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貿市場調研報告
在現實生活中,越來越多人會去使用報告,我們在寫報告的時候要注意語言要準確、簡潔。在寫之前,可以先參考范文,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農貿市場調研報告,歡迎閱讀與收藏。
農貿市場調研報告1
相城區作為蘇州市區的北大門,自xx年建區以來,經濟發展保持了較快的發展勢頭,城市建設日新月異,“水城、花城、商城和最佳生態休閑人居城”的城市建設理念已深入人心,相城區正實現從偏僻農村向現代都市的華麗轉變。與人民群眾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城鄉農貿市場也隨著經濟社會的進步,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
一、市場建設基本情況
(一)基礎設施建設情況
相城區目前有大型農副產品批發市場1只,總面積85800平方米,攤位600只,門面300間,另有棚頂和室內農貿市場42只,其中棚頂市場9只,占農貿市場總數的21.4%,室內農貿市場33只,占農貿市場總數的78.6%。這些市場中縣城以上零售農貿市場1只,鎮級零售農貿市場10只,村級(社區)農貿市場31只。這42只農貿市場共計經營面積為91280平方米,共設計攤位數為2422只,共有各類門面房477間。
隨著城市發展,人口不斷增長,區、鎮二級政府加大了對農貿市場建設投入,特別是自xx年以來,相城區加大了對城鄉農貿市場升級改造的力度。xx年以前完成了對鎮級農貿市場的第一輪升級改造,基本解決了鎮級農貿市場從棚頂敞開式市場到室內市場的巨大轉變,而且各個市場的場內經營面積和攤位布局得到了較大提升和優化。xx年起相城區率先對村級農貿市場進行升級改造,計劃用三年時間通過新建和改建的方法升級改造村級農貿市場34只,截止xx年8月相城區已完成了32只村級農貿市場的升級改造任務。這些村級農貿市場通過升級改造,硬件條件得到了優化,超過50%的棚頂式市場升級為室內市場,場內攤位布局更趨合理,同時明確了市場主辦方的責任,調整了市場管理員隊伍,使市場管理水平得到了很大提升,著實方便了城鄉群眾日常生活需求。
(二)農貿市場管理情況
由于農貿市場建設資金投入較大,且投入產出回報率低,加上農貿市場作為公眾聚集場所,對管理者的管理能力要求較高,導致社會力量不愿意參與到農貿市場的建設中來,因此相城區的農貿市場主辦者主要以鎮村二級集體為主,相城區43家市場中,只有1家是私人投資建設。
通過幾年來對城鄉農貿市場升級改造,鎮一級農貿市場的消防、食品安全、消費者權益保護和市場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等各項管理制度得到了完善,尤其是市場信用分類監管工作得到了較好落實。每個鎮級農貿市場都在建造或改造過程中按照要求配備了消防栓和滅火器等消防器材,都有專門的食品檢測室,配備了食品安全檢測儀器,落實了專門的責任人。目前相城區11家鎮級農貿市場都是星級文明誠信市場,陸慕農貿市場還獲得了五星級農貿市場的榮譽稱號。
二、市場運行基本情況
(一)從業人員
批發市場共有從業人員1200名,其中農民1180名,占總數的98.3%。農貿市場內經營戶從業人員共有2295名,其中農民1767名,下崗工人228名,其他300名,占比分別為77%、10%和13%。農民是農貿市場內從業人員的主體,隨著城市化進程的推進,越來越多的失地農民在沒有更好生存技能的情況下,在農貿市場內尋找就業謀生機會。鄉村農貿市場在方便群眾生活的同時,更為一部分失地農民提供了生活保障,起到了為政府解決就業難題,維護社會穩定的作用。
(二)經營規模
通過多年的不斷升級改造,相城區亦出現了一批規模型的農貿市場。從市場成交額看,xx年相城區年成交額超過億元的市場有4只,占總數的9.3%,分別是生態園批發市場,陸慕市場、渭塘市場和黃埭市場;年成交額5000萬元至1億元之間的市場有5只,占總數的11.6%。從農貿市場經營面積大小看,經營面積5000平方米(含)以上的有5只,占總數的12%;經營面積在3000平方米以上5000平方米以下的市場有5只,占總數的12%。從市場經營從業人員看,生態園批發市場有1200名經營從業人員,農貿市場內從業人員超過100人的市場有6只,占總數的14.2%。
隨著城市建設的推進,人口集聚增長效益,還將培育出一批規模型的農貿市場,從而進一步帶動市場周邊的商業發展。
(三)肉、菜、魚重點商品銷售情況
xx年豬肉、蔬菜、水產三類重點農產品年成交量情況。xx年生態園批發市場豬肉銷售總量為20700噸,其中產自本省外市的為2700噸,占總量的13%,產自外省的為18000噸,占總量的87%;蔬菜年成交量為12700噸,其中本省外市的為37000噸,占總量的29%,產自外省的為9000噸,占總量的71%;魚年成交量為1200噸,其中產自本市的為100噸,占總量的8.3%,本省外市的為200噸,占總量的16.7%,外省的為900噸,占總量的75%。
xx年相城區農貿市場共銷售豬肉15829噸,其中從批發市場進貨總量為13407噸,占銷售總量的84.7%,通過屠宰場途徑進貨量為1387噸,占銷售總量的8.8%,其他途徑進貨為1035噸,占銷售總量的6.5%;xx年農貿市場蔬菜進貨總量為23639噸,其中從批發市場進貨量為18086噸,占銷售總量的76.5%,場地掛鉤為1693噸,占銷售總量的7.2%,其他途徑進貨量為3880噸,占銷售總量的16.4%;魚進貨總量為9564噸,其中批發市場進貨量為6850噸,占銷售總量的71.6%,場地掛鉤為1686噸,占銷售總量的24.6%,其他途徑進貨量為928噸,占銷售總量的9.7%。
