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鄉鎮共青團工作狀況調研報告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共青團調研報告(通用10篇)
在現實生活中,報告與我們的生活緊密相連,通常情況下,報告的內容含量大、篇幅較長。你所見過的報告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共青團調研報告(通用10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共青團調研報告 篇1
一、基本情況
二、表彰情況
三、近年工作情況
四、當前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根據對我市學校團建工作現狀的調查與分析,我們認為目前主要存在以下三個方面的問題。
1、團的活動形式單一,針對性不強
組織開展豐富多彩、卓有成效的活動是共青團工作的一種手段、一種載體,是學校團的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調查顯示,目前學校團組織的活動形式和內容比較單一,與學生的年齡特點形成了日趨加大的落差,團的活動沒有自己規劃,活動存在被動性、滯后性,缺乏獨創性和靈活性,不能吸引學生參加,更談不上實現活動服務和教育學生的目的。此外,由于學校團的活動時間受限而且經費主要由學校財政撥款來解決,數量十分有限,不能保證活動的次數和質量。
2、團的基礎建設有待進一步加強
雖然說新形勢下學校教育要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但是學校的領導更看重學校的教學工作,尤其看重升學率的高低,對共青團工作往往是喊的響、做的少,缺乏對共青團工作應有的認識,對團的活動不積極,對學校教師團干部的選拔和配備不重視,往往把素質高的骨干教師安排在教學一線,同時又讓教師團干部承擔沉重的教學任務和許多繁雜的事務性工作,使這些團干部不能全身心投入共青團工作,以至于共青團工作不能納入正常的學校教育教學日程。此外,很多學校教師團干部本身教學任務繁重,缺乏系統的培訓,他們對新形勢下學校共青團工作的新內容、新特點普遍缺乏認識,固守舊的工作思維和工作方法,導致對部分團內重要工作和重要活動缺乏了解,甚至不知如何開展。
3、服務團員的渠道和內容需要進一步拓寬和深化
目前我市學校團組織在服務團員學生方面還存在以下問題:首先,服務的渠道比較狹窄,教育部門、團內資源利用的比較多,而社會資源利用的比較少;其次,服務的形式比較單一,傳統的,學生主體地位不突出的服務形式比較多,而根據學生實際特點靈活創新的服務形式比較少;最后,服務的內容比較單調,鞏固學生學習知識、培養學習能力的內容比較多,而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社會適應能力的內容比較少。
五、加強和改進工作的措施的辦法
針對目前我市學校共青團工作存在的以上問題,我認為加強和改進新時期學校共青團工作要做到以下三點。
1、及時了解團員青年思想特點,加強團的活動的針對性
學校共青團的工作要適應團員青年的特點,有的放矢地開展團的活動。如針對他們思想活躍、易于接受新事物,獨立性強、樂于表現自己的特點,在活動中引入競爭機制,如公開招聘團干部、學生會干部,鼓勵學生自己成立各種興趣小組,自己設計團日活動方案,以此來培養學生的參與競爭意識、管理協作精神、團隊精神。針對目前學校中獨生子女“嬌氣”、“霸氣”的特點,堅持對新生進行軍訓,在軍訓中磨練學生意志,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堅強的意志品質。同時,要以“長才干,受教育,增見識”為原則,認真抓好社會實踐活動,為學生增強社會責任感和社會適應能力創造條件;在校期間開展多種形式的教育,以正確的輿論導向引導學生,用豐富多彩的活動陶冶學生的情操,使共青團的凝聚力相應增強。
2、加強學校團組織建設,提高團組織的凝聚力、吸引力和戰斗力
鞏固和加強學校團組織建設,建立健全學校共青團工作體系,使學校團的工作系統化、規范化,要堅持“團要管團,團要管用”的原則,抓好團干部和團員隊伍建設,全面提高團干部和團員隊伍素質。一方面,在堅持標準保證質量的前提下,進一步加大團員發展力度,加大中學尤其是初一,初二年級中發展團員的力度,不斷擴大團員隊伍,同時積極發展校園文化活動陣地的'作用,采取多種有效形式吸引青少年學生加入團組織,來提高團組織對青少年學生的吸引力,使它們積極向團組織靠攏。另一方面,要大力加強學校教師團干部隊伍建設,要建立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教師團干部選拔機制,積極鼓勵優秀青年教師充實到學校團干部隊伍中來,特別是要幫助他們解決身份編制、級別、待遇等問題,增強他們從事學校共青團工作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此外,建設一支高質量的學生骨干和學生干部隊伍也是做好學校共青團工作的保證,通過他們帶動廣大學生勤奮學習,勇于實踐,奮發成才。
3、切實把服務青年作為學校共青團工作的出發點和立足點
學校團組織要著眼于學生的成長與發展,為他們的學習、成才和精神文化需求提供實實在在的服務。一是進一步加強青年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質。學校共青團組織要建立健全和完善服務青年的機制,通過建立學生團校、學生黨校,開展心理知識講座、心理咨詢、家長聯系會、心聲交流懇談會等活動,幫助學生學習知識、掌握技能,賦予他們一個健全、完善的性格,培養他們形成健康的心理、堅韌不拔的意志、艱苦奮斗的精神,使他們具有較強的適應能力、良好的人際關系和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二是進一步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學校共青團組織要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創新校園文化的形式和內容,提升校園文化的水平和層次,打造青年文化精品,培養青年文化新人,形成青年文化產業,營造良好的育人環境,引導學生學理論、重實踐、明責任、樹理想,在學生中形成正確的輿論導向。三是進一步加強對學生會工作和學生社團工作的指導。要經常研究學生會工作,給予幫助和指導,大力支持學生會按照章程獨立自主的開展工作,強化自我服務,自己管理,自己教育功能。同時要對學校中各類學生社團組織加大指導和監督力度,引導學生社團健康發展,不斷強化學生社團的服務職能,逐步形成以團組織為主體,以學生會和學生社團為兩翼的組織網絡體系。
共青團調研報告 篇2
一、團的組織建設
在我廠團的組織建設方面,基本上能夠按照《中國航空工業第一集團公司關于進一步加強青年工作的決定》的要求進行落實。
我廠共青團組織機構設置如下:廠團委設團委書記一名、專職團委干事二名;下設基層團委1個,團總支2個,團支部22個,專職團干部1名,兼職團干部71名。
團的活動經費來源主要有兩個渠道,一是由工廠統一撥放,20xx年金額為14,000元,二是團費收繳,20xx年共計收繳總額4356.5元,上繳團市委50%,其余作為團內經費,主要用于給各支部訂閱團內刊物。在團的活動經費上沒有達到文件規定的標準的主要原因:一是由于企業經濟狀況不景氣,20xx年企業虧損額度較大。二是企業正在進行經濟體制改革,為減少工廠管理費用,把所有群團組織活動費壓縮50%。
在團干部的選拔和培養上,我們本著“高進、嚴管、優出”的原則,定期各支部進行了改選和調整。在團干部培訓上,主要分為理論培訓和實踐鍛煉兩個方面:
一是每年都舉辦團干部崗位知識培訓班、計算機知識培訓和寫作知識培訓等。
二是制定了團干部上派掛職鍛煉制度,分批組織優秀的團支部書記上派到機關進行掛職鍛煉,提高團干部的綜合能力,并將他們掛職鍛煉期間的表現情況記入檔案,上交組織部門。這既為團干部轉業拓寬了渠道,也為他們的成長創造了更多機遇。目前,已有5名團干部在掛職鍛煉后被機關留用。我們感到通過這種形式,有利于提高團干部的工作水平,調動團干部的工作積極性,促進團干部整體素質的提高。
二、青年人才培養
青工學歷情況:35周歲以下青工中共有大學生559人(其中大學本科125人,大學專科434人),占青工總數的41.97%,中專生230人,占青工總數的17.27%,技校、高中及以下學歷543人,占青工總數的40.76%。
