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實習報告(精選20篇)
在不斷進步的時代,大家逐漸認識到報告的重要性,報告具有成文事后性的特點。那么一般報告是怎么寫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野外實習報告,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野外實習報告 篇1
一、緒言
實習時間:XX年12月20至24
實習地點:重慶市陳家橋、縉云山、天府煤礦及北碚區水文站
實習路線:沙坪壩—歌樂山鎮—土主—歇馬—磨灘—青木關—陳家橋為第一條路線;沙坪壩—縉云山為第二條路線;縉云山—天府煤礦—沙坪壩為第三條路線;沙坪壩—水文站—沙坪壩為第四條路線。
實習目的:野外實習是自然地理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野外實習,使學生增加感性知識,加深理性認識,鞏固課堂教學成果,而且經過野外基本技能的訓練,還可以提高野外觀察和分析地理的現象的能力,為綜合運用地質、地貌、土壤、植被、水文等地理知識奠定基礎。
實習要求:
1、通過野外實習,認識土壤、植物的地帶性分布規律,并能辨別土壤、植物的類型和特征。
2、能夠辨別各類巖石的分布規律、特性。
3、熟悉水文的基本特點和掌握水循環的基本規律及它的作用。
4、掌握各種地貌的形成條件及分布規律。
實習人員:XX級地理科學專業全體同學79人與本專業何太容老師、劉春紅老師、李陽兵老師、張友明老師。
二、實習區概況
實習區為重慶市沙坪壩、九龍坡、北碚三個主城區,他們分布于四川盆地東部,屬盆東平行嶺谷地貌區。其中沙坪壩區地處重慶西部,地勢南高北低,工業基礎雄厚;北碚生態環境優美,青山常翠,碧水長流。縉云山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長江上游亞熱帶闊葉林植物寶庫,這道綠色生態屏障,減少了主城區的“熱島效應”;九龍坡區地理條件優越,城市功能完備。水陸空交通便捷,是重慶的交通樞紐和物資集散地。
(一)20日實習內容
實習地點:陳家嶺、歇馬、青木關、中梁山涼風埡
實習記錄:
1、陳家嶺:緩丘帶壩地貌,細分:深溝、淺溝以及長溝、短溝;背斜、向斜
2、歇馬:紫色土是在頻繁的風化作用和侵蝕作用下形成的,其過程特點是:物理風化強烈、化學風化微弱、石灰開始淋溶。
1)梁灘河瀑布的形成:河流的河道中硬性巖石不易被沖蝕,軟性的巖石容易被沖蝕,從而產生了河底地形的高低差別,經過對那里巖石的分析,結果表明:上層是砂巖,下面是泥巖,總體是一個長形崗地。從瀑布的形成來看,那里還有可利用的位置,周圍的那個小發電站正是利用了這一點。在冬天,還可以明顯的看到是冬季的枯水期。從地貌學的角度來看還涉及到“裂點”:河谷縱剖面上坡降突然增大的地點叫“裂點”,常由地殼上升或侵蝕基準面相對下降,河流產生新的溯源侵蝕,或因構造、巖性原因造成的`差別侵蝕所形成。在這里侵蝕基準面都是地方侵蝕基準面。還有一個現象就是侵蝕后退。
2)小磨灘:隴崗溝谷隴崗砂巖——山崗泥巖——溝谷從河床延伸是砂巖到頁巖,小磨灘的形成原本是一座山,由于巖性的不同,下面泥巖在長期的流水侵蝕下慢慢減少,于是后來形成了砂巖的河床。
3、青木關:石灰巖菱形盆地,石灰巖土壤肥力差;有溫泉,同縉云山溫泉形成原因相同,地處一山兩嶺一槽,縉云山南坡。
4、中梁山:
1)、北倍中梁山背斜低山西槽,谷內發育有地表河,古時自北向南流動,直接注入嘉陵江,后被明家溪支流翁家溝溯源侵蝕,切傳后300余米的須家河組砂巖,在代家溝南的土地埡襲多了地表水西流,造成地表斷流,向南至文星場地表始見小溪,并形成文星場地表溶蝕洼地,寬500米,溪河兩側尚存古河道的兩級階地。
2)、水庫污染嚴重,XX年時水還可以飲用,后來就逐漸被污染了,這兩年來污染是最嚴重的。主要原因是歌樂山上的工廠將大量的工業廢水陫到水庫,由于水庫地處歌樂山長條帶狀與平狀高丘(寨山平:從下到上紫色土、黃土所以上面栽桃樹),整個地貌形態是一個向斜。因此,污染非常嚴重,原來面積大約有500畝,現在也只有400畝了。共3頁,當前第1頁123
(二)21日—22日實習內容:
實習地點:縉云山
實習記錄:
1、縉云山海拔最高980米,在地質地貌上,屬四川盆地川東平行嶺谷西緣華鎣山褶皺帶,走向北北東—南南西。褶皺帶系一復式背斜山脈,向東南分出瀝鼻、溫塘、觀音三支背斜,構成“一山三嶺二槽”、“一山二嶺一槽”地貌地點,背斜兩翼不對稱,東陡西緩。
2、縉云山土壤為酸性黃壤。
3、縉云山屬盆地低山,在垂直高度上都是常綠闊葉林的分布范圍,故無植被類型分布的垂直帶普表現。在人為作用與生境條件下,發育成多種多樣的植被類型。主要分布如下:
1)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優勢種以殼斗殼、樟科、山茶科、金縷梅科、杜英科為代表。群落外貌終年常綠,春、夏季相變化明顯,上層喬木樹冠渾圓,林冠波狀起伏。群落包括四個層次:喬木層、灌木層、草木層和層間植物。
2)常綠針、闊混交林:這是一類次生林向地帶性常綠闊葉林演替的過度類型,它的喬木層一般含2—3個亞層:第一亞層多由高大挺拔的馬尾松構成單純的層片:第二、三亞層則為種類較多的常綠闊葉樹種組成,并含有少量杉木。
3)亞熱帶暖性針葉林:是我國亞熱帶東部濕潤地區四季長青的針葉林型,是常綠闊葉林分布范圍內的次生林。在北碚地區指馬尾松林、杉木林及柏木林三個群系,共同特點是群落層片結構簡單、層次分明、林相稀疏。
4)竹林:竹類是一類特殊的多年生常綠木本植物,適生于溫暖濕潤地區,廣布熱帶及亞熱帶范圍內。我國竹類豐富,近300余種,竹林面積占世界竹林的四分之一。竹類分喬木狀和灌木狀兩種生活型,但竹類的生物學特征及生長規律和樹木有明顯不同,竹稈壽命短,開花周期長短不定,開花后易死亡。竹類傳播和繁殖更新主要是通過營養體的分殖方式,根據竹類地下莖分生繁殖的特點和形態特征,可分為三種生態類型:單軸型、合軸型和復軸型。
5)灌草叢:灌草叢是亞熱帶低山、丘陵地區廣泛分布的一類次生植被,北碚地區灌草叢的種類組成,受母巖性質的影響很大。
4、植被演替:在某一地段上,一種植物群落被另一種植物群落代替的進程。演替包括“順向”和“逆向”兩個方面的涵義。
(三)23日實習內容
實習地點:北碚水文站
實習記錄:
1、北碚水文站建于1993年,由長江水利委員領導設立至今,為嘉陵江干流下游控制站。今年嘉陵江發生了自1984年以來的最大一次洪水,北碚水文站為控制嘉陵江干流和上游渠江、碚江來水及時掌握信息。
2、水文站有兩個基本任務:
一、收集基本的水文資料,為國民經濟建設服務。
二、防洪當好耳目為國防洪搶險服務。
主要工作是算好“水帳”(有多少水量經過)和“沙帳”(多少泥沙經過)
3、水文測站布設:
1)測驗河段的選擇;
2)斷面、基線、高程點和測量標志。的布設。
4、測驗項目:水位、水溫觀測、漂流流量觀測、漂流懸移質泥沙觀測、漂流泥沙顆粒分析、降水量觀測、水質水污染觀測,水文水情、降水量播報、水文資料整編、新儀器設備煌研究,比測驗試,測驗方法及研究。
(四)24日實習內容
實習地點:北碚天府煤礦
實習記錄:
1、t3sj、t1j、t1f的巖性、巖深槽谷的形成。
2、觀察三灰土的形成、剖面特點及土地利用。
3、沿途觀察龍潭組各段地層特征。石灰巖中泥土叫做碗碗土,也只有石灰巖中才能稱之為碗碗土。分化不完全的的鈣質頁巖,地層坡度與岵層坡度決定等高線向下彎程度。共3頁,當前第2頁123
野外實習報告 篇2
計調人員即要具有正常作業的常規手段,還要善于學習,肯于鉆研及時掌握不斷變化的新動態、新信息,以提高作業水平,肯下工夫學習新的工作方法,不斷進行“自我充電”,以求更高、更快、更準、更強。如要熟練掌握賓館飯店上下浮動的價位;海陸空價格的調整,航班的變化;本地新景點,新線路的情況,不能靠 “聽人家說”,也不能只靠電話問,應注重實地考察。只有掌握詳細,準確的一手材料,才能沉著應戰,對答如流,保證作業迅速流暢。
這一次我們要走到野外中了,我們要到山上去采集標本,進行實習了,這一次實習根本不同于以往,所以我們感受到了更多的刺激,我覺得我應該做出更多的努力,因為這樣的機會大學中只有一次,錯過了就沒機會了,我相信我會做好的!
實踐地點:
xx
實踐人員:
實踐用具:
數碼相機一臺,每位成員備用記錄用的筆記本和筆等
本人性格開朗熱情,誠實可靠、為人隨和、有很強的責任心和進取心,有團隊精神和集體意識。在工作期間表現一直良好,有高度的責任感和吃苦耐勞的精神,能夠服從公司領導的安排,完成任務。若貴公司給予我機會,我相信我會做好。謝謝
實踐方法:
1. 查閱現有資料,了解廬山的植物多樣性及自然生態環境狀況。
2. 實地考察,分門別類地記錄,采集標本并拍成照片
3. 成員之間互相交流討論,整理材料,分析記錄成果并總結。
在xx縣地理同樣不參加中考,學校沒有專業的地理教師,學校的相關設施也不齊全,地理在教學上一直處于半空白狀態。但地理是一個兼容敗家的學科,生活中的地理又是無時不在,無處不在,觀察生活中的地理,探索地理的奧秘變成了我又一項重大任務。
本次活動的開展主要是讓廣大的同學了解植物種類的多樣性,植物種類的多樣性的破壞可以引發生態性“災難”的后果,結合生態旅游關注人與自然應有的和諧。讓廣大的同學乃至整個社會認識到植物種類多樣性的重要,并且通過廬山生態環境的調查和開展校園圖片展活動讓我們能夠體會到大自然的神奇,能有更大的熱情和動力去保護我們的大自然母親。 另外,通過野外實習,使同學們增強了集體觀念,培養團結協作精神,同時開闊眼界,了解祖國豐富的動植物資源、美麗的大好河山,從而進一步激發同學們愛專業、愛祖國的情懷。
指導老師:
實踐時間: 20xx年X月XX日至X月XX日
辨認測量:
①學會了怎樣利用色環來讀電阻,然后用萬用表來驗證讀數和實際情況是否一致,再將電阻別在紙上,標上數據,以提高下一步的焊接速度;
②學會了怎樣測量二極管及怎樣辨認二極管的“+”,“—”極
③學會了怎樣利用萬用表測量三極管的'放大倍數,怎樣辨認三極管的“b”,“e”,“c”的三個管腳;
④學會了電容的辨認及讀數,“╫”表示元片電容,不分“+”、“—”極;“┥┣+”表示電解電容( 注意:電解電容的長腳為“+”,短腳為“—”)。
就像我們**的一句廣告詞:細節中,見真章,的確**的成功并非偶然,能讓我學習的東西遠非兩個月就可以的。畢業后我即將成為一個真正的** 人,希望那時我能以實習所學,更好的融入公司的體系,為**的前進做出自己的貢獻。
圖片及資料展出時間: 20xx年X月XX日至XX日
注意事項:
1、小組內成員要分工明確、做好配合
2、活動過程中要實事求是、端正態度
3、嚴謹考察,詳實記錄
4、成員之間多交流互動,活動后期認真作好總結
實踐目的:
本次活動的開展主要是讓廣大的同學了解植物種類的多樣性,植物種類的多樣性的破壞可以引發生態性“災難”的后果,結合生態旅游關注人與自然應有的和諧,讓廣大的同學乃至整個社會認識到植物種類多樣性的重要,并且通過廬山生態環境的調查和開展校園圖片展活動讓我們能夠體會到大自然的神奇,能有更大的熱情和動力去保護我們的大自然母親。另外,通過野外實習,使同學們增強了集體觀念,培養團結協作精神,同時開闊眼界,了解祖國豐富的動植物資源、美麗的大好河山,從而進一步激發同學們愛專業、愛祖國的情懷。
實踐背景:
1. 廬山是我國中亞熱帶東部地區植物種類豐富、植物類型復雜、植物被垂直帶譜較完整的一座山地。風景區面積302平方公里,山體面積282平方公里,最高峰漢陽峰海拔1474米。廬山植物資源豐富,森林覆蓋率達76.6%,高等植物近3000種森林蔭郁,植被豐富,然而其植被破壞也很嚴重,尤其在山地海拔1200米以上的地段,由于人為的 因素,自然植被已經面目全非,許多珍稀的植物已經瀕臨滅絕,給廬山的植物多樣性帶來了嚴重的隱患。
2. 江西廬山植物園在中科院植物所的大力支持下,積極建立“長江中下游地區珍稀瀕危植物保育基地”。目前,植物園已對40科77屬94種的植物實施了遷地保護,為植物多樣性保護和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該園新開辟了珍稀瀕危植物區,以珍稀瀕危植物的保護、恢復和持續發展為研究方向,在遷地保護、致瀕原因、生存力、有效種群、最小存活種群、保護生物學、遺傳育種、人工繁殖和馴化等方面深入研究;并進行珍稀瀕危植物的回歸再引種,實現珍稀瀕危植物野生種群的恢復,使該園成為珍稀瀕危植物種質保存基地和科研基地,為社會提供有重要經濟用途的珍稀植物的種質資源及其繁育和馴化技術。目前,該園馴化成功的國外優良樹種,有柳杉、冷杉、花柏、金松、歐洲云杉及一部分珍稀瀕危植物已在我國不少地區推廣。
基本技能考核:屬于規范化培訓對象的護士,在年內21項基本技能必須全部達標,考核要求在實際工作中抽考。其他層次的護士工作計劃安排操作考試一次,理論考試一次。
3. 位于廬山北麓的國家級森林公園———蓮花洞森林公園內違規建房成風,美麗的風景慘遭破壞。更令人震驚的是,大多數新建的別墅賓館都沒有取得國土資源部門頒發的土地證。
實踐方案:
(一). 結合生態旅游的思路,要密切關注人們在開發廬山的同時,可能有的對廬山生態環境的破壞,用實證的資料數據呼吁人們保護大自然,如何人們大量在山上建別墅,沒有規劃性地浪費土地,以及旅游資源開發不當等。
(二). 在實地的調研結束后,我們將在學校內進行大量的圖片及有關廬山植物園和蓮花洞森林公園的資料展出。
(三). 對廬山植物園,廬山蓮花洞森林公園等園區的植物種類進行調研,由王萬賢老師給我們講解植物學方面的知識,我們將對老師所講解的知識進行記錄在案和資料整理。
(四). 活動中主要進行對廬山植物園和廬山蓮花洞森林公園的植物種類進行記錄和分析,并且把植物園和公園中保護完好的植物種類及生物進行拍照,將所有的圖片及記錄的資料在學校進行展出,展出的時間為期一周。
(五). 活動成員要對廬山各種地理環境下的植物進行綜合全面的調查,對植物的分布和不同植物對各種氣候的適應要系統觀察和分析。
這一次實習已經歸來了,我們在實習中也遇到過困難,也有苦悶的時候,但是在我不斷的努力后,我找到了更多的實習方法,我也找到了很多的實習經驗,不過在野外有的時候怕怕的,畢竟是人煙稀少的地方,真的是有點發怵,不過我都克服了,我相信我會做的更好的,在今后的生活中!
