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自然保護區調研報告
在人們越來越注重自身素養的今天,報告的使用成為日常生活的常態,報告具有成文事后性的特點。那么一般報告是怎么寫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自然保護區調研報告,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自然保護區調研報告 1
為了深入了解掌握大圍山自然保護區的情況,2019年3月,大圍山有關人員對大圍山自然保護區進行了調研。調研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查閱文獻;第二階段是實地調研。實地調研采用訪談法,對自然保護區的干部職工、護林員和周邊的農民進行座談、訪問,從中了解情況。
1、自然保護區概況
1.1保護區成立時間和發展歷史
1986年3月20日由云南省人民政府批準建立省級自然保護區,1996年11月,經云南省人民政府批準,將河口南溪的花魚洞林區、小圍山邊境國防林區和屏邊的鉆天坡林區、大老柏箐林區,以及屏邊、河口、個舊、蒙自四縣交界處的紅河蘇鐵省級自然保護區全部納入了大圍山自然保護區。2001年6月16日,經國務院批準,將大圍山正式列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根據2015年12月1日印發《云南省機構編制委員會關于紅河州設置國家級、省級自然保護區管護機構的批復》(云編[2015]56號)以及2016年3月31日印發《紅河州機構編制委員會關于設置國家級、省級自然保護區管護機構的批復》(紅編[2016]15號)文件,設置云南大圍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加掛大圍山國家公園管理局牌子,為紅河州林業局所屬正處級事業單位。
1.2保護區機構設置及人員現狀
云南大圍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內設辦公室、計財科、資源保護科、科普宣教和社區科、生態旅游管理科5個正科級機構,核定事業單位事業編制19名。其中,設局長1名、副局長2名,正科級領導職數5名、副科級領導職數2名。局機關人員參照公務員法管理。
下設機構:
設置云南大圍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科研所,為相當于正科級的全額撥款公益一類事業單位,以專業技術崗位為主,核定事業單位編制9名,設所長1名;
設置云南大圍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屏邊管護分局、河口管護分局2個管護分局,為正科級事業單位,河口管護分局核定事業單位編制21名,屏邊管護分局核定事業單位事業編制17名,各設局長1名、副局長2名。機關人員參照公務員法管理;
設置云南大圍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個舊管護所、蒙自管護所2個管護所,為相當于正科級的全額撥款公益一類事業單位,以管理崗位為主,每個所核定事業單位事業編制5名,各設所長1名;
設置云南大圍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蘇鐵管護站、小圍山管護站、南溪管護站、瑤山管護站、蓮花灘管護站、玉屏管護站、新現管護站、白河管護站、蔓耗管護站、水田管護站10個管護站,為全額撥款公益一類事業單位,以管理崗位為主,每個站核定事業單位編制2名。
保護區正式事業編制96人(參公67人),其中局機關28名(參公管理19名),設局長1名,副局長2名,正科級領導職數5名,副科級領導職數2名;河口管護分局29名(參公21名);屏邊管護分局23名(參公17名);個舊、蒙自每個管護所核定事業單位事業編制5名,各設所長1名,人員參照公務員法管理。
現有在職人員76人,其中:局機關8人,河口分局31人,屏邊分局21人,個舊管護所5人,蒙自管護所11人。
1.3保護區基本概況
大圍山自然保護區位于云南省東南部,北回歸線以南,地處東經103°20′~104°03′,北緯22°35′~23°07′,跨屏邊、河口、個舊、蒙自四縣(市)。保護區面積為43993hm,其中核心區17379 hm,緩沖區14137 hm,實驗區12477 hm.區內最高海拔2365m,最低海拔100m,海拔高差達2200多米。
大圍山河口轄區涉及12個鄉鎮3個國營農場30個村委會169個村民小組,7465戶30305人,其中在保護區范圍內的村小組共24個,901戶3140人(其中核心區4個,96戶386人;緩沖區5個,296戶853人;實驗區15個,509戶1901人)。
