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教育質量報告
在不斷進步的時代,大家逐漸認識到報告的重要性,其在寫作上具有一定的竅門。一聽到寫報告馬上頭昏腦漲?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教育質量報告,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育質量報告1
根據教育部《關于印發<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督導評估辦法>的通知》(教督〔2017〕6號)、省教育廳《關于印發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縣(市、區)創建工作方案的通知》(魯教督字〔2017〕3號)精神,按照市政府教育督導室部署安排,對全縣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工作開展了認真自評,現將自評情況報告如下:
一、義務教育基本情況
截至2020年9月,沂源縣現有義務教育段學校65所,其中初中12所、九年一貫制學校6所、小學41所(其中民辦1所,已多年不招生)、小學教學點6所(其中50人及以上教學點1所);全縣小學在校生人數20176人,初中在校生人數17948人;在編教職工4280人,其中小學2147人、初中2133人;專任教師4076人,其中小學2079人、初中1997人。小學鞏固率達到100%,初中鞏固率達到100%。
二、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工作情況
(一)加強組織領導,突出政策引領
成立了由分管副縣長任組長的領導小組,召開了創建工作動員會,印發了《全縣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工作推進方案》,明確了各級各有關部門單位的工作職責,確立了“到2020年,沂源縣教育體育現代化水平和綜合實力明顯提升,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進一步擴大,全縣義務教育實現更高水平的優質均衡發展,全面完成國家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縣創建工作”的工作目標。2019年,印發《沂源縣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縣創建年度工作方案》(源政辦字〔2019〕13號),明確了創建工作推進的“時間表”“路線圖”,確保2019年年底基本達標,2020年通過市級評估。
(二)加大教育投入,保障教育優先發展
建立并完善了以縣為主的經費保障機制,不斷加大對教育的投入,為教育事業的優質均衡發展提供了有力的資金保障。2019年,公共財政教育經費103376萬元,同比年增長0.32%;公共財政教育經費的增長比例比財政經常性收入的增長比例高12.42%;初中、小學生均教育事業費分別為18957.09元和16886.26元,同比分別增長3%和3.44%;初中、小學生均公用經費分別為6257.04元和3484.14元,同比分別增長0.01%和0.02%;全縣義務教育學校教師平均工資收入水平高于當地公務員平均工資收入水平。2020年,縣政府進一步加大了教育投入力度,全縣義務教育經費的“三個增長”得到較好的落實。
(三)實施重點工程,持續改善辦學條件
1.持續推進教育項目建設。實施解決大班額工程,2015—2017年,先后完成了振華實驗學校、魯陽小學、振興路小學3個建設項目,新建校舍總面積80635平方米,總投資3.9億元。2018年完成了8個學校11個校舍新建項目,新建面積30977平方米,總投資6386萬元。2019年啟動實施了2個學校的校舍建設項目,規劃面積11753平方米,總投資2536萬元,已全部竣工。2020年,啟動城西初級中學新建項目和7處擴建項目,擴建項目已全部投入使用。完成全縣“全面改薄”規劃工程,累計投資2.2億元,校舍建設竣工面積83697平方米,運動場竣工面積74716平方米,設備購置項目涉及學校75個(撤并前),已經按規劃配備到項目學校,學校辦學條件得到了全面提升。啟動實施了農村學校校舍、運動場地雙提升工程,共涉及49個學校,104個項目,累計投資4億余元,項目已經全面完成。全縣農村完小以上學校全面實現校舍樓房化、操場塑膠化,農村學校的辦學水平、校舍安全等級水平實現質的提升。
2.持續加強教學設施設備配備。加強教育信息化建設,通過信息化實現城鄉教育的互聯互通、均衡發展。所有學校均實現電子白板或觸控一體機為終端的“班班通”和教師人手一機,配備了網絡計算機教室,所有中小學校實現100兆光纖連接,部分學校實現校園無線網絡全覆蓋。投資518萬元,建成縣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縣級創客活動中心、學校創客空間78個,新增一對一數字化學習班50個。投資280萬元,更新計算機、新建錄播教室、創建創客活動室,全縣智慧校園建設步伐進一步加快。教育信息化創新應用進一步深入,創成數字化校園59所,NOC活動、創客大賽師生參與率、獲獎率逐年提高。強化圖書資料更新配備,縣教育部門根據各學校更新情況制定配備計劃,每年投資65萬元采購圖書資料,并監督落實情況,學校圖書年更新率達1%以上;進一步建立健全圖書室、閱覽室各項規章制度,強化落實,提高了圖書閱讀率,開闊了學生視野。
3.持續加強生活設施建設。在保障師生就餐方面,近年來累計投資1.7億元,建成食堂49處、就餐餐位3.4萬個,就餐學生3.2萬人,滿足了全縣師生就餐需求。同時,學校食堂為自帶飯學生、跑校生專門設置了熱飯窗口,保證了學生吃上熱飯,喝上熱水,師生就餐條件得到極大改善。在住宿方面,學生住宿公寓化,為學生宿舍按標準配備了取暖、降溫、淋浴、生活物品存放等設施設備,并進一步規范對學生宿舍的管理,為學生提供了良好的休息環境。
(四)加強隊伍建設,提升教師整體素質
1.全面落實教師待遇。全縣城鄉教師工資全部納入縣財政統一發放。建立教師工資正常增長機制,全縣教師平均工資待遇不低于公務員平均工資待遇。按照規定為教師辦理了各項社會保險,建立了教師職業年金制度,落實住房公積金待遇,所需經費全部納入縣財政預算。城鄉教師均按標準享受年終一次性獎金。實施了績效工資制度,建立起多勞多得、優勞厚酬的激勵機制。落實班級管理激勵機制,為寄宿制、非寄宿制班主任每月分別發放500元、400元班級管理激勵資金,調動了班主任班級管理的積極性。
2.高度重視農村學校教師隊伍補充配置。按照不分城區、農村,統一招聘、統一分配,優先保證解決大班額和農村短缺學科師資需求的原則,完成新教師招聘153名,其中,義務教育段新教師115名,為解決大班額新建擴建學校配備教師90名,其余25名新招聘教師全部分配到農村中小學,為農村教師隊伍注入了新鮮血液,優化了農村教師隊伍結構,提升了農村教師隊伍師資水平。
3.建立健全干部教師合理流動工作機制。印發《沂源縣推進中小學教師縣管校聘管理改革實施意見的通知》(源政辦字〔2016〕118號),成立中小學教師“縣管校聘”管理體制改革領導小組,建立部門聯席會議制度,落實中小學編制總量控制,實行縣域內中小學職稱崗位總量控制,扎實推進縣管校聘管理制度改革。制定了《沂源縣義務教育學校校長教師交流輪崗工作實施方案》(源教體發〔2017〕19號),出臺了《關于實施城鄉教育共同體辦學模式推動教育均衡發展實施方案》(源教體發〔2017〕15號),創新深化校長教師交流輪崗模式。完善交流輪崗激勵機制,對城鄉交流人員按照相應比例單獨確定考核優秀名額,不占用派出和派入學校的考核指標。2020—2021學年共計交流輪崗196人,占應交流人數的25.1%,骨干教師參加交流102人,占52%。
4.加強教干教師培訓,提高教師隊伍整體素質。一是加強校長隊伍建設,推進校長職級制改革,印發《關于推行中小學校長職級制改革的實施意見》(源辦發〔2017〕30號),成立了校長職級制改革工作領導小組,制定了《沂源縣中小學校長職級評審認定辦法(試行)》等配套文件,完成了對54名校長的職級評審認定,認定一級校長14人、二級校長31人、三級校長9人。制定了《沂源縣名校長遴選培養管理辦法》,加強對名校長的培養培訓,開展了名校長遴選工作,確定首批縣級名校長建設工程人選5人。2019年,與陜西師范大學聯合舉辦小學校長領導力提升培訓班,培訓校長47人;與青島民盟聯合舉辦“農村教育燭光行動”2019年暑期培訓班,培訓初中校長10人;青島市慈善總會愛基金、支教島志愿服務團隊學聯合舉辦“愛心助教”跟崗研修培訓,培訓小學校長及語文數學骨干教師共56人。二是加強教師培訓。相繼出臺了加強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融合、中小學名優教師梯級培養工程實施意見及骨干教師、教學能手、學科帶頭人培養和管理辦法等文件,規范引領教師隊伍專業發展。①全員培訓注重多樣化。每年組織5500余人參加全員遠程研修、7000余人次參加聯片教研、4000余人次參加學科研討會等活動。②分類培訓注重實效性。遵循“合格教師-骨干教師-教學能手-學科帶頭人-名師-特級教師”的教師成長規律,積極組織參加教學技能培訓、教材培訓、網絡研修、城區跟崗實踐、研討交流及外出學習等活動,幫助青年教師的專業成長、中年教師的專業發展,激發老教師業務優勢和潛能的發揮。③骨干培養注重帶動性。建立以各級特級教師、名校長、名師、學科帶頭人等為核心成員的專業發展團隊,積極組織骨干教師參加赴青島跟崗學習、外出學習提高、送教下鄉、師徒結對、課堂展示等活動,促進骨干教師自身專業成長及帶動作用發揮。④名優培養注重引領性。積極探索培養新機制,打造領軍團隊,全縣現有齊魯名師1人、齊魯名師建設工程人選2人、市名師17人、市名師建設工程人選17人、名班主任工程人選6人、沂源名師19人、名師建設工程人選10人,積極開展名師外出提高性培訓、參加名師論壇、送教到校、跨校指導等活動,成立名師工作室,帶動全體教師主動發展,全面發展。
(五)均等入學機會,大力促進教育公平
1.保障外來務工隨遷子女入學權利。印發《沂源縣外來務工隨遷子女接受普通教育的暫行辦法》,統籌安排義務教育段學校招生工作,將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就學納入教育發展規劃,明確相關科室職責,對外來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入學與本地學生同等對待,并納入縣級財政保障體系,年初按照省定每生每年公用經費初中910元、小學710元的標準及時將資金撥付到相關學校,讓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享受同等入學機會。
2.建立和完善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和監護體系。一是明確目標,落實任務。縣教育和體育局印發《關于做好2020年農村留守兒童和孤困境兒童關愛工作的通知》,明確了2020年農村留守兒童和孤困境兒童關愛工作的要求與目標。各學校根據實際情況,制定了具體的實施方案。二是動態管理、認真摸排。縣教育、民政、扶貧等部門聯合,確定了2020年我縣農村留守兒童和孤困境兒童的基礎數據,按照屬地管理的原則,各學校對基礎數據中的'學生逐一摸排核實,同時實施動態管理。三是一生一案,結對幫扶。為每一名留守兒童和孤困境兒童量身定制幫扶關愛方案,由學校協調支持、幫扶教師牽頭實施,學校、城區教師、學生分別與留守兒童、孤困境兒童全部進行結對幫扶,履行好幫扶關愛責任。四是陣地管理,落實到位。進一步規范留守兒童關愛室的日常使用,更新充實設施設備,充分發揮關愛室功能,讓留守兒童在歡樂、和睦的氛圍中找到家的感覺,把關愛室的作用發揮到最大化。
3.關愛特殊孩子成長。實施《沂源縣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計劃(2018—2020)》,全力辦好特殊教育學校,關心支持特殊教育,殘疾兒童少年接受教育權利。全面落實殘疾兒童免費教育。建立完善以縣特殊教育學校為骨干,以隨班就讀為主體,以送教服務、搶救性康復等形式為補充的特殊教育辦學體系,認真落實《關于推行個別化教育的實施意見》,為每一名學生制定了個別化教育方案和個別化教育計劃(IEP),深入實施個別化教育。加強隨班就讀工作的落實,做好了全縣未入學的6至14歲殘疾兒童少年摸排工作,對不能到校上學的重度、極重度殘疾兒童積極開展了送教上門服務,制定了送教上門實施方案,組織專業教師對86名殘疾兒童少年每月開展至少兩次送教上門服務工作,并為特需兒童送去各種康復器具、學具,受到學生家長和社會各界的稱贊。
4.控輟保學,不讓一個孩子掉隊。根據省市控輟保學全面“清零”工作任務目標,我縣啟動控輟保學“清零行動”,特別是對建檔立卡貧困家庭適齡兒童少年,全面掌握失學輟學兒童底數。一是組織開展逐村逐戶全面摸排。縣教育部門下發《關于對義務教育段輟學情況進行逐校逐村摸排的通知》,縣教育、公安部門根據建檔立卡學生名單,組織學校進行逐村逐戶摸排,做到一校不漏、一村不漏、一戶不漏。二是做好數據篩查登記。對排查出的疑似失學輟學兒童少年,由教育、公安、衛生健康、殘聯、鄉鎮政府(街道辦)、村居開展數據甄別,審慎排除非真實性數據,逐一記錄甄別情況,確保工作扎實、數據真實、記錄清晰、隨時可查。三是建立控輟保學工作臺賬,一人一案有針對性地制定勸返方案。經摸排,除1名不具備學習能力已開展送教上門外,所有適齡兒童少年全部入學。
(六)強化學校內涵管理,扎實推進素質教育
1.堅持德育優先發展,全面提升學生素質。積極開展好藝術節、科技節、體育節、讀書節等活動,全面展示素質教育成果,為學生搭建全面發展、全面展示、全面提升平臺。
2.全面實施三年發展規劃,學校發展走上了快車道。扎實推進學校三年發展規劃,提升學校管理效能,激發學校管理活力,促進學校教育教學工作重心由重硬件建設向重內涵發展和質量提升轉變。
3.全面構建現代學校管理制度。各學校依據國家法律法規,按照章程修訂的13要素,完善教學、科研、學生、人事、資產與財務、后勤、安全、對外合作等方面的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各種辦事程序、內部機構組織規則、議事規則等,形成健全、規范、統一的制度體系,做到“一校一章程”,真正做到學校辦學有章可循。
4.學校文化內涵發展。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形成學校的真理念,構建起可持續發展的校園文化,切實發揮文化和理念的力量,促進學校的內涵發展。
5.規范學校管理。牢固樹立“細節決定成敗”發展理念,以提升工作執行力,提高管理效益為出發點,以各項管理制度的細化落實為重點,細化工作分工,明確工作標準,完善工作流程,著力構建職責清晰、管理科學、運行順暢的精細化管理體系,為推進教體事業科學發展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6.完善目標管理考核機制。建立健全對基層學校目標管理考核機制,進一步加強學校管理、規范辦學行為、實施素質教育、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增強了學校發展的內驅動力,激發學了校內部活力。
7.規范學校辦學行為。認真執行《山東省普通中小學管理基本規范》(試行)要求,重點落實“五個嚴格、四個鼓勵”,確保全縣各級各類學校辦學行為規范、有序。嚴格落實國家課程方案,開齊課程、開足課時。堅決杜絕設置重點校和重點班,嚴格劃片招生制度,制定遏制擇校現象的有力措施。嚴格規范學生到校時間、上課時間、早晚自習以及節假日安排,控制各學段家庭作業時間。堅持做到課程表、作息時間表、考試安排、節假日安排“四公開”。縣教育部門每學期開展家長滿意度測評,切實把規范辦學行為及學生減負工作落到實處。嚴格落實《山東省普通中小學學籍管理規定》。
(七)深入推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1.扎實組織開展教研活動。廣泛開展教學視導,教研效益進一步增強;送教到校、同課異構、觀摩研討、評課議課、專題講座等成為常態教研形式。扎實開展聯片教研,聯片教研內容、形式不斷優化,實現智慧共享、城鄉教研一體化,城鄉教研水平差距縮小。
2.深入推進教學改革。小學深化落實“多維合作.高效生成”課堂教學研究成果,初中探索開展互動、生成,低負擔高效益的思維型課堂教學模式,取得良好效果。扎實做好疫情期間線上教學工作,完成錄制課程1600余節,廣大一線教師,克服當時遇到的教學環境、教學設備、網絡、技術、資源等客觀條件的限制和困難,主動學習、嘗試、優化新教學技術,利用網絡平臺開啟了線上直播教學,從普通教師變身教學“主播”,教學效益不斷提高。創新開展各類線上、線下教科研活動,170余節獲市級及以上獎勵,中考高考成績穩中有升,2020年高考本科上線1952人,國家級、省級職業技能大賽獲獎率實現新突破。
(八)加強家校共育水平,不斷提升公眾滿意度
1.健全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全員育人機制。建立健全家長學校制度,進一步加強對家長學校的課程實施管理,加大家長課程研討力度和深度,提升教師家長課堂教學水平,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實施水平和心理援助工作精準化。
