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社會養老問題的調查報告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里,越來越多人會去使用報告,報告包含標題、正文、結尾等。那么什么樣的報告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社會養老問題的調查報告,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社會養老問題的調查報告1
摘要:醫療保險制度的建立旨在改善農村的醫療現狀,提高農民的健康水平,這是我國經濟建設過程中必須面臨的重要環節,但是,在堅定不移地實施廣覆蓋、低水平的醫保政策的過程中,看病難看病貴的情況并沒有隨之而消去,而醫保制度的缺陷以及在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日益暴露。通過抽樣調查及網上調查的方法對湖南省**農村的問卷調查,探討了農村醫療保險存在的問題與解決途徑。
關鍵詞:農村 新型醫保
近年來,醫療保險覆蓋面在逐步擴大,很多農民們也都加入到了參與醫療保險的隊伍中。投保無疑能給農民們帶來巨大影響,在面臨高額醫藥負擔時,是真正能夠給農民們帶來實質性幫助的措施之一。我國的醫療保險大體上有合作醫療、醫療保險、統籌解決住院費及預防保健合同等多種形式,其中合作醫療是最普遍的形式。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是由政府支持、農民群眾與農村經濟組織共同籌資、在醫療上實行互助互濟的一種有醫療保險性質的農村健康保障制度。醫療保險制度的建立旨在改善農村的醫療現狀,提高農民的健康水平。
暑假期間,調查了**縣**鎮的一些村,以及結合網絡了解了其他的一些村鎮對目前農村合作醫療保險的情況的看法,得出了一些結論,進行了一下分析:
1.農民對農村醫療保險制度的滿意度不高
通過分析調研結果可知,農民對農村醫療保險制度表示很滿意和
滿意的分別為13%和24%,其中49%的'人表示一般,而還有12%的村民反映不滿意,2%的人反映很不滿意;這足以說明農村醫療保險體系還得不到廣大農民的認同。由此知道,農村醫療保險體系在落實和實施的過程中還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
2.相關部門對農村醫療保險制度的宣傳嚴重缺乏
在對相關部門對農村醫療保險的宣傳的調查中。呈現出一個嚴峻的事實。其中55%的農民反映因為宣傳不到位,他們對這項制度也就不了解,也就無法信任它,到最后農民是基本享受不到這種保障。另外,有18%的人反映相關部門是通過海報和傳單來宣傳的,18%的人表示是通過口頭宣傳的,并且很多村民反映雖然這是一種最蹩腳也是最原始的宣傳,但由于很多村民不太識字(在這次的調查人群中。就有9%的人是文盲。而分別有13%和22%的人學歷是小學和初中)所以相比之下這種方式比較受歡迎,也普遍反映效果較好。還有9%的人表示自己村是通過其他一些方式來進行宣傳的。
3.農村醫療保險中個人所承擔費用偏離
農民是一個十分重視既得利益的群體,期望著最少的付出獲得盡可能多的回報,調查顯示,農民期待合作醫療能夠報銷60%~100%的醫藥費用,然而截至20xx年6月底,全國4194萬人次13.94億元的醫藥報銷費用占籌資總額的46.14%,住院醫藥費用平均有27.25%得到報銷,實際的報銷比例與期望的巨大差距使農民心理產生一種失衡的矛盾,直接影響了農民參合的積極性。在對醫療保險個人所承擔的費用的合
適程度的調查中,分別10%和29%的人分別反映過高和高,占將近50%的比例,47%的人表示基本適合,而只有分別為2%的人選擇了低和太低。這足以說明醫療保險中個人所承擔的費用偏高,這會導致下面提到的有些問題。
4.現行農村醫療保險制度還存在很多缺陷,亟待改善
調查結果顯示最嚴重的缺陷是政府宣傳力度不夠,這個問題已經在上面強調過,所以不再贅述。其次是普遍反映農民的受益面窄,占20%。還有分別為16%、15%和15%的人表示常見病多數不在保險范圍內、手續多。成本高以及政策透明度低。前面兩個其實也是主要的原因,據我了解的情況來看,很多農民反映大多數常見病都不在報銷范圍之內,投保就會有點被騙錢的感覺,雖然我們都清楚,醫療保險制度完全是為了能讓農民受益而制定實施的,但最后使有些農民得出這個結論便是制度的失敗所在了。由此可知,醫療保險制度的瓶頸其實不僅在于制度本身,更在于人為因素,主要是各部門在保障制度良好落實方面的工作做得不夠完善。欠發達地區的農村家庭收入支出中的比例并不低,醫療支出不僅是每個農民甚至可以說是每個生命個體健康發展必需的,但對農民而言醫療消費與吃飯、穿衣、孩子上學等剛性消費支出相比,看病花錢是次要的、隨機的,在經濟不寬裕的情況下要農民對潛在的醫療風險進行預期支付,是部分農民不會接受的選擇 。
5.醫療保險政策得不到落實是農民不參保的主要擔心原因