大圍山屏邊轄區直接接壤的村寨共涉及3個鎮,13個村委會,53個自然村,2825戶村民。居住在保護區內的有1 4個自然村,核心區內4個自然村,緩沖區有2個自然村,試驗區有8個自然村,保護區周邊39個自然村;
大圍山個舊轄區涉及到保和、卡房、蔓耗3個鄉鎮4個村民委員會7個村民小組,其中:坡頭村民小組在保護區的試驗區內,戶籍人口1214人。土地權屬均為集體和個人所有,保護區內有蔓耗綠水河熱帶雨林景區;
大圍山蒙自轄區494公頃的保護區面積中有集體林權證的林地面積308.6公頃;耕地四至界線內的面積為185.4公頃,涉及水田鄉嘎馬底村委會嘎馬底一、二兩個小組,涉及農戶134戶541人。全部為緩沖區。
1.4主要保護對象
1.3.1保護熱帶濕潤雨林以及完整的熱帶山地森林生態系統,保護其生物多樣性及其環境和現有的原始森林生態系統。大圍山是東南亞熱帶北緣的中山山地,在海拔超過2000m的范圍內從熱帶濕潤雨林-季節雨林-山地雨林-季風常綠闊葉林-苔蘚常綠闊葉林-山頂苔蘚矮林,存在著完整的山地森林生態系統。
1.3.2保護以蘇鐵、桫欏、望天樹、龍腦香、伯樂樹、毛坡壘等為代表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和多種蘭科植物,以及以蜂猴、云豹、黑熊、黑冠長臂猿等為代表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活化石蘇鐵植物,是現存地球上最古老的種子植物,也是國家Ⅰ級重點保護植物。
2、對保護區有重大影響的決策或措施以及其在保護區建設過程中所起到的作用
2.1在大圍山上報晉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時,保護區面積有了較大的增加
新增部分有很多是農戶的杉木林、柚木林,當時劃定保護區時未做好群眾宣傳工作,未充分征求農戶意見,哪些地塊在保護區內他們不知道。同時,在2006年林權制度改革中,對這部分林地,未出臺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和辦法,核發了林權證。經過十多年的管護,這些樹木已成材,而保護區依據有關法律法規規定,不能出具準許砍伐的證明,這就導致了農戶自己種植、管理的樹木不能砍伐出售又得不到經濟補償。林木的采伐與保護區法律法規相沖突,社區居民意見越來越大,與保護區矛盾越來越尖銳,已給當地的社會安定帶來了挑戰。
2.2經過保護區多年的管理實踐,保護區部分區域保護價值降低,同時,這些區域的管理與地方發展和社區居民的矛盾越來越突出,管理困難,邊界存在著很多不合理因素
近年隨著經濟林和經濟作物價格的持續上漲,保護區外出現了開發宜林荒山和農地種植香蕉等經濟作物現象,而保護區內群眾由于受保護區法律法規的限制,難于利用保護區內的農地和宜林荒山發展經濟,于是產生了抵觸情緒。加之自然保護區內農戶持有的土地承包證面積與四至界線不相符,其四至界線的實際面積大于土地承包的十倍甚至百倍,且又無保護價值,導致農戶在其四至界線內毀林開墾現象時有發生,執法難度極大。另外,保護區內持有土地承包證的部分農戶將土地出租給老板、老板又轉租給其它人種植香蕉。由于監管不力,在經營種植香蕉的過程中發生一些修路、建設管護棚等違反保護區條例的行為。物權法與保護區條例在這些地點的沖突,導致基層執法困難。
3、自然保護區價值評價
3.1社會經濟價值
自然保護區及周邊地區鄉村的生產生活跟森林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系,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3.1.1薪材采集。保護區周圍社區農戶一家一周需要燒柴2馱,約80~100 kg,年需薪材4000~5000 kg,周邊社區共有30083戶,年總耗薪材1.5億kg,這些薪材主要來自自留山或保護區周邊林區。
3.1.2野生竹筍資源利用。保護區內有豐富的野生食物資源,居住在大圍山自然保護區周圍的村社農戶,平時都到保護區內采集竹筍,或自己食用或拿到市場出售。據調查,在保護區周邊,年出售竹筍達10萬kg左右,個別農戶年出售竹筍收入2000~3000元以上。
3.1.3野生蕨菜資源利用。在屏邊縣農貿市場一年四季都可見到各種食用蕨菜出售,所有這些野生食用植物資源大多來自保護區周邊。
3.1.4野生菌類資源。據了解,在保護區內或村社集體林中,每逢雨季,都生長有大量的食用菌,可拿到市場出售,一些農戶年出售食用菌收入在500元以上。
