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問卷調查報告
在經濟飛速發展的今天,報告的使用成為日常生活的常態,不同種類的報告具有不同的用途。一起來參考報告是怎么寫的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大學生問卷調查報告,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學生問卷調查報告1
一、正文
人類的發展是伴隨著適應環境,改造環境而發展起來的,所以我國強調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其對我國的經濟健康發展有著深遠意義。然而調查顯示,有83.3%的人表示目前的環境污染問題很嚴重;有16.7%的人表示還可以,但是不是很好,有一定的差距,仍需不斷改進。
二、公民環保意識的特點
1.居民的受教育程度與對環境的滿意度成負相關,從調查中可發現,居民的受教育程度對環境判斷有重要影響,文化水平和知識層次越高,對生活環境問題的嚴峻形勢認識得就越清醒,從而造成對環境狀況滿意度的下降。在我們的調查對象中有45%的人群是大學或以上的文化程度,雖然他們在環保意識上仍有欠缺,但是他們在一些環保的政策和措施上都給予肯定的、積極地態度。
2.居民的受教育程度與環保意識成正相關,因為他們對環境問題的認識程度更清晰,而且在相當多的情況下會對環保采取行動。例如:自備環保袋,分類丟棄垃圾,循環利用垃圾袋
3.居民的.環境保護意識與他們所處的環境緊密聯系。所處的環境越好,居民的環保意識越強,反之亦然。在平湖市,因為離上海、杭州近,是一個經濟發展較迅速的地區,所以工業的發展是必然的。正是由于一些高污染的工廠在此處落地生根,對平湖的大氣和水資源造成了不堪入目的負面影響。在這一方面,平湖市民強烈希望政府和相關機關能改善該地區的環境問題。
4.居民的年齡也是影響環保意識的一個因素。從調查中發現,老年人環保行為強于年輕人,他們通常會自備環保袋或竹籃購物,他們的環保意識較強。這同時也給我們提供了一個提高人們環保意識的有利途徑,我們的宣傳行動可以從老年人帶頭做起。
三、調查后的看法和建議
(一)針對市民
1.從居民自身著手,這是改善平湖市環保現狀的前提條件。
第一,樹立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新風氣,增強居民環保意識,關鍵是要提高全民素質。環保事業是集文化素質與公共道德于一體的事業,是人們對國家集體關注的表現。只有素質上去了,居民的環保意識才會相應地加強。同時,居民還要關心并支持政府的環保工作,留意關于環保的各種宣傳,通過報紙、雜志、電視、廣播等宣傳媒體進一步了解和豐富自身環保知識,牢固自己的環保觀念。
第二,應從行動上切實支持政府的環保工作,響應政府號召,使自己良好的環保意愿能付諸行動,起到良好的環保效果,為平湖市的環保工作盡一份力。另外,市民還應盡力用自己良好的環保行為去影響和帶動周邊的人,對于那些污染環境的行為應加以批評并即使制止,用積極的實際行動去帶動更多人加入環保隊伍。
2.加強政府的環保工作,這是改善各鄉鎮環保現狀的重要條件。
第一,廣泛深入的開展宣傳教育,進一步提高各級決策者和廣大居民的環保意識。要提高居民對環保重要性的認識,建立新的環境觀和價值觀,使居民自覺的按照環保要求約束自己,規范自己的行為,使環境保護意識成為一種心理,并轉化為一種環境責任,盡力使其實際行動與環保意識配套。
第二,堅決貫徹和執行各項環保法律和法規,繼續作好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工作,加大監管力度,對對不保護環境的個人或企業要依法處理,從嚴處理。嚴格執行環保責任制并制定切實可行的考核制度,使排污單位有章可循,執法人員有法可依。
3.加強社區服務與社區管理
定期舉行大型關于城市社區環境建設宣傳工作,使環保意識深入人心。讓宣傳進入家家戶戶,大到老人小到兒童,人人皆知。讓人們了解到自己環境的重要,從而自覺保護環境。當人們的意識健全時,才會控制自己的行為,這是顯而易見的。由此可見,環保意識對環境保護的重要,而加緊宣傳是迫在眉睫的。
(二)針對在校學生
1.生活、學習等方面處處節約資源
我們有一部分學生在浪費水電資源和破壞花草樹木。我們知道森林是地球之肺,有利于凈化空氣,在校學生要做到節約從零星點滴做起,節約用水、用電,積極參與植樹活動,這對美化校園環境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2.廢紙、廢塑料、廢舊金屬等所有可回收利用的物資分類回收