青工技術職稱情況:初級技術職稱276人,占企業初級技術職稱職工總數的41.07%,中級技術職稱82人,占企業中級技術職稱職工總數的13.49%。
在我廠的青工培訓工作中,“青年職工導師帶徒”活動是一直以來開展較好的一項名牌工程。通過幾年來的實踐,導師帶徒活動在我廠已經建立了較為健全的活動機制和規范的管理制度以及完善的'活動保障體系。同時,工作中我們還把“導師帶徒”活動逐漸納入到了企業行為,使此項活動成為了企業培養青年技術人才和各重要崗位接班人的一個重要手段。
工廠勞資、人教、技術處等相關部門均介入活動的管理與考核,并根據實際情況,制定下發了相應的《導師帶徒活動考核標準》、《導師帶徒活動各部門工作職責》和《工廠、車間、團支部三級導師帶徒活動考核制度》等,做到每月檢查、按季考核,定期評比,年度表彰。形成了科學的多元化管理的立體格局。工廠在處于“經濟欠發達”的情況下,依然撥出專項資金,用于此項活動。
每季給考核合格的師傅發放津貼,每年年底對表現突出的師傅進行一次性表彰獎勵。在每屆活動結束后,我們要單獨對此項活動進行總結,并對評出的優秀師徒和活動最佳組織單位進行表彰。
去年7月份,我廠第二屆青年職工導師帶徒活動已經圓滿結束,并正式啟動第三屆青年職工導師帶徒活動。在第三屆導師帶徒活動中,我們總結了以往的活動經驗,在活動的內容和形式上進行了改進。我們打破以往“一助一”的活動形式,采取“優優結合”的方法,以青年技術人員拜老工程學藝、一專多能多面手學藝和重要崗位一師一徒學藝三種形式,把技術基礎好、上進心強、有培養價值的青工同掌握絕技絕活的老師傅或高級技術人員結成對子,努力為工廠培養高、新、尖青年技術人才,以進一步適應工廠改革與發展的需要。在人才競爭較為激烈的今天,通過這種形式的活動,極大調動了老師傅“傳、幫、帶”和青年職工學習技術的積極性,縮短了工廠“高、新、尖”技術人才的培養進程。
幾年來,全廠參加“導師帶徒”活動的青工已達200余名,有31名青年徒弟被評為省、市、廠級“青年崗位能手”,其他參加前幾屆“導師帶徒”活動的青工現已成長為各車間的生產骨干、技術能手,在各個關鍵崗位上挑起了技術大梁,為工廠的改革與發展積累了人才后勁,提高了企業的競爭能力。
三、圍繞工廠中心工作發揮作用情況
青年創新創效活動是我廠一直以來開展較好、各級黨政領導非常認可的一項團內重點活動。廠團委把此項活動作為切入工廠中心工作,在企業改革與發展中更好地發揮團組織建功育人作用的一項主線活動來抓。對于如何開展創新創效活動,我們感到:創新創效活動---創新是手段、載體,創效是目的、結果,也是落腳點。
開展創新創效活動就是要通過各種活動載體來激發青工的創新精神,提高創新能力,使青工在本職崗位上,在科技、管理、服務等領域,圍繞企業中心工作不斷開拓創新,用創新成果來不斷促進企業經濟效益的提高。
自創新創效活動開展以來,全廠共有1275名青工參加了活動,占全廠青工總數的95.72%,通過創新創效活動有579名青工技術等級有所提高,占企業青工總數的43.47%。
四、思想教育工作開展情況
由于軍隊企業戰略調整和移交等因素,加之企業目前經濟狀況十分嚴峻,青工隊伍思想非常活躍。一些青年的價值觀發生了變化,覺得為航空事業做多少貢獻是次要的,能拿多少工資才是體現自己價值。部分青工開始與其他企業攀比,覺得自己付出多收入少。還有一些學歷較高的青工覺得離開軍工企業可能會有更多機會,會大有作為。
針對這種情況,工廠團組織認真把握青年思想脈搏,不定期對青工開展各種形勢任務教育,使青工明確企業與職工唇齒相依的關系和“唇忘齒寒”的道理。各基層團組織也認真了解掌握本單位青工的思想動態,對思想波動較大的青工,采取包保的形勢加強思想教育。
我們還以“三愛一創”(愛廠、愛崗、愛產品,創一流工作業績)為主要內容,開展了“工廠的發展與青年人的責任”、“工廠有困難,我們怎么辦”等大討論活動,以“三次創業中的航修青工”、“五四精神----我心中的一面旗幟”為主題的系列征文活動,舉辦了“讓青春在基地建設中閃光”和 “青春.理想.藍天”等大型主題演講比賽。通過這些活動,使青年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思想,振奮了精神,堅定了立足平凡崗位實現自身價值的信念,促進了青工隊伍的穩定。
同時,我們積極培養、選樹青年中的先進典型,用他們先進的事跡激勵鼓舞青年。我們感到,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我們把典型激勵、典型引路,作為了加強青工思想教育的一個有效手段。我們建立了青年人才庫和典型培養檔案,以團內選樹,黨團組織共同培養的形式,努力為典型的成長創造各種有利條件,提供各種展示才能的舞臺,以此來帶動鼓舞全廠團員青年,在企業改革與發展中建功成才。
五、以作為求地位,以創新求發展
近幾年來,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和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環境的不斷變化,我廠共青團工作的方式、方法以及側重的內容都在努力改進,以適應新形勢的需要。
在工作中,我們感到團組織開展的各種活動只有不斷創新形式才能更符合青年特點,適合企業發展的需要,只有不斷完善機制才能使活動健康持續的發展。在創新活動形式方面應當說對于企業團組織來說是一個無止境的課題。去年以來,我們在改進活動形式上,總體思路是由圍繞、配合向切入、參與轉變。我們感到總是停留在圍繞、配合上,力度是不夠的,作用是不明顯的。
什么是切入、參與,也就是把團的活動直接溶于工廠生產經營、各項管理中去。我們開展的一些大項活動都是直接參與企業生產經營的,效果也是比較明顯的。比如我們開展的“青年質量百分達標”活動,對每名團員質量進行量化考核,每月按項打分,首位獎勵末尾罰款,并且張榜公布。以前團的活動只有獎勵,沒有罰款,因為罰款要介入行政手段。但現在已正常運做起來后,在基層反響較好,也得的了團員青年和各級領導的認可。
目前,我們感到在以下幾方面還存在差距和不足:
一是在團的經費來源上需進一步拓寬思路。
二是在企業轉折時期,青工思想教育工作需進一步加大深度,要在教育的實效性上下功夫。
共青團調研報告 篇3
把農村社區作為發揮共青團組織作用的新陣地,必將成為新形勢下共青團工作的新課題。因此,進一步加強農村社區共青團組織的建設、推進農村社區共青團工作,探索并逐步形成適應農村社區建設和發展需要的共青團工作運行體制和管理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團縣委通過問卷調查和走訪的方式,對我縣個鄉鎮的共青團工作進行調研,經過分析和歸納,進一步掌握了全縣農村社區共青團工作的基本現狀,并在此基礎上努力探索適合我縣農村社區共青團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
一、我縣農村社區共青團工作現狀
(一)組織概況
截止到XX年年底,全縣個鄉鎮應建團支部個,已建團支部個,建團率為xx%。
(二)團員青年概況
截止到XX年年底,全縣個鄉鎮14-35周歲青年名。其中:14-28周歲青年名,共青團員名,團青比例為%。其中14-28周歲團員名,29周歲以上團員名;女團員名;少數民族團員名;團員年度團籍注冊名,注冊率為31.8%。
(三)團干部概況
截止到XX年年底,全縣鄉鎮共個村,實際配備團支部書記名,配備率為100%。
(四)農村社區共青團工作狀況
1、通過舉辦不同形式的主題教育活動,全面提高青少年素質,促進青少年成長、成才。各農村社區以重要紀念日和重大活動為契機,組織開展一系列主題鮮明的思想教育活動,推進農村社區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
2、通過開展各種形式的社會公益活動,增強團員青年的社會責任感。一是扎實推進青年志愿者行動。各農村社區根據本轄區的實際情況,利用社區青年志愿者資源,開展了形式多樣的志愿活動。二是增強服務、扶助、維權的工作意識,積極扶助貧困家庭和弱勢群體。
3、針對團員青年特點,開展內容豐富的文體活動。活動是農村社區共青團工作的生命線,有效的文娛活動可以提高青少年參與共青團工作的積極性,推動農村社區共青團工作的開展。按照青年樂于參與、便于參與的原則,開展文藝演出,體育競賽、青年交友等豐富多彩、健康向上的群眾性文化活動,營造和諧文化氛圍。
二、我縣農村社區共青團工作面臨的主要問題