3.1.5利用保護區森林種植草果。由于森林內濕度大,土壤肥沃,蔽蔭,自二十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位于大圍山保護區周圍的絕大多數村社都在保護區周邊種植草果,并成為當地社區農戶經濟主要來源。據調查,個別草果種植戶年收入達10萬元以上。因此,大圍山自然保護區不僅在生態上發揮森林維護自然環境的功能,最大程度地涵養水源,減少水土流失,改善氣候,凈化大地與空氣污染,確保地區國土安全,改善人們生活質量,還為地區經濟社會的發展創造了有利的自然生態環境條件。
3.2科研價值
大圍山保護區地處熱帶北緣,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復雜的地形地勢,悠久的地質歷史,高度異質性生境,加之在地質史上未受第四紀冰川侵襲,保存了豐富的物種資源,特別是眾多的古老種和珍稀特有種,其氣候、植被、植物和動物區系在全國、全球也具有代表性,是我國乃至世界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關鍵地區之一,其科學和保護價值主要表現在:
3.2.1代表性。滇東南作為中國種子植物特有物種的分布中心,據統計,這里有中國特有屬34個,地區特有屬5個;中國特有種2171種,地區特有種302種,其中大圍山保護區共有滇東南地區特有種137種(其中大圍山地區的特有種有50種左右),包括了其中大部分特有屬、種,是這一區域的典型代表。
3.2.2完整性。大圍山保護區內的森林生態系統較為完整,植被連續性分布,面積大,能為保護對象提供足夠的生境和通道,有利于生物群體的遷徙、覓食、交換、繁殖和生存;同時完整的生態系統還起著調節氣候,凈化水質和空氣,涵養水源,控制水土流失,維持生態平衡的作用,對保障當地農牧業生產和人民生活,以及長期持續地為人類發揮生態效益、社會效益、經濟效益都具有重要意義。
3.2.3多樣性。生物資源的多樣性就其內涵來看,可以分為遺傳多樣性、物種多樣性、生態系統多樣性。
遺傳多樣性:在遺傳多樣性方面,從生物地理單元觀點出發,這里是植物種類最富集的地區之一,保留著不少古老種類,同時也是許多植物種類起源和擴散中心。按照起源中心學說,在一個物種起源并且隨后散布到別的區域過程中,群體遺傳變異應是最大的。保護區有許多進化和較進化的科屬,有些古老的科也有一些較進化的類群。
物種多樣性:大圍山保護區內熱量豐富,雨量充沛,四季溫差變化不大,有著優越的動植物生存環境,區內動植物種類異常豐富。保護區內已記載有維管束植物241科1226屬4043種,其中蕨類植物50科127屬282種;有種子植物191科1099屬3761種(其中裸子植物8科12屬25種,被子植物183科l087屬3736種),占中國種子植物總數的14.9%。其中秋海棠科、蘭36科是大圍山種類豐富、獨具特色的植物類群,秋海棠科的秋海棠屬42種,占中國秋海棠屬物種總數的46.7%,蘭科158種,占云南蘭科植物種數(764種)的20.7%。與野生植物一樣,大圍山保護區的野生動物也非常豐富,獸類92種,占云南獸類總種數的29.7%,占全國的14.3%;鳥類285種,占云南的31.6%,占全國的21.4%;兩棲類53種,占云南的52.0%,占全國的19.0%;爬行類近60種,占云南的39.9%,占全國的16.0%;魚類70種,占云南的17.6%,占全國的2.6%。在1998年考察中發現兩棲爬行類新種1個(大圍角蟾),國內新記錄2個(細線蛙、長趾蛙),省內新記錄2個(紅吸盤小樹蛙、細鱗樹蛙),大圍山地區特有種有大圍角蟾、大湍蛙和屏邊泛樹蛙。大圍山保護區的面積雖然僅有43993 hm2,但是種子植物、蕨類植物、獸類、鳥類、兩棲爬行類和魚類種數則較多,是該區域物種多樣性較豐富的地區之一。
生態系統多樣性:在生態系統多樣性方面,保護區內植被類型有雨林、季雨林、常綠闊葉林、竹林、灌叢、草叢6個植被型。
4、保護區可持續發展面臨的'困難和需要解決的重大問題
4.1保護區可持續發展面臨的困難
4.1.1保護管理亟需規范和完善。保護區的基礎管理設施嚴重不足,甚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巡護監測設施設備還非常欠缺,再加上保護管理人才配備力量的不足,使得當前的巡護工作還停留在看護的水平上,與規范化、標準化的建設和管理還存在一定的差距,保護的有效性還未得到充分體現。
4.1.2自然保護區與地方經濟發展的矛盾。保護區內有豐富的大理石礦資源,建立保護區后,這些資源就不能開采,影響了地方經濟的發展。政府為了發展地方經濟,出臺一些措施鼓勵農戶種植沙仁,由于監管不到位,導致一些農戶將沙仁種植在保護區內,給自然保護區的建設和管理帶來極大的困難。
4.1.3社區經濟發展與自然保護區保護管理的矛盾依然存在。自然保護區內及周邊地區大多數居民依賴自然資源的程度很大。“靠山吃山”是他們的主要經濟來源。這些居民由于生存空間的局限,以及受氣候、交通、保護政策等因素的影響,生活貧困。這些脫貧致富與生物多樣性保護的矛盾依然存在。