通過對在調查過程中表示不參保的村民的進一步調查,他們不參保原因的結果顯示,分別有10.7%、15%、20%和6%的村民表示擔心管理存在漏洞、害怕得不到保險賠償、不了解內容和程序以及政策不穩定,總結一下,其實就是農民擔心農村醫療保險政策得不到落實。他們擔心自己的利益受到損害,尤其是在對政策不完全了解的情況下,出了狀況也不知道該如何去保障自己的權利不受侵犯,所以干脆就不拿出這個錢。
另外,還有15%的人表示投保沒有足夠的資金。這是出乎意料的,農民的自我保護意識還太淺了。只有7.7%和5%的人反映投保沒有足夠的資金和在外務工的醫療費用不能回戶籍地報銷,這分別是個人的經濟原因和政策政策所存在的一點漏洞。
針對調查分析的結果,提出以下幾條措施:
(1)重視醫衛知識宣傳,促進全民健康意識,提高健康水平。
(2)加強醫療保險政策宣傳,普及醫療保險。尤其是社保性質的醫療保險。加強正確的輿論導向,把醫保改革的意義講透內容講清,政策講準。按國力發展水平,在國力資助下逐步覆蓋全民并逐步提高保障水平。
(3)重視疾病治療標準化指導。如住院天數、醫衛服務、高效藥物、高效設備、指導價格都應有國內外統計數據反饋給醫院及保險機構并對外公布,促進提高醫衛效率,促使大病治療費用下降。
(4)醫衛管理部門及保險機構應與消費者保護協會加強對醫衛機
構的監督,反對一切不正當行為。保證醫保費用正常使用。
(5)加強立法,在國家機關和人民群眾的監督下保證醫保政策落實。
相信經過不斷的實踐和改革,我國的醫保制度會得到全面落實,并真正做到衛人民群眾服務,實現其價值。
社會養老問題的調查報告2
前言
構建和諧社會,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我國的基本國策。而曾為農村社會主義建設做出過貢獻的老年人,他(她)們的養老問題又成了農村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雖然國家政策對農村老年人養老有了很大的改善,但農村的養老形勢依然嚴峻,老年人看病難、花錢難、生活單調枯燥無味等現象依然十分突出。為了掌握農村老年人養老問題的第一手材料,我們對延慶區延慶鎮以及下水墨村等鄉村進行了社會調查,通過調查我們發現農村老年人養老問題主要存在以下幾方面問題:養老資金匱乏、家庭贍養功能弱化,傳統養老模式面臨挑戰、精神文化生活匱乏,精神難以得到慰藉、農村醫療體制不健全,老人看病難問題突出等。我們認為要想解決農村老年人的養老問題,必須建立健全農村老年人養老保障體系、發展農村公共事業、創建農村老年人文化活動中心讓農村老年人真正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居、老有所樂。關鍵詞農村老年人養老
一、基本情況
(一)調查的目的我國進入老年化社會是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的,伴隨著人口生育與死亡率的下降的前提下開始的。國家的計劃生育政策,導致適齡婦女不能生育,加之人口預期壽命的延長,這樣就加快了人口老齡化的步伐。目前,我國雖然處在人口老齡化的初期,但由于,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醫療事業水平的不斷提高,因此,老年人壽命也在不斷提高,這給我國進入老年化社會創造了條件。隨著人口老齡化高潮時期的到來,我國人口將出現一種青黃不接的狀況,這是個十分嚴重的社會問題。我國是農業大國,農村人口占全國人口總數的75%,因此,農村老年人口數量相當驚人,農村老年人的養老問題是一個首要問題,必須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
農村老年人的養老問題處理的好,不僅有利于,我國的社會主義建設,發展農村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和諧社會以及關系到農業可持續發展和社會的穩定。隨著經濟和社會的發展,我國農村傳統的家庭養老模式正面臨著嚴峻的挑戰,農村社會化養老體系的發展因種種原因又裹足不前。
調查中我們還發現,農村老年人養老問題還有一個根本的原因,那就是養老金的問題,受舊的社會體制的影響,農村人的養老保險與城鎮人的養老保險還有很大的差距,農村老年人的醫療保險也是異曲同工。因此,解決農村老年人的養老問題,首先應該從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抓起。農村老年人的養老問題得到了解決,社會才能穩定,我們的國家才能國泰民安,人民才能安居樂業。農村老年人養老問題早就得到黨和國家的高度重視,國家的各種惠農政策正在改變農村的實際面貌,農村老年人養老問題將會得到進一步的完善。
(一)調查方法
我們采取實地調查與電話聯系相結合的方式
(二)調查過程
1、7月15日到8月25日,我們先后5次對延慶區延慶鎮進行了調查走訪,發放問卷425份,回收問卷425份。
2、電話訪問鎮上領導(因為領導工作忙,沒能見到)
二、調查結果
(一)經濟來源困難養老金形同虛設