1、村級團組織的設置滯后。從表面上看,我縣村級團組織建團率高達100%,與行政區劃、黨組織設置一一對應,最大限度地保證了團的工作網絡在農村的覆蓋面。但在調研中我們發現,在計劃經濟條件下起到積極作用的這種設置方式,在農村市場經濟運行逐步完善的過程中受到了極大的沖擊和挑戰。目前,職業結構的調整,使勞動力資源尤其是農村青壯年根據市場要求大規模、跨區域流動,并明顯地向非農方向傾斜;產權結構的調整,使農村產權日益清晰化,多元的所有制結構和不同經濟主體的出現,產權結構由單一的集體所有制結構向以集體所有制為主導,多種經濟并存的方向發展。由農村產業結構調整所引發的這些變革無疑要求我們對團組織的設置進行調整。目前,我縣1/5的村團支部團員數在10人以下,規模偏小,團組織形同虛設,發揮不了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團組織的自身形象;有的基層團組織費了九年二虎之力對本組織內的團員進行重新登記,一眨眼功夫,登記名冊變成廢紙,不時有名無人,就是有人無名等等,正是因為沒有對傳統的組織設置進行調整,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農村團的基層組織的吸引力、凝聚力大打折扣。
2、農村團組織工作力量薄弱。農村團組織工作力量薄弱,主要表現為:一是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鄉鎮團組織的工作領域不斷擴大,工作任務、工作對象不斷增多,但目前鄉鎮只配備一名專職或兼職團干部,鄉鎮團委委員多是兼職,鄉鎮團的委員會的作用沒有得到很好發揮,團組織的工作載體較少,團組織可以調動和利用的各類資源比較有限,鄉鎮團委在農村團的工作中所處的基礎地位,以及鄉鎮團的工作面臨的形勢很不適應;二是農村基層團干部素質不高,缺乏獨立思考問題的積極性和能力。農村基層團干部報酬偏低,在農村各“大員”中為最低,難以調動其工作積極性。為提高農村團干部的報酬,在村級組織換屆中,也曾經提出村“兩委”委員、村團支部書記等“多位一體”配置的思路,部分行政村也爭取實現了這一思路,由村黨支部副書記或年輕的村“兩委”委員兼任村團干部,但同時出現了兼職團干部由于兼職過多沒有更多時間、更多精力投入團工作的情況;三是團的活動經費難以籌措,長期以來,基層團組織缺乏活動經費,是基層團組織難以正常開展活動的主要原因之一,一些農村團支部由于缺少工作經費,一年難以召開幾次團員會議,更談不上執行“三會二制一課”制度,造成團員青年無法在團組織中受到教育、培養,團組織的先進性難以體現。
3、團員青年流出、流入頻繁,導致團員隊伍管理難度大。調查發現,農村團員流出嚴重,發展團員困難等問題。隨著改革不斷深入,農村人員流動性日益增強。一方面大批農村青年特別是有一定文化和專長的團員青年離土棄農,外出打工,留在家里的已是寥寥無幾,且大多數素質差,能力弱,不思上進。另一方面,隨著鄉鎮新經濟組織的增多,大批外來務工人員進入本地,但這些青年缺少團組織理念,不及時接轉團組織關系,出現了大批“隱性團員”。
三、充分發揮共青團組織在農村社區建設中的積極作用
(一)積極推進“黨建帶團建”工作,切實抓好社區團組織建設。基層團組織建設,必須遵循以黨建促進團建的原則。
一是要經常與社區黨組織加強聯系,溝通情況,及時匯報工作,積極爭取黨組織的領導、支持和幫助,把社區團的建設納入到黨的建設體系之中,一同研究,一同部署,一同考核,不斷增加團組織的吸引力和戰斗力,從而進一步推動黨團建設配套聯動、相互促進、共同發展。
二是加強高素質農村社區工作者隊伍建設。社區青年事務管理工作的關鍵在于工作人員素質的高低,目前,缺乏高素質社區人才是制約青年工作發展的重要因素,通過引進高素質的青年管理人才,即青年工作者和社工人員專門從事農村社區青年工作,加強業務培訓,切實提高農村社區團組織的服務能力水平。
三是探索完善農村社區團組織網絡,建立“社區共青團和青年工作聯席會議”制度。社區團建工作的開展需要有一個良好的共建局面,通過整合農村社區各種社會資源,發揮各單位、各部門包括新經濟組織的作用打包推出一批精品活動,不啻為一種很好的形式。“社區共青團和青年工作聯席會議”制度是聯合同一轄區內的團組織,擴大共青團工作覆蓋面,凝聚團員青年力量,營造共青團工作良好社會氛圍,探索團的工作重心下移的新途徑。例如:積極與社區新經濟組織進行聯合,通過為他們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和幫助,共同打造活動,充分發揮優勢,形成合作共贏的局面。通過聯席會議制度,聯合一切可以聯合的積極因素,解決社區團建工作在人力、經費、活動場所等方面存在的實際困難,形成良好的社區氛圍,促使社區共青團工作不斷發展,加快和諧農村社區的建設步伐。
(二)加強思想建設,不斷提高廣大農村社區團員青年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水平。團員隊伍是黨員隊伍的后備力量,是發展壯大黨員隊伍的重要基礎。共青團工作思想教育是核心,育人是根本,牢牢把握這一點對開展好農村社區共青團工作至關重要。利用各種青少年教育基地以及歷史文化遺產,增強青少年的歷史使命感;通過開展教育、科技等文化活動,提高青少年的個人素質;通過開展環保、捐款等志愿活動,加強青少年的社會責任意識;通過開展有農村社區特色的文化活動,培養社區青少年的社區意識,形成社區向心力等。各級團組織要綜合運用多種形式吸引他們,使他們在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實現自己人生價值的同時,逐漸對街道社區產生認同感、歸屬感,逐步樹立社會責任感,同時注意在他們之中培養、發掘典型,帶動更多的團員青年參與到農村社區共青團工作中來。
(三)積極探索服務青年創業成才的新途徑,挖掘共青團組織服務青年的有效途徑。推動經濟持續、健康和快速的發展,是當今社會發展的中心,共青團組織應始終服從和服務于經濟建設這個中心,引導和帶領廣大團員青年堅定信念,開拓創新,積極投身于市場經濟建設中,在實踐中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一是在農村社區青年中廣泛開展職業培訓、技能訓練和現代化素質培訓,加快青年農民順利向二、三產業轉移,同時注重把培訓與解決農村青年就業相結合,依托鄉鎮農村青年培訓就業指導站,提供就業信息,擴展就業渠道,推薦青年就業。二是共青團組織根據自身聯系面廣的特點,與各種經濟組織建立聯系,并努力推薦優秀的團員青年到各種經濟組織中工作,使團組織真正能把團員青年和經濟建設之間搭建起聯系的橋梁,這樣才能真正實現團組織在團員青年中的生命力。
(四)要以投身農村社區的服務和管理為抓手,努力在提升農村新社區建設水平上發揮共青團的作用。社區志愿者隊伍是參與社區管理和社區服務的重要補充力量,目前,農村社區工作人員人手普遍偏少,各種工作應接不暇,特別是社區公共事務和社區服務工作人才奇缺,建立農村社區志愿者工作隊伍是社區工作的重要內容。青年志愿者隊伍是共青團組織的一支重要的社會力量,在各種場合發揮了重要作用,特別是大型活動方向已經成了一個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各級團組織要建立各類專業志愿者隊伍,把那些熱心公益,有一定能力和特長的社區軍民組織起來,服務社區。鼓勵和引導縣鄉醫務人員、教師、文化體育工作者、農業科技人員等深入農村社區開展志愿服務,擔當起社區公共服務職責。組織動員大中專畢業生假期到村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并加強對他們的培訓,幫助農村社區建立一支結構合理、素質較好的農村社區志愿者工作隊伍。
共青團調研報告 篇4
一、基層團組織存在的問題
(一)共青團組織戰斗力薄弱
xx年1月份對xx、xx、xx三家電廠進行青年工作調查和團員檔案統計,由于近年未新進年輕員工,因此三家電廠28歲以下的團員青年總數不足100人,人員年齡結構老化,極大影響了基層共青團組織活動的正常開展,團組織的職能難以有效發揮。
(二)共青團的工作內容單一
基層團組織沒有團組織活動專項經費,全年整體活動安排沒有目標計劃,導致只能完成公司團委的指派性活動和搞一些臨時性、小型化的活動,存在盲目性、被動性、滯后性而缺乏獨創性和靈活性。這種團內活動的單一化和團員青年價值取向的多元化形成一定落差,團組織活動不能有效吸引青年參加。
(三)共青團的工作環境未能改善
在基層中普遍存在著共青團工作“說起來重要、干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的現象,共青團工作被重視程度有所下降,缺少必要的活動經費和場所,導致共青團工作的正常開展受到影響。