從數據中我們可以看出,批發市場是農貿市場肉、菜、魚等重點農產品的主要貨源,農貿市場與生產基地直接掛鉤的量比重不高,而且隨著城市化進程的推進,農民自產自銷的情況將更加萎縮。
三、當前市場建設與管理存在的不足
盡管相城區建區以來農貿市場的數量和規模得到了較大發展,在滿足人民群眾日常生活需要方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我們應當看到當前農貿市場建設與管理中還存在一些問題,而且有些問題必須引起政府重視。
(一)缺少農貿市場專項規劃
農貿市場建設應當城市建設規劃同步,堅持規劃先行。沒有經過規劃,必然導致建設的無序。相城區目前還沒有關于農貿市場建設布局的專題規劃方案,一些地方出現了農貿市場總量過剩,發展過快,有些是重復建設的情況。就目前場內攤位和門店的經營情況看,居住人口沒有多大變化,但市場在成倍增長,加上各類超市、大賣場的急速開設擴張,必然形成僧多粥少的局面,表面上是方便了消費者,但對開設市場的主辦方造成了土地資源和經費浪費等諸多不利因素,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不能協調發展。隨著攤位和門店的空閑數量增多,管理成本也隨之增大,目前有一部分農貿市場存在大而空、中看不中用的情況,市場內攤位空置率達到50%以上,不僅造成極大浪費,群眾有意見,而且還為市場后序運作帶來一系列難題。
(二)現有市場布局與城市發展不相協調
1.農貿市場與居民生活區不配套。在相城區許多居住區離現有農貿市場距離較遠,群眾買菜不方便。這一情況導致在一些小區內出現了不少無照經營農副產品的車庫店和馬路流動攤,不僅影響城市形象,而且還帶來了食品安全隱患。
2.盲目追求建設規模。近年來建設的一些農貿市場越造越大,市場使用率低,華而不實。農貿市場建設不應過分追求規模,而應充分考慮便民性,堅持規模適中,布局合理,經營項目齊全,倡導市場內適度競爭。
(三)農貿市場企業化登記率不高
相城區42只農貿市場進行企業化登記的農貿市場共有17家,占總數的40.47%。其中鎮級農貿市場都是經過合法審批的`,權證手續齊全,因此11家鎮級以上農貿市場都有營業執照,但不少村級農貿市場因為歷史形成,事前沒有取得合法用地審批手續,不具備辦理營業執照所必須的產權證明手續,無法辦理營業執照,給今后市場管理帶來了難題。
(四)村級農貿市場管理不到位
大部分村級農貿市場由于規模較小,無法給市場主辦方帶來明顯的經濟效益,甚至是只有投入不見回報,導致一些市場主辦方對市場采取放任不管的態度,部分村級農貿市場都沒有配備專職市場管理人員,存在物業管理、食品安全檢測議器等方面的空白,整個市場處于臟、差、亂的狀況,極易產生食品安全等事故。通過調查發現,相城區各類農貿市場的管理力量不強,42只農貿市場共有管理人員137名,平均每個市場只有3.2名,管理人員存在“一高”和“二低”的情況,即表現在年齡偏高,文化素質和工資待遇偏低的情況,導致這支管理隊伍有人員流動性大的特點。
四、農貿市場建設管理的幾點建議
(一)合理規劃,適度建設農貿市場
統一規劃和統籌協調村級農貿市場的建設與管理,在遵循當地城鄉規劃、商業網點布局規劃的前提下,本著便于交通、便于管理、便于交易、便于生活的原則,合理根據規劃區域的居住人口、服務半徑、消費需求等因素確定。在場內布局上,商品劃行歸市,合理布局交易區。食品經營區域與非食品經營區域分開;經營鮮活畜禽、水產的區域與其他食品生產、加工或經營區域分開;生食品攤位與熟食品攤位分開;待加工食品和直接入口食品攤位分開;家禽經營區、活禽及水產宰殺區要相對獨立、封閉。市場應當開設無公害農產品交易區,設置農民自產自銷交易區。
(二)拓寬渠道,增加市場建設力量
農貿市場是公共配套設施,是關系廣大群眾切身利益的公益性事業,投入成本大,回報收益低,各級政府應在政策和資金上給予必要的扶持和投入。
1.爭取投資主體多元化。建議走“政府推動,社會參與,市場運作,多元投資”的市場建設之路,建立“誰投資、誰受益”的激勵機制,發揮好村(社區)集體資金的引導作用,鼓勵、吸引符合條件的個人參股、入股,實現投資主體的多元化。
2.努力實行差別財政補貼。建議政府本著實事求是和量力而行的原則,根據不同村(社區)的財力狀況實行差別財政補貼,對經濟困難、財力薄弱的村實行重點傾斜。
(三)政府主導,相關部門齊抓共管
對農貿市場的管理,不僅工商部門要加強管理力度,各級政府及相關職能部門,都應當按照《江蘇省城鄉集市貿易管理條例》、蘇州市政府《關于市區農貿市場升級改造工作的三個文件的通知》、《關于進一步加強農貿市場管理的意見的通知》、《關于推進城鄉農貿市場升級改造工作的指導意見》及區政府《關于加強全區村級農貿市場管理的意見》中明確的職責積極履行職能。如城管、公安、衛生、環境、質量、價格等部門的職責都很明確。只有各司其職,齊抓共管,才能從根本上改變現狀,營造一個公平競爭、清潔衛生、安全可靠的消費環境,保證消費者吃得放心,用得安全。
農貿市場調研報告2