3.努力學習,掌握先進文化理念和現代科學技術
我們提倡走可持續發展道路,它需要文化教育的大力支持。當代大學生,努力學習,掌握先進的科學技術和文化知識才能更好改善環境問題。在校學生應該提高環保的意識,要認識到世界上只有一個地球家園,所有人也只有一個身體,節約循環使用好各種東西。
以上是我們調查小組對平湖市環保工作的一些建議和看法,還有許多不足之處有待完善。
四、調查總結
通過這次的社會調查可以明確地反應出校區學生及周邊居民的環境保護意識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他們非常清楚自己需要的是天更藍,水更碧,花更紅,草更青的生活環境。當然,在我們憧憬美好的環境的同時,我們也必須清楚的知道美好的環境需要我們大家的共同努力,愛護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是我們每一個人義不容辭的職責。比如我們校區的環境還算好,但如果我們不注意環保、衛生,到處制造垃圾,那我們校的環境就越來越差了!我們就沒有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了!所以,我們要從自己身邊做起,從一點一滴小事做起,養成節約資源、愛護環境的環保意識和良好的行為習慣。
為了改善我們學校以及廣大人民生活的環境問題,希望,大家的環保意識有所增強,有所行動,來保護我們的生活家園。還有我們要多開展一些環保事業的宣傳活動,來喚醒公民及在校大學生的環保意識。
大學生問卷調查報告2
隨著我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旅游消費變得越來越熱,出外旅游已成為我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在旅游群體當中,大學生是整個旅游市場的一個重要而又獨立的組成部分。大學生作為社會的一個特殊群體,具有一定的經濟獨立能力和自我生活能力,有相對寬松的時間,具有更多的冒險精神和追夢遐想,這些促成了大學生旅游熱。因此,大學生作為一支旅游生力軍的地位確實不容忽視。當今全國高校數量已達XX多所,在校生人數超過XX萬人,可見中國的大學生旅游是一個巨大的市場。
同時,國內的旅行社達1.6萬個,競爭非常激烈。但是大學生旅游卻很少選擇旅行社這條途徑,是大學生的原因還是旅行社的原因呢?另一方面,旅行社對于大學生市場的潛力不是很明了。鑒于這兩點,對當今大學生旅游的調查就顯得是有必要的。
所以,我通過自己搭建的個人網站“一起旅游吧-大學生自助游”做了相關調查。此次調查的目的在于了解當今大學生旅游的大體情況以及大學生對旅行社的態度,為了解大學生旅游市場狀況提供最直接最有效的數據。同時通過對調查結果分析,為大學生的旅游市場開發提供可行的建議。
一、大學生旅游的意向
在旅游意向上,有接近95%的大學生表示非常喜歡旅游,另外5%的大學生表示一般喜歡。但來自城市和農村的學生卻有明顯的差異,幾乎100%來自城市的學生有旅游意向,而只有接近85%來自農村的學生非常旅游。引起這一差異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由來自城市與農村的學生的經濟條件的差異造成的。對旅游沒感覺的大學生有66%主要是沒有錢,其中來自農村的學生占74%。
去旅游的目的是欣賞景觀、增長見識(62%)和休閑散心(21%),另外找同學、熟人玩接近16%,而純粹娛樂性質上的游玩、觀光不大受大學生的歡迎。
同時,調查也顯示80%以上的大學生認為影響出游最重要的是金錢,15%左右的大學生認為時間是影響他們出游的重要因素,而5%左右的大學生認為伙伴、宣傳地、朋友意見影響他們。
在調查中還發現,由于不同學校的大學生專業的差異,有些同學是出于專業的目的而選擇去哪里旅行,例如旅游管理專業,勘探專業的大學生,他們由于學習目的而選擇旅游。
以上調查結果顯示由于大學生受到來自學校、家庭、社會的壓力,故對旅游的喜愛不同。但大部分人喜歡旅游是來欣賞景觀、增長見識,同時金錢是影響著多數大學生出游的主要因素。
二、大學生旅游的地點與時間
調查結果表明,大學生偏愛自然風景區,占了總人數的54%,表明大學生更愿意與大自然親近。
其次,旅游目的地選擇民族風俗區有30%左右;有相當一部分人選擇繁華城市區和海濱城市區,分別約占總人數的9%和5%。反而紅色旅游革命區和高校校園不大受大學生的歡迎。