(四)共青團的干部隊伍下滑
基層團干部由專職向兼職化發展。三家電廠的團干部年齡均超過35歲,并且身兼數職,工作精力相對分散,做團工作全憑個人主動和平時的奉獻。有的團干想做一些事情,而苦于對團工作無法投入必要的時間和精力,使工作處于停滯狀態;有的團干因業務工作繁忙將團工作停留于表面,工作缺少主觀能動性,拔一拔,動一動,不拔不動。另一方面,團組織吸納優秀人才的機制尚未建立,共青團作為“人才庫”、“后備軍”的優勢弱化,優秀人才不愿進入團干部的行列,而在崗位的團干部也不安心,輕視團的崗位,注重生產技術工作。
二、做好基層共青團工作的`途徑
(一)加強組織建設,提高凝聚力和戰斗力
要牢固樹立基層第一和為基層服務的思想,切實加強對基層工作的指導,要按照有利于黨組織對共青團工作的領導,有利于團組織在三個文明建設中發揮作用,有利于團組織服務青年成長成才的原則,尊重基層的首創精神,鼓勵基層團組織在實踐中探索加強自身建設的新途徑,克服我公司團組織老齡化的缺點,增強積極性,把團的基層組織建設成具有凝聚力和戰斗力的堅強集體。
加強對基層團組織完成目標任務的檢查力度,從各自的企業特點和實際出發,積極爭取活動經費,開展豐富多彩、富有成效的工作和活動,把黨的要求和團的任務變成團員青年的實際行動,充分發揮團結教育青年的作用,真正成為共青團發揮戰斗力的基矗。
(二)加強黨建帶團建
團組織應緊密配合黨支部工作的部署,主動向同級黨組織匯報工作,使黨組織了解團組織,及時給團組織指路子,壓擔子,使黨組織將團組織建設納入議事日程,納入黨的基層建設總體規劃,積極爭取黨委相關部門的重視和支持,通過出臺黨建帶團建相關政策文件、聯合督導檢查等措施,加強和改進對黨建帶團建工作的領導,使黨建和團建緊密結合。基層團組織應號召團員青年圍繞本級黨組織的工作中心,努力成為黨的工作突擊隊,充分發揮助手和后備軍作用,使共青團工作深入到企業工作的每一個細胞中。
(三)加強教育培訓,促進共青團工作可持續發展
1.努力培養與建設一支高素質的共青團干部隊伍。團干部是團員青年的組織者和領導者,其思想政治素質、工作作風、工作能力及言行舉止將直接影響團的工作質量。基層團干隊伍建設首先應抓好團干部的選拔工作,把優秀人才選拔到領導崗位;其次是抓好團干部培訓工作,要一如既往地堅持抓好政治立嘗理想信念教育,提高知識素養;再次還要切實注重讓團干部通過合理兼職這個有效途徑來提高綜合素質向復合型人才轉變,使團干部的素質技能、工作方法、工作效率能夠適應新形勢多功能的要求,適應公司改革需要。同時建立團干部崗位責任制,實行目標管理,嚴格考核獎懲。
2.加強團員隊伍建設。切實加強對團員的培養和教育,提高廣大團員的思想政治素質,增強團員的光榮感和發揮模范作用的自覺性,使團員保持先進性,號召團員青年成才立業,為企業的生存發展貢獻自己的聰明才智,為企業的興衰而思考,為企業的效益而擔憂,獻策獻力,多作貢獻。
共青團調研報告 篇5
如何在新形勢下更好地發揮團組織的作用,如何找準青年工作的切入點,準確把握共青團發展的新趨勢,使共青團事業蓬勃發展,是擺在共青團工作者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
一、我公司共青團工作的現狀及問題
(一)團員數量萎縮。由于近幾年企業很少招工進入,實行產業結構調整,單位重組、下崗分流等因素致使大量團員流失社會,再加上到年齡離團等因素的影響,使得國有企業團員數量大大減少。現有團員20人,14至28周歲青年21人。
(二)團干部隊伍下滑。機構改革中的“人員分流”導致原有的專職團干部大為縮減。大部分團干部身兼多職使工作精力相對分散,積極性相對減弱,團的干部全部是兼職。個別團干部因工作繁忙團的工作停滯于表面,輕視團的崗位,注重業務工作。
(三)團的工作內容單一。由于各種主客觀因素的影響,過去那種傳統“集團軍式”的組織團員青年離開工作崗位開展大型的,集中性的活動已不適應;團組織一年工作沒有自己規劃,只搞一些臨時性,小型化的活動,存在盲目性、被動性、滯后性而缺乏靈活性和獨創性;使團組織逐漸失去舞臺,失去用武之地。
(四)團的.組織建設弱化。隨著企業團組織的地位和作用不斷下降,把團組織作為精簡對象,合并到行政機構辦公室,團的組織機構設置簡化,對團員青年越來越缺乏吸引力。團員青年從團意識淡薄,對團的活動漠不關心,甚至不按時交納團費,入團無用思想嚴重,基層部分團組織成為有名無實的“空殼支部”。
(五)團員青年的思想多變。從2008年下半年起,美國金融危機引發全球經濟增速放緩,各國經濟都不同程度受到影響。我國作為經濟大國與世界經濟早已接軌,因此也不可避免地受到金融風暴的影響。國內煤炭企業從去年10月份開始受到極大沖擊,煤炭庫存積壓,價格飛速下滑,市場需求銳減。我們公司也出現了極大困難,企業經營面臨前所未有的困境:煤炭市場需求減少,庫存成本與銷售價格形成倒掛,資金嚴重不足,企業出現嚴重虧損,職工收入也受到了威脅等等。這在不同程度上影響了企業青年的思想和思維方式,不甘于奉獻、不甘于這點收入,企業青年出現情緒低落現象。
二、探索共青團工作新思路與對策
(一)牢固樹立服從、服務于企業經濟建設的指導思想。
一是以提高經濟效益為主攻方向。要根據不同時期企業在生產、經營管理、創新創效等工作的側重點,把企業黨政的工作中心作為工作中心,把企業的急難險重任務作為工作重點,在上質量、降消耗等影響效益的關鍵環節上找題目、出點子。
二是引導公司青年積極參與企業經濟建設。團組織要大力開展“青年文明號”、“青年崗位能手”等活動,充分發揮企業青年的智力、體力和群體優勢,與此同時,要廣泛開展諸如公司青年技術比武、崗位練兵、爭當優秀青年員工及爭先創優大賽等為企業的生產和發展建功立業。
三是團的工作要圍繞企業改革的大方向開展工作。團組織一定要采取多種形式進行正確引導,統一青工思想,凝聚青工力量,團結和帶領青年員工圍繞企業的生存和發展、改革和創新開展工作。
(二)轉變思維方式,創先爭優,積極探索適應新形勢的工作方法。
一是采取有效措施,不斷壯大團青隊伍。為解決企業中團青減少,團組織萎縮的狀況,共青團組織必須把工作對象擴大到28至35歲青年,把這部分人納入到團組織工作的范圍。對28至35周歲的青年,除團員的權利和義務外,給予與28周歲以下青年
相同的待遇。特別是在服務其成長成才方面要給予重點考慮。同時,要切實加強對下崗分流團員的團組織關系轉接,團員檔案保管等方面的管理,并向他們提供必要的就業服務信息,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困難,增強團組織的凝聚力和號召力。
二是把好團干部的入口關,加強其自身建設。企業改革,客觀形勢要求把一批真正熱愛共青團事業,具有奉獻精神,創新精神,在工作中有所作為的優秀人才選拔到團的領導崗位上來,新形式下要求團干部是一個思想過硬、業務精通、懂生產、會管理“一專多能”的人才,不僅要干好本職工作而且要把所兼職的工作業務,作改革的擁護者和先鋒。
三是創新工作內容。圍繞青年需求拓展。企業團組織要保持增強對青工的感召力和向心力,必須在圍繞為青年服務上做文章。團組織要利用組織優勢和政治地位,及時向黨政領導和有關部門反映團員青年的合理要求,真正成為團青的“知心人”和“代言人”,以此來影響和帶動青年。同時要積極取得領導的支持,努力為青年提供具體、有形的幫助,為青年成長成才服務,一方面通過舉辦崗位培訓、知識講座等形式拓展青年視野、完善知識結構,提高綜合素質,另一方面通過引導青年立足崗位做貢獻,努力創造一流工作業績,以此展示青年、鍛煉青年、發現青年人才,最終向黨組織推薦優秀青年,贏得青年的信賴和擁護,從而增強團組織的戰斗力和凝聚力。
四是拓展活動渠道,延伸工作手臂。團組織要有活力就必須有活動。團的活動不能再走老路,單純地搞“說唱蹦跳、歌舞旅游”那一套,而應圍繞企業扭虧增效這一中心,創造性地開展活動,團干部要樹立品牌意識和宣傳意識,結合實際,精心設計開展精品活動,打響品牌。并及時向有關領導和社會各界宣傳自己的“拳頭”工作和品牌活動,取得他們的重視和支持。同時團的活動模式實現由原來“八小時以內滲透,向八小時以外延伸”,要變大規模集中活動為小型分散活動;變占用工作時間為充分利用空閑時間,變團組織唱獨角戲為借臺唱戲,借助社會各部門的力量來推動共青團活動的開展。活動中團組織要發揚風格,有甘當配角的精神,把在活動中取得的榮譽多讓給企業的各職能部門,這樣才能取得與部門之間長期配合。長此一往,企業共青團工作將形成一種共同參與各顯其能,齊抓共管的好局面,必將推動企業共青團工作的健康發展。
作為企業共青團工作者,要始終秉持我是一切的根源的積極樂觀精神,選擇務實肯干、刻苦鉆研的人生坐標,時刻保持一種面向大海、春暖花開的樂觀情懷,做到得志時不長傲氣,失意時忍得住火氣,順境時經得起掌聲,逆境時耐得住寂寞,不論遇到怎樣的困難每天都開開心心,享受工作,服務青年,堅定信念,把企業共青團工作做的更好。