近段時間來,我委經常接到老城區農貿市場周邊居民和經營戶的反映,說農貿市場周邊環境混亂,經營場地不夠。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對此我委商議城環工委一道,于xx年2月16日對群眾反映的問題進行了調研。現將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農貿市場始建于1993年,由當時的工商局引進臺商與共同出資建成,占地4000余平方米,市場建筑面積10000余平方米,其中有商業城四樓一底8000余平方米,耗資3800余萬元,其中向財政,銀行等借資1700萬元.該市場建成后,在解決城區居民生活之需,方便農產品交易等方面都起到了積極作用。
1999年因金融機構整頓,農貿市場所借資金無力立即按時償還,由當時分管財貿的副縣長同志主持,將農貿市場商業城三四樓抵償還給銀行,二樓以140萬元抵償給了縣財政局,現在僅剩底樓用于農產品交易,致使目前在城市人口不斷增多的情況下,農貿市場擁擠不堪,群眾反映強烈。
二.存在問題:
1.場地不足,經營人員和城市居民意見很大。由于本應用農副產品交易的商業城2,3,4樓抵債改變了用途,大大減少了農副產品交易場地。加之近幾年長壽城市人口不斷增士,導致農貿市場周邊所有交通要道占道經營現象非常嚴重,原老城上半城的主要人行通道鄧家巷子人行困難,消防通道嚴重堵塞。如果發生火災,人們完全無法及時疏散,存在嚴重的安全隱患。
2.多頭管理,周邊環境臟、亂、差。農貿市場現在的業主單位為“某市市場經營管理有限公司”,但該公司只能對市場內環境進行管理和整頓,對周邊的場地和通道無法干預,導致周邊環境混亂,車輛行人通行困難,經營戶運輸貨物極為不便,意見很大,周邊居民也很反感。
三.建議:
1.建議區政府是否將1999年財政局抵債收回的農貿市場商業城二樓,特殊續還給農貿市場現在業主單位“某市市場經營管理有限公司”,用于市場肉、禽蛋類經營,增加農貿市場場地,將現占道經營者收回商業城一樓,解決人行困難和消防通道嚴重堵塞的問題,消除可能隨時發生的.安全隱患。
2.建議區政府責成區商務局會同區防疫站,房管局,地稅局等在鄧家巷子擁有房屋產權的有關單位,將現在出租的商業門面環境整治,衛生清潔等授權給“某市市場經營管理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徹底解決周邊環境臟、亂、差的問題,為我區創建衛生城市消除死角。
3.建議區商務局、公安、工商、市政等職能部門加強對農貿市場周邊的經營品類進行劃行歸市管理。
農貿市場調研報告3
自改革開放以來,農貿市場應運而生,市場商品豐富鮮活,購銷兩旺,極大地拉動了城鄉居民的消費,并在解決就業方面發揮了非常積極的作用。但其中也存在著市場設施簡陋,管理粗放等問題,尤以“臟、亂、差”現象最為突出。因而,如何對現有的農貿市場進行有效的改造,并努力提升其品位,是一個值得關注的課題。
一、現有農貿市場存在的問題
當前,在各農貿市場主要存在以下幾個問題:一是市場業主對市場經營的認識不到位。認為農貿市場設施如何無所謂,只要市場有人來,能產生效益就可以了,沒必要掏腰包來改善基礎設施。二是經營者素質參差不齊,時不時會發生短斤缺兩、以次充好、強買強賣等不誠信經營行為,對自身的經營行為缺乏正確的認識。三是保潔不到位。有的市場業主為了節約經營成本,減少開支,減少保潔人員,造成市場垃圾隨意堆放,衛生狀況極差(尤其是水產、分割活雞鴨、肉類等交易區);另外,經營熟食的攤位,對衛生要求也不注重,經營者普遍不穿戴相關的工作服和工作帽,防蠅措施沒有做好,經營場所衛生有待改進。四是存在無序性的流動經營人員。這些經營者隨意性強,往往今天到這個市場亂設攤,明天又去那個弄堂亂吆喝,今天賣蔬菜,明天賣魚貨,打一槍換一個地方,逃費又逃稅。五是存在拉客的現象。表現在個別經營戶為了一筆生意采取各種手段,讓顧客購買其商品,同行之間經常會發生口角,爭吵不休甚至打架斗毆,導致市場交易秩序混亂。六是超范圍搶生意。在市場經營中,經常有經營戶為了搶生意而超越經營范圍,導致爭吵不斷,管理工作難度增大。七是部分經營戶對租賃的攤位存在認識上的不足。他們錯誤地認為,攤位已經買來或租下了,只要自己稅費交足誰也管不著我。八是市場管理不到位。認為市場內不出大事就沒關系,對亂占道、亂設攤缺少有效的管理和教育,致使有的市場攤位成了倉庫,貨物堆放過多,又不夠整齊,車輛任意停放,影響市場的總體經營環境。
二、“臟、亂、差”的根源及成因
上述僅是農貿市場普遍存在的種種現象,要想有效地對農貿市場進行改造,就得深入了解這些問題產生的深層次原因,事在人為,經營環境和品位上不去,經營人員的素質不高是一個很大的原因。
目前,農貿市場的經營戶成分復雜,有農民、下崗工人、待業青年、社會閑散人員、外來流動人員、退休人員、殘疾人員等等,其文化程度普遍較低,初中和初小程度的占了大半。
市場內的這些經營戶小市民意識普遍較濃,法制觀念較為淡薄,文明經商意識欠缺,除了自己的經營小場所,不顧及消費者及其他經營戶的購銷活動。對這些經營戶來說,要求他們整理干凈攤位周邊的垃圾,非常困難。其次,造成臟、亂、差的現象,與市場整體規劃欠缺也有一定的聯系。部分市場在規劃、建造時沒有安排停車場,市場內通道普遍狹窄,擁擠不堪。另外,有些農戶和城鄉居民為了節省入場經營的攤位費用,迫于生計,不得不每天販些小魚小蝦、蔬菜在市場周圍銷售。沒有一個固定的攤位,整天和市場管理人員兜圈子,給市場管理工作帶來一定的難度。
三、對農貿市場改造提升的幾點看法
本人認為只有加大硬件投入,加強對市場業主、經營者的教育力度,做好經營管理,才是提升市場經營環境、提高市場檔次,滿足城鄉居民生活、便利購物的根本所在。在具體的可行性操作上,可以從以下幾點來改造提升現有的`農貿市場。