調查中,我們了解到農村老年人的生活主要還是靠自己勞動來養活,這個數據占到總人數的65%,子女贍養的占30%,兩種方式只占人口總數的95%,而其他的幾乎沒有經濟來源。調查中我們觀察到,超過六旬的老年人幾乎都在從事農業勞動,靠子女贍養的老年人多半都是失去勞動能力的人。現在農村實行新農村建設,一部分土地用于基本建設,一部分實行流轉。這樣,流轉分紅、種田補貼、養老金、加上老年人種地的收入四項加起來不到3000。如果出現突發疾病和意外傷殘,那老年人的生活就存在很大問題了。調查中我們還了解到,農村老年人的養老金也就700元每年。
(二)家庭贍養名不符實
農村老年人養老的主要形式,或者說主要資金來源還是依靠家庭,另外從農村老年人經濟來源可以看出家庭養老依然是我國農村的主要養老模式。我們在調查中還了解到,農村60歲以上的老人平均有3—4個子女,3個以上子女的老人占調查總數的95%。從子女的數量上來看,老人的養老應該不是問題,或者說應該生活得相當不錯,可是,調查的結果恰恰相反。我們在調查中了解到,有的子女間對贍養老人的義務相互推諉,都不想承擔義務,怕給自己的生活帶來影響,有的甚至為了老年人的贍養問題大打出手,鬧的雞犬不寧,有的甚至鬧上法庭。但當我們問起老年人子女是否孝順時,沒有一個老年人說自己的子女不孝順的,這與傳統的“家丑不外揚”的觀念有關。
(三)生活枯燥無味
1、在調查中我們還發現,農村老年人喪偶后孤獨,很少出門,或者不出門。要出門就是到地里干干活而已,將自己的思想埋葬在對自己親人的`思戀中。這樣老年人的晚年就在這種悲痛中度過。農村調查中我們了解到,老年人的文化生活很單調單打麻將、聊天、看電視。沒有其他的文化生活,也沒有誰來組織老年人參加什么活動,或者組織老年人舉行什么有意義的活動。從調查中我們發現,農村老年人的生活枯燥的主要原因,一是文化知識欠缺,二是沒有引起地方領導的重視,三是受到農村自然條件的限制。
(四)農村醫務室形同虛設
新農村建設給老年人的生活也帶來了不少好處,譬如,合作醫療這給老年人給老年人看病帶來了很大的方便和實惠,并在改善老年人健康狀況方面有明顯的效果,該村的老人普遍比較長壽,65歲—75歲年齡段的老年人同55——65的人數一樣多。但同時如此大的高齡老人比例,必然會導致老人整體的健康水平較低,調查發現46%的老人表示自己不健康,常患小病或患有慢性病,有%的老人處于亞健康狀態,感覺身體常有不適,但由于沒影響到日常生活而沒去醫院檢查。因此,參加農村合作醫療是十分必要的。國家的合作醫療給農村老年人確實帶來了不少好處,但也存在不少問題,在調查中我們發現,農村醫務室設備簡陋、陳舊,醫務人員專業水平較差,一般都是土生土長的“赤腳醫生”,后來參加過醫療培訓,但也只是外表形象。在他們的心中,醫務室就是一個藥店而已,看不了病,也沒有人來看病,有的只是感冒了來打打針,稍稍嚴重一點的都到鎮上醫院去了。所以醫務室的醫務人員也沒有認真行醫的態度,這樣農村人出現不合理用藥的現象十分嚴重。
三、調查結論以及對策建議
(一)調查結論
調查中我們了解到,農村老年人養老存在這樣那樣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他與農村集體的經濟建設、政府的養老保障體系、年輕人養老意識等等都有著密切的關系。
1、國家法律制度不健全
《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的實施以及有些年了,但由于與農村養老密切相關的法律存在空白,也因為農村的實際條件存在一定的因素,不能形成一個完整的法律體系,影響到該法律的執行。
2、政府社會養老保障體系缺位是產生問題的深層原因筆者調查了解到我國農村基本上仍然是以土地養老為核心的家庭養老。
3、社會老齡化帶來的家庭結構變化是產生問題的現實原因隨著我國加速進入人口老齡化社會,我國農村社會的老齡化問題也越來越嚴重。
4、農村經濟發展水平低下是產生問題的客觀原因我國正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現在的小康還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發展很不平衡的,尤其是城鄉二元經濟結構沒有改變,地區差距擴大的趨勢尚未扭轉,貧困人口還為數不少。
5、年輕人尊老觀念弱化是產生問題的內在原因農村老年群體對養老的要求是很低,多數老人只要能夠解決溫飽就十分滿意了,照顧老人的生活一般不會給其子女的生活帶來明顯的影響,只是農村孝敬老人的傳統美德正在慢慢被人忽視和丟失,年輕人(尤其是年輕的媳婦)的道德水平較低,家中經濟權力由男性轉移到女性手中,姻親關系重于宗親關系。
對策建議
解決農村老年人養老問題,我覺得應該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1、完善相關法
律法規,確保農村老年人老有所養、老有所樂、老有所靠;
2、保障老年人的土地經營權,以土地養;
3、發展農村公共事業,建立相應的活動中心;
4、建立健全農村社區組織,成立農村老年人工作網站;