共青團調研報告 篇6
為了使上級團委更好的了解xx鎮團委的工作現狀,也為了進一步開展好xx鎮團的工作。我們在xx鎮進行了深入細致的調查。本次調查共走訪了30位青年,6位老人,xxx名村干部,以及本鎮綠色人參協會、食用菌產銷協會、中草藥種植基地的相關負責人等,歷時半年完成。
一、基本情況
xx鎮共有xxx人,其中青年xxx人,團員人數xxx人,男性為xxx人,女性為xxx人。14—28周歲青年人數為xxx人,29—35周歲青年人數為xxx人。團員占14—28歲青年人數的9。
xx鎮團委共下設xxx個團支部,包括xxx個機關團支部,xxx個村團支部,xxx個小學團支部,xxx個衛生院團支部。在職青年為xxx人,其中28歲以下青年為xxx人,全為共青團員。
團支書平均年齡在28歲以上,團支書50在村委任職。
xx鎮占地面積xx863公頃,全鎮以人參種植為經濟支柱,95以上住戶的以種植人參為生,近年來有30以上的村民到外地發展參業,其中青年人占50以上。北崗鎮的經濟經濟狀況在全縣農村屬于中游水平。
二、團委工作的基本特點
1、團員及青年流動較快。
xx鎮因全鎮皆以種植人參為主,近年來很多村民又多往外地發展參業,青年們做為主要勞動力,紛紛涌向延吉、安圖、黑龍江等地,而本鎮青年們多忙于山上的參地農活,人員組織較不方便。
2、實際團員數流失嚴重
1)由于外出種參及務工人員的流動性大,不好管理和掌握,致使團員數量減少。
2)歷年來團關系管理不規范,學生團員到了社會后,雖然團關系由學校團委轉交到鎮團委,但因入團手續填寫不夠詳細,難以劃分所屬團支部,導致團組織與一部分團員失去聯系。
3)各單位,團員們在工作調動時,多數未能及時轉交團關系,造成了團關系管理混亂,給各支部團費收繳及組織生活方面的形成了一定障礙。
4)近年來由于機構改革,像郵政局,信用社等單位上掛到縣,團組織也隨之上掛,但由于工作地點仍在本鎮,管理較為不便,團員管理松散甚至處于無組織狀態。
由于以上原因,導致鎮團委實際團員人數與在冊團員人數相差懸殊。
3、農村團干部兼職、大齡化、無薪情況嚴重
通過對xx鎮十個團支部情況的調查來看,農村干部由于受職教和經費等因素的制約,有95以上均為兼職,多數團干部身兼團委、婦聯、報帳員等工作,其中70以上的團干部超過三十歲。雖然身兼數職,但報酬并未相應增加,特別是團干部的報酬并無正式規定,幾乎等于無報酬,而且團干部年紀較大,家庭負擔較重,精力多放在家務上,沒有精力多與青年人做接觸,難以把握當前青年人的思想脈搏。
4、農村青年“重經濟輕思想”情況嚴重
現在多數青年都非常關心農村經濟發展,同進更看重自己的發展機會和發家致富的本領。對社會制安、社會保障等問題也都給了一定的關心,但對不能帶來經濟效益的公益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極低。
三、存在問題
1、基層組織建設亟需加強
近年來農村團的工作弱化等大環境的影響,直接影響了團支部在農村工作中的地位和形象,而且基層團干部年齡偏大,兼職又多,其作用也就不能充份發揮,基層團組織日漸萎,多數處于松散癱瘓狀態,有事臨時組織,無事各自散去現象普遍存在。團支部是共青團組織的基層單位,是團的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是聯系青年的橋梁和紐帶,要想搞活團的工作,必需加強基層團組織建設。
2、干部隊伍亟需培訓
團干部是共青團工作的貫徹和執行者,其素質和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團的工作水平。團員干部素質參差不齊,缺乏必要的團務知識,與時代發展脫節,缺乏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沒有良好的服務態度,必然導致在青年人中沒有號召力和影響力,沒辦法更好的團結和幫助廣大青年。因此必須盡快的完善團的培訓機制,加大團干部的培訓力度,提高廣大基層團干部的`修養與工作能力。
3、團員管理亟需規范
隨著新形勢的發展,流動團員人數地增加,團員管理難度增大,再加上對團員的進出管理不嚴,操作規程不夠規范致使農村團員數量銳減,而部分農村團組織對此極沒有深刻認識,單純的只為了擴大團員隊伍,放寬對團員入團的審核,使很多不夠資格的青年也進入到團員隊伍,不僅打擊了優秀青年向團組織靠近的積極性,更失去了共青團所代表的先進意義,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團組織在農村的影響力和號召力。必須進一步規范嚴格團員管理辦法,抓緊抓嚴團員入團審批手續使共青團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代表光榮與先進的青年組織。北崗鎮團委已經著手進行了團員檔案管理與交接的規范工作,但是把嚴入團審批手續方面還需要中學團委和上級團委的重視與配合。
共青團調研報告 篇7
企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支柱。國有企業是國有經濟發揮主導作用的主力軍,是促進國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的重要力量,是鞏固我國社會主義制度和我們黨執政地位的重要經濟基礎。目前企業青工人數占企業職工總數的50%以上,是推動企業改革發展的寶貴人力資源。進一步加強和改進企業共青團工作,使之緊緊圍繞黨政中心工作、圍繞企業改革發展穩定大局展開,科學教育青年、正確引導青年、熱誠服務青年,把青年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充分調動起來,對于深化企業改革、促進企業發展、維護企業穩定具有重要的意義。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與深入,目前企業共青團工作根據所有制性質主要劃分為公有制企業共青團工作和非公有制企業共青團工作兩種模式。
“強化” 三個方面:
一、強化組織體系建設。
通過20xx年下半年由共青團xx市委組織開展的“xx市十佳(先進)企業團委”評選表彰活動,可以清楚的看到目前大部分公有制企業共青團組織由于這樣或那樣的問題普遍存在班子超期任職、人員超齡任職、團員隊伍萎縮等實際問題。強化共青團組織體系建設就成為提高與改進公有制企業共青團工作的基礎與關鍵。
強化共青團組織體系建設主要包括:
1、強化企業團委領導集體建設。加強對企業團委班子的建設與管理,即嚴格按照團章的要求,在同級黨委的領導下按時換屆,并通過換屆把擁有良好群眾基礎、較高工作能力的有責任心、使命感的優秀青年選拔到團委班子中。在選拔企業團委領導班子的時候,要始終堅持“小而精”和有利于共青團事業發展的原則;要積極吸收符合團章要求的其他職能部門的負責同志作為企業團委班子的成員或顧問,要積極聘請關心共青團事業、分管共青團工作的黨政領導作為企業團委班子職能決策時的顧問;要積極邀請一線青工作為企業團委班子職能執行的監督員。使企業團委真正成為黨政聯系青工的橋梁、青工素質提高的平臺以及青工權益維護的先鋒。
在不具備成立團組織條件的企業,可以以38周歲以下青年人為主,成立青年工作委員會,代行共青團組織職能。
2、強化企業團委工作職能轉變。隨著社會的不斷前進與變革,青工的思想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對于生活、學習、工作等方面的要求也隨之改變。這就要求企業團委要從過去行使要求青工做什么、怎么做的單一工作職能進而向能為青工提供什么幫助、解決什么問題的多元化、人性化的工作職能進行轉變,這種轉變也是新的時期、新的條件,對企業團委工作提出的新的要求與新的任務。
3、強化企業團委工作思路轉變。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的一切行為都必須圍繞如何為社會創造更大的經濟效益而開展。作為企業的一個組成部分,企業團委也要積極調整工作思路,通過圍繞本企業的特點設計、開展符合青工實際需要的活動,寓教于樂。既提高了本企業青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又增強了青工對企業的榮譽感和使命感;既促進了本企業青工的業務技能的提高,又在青工群體內形成比學趕幫的良好氛圍;既形成了所在企業內部青工文化,又向社會展示了企業的'形象。