首先,市場業主要增強責任感、緊迫感和危機感。時代在發展,不進則退是永恒不變的自然規律。市場業主應該認真學習有關法規和浙江省工商局《關于推進農貿市場改造提升的意見》,按照有關法規和《意見》進行自查,對上述存在的現象和問題以書面形式列出整改意見書,專人落實責任,確保整改到位,不要流于形式。
其次,要加強市場內經營戶的素質建設。每個經營戶都是直面消費者和外來顧客的小小窗口,往小處說,體現的是一個市場經營環境的好壞,往大處講,體現的是一個城市文明經營的程度。正因如此,對經營戶進行深入的教育是一項重中之重的工程。既要加大宣傳力度,使經營者從根本上認識到誠信經營、合法經營、有序經營的重要,也要讓他們逐步認識到自己對市場經營所能產生的影響,讓他們意識到自身經營會對社會產生的正反面影響。
再者,要加大市場投入,改變現有的臟、亂、差面貌,切實提升市場的檔次和品位。市場的硬件要向人性化的改造過渡,舍棄過去簡陋至極的市場硬件,要達到整潔、美觀、有序、實用的要求。這方面可以借鑒超市功能的設計經驗,科學設置市場設施。如蘭溪在今年北門菜場的改造中,投資了30多萬元,對水產品區,家禽區、蔬菜區等經營場地進行了改造,相應的照明設施也進行了改造,大幅提升了市場內的經營布局狀況,環境衛生也有了很大的改善。
另外,要加大農產品的檢測力度,營造“放心菜”工程。市場業主是市場經營者管理的“第一責任人”,要加強市場的日常管理,建立質量管理制度。這其中,建立農產品檢測機制非常重要。每天在農產品進場時,要有針對性的對農產品進行定期、定量、定標的檢測。對于不合格的農產品要立即退出市場、銷毀,清除“污染食品”才能使廣大消費者買得放心、吃得放心,從根本上保障消費者的健康。
最后,還要強化市場內部的管理,進一步健全并落實好管理制度,加強對各項制度的考核和監督。農貿市場的改造提升是一項新的工作,市場管理者要從原來陳舊的管理模式下解脫出來,用新的眼光、新的容貌、新的方法來管理好市場。市場管理人員要有明確的職責;市場內的保潔人員也要落實好具體的保潔工作;市場內的消防人員也要人人明確責任;市場內的值班人員也要設立相關的制度。有了相應完善的配套制度,還要把這些制度作為細則來落實,作為市場管理和服務人員定期考核量化的指標。
農貿市場調研報告4
按照省、市《關于開展創建“平安縣(區)”活動的實施意見》要求和縣政法委的工作安排,由縣綜治辦、縣工商局、寧州派出所三名干部組成調研組,于xxx年4月1日至5日分別對縣城寧榮市場、寧陽商城、寧陽綜合農貿市場、木材、燃料市場、大牲畜交易市場、廢舊物品回收市場等7個市場的治安狀況進行了調研及創建“平安集市”征詢意見。調研組圍繞各個農貿市場在維護市場秩序和安全方面,成功的經驗和做法是什么?下步在開展創建“平安集市”工作和“平安華寧”工作中,切實改變縣城治安狀況,集貿市場應該怎么辦等方面展開調研。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縣城農貿市場的現狀
寧榮市場:是由5個村民小組和寧州鎮政府6家入股的股份有限責任公司,占地面積70畝,有190個攤位,管理人員10人(綜合管理人員4人、門衛2人、收費員4人),主要經營土雜、肉類、蔬菜、糧食、飲食等。
寧陽市場、寧陽商城:是寧州鎮祭祀堂村民小組投資建設的集體企業,有198個攤位,現有管理人員6人(綜合管理人員3人、協管員3人),主要經營水果、飲食、木具、百貨等。
寧州綜合農貿市場:屬于國有企業,有140個攤位,現有管理人員7人(綜合管理人員3人、門衛2人、協管員2人),主要經營土雜、肉類、蔬菜、飲食等。
木材和大牲畜交易市場:是由城關社區第五村民小組投資建設的集體企業,已承包給私人管理,主要經營小豬、木材、大牲畜等。
廢舊物品回收市場:是由兩戶個體戶投資建設和租賃場地經營的個體企業,主要經營廢舊金屬。
二、調研的方式
調研組采取找市場開辦方負責人個別交談,召開座談會、走訪個體戶等方式,共找市場負責人交談6人,市場管理人員20人,召集市場管理人員和市場服務中心負責人座談5次23人,走訪個體戶(含食品、水果、肉類、蔬菜、雜糧等)48戶55人,個體商販(含牲畜、燃料)20人,菜農11人涉及市場的村民小組干部8人、協助市場管理的工商干部3人。
三、經驗和做法
一是市場管理人員配備到位。每個市場都有專人管理和維護市場秩序,寧榮市場、寧陽市場、寧州綜合農貿市場的.管理人員(含門衛)不少于6人。
二是市場管理制度健全規范。建立了市場管理與治安聯防措施相配套的管理制度。寧州綜合農貿市場、寧陽市場、寧榮市場建有各項制度12個,每個制度裝框掛在辦公室墻上,做到職責明確、責任到人。
三是市場管理人員采取多種形式維護市場秩序。首先與個體工商戶簽訂攤位租賃合同時,規定市場經營戶必須尊章守紀、依法經營。如寧州綜合農貿市場對違反市場管理規定的經營者,經多次教育不改的采取出板報通報,戴紅袖套執勤一個小時等措施,使違規經營者懂得管理市場的難度,警示其他人引以為戒,促進了市場秩序的好轉。違規人員經調研組走訪,都能接受這樣的處罰。其次加強巡查及時排除隱患。每個市場除聘請門衛(保安)人員維護市場秩序外,市場管理人員經常在市場巡查,發現不安全隱患和不穩定因素及時進行處置。因此,多年來縣城市場內未發生影響較大的治安案件和刑事案件。
四是防范意識普遍增強。由于xx年開展了聯攤聯防活動,攤位經營者之間的相互協作較好,重大節日共同出錢聘請人員看守市場貨物,發現有違法、犯罪行為的人和事,都能主動制止和撥打110報警。
四、存在的問題
一是市場個體戶反映:目前在崗的市場管理人員,多數是村民小組干部,有的文化較低,短期思想行為嚴重,工作方法簡單粗暴,未能對管理好市場進行合理安排,隨意變動個體戶攤位,群眾找不著買。
