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研修觀課報告(精選13篇)
在當下社會,我們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報告,要注意報告在寫作時具有一定的格式。為了讓您不再為寫報告頭疼,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數學研修觀課報告,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數學研修觀課報告 1
觀看了濟南市長清實驗中學張靜老師執教的《平行四邊形的判定》這節課堂實錄確實讓我眼前一亮,一看再看。當然,之所以吸引我,不是因為教學設計的完美,環節精巧,而是因為學生原始思維的可視化,因為學生數學活動的有效之美,也與我近年的思考和在教學中做的一些嘗試產生強烈的共鳴。
《數學課程標準》倡導:“數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認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學生的數學學習活動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
基于此,在觀看本課時,我確定的觀察點為“學生學習”維度中的“目標達成”視角“學生活動對目標達成的有效性”。
張靜老師這節課分為五個教學環節,總共有13處學生活動(這里的學生活動指教師處于相對靜止狀態,由學生相對獨立地活動一段時間),從內容看,學生活動內容比較豐富。從學生活動的時間來看,總時間為30分鐘,占本節課總時間的67%。學生相對獨立的活動時間能占到這樣的比例,說明本節課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的理念。從學生活動形式來看,采用了多種活動形式,有口述,書寫,操作演示、展示交流,小組合作、測試等,其中以口述和展示交流為主。本節課,集體回答26次,個體口答11人次,個體黑板演示展講3人次,個體板演展講4人次,小組合作交流3次,全體測試一次。
學生活動對目標達成的有效性。張靜老師本節課的四點學習目標,可以大致分為兩類,前三點目標著重知識與技能目標,后一點著重能力及情感目標,過程與方法目標貫穿于在3和4這兩條目標中。知識與技能目標主要通過第二環節的自主探究中的三個學生活動實現。從學生的活動設計來看,這些活動都有利于目標達成。從活動的實際效果來看,這些活動都促進了目標的達成。
總體評價:這是一節成功的課。教學目標明確,重點突出,難點突破有效,在這節課的教學過程中,學生的思維始終保持著高度的活躍性,課堂氣氛活躍,學生活動有效調動學生思維,把“看不見的”學生原始思維的過程和方法清晰地通過學生黑板板演展講呈現出來,讓學生原始思維可視化,以便更好地對知識的理解、記憶和運用,從而促進對目標的達成,符合維果斯基“最近發展區”理論,彰顯活動有效之美。
本節課突出的優點:
一、數學活動的起點是學生原有知識和經驗。
心理學家奧蘇貝爾曾說過:“假如讓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學僅僅歸結為一條原理的話,那么我將一言以蔽之,影響學習的唯一重要的因素就是學習者已經知道了什么,要探明這一點,并應據此進行教學。”
本節課的第一環節:“溫故導航”的設計遵循了從學生已有的數學知識現實出發,讓學生類比平行四邊性質探究平行四邊形的判定,引發學生產生數學思考,明確平行四邊形的判定也應該先從邊的角度進行研究,張老師的數學活動設計起點是在學生原有知識和經驗之上進行的,將新知識的學習類比轉化為已有的舊知識,讓學生經歷了知識的生成過程,這樣學生在數學活動中在原有知識和經驗基礎上輕松的構建了新知識。
二、數學活動的`情景是學生熟悉和感興趣的。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它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積極性。
本節課的第二環節:“自主探究”的設計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將教材中的細木條的封閉情景問題,改編為有挑戰性的開放式的問題“學習了平行四邊形后,小明回家用細木棒釘制了一個。第二天,小明拿著自己動手做的平行四邊形向同學們展示。小輝卻問:你憑什么確定這四邊形就是平行四邊形呢?大家都困惑了......”,并設計讓學生用熟悉的硬紙條動手操作。
張老師根據學生實際,從他們熟悉或感興趣的問題情境引入學習主題,激發學生的探索欲,這種有目的地進行數學問題的活動探究,讓學生在更廣闊的空間里自由發展,讓新知識自然產生,既讓新知識產生的魅力吸引學生,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把學生帶入了問題情境之中,以教學的藝術感染了學生。
三、數學活動的數學化是學生原始思維的可視化。
荷蘭數學教育家弗賴登塔爾指出:如果將數學解釋為一種活動的話,那就必須通過數學化來教數學,學數學。他認為數學活動的本質特征就是數學化,即學習者從自己的數學現實出發,經過自己的思考,得出有關數學結論,建立數學模型的過程。
本節課的第二環節:自主探究中的“三個活動”設計了7人次個體思維可視化的講臺動手操作演示、黑板板演展示交流,有效的重視了學生思維的發展過程,讓學生在數學化的原始思維可視化中經歷思維過程,去理解,去感受,去發現問題,去解決數學問題,不斷提升思維水平,彰顯了數學活動的有效之美。
本節課的最大亮點在于,在“一組對邊平行且相等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的講臺動手操作演示,該生采用分類的方式全面分析,對邊在位置上可分為平行和不平行兩種情況進行分類講解,考慮問題很全面。讓人耳目一新,深感后生可畏,這種課堂是真正意義上的生命化課堂,它讓全班學生經歷了原始思維的可視化過程,他們在數學活動的數學化中,不但提升了自身的思維水平,也提升了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方法水平,還得出并記住了有關“平行四邊形從邊的角度的三種判定”的數學結論,在數學活動中建立了數學模型。
建議:
1、在探究式教學中,不但要強化了知識與技能以及能力目標,老師還要重視發揮多種形式的評價功能,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才能達成的更好,更能激發學生提高探究活動的興趣和積極性。
2、在探究式教學中,知識梳理環節不但要有知識的總結,更要注意數學思想、分析方法等的總結。
