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資管理報告(精選16篇)
在人們素養不斷提高的今天,報告的使用成為日常生活的常態,其在寫作上具有一定的竅門。寫起報告來就毫無頭緒?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三資管理報告,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三資管理報告 1
加強農村集體資金、資產、資源的監督管理是維護集體經濟組織和群眾利益、從源頭上預防腐敗現象發生的重要舉措。我鎮十分重視,通過健全組織網絡、全面清理整頓、建立健全體制、創新監管方式,實現了農村集體"三資"的會計電算化、運行規范化、監督即時化,加強了對農村集體"三資"的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現將各村自查工作開展情況報告如下:
一、各村資金管理情況。
貨幣資金管理方面,已經嚴格執行貨幣資金管理制度,不存在多頭開戶、公款私存現象,各村報賬員每月報賬都是實報實銷,不領取備用金,不存在坐收坐支、白條抵庫和無審批大額現金支出現象;現金、存款已嚴格執行日清月結、賬賬相符的對賬制;收入支出已執行"收支兩條線"制度;村組集體各項收入及時入賬,全部使用縣財政農委監制票據,并由三資中心統一管理,所得收入納入三資代理服務中心帳內核算;村組集體各項收支票據基本做到手續齊全,原始票據經過村三委審核把關,再由鎮政府審核審批;目前各村組非經營性支出已嚴格自控,大額開支基本由兩委或村民代表會討論并附記錄,基本無新增債務發生。
二、資產資源管理情況。
各村組集體資產資源于20xx年度按市縣文件要求進行清產核資、明晰產權、登記造冊,但隨著資產資源的變動,對新增資產資源或是報廢資產流轉資源的動態發生,各村組對變動情況未進行核實登記,下步我們將進一步對轄區內所有村組的資產資源現狀進行詳細的.清產核資登記造冊;村組集體資產的取得、變更或終止,資產經營方式的確定或是變更,資產的購置、變賣、報廢等事項都經過集體討論決定;村組集體重要固定資產、資源有專職坐班村干保管,已分村、分類建立了明細臺賬和資源登記簿,目前帳物需要清理核實;村組集體資產資源的承包、租賃、出讓都經過村兩委會議研究,并簽訂承包租賃合同協議。
三、村組集體三資公開和民主監督情況。
凡涉及農村集體大額財務收支和資產資源處置等事項,各村提交村民代表會議討論決定,履行民主程序,實行民主決策;已逐步完善財務公開和民主理財制度,目前各村已對20xx年第四季度和20xx年第一季度財務收支情況在各村村務公開欄中公示,并上報回執交由三資中心存檔;20xx年村兩委換屆前,鎮政府組織紀檢財政民政三資等對所轄12村的第xx屆財務收支余情況全部審計,經公示后,各村無村民反饋信息。
四、及時組織各村報賬員學習培訓。
為全面配合近期"陽光四務"、"村為主"的文件精神,加強各村報賬員業務素質,我鎮及時結合各級文件和村級報賬員業務實際操作水平,對各村兩委和報賬員文書進行了兩次培訓,并簽訂"村為主"考核機制,并結合20xx年第一季度各村財務情況予以逐村檢查指導,并及時布置各村將第一季度財務收支余情況公開公示。鎮政府和三資辦將此項工作納入各村"四務"之一作為各村年終考核考評。
三資管理報告 2
農村集體資金、資產、資源(簡稱“三資”)管理問題,是農村廣大干部群眾普遍關心的熱點、焦點問題,也是容易滋生腐敗現象的重點領域。但是,由于制度不完善,運作不規范、監管不到位,有的鄉村出現過財務管理混亂、資產管理無序、資源處置不當等問題,甚至個別鄉村集體“三資”管理引發了嚴重的干群矛盾,影響了農村經濟發展與社會和諧穩定。本文以沙洋縣為例,對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作一些粗淺的探討。
一、當前“三資”管理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從開始,沙洋縣逐步推行了以會計委托代理制為核心、“五統一”為主要內容的村級財務規范化管理工作。運行幾年來,村級財務規范化管理工作取得了顯著的成效。一是組建了農村經營管理信息網絡系統和開通“村級財務公開內容自動生成”系統,保證了財務公開的準確性、及時性。二是健全了一系列的管理制度。三是把村級財務管理列入對各鎮的年終考核內容,加強專項整治,規范票據管理。同時,工作中也存在一定的問題與不足,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在思想上存在誤區。一是認為實施聯產承包責任制以來,村級基本沒有集體資產,不需要管理;
二是村民自治,不能管理;
三是情況復雜,不好管理。農村“三資”情況復雜,管理難度大。農村“三資”涉及面廣、項目多,既有現金的,又有實物財產的,還有資源性質的;
既有可移動產,又有不動產;
既有國家支農資金、各項補償補助款,又有集體收入,還有籌資、捐資等,具有較強的復雜性、多樣性,帶來管理難度較大。
2、“三資”管理基礎工作薄弱,登記的臺賬管理不完善。由于過去會計人員更換頻繁,會計基礎工作薄弱,會計賬務不全,以致“三資”管理存在一些問題。首先是“三資”的底子不清;
其次是臺賬登記管理不全面,對資金、資產還好一些,而對土地(機動地)、“四荒”等的`登記就不全、不細或沒有臺賬登記。如王港村對礦山、魚塘、荒山、荒沙和機動地承包租賃合同沒有存檔保管。通過清理,該村承包租賃礦產資源等項目48個,其中簽訂正式合同34個,以收據代合同4個,未簽正式合同10個。應收承包租賃費119.23萬元,僅收98.22萬元,下欠21.01萬元無賬面反映。沙洋鎮洪嶺村發包漁池134畝,4年來既未向承包戶簽訂承包合同,也未收取承包費,村里沒有任何記錄。少數村干部不明“家底”,也不想弄清“家底”,并因此以權謀私,送人情,搞暗箱操作,已成為滋生腐敗的溫床。
3、村級集體收入管理力度不大,不夠規范。一是部分村干部擔心自己的崗位報酬不能到位,為了用錢方便,將經手收取的資金不及時繳入收入專戶,坐收坐支,報賬時只有一堆發票。不管開支是否合規,成了既成事實,會計服務中心只能被動記賬;
二是有抵扣、結算現象,主要是對稅改財政轉移支付等資金在一些地方以抵扣方式結算,造成村級運轉艱難;
三是返還收入不交會計入賬。如在清理中發現,洪嶺村固定資產賬面總額170.1萬元,有效資產151.4萬元,賬實不符達19.5萬元,大多數為管理不規范造成。
4、民主管理和村務公開不規范。一些地方存在著發包不按照民主程序、不民主公開、不公開招標投標;
村務公開只強調財務公開,不注重“三資”管理的公開。
5、合同簽訂不規范,集體利益得不到有效保證。合同條款不完善,甚至沒有書面合同等;
寅吃卯糧,發包期限過長,指標降低,集體“三資”承包收益減少。
6、強占強霸集體資產。個別地方存在著農村“狠人”強占強霸,隨意侵占集體資產,任期內的村干部圖安寧,不愿惹;
群眾敢怒不敢言,或“事不關己、高高掛起”,致使集體資產安全無法保證,造成集體資產的流失。
二、加強農村“三資”管理的幾點建議
1、進一步統一各級黨委、政府的對管理好農村“三資”思想認識。“三資”管理看起來是業務工作,實質上是政治工作、穩定工作。在進一步強化部門責任的同時,要強化地方黨委政府的責任,把“三資”管理作為黨委、政府謀發展、抓穩定的重要內容,克服極少數鄉鎮黨委不夠重視“三資”管理的傾向。
2、進一步清理核查,摸清家底,健全臺賬。首先要在農村“三資”清理的基礎上,再摸底,再公示。建立健全“三資”臺賬,加強檔案管理。
3、健全制度,加強管理。建立健全農村“三資”管理的各項制度,做到有章可循,用制度規范行為。具體有:資產資源清查界定、登記臺賬制度、民主公開管理制度、資產處置審批制度、集體資產發包或產權變更的資質評估制度、招標投標制度、債權債務管理制度、承包合同管理制度、農村“三資”年度檢查制度、保值增值的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產權改革辦法、集體土地有序流轉制度等。
4、改進方法,強化監督。過去實行“村賬鄉管”存在思想障礙:一是法律障礙,如“村民自治”;
二是財力障礙,現在隨著情況的變化,這種障礙發生了變化,村級資金主體部分由過去自己收,變為了上級轉移支付。為全面推行農村會計委托代理制度,進一步提供了制度和財力保障。因此要以“農村會計服務中心”為平臺,通過建立健全各項監管機制等措施,扎實做好“雙代管”工作。加強預算管理,突出資金管理,加強民主理財小組的作用,民主理財小組的成員要通過民主推選,每年一次。
5、重拳出擊,嚴肅查處。要進一步統一對加強農村“三資”管理重要性的認識,加強有關職能部門的密切配合,在建立健全農村“三資”管理各項制度的基礎上,紀檢、監察、財政、政務公開等職能部門要聯合制發“關于違反農村‘三資’管理實行責任追究的辦法”,加大監督檢查和查處的力度,嚴格制度管理,嚴肅處理處罰。
6、建立村干部崗位補助財政直達個人帳戶辦法,解決村干部崗位補助的后顧之憂,促進農村集體“三資”規范化管理。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三資管理報告 3
根據縣委、縣政府關于《蒼南縣農村集體“三資”管理集中整治工作的實施方案》(蒼農〔20xx〕96號)的通知,在鎮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和直接指導下,我們以問題為導向,將核查和整改相結合,對鎮36個行政村認真開展“三資”管理專項治理工作。截止目前,36個村基本完成了自查自糾工作,現將自查情況匯報如下:
一、基本情況:
(一)農村集體“三資”管理情況:
一是資金管理情況:各村都能嚴格執行有關規定的農村集體資金管理制度;村集體收取各項收入時,都能使用統一的專用票據;村集體存款各村只有一個帳戶,能嚴格執行帳、款分管,全鎮村級財務帳目、資金都由鎮三資管理中心代管。二是資產資源管理情況:農村集體資產資源能夠按照有關規定清產核資;村集體資產的取得、變更或終止,全部經過股份經濟合作社股東代表會議或村兩委會討論決定;村集體資產的.承包、租賃、出讓,一般經過村股份經濟合作社股東代表大會或村“兩委”會議研究決定。
(二)農村集體“三資”專項治理工作的進展情況:
一是組織實施情況:我鎮及時成立“三資”專項治理工作領導小組,由專人負責,對全鎮36個行政村的集中整治工作進行業務指導,明確工作職責。
二是農村集體“三資”核查情況:鎮“三資”整治工作小組,按照整治的范圍全面進行核查,如實填報核查結果,對各村的“三資”情況進行分類匯總,登記造冊,建立臺帳。到目前,全鎮36個行政村已全面完成了自查自糾階段工作任務,共排查出各村白條(單張100元以下)、非生產性開支不合規等問題,具體問題看附表。
二、存在問題
