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音樂教學實踐報告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需要使用報告的情況越來越多,我們在寫報告的時候要避免篇幅過長。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報告感到非常苦惱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音樂教學實踐報告,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音樂教學實踐報告1
隨著我縣基礎教育改革的深入發展、民歌民舞“五進活動”的大力推進,音樂教師隊伍的不斷充實,課內外藝術教育內容的逐步到位,學校音樂教育受到越來越多人們的重視,音樂學科正隨著改革的步伐朝著素質教育的目標一步步邁進。然而我發現,人們重視更多的是城市學校音樂教育,在地域遼闊的廣大農村地區,絕大多數地方的學校音樂教育未得到應有的重視和發展。教育理念提出了要以培養人的綜合素質為目標的教育方針,而音樂教育在素質教育中有其他學科所不具備的獨特功能。所以,呼吁全社會關注農村小學音樂教育,關注音樂教師,是一項具有重要意義的工作。如何提高音樂教育在農村學校及社會的地位,是很值得探討的問題。
在農村小學中,沒有專職的音樂老師,音樂學科往往被認為是“副課”,一些老師認為音樂課不就是唱歌,不就是吼幾嗓子,沒有對音樂課有一個根本的認識。有些學校就把一些不大懂音樂、年齡偏大的教師“特殊照顧”安排教音樂,真正有音樂基礎的教師往往所學非所用的去教數學、語文等主要學科。(我校除外)
再一點就是大部分農村小學學校音樂教學設備落后,所有的農村小學學校沒有一架鋼琴,連電子琴也不是每個學校都有。電子琴也是個擺設,沒有教師會彈。一些小學上課必備的打擊樂器、配套教學光盤也只有幾家學校有。音樂教材也都只能循環使用,想讓學生圈圈點點都成問題。在音樂學科師資配置上,農村學校目前還是缺乏尤其是小學,農村小學幾乎都是兼職教師。有的農村小學一位老師要帶語文、音樂、美術、體育、品德與生活五門課。此外有些學校還常以課時緊張為理由,利用音樂課的時間上其他課,致使學生無法學習掌握完整的音樂知識結構。針對上述實際情況,思考農村小學音樂教師應具備何種素質進行教育教學活動?應是我們所要研究的一個重要問題。
一、要有敢于教的精神
這也是農村小學音樂教師所應具備的一個重要條件,他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要細心大膽,不拘泥于固定形式,敢于開拓創新,善于營造教育背景。本調的敢于教學和善于教學相比,后者表現的是一種能力,需要教師具有較高的音樂素養與文化內涵及良好的傳授知識的方法;而前者表現的是精神魅力,需要教師具有卓識的遠見、飽滿的熱情,在教育中充分顯露教師的眼界、見識與胸襟,讓理想與理想在這里相互交流,讓心靈與心靈在這里相互接觸。
農村學生與城市學生相同的一點是,他們都熱愛音樂藝術。農村學生由于所受音樂教育甚少,好奇心強,而對音樂藝術有更深更濃的熱愛之情。
教師總是學生學習的榜樣,甚至可以說學生將來的形象氣質,是他們目前的任課教師的形象氣質的復制與擴散,即古人所謂的“上施下效”,這也更為音樂教師提供了發揮才干的空間。在這個空間里,教學方式方法落后的教師就無法受到學生的歡迎。而敢于開拓創新、思維活躍、胸襟廣博的教師就能以他那大膽靈活的教學方式及激情飽滿的氣質引導與感染學生,把學生引向更為廣闊的天地。從另一方面看,社會環境與家庭教育對一個人的性格習慣的形成有很大的影響。與城市相比,農村的社會結構與生活方式更加簡單,可供學生學習和鍛煉的課外活動與社會交往場合少。學生的各種能力,諸如社交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等,無法得到有效的學習和鍛煉。另外,在農村,尤其是經濟不發達地區,還有很多經濟困難的家庭,這種家庭對孩子學習與生活當中的很多要求無法給予滿足,這就很可能導致孩子產生自卑心理。