2.凝聚家校育人合力。構建線上線下立體化家校溝通途徑,密切家校聯系,更好發揮家校育人合力。加強課題引領,運用“交互式整體推進”的運作模式,充分發揮片區內、片區之間學校縱橫交互的優勢,共享資源,比學趕超,實現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管理模式的有機融合。
3.切實發揮“沂河之愛志愿者服務隊”的志愿精神,夯實專業技能,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素養水平,指導中小學學生身心發展,助力家長提升家庭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素養,進一步提升了學生個人及家庭的幸福指數。
4.持續推進家庭教育進學校,家庭教育進社區送教活動。針對農村偏遠社區,設置沂源智慧家長夜間學校,學校選派家庭教育骨干教師送教到村居大院,每學期不少于四次八課時,家長學習蔚然成風,教育滿意度得到不斷提升。
三、自評結果
對照教育部《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督導評估辦法》評估內容與標準,我縣不存在“評估內容與標準”中第十條列舉的6種一票否決現象。通過自評,我縣自評結果如下:
1.資源配置方面。全縣義務教育段小學47所(含九年一貫制學校小學部、50人及以上教學點),達標44所,占93.62%;初中18所(含九年一貫制學校初中部),達標15所,占83.33%;縣域義務教育校際間綜合差異系數小學為0.421、初中為0.325。
2.政府保障程度方面。共15項指標,12項指標達標,學校規模、大班額、音樂美術教室面積3項指標不達標。
3.教育質量方面。共9項指標,其中第9項,我縣未迎接國家義務教育質量檢測,其余全部達標。
4.社會認可度方面,通過問卷調查、實地走訪等形式,我縣群眾滿意度達97.89%。
四、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1.農村教師特別是小學教師老齡化問題仍然比較突出,導致超編缺人,全縣百名學生擁有高于規定學歷教師數及體育、藝術(美術、音樂)專任教師數,小學分布不均衡。
2.全縣小學、初中音樂、美術專用教室面積達標率低,城區學校生均教學及輔助用房面積達標率低。
3.城區部分小學畢業年級存在超班額、3所城區學校存在超規模的現象,新建項目受疫情影響延時開工,城區教育資源配置有待進一步優化。
4.學校內涵發展與人民群眾對優質教育資源的期盼相比,仍然有差距,農村教育教學質量有待進一步提升。
五、下一步的打算
1.抓好教師隊伍建設。落實《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完善教師招聘辦法,堅持新招聘教師向農村一線傾斜,促進教育人才資源科學合理配置。繼續推進中小學教師縣管校聘改革,完善教師調配制度,搞活內部管理。完善校長教師交流輪崗制度,加大交流力度。落實《沂源縣中小學名優教師梯級培養工程實施意見》,加強各層級教師培養。
2.加快重點項目建設。在保證建設質量的前提下,加快2020年項目建設,切實解決生均教學及輔助用房、音樂和美術教室面積不達標問題;在內配達標的基礎上,重點做好音樂美術教室的管理和使用,最大限度的發揮育人功效。加快推進新建城西初級中學項目建設,逐步解決城區學校超規模、超班額問題,進一步優化城區的教育資源配置。
3.強化學校內涵發展,提升教育教學質量。繼續深入實施學校三年發展規劃,全面提升學校辦學水平。扎實開展好布谷科技節、百靈藝術節、讀書節和體育節活動,全面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扎實落實課后服務工作,所有小學實現課后服務多樣化。繼續推動教育信息化應用發展,分步推進智慧校園建設,加快推動各類試點學校建設任務。聚焦教學工作中心,加大學校教學指導力度,強化教學管理落實,營造濃厚的教研氛圍,豐富、創新教研內容與方式。積極發揮名師、骨干教師帶頭作用,通過先進課改經驗的學習、推廣、本土化,引領教師切實轉變教學方式,發掘學生的潛能,實現向課堂教學改革要質量的目標。
4.優化校內設施配備。深入分析反映學校校際間綜合差異系數的7項指標,重點關注指標特異值,進一步優化學校內配設施設備,盡量縮小校際差距。
教育質量報告2
國學,不僅是中華人文知識之大成,更是中華文明的承載者和推動者。所以作為語文教師,不僅僅要教授課本知識,同時還應尋根溯源,增厚學生的人文修養,不斷汲取國學精髓。彈指一揮間,我執教國學已一年了。一年間,我既深深地感受了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又甚感國學教學的艱難。回顧國學教育,總結如下:
一,讓學生認識國學,讓他們對自己的文化產生民族自豪感
一提起傳統文化,絕大多數同學的認識是“之乎者也”之類,印象中是搖頭晃腦的讀背,感覺甚是枯燥乏味,沒什么好學。所以老師要讓他們重新認識國學,感受到國學的魅力。我跟他們談中華五千年的悠久歷史,論述五千年文化的博大精深,告訴他們中國傳統文化是其他文化體系不可比擬的。我們有八百年的周文明,我們有風、騷、賦、文,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古典詩文,琴棋書畫,有百科書之稱的《三字經》,有為人處事的蒙學經典《弟子規》。我們有“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民族骨氣,有“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人生責任,有“以天下之憂而憂,以天下之樂而樂”的.普世情懷,有“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人生理想,我們還有聞名于世的四大發明,有豐富的天文地理,工藝文藝,有輝煌燦爛的科學技術,古典詩文,琴棋書畫……數不勝數。同學們聽得很入神,并在我慷慨激昂的演講中,對自己的傳統文化產生了強烈的民族自豪感。
二,備好課,讓學生享受國學課
學生對國學有了新的認識了,下一步我們就要備好課,上好課。上國學課,首先我們老師要懂國學。我們不可能都是博學的大儒,但是對于我們要上的那節課的內容,我們要研究透徹,盡量使我們的教學得到充分的發揮,學生問什么問題,我們都應該能對答如流,給學生一個知識淵博的老師形象。就像有位老師說的:“我們也許只需講40分鐘,但準備這門課的時間卻是你走過的整整20年!”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啊!
三,保障時間,落實誦讀
識記與積累是學習語言的必要方法。小學高段的國學經典都是長篇累犢的文言文,教師應給予較充足的時間讓學生放聲誦讀,達得溫故而知新的效果。我利用每天晨讀中的20分鐘時間帶領學生采用多種形式誦讀經典,如接讀,分男女生讀,開火車讀,比賽讀等。每周布置學生背誦指定的段落并落實檢查。這樣一期下來,少部分能力較強的學生做到了篇篇能背;稍遜一籌者也能背其三分之二;大部分學生能熟讀成誦。
四,不足與困惑
初涉這門學科,我也只是摸著石頭過河,在教學方法上還欠靈活,在深入淺出上還欠火候,唯愿在今后的教學中能取長補短。
教育質量報告3
文明禮儀教育是一個孩子的成長需要。一個注重自身修養,重禮儀的人才可能成為優秀的人、有用的人、品行兼優的人。人們常說“言為心聲、行為心表”。講文明懂禮儀是尊重對方的一種表現,更是展現自身修養和素質,樹立“自我形象”的重要手段。任何行為習慣的培養都應該從小就開始。少年兒童是祖國的未來,培養他們具有理解、寬容、謙讓、誠實的待人態度和莊重大方、熱情友好、禮貌待人的文明舉止,是當前基礎教育的重點工作之一。
結合我市文明城市的創建,特召開文明禮儀教育質量分析會,從平時的檢查,以及班主任工作的反饋,反應出我校近階段對于文明禮儀教育方面的得與失,如二(1)班、六(3)班的總體情況比較好,也涌現出一批有禮貌講文明的好學生,如x、xx等。今天就總結出培養學生文明禮儀的途徑與方法,與大家一起分享。
一、從普及文明禮儀知識入手
必備的文明禮儀知識是人們形成良好文明禮儀行為習慣的基礎。人的知書達禮并不是先天而生的,而是通過后天的教育和實踐獲得的。目前,學生對該知識的認識較薄弱,要改變這種現象,要從普及文明禮儀知識入手。時過境遷,物換星移,禮儀規范也隨著不斷發生變化。歸納起來,無外乎有這樣幾個方面:在家庭生活中,表現為尊老愛幼、夫妻和睦、鄰里團結;在人際交往中,表現為謙恭禮讓、諒解寬容、與人為善,特別是在對外交往中,重形象、講禮儀;在社會生活中,表現為遵守規則、維護公德,同情弱者、扶貧濟困,愛護環境、善待自然。此外,還要讓學生“知其然,更要知所以然”。說聲“對不起”也是最常用的禮儀用語之一,它似乎有一種神奇的力量,能使人與人之間緊張的矛盾關系松弛下來,有助于我們與他人相處融洽,能讓他人相信你,接受你,更能讓自己親近別人。
我們可以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分低、中、高年級開展豐富多彩的普及活動,培養學生對文明禮儀的興趣。低年級的文明禮儀活動中結合學生們喜聞樂見的形式,如讓學生講文明禮儀小故事,朗讀有關文明禮儀方面的小知識。中年級學生進行小話劇表演,讓學生在表演中提高自己動手、動腦能力的同時,還掌握了文明禮儀知識。高年級學生的文明禮儀活動更是精彩,可以通過文明禮儀演講比賽和知識搶答比賽,不但把文明禮儀小知識牢記于心,還鍛煉了自己的口頭表達能力。
二、注重營造濃厚的氛圍
徜徉于我校,你會時時處處感受到校園濃郁的文明禮儀知識。校園的墻面上警言警句、名人名言時刻提醒學生要文明說話、文明做事、文明為人。由同學們精心設計的文明禮儀知識黑板報,內容精彩紛呈:有從書本獲得的文明禮儀小知識,有以文明禮儀為題的想像畫,有踐行文明禮儀撰寫成的小文章......件件作品真實地記錄了同學們在活動中的收獲,訴說著同學們在活動中的體驗與感受。在各班教室的黑板報上,展示了每班同學在學習文明禮儀、實踐文明禮儀活動中的獨特感受,各個年級,各具特色,它好比一面對外的窗口,展示著各班同學在文明禮儀活動中獲得的成果。同時學校的“紅領巾”廣播站每天都會定期向同學們介紹文明禮儀知識并表揚在文明禮儀活動中涌現出來的好人好事。濃厚的文明禮儀教育氛圍,都能讓學生受到了潛移默化的影響,如同春天的鮮花吮吸著甘甜的雨露。
三、與傳統文化相結合
中華民族有著5000年悠久的歷史文化傳統,而構成我國傳統文化的核心是古代圣賢所創造的啟蒙經典。這些啟蒙經典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具有永恒的價值。自古以來我們的讀經教育就是從兒童時代開始的,因為這是一個人記憶學習的最佳時期,也是培養文化素質和形成高尚人格的關鍵時期。在孩子的心靈還是一片凈土的時候,用代表中華民族的經典之說來滋養孩子,為他們未來修身立世打下深厚的基礎。結合傳統節假日,開展形式多樣的文明禮儀教育活動,能提升文明禮儀教育的實效性。
四、充分發揮榜樣的力量
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就強調教師以身作則的必要性,他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陶行知先生一生恪守自己提出的“以教人者教己”箴言,始終嚴以律己。學生具有很強的可塑性,也很容易受外界的影響。教師是學生直接仿效的對象,也是文明禮儀教育的主要實施者。教師的言行舉止很大程度影響學生,因此,教師的以身作則、為人師表至關重要。在平時的工作和生活中,教師要樹立良好的榜樣。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當學生見到老師問好時,老師也應該點頭或招手向學生問好;當老師做錯了,也敢于向學生道歉。這樣的小節,體現出尊重學生,令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教育,營造良好的教育氛圍。小學生在行為實踐中的榜樣影響,除教師外還有同學,學生也希望自己能成為別人學習的榜樣。根據他們愛表揚,具有向上心理這一特點,我校在進行文明禮儀養成教育規范訓練時,堅持正面教育,注意樹立典型,讓禮儀榜樣去感染學生,為其他同學起帶頭和示范作用。
五、在活動中體驗生成
文明禮儀是學校德育的組成部分,課堂教學要滲透禮儀教育,還要寓禮儀教育于常規活動中。紅領巾監督崗的常規檢查就包括學生上課、課間、放學時的文明禮儀情況。組織學生開展“文明禮儀”主題班會,學生自編、自導、自演節目,針對孩子們的生活實際,以蘊藏于兒童生活中的事件為素材,把文明禮儀教育寓于趣味的活動中,讓孩子們有所體驗、有所感悟。依據兒童的心理特點,采取他們喜聞樂見的形式,讓孩子們在游戲活動中說一說、演一演、看一看、想一想、評一評。讓隊員們互相影響、熏陶,讓每一位學生都參與到活動中,使他們從中受到禮儀教育。說十句說教,不如來一次活動,文明禮儀教育同樣在活動中不斷生成。
六、要持之以恒
小學生禮儀表現有反復現象。小學生可塑性大,有好模仿和從眾的心理特點,強化禮儀訓練是比較容易取得效果的。但由于受家庭、社會和環境的影響,小學生禮儀表現具有時好時差的反復性特點。有的學生明明知道禮儀規范的具體要求,就是不能很好地去執行,或始終如一堅持;再有常規訓練的松懈、社會環境的負面影響等也會使學生的禮儀表現產生反復。這是一種正常的現象,不要氣餒,應對學生充滿信心,抓反復、反復抓、扎扎實實,堅持不懈。我們經常提醒學生見到老師、客人主動問好;如果老師從你身邊走過,就很自然的向老師問好。現在我校學生已養成了良好的禮儀習慣,不論在哪兒見到客人、老師都能主動問好、或者行鞠躬禮,提高了講文明、懂禮貌的自覺性和主動性。
總之,文明禮儀教育靠老師和學校教育是遠遠不夠的,還應該依靠家長、社會共同來完成,才能取得令人滿意的效果。
教育質量報告4
為進一步推進我縣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全面提高義務教育學校辦學質量,根據《教育部關于印發〈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督導評估辦法〉的通知》(教督〔20xx〕6號)《安徽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導委員會關于印發安徽省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督導評估實施細則的通知》(皖教督〔20xx〕8號)和《滁州市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行動計劃(20xx年—20xx年)》(滁教督〔20xx〕9號)等文件精神,全椒縣委、縣政府決定在20xx年成功創建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的基礎上,持續發力,積極開展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縣創建工作,五年來通過深化改革,加大投入,規范管理,提質增效,力促義務教育發展從基本均衡邁向優質均衡。現將我縣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工作自評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一)社會經濟發展概況
全椒縣地處安徽省東部,位于“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等國家重大發展戰略的交匯地帶,是安徽東部發展的橋頭堡,同時又處于南京、合肥兩大都市圈的疊加區域,緊鄰國家級南京江北新區。全縣國土面積156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9.56萬,下轄1個省級經濟開發區和10個鎮。
20xx年完成地區生產總值281.8億元、增長4.4%;規上工業增加值57.7億元、增長6%;固定資產投資155.6億元、增長13.9%;財政收入33.6億元、增長8.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38.9億元、增長4%;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5.7%、8.8%。
(二)教育發展概況
全縣現有義務教育階段學校43所,其中完全小學19所、村小及教學點6所、獨立初中10所、九年一貫制學校4所、完全中學3所、特殊教育學校1所。義務教育在校學生28758人,其中小學19567人、初中9191人。義務教育專任教師總數2288人,其中小學1364人、初中924人。其中特殊教育學校有學生124人,專任教師33人。