目前,我鎮農村集體“三資”管理還存在一些問題,需要進一步完善和規范,主要表現在:
一是村級“三資”管理制度不夠完善,財務管理制度不夠健全規范,或未嚴格執行財務管理制;
二是白條入賬問題:原始憑證不規范,部分村存在使用白條(1-5月份單張100元以下),未使用正規發票入賬的問題;
三是存在少數非現金結算不到位問題:部分費用支出及資金付出未嚴格執行轉賬支付;
四是非生產性開支不規范:個別村存在村主職干部發放補貼,餐費支出;
五是村級工程項目建設不規范:村級工程未嚴格執行5萬以上要招投標的規定,或將5萬以上的工程拆分成若干個工程;
六是三資隊伍不健全:因人員調整,三資中心工作人員少、新工作人員業務不熟,村賬管理薄弱。
三、整改措施:
1、要進一步完善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制度,建立權力清單,明確職責權限,規范管理。
2、實行三資管理改革,對各村董事長及報賬人員進行業務培訓,加強專業素養。
3、召開專題會議,宣讀相關文件規定,領會上級文件精神;針對白條入賬等財務問題進行重點宣傳及教育。對出現使用白條情況的村進行批評教育;傳達手續齊全、合規的報賬入賬流程;對已入賬白條要求盡快補開正式發票。
4、嚴格控制非生產性開支,具體做到“八嚴禁”,違規發放村干部年終補貼提交鎮紀委處理,嚴格執行大額資金轉賬支付;嚴格執行會議報支相關規定。
5、嚴格執行村級工程招投標程序,未招投標不予開立支票,不予入賬;對已入賬未招投標工程要求審計審價;村級工程項目要嚴格按照規定簽訂規范的合同,對于簽字蓋章不規范的合同進行整改。
三資管理報告 4
農村集體“三資”是農村集體資金、資產和資源的總稱。農村集體資金和資產是廣大農民群眾長久以來共同創造的物質財富,農村集體資源是國家賦予農民群眾的最基本的生產資料。當前,農村不穩定的因素很多,其中一個重要因素就是由農村“三資”管理不規范所引發的。據相關部門提供的數據,近三年來,xx農村上訪案件145起,與“三資”有關15起;農村民事訴訟案件183起,與“三資”有關11起;農村黨員干部違紀案件起,與“三資”有關起。這說明“三資”管理還存在集體資金使用不規范、集體資產分配不公、集體資源流失嚴重、村務公開不到位等客觀情況。加強對農村"三資"管理,涉及農民切身利益、農村基層組織民主管理和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關系到農村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也是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舉措。
今年以來,xx紀委為摸清我區農村“三資”管理問題和滋生原因,找準根治良方,專門組成調研組進行了專項題調。主要針對微權腐敗和侵害群眾利益問題開展了“亮劍行動”,實施“三資”管理“清理計劃”、“五務”公開“陽光計劃”、涉農資金“春雨計劃”,推動農村事務規范化、五務公開制度化、監督檢查常態化、資金使用有效化,促進基層黨員干部遵規守紀、務實為民,提升基層黨員干部形象和群眾滿意度。
一、農村集體“三資”管理狀況
全區29個行政村,195個村民小組,分屬4個街道辦事處。20xx年實現村集體總收入433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1671元,當年新增農村集體資金產總額305萬元。截止20xx年xx月底,全區村(組)資產總額6313萬元,資產總額1.56億元,登記耕地面積28544畝,林地4072畝,水面5161畝,村辦公用地336畝,村民宅基地9188畝,交通用地2704畝,荒地3228畝,其他用地合計6842畝。
近年來在農村“三資”管理工作,xx重點開展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機構建設注重強化領導
一是加強領導。各街道都專門明確一名副主任具體分管“三資”管理工作,具體指導“三資”管理中心開展工作。二是機構健全。設立了農村“三資”管理服務中心,全面履行“三資”管理服務職責。三是強化管理。安排有會計證的正式工作人員充實服務中心,并實行定崗、定員、定責。并推行了月例會制度,研究“三資”管理重大工作。
(二)資金管理注重制度建設
一是實行村財辦管制度。各村取消會計、出納,只設一名報賬員。由“三資”管理服務中心對村、組開支負責登記入賬,并實行電算化管理。每個村只能開設一個基礎賬戶,支票和印鑒由“三資”管理中心統一保管,按一村一賬方式進行分戶核算管理,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以任何理由私設小金庫、賬外賬。二是規范大額支出相關制度。農村重大決策、重大事項、重大項目安排和大額資金使用,必須通過四議兩公開一監督程序。比如今年3月份該區一個村530畝魚塘承包合同到期,該村公開對承包事項公開招標,并嚴格按照“四議兩公開”程序實施,街道抽調“三資”管理人員全程進行了監督,最終該村魚塘以80萬元成功延包,解決了承包費難收的問題。實行《農村大額開資提前報備》制度。改過去的先花錢后記賬為先報備后支出,再記賬。執行《村干部工資銀行代發制度》,杜絕報賬員以現金形式為村干部發放工資,減少村干部經手現金機會。三是嚴格收支財務制度。收入方面,明確村集體資金收入監管范圍,包括原有積累、經營收入、投資利潤收入,國家征用土地補償收入,上級撥付收入、借入收入等。凡屬村集體收入都必須全額及時歸入“三資”管理服務中心基本賬戶,不得坐支、截留或擅自抵換債務。支出方面,村集體支出根據集體理財、民主管理、強化監督的原則,票據由村務監督委員會理財把關,呈報單位及責任人蓋章簽字,經村支部書記、村委主任雙簽,重大事項開支經村民代表會議研究通過后支付。票據方面。村(組)必須使用“三資”管理服務中心具備時間、地點、品名、事由、金額、經手人等七大支出要素,“三資”管理服務中心負責審核票據真偽。
(三)資產管理注重程序規范
一是建設項目實行招投標管理。農村集體投資二萬元以上的建設項目必須按程序進行招投標,村級集體投資建設項目招投標應當遵循公開、公平、公正和誠實信用的原則,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違法限制或排斥本轄區或本轄區之外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參加投標,不得以任何方式干涉招投標活動。任何單位和個人有權向有關行政監督部門舉報招投標活動中的違法行為。二是集體資產實現臺賬管理。農村資產的使用必須通過規定程序簽訂合同,承包合同須上交農村三資管理中心存檔備案,由“三資”管理服務中心造冊登記,統一管理。并定期督查合同履行情況,必要時及時啟動法律程序,避免集體資產損失。
(四)資源管理注重公開透明
一是堅持“凡使用必公開”原則。三資”管理服務中心統一為各村建立集體資源備查薄,所有使用集體資產的單位和個人,都要與資產所有者簽訂書面合同,明確各自的責任和義務。村委會和村民小組對集體資產的增減變化,檢查考核等情況實行定期張榜公布,接受群眾監督,資產臺賬實行動態專人管理,根據情況變化及時調整。二是利用“公開日”二次公開。每月x號為“五務”公開日,各村必須按要求對“五務”進行公開。區紀委聯合檢查組、街道聯合檢查組每月組織相關人員對公開情況進行檢查通報,并作為年終考核各村的重要依據。
二、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存在的問題
盡管在實踐中做了大量的工作,實際操作中仍存在一些突出問題:
(一)資金損失
一是收入不及時入賬。一些村在清收諸如房租收入、承包土地收入時,錢不及時交至村內指定賬戶,造成資金沉淀在個別干部或經手人手中,造成干部犯錯誤,給集體造成損失。二是坐支現象時有發生。個別村收取現金后,進行坐支,違反財務收、支兩條線規定。三是私自開設賬戶。個別村除了開設基本戶和一般戶外,還設有新村建設賬戶、市場管理賬戶、集體企業賬戶等。基本戶和一般戶是以村委名義開辦的,在監管范圍之內,其它賬戶管理的資金也有集體資金,但是在運行過程中脫離監管和監督,存在變成小金庫的風險。四是大額資金使用不規范。有的沒有票據,白條入賬。或者有大額資金有票據不轉賬。五是濫發村干部補貼現象屢見不鮮。個別村村干部除了工資外,還列支有禁燒補貼、創建補貼、環保補貼等等。六是集體資金使用效益較低。集體資金主要用于村民分紅,在公益事業和發展農村經濟方面投資較少,集體結余資金多以銀行存款形式處置,資金保值增值形式單一。
(二)資產流失
一是資產賬實不符。主要表現有兩種情況:首先是有賬無物的現象。資產已丟失、報廢或變價處理的資產無及時入賬核銷;其次是有物無賬。新增的資產無入賬。二是資產變更不及時。村內新增的資產因未付清款等原因,造成固定資產賬上無法體現。三是固定資產采購隨意性強。固定資產采購不履行采購手續,不招標議價,采購程序不嚴謹,造成資產登記不完整不全面。四是合同簽訂不規范。經營發包、不動產租賃、產權轉讓、工程建設、土地承包流轉等項目,合同簽訂不重視。有些合同簽訂隨意性大,有些合同要素不全,條款不明,權利和義務的規定不對等,有的`甚至沒有書面合同,容易造成集體資產流失漏洞。
(三)資源貶值
一是資源底子不清。登記時沒登記全面,漏登亂登現象較常見,管理從源頭上就出現難點;二是公開意識談薄。如村內一些荒山、灘地、門面房、機械,村干部在對外承包出租時暗箱操作,不按規定程序公開,公正操作。個別村干部將村民委員會自治理解為村委會主任自治,更有甚者搞“自己說了算”,村干部按制度、按程序、按規定辦事的規矩沒有形成,從而造成資源貶值,更談不上保值增值。
(四)人員違紀違法
農村集體“三資”管理不善,極易造成相關人員違紀違法。少數基層黨員干部將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制度和相關紀律規定視同虛設,有的虛構騙取集體財物,有的違規處置集體資產,甚至還有侵吞農民農資補貼現象。這些問題不僅侵害了群眾的切身利益,還嚴重損害了黨和政府的形象。
三、加強農村“三資”管理工作的對策及努力方向
(一)堅決執行“四議兩公開一監督”制度
針對當前個別村存在的“決策一言堂、用人一句話、審批一支筆”等問題,為切實保障農民群眾的民主權利,必須將村集體資產、資源發包、大額固定資產的購置與處置等列入村級重大事項,實行流程化、精細化管理。堅持用“流程化、精細化”管住“隨意性”,從強化程序監督入手,凡辦理村級重大事項,必須履行“四議兩公開”程序。不經過“四議兩公開一監督”決策的,街道黨委政府不予批準;不經過招投標的,財政不予付款;不遵循工程合同的,不予決算。
(二)探索公開公平公正管理模式