4、強化企業團組織隊伍建設。一個組織是否能夠運行良好,既取決于決策者的能力,同樣也取決于隊伍的整體狀態與素質。企業團委要切實完善與加強所屬二級團組織的建設:做到有團員的地方,必須有一級團的組織相對應;做到按照配備企業團委班子的要求與模式來配備企業團委所屬二級團組織;做到工作思路、工作方向、工作方式的統一與連續。企業團委要積極組織開展青工政治理論與業務理論學習,從思想上、技能上提高所在企業青工隊伍的素質。
對于建立團組織確有難度的部門,企業團委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設立下屬的青年工作委員會,代行二級共青團組織的職能。
二、強化宣教體系建設。
企業共青團組織工作能否順利開展并取得預想效果,除了有強有力的組織體系保障,還必須有強有力的宣傳、教育體系為之配套。企業共青團組織的宣傳、教育體系建設具體分為:
1、思想學習。企業團組織要充分利用不久前在全團范圍內開展的團員意識主題教育活動的有利時機,發揮“三會兩課”等學習的平臺的作用,使所在企業青工掌握黨史、團史;要充分利用市場經濟瞬息萬變的特點,利用網絡、板報等載體,使所在企業青工掌握廠情、市情,了解省情、國情。根據所在企業特點,適時舉辦知識競賽、有獎測試等形式檢驗所在企業青工的理論水平,并根據結果有針對性的設計后續工作與活動。
2、業務學習。企業作為一個以為社會創造經濟效益為主要工作職責的群體,其員工的業務、技能水平的高低就決定企業的生存與發展的命運。企業團組織要始終把提高所在企業青工業務、技能水平放在宣教體系建設的主要位置上。以青年文明號創建、青年崗位能手表彰、青年科技創新獎評選等為載體,以“青工技能振興計劃”為出發點,以“導師帶徒計劃”為入手點,在企業青工中大力開展技能培訓、技能比武等活動。
3、典型培養。要積極爭取黨政領導的支持,通過開展評先評優活動,從所在企業青工中發現突出青年人才,并積極向黨政領導和上一級共青團組織推薦。同時要發揮青年文明號掛牌儀式、青年崗位能手表彰大會、青年科技創新獎頒獎儀式等集中性宣教載體,向廣大青工進行宣傳,以期達到比學趕幫的良好氛圍。
三、強化服務體系建設。
服務青年是共青團組織永恒的職責。不同的歷史時期對于服務青年有著不同的定義。在新時期下,服務青年應當包括:
1、在學習上,企業團組織要圍繞青工的發展提供服務。通過舉辦職業資格培訓班等形式,努力為青工在專業技能方面發展提供服務;通過與高校或專業技術類院校合作,開辦專業技術學歷教育,努力為青工在完善知識結構上提供服務;通過組織優秀青工參與“青工技能振興計劃”,努力為青工在提升技術等級上提供服務。
2、在工作上,企業團組織要根據企業實際情況,從優秀青工中選擇典型向黨政領導積極推薦,并努力實現青工在工作待遇上的轉變;企業團組織要積極傾聽一線青工的建議與要求,積極爭取各方面的支持與配合,為青工營造一個安全、舒適的工作環境;企業團組織要深入一線,調動青工的技術改造熱情,并形成合理化建議向黨政領導反饋。
3、在榮譽上,企業團組織要積極吸收優秀青工加入到共青團組織中,并發揮“推優入黨”的組織優勢,將有突出貢獻的團員青年推薦入黨;企業團組織還要發揮共青團體系自有的表彰制度,有針對性、代表性的授予優秀青工榮譽。
4、在生活上,企業團組織要結合本企業青工特點,以開展鵲橋會等活動,為青年男女牽線搭橋,解決青工的后顧之憂;以積極向黨政領導爭取福利政策等形式,提高一線青工的生活質量;以開展各類體育活動、舉行定期或不定期醫療服務等形式,改善一線青工的身體素質。
也不同,各級各類共青團組織要根據所處環境與特點的要求,不斷探索與嘗試,尋找適合的自身發展與壯大的工作模式與理念。
共青團調研報告 篇8
非公有制經濟是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伴隨著非公有制經濟的迅速崛起,非公企業已成為當前團員青年聚集的重要領域,如何加強這一領域的共青團組織建設,已成為新時期加強團建工作的一個新課題。近幾年來,玄武團區委努力探索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團建工作和團的活動形式,積極將共青團傳統的品牌工作和特色活動引入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并結合本地區團建工作特色和非公有制經濟組織的特點,開展了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活動,使全區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團建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績。目前我區共有非公有制經濟團組織84家(其中園區團組織3家),團員2699人,我們在非公經濟組織團建工作探索過程中積累了一些經驗,也發現了一些問題。
一、挖掘渠道、建立組織,筑牢非公團建的基礎
在探索如何開展非公團建工作的過程中,我們通過黨建帶動、典型示范、跟蹤引導等方式,逐步將團組織設進了非公經濟組織中,為非公團建工作的開展打下了牢固的基礎。
1、借助組織力量,黨建帶動非公企業團建。堅持“黨建帶團建”,是團建工作的基本原則和基礎。在非公經濟組織中依托黨建,帶動團建,更是新形勢下加強非公團建的必然要求。我區各級團組織在非公團建工作中都積極爭取黨組織的領導和支持,充分依托利用黨組織的政治優勢、權威和號召力,優化外部環境,彌補團組織在地位、資源上的不足,做到黨建工作、團建工作同步研究、同步規劃、同步推進,超妍集團、小哈佛幼兒園等就是我區第一批由黨建引路,成功建立團組織的非公經濟組織。現在隨著團建工作的深入開展,在我區非公經濟組織的建設中已形成了黨團聯動、黨團共建的良好局面。
2、發揮典型作用,示范帶動非公企業建立團組織。在非公團建工作開展之初,許多非公經濟組織對在企業內部設立團組織有抵觸情緒。為了改變這種局面,我們有重點地選擇一些企業主比較開明、有團員基礎,愿意并積極要求建團的非公有制企業,進行建立團組織的試點工作,并加強對其團建工作的指導,因此成就了開明專修學校、飛爾圖片等一批企業團建工作。我們希望通過以點帶面,示范帶動,逐步在非公有制企業建立團組織。為了順利推進我區非公團建工作,我們發動全區各級團組織對轄區內非公經濟組織進行了摸底調查,準確掌握了非公有制經濟組織的團建基礎,也在建團條件比較適宜和成熟的企業進行重點宣傳,著重介紹非公團建知識以、團建試點非公企業典型好的做法、好的經驗。通過我們的大力宣傳和教育引導,許多非公經濟組織看到企業建團的成效和團組織在促進企業發展中所起的作用,也就提高他們建團的積極性、主動性。在示范作用、試點典型的帶動下,良君外來工子弟學校、華夏幼兒園等一些非公經濟組織也相繼成立了團組織。
3、利用資源優勢、跟蹤引導非公企業建立團組織。我們團區委以及我區各級團組織在非公團建工作開展過程中,主動和與企業相關的部門聯系,積極爭取如工商、稅務、勞動、執法等部門的支持,及時獲取各類非公有制經濟組織的核名、注冊、開業等情況,把團組織的組建工作與開辦企業同步考慮,同步進行。另外還利用兄弟部門的資源優勢,以他們熟悉的單位為切入點,選擇一些經濟發展較快、團建工作有一定基礎、企業領導比較重視、團干部候選人素質比較高的企業為建團突破口,按照成熟一家,發展一家,鞏固一家的原則,積極配合企業做好建團工作。
二、探索方法、形成合力,鞏固非公團建的成果
俗話說“創業難、守成更難”,這也是對非公團建工作的真實寫照,非公團組織建立難,建立后團建工作鞏固更難,因此,我們通過采取制度、活動、服務等方式,對已建團組織的非公經濟組織加強管理和指導,從而鞏固非公團建工作的成果。
1、以制度為基礎,增強共青團對非公組織的凝聚力。一是建立定期會議制度。街道團工委定期召開非公企業團建工作例會或黨工團共建聯誼會,聽取非公團建工作開展情況、交流各自團建工作經驗、共同謀劃聯合活動的開展,同時也可以采納非公團組織負責人對街道團工作好的建議。二是建立非公企業團組織與社區團支部結對制度。每個非公企業團組織都與它所在社區的團支部結對共建,結對的社區就作為企業團組織的服務實踐基地,非公企業的團員、青年都可以到社區參加社區活動或自行開展活動。如,超妍集團團總支長期與成賢街社區結對,他們的團員定期到社區,主動上門入戶為孤寡老人義務理發,受到社區居民的一致好評。通過開展社區服務實踐的方式,他們不僅參與了社區建設,也為企業在社區中樹立了良好的形象。三是建立地區青協會協調制度。在全區各街道成立青少年議事協調委員會,將包括非公企業在內的駐區企業負責人納為會員,邀請他們共同商討青少年事務,協調安排非公企業青年中存在的各類問題,組織企業青年開展各項活動,切實維護企業及企業團員、青年的權益。