近年來,在全椒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上級教育主管部門的關心支持下,全縣教育事業蓬勃發展。堅持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政策,圍繞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突出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取得了顯著成績。20xx年成功創建國家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20xx年成功創建全國中小學校責任督學掛牌督導創新縣,榮獲20xx-2017年度“全省群眾體育先進集體”稱號。20xx—20xx年縣級黨政領導干部履行教育職責督導考核連續三年被評為全省“優秀”等次。有6所“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2所“全國小手球傳統項目學校”、1所全國青少年校園冰雪體育傳統特色學校。第二實驗小學榮獲20xx年度國家防震減災科普示范學校,江海小學入選安徽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基地,江海小學在“健康中國我行動”全國廣播體操工間操云比賽和活動中,榮獲專區二等獎和網絡人氣獎。江海小學被評為“全國首屆文明校園”,全椒中學、第四中學、城東小學、古城小學、實驗小學、城南小學、二郎口小學等7所學校被評為“滁州市文明校園”,縣級文明校園實現全覆蓋。
二、主要指標達成情況
(一)縣域內義務教育資源配置情況
全椒縣義務教育階段完全小學19所、獨立初中10所、九年一貫制學校4所、完全中學3所,每百名學生擁有高于規定學歷教師數、每百名學生擁有縣級及以上骨干教師數、每百名學生擁有體育、藝術(美術、音樂)專任教師數、生均教學及輔助用房面積、生均體育運動場館面積、生均教學儀器設備值、每百名學生擁有網絡多媒體教室數等7項指標,截至20xx年秋季7項指標均達到評估標準。具體情況詳見表1:
(二)縣域內小學、初中校際均衡情況
對照教育部《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督導評估辦法》評價標準,我縣小學、初中七項指標校際綜合差異系數分別為0.326、0.321,均達到指標要求。具體情況如表2:
(三)縣政府保障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情況
對照評估辦法,全椒縣對義務教育優質均衡保障程度的15項指標自評,14項達標,1項暫不達標。自評情況如下:
1.縣域內義務教育學校規劃布局合理,符合國家規定要求。
為進一步優化教育資源布局,確保教育設施建設與教育事業快速發展相適應,根據安徽省教育廳關于印發《安徽省義務教育階段學校辦學基本標準》的通知(皖教基〔20xx〕24號)精神,全椒縣出臺了《關于印發全椒縣統籌推進縣域內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改革發展的實施方案的通知》(全政辦〔20xx〕142號)。縣政府規劃出臺了《全椒縣“十四五教育事業”發展規劃》《全椒縣城區學校五年布局調整方案》《全椒縣教育設施專項規劃(20xx-2030年)》。
全椒縣教體局會同縣規劃、住建和財政等部門對全縣中小學校統一調整規劃布局,達到了城鎮及人口密集鄉村全面布局,就近入學。鄉村義務教育學校規劃布局合理、校車等公共服務完善。全縣10個鎮現有義務教育階段學校43所,其中完全小學19所、村小及教學點6所、獨立初中10所、九年一貫制學校4所、完全中學3所、特殊教育學校1所。做到布局合理。
自評達標。
2.縣域內城鄉義務教育學校建設標準統一、教師編制標準統一、生均公用經費基準定額統一、基本裝備配置標準統一。
根據安徽省教育廳關于印發《安徽省義務教育階段學校辦學基本標準》的通知(皖教基〔20xx〕24號)精神,印發了《關于統籌推進縣域內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改革發展的實施方案的通知》(全政辦〔20xx〕142號)。學校建設由縣教體局、規建局等部門統籌規劃、統一實施。教師編制由縣委編辦統一核準,初中師生比為1︰13.5、小學為1︰19、特教為1︰4。教育裝備由縣教體局統一采購、統一驗收、統一配發。生均公用經費由財政統一保障,義務教育生均公用經費基準定額分別為:小學675元/生,初中875元/生,在此基礎上本級財政按照年生均120元增加公用經費。20xx年我縣義務教育學校核付公用經費2341.2925萬元,目前已撥付到位2341.2925萬元,占全年公用經費的100%。
自評達標。
3.所有小學、初中每12個班級配備音樂、美術專用教室1間以上;其中,每間音樂專用教室面積不小于96平方米,每間美術專用教室面積不小于90平方米。
我縣所有小學、初中每12個班級均配備音樂、美術專用教室各1間以上。其中,部分學校建于20xx年以前,音樂、美術專用教室面積小于96平方米、90平方米,大于73平方米、67平方米。
自評達標。
4.所有小學、初中規模不超過20xx人,九年一貫制學校、十二年一貫制學校義務教育階段規模不超過2500人。
我縣20xx年初中規模沒有超過20xx人,九年一貫制學校有1所超過2500人,超過20xx人規模小學有2所。通過將原職高改建為南屏路小學,改擴建城南小學、實驗小學、前進小學,調整江海小學、第六中學招生;在南屏糧站附近擬建一所24個教學班的城西小學,調整第二實驗小學招生,確保20xx年秋徹底化解縣城大校額問題。
自評不達標。
5.小學、初中所有班級學生數分別不超過45人、50人。
我縣義務教育學校,小學45人、初中50人,班額均達到要求。
自評達標。
6.不足100名學生村小學和教學點按100名學生核定公用經費。
20xx年春季我縣不足100名學生村小學和教學點共8個,在校學生數287人;秋季不足100名學生村小學和教學點共6個,在校學生數58人,公用經費69.285萬元。
自評達標。
7.特殊教育學校生均公用經費不低于6000元。
我縣現有特殊教育學校1所,20xx年春季在校生125人,20xx年秋季在校生124人,核發特殊教育學校學生公用經費76.96萬元,生均6000元。
自評達標。
8.全縣義務教育學校教師平均工資收入水平不低于當地公務員平均工資收入水平,按規定足額核定教師績效工資總量。
我縣20xx年義務教育學校教師人均基本工資5.1045萬元、績效工資(不含班主任津貼)2.2708萬元、獎勵性補貼1.2萬元,三項合計教師人均工資收入為8.5753萬元。我縣20xx年機關公務員人均基本工資3.7354萬元、規范性津貼補貼1.9285萬元、年終一次性獎金0.3113萬元,獎勵性補貼1.2萬元、四項合計公務員人均收入7.1752萬元。
自評達標。
9.教師5年360學時培訓完成率達到100%。
全縣義務教育學校完成5年360學時培訓教師20xx人,工齡未滿5年的135名教師每年繼續教育培訓課時不少于72學時,培訓完成率為100%。全縣教師主要通過國培、省培、市培、縣培和校培五級培訓完成教師繼續教育。每年9月份教體局會同人社部門對全縣教師繼續教育學時進行審驗,對培訓學時合格的教師繼續教育證書進行蓋章驗印。
自評達標。
10.縣級教育行政部門在核定的教職工編制總額和崗位總量內,統籌分配各校教職工編制和崗位數量。
我縣認真貫徹實施教師縣管校聘改革,縣教育體育局在縣編制、人社部門核定的教職工編制總額和崗位總量內,進行統籌分配,動態調整,確保學校教學工作的正常開展。20xx年我縣編制部門會同教育、人社和財政等部門對全縣中小學教職工編制進行了動態調整,重新核定了全縣義務教育學校教職工編制數20xx人,周轉池94人。
自評達標。
11.全縣每年交流輪崗教師的比例不低于符合交流條件教師總數的10%;其中,骨干教師不低于交流輪崗教師總數的20%。
20xx年全縣符合交流輪崗條件教師總數927名,交流輪崗教師119名,交流輪崗教師占符合交流輪崗條件教師總數的12.8%;其中骨干教師42名,占交流輪崗教師總數的35.29%。
自評達標。
12.專任教師持有教師資格證上崗率達到100%。
20xx年我縣義務教育學校小學、初中專任教師2288人,其中持有教師資格證的專任教師2288人,持證上崗率100%。
自評達標。
13.城區和鎮區公辦小學、初中(均不含寄宿制學校)就近劃片入學比例分別達到100%、95%以上。
20xx年我縣公辦小學在校生19310人,其中城區和鎮區公辦學校19252人,全部就近劃片入學,入學比例為100%;公辦學校初中在校生8024人,其中城區和鎮區公辦學校8024人,就近劃片入學8024人,入學比例為100%。各校在招生過程中,不舉行任何形式的與入學相關的學科文化知識筆試或面試。
自評達標。
14.全縣優質高中招生名額分配比例不低于80%,并向農村初中傾斜。
近三年,全椒縣每年下發高中階段招生相關文件,在《關于做好全椒縣20xx年普通高中招生工作的通知》(全教體基〔20xx〕4號)文件中,明文規定全縣省級示范高中招生名額按照80%的比例分配到全縣初中生源學校,并適當向農村初中傾斜。20xx年高中招生名額總數1600人,其中省級示范高中全椒中學、第八中學合計招生1270人,分配名額1016人,占比80%。分配名額中農村學校466人,占分配名額總數的45.9%。
自評達標。
15.留守兒童關愛體系健全,全縣符合條件的隨遷子女在公辦學校和政府購買服務的民辦學校就讀的比例不低于85%。
為確保每個農村留守兒童能夠上好學、讀好書,全椒縣委、縣政府建立留守兒童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加強監護留守兒童成長、留守兒童之家管理使用養護等工作。我縣堅持家庭、政府、學校三方齊抓共管,形成合力,使留守兒童在陽光下健康成長;為確保隨遷子女正常入學,享有與流入地兒童少年平等接受教育的權利,實現“三個一樣”。我縣根據學校布局、建設、承載能力和學齡人口數量、居住分布,堅持“兩納入、兩為主”,將隨遷子女義務教育全部納入我縣教育發展規劃和財政保障范圍,公辦學校隨時接收隨遷子女就讀。20xx年我縣共有留守兒童1428名。隨遷子女共1062名,其中973名分別在各公辦學校就讀,在公辦學校就讀的隨遷子女占比為91.62%。
自評達標。
(四)縣域內義務教育教育質量自評情況
對照評估辦法,我縣9項指標均達標。具體情況如下:
1.全縣初中三年鞏固率達到95%以上。
20xx年全縣初中畢業生數為2893人,三年前初中在校生數為2866人,轉入學生數為205人;轉出學生數為179人,死亡學生數為6人,初中三年鞏固率為99.72%。
自評達標。
2.全縣殘疾兒童少年入學率達到95%以上。
全縣殘疾兒童少年為 183 人,入學 177人,緩學5人,失聯1人,入學率為 96.72 %。其中,在特殊教育學校就讀 79 人,占比 43.17 %。
自評達標。
3.所有學校制定章程,實現學校管理與教學信息化。
20xx年根據省、市“開展以章程為核心的現代化學校制度建設”工作要求,全縣各中小學按照省市文件精神制定章程。20xx年年底全縣所有中小學已完成章程審核、修訂。目前,全縣所有義務教育學校全部制訂章程,并依據學校章程實行自主管理、民主監督、社會參與,規范學校辦學行為,達到依法治校,依法治教,實現學校管理民主化、科學化。
我縣一直高度重視現代教育裝備和教育信息化建設的投入,全縣城鄉義務教育階段學校的基本裝備都按城鄉統一標準由縣教體局集中采購配備到校。目前智慧學校建設已覆蓋全縣所有學校。
自評達標。
4.全縣所有學校按照不低于學校年度公用經費預算總額的5%安排教師培訓經費。
全縣所有義務教育學校按照不低于學校年度公用經費預算總額的5%足額安排教師培訓經費。20xx年度撥付義務教育學校公用經費總額2341.2925萬元,教師培訓費預算180.07萬元,占比7.69%,實際支出145.02萬元,占比6.2%。全縣義務教育學校教師通過“請進來、走出去”的培訓模式,教師業務素質得到進一步提升,教育視野得到進一步擴展。
自評達標。
5.教師能熟練運用信息化手段組織教學,設施設備利用率達到較高水平。
我縣高度重視現代教育裝備和教育信息化建設,硬件上持續加大投入,開展智慧學校建設,軟件上深化數字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每年開展白板教學應用全員培訓,努力實現課堂教學人人用、網絡學習經常用,區域內信息化設施設備的利用率較高。近幾年來,教研、電教等部門通過開展優質課、微課、優課、信息化教學基本功等比賽,促進教師轉變教學方式。幾年來在各級各類教師教育教學信息化大賽、多媒體課堂教學技能競賽、在線課堂教學應用評比、信息化教育教學研究等方面取得了豐碩成果。
自評達標。
6.所有學校德育工作、校園文化建設水平達到良好以上。
堅持立德樹人,全縣中小學校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堅持把德育工作貫穿于學校教育教學的各個環節,努力實現學生全員、全方位、全過程接受德育教育。嚴格落實《中小學德育工作指南》,充分利用紀念日、校園節(會)、社團、團隊等扎實開展德育教育活動,切實加強主題實踐、勞動實踐、研學旅行、志愿服務等校外實踐活動,深入開展愛國主義教育、中華傳統文化教育,加強學生行為規范養成教育和文明禮儀教育,全面推進家委會、家訪、家長學校制度。將學校德育工作納入學校發展和目標管理考核,與學校評先評優、校長績效工資掛鉤。
夯實校園文化建設,注重學校“三風一訓”建設,校園硬件環境設計布置注重彰顯教育性、藝術性、特色化,利用校史陳列館、圖書館、宣傳櫥窗、文化石等強化文化教育氛圍,校園文化活動內容豐富、形式活潑,各校每學年舉辦一次全校性校園文化藝術、科技活動和體育運動會。
自評達標。
7.課程開齊開足,教學秩序規范,綜合實踐活動有效開展。
出臺了《關于進一步規范辦學行為的通知》,嚴格執行國家和省頒課程方案和標準,開齊開足各類規定課程,特別是音、體、美、勞動、書法、綜合實踐等課程。加強教學視導和教育督導,做到學校、班級、學生的課程表“三表一致”。通過增加編制和轉崗培訓,優先保證音體美等課程師資,保障開齊開足規定課程。目前全縣中小學校教育教學秩序規范。
嚴格執行《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指導綱要》,各校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有計劃、有活動、有交流,其中勞動教育課占綜合實踐課程達到50%以上。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小學1-2年級平均每周不少于1課時,小學3-6年級和初中平均每周不少于2課時;勞動教育課程每周不少于1課時。同時,加強綜合實踐活動基地建設,促進學生全面提高綜合實踐能力。為確保工作落實,縣教體局定期和不定期開展教學視導和教育督導,檢查督促學校實施學生綜合素質評價。
自評達標。
8.無過重課業負擔。
我縣各校嚴格執行雙減政策、五項管理制度和安徽省辦學行為規范的相關要求,縣政府出臺了《關于進一步規范辦學行為的通知》,小學一、二年級不留書面家庭作業,小學其他年級和初中每天書面家庭作業時間分別不超過1小時、1個半小時;安排學生課間和課后服務活動時間,確保學生每天體育活動達1小時以上;家校配合保證學生睡眠時間小學、初中分別達到10小時、9小時。我縣不把學科成績作為評價學校、教師、學生的唯一依據,要求教師精選作業,向課堂45分鐘要質量。認真開展“雙減”“五項管理”“課后服務”工作。學校沒有違規組織補課現象。
自評達標。
9.在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中,相關科目學生學業水平達到Ⅲ級以上,且校際差異率低于0.15。
我縣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數據尚不清楚。
自評以省統一口徑。
(五)關于《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督導評估辦法》第十條的自評情況
我縣不存在以考試方式招生、違規擇校、設立重點學校或重點班、“有編不補”或長期聘用編外教師等情況,教育系統沒有發生重大安全責任事故和嚴重違紀違規事件,沒有弄虛作假行為。
三、主要做法
(一)落實政府主體責任,全面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
1.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為縣域義務教育優質發展保駕護航。
20xx年3月份縣委書記楊光多次組織相關部門負責人深入縣城相關義務教育學校實地調研優質均衡發展狀況,3月22日縣政府專題會議討論并原則通過了《全椒縣推進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實施方案》。4月15日,縣政府召開教育質量提升工程項目推進會,決定“要認真落實教育優先發展戰略”、“實現全椒縣義務教育從基本均衡成功邁入優質均衡行列。”7月29日縣委書記楊光主持召開全縣教育工作座談會,傾聽教育界人士的心聲,深入剖析全椒教育工作存在的問題,提出要不斷提高辦學條件,以創建全國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縣為抓手建設美麗校園,加大財政保障力度,確保建一所成一所,不斷提升全縣教育水平。8月縣委常委會議專題研究教育工作。10月28日,縣人大組織部分市縣人大代表視察組,就全椒縣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情況開展視察。11月30日,縣委書記楊光再次深入部分學校調研,并召開相關單位和部分學校負責人座談會。楊光指出,實現全椒高質量發展,必須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定不移落實教育優先發展戰略,以夯實基礎教育為支撐,不斷提升群眾對全椒教育的認可和滿意度。