5、大力宣傳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提倡孝道教育,推動敬老愛老社會風尚的形成。
總之,養老、敬老、愛老僅僅靠法律規范的約束是不夠,必須引起全民的廣泛關注,只有年輕人身先士卒為子女做表率,樹形象,農村老年人養老問題才能得到根本解決。
社會養老問題的調查報告3
一、引言
目前,中國不僅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也是老年人口數量最多的國家。在國家經濟還欠發達的現狀下,人口未富先老,大量老齡人口對經濟發展和社會安定都帶來了巨大的影響。同時,中華民族自古就是一個重禮節、講孝道的民族,如何服務老年人,讓他們能安度晚年成為重中之重。為了了解我國養老服務行業現狀,促進養老服務事業良性發展,在肖云老師的幫助下,利用此次寒假的機會,對兩所分別是城市和農村的養老院,進行了有關養老服務隊伍建設的問卷調查。
二、調查情況
調查時間:20xx年2月7日、8日
調查地點:云南省保山市養老院、云南省保山市水寨鄉養老院
調查形式:發放四份問卷,由服務人員填寫兩份,由入住老年人填寫兩份,收回四份。
三、調查結果
經過對相關人員的詢問和對問卷的查看,我簡要總結了城市和農村養老服務隊現狀的異同點。
㈠相同點:
①所調查的這兩所養老院都是公辦性質的養老機構,每月定期收取一些基本費用;
②所調查的這兩所養老院都未給老人提供法律咨詢、援助;
③為老年人提供服務的人員中女性居多,且年齡都在36歲以上。老年人對服務人員的文化程度無太高要求,但在交談過程中得知,老人更希望服務人員要通情達理,自己能與其談心,且不要經常輪換;入住養老院的老人都認為最好的養老方式是家庭養老,經常于子女在一起;
④服務人員都認為當前養老服務隊伍存在的主要問題有:不愿意長期從事這一工作、缺乏必要的技能、政府不夠重視。服務人員都認為,可以通過提高報酬和福利待遇的方法來提高養老服務隊伍水平。 ㈡不同點:
①城市養老院每月基本收費遠遠多于農村養老院。城市養老院提供的服務明顯多于農村養老院提供的服務。農村養老院的居住條件、就餐條件等都與城市的存在很大差距。
②城市養老院入住人員和服務人員都多于農村養老院。城市養老院平均一位服務人員照顧2—3位老年人,農村的平均是一位服務人員照顧5—8位老人。城市養老服務人員有工作時間的規定,而農村的是隨叫隨到;
③城市養老院所入住的老年人多為有退休金的退休工人,農村養老院的.多來自家庭環境很差、無固定收入的農民家庭或是無生育能力無子女家庭;就觀念而言,城市老年人希望得到更多精神層面的照料,而農村老年人只是希望吃飽穿暖不病就可以了;
④城市養老服務人員大多獲取過養老護理資格認證書,沒有的也在準備去培訓考取。農村養老服務人員則沒有考取過,也沒打算考取。城市養老服務人員的收入高于農村養老服務人員,且城市養老機構是設有激勵措施的,而農村養老機構沒有;
四、調查分析
雖然調查結果只來源于四份問卷和部分詢問,但在我國同云南省保山市、云南省保山市水寨鄉經濟水平相當的地方是很多的,這個結果仍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在我國,公辦性質的養老服務機構占養老服務機構的大半,有重要的地位。公辦性質的養老服務機構費用較個體私營的低,這是大部分老年人入住公辦養老機構的重要原因。每月雖收取一定的費用,但只是基本的生活費。入住老年人逐漸增多,這就要求公辦性質的養老機構要合理收費,嚴格執行收費制度,不給老人強加一些額外的費用。
法律觀念、維權意識淡薄使原本就是弱勢群體的老年人在遇到侵害時,無法及時捍衛自己的權利和利益。近些年傳出有老年人被服務人員虐待的事件,其實這折射出了很多體制上存在的漏洞。很多養老機構認為給老人提供法律咨詢、援助并不重要,并且,這種觀念很普遍。給老人提供法律咨詢、援助其實是給老年人的生活加一道安全護欄。建議各級政府可以到所管轄的養老機構進行調查,沒有給老人提供法律咨詢、援助要責令其提供,實施監督。
年齡在36歲以上的人,一般都具備照顧老年人的能力和經驗,所以很多養老機構都會樂意錄用,女性居多是因為女性在照顧人這一方面更為細心體貼。當然也有男性,在體力方面女性就遜色于男性,這就是很多養老機構女性居多,但也有男性的原因。由于老年人自身條件每個人都不相同,所以建議養老機構在選用服務人員是要注重年齡、性別的構成,根據具體情況,合理安排人員。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城市和農村養老機構之所以存在很多差距,
最重要的影響因素就是經濟水平,當然生活觀念、家庭環境等也是很重要的原因。對于一部分城區各種條件都不錯的養老機構,政府應鼓勵,使其保持并逐步完善。對于大部分條件不太好的養老機構,政府應該多多支持,加大宣傳,影響或是改變一些落后的養老思想。建立激勵機制,逐步提高工作人員的福利待遇,注重服務人員溝通能力和技能的培養,讓老人感覺溫馨,多謝人文關懷。再有,應培養一種關愛老年人的社會風氣,讓他們能在這樣的氛圍中,安度晚年。
五、調查心得