2、以活動為抓手,增強共青團對非公組織的吸引力。全區各級團組織在非公經濟組織團建工作指導過程中,組織企業廣泛開展以技術創新、管理創新、服務創新和營銷創新為主要內容、服務企業生產經營的活動,還把青年創新創效活動和“青年崗位能手”、“青年文明號”評選活動有機結合起來,將技術、能力作為評價考核標準的重要內容,引導青年參與創新實踐,解決生產中的難題,為企業發展作貢獻;同時,還組織非公企業的青工參加樹立企業形象、提高個人素養的“希望工程”、“青年志愿者”等社會公益活動,使非公經濟組織成為團建活動開展的受益者。如,南京中科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團總支,在團區委的指導下,成為南京市保健品行業首家獲得省級青年文明號的企業,同時還組織他們企業的青工參加“便民萬家行”活動,還幫助中科在六合援建了南京中科金牛湖希望小學,并將此希望小學作為企業文化基地,利用基地對團員青年進行思想教育,引導和鼓勵團員們熱心公益事業,自覺回報社會。南京中科團總支通過共青團活動的開展,不僅彰顯了企業文化、展示了青年風采,還贏得了社會各界的贊譽。
3、以服務為根本,增強共青團在非公組織中的生命力。一是服務青工成長成才。團區委和各級團組織從服務非公經濟組織青年成長成才出發,組織多個非公企業聯合開展轄區青工業務培訓、崗位練兵、技術比武等活動,制定并完善相匹配的獎勵政策,促進青工業務技術水平不斷提高,促使青工真正成為本職工作的行家里手。我們還根據非公經濟組織本身特點和需求,組織開展有針對性技能比武、行業評比等活動。如,團區委組織開展的兩屆珠江路十佳it青年評選活動,宣傳了十佳it青年的先進事跡,營造了有利于科技青年人才成長成材的`良好氛圍,也進一步激發了珠江路青年人才在全區三個文明建設中的生力軍和突擊隊作用,在珠江路路上掀起了it青年學十佳的高潮。另外,團區委還與其他部門、非公企業聯動,積極為非公經濟組織青工提供法律、婚姻、學習、娛樂等方面的咨詢服務,還認真傾聽并及時反饋青工呼聲和意愿,并通過影響、帶動、團結非公經濟組織青年,進而增強共青團組織在非公企業中的生命力。二是服務企業文化建設。現代企業的競爭不單單是資本競爭、技術競爭,同時也企業文化競爭。團區委和各級團組織從服務非公企業文化建設出發,指導或聯合非公團組織開展企業主比較關心、青年愿意參加的、影響企業文化的活動。團區委聯合街道、系統、非公團組織舉辦“相約春天”聯誼會、首屆江蘇軟件園體育節等活動,這些活動不僅為青年提供了交流的平臺,還為非公企業提供宣傳企業形象的機會,受到非公企業及其青年的廣泛歡迎。此外,各基層團組織還經常與非公團組織一起組織轄區青年、非公企業青年開展登山、郊游等豐富多彩的團日活動,這不僅促進了青年與青年、企業與企業、青年與企業之間的相互交流,也對非公經濟組織企業文化建設起到了積極作用。
三、總結得失、尋找不足,正視非公團建中存在的問題
1、團員流動性強。多數非公經濟組織由于規模小,經營場地變化快,導致企業員工流動頻繁,尤其是青年人才,更是變化頻繁,致使非公經濟組織的團員數量變化無常、團組織負責人更換頻繁,甚至有的無負責人名存實亡了、有的團員少到低于建團的數量,這些都導致了非公組織團建工作無法延續。
2、覆蓋面不夠大。非公有制經濟組織規模大小不一,小到個體工商戶,大到集團公司,所有制性質及管理模式極其復雜,小型非公經濟組織抵御市場風險能力極弱,開業、歇業、倒閉此起彼伏,有些地方甚至出現了團組織邊建邊散,大起大落的惡性循環。同時,由于地域、行業等客觀條件的限制,形成了非公團建工作在面上始終難以推開的尷尬局面。
3、活動開展難度大。不少建立團組織的非公經濟組織其經營處于起步階段,市場壓力較大,追求“經濟效益最大化”是其最終目標,其管理結構、勞資關系、作息制度對團建工作容納度較小,團建活動的時間、經費通常都缺乏保障,這都導致非公團建活動難以開展;還有許多企業經營者不支持團建活動,他們認為開展共青團活動既要耗費財力物力,又要耗費時間和職工精力,因此非公團建活動就陷入了“無錢、無人、無時間搞活動—影響力弱—領導不重視”的惡性循環中。
四、拓展思路、著眼未來,提出解決非公團建問題的對策
1、行業聯建,創新團建模式。破除地域觀念,對規模較小的非公有制企業,采用分區域聯建的方式,組建聯合團組織,推廣樓宇團建;依托行業協會,采用分行業聯建的方式,探索行業團建。
2、社團參與,創新覆蓋方式。根據非公企業的實際特點,采取靈活多樣的形式擴大共青團對非公企業的覆蓋面。如在企業經營者不支持、但員工興趣比較弄或素質高的企業,可采取先建社團、后建團組織循序漸進的方式覆蓋,通過搞社團活動擴大團組織影響力,在獲得企業認同感后再建立團組織。或對建團實在困難的企業,可以直接采取社團替代團組織的方式進行覆蓋,通過組織社團活動將企業的青年凝聚起來,發揮他們的作用,也就達到了共青團覆蓋非公企業的目的。
3、網絡注冊,創新組織形式。我們要突破傳統思維,利用網絡建立一個南京市的網上流動團員站點,給在市內經常流動的團員安一個固定的“家”,讓流動團員通過網絡注冊,成為“家”中的一員,他們只要有空回“家”,就可以了解組織的動向,也可以根據自己的時間,自由選擇參與組織活動,這樣不僅解決了未建團組織的非公企業中的團員活動問題,還解決了零散的、個體的流動團員沒組織的問題。
共青團調研報告 篇9
一、發展現狀
奎年來,以志愿、自治、公益和非營利為主要特征的各類社會組織蓬勃發展,并正以嶄新、醒目的形象進入政府和公眾的視線,越來越多的成為經濟社會發展中一支不可忽視的積極力量。而青年作為社會創新的生力軍,祖國發展的接棒人,未來希望的承載者,責無旁貸的成為
了這支力量中的主力。與此同時,隨著西城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作為共青團主要工作對象的西城青年,其“社會人”特性正日益明顯,流動性強、構成復雜、需求多樣等特征不斷凸顯。因此,“參與社會管理創新工作”也就理所當然的成為了共青團引導青年投身區域發展,以及整合力量服務青年成長的必要工作。
20xx年,為適應首都社會建設的新要求和青年群體的新變化,西城團區委專門成立社會工作部,集中力量從零做起,全力打開了以“社區青年匯”建設為核心的社會領域工作新局面。并快速將20xx年以來,北京市首批公開招考社區專職工作者納入視野,以他們為樣本做了一份“青年社工工作與生活狀況”摸底調研,通過對300余名社區專職工作者的廣泛普查,以及30份個案訪談,團區委對社會領域建設工作以及社區工作者這一在社會工作領域中起著骨干作用的青年人群有了較為系統的認識。我們發現,社會領域工作不同于傳統意義上的共青團工作,因其社會化的運作模式,對工作內容、工作形式在貼近青年現實需求方面,都有著更高的要求。而社區工作者以及由他們衍生出的廣泛意義上的社會工作者這一群體自身,也面臨著自己認同感缺失、專業知識儲備欠缺等現實問題。
二、針對現實問題開展的`具體工作
針對以上這些現象,西城共青團提出了一延、一變、一過渡的工作目標:即工作領域由“體制內”向“體制外”的延伸;工作方法由“管制型”向“服務型”轉變;工作方式由“粗放型”向“精細型”的過渡,在扶持社會組織建設、深化社工隊伍凝聚、加強社區青年匯建設、推動社會組織人才培養等方面做出了諸多大膽嘗試。
一是扶持社會組織建設。充分認識青少年社會組織引導、服務在共青團復合型組織體系構建中的重要作用,做好社會組織間的聯動工作,加強對主管社會組織百德社區發展促進中心的服務、管理工作,主動聯系悅群社工事務所、厚樸社工事務所等具有明顯青年特征的社會組織,學習借鑒專業社會組織工作方法;做好工作機制聯動,堅持社會組織參加機關工作例會制度,以青年匯專職社工工作為聯系紐帶,建立社工事務所定期會商、督導制度;做好項目支持工作,重點依托已申請到的西城可持續發展項目資金20余萬元,支持百德建設青少年科普迷你站點,探索App等新興技術應用于青少年科普、全媒體引導等方面的方式方法,大力開發青少年社會組織、社區青年匯公益示范項目。
二是深化社工隊伍凝聚。以“暖人心、穩隊伍、促發展”為目的,開展青年社工擔任社區團支部書記、社工傾聽日等項目,加強社工互動交流;開通“七彩心橋心理熱線”,舉辦“青年文化體育節”、“社工專享之交友聯誼”、“社會領域青年人才交流冷餐會”等活動,暢通社工和團組織、社工與社工之間的溝通渠道;舉辦首屆青年社工風采大賽,廣泛凝聚、發掘、培養西城優秀青年社會工作人才,為青年社工搭建展示自己的平臺,提升這支扎根基層的青年人才隊伍的自信心與認同感,進一步促進青年社工隊伍規范化、專業化建設;舉辦“社會工作青年人才訓練營”,通過素質拓展、專題講座、互動聯歡、青年匯實地參觀等環節,進一步激發出了青年社工的熱情和潛力,搭建社會領域平臺,開展活動,三是加強社區青年匯建設。社區青年匯其根本就是共青團根據不同青年群體量身打造的“社會組織”。近一兩年,共青團從分類引導、匯聚青少年出發,按照“組織終端、青年身邊”的指導思想,一直不斷轉變工作方式,結合社會管理的前沿問題,遵循共青團思想性、政治性,與社會性、群眾性相統一的工作屬性,圍繞地域、愛好、工作性質等不同共性,開展青年匯建設工作,力爭做到有交叉,無遺漏。努力實現“通過聯系、服務青少年社會組織,來聯系、服務青少年”的目標。截至目前,共建立社區青年匯171家,其中市級示范青年匯5家。