學生今后將面臨的是處處充滿競爭的復雜社會,良好的心理素質與完善的綜合能力是他們必備的'參與社會競爭的條件。學生心理素質與綜合能力的任務便落到教師的身上。音樂教育在這方面的功能雖不是萬能的,但也有很多其他學科所無法替代的功用。在音樂訓練與活動中,有許多看似與人的某種能力的培養無關,但他卻能夠通過潛移默化的影響或對于相關能力的培養而起到直接或間接的作用。例如:歌唱的音調對語言聲調的影響,音樂集體訓練對團體協作精神的培養,舞臺表演對心理素質與應變能力的培養等。但這種能力的培養是一個復雜的過程,需要具有卓越遠見的音樂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大膽的嘗試與創設,在嘗試與創設過程中尋找其內在的聯系,并借各種音樂訓練與活動,漸漸的使學生的心理和諧的發展,使學生的綜合能力得以有效培養。
說到底就是要求教師要有一股特殊的氣韻與精神貫注在他的言行舉止中,別開生面地引導學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用自己的心靈體悟、用自己的歌聲去表達、用自己的動作去體驗,給他們單調的視野帶來美景,給他們貧乏的心靈帶來朝氣,給他們干涸的語音帶來活力,給他們生硬的舉止帶來生機。
二、要有善于教的能力
作為一名教師,為完成教學任務,所應具備最基本的主觀條件莫過于善于教學的能力。這種能力既有教學技術的體現,又有文化涵養的要求。只有善于教學的教師才能把知識準確地、完整地傳給學生;只有善于教學的教師才能真正喚醒、激發學生的心靈和智慧。
據了解,像我縣這種情況不只是存在少數地方,是全國多數農村小學共同存在的一種普遍現象。這種不完善的音樂教學開始于幼兒園及小學低年級,故學生上了低年級和初中階段還只是掌握極少的音樂知識與技能,不少學生還不具備簡譜的能力,其他的諸如音樂的鑒賞、音樂表現及音樂創造能力,更無法得以有效的培養。音樂教師面對這些基礎薄弱的學生,其教學之難可想而知了。
我們從這些情況可以看出,農村小學音樂教育工作中存在不少亟待解決的問題。例如:學生對音樂課不感興趣,教師應如何借助音樂的特殊魅力培養他們的興趣;學生在音樂基礎知識與技能方面掌握薄弱,教師要如何用方便、有趣的方法有效地使學生正確掌握這些知識與技能;學校要求舉辦興趣小組與開展文藝活動,教師要如何因陋就簡地開展,既要使活動生動有趣,又要使學生學有所得;為實施新課程標準提出的學科綜合的教學理念,教師要如何把各民族文化、民間藝術、科學文化知識及農村特有的自然資源、民間文化等融入音樂教學。不難看出,這里蘊含著音樂藝術、教育教學技術、心理學知識、科學文化知識、民俗文化知識與自然地理知識等多種知識的綜合。音樂教師,作為一名音樂藝術教育工作者,不同于一般的音樂藝術工作者,它不僅要掌握這些知識且要善用這些知識,體現出育人的特點,也就是要能夠用它所掌握的音樂知識與文化知識教育學生,讓他們從狹義走向廣闊,從膚淺走向深入,從蒙昧走向明晰。音樂教師只有既掌握熟練的教育教學技能,又具備良好的音樂修養與豐富的文化內涵,才能具有培養學生、引導學生的“善于教”的能力。
三、有樂于教的熱情
教師,作為教育的主導者,其教育教學態度的優劣,直接影響到教學效果。樂于教學是教師必備的道德修養中最重要的品質。首先,他必須熱愛音樂藝術,只有熱愛音樂藝術的教師才能善于用音樂藝術;其次,他必須熱愛學生,只有熱愛學生的教師才能更深入地了解學生,更自覺地教育學生。
很多農村的學生,讀書的目的是為了尋求一條改變困境現狀的道路,因此考大學是他們最理想的出路。面對著大學新生錄取仍以高考分數為準繩的狀況,各學校很難真正實施素質教育。更何況學校的評優工作更多的還是以各校的中考和高考成績為杠桿。另外,受社會舊傳統的歧視及音樂從事著的落后思想的影響,農村民眾輕視音樂教育也是一種普遍存在的現象。所以無論是家長還是校方領導與教師,只監督學生在考試科目上的學習,音樂科目自然就容易被忽視。相應的說,音樂教師在學校的地位就無法提高,職稱考評與福利待遇總是落后于“主科”教師。
音樂教師在學校的地位低,音樂教學設備差,社會及教育部門不重視音樂教學等一系列客觀現象,極易造成教師主觀上對音樂教學的應付心理。