在此次調查中我發現,老年人在養老機構里過的好壞與否,可以直接反映出這個地方經濟水平生活水平和道德水平的發展程度。我也從這次實踐中學會了如何同需要進行調查的人溝通,說明我的來意,讓老年人不懼怕。當然也遇到了困難,農村養老機構中仍有不識字的老人,無法看懂問卷,也有聽力不太好的老人,溝通很困難。
老年人其實很容易就被忽略被忘記的,老年人也很容易就感到孤獨的。我們確實應該多多關心他們。
社會養老問題的調查報告4
養老保險涉及員工切身利益,關系到企業發展乃至社會穩定的大局。企業拖欠社會養老保險費(以下簡稱“投保不足”容易造成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功能失調、影響社會穩定等嚴重問題。最近,筆者走訪了企業和職工,實地調查了我國企業保險不足問題的基本情況和原因,并對如何解決保險不足現象提出了一些思考。
一、主要問題
第一,保險不足現象由來已久。據調查,自1994年以來,出現了被保險企業欠保險的現象。之后,保底企業數量逐年增加,保底企業數量逐年增加。截至xxxx年12月底,企業未足額投保累計已達834萬元。第二,保險不足的現象比較普遍。企業數量方面,我縣已繳納但未足額繳納保費的企業有51家,占已參保的568家企業的9%;從企業行業來看,涉及貿易、文化、農業、工礦行業;從企業性質來看,無論是公營企業還是私營企業都存在保險不足的問題。第三,保底問題更嚴重。目前,我縣正常納稅企業1103家,其中注冊資本5000萬元以上的企業117家。注冊資本1000萬元以上未參加企業職工養老保險的企業58家。
二、原因分析
原因之一:企業責任感不強。“無意中”交保費。受年齡、文化水平和地區條件的限制,一些企業領導在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過程中不知所措。他們認為市場經濟的核心是一個詞——錢,所有的工作都圍繞著“錢”轉,忽視當前利益與長遠利益、局部利益與整體利益的關系,尤其忽視社會保險制度對經濟發展的重要保障作用,未能從維護職工合法權益、為職工提供安全感、維護社會穩定的角度認識保險支付工作。基于這個錯誤,在行動中拖欠養老保險費是惡意的。個體私營企業主認為繳納職工養老保險加重了他們的經濟負擔,為了利益,應該繳納“養老保險”抱著消極觀望的態度,得過且過,難以擴大范圍和收錢。另外,一些單位將本應由個人承擔的部分轉移給繳納費用的員工個人,增加了員工的負擔,在征收過程中存在一定阻力。
第二個原因:企業經濟效益下降。“無能”承擔保費。隨著市場化的深入和市場競爭的加劇,一些企業難以適應新的社會經濟環境,正在努力發展。企業效益下降,保費繳納壓力加大。我縣主要投保企業屬于電解錳金屬行業。自xxxx年5月31日環保整治以來,大部分企業一直處于停產狀態,導致保險暫停和中斷,直接涉及55家投保企業,投保人數超過xx人,間接影響其他行業10萬人。還有一些企業由于市場縮小、生產效率低下等原因陷入經營困境,甚至面臨停產破產,無法為企業職工繳納養老保險費。比如我們縣絲綢公司,是原蠶桑局下屬的國有企業,成立于19xx年4月。由于生產經營不景氣,于XX年8月被宣告破產。企業負債2311。1萬元,無力支付職工養老保險費。累計投保約210萬元,涉及員工81人。
第三個原因:缺乏有效的機制和措施。無法”收保費。一方面,雖然社保部門對養老保險政策進行了大量的宣傳,但仍有部分從業人員沒有充分認識到養老保險與其老年生活的密切關系以及保險權利義務的對應關系。特別是一些福利待遇較差的企業的員工,在繳納養老保險費方面表現消極,甚至因為工資收入低、目前生活困難、單位的誘導宣傳而產生抵觸情緒。或者認為工作一天就能拿到一天的工資。只要你暫時有錢掙錢,以后還有沒有養老福利還是可以管理的;或者認為老板總是處于主動地位,敢于督促老板為自己繳納養老保險費,在思想上剝奪了自己應有的權利,更不用說維權,甚至支持和幫助保額少的企業為了眼前更多的收入而逃避政策,千方百計拖欠養老保險費。另一方面,雖然《社會保險法》規定企業有義務為員工繳納養老保險,但也有不按時繳納養老保險的處罰,但在實踐中,有“難以執行”問題。目前,是我國大力發展經濟的關鍵時期。一些企業在享受優惠政策的同時,也利用我們寬松的發展環境,拒絕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為員工繳納養老保險費。有的企業法律意識淡薄,投機獲利意識強。但以增加企業負擔、企業生存環境差為借口,拒絕參加保險,導致征繳機構即使查明情況并納入征繳計劃,仍無法征繳保險費,難以強制執行,情況十分被動。
三、工作建議
(一)加強政策宣傳,擴大養老保險的影響。充分利用電視、廣播、報紙、互聯網等媒體宣傳養老保險政策法規,向公眾發出公眾咨詢和監督電話,及時解答公眾關注的熱點和難點問題,有效提高廣大職工對相關政策法規的認識,提高維權意識。人力和社會部門要加強與企事業單位的溝通交流,充分了解參保單位的經營狀況,特別是各單位負責人的宣傳工作,增強參保單位的繳費意識。有關部門可以聯合組織召開欠費單位負責人和勞資負責人座談會,擴大養老保險的影響,協調繳費。可以建立定期通報制度,協調區域養老保險指標,關注繳費意識差、欠費嚴重的典型單位,定期在各種新聞媒體上曝光和通報批評,及時向社會反饋各單位的繳費信息,利用社會監督促進繳費。