四是推動社會組織人才培養工作。我們一直相信社會組織工作離不開社會組織人才隊伍,可喜的是我們青年隊伍正是這樣一個挖掘、培育人才的寶庫。因此,團區委一方面在“社區青年匯”建設過程中,堅持發揮組織優勢,開展社工人才訓練營、社工專享季、西城青年社工隊伍現狀調研、社工風采大賽等多項工作,著力凝聚、挖掘、培養、選拔出一批優秀青年社會工作人才,以促進青年社工隊伍規范化、專業化建設。另一方面,借助外力,在與悅群、厚樸社工事務所等社會組織合作的過程中不斷學習借鑒,同時招募聘用一批社區青年匯專職社會工作者,以不斷提升“青年匯”工作成效,繼而為區域各類青年提供高質量服務。三是加大與社會組織的整體聯動,以百德社區發展服務中心為例,作為一家民辦非盈利性的社會組織,團區委作為其業務主管,為其爭取更多的
三、認識體會
從全市第一家社區青年匯——“悅讀時光書城”落戶西城,到目前177家社區青年匯覆蓋全區15個街道,西城社區青年匯的發展經歷了一個從“無”到“有”,從“有”到“多”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發現社區青年匯的建設由于總干事能力的差別,重視程度的不同,發展極不平衡,所以在建設的過程中,不僅需要“數量”上求增長,更需要“質量”上求突破:一是開展《從示范社區青年匯發展現狀探索西城社區青年匯發展路徑》的專項調研,總結市級“示范社區青年匯”發展過程中取得的經驗,出現的問題,歸納形成“示范青年匯發展的模式”,并力爭在全區15個街道均建立起示范社區青年匯;二是建立《西城社區青年匯標準體系》,拿市級示范社區青年匯進行試點,對青年匯的硬件配置、專職社工的遴選、項目的申報、經費的審批及活動的效果等進行考評,以全方位的規范社區青年匯的運行。
共青團調研報告 篇10
一、發展現狀
近年來,以志愿、自治、公益和非營利為主要特征的各類社會組織蓬勃發展,并正以嶄新、醒目的形象進入政府和公眾的視線,越來越多的成為經濟社會發展中一支不可忽視的積極力量。而青年作為社會創新的生力軍,祖國發展的接棒人,未來希望的承載者,責無旁貸的成為了這支力量中的主力。與此同時,隨著西城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作為共青團主要工作對象的西城青年,其“社會人”特性正日益明顯,流動性強、構成復雜、需求多樣等特征不斷凸顯。因此,“參與社會管理創新工作”也就理所當然的成為了共青團引導青年投身區域發展,以及整合力量服務青年成長的必要工作。
20xx年,為適應首都社會建設的新要求和青年群體的新變化,西城團區委專門成立社會工作部,集中力量從零做起,全力打開了以“社區青年匯”建設為核心的社會領域工作新局面。并快速將09年以來,北京市首批公開招考社區專職工作者納入視野,以他們為樣本做了一份“青年社工工作與生活狀況”摸底調研,通過對300余名社區專職工作者的廣泛普查,以及30份個案訪談,團區委對社會領域建設工作以及社區工作者這一在社會工作領域中起著骨干作用的青年人群有了較為系統的認識。我們發現,社會領域工作不同于傳統意義上的共青團工作,因其社會化的運作模式,對工作內容、工作形式在貼近青年現實需求方面,都有著更高的要求。而社區工作者以及由他們衍生出的廣泛意義上的社會工作者這一群體自身,也面臨著自己認同感缺失、專業知識儲備欠缺等現實問題。
二、針對現實問題開展的具體工作
針對以上這些現象,西城共青團提出了一延、一變、一過渡的工作目標:即工作領域由“體制內”向“體制外”的延伸;工作方法由“管制型”向“服務型”轉變;工作方式由“粗放型”向“精細型”的過渡,在扶持社會組織建設、深化社工隊伍凝聚、加強社區青年匯建設、推動社會組織人才培養等方面做出了諸多大膽嘗試。
一是扶持社會組織建設。充分認識青少年社會組織引導、服務在共青團復合型組織體系構建中的'重要作用,做好社會組織間的聯動工作,加強對主管社會組織百德社區發展促進中心的服務、管理工作,主動聯系悅群社工事務所、厚樸社工事務所等具有明顯青年特征的社會組織,學習借鑒專業社會組織工作方法;做好工作機制聯動,堅持社會組織參加機關工作例會制度,以青年匯專職社工工作為聯系紐帶,建立社工事務所定期會商、督導制度;做好項目支持工作,重點依托已申請到的西城可持續發展項目資金20余萬元,支持百德建設青少年科普迷你站點,探索App等新興技術應用于青少年科普、全媒體引導等方面的方式方法,大力開發青少年社會組織、社區青年匯公益示范項目。
二是深化社工隊伍凝聚。以“暖人心、穩隊伍、促發展”為目的,開展青年社工擔任社區團支部書記、社工傾聽日等項目,加強社工互動交流;開通“七彩心橋心理熱線”,舉辦 “青年文化體育節”、“社工專享之交友聯誼”、“社會領域青年人才交流冷餐會”等活動,暢通社工和團組織、社工與社工之間的溝通渠道;舉辦首屆青年社工風采大賽,廣泛凝聚、發掘、培養西城優秀青年社會工作人才,為青年社工搭建展示自己的平臺,提升這支扎根基層的青年人才隊伍的自信心與認同感,進一步促進青年社工隊伍規范化、專業化建設;舉辦“社會工作青年人才訓練營”,通過素質拓展、專題講座、互動聯歡、青年匯實地參觀等環節,進一步激發出了青年社工的熱情和潛力,搭建社會領域平臺,開展活動。
三是加強社區青年匯建設。社區青年匯其根本就是共青團根據不同青年群體量身打造的“社會組織”。近一兩年,共青團從分類引導、匯聚青少年出發,按照“組織終端、青年身邊”的指導思想,一直不斷轉變工作方式,結合社會管理的前沿問題,遵循共青團思想性、政治性,與社會性、群眾性相統一的工作屬性,圍繞地域、愛好、工作性質等不同共性,開展青年匯建設工作,力爭做到有交叉,無遺漏。努力實現“通過聯系、服務青少年社會組織,來聯系、服務青少年”的目標。截至目前,共建立社區青年匯171家,其中市級示范青年匯5家。
四是推動社會組織人才培養工作。我們一直相信社會組織工作離不開社會組織人才隊伍,可喜的是我們青年隊伍正是這樣一個挖掘、培育人才的寶庫。因此,團區委一方面在“社區青年匯”建設過程中,堅持發揮組織優勢,開展社工人才訓練營、社工專享季、西城青年社工隊伍現狀調研、社工風采大賽等多項工作,著力凝聚、挖掘、培養、選拔出一批優秀青年社會工作人才,以促進青年社工隊伍規范化、專業化建設。另一方面,借助外力,在與悅群、厚樸社工事務所等社會組織合作的過程中不斷學習借鑒,同時招募聘用一批社區青年匯專職社會工作者,以不斷提升“青年匯”工作成效,繼而為區域各類青年提供高質量服務。三是加大與社會組織的整體聯動,以百德社區發展服務中心為例,作為一家民辦非盈利性的社會組織,團區委作為其業務主管,為其爭取更多的。
三、認識體會
從全市第一家社區青年匯——“悅讀時光書城”落戶西城,到目前177家社區青年匯覆蓋全區15個街道,西城社區青年匯的發展經歷了一個從“無”到“有”,從“有”到“多”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發現社區青年匯的建設由于總干事能力的差別,重視程度的不同,發展極不平衡,所以在建設的過程中,不僅需要“數量”上求增長,更需要“質量”上求突破:一是開展《從示范社區青年匯發展現狀探索西城社區青年匯發展路徑》的專項調研,總結市級“示范社區青年匯”發展過程中取得的經驗,出現的問題,歸納形成“示范青年匯發展的模式”,并力爭在全區15個街道均建立起示范社區青年匯;二是建立《西城社區青年匯標準體系》,拿市級示范社區青年匯進行試點,對青年匯的硬件配置、專職社工的遴選、項目的申報、經費的審批及活動的效果等進行考評,以全方位的規范社區青年匯的運行。
【共青團調研報告】相關文章:
鄉鎮共青團工作狀況調研報告01-20
制藥企業調研報告-調研報告02-23
鄉鎮鄉村旅游調研報告-調研報告02-22
學校安全工作調研報告-調研報告01-14
衛生院調研報告-調研報告01-14
關于電商的調研報告-調研報告01-14
公民環保意識調研報告-調研報告01-14
人群調研報告2篇-調研報告01-14
信息技術調研報告-調研報告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