音樂教師的這種態度看起來似乎是人之常情,但我對此的不同的看法。前文已提過,音樂學科地位的提高有賴于教學質量的保證。不可否認的是,音樂教育若只以簡單的唱歌與聽音樂為教學內容,無法體現音樂學科與其他學科的特殊的教育功能,他也就不具備引起農村社會各界人士及教育部門重視的資本。這就有賴于一批熱愛音樂教育、熱愛學生的教師隊伍孜孜不倦耕耘于音樂教壇。
音樂,這種人類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藝術形式,在教育中對人的素質與能力的培養,卻有它特殊的功能,自古以來很多教育家都很重視這種功能,并且形成了良好的教育傳統。我國古代著名的教育家孔子,早在兩千多年前對音樂功能的闡述中,就很強調音樂中的善與美的統一,道德與音樂的統一,尤其是善與美。他強調了這些音樂特性,其實也是為了感染人、教育人。柏拉圖也曾經說過:“音樂教育是至高無上的,因為任何事物都不能像節奏與和聲那樣深達人類內心深處并給予最強烈的震撼。一個受過良好教育的人應將音樂銘刻在心,傳于后人”。兩千年前音樂教育在人類社會已擁有如此崇高的地位,當然這與先賢們廣博的知識學問的影響和孜孜不倦的教學的倡導是緊密相連的。
音樂教學實踐報告2
一、課題名稱
課題名稱:小學音樂激趣實踐法教學探究
1、音樂教學
音樂教學是普通學校音樂教育的主要教學形式。在本課題中音樂教學的主體內容是學生音樂學習和音樂教師教學評價。音樂教學是教師根據音樂課程標準、課本內容以教學班為單位進行的統一教學。
2、音樂激趣實踐性教學
音樂激趣實踐性教學,就是在運用激趣和實踐,來培養學生的音樂素養,同時使他們內在的創新意識、智力得到發展;思想得到啟迪,提高創新能力,達到全面和諧的發展。
二、本課題研究的目的、意義
1、小學音樂教學現狀的需要
(1)教學效果不明顯。最終的結果是,學生雖然當堂課所教的歌曲會唱了,跟著老師能簡單的進行歌表演,但過一段時間又還給老師了。讓學生學會唱歌、會正確的處理歌曲的情感、會通過肢體語言來表達所學的內容。因此,重視音樂課堂激趣教學,教會學生學會學習、積極主動的參與到學習中。提出本課題,就是為了探索小學音樂教學的新思路、新方法。全面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提高全民的素質奠定基礎。
(2)學生主動性被遏制。音樂課相對于語文、數學課來說,是學生非常喜歡的一門學科,只注重教師的教而忽視了學生學的主體性,沒有讓學生從知識與技能學習中獲得自主學習的能力。
(3)教學方法單一。回顧音樂教學,不難發現目前大部分音樂課堂教學仍然是“教師教唱、學生跟唱;教師動、學生做”的現狀,始終沒有發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依然停留在傳統的教學方法上。
2、教育教學改革的需要
(1)區情的需要。作為秦皇島市主城區,海港區一直重視素質教育,其教育教學改革一直走在全市前列,乃至全省的前列。各種教科研活動是學校提升辦學品位的需要。
(2)學生提高藝術素養的需要。我們期望通過本課題的研究,進一步提高學生音樂素養,切實培養師生關系,讓師生形成科學的世界觀,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3)新課程改革的需要。新課程改革強調人的主題地位和素質教育。對教育多方面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而教學研究應如何應對新課程改革,這是擺在研究者面前的新課題。因此,這就要求我們改變傳統的教學形式,在音樂教學中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合作、學會做人,在音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以及積極向上的思想和奉獻的精神。
3、教育發展的需要