4.1.4大圍山國家公園的功能發揮不足。大圍山國家公園主要依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進行建設,在范圍上基本沒有突破自然保護區,周邊資源的整合力度不夠。當前大圍山國家公園主要進行了確標定界工作,由于基礎設施不足、保護管理壓力大、知名度低等原因,國家公園的科普宣教、游憩展示、帶動社區發展等功能的發揮還不夠。
4.1.5科研成果轉化程度較低。保護區雖然曾開展了自然資源的綜合考察和專項科學研究,但因調查時間、環境、季節和各自區域的局限性,最終未能形成全面、科學、系統的基礎資源數據,缺少搭建數據共享平臺的條件。科研成果還不能充分應用到自然生態保護管理的實踐中去,科研成果轉化程度低。
4.2保護區健康發展需要解決的重大問題
4.2.1建立適應自然保護區發展的行政管理體制。自然保護區與當地的行政管理機構如部分鄉人民政府,因管理職能交叉發生摩擦。保護區堅持資源的保護原則,而政府側重于經濟發展。
4.2.2完善自然保護區的業務管理體系。自然保護區的業務管理體系尚處于初級階段,管理素質參差不齊。自然保護區的工作是以資源保護、科學研究、環境教育等業務工作為主。保護區業務管理體制顯得比較滯后,不能滿足自然保護區發展需要。
4.2.3健全保護區管理機構。保護區的管理機構不夠健全,管理人員不足,業務素質不高,管護手段和基礎設施普遍薄弱。2016年3月31日印發了《紅河州機構編制委員會關于設置國家級、省級自然保護區管護機構的批復》(紅編[2016]15號)文件,雖然明確了兩個分局機關人員參照公務員法管理,兩個管理所為相當于正科級的全額撥款公益一類事業單位,但沒有明確分局內設科室設置。在職人員由于擔心身份改變影響待遇,人心不穩,希望盡快出臺有利于保護區發展穩定的“三定”方案。
4.2.4加大保護區資金投入。由于自然保護區,特別是基層管理站經濟來源不穩、地域偏僻、工作生活條件差、社會地位不高,從事自然保護區工作的人員面臨的工作難度大而缺乏信心。例如,河口蓮花灘、瑤山管理站沒有文件柜等辦公設備、只有一臺多年前配置的電腦,防火需要的衣物也需要自己出錢購買。無論從設備和人員配備來看,與當地林業站的辦公條件都差距較大。這種狀況不利于自然保護區的發展。
5、今后工作打算和建議
5.1建立試驗區
試驗區是指自然保護區內可進行多種科學實驗的地區。試驗區內在保護好物種資源和自然景觀的原則下可進行以下活動和實驗:
5.1.1有計劃地發展本地所特有的植物和動物資源。建立栽培和馴化試驗的苗圃、種子繁育基地、樹木園、植物園和野生動物飼養場。
5.1.2建立科學研究的生態系統觀測站、標準地、實驗室、氣象站、水文觀察點、物候觀測站,用收集到的數據和資料對生態系統進行對比和研究。
5.1.3進行大專院校的教學實習,設立科學普及教育的標本室和展覽館及陳列室、野外標本采集地。
5.1.4進行生物資源的永續利用和再循環方面的實驗研究。
5.2開展生態旅游活動
大圍山河口轄區內有花魚洞國家級森林公園、屏邊轄區內有大圍山省級森林公園。花魚洞國家級森林公園因缺乏旅游設施尚未得到有效的開發;屏邊大圍山省級森林公園內的水圍城景區是其主要景點,得益于離縣城較近、交通便利的優勢,生態旅游呈逐年上升趨勢,年接待游客近10萬人次,主要為假日游。但景點和服務設施需進一步完善。建議開發成徒步旅行的生態旅游。由自然保護區進行開發和保護,控制旅游人數,使保護區不受生態旅游所帶來的影響,使人與自然和諧發展。此外還可以開展觀鳥、叢林探秘等項目。不僅使游人領略到大自然美麗的風光,而且還受到自然保護和野生生物學知識的教育。
5.3進行自然保護區宣傳
自然保護區是為廣大公眾普及自然科學知識的重要場所。有計劃地安排教學實習、參觀考察及組織青少年夏令營活動,利用自然保護區的標本、模型、圖片和錄相等向人們普及生物學、自然地理等自然知識。
5.4認真編制自然保護區規劃
分步實施《總體規劃》是每個自然保護區落實有關自然保護區法律法規的具體方案。方案的制定必須按照有關的法律法規進行并且要結合保護區和社區的實際。貫徹“全面規劃、積極保護、科學管理、永續利用”的自然保護方針,根據自然保護區功能分區的理論與原則,必須合理劃分三個功能區,把保護、科研、監測、教育和旅游結合起來統一規劃與布局,正確處理保護與開發、旅游與教育、資源保護區與社區發展等關系,致力于保護區和社區經濟的同步發展。在開發項目的選擇上,必須堅持因地制宜,在堅持保護第一的前提下,選擇不破壞自然資源又可重復利用資源的項目。自然保護區的建設和管理是一項長期的任務,規劃要先易后難、先保護后開發、先近期后遠期。規劃指導思想要明確、目標要合理、內容要具體、步子要現實、投資要可行。規劃一經審批,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要分年度分項目“按部就班”地實施,一項一項地落實,年年積累,循序漸進。