為將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工作落在實處,成立了以縣政府縣長為組長、分管副縣長為副組長、相關部門和鎮主要負責同志為成員的全椒縣推進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分工明確,各負其責。為全面推進我縣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確定目標,繪制藍圖。
2.全員發動,全面參與,為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造勢發力。
為協調解決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縣委編辦、教體局、人社局、財政局、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等部門對照職責分工,瞄準目標任務,著眼均衡,聚焦優質,按照指標要求,加強統籌溝通和協調,形成齊抓共管的合力,扎實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工作。召集部分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召開專題會議,傾聽他們的意見建議,為我縣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出謀劃策。
(二)統籌資源配置,確保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1.做好全縣義務教育學校規劃布局工作。
為適應城鎮化進程不斷加快的新形勢,進一步優化全縣教育資源布局,縣政府根據我縣城鄉人口變化和義務教育布局現狀,出臺了《關于印發全椒縣統籌推進縣域內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改革發展的實施方案的通知》(全政辦〔20xx〕142號)。縣政府規劃出臺了《全椒縣“十四五教育事業”發展規劃》《全椒縣城區學校五年布局調整方案》,為實現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奠定基礎。
2.加強縣級統籌,做到教育資源均等配置。
在認真落實“以縣為主”教育管理政策的過程中,全面推進義務教育健康協調可持續發展、全面實施素質教育、促進教育公平。在全縣范圍內統籌義務教育資源,力求辦好每一所學校、關心每一位孩子的健康成長,為科教興縣戰略提供人才保障。努力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促進教育均衡從外延發展轉向內涵發展,在更大范圍、更高層次、更深程度上實現教育公平。根據我縣城鄉義務教育辦學情況,認真落實“四個統一”,達到縣域內城鄉義務教育學校建設標準統一、教師編制標準統一、生均公用經費基準定額統一、基本裝備配置標準統一。努力實現城鄉之間、校際之間和不同群體之間教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
(三)政府保障有力,加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全椒縣在推進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工作領導小組的統一領導和協調下,全面落實“以縣為主”義務教育管理體制,進一步明確和強化縣政府相關部門和各鎮教育工作職責,加強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按照國家標準,高規格、高質量建設好每一所義務教育學校,做到城鄉學校建設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使用。在我縣實現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的基礎上,全面落實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經費投入機制和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督導評價機制,基本建立與全椒縣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義務教育管理體制、運行機制和保障體系,促進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內涵發展、特色發展、優質發展,全面提升人民群眾對我縣義務教育的滿意度。
1.加大教育財政投入,改善辦學條件。
(1)加快城區學校建設步伐,有效化解大校額、大班額難題。我縣不斷加大義務教育經費投入,加強教育財政保障力度,做到教育經費逐年增加,教學條件逐年改善。全椒縣教體局會同縣規劃、住建和財政等部門對全縣中小學校統一調整規劃布局,對新建學校制定統一標準,達到了城鎮及人口密集鄉村全面布局,就近入學。鄉村義務教育學校規劃布局合理、校車等公共服務完善。根據規劃新建了城南小學、南屏路小學、第六中學小學部;改擴建了第二實驗小學、第四中學等學校,總建設面積約3.7萬平方米,資金投入約6540萬元。努力實現城鄉之間、校際之間教育基本公共服務優質均衡。
(2)加強學校信息化和裝備建設。堅持以信息化教育裝備推動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加強智慧學校建設。通過常態錄播互聯互通讓城內學校通過在線課堂模式解決邊遠小學學生少、缺教師的問題,促進教育公平有序發展,實現優質教育資源共享。所有學校完成了校園網絡建設,教室網絡通達率達100%,學生空間和教師空間開通率達100%。
(3)加快補齊學校短板。擴建城南小學、古河學校綜合樓,新建前進小學綜合樓和運動場、實驗小學綜合樓、江海小學綜合樓、襄河中學綜合樓、城東中學綜合樓,補齊優質均衡創建工作短板。
(4)高度重視特殊教育事業發展。全椒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殘疾兒童少年教育工作,成立了全椒縣殘疾人教育專家委員會、全椒縣殘疾人法律救助工作協調領導小組。全縣殘兒通過全椒縣特殊教育學校就讀、普通學校隨班就讀、送教上門等多種方式入學,落實殘兒“一人一案”,全方位為殘疾兒童少年做好教育安置工作。按照每生6000元按時足額發放特殊教育學生公用經費,確保殘疾學生正常接受義務教育。
2.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力求師資隊伍均衡配置。
(1)切實解決鄉村學生向城區集中,破解城區教師嚴重不足的難題。采取面向社會公開招聘、鄉村超編學校分流、城區優質大規模學校分流和調整學校布局、盤活存量師資資源等方式解決城區新建學校的教師需求。三年來,公開招聘62名義務教育學校教師補充到城區學校。通過公開競聘從鄉村學校分流470名教師補充到城區學校任教。
(2)加強骨干教師培養力度,提升教師教育教學水平。近兩年,在全縣教體系統評選表彰優秀教師201人、骨干教師100人、學科帶頭人30人、教壇新秀30人、全椒縣首屆椒陵十大名師,獲得全國優秀教師1人、省模范教師和優秀教師3人、滁州市最美教師10人。今后還將加強縣骨干教師、學科帶頭人和教壇新秀評選工作。
(3)推進教師交流輪崗工作。我縣從20xx年起,在全縣義務教育學校開展校長、教師交流輪崗工作,縣教體局、人社局、財政局印發了《關于推進縣域內義務教育學校校長教師交流輪崗的實施方案》(全教體〔20xx〕189號)等文件,規定了校長、教師交流輪崗范圍、對象、類型和實施辦法,將校長、教師交流輪崗工作和職稱評審、評先評優掛鉤,取得了較好的效果。20xx年全縣符合交流輪崗條件教師總數927名,交流輪崗教師119名,交流輪崗教師占符合交流輪崗條件教師總數的12.8%;其中骨干教師42名,占交流輪崗教師總數的35.29%。
(4)努力提高教師待遇。每年嚴格按照規定足額核定教師績效工資總量。同時,按時、足額發放教師獎勵性補貼和鄉鎮工作補貼。近年來,我縣義務教育學校教師平均工資收入不低于我縣公務員平均工資收入水平。
(5)重視教師培訓工作,提升教師專業水平。按照國家關于開展教師培訓工作的有關要求,我縣每年組織全體教師參加繼續教育,主要通過國培、省培、市培、縣培和校培五級培訓完成教師繼續教育培訓任務,教師每年繼續教育培訓課時不少于72學時,5年360學時培訓完成率達到100%。開展義務教育學校音體美兼職教師專業能力提升培訓,實行集中培訓和遠程培訓相結合,嚴格培訓管理,參加培訓的兼職教師已經能夠完全勝任音體美學科的教學。
(四)強化學校內涵建設,全面提升教育質量
1.加強學校管理,提高教育質量。為切實加強義務教育學校管理,規范教育教學行為,我縣按照省文件精神,指導各校制定學校章程,實現學校管理與教學信息化,以學校章程統領學校各項工作,完善學校規章制度,建立覆蓋學校所有工作環節的責任體系,優化辦學理念,努力實現教師教育觀念、教學手段大轉變,力求向教學研究和教育信息化要質量。加強校風、教風、學風建設,營造良好育人環境,鼓勵辦出水平、辦出特色,促進義務教育學校教學質量整體提升。
2.重視德育工作和校園文化建設,堅持立德樹人根本方向。堅持把德育工作置于學校各項工作的首要位置,努力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接班人。強化校園文化建設的教育功能和效果,依據各校現有狀況和辦學特色,按照“一校一策”推進校園文化建設工作。積極引導中小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學校管理、課堂教學、校園文化、社會實踐等各個環節。通過常態化法制教育、安全教育、革命傳統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和各項綜合實踐活動,努力培養學生愛祖國、愛學習、愛勞動等品德修養。
3.規范辦學行為,嚴格落實國家教育方針政策。我縣出臺了《關于進一步規范辦學行為的通知》等文件,按照國家和省頒課程方案和標準要求,堅持開齊開足義務教育課程,特別是體育、音樂、美術、勞動、信息、綜合實踐等課程。嚴格執行國家關于學生作息、考試等辦學規范的相關要求,切實減輕學生課業負擔。認真落實學生就近劃片入學和優質高中招生80%分配的規定要求。
四、存在問題
(一)是城區學校大校額問題。近年來,隨著城鎮化進程的加快,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的總量也呈加快增長的趨勢,導致城區接受學生入學壓力大幅增加,“城區學校擠”仍然是教育提質的腸梗阻。城區少數學校存在大校額現象(如江海小學、第二實驗小學、第六中學)。
(二)是教師隊伍建設尚需加強。1.20xx至20xx年我縣有近800名教師將退休,占教師總數的25%;2.教師年齡結構老化情況嚴重,我縣義務教育階段語文、藝體、思政學科見識相對緊缺,其中現任部分教師還是其他學科轉崗培訓后任職的;3.受城鎮化進程影響,農村學校學生逐年萎縮,部分學校學生人數不足100人,但教師配備不能減少,農村教師配置不優。
(三)是學校綜合實踐活動開展的有效性有待進一步加強。目前我縣義務教育學校綜合實踐活動開展的范圍、場地等方面得到了全面加強,但在綜合實踐活動形式多樣、富有實效等方面還有提升的空間,特別要進一步加強學生勞動教育,促進學生身心全面健康發展。
教育質量報告5
緊張而又忙碌的學期工作結束了,回首這一學期來的工作,我們倍感欣慰。雖然說不上創造了一流業績,但是我們學府幼兒園立足市一級評估為契機,銳意進取,推動幼兒教育事業發展又上了一個新的臺階,我園教師們的教育教學水平又提升到了一個新的層次。領導班子團結一致,精誠合作帶領教職員工努力探索以人為本、科學管理的辦園策略與方法,通過不懈的努力,在實踐與探索中,圓滿完成本學期的各項任務,取得了顯著成效。現將一學期來的工作做以回顧總結:
一、規范教育教學工作和日常管理工作
為了進一步規范幼兒園教育教學工作,本學期加強了對教師的業務工作檢查制度,通過教師業務必查項目與隨機抽查項目緊結合,使廣大教師在備課、日常教學活動的組織戶外活動、家長工作等方面養成了一定的常規,形成了良好的教育教學秩序。
二、積極開展教研活動,提高教師業務水平
本學期,教研活動的開展緊緊圍繞師資培訓進行。在師資培訓方面,我們采取了集體有組織地開展業務練兵和個人自學幼教理論相結合的方式,我園進行了環境評比、早鍛煉評比、公開課評比、優質課評比、簡筆畫評比、優秀案例反思評比等等練兵活動,活動的開展,激發了廣大教師工作積極性,培養了自信心。經過一學期努力,各方面均有一定程度的進步。
其次是自修筆記,要求廣大教師有針對性地學習并結合先進經驗談體會,切實幫助教師學習專業知識,教養筆記則根據教師的不同水平提出不同要求,每月一篇教學心得,每周一篇教學反思。從不同方面總結自己在工作中小經驗,努力尋找理論支持點。通過積極的努力,取得了較好的成績,為我園今后教師隊伍整體素質的提高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并組織教師走出園門外出學習新的教育理念與新的教學技能。外出學習的教研組長及時把了解的新信息傳遞到每個教師,并把新理念貫徹到教學實踐中去,起到以點帶面的作用。以中青年教師教學評選為契機開展幼兒園中青年教師教學展評活動,提高教師的教學實踐能力和教學反思能力。
三、學習新《綱要》轉變教育思想
我園根據區教育局的要求,組織教師進行研討活動,以《綱要》為依據,將《綱要》的內容與本園的教學實際相結合,并根據《綱要》的劃分的五大領域,組織教師對健康領域、語言領域、社會領域、科學領域、藝術領域的教材內容進行學習。通過一學期的積極摸索,教師的適宜引導來設計、組織活動。
為了豐富幼兒的在園生活,20xx年10月份,根據《我愛祖國》主題活動,我園舉辦了幼兒古詩文比賽活動,并對這些在活動中表現好的幼兒進行頒獎。這些活動的組織與開展,受到幼兒與家長的歡迎與好評。廣大教職工通過籌備、組織活動進一步鍛煉了組織協調能力。
四、深入一線,加強管理
1、為確保幼兒園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做好教學質量監控是。園長、業務園長組織教師深入各班進行聽課、看活動,了解每位教師的教學,聽課后和教師及時進行反饋本學期聽課率達100%以上。
2、根據幼兒園對教師教學工作的評估操作體系,分層次地的運用檢查評比與記分相結合,科學、合理、公正地教師的教學進行評估。
3、完善班級工作手冊,以利于加強檢查與管理,同時有利與資料的整理與收集。
五、家園協調,合作共贏
1、各班開學初,教師都向家長公開了幼兒園以及每個教師的聯系方式,使家園聯系的方式更多元化,聯絡更暢通。
2、每月出好一期家園之窗,欄目不斷豐富、內容不斷充實,同時通過家訪等形式密切家園聯系。
3、11月份各班運用不同的形式向家長開放半日活動一次,通過觀摩教學活動,了解幼兒園的教學情況以及孩子的發展情況。
4、積極參與社區組織的各種活動,在組織好常規教學的同時,我園還積極參加蠔二社區組織的“金蠔節廣場舞表演”活動,從而使不僅促進了家園互動,也使老師的文藝表演水平有所提高。
六、存在的不足
1、教育理念和教師的教學實踐還存在著一定的距離,教師在活動中幫助幼兒梳理提升經驗的能力有待提高。
2、教研組教研活動的質量還不是很高,用怎樣的方法吸引教師,讓教師真正的參與到活動中來我們還有許多工作要去思考。
3、區角活動開展不扎實、有效。
一學期來,幼兒園的教學工作仍存在著許多不足,我們將在下一學期的工作中進一步改進提高。
教育質量報告6
教師的職責是教書育人,那么,如何才能使自己的作用完全發揮出來呢?這就不得不涉及一個問題——學習說話
作為一名合格的教師,我們每天要跟各種各樣的學生打交道,那么,當我們面對他們的時候,當我們在不同的場合不同的情況之下,要怎樣的言語才能恰當的演繹好自己教師的角色呢?這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因為這些天的一些實際教訓,讓我感悟頗深。比如今天就特別的失敗。在我所教的一個班上(他們將來都是要考大學的),我講起了有關于大學的一些情況。當時并沒有多想,頭腦里也沒有打任何草稿,于是就信口拈來。講了很多大學里的消極狀況,講初到大學的迷茫與空虛,講每天三點一線的'單調與枯燥,我甚至總結性的告訴他們大學其實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好。那時,我已經完全忘記了自己教師的角色。把自己個人的一些偏見當成至理告訴給我的學生。直到后來我突然發現學生們的表情都不對,唉聲嘆氣的,一臉的失望。我的心里咯噔一下:完了,怎么能給學生這樣講呢?她們以后都是要進大學的,假如我今天這樣的打擊他們,打破他們對夢想的期待,那么,我不就是在耽誤他們的前程嗎?我不就成了一個罪人了嗎?雖然很多話都是我的真實體會,但是,又為什么非要告訴給他們呢?作為一個教師,我真的太幼稚了。我以為只要說真話就可以,我以為跟學生在一起就不用考慮太多。可是,事后我才發現,我犯了一個多么愚蠢的錯誤,你是人民教師啊,在學生面前,你說的哪一句話不是要認真負責呢?要知道,老師的一句話,對學生有著多大的影響啊!