在對于旅游時間段的安排上,最多人選擇的時間段是不定期,想去就去,占了總人數的56%左右,說明了大學生都喜歡把外出旅游的時間由自己自由安排,不受約束。在具體時間段上,最多人選擇的時間段是國慶、五一長假,約占了總人數的52%。選擇寒暑假期以及平常的周末出游的人少,分別約占總人數的20%和24%。原因可能是一方面寒暑假的假期長,大多數學生都喜歡留在家看電視看書而不外出旅游;而普通周末由于時間較短,沒有充分時間做好旅游前的準備工作和旅行后的休息調整,不利于出游;另一方面,由于大學生的課業比較重,一般會利用周末進行復習或預習新知識,還有相當部分大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做兼職或參加各種活動;故國慶、五一長假是大學生旅游的高峰(56%),大學生有更多的時間可以自由分配,而且還可以趁黃金周的時間休息調整。
三、大學生旅游的消費方式
在選擇旅游消費方式上,更多的大學生選擇自助游,約占51%;其次是選擇個人游的,占21%;而只有28%的大學生選擇跟旅游團。調查結果表明,大學生有較強的獨立自主意識。在選擇自助游和個人游的學生中,高年級明顯多于低年級,這可能是高年級有更多的社會知識和經驗;來自城市的學生明顯多于來自農村的學生,這可能與學生的個性有關。
四、大學生旅游的方式
在調查中,大學生以往出游時,出游方式選擇與同學結伴而游的(約52%)占大多數,與男(女)友一起的約占21%,數字表明大學生大多數喜歡跟同年齡段的人一起外出旅游,而與家人一起(約6%)和獨自一人出游(約21%)也占一定比例。在旅伴的選擇上,部分人選擇跟男(女)友一起去旅游,這可能是大學生旅游的一大特點。大學生正處于感情萌發的時期,與情侶同游一方面可以體驗生活,增加旅游樂趣,共同解決旅途中的困難,另一方面又可以促進雙方的了解,培養共同興趣、增加雙方的感情。相反,選擇與父母親人同游的人很少,只占6%,這也表明大學生自主獨立的意識在不斷增強。
大學生選擇旅游地點的因素,以及個人消費水平的差異,旅途距離長短,個人愛好等等原因,影響大學生選擇了不同的出行方式。
五、大學生旅游的次數(每年)
調查顯示,大學生每年出游次數為1次為約32%,2次為約53%,3次為約10%,4次約3%和5次以上為約2%。
由調查結果可知,大多數大學生平均每年出游次數為一到兩次,少數有條件的學生也有年出游次數為三到四次的.,但每年出游次數為五次以上的很少。
六、大學生旅游的消費狀況
在以往外出旅游的花費上,游覽、門票占其主要,占總數的約67%,其次是吃的,約占14%,交通約占19%。而對旅游地的風味小吃上,感覺一般約占33%,喜歡約占46%。而特別喜歡僅約占13%。由此可見,當地的風味小吃沒有將其特色表現出來,就深入了解,許多大學生對在沒有品嘗時給予的期望值偏高,而真正品嘗之后,其期望值大打折扣,畢竟青年人對新鮮事物在感官上都會給予很高的評價,而一旦去體驗之后,沒有其想象的好時,將會大所失望,這也許是其感覺對其旅游地的風味小吃上感覺一般的比例占較高的原因。在住宿上,一般學生(約53%)選擇30元左右(人/每晚),可見,大學生旅游消費的要求體現了節約原則,這可能表明現代的大學生保持著儉樸節約的優良傳統,也有可能是大學生的旅游費用大部分還是處于家庭資助。因為有80%左右大學生的生活費是來自家庭資助的。
在旅游途中,約76%大學生愿意投入到購物中的比重是10—20%,表明購物在大學生旅游中也占主要活動。同時安全第一在大學生旅游中感覺是最重要的約占43%,其次是費用的約為23%,舒適度約為22%,旅游的經歷約為12%。
總體來看,大學生的旅游消費水平中等偏下,旅游范圍及方式也趨向保守。選擇徒步及旅行自行車出游的人數也占了一部分的比例,顯然大學生旅游有這一方面的需要,旅行社可以考慮開展徒步、自行車旅游的相關項目,滿足市場需求。
七、大學生旅游的信息渠道
調查表明,親朋好友介紹的旅游景點可信度相當高(約占53%),其次是網絡搜索約占33%,報刊廣告約占12%,旅行社咨詢約占2%,可看出親朋好友親身游玩過的景點的好壞對周圍的同學產生很大的影響。而由于種種因素的影響,報刊廣告、旅行社對大學生并沒有起到較大到關鍵。因此收集旅游信息對于部分大學生來說只是較容易,同時在收集旅游信息是,出游費用是最關注的,其次是景點的吸引力,住宿條件、安全問題、交通便利也受到一定程度的關注。目前各景點、旅行社及其它媒體提供的信息與實際享用服務自建的距離相差較大,由此可見提供的信息與實際景觀大相徑庭。
根據調查,一半大學生表明學校極少組織大學生出去旅游,并且部分大學生極少參加學生組織的旅游活動。可見學校對大學生的旅游沒有足夠的重視,大學生旅游具有很大的市場空間.
八、大學生對旅行社的滿意程度
從調查顯示的結果看,大學生對隨團旅游的評價的確不高,約75%左右的大學生對旅行社不滿意。
附注:調查問卷
各位親愛的同學,關于畢業旅游您有什么看法?您心目中的畢業旅游是怎樣的?請盡情發表您的意見和建議。此調查結果僅用于課程研究,所有被調查者都是匿名參與,不會泄漏被調查者的私人信息,請放心填寫,謝謝您的支持!