5.5引進專業技術人才,提高工作人員業務素質
進一步引進保護區管理與規劃專業人才,林學專業人才,野生動物學專業人才,繪圖專業人才。通過培訓,提高現有人員的業務能力及管理水平。
5.6制定優惠政策、發展社區經濟
自然保護區社區經濟的發展程度直接關系到自然保護區的建設和管理。其一,自然保護區是與社區與榮俱榮、與衰俱衰的“孿生兄弟”。保護區只有根據社區居民生存發展的需要,通過促進參與和利益共享,發展自然保護區產業,提高社區居民的生活水平。其二,只要社區的經濟發展了,居民直接利用自然資源的程度降低了,自然保護區也就達到了保護自然的目的,同時也緩和了社區矛盾使周邊群眾和社區從自然保護區的可能破壞者變成共同管理者,把孤立的生態系統變成了開放的經濟社會生態系統,從而達到長期有效可持續發展的目的。發展自然保護區產業不是容易的事,因為自然保護區地域偏僻、交通不便、經濟觀念落后、發展基礎薄弱,加上長期的、落后的直接利用自然資源的生產生活習慣,發展經濟除了需要化很大的精力來做宣傳發動、教育培訓、技術指導等前期工作,更重要的是需要各級政府和部門制定優惠政策予以拉動和扶持,如產業政策、銀行貸款、減免稅費、技術輔導等等,涉及到部門利益的調整,所以需要政府的重視、部門的支持、社會的關心。同時還需要政府在基礎設施建設中制定特殊政策,予以大力扶持,為自然保護區的經濟和社會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5.7建議州、縣(市)林業局加大對自然保護區政策、項目傾斜及資金投入
在造林綠化、退耕還林、抖坡治理等項目上給予支持,盡快修復保護區生態功能;在基礎設施設備投入上給予支持,改善保護區職工生活工作條件;公益林基金足額按時撥付給管護局,由管護局撥付給基層單位并進行監督管理;在防火資金投入、裝備配備方面給予支持,以提高保護區的防撲火能力及管理水平;恢復保護區派出所,加強警力,加大對保護區的執法力度;加大對保護區干部職工科技培訓力度,以提高保護區工作業務水平。
自然保護區調研報告 2
一、地理概述
擬選劃的青島文昌魚珍稀水生動物自然保護區位于膠州灣口外,竹岔島東北,大橋島以東海域,距青島市區以南五公里,南部緊鄰大公島島嶼生態系統省級自然保護區,中心區位于南沙一帶(東經120°20′15″-120°24′49″;北緯35°57′57″-36°00′18″)。該海域周邊有進出膠州灣的主要航道和錨地,并臨近我市城區和港口區,地理位置較為重要。
二、自然環境狀況
(一)海底地貌擬選海域位于魯東隆起區東南的沿海地帶,是靈山島坳陷與膠萊坳陷的結合部,最小水深6.8m,平均水深15m,由南沙向ese向延伸,呈新月形展布。該處砂體是塊古沉積體。
根據柱狀取樣,鉆孔和淺地層剖面資料,除北部邊緣溝底部有基巖出露,其余均被第四系松散沉積物覆蓋。基底為燕山期花崗巖。
央有后期侵入的基巖脈。該區自中生代末期花崗巖侵入之后,處于穩定狀態,長期受風化侵蝕。
從第四紀晚期更新世開始,有陸相沖洪積沉積,該時期沉積了大量由花崗巖等風化形成的以長石石英為主的砂、礫沉積,這是該區砂礦形成的主要時期。沖洪積沉積之后,發育了湖泊和沼澤,該時期沉積物巖性復雜,以粘土,粘土質細砂為主。
這兩個成礦時期形成m2礦層(陸相砂)的主礦體。進入全新世海水開始入侵初期是以粗砂為主的海陸過渡沉積,該時期是m1礦層(海相砂)的主要形成時期。
后期在潮流作用下,沉積物被重新改造,形成以南沙為中心的潮流沙脊。砂體周圍的海底地貌比較復雜。
侵蝕地貌和堆積地貌都很發育。具有代表性的侵蝕地貌是三條侵蝕深槽。
(1)由膠州灣口向東偏南方向延伸(中央水道灣外部分),長20km,寬2~3.5km,水深在20m以上,最大水深45m;
(2)竹岔島東西兩側侵蝕深槽,槽底有鈣質或鐵質膠結物團塊粉沙質粘土和粘土質粉沙覆蓋,水深均在20m以上。其西支一竹岔水道,流速較大,槽底基巖裸露。
東支流速較小,槽底有鈣質鐵質膠結團塊和貝殼的砂一粉砂一粘土和黃色亞粘土覆蓋;
(3)由赤島以東海域向西南方向延伸,經小麥島前延伸到浮山灣、燕兒島外的深槽。東西向長8km,南北寬最大2.2km,平均1km左右。
一般水深22—23m。最大水深為24.5m。
底部較平坦,由鈣、鐵質膠結團塊及貝殼的`砂一粉砂一粘土覆蓋。沖刷溝槽構成了青島沿岸天然的黃金水道。
潮流沙脊主要分布在該區潮流沖刷深槽的兩側,是堆積地貌代表地形。該區沙脊主要有三條,順潮流方向,呈長條狀,規模大小不一。
沉積物以中粗砂為主,分選好,含少量或不含粘土。潮流沙脊是潮流在流動過程中產生分流或水流擴散流速減小情況下形成的堆積體。
受潮流控制并與原始地形有關。其中最大的是南沙,東西長5km,南北寬0.6km。