建立“區、街道、農村”三級全覆蓋的農村集體“三資”平臺,按照“一個平臺,三級管理”模式,實現將農村集體“三資”、財務、公開公示集一體的大數據模式,強化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和財務核算工作的時效性、及時性和準確性。探索啟動與銀行專線對接工作,實現銀行存款收支與出納數據實時對賬,及時掌握銀行存款異常情況。嘗試將農村集體建設工程交易、資產資源租賃合同簽訂等工作納入農村集體“三資”交易平臺管理,確保建設工程交易、租賃合同簽訂“公開、公平、公正”。拓寬信息公開渠道,通過“櫥窗”、“網絡”、“短信”、“微信”等媒介,同步公開農村集體經營管理情況,確保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的知情權和監督權。
(三)嘗試引入第三方管理機制
嘗試引入第三方管理機制,通過公開招標,引入有經驗的第三方資產管理公司,定期對農村集體“三資”進行摸底、登記、管理,增強“三資”清查的實效性,排除人為因素干擾,牢牢掌握農村集體“三資”家底,徹底擺脫目前管理困境。
(四)加大查處問責追究力度
建議實行專項審計和督查制度。由區紀委牽頭,審計、農經、財政等相關涉農管理部門參與,組成專項監督工作小組,強化農村集體“三資”專項督查工作。堅持村干部離任或任期審計制度,客觀公正地對村干部在任期內財務制度的執行落實情況、集體資產和資源管理使用情況進行全面審計,結果向群眾公開,對審計和督查中發現的問題及時提出整改要求,并進行通報。嚴格實行責任追究制度。加大對“三資”管理方面違規違紀行為的責任追究力度,對貪污、挪用、侵占集體資金,擅自處置集體資產、資源等侵害集體、群眾利益的,嚴肅查處,構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機關處理。
(五)扎緊扎牢制度建設的籠子
建議制訂《關于對違反農村財務管理行為實行責任追究的辦法》,從制度上明確責任追究的范圍,責任追究的種類,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主要責任,村民主理財小組責任、街道三資代理服務中心總會計責任等。從制度上加強農村黨風廉政建設,規范農村財務管理,維護集體經濟利益,促進農村和諧穩定。
三資管理報告 5
根據方辦[20xx]20號《方山縣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專項清理整治工作方案》文件精神的統一部署,我鎮以大發[20xx]8號文件立即下發了《大武鎮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專項清理整治工作方案》,并在全鎮全面展開,現將主要工作實施情況匯報如下:
一、農村集體“三資”清理工作開展的基本情況
我鎮是一個以農業為主,工業經濟快速發展的鄉鎮,全鎮總面積157.3平方公里,轄31個行政村,59個自然村組,總人口為32486人,我鎮農村集體“三資”清理工作從七月初啟動以來,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此項工作,集中時間,集中人力,將“三資”清理列入全鎮重點工作,扎實推進。鎮“三資”清理領導組,各村黨支部村委會精心組織,統籌安排,全鎮59個自然村已全部完成了清理、登記、核實、公示程序,并按照有關規定,召開了村民會議或村民代表會議,對各村集體“三資”清理結果進行了確認匯總。
二、農村集體“三資”清理工作的主要做法:
1、成立一個組織。我鎮成立了以楊少鋒為組長的領導組,下設業務指導組、維穩組和督查組。既要按照程序操作、按質按量完成任務,又要做好處置和化解“三資”清理過程中遇到的矛盾和問題,確保農村社會穩定。領導小組還制定了實施方案和詳細的工作日程安排表,把任務落實在時間段內,把人員落實到任務上。村級也成立了以村兩委為主要成員的領導小組,全面負責村級“三資”清理工作,做到組織到位、人員到位。
2、抓好二個到位。一是宣傳發動到位。鎮利用會議、培訓、走訪、標語、公示欄等各種形式,最大限度地做好農村集體“三資”清理工作的重大意義、基本原則、任務目標、清理整治的對象、范圍和重點、工作步驟、工作要求的宣傳發動,把政策交給群眾,激發廣大群眾積極參與的熱情。二是培訓到位。鎮多次以以會代訓的方法,對鎮、村兩級的干部、業務指導組、維穩組、督查組人員、村民小組組長進行了業務培訓,提高了鎮從事“三資”清理工作人員的政策、業務素質。
3、開好三個會議。即:一是開好村兩委擴大成員的思想統一會。村兩委召開吸收部分群眾、民主理財小組、村民代表參加的擴大會議,學習有關文件,統一思想認識,對“三資”清理工作作出時間、任務部署,成立組織,制定實施方案,摸清家底。二是開好清查核實小組會。村清查核實小組均有5—7人組成,成員為民主理財監督小組組長、老黨員、村民代表群眾代表等,對資源、資產清查進行如實登記,做到不重、不錯、不漏。三是開好公示確認會。大村級對“三資”清查結果以書面、公示欄等形式以自然村張貼予以5天以上的公示,設立舉報箱,收集群眾反映的意見,接受廣大村民監督,進一步核對公示,并對公示情況進行實景拍攝,留存檔案;在公示的`基礎上,開好黨員、群眾、理財小組組長、村民代表參加的村民代表會,學習有關文件,由村清查核實小組組長宣讀清查結果,進一步征求意見,對“三資”清查結果進行確認。
4、做到三個強化。在“三資”清查過程中,一是強化思想認識。我鎮多次研究和部署“三資”清理工作,把“三資”清理工作作為當前農村工作的重要內容,作為加強黨風廉政建設的有效舉措,集中時間,集中人力,有步驟地扎實開展工作。二是強化措施。在組織上,主要領導親自抓,由分管農經的常務副鎮長協調抓,農經站靠前抓,村兩委具體抓;在指導上,鎮不僅建立了鎮干部聯系村指導責任制,一套班子管到底,分管領導帶領工作人員還到各村巡回宣傳政策,指導清查;在清查上,各村的清查小組逐物逐件逐地進行清查,在公示確認上,力求擴大知曉面,最大限度地征求意見,以防重、漏、錯現象發生,力保準確、公平、公正。三是強化力度。我鎮列出清查時間安排表,規定清查、登記、核實、公示、確認、上報、驗收、完善、建章立制的具體時間要求。同時把這次工作結果作為考評鎮村干部的主要依據之一。
三、自查出的問題:
全鎮自查問題共147件,金額:865.99萬元。
(一)“三資”管理機制體制方面5項不規范共12件。其中:
1、未嚴格執行“三資”管理制度的有5個村;
2、“三資”公開不規范的有4個村;
3、未按規定審核原始憑證的有1個村;
4、其他違反“三資”管理制度的有1個村;
5、其他違反使用財政資金的有1個村。
(二)集體資金方面5項不規范共59件。其中:
1、違規開設賬戶的單位有1個村;
2、違規出借資金的有8個村;
3、違規支付招待費(20xx年前)的有30個村;
4、收入不入賬的有4個村;
5、違反資金收入、管理規定的有16個村。
(三)集體資產方面4項共29件。其中:
1、賬有實無資產的有21個村;
2、實有賬無資產的有5個村;
3、未按規定處置資產的有2個村;
4、其他違規管理、使用、處置資產的有1個村。
(四)集體債權債務方面4項共46件。其中:
1、存在不實債權的有6個村;
2、存在不實債務的有6個村;
3、違規發放補貼、福利的有25個村,
4、存在其他問題的有9個村。
清理整治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部分村干部有顧慮,思想認識不足。在“三資”清理整治自查階段部分村干部認為,這項工作是針對干部自身問題進行清查,是自己找自己麻煩,在自查階段不愿意讓群眾參與、不愿意讓群眾知道,在懸掛標語、和舉報箱時行動遲緩,在自查問題時避重就輕,存在畏難思想,存在求太平、過得去,不出大亂子的思想。有的村雖然對“三資”清理整治工作有計劃、有部署,但出臺的一些具體工作措施缺乏較強的針對性和操作性。
下一步我鎮將對前一階段工作進行一次回頭看、再檢點,并嚴格按工作程序和標準、要求推進下一步工作,確保全面完成工作任務。要對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專項清理整治工作再研究再部署,再宣傳再發動;要堅持問題導向,突出清理整治重點,對查出的問題進行分類,區別對待,逐項整改。對不認真履行職責和不按照要求開展工作的要嚴肅追責,對隱瞞不報的要由紀檢監察部門深挖、細查、嚴處,確保清理整治工作取得實效,為富裕文明和諧美麗大武做出新貢獻。
三資管理報告 6
為進一步加強和規范我鎮農村“三資”管理,推進農村黨風廉政建設,促進農村經濟社會和諧發展,切實維護群眾利益,保障農民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管理權和監督權。根據樂辦字[20xx]48號文《關于開展農村“三資”管理專項檢查工作的通知》精神,鎮黨委、政府十分重視,黨政班子聯席會議研究。于20xx年7月18日—28日在全鎮范圍內開展了一次對農村“三資”管理自查自糾工作。現將開展自查自糾情況匯報如下:
一、加強領導,強化農村“三資”管理工作責任
為了認真開展農村“三資”管理工作,鎮成立了由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梁彩東同志為組長的.自查工作領導小組。組織相關業務骨干成立了三個小組,分三個片開展了一次全鎮范圍內農村“三資”管理工作的檢查,對照檢查內容,逐村逐條進行檢查,做到邊檢查邊整改,從而強化我鎮農村“三資”管理工作。
二、建章立制,規范農村“三資”管理工作秩序
全鎮農村“三資”管理工作自20xx年10月成立“村帳鎮代理辦”和“公共資源交易所”以來,各項制度均已建立。并進一步完善農村財務制度、規范報帳程序,嚴把財務手續,落實財務公開和民主管理制度,強化審計監督,確保村級集體資金使用安全,運行平穩。凡是涉及到土地承包、工程招標、變更、發包集體資產資源轉讓等活動都必須向社會公開,實行定點招標,招標單位要制定操作規程、方案和工作規范,做到有章可循。全鎮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換發工作已全面完成,發放農村土地經營權證書的農戶數為11644戶,證書到戶率100%,簽訂合同11644份,合同到戶率100%,從而穩定了農村土地承包關系。
三、認真整改,全面落實農村“三資”管理工作
在這項檢查工作中,主要存在幾個方面的問題:
①個別村報帳不夠及時,手續不夠齊全,財務公開不夠及時等問題;
②個別村簽訂農業承包合同時,農戶簽字不夠規范,土地承包經營證書填寫不夠規范,檔案資料歸檔不及時等問題。針對檢查工作時發現的問題以及沒有達到上級要求的,鎮領導小組將分片、分組繼續開展督查、指導實行包干到村,對存在的問題進行及時糾正。于20xx年7月底之前,全面完成這項工作。
以上匯報,不妥之處,請指正。
三資管理報告 7
