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居家養老調查報告
在發生了某些事情、情況后,我們有必要弄明白問題情況,并最終形成調查報告。快來參考調查報告是怎么寫的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居家養老調查報告,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居家養老調查報告1
按照全年工作安排,區政協組織部分委員就我區居家養老服務情況進行了專題調研。現將調查情況報告如下:
一、目前我區居家養老服務的現狀
我區現有總人口26.5萬人,60歲以上人口5.94萬人,占全區總人口的22.4%。75歲以上空巢獨居老人317戶,“三無”人員406人。
(一)居家養老服務覆蓋面逐步擴大。
自2010年底以來,為滿60周歲以上的城鄉低保老人每人每年發放生活補貼300元、購買助老健康預險;為滿85—99周歲的老人每人每年發放生活補助1000—1200元;對百歲老人每月發放300元生活補助;2016年政府出資10萬元,為全區75周歲以上空巢獨居老人購買了500部老年機。2017年區財政為高齡老人發放生活補貼410.6萬元,目前累計1641萬元。
(二)服務模式趨向多樣化。
一是全區建成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站)56個,實現了居家養老服務區、街、居三級網絡全覆蓋。以此為支撐,打造了集日間生活照料、康復保健、老年教育、精神慰藉、文化娛樂于一體的居家養老服務綜合體,如xx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福樂園社區、新華家園服務中心等。
二是政府為城鄉困難老人購買居家養老服務。由政府出資購買服務、以社會服務機構加盟承接方式,為老人提供上門服務。依托“12349便民服務熱線”信息平臺,為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潔、助醫、助購、助急及精神關愛等居家養老服務。自2016年底開始至2017年8月底,為462名居家老人提供服務154次,居家養老服務試點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全社會對居家養老認識不足,尚未形成綜合合力。
居家養老管理工作涉及民政、財政、老齡、人社、發改、衛生、食藥監局等多部門,從我區情況來看,此項工作基本是民政部門在單打獨奏,沒有形成政府、市場、社會、家庭資源合力;沒有充分發揮企業和社會組織的作用。委員們認為,這些因素一定程度阻礙了我區居家養老服務工作的規范開展。
(二)社區服務功能尚不健全,缺乏有力地推動機制。
從調研情況看,社區養老服務中心所能提供的日常照料服務只限于打掃衛生、走訪等相對簡單的上門服務,更高一級的如日間陪護、醫護、家電維修、上門理發、提供送餐等家政服務在我區還是空白,而這些服務卻是老年人十分需要但自己又無法提供的,形成了需要的服務沒人提供,而提供的服務又不是老人最需要的。2013年我區投入建設了“電子保姆”呼叫系統,因受人員、服務內容的限制,并沒有真正發揮其作用,造成了資源浪費,設備空置。2016年由市民政局牽頭重啟了“12349便民服務熱線”,試點設在xx區養老服務中心,通過一段時間的運行情況看,雖然為老人提供了一些服務,但實際運行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問題。
一是提供服務的加盟商服務水平和價位高低不等,老人消費水平不一樣,對服務價位的需求不一樣,供求雙方容易產生矛盾。
二是老人對政府購買服務的理解有偏差,老人往往提出超出服務范圍要求,認為政府服務應該是全包,不應讓個人產生費用,如送老人去醫院打車的費用不在政府購買服務范圍內,而被服務的老人認為應在政府購買的服務里,達不到本人的要求,就質疑服務的真實性。
(三)服務覆蓋范圍有限,可持續財力支撐不足。
一是我區居家養老服務主要由政府出資,其他社會力量很少涉及這個領域,導致資金投入單一,數量不足。
二是居家養老服務工作沒有專門的工作經費保障。各社區雖然成立了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啟動了居家養老工作,開展了針對老年人的一系列服務,但是因后續資金來源有限,使服務受到制約,各社區的服務中心成了“擺設”。
三是政府為高齡、特困、低保等老人每月提供購買居家養老服務的資金,解決了一部分老人的困難,但要提供較為全面的居家養老服務,這些資金是遠遠不夠的。
由于政府財力的制約和社會參與的不足,真正享受政府購買的服務和社會提供的低償服務的老年人數量占特殊困難老人的比例偏低。
(四)缺乏專業的服務平臺和服務隊伍,服務質量不高。
一是由于居家養老工作社會參與度低,基本是在政府主導下,依托社區,由社區工作人員負責,而目前社區承擔街道和政府部門轉移的大量行政性工作,就目前人員配置而言,工作已超負荷,無法抽調專職人員開展居家養老工作。