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提高民族素質,培養21世紀創新人才是一項關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系統工程。然而,長期以來,忽視對學生激趣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是我國教育的一個突出問題。小學各科教學中普遍存在著思想上的忽視學生主體地位、目標和評價上的單一、教學過程中的單向灌輸、方式上的機械單調、內容上的強調知識記憶等現象。這些現象,實際上,否定了學生是一個能夠主動探索求知的主體,忽視了學生的個性差異和創造潛力,泯滅了學生的思想火花。要想全面解決這些問題,正在呼喚著我們進行教育改革和實踐。
三、本課題研究現狀及創新之處
(一)研究現狀
現在的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教師仍然以教唱為主,學生被動地機械的學唱,許多教學資源和多媒體利用不夠,教學氣氛不民主、不平等,學生的個性特長、激趣意識很難有機會得到培養,我們必須改變這種狀態,適應課程改革,適應素質教育,構建一種新的教學結構,把學生從枯燥的學唱中解放出來。這就要求我們改變傳統的教學形式,在教學中學會激趣,引導學生激趣,幫助學生實踐。而學生的激趣實踐意識不是自然生成的,它需要一定氛圍,一定的情境來激發。因此,我們要在小學教學過程中利用情境的創設激發學生學習原動力,建立一種適合學生主體主動發展、樂于激趣的教學活動框架,使學生的激趣意識得到培養。人們普遍認為,激趣實踐教育不但是一次教育理念的創新,而且更是一次以培養激趣精神和激趣能力為核心的教育實踐活動。強調要把激趣教育落到實處,特別是把激趣教育與課堂教學充分結合起來,把課堂教學作為實施激趣實踐教育的主渠道。具體表現在:一是在課堂教學中進行激趣教育的嘗試;二是學科教學中激趣教育的探索與實踐;三是激趣教育中課堂教學評估體系的建立;四是課程教材改革的有益嘗試。當然,激趣實踐教育研究中也存在一些問題。如,對學生的激趣實踐精神、教師的激趣實踐能力等指標的量化評定上仍有一定困難;傳統的教學模式和單一被動的學習方式均阻礙激趣教育的深入研究。特別是在特定的教學情境中對學生激趣實踐能力的評價方面,還不曾有人進行過系統的研究,這是我們需要認真思考和進一步研究的問題。
(二)本課題研究的創新點
1、在音樂教學上提供一些有效的教學理念。
2、改變傳統的音樂課堂教學形式,尋找一條適合小學音樂教學的新模式。
3、提高教師對課堂的駕馭能力。改變教師,音樂課只是教會學生會唱幾首歌曲的觀念。改變學生和家長,音樂課是一種可有可無的課程的思想。
4、為全面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創造力提供一切有利的條件。
四、本課題研究的理論依據和實踐價值
(一)理論依據
一是在教學活動中能創設一種情感和認知相結合的教學環境,既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教學氣氛中有效地獲得知識,又使學生受到情感的熏陶,那么教與學這一對關系將變得十分地和諧有趣而輕松愉快,利于學生激趣實踐精神的培養。良好的.教學情境能激發學生的認知情感,產生學習知識的積極愿望,并能調集學生的課堂注意力,因此,教師可以根據教學目標,通過語言描繪、實物演示、音樂渲染等手段為學生創設一個生動形象的場景,以激起學習的情緒,這也正是激趣思維的萌發點。
二是在教學中注意和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滿足學生的好奇心,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上進心,是激趣意識的潛能,也是激趣意識的萌芽,這些都是激趣實踐的動力源泉。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成功的歡樂就是一種巨大的精神力量,它足以促進兒童好好學習的愿望。而學習興趣是學習活動的主要動力,他強調讓每一個學生都體驗到成功的樂趣,從而對學習充滿興趣。”