而曲折與悔恨曾被麻木囚禁,經(jīng)八十七天的肆虐,竟釋然。再度抬頭,與莫琳相執(zhí)手,笑容彌漫。
一個人的朝圣讀后感:僅有獨自跋涉,才能在緘默中排卻喧囂,重新發(fā)掘生命中點滴情愫。有的路,只能一個人走。于此路彼端,步入時光盡頭、人生末尾,拂去歲月蒙塵,歷經(jīng)心路孤獨,則又是一番感動。
【一個人的朝圣讀后感】相關文章:
一個人的朝圣隨筆02-14
一個人的朝圣精彩語錄06-15
《一個人的朝圣》語錄摘抄06-13
小說《一個人的朝圣》經(jīng)典語錄06-29
《一個人的朝圣》的讀書筆記09-25
《一個人的朝圣》讀書筆記08-09
一個人的朝圣讀書筆記06-26
關于青春讀物《一個人的朝圣》語錄06-12
好書推薦《一個人的朝圣》閱讀簡介05-10
一個人的朝圣讀書筆記范文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