我慶幸我及時的發現了自己的錯誤。當然,我更要積極地去努力改正。學著做一名會說話的老師。知道在學生面前,什么話該說,該怎么說。時時刻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始終記著:我是一名人民教師,我的一言一行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我的學生!
努力!相信在教師的征途中,我會越做越好!
教育質量報告7
一、基本情況:
含山縣,位于長江中下游北岸,皖中東部,地處馬鞍山市與省會合肥對接前沿,總面積1028平方公里,轄8個鎮、96個村和24個社區,總人口44萬人。截至,20xx年底,全縣共有義務教育階段學校95所(不含50人以下村小教學點);在校學生小學22441人,初中10687人;現有教職工小學1510人,初中1177人。
自20xx年順利通過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國家級檢查認定以來,我縣繼續以實現教育公平為導向,以推進素質教育為主線,以推動政府切實履行義務教育發展法定職責為核心,突出“均衡”、 “優質”發展主題,加大教育投入,努力消除城鄉之間、校際之間義務教育資源配置存在的差異,推動域內義務教育向優質均衡發展方向邁進。
現將我縣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工作自查情況匯報如下。
二、主要做法
(一)加強組織領導
1.成立專項領導組織。縣長擔任組長,分管副縣長擔任副組長,縣政府辦、教育局、財政局、人社局、編辦、發改委、住建局、公安局等部門及各鎮人民政府主要負責人為領導組成員,負責領導和推進域內義務教育學校優質均衡發展工作。
2.專項工作納入規劃。制定《含山縣“十三五”教育發展規劃》等文件,明確全縣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方向和總體目標,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門相應制定出臺了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相關文件制度。
(二)推進城鄉均衡
1.實現城鄉規劃合理。縣政府把縣域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納入縣域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制定中小學布局調整規劃,實現縣域內義務教育學校合理布局,逐步縮小義務教育學校城鄉差距和校際差距。
2.統一城鄉辦學標準。縣域內城鄉義務教育學校建設標準統一,由縣教育局統一規劃、招投標;教師編制標準統一,按照初中1/13.5,小學1/19統一落實到校,同時給村小教學點每個班級增加0.8個系數;生均公用經費統一,按初中生均公用經費800元/生/年,小學生均公用經費600元/生/年劃撥到位;義務教育學校配置標準統一,均以國家一類標準配備。
(三)促進教育公平
1.落實就近入學政策。堅持義務教育就近、免試入學,高中入學落實指標到校政策,全縣優質高中招生名額總數1758人,分配名額1758人,占比100%。其中分配農村學校的名額1120人,占分配名額總數的64%,全縣初中畢業鞏固率為97.3%。解決隨遷學生入學問題,全縣符合條件的隨遷子女數796人,在公辦學校就讀796人,占比100%。
2.關愛特殊學生群體。關心殘疾兒童和留守學生入學問題,全縣殘疾兒童少年為252人,入學252人,入學率為100%,其中,在特殊教育學校就讀18人,占比7%。制定《含山縣農村留守兒童活動室管理考核辦法》,成立了含山縣關愛農村留守兒童工作協調小組,構建關愛網絡,校校(包括教學點)建立了留守兒童之家,落實專人負責,建立包保制度,服務留守兒童。
(四)落實經費投入
1.公用經費保障到位。全縣不足100名學生村小學和教學點學生數2146人,投入公用經費234萬元、特殊教育學校公用經費2.4萬元,特殊教育學校生均公用經費為6000元
2.教師工資保障到位。落實教師待遇政策,及時發放教師工資和績效,全縣義務教育學校教師年平均工資收入為72348元,略高于當地公務員年平均工資收入62908元水平。
(五)加強師資建設
1.師資隊伍穩定合理。每年招聘新教師補充師資隊伍,保持全縣教師隊伍穩定,目前,全縣在崗專任教師2514人,其中持有教師資格證的專任教師2514人,占比100%。
2.開展教師培訓交流。全年完成360學時培訓的教師2542人,教師培訓完成率100%。教師教育信息化培訓成效明顯,全縣教師能熟練運用信息化手段組織教學。全縣義務教育學校預算安排教師培訓經費180萬元,占公用經費總額2385萬元的7.6%。全縣符合交流輪崗條件教師總數20xx名,上一年度交流輪崗教師306名,交流輪崗教師占符合交流輪崗條件教師總數的比例15.1 %;交流輪崗骨干教師55名,占交流輪崗教師總數的比例23.3%,均超過指標要求。
三、達標情況
通過對全縣學校的摸底調查,對照指標要求來看,目前我縣在縣域內義務教育學校規劃布局合理,符合國家規定要求;縣域內城鄉義務教育學校建設標準統一、教師編制標準統一、生均公用經費基準定額統一、基本裝備配置標準統一;不足100名學生村小學和教學點按100名學生核定公用經費;特殊教育學校生均公用經費不低于6000元;全縣義務教育學校教師平均工資收入水平不低于當地公務員平均工資收入水平,按規定足額核定教師績效工資總量;教師5年360學時培訓完成率達到100%;縣級教育行政部門在核定的教職工編制總額和崗位總量內,統籌分配各校教職工編制和崗位數量;全縣每年交流輪崗教師的比例不低于符合交流輪崗條件教師總數的10%;其中,骨干教師不低于交流輪崗教師總數的20%;專任教師持有教師資格證上崗率達到100%;城區和鎮區公辦小學、初中(均不含寄宿制學校)就近劃片入學比例分別達到100%、95%以上;全縣優質高中招生名額分配比例不低于50%,并向農村初中傾斜;留守兒童關愛體系健全,全縣符合條件的隨遷子女在公辦學校和政府購買服務的民辦學校就讀的`比例不低于85%;全縣初中三年鞏固率達到95%以;全縣殘疾兒童少年入學率達到95%以上;所有學校建立章程,實現學校管理與教學信息化;縣所有學校按照不低于學校年度公用經費預算總額的5%安排教師培訓經費;教師能熟練運用信息化手段組織教學,設施設備利用率達到較高水平;所有學校德育工作、校園文化建設達到良好以上;課程開齊開足,教學秩序規范,綜合實踐活動有效開展等指標上達到或基本達到要求。
但同時我們也看到,我縣在所有小學、初中每12個班級配備音樂、美術專用教室1間以上;其中,每間音樂專用教室面積不小于96平方米,每間美術專用教室面積不小于90平方米;所有小學、初中學校規模不超過20xx人,九年一貫制學校、十二年一貫制學校義務教育階段規模不超過2500人;小學、初中所有班級學生數分別不超過45人、50人等三項指標上還沒有達到要求,表現在:音樂美術等功能室在城學校均有配備,鄉鎮中心學校音樂、美術室雖有,但不標準;城區四所小學規模超過20xx人;全縣小學有59個班級超過45人。
四、下一步措施
從目前的短板來看,主要是學校資源配置標準不高,與優質均衡的標準還有一定的差距。突出表現城區學校現有規模過大和部分學校功能室缺乏、每百名學生擁有音體美專任教師的不足。我縣城區規劃新建1所小學,待建成后可分流環峰小學、環峰二小和環峰三小、環峰四小的入學壓力,解決城區小學規模過大問題。下一步我縣將對照標準逐校核實,找出差距,列出清單,編制規劃,加強農村學校功能建設和音體美專任教師的聘任、培訓。
教育質量報告8
我認為本次考試的試卷是一份比較好的試卷,涉及到本冊書中的每一個知識點,難易適中。具有如下特點:
一、試題分析
1、內容全面,覆蓋廣泛,各部分分值權重合理。
試題內容全面,共計六個大題。有萬以內數的認識;估算;認識時間;長度單位的運用;周長的計算;混合運算;統計知識和解決問題,共八個方面的知識。本卷注重考查了學生基礎知識的掌握、基本能力的培養,也適當考查了學生學習過程。
2、取材比較貼近生活,評估了學生聯系生活的能力。
《新課程標準》指出:學習素材應來源于自然、社會和生活。本試卷題從學生熟悉的現實情況和知識經驗出發,選取源于孩子身邊的事和物,讓學生體會學習數學的價值。
例如:(1)一列火車應在11:20到達濟寧站,途中晚點25分鐘,火車現在( :)到站。
(2)解決問題中的第2、3題。“二年級有學生425人參加郊游活動,租8輛這樣的客車夠嗎?”“一、二年級同學去劇院看表演,劇院還有多少個空座位?”
以上題都是學生現實生活中熟悉的事和物,便于學生聯系實際分析和解決問題。也為培養學生思維能力、觀察能力起到了導向作用 。
3、試卷總的“形式”上與平時做的試卷相比,在題目類型上沒有明顯變化。由填空、判斷、連線、計算、統計及解決問題組成。在“難易程度”上來說,有容易題、中等題和較難題,不過總體情況難度適當。在“題量”上來看,我認為有點大,少數學生有完不成的現象。
二、答卷分析
在試卷的批改和統計過程中,我們認真、仔細,盡量避免在批改中出現錯誤。從最后的結果看,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也有一些不足。
填空題正確率大約95%
判斷題正確率大約92%
連線題正確率大約97%
算一算正確率大約99%
統計正確率大約94.5%
解決問題正確率大約90.5%
1、取得成績:(1)學生書寫整體不錯,大部分試卷,試卷清晰,書寫規范。(2)學生的基礎計算總體還不錯,計算題得分率較高,可以看出計算能力較強。(3)多數學生能按題目要求正確答題。
2、存在的問題:(1)部分學生在計算中粗心,導致錯誤,尤其在解決問題中體現:有的在列橫式時就把題目中的數抄錯;有的算式正確,但橫式上得數錯誤。(2)讀題時馬虎沒有弄清理解題意就開始做題,導致錯誤。第一大題中的6小題,畫“O”和“√”。第六大題中的解決問題。
三、改進措施
1 、加強數學知識與現實生活的聯系,讓學生利用所學的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要注意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注重知識形成過程與能力發展并重。
2、低年級學生加強學習習慣和主動學習能力的`培養。
3、從學生答題中出現的有些錯誤,可以窺見到學生的學習水平,學習方式,思維的靈活性深刻性 ,教學的表達能力等方面存在很大差距,所以教師在教學中要面向全體,承認差別,因材施教,分層教學,教師設計的提問和練習要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求知欲望。
4、要加強平時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
5、要抓好作業的質量和完成量。及時查漏補缺,抓好待差生的轉化工作。
6、努力培養學生細心做題,認真檢查題的學習習慣。嚴格要求學生的書寫及培養學生讀題習慣。狠抓學生的計算正確率及計算速度。
教育質量報告9
我國首份的高等教育質量報告出爐了,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詳情吧!