金工實習是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的有效途徑。又是我們大學生、工科類的大學生,非常重要的也特別有意義的實習課。金工實習又是我們的一次實際掌握知識的機會,離開了課堂嚴謹的環境,我們會感受到車間的氣氛。同時也更加感受到了當一名工人的心情,使我們更加清醒地認識到肩負的責任。有人跟我說我們不是機械專業的學生學習這個沒有什么用,我帶著懷疑的態度參加了這個實習,但是最后的結論是我對此否認了,它交給我的不只是機械專業的知識,而是一種能力,創造力以及適應力。
作為原南京香格里拉大酒店,丁山花園大酒店是一座集酒店,公寓,會所于一體的現代化的綜合商務旅游中心。其擁有各種類型的客房,還以其正宗的淮揚菜肴和多元化的娛樂設施聞名遐邇,又因靠近南京機場和火車站,中心商務區等客流集聚地,擁有足夠的商務客源。丁山花園大酒店80%的客人都是來自中外各大城市有名企業或商業集團的商務客人,其中很大一部分是長期選定丁山賓館作為下榻賓館,并和賓館簽訂有長期合作協議,其中,日韓美,港澳臺等外賓人員也較多,這些商務客人的住宿成為丁山賓館的重要盈利點。
野外實習報告 篇3
一、實習目的和意義
動物學是一門內容十分廣博的學科,研究對象是動物各類群的形態結構、分類和有關的生命活動、發育規律、以及動物和外界環境之間多種多樣關系的科學。人們掌握了這些規律,就可能很好地認識和利用動物,使它能更對課堂知識的理解,做到理論聯系實際;學會認識動物的特點,并且通過其特點對動物進行鑒定,了解其用途,以及在農業生產中的預防;掌握動物標本的采集以及制作方法;通過野外實習,提高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對課堂知識的理解,做到理論聯系實際;學會認識動物的特點,并且通過其特點對動物進行鑒定,了解其用途;掌握動物標本的采集以及制作方法;通過野外實習,提高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掌握所采集動物的種類名稱、分類地位、分類依據、采集場所、采集方法、標本制作方法和生境描述等。
1、通過野外實習,不僅能夠把在課本上學習到的理論知識聯系到實際中,還能夠使我們對已學的知識加深理解。同時可以增強我們的實踐能力,培養我們對于動物學學習的興趣。
2、通過野外直接捕捉野生動物(主要是昆蟲),學習采集動物標本的方法, 并運用所學知識進行分類鑒定,同時學會和熟悉運用諸如圖片比照、動物分類 檢索表、主要特征鑒別等方法進行動物分類鑒定。
3、通過對捕捉到的動物進行動物標本的浸制、剝制、干制等的標本制作, 學會動物標本制作的基本技術和方法。
4、通過野外實習,可以培養我們在今后的教學科研工作中應有的科學態度, 以及在生活中吃苦耐勞的精神、嚴明的組織紀律性和團隊榮譽精神。
二、實習基本情況簡介
1、實習時間:20xx年05月26日——20xx年05月29日
2、實習地點:安徽省黃山市湯口鎮寨西浮溪村
黃山市位于安徽省的南部溫和多雨,四季分明。本次的實習地點是黃山的最南端——湯口,該地動植物資源豐富,種類繁多,具有很高的教學和科研價值,是我們進行野外實習、學以致用的理想之地。
3、實習人員:20xx級生物科學班全體學生
4、指導教師:耿學俠、查嶺生、李學明、丁建華
三、實習要求與任務
1、認識100種以上的動物種類 (主要是昆蟲),并至少能分類到目。
2、學會并掌握描述動物的分類特征。
3、學會利用檢索表檢索和鑒定動物的類別
4、學會制作昆蟲標本和動物錄制標本的基本方法。
四、實習內容
我們實習的內容主要為無脊椎動物(昆蟲)的野外觀察、采集、分類鑒定、標本制作與保存等。無脊椎動物——昆蟲標本的采集與制作
1、昆蟲采集工具
捕網、毒瓶(裝有乙醚或酒精,用于迅速毒殺昆蟲)、三角紙包等
2、昆蟲采集方法
本次實習中我們主要采用的方法是網捕法和燈光誘捕法,介紹如下:
(1)網捕法:分為飛網采集法和掃網采集法,一般是看到要捉的昆蟲后用捕網采集,適用于善跳會飛的昆蟲。飛網法主要對象為鱗翅目(蝶類)、蜻蜓目、雙翅目(蠅類)、和膜翅目(蜂類),掃網法主要對象為竹節蟲目、螳螂目、直翅目的蝗蟲、同翅目、脈翅目以及陸生半翅目和鞘翅目的主要類群等。 捕網的使用方法有兩種: 一種是當昆蟲入網后,使網袋底部往上甩,將網底連同昆蟲倒翻上面來。一種是當昆蟲入網后,轉動網柄,使網口向下翻,將昆蟲封閉在網底部。
取蟲時,先用手握住網袋中部,將蟲束在網底,再將毒瓶伸入網內扣取。對于膜翅目昆蟲,應先隔著網將其彈暈再放入毒瓶中。對于鱗翅目昆蟲,應隔網用手輕捏其胸部,之后使其兩翅豎立,放入三角紙包中。
(2)燈光誘捕法:利用某些昆蟲趨光性的特點,夜間在駐地附近靠近河流的地方,樹起一方白幕布,幕上前方拉上一盞電燈。昆蟲會趨光而至,多數停在布幕上,或跌落布幕下,集中采集,用鑷子夾入毒瓶或紙包或浸入酒精中,以備制作標本。主要對象為蜉蝣目、廣翅目、鱗翅目(蛾類)、襀翅目。
其它的`輔助方法有振落法,適用于在高大樹木上的昆蟲和一些具有假死性的昆蟲。搜索法,適用于躲藏在各種隱蔽的地方昆蟲。毒殺法,主要是用酒精和乙醚致死昆蟲。
3、昆蟲的分類鑒定
(1)參考:指導教師的講解、徐亞君和唐鑫生《無脊椎動物學野外實習指導》
(2)方法:根據昆蟲的形態特征利用分類檢索表和形態對比進行鑒定
4、昆蟲標本制作
(1)制作工具
①泡沫板式展翅板:主要用于鱗翅目昆蟲的展翅。
②昆蟲針:用于針插固定昆蟲,針由細到粗分別為0、1、2、3、4、5號。 ③鑷子:用于夾鑷昆蟲。
④標本盒(內放泡沫):用于存放標本。
(2)制作方法:展翅法、針插法等
(3)制作過程
一個昆蟲標本制作的全過程應包括清理、整姿、固定、標簽、保存等幾個步驟。 ①清理與插針:標本必須清理,在采集昆蟲時,蟲體上常粘附污屑,要把污屑清理掉。昆蟲標本都要用昆蟲針針插固定,針插的方法依昆蟲的大小、結構、種類特點的不同而定。插針部位一般是從前胸近后緣正中略偏右一點向下插針,正好通過第二對足的基節為準。針插高度采用三級臺規范。標本的留針高度要一致,使展示美觀。
②整形與固定:標本插針后就進行整形與固定,包括整姿、展翅、雙重針插和粘貼針插。對蝗蟲,甲蟲等標本的觸角、步足等須一一整形。對蛾蝶、蜻蜓、大蜂等都要用展翅板進行展翅,使之模擬飛翔狀態。對小型蛾子等為使其美觀,也可用雙重針插法。有些小昆蟲如瓢蟲等,可直接把標本粘貼在三角形卡片尖上,紙尖上蘸少許萬能膠或一般膠水。粘在蟲體前足與中足之間,在用三號針從小三角片的底邊附近插入,使它達到一般標本的高度。
③標簽和保存:每一個標本都必須附有標簽,以此說明標本的中名、學名、采集日期、地點和采集人姓名。在野外實習中,要將完整無損的標本分目上盒,在實習結束前,各組展示標本,進行考核。實習結束后,選取制作精美且符合科學要求的標本放入專門的標本盒,帶回學校標本庫。 具體的標本制作過程以蝴蝶為例:
①根據蟲體大小,選擇適當的昆蟲針,自蝴蝶胸背中央垂直插入,并留有8mm長度。昆蟲針要從前足與后足中間的胸部垂直穿過。
②將針對準展翅板槽的中間垂直插下,使蟲體背面與展翅面板平行。
③用小號昆蟲針或鑷子拉住或捏住左右前翅較粗的翅脈向前拉,直拉至前翅的后緣和身體相垂直。蝴蝶的腹部要與胸部成一直線。
④壓上事先折疊過的透明的壓翅條,使其前翅后緣與壓翅條上的折痕重合。為了使標本呈自然狀,可用昆蟲針在翅基部翅脈處撥弄整形蝶翅,并把足、觸角和觸部稍加整理。
⑤檢查標本制作是否正確,有無差錯,若無差錯可把它放好以晾干或烘干
五、實習結果
這次實習我們共捕捉了105只昆蟲,通過鑒定之后將它們分為15個目。各目主要特征分別介紹如下:
1、直翅目:21只,該目是野外實習昆蟲第一大目。該目觸角絲狀,咀嚼式口器。前胸背板大。前翅革質,后翅膜質。后足為跳躍足。漸變態。
2、鞘翅目:17只,該目是昆蟲綱中種類最多的一個目。該目觸角多樣,咀嚼式口器。前翅角質化,在背中線處相遇,后翅膜質。無尾須。完全變態。
3、半翅目:15只。該目觸角絲狀或剛毛狀,1—5節。刺吸式口器。前翅為半鞘翅,后翅膜質透明,或兩對翅均為膜質,也有兩對翅近于革質者。無尾須,漸變態。
4、革翅目:6只。該目體長略扁。觸角絲狀。咀嚼式口器。前翅革質,很短,不能遮蓋腹部。后翅半圓形,折疊于前翅下。尾須革質,鋏狀。漸變態。
5、螳螂目:1只。該目頭部三角形。觸角絲狀。咀嚼式口器。前足為捕捉足。前翅革質,后翅膜質。尾須短,漸變態。
6、雙翅目:7只。該目觸角絲狀或短而具芒。口器刺吸式、舐吸式。前翅膜質,后翅退化為平衡棒。無尾須,完全變態。
7、膜翅目:7只。該目觸角絲狀或膝狀。咀嚼式或嚼吸式口器。兩對膜質翅,前大后小,或無翅。無尾須,完全變態。
8、廣翅目:1只。該目觸角長,絲狀,或為櫛齒狀。咀嚼式口器。前胸方形。兩對膜質翅,后翅基部寬大。靜息時翅呈屋脊狀置于背面。無尾須,完全變態。
9、蜚蠊目:3只。該目體背腹扁平。前胸背板寬大,蓋住頭部。觸角絲狀,咀嚼式口器。前翅革質,后翅膜質。腹末一對尾須,漸變態。
10、蜉蝣目:4只。該目體柔弱,觸角剛毛狀。成蟲口器退化。翅1—2對。尾端有一對尾須和一個中尾絲。發育為半變態。
11、蜻蜓目:3只。該目體細長。觸角剛毛狀。咀嚼式口器。兩對相似的膜質翅,靜息時平放或斜向豎立于背。半變態。
12、毛翅目:2只。該目外形似蛾,身體和翅面有短毛。觸角絲狀,很長。咀嚼式口器。兩對膜質翅,靜息時翅呈屋脊狀置于背面。無尾須,完全變態。
13、襀翅目:3只。該目觸角絲狀,咀嚼式口器。兩對膜質翅,前翅狹于后翅。腹末有一對長尾須,半變態。
14、同翅目:2只。該目體型變異較大,刺吸式口器,吻3節。前翅質地一致,較后翅略硬,靜止時置于背面呈屋脊狀。
15、鱗翅目:3只。該目觸角棒狀、絲狀或雙櫛狀。虹吸式口器或口器退化。兩對膜質翅,身體和翅面覆蓋鱗片。無尾須,完全變態。
六、實習心得與體會
這次動物學的野外實習時間雖然很短,卻收獲頗豐。一方面,我們領略了黃山的韻味與美麗,另一方面我們也真正的見到了許多不曾見到的動物。這次實習,不僅鞏固我們在課堂上學習的知識,而且我們將理論知識真正地運用到了實踐之中,開闊了我們的視野,使我們理解了很多以前沒有認識到或沒有明白的問題,也培養了我們對科學研究的嚴謹的態度、對生活的吃苦耐勞的精神和團隊的協作精神。在實習的過程中大家互相幫助、互相諒解,組員之間團結協作,分工明確,很好的完成了實習的任務。雖然實習過程比較辛苦,但是大家依然微笑著面對遇到的每一個困難,大家在笑聲中掌握知識、鍛煉耐力,它給我們帶來的歡樂和知識令我們難以忘懷,實習給我們留下了很多美好的回憶。
通過這次實習,我發現了自己的許多不足之處,如自己的專業知識不夠扎實,交際能力較弱,處理突發事件的能力不足等等。這些不足,我將會努力的克服,培養各方面的能力,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爭取自己進一步更好的發展。今后,我要充分利用在學校的時間好好學習,不僅把自己的專業知識學好,還要拓寬自己的知識面,不要把學習知識局限于課本上,爭取做更好的自己。