1.您的性別是
a男b女
2.畢業臨近時,您想參加畢業旅游嗎
a非常想去b一般c不想去
3.如果參加畢業旅游,您希望參加畢業旅游的出游方式是
a自己設計方案,由旅行社提供服務b自助游c跟旅行社出游
4.您希望在哪個時間段進行畢業旅游
a大四上學期b大四寒假c大四下學期d畢業后e其他
5.您希望畢業旅游的時間安排在
a雙休日b黃金周c寒暑假d其他
6.您希望畢業旅游的日程為
a即日來回b 2天1夜c 3天兩夜d 4天3夜e 5天或5天以上
7.您畢業旅游的理想范圍是
a學校所處城市b省內其他城市c省外旅游d出國旅游
8.您會選擇哪種交通工具出行
a汽車b火車c飛機d輪船e自行車f其他
9.畢業旅游時,您最看重的是什么
a風景優美b驚險刺激c美食誘惑d行程舒適e價格優惠
10.您覺得可能會阻礙你畢業旅游的因素有哪些
a沒有心儀的目的地b旅游信息不充分c時間安排不過來e沒有同路者f囊中羞澀
11.您對導游的要求
a導游經驗豐富,講解精彩b導游為人實誠,不坑人c不需要導游
12.您愿意為畢業旅游花費多少大洋
a 500以下b 500-1000 c 1000-1500 d 1500以上
13.您最希望在畢業旅游中獲得什么
a隨眾b觀光游玩c增進同學之間感情d畢業紀念活動e其他(學習、興趣等)
14.您對畢業旅行有什么好的建議或想法嗎,我們樂意聽取您的寶貴意見
大學生問卷調查報告3
寢室是學生學習、生活、休息、社交的主要場所,我們每天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寢室度過,寢室就是我們在學校的家。良好的學習環境和居住環境能保持人們健康的心理和愉悅的心情,使人蓬勃向上,反之會影響人們的心態。寢室環境狀況不僅是一個人生活習慣的體現,更是精神面貌的體現。寢室是同學們主要的生活場所,其衛生狀況如何,直接關系著同學們的生活質量。往深層次說,它既反映學生的素質,也是學校形象的一個窗口。宿舍衛生對學生心理、健康發展十分重要。
一、調查目的
寢室是大學生生活的重要場所,寢室衛生狀況直接關系著大學生的心理和健康問題。為了了解學生寢室環境衛生狀況,發現學生宿舍存在的諸多問題,提升大家對寢室衛生的'重要性,最終提高大學生對寢室衛生的重視,對我校大學生進行此次調查。
二、調查對象及方法
1、調查對象: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在校學生
2、調查方法:采取問卷調查方法調查,隨機抽取教室發放《關于大學生寢室環境衛生的調查》表,共發放100份,收回96份。
三、調查的內容
(調查問卷見附件)
四、調查結果分析
數據統計如下
1、47.9%的同學認為宿舍衛生干凈,34.4%的同學感覺一般,還有17.7%的同學對宿舍衛生狀況不滿意。
2、在寢室的清理上,有42.7%的同學表示每天都會打掃,41.7%的同學說是2~3天,在一周以上的占到17.7%。有53.1%的受訪者表示一周左右會對寢室進行大掃除,42.7%的同學是兩周或兩周以上,根本沒有進行大掃除的約占18%。
3、47.9%的同學表示過道和洗漱池衛生好,44.8%認為廁所衛生好,而對這兩項認為一般則是44.8%和45.8%,其余表示差或極差。
4、50%的同學說室友注意寢室衛生,40%說是一部分,而沒有室友注意則占10%。當宿舍垃圾堆滿時,有32.3%選擇馬上清理,37.5%表示一天后清理,40.2%說三天或更久。
5、45.8%的受訪者說自己一直疊被子,20.9%表示是經常,20.9%和12.5%則是偶爾和沒有。
6、有54.2%表示寢室有輪值,45.9%說沒有。42.7%的同學書桌物品擺放整齊,42.7%的同學表示一般,擺放不整齊占15.7%。
7、有41.7%的受訪者說學校對宿舍衛生重視,42.8%表示重視程度一般,認為學校不重視的有15.5%。
8、45.9%的同學贊同學校對寢室衛生進行檢查,認為這有督促意義,有54.1%的同學認為這沒有實際意義,寢室衛生得靠自覺。
通過問卷調查及周圍寢室衛生狀況對比,我們發現大學生寢室存在以下問題1、學生寢室打掃力度不足
調查顯示只有半數左右會經常打掃寢室衛生,其余很少或不打掃寢室。我們每天在寢室進行各種活動,產生許多垃圾,如果不經常清理,寢室的混亂程度可想而知。但許多人還是出于懶惰,一室不掃何以掃天下。
2、衛生間環境較差
學校多數學生的宿舍都有獨立衛生間,然而衛生間的衛生狀況令人堪憂。我們每天刷牙洗漱都在衛生間,如果不衛生,難以說會有一個好心情。每天面對一個臟亂不堪,很不衛生的衛生間,“將就”一下是說不過去的。
3、床上不疊被子
多數學生每天起床后就直接穿衣,被子疊的不多。每天我們進入寢室,首先見到的是凌亂的被子堆在床上,甚至還有許多衣物,實在十分不雅。相反如果床上十分干凈,被子疊的整齊,面貌就會大有改觀。舉手之勞,何樂而不為呢?