“中國高等教育的作用已不僅僅是過去的‘全面支撐’,更要轉變為當前和未來的‘率先引領’,成為中國持續發展、由‘大’變‘強’的源動力。”在今天舉行的教育部新聞發布會上,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學評估中心主任吳巖發布了中國高等教育系列質量報告。其中,總報告《中國高等教育質量報告》是世界上首次發布高等教育質量的“國家報告”。
從20xx年開始,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學評估中心著手中國高等教育質量報告研制探索工作。此次發布的由該中心會同廈門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教科院、合肥學院等機構專家團隊研究制定的系列質量報告,包括1本總報告和3本專題報告,緊緊呼應“十三五”階段提出的高等教育“提高、爭創、優化、轉型”四大主要任務,積極回應了“發展更高質量更加公平的教育”的戰略部署、“全面提高質量”的戰略主題,以及社會各界和公眾對中國高等教育質量的熱烈關切。
此次發布的4本報告統分結合、各有側重。《中國高等教育質量報告》力圖全面回答、全方位展現中國高等教育整體質量狀況;《中國工程教育質量報告》全景展示中國工程教育質量現狀、問題與出路;《全國新建本科院校教學質量監測報告》用“大數據”精準監測新建本科學校的“三基本”實現情況;《新型大學新成就—— 百所新建院校合格評估績效報告》客觀展現近170所經過合格評估的新建本科院校的教育質量。
系列質量報告顯示,中國高等教育水平躍升世界中上水平,在服務國家戰略、引領經濟社會發展、分層分類培養多樣化人才等方面發揮著越來越積極的作用。
數據顯示,中國高等教育“體量”世界最大,人才培養為各行各業提供了強有力的基礎支撐。新世紀以來,中國高等教育實現跨越式發展,20xx年在學總規模 3647萬人(其中普通高校本專科2625萬人),位居世界第一;各類高校2852所,位居世界第二;毛入學率40%,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及全球中高收入國家平均水平。高等教育發展與國民經濟發展基本同步,并適度超前。20xx年以來,為適應地方經濟發展,中國主動調整高等教育布局結構,與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步調保持協調。新建院校助推中國高等教育大轉型,體現了新時期我國高等教育分類發展、分類指導的.思想。按照教育規劃綱要提出的創新型、復合型、應用型、技能型人才培養要求,中國高校各安其位、各顯其能、特色發展,扭轉了以往“千校一面”的狀況。
系列質量報告顯示,中國高等教育質量“軟實力”顯著增強,特色發展勢頭強勁;質量的“硬指標”高速增長,部分“985”大學硬件達到世界一流水平;質量的 “保障體系”開始邁入世界先進水平。在此過程中,在新時期高等教育深入推進管辦評分離的背景下,各類監測評估發揮了指揮棒作用,走出了一條“主體多元、形式多樣、以外促內、公共治理”的質量保障新路子。
數據顯示,中國高等教育“硬件”建設數量呈井噴式增長,各級各類高校面貌煥然一新。與20xx年相比,20xx年全國高校教育經費總收入增加了3。6倍。從20xx年到20xx年底,全國高校固定資產總值增加42。xx%,教學、科研儀器設備資產總值增加57%;全國高校專任教師數增加兩倍多,且過半數專任教師具有研究生學位,45歲以下的青年教師占到專任教師總數的三分之二。
與此同時,各類高校基礎設施和教學、生活環境等整體提升幅度較大,在學生成長成才方面加大人員、資源投入和制度保障,學生的在校學習體驗和生活環境的滿意度較高。教育部學信網的相關調查顯示,總體上看,全國高校的學生院校滿意度分值為4。09(5分制)。579所普通高校的抽樣結果顯示,學生對教師教學水平總體認可,高校學生評教的“優占比”達70%以上。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綜合素質和專業能力表示認可,對院校提供的就業服務質量滿意度較高。
在“十三五”規劃以提高教育質量為主題的背景下,系列質量報告著眼于為落實“十三五”規劃、提高高等教育質量提供方向,研制出臺過程充分體現了大數據理念、全新質量標準、國際可比性、全面客觀等特點。
據介紹,系列報告突出用數據和事實說話。研制過程中參考了4000多位評估認證專家的質量評估報告、700多所高等學校質量報告、基于高等教育質量監測國家數據平臺的40多萬個數據,并對20多萬份專門調查問卷、數百人次深度訪談進行了系統分析整理統計。
在國內評估和國際認證的成功實踐基礎上,系列質量報告推出全新的高等教育質量標準。無論是全口徑高等教育質量的“五個度”質量維度,還是工程教育質量的 “三個面向”,或者新建院校“三基本、兩突出”,都基于中國高等教育實際,借鑒國際教育質量評價先進經驗,建立了一整套具有“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質量新標準新體系,作為中國質量標準領域的新探索,得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經合組織、歐盟、國際高等教育質量保障聯盟等國際組織與專家的高度評價。在工程教育質量評價方面,更是強調國際完全實質等效,突出了國際工程聯盟組織提出的以學生為中心(Student—Centred)、成果導向(OBE)、質量持續改進(CQI),得到了《華盛頓協議》組織來華考察專家的高度認可。
從總體上看,進入新世紀中國高等教育實現跨越式發展,“硬指標”成倍增長,“軟實力”顯著增強,中國高等教育正由“大國”向“強國”大踏步邁進,我國理應具有充分的高等教育自信。但系列質量報告同時指出,中國高等教育仍存在學科專業設置優化不夠、創新人才培養力度不夠、高水平教師和創新團隊不夠、質量意識和質量文化不夠、就業與專業相關性不高等問題。
據吳巖介紹,當前,中國高等教育體量和質量已引起國際同行的高度關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校長今年將以評估專家的身份參加教育部高等教育評估中心對中國高校的評估。20xx年10月至12月,該中心首次受邀分3批赴俄羅斯評估,中國高等教育質量評估正式走出國門,“中國模式”“中國標準”正受到國際認同和采納。
教育質量報告10
一、前言
美國高等教育的實踐證明:“重點關注學生需求、不斷地改進教育經歷的質量、利用學生滿意度測評調整未來方向”是成功院校的三個基本因素。重視學生需求,滿足學生需要,通過學校與學生的互動來提升教育品質,而學生滿意度調查已逐漸成為高等教育改善學校和學生之間關系、促進學校發展的重要手段之一。實施滿意度調查,也是“以學生為本”的管理理念在教育教學中的“著陸點”。
二、調查目的
學生滿意度調查的主要目的是測評學生對學校教學質量方面的滿意程度,以此作為改善學校和學生之間的關系、監測教育教學質量、推動學校良性發展的重要手段。
1.了解學校學生對本校教學質量的滿意度,為以后的教學質量改進提供客觀依據。
2.從各個因素方面了解本校做得不夠完善的地方,以及提出改進方案,及時完善不足,從而提高我校的教學質量,為本校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學習和成長環境。
三、調查對象及抽樣
對大理學院古城校區的部分學生通過隨機調查的方式進行調查,并當場進行問卷填寫。問卷設計共100份。
四、調查內容
本專業所涵蓋課程
2.本專業所使用教材
3.對學院的.教學設施(如多媒體)
4.學院的圖書館的設備5.對專題學術講座6.對學院師資力量
7.對老師與學生交流8.對課堂上的教學形式
9.對課時安排10.對教學效果
11.本專業對綜合能力
12.作業布置
13.對課堂教學14.對本校古城校區教學質量的總體評價
五、調查方法
問卷調查法:采用隨機抽樣方法分別對其進行實地問卷調查,對象為不同年級和專業進行調查。
六、調查的任務及安排
(一)調查任務
第一階段: 計劃階段
撰寫調查計劃書10月18日
2.觀察法收集相關一手資料10月19、20日
第二階段: 問卷階段
3.設計調研問卷10月22日
4.擬定出小組問卷,打印問卷10月23日
第四階段: 實施階段
5.實地調研10月24日至10月26日
第五階段: 研究分析
6.整理統計分析、補充調研10月27日
7.撰寫調研報告10月28日
8.提交報告,進行小組總結10月29日
(二)人員安排
組長:組員:
1.調查計劃書撰寫2.問卷制作3.問卷發放及統計4.調查報告的撰寫
注:我們此次調查活動從選題到最后報告都是由我們小組成員共同來完成,以上只是
個人主要負責的方面,但都離不開其他成員的幫助和配合。
七、預期結論
預期在2周內,對本校學生進行調查,得出有價值的信息,并能對其整理和分析,準確地反應本校教學質量在學生心中存在的不足,并針對性的提出改進建議,同時完善和提高學校教學質量在學生心中的滿意度。
另外,通過本次調查,鍛煉我組成員的實踐能力,交流合作能力,從而更加理解專業課知識,能夠很好的應用在實踐中。雖然在調查中會存在很多困難,最后結論也有可能出現偏差,但我們相信我們會努力的做好,我們積極地參與就是我們期待的結果。
八、經費預算
問卷費用:0.2元*100份=20元
教育質量報告11
一、高度重視機制建立,確保義務教育均衡發展高效推進
一是高度重視,加強領導。區政府成立了由區長為組長、分管副區長和區教委主任為副組長、區政府相關部門一把手為成員的創建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在區教委,由區教委主任兼任辦公室主任,負責日常創建工作。同時成立建設項目協調工作組,確保工程項目順利推進。區委、區政府多次召開專題會議,研究制訂了創建工作實施方案,召開了全區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工作推進會,明確了區政府各部門工作責任,分解了創建目標任務,按照均衡發展專項規劃抓落實。
二是制定方案,打表推進。區政府及時研究制定并下發了《關于印發綦江區創建國家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區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綦江府發〔20xx〕19號),對創建工作及時作出安排部署,確定了我區創建國家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區項目推進的辦結時間,區級相關部門和單位(學校)嚴格按要求打表推進。
三是明確監督、嚴格問責。我區建立了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責任、監督和問責機制,由監察局牽頭負責,嚴格落實各項工作措施。
二、不斷深化教育綜合改革,大力實施素質教育,促進教育內涵發展
在市、區各級政府的關心指導下,區教委敢于擔當,主動作為,認真貫徹十八大深化教育綜合改革戰略部署,在全市范圍內率先以區委、區政府名義召開全區教育綜合改革報告會,將專項改革上升為區級戰略部署,爭取形成區域推進教育領域綜合改革的新模式,為全國農村區縣教育改革探路。
一是變單一強力推進改革為多元化自主改革
遵循“政府主導、教委主管、學校主體、教師主人”原則,由學校根據校情自主選擇項目,征集改革項目100余項,實現項目動態管理,定期優化淘汰,增強了改革的自主性和有效性。尊重學校辦學自主權。將30%的獎勵性績效工資劃撥學校自主制定政策發放。精簡年度考核指標60%,減少對學校辦學行為干擾。指導南州中學等24所試點學校自主制訂發展規劃,實現一校一目標,一年一診斷,一校一評價。區委、區政府牢固樹立了教育的出發點和歸宿點是為人終身學習、全面發展、愉快工作、幸福生活奠定基礎的科學教育政績觀;把教育綜合改革納入區委區府工作重點。區教委提出了“辦好每一所學校,關注每一位師生”的辦學指導思想;樹立了“健康尊嚴,張揚個性”的先進辦學理念。全力推進教育綜合改革的不斷深化,學校的教育觀得到了優化、更新,校長確立了先進的辦學理念,教師樹立了符合素質教育要求的教育觀,家長形成了正確的成才觀,達到了辦學理念的均衡。
二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益,促進教學質量均衡
推進課堂教學改革,建立有效課堂,提高課堂教學效益。經過實踐,創造出了10多種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課堂,學生成了學習的主人。自主學習的課堂改變了學生的學習方式,學生不但愛學習,而且會學習,學習興趣空前高漲,大批農村孩子的學習心理、學習品質、學習方法都有了很大的變化,他們敢于質疑,敢于發表見解,敢于超越教材,敢于超越教師,敢于創造性地解決問題。
三是城鄉共享課程資源,促進課程開設均衡
整合體育、藝術、科技、勞技等課程資源,課內與課外相結合,選修與必修相結合,在所有學校廣泛實施2+X項目,培養伴隨學生終身的兩項體育技能、一項藝術特長,培養學生科技創新興趣、勞動和閱讀習慣。增強了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實現了農村學生享受體育、藝術、科技、勞技專業教育的公平和學生個性發展的公平;編寫了校本教材,免費提供學生使用;充分利用網絡資源,構建了全區城鄉教師共享的數字課程資源庫,做到每所學校有數字校園,每位教師有工作室,解決了農村學校課程資源瓶頸問題,做到了優勢互補,資源共享。經過幾年的努力,城鄉學校開齊開足課程的比例大致相當。
四是改革學校評價制度,促進發展機會均衡
“以入口定出口”,“從起點看變化”,全面實施了素質教育質量發展性增量評價,農村學校有了奔頭,充分挖掘自身優勢,深化課程改革,實施素質教育,教育質量明顯提升,30多所農村薄弱學校在區教委的'素質教育質量目標考核和辦學水平評估中獲得一等獎,成了硬件不優辦學水平優的學校。近兩年全區義務教育階段的招生數據顯示,除農民工子女入學和居住地變換正常轉學外,擇校現象在我區已基本消失。實施“指標全到校、綜合素質評價、多元錄取”的中考錄取制度改革。將高中學校計劃內招生指標劃分為綜合錄取、多元錄取、誠信推薦錄取三類,各占88%、10%、2%。重點高中綜合錄取計劃內指標均衡到校,城鄉學生升入重點高中機會均等,多元錄取、誠信推薦,特長學生升學機會公平,進一步促進城鄉教育均衡發展。
五是成效初顯,示范引領
綜合改革案例全國表彰。《區域推進農村地區課程改革》教研成果被國務院評為基礎教育最高獎—國家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多元協同全面深化課程改革》案例被21世紀研究院評為第四屆地方教育制度創新最高獎—優勝獎,是全市迄今唯一獲該獎項的單位;改革經驗各級會議交流,《中國教育報》專題報道綦江探索。素質教育督導工作經驗6次在全國會議和國際會議上交流,并2次舉辦全國素質教育督導評估研討會。創新課堂教學“五步教育督導法”,得到國務院督導辦充分肯定,市教委印發專報全市推廣。
在全國率先實施學區自治試點,得到教育部、市教委高度關注。
三、大力推進學校布局調整,解決人民群眾入學難問題
區規劃局在組織編制《綦江區城鄉總體規劃》以及指導各鎮編制鎮總體規劃時,在用地布局上,保證優先考慮中小學用地,并根據規劃人口合理確定各類中小學用地規模,確保學校滿足使用要求,推進教育均衡發展。區國土房管局堅持按照特事特辦、專人專辦、限時辦結原則,對學校教育用地予以大力支持。在解決學生就近入學時:
一是科學合理劃定招生區域。區教委統籌,各學區、學校提前半年調查轄區內適齡兒童入學數據,及時劃分招生區域,及時制定招生程序、及時確定招生對象。
二是妥善解決流動人口子女入學。劃定就讀學校,解決隨遷子女、進城務工子女、拆遷戶子女、中途返回戶籍地子女入學問題。
三是保障殘疾兒童接受教育。推進全納教育,使每一個有接受教育能力的殘疾兒童少年均能接受合適的教育。特殊學校就讀、隨班就讀、送教上門三種方式確保殘疾兒童接受教育。
四是堅持普通高中招生指標到校。根據初中學校生源數量、學生就讀習慣等因素,把每年高中招生統招計劃85%劃分到初中學校,很大程度解決了義務教育擇校難題。
五是完善學生資助政策。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入學實現“零收費”,為低保、貧困、孤兒、殘疾等貧困家庭的學生提供困難學生生活費補助,并實現義務教育營養改善計劃全覆蓋,建立起從學前教育到大學的資助體系,保障所有適齡兒童不因貧困而失學。
四、加大教育經費投入,確保三個增長達到國家要求