野外實習報告 篇4
一、前言
野外生存作為一種戶外運動在一些發達國家已開展很長一段時間了,并有個別學校已將這種運動引入到學校的體育課程教學中,受到了學生的歡迎。如日本、韓國、澳大利亞等把野外生存能力作為青少年必須具備的一種生活技能,澳大利亞體育學院還開設了野外生存課程“大學生野外生存生活訓練”課題組組長、教育部體衛藝司體育處處長季克異表示,之所以把這個課題申報為“十五”國家級課題,最重要的是要拓展高校體育課程。要培養學生良好的體育習慣和生存生活能力。學生在野外生存生活訓練中能主動學習、生動活潑地去學習,這非常重要。野外生存課程是野外體育的一個組成部分,他是指在遠離居民居住的環境,如山區、叢林、荒漠、高原、孤島等復雜地形域內,在缺少提供生命所賴以維持生存的外部物質,個人或集體靠自身努力,在較短的一段時間內及近似人為營造的環境條件下,保存和維持生命的基本手段和方法的一門課程。野外生存課程作為高校體育內容,強調健身、趣味性和使用性,突出學生在學習中主動性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從而促進學生德、智、體全面發展。野外生存課程是一種全新的體育內容,它集竟技性和挑戰性于一體,包含登山、野營、野炊、負重行軍、攀巖、速降、定向、漂流、涉水、穿越叢林、野外自救、野外尋食(水)等豐富內容。
二、實踐時間及內容
實踐時間:10月25日--27日
三、實踐目的
1、鍛煉學生在野外遇到地理阻礙時克服困難的能力;
2、通過實地練習,學會運用各種技法和可用資源彌補自身相對于客觀條件的不足與弱點,使學生在以后遇到類似情況時能從容面對,想辦法解決問題;
3、豐富學生野外生存知識,提高學生在自然環境中的生存能力;
4、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組織協調等能力。
四、實踐日志
20xx年10月25日 星期五
周五下午,期待許久的野外生存拉開了序幕。一路上都在對實習基地進行幻想,
一想到能零距離的接觸到大自然,可以自己做飯就很是興奮。經過近5個小時的.車程,再加上近一小時的船程,我們平安到達營地。環顧四周,發現這里真的是零距離接近自然,燈光了了,人煙稀少,依山傍水。在進行實習之前,我們已經經過了多次的理論學習,并且進行了分組。到達營地后,我們組在組長的帶領下,分工合作,在經歷了收拾營地、刷鍋、取水、搭灶、生火等一系列環節之后。終于吃上了野外的第一頓飯,煮方便面!雖然簡單,但是很開心。飯后,大家對第二天的行程略作了解并做好安排后便回到各自的帳篷休息。就這樣,我們度過了野外的一晚。
20xx年10月26日 星期六
第二天我們很早就起來了,一是新鮮,二是凍的是在睡不下了。洗漱的時候再次體會到生存不易,毛巾上冰冷的水讓還睡眼惺忪的我們頓時精神抖擻,含在口中的漱口水也是凍得牙齒生疼。在勉強洗漱后大家做了簡單的早飯,便開始了我們的實習之旅。第一個項目是叢林穿越。望著那光滑陡峭的巖壁,我真是從心底里害怕,但是既然選擇了體驗野外生存的不易,就不能退縮。我硬著頭皮跟在隊友身后向上爬,上山的路很不好走,有很多很滑的陡坡,越往上走眩暈感越是強烈,中途經老師許可進行了休整后,在老師和隊友的連拖帶拉下,終于順利完成了穿越的過程。之后一個項目是降巖,由于穿越過程中身體不適且體力消耗很大,在老師的許可下由助教老師沿小路帶下山,雖然沒有經歷此次降巖,但之后聽隊友的講述也讓我感受到了他們當時那種刺激、緊張的心理,并由衷欽佩隊友們的勇氣和毅力。經歷了這兩個項目后,大家回到基地附近開始學習扎竹筏,主要學習兩種基本而實用的結繩方式,并且在隊長的帶領下很快完成了我們的任務,隊員們撐著自己親手扎的竹筏在水中滑行時臉上的滿足感與成就感溢于言表。由于考慮到安全問題,大家只在湖中稍作逗留便回到岸上生火做飯。為了幫助同學們補充能量,學校給我們每組配發了一只雞。在經歷了一天的勞累奔波后,野炊區頓時一派殺雞拔毛、磨刀霍霍的戰斗景象。在并不精致的加工下做了一頓豐盛的野外星光晚餐。之后是篝火晚會,每組都表演了精彩紛呈的節目,大家還圍著篝火取暖。為了不影響第二天活動的正常進行,晚會很早便結束了。這一天,在愉快中完美結束!
20xx年10月27日 星期日
第二天依舊起得很早,在經歷了冰火兩重天之后(洗漱時寒冷刺骨的湖水和做飯時灼人的煙灰),大家分組進行了溜索項目。我在這個過程中并沒有感覺害怕,勇敢的完成了這次任務,親身體驗了“空中飛人”的感覺。進行完溜索項目后老師組織同學們清理了基地的垃圾,做到了親近自然、愛護自然的環保工作,
隨后又開展了幾個小游戲,還對本次實習進行了最后的總結。大家原地休整了一段時間后,于當天中午十二點多,在校車帶起的塵土中和船上大家的歡聲笑語中離開了實習基地順利的返回了學校。
五、實踐總結與建議
現在的大學生被戲稱為住在象牙塔里看世界的人,那說明了我們缺乏“走出去”的經歷,缺乏體驗社會、體驗生活的經歷,此次實習正是對我在野外生存這方面經歷的彌補。在零距離的接近自然的同時,我真切的感受到野外求生的不易,也學到了很多求生技巧。在此,感謝老師的關心與鼓勵,感謝同學們對我的照顧與幫助。同時,我還學會了怎樣盡快的融入群體,出校門時大家只是互不相識的校友,而離開時我們依然成為了曾經一起努力挑戰自我、一起克服困難的同進同退的戰友。回想整個實習經歷,讓我覺得我們組能取得這樣的成績著實不易,感謝這門課程帶給我們的這些在課堂上永遠也不可能領悟的知識、感悟以及那些在此次實習過程中結識的良師益友。
此外,我們還發現了這次生存體驗實踐活動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希望引起老師的關注,使我們的實踐活動更加完美。
1、實踐活動時間選擇不當,已經進入冬季,天氣較寒冷,同學們在野外容易生病。
2、實踐活動內容過于單調,曾經上過這個課的同學再選的時候會覺得無味。
3、老師應該幫助各組之間的交流,不要讓交流僅限于小組。
野外實習報告 篇5
一、實習概況:
時間:xx
地點:茶馬古道、豬兒嘴、青衣江邊、陸王溝、老君崗、龍門鄉
時間:xx
地點:太平橋、太平電站、隴西大滑坡、白馬泉、噴珠泉、上里古鎮二仙橋
實習工具:工具箱、地質羅盤儀、錘子、鹽酸等
指導老師:xxx
二、實習內容:
雅安市位于四川盆地西部邊緣,處于成都平原向康藏高原的過渡地帶,氣候為中亞熱帶季風氣候。在此次實習歷程中,我們對雅安的雨城區、蘆山縣、上里古鎮等處所的特征地貌進行了觀測,初步分析了這些地形地貌的形成起因以及其與農業生產利用的關系。
雅安地層狀況大都是下第三系名山群泥巖、砂巖。且為鈣質,風化土壤容易形成中性及弱酸性土壤,滴鹽酸能看到劇烈的反應。
1.茶馬古道
茶馬古道位于雅安向斜,南東翼部位周公山向斜,北西翼部為蒙山背斜,軸線為北東走向,地層狀況為下第三系名山群,巖層為泥巖、頁巖系紅粉砂巖。
此地在青衣江下切、地殼抬升運動中,形成可觀察到的河漫灘及三級階地。河漫灘為洪水淹沒河床以為的谷底部分。階地是散布在河床兩側呈階梯狀,具備一級或多級,已不受近代長年洪水吞沒的地區,它是河谷演化過程中的產物,是由于河流的侵蝕和沉積作用形成沿河谷兩岸舒展,高出洪水期水位的階梯狀地形。每一級階地都是由階高空和階地坎組成。
河漫灘容易與一級階地混淆,一級階地一般不會被洪水淹沒,但是如果遇到特大洪水,同樣會被洪水淹沒,故可觀察到在一級階地上沒有居民點的修建。一級階地由于河流帶來的肥沃的泥土在階地上沉積,提供了良好的礦物質源,利于農作物的生長。進河岸的地方受到堆積與風華作用強于遠河岸的 地方,故沉積物的性狀出現“進粗遠細”的現象。
二級階地相對于一級階地來說,堆積時間較長,沉積物更細膩,質地更適中,不易垮塌。故可以觀察到在二級階地上分散許多居民點。從地理位置上說二級階地的地理位置不至于太低,而受洪水的襲擊,也不至于太高,影響人們的出行及居住。一二級階地均較寬闊,土壤肥沃,適宜耕作。
三級階地由于形成時間更長,位置更高,受到的風化剝蝕作用越嚴重,形成白鱔泥。
四、五級階地便成為適宜喬木生長的林地。
2.豬兒嘴
此地是標準的單面山,是下第三系名山群地層,泥巖夾薄層粉砂巖。其順向坡長而緩,地質條件穩固,并且水系發育,合適農業生產開發利用。而其逆向坡土壤不穩固,受到風化嚴重,可以看見多個小山包,同時易發生垮塌和泥石流。從巖石中可以看到地下水出露,水流以逆向坡流向順向坡的方向流動,在順向坡可以很容易找到地下水,在逆向坡則難。
3.青衣江邊
在青衣江轉彎的地方觀察到河水的凹岸侵蝕,凸岸堆積的作用,在靠近河邊的地方A也同樣有居民點。此地看不到一級階地,是由于在B面有高山,其巖石堅硬,河流對B面的侵蝕作用不強烈,而河水環流對一級階地有侵蝕。
4.陸王溝
在1979年曾發生過重大泥石流災禍,造成300多戶村民除一人外出幸免于難外,其余全體遇難的重大地質災禍。災難產生時,汽車大小的石頭飛濺出100多米。
陸王溝三面環山,處在單面山的逆傾坡,有大量的松散物質,很不穩固,同時,在雅安這樣一個雨城,降水是常見的,水這樣一個潤滑劑的作用下出發了泥石流的發生,造成了這次損失慘重的泥石流。
現在我們可以看到在陸王溝已經修建了一系列工程措施,如可以攔阻地表水的環山溝,引流入河的順溝,道路旁邊的堡坎較其余地方也有所加固,另外這里還有泥石流監測器等。除此之外還有一系列生物措施,樹林可以固定山體泥土。
在進行治理類似的地址災害時,不僅僅是在治理,不顧其他諸如人文、社會、經濟等方面,是不能取得由效的成果的,要多方面的考察,調動老百姓的積極性,確保在保護水土流失的大前提下,更多的應該考慮到百姓的生活,爭取到百姓的支持,才能取得較好成績,其措施才是長遠的。在陸王溝對面,我們可以看到蒙泉院斷裂層的雅安向斜昂揚端,此地就是雅安向斜的末端。
5.老君崗
在老君崗可以看見裸露的下第三系名山群泥巖、粉砂巖。此地可以看到球狀風化、碎屑風化以及泥巖風化。粉砂巖較泥巖硬度大,用錘頭本別敲打粉砂巖和泥巖,可以看到泥巖非常容易形成碎屑而脫落,而粉砂巖更堅固,不容易形成碎屑。泥巖的組成更細膩,粉砂巖組成顆粒更粗糙,故泥巖更容易被風化形成粘重的適宜耕作的優質土壤。此地粉砂巖的厚層或塊狀構造,交叉裂隙的發育,難與溶解以及其等粒結構構成了球狀風化的條件,形成了典型的球狀風化。
同時在此地學習了地質羅盤的使用并且自己動手使用地質羅盤來對巖層的產狀進行粗略測定,其產狀分別為傾角:39°,傾向:184°,走向:81°。
6.龍門鄉
(1)河流改道
在本區我們主要觀察河流改道,河流兩岸的物質分布狀況、規律。先從河流兩岸的物質分布也遵循一般的分布規律,近河岸粗,遠河岸細。河流a岸的河流階地是本區最重要的生活生產區域,這里布局了許多農田、房屋建筑。不足的是沒有設置完善的排水渠道,不利于土壤水肥氣熱的協調能力,導致農作物的生長受限,降低了經濟效益,也加劇了人地矛盾,去開墾更加多的土地來滿足居民的生活需要。本區地形四周高,中間低,此地的水系是從四周像中間流,形成樹枝狀水系。本區所集納的地表水滲漏到底部地層中,并逐步形成溶蝕通道和崩塌空間,造成地下巖層中大規模整體塌陷,由于地下水的不斷侵漏,所以圍塔至今還是一個巨大的活動漏斗,使之形成漏斗狀地形。在漏斗狀地形的影響下,加上雅安是雨城降水多,使本區的農田布局受地下水的影響極大,水溫低、鹽分高,對農作物的影響極大。所以本區在農業發展工程中,要特別注意對地下水的治理,也要注重地下水的高排低灌。