加強農村集體資金、資產、資源(簡稱“三資”)的監督管理是維護集體經濟組織和群眾利益,加強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實施“廉政陽光工程”,從源頭上預防腐敗現象發生的重要舉措。我鎮通過健全組織網絡、全面清理整頓、建立健全體制、創新監管方式,實現了農村集體“三資”的會計電算化、管理網絡化、運行規范化、監督即時化,加強了對農村集體“三資”的監管,為農村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發揮了重要作用。
一、基本情況
高陵鎮現有21個行政村,198個村民小組,農戶7499戶,農業人口人,農村勞動力個,20xx年農民人均純收入5430元。
1996年,高陵鎮全面推行了村帳鎮管,村級財務采取的是村有村管村用,會計集中辦公,農經站集中審核的管理模式,雖然在農村財務監督管理上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收到了一些效果,但由于沒有從根本上改變管理方式,在實際運作中暴露出很多問題和不足。仍然缺乏科學有效的監督管理手段,各個村財務管理,特別是資金管理水平參差不齊。一部分村制度健全,手續完備,核算準確,資金完整、安全;但也有少部分村財務管理混亂,出現多人經手現金、重大開支不履行手續、往來款項不及時清理、土地開發資金不能合理使用等現象。而原有的管理模式,特別是資金管理模式和核算辦法,使部分村干部權力過大,隨意審批,民主監督力度不足,形成了擠占挪用專項資金的制度漏洞,甚至可能造成集體資產流失,嚴重影響和制約了農村集體經濟的發展,成為社會不和諧不穩定的重要隱患。所以,改變原有的管理模式,同時加強村級賬務、資金兩個方面的監管力度,是提高當前農村財務管理水平,保障農民群眾合法權益,推動農村集體經濟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的當勿之急和有效舉措。
二、推行村級賬務資金“委托代管”的基本原則
在改革之初,我們就向廣大村民和村兩委廣泛宣傳并在改革過程中嚴格執行了“三個不變”的基本原則。
1、堅持了“四權”不變的原則。一是資金所有權不變,任何單位和個人都不得以任何借口或形式平調、挪用村級資金;二是資金審批權不變,村級領導仍然按照有關規定審批費用;三是資金使用權不變,資金所有者對資金依法依規合法開支和進行收益分配的權限不變;四是資金收益權不變;
2、堅持基本核算單位不變的原則。村級財務“雙代管”實行以村為基本核算單位不變,一村一賬,獨立核算,自負盈虧;
3、堅持監管機制不變的原則。村集體經濟組織財務仍然接受鎮農村財務服務中心的業務指導和管理,監督仍然接受村民的民主監管。
三、具體做法
1、成立機構,配備人員,確保業務有序運轉。一是鎮上成立了以書記、鎮長為組長,各掛片領導為副組長,鎮黨政辦、農村財務服務中心等部門有關同志為成員的村級財務委托代管工作領導機構。領導機構下設辦公室,辦公室主任農村財務服務中心主任由擔任,負責日常工作,財務服務中心下設辦公室、微機室、檔案室,共設置報賬員21人,記賬會計3人(負責全鎮21個村會計核算)、中心主任1人。
2、制定職責和各項制度,確保村級賬務、資金“委托代管”有章可循、規范運轉。一是制定明確了會計、報賬員、審核以及中心主任的各自職責;二是制定了財經管理制度,重點完善了財務收支預決算制度、備用金管理制度、民主理財與財務公開制度、支出審批制度、村級票證管理制度、會計檔案管理制度、村級收入管理制度、村級資產資源管理制度等。三是制定了高陵鎮農村財務會計服務中心工作實施方案。
3、配備必要的設施設備,給予必需的工作經費保障。鎮財政籌資調度資金購置了會計軟件、微機、打印機、復印機等設備和各村專用檔案柜。
4、搞好宣傳動員,統一全鎮干部群眾的認識。鎮黨委專門召開了黨委會,統一領導層面的思想認識;召開黨委擴大會,統一鎮中層干部和村書記、主任的認識;召開全體鎮干部和村三職干部參加的動員大會,統一全鎮干部的認識。同時利用廣播、板報、財務公開欄等多種形式向群眾進行宣傳,使廣大群眾理解和支持這項工作。
5、進行村級財務集中清理。在20xx年6月1日正式啟動實施前,從去年四季度開始,鎮黨委政府積極組織力量對20xx年以來各村財務進行集中清理,切實做到有賬可查,有據可依。重點清理核實五個方面的情況:一是村組干部和群眾的借墊資金;二是村組干部應領未領的工資報酬;三是項目資金包括水利設施、公路建設、沼氣建設、農網改造以及“一事一議”的項目資金收支,按照“專賬核算,專款專用”的核算要求,清理入賬,并向群眾及時公布;四是對信用社的借款逐筆核對清理;五是對村內的其他現金收支進行清理。在財務清理中,做到“四清四查”,即:清理現金、信用社存款及有價證券,審查賬款是否相符;清理各項往來,審查債權債務是否清楚;清理發包款、租賃款、拍賣款等,審查資金用途是否合理;清理歷年遺留的財務問題,審查有無違紀違規行為。通過財務清理,在達到賬賬、賬實、賬款、賬表、賬據“五相符”的前提下,編制出會計科目的發生額和余額平衡表。另外,對村級固定資產、債權債務等進行登記造冊,由村負責人及財務人員簽字蓋章后,移交鎮會計核算中心統一管理。在此基礎上,對各村組的賬務作出實事求是的客觀評價和公正的審計結論,并與各村簽訂好村級賬務委托代管合同(協議),辦理好有關賬據、資金移交手續。在清理結束后,我們立即組織核算會計及時對21個村的會計基礎數據(現金、存款余額、內部往來余額、債權債務余額、財產物資余額等)進行了軟件錄入,太陽軟件具有網絡運行、財會管理、附件上傳、信息查詢、業務提醒、電子簽批、遠程監管、匯總分析、實時公開等九大功能,對農村“三資”實行信息化管理。監管部門可以通過網絡客戶終端對各村賬目、資產、資源實時監督,作為代管做賬基礎數據。同時撤銷各村原有的財務機構和銀行賬戶,由村申請在中心財政所統一開設帳戶,進行資金核算。
6、在實施過程中作到“五統一”、把好“七道關”。“五統一”,一是統一資金賬戶,各村統一在中心財政所服務部設立村級賬戶;二是統一報賬時間,全鎮21個村分別在每季度下旬的相對固定時段統一報賬;三是統一報賬程序,①審核原始單據是否合規②到核算會計處進行結算③到出納處取現;四是統一會計核算,全鎮21個村分別由3個會計相對固定進行統一核算;五是統一檔案管理,由負責各村的會計統一對票據裝訂成冊,存入專檔。“七道關”:一是把好票據關。會計核算中心對各村實行統一票據管理,嚴格執行票據領用、核銷管理制度。二是把好現金關。對現金實行備用金制度,一切現金收入存入農村財務服務中心賬戶,禁止“賬外賬”和“小金庫”存在。三是把好審批關。對各村所有發生的經濟業務,規定財務審批權限,實行“誰審批、誰負責”的崗位責任制。四是把好報賬關。堅持定期報賬制,核算中心明確了各村報賬時段,督促報賬員及時報賬、結賬。五是把好審核關。由村民主理財監督小組對村財務收支進行逐項審核,通過后才能入賬;核算中心對各村每月發生的財務收支和有關票據進行全面審核,對不符合規定的堅決不予入賬,并指導整改。六是把好合同關。各村所有的經濟合同,必須上交財務服務中心審核備案,財務服務中心隨時對經濟合同的履行情況進行監督,督促依法履行經濟合同。七是把好公開關。對財務收支情況和重大事項經村民主理財小組簽名后,定期及時進行公開,接受群眾監督,增強財務收支透明度。
7、登記造冊建臺賬。核查結果經公示無異議后,鎮對各村的“三資”情況進行分類匯總,登記造冊,建立“三資”監管臺賬,臺賬中包括集體資產資源處置情況和相關會議記錄、評估材料、資產資源照片、招投標原始文件和合同等。同時,把各村“三資”情況錄入“三資”監管系統,并實行動態管理,根據實際隨時調整“三資”臺賬數據,做到錢賬相符、賬物相符
四、建立健全機制,規范“三資”監管
以農村財務服務中心為基礎,整合資源建立高陵鎮招投標管理中心、交易所、托管部。履行“三資”監管職責,民主監督小組則發揮溝通與反饋功能,對農村“三資”實施監督。
1、加強交易所建設,規范資產資源處置。對農村建設工程項目、大宗物品采購、集體資產產權交易或資源開發的標準與流程作了詳細的規定,農村建設工程項目在5千元以下、大宗物品采購單件1000元或批量3000元以上、村集體資產產權交易或資源開發(土地、林權交易除外)每宗評估核準價在5千元以下的,進入鎮交易所交易。農村集體資產資源處置嚴格執行“四議三審三公開”,“四議”即村兩委會議提議、民主聽證會參議、黨員大會審議、村民代表會議決議,“三審”即鄉鎮“三資”監管領導小組對招投標方的資格和招投標程序進行把關審查、村民主理財小組對經營性資產資源評估及中標后款項收支情況進行審核、鎮紀檢委對經營性資產資源處置的全過程進行審查;“三公開”即事前公開經營性資產資源的分布、面積和經營狀況、事中公開項目的評估和招投標情況、事后公開中標資金的收支情況或驗收決算情況。
2、成立招投標管理中心,規范經濟合同管理。成立招投標管理中心,制作經濟合同的規范模本,制定統一的合同簽訂審核流程。建立經濟合同電子臺賬,實行信息化管理,凡新簽訂的`各類經濟合同必須報鄉鎮經濟合同審核中心按照規范流程審核后方能生效。
五、取得的成效
一是推行“委托代管”實現了村級財務由傳統管理向科學管理的轉變。在農村,過去靠一架算盤、一支筆、一本賬來管理農村財務,核算起來速度慢、出錯多、勞動強度大。實行農村財務電算化后,村報賬員每月只需將當月經濟業務的原始憑據移交核算中心,就可以準確、快速、安全的自行記賬、自動匯總、自動生成各種財務報表。
二是推行“委托代管”促進了農村財務管理的制度化、規范化。農村財務核算中心每月都要對各村當月的財務活動結賬,消除了過去經常出現的包包賬、斷頭賬、一任干部一本賬、下臺干部不交賬的現象,保證了農村財務的連續性、完整性。
三是推行“委托代管”提高了農村財務管理的監督力度。實行集中核算、微機管理,對農村財務管理而言是一種有效監督。過去一個村的收支情況,開支是否合理,鎮上不清楚、群眾不明白,弱化了鎮對各村財務管理的指導和監督作用,弱化了村民對村級財務管理的參與權、知情權和監督權。現在財務服務中心每月都要向鎮相關領導提供會計報表及收支情況,定期向村民公開村級財務情況,財務服務中心按照操作規程嚴格檢查村級開支,有效地提高了農村財務管理透明度和村級資金使用效益。
四是推行“委托代管”促使民主理財落到實處,提高了村務公開的真實性。農村財務服務中心對村財務公開的內容實現了程序化、制度化、規范化,避免了人為因素干擾的弊端。村民主理財小組每月結合民主議事日對村里的各項開支逐一審核,審核通過后由理財組長加蓋民主理財章,對虛開、多報等不合規不合法單據堅決剔除不準報銷。只有加蓋民主理財章,手續完備的單據,財務服務中心才記賬報銷,這使民主理財真正落到了實處,做到了公開時間及時和公開內容的真實,減少了農村因財務管理混亂而導致上訪事件的發生。