二是從事居家養老服務的人員以下崗人員和農民工為主,文化水平低,又沒有接受過正規、專業的培訓,很難保證居家養老的服務質量,而服務質量的高低影響老人及家屬對居家養老服務工作的認同感和接受度。
(五)社會各界對居家養老的認知度和關注度低,無發展后勁。
雖然養老問題已經引起社會各界的關注,但關注的重心大多在建立養老機構、增加床位等供養能力上。對切合老年人情感和心里特點的居家養老形式,缺乏了解和認知,一些社區服務中心還處于應付上級檢查、面子工程上。調查中發現,有相當一部分老年人缺乏“花錢買服務”的生活理念和消費意識,走訪過的老年人及子女、社區干部等,均認為居家養老就是“住在家里養老”,導致此項工作推動過程中既缺乏政府的有效引導,也缺少群眾的鼎力支持和廣泛參與。
三、意見和建議
(一)建立我區居家養老服務新模式。
一是加強領導,制定規劃。建議由民政局牽頭、各社區參與,對各個社區居家老人進行摸底,分類,結合我區實際情況制定出我區居家養老規劃及服務項目、服務標準等。
二是試點先行,逐步推進。充分利用現有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的設施,明確一名專職工作人員負責居家養老工作,以助餐、護理、照料等服務項目為切入點,在具備一定條件的1—2個社區進行試運行,發現問題及時修正,借鑒試點經驗逐次推開。
三是健全工作監管機制。要認真細化居家養老各項服務標準,要對收費的`服務項目進行公示,體現公平公開原則;要根據老年人服務需求,制定長期、短期、定期、臨時的居家養老服務辦法,采取協議方式與老年家庭明確雙方的權利義務、服務項目、標準、價格,建立完善“無償、低償、有償”服務的市場信用體系,保證供需服務長期穩定;要聯合公安、工商、人社、衛生、食藥監等部門定期對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站)的服務質量、服務范圍以及服務收費的收支情況進行全程監管。
(二)吸引社會資本參與居家養老服務業建設發展。
建議政府:
一是將“居家養老專項資金”列入財政預算,要明確標準、細化項目、專款專用,一事一表列入財政預算計劃,保證居家養老融入的公共經費足額到位,為老年人提供看得見、感受到的實實在在的服務。
二是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提供有利條件,創造寬松環境,吸引更多社會資本進入養老服務領域。同時,借助慈善組織、企業捐贈等方式充實居家養老服務保障資金,實現服務多元化投資。
(三)加強居家養老服務隊伍建設。
一是要建立專業化服務隊伍。立足社區優勢,充分挖掘和整合社區現有人力資源,擴大網格化專業服務隊伍,為老人進行有償結對服務。
二是加強服務人員培訓。從培養、評價、使用、激勵等環節入手,培養一支數量適度、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居家養老服務的專業隊伍。建議政府將其作為免費培訓支持范圍。
三是完善志愿者工作機制。逐步完善老年志愿者招募社會化、管理正規化、服務常態化工作機制,促進老年志愿者隊伍發展壯大,成為居家養老服務的重要力量。
(四)加強宣傳引導提高思想認識。
一是高度關心重視老年人的養老問題。真正把養老工作放到重要位置,在思想上提高認識,在行動上凝聚力量,在落實上狠下功夫。
二是大力宣傳老年人選擇居家養老方式。各街道社區要組織力量“進門進戶”,做好宣傳發動工作,摸底普查轄區老人養老意愿,為政府提供居家養老情況的翔實信息數據。
居家養老調查報告2
區作為xx市的中心城區,社區居家養老服務起步比較早,成效顯著,不僅榮獲全國唯一的居家養老示范區稱號,也獲得了第四屆中國地方政府創新獎優勝獎。為了進一步追蹤了解xx區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的發展現狀及需求情況,區社會經濟調查中心于20xx年8月開展了xx區社區居家養老服務需求問卷調查,現將有關調查情況報告如下:
一、調查樣本的分布和調查方法
根據xx區社區總數及分布情況,本次問卷調查共抽取了有代表性的9個社區,被抽中社區內的50歲及以上居民作為調查對象。本次調查采用上門訪問、當場填報的方式,實際有效調查300位老年居民。
1、調查樣本均衡分布于9個典型社區
從轄區實際情況出發,根據社區規模及老年人分布狀況,本次問卷調查遵循科學的抽樣原則,主要選取了天一家園社區、馬園社區、新高社區、平橋社區、芝紅社區、秀水社區、徐家漕社區、汪弄社區、北郊社區等9個社區。為了確保調查樣本具有較好的代表性,汪弄社區、天一家園社區和徐家漕社區分別調查40位老年人,其余6個社區分別調查30位老年人。
2、調查對象的年齡分布集中在50-70歲
在300位老年人中,調查對象的年齡多數介于50-70歲,是未來社區居家養老的潛在需求者。具體來看,年齡在50-59歲的老年人占30.3%,60-69歲的老年人占33.3%,70-79歲的老年人占21.0%,80歲及以上的老年人相對較少,僅占15.4%。從性別比例來看,男性被調查者所占比重為33.7%,女性被調查者占66.3%,以女性老年人居多。