(2)紅星村在龍門鄉紅星村同樣可以看見許多的礫巖,農作物在礫巖表面風化很淺的土壤上耕作。可以觀察到圍繞紅星村的周圍山體的巖層都是泥巖,而此處卻有大量的礫巖沉積。因此,這些礫巖也被稱為“飛來石”。對于這些飛來石,百姓有很多種說法,有的說是女媧娘娘補天時漏下的石塊,也有說是火山爆發而噴出的火山巖。對于這些說法都只是老百姓的一種猜測或者是加以神話來解釋。而在學習地質學這門課程之后,我們了解到這些巖石的成分與對面遠山的成分分歧,極大可能是在數億年前的造山活動時,地殼板塊活動,使同一山體的二邊向旁邊擠壓,在宏大的壓力作用下山體斷裂,山體兩頭的巖石在斷裂霎時被偉大的推進力彈射進來,散降到到處,構成了我們看到的“飛來石”。這些礫巖大小不一,零星散落,最大的一塊有客車般大小,還有雕像在上面。這些巖石是四川唯一有記錄的“飛來石”,是常見的地質奇跡,對研討古地質運動、結構活動以及古地殼運動有很大的證據價值。
7.太平橋
在太平橋是在蒙泉院大石板斷層和吳家山廟子崗斷層獨特作用下形成的,被隴西河下切,形成了隴西河高速路橋下的地塹地形。隴西河為幼年河,其彎曲程度大。我們在一級階地上觀察,該處的巖石偏向程度,地質條件穩定,所以可以在這里建筑高速路橋。在這里可以看到幾級階地,周圍的農田修有排水溝,水利設施很好。穩定的地塹帶給當地人牢靠的農業耕作環境,當地農田布設相當緊湊。
8.太平電站
來到太平電站,又一次看到了典型的下第三系泥巖夾粉砂巖層。可以看到巖層傾角相當大,接近垂直。這里有蒙泉院大石板斷層和吳家山廟子崗斷層二處斷層,始終延長至青衣江,山體中的水系就沿斷層裂隙帶浸出,在斷層口會集淌出。這里的地下水水質好,凈化好,甘甜,冬暖夏涼,并且有隴西河的河水彌補,水流一直。并非是有神仙的幫助,而是由于水在巖層中滲透時,礦物質對水有過濾作用,溶解有益物質,大量的溪溝對地下水有補給作用,同時由于巖層中的多層裂隙作用,控制著水量,地溫相對于大氣溫度來說,相對穩定,冬天時低溫高于氣溫,夏天時,低溫低于氣溫。所以這里的水喝起來滋味很好,而且溫度合適,冬溫夏涼。因為巖層對水體的'作用,使水溫保持在十幾度,冬天比人體溫度高,夏天比人體溫度低,所以喝起來很爽口,并且也不會因為干旱而枯竭。
根據地層的產狀,可以幫助我們了解地下水資源的分布、地下水的質量,是否適宜人們飲用,會不會因為巖層中的某種物質使得人們飲用后產生某種不良反應,比如雅安的水資源富含鈣質,就是因為地層中大量的鈣質膠結,容易使人們患結石。同時了解地下水周邊環境,地下水流經巖層會不會有工廠的污染等一系列的問題才能造福于百姓,促進經濟發展。
9.隴西大滑坡
和陸王山一樣,隴西大滑坡也是三面環山,有大量的松散物質,在雅雨的作用下會發生大面的滑坡和泥石流現象,對人民的生活、生產造成不可估計的損失。而相比之前看到的陸王山對滑坡的治理來看,陸王山的治理不是很完善,在以后仍然會發生滑坡和泥石流,而隴西大滑坡作為滑坡治理的示范者,這些松散物質還是會在重力的作用下緩慢的向下移動,但滑坡的可能性大大減小,其滑坡治理的成功之處在于,這里建筑了適合當地雨量、排水量等具體情況的豎溝,工程措施實行得很好。更重要的是這里的生物辦法發展得很好,種植了大面積的川農大研發的優良竹子。此竹子的妙處有以下多少點:
①竹子根系發達,對土體有很好的固定作用;
②竹子是多年生動物,一年之內就能夠長成林;
③竹子可以用于造紙,存在較高的經濟價值,可以調動農民種植的踴躍性;
④春天可以收獲竹筍,為農民提供經濟來源;
⑤此竹子具有葉片多,葉片大的優點,有助于竹子迅速生長等等。這些措施改善了隴西大滑坡的情形,挽回了宏大的經濟喪失。而此地是去碧峰峽的必經之地,只有有效的治理了此地的滑坡現象,才能充分利用碧峰峽的旅游資源。
10.白馬泉
在上里鎮的白馬泉景致維護區,我們盡管沒能進入山里親自感觸山澗發出的“嗒嗒”的馬蹄聲,但是依然榮幸地觀察到了會“吐”水的噴珠泉。白馬泉是典型的虹吸泉,其形成是由于山體外部的破碎帶形成的孔洞和裂隙中有浸透水流出,其中攙雜著大批的空氣,液體與氣體產生的共鳴便形成了“嗒嗒”的相似于馬兒在奔馳的聲音,人們將這種從山體破碎帶流出的有聲音的泉水形象地叫做“白馬泉”。
噴珠泉的形成原理與白馬泉類似,都是因為液體對空氣的緊縮,使液體流出地表的瞬間受氣流作用而收回聲音或冒出氣泡。噴珠泉因地勢較低,長年有地上水積聚到此,因此終年不干枯。
野外實習報告 篇6
一.實習目的
綜合地理野外實習時課堂教學的延續,是培養學生掌握野外調查與分析的基本方法,進一步豐富和拓寬知識領域,培養初步的地理科研能力,以及進行德智體美全面教育的教學過程,是一個獨立的重要教學環節。
1.掌握地理野外考察的基本方法,提高野外調查的能力,并通過野外實習
加深、加強課堂所學的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
2.了解實習區域自然地理環境、經濟社會發展、地域文化景觀的構成與基
本特征,深入認識其環境、經濟、社會和文化各要素之間的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相互制約的關系,從而建立起宏觀的、整體的思維方法。
3.通過對實習區域自然、人文等要素、現象及綜合景觀的觀察、感知,綜
合訓練學生運用所學理論與知識去發現、認知、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深化對地理學各相關理論知識的理解,并為以后的學習和參加社會經濟建設研究打下良好的專業基礎。
4.培養收集資料、分析問題、撰寫論文、匯報成果的綜合能力。
二.實習時間
12月19日12月20日
第一天:早上8點出發,首先到達北碚觀音峽進行考察,中午到達淶灘古鎮,下午考察參觀了古戰場釣魚城,傍晚時分到達縉云山。
第二天:早上8點出發,考察了縉云山地質、地貌、植被、土壤、旅游等。下午2點半參觀了西南大學地理科學學院地質實驗室和天文館。
三.實習內容
第一站:觀音峽
觀音峽在文筆石旁的懸巖高處,有一個古剎,叫觀音閣,觀音峽由此得名。在文筆石旁的懸巖高處,有一個古剎,叫觀音閣,觀音峽由此得名。在老師的帶領下,我們知道了觀音峽屬于背斜,夾在水土和北碚兩個向斜中間。嘉陵江從西北向東南橫流過,切嶺成峽,遇谷成沱,分別形成著名的嘉陵江小三峽:瀝鼻峽、溫塘峽和觀音峽。同時,老師還給我們介紹如何使用羅盤測量巖層產狀,識別巖層的走向、傾向、傾角等要素。這里因江流下切,暴露于地表,地質發育完全,斷層結構清晰,是一天然地質陳列館。觀音下壁兩岸由二疊系、三疊系、侏羅系構成,巖石由紫色泥頁巖、砂巖、石灰巖組成。土壤主要以紫色土為主,但在山地為黃壤,還有一些地方有石灰巖土。而其地貌,山前丘陵,背斜低山。岸壁陡峭,伴多層溶洞;植被繁茂,育萬種生靈。河水泉
水沿崖飛瀉直下,汽車火車借江擦肩而行。江輪汽笛聲聲,漁船應和綿綿,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第二站:淶灘古鎮
淶灘古鎮位于重慶市合川區東北28公里,建鎮于宋代,占地0.25平方公里,是中國首批歷史文化名鎮。古鎮上面懸崖峭壁,四座城門呈十字對稱,寨墻全部都是半米多長的條石砌成。其中清同治元年增修的甕城為重慶唯一,具有甕中捉鱉的御敵功效。淶灘古鎮依崖筑城,民居宅院沿街巷一次排列,呈現出典型的山寨式場鎮風貌特色。古鎮內還保存著清代建筑文昌宮,宮內戲樓平臺外欄木刻浮雕,藝術價值極高。古廟建筑在
淶灘古鎮內較多,其中主廟二佛式最出名。上殿坐落鷲峰山頂,下殿位于鷲峰山間,占據較好的自然風水地。一個鎮子只要依山傍水,環境就不會差,淶灘就是這樣的地方。加上豐厚的文化遺產,淶灘古鎮真是鎮小名氣大。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明清民居錯落有致,老街小巷古樸典雅,因此古鎮的發展與其良好的地理環境息息相關,旅游業便成為了其主要的經濟、市場發展中心,當然環境因素也不可小視,環境發展的好壞與古鎮發展的興衰相一致。
第三站.釣魚城
釣魚城位于重慶市合川區嘉陵江南岸釣魚上,距合川城東5公里,相對高度約300米,占地2.5平方千米。山下嘉陵江、渠江、涪江三江匯流,南、北、西三面環水,地勢十分險要。釣魚城分內外兩城,外城筑在懸崖峭壁上,城墻系條石壘成。釣魚城所在地的釣魚及20余平方公里的周邊地區,丘山起伏、綠樹蔥蘢,地形地貌保持完好,且無工礦對水體、大氣污染之憂。在古
城上極目遠眺,群山逶迤,江流蜿蜒,山林野趣,田園風光歷歷在目。釣魚城“方山丘陵、平行陵谷的地貌特征”和“三江匯流”的地理環境,是真正的天、水、山、城合一”的自然生態環境。在釣魚城導游給我們講解了階地的劃分,及河流的侵蝕和沖刷。而且釣魚城的內外兩城的設計均是極好的利用了釣魚城的地理環境。釣魚城內的古建筑及寺廟保存得很好,天池、兵器都基本完好,通過對這些建筑及佛像的參觀,就猶如千年的風光又重現眼前。釣魚城因其險、易守難攻的特點,使城防與淶灘古鎮的城防有所區別。在旅游業的發展上,景區對文物的保護性較好,山路修建不多,景區內無居民居住,很好的保護了其自然環境。
第四站.縉云山
縉云山位于北碚境內,被列為亞熱帶森林自然景觀保護區。主要保護對象是
珍稀植物及風景資源。縉云山屬川東平行嶺谷的溫塘背斜之一段,厚層砂巖覆蓋山頂。在暖濕積分氣候條件下,發育和保存了我國東部亞熱帶典型的長綠闊葉林(地帶性植被)。生長著1700多種亞熱帶植物。其中有猴歡喜、無刺冠梨、縉云瓊楠、伯樂樹、銀杏、紅豆和果上長有兩翅的飛蛾樹等珍稀植物。三種還有世界罕見的.活化石樹水杉。縉云山屬盆地低山,影響相撞植被類型及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受人為作用程度的大小。其次是局部地貌因素構成的生境條件,使之對水分、熱量、光、土壤等產生分異,導致此生植被在演替序列上的差異。其主要植被類型有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常綠針、闊混交林、亞熱帶馬尾松林、灌草叢。縉云山的主要土壤為山地酸性黃壤。
在縉云山的實習中,我還看到了存在的一些問題。縉云山在被保護起來后,其旅游業的發展太過頭,山上山下存在一種侵蝕現象。山上修筑的道路太多,甚至有些農村居民另開小路,農家樂隨處可見。這些都加重了對自然環境的破壞,還有些
農村居民賣竹筒飯來掙錢,造成亂砍濫伐,游客對環境的污染也更加嚴重。山下的零散式建筑,造成旅游業規劃的障礙。
農民與政府的社會沖突在這些基礎上才能得以解決,所以,怎樣對旅游進行科學的規劃值得進一步的研究。
第五站:西南大學地質博物館