(二)采取有效措施,全面加強債務清理工作。摸清單位經營狀況,進一步了解欠費信息,全面開展企業養老保險清欠工作。堅持分類實施、重點突破的原則,針對不同的欠費單位采取不同的措施,突出工作重點放在大拖欠款、長拖欠款的大困難戶身上。對一次性還款有困難的單位,欠款單位可按規定制定清欠計劃,按計劃分期分批償還欠款;拖欠單位當年應支付的金額必須足額支付,以盤活往年的'壞賬和死賬,不得再發生新的拖欠。對拖欠時間超過6個月或未按計劃支付欠款的單位,應按規定收繳或暫時停止提供發票,按規定支付欠款后進行處理。建立多項監督控制措施,將按時足額繳納養老保險費納入各級政府或上級主管部門的考核內容,規范參保單位的繳費行為。比如欠費單位不允許參加各種先進評價,惡意欠費保險的不允許享受政府給予的優惠政策。采取多種措施,多管齊下,有針對性地清理欠費,在清理欠費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切實提高養老基金的保障能力。
(三)明確職責,完善部門聯動機制。地方稅務部門要嚴格按照《社會保險費征繳暫行條例》征收社會保險費,與勞動監察部門密切配合,嚴格執法程序,加大執法力度。對有實際支付能力但屢繳不繳、支付意識淡薄的單位堅決給予行政處罰;對于拖欠嚴重、惡意拖欠的,要消除各種障礙,納入法律程序,實行滯納金兌現制度,給拖欠企業應有的壓力。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稅收征管部門要大力開展執法檢查,有繳費能力的企業要依法作出行政處罰決定,并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征收。在實際工作中,要嚴格按照有關法律法規履行義務、行使職能,努力做到嚴格執法、糾正違法行為。同時,應采取靈活措施,做好服務工作,及時收回欠款。對于暫時無力支付費用的企業,不應采取強硬措施,以免造成“殺雞取卵”悲劇。面對這類企業,需要在全面分析企業情況的基礎上,制定切實可行的補繳方案,為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提供盡可能多的幫助,從各個方面幫助企業,使企業盡快走出困境,恢復支付能力。
(四)加強團隊建設,提高工作效率和質量。社保部門要倡導為社會保險做貢獻的奉獻精神,深入了解所轄企業的生產經營狀況,掌握其經濟運行的規律性,變被動為主動,使保費征收有針對性。促進企業支付的實現,關鍵在于企業經營者。政府相關部門要采取切實有效的行政措施,督促企業繳納養老保險費,作為考核部門和相關領導政績的重要內容。繳納保險費是評選先進單位、優秀企業家和先進工作者的必要條件,特別是優惠政策的落實。實施擴大養老保險費征繳目標責任制等有效措施,形成良好的養老保險費征繳激勵約束機制,確保養老保險費按時足額征繳。同時,從完善社會保障體系、確保基礎和廣泛覆蓋的角度出發,對破產和欠繳企業的養老保險費進行核銷,并簡化相應的辦理程序,及時實施。
社會養老問題的調查報告5
這個假期,我來到了XX市XX區敬老院,看望了那里的老人,給他們送去新春的祝福,還送上了營養品,并與他們親切交談。通過與他們的談話,我了解了老人們過去的生活和工作情況,也了解了他們現在的養老情況。
住在這所敬老院里的老人們大多在70歲以上,他們由于各種各樣的原因被送到敬老院來(這與我以前在其他敬老院了解的情況也是一致的),如子女不在身邊無人照顧;身邊親人大多已過世,孤身一人;一個人待在家里太孤單,想有人能夠陪伴。從她們的口中,我大致了解到過去老人們的生活狀況。建國初期,絕大多數年輕人都沒有文化,但迫于生計,只能外出干些體力活或技術含量不高的工作,如在織布廠工作,生產煙草等。由于當時人們生活條件十分艱苦,即使是在城市,生活物資供給一樣嚴重不足,大部分人最大的希望便是能吃飽穿暖。因為條件有限,許多人不能去上學,只能利用空閑時間去夜校讀書識字。生活在鄉下的人,為了能去學校讀書,冬天里也穿著草鞋踩著冰雪去幾公里甚至十幾公里外的地方求學。路上餓了就吃從家里帶的生紅薯或其他干糧充饑,要是遇上荒年,就吃路邊生長的野菜,生存條件極為艱苦。
現在這些老人們的孩子都長大了,都成家立業了,他們被子女送到敬老院來更多的也是一種迫于生計的選擇。在我所了解的老人中間,絕大多數人的子女都只在繳納生活費時才來看望一下老人,順便購買一些物品,見面交談的時間也不會太長,真正關心老人生活起居細節的更是少之又少。子女們普遍對父母們的生活情況關注較少,以為把老人送到敬老院就萬事大吉了。更有甚者,子女之間互相推卸養老責任,只顧自己享樂。這種情況著實令人心痛。
在與老人們的交談過程中,我發現很多老人口中都會說只要自己的子女過得好,自己怎樣都無所謂,只要兒女們心中都有自己的父母就行了,他們來到敬老院生活至少還有人可以一起生活、說說話,陪伴他們度過晚年,這比孤單一人待在家里好。我注意到,每當老人們說起自己的家、自己的兒女時,他們的臉上、眼神中總會流露出溫馨、留戀、幸福,甚至淚眼婆娑。由此可見,老人們的內心深處是非常渴望回歸家庭、渴望親情的!