依托這種教育思想,我們必須堅持鼓勵每一個學生,對他們的點滴進步都加以肯定,讓他們體驗成功,充滿自信的投入學習,使學習成為他們創新的樂園。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是否融洽也是影響學生學習態度的一種不可忽視的重要因素。如果師生關系和諧、融洽,學生喜歡任課教師,認為這位教師對學生熱情、平等、關心,并且有很高的教學水平,那么學生就喜愛他所教的此門功課,樂于接受他所講授的課程,從而產生積極的學習態度。相反,如果師生關系緊張,學生不喜歡某一教師,認為該教師對學生不友好,不關心,不公道,知識水平不高,學生就會對此教師產生反感,懼怕或抵觸情緒,并進而發展到厭煩該教師所教的那門功課,對該門功課的學習就會失去興趣,從而產生消極的學習態度。因此,教師應創建一種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在民主、平等的良好氛圍中,使學生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去。
根據上述理論,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應結合學生的生活現實創設情境,引導他們在學習中去發現、操作、嘗試,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和實踐性,讓學生在觀察、思考、運用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激趣意識。
(二)課題研究的實踐價值
音樂激趣教學,是建立較為完整的、新的課堂教學模式,體現新的教育觀念、新的教學方法、新的教學手段、新的教學評價。促進學生音樂素養的提高,促進音樂教育審美功能的有效發揮,促進中小學音樂教育的改革與發展,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更好地發揮音樂教學在素質教育中的作用。
五、本課題研究的主要內容和方法
(一)主要內容
1、根據教學內容的不同,靈活創設多種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由傳統的被動接受知識變為主動獲取知識,從而探索出不同的學習方式。
2、根據學生特點、教材特點,探索新型的教學結構
(1)課堂教學的不同階段,根據教學實際創設問題情境、故事情境、生活情境等,進行激趣、導學,調動學生探求知識的欲望,獲得解決的方法,在解決問題中培養激趣意識。
(2)根據教學內容設計開放的教學結構,使學生能夠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氛圍中培養和發展實踐能力與激趣意識。
(3)利用已有教學內容或補充教學材料設計創新點,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創新的火花,培養他們的獨創性、探究性、靈活性。
3、在不同的情境中探索新型的有利于激趣意識培養的評價方式。
(二)研究方法
在課題的研究方法選擇上,決定本課題以實驗法、觀察法、教育調查法、個案法為主要研究方法,適時也采納分析法,比較法、綜合法及文獻資料法等,保證得到資料信息的全面性和深刻性,促使本課題的價值深化。
六、本課題的研究步驟和主要措施
(一)研究步驟
本課題研究共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準備工作階段(20xx年9月――20xx年3月)
(1)健全課題研究組織:成立課題研究領導小組、確定研究教師和研究對象。
(2)進行師資培訓:將集中式的通識培訓、有計劃的校本培訓、經常性的及時培訓相結合。
第二階段:課題研究階段(20xx年4月――20xx年3月)
1、加強課題研究教師的培訓
(1)理論培訓:認真領會、學習課程標準,研讀課題研究相關的理論書籍。
(2)課堂教學培訓:觀摩優秀課堂實錄;深入課堂第一線進行指導;請教科研人員進行課堂指導。
2、共同研究新的教學思路、模式
(1)集體組織進行現場說課、備課。