在地質博物館中,我們看到了各種各樣的典型巖石、礦物、化石;參觀天文館,領略宇宙的無窮魅力;看到了天文望遠鏡,以及投影在白紙上的黑子;觀看了行星、恒星的運動特點,西南大學地質博物館也展示了西南大學對地質的深入研究。博物館內還通過古生物模型地臺,晶體旋轉展示來展現西南大學對地質研究的卓越成果。
實習總結
通過這次的野外實習,我收獲到了很多知識。對老師在課堂上講的地理知識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對地貌、地質以及巖石礦物有了更多的認識。通過對釣魚城、淶灘古鎮的實地考察,我學會了怎樣用人文地理的思維方式去分析歷史文化古跡。通過對縉云山、小山峽的觀察,我學會了怎樣去觀察土壤、巖石結構,分析其特征。野外調查實習是一次很難得的機會,讓我們把書本上的知識與自然環境相結合起來,是一次很好的實踐鍛煉。讓我受益匪淺。
野外實習報告 篇7
實習概況本次的韶關野外實習是在大學學習了《地質學》與《地貌學基礎》課程,對各種地質構造,包括褶皺構造、斷裂構造等有一定的知識基礎,且對不同時代地層的巖性、化石特征、巖層接觸關系等了初步的知識儲備,以及學會如何使用地質羅盤、作信手剖面圖、素描圖、標本采集后,在唐曉春院長、李春生教授、葉浩老師和王芳老師等的帶領下,和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兩個班的本科同學,在丹霞山、大峽谷、芙蓉山等地方,進行主要針對各種地質構造和不同時代地層的巖性、化石特征、巖層接觸關系等的實習活動。實習目的 野外實習是我們自然地理專業學習的重要環節之一,在韶關地區進行對于地質和地貌的野外實習是學習自然地理學及地質學的重要環節之一,一方面可使學生加深理解和鞏固課堂上所學的理論知識,另一方面通過實習,初步掌握野外工作方法和相關技能,并在實習中培養學生獨立觀察和分析地貌現象的初步能力和嚴肅、嚴格、嚴密和實事求是的科學修養,為將來參加地理調查或科研奠定
基礎,也為今后的專業學習提供實踐動力。實習內容之一 芙蓉山礦山公園芙蓉山礦山公園是第一批二十八家國家礦山公園,其目的為了恢復原來開礦留下的礦業遺跡恢復破壞的生態,是具有礦山文化的礦山博物館。礦山公園屬向斜下部一翼,此向斜形成于晚古生代石炭紀下統的石磴子組,是原本水平的地層由于褶皺導致層面向上傾斜形成,巖性為灰黑色中層石灰巖淺海相。用羅盤在出露巖層測產狀,測得該巖層傾向為北東37度,傾角20度在礦山公園內向斜剖面的礦層斷層中,從斷層面兩側,通過斷層面兩側巖層是否延續性判斷斷層上下盤,斷層面上部為上盤,斷層面下部為下盤,正斷層是上盤相對下降,下盤相對上升的斷層;逆斷層是上盤相對上升,下盤相對下降的斷層。在該斷層中找一個標準層,發現斷層面兩側上盤上升,下盤下降,所以為逆斷層。剖面上還有些裂縫,不過由于有些裂面兩端沒有發生錯動,因而不能是斷層,只能稱為節理。在向斜核部的芙蓉湖區域,由于巖性變為白云巖和石灰巖,抗侵蝕能力下降,發育了地表和地下的喀斯特地貌,而芙蓉湖實際上就是一個受喀斯特溶蝕和侵蝕形成的洼地。喀斯特地貌有三種組合,分別是峰林谷地,孤峰盆地和峰叢洼地,而芙蓉湖就是一個典型的峰叢洼地。在地表,湖對面有峰叢地貌,兩側還分布著不少石灰巖孤峰;在地下,有許多溶蝕而成的喀斯特洞穴,有些洞穴被人工開挖成機耕道,而其中著名的芙蓉仙洞有三層結構,是喀斯特溶蝕洞穴的典型。實習內容之二 丹霞山丹霞山位于廣東省韶關市仁華縣和湞江區交界地帶,總面積約180km ?,由680多座頂平、身陡、麓緩的紅色砂礫巖構成。早第三紀以后的喜山運動期中,丹霞盆地基本上繼承了燕山晚期構造運動的特征,仍以較大規模的斷塊抬升為特征,而無明顯的褶皺運動,因而丹霞組地層得以保持水平或近水平的產狀,在地塊抬升過程中,相對脆性的,主要由較堅硬的礫巖和砂礫巖組成的丹霞組形成了大量呈菱形的垂直節理。水流的不斷切割侵蝕使節理深度加大,同時,在懸崖峭壁的底部由堆積著許多由崩積物組成的山麓堆積物,形成了典型的丹霞地貌。丹霞山的丹霞組按巖性可劃分為三個巖性段,從山下到山頂巖性由粗到細再到粗,分下、中、上三段。下段為下景觀層,半山亭-錦石巖為主要景點,也是觀察丹霞組下段粗碎屑巖組成的巖溶及懸崖峭壁等地貌景觀的典型地點。上段為上景觀層,在長老峰的觀日亭不僅可以觀賞日出和晚霞,還可以觀賞丹霞組上段的`砂礫巖。實習內容之
三 乳源大峽谷乳源大峽谷位于廣東省韶關市乳源縣 城西南68km處的大布鎮。峽谷長約15km,深約300m。峽谷寬度介于100-1000m之間。該區域出露的巖層主要為泥盆系中下統的含礫砂巖、石英砂巖、石英巖、和第四系礫巖及砂質粘土層,另有少量泥盆系中統的片巖、頁巖、灰巖和泥盆系下統的生物灰巖,地層傾角約為5度。實習內容之四 馬壩人遺址 馬壩人博物館馬壩人為早期智人,馬壩人的化石是在獅子山發現的。獅子巖為可溶性 ,巨厚層(200m以上),屬于發育在水平流動帶的大型溶洞。洞內含有的石鐘乳、石筍、石柱都比較少,石鐘乳少也許是因為洞頂層薄,水里碳酸鈣的含量少。獅子巖有3層溶洞,說明地殼階段性抬升。第一層溶洞有地下暗河,第二層溶洞有13萬年前的馬壩人頭骨化石及動物化石,第三層溶洞
里有生物化石。從獅子巖往下看,有喀斯特的地貌組合:孤峰和盆地。馬壩人博物館的內容主要有兩部分:一樓為馬壩人遺址及附近同期化石地點出土的人類化石、文化遺物和動物化石;二樓為石峽遺址出土的各類人類文化遺存。實習心得在學完了大一的相應地貌地質基礎知識,我終于有機會把它應用于實習中,但是在實際情況中,我們看到的地質地貌基本都不是它的原始樣貌。由于受到多種因素干擾,特別是人工開鑿挖取山體,導致其受到了破壞。所以我們在鑒定考證某種地質地貌時,要謹慎細微的從多方面觀察,才有可能判斷正確。理論知識是進行戶外拓展的前提,但是不可生抄照搬,需結合具體場景綜合考慮。而且,野外實習是一種苦力活,考驗的不單單是應用實踐的能力,更是對意志信念力的磨練。至今在乳源大峽谷爬的那個1368級階梯攀爬過程仍歷歷在目,雖然中途真的筋疲力盡,但是登到了最頂級,那種喜悅那種快感難以言語。那是意志力的勝利勛章。
野外實習報告 篇8
為了提高我們對動植物的認知水平和實踐能力,加強對理論知識的掌握,我們生科院開展了為期十天的野外實習。實習地點是陵水的吊羅山自然資源保護區,該地區是中國少有的熱帶雨林之一,野生動植物種類繁多,為我們的實習研究提供了豐富的資源。此次實習我們班分為四個小組,每個小組每天分別跟著一位老師進行實習,實習的內容分為植物的實習和動物的實習,而我們一班是先實習植物。
第一天,我們這一小組的成員跟著鐘瓊芯老師沿著吊羅山公路的方向走。每到一個實習地點,大家都仔細地觀察著路兩旁的植物,便在老師的指導下采集植物標本。遇到不認識的植物則拉著老師問個不停,老師也會給我們介紹了一些植物的特征、它所屬的科目及其某些種類植物所具有的經濟功能,例如樟科的山雞椒是我國著名的香料植物,于是我們就認真的記下這些植物的形態特征。到了下午,我們在湖邊的草地上進行植物檢索,鐘老師給我們仔細講解了怎樣利用檢索表進行植物的檢索并示范了植物標本的壓制過程,接著我們就三兩成群的聚在一起檢索起來。這一天下來,我和我們小組的成員一起檢索出的植物有山茶科的油茶、唇形科得小洋紫蘇、石松科的鋪地蜈蚣、卷柏科的深綠卷柏石松科的石子藤,檢索好后我們便在本子上記下它們的詳細特征,最后便將檢索好的植物壓制成標本。
第二天,由于天氣不好,所以我們上午沒有出去采集標本,而是在會議室里聽中科院來的兩名博士給我們上講座,講座的內容是有關于熱帶雨林蜘蛛物種多樣性、蛙類聲音通訊與性別的選擇。大家都聽得很認真,并做好筆記。通過這個講座我們學到了不少知識,也拓展了我們的眼界。下午雖然天氣還不是太好,不過我們依然出發了,我們這一小組是跟著許平老師進行實習。我們沿著大吊羅的方向前進,霧還是很大,但這并沒有影響我們實習的心情,我們仍舊熱情高漲的觀察并采集植物。吃過晚飯后我們便在宿舍門口的空地上檢索并壓制了今天所采集的`植物。我們組一起檢索出的植物有姜科得艷三姜、藤黃科的紅厚殼、大戟科的中平樹、漆樹科的杧果、茜草科的匍匐九節......我們記下它們的特征后也將它們壓制成標本。
第三天我們進行實習的目的地是吊羅山后山的原始森林,我們組今天仍然是跟著許平老師進行植物的實習。對于沒走過如此山路的我們來說,今天的實習經歷更具有挑戰性!后山木制的吊羅棧道已經破損不堪,山路崎嶇陡峭,并且這原始森林還是山螞蝗肆虐的地帶,不過我們依然不畏驚險、興致盎然的繼續著我們的實習之旅。這次后山之行我們還一睹了神樹的風采。所謂神樹是一棵有著1500多年歷史的陸均松,它高有30m,直徑200cm,這讓我們無一不感慨大自然的神奇。我們沒有只顧著爬山,也沒有忘記我們此次出行是要觀察植物、采集植物的任務。這一路上也采集了不少植物,諸如桃金娘科的桃金娘、茜草科的菲律賓耳草、蕓香科的飛龍掌血、金星蕨科的單葉星月蕨.....? 在這短短的三天植物學實習中,我們親身體驗了采集、檢索并壓制植物標本的全過程,讓我們從中學到了不少關于植物方面的知識,更加有效的鞏固和加深了理論知識的學習。
野外實習報告 篇9
(一):實習地點:鳳凰古城
(二):實習時間:
(三):實習的目:
1.學習并掌握野外實習的一般方法和基本技能,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
2.擴大地理視野,提高地理思維能力。
3不僅開闊了視野,使課堂上所學餓知識和理論得到印證,而且自然界和人類社會中出現的許多地理學問題會引發我們去思索、去探索,從而加深對問題的研究、理解和記憶,提高我們的地理思維能力。
4沿途中的地理景觀,能使我們產生濃厚的興趣。通過實習加強我們對區域地理的理解,了解鳳凰的旅游發展能力,以及鳳凰的人文資源,了解苗族風俗 。
(四):實習內容:
全面了解鳳凰的地質地貌 、氣候氣象 、河川水文、 植被狀況、 人文景觀、歷史文化、經濟生活等自然人文現象,并依此研究分析鳳凰旅游開發的`具備的歷史和自然優勢,思考鳳凰旅游資源發展的前景與存在的問題。
(五)實習方法:
采取教師指導和個人獨立鉆研相結合,小組活動和集體討論想結合的方式,遵循事實求是的原則,貫徹百家爭鳴的方針。
(六):實習路線
一 鳳凰古城概況
(萬壽宮):位于沙灣,舊為江西會館,建于清乾隆二十年間。前臨沱江水,背靠青龍山。院內的遐昌閣高聳,河邊的萬名塔拱衛。閣樓飛檐斗拱,建筑古雅典樸,風韻別致。
(天王廟又名三候祠):在東門外觀景山麓,嘉慶三年修建。從東門井登山進廟,有石階100級,右側有三個臺階,原各有一馬一夫,大小與真人真馬一般,工藝精巧。
廟內有大戲臺,昔日常有戲班來縣演出,是城內一個娛樂場所。正殿有一尊高大的塑像,長年香火不絕。1911年11月鳳凰響應辛亥革命,田應會等曾在天王廟聚義。建國后戲臺、神像、夫、馬均被拆毀。1962年被列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4年縣人民政府撥款修復廟宇。