區政府將義務教育全面納入公共財政保障范圍,逐年提高區級財政支出中教育支出所占比重,確保教育經費“三個增長”、“兩個比例”落實到位。落實教育費附加征收政策和政府土地出讓收益、城市建設配套費等政府性收入按一定比例計提取教育資金。區財政局千方百計拓展經費渠道,保障全區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資金投入的同時加強資金監管,發揮財政資金的最大效益,確保每一分錢都用到刀刃上。近三年,基本做到了教育經費“三個增長”和“兩個比例”。每年財政按教職工工資總額的1.5%預算教師繼續教育經費,學校按不低于公用經費的5%安排教師培訓經費,近三年累計投入教師繼續教育經費1027萬元。在教育經費使用上,重點向農村邊遠薄弱學校傾斜。多渠道籌措教育經費,近三年,累計征收撥付城市教育費附加9090萬元,征收撥付城市建設配套費8504萬元,從土地出讓凈收益中計提教育資金11743萬元。20xx年11月市綜合督導指出20xx年我區“實際欠撥教育經費10680.2萬元”,現已全部整改到位。
五、加快學校基礎建設,確保基本辦學條件到達要求
我區在20xx年政府投資項目的基礎上新增教育類建設項目11個,其中整體遷建項目4個,改擴建項目7個,總投資2.3億元,新增校舍面積約7.5萬平方米。該批項目于20xx年5月啟動建設,目前有1所學校已完工,10所學校完成主體工程,預計20xx年底即可完工。同時,按學校標準化建設的要求,本著高效節約的原則整合學校資源,以保證達到要求。在精細化管理學校附屬設施項目建設中,趕水中學、羊角學校等27個寄宿制學校建設項目加快推進,總投資6845萬元,可讓3000多名學生住宿,有效解決邊遠學生“就學遠”的難題。另外,還科學布局了蓮石中學、民族小學等24個教師周轉房建設項目,總投資2360.5萬元,可解決500余名邊遠學校教師住宿難題,讓邊遠學校教師“分得來”、“留得住”。
六、抓好教師隊伍建設,增強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后勁
一是統一城鄉編制標準,建立教師補充長效機制。區教委根據生源變化情況,及時調整各中小學教職工編制標準報同級編制部門核定,城鄉統一按小學1:19、初中1:13.5的標準核定,村小及教學點按班師比1:2的標準據實配備。20xx年印發《關于教育衛計系統補充工作人員的意見》明確了通過公開招聘、考核招聘、特崗計劃招聘等形式每年補充教師300名左右的長效機制。20xx年公開招聘補充教師272名(其中特崗計劃招聘音體美教師26名),20xx年招聘教師219名(實驗員15名,信息技術、綜合實踐20余名),有效解決了中小學體藝學科教師緊缺矛盾。新進教師優先向農村學校和薄弱學校傾斜,充實和提高了基層師資力量和素質,保證各學校開齊開足課程。
二是政策傾斜支持農村,吸引教師留在基層。20xx年實施義務教育階段學校績效工資時,結合綦江區情,根據學校地理位置、交通和艱苦程度,對邊遠農村學校教師每月100—450元農村教師津貼的基礎上,嚴格執行國家鄉村教師崗位生活補助政策及街鎮工作補貼,全區鄉村教師津補貼最高達每人每月1200元,居全市最高水平,有力促進城鄉師資均衡配備。極大鼓勵了山區教師的工作積極性。此外,我們還在職稱評定、崗位晉升等方面向廣大基層學校傾斜,對有村小和農村學校任教經歷實行加分政策,鼓勵更多的優秀人才留在基層,扎根山區。邊遠學校教師“招不來、派不去、留不住”的現象逐步得到改善。
三是骨干名師帶動成效顯著,促進教師專業成長。從20xx年起,開展區級名師、學科首席教師和校級骨干教師評選,對評出的區級名師、學科首席教師、校級骨干教師實行嚴格的管理與考核,不搞“終身制”,并對三類骨干教師給予每年3000元、20xx元、1000元的經費鼓勵。組織特級教師、骨干教師每學期開展“送教下鄉”、“送課下鄉”等活動,帶動、引領和輻射基層學校和山區教師,促進共同成長。
四是率先探索教師管理模式,引導師資有序流動。20xx年全區率先在全重慶市成立“教育人才管理服務中心”,將“學校人”變成“系統人”。20xx年制定了《關于印發綦江區教育系統教職工調配管理辦法的通知》,對教師流動的原則、程序、辦法進行了明確。20xx年通過支教、頂崗學教、巡回走教、校際交流等方式交流教師259名(其中:鄉鎮間調動25人、城區考調71人、秀山支教8人,校際交流155人),教師交流面已達5%。建立了“城鄉結對”、“聯盟學校”共同教研等“柔性交流”,開展了年輕后備干部異校提拔、掛職學習制度,鼓勵優秀骨干教師到其他學校掛職鍛煉。
五是實行了校長任期制,建立了校長交流制度。20xx交流輪崗校級干部114名,校級干部交流面達28.4%。我區還強化了綦江區教師進修學校建設,多方支持爭創教師進修學院,啟動教師繼續教育學分銀行管理,得到市教委和教育部的充分肯定。全面實施義務教育學校干部、教師集中80學時的集中培訓學習。
七、發揮教育督導作用,對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正確導向。
按照國家《教育督導條例》、《重慶市教育督導條例》的要求,區政府于20xx年7月成立了綦江區教育督導委員會和區人民政府教育督導室,并在全區建立了督學責任區制度,確保教育督導長效推進。任命各類督學75名,建立起責任片區督學制度、督學公示制度,工作管理進一步完善。貫徹落實市教委“減負提質”十項規定,進一步規范辦學行為,減輕學生課業負擔,促進課堂教學效益提高。依法依規開展鎮街教育督導和學校素質教育綜合評估,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教育質量不斷提高。
教育質量報告12
五原縣被確定為20xx年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樣本縣,四所初中學校、十四所小學被確定為樣本校,被抽取樣本學生599人,實際參加數學測試和相關因素問答的595人,參加體育測試的578人;參加問卷填答的校長18人,班主任93人,數學教師56人,體育教師32人。依據《20xx年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內蒙古自治區監測工作實施方案》、《20xx年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組織工作手冊》、《20xx年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現場操作手冊》、《20xx年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抽樣系統操作手冊》和內蒙古自治區義務教育質量監測培訓會議精神,精心安排部署,認真組織實施,圓滿完成了監測任務。現將具體工作總結如下。
一、周密部署、精心安排
(一)組織工作到位
1.20xx年4月22日接到我縣被確定為20xx年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樣本縣通知后,4月23日教育局下發了《關于做好迎接國家教育質量監測有關工作的通知》,對監測工作進行了初步安排部署,并下發了相關文件資料,4月24日教育局召開黨委會,研究成立監測工作組織機構、制定實施細則等相關事宜。
2.5月8日,政府辦下發了《五原縣20xx年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實施方案》,成立了政府分管縣長為組長,教育局局長、政府辦副主任為副組長,保密局、衛生局、食藥局、行政執法局、交警大隊、供電局、公安局、政府教育督導室、教育局領導班子全體成員、各樣本校校長為成員的義務教育質量監測領導小組,加強了對義務教育質量監測的組織領導和協作機制建設。義務教育質量監測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教育局,辦公室主任由政協副主席、教育局局長尚曉龍擔任,辦公室下設實施組、保密組、聯絡組、信息報送組、保衛組、后勤保障組。各樣本校依據《五原縣20xx年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實施方案》,制定本校的實施細則,成立了相應的組織機構。
3.按照《20xx年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組織工作手冊》有關要求,精心安排測試工作人員,我縣共安排現場測試工作人員312人,其他工作人員41人。
4.全縣統一標準、統一規格制作了宣傳橫幅、現場測試辦公室門簽、保密文件柜標簽、測試教室門簽以及測試學生座簽等,設置并公布了社會監督專線。
(二)動員、宣傳、培訓工作到位
五原縣實施工作領導小組先后組織6次集中培訓。
1.5月4日召開了全縣義務教育質量監測動員會,參加會議的人員有:教育局領導班子成員、各股室長、政府教育督導室全體成員、責任督學及樣本學校校長、副校長、信息員、非樣本校校長。動員會由政府教育督導室主任田福栓同志主持。會上,縣政協副主席、教育局長尚曉龍作了動員講話,教育局副局長崔誠宣讀了《內蒙古自治區五原縣義務教育質量監測實施細則》(初稿),就做好五原縣義務教育質量監測工作進行了安排部署。政府教育督導室主任田福栓就義務教育質量監測組織工作有關事宜進行了解讀說明,強調了義務教育質量監測的主要工作和時間節點。教育局教育管理辦主任屈虎明輔導了義務教育質量監測抽樣系統工作流程,強調了信息上報有關工作。
2.5月20日上午在第五中學多媒體會議室召開了全縣義務教育質量監測培訓會。參會人員有:20xx年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五原縣教育局領導小組成員;政府教育督導室專職督學和全體責任督學;教研室全體人員;18所樣本校的校長、分管教學的副校長、司時員、保密員及全體測試人員。會議由教育局副局長崔誠主持。培訓會上,教研室主任秦慧珍解讀了20xx年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工作人員職責并進行了工作程序培訓,組織觀看了《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宣傳視頻》、《20xx年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數學測試現場操作程序視頻》、《20xx年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體育現場測試操作程序視頻》。縣政府教育督導室主任田福栓強調了20xx年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重點環節工作及應急事件處置辦法。縣政協副主席、教育局局長尚曉龍進一步明確了國家開展義務教育質量監測的目的、意義,強調了相關工作紀律和要求。
3.5月28日召開了校長工作會議,對25日至27日領導小組檢查各樣本校中發現的問題進行了強調,對下一步工作進行了安排和部署。
4.6月xx日,召開了質量監測考務工作會議,各監測點校長、教學副校長、責任督學參加了會議。會上教育督導室主任田福栓就前期準備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反饋,并提出整改意見。對各種可能出現的情況進行了預設,并明確提出解決辦法,對宣傳氛圍的營造、各類監測室的選定、安全保衛等工作做了細致的'安排,要求各樣本校對學生的檢錄、應對意外事件的發生進行提前演練。對監測點各類工作人員職責予以明確和強化,嚴防在監測試過程中出現違規違紀事件的發生。
5.5月18日和6月8日,督導室對責任督學進行了集中培訓,強化了責任督學的責任意識,提高督查水平。
6.各樣本校采取分散和集中培訓相結合的方式,對測試工作人員進行規范培訓,其中集中培訓不少于3次,6月17日,各樣本校組織測試人員進行了考前工作培訓。各樣本校采用懸掛宣傳標語、校信通、觀看宣傳視頻等多種形式,對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工作進行宣傳。
(三)信息上報及時準確
按照《20xx年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抽樣系統操作手冊》,及時準確上報了學校、教師和學生信息。4月27日我縣上報了所有義務教育學校信息。4月29日我縣有18所學校被抽樣為義務教育質量監測樣本校,我縣進行了抽樣結果確認。5月4日,我縣向各樣本校下發了監測點編碼和登錄賬號,5月11日18所樣本校均完成了學生信息和教師信息上報工作,教育局審核學校上報的相關信息后,于5月12日提交。
(四)檢查指導工作到位
1.五原縣政府教育督導室先后下發了4個文件,對質量監測組織工作、監測工具接送和現場操作工作進行了認真細致地安排部署,并按照時間節點和工作任務要求,組織專職督學和責任督學多次深入樣本校檢查指導。
2.6月4-5日,市政府教育督導室秦建軍主任一行深入我縣對各樣本校的準備工作情況進行檢查指導,并進行了意見反饋。
3.6月9-11日,內蒙古自治區督導評估中心郭天祥主任、孫梅老師、市政府督學任保華一行對五原縣測試工具保密情況和各樣本校的準備工作進行了專項檢查,并進行了現場指導。
4.6月xx日各責任督學深入各樣本校對測前準備工作進行了全面排查;區、市兩級巡視員監測前三天來到我縣,對所有樣本校的準備工作進行了現場指導。
(五)保密工作到位
6月8日監測工具到達我縣后,及時送到縣委機要室進行保管,在縣委機要室保管期間,嚴格履行出入庫登記手續和值班交接手續,6月18日監測工具專車接送到樣本校后,采用保密柜雙人雙鎖管理,嚴格履行出入庫登記管理。
二、嚴密組織、有序推進
1.測試當天,為保證監測工具的保密性和測試工作順利進行,我們對監測工具領取時間、人員、車輛進行了科學安排,領取時間從早上6點開始,7點結束,按照路程遠近分四批進行領取,領取人員為責任督學、校長和保密員,領取監測工具包的整個過程是在區、市兩級巡視員的全程監督下進行,無違紀違規現象發生。
2.6月18號測試當天,學校在試卷的接收、保管、開啟、封裝等環節和監測過程,嚴格按照國家監測流程進行操作,所有樣本校測試工作安全、順利 、規范,沒有發生安全事故、應急事件、泄密事件。
3.為了及時掌握各學校測試過程的基本信息,要求各學校在監測工具安全到達學校入學校保密柜,上下午的監測工作結束、監測工具安全送達機要局后的四個節點,向領導小組匯報。
4.為了保證監測工作順利進行,在區市兩級巡視的同時,政府副縣長包巍,政協副主席、教育局局長尚曉龍親臨學校檢查指導,教育局同時派出四個巡視組,對所有的樣本校都進行了檢查,沒有違規違紀現象發生。
5.6月18日下午測試結束后,各樣本校專人專車將監測工具送到縣委機要室。6月19日早九點,在區市兩級巡視員監督下,專人專車從縣委機要室將監測工具送到機要郵局,完成了監測工具郵寄工作。
三、注重細節、彰顯特色
1.政府重視,協調有力
政府副縣長包巍同志親自組織召開有關部門協調會,明確各部門在教育質量監測過程中的職責,安保人員由公安局統一配備,醫護人員由衛生局統一配備,保障了監測工作的安全。測試前一天和測試當天,包縣長親臨現場指導工作。
2.教育局組織有方,安排到位
教育局領導班子成員分別擔任專項工作組組長,參與了監測的整個過程。
3.督導室注重細節,強化指導
動員部署、信息報送、監測點布置、組織實施等各個環節,督導室都提出了明確具體的要求,并進行了多次跟蹤督查。
4.各樣本校組織嚴密,操作規范
在整個監測工作的實施過程中,各樣本校做到了領導重視,組織協調工作到位,宣傳工作到位,培訓工作到位,訓練工作到位。第三中學準備工作細致充分,校內集中培訓5次,培訓后對監測工作人員進行了工作職責和操作程序的考試。第二小學利用家長會讓全體家長觀看了《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宣傳視頻》,使全體家長充分認識到國家開展義務教育質量監測的目的意義;利用體育課多次進行xx米折返跑規范訓練,測試中樣本學生取得了較好的成績。瑞峰小學開展校內集中培訓5次,并利用《荷雅校報》、教師會、國旗下講話、校信通等多種形式廣泛宣傳國家開展義務教育質量監測的目的意義、內容程序等。第四小學采取理論培訓與實訓模擬相結合的方法,多次對師生進行規范培訓,并與牧羊海中心校進行了捆綁式模擬訓練。
總之,由于縣政府高度重視,教育局周密布署,督導室督查指導,學校認真落實,使我縣質量監測工作順利圓滿完成,客觀地反映了五原縣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數學和體育健康水平,為國家教育決策提供真實、有效的數據信息,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教育質量報告13