4、寢室沒有輪值
調查發現許多寢室都沒有輪值,也因為這許多寢室就疏于清理,致使凌亂不堪。沒有輪值寢室的人就很難做到勤于打掃,如果能分配定期打掃,宿舍肯定大不一樣。有時候不是人們不去打掃,是制度讓人們懶惰。
5、學校重視不夠調查顯示多數學生認為學校對寢室衛生不夠重視。寢室衛生直接關系學生的生活學習,也是學校進行德育教育的重要陣地,加大對宿舍管理能提高同學生活素養,也體現一個大學對學生的教育管理水平好的習慣十分重要,如果寢室能制定出好的制度,令行禁止,寢室的衛生很容易解決。
針對調查出現的問題我們提出以下改進措施:
1、寢室設立寢室長,由寢室長負責安排所在寢室人員每天值日,并檢查衛生狀況。
2、寢室內要做到常開窗通風換氣,使室內保持空氣流通。
3、每位同學應注意衛生保持,有生活垃圾盡量自己帶到垃圾桶或垃圾池內。
4、不要將剩飯、剩饃、剩菜等亂扔、亂倒,以免影響室內整潔,產生異味。
5、衛生間要定期清洗,各成員注意保持衛生間清潔。
6、學校要定期對宿舍衛生進行檢查,督促學生保持清潔。
7、對宿舍的衛生狀況進行評比,設立獎罰制度。
五、調查總結
現在的大學生多數都是90后,自理能力不足,對許多事都沒有積極性。本次調查暴露了大學生在寢室衛生的很多問題,寢室衛生看似只是個人自理問題,但與個人素質息息相關,“一室不掃,何以掃天下”。對于保持寢室衛生,最重要的是提高他們保潔意識,重視個人和寢室衛生。學生寢室衛生狀況的改善不僅需要學校提供更好的服務并建立和完善相關寢室衛生管理機制,更需要同學們樹立起自我管理、自我約束、自我教育的意識和觀念,逐漸培養集體生活意識和良好的生活習慣。希望同學能看到寢室存在的問題,保持寢室衛生,提高個人素養,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生活氛圍,把大學寢室建成溫馨舒適的家。
大學生問卷調查報告4
調查目標:
讓我們大學生更加了解當前和未來的就業形勢
調查時間:
20xx年02月20日-20xx年2月25日
調查方式:
問卷調查法
關鍵詞:
就業形勢大學生調查報告
調查對象:
被調查的學生為我校大學生。我們采用自制的“大學生就業調查問卷”,通過qq在線、方式進行!共發放調查問卷50份,收回有效調查問卷35份。有效問卷調查者主要來自對外漢語專業、中文專業、藝術專業。采取隨機抽樣的調查方法。男女比例30:20
調查目的:
主要了解在校大學生就業期望,自身素質的評價,學校就業指導,對就業形勢的看法,旨在了解當前的就業形勢對大學生的影響;通過對影響大學生就業因素的調查,更好地調節用人單位與畢業生之間的供需關系;為當代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發展作一個新的描述;幫助大學生盡快認識自我,學校為學生提供就業引導,使學生能謀取理想職業。為同學們在今后的求職就業過程中提供參考。長生大學生就業問題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激烈的市場競爭情況
我國7億多龐大的從業人員中,高層次人才稀缺,受過高等教育的僅為5%左右,那為什么還出現大學生就業難呢?除了思想認識上的問題外,主要是難在就業市場機制不完善。在我們的調查中,無一人對當前形勢樂觀。現在大學生都普遍認識到職業規劃的重要性,在當前學的專業和工作不對口的情況下,大多數人還是覺得自己的專業是有前途的。大學教育還是相當重要的。由于競爭的加劇,大多數的學生對自己有個清醒的認識,在問及畢業初的薪酬時,有21個人認為起初工資為1500元,13人認為應該為2500元,兩部分加起來占總人數的70%,在物價日益增加的"基礎上,大學生要求這樣的工資是不高的,可以看見競爭的大學生的影響。
二、學校對安排大學生就業方面指導不足
在我們受訪的大學生中,只有5人對學校的就業指導工作感到很滿意,感到較滿意的有14人,兩者合計占48%,而感到不滿意和很不滿意達到52%,充分體現我們學校的就業指導還需加強,照顧到更大多數學生的情況。教育導致大學生就業難的因素還有很多,我們主要從以下兩點進行分析:
首先,根本的問題是,教育與生產相脫離。我國現在生產模式是“世界加工廠”,主要需要的是廉價勞動力的“血汗工人”和有經驗的技工,是體力勞動者,而大學教育培養的是高價勞動力的腦力勞動者。所以,要說“頭腦還缺乏市場經濟意識”,那不是大學生,而是指責大學生的專家、學者和領導者自己。但這不是我們認識問題的出發點,我們認識問題的出發點應當是:中國不應該是大學生供過于求,需要降低大學生的價值體現,而是要盡快改變我國的生產模式,使大學生的價值能夠充分體現;使中國能夠自主創新,發展生產。
其次是觀念問題。中國是有社會主義特色的國家。因此,中國的教育應當是“公有制為主體”,為人民服務為宗旨。教育不應該是個人的投資,而應當是社會對發展的投入,是一種社會積累。教育費用應當由國家、社會承擔,從物質基礎上培養學生的為祖國、為社會“回報”而學習的思想觀念。教育費用由國家、社會承擔之后,還縮小了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的勞動力的生產價值的個人差別。這不僅有現實的意義,而且有很深遠的意義。
三、大學生自身素質因素