(文廟):位于登瀛街,系古代祀孔之地。清道光十九年(1839)重建。保存的大成殿飛檐翹角,蟠龍矯繞。朱漆金紋,浮雕飛動。
(朝陽宮):位于西門坳,舊為陳家祠堂,建于民國4年(1915)前有高大的門墻,粉紅色的墻壁上有12副浮塑。宮內是四合大院,頭門有一古式戲臺,兩側有包廂,整個院落的門窗雕刻精湛,朱漆色繪,典雅富麗,宛如宮殿。
(奇峰寺):位于城外大街南側。“一峰突出平地,石蹬紆回;松蔭夾道,山頂有寺,江水縈同,四山環抱,秀氣所鐘”。為鳳凰八景之一,名曰“奇峰挺秀”。 (南華山):是縣城南邊屏障。“環城皆山,此峰獨竣;草深林茂,翠色千層,朝則薄霧籠青,暮則斜陽凝紫”。山頂過去有小庵,如今建有國營林場,設有招待所接待賓客。這是鳳凰八景的“南華疊翠”。
虹橋橫跨沱水,長50余丈。“川平風靜,皓月當空,清光蕩漾,近則兩岸煙村,遠則千山云樹,皆入琉璃世界中。橋上徘徊,恍似置身蓬島:。這是鳳凰八景的“溪橋夜月”。昔日橋上有亭,店鋪林立,1956年拆除建為公路橋。回龍閣位于縣城東門外,閣下有一深潭,鳳凰八景的“梵閣回濤”就是指的此處。漲水時“兩溪合流,匯于江心寺下,紅黃異色,急流飛濺,觸石漩渦,隨風鼓浪,正如兩龍過峽”。
二、鳳凰地質地貌
鳳凰縣地形復雜,東部及東南角的河谷丘陵地帶為第一級臺階,以低山、高丘為主、兼有崗地及部分河谷平地、地表切割破碎,谷狹坡陡。一般海拔在500米以下,包括竿子坪、吉信、橋溪口、木江坪、官莊、南華山,新場、廖家橋、七良橋、水打田、林峰、沱江鎮等地,最低的水打田鄉竹子坳海拔170米。地表物質以紅巖為主,夾有部分石灰巖、面巖。氣候較溫暖。從東北到西南的中間地帶為第二級臺階,海拔500-800米,包括茨巖、茶田、黃合、阿拉營、落潮井、麻沖、都里、板畔、千工坪、山江、木里、兩頭羊、火爐坪及三拱撟、大田的一部分,以中低山和中低山原為主,地勢較平緩開闊,谷少坡緩、垅田較多,石灰巖廣布,天坑溶洞甚多,氣候適中。西北部中山地帶為第三級臺階。海拔在800米以上,包括米良、柳薄、禾庫、兩林、臘爾山及太田、三拱撟的一部分。這些地方,地表組成物質石灰巖占95%,地表起伏和緩,坡度在5-20度之間。邊緣地帶,峰巒連綿,谷深坡陡,為中山類型。氣候較寒冷。
野外實習報告 篇10
一、實習目的意義
(一)野外實習是教學計劃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地理學是一門與自然和社會密切想關的科學,資源專業所涉及到的內容也有很多是以地理學為基礎的,所以,不論是地理專業還是資源專業的學生,都需要進行一定的實地考察與研究。從學科的角度,要求學生能將學到的理論和知識應用于實踐,要求學生掌握地理學研究的主要方法,掌握區域考察與研究的技能和技巧。因此,野外實習是地理專業教學計劃的一個重要環節。通過野外實習,可以加深對地理學基本原理和實際問題的理解和認識,培養地理學的空間觀點和綜合分析能力,學會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
(二)野外考察是獲取科學研究資料的重要途徑
所謂科學研究,簡言之就是有目的的探究,通常是以用發現的事實修正現有結論為目的而進行的大量調查和實驗。因此,收集和占有資料、特別是第一手科學資料的豐富程度,直接關系到研究者學術水平的提高,只有資料豐富才能提高科學的生產能力。地理資料包括的方面很多,除了文字資料外,地圖、航空照片、衛星照片(tm磁帶)、幻燈片、錄像磁帶等也是地理資料的重要組成部分。搜集資料有很多方面,諸如教師講課、學術報告、專題講座、文獻閱讀等。“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我們既要收集室內文字圖件資料,博覽群書,選讀文獻,尤其是外國文獻原著,經常做筆記、卡片,充分利用前人的勞動成果,作為我們從事研究的基礎,又要有拓寬和縱深,學會從實踐中獲得資料的基本技能。因此,堅持做科學的野外考察去收集第一手資料同樣是非常重要的。
(三)野外實習是提高綜合素質的教育環節之一
大自然是地理學廣闊而富有生機的`實驗室,是內容最為生動最為豐富的教育環節之一。野外實習是學生接觸大自然和社會的不可多得的機會,面對大自然和社會的諸多地學和現實問題,將促使大家去思考和探索。地理學野外實習,或是烈日炎炎下的沙漠戈壁,或是森林蔽日的深山峽谷,或是寒風凜冽的高山冰川,在這種嚴酷環境下要測量準確的地理數據,取得可靠的第一手資料,往往需要經歷艱苦的勞動,付出巨大的代價。這無論是對學生的專業思想教育,還是綜合素能的提高,均會起到非凡的作用。
總之,野外實習是地理工作者的基本功訓練,主要目的是培養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和技能,為以后獨立工作奠定基礎。參加實習的教師和同學必須認真對待,高度重視。
二、野外實習的主要階段
地理學的野外考察工作,根據時間的順序,一般可劃分為準備階段、野外工作階段和總結階段。其中雖以野外工作為重點,但準備階段和總結階段也是絕對不可缺少的。由于受時間的限制,教學計劃中規定的實習時間,大部分是用于野外工作的。但這并不意味著可以不重視準備工作或不進行野外工作的總結。相反地,只有充分地重視了這兩個環節,實習才能得到圓滿的效果。
為了使野外實習取得預期效果,出發實習之前做好各項準備工作十分必要。
野外實習的準備工作,一般要求在實習前的幾個月內進行,主要工作包括下列幾方面:
(1)確定野外實習的地區、路線和主要實習點。指定實習隊負責人,負責實習的準備工作。初步確定實習的時間、地點、主要路線和主要實習內容,初步做出經費預算。
(2)收集有關實習地區的文獻資料,包括大、中比例尺地形圖和有關專業圖件。了解前人研究的成果,分析區域研究中存在的問題。要特別注意了解實習區資源開發和經濟建設等方面的實際問題,盡量將實習內容與生產實際問題結合起來。
(3)進行野外預查。通過預查進一步確定實習地區和實習路線。專業指導教師要通過預查進行備課,選擇的實習方案,確定觀察路線和實習點上的實習內容,包括教師講授的內容和學生觀察與操作的內容。預查中要盡量與當地政府部門和有關單位取得聯系,一方面通過他們了解區域的實際情況,一方面可以求得他們對野外實習的支持。
通過預查,還要落實實習隊的野外后勤工作,包括落實實習隊的食宿地點、交通工具等。注意了解當地居民的風俗習慣、給養條件、氣候條件、衛生條件及安全保證情況等。
(4)野外實習計劃。根據教學實習目的,確定詳細的實習日程,寫出每一天的實習路線、地點及主要內容。日程的安排,既要考慮實習內容的合理順序,又要考慮交通和路線的條件,盡量做到經濟、合理。實習中要保留適當的休息時間,特別是在野外工作量大,學生容易疲勞的情況下,休息之后可以收到更好的實習效果。實習計劃應寫明各階段對學生的主要要求。
(5)向學生介紹實習地區的基本狀況和主要實習內容。首先讓學生對實習地區的自然地理環境有一個基本的了解,以便在野外實習和獨立觀察判斷。實習教師指導學生收集、查閱實習地區的有關地質、地貌、氣候、水文、土壤、植物、動物以及人類社會生活活動狀況的歷史和現狀等有關文獻資料和圖件,包括前人的調查報告、論文、專著、地形圖、各種專業地圖、航片、衛片、tm磁帶等。
(6)其它準備。
1、體能準備。
野外實習經常需要連續地坐車、大劑量的運動,對參加的每個人都是體能和精神上的考驗,所以,保質充沛的體能和精力是圓滿完成實習的基本保證。
2、物質準備
第一,實習過程中所使用交通工具的安排、落實。
第二,實習中所需的設備、器材等的準備,如照相機、攝像機、羅盤等。
第三,常用醫療用品和藥品準備。
第四,個人生活用品以及與野外實習相適宜的著裝準備。
第五,為預防突發事件,請遵循前人從實踐中總結而來的兩條訓誡“窮家富路”和“冬天出門帶干糧,夏天出門帶衣裳”,后者對干旱區域更具現實意義。
(一)野外工作階段
野外階段是實習過程的主體部分,野外工作的時間、地點、內容和方式要按實習計劃進行。在路線調查或沿途觀察中,要隨時對照地形圖,在圖上確定自己的位置,并把觀察到的特殊現象和地理界限等標記在地圖上。在途中停歇或到達觀察點時,要將沿途看到的主要現象、主要認識和主要問題記在野外記錄薄上。
(1)實習記錄。它是實習的最基礎成果,是編寫實習報告與習作論文的基本依據,因此要及時真實地記錄下來。記錄內容包括沿途觀察和實習點的觀察與描述。
(2)照相與素描。照相已成為野外實習必不可少的手段,可全面、記錄自然環境特征。素描是自然地理實習的重要補充,它可有意識地取舍,突出重點,達到照片無法表現的效果,尤其是對地貌和植物的描述,有條件的同學可充分發揮特長。
(3)綜合分析。自然地理實習,是從要素觀察描述開始到綜合分析歸納結束。因此,野外實習要注意每一個實習點各自然地理要素之間所發生的各種相互作用的性質、過程、方向和發展規律。
(4)互相幫助,安全第一。野外情況復雜,要時刻注意安全,不在有危險的地段活動,登山涉水,要注意上下游的變化,任何情況下不能一人單獨進行野外活動,以防不測。大家除了學習上互相切磋之外,生活上也要互相關心、互相照顧。實習隊是一個整體,要防止掉隊發生。
(二)總結階段
野外實習的總結,一般在野外工作結束返校后進行。首先要對野外記錄及搜集到的文字資料等進行認真地整理和分析;對野外搜集到的大量數據資料,進行清理、統計和分析;對野外攝影進行洗印與擴印;對采集的樣品進行整理,并抓緊進行必要的室內分析與測試。
在上述工作基礎上,要對實習地區進行系統的區域綜合分析。主要包括:實習區地理位置的分析,實習區地理現象的描述,對類型、區域分異及其內部聯系的描述和分析,對自然環境和地理現象的形成因素、動態過程及發展歷史的描述和分析,對資源利用與生態環境建設的分析等等。明確實習取得的主要結論和存在的問題。
最后,學生應根據實習計劃的要求,在規定期限內提交實習報告作為野外工作的主要成果。
野外實習報告 篇11
一、實習目的
該教學實習是生物科學專業在學習了普通生物學(植物生物學和動物生物學)后在動物學方面進行的一次教學實習。目的在于結合實際情況,培養學生觀察海洋生物、了解生物生活習性并進行實物標本制作的訓練,培養學生的野外動手能力。主要目的是:
l.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對不同海岸生物的觀察和描述,鞏固課堂上講的基本內容,掌握不同海岸生物的特征及其與環境間的關系。加深學生專業所學課程理論知識的理解,培養學生的專業思維能力。
2.通過實習路線的講解、室內標本的制作及實習報告的編寫,鍛煉學生的觀察力、動手能力和綜合分析能力,進行專業論文撰寫規范的訓練,為學生今后閱讀、撰寫生物科學方面的專業文獻、收集相關專業資料打下基礎。
3.培養學生艱苦奮斗的生活作風,實事求是和團結協作的工作作風,開闊眼界,激發專業興趣。同時增強體質,以適應野外工作環境。
二、實習要求
實習要求學生掌握野外生物調查工作的基本方法、海洋動植物標本的基本制作過程和方法、生物種類是別和簽定、海洋生物與環境關系的調查的基本方法等。