為了更好地落實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理念,進一步推動初中教育改革的工作進程,確保數學考試能夠準確地評價學生,現對這學期期中考試進行客觀真實的分析,及時發現問題,選擇有效措施,爭取在20xx年中考取得更好的成績。現將九年級試卷分析如下:
一、試題的評價
1、命題類型
全卷由23道題組成,嚴格控制基本技能題的難度,適當增加體現過程方法的題目,增加學生自主選擇和個性化的問題;試題按“新課標”中新的教學要求進行命題,貼近教材的呈現方式,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試卷注重目標層次和內容結構,注重思想方法和新背景中解決問題能力的考查。由三個大題組成,其中,第一大題:選擇題,共8題,24分;第二大題:填空題,共7題,21分;第三大題:解答題,共8題,75分;全卷滿分120分,考試時間100分鐘。
2、命題范圍:
試卷的考查內容涵蓋了人教版九年級數學前四章及第五章前四節的主要內容,各領域分值分配合理,具體如下:
3、試題難度
本卷中不同難度試題的比例基本合理,容易題:中等題:難題的比例為7:2:1,這樣的比例符合初中畢業學業考試的要求。
4、試卷特點
(1)試卷貼近教材,覆蓋面廣,重視對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考核,并通過重點知識和重點內容自主研發試題,既體現教材的作用,又考查基本問題中的過程和方法。總體難度不大,非常靈活。
(2)試卷層次分明,難易有度。全卷試題總體上從易到難構成了三個臺階,分別是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過程和方法、數學思考和問題解決。
(3)強化對數學的理解和思維能力的考核。試卷通過新的試題情景和呈現方式,給學生提供有一定價值的`問題串,引導學生觀察、操作、解釋、比較、探索、思考和解決問題,結合考試過程考查學生的數感、算理、幾何語言轉換、說理、數學思想方法、解題思路等。
(4)反映新的評價要求和試題對教學的導向作用。重視合情推理,注意聯系實際,關注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試題貼近新的課標要求和新的理念,適當降低了有關技能的難度。
二、試題解析
1、立足教材,體現雙基。試題基本上源于課本,能在數學課本和課程標準中找到原型。如第1、3、4、5、6、8、9、11、12、13、14、16、18、19、21、22、題,與以往比有所增加。
2、適當控制了運算量,避免繁瑣運算。在考查計算時,減少運算的難度,重點考查算理。即對運算的意義、法則、公式的理解。如第1、2、3、12、題。
3、突出考查基本圖形的認識和基本方法的分析。如第7、11、17、18、20題,考查學生對圖形本質的理解和說理的邏輯性、準確性和完整性。第3、8、9、14、16、題通過圖形與變換的結合,強化數與圖形的聯系,使基本作圖、問題轉換、推理能力的考查結合在一起。
4、設計了考查數學思想方法的問題。如第8、9、14、16題,滲透了的數形結合思想,第2、6、13、25題中的方程思想,第3、7、10、19題的變換和轉化的思想方法等。
5、關注數學應用的社會價值。全卷帶有實際意義的應用問題第5、6、15、20、23、題,占總分的30%。這些試題中所設臵的背景都是學生熟悉的和可以理解的。這些問題重在用數學的方法解釋生活中的現象,以及用數學模型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6、考查學生的閱讀理解和合情推理、操作探究能力。如第22題,需要讀懂題目的要求和圖形中的信息,并運用數學方法進行合理的解釋。
三、對今后教學及中考復習的啟示:
(一)存在的主要問題
學生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有:
1、基礎知識掌握的不扎實,對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基本數學思想不能熟練、準確的掌握和應用。
2、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較弱,對綜合性較強的題目解答出現偏差較大。
3、部分學生的表述能力較弱,導致因書寫亂、不規范失分。
4、缺乏實際應用問題的背景經驗,在解答聯系生活和社會的實際的問題時,出現理解困難,導致解答失誤。
教師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有:
1、忽視對基礎知識的落實,對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基本數學思想訓練落實不到位。特別是對學習困難的學生落的不實。
2、復習過程中存在過偏超難現象,導致學生在解答基礎題目時反而失分。
3、對學生的書面表述能力培養不夠,導致學生表述能力不高、書寫較亂。(可能有些老師認為那是語文老師的“管轄”范圍,與自己無關)
4、對學生的綜合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訓練不到位。
四、教學建議:
1、重視“雙基”訓練
①把好計算的準確關:平時計算時要強調穩,分步計算,注意檢查。
②把好理解審題關:平時教學中要加強訓練,題意不清,不急于動筆答題。
③把好表達規范關:一是注意表達要有邏輯性,推理要力求嚴謹;二是要書寫整潔規范。教學中不必將“演繹推理”提早于教材的要求,但呈現形式可以提前出現,讓學生在經常接觸中不斷熟悉。
2、重視回歸課本、回歸課堂
中考試題多來源于課本或從課本的基本要求出發加以拓寬,而不是加深,這樣將更好地指導我們的課堂教學。我們要逐步改變“老師講,學生聽;教師問,學生答;及大量演練習題”的數學教學模式,應引導學生從生活經驗出發,親歷數學化的過程。我們必須關注當前課改的新理念,給學生以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時間、空間,使學生在自己探索、親身實踐、合作交流中解決問題。我們在平時的數學活動中應摒棄“重結論,輕過程”的思想,引導學生積極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和探索過程,重視數學思想方法的教學,從而促使學生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逐步培養閱讀、理解、分析、探求的能力。
3、重視問題變式訓練(一題多變、一題多解)
在問題變式教學中,教師或通過對命題結論的改變,引出新命題;或通過對命題條件的改變,引出新命題;或通過特殊到一般聯想,引出新命題;有時還可以引導學生思考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這一問題有哪些特例,還能否推廣,它的反面情形如何,逆向思考結果怎樣,與其相關問題結合起來情形如何。這樣的變式訓練不但有利于學生更好地把握數學知識的本質內涵,而且也是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有效途徑,從而可以有效地提高解決開放探究性問題的能力。
4、重視數學活動和課題學習
數學活動和課題學習是新課程、新教材的特點和亮點之一,但在實際使用時,走過場,流于形式,甚至不加處理的現象非常普遍。事實上,開展數學活動和課題學習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重要途徑,數學活動和課題研究活動,能引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學生在開放性的環境中搜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能有效到鍛煉和發展學生的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能促進學生的創新意識發展,這些都是解決開放探究性問題所必備的。
本次考試已經結束,但它的導向性將作用于今后的教學全過程。我們應全面總結本次考試的成功與不足及發現的新問題,堅持課程標準和教學實際相結合;堅持教師教學行為的轉變和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更好地服務于課程改革,更好地引導課堂教學,為提高我縣的教學質量而不斷努力。
教育質量報告14
20xx年9月9日,在xx教育質量分析會暨教育工作會議上,x局長就全縣發展、教育質量、新學期工作重點講三點意見,使與會的每位校長都受益匪淺。結合我校的具體情況自查自糾,發現還存在以下問題:
1、教學中缺乏學習。
當今教育科研發展日新月異,新思想新理念層出不窮,教師自身原有的知識不斷老化、僵化,因此需要不斷學習來更新知識,才能更好完成教育教學任務。教師們每天忙忙碌碌,埋頭苦干,家、校、教室三點一線,備講輔批考兢兢業業,但卻缺乏足夠地學習。“活到老,學到老”決不是一句空話、大話、套話,每位老師都要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并嚴格踐行之。
2、工作作風不夠細。
一個學校要想抓好教育教學質量,必須要有細致地工作作風,“向細致要質量,向細致要效益”,“細節決定成敗,細節鑄就輝煌”,抓好細節不放松,一切從細微處發力,細細致致,認認真真,才能扎扎實實搞好每個環節的工作,這一點我們做得還不夠。
3、各項管理制度不明,制度執行不夠好,紀律要求不夠嚴。
嚴格規范的管理制度再加上不折不扣地認真執行,方能使各項工作井然有序地順利進行。我校存在管理制度不夠明確具體,過于簡單粗糙,另外在實際執行中還存在要求不嚴現象,因為是老同事、老部下、老朋友,所以執行起來小有折扣。
4、辦學目標不夠明確,未能妥善處理好素質教育與教育質量的關系。
我校于新學期中開展了“唐詩背誦”和“珠心算”特色教育,深受廣大群眾好評。但是怎樣才能做到素質教育和教育質量兩手抓,兩手都要硬呢?這是一個嶄新的課題值得我們去研究。素質教育與教育質量應該是相輔相成,互相促進,密不可分的關系,任何把素質教育和教育質量割裂開來的觀點是非常錯誤和有害的,但在實際操作中確需要廣大老師耗費大量地精力去優化教育教學過程,方能達到預期的`目標,這也是我們今后的努力方向。
5、教學管理方法不夠科學,不能建立一套科學、實際、扎實、有效地評價機制去管理教學,管理教師,去衡量工作的優與劣。
“以德治校,以人為本,以身作則,以學育人”是各級各類學校始終不渝的工作方法,我們也進行了積極主動地嘗試探索,但目前來看還不夠成熟,不夠完善。
教育質量報告15
在園領導的正確指導下,圓滿地完成了各項教育教學任務。這其中的點點滴滴值得大家反思、總結,同時也將促進今后更好地開展工作。
一、加強學習,讓老師們在學習中感悟,提高教師的業務素質
1.加強教師的思想政治教育和職業道德教育,每周星期四中午為業務學習日,大家加強了教育理論學習,促使教師樹立正確的教育觀,明確方向,解放思想,轉變觀念,大膽創新。
2.拓展學習的時間、內容空間,組織好不同層次的業務學習。
除集體學習之外,還引導教師自主學習,業余學習,每周一篇學習筆記。給他們羅列讀書目錄,讓她們選擇。學習內容涉及政治、經濟、文化、藝術等;還有專業理論、專業技能的學習,既有最新信息的傳遞,又有已有經驗的交流,讓教師通過學習,不斷吸收新信息,新知識,不斷地調整、充實自己,既提高了老師們的文化底蘊,又促進了專業成長。
3.以“請進來走出去”的方式學習。“請進來”就是抓住每一次外出學習、觀摩的機會,到本市、外地一些幼兒園觀摩活動,聽講座,讓教師走出去,看一看,學一學,開闊思路。本學期大家走出去累計10多人次。“走出去”就是把教育專家請進來指導大家的工作,以此快速提高實踐操作課程的能力。通過學習,教師的教育觀念不斷更新,逐步樹立起了解幼兒,理解幼兒,尊重、信任幼兒,關心、激勵幼兒的觀念,明確了幼兒身心各方面是一個整體。
二、加強教研力度,讓老師們在實踐中收獲,努力提高教學質量
1、認真做好各類計劃制訂工作。大家依據《幼兒園教育綱要》、《幼兒園工作規程》,中的幼兒園教育目標,再結合本園的實際情況和教學特點,在活動整合課程的基礎上,設置適合我園的園本課程作為補充。再根據大家設置的課程制定確立具體教育目標、幼兒發展目標、以及各層次的目標,把目標落實到各類計劃中去,再把計劃分解到新提出的、預成的、和生成的主題教育活動中去。這樣大家的計劃就更趨科學、更趨系統、更趨完善。大家的軟件資料很完善,教育局領導評價說:“應有盡有”。
2、抓好集體備課,發揮團隊作用。每個年級組每周一次的集中備課,鼓勵老師們分析教材,挖掘教材,針對不明確的,有異議的地方,互相探討、相互指導,改變教學策略;根據幼兒的不同發展水平,設計不同的教學形式。有效地解決一些實際問題,教育教學水平有大幅度提高。
3、優化課堂教學,提高教學質量。為加快我園師資隊伍建設,促進教師專業成長,培養和造就一批骨干教師,促進我園教師隊伍整體素質和教育教學質量的全面提高提高課堂效率,4月份大家進行了全園教師上課比賽。老師們在課堂中注重激發幼兒的主動性、創造性,更多地以師生互動的方式進行教學,有集體、分組、個別等形式;盡可能多地提供各種材料、用具,讓他們多看、多摸、多聞、多想、多動,讓他們在操作實踐中獲得經驗,獲得豐富的感性認識。這次活動老師們上出了水平,顯示了能力;對于課堂的各個環節的把握越來越有條不紊,切實提升了老師們課堂的駕馭能力。
4、加強教師技能技巧訓練,為教師構筑施展身手的平臺。
3月份開展了環境布置特別是主題墻布置展示,努力創設與幼兒教育相適應的良好環境。“環境即課程”,大家著力建設園內走廊文化,根據季節、節日、教育教學主題及時更換。幼兒園各個區角,都根據相應的大小設置成幼兒喜歡的、操作性、互動性很強的游戲角,讓孩子走到哪兒都能有所玩,有所收獲,使幼兒在快樂的生活中獲得發展。
4月舉行了教師自編幼兒體操及教師表演幼兒早操比賽。首先老師們為了豐富幼兒早操鍛煉內容,增強幼兒早鍛的興趣,小、中、大班都將幼兒早操重新進行了編排,從音樂的選擇到動作的變化,都經過反復推敲、揣摩,最終才編排出韻律明快、動作優美的幼兒早操。每天,孩子們聽到早操音樂,立即會振奮精神,抖擻地隨著音樂節奏跳出優美舞姿,看得出孩子們對大家編排的操節很感興趣,因為直到學期結束,他們都能興致勃勃地認真做操,達到了鍛煉身體和愉悅身心的目的,比賽活動大大提高了老師們的帶操質量。
5月份開展了校園藝術節。為進一步豐富校園文化生活,營造積極向上、格調高雅、健康文明的效應文化氛圍,展示藝術教育成果,我園成功組織了幼兒園的`“兩節”(校園藝術節、六一節)活動。為使活動能扎實、高效、有序地開展,各年齡班制定了詳實的活動方案,本屆活動主題為“快樂、幸福、文明”,各班老師排練了精彩紛呈的文藝節目。活動具有藝術性、觀賞性、游戲性、趣味性、親子性,教育性強,適合孩子的年齡特點;展現了老師、幼兒、家長的藝術才華;獲得了圓滿成功!大家的“兩節”活動方案喜獲如皋市一等獎。
6月份進行了自制玩教具的比賽。
中班年級組舉行的“秸稈變變變,創意無極限”“小手拉大手”親子創意活動,300多名家長和孩子一起,利用農村唾手可得的麥草、稻草——這一實用、環保的材料,制作了草籃、稻草人、草屋、草蜻蜓、草蝴蝶、草魚、草龍、草馬、草長頸鹿......等等,花草魚蟲、亭臺樓閣,組成一個秸稈農莊。
中班還發動家長帶來費布制作了“民族大團結”(五十六個民族服飾吊飾)。在制作過程中,首先大家根據各民族的服飾特點,設計出相應的民族服飾圖片,利用彩色碎布剪、貼、縫在一塊圓形的布上,然后把圓形的布系在幼兒喜歡的呼啦圈上,可作吊飾、玩具、教具,一物多用。讓幼兒在游戲中認識各民族服裝,感受各民族不同服飾的美,從而激發幼兒愛民族、愛祖國的情感。這件作品被選送南通市參加玩教具制作比賽。
小班年級組利用廢紙箱制作的“迷宮樂園”,是一個神秘而富有樂趣的綜合性大型玩教具。迷宮外是黑色泡沫板雕刻的白色寫真畫,黑白分明,格調高雅,勾勒出港區日新月異發展的面貌。迷宮內是充滿智慧與趣味的四種探索性游戲。整個活動中,老師們積極組織、孩子們動腦動手、家長們興致勃勃,在合作與分享中感受著民間工藝的質樸與實用,體驗著創作和“變廢為寶”的快樂。
【教育質量報告】相關文章:
教育質量提升方案03-29
教育質量提升方案(通用16篇)04-25
教育質量提升方案范文(通用7篇)12-10
義務教育質量監測日工作總結04-01
小學教育質量提升工作方案(精選18篇)02-06
高中教育質量提升計劃方案范文(精選5篇)12-09
實施提升教育質量項目教學工作總結07-25
學校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的工作總結范文(通用8篇)01-07
報告員述職報告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