高陵鎮推行村級賬務資金“委托代管”模式,運行接近一年時間,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還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將在市財政局、經管局等部門指導幫助下,結合當前農村經濟活動的現狀和趨勢,結合農村群眾民主理財的新要求,逐步完善村級民主理財監管制度和程序,逐步提高村級財務人員的整體素質和業務水平。同時,我們也將認真學習外地和全市兄弟鄉鎮村級財務管理的好經驗好做法。通過村級賬務資金“委托代管”模式的規范,高效、有序運行,提升了農村財務監管整體水平,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
三資管理報告 8
為進一步加強集體資金、資產和資源管理,促進農村經濟快速發展,根據市委《關于開展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強農惠農等領域專項整治工作方案》的要求,我鄉周密組織,認真安排,及時整改,對全鄉的“三資”進行了一次全面清理,現將自查情況具體匯報如下:
一、農村集體資金、資產、資源管理情況。
一是資金管理情況。各村(社)都能嚴格執行國家《現金管理暫行條例》,建立了《農村集體資金管理制度》;村集體收取各項收入時,都使用統一的專用票據;村集體存款各村只有一個帳戶,能嚴格執行帳、款分管,全鄉村級財務帳目、資金都是由鄉財政所代管。二是資產資源管理情況。農村集體資產資源能夠按照有關規定清產核資、明晰產權、登記造冊,確認其所有權和使用權;村集體資產的取得、變更或終止,資產經營方式的確定或變更,資產的購置、變賣、報廢等事項,大部分經村民(代表)大會或黨員大會討論決定;村集體資產資源的`承包、租賃、出讓,一般經村“兩委”會議研究。
二、農村集體“三資”清理工作的進展情況。
一是成立業務指導組,負責對全鄉7個村(社)的農村集體“三資”清理工作進行業務指導,明確工作職責,切實負起責任。各村也都成立相應的清查小組。二是清理核查農村集體“三資”情況。由鄉(鎮)組成的“三資”清查小組,按照清理核查的范圍全面進行核查,如實填報核查結果,并將這些數據通過召開會議、張貼在公開欄上等方式公開,接受群眾監督。對各村的“三資”情況進行分類匯總,登記造冊,建立臺帳。每冊臺賬一式兩份,一份由村委會保管,一份由鄉財政所保管。三是建立農村集體“三資”監管制度。各村都建立了《農村集體貨幣資金管理制度》、《農村集體收入管理制度》、《農村集體支出管理制度》、《農村集體費用管理制度》、《經濟合同管理制度》等監管制度。
三、存在問題
村(社)財務人員力量薄弱,主要表現在對農村財務和計算機知識掌握欠缺。
四、整改意見
一是完善制度,規范操作。針對存在問題進一步完善原有農村集體“三資”管理、財務公開等相關制度,充分利用現代信息平臺技術提高“三資”管理水平。二是加強培訓,提高業務。定期在村(社)開展業務培訓,將財務管理、公有資產監管等制度作為主要學習內容,不斷更新知識,提高整體素質和業務技能,進一步規范財務檔案。三是嚴明紀律,加強管理。圍繞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和與群眾利益直接相關的問題開展監督檢查工作,切實加強農村集體“三資”管理,維護好農民群眾的利益,確保社會和諧穩定。
三資管理報告 9
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和財務管理,是農民群眾普遍關注的熱點、焦點、難點問題,也是誘發農村干部腐敗的一個重要因素。加強農村集體“三資”管理,歷來是黨中央、國務院重視“三農”工作的政策措施之一,也是加強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的重要制度之一。根據上級部門要求,我鎮全面開展了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工作的檢查調研,自查工作進展順利,現將有關情況匯報如下:
一、基本情況
我鎮近幾年針對村級財務管理混亂、村干部違法違紀現象時有發生的現象,建立了鎮農村三資代理服務中心,在我鎮全面推行“村賬鎮代理”制度,到20xx年已將全鎮所有行政村的財務全部納入了鄉(鎮)集中管理,并嚴格執行“一季一做賬、一季一公開”制度,要求按村財管理運作程序設立財務公開欄,及時公開財務收支狀況,增加財務“透明度”,加大群眾監督力度。從20xx年初開始,我鎮明確了公開招投標的程序、范圍,對農村集體資產轉讓、資源開發和工程建設招投標方面進行有效管理。同時,制定出臺了相關制度,對農村集體資產、資源進行了清產核資,建立村級臺帳。通過加強對農村集體“三資”管理的規范化建設,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農村“三資”管理混亂的局面,取得了較好成效。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1、農村集體“三資”登記臺賬不完整、不全面。我鎮農村集體“三資”在登記管理上,資金、資產相對好一些,而資源方面尤其是土地的登記就不夠詳細或存在遺留問題,造成“三資”底子不清、管理混亂。
2、財務管理不規范。不規范的表現主要體現在財務制度執行不力,極少數干部不廉潔。有的村開支不經集體研究,大額支出不討論;有的村干部自用自批,村民主理財公章在村干部手中,民主理財小組形同虛設;有的村假公濟私,揮霍浪費,借機中飽私囊,亂發福利等;有的村干部自己開票收款、長期不報賬,導致無法正常結賬;有的村收款開具非統一收款收據,開支白條入賬;有的村報銷憑證不夠規范,支出憑證手續不完整。
3、資產收益管理不規范。有的村以其他費用支出直接沖抵承包款和租金,收支均不入賬;有的村收款后,干部私自保管挪用,長期不報賬;有的村資產收益使用無計劃,寅吃卯糧。
4、合同簽訂不規范。主要體現在書面合同少,口說為憑;合同要素不全,條款不明,權利義務不平等或其他不符合法定要求等方面。
5、財務公開欠規范。我鎮對村級財務公開工作一直高度重視,花費了大量的人力、財力,出臺了不少行之有效的制度。但是在個別村由于干部思想認識不到位、群眾意識淡薄,公布的內容、形式、時間都不符合要求,有的對于重大支出項目沒有專項公布,實質性內容公開不細,有時甚至是走過場。
6、少數村級財會人員素質低,責任心差。有的村財會人員故意拖延報賬時間,無法正常結賬;有的村財務人員調整以后,移交檔案不全,甚至拒不移交賬冊憑證,其他村干部還束手無策。
三、問題產生的主要原因
1、對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和監督渠道不暢。群眾監督乏力。分散的家庭經營,使村民集體觀念、民主管理意識淡薄。此外,現在農村大部分有知識有能力的人都外出打工了,留在家的村民基本上是老少病殘,他們對集體的事不關心、不過問、不了解,民主管理和監督流于形式,給了某些不廉潔的干部可乘之機;村班子內部監督不力。有的村主要干部搞一言堂,大事不開會,小事不研究,班子成員無法監督;民主理財小組監督乏力。有的村民主理財小組不為群眾說話;有的.村民主理財小組成員多年不調整;有的村民主理財小組成員文化知識水平較低,沒有理財能力;有的村民主理財小組成員原則性不強,禁不住村干部做小動作。
2、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和財務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認識不夠。農村稅費改革后,一些干部認為農村集體經濟收入少、債務多,無資產可管,由于這種認識上的偏差,導致有些干部對村級財務管理不重視,對群眾反映財務方面的問題不進行認真的調查和處理。這在一定程度上助長了管理混亂的蔓延,給某些不廉潔干部開了方便之門;三是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和財務管理方面的政策、規章制度沒有得到很好的貫徹落實。有些村干部不熟悉法規和財務制度,不按規章制度辦事,不聽財會人員的意見和建議,造成管理混亂的局面。
3、村級財會隊伍的穩定性不夠。財務管理工作要求財會人員業務能力強并保持相對穩定。現在每逢村黨支部、村委會換屆,財會人員也跟著換。此外,由于經費緊缺,不少村財務人員業務培訓機會少,村級財務人員業務素質難以提高。
四、對策及建議
1、加強領導,落實職責。鄉鎮成立農村集體“三資”監管領導小組,加強“‘三資’代理服務中心”的工作職能,統一負責處理各村資金、資產、資源的核算和監管,統一運作、統一管理,加強業務的連續性、規范性。將農村集體“三資”管理納入基層黨風廉政建設考評內容,作為干部晉升的重要依據,并與經濟掛鉤,實行獎優罰劣。
2、摸清底子,健全臺賬。結合村級換屆,對農村集體“三資”管理臺賬進行再次核對,查缺補漏,進一步完善農村集體“三資”管理臺賬,并將數據全部錄入電腦,實行滾動管理。
3、加強培訓,提高業務。定期開展對鄉鎮農村“‘三資’代理服務中心”工作人員的業務培訓,將財會、招投標、公有資產監管等制度、操作規程等作為主要學習內容,不斷更新知識,提高整體素質和業務技能。
4、嚴明紀律,嚴肅查處。圍繞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和與群眾利益直接相關的問題開展案件查處和監督檢查工作,加大查處在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和財務管理過程中出現的坐支、挪用、貪污、買標、串標、處置不當、分配不公平等方面的案件,切實加強農村集體“三資”管理,維護好農民群眾的利益,確保社會和諧穩定。
三資管理報告 10
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和財務管理,是農民群眾普遍關注的熱點、焦點、難點問題,也是誘發農村干部腐敗的一個重要因素。加強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和財務管理,歷來是黨中央、國務院重視“三農”工作的政策措施之一,也是加強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的重要制度之一。根據縣農業局《關于認真開展農村集體資產與財務管理規范自查工作的通知》要求,城陽街道全面開展了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和財務管理工作的檢查調研,自查工作進展順利,現將有關情況匯報如下:
一、基本情況