3、在探究式教學中,本節課的集體回答高達26次太多,有的學生就會濫竽充數,可將其改為學困生抽答,個體搶答、同桌互答等形式。
收獲:
1、在探究式教學中,利用素材資源創造性使用教材是設計好問題的關鍵。問題要指向教學目標,有層次,并注意質量和數量的統一。
2、在探究式教學中,有效利用貼近學生生活的課程資源是重要前提,因此,我們選取素材時應注意生活的趣味性,典型性,針對性,思想性、教育性。
3、在探究式教學中,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活動是重要標志。素材貼近生活,問題設計難易適當,教師引導及時到位,教學內容適合探究等都有利于提高學生課堂參與度。
4、在平時教學中要注意對學生進行學習方法指導,也要注意活動數學化,還要把“看不見的”學生原始思維的過程和方法清晰地通過學生演示、板演展講等多種形式呈現出來,讓學生思維可視化,從而促進對目標的達成,提高學生思維水平。
數學研修觀課報告 2
在這16節課中,參賽老師教學目標明確,教學內容清晰,教學方法靈活,很好地體現了新課程理念。每節課我們看到的是老師和學生的互動,看到的是老師和學生的交流,不再是以前的教師教和學生學的兩個過程,而是一個統一體。
老師并不是一味的向學生講解知識點的重要,并不是一味的指導學生如何解題,更多我們看到的是老師在引導學生慢慢發現問題,體驗數學的本質。例如鄒平的長山一中的一個老師在《平行四邊形的判定》中,并沒有延續老的教學理念,而是努力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創新精神,通過學生動手操作,得出結論,再在推理論證的過程中學生歸納總結平行四邊形的判定1和2,從而進一步比較平行四邊形的性質,可以看出題設與結論是互逆的,從而讓學生不由自主的產生疑惑,并提出后面兩個命題也是正確的問題,并引起學生的思考,從而讓學生發現問題并用于創新提出新的問題。
老師不急于回答正確與否,而是讓學生自己探究解答非常流暢、一氣呵成、學生的假設是那樣的正確,說理是那樣的完美,老師不動聲色把學生的潛能發揮出來。不得不嘆服這位老師的策劃是那樣的詳略得當,整個一節課學生的學習興趣盎然。與此同時我也投入到講課中去,當進行到某個環節時,我想下一個環節要是這樣處理就好了,結果和我不謀而合,我的心情也溢于言表,特別是當她喊下課的那一剎那我都想站起來為她喝彩,上班這么長時間以來這是第一次聽課這么入神。在此不得不讓我想到新形勢下需要我們教師平時應深入解讀教材,了解課堂,尋找到合適的方法進行課堂生命的再創造,爭取使我們的學生真正理解數學、走進數學,讓學生有興趣學、愿意學,并且能自主地進行嘗試,為學生真正營造一個綠色的生態課堂,真正使學生成為一個具有獨立見解、善于理性思考、積極開拓應用、勇于創新變革的人。
其次是讓我印象最深的是惠民王曉濤老師的《不等式》,實話說她站在臺上給人的感覺是長相平庸、貌不驚人,但隨著課的進行,她在處理每一個環節時都是那么的細致,比如不等式的解集,先讓學生根據字面意思回答集合是什么含義,并及時的表揚了學生,然后通過查辭海再出示集合的含義,再進一步闡述了集合在數學上的`含義,讓學生真正知道為什么引入集合這個概念,讓學生知道為什么要學習集合這個概念而不是灌輸給學生,通過聽她的課還讓我感受到她那豐厚的文學底蘊,非常有藝術性語言的表揚學生,使學生倍受鼓舞,學習勁頭更大了,回答問題更積極了,他們配合的是那么的默契,較之平時給他們上課的老師有過之而無不及吧。
我對此次外出學習感觸頗深,認為短短的兩天時間,雖然聽課非常勞累,但收獲多。使我深深感受到了更強的危機感和緊迫感。我要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斷學習新課程理念,努力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結合我校實際,認真反思我的工作,特別是在發展尖子生方面要有所突破,如何用藝術性的語言激勵學生好好學習,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努力提高教學質量等方面多作探索,力爭為樂安的發展作出更多更大的貢獻。
數學研修觀課報告 3
我觀看了研修平臺為我推送的六節數學優質課教學視頻,內容涵蓋了數與代數、圖形與幾何、概率與統計等不同知識領域。其中有兩節課給我帶來的收獲和啟發最大,下面分別就這兩節課談談我自己的看法和想法。
一、圓的認識——注重動手實踐經驗的積累
小學數學六年級上冊《圓的認識》的課堂教學實錄,執教教師是濱州市惠民縣孫武鎮十方院小學的王海燕老師。這是一節成功應用了先進的教育技術輔助教學的示范課,自動錄播教室的錄制效果也很棒,觸控一體機的使用恰到好處,40人的班額大小適當,學生整齊的校服以及積極的精神面貌為課例增色不少。
本節課最大的亮點是王老師精彩的教學設計以及高效的教學實施環節。王老師通過趣味運動會設計游戲導入新課,然后讓學生在折一折、畫一畫、說一說、議一議中明確圓心、半徑、直徑的概念和性質,充分運用了課件的幾何直觀的特點,很好的認識圓的特點,最后又回歸現實生活的應用,設計套圈游戲,車輪是為什么是圓的,以及課外練習的拓展,畫一個直徑是10米的圓。
最后,提一個的建議:在練習環節有個練一練的題目,師生一問一答,效率低,效果也不很好。可以改由學生講解,即完整又清晰,難度也不大。
二、體積單位間的換算——注重數學思想的滲透
濟南市長清區萬德鎮中心小學的顧建鋒老師執教的《體積單位間的換算》,是新人教版五年級下冊的內容。本節課是在自動錄播教室錄制的,雖是借班上課,但是教學效果非常好,是一節值得好好學習的示范課。
顧老師是一位數學素養非常高的老師,無論是粉筆字的板書,數學語言的`規范,數學問題的設計,數學思想的滲透等多方面都展示了很高的水平。小學男教師特有的嚴謹、大氣的教學風格給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覺。
顧老師首先從復習長度單位、面積單位的換算入手,引入探究體積單位的換算,這期中滲透了化新為舊的轉化思想。在探究新知環節,又是處處滲透轉化思想,借鑒長度單位、面積單位的換算方法學習體積單位的換算方法,從高級單位到低級單位的“化”——乘進率,從低級單位到高級單位的“聚”除以進率。在學習新知的同時,注重學生解決問題意識和能力的培養,設計了牛奶包裝箱、用磚砌墻、不規則物體的體積等現實問題,極大的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了學生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課堂小結中,又一次總結升華了轉化的數學思想,化陌生為熟悉,化復雜為簡單,化未知為已知。