二是市場管理員和個體戶反映:市場管理的各職能部門,執法力度不夠。街道亂擺、亂放得不到有效治理,導致市場內生意難做。由此引發部分個體戶也跟隨著到街面亂擺攤設點,市場內秩序混亂。
四是市場負責人和管理人員認為:政府對市場管理不規范,布局較散,市場內不活躍,缺泛竟爭力。如寧榮市場和寧陽市場,趕街的人少,推位空的較多,市場蕭條。大牲畜市場存在農戶承包,相關部門管理脫節,導致牛馬交易不進市場,在環城公路兩邊交易,阻礙交通,影響市容。
五是個體戶反映:市場管理的規章制度執行不力,防范措施不到位。市場內和市場門口機動車亂停,部份個體戶占道經營、亂擺、亂放,嚴重阻塞市場通行。寧榮市場未建立有效的防范措施,個體戶的財物時常被盜。
六是寧榮市場負責人和管理人反映:由于開發市場的收益分配不當,村民小組的收益少,存在群眾上訪隱患。
五、意見和建議
一是政府要合理規劃市場,方便群眾。要減少市場布局,將街面占道經營和燃料市場、祭杞堂村與菜園村交界處的大米交易點進入寧榮市場和寧陽市。并固定市場交易的種類,讓群眾找得著買賣。
二是市場管理的職能部門要建立維護市場秩序的長效機制。根據市場的實際情況,建立市場管理員獎懲制度、市場門衛獎懲制度等相應的市場治安防范制度。并加大執法力度,徹底整治市場秩序,根治市場內混亂的現象。同時,在市場內分片負責、隨時有人管理,鞏固整治成果。
三是要加強市場管理人員培訓,提高管理人員的管理能力和素質。現在市場管理人員未經培訓,缺泛管理市場的能力和經驗。因此,加強市場管理人員的培訓勢在必行。
四是政府要對大牲畜市場進行整治,并納入管理。加強對寧榮市場的指導和管理力度,公開收支帳務,防止群眾上訪。
縣城農貿市場是華寧縣的社會窗口,只有建立和諧、有序、穩定的市場交易環境,“創建平安市場”,才能促進全縣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因此,各級必須高度重視,徹底整治目前市場不規范和亂停、亂擺、亂放等影響社會穩定的問題,推動創建“平安華寧”進程。
農貿市場調研報告5
這個暑假我并沒有一直待在家中,而是積極的走出來,參加社會實踐,我想在實踐中更多的提高自己的能力,讓自己的各種本領都得到更多的提高,這是我一直以來不斷的想法,我想我會做好的,我會一直不斷的努力下去,最終在實踐中提高自己的能力!
“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食品種類的多樣化,食品數量的不斷增加,食品安全問題就顯得尤為重要,農貿市場則是人們獲取食物的重要場所,農貿市場和里面的各類蔡的衛生狀況直接影響人們的身體健康。所以我們食品安全宣傳實踐服務團隊—“健康衛士”就對高沙農貿市場進行了一次實地調查!
一、高沙農貿市場所在地高沙社區基本情況
高沙社區原名高沙大隊,始建于1930年8月1日,占地面積2平方公里,社區xx年5月14日被區政府批準為高沙社區居民委員會。它位于國家級開發區“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北部,省重點工程“高教園區”西側,杭州繞城高速公路南面。高沙商業街交通便利,居民與學生流動量日趨增大,有學在下沙,生活在高沙之稱。西側緊連杭州市政府規劃落實的1.73平方公里大型居住區(經濟適用房),居住人口約9萬余人,東鄰浙江省最大的高教基地(杭州下沙高教園區),面積10.29平方公里,教職員工、學生15萬余人。黃金地段屬杭州市副城區之一,規劃人口65萬余人,市場前景廣闊。而高沙農貿市場則位于高沙社區的南部!
二、高沙農貿市場的設施情況
高沙農貿市場始建于xx年,當時農貿市場的設施比較簡陋,攤位也比較少,農貿市場外沒有現在的各種食品店面。據我們從農貿市場管理人員處了解到,當時農貿市場的.衛生設施也沒現在的好,來買菜的多數是高沙本地人。
但xx年時,按杭州市農貿市場提升改造的要求,高沙社區投入資金100多萬元對農貿市場進行了升級改造,改造之后的高沙農貿市場寬敞明亮,大大改善了顧客的購物環境,原來簡陋的棚架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個干凈整潔的瓷磚柜臺。全新的高沙農貿市場已于09年11月26號正式開門營業。我們采訪了一位正在買菜的高沙居民,她表示新的農貿市場不僅更衛生而且更漂亮了,有一種逛超市的感覺。
現在的高沙農貿市場共建有147個攤位,其中蔬菜攤82個,肉類攤30個,家禽攤3個,海鮮攤11個,冷凍攤8個,豆制品攤6個,干貨攤4個,水果攤3個。還有其他店面72個。
另外,我們還在市場門口看到有檢測室和稱量室,通過與值班室人員的交流我們了解到,市民們如果買到一些食品后懷疑有衛生問題可到檢測室進行檢測,這樣就對該農貿市場的食品衛生起到監督作用。
三、高沙農貿市場和其農副產品的衛生情況
正如我們采訪的那位居民說的那樣,現在在高沙農貿市場里買菜好像在逛超市一樣。在高沙農貿市場里,同期設施建造得很好,空氣較清晰,聞不到那些難聞的異味。走道基本都是干燥的,看不到瓜果菜葉等垃圾。農貿市場配有專門的滅蠅設施,抑制了病毒細菌通過蒼蠅傳播。
我們在市場入口處的電子“蔬菜農藥殘留檢測結果公示表”上看到市場里的所有菜都已通過檢測合格。我們在值班室里了解到各類菜的檢測合格率為98%,而已經在市場里銷售的菜市通過檢測的。我們也觀察到農貿市場里的瓜果蔬菜確實較為新鮮,一般畜肉食品的顏色氣味外觀都屬于正常,但部分海產品還存在一些問題,主要是海產品本身帶有一定魚腥味加之天氣較為炎熱,招來蒼蠅和蚊蟲,不過許多商販都采取了一定措施,都能保證海產品的安全合格。總體可得高沙農貿市場的衛生狀況良好!