的確,老一輩人為我們新中國建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他們在過去所經歷的'苦日子值得我們年輕一代人永遠銘記,我們要感謝那些為我們創造現在美好生活的前輩們,并以他們為榜樣,發揚艱苦奮斗精神,樹立回報社會的意識,努力學習,爭取成長為祖國的棟梁之才,不辜負老前輩們的期望。
然而,伴隨著時間的流逝,老一輩已相繼老去,龐大養老群體的出現成了一個十分現實的社會問題。即使我國正加大養老保障制度的完善,但這不能解決根本問題,因為老人們缺乏的是家庭式的關心和溫暖。當孩子們事業有成之時,都想著如何對自己的父母好點,讓他們過上安享晚年的生活。殊不知,又有多少人真正可以在父母的有生之年好好的服侍他們一回?又有多少子女知道老人們心中的渴求?
我認為,傳統“養兒防老”模式雖然受到現實的挑戰,但是,“養兒防老”的傳統并沒有過時,并且永遠不過時。解決養老的問題,除了政府要加大養老資金的投入以外,還要解決一個“良知”的問題。“養兒防老”是中國的傳統文化,孝敬老人自古以來就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父母辛苦地養育子女,當父母老了的時候需要子女們照顧的時候,子女們應該盡最大努力承擔起照顧父母的責任,而那些推卸養老責任的子女應該遭到良知的譴責。倘若子女養老養成了一種社會風氣,每個人都真心實意地為老人著想,那么,國家的養老制度也就顯得不那么重要了。反之,最好的養老制度也溫暖不了老人的心。
所以,我呼吁全社會的人都來關心養老問題。如果每個人都有一顆孝敬老人的心,那么解決養老的問題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只有人人都喚起自己的良知,才能讓老人們真正實現老有所依老有所養,從而促進整個社會和諧、穩定、發展。?
社會養老問題的調查報告6
今年寒假我和村中的幾個同齡人主要針對老年人的居條件及現狀,健康狀況,精神狀況,醫療保障狀況和文化體育等幾個方面在九龍村展開了調查。現將此次實踐活動的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當前,人類社會正經歷著一個巨大變化。這就是全世界六十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將超過五歲以下嬰幼兒。老齡化已成為全球性的社會問題。這無疑將給整個人類社會帶來超負荷的負擔。然而,中國是一個人口大國,到上個世紀末,我國60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接近1。3億人,占全國人口的10%,而在老年人群中,農村老人約占80%。目前,我國農村六十五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已占農村人口的7%以上。這些確鑿的數據深刻地揭示了人口老齡化正日益逼近我們。如何解決好數量龐大的老年人口的生活問題,尤其是農村養老的問題。是當代中國必須關注,也必須解決好的問題。因為農村養老問題的妥善解決直接關系到中國農村秩序的穩定與農業的可持續發展,關系到中國農村社會的和諧。
一、老年人生活來源問題
該村老年人生活費來源主要有兩方面。一是他們的子女供養,大多數農村老年人都和自己的兒子、孫子生活在一起,并承擔部分的家務勞動,如做飯,打掃衛生,照顧小孩等等。二是少數體格交好具有勞動能力的老人自己還擁有土地,土地的收益基本歸老年人自己支配。據調查該村正常家庭中基本不存在老年人生活困難的問題。另外該村有少數五保戶,他們居住在大崗村的敬老院里。生活在敬老院的老人由財政局、民政局提供生活費用。生活在家里的老年人每月可以領到100元左右的生活補貼。保障了他們最基本的生活。
二、老人的醫療問題
醫療問題在農村問題中應該是一個比較突出的問題。大多數村民的經濟條件一般,只可以承擔老年人非重大疾病的費用。我們去的時候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已經在該村實行,也能為該村老年人減輕了部分醫療負擔。按規定,每人每年只需要10元,就可以根據不同的數目醫療費用享受不同比例的報銷數額。此項政策在該村得到了很好的推廣,絕大多數人都加入了農村合作醫療。盡管有村民反映合作醫療存在報銷手續繁瑣,且必須在定點醫院看病等各種不便,但合作醫療為大家帶來了明顯的補助,所以村民都對這項制度表示肯定,并希望未來能在此基礎上改進,更進一步的解除他們的后顧之憂。應當注意的是雖然合作醫療制度給村民帶來了很多方便,但是在現目前,醫療費用主要還是由老人所在的家庭承擔,當老人出現重大疾病,無錢看病,因病致貧的情況仍然存在,當然這個問題也是社會普遍問題,在醫療保險還未能在農村實行推廣之前,這基本難以徹底解決。不過值得欣喜的是在我們的調查中沒有發現有現遺棄重病老人的現象,就算遇到了重大疾病,家庭還是會盡力為其醫療。
三、老年人的休閑活動