城陽街道針對村級財務管理混亂、村干部違法違紀現象時有發生的現象,建立了農村財務監管中心,全面推行“村財街道管村用”制度,制定出臺了《城陽鎮人民政府關于“村財鎮管村用”改革的實施方案》,到XX年7月已將全街道所有行政村的財務全部納入了街道農村財務監管中心集中管理,設立財務公開欄,及時公開財務收支狀況,增加財務透明度,加大群眾監督力度。明確了公開招投標的程序、范圍,對農村集體資產轉讓、資源開發和工程建設招投標方面進行有效管理。制定出臺了相關制度,對農村集體資產、資源進行了清產核資,建立村級臺帳。通過加強對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和財務管理的規范化建設,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農村“三資”管理和財務管理混亂的.局面,取得了較好成效。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1、農村集體“三資”登記臺賬不完整、不全面。農村集體“三資”在登記管理上,資金、資產相對好一些,而土地尤其是“四荒”地的登記就不全、不細或沒有臺賬登記,造成“三資”底子不清、管理混亂。
2、財務管理不規范。不規范的表現主要體現在財務制度執行不力,少數干部不廉潔。有的村開支不經集體研究,大額支出不討論;有的村干部自用自批,村民主理財公章在村干部手中,民主理財小組形同虛設;有的村假公濟私,揮霍浪費,亂發福利等;有的村干部自己開票收款、長期不報賬,導致無法正常結賬;有的村收款開具非統一收款收據,白條入賬;有的村報銷憑證不規范,支出憑證手續不完整。
3少數村財會人員素質低,責任心差。有的村財會人員故意拖延報賬時間,無法正常結賬;有的村財務人員調整以后,移交檔案不全,甚至拒不移交賬冊憑證,其他村干部還束手無策。
三、問題產生的主要原因
1、對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和財務管理監督渠道不暢。一是司法機關監督乏力。由于職能限制、違規金額小等種種因素,司法機關不能、不愿介入村組干部的經濟問題;二是紀檢機關監督乏力。村干部是黨員的,紀檢部門還可以查處,對不是黨員的,紀檢部門不便查處;三是群眾監督乏力。分散的家庭經營,使村民集體觀念、民主管理意識淡薄。此外,現在農村大部分有知識有能力的人都外出打工了,留在家的村民基本上是老少病殘,他們對集體的事不關心、不過問、不了解,民主管理和監督流于形式,給了某些不廉潔的干部可乘之機;四是村班子內部監督不力。有的村主要干部搞一言堂,大事不開會,小事不研究,班子成員無法監督;五是民主理財小組監督乏力。有的村民主理財小組成員不是民選的,不為群眾說話;有的村民主理財小組成員多年不調整;有的村民主理財小組成員文化知識水平較低,沒有理財能力;有的村民主理財小組成員原則性不強,禁不住村干部做小動作。
2、對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和財務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認識不夠。一是認為農村集體經濟收入少、債務多,無資產可管,有的認為現在財務制度全、群眾監督緊,村干部無機可乘;二是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和財務管理方面的政策、規章制度沒有得到很好的貫徹落實。有些村干部不熟悉法規和財務制度,不按規章制度辦事,不聽財會人員的意見和建議,造成管理混亂的局面。
3、村級財會隊伍的穩定性不夠。財務管理工作要求財會人員業務能力強并保持相對穩定。現在每逢村黨支部、村委會換屆,財會人員也跟著換。此外,由于經費緊缺,對各村財務人員進行業務培訓減少,村級財務人員業務素質難以提高。
四、對策及建議
1、加強領導,落實職責。各村要成立農村集體“三資”監管領導小組,將農村集體“三資”管理納入基層黨風廉政建設考評內容,建立考評檔案,實行獎優罰劣。
2、完善制度,規范操作。在落實原有農村集體“三資”管理、財務公開等相關制度的同時,制定出臺《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三資”管理暫行辦法》明確其性質、模式、工作流程、監督、責任和處罰等規定,使工作開展有章可循。
3、摸清底子,健全臺賬。結合新一屆村級換屆,對農村集體“三資”管理臺賬進行再次核對,查缺補漏,進一步完善農村集體“三資”管理臺賬。 4、加強培訓,提高業務。定期開展業務培訓,將財會、招投標、公有資產監管等制度、操作規程等作為主要學習內容,不斷更新知識,提高整體素質和業務技能。
5、強化監督,促進整改。不定期組織人員深入各村進行明查暗訪,發現問題,及時通報,督促整改。切實加強農村集體“三資”管理,維護好農民群眾的利益,確保社會和諧穩定。
三資管理報告 11
根據市紀委的安排,我區組織兩個鄉按照相關程序對“三資”管理工作開展自查,現將有關報告如下:
一、對村級“三資”情況進行再清理。
雪華鄉組織人員對各村“三資”進行再次清理、登記、核實,全鄉三個村清理后的貨幣資金實際數額為673.51萬元,清理后的資產實際價值為3118.76萬元,債權實際數額為723.73萬元,債務實際數額為1172.3萬元,土地面積為33.95畝,荒地68.7畝,水面300畝。
燕山鄉“三資”委托代理服務中心開展了備用金專項清理工作,重點對現金賬過大的8個村進行了清理。針對各村對自身現金余額過大的問題,鄉“三資”委托代理服務中心逐筆對照分析梳理,找出不能入賬的'原因和需要補充的手續,使賬目得到化解。截止目前,共清理化解各村歷史遺留賬目126478.35元。
此外,還重點對涉及征地拆遷項目村的資產、資源進行清理核銷。截止6月,固定資產核銷80737.36元,增加499萬元;資源中水面核銷222.93畝,土地核銷93.14畝,荒地核銷0.66畝。鄉“三資”委托代理服務中心將定期和不定期地對資產、資源進行清理,進一步摸清了各村的家底。
二、進一步規范工作流程。
要求村級所有經濟業務,經手人必須取得有效的原始憑證,注明用途并簽字蓋章→所有原始憑證必須有相關證明人簽字→所有會計...
三資管理報告 12
為貫徹落實江陰市《關于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開展聚焦農村集體“三資”監管問題專項整治工作方案》精神,有效切實維護群眾利益,進一步規范村集體三資監管,我鎮高度重視,積極行動,認真組織各村開展專項整治工作,現將工作匯報如下:
一、加強領導、落實職責
為保障此次專項整改的效果,我鎮明確了“三資”監管辦公室統籌協調職責,強調了農經部門對村集體“三資”的監管職能。明確各村的三資監管負責人,由專人負責專項整改工作,進一步落實人員職責,加快鎮村兩級聯動,在組織上保障了此次專項整治任務有效有序推進。
二、加強培訓、提高業務
在江陰市召開三資監管專項整治業務會議之后,我鎮緊跟上級部門步伐,于11月13日召集各村會計開展了三資監管專項整治工作會議。會上,農經部門向各村傳達了本次專項整治工作重要性和具體的整改要求,并和各村會計分享學習了市里的培訓ppt及下發的'農村集體三資監督管理政策匯編。提高了各村三資監管人員的思想認識及業務能力,在人員上保障了此次專項整治工作成效。
三、問題導向、突出實效
本次三資監管專項整治以巡查整改問題為導向,要求各村對巡查出來的問題仔細清理,尤其對涉及到農村集體三資的問題逐個分析整理。根據問題制定詳細的整改方案。目前整改報告和整改清單已初步形成,后期我們會根據各村整改方案,重點督促落實整改。
除了巡查整改,我們對兩項清理進行了回頭看工作,對20xx年的兩項清理情況進行了排查,將整改情況填表上報。對20xx年的資金出借、資產資源出租情況進行清理。
四、下一步工作
一是形成長效機制,我們將根據此次專項檢查結果,查漏補缺,進一步強化三資監管力度。嚴格落實每半月對整改問題的排查統計工作,定期對各村進行督查,形成長效化、制度化的自查自糾機制。二是用好各類三資平臺,持續督促各村用好e銀通、村務卡、規范各村財務支出手續。專人負責三資監管預警平臺,每日查看預警,及時處置整改。督促各村加快產權交易平臺錄入,確保應進必進。三是強化三務公開。每月通報各村戶戶通點擊率,督促各村規范在戶戶通上的上傳內容,提升戶戶通普及率,確保及時、全面地公開三務信息。
三資管理報告 13
集體三資管理和財務管理,是群眾普遍關注的熱點、焦點、難點問題,也是誘發干部腐敗的一個重要因素。加強集體三資管理,歷來是黨中央、國務院重視三農工作的政策措施之一,也是加強基層黨風廉政建設的重要制度之一。根據上級部門要求,我社區全面開展了集體三資管理工作的自評、自查,現將有關情況匯報如下:
一、加強領導,強化農村三資管理工作責任
為了認真開展三資管理工作,我社區成立居務監督委員會,并履行相關職責。嚴格按照《湖北省農村集體三資管理辦法》執行一季一巡查、半年一評議、全年一公示制度,要求按財務管理運作程序設立財務公開欄,及時公開財務收支狀況,增加財務透明度,加大群眾監督力度。我社區明確了公開招投標的程序、范圍,對集體資產轉讓、資源開發和工程建設招投標方面進行有效管理。同時,按照相關制度,對集體資產、資源進行了清產核資,建立了涉農臺帳。通過加強對集體三資管理的規范化建設,一定程度上遏制了集體三資管理混亂的局面,取得了較好成效。
二、建章立制,規范農村三資管理工作秩序
1、20xx年在兩委成員及黨員代表的共同努力下我社區合同簽定租金、集體經濟收入達多100萬元;農業收入20xx多萬元,農民人均收入達10000元;二產增加值約5億元,增幅達20%、三產增加值9010萬元。轄區總投資近1億元。目前貓狗花鳥市場正在建設中,占地14畝,待工程完工后可使增幅達80%。社會消費零售總額1.4億,增幅達40%。
2、目前我社區進一步完善農村財務制度、規范報帳程序,嚴把財務手續,落實財務公開和民主管理制度,強化監督,確保集體資金使用安全,運行平穩。凡是涉及到土地承包、工程招標、變更、發包集體資產資源轉讓等活動都必須向社會公開,實行定點招標,招標單位要制定操作規程、方案和工作規范,做到有章可循。
三、認真整改,全面落實農村三資管理工作
1、加強領導,落實職責。我社區成立居務監督委員會,加強履行‘三資’管理職責,負責處理資金、資產、資源的核算和監管,加強業務的連續性、規范性。將集體三資管理納入基層黨風廉政建設考評內容
2、摸清底子,健全臺賬。對集體三資管理臺賬進行再次核對,查缺補漏,進一步完善集體三資管理臺賬,并將數據錄入電腦,實行滾動管理。
3、加強培訓,提高業務。積極參加‘三資’管理工作人員的'業務培訓,將財會、招投標、公有資產監管等制度、操作規程等作為主要學習內容,不斷更新知識,提高整體素質和業務技能。
4、嚴明紀律,嚴肅查處。圍繞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和與群眾利益直接相關的問題開展案件查處和監督檢查工作,加大查處在集體三資管理和財務管理過程中出現各種問題,切實加強農村集體三資管理,維護好農民群眾的利益,確保社會和諧穩定。