最后,感謝本次網研修,既為優秀教師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臺,又為我們普通教師提供了學習提升的機會。這種大范圍、多角度、高層次的溝通交流有效的推動了教師的成長和發展。
數學研修觀課報告 4
在本次小學數學遠程觀課評課學習中,我收獲頗豐,結合自己以往的教育教學工作,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努力找出教育教學方面的差距,向教育教學經驗豐富的老師學習,教壇無邊,學海無涯,在以后的教學中,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學工作中。在觀課中我認真學習了四節不同特色的小學數學課,各位教師深厚的教學功底及精湛的教學藝術,讓我受益頗深。授課老師嫻熟地運用信息技術手段,個人所表現出來的駕馭課堂能力和自身的綜合素養,使我受益匪淺。
四位教師綜合素質較高,他們的教學基本功扎實,都認真研究了課程標準,深入挖掘教材,了解學生的已有經驗和認知基礎,教學目標明確,三維目標的設定準確,每節課的教學重點難點突出,使學生在輕松的活動中學會知識。
他們在教學環節設計和教學活動中,盡可能多地考慮師生的共同參與性與互動性,充分體現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參與性。教師們采用小組合作學習,使整堂課學生的參與面廣,參與度高,讓學生融入到課堂中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同時拉近了師生距離,活躍了課堂教學。
在教學中,教師們利用多媒體創設語言運情境,促使學生感悟和體驗教學內容與生活的內在聯系,著重培養學生語言技能和語言運用能力,教學情境創設貼近學生生活實際,有利于學生掌握所學知識。
授課教師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和學情分析,將教學任務由淺入深,由易到難,促進學生理解和掌握知識,使新知識的建構更加自然順暢,真正是水到渠成。采用多樣的教學組織形式,方法靈活多樣,寓情感教育于教學過程中,潛移默化。
在教學中,從課堂組織來看,四位教師對教學理論的理解無疑是深刻的,并做了大膽的嘗試。情景教學,任務教學,合作探究性教學等教學理念的運用,使我對理論與實際的結合有了更深的領悟。教學活動的設計豐富多彩,效果顯著。訓練方式多樣,有全班活動、師生互動、小組活動、雙人活動、個人活動等,在活動中突破難點,在活動中發展能力。同時也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新課程理念。
在課堂上老師們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為學生探索新知創設條件;尊重學生的個人感受和獨特見解,敏銳地捕捉學生每一次思維靈感的閃現抓住教育的契機,并時時加以指導、點撥。吳老師每節課都是讓學生自己探究,找到如何解決問題的方法。老師們真的是把教給孩子如何解決問題、掌握解決問題的模式技巧做為一節課的中心,孩子們能把一節課的時光用在學習這樣的事情上,真好。其實無論問題從哪來,無論是什么問題,過程都一樣:理解題目,選擇合適的策略,解題,分析。這些基本的步驟能夠幫助孩子們解出這一輩子可能遇到的問題。在未來的歲月中,我們課堂上學到的那幾道題目孩子們會忘記。而他們學到的這套解決問題的技巧都將派上用場。
通過此次的觀課學習,我學到了很多。我學習到我們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的優勢,吸引學生的興趣,設計分層次的練習,延伸教學內容,提高課堂效率。我認識到教學活動的`設計一定要站在學生的立場去思考,不僅分析教材還要分析學生。在活動設計的時候,以教學目標為主線,以學生為主體,設計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的活動。課堂教學過程中一定面向全體學生,尤其是對后進生的關注。在數學課的教學中,只要老師精心設計教學活動,為學生提供充足的材料,創造一個自由發揮的機會和空間,學生的創新意識,自主探究能力和方法就會得到了不同程度培養和發展。通過教師的有序引導,學生的積極參與,體驗合作、討論與交流,就能培養學生創新的個性特征和科學的思維方式。
數學研修觀課報告 5
20xx年4月27日至29日,在xx三小,我們參加了市教研員培訓會。會議歷時兩天,但容量很大。我市部分青年骨干教師向大家展示了七節觀摩課,與會人員參與了互動評課,最后于老師還做了關于有效備課研究的報告。會議上,讓我們感動的鏡頭有很多,比如老教研員的出場、于老師親自頒發給他們的獎牌;與會人員的積極主動參與評課;幾位資深教研員的思考,等等,都讓人感受到一種濃厚的“教研情懷”。
1.講課者所帶來的
這次會議上,參加講課的是七位年輕的骨干教師,也是我們小學數學團里的“團友”。
他們展示的,都是名師的課堂。在短短的七天內,想還原出名師的課來并不容易。因為名師的課堂包含的東西太多,上課者既要學習他們的語言,又要理解他們的設計,還要努力還原出他們的思想,這些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沒有深層的思索,沒有一點一點的努力,是很難還原出其精髓的。
但這些年輕的骨干教師不怕,他們知道:自己肩負著的,有領導和朋友們的期望,更有自己對自己的苛求:想成為一名好的教師,就要有勇氣面對課堂,要一次次在這種場合下挑戰和磨煉自己。
通過這些課堂,我看到了臨沂三小和臨沂四小團隊的力量。據他們說,是將全校十幾個人的學習筆記拿到一起,反復琢磨,才拿出了這節課。我看到了王曉艷老師的努力,她能將顧娟老師的評價語言都學習得十分到位,可見下了多少功夫。我還看到了張學峰老師的好學與用心,他那么忙,甚至連試課的時間都沒有,但還是用自己的風格上出了課的精髓。還有,梁紹美老師對名師課堂的改進、韓桂美老師對課堂的適度把握、劉英老師的大膽與開放,都讓人敬佩不已。
沒有自己的一番努力,哪來今天這樣的課堂?我想,所有的與會者都要深深地感謝他們。感謝他們展示出的名師的風采,感謝他們對名師課堂的改進,感謝他們呈現出來的、真實的自己。
從他們身上,我也看到一種年輕的、向上生長的力量。無論條件如何,無論環境怎樣,就是要成長。向著明亮那方,努力長成自己的模樣。
2.觀課議課者所折射出的
這個群體當中,我最佩服的是那些教研員們。他們天天聽課,面對課堂應該有一種本能的職業倦怠感,不想聽或者懶得記都是能理解的。但事實完全相反,聽得最認真的是他們,思考的最深刻的也是他們。潘主任關于“從0到1是1厘米”的剖析,讓人如醍醐灌頂,他對于課堂的`許多思索,也讓人敬仰;徐主任對于課堂的獨特見解,讓人耳目一新;于老師對于細節的追問與把握,更是讓許多教師和教研人員都望塵莫及。教研員身上這種不倦的研究和思考精神,是值得每一位教師學習的。