3、調查對象未與子女同住現象比較普遍
在300位被調查的老年人中,98%的老年人擁有一個及以上的子女,其中一個子女的占42.3%,兩個及以上子女的占55.7%,無子女的情況較少,僅為2.0%。但是調查顯示,老年人由于多種原因未與子女同住現象比較普遍,如64.0%的調查對象表示未與子女同住,僅有36.0%的調查對象與子女同住。從調查對象的身體情況來看,健康狀況良好,82.3%的調查對象生活能夠自理,僅有2.7%的調查對象生活不能自理。
4、調查對象對養老費用的心理承受能力較高
調查顯示,城區居民收入水平較高,人均月收入高于2000元的老年人比重達到31.0%,在1000-2000元之間的比重最高,達到58.7%,低于1000元的僅占10.3%,而且80.3%的人以退休工資或養老金作為主要經濟來源。由于收入水平的提高,老年人對養老費用的心理承受能力也相對較高,分別有21.7%、53.0%的調查對象認為可以接受每月2000元以上和1000-2000元的養老費用,僅有8.6%的調查對象只能承受每月不超過500元的養老費用。
二、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的發展情況
為了進一步掌握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的發展現狀及覆蓋程度,我們特別設置了關于知曉度及滿意度的相關問題。調查顯示,xx區社區居家養老的發展潛力巨大,但知曉度和滿意度均有待進一步提高。
1、六成以上調查對象偏好于家庭養老
調查顯示,在目前的各類養老模式中,大多數調查對象傾向于選擇家庭養老。其中,46.0%的調查對象選擇由子女負責的家庭養老,18.7%的調查對象選擇社區居家養老,兩類家庭養老的比重合計達到64.7%,超過六成。其次,機構養老模式比較受歡迎,分別有13.7%和10.0%的調查對象傾向于福利院或者老年公寓。相比之下,眾多調查對象不愿意選擇聘請保姆或投親靠友的養老模式,選擇這兩類模式的調查對象分別僅為2.3%和0.7%。
2、社區居家養老模式的知曉度不高
雖然xx區社區居家養老模式較好,但這次調查顯示知曉度仍然不高,僅有半數以上的調查對象了解社區居家養老這一養老模式,知曉度較低。具體來看,2.7%的調查對象表示“很清楚”社區居家養老模式,19.0%的調查對象表示“知道”,28.7%的調查對象表示“了解一點”,三者合計比重達到50.4%,超過五成;仍然有49.6%的調查對象表示“不了解”社區居家養老模式。
3、享受過社區居家養老的調查對象滿意度較高
調查顯示,享受過社區居家養老的調查對象對這一養老模式比較滿意,僅有8.7%的調查對象選擇“不滿意”。具體分類來看,有10.9%的調查對象持“很滿意”的態度,31.5%的調查對象表示“比較滿意”,兩者合計比重達到42.4%,超過四成。但是由于多重原因的影響,仍然有48.9%享受過社區居家養老的調查對象對這一養老印象不深、滿意度不高,選擇了“一般”的選項。
4、社區提供的養老服務形式缺乏多樣性
調查顯示,社區提供的居家養老服務形式較為單一,缺乏多元化、綜合性的服務。具體來看,選擇所在社區僅提供一項服務的比重為58.4%,提供兩項服務的為29.2%,三項及以上服務的僅為11.9%。從服務形式來看,主要集中在層次較低的服務上,分別有35.8%、28.4%、28.0%、27.2%的調查對象表示社區提供了“健身保健”、“鐘點工”、“休閑娛樂”和“日漸照料”服務,僅有11.5%的調查對象認為社區提供了“知識講座”服務。
5、老年活動中心成為社區精神文化服務的主要載體
目前,社區越來越重視老年人的精神需求,精神文化生活服務成為社區老年服務的重要內容。調查顯示,79.3%的調查對象表示所在社區以各種形式提供過這一服務。其中,61.3%的調查對象表示“老年活動中心”是所在社區提供精神文化生活服務的主要平臺,另外分別有27.3%、13.0%的調查對象選擇了“文藝活動”、“興趣班、培訓班”等形式。
三、居民選擇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的意愿情況
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我區老齡化趨勢愈加明顯,這也意味著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的需求將日益增多。為了準確了解實際需求,我們對300位老年人進行了社區居家養老模式的意愿調查分析。
1、近四成調查對象愿意選擇社區居家養老服務
調查顯示,調查對象選擇社區居家養老的意愿程度一般。其中,39.3%的調查對象表示十分愿意選擇社區居家養老,而26.7%的調查對象不愿意選擇社區居家養老。此外,34.0%的調查對象表示未考慮是否采用社區居家養老模式,主要原因是這部分調查對象的年齡普遍不高。
2、地理優勢成為選擇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的主要原因