三資管理報告 14
為進一步加強農村集體資金、資產和資源管理,促進農村經濟快速發展,根據省、市《關于開展全省農村集體資金資產資源清理情況督導檢查工作的通知》,我們周密組織,認真安排,及時下發文件通知,利用二個月時間對全縣的“三資”進行了一次全面清理,現將縣自查情況具體匯報如下:
一、基本情況
全縣共xx個鄉,xx個行政村,農業人口xx萬人,共有xx萬畝耕地,在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工作中始終堅持“三權不變、便民高效、民主理財、群眾受益”的原則,嚴格按照“一清三建”的方法步驟來開展工作。高度重視,并下發了《xxx鄉農村“三資”管理制度》,采取有力措施,認真抓好落實。
(一)農村集體資金、資產、資源管理情況
一是資金管理情況。各鄉(鄉)都能嚴格執行國家《現金管理暫行條例》,建立了《農村集體資金管理制度》;村集體收取各項收入時,都使用統一的專用票據;村集體存款各村只有一個帳戶,能嚴格執行帳、款分管,全鄉村級財務帳目、資金都是由鄉會計核算服務中心代管。
二是資產資源管理情況。農村集體資產資源能夠按照有關規定清產核資、明晰產權、登記造冊,確認其所有權和使用權;村集體資產的取得、變更或終止,資產經營方式的確定或變更,資產的購置、變賣、報廢等事項,大部分經村民(代表)大會或黨員大會討論決定;村集體資產資源的`承包、租賃、出讓,一般經村“兩委”會議研究。
(二)農村集體“三資”清理工作的進展情況
一是組織實施情況。
為保證“三資”清理工作順利推進,按照省清理工作要求。
1、成立了業務指導組,負責對全鄉xx個鄉的農村集體“三資”清理工作進行業務指導,明確工作職責,切實負起責任。各村也都成立相應的清查小組,各級組織實行一級對一級負責,一級對一級領導。
2、加大宣傳力度,我鄉結合本縣實際,注重創新,采取行之有效的手段,切實加大宣傳。
3、是把握關鍵,即時間段及清理的內容;做到公開、公平、公正。截止目前,各鄉清理工作已經基本到位,并建立“三資”臺賬。
二是清理核查農村集體“三資”情況。由鄉組成的“三資”清查小組,按照清理核查的范圍全面進行核查,如實填報核查結果,并將這些數據通過召開會議、張貼在公開欄上等方式公開,接受群眾監督。對各村的“三資”情況進行分類匯總,登記造冊,建立臺帳。每冊臺賬一式兩份,一份由村委會保管,一份由鄉“三資”會計核算服務中心保管。
到目前,全縣xx個行政村已全面完成了自查自糾階段工作任務,已全部實現“三資”計算機管理,建立了市、縣、鄉三級聯網信息化監管平臺。據統計,村集體債權總額xx萬元,村集體債務xx萬元,村集體資金賬面余額xx萬元,村集體資產折價xx萬元,資源總量xx萬畝(農用地xx萬畝,其中:耕地xx萬畝,建設用地xx萬畝,未利用地xx萬畝)。三是建立農村集體“三資”監管制度。各村都建立了《農村集體貨幣資金管理制度》、《農村集體收入管理制度》、《農村集體支出管理制度》、《農村集體費用管理制度》、《經濟合同管理制度》等監管制度,制定了農村集體“三資”監督管理的業務流程圖。
二、取得成效
一是規范了財務管理,有效堵塞了管理上的漏洞。使會計基礎工作得到加強,村級財務和村級資產、資源管理有序,收支清晰,杜絕了暗箱操作和違規操作,控制了亂報銷、亂開支行為,防止了集體資產的流失。
二是摸清了農村集體“三資”現狀。通過核實村集體資金、資產、資源,摸清了村集體家底,進一步理順了村級財務關系,各鄉(鄉)根據“三資”清理核實結果建立健全了“三資”臺賬,為規范管理村級財務,按程序發包村集體資產資源,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三是搭建了規范村級“三資”管理的平臺。逐步建立健全了村集體資金、資產、資源管理工作及審計制度、責任追究制度,結合各村實際確定了各村的財務審批權限,加強了對村集體資金的管理;對村集體資產、資源實行聯合協管和招投標制度,規范操作程序,確保資產資源的保值增值。四是化解了社會矛盾。由于我們對資金實行了有效監管,減少了集體資金的流失,對資產資源的透明處置陽光操作,廣大人民群眾非常滿意,干群之間的矛盾也越來越少,一些歷史遺留的問題也逐步得到解決,農村的信訪量有所減少,促進了農村社會的和諧和穩定。
五是奠定了預防村干部腐敗的基礎。通過對村集體三資的清理,摸清家底并建立健全“三資”管理制度,從源頭上加強管理,能夠有效杜絕農業承發包和資金體外循環漏洞,減少村干部職務違紀的機會,為預防村干部腐敗奠定了基礎。
三、存在問題
一是“三資”制度落實還留有死角。
1、個別村存在坐收坐支現象,收入不能夠及時入賬;
2、私下變賣資產,不在村、組賬中進行核減;
3、部分村、組土地承包合同期限過長、租金低;
二是村領導班子換屆賬務交接不徹底,還存在斷頭賬現象;
三是鄉農經中心人員力量薄弱,主要表現在:
1、年齡偏大、知識層次低,對農村財務和計算機知識掌握欠缺;
2、工作量大,但工資待遇比較偏低;
3、人員配備較少,難以滿足日常工作需要。
四、整改意見
1、完善制度,規范操作。針對存在問題進一步完善原有農村集體“三資”管理、財務公開等相關制度,充分利用農村“三資”計算機網絡監管平臺,利用現代信息平臺技術提高“三資”管理水平。
2、加強培訓,提高業務。定期開展業務培訓,將財會、招投標、公有資產監管等制度、操作規程等作為主要學習內容,不斷更新知識,提高整體素質和業務技能。
3、嚴明紀律,加大查處。圍繞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和與群眾利益直接相關的問題開展案件查處和監督檢查工作,加大查處在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和財務管理過程中出現的坐支、挪用、貪污、買標、串標、處置不當、分配不公平等方面的案件,切實加強農村集體“三資”管理,維護好農民群眾的利益,確保社會和諧穩定。
村級“三資”管理涉及廣大農民群眾的切身利益,事關農村經濟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我們高度重視,切實加強領導,通過這次清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三資”管理工作任重道遠,我們將總結經驗,吸取教訓,以上級要求為準則,扎實做好“三資”管理工作,切實保障廣大群眾的利益,促進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進一步密切黨群干群關系,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三資管理報告 15
根據鎮黨委、政府《關于實施“123農廉工程”推進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的實施方案》的總體部署,在建立和完善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和委托代理服務制度方面,我站結合全鎮農村“三資”管理工作實際,注重在健全組織上下功夫,在完善制度上下功夫,在規范程序上下功夫,在強化監督上下功夫,在提升服務上下功夫,“三資”管理工作運作日漸規范,工作機制不斷完善。
一、規范農村“三資”管理、建立完善“三資“委托代理制度的主要做法
(一)強化組織保障,明確工作機制
首先,我站成立了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工作指導小組,明確專人,負責指導協調、督查考核;成立了鎮農村集體“三資”代理服務中心,制定出臺了《關于加強農村集體資金、資產、資源監督管理的實施意見》,提出了規范農村“三資”管理工作的具體要求。同時明確由各村的村務監督委員會(民主理財小組),具體負責本村“三資”管理的日常監督工作。
(二)堅持工作原則,奠定法律保障
堅持村集體經濟組織自愿委托代理的原則。我們在工作中要求各村召開村民代表會議,經村民代表大會討論同意,向鎮提交《農村集體資金、資產、資源委托代理協議書》,明確了雙方的權利、義務和法律責任。
(三)摸清“三資”底數,規范運作程序
著重把好“三關”,即清查登記關、群眾參與關、公示公開關。積極利用滕州市農廉監管在線的三資監管平臺,通過網絡將村級集體資金、資產、資源進行集中錄入、統一管理、統一上報、統一支出,即時記錄、隨時匯總,實現對“三資”業務、帳務的一體化處理,也滿足了監督監管部門的后臺查詢和村民直接操作、自助管理等需求。
(四)健全管理制度,確立工作目標
在充分尊重村民意愿的前提下,在工作中始終堅持“五權不變、統一管理、集中支付、分村核算”的理念,堅持“六個統一”,即統一審批程序,統一財務制度,統一票據管理,統一資金管理,統一會計核算,統一會計檔案管理。在此基礎上出臺了《關于加強村級項目競標和嚴格村委會公章管理的意見》、《進一步加強村級財務管理的意見》等制度,做到用制度管人,靠制度規范工作程序。
(五)加大監管力度,提高監督實效
在強化監管方面,我們堅持三項原則,嚴把三道關口,即堅持農村集體資金、資產的所有權、支配權、監督權、收益權、決策權不變的原則;村集體經濟組織獨立核算的.原則;村委會與會計代理中心依法委托的原則。把好三道關,即:一是收入入賬關。各村集體經濟組織所有資金全部納入鎮村2
級會計委托代理中心代管賬戶。集體收入的收取,統一使用市經管局監制的專用票據。二是開支審批關。村集體經濟組織所有開支票據必須經經辦人簽字、村支部書記、村主任簽字、民主理財小組蓋章、鎮經管站審驗蓋章。兩字三章齊全后,方可辦理支齲三是公開公示關。每月28日為村民主理財日,每月8日張榜公布收支情況,接受群眾監督。
(六)注重陽光運作,規范招標管理
重點對村級經濟合同進行統一規范管理。一是健全制度。健全了村集體資產資源承包和工程建設項目各項制度,使村集體資產資源承包和工程建設項目在實際操作中有制度可依。二是加強監督。強化了民主監督,充分發揮村務監督委員會和村民代表的作用,加強對村集體資產資源承包和工程建設項目的資金使用審批。三是促進規范。堅持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通過嚴密程序,完善提交方案、初步審核、發布公告、投標、開標、公示中標結果、簽訂承包或承建合同、歸檔管理八個環節,保證了村級集體資產資源發包和工程建設項目招投標的公開透明,節約了建設資金,保證了工程質量,贏得了群眾的信任,維護了農村社會穩定,促進了全鎮黨風廉政建設。同時規范村委會公章監管,分別編制村級一般事務和合同協議類公章使用簽批表,制定了嚴格的使用辦法。
(七)突出服務職能,提升服務水平。
一是突出了民主監督的服務職能,充分發揮了村務監督