在觀課議課群體中,還有許多教干和教師,也是讓人佩服的。xx老師對教材的縱橫比較、深度把握,xx主任對于名師課堂的精確剖析,以及蒙陰那位老師關于“進制”與“進率”的追問,xx小伙子關于進制的解說,都讓人看到了一種研課人精益求精的精神。
在我的周圍,還有許許多多的學習者,他們有的是教干教師有的是鄉鎮教研員,白天聽課、晚上議課,學習的時間盡管不長,但密度很大。即使這樣,很多人依然在認真地參與著、思考著。面對課堂和研討活動,大家有著同樣的熱情,和不同程度的思索。
觀課議課是從另一個角度審視課堂。它不僅是教研人員的工作,也應該是一線教師日常工作中的一部分。只有為課堂把準了脈,才能對癥下藥,提升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
以上所說是幾點收獲,當然這次學習也給我帶來許多新的思考,那就是:我們與名師的差距究竟在哪?同樣的教學設計,為什么我們上出的就是不一樣的效果呢?名師,究竟名在何處?思索和對照之后,發現我們身上缺少的,是名師的思想。名師和專家對于課堂的理解是深邃的。無論是把握教材,還是了解學生、接近學生,他們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有著深厚的文化背景。看上去很隨意的一句話、簡單的一個提問,實際都有著它獨特的內涵和用意。如果說一節課是一口井,那么我們看到的,大多是井面的東西,而對于井內部的構造與連理,則認識得不夠。或許,每一細節的打理與挖掘,都只有打井人自己知道。
重要的是思想。沒有思想的課堂,也便沒有了靈魂。同樣,沒有思想的教師,也是徒有其形的。
每一次學習都能讓人在原來的起點上前進一點點。讓我們,所有的教研人員和教師一起,走在學習和思考的路上,不斷地完善自身,做好教師和教研員的角色,擔當起自己的使命來。
數學研修觀課報告 6
在今天的觀課議課活動中,我選擇以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作為自己的觀察視角,實地觀察了楊志波老師的一節數學新授課,現將自己的觀課情況總結匯報如下:
一、觀察點選點說明
我選擇的觀察視角是:課堂教學的實效性。在此基礎上,分為以下幾個觀察維度:課程的開發和利用、課堂氣氛營造、師生雙邊活動、教學目標的設置與達成、學習方式與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教學問題的設計與處理。通過這幾個維度的觀察與診斷,旨在正確認識、了解教學中課程開發、師生的雙邊關系的處理,課堂教與學的關系。
二、觀察結果分析:(總體評價、主要優點、教學建議)
(一)總體評價:
讓學生經歷探究小數加減法計算方法的過程,理解并掌握小數加減法算理,會列豎式計算小數加減。使學生體會小數加減法和整數加減法的聯系,初步構建加減法認知體系,提高遷移的意識和計算能力。使學生感受小數加減運算在生活、學習中的廣泛應用,增強用小數加減法解決實際問題的自覺性。
(二)主要優點:
下面重點將在觀察視角“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課程資源和創造性使用教材上、課堂氛圍”等方面的優點作如下分析:
A、課程資源的利用與開發
1、該教師能充分挖掘課程資源,根據實際教學條件,創造性地利用黑板、卡片、教學掛圖、模型、實物等常規媒體,豐富了教學內容和形式,有利于學生觀察、模仿、嘗試、體驗歡欣愉悅的教學環境,使數學學習更好地體現生活性和思維能力。
2、所利用的教學資源符合學生年齡特征、心理特征和學科認知發展水平,具有科學性、思想性、趣味性、靈活性和開放性,教學資源題材多樣、內容豐富、語言真實。最大限度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開闊了學生的視野、拓展了學生的思維。
3、該教師適當地創造性地使用教材,以補充和豐富課堂教學內容。該教師在數學教學中,除了合理有效地使用教科書以外,還積極利用聲像資源等,給學生學習提供了更多的豐富、真實的語言學習和體驗的機會。
4、豐富的課程資源,較好地開拓了教和學的渠道,更新了教和學的方式,使數學教學更加真實、生動、開放和靈活,為學生的自主學習創造條件。
5、教師根據學生的認知能力、思維能力和生活經驗,盡可能創設了真實的生活情境,讓學生在生活應用于數學的過程中,逐步形成了邏輯思維的能力。該部分充分調動學生的主體意識,教師僅起到點播啟發的作用。
B、課堂氣氛營造
1、該教師能做到面向全體學生,營造良好的語言學習環境。在教學中,能堅持以學生為本,面向全體學生,調動起所有學生的積極性,使他們保持了高度的學習數學的信心,體驗到了學習數學的樂趣,獲得學習數學的成功感受;關注個體差異,能做到尊重學生個性,充分挖掘學生的不同潛能,因材施教,為學生提供了多樣化的發展空間。
2、課堂教學中,教師尤其注意培養了學生積極的學習態度、濃厚的學習興趣和良好的學習習慣。
3、該節課課堂教學氣氛和諧,教學內容和步驟安排合理,課堂互動組織形式多種多樣,如:兩兩練習、自編習題、合作探究……等學習方式大量采取,在老師的調控下,學生通過觀察、體驗、探究、合作等方式學習和運用數學,教學中,教師盡可能多地為學生創造練習鞏固的機會,引導他們學會自主學習。
4、教學中,教師對學生學習過程中出現的算理錯誤時,該教師能選擇恰當的時機和靈活的方法恰到好處地處理教學實踐中出現的錯誤,體現了高超的教學智慧和駕馭課堂的教學能力。
C、師生雙邊活動
1、在教學中,教師結合課堂教學的具體內容,采用直接講解、間接滲透、學生相互交流等方式,活動的內容和形式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和生活經驗;應用現實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在小組合作活動中提高他們的自主合作探究和語言交際的能力。
2、教學中,教師注重分層練習,在玩中學習。讓學生在玩中學。這樣,既讓學生放松,又會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既適應不同水平的學生的需要,又適應了學生學習的不同層次。提高了實際應用的能力,達到了多元培養目標。
3、課堂上,師生交往是多向式、交互式的,既有師生的交往,又有生生的交往,這種師生與生生間的多向交往滿足了學生的求知欲,發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也提高了學生的智力活動水平。
D、教學目標的設置與達成
1、教學中,教師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觀察比較,巧妙記憶。讓學生體會成功的喜悅。讓學生感到自己才是學習的主人。