三、實習內容
1.動員準備階段
通過實習動員、實習情況介紹,使學生了解實習的目的、內容、安排及要求達到的目標。從思想上和物質上做好準備,時間為一天。
準備工作包括:
(1)每班按4-5人編一組,指定每組的實習組長;
(2)檢查野外用品(捕撈器械、標本桶、標本瓶)及其它勞保裝備(手套、鐵鍬等);
(3)購買室內標本制作的藥品、器具等;
(4)了解野簿的記錄格式。
2.教學階段
在教師的帶領下,以小組為單位進行野外基本工作方法的基本訓練,為期一周。
基本訓練內容有:
(1)海水的運動;
(2)基巖海岸和沙質海岸的底質特點;
(3)海洋生物標本野外采集;(4)室內標本制作;
(4)標本的鑒定、描述和保存;
(5)生物豐度和分異度的統計。
要求有:
(1)每天及時整理當天收集的資料、清繪圖件及上墨;
(2)每天要作實習小結;
(3)每天預習與第二天實習有關的內容。
3.編寫實習報告階段
編寫實習報告主要培養學生整理、歸納和綜合分析實際調查資料的能力,使理論與實際相聯系。時間為為3-4天。
要求:
(1)教師講明資料整理的目的和要求,圖件的格式、報告的提綱;
(2)學生用三分之二的時間完成圖件的編繪及報告初編;
(3)教師認真輔導,審閱圖件、批改報告初稿;
(4)學生用三分之一時間修改,清抄。
四、實習程序及時間分配
教學程序
教學內容
1.實習動員
煙臺實習區基本情況介紹、實習要求、分組及準備工作
2.海洋環境路線
通過海水運動、海水性質、海岸底質特征的認識,了解海洋生物生活的環境條件;
3.基巖海岸的生物調查
通過基巖海岸生物的采集、觀察和描述、了解北戴河地區基巖海岸的生物種類、數量和生活習性及分布特征;
4.泥潭海岸海洋生物調查
通過對泥潭海岸生物的采集、觀察和描述、了解養馬島泥潭海岸的生物種類、數量和生活習性及分布特征。
5.河口生物調查
通過對夾河河口生物的采集、觀察和描述,了解和口生物的特點,并比較河口與海洋生物之間的異同點和不同點,并分析原因,學會對所觀察到的現象進行合理的解釋,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6.實習報告編寫
根據教學路線的內容和標本制作、環境調查的成果,編寫完成實習報告
五、部分動物分布情況
1、沙灘環境
(1)底棲動物
環節動物:沙蠶、(多毛綱)
軟體動物:(腹足綱)扁玉螺、脈紅螺、古式灘棲螺
(雙殼綱)泥蚶、毛蚶、鏡蛤、文蛤、竹蟶、
棘皮動物:(海參綱)海棒槌
(2)海灘爬行動物
節肢動物:(甲殼綱)豆形拳蟹、寬身大眼蟹、日本大眼蟹、寄居蟹、海蟑螂、肉球近方蟹、絨螯近方蟹
(3)自由游泳的動物
節肢動物(甲殼綱):美人蝦、泥蝦
2、礁巖環境
(1)巖岸固著生活的動物
腔腸動物(珊瑚綱):綠疣海葵、縱條磯海葵
軟體動物:(雙殼綱)貓爪牡蠣、密鱗牡蠣,僧帽牡蠣
(2)巖石上、下或巖縫隙生活的動物
扁形動物(渦蟲綱):平角渦蟲
軟體動物:紅條毛膚石鱉(多板綱)、短濱螺(腹足綱)、古氏灘棲螺(腹足綱)、貽貝(雙殼綱)
節肢動物:海蟑螂(甲殼綱)、麥桿蟲(甲殼綱)、近方蟹(甲殼綱)、四齒磯蟹(甲殼綱)、日本寄居蟹(甲殼綱)
棘皮動物:多棘海盤車(海星綱)、海燕(海星綱)、刺參(海參綱)
六、采集方法
海葵:用鐵鑿和鐵錘連同固著的巖石一起采下來。
平角渦蟲:反轉石塊,仔細觀察便可發現,當看到渦蟲在石塊上爬行,可用毛筆逆蟲體運動的`方向誘導取下,移入盛有海水的小瓶或小直管內,單獨存放。
紐蟲:挖掘沙泥可將其采出,紐蟲極易卷曲必須使用專用容器保存帶回。
沙蠶類:采集時白天用鐵鍬挖掘。
七、(1)寄居蟹
寄居蟹又稱為“白住房”、“干住屋”。它的鼎鼎大名是由于它常常吃掉貝殼等軟體動物,把人家的殼占為己有。寄居蟹多產于黃海及南方海域的海岸邊,通常能在沙灘和海邊的巖石縫里找到它,有時還在竹子節、穗椰子殼、珊瑚、海綿等等其他地方看到它。隨著它的長大,他會換不同的殼用來寄居。
中文學名:寄居蟹
別稱:白住房、干住屋
門:節肢動物門
(2)玉螺:螺類的一種,海水生活。俗名,潮汕:肚臍螺、蚶虎。科屬,軟體動物、腹足綱(Gastropoda)、前鰓亞綱、中腹足目
玉螺外表呈球狀,殼口為半月形。,內唇滑層厚,有時呈肋狀,幾乎把臍孔遮蓋住。它們的足極發達,可包被貝殼,其作用如鋤,可用來挖掘泥沙,使身體埋于沙中。玉螺的觸角呈三角形而扁平,前端尖,眼已退化,吻長能伸縮。這種動物均為肉食性動物,以雙殼類軟體動物或者其它動物為食。它的吻的腹面有穿孔腺,能溶解雙殼類動物的貝殼,然后用齒舌銼食其肉。通常在潮間帶看到許多雙殼類動物的空殼,在頂部有一圓孔,菘始作俑者,十之七八是玉螺穿鑿。
(3)短濱螺拉丁文名:Littorina (L) brevicula (Philippi) [L. balteata, L. souverbiana, Litorina brevicula v. costulata, Littorina heterospiralis, L. mandshurica, Littorivaga brevicula]
綱名:腹足綱
科名:濱螺科
形態特征:短濱螺,殼近球形。高13毫米,具粗、細不均勻的螺肋,黃褐色,雜有褐、白和黃色云狀斑及斑點,軟體動物。
生活特點:高潮區巖石上常見。
(4)肉球近方蟹
頭胸甲方形光滑,黃棕色散生有紅色斑點,前半部稍隆,後半平坦,胃、心域間有"H"形溝相隔。螯腳兩指基部之間具一肉球,但雌性及幼蟹則不明顯。
頭胸甲長約27毫米,寬約3毫米,近方形,前半部微隆起,具顆粒和紅色斑點半部平坦。胃區和心區間具一橫溝,心區和腸區兩側凹陷。額寬,前緣平直,中間稍凹。眼窩下腎外側由小顆粒組成一條細線。螯足雄的大,雌的小。各節腎面具紅色斑點。長節內側腹緣近末端具一發音隆背。腕內側具齒狀突起,掌節膨大,兩指內緣具細齒。雄性兩指基部間具一膜質球,雌性無此球。步足各節間具紅色斑點,指節具六條縱列黑色剛毛。
中文名稱:海葵
外文名稱:sea anemone
界:動物界
門:腔腸動物門
綱:珊瑚蟲綱
亞綱:六放珊瑚亞綱
目:海葵目
分布區域:海洋
海葵(學名:Actiniaria),六放珊瑚亞綱的一目。雖然海葵看上去很像花朵,但其實是捕食性動物。這種
無脊椎動物沒有骨骼,錨靠在海底固定的物體上,如巖石和珊瑚。它們可以很緩慢的移動。海葵非常長壽。寄居蟹有時會把海葵背在背上作為偽裝。
(6)海星英文名字startfish
亦譯星魚;亦作sea star
棘皮動物門(Echinodermata)海星綱(Asteroidea),下分海燕和海盤車兩科,不過人們都俗稱其為海星或“星魚”。
海星主要分布于世界各地的淺海底沙地或礁石上,主要以浮游生物為食物。
我們對它并不陌生。然而,我們對它的生態卻了解甚少。海星看上去不像是動物,而且從其外觀和緩慢的動作來看,很難想象出,海星竟是一種貪婪的食肉動物,它對海洋生態系統和生物進化還起著非同凡響的重要作用。這也就是它為何在世界上廣泛分布的原因。
八、實習總結
通過這次海濱動物學實習不但鞏固和提高了我們的動物學專業知識,而且鍛煉了我們各方面的能力,開闊了我們的眼界,提高了我們學習的主動性。如果有條件的話,多一些進行野外的實習,不失為一種很好的學習方法。海洋是我們的資源寶庫,它不但為我們提供了各種各樣的食物,而且還提供了各種各樣有用的資源,我們在開發海洋資源的同時,也又去保護它,而不應該為了短期的利益破壞它。在實習的過程中大家互相幫助、互相諒解,組員之間團結協作,分工明確,很好的完成了實習的任務。
雖然實習過程比較辛苦,但是大家依然微笑著面對遇到的每一個困難,大家在笑聲中掌握知識、鍛煉耐力,它給我們帶來的歡樂和知識令我們難以忘懷,實習給我們留下了很多美好的回憶。
野外實習報告 篇12
一、實習目的
1、通過實習,鞏固和提高課堂所學的知識,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進一步培養獨立工作和與人合作的能力。
2、學習用正確的方法和手段來觀察和研究動物,達到提高分析和綜合的能力。
3、掌握、昆蟲標本的采集與制作,種類檢索鑒定。植物的采集、壓制、標本的制作、種類檢索鑒定等工作的基本操作方法,為今后的生物教學和科研打下初步的基礎。
4、走出課堂,體驗生物多樣性與生態系統多樣性,達到感性認識與理性認識相結合,激發學習熱情。
二、實習意義
1、通過野外實習,可以復習和鞏固課堂所學的動物學理論知識,實踐檢驗理論,以達到知識的升華的目的。
2、培養實踐和動手的能力,提高我們各方面的技能,達到教與學的統一。
3、通過野外實習,培養我們吃苦耐勞和團結協作的精神,提高集體榮譽感。
4、通過野外實習可以很好地激發學生積極探索自然界的`奧秘的興趣,進而產生求知的欲望,有利于培養學生學習興趣。
三、實習時間
20xx年5月29日—20xx年6月10日
四、實習地點
崇武海邊,廈門海滄動物園,集美大學標本室,清源山,校內荷花池
五、實習地點簡介
崇武海邊:環境優美,海生動物豐富,便于采集大量無脊椎等。
廈門海滄野生動物園:動物資源豐富,在短時間小范圍內就能觀察多種不同動物。集美大學標本室:有大量不同種類并且被完好保存的標本被收藏其中,并在部分標本周圍附有簡介,有利于學生加深印象。
清源山:清源山是泉州十八景之一,也是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由清源山、九日山、靈山圣墓三大—片區組成,總面積六十二平方公里。風景優美,植物多,大量昆蟲棲息其中。
六、實習內容
學習了解水生動物生活環境與習性、主要特征、標本的采集、標本的制作以及保存方法與鑒別。昆蟲類標本的采集、制作與保存、主要特征與類目上的鑒別。野外實習用具的運用和掌握等。
七、實習結果
無脊椎動物
1、標本的采集
在老師帶領下,我們主要在崇武海邊采集標本。在近水的細沙內,樹根或石塊下,腐殖質堆中耐心仔細翻尋,發現動物后徒手捕捉或使用鑷子等工具捕捉。采到標本后應及時放入用水浸濕的塑料袋內,途中適時浸濕塑料袋,使塑料袋內經常保持一定的濕度,以免動物干燥致死。對皮膚分泌物較多或帶有一定毒性的種類與其它種類分開裝袋。
2、標本的鑒定
觀察標本外形特征(外形、皮膚、指與趾蹼的類型等),查閱書籍,對標本進行科、屬、種進行鑒別。
3、標本的制作與保存
通過麻醉、測量、整形、標簽、固定等步驟對標本進行制作。
將制作好的標本放入75%的酒精中進行長期保存。
4、實習中采集到的標本資料總結
節肢動物門:黑藤壺,寄居蟹,紅點黎明蟹,平背蜞
棘動物門:海燕,林式海燕,海盤車,砂海星,細雕刻肋海膽,馬糞海膽,紫海膽
多孔動物門:南瓜海綿,黑角珊瑚,海仙人掌,柳珊瑚,銀月珊瑚
環節動物門:沙蠶
軟體動物門:銼石鱉,毛膚石鱉,銹凹螺,單齒螺,鎵嘁,漁舟蜒螺,粒花冠小月螺,猖螺,黑凹螺,麗凹螺,銀口凹螺,棒錐螺,珠帶擬蟹守螺,斑玉螺,褐玉螺,覆瓦小蛇螺。鳥蛤,帆鏡蛤,歧脊加夫蛤,西施舌等。
昆蟲類
1、標本的采集