東端潛伏在海底泥面以下,沙層厚度約8m,是本區主要的黃沙礦體。另一條是北沙,是中央水道與赤島一小麥島外呈nee—sww向延伸的水道之間的沙脊。
該沙脊斷斷續續地分布,東西長約6km,南北寬約0.2~0.5km,有分選很好的沙質沉積。第三條沙脊為大竹沙脊,斷斷續續出現在竹岔水道兩側,由礫砂和中砂組成,分選好。
以上三條沙脊都是與潮流方向一致的長條狀沙體,沙脊最高處水深小于10m,沙脊以深槽間隔,呈放射狀排列在膠州灣口外,每一條沙脊又由許多呈雁行狀排列的砂體組成。沙脊上沉積分選很好的中粗砂,是文昌魚的棲息之地。
這些沙體構成了青島沿岸天然的黃金鏈。以上是該區顯著的海底現象。
其他的還有沖刷洼地和水下淺灘、水下堆積平原、水下沙壩等。
自然保護區調研報告 3
為促進xx自然保護區森林資源的有效保護,推動生態旅游產業的發展。近期,xx保護區組織人員對xx自然保護區森林資源保護情況進行專題調研,先后分別到xx鄉的xx村xx屯、xx河,xx村,xx村;xx鎮庫區上游xx河沿線的平臘村納新等屯;xx鄉xx村的xx、xx;xx鄉的xx屯以及大山林場、xx大峽谷野生珍稀植物園等自然保護區范圍調查了解,走訪群眾代表,村組干部,聽取意見和建議,調研結果如下:
xx自然保護區屬于森林生態系統類型自然保護區,主要保護對象為季風常綠闊葉林為主體的原生性天然林及其生態系統;以南方紅豆杉、黑頸長尾雉等為主體的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及其棲息地和xx重要的水源涵養林。總面積42848.4公頃,其中核心區14720.8公頃,緩沖區11101.3公頃,實驗區17026.3公頃。
xx自然保護區地理位置獨特、森林生態系統原生性好、生物多樣性豐富等特點,保護區的建設對珍稀瀕危物種的保護具有重要作用,對西部大開發和“西電東送”的標志性工程xx水電站的建設具有重要的生態保障作用,其保護價值非常重要。據統計有維管束植物2819種,大型真菌185種,陸生脊椎動物382種,昆蟲1053種。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50種,植物27種。保護區有88種野生蘭科植物且物種個體數量較多,是xx野生蘭科植物屬種最多、系統發育最完善的.自然保護區。
近幾年來,保護區致力于有效保護森林生態系統及水資源涵養能力,妥善管理野生動植物資源及其生境,不斷加大科研力度,提高公眾生態文明意識,逐步使保護區向設施基本完善、管理科學先進、環境優美良好方向邁進;保護區對淹沒區內紅水河流域珍稀野生植物及古樹實施遷地保護,建立了xx珍稀野生植物遷地保護示范基地—xx大峽谷野生珍稀植物園、蘭花園,園內有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30種4000多株,蘭花75種2萬多株(叢)。有效地保護了野生動植物資源和生態環境。
首先是對保護區范圍內的荒山和殘次林進行封山育林,使森林植被逐步恢復。
第二是對保護區水庫周邊的耕地要實行退耕還林政策,以改善水資源涵養能力和水質。
第三是在保護區內禁牧、禁伐,讓森林植被得到休養生息,使保護區實現良性循環發展。第四是林業部門要加強林木采伐源頭管理,嚴格控制采伐天然林種植食用菌,確保保護生態環境取得實效。第四是積極做好特色中草藥在自然保護區轄區內培育、繁育和試點種植等工作。保護區主動適應新常態要求,發揮自身優勢,組織技術人員對保護區轄區內的原生中草藥品種、環境進行調查,并與區內中醫藥材科研單位的專家聯系,在科研專家指導下對一些具有特色又有市場前景的品種進行培育、繁育和推廣研究,目前已取得很好的效果。
第四是建立科學合理的生態補償機制,提高補償標準。建立健全多元化的生態補償基金,除增加財政撥款外,要積極爭取國家和自治區以及xx電站的支持。利用森林資源優勢,抓好生態旅游產業開發,打造生態旅游品牌。根據“誰受益、誰補償”原則,建議征收生態效益補償費,建立生態補償基金,用于提高庫區上游保護區等生態公益林的補償標準。
第五是加強保護區基礎設施建設,標本兼治。要重點支持保護區內的新農村建設,從項目、資金、技術和對口支援上優先安排,將移民安置、林業生態等工程建設與生態文明村建設相結合、與村莊的綠化、美化、凈化環境相結合,與農家生態旅游等增收項目相結合,搞好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建設,完善人畜分離,建設化糞池,發展沼氣池,優化生活生態環境,從而達到標本兼治。
第六是多方協調,調整自然保護區范圍。