2、教學中,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呈現和學習,始終都從生活經驗的角度出發,教學中,通過創設生活化數學知識并采用循序漸進引向深入,為學生提升“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做好了前提鋪墊。
3、教學中,教師通過直觀形象的語言教學途徑,強調教學過程與結果的并重。教學活動中,學習交流目的明確,操作要求具體。為學生提供了展示學習成果的機會,使學生能夠通過語言實踐內化語言,提升語言運用能力。
4、在教學中,教師較好地處理好了學習知識與發展能力,數學知識與能力的關系。活動不僅限于課堂,還延伸到課堂之外。活動設計有利于數學學科和其他學科的滲透與聯系,促進了學生的認知能力、思維能力、想象力和創造力等素質的綜合發展。
E、學習方式與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1、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分別采用了創設情境,引入課題,利用成功體驗激趣,直觀教學激趣等方式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喚起了學生的學習欲望,從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2、教學中根據教材及學生的特點,我主要采用操作法與啟發式相結合的教學方法。
3、營造積極氛圍,激勵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熱情。
4、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加強了師生交往,想方設法激發學生主動求知的意識和積極進取的精神,給學生創設了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時間和空間,較好地培養了學生敢于質疑、樂于交流與合作、善于探究的學習習慣。
數學研修觀課報告 7
因學校安排,3月28日--31日。我有幸參加了寧夏銀川市組織的“綠色課堂杯”全國高中數學優質課大賽現場觀摩交流會,在這4天時間里,共聆聽了專家孔凡哲教授3個半小時的“綠色課堂”學術報告。觀摩了9節示范課,9個參賽選手的自評,現場教師提問交流,專家點評。聽了高慧敏教授的長達1個半小時的講座,使我更深刻地感受到了名師課堂教學的生活化,藝術化,從中可以獲得更多的教學經驗。讓我收獲頗豐,受益匪淺,感受頗多,先談談自己的點滴體會。
1、體現數學與生活的聯系,重視創設教學情景。
新課程標準要求孩子的學習內容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在這些課中,教師都重視創設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教學情景,從情景中引入要學習的內容,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和欲望,使學生體會到數學知識就在我們身邊,理解數學與生活的聯系,有利于學生主動地進行觀察,實踐,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等數學活動。
例如在重慶育才中學馬黃萍老師的《計數原理》中,從前不久馬航失聯客機事件入手,整節課都以這一事件為背景,讓學生深切理解了分類,分步計數原理及其應用,并請學生以失聯客機事件為背景編兩類計數原理應用題。讓學生切身感受身邊的數學問題,用數學的眼光看問題;在昆明年輕教師陳榮玻老師課堂中,通過學生觀看《子午書卷》欄目中報道的距今2000多年但出土時卻保存完好的女尸的情況,猜測;估數引出課題;這些教學情景的創設,都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情景和機會。
2、體現新課標的精神,重視營造愉快課堂。
通過這幾節課我看出每位名師都在向我們傳遞新課標的要求。新課標指出學生的數學學習活動應該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現在的數學課堂教學不再是單一的教師教,學生學的過程,而是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主動探究,師生合作交流的愉快的課堂活動。在本次活動中,我看到每位名師都體現了這點――重視營造和諧,愉快的課堂。師生在課堂中不再是原來傳統教學中的'傳授者和接受者,施與者和容納者;而是現在課堂中的,學生才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習活動中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
3、體現主動性學習,重視學生的能力的培養。
智慧之花開在孩子們的手上。我們老師重視孩子的動手操作,重視孩子的手腦結合,俗話說:心靈手巧。要想真正的學好知識就是要孩子們主動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那么動手操作就是孩子們最好的學習活動。孩子們在老師的指導下,動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學習知識。在整個課堂教學中,我感覺到整個課堂體現的特點:一是將課堂交給學生,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發揮學生主人翁思想,這樣就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的思維得到了健康的發展,建立了平等、和諧、民主的師生關系,讓學生成為了課堂上的主人;二是老師無批評、責怪的語言,更多的是鼓勵和表揚,整個課堂讓人感覺輕松、活潑;三是老師的教學理念新穎,注重教給學生良好的學習思維方法;四是老師教學語言幽默風趣,能迅速激發學生聽課激情,提高聽課注意力,使學生能積極發言;五是充分發揮學生個人空間,在科學的引導下讓學生暢所欲言,發揮想象,讓學生樹立遠大的理想;六是老師的整個教學過程新、奇、貴、曲折,喜聞樂見。幾位教師對教材的把握都有其獨到之處,最重要的是他們都能想方設法的借學生的口說老師想說的話,真正做到了知識的遷移。教學過程的推動應該是教師和學生雙方智慧的體現。這些名師就是把自己和學生的智慧充分地挖掘,放大,施展,從而使他們的課生機勃勃。