四、 我們的建議
1、農貿市場的垃圾箱應及時清倒,以免帶來異味,引來蒼蠅。
2、農貿市場的管理人員應多去市場里檢查檢查,發現不衛生或過期的食品應及時消除。
3、農貿市場清潔工人應隨時清除市場走道角落里的垃圾。
4、部分蔬菜攤位的殘葉應及時清理。
5、部分海鮮攤位應及時更換水桶里的水。宰殺魚后留下的鱗片等應及時清理干凈。
6、部分家禽攤位應注意通風,定時檢測家禽的情況。
總結:通過我們“健康衛士”一上午的調查可得,高沙農貿市場的衛生情況良好,農副產品衛生狀況良好,無農藥殘留、食品過期等狀況,在銷售的產品都已經過檢測并合格,市民可放心使用。
這一次調查只是我暑假實踐中一次小小的實踐,我要做的還有很多,不過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我相信我會在今后的實踐工作中做的更好,相信自己的能力一定能夠做到,這是最起碼的,我相信我會在實踐中學到更多!
農貿市場調研報告6
按照省、市《關于開展創建“平安縣(區)”活動的實施意見》要求和縣政法委的工作安排,由縣綜治辦、縣工商局、寧州派出所三名干部組成調研組,于xxx年4月1日至5日分別對縣城寧榮市場、寧陽商城、寧陽綜合農貿市場、木材、燃料市場、大牲畜交易市場、廢舊物品回收市場等7個市場的治安狀況進行了調研及創建“平安集市”征詢意見。調研組圍繞各個農貿市場在維護市場秩序和安全方面,成功的經驗和做法是什么?下步在開展創建“平安集市”工作和“平安華寧”工作中,切實改變縣城治安狀況,集貿市場應該怎么辦等方面展開調研。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縣城農貿市場的現狀
寧榮市場:是由5個村民小組和寧州鎮政府6家入股的股份有限責任公司,占地面積70畝,有190個攤位,管理人員10人(綜合管理人員4人、門衛2人、收費員4人),主要經營土雜、肉類、蔬菜、糧食、飲食等。
寧陽市場、寧陽商城:是寧州鎮祭祀堂村民小組投資建設的集體企業,有198個攤位,現有管理人員6人(綜合管理人員3人、協管員3人),主要經營水果、飲食、木具、百貨等。
寧州綜合農貿市場:屬于國有企業,有140個攤位,現有管理人員7人(綜合管理人員3人、門衛2人、協管員2人),主要經營土雜、肉類、蔬菜、飲食等。
木材和大牲畜交易市場:是由城關社區第五村民小組投資建設的集體企業,已承包給私人管理,主要經營小豬、木材、大牲畜等。
廢舊物品回收市場:是由兩戶個體戶投資建設和租賃場地經營的個體企業,主要經營廢舊金屬。
二、調研的方式
調研組采取找市場開辦方負責人個別交談,召開座談會、走訪個體戶等方式,共找市場負責人交談6人,市場管理人員20人,召集市場管理人員和市場服務中心負責人座談5次23人,走訪個體戶(含食品、水果、肉類、蔬菜、雜糧等)48戶55人,個體商販(含牲畜、燃料)20人,菜農11人涉及市場的村民小組干部8人、協助市場管理的工商干部3人。
三、經驗和做法
一是市場管理人員配備到位。每個市場都有專人管理和維護市場秩序,寧榮市場、寧陽市場、寧州綜合農貿市場的管理人員(含門衛)不少于6人。
二是市場管理制度健全規范。建立了市場管理與治安聯防措施相配套的管理制度。寧州綜合農貿市場、寧陽市場、寧榮市場建有各項制度12個,每個制度裝框掛在辦公室墻上,做到職責明確、責任到人。
三是市場管理人員采取多種形式維護市場秩序。首先與個體工商戶簽訂攤位租賃合同時,規定市場經營戶必須尊章守紀、依法經營。如寧州綜合農貿市場對違反市場管理規定的經營者,經多次教育不改的采取出板報通報,戴紅袖套執勤一個小時等措施,使違規經營者懂得管理市場的難度,警示其他人引以為戒,促進了市場秩序的好轉。違規人員經調研組走訪,都能接受這樣的處罰。其次加強巡查及時排除隱患。每個市場除聘請門衛(保安)人員維護市場秩序外,市場管理人員經常在市場巡查,發現不安全隱患和不穩定因素及時進行處置。因此,多年來縣城市場內未發生影響較大的治安案件和刑事案件。
四是防范意識普遍增強。由于XX年開展了聯攤聯防活動,攤位經營者之間的相互協作較好,重大節日共同出錢聘請人員看守市場貨物,發現有違法、犯罪行為的人和事,都能主動制止和撥打110報警。
四、存在的問題
一是市場個體戶反映:目前在崗的市場管理人員,多數是村民小組干部,有的文化較低,短期思想行為嚴重,工作方法簡單粗暴,未能對管理好市場進行合理安排,隨意變動個體戶攤位,群眾找不著買。
二是市場管理員和個體戶反映:市場管理的各職能部門,執法力度不夠。街道亂擺、亂放得不到有效治理,導致市場內生意難做。由此引發部分個體戶也跟隨著到街面亂擺攤設點,市場內秩序混亂。
四是市場負責人和管理人員認為:政府對市場管理不規范,布局較散,市場內不活躍,缺泛竟爭力。如寧榮市場和寧陽市場,趕街的人少,推位空的較多,市場蕭條。大牲畜市場存在農戶承包,相關部門管理脫節,導致牛馬交易不進市場,在環城公路兩邊交易,阻礙交通,影響市容。
五是個體戶反映:市場管理的規章制度執行不力,防范措施不到位。市場內和市場門口機動車亂停,部份個體戶占道經營、亂擺、亂放,嚴重阻塞市場通行。寧榮市場未建立有效的防范措施,個體戶的財物時常被盜。
六是寧榮市場負責人和管理人反映:由于開發市場的收益分配不當,村民小組的'收益少,存在群眾上訪隱患。
五、意見和建議
一是政府要合理規劃市場,方便群眾。要減少市場布局,將街面占道經營和燃料市場、祭杞堂村與菜園村交界處的大米交易點進入寧榮市場和寧陽市。并固定市場交易的種類,讓群眾找得著買賣。