委員會的監督作用,預防和制止了賬外賬、坐收坐支、資金體外循環等現象;二是突出了會計監督的服務職能,發現違規違紀問題,做到了及時糾正和查處;三是突出了“三資”管理工作檢查。一方面由鎮紀委牽頭,有計劃、有重點地開展農村“三資”管理工作檢查,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同時對重點村重點問題進行通報。另一方面充分發揮了會計委托代理服務職能作用,妥善處理各種遺留問題、理順了資產往來關系,澄清了集體家底,變單純的農村“三資”不流失向農村“三資”的保值增值等方面延伸,促進了農村集體經濟發展。四是強化人員培訓,提升自身素質。對村干部進行“三資”管理培訓,不斷增強自身處理“三資”問題的能力。
二、規范農村“三資”管理工作的成效
(一)提升了農村“三資”監管能力
對于農村“三資”管理,從機制上建立了一套規范農村“三資”運作行之有效的管理辦法,充分做到了“權有所限、錢有人管、事有人監”。一方面加強了農村“三資”管理的指導和服務,建立健全了農村“三資”管理的各項制度,幫助和指導村集體經濟組織依法規范合同、簽訂合同和履行合同;另一方面規范了涉及農村“三資”管理有關會議決定、招投(議)標文書的立卷歸檔工作,設立了資產、資源動態式管理臺賬,提升了農村“三資”管理水平。
(二)規范了村干部行為
通過清產核資,摸清了村集體家底,強化對村集體資產規范化管理。增強了對村干部的約束力,根除了隨意處置行為。通過構筑監督網絡,鏟除了滋生村干部腐敗的土壤,最大限度地保護和教育了村干部。村干部清正廉潔意識明顯增強,干事創業積極性得到充分激發。
(三)推動了村經濟發展
通過加強農村“三資”管理,既消除了群眾思想疑慮,又調動了群眾參與民主管理的積極性;既增強了資產管理的有效性,又增加了村集體收入;既強化了村干部創新發展意識,又暢通了干群關系“連心橋”,為農村經濟更好更快發展、實現農民持續快速增收注入了不竭動力。
(四)促進了農村社會和諧穩定
通過“三資”管理的規范運作,進一步鞏固和擴大了人民群眾的民主參與權、決策權、監督權,有效規范了村干部的從政行為,增強了工作的透明度,加速了村級決策科學化、民主化進程,及時化解了農村矛盾,鞏固了農村和諧穩定的良好局面。
三、存在問題
1、個別村“三資”登記臺賬不完整、不統一。尤其是土地登記不全、不細或沒有登記臺賬,存在底子不清的現象。
2、合同簽定不規范。主要是書面合同簽訂時間過長,有的達20至50年,合同要素不全,條款不明,權利義務不平等或其他不符合政策法規要求等方面的問題有待進一步解決。
3、少數村會計人員素質低,無證上崗。
四、對策及建議
1、進一步統一各村各部門對管理好農村“三資”的思想認識。“三資”管理看起來是業務工作,實質上是政治工作、穩定工作。在進一步強化村委會自治組織自己完善、自己監督的同時,克服極少數村干部不夠重“三資”管理的麻痹思想。
2、加強培訓,提高認識。村兩委負責人必須首先懂政策、悉管理,通過參加農經業務培訓提高自身素質。“三資”代理服務中心人員應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及業務能力。
3、在繼續加大監督力度的同時,應從根本上解決當前體制上的弊端,即:推行產權制度改革,變行政推動為群眾自發監管,不僅能確保農村穩定,而且維護農民權益。
三資管理報告 16
我村是盧琳市柳林區大龍潭鄉的一個彝族村落,位于金沙江西畔、柳林區南部,全村幅員面積21平方公里,下轄8個村民小組,355戶、1359人。目前,我村擁有集體可支配資金13萬元,1處村委會辦公大院、1所芒果專家大院、1所衛生所、1所村小學、59公里公路、2處提灌站、25公里引水工程,1834畝耕地、7820畝荒坡荒地、畝芒果經濟林地、1家果品公司、1家旅游公司、1個芒果品牌。
在對村集體所擁有的資產、資金、資源的管理工作中,我村以規范管理為手段,以機制創新為動力,以推動發展為目的,結合我村實際,因勢利導、真抓實干,全力推進“興萬畝芒果園,建休閑度假村”的發展戰略,著力打造以旅游、芒果為主導的特色產業村。在各級黨委政府的關懷下,在各級各部門的支持下,通過全村人民的努力,實現了由原來的貧困村邁向了小康村。2009年,全村人均純收入6680元,年收入5萬元以上的農戶達180余戶。先后榮獲了“全國創建文明村鎮工作先進單位”、“全國文明村”、“全國民主法制示范村”、“省、市、區先進黨組織”等稱號。
一、加強組織領導,強化“三資”管理力度
一是出臺實施意見。2008年2月,出臺《混撒拉村“三資”管理實施方案》,提出“三資”管理的目標要求、工作重點、政策措施,通過努力,基本實現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工作“五化”,即組織網絡化、產權明晰化、監督多元化、運行陽光化、管理信息化。
二是建立領導小組。成立了以村總支部書記任組長,村委主任任副組長、村兩委委員、村文書、村會計、村理財小組成員、部分村民代表為成員的“三資”管理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做好指導、協調、監督、檢查等工作。
三是構筑管理平臺。成立了混撒拉村集體“三資”管理辦公室,在村委會設立專門辦公場所,選好配優工作人員,統一處理財務管理、票據管理、會計核算、建檔管理等工作,為“三資”管理工作搭建了有力的平臺。
二、規范日常管理,推動“三資”管理工作
(一)建檔造冊,摸清“家底”。每年底,由村“三資”管理辦公室牽頭,組織村民代表參與監督,對村集體所有的資產、資金、資源進行認真清查、摸底,登記造冊,建立規范的電子管理臺賬,把清查數據及時向村民公開,并報鄉政府備案,做到賬目明晰、來去清楚。
(二)建章立制,嚴把“關口”。按照上級政府關于加強農村“三資”管理工作的要求,結合我村實際,建立資產清查制度、臺賬制度、評估制度、承包租賃出讓制度、經營制度;建立村級財務票據管理制度、結賬報賬制度、民主管理制度、非生產性支出管理制度、債權債務管理制度、集體收益分配制度、責任追究制度;建立資源登記簿制度、公開協商和招標投標制度、承包租賃合同管理制度、集體建設用地收益專項管理等制度,切實做到以制度管人,按制度辦事。
(三)開源節流,管好“袋子”。一是配合村財鄉管。村里設專職文書,負責日常報賬業務,并做到“四統一”,即統一銀行賬戶管理、統一使用專用票據、統一支出審核把關、統一由鄉農經中心代理記賬,嚴格收支兩條線管理,使我村財務管理步入規范化軌道,運行穩定有序。二是嚴格控制開支。開支50元以下由村委會分管負責人簽字,50至500元由村委會集體研究,500元以上由村民代表會議討論決定。三是進行精細管理。嚴格執行村民小組財務制度,每個村民小組由村民選舉3名村民代表組成財務審核小組,審核小組對財務支出票據進行審核后,由審核小組和村民小組組長聯合簽字才可報銷;嚴格執行村委會財務制度,由村民選舉5名村民代表組成村財理小組,理財小組對財務票據進行審核后,由理財小組和村委會主任聯合簽字才可報銷。
(四)因勢利導,壯大“盤子”。面對耕地少、荒地多的實際,我村理清思路,深挖三資潛能,探索產業興村的發展道路。一是圍繞旅游做文章。以村水庫為中心,堅持市場化運作,先后爭取資金32萬元、自籌170萬元,依托山清水秀、村容整潔、民俗淳樸的'優勢,打造鄉村旅游區。2009年成立了盧琳市混撒拉旅游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建好了農家樂3個,今年以來,實現旅游收入110萬元。二是圍繞芒果做文章。近來來,我村利用坡地面積多、光熱條件好的自然優勢,積極發展芒果產業。通過公開發包規模開發,引導村民分片承包,挖掘了荒地價值;修建了芒果專家大院,培養芒果種植的“土專家”、“田秀才”;成立了德益果品公司,打造“公司+基地+農戶”的產業發展模式;通過培訓指導、生產資料、品牌注冊、產品包裝、市場銷售“五統一”的管理模式,進行產銷聯合經營,努力提升芒果產業規模效應。今年以來,全村已發展優質晚熟芒果畝,產量達到350萬公斤,總產值達到1500萬元,實現集體收入13萬元。
三、創新監督手段,提升“三資”管理績效
(一)推進民主監督。積極推行“陽光村務入組入戶”工程,通過村務公開平臺,利用公開欄、宣傳手冊等形式,將農村集體“三資”運營情況和各項財務收支,做到按月公開,重大事項按時公開,總體情況年底公開,接受全體村民監督。推行“四議兩公開”制度,對村級重大投資項目、工程建設項目、村級經濟合同簽訂、村級支出、財務公開等涉及農村“三資”工作事項,由村支部調查了解群眾意見提出事項提議,經村兩委商議、支部大會審議、村民代表大會決議后,將決議情況公開,實施結果公開,并由村民選舉產生的村務監督委員會進行全程監督整改,保障村民享有充分的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
(二)強化審核監督。積極配合區、鄉兩級農村集體資產和財務管理指導部門對我村“三資”重大事項的經營、出租、發包、招投標、合同簽訂和各項財務收支票據和資產、資源變動事項的審核,凡是涉及“三資”工作的重大事項,在履行民主決策程序前,報鄉政府審核通過。嚴格執行“聯審制”,每季度實行由村黨總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主持,定期與村民理財小組成員一起進行“現場審核、現場理財、現場結賬”的理財監督模式,嚴格執行領導簽字、村民審核、張榜公布等程序,做到程序明晰、賬款相符,手續清楚。
(三)創新電子監督。組織力量開發了我村“三資”信息化管理系統,利用該電子管理平臺對大額資金支取、合同到期、款項收繳、“三資”公開等內容進行實時登記、實時管理、實時監督,使“三資”管理從事后監管轉變為實時、直接、全程監管,促進傳統管理向科學管理轉變。
各位領導、同志們,“三資”管理是農村的一個長期性、基礎性工作,今后我村將以經濟總量翻番、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為目標,堅持以“服務發展,惠澤三農”的理念統攬“三資”管理工作,堅定信心、開拓創新、破難而上、苦干實干,做大做優做強全村芒果產業,加快農業休閑旅游產業的建設步伐,力爭到2013年全村人均純收入達到元以上,早日把我村建設成為“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社會主義新農村。
【三資管理報告】相關文章:
三資管理自查報告10-17
三資管理整改方案3篇09-30
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工作方案10-30
村級三資清理工作總結報告(通用13篇)07-22
農村三資監管工作匯報(精選12篇)11-24
管理述職報告09-12
城鄉管理報告10-06
品質管理報告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