在這短短的時間里,讓我近距離地接觸了名師,聆聽名師的優質課,從中我領略到每個名師的教學風格,深厚的教學功底,及精湛的教學藝術,他們所設計的學習情景,不僅絢麗多彩,貼近學生的生活,而且蘊含著數學問題,讓學生從中發現問題。學生通過觀察、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主動地參與探究解決問題。這些名師不但關注學生,把握數學的解題方法,而且更關注學生在數學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態度價值觀,讓人耳目一新。在以后的教學中,我將更加努力學習,取長補短。
數學研修觀課報告 8
肅寧鎮數學教師等級授課活動結束了,我有幸全程參與了這次活動,通過這次活動,使我深刻感受到了小學課堂教學的生活化、藝術化。聽了各位們的課,被他們上課的那種激情所感染,在課中先用情感開啟了學生的思維。他們不只是授課,更是與學生心靈的溝通,用自己的那份熱情喚起了學生的求知欲,課堂氣氛活躍,學生積極配合,探討問題,課堂效率很高。特別是滑村張云琴老師的數學課,讓我體會到課堂教學的靈活性、靈動性、老師自上課至課終,老師始終圍繞學生運轉,學生一直環繞老師運行。老師對學生并沒有過多的限制和束縛,學生的想象、討論、聯系是自由進行的,學生占據了課堂的主陣地,但是,學生沒有脫離軌道,沒有脫離教師精妙設計的運行軌道,教師充分“放”了學生,學生充分“離”老師,而結果是圓滿的,成功的,學生學到了知識,教師達成了“傳道、授業、解惑”的天職。
教師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解決問題。每一節課,每一位老師都很有耐性的對學生有效的引導,充分體現“教師以學生為主體,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的教學理念。老師們的精煉、豐富,對學生鼓勵性的十分值的我們學習、在思想教育方面,這些教師都處理的比較好,自然真摯的情感流露感染了學生和聽課的每一位學生及教師。從中我更深刻地體會到了學習的重要性與緊迫感。
教學是一門藝術,教學語言更是一門藝術,誰能將它演繹得好,就能抓住學生的心。數學課更能體現語言的嚴密性和嚴謹性,要盡量的簡練,例如東澤城小學李坤麗老師的課,她講的.是《平行四邊形的面積》這一節,她的語言樸實無華,但恰到好處,一步步引領著學生去探索知識。
以前我也參加過很多聽評課活動,很多老師都不愿意或者不敢發言的現象,整個氣氛比較沉悶。但這次議課大不相同,老師們都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做課老師大方得體,說著自己的困惑或成功之處,議課老師或直接或委婉的發表者看法,大家一起探討著所出現的問題,是那么的和諧快樂。
通過這次觀課議課活動我對新課改有了更深的認識。我會把這次吸取的經驗應用到教學中,另外我希望有更多的機會參加這樣的活動,讓自己有更多的進步。
數學研修觀課報告 9
三月二十二,我們一行八人來到南昌參加期盼已久的全國第六屆“相約名師聚焦課堂”小學數學教學觀摩研討會。我們的仔細聆聽了華應龍的演示課《六年級總復習》、講座《讓規律多飛一會》、劉松的演示課《乘法分配律》、講座《小學數學情志課堂的構建》等,這兩天的培訓課程這些教師的在課堂教學設計上各有所長,形式多樣,有的將知識點用一個故事情節串起來,有的將知道點分散到闖關的要求中,有的將知識點融入到游戲里?
一、創設情境,讓學生積極投入學習
新課程實驗教材注重了兒童心理學,小學生特別是低年級的學生,對任何事物的興趣不能具有持久性,注意力易于分散。教師應根據教學內容創設生動的情境,讓學生從直觀形象的情境中去發現新的'數學知識與方法,不知不覺地進入數學學習世界。比如劉偉南老師的《計數器的應用》就創設一個三次危機的故事讓我們明白數學研究的是變化中不變的規律,數學是不斷被發現的,并不是板釘釘。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注重創設情境,依托情境,在情境中讓學生學習數學、發展數學、體驗數學的價值。
二、學習內容生活化,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數學源于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充滿著許多數學知識,在教學時融入生活中的數學,使他們感到生活與數學密切相關的道理,感到數學就在身邊,對數學產生親切感,激發他們學習數學、發現數學的熱望。借助于學生的生活經驗,把數學課題用學生熟悉的、感興趣的、貼近于他們實際生活的素材來取代,如:學習《乘法分配律》時,劉松老師讓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發現、抽象并理解乘法分配律,引導學生去找規律,提高比較、分析、抽象和概括等思維能力。引導學生發現、探索乘法分配律的過程。
三、學習方式活動化,讓學生主動獲取知識
活動是學生所喜歡的學習形式。創設學生喜歡的活動,使其在自由、寬松、活躍的學習氛圍中積極主動地感知、探索、發現數學問題、從而創造性地解決問題。新教材在學生探究知識的過程中重視了以下活動:
1、重視操作活動。動是兒童的天性,將學生置于"學玩"結合的活動中,化枯燥的知識趣味化。如錢守旺的《分數的再認識》創設了“比一比”、“畫一畫”等多個情境,激發了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欲望,使學生感受分數對應的整體“1”不同,分數所表示的部分的大小或具體數量也就不一樣,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感受、理解數學問題。
2、重視游戲活動。愛做游戲是兒童的天性。特別是小學生通過游戲能激發學習興趣,如果學生產生濃厚的興趣,變苦學為樂學,就會產生強烈的欲望,積極主動地學習。如張齊華老師的《可能性》一課中,通過摸一摸、猜一猜、說一說等一系列探究活動,進行實驗、比較、分析、猜想,使學生親歷事件發生的必然性和隨機性,嘗到探索成功的樂趣。活動二是判斷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活動三是一個組數游戲,這一環節,既與課始提出的問提首尾呼應,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又具有一定的思維難度與靈活,有利于訓練學生思維的獨創性和開放性。讓學生從游戲中去體驗,去感受規律,從而享有玩中學的樂趣。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應讓學生在現實的數學學習活動中獲得理解和發展,注意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發,創設鮮明的問題情境作為學習素材,吸引他們展開學習活動,并從中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體會數學的意義。教學中,遇到一些簡單的問題,盡量讓學生通過自己動口,動手,動腦去解決。教師要鼓勵學生積極嘗試,主動去探索問題,讓每個學生都有參與與思考和發表意見的機會,讓每個學生都成為數學學習的主人。