一是20xx年上半年保護區開展的轄區內人工林調查結果:xx河片區目前天然林呈零星散狀不連片分布,自然林面積總數不足10萬畝,從自然保護生物多樣性角度出發,xx河片區目前已失去了保護的目的和意義。同時,保護區xx河片轄區內生活著7000多居民,大部分屬于移民后靠安置,農民群眾對土地的利用需求很大;按照《自然保護區管理條例》第二十六條:禁止在自然保護區內進行林木砍伐之規定,位于保護區內的所有人工林,林業行政管理部門都不予許可辦理采伐證。為此,建議對xx自然保護區范圍進行必要調整,將保護區xx河片區30多萬畝林地調整為居民生產生活用地,不再作為自然保護區轄區范圍。
二是天峨縣有得天獨厚的森林資源優勢,森林覆蓋率達84.05%,生態公益林面積逐漸擴大,就保護區內生態公益林面積從20xx年的254049.6畝增加到20xx年的278910.6畝,很多石山弄場區域的天然林得到了很好的保護,野生物種種群種類不斷增加,保護價值不斷提高。經我處技術人員實地和采用科技方法監測調查,發現該區域范圍內生長著國家i級保護植物紅豆杉、掌葉木等和棲息著黑葉猴、黑頸長尾雉等國家一類保護動物及許多珍稀瀕危物種。同時,尚有許多的蘭科植物和珍稀中草藥材等名貴植物有待進一步保護與挖掘。為此,建議將xx鎮、xx鄉、xx鄉的部分村屯,即xx鎮塘英社區韋家洞、xx鄉大槽、公昌、甲巖、龍塔和xx鄉龍峨、甘洞等連片30多萬畝大石山弄場地區規劃為自然保護區,并入xx自然保護區轄區內,使xx自然保護區形成穿洞河片區、大山森林片區、大石山弄場片區格局。
自然保護區調研報告 4
根據《國家林業局治沙辦關于做好沙化土地封禁保護區建設調研座談會有關準備的通知》林沙綜字[20xx]3號文件精神要求,現將我旗沙化土地封禁保護區建設匯報如下。
一、沙化土地封禁保護區的基本情況
沙化土地封禁保護區位于烏拉特后旗境內的山后牧區。烏拉特后旗地處內蒙古西北部,位于巴盟西北部,東經105°8′20″至107°38′20″,北緯40°41′30″至42°21′40″。是自治區邊境旗縣之一。北與蒙古國相交界,西與阿拉善盟左旗相連,南與磴口縣、杭錦后旗毗鄰,東與烏拉特中旗相接攘,陰山山脈橫跨旗境南部,把全旗分為山前河套區和山后牧區兩個自然條件完全不同的區域。全旗東西長210公里,南北寬130公里,總土地面積2.5萬平方公里,占巴盟總土地面積的38。
我旗地處蒙古高原西部的巴音戈壁高原地帶,主要有戈壁、沙漠、低山、丘陵等,地域遼闊,地類復雜,生態系統類型多樣,自然條件差異較大。屬高原大陸性氣候,風多雨少,寒冷干燥,年平均氣溫5.3℃左右,最高氣溫33.6℃,最低氣溫-28.4℃,年降水量102.8mm,無霜期150天左右,年蒸發量在2900.3mm,年最大風速33米/秒,全年7級以上風力109天,沙塵暴19次。封禁保護區內植被嚴重退化,地表裸露,僅分布有少量稀疏的梭梭、冬青和白茨等天然灌木。
全旗現有10個蘇木鎮,總人口4.9萬人,耕地5萬畝,牲畜總頭數52萬頭(只)。地方財政收入僅6366萬元。是一個以蒙古族為主體,牧業為主的旗縣。
沙化土地封禁保護區內需要進行生態移民720戶,人口2100人,牲畜19萬頭(只)。根據我旗實際情況,把沙化土地封禁保護區內的牧民遷移到山前河套區地區,建立高效農業區和專業化養殖小區,實行舍飼圈養,走以種促養,以養帶種的路子。共需資金4280萬元,其中移民安置費用2100萬元,圍封費用900萬元,管護費用1280萬元(五年)。
二、實行封禁的必要性
烏拉特后旗沙化土地封禁保護區地處我國北部邊疆,生態區位極為重要。屬于荒漠、半荒漠地區,干旱少雨,風大沙多,生態環境十分惡劣,風災、旱災等自然災害頻繁,“十年有九旱、有雨水成災、無風遍地沙、有風沙滿天”,是我旗生態環境惡化的真實寫照。是風蝕、水蝕、重力侵蝕并發的嚴重水土流失區,水地流失面積占全旗總面積的95.1,沙漠化土地面積1627萬畝,占全旗總土地面積的44,潛在沙漠化土地面積466萬畝,占全旗總土地面積的13。據統計,1991年我旗有可利用草場3148萬畝,到20xx年為2513萬畝,十年間草場少了600多萬畝,草場退化、沙化速度已達到了令人吃驚的地步。草場退化、沙化的日趨嚴重,致使全旗土地荒漠化面積日益擴大,可利用草場面積縮小,干旱、風沙、水土流失等自然災害和過度放牧、樵采等人為破壞的因素,造成珍稀瀕危的梭梭、白茨、冬青、檸條、霸王和蒙古扁桃等天然灌木林資源不斷減少,生物多樣性銳減。嚴重地制約了農牧民的生產發展和脫貧致富步伐。極大的影響了全旗社會經濟的發展。同時也影響了周邊地區的`生態環境和經濟發展。封禁保護,控制水土流失,維持該地區生態環境平衡已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實行封禁保護可以有效的制止各種人為破壞,遏制沙化土地的擴展,促進生態系統的自我修復。積極開展防沙治沙的科學研究和技術推廣工作,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進行沙化土地封禁保護區建設是十分必要的。
三、封禁區建設范圍、面積