由于現在農村的大多青壯年子女都外出務工以賺取比留下做農活更多的酬勞,所以該村的老年人要承擔一些日常的簡單田間勞作和家務勞動,家里有小孩的還要照看小孩,因此老年人的空閑時間并不算太多。在我們隨機抽查的老年人中,部分老人偶爾觀看電視節目。原因有多個:一是為節約電費。二是給家里孩子創造好的學習環境。三是現在的電視節目除新聞和極少的電視劇外,老人們都不喜歡。該村還沒有設立圖書角,原因是考慮到光顧的老年人不會太多。這與農村老人受教育的程度是有很大關聯的,所以與城市的`老人不同,這里的老人對國家大事也不太關心。對精神生活關注相對較少。
四、老年人的精神狀態
我們隨機抽取了幾十個老年人進行了調查。其中對生活感到滿意的比例超過了80%。大多數老年人對目前的生活現狀都表示滿意對未來的預期都充滿樂觀,這里的老人更多的體現出了與世無爭的清淡。由于該村老年的生活比較充實,生活中有瑣碎的伙計,家里有孫輩的孩子,所以籠罩在城市老人中的孤獨感和彷徨感在該村很少見。該村被調查的老年人絕大多數沒有宗教信仰,他們并不迷信于鬼神。
調查結果顯示,絕大多數老年人對目前生活感到滿意,晚年生活幸福安康。老年人對自己生活的滿意率為94.4%。調查中,有63.3%的老年人對自己目前的生活狀況感到非常滿意和比較滿意;31.1%的老年人感到基本滿意;對自己目前的生活狀況感到不太
滿意的占5.6%。調查中,有96.6%的老人對子女給予自己的關心和照顧是滿意的;感到非常滿意的占24%;感到比較滿意的占5.1%;感到基本滿意的占19.6%;感到不太滿意的僅有3.4%。
這一代的老年人都是經歷了許許多多生活磨難的一代,特別是農村的老人,在過去經濟困難、社會*的日子里受盡了各種痛苦,相對平靜穩定的生活已經使他們感到非常的滿足。這就是中國農民非常質樸可愛的一面。他們的兒女雖然大都在外打工,給以他們的關懷不夠多,但他們都對此持理解態度,隨著時代和經濟的發展,老人們都支持子女出去闖自己的世界,而子女基本都能在物質上履行贍養的義務。而在精神上,老人們多依靠老年間交流活動排遣寂寞。人老了有好靜的一面,但人老了最怕孤獨。來自子女的精神慰藉是老人身心健康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農村老人過慣了苦日子,對物質要求并不高,在能滿足溫飽的今天,老人渴望的往往是子女的親情,當然這也與經濟發展之間有一定的矛盾,不過這些矛盾都是可以通過家庭內部的和諧溫暖來解決的。
面對未雨綢繆的心態,有關專家已經建言,無論中國將來養老保險體系的結構如何,現在的當務之急都是恢復養老保險體系的信譽和資金的可行性。畢竟“一個運行良好的現代社會不可能放棄養老保障”,如果人們普遍對養老金能否維持一個體面的生活表示懷疑,那就說明這項改革還沒到位。
儒家認為:“孝為百行之冠,眾善之始,是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文行也,德之本也。”可見,儒家思想以“孝”為先,“孝字上半部為老,下半部為子。有老人扶子之義。”因此,孝的道德倫理觀最初是用于協調父與子之間關系的行為準則。到了封建社會時期,儒家思想占據了整個社會意識形態的主流,并列為三綱五常之首,凡是以孝為先,封建統治者正是依據此統治來縛著勞苦大眾的思想靈魂,進而進化上升到“效”、“忠”的意識形態高度,有利于封建統治階級政權的鞏固和維持。這個轉變過程本質上包含著“政治”和“倫理”的雙重含義。正是在這個意義上,在中國統治了二千多年的封建社會使得華夏農耕民族“順從、軟弱”的農耕民族性格代代延續,成為農耕民族根深蒂固,頑固不化的傳統思想觀念。因而,在這種崇尚儒家封建文化的氛圍中,農耕民族總是認認真真地盡孝道。于是孝順父母這一古老的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便逐漸成為農村家庭養老的核心因素。
中國有句俗話:人生七十古來稀,然而現在說“活到七十不稀奇”。隨著我國經濟水平、醫療水平的逐步提高,老年人的平均壽命也在不斷延長。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人口健康狀況有所惡化,患病率、傷殘率不斷上升,自理能力下降,將更多的需要日常護理,這必將加重家庭負擔,也必將導致年輕人消極拒養老人情緒的增加。
總而言之,養老問題是關系到千家萬戶的問題,因為人人都會老,家家有老人。目前,我市積極推進養老服務社會化建設,逐步構建了公辦、民辦、居家“三位一體”的養老服務新模式。一是積極推進公辦養老服務。二是穩步發展民辦養老服務。三是發展居家養老。面對社會老齡化,我市的農村養老還有很多工作要做。只有正確解決了農村老人的養老問題,才能讓大多數的人生活安康,才能全力助推“雙提升”。
【社會養老問題的調查報告】相關文章:
關于養老的社會調查報告02-01
農村環保問題社會實踐調查報告01-31
空巢老人問題的社會實踐調查報告09-04
三農問題社會調查報告03-29
社會養老服務現狀調研報告10-23
環境問題調查報告01-25
近視問題調查報告07-27
食堂問題調查報告10-18
居家養老調查報告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