在談到畢業后的打算后的打算后,50%多的人都是把考研放在首位,其次是找工作創業等,從中可以看到很多大學生是害怕面對社會競爭的,采取考研是為了更晚一點面對競爭,也是對自己以后能找個更好的工作。在大學生所重視的素質中面試技巧和計算機因素對大學生的影響占有相當大的比重,占50%左右,而專業能力差而被普遍的看低,究其原因是現在的大學生就業是專業不對口的結果。大學生就業難不可忽視的因素是大學生自身準備不足造成的,在受訪者中,有相當一般分的大三學生對所要去的企業竟然一點也不了解。我們大學生還存在以下問題:
(1)、誠信問題,不少畢業生發現求職時有一定的證書、文憑、履歷能為找工作帶來方便,有的大學生憑勤奮刻苦,在大學期間努力爭取獲得相關證書,不刻苦學生則通過投機取巧或造假來騙取企業初步信任,對大學畢業生整體形象造成一定的損害。
(2)、大學生整體素質有下降趨勢。由于近幾年公辦高校擴招,加之民辦高校急增,招生規模不斷擴大,招生分數不斷降低,加上不少大學生大學學習不認真,動手能力差,缺乏實踐經驗,大學生整體素質有下降趨勢。
(3)、大學生自身定位偏頗。都希望找收入高、待遇好的單位。由于我國不同地區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性,東西部地區之間、沿海地區和內地之間的差距較大,大學畢業生選擇就業區域時,過度集中于北京、上海、深圳等熱點地區,造成這些地區的就業壓力明顯增加。
(4)、求職途徑把握不準。不少大學生通過參加各種各樣人才交流會“廣泛撒網”的方法,或希望通過熟人“托關系”、“找門路”以捧上“金飯碗”,不善于“推銷”自己,沒有針對自己的切實優勢,通過重點了解用人單位實際需求情況,提高就業率。
四、用人單位誤區
(1)、存在性別歧視。女大學生明顯處于劣勢,不少用人單位考慮女大學生生理因素、婚姻因素、成就動機,以及生育保險費和女工勞動保護費用等。同等情況下女大學生將來工作成本比男大學生大,這是女大學就業難的主要原因。
(2)、生源地域歧視。不少用人單位考慮到本單位的業務情況與當地聯系緊密程度,希望招聘的大學生熟悉當地方言及風俗,甚至有一定的人際關系網等,選用人才時優先考慮本地人才。甚至一些地方政府招聘公務員時也存在生源地域歧視,實行地區保護主義,不利于大學生公平競爭。
(3)、過分看重工作經驗。經驗不足是大學畢業生最大的劣勢,不少用人企業經營有困難,急于招聘某一方面能人,并且希望很快給企業帶來變化,而一般大學生則無法滿足用人單位要求。用人單位忽視大學生的潛力和可塑性,其實經驗總是在實踐中培養起來的,大學生有較高理論水平,只要經過短期實踐即能勝任工作崗位。
五、建議
1、學生應努力提升綜合素質。
努力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大學生要爭取知識廣博,具備合理的知識結構,有一定的科學文化素養,具有創新精神,隨機性、靈活性的思維方式,做到因人、因時、因事而異。
注重職業能力的培養。能力是一個人素質的外在表現,是在社會中直接產生作用的那部分內容,當前大學生必須盡可能培養自己處理信息的能力、處理人際關系的能力、系統看待事物的能力、處理好人與資源的能力和運用技術的能力等。加強社會實踐。
2、單位:切實糾正用人偏見。
用人單位一方面要與學校加強互動交流,多了解學校里各專業的特色,還可以借鑒大學生見習制度的思路,為在校大學生提供寒暑假實習基地,既鍛煉了學生的實際工作能力,也有助于企業考察人才。另一方面,用人單位要進一步轉變思想,牢固樹立科學的人才觀,切實糾正用人選材的偏見。企業不能只圖眼前的短期利益,過分看重工作經驗,而要有長遠的人才戰略眼光,要改變唯經驗論、唯文憑論的'做法,還要糾正性別上和地域上的用人偏見,切實做到不拘一格招攬人才,實現企業與人才的雙贏。
3、高校提高大學生就業對策
(1)、應該努力提高辦學水平。高校應轉變觀念,把握教育國際化的潮流,加強世界高教領域的交流與合作,全面提高辦學水平。
(2)、不斷進行教育改革,高校必須以市場為導向,緊密聯系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情況,加快調整高校專業結構,合理配置教育資源,以培養適銷對路的人才。
(3)、建立完善大學生就業服務體系。高校要盡快建立和完善集教育、管理、指導和服務等功能于一體的畢業生就業指導和服務體系。
(4)、學校應該實行積極的大學生安排就業政策,不僅在未來的發展方面,而且在心理調節上面,減輕大學生的就業焦慮心理。同時老師們應該對學生們加強教育,并進行積極暗示,多增加學生們的鍛煉機會。
4、社會及政府其他對策——應對大學生就業問題還須政府社會共同努力。政府社會必須進行相應總體性調整。大學生就業狀況從一個側面反映出社會的發展水平,直接影響高等教育的發展及人們對高等教育價值的判斷。政府要通
過努力發展經濟,調整產業結構,尤其是建立高新技術產業,提高產業水平,來增加對人學畢業生的吸納能力,使高等學校的人才培養和社會的人才使用銜接好,這是政府和社會的責任。
六、就業形勢分析
現在"大學生就業難"已經成為一個熱門話題,就業難不難,就業有多難,那要靠社會的就業形勢。大學生就業難,主要難在以下幾點:
一、畢業生數量的迅猛增加,與社會有效需求短期內增幅有限的供需結構性矛盾突出。
二、受長期計劃經濟和精英教育影響,部分畢業生擇業觀念存在偏差,就業期望值和社會需求差距較大。一方面,縣,市中小企業急需人才,一方面部分畢業生不愿去第一線,去基層,有業不就的錯位現象依然存在。畢業生的基層意識和創業意識有待加強,亟待做更加細致深入的思想教育工作和就業指導工作。
三、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工作和服務工作有待進一步加強。
四、部分高校對畢業生就業工作仍未引起足夠重視,在專業設置,人才培養模式,培養目標等方面不能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才與勞動力市場變化的需求。
五、高校畢業生流向不夠合理。目前高校畢業生的流向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這些地區往往占據各種優勢,而且吸引人才的力度較大,形式多樣。特別是"先落戶,后就業"政策的實施,既對大中城市的就業產生一定壓力,也影響一些中小城市及經濟欠發達地區的引進人才工作。
第二:大學生就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就業心理準備不足
1.自我角色轉換不夠及時對于80%的學生來說,大學階段過的是一種單純而有保障的生活,學習、生活、交際都較有規律,這樣的生活與現實社會自然存在一定的距離。在大學生活結束之際,踏上崗位之前。最重要的就是能夠迅速完成自我角色轉換,做好就業心理準備。就是要擺正自己的位置,客觀、冷靜地進入求職狀態,認識社會,了解社會,以自身的實力,積極主動地去適應社會需要。
2.自我認識,自我了解不夠準確個性是個體統一的心理面貌,是指人的心理活動中那些穩定的,具有個人特色的心理特征與心理傾向組合成的有層次的動力整體結構。它以個體穩定的行為模式與態度體系表現出來。能力、特長應包括教育培訓的程度,因為教育和培訓可以轉化為能力、特長。能力是求職擇業以及事業成功的重要保證。能力包容的內容很多,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思維能力;二是工作能力。求職擇業時必須正確認識到自己性別、年齡、身體健康、胖瘦、高矮、甚至面貌的丑俊等生理方面的因素。對自己充分的了解,是每一個求職者進行職場定位的依據與前提,而大學生在面臨巨大的就業壓力時,往往很少能真正做到全面了解自己。
二、擇業過程中的心理素質參差不齊
1.敢于競爭,善于競爭。人們時常把當今的世界稱為競爭的時代,大到國與國之間的對抗,小到人與人之間的競爭。競爭沖擊著人們的事業和生活,沖擊著人們的意識和思想,在求職擇業上亦是如此。
(1)敢于競爭:當今的時代,競爭機制已經滲入社會的各個領域和人生的整個過程。學習生活一開始,同學之間便開始了學習成績的競爭,人人都希望得到好成績。在大學階段,競爭更為激烈,評三好學生、優秀畢業生,,推薦研究生等,無一不和競爭聯系在一起。但是大學生自身的競爭意識在過去并沒有得到真正的強化,有的大學生面對競爭的挑戰顯得手足無措。深化改革的今天對大學生強化競爭意識提出了迫切要求,也提供了客觀環境。迎接新的挑戰,強化競爭意識是大學生在擇業前最基本的心理準備。
(2)善于競爭:要想在求職與擇業中取得
1.成功,僅僅敢于競爭還不夠,還必須善于競爭。善于競爭體現在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實力和良好的競技狀態。在求職與擇業競爭中,應注意期望值是否恰當。這就要求我們大學生在準備投出自己的簡歷之前一定要有充分的自我認識。在求職面試時情緒一定要輕松自如。在面試時,要克服情緒上的焦慮和波動,如果一個人能夠自始至終地以良好的情緒對待學習、工作和生活,那他就有可能在競爭中獲勝。
2.正確對待挫折人們在求職擇業中遇到挫折是正常的,切不可因此而自卑。一個心理健康的人對人生總保持著自信心,如喪失了自信心,就失去了開拓新生活的勇氣。順境中有自信心不足為奇。逆境中更需要自信心的支持。女大學生求職擇業比男大學生挫折更多,這是現在一種普遍的社會現象。從某種意義上說,女生擇業難,并不是社會對女生的需求量小。女生們要順利地擇業,從根本上說,在于發現自身的優勢,并以其優勢去參加競爭。
三、職業能力不足,知識結構相對單一大學生在就業時表現出的職業能力不足主要反映在知識結構不健全、專業知識不系統、不扎實、綜合技能水平不高(尤其是科研能力、創新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低)、缺乏一專多能的水平等方面。具體表現在:
(1)沒有很好地自我認知,缺乏對自我客觀、系統、科學的認識,常出現高估自己能力的現象。
(2)在選擇就業單位的過程中,明顯表現出被動和隨意性,缺乏科學性和主動性。
(3)獲得職業信息的能力和職業目標的篩選能力還不強,虛榮心和僥幸心理往往使他們改變原有的目標而采取不切實際的從眾行為。隨著社會就業競爭壓力的日益加劇,就業的“門檻”越來越高,“知識不夠用”和“能力不足”已經成為導致大學生工作不適應的主要因素。面對這種形勢,大學生應充分認識知識結構在求職擇業中的作用,根據現代社會的發展需要,發展自己,建立合理的知識結構,以增加自己在就業時的籌碼。