調查顯示,在愿意選擇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的`調查對象中,地理因素成為影響他們選擇的主要原因。一般而言,老年人普遍希望生活在熟悉的環境中,分別有59.3%、44.1%的調查對象認為選擇社區居家養老就“可以不離開熟悉環境”以及“作為家人照顧不到的地方的補充”。另外,分別有31.4%和28.8%的調查對象認為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的“服務多元化”和“費用較低”是他們選擇這一養老模式的重要因素。
3、服務內容不全成為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模式的短板
調查顯示,不愿意選擇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模式的重要原因是這一模式的服務內容不全,服務水平不高,形式不夠多樣性,無法滿足不同調查對象的各類需求。在不愿意選擇社區居家養老的調查對象中,選擇“無法滿足需求”占83.8%,超過八成;選擇“所在社區無此服務”的比重占43.8%,選擇“服務質量不好”的占32.5%,選擇“經濟負擔不了”的占22.5%。
四、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的需求情況
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是城市化發展的必然產物。深入了解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的實際需求,有助于我們彌補當前發展中存在的不足,不斷提高服務水平。
1、醫療保健、家政服務成為需求最大的項目
調查顯示,調查對象對于社區居家養老的預期較高,希望能夠提供全方位、多元化的服務項目。具體分類來看,選擇醫療保健及家政服務的調查對象最多,均超過了四成,分別達到52.3%和45.7%;其次是要求提供方便營養的餐飲服務,所占比重為31.3%。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希望提供聊天、健身、娛樂等精神文化服務內容的調查對象越來越多,所占比重分別達到26.3%、25.3%和24.7%。
2、居家養老服務人員需要具備“多面手”特質
調查顯示,調查對象對于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人員的技能要求較為“苛刻”。其中,分別有56.0%和47.3%的調查對象認為服務人員應具備“醫療保健指導”及“家政服務”等各項技能。而且老年人需求已經不僅僅滿足于物質層面,有40.3%的調查對象希望服務人員具備聊天解悶、心理輔導等“心理護理”的技能。此外,18.7%的調查對象希望服務人員能夠幫助老年人進行“日常生活理財”。
3、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期待高質量的發展
調查顯示,調查對象認為目前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水平偏低,希望今后不斷完善服務內容、提高服務水平,朝著良好的方向不斷前進。具體來看,53%的調查對象希望社區能夠“完善服務項目”來滿足調查對象的各類需求;其次41.0%、38.3%的調查對象希望能夠“健全服務設施”、“提高服務人員素質”,分別從硬件、軟件兩方面對社區居家養老提出了殷切希望。此外,24.3%的調查對象認為社區可以通過“增加服務活動的頻率”來提高社區居家養老的服務水平。
綜合上述分析來看,近年來xx區的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發展勢頭良好,養老服務的體系不斷完善、內容不斷增多、水平不斷提高,這一模式深受老年人的歡迎。但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xx區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模式也存在一些不足,如覆蓋面、知曉度、滿意度有待進一步加強、服務內容有待進一步完善、服務水平也有待進一步提高,需要今后結合實際情況,不斷完善服務內容、強化培育專業隊伍、提高服務質量、健全養老保障機制,形成良好的發展氛圍。
【居家養老調查報告】相關文章:
居家養老工作總結03-14
社區居家養老服務調研報告05-12
居家養老工作實施方案01-03
社區居家養老服務調研報告07-19
居家養老工作計劃(15篇)02-22
農村居家養老工作總結12-06
居家養老工作計劃12篇09-08
居家養老服務工作總結12-02
居家養老工作計劃11篇08-04
居家勞動調查報告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