二是市場管理的職能部門要建立維護市場秩序的長效機制。根據市場的實際情況,建立市場管理員獎懲制度、市場門衛獎懲制度等相應的市場治安防范制度。并加大執法力度,徹底整治市場秩序,根治市場內混亂的現象。同時,在市場內分片負責、隨時有人管理,鞏固整治成果。
三是要加強市場管理人員培訓,提高管理人員的管理能力和素質。現在市場管理人員未經培訓,缺泛管理市場的能力和經驗。因此,加強市場管理人員的培訓勢在必行。
四是政府要對大牲畜市場進行整治,并納入管理。加強對寧榮市場的指導和管理力度,公開收支帳務,防止群眾上訪。
縣城農貿市場是華寧縣的社會窗口,只有建立和諧、有序、穩定的市場交易環境,“創建平安市場”,才能促進全縣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因此,各級必須高度重視,徹底整治目前市場不規范和亂停、亂擺、亂放等影響社會穩定的問題,推動創建“平安華寧”進程。
農貿市場調研報告7
為了解全區農貿市場的分布情況及運行現狀,進一步推動農貿市場的建設、規劃和發展,根據區人大常委會xx年工作要點,區人大常委會財經工委組織調研組,在吳繼業副主任、胡齊乾副主任的帶領下,于3月底至4月上旬,對全區農貿市場建設情況進行了調研。調研組深入新前綜合市場、西江二橋疏導點、羽山菜市場、十里鋪農貿市場、中心菜市場等進行了實地踏看,視察有關市場建設情況。在召開的座談會上,分別聽取了區府辦、發改局、財政局、黃巖國土資源分局、環保局、建設局、農業局、商務局、食藥監局、黃巖工商分局、黃巖城管行政執法分局、規劃處、消防大隊、同創辦等有關單位的工作匯報。根據調研中了解的情況,現將全區農貿市場建設情況報告如下。
一、 全區農貿市場建設基本情況
全區登記在冊農貿市場20家,無證農貿市場(臨時便民交易場所)32家,總計52家,分布在全區各街道、鄉鎮。其中省級文明示范市場10家,四星級文明規范市場1家,二星級文明規范市場3家,一星級文明規范市場2家。形成了大中小相結合,多層次、多品種和多種運行方式并存的交易市場網絡,為搞活流通,促進農產品的生產,繁榮市場,振興經濟和方便群眾生活等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區政府及有關部門在農貿市場建設方面做了大量工作。xx年全省農貿市場改造提升現場會在黃巖召開,王建滿副省長高度肯定了黃巖農貿市場改造提升工作成效。
一是強化領導,明確責任分工。區里專門成立了農貿市場改造提升領導小組,主動將市場改造提升與“多城同創”等政府中心工作對接。在具體職責分配上,工商部門制定農貿市場改造提升標準、市場攤位租賃合同示范文本,指導市場制定經營戶準則及其他管理制度。發改部門參與市場建設規劃的編制,負責對市場建設項目進行審批或備案,參與項目的綜合驗收,對市場價格進行監管。財政部門負責安排市場補貼資金和獎勵資金的預算,并及時足額到位。國土部門審核新建、改建、擴建市場用地方案。建設規劃部門負責審核新建、改建、擴建市場的選址和建設方案。公安消防部門負責市場建設項目的消防設計審核,參與建設項目的竣工驗收。城市管理行政執法部門要加大對馬路市場和流動攤販取締力度。其他部門按照各自職責,依法對市場活動實施監督管理。
二是制定政策,支持提升發展。xx年,黃巖區政府出臺了《關于促進農貿市場提升發展的若干意見》,制訂了區農貿市場提升發展三年行動計劃。xx年,區政府印發了《黃巖區農貿市場改造提升工作補助獎勵辦法的通知》,加大獎補的力度,對規定時間內通過省文明示范市場驗收的市場給予每家20萬元獎勵,并明確了新建類(遷建類)、改造類市場每平方米補助250元、180元以及儀器設備的補助金額。為確保城區中心菜市場改造重點工程順利推進,區財政預支經費400萬元用于中心菜市場改造提升。同時,財政、國土、建設、規劃、行政執法、消防、鄉鎮(街道)等部門密切配合,落實相應政策,幫助解決了市場建設中遇到的大量困難。
三是因地制宜,推進改造升級。根據各個農貿市場位置、功能、人流量等特點,實行“一場一策”,量身制定了具體的整治措施和目標任務。嚴格對照“地不濕、無異味、菜安全、價公道、計量準、可休息”和“價公示、可追溯、聯成網”的創建要求,對即將改造的市場進行合理布局,科學規劃設計攤位結構。為確保順利完成改造任務,注重設計、招標、土建、信息化等關鍵環節,合理倒排工期,全力提升進度。同時,實行上下互動機制,區農提辦、各責任鄉鎮街道、市場舉辦者和區工商分局安排專門聯系人,實行改造提升工作進度月報制,及時反饋問題和困難,并第一時間解決。
四是嚴格管理,保障規范安全。一是自“多城同創”活動啟動以來,全面開展市場整治“鐵腕行動”,對經營戶占道經營、亂堆亂放、保潔不到位等問題及消費者違章停車、亂扔垃圾等不文明現象進行集中整治,截至目前,已組織1000余人次集中整治農貿市場30余家。二是創新推行“業務指導員制”,全區每家農貿市場均配備一名工商干部擔任工商業務指導員,每日至少一次實地巡查指導,三是以獎罰金形式優化市場進出機制。對固定攤位經營戶采取“獎罰金”,由市場成立考核小組,若違規視情節按不同金額從保證金中扣除罰金;如經營戶全年無違規行為,市場年底對其予以獎勵。四是開展各項食品安全專項行動。開展市場食品檢測,形成了以商品質量檢測為中心、市場巡查為紐帶、經營者自檢為基礎、消費者送檢為補充、工商部門抽檢為保障的市場食品質量監督體系,指導12個農貿市場建立檢測點。
二、 存在的主要問題