總之,通過這次學習,令我的眼界大開,領略了許多優秀老師的教學風采,為我的課堂教學增加了大量的寶貴經驗。
數學研修觀課報告 10
通過觀課評課,讓我認識到了自己還有很多不足,也讓我更加懂得了教師學習的重要性,讓我更加知道了教師對課堂把握能力的重要性,同時教師在教學中的引導,啟發學生積極的思考,讓學生在問題中探索知識,讓他們經歷探究的過程遠比直接的論述要好很多。我認真觀摩了幾位老師的課,他們的課堂教學風格各有千秋,都浸潤著濃濃的求知精神和探索理念,真實、樸實、扎實、生活化的數學課堂都是各位執教教師智慧火花的精彩呈現,我想作為教師的我們更應該讓數學課堂生動起來。
《熱鬧的民俗節——對稱》這節課讓我感想頗多,收獲頗豐。看似內容少而簡單的一節課,想讓學生充滿熱情,在積極活躍的氛圍中深刻理解和掌握,是需要老師運用一個個動手的環節帶動起學生的積極性的。接下來談一下對這節課的感悟:
首先,以學生感興趣的民俗燈會作為導入,在課堂之初就抓住學生的興趣,通過展示學生喜聞樂見的風箏、剪紙和臉譜等,讓學生通過觀察,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它們的共同特點。有的學生在生活中對“對稱”這個詞有一定的了解,或者有的學生通過自行預習,也能夠說出它們是對稱的。但是每一個學生對于對稱還沒有充分的認識和理解。這時候老師不急于用課本上的定義來告訴學生什么是對稱,而是在他們現有的認識基礎上繼續一步步探索和完善。
接下來,老師在新授知識的同時,還引導學生對于問題的見解——重合是猜測的.,而應該學會動手驗證。通過讓學生動手折一折,讓學生對于重合有了更直觀的認識,并且引導學生思考為什么能夠重合,從而對對稱圖形的特點有了更深一層的認識。這時候引導學生逐漸完善語言,對稱是指的對折后能夠完全重合。這時候再引導學生觀察對折后的圖形的折痕,學生通過自己動手和觀察實物得到的結論,要比通過多媒體展示和想象所理解到的要更加深切。
鞏固練習階段,讓學生判斷是否為軸對稱圖形,并不是讓學生通過觀察判斷后做對就可以了,對于經常會遇到的圖形——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等,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讓學生動手折一折,學生掌握的比老師單純的用語言陳述給他們要更加牢固和透徹。最后一個操作內容,讓學生動手剪對稱圖形,將數學知識轉移到了生活實踐中,讓學生在樂趣的驅使下積極動腦思考,轉化為自己的實踐技能。
研修學習是一個短暫的學習過程,我要結合自己以往的教育教學工作,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努力找出教育教學方面的差距,向教育教學經驗豐富的老師學習,教壇無邊,學海無涯,在以后的教學中,以更加昂揚的斗志,以更加飽滿的熱情,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學工作中。
數學研修觀課報告 11
在這次網絡研修中,我由一開始的不情愿,煩惱、急躁,漸漸被專家的精彩講解所吸引,聆聽各位專家的對教材的分析,自己才對這次培訓有了初步的認識。使我深感進一步提高自身專業化發展水平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更進一步了解和掌握了新課改的發展方向和目標,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通過這些日子的學習,我堅信在以后的工作學習中一定能取得更大的進步。下面是我通過培訓獲得的點滴體會:
一、網絡研修使我轉變了思想,更新了觀念。
通過研修,使我明確了現代教育的本質,明確了課改對于教師提出什么樣的素質要求;每一位老師都需要重新學習才能適應新課程。新的教育理念要求我們必須不斷提高自己,充實自己,要有扎實的教學基本功,否則就被時代所淘汰。在教學中,要樹立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教育思想,不斷進行觀念的更新。
二、網絡研修,為我營造了一個廣闊的學習天地,使我掌握了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在教學中如何使用字母、表格、圖像語言,如何樹立數學模型思想;如何根據課堂生成及時調整預設;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注重數學思想的滲透,把數量關系和空間形式結合起來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三、網絡研修,讓我有了善于反思的習慣。
“反思是教師的一塊“自留地”,只有不斷耕耘,才能檢討自己的教育理念與行為,不斷追問“我的教學有效嗎?”“我的教學能更有效嗎?”,不斷總結自己的工作得失,不斷深化自己的認識,不斷修正自己的策略,從而獲得持續的專業成長,總結——深化——修正——獲得,這是教師專業成長的法寶。只有靠教師自己在日常教學實踐中不斷反思、探索和創造才能獲得,尤其要注重對教學經驗的科學反思。反思的目的在于增加教師的理性自主,使教師對其實踐信念和實踐的因果決定因素有更多的自我意識,從而使教師的成長始終保持一種動態、開放、持續發展的狀態。
四、立足課堂,在實踐中提升了自身價值。
課堂是教師體現自身價值的主陣地,我會將自己的愛全身的融入到學生中。在教學中,我會將努力所學的新課程理念應用到課堂教學實踐中,避免 “穿新鞋走老路’。立足“用活新老教材實踐新觀念”,力求讓我的`教學更具特色,形成獨具風格的教學模式,更好地體現素質教育的要求,使自己的課堂教學有效乃至高效。
五、改變工作方式,謀求共同發展。
新課程理念提倡培養學生的綜合性學習,而自主合作探究又是學生學習的重要方式。對于絕大多數教師而言,幾乎很難獨立一個人較好的完成,這就要求我們教師要善于了解其它學科,學會與其他教師合作,互助配合,齊心協力培養學生。從而使各學科、各年級的教學有機融合,互助促進。
六、通過學習,學會了交流。
21世紀倡導的主旋律是“和諧進取”,新課程倡導的主旋律是“師生互動,師師互動”。而平時,我們在工作和學習中,多數情況下還是自己研究,自己思考。通過這次研修,我徹底打開了固步自封的思想,無所顧慮的和學友們、同事們共同交流,共同研討,開拓了教研視野。通過這次培訓提高,真是感受頗深,更顯終生學習的重要性。