四、應聘前對公司了解不夠大多數大學生并不了解自己想要進入的公司發展前景、用人制度、、人際關系等等,有一部分學生對以后自己即將在一個什么樣的平臺上邁出人生第一步只有模糊的概念,甚至根本沒有目標。是否了解企業,是目前大學生求職的障礙,即便找到了工作,也會有一個不短的適應企業的過程。企業需要有價值的人,一些企業人事經理表示,現在企業評價大學生已經不完全看重學校和專業,關注的焦點是個人的能力和素質,是否能為企業做出成績,帶來價值。
五、大學生就業后流失率過高大學生穩定性、忠誠度和職業化程度不高,成為部分企業拒絕大學畢業生的理由。當競爭越來越激烈,當越來越多的大學生找不到合適的工作,“先就業后擇業”就成了社會和媒體廣泛宣揚的理念,而隨之形成的畢業生忠誠度問題也浮出了水面。麥當勞的代表說,他們接收的大學畢業生都必須經過基層鍛煉,在實習期都要安排最難的活給他干,如先到前廳去端盤子、刷廁所等;但往往是,實習三天后就有人因為吃不了苦而被淘汰,淘汰率高達50%。一些企業表示,每年真正招收的應屆畢業生人數只占計劃招工的1/5。企業接收大學生后一兩年內流失率在30%以上的達到被調查企業總數的半數以上。對此,一些高校大學生表示就業必須吃苦只是用人單位提出的苛刻條件,一些用人單位為了節約成本脫離畢業生所學本質,也是導致大學生另謀職業的原因之一。
大學生問卷調查報告5
叔叔、阿姨:
你們好,隨著中國經濟的不斷發展,整個社會對高等學校畢業生的要求進一步擴大.近些年,我國高校大規模擴招,大學生就業市場出現了新的形勢.為了更好的了解當前大學生的就業心態,以便為廣大同學在求職時提供更好的參考意見.我們特別組織了這次調查,希望能夠得到你們的支持與合作,本問卷不對外公開,情如實填寫.
1.你們希望自己兒女以后畢業參加工作初期月薪多少()
a.1000以下;b.1000-1500;c.1500-3000;d.3000以上
2.子女畢業后是希望他們()
a.出國深造;b.國內就業
3.你們是怎樣看待自己兒女日后就業的'()
a.全力幫助他們直到他們自己滿意為止;b.由他們自己的個能力決定自己的命運;c.給他們指路然后由他們自己選擇決定
4.你們希望自己兒女以后在社么地方工作()
a.本地;b.外地
5.你們支持兒女投身西部開發么()
a.支持;b.不支持
就下面幾個問題談談自己的看法何感想
1).望自己的兒女以后干怎樣的工作?
2).怎樣看待現在走高的跳槽率,你們支持這樣的現象么?
大學生問卷調查報告6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長給小學生的零花錢已呈愈來愈多的態勢。同學們是怎么運用這些零花錢的呢?我在班里調查了10名同學(男6名,女4名)調查的內容和結果如下。
調查的內容是:
1、你一天約有多少零花錢?
2、你用這些零花錢來干什么?
根據調查統計,這10名同學是這樣來支配零花錢的':有一位上網吧已經兩年了有五位天天用來買零食吃;有1位把零花錢存著,已贊有500多元了;有兩位同學主要用于買課外讀物看。
從上面的數據,不難看出,能注意積攢且正確運用零花錢的同學只有3名,占調查人數的30%;而其余7名同學(占70%)只知道用零花錢來“吃喝玩樂”了。
為什么有這么多的同學不珍惜手中的零花錢,只知道用它來買零食,不能把零花錢積攢起來用來買學習文具、買課外讀物等呢?
究其原因主要有:1、不知道父母的錢來的不容易,只知道沒錢伸手向家長要,花錢如流水。2、吃零食已成了習慣,如吸毒那樣已有癮了3、吃零食,有的包裝上有獎,獲獎后感到刺激、好玩,而上網心里感到舒服。
從家長和學校來找原因,主要有:1、有些家長手里有錢了,給孩子的零花錢就大方、隨便了,只管給錢,不問零花錢是怎么花的2、有的學校校內就有小賣部,這為學生買零食提供了方面;3、有的老師缺少對對學生進行勤儉節約、艱苦奮斗方面的教育。
通過這次調查,我認為很有必要正確引導同學們運用零花錢。如果把零花錢大都用于買零食吃上,不僅對自己的成長無益,還對人的身體有害,特別長期食用那些“三無”產品,有百害而無一利。因此,我建議:
1、家長給孩子的零花錢要節制、有計劃,要與孩子多交流、多溝通,引導孩子把零花錢用在“刀刃”上,可積攢起來用于訂報刊、買課外讀物看;用于買必要的學習文具,用于捐助別人等。
2、老師可利用班會、中隊會等,召開“我是這樣花零花錢的”的演講比賽或專題討論會,以引導學生認識錢來之不易和學會正確理財。
3、校園內如有小賣部,應只賣學習文具和必要的飲料,不賣零食,以凈化校園環境。
4、學校不應該讓同學們把零食帶入校園。
【大學生問卷調查報告】相關文章:
大學生問卷調查報告12-06
有關大學生問卷調查報告12-21
大學生兼職問卷調查報告03-24
大學生兼職的問卷調查報告11-20
大學生社會問卷調查報告11-19
大學生外賣問卷調查報告11-29
大學生熬夜問卷調查報告范文11-17
大學生熬夜情況問卷調查報告11-22
有關大學生問卷調查報告范文12-21
大學生問卷調查報告15篇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