隨著經濟發展,人民群眾對生活水平要求越來越高,農貿市場的發展水平與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需求不適應,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農貿市場城鄉發展不平衡。城區農貿市場分布
不夠合理。由于缺乏長遠的規劃、合理的布局,存在舊住宅小區農貿市場多而亂,新建小區未建配套設施的現象。人口密度大的舊城區農貿市場周圍形成自發的馬路市場,嚴重影響交通和城市文明形象。村鎮及城郊結合部農貿市場基礎設施比較薄弱,臨時疏導點多為大棚式市場,場內除攤位外幾乎沒有其它設施,排污能力差,經營、購物環境差,吸引不了人氣,而所在的村集體不愿意投入大量資金進行改造。
(二)農貿市場管理有待進一步規范。仍然無證的農貿市場,場內管理、硬件設施與創建國家衛生城市存在一定距離。目前,市場管理中心沒有市場外部管理的職能,而有外部管理職能的一些部門管理不夠到位,造成農貿市場外停車位缺乏、流動攤販堵塞交通等現象。一些較小的農貿市場內部衛生較差,地面多水易滑,存在環境臟、亂、差現象。部分群眾反映一些熟食和農產品存在質量問題,需有關部門加強日常巡查檢測和重點抽查。
(三)經營者和管理者素質有待進一步提高。經營者的素質和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缺乏市場經濟意識,缺乏服務意識,沒有完善的服務理念。個別經營者文明衛生意識較差。管理者還停留在收收稅費、租金的較低級的管理層面,不能立足于根據市場需求而對集市進行適時改造和完善的層面。
三、 下階段工作建議
農貿市場建設是一項牽扯面廣、較為復雜的工程,建議政府將市場標準化建設與改造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作為為民辦實事的重要工作來抓落實。
(一)加強統籌規劃,引導市場合理布局。為建立健全全區市場網絡和流通體系,按照“控制總量,盤活存量,調整增量,改造與新建相統籌,業態升級與優化相結合”的總體思路,認真抓好規劃布局,從源頭上為農貿市場建設預留足夠的空間。通過規劃的.編制,改善農貿市場的空間布局,統籌考慮農貿市場的服務半徑、區域輻射及配套設施等因素。在做好存量農貿市場盤活、調整、改造工作的同時,重點做好老城區的網點補充和新發展城區的網點擴展工作,以解決部分地區設點不足的問題。新建市場則要按照規范化市場的標準,適當超前,立足長遠。
(二)加大投入,多渠道籌集市場建設資金。農貿市場建設是項不以盈利為目的公益性事業,是服務于群眾生活的菜籃子工程,需要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建議政府加大扶持力度,逐年投資建設一批新的市場,方便群眾生活,每年給市場安排適當的維修經費預算。另外,在用地、稅費等方面,政府也應給予最大限度的優惠。農貿市場的建設是城鄉基礎設施建設的一部分,既要加大財政資金投入,又要鼓勵民間融資,爭取銀信部門支持,形成共同開發格局。鼓勵社會各方面采取自籌、集資、借款、貸款、股份、外資等多種形式、多種渠道籌集建設資金,大力興建市場,促進市場又好、又快發展。
(三)理順管理機制,加大市場監管力度。政府要協調相關部門切實加強農貿市場的管理,提升其服務功能。市場經營單位是市場經營管理的第一責任人。政府相關職能部門應根據各自職責,通過與市場業主和市場經營者簽訂書面合同的方式,明確監管要求和違約責任,加強對市場業主和市場經營單位的監管力度。市場經營單位應該以人為本,建立為顧客著想的服務之道,要充分運用物流配送、電子商務等現代管理技術,實現規范化管理、標準化運作。市場經營服務中心作為農貿市場監督管理的主管部門,應承擔規范維護農貿市場經營秩序的職責,負責實施市場食品安全監督檢查、質量監測及相關市場準入制度。加強鎮(街道)屬地管理。進一步理順區和鎮(街道)的農貿市場管理體制,加強屬地對農貿市場周邊環境和秩序的日常管理。針對市場外的占道經營和秩序混亂的狀況,必須由政府協調,工商、城管、同創辦、市場管理中心等相關單位聯合執法解決。
(四)加強法制建設和行業自律,營造公平、公正、公開的市場競爭氛圍。政府應出臺相關商品市場的建設與管理制度,相關監督管理部門要不間斷的開展法制宣傳教育,推行“兩書”(《不經銷假冒偽劣商品責任書》、《不經銷假冒偽劣商品保證書》)“四制”(市場交易實行索票制、公示制、退場制、明碼標價制)。市場經營服務中心應制訂規范農貿市場秩序和食品安全監督管理的具體措施和辦法,不斷創新監管模式,確保監管工作的落實。增強經營者法制意識,促進業內良性競爭,避免坑蒙拐騙現象的出現,杜絕競爭中的不當行為。同時市場經營者集體對市場誠信度的支持,也是營造共贏的必要條件。應盡快組建農貿市場行業協會,引導協會制定行業標準和行業規則,規范經營秩序,提高行業素質,協助和配合政府做好對農貿市場的服務和監管工作,形成協調和自律機制。發揮行業協會在行業自律、行業內部協調等方面的積極作用,監控行業發展動態,及時傳遞信息;加大打擊“假、冒、偽、劣”產品的力度,凈化市場環境,保持良好的發展態勢。
【農貿市場調研報告】相關文章:
農貿市場調研報告(精選11篇)07-09
市場調研報告04-25
市場調研報告范本07-30
【熱】市場調研報告01-18
市場調研報告【熱】01-19
安踏市場調研報告05-11
餐飲市場調研報告05-19
園林市場調研報告09-12
采購市場調研報告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