(2)教師進行互聽、互評課活動。
(3)對先行班進行指導、示范。
(4)骨干教師、青年教師做研究課、示范課。
3、進行課題研究階段性小結、年終總結
(1)個案分析、課堂隨筆的積累。
(2)教學案例、課例的整理收集。
(3)階段性經驗交流研討。
(4)進行案例、隨筆、課例、論文等評比和交流。
第三階段:總結階段(20xx年3月――20xx年6月)
對課題研究結果進行統計分析,總結研究成果,撰寫課題研究總結報告,召開課題總結會,舉行音樂激趣教學展示課,推廣先進經驗。
(二)主要措施:
1、激發學生的情趣思維
情趣思維,是不受固有模式束縛而進行的有創造性的心理反應。就是鼓勵學生以標新立異的態度來對待學習,促使學生想得多、想得新、想得巧。所以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更能激發學生情趣思維的發展。
2、提高學生的求知欲望
(1)巧設創新平臺。了解和挖掘學生的激趣實踐意識,運用這個平臺,借助于聯想、靈感等思維方式,加以組合,從而使激趣實踐活動有可能變為現實。
(2)體會激趣的快樂。當學生體會到因為激趣實踐而帶來的成功和快樂后,他們將把追求成功作為學習動力。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逐步提高了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能從多角度、多層次的進行創新實踐,提出獨特的見解。因此,學生更愛上音樂課。
七、課題研究基礎
本課題組成員教育教學經驗豐富,均為教育教學骨干力量。課題主持人有較強的音樂教學能力。在工作中勤與思考與鉆研,深知教育科研與學科教學的密切聯系,并且經常自己撰寫有關音樂教學的論文。論文反思及課等在市、區獲獎。本課題組成員曾多次主持參與過各級教育教學研究課題。
八、完成本課題研究的條件
本課題組成員熱心于教育事業,熱愛孩子,他們有積極學習不斷提高的勇氣和信心,是精通業務,富有吃苦精神、奉獻精神、精益求精的團隊,具有調動各方的積極性的能力,將采取深入調研,討論;積極學習先進經驗;通過小組研究、專家指導、實踐探索、重復研討、形成結論這一過程來完成課題研究任務,實現研究目標。《小學音樂激趣實踐法教學探究》這一課題研究仍具有相當的難度,這就要求我們在認真學習的同時勇于探索和創新,摸索出一條培養學生激趣能力的有效課堂教學途徑,使激趣教育的實施得以延伸和拓展。
九、本課題研究的預期成果
1、研究報告及相關論文。
2、典型的案例分析材料。
3、各階段素質檢測相關材料。
十、課題承擔者科研水平及分工
課題主持人XX,參加工作以來獲得國家、省、市、區級教育教學獎勵多項,所撰寫的論文被刊登在國家、省級刊物上,多篇論文在評比中獲獎。工作中能夠更多地深入到教育教學一線中去,了解學校課堂教學實際與學生需求的差距,調動廣大教師積極參與有效課堂教學標準和評價體系的研究。多年來,她圍繞中小學音樂激趣實踐教學,進行了系統的、多元化探究。
課題組成員XX,多次榮獲市區教育工作者、優秀輔導老師、藝術教育先進個人稱號。教學經驗豐富,教學實績顯著。有很強的教學研究和實踐能力,有多篇教育教學論文在省市級論文評比中獲獎或發表。
課題組成員平均年齡46歲,業務能力強,具有很強的理論知識和豐富的實踐經驗,對科研有濃厚的興趣。課題研究小組成員分工:
課題主持人:XXX,中學一級教師,負責課題報告的撰寫、資料匯集及整理工作。
課題組成員:XXX,小學高級教師,負責課題管理和設計課堂實踐、理論探索和論文撰寫。
十一、課題研究的經費及設備條件需要
本單位支持此項課題研究,并將努力提供課題研究所需的必要經費及設備需要。
【音樂教學實踐報告】相關文章:
模擬教學實踐報告08-13
教學實踐工作報告04-10
音樂教學方案04-14
音樂實習報告04-23
ERP沙盤模擬教學社會實踐報告07-08
在電子教學中心實習的社會實踐報告07-02
小學音樂教學工作總結報告06-21
音樂教學工作述職報告范文(精選11篇)03-19
超市實踐報告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