數學研修觀課報告 12
《新課程標準》中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認真聽講、積極思考、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朱敏老師執教的《萬以上數的認識》一課,很好地體現了課標的這些理念。
一、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培養數感。
由于學生在生活中鮮有接觸大數的機會,缺乏對大數的感性認識,所以朱老師為學生提供了大量的豐富現實的素材,如出示水立方等圖片,讓學生知道生活中有許多這樣的大數,利用一本字典的頁數、一盒訂書釘的個數、一面報紙的字數,讓學生通過數一數、猜一猜、想一想等數形結合的方法,推算出“十萬”有多少;讓學生親自摸一摸一千張紙有多厚,進而推想出十萬張紙竟然有三層樓那么高,幫助學生充分感受了“十萬”有多大;通過親自經歷數一分鐘的辛苦,讓學生體會到數一億下的感受。另外,朱老師又借助計數器強化數感,在學生積累了大量的感性認識后,引導學生借助計數器撥珠、數數進一步理解了“十個一萬是十萬,十個十萬是一百萬……”,把零亂的知識系統化,抽象化。
二、自主構建,合作交流,建立知識體系。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在兒童的精神世界里有一種強烈的需求——總想自己是發現者、探索者。他們期望自己獲得成功,期望體驗到創造的快樂。學習不是教師把知識簡單地傳授給學生,而是學生自己建構知識的過程。學生在建立了“十萬、一億”的表象后,就要學習數位、記數單位、十進制記數法、數位分級等知識。在這個過程中,數位、記數單位、十進制記數法等知識都是數學概念,朱老師讓學生獨立自學,把數位順序表填完整,讓學生通過舉例、交流等方式加深對概念的理解。她還大膽地放手讓學生小組合作,探索數位分組等知識。在匯報時,通過討論、交流,同學之間互相啟發、互相借鑒,理解“億級、萬級、個級”表示的意義。整個教學環節,安排的`有張有弛,有靜有動,有探索、有交流,水到渠成地幫助學生建立了有關數位的知識體系。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無論是課件的展示還是學具的運用,都為突破教學的重難點提供了較好的幫助。縱觀整堂課,教學內容層層遞進,有條不紊,教師對課堂的掌控游刃有余;學生主動參與,興趣濃厚,獲得了積極的學習體驗。這是一堂值得學習的好課!
數學研修觀課報告 13
本次研修我觀摩了《同底數冪的乘法》、《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三角形證明的復習》三節課,通過這三節課的觀摩學習可以看出,每節課都凝聚了上課教師的心血,放映了老師們平時上課的狀態。
從視頻中,我們可以看出:
1、教學過程重結論更重過程。教師創設生活情境,通過一個個簡單、小巧的數學問題,引導學生獨立分析、大膽回答;同時對于學生的答案,鼓勵、表揚為主,讓學生體驗參與課堂的樂趣。
2、教學關注學科,更關注人。三位教師的教學過程中,體現了以學生為本、關注人的教育理念。在教師的課堂教學中,包括每位學生在內的全體學生都是教師應該關注的對象。教師的一個個小問題給予學生獨立思考、整理的時間,而不是急于告知。對問題的回答,能讓盡量多的學生參與其中。對于學生的答案,都能給予尊重、鼓勵,而不是死板固定。另外,老師們都能關注學生情趣生活和情感體驗。學生是課堂的主體,讓學生自己主動地參與,以學生的興趣和需要為前提,這才是最好的教學。
3、老師們能夠通過教學手段的多樣化,激發學生練習興趣。準備活動的方式多種多樣,有常規熱身,也有專項準備,老師們可以從效果和氛圍上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力和特點,形成個人的教學風格。
4、老師們的課體現出一種快速“準備”的意識,也就是說簡化準備活動的程序,圍繞主教材的學習,讓學生從安靜狀態較迅速地過渡到主教材的練習中,一般就是由簡單到復雜的幾個專項身體練習,既熱身又為主教材學習做好鋪墊,這種理念值得借鑒學習。
5、交往與互動結合。教學不只是教師教學生學的'過程,更是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在教學中,三位教師都引導學生合作學習,在小組合作學習的基礎上進行交流。在合作過程中,激發了學生的創造性,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合作技能有利于學生之間的交流溝通,利于培養團隊精神,凝聚人心,增進認識與理解;同時,促進學生不斷反省,不斷提高。
但教學過程中也還存在一些問題:
1、目標意識淡薄,出現了目標與教學的不一致性的現象。課時教學設計應是教學實施的主要依據,在教學實施中要根據教學計劃執行并落實到位。比較突出的問題,就是課堂教學實施環節與教學計劃有出入,特別是學習目標的達成指向、關鍵點的教學突破,練習次數和數量上有較大的差距等。教學目標是指學習者在教學終結時應做到什么或獲取什么特定能力的一種具體明確的陳述。一堂好的體育課要有規范的教學目標,是通過教學活動后,學習者(學生)行為特征的預期變化,是對學生知識、技能、行為、態度和情感等方面學習成果及終結行為的具體描述。體育教師制定教學目標時,要認識到目標不是理論的,而是實踐的、實在的、具體的和可操作的。
2、有的教師上課“花樣”很多,但落實知識、技能、方法不夠。這樣做,有違教學規律,容易貽誤學生。我們目前的體育課堂教學就是要讓每個練習扎扎實實的練,在這些練習中學生的體質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所提高。
總之,三位老師的課都是精心設計的好課,讓我從中受益頗多,我會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不斷學習,不斷總結,爭取自己的教學可以不斷進步。
【數學研修觀課報告】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研修觀課報告03-22
數學遠程研修觀課報告03-29
遠程研修小學數學觀課報告01-19
遠程研修初中數學觀課報告06-02
初中數學遠程研修觀課報告11-20
遠程研修數學觀評課報告12-01
研修觀課報告03-18
2022小學數學遠程研修觀課報告01-21
初中數學遠程研修觀課報告12篇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