烏拉特后旗沙化土地封禁保護區涉及巴音戈壁蘇木、巴音溫都爾蘇木、烏力吉蘇木、那仁寶力格蘇木、巴音前達門蘇木和寶音圖蘇木等6個蘇木,北與蒙古交界,西與阿拉善盟交界,南到烏拉特后旗賽烏素鎮,東至巴盟烏拉特中旗,總面積1600萬畝。共分5期實施,第一期準備實施巴音前達門蘇木和寶音圖蘇木項目區,總面積300萬畝。
四、封禁保護區建設的基本思路
基本思路是:抓住西部大開發的歷史機遇,實施生態立旗戰略,繼續堅持“封育保護為主,封造飛并舉”的林業建設方針,積極貫徹落實《防沙治沙法》,實行依法治沙。堅持因地制宜,分步實施,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綜合治理的原則;以保護和發展森林資源為中心,保護和恢復植被與合理利用自然資源相結合;以實施國家重點林業生態建設工程為基礎,以防治荒漠化和沙化為重點,以推進林業產業化為突破口,以促進地方經濟發展為目標,依靠科技進步,大面積封禁,小區域治理。力爭封禁5年后,通過自然更新和人工復壯的方法,縮短天然灌木的恢復周期,盡快更新成林,增加生物數量,使植被退化、地區荒漠化擴大的趨勢得到遏制,抗御風災、旱災等自然災害的能力得到明顯提高。使全旗水土流失、草場沙化、退化問題得到改善,封禁區每年減少水土流失500萬噸,周邊地區的草場得到有效庇護。生態環境明顯好轉,扭轉沙進人退的局面,實現牧業興旺、人民安居樂業的繁榮景象,逐步使生態、經濟和社會效益協調統一,在內蒙古自治區北部邊疆構筑一道綠色的生態屏障。
五、封禁保護的主要措施及設想
(一)切實加強對封禁保護工作的組織領導。一是切實將封禁保護區建設列為各級黨委、政府的工作重點,組成封禁保護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設立專門的辦公室,定期研究和指導工作,確保保護區建設順利有序進行。二是各級領導層層簽訂建設責任狀,制定技術責任制、管護責任制及相應規章制度,各蘇木成立相應的工作領導小組,形成自上而下強有力的領導體系與辦事機構。三是把封禁保護工作完成情況納入對各蘇木鎮領導干部的實績考核內容,認真檢查驗收,嚴格獎罰兌現。
(二)堅持“嚴管林”,注重封禁成林的資源保護。一是封禁區嚴格實行禁牧、禁采和禁挖,減少封禁保護區內的人類活動。依靠天保工程,安排護林員,以護林員為基礎,蘇木林工站為依托,森林公安為主體,形成管護網絡。二是加大林業執法力度,嚴厲打擊破壞植被和林業建設設施的違法行為,對一些有影響的典型案件進行曝光,制造輿論聲勢,震懾犯罪分子。三是在封禁區開展大面積的鼠害防治試驗和防治工作,降低害鼠危害程度。四是加強封禁區的森林防火工作,購置滅火工具和裝備,做到有備無患。
(三)堅持封育結合,加大育林力度,人工促進更新復壯。一是在每年雨季來臨的有利時間,對封禁區內有選擇性的進行植苗、補播等多種育林措施,人工促進更新,提高林木覆蓋度。二是加大科技含量,提高成活率。在封禁區內應用新型的抗旱、抗鹽堿新產品,進行人工種植灌木,提高成活率,降低撫育成本。
(四)堅持生態移民,減輕草場載畜量,恢復生態平衡。為徹底改善封禁區的生態環境,減少人為和生畜對生態環境的破壞,全面推進防沙治沙工作,我旗要實施生態移民,把移民與旗府搬遷、調整生產力布局、發展工業經濟和移民擴鎮結合起來,采取集中移民和分散移民的形式,妥善安置從封禁區移出的群眾,使移民能移的出,穩的住,富的快。減少封禁區人口,減輕對生態環境的壓力,嚴格控制載畜量,實現人畜、草畜平衡,從根本上有效控制草原生態環境的惡化。
(五)加大宣傳力度,形成良好的輿論氛圍。通過強化《森林法》、《防沙治沙法》和其它保護森林資源法律法規的宣傳,提高廣大農牧保護生態環境意識,改變傳統觀念,加快封禁保護的建設步伐和保護步伐。
六、主要保障措施
一是加強領導,建立相應的組織機構,明確責任,加強封禁保護區建設工程的組織、協調和管理,切實落實各項工程建設任務。同時組織強有力的管護隊伍,打擊亂牧亂獵、亂采亂伐等破壞活動,并依法處理。
二是強化資金的使用與管理,設立建設資金專項帳戶,保證專款專用,實行報帳制,堅決杜絕擠占、挪用、截留現象,使國家和地方投入的建設資金,真正用于保護區的建設和發展。
三是多形式、多渠道、經常性對周邊群眾進行國家和地方有關保護區的政策、法律、法規的宣傳教育工作,增強群眾的法制觀念和環保意識,使生態保護成為人們的自覺行為。四是加強移民工作的宣傳、發動和思想政治工作,從政策上傾斜,在資金上保證,全力做好移民安置工作。
【自然保護區調研報告】相關文章:
基層城管調研報告_調研報告07-08
服務發展調研報告_調研報告03-21
鄉鎮鄉村旅游調研報告-調研報告09-30
績效調研報告09-20
調研實習報告09-27
學校調研報告05-24
煤礦調研報告09-20
調研報告模板10-26
薪酬調研報告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