我們小組在老師帶領下沿公路采集標本。在植物生長茂盛、灌木繁雜、雜草叢生、鮮花開放之初飛翔的昆蟲迎面掃網,對靜息的昆蟲從后面或從側面掃網。用震落法采集有假死性的昆蟲,將采集瓶置于植物枝條下抖動枝條,昆蟲就會落入網內。將采集到的昆蟲放入乘有乙醚的瓶子中暫存,蝶蛾類放入三角紙中暫存。
2、標本的鑒定
觀察標本外形特征(體型、口器、翅的類型、是否有觸須等),查閱資料,對標本進行科、屬、種的鑒別。
3、標本的制作與保存
將蛾、蝶、蜂、蜻蜓等昆蟲翅膀展開固定在展翅板上。運用針插法將較大的昆蟲針插成干制標本,昆蟲針在蟲體上的針插位置隨昆蟲種類不同,其位置也有不同。對做好的標本貼上標簽。
4、實習中采集到的標本資料總結
放或斜向豎立于背。半變態。成蟲的稚蟲均為捕食性。前翅革質,后翅膜質。腹末一對尾須。漸變態。短。漸變態。后翅膜質。尾須短。漸變態。部。后翅半圓形,折疊于前翅下。尾須革質,鋏狀。漸變態。體細長柱狀或葉狀。觸角絲狀。咀嚼式口器。前胸短,前翅革質,后翅膜質,或無翅。尾須短。漸變態。觸角長,絲狀,或為櫛齒狀。咀嚼式口器。前胸方形。兩對膜質翅,后翅基部寬大。靜息時翅呈脊狀置于背面,無尾須。完全變態。幼蟲水生。觸角多樣。咀嚼式口器。前翅角質化,在背中線處相遇。后翅膜質。無尾須。完全變態。為平衡棒。無尾須。完全變態。鱗翅目:觸角棒狀、絲狀或雙櫛狀。虹吸式口器或口器退化。兩對膜質翅,身體和翅面覆蓋鱗片。無尾須。完全變態。小,或無翅。雌性常有鋸狀,針狀產卵器或螯刺。無尾須。完全變態。
八、實習感想
十天的野外實習是我們隊生活的另一種體驗,這無疑是我人生畫卷中濃墨重彩的一筆。那里沒有大城市的繁華卻獨有一種怡人的美麗。從第一天我們充滿好奇與無比興奮地跟著老師往海濱走,尋找無脊椎動物的足跡卻一無所知,到最后一天我們自信滿滿地參加實習考試,不得不感嘆這十天里我們的確學到了很多知識。現在想一想,烈日的暴曬,長時間步行的辛勞,口渴的煎熬,都是值得的。通過對當地動植物的考察與學習,我們對書本的知識更加熟悉,大自然的魅力更讓我們折服。在外活動中與同學們之間培養出來的感情與合作精神更是重要至極。
野外實習報告 篇13
20xx年7月13日,結束了泉州、廈門站的動物野外實習后,我們來到了南靖和溪,由孔祥海老師帶隊,開始了這次的植物野外實習。
一、實習目的與任務
1.了解采集地植被分布情況和華南地區森林的基本結構,認識部分北回歸線植物及其生境,充分理解植物的分布與環境的相關性。
2.通過野外實習鞏固理論知識,在實踐中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和記憶。
3.激發學習生物科學、探究大自然的熱情,通過形式多樣的學習和老師同學之間的交流,提高對植物學的興趣。
二、實習步驟與內容
7月13日下午,從實習宿舍(和溪鎮熱帶雨林實習基地)出發,在孔老師的帶領下,我們在和溪鎮沿著公路認識沿路植物并采集標本20余種。
7月14日下午,我們來到了樂土雨林,在孔老師等的帶領下,沿路認識了許多植物,并以小組為單位(五人一組)采集標本70余種。同時壓制了所采集的標本。
7月14日下午,校車再次把我們送到樂土雨林后便返回了。我們在孔老師等的帶領下沿路認種并采集標本50余種。同時壓制了所采集的標本。
7月15日上午,我們來到了仙嶺,在孔老師等的帶領下,沿山路認種并采集了30余種植物標本。
7月15日下午,我們在宿舍壓制所采集的標本。(并在晚飯后返回了學校)
7月16日,回到了學校,我們在實驗室忙著壓制標本,掛標簽,復習鞏固。
7月17日上午,針對這次植物野外實習,以小組為單位孔祥海老師對我們進行了考核。
三、實習心得與體會
這次在南靖和溪的實習使我獲益良多。最直接的學習成果就是對所采集的160多種植物的特征以及所屬科目有所認識。到現在,我還記得種子會粘人衣服的鬼針草,屬于百合科有著好聽名字的吉祥草,長了“瘤”的福建蓮座蕨,有藥用作用的積雪草,天南星科的名符其形的一把傘天南星,跟姜長得很相似的高粱姜……
以前還沒有認真地去觀察學習的時候,一棵樹就是一棵樹,所有的葉子長得都差不多,所有的樹皮都是一個樣。而在這次的觀察中,我發現每一株植物的葉子都長得那么有性格,有些氣味特殊,有些葉脈奇特,有些形狀古怪,有些毛茸茸有些光溜溜……就連貌不驚人的樹皮也分長條形剝落還是片狀剝落等等。南靖之行教會我用一個全新的視角去觀察這個世界,發現生命的奇妙。我每每驚訝于植物的獨特形態和精巧構造而忘記了旅途的辛苦。之前老師跟我說過,這次實習更重要的是激發大家對學習生物科學的熱情。我想,兩年過后我會忘記那些植物的名字,但是永遠不會忘記的,是對于生命和自然的`那種著迷。
在認種學習的過程中,我自己也總結了一些經驗教訓。
1.要把理論聯系實際:在復習的時候有時候因為標本殘缺等原因,我試圖根據參考書上的一些描述來記住這種植物,覺得這些特征描述更準確更權威,最后卻發現那些描述不僅枯燥,在野外認種中還一點都不管用。而老師教給我們的識別方法又簡單又實用,只要掌握了,認種就會變得輕松很多。后來老師告訴我,書上介紹的特征適用于在實驗室里更為準確的分類鑒定工作,而野外認種的很多識別方法是分類工作者長期實踐總結而來的,在野外是最實用有效的。
2.要比較學習、集體學習、反復學習:雖然每種植物都有自己獨特的一面,但是對于我這種初學者來說還是會很容易就把兩種植物弄混。在這個時候,比較學習往往讓我事半功倍。仔細觀察植物,列出易混植物的異同點,通過比較和反復記憶就可以準確地區別它們了。而讓我收獲最多的莫過于集體學習了--一群人圍在一桌標本邊上,比賽著、互相幫助著、互相提醒著、笑著鬧著,硬是把一袋袋的標本消化了。獨學無友則孤陋寡聞,集體學習在同學之間普遍缺少多人面對面交流的大學有著重要意義。當然了,對于認種來說無論什么學習方式都離不開反復學習,只有反復地去看、去摸、去聞,不斷地消化記憶,才有可能讓數量如此龐大的種類爛熟于心。
3.觀察植物的順序與要點:在認種初期,我對于觀察和記憶植物的形態特征總是不得要領。在請教過老師和同學之后我才知道,在觀察的時候我們首先要注意的是這株植物的整體形態:木本還是草本?直立還是攀緣?然后我們再從葉形、葉緣、葉脈、氣味、花和果實等細節特征去觀察鑒別。
在南靖實習期間,每天的生活忙碌而充實,與老師同學們面對面的交流取代了天天呆在電腦面前的空虛無聊,規律的作息讓我們擁有了久違的身心舒暢。最難得的是這次實習增進了我們班的感情,比任何一次班級聚會都更為有效。總之,這次野外實習真的很有意義,使我得到了很多收獲。
野外實習報告 篇14
一、實習的目的
1.通過實習可以復習和鞏固課堂所學的植物學理論知識。
2.通過實習初步掌握生物學的形態鑒定方法,掌握標本的采集和壓制。同時,鑒別各種植物,了解其用途,提高對植物學學習的積極性,為以后的專業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3.通過野外實習可以培養學生科學的學習態度、吃苦耐勞的精神、嚴明的組織紀律性和團結協作的精神。
4.通過野外實習,豐富我們的大學生活,擴大我們的知識面,增強我們獨立思考能力好學習的積極性。
二、實習的意義
1.野外實習不僅是對理論知識的驗證和鞏固、對課堂知識的補充和深化,同時也是對綜合素質的全面鍛煉和提高。野外實習對于激發同學們學習興趣,培養觀察能力、創新思維和動手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2.利用野外實習可以很好的讓同學們感受到祖國山河的壯麗,培養熱愛自然,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
3.我們在實習過程中積極運用課堂知識去觀察、識別各種植物、仔細辨別類似植物之間的不同之處。
三、實習過程
植物對很多人來說就是被人們種植的綠色的有生命的生物。其實植物的概念并不是這樣,有的細菌如藍藻也屬植物的范圍。植物是指能將無機物轉化為有機物的一類自養型生物。它是自然界的生產者,對于維持自然界的生態平衡有著重要的意義。我喜歡植物,我喜歡研究它的根,莖,葉,花,果實,種子六大器官,喜歡了解植物的藥用價值,所以我很期待植物學的野外實習,這樣我就可以實地考察它們,近距離接觸它們,以便更好的理解掌握書本知識。
為了提高我們對動植物的認識水平和實踐能力,加強理論知識的掌握,我們生物技術班開展了為四天的野外實習,實習地點是湖北應山,在這里植物種類繁多,為我們的實習研究提供了豐富的資源。此次實習,我們班共分為四個小組,兩組進行植物實習,兩組進行動物實習,每組有一個組長和一位老師帶領,我說在的組是在后兩天進行的植物實習。
野外實習是植物學教學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理論聯系實際,鞏固和加深課堂教學內容的重要環節,野外實習使同學們對課本的知識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一個理性的認識。
XXXX年五月28號中午十二點我們生物技術班全體同學在學校八餐門口集合坐上了去應山實習的大巴,一路上我們都懷著無比期待的心情,經過了半個多小時的車程,我們終于來到了實習地點應山,應山位于廣水市區北35公里,離河南信陽37公里,這里動物植物繁多,非常適合進行動植物的實習。景區內松柏青青,風景秀麗,氣候宜人。一到這里我們就喜歡上了,因為這里的風景優美,空氣清晰。
植物學野外實習不僅擴大和鞏固我們所學的理論知識,培養我們的獨立工作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而且可以使我們更多的認識自然界中植物的多樣性,激發對植物學的興趣。利用野外實習,我們得以將課堂上所學的分類原理與活材料相對應,使這些抽象的原理具體化,提高了我們鑒別植物的能力。我在第三小組,與盧東升老師一起“最早出發,最晚回來”,鍛煉的不僅是鑒別能力,還包括身體素質。
野外實習鞏固了我們的課堂知識,讓我們親自體驗了壓制標本的過程。我們在實習過程中積極運用課堂知識去觀察、識別各種植物、仔細辨別類似植物之間的不同之處。這樣把理論與實際聯系起來,不僅加深了我們對課本知識的印象,而且培養了我們對課本知識的'運用能力。五月28號下午和29號我們進行了動物學的實習,30號下午開始,我們組開始進行植物的學習,30號下午我們跟著盧東升老師外出采集植物標本,一路上我們能學習到了很多在課堂上了解不到的知識,雖然很累,但我們所有人都覺得是值得的。采集標本回來后,我們有學習了怎樣制作植物標本,給植物編號等。我學會了如何通過植物的外部特征去辨認植物的種類,如先觀察是單子葉植物還是雙子葉植物、看葉子是對生還是互生、看果實的類型…在采集標本時,不同種類的植物要求也不同,對于禾本科的要求根、莖、葉都要齊全,而對于木本植物,則需要花、果,還要完整的葉子生長,能夠讓我們辨認出其葉子生長類型,而且在采集標本時,我們不要選取那些比較嫩的植物,因為如果植物太嫩,在壓制標本時不好壓,很容易變形,而且植物太嫩,它的特征也不夠明顯,因此,選取植物標本,一定要選取其特征明顯的部位,這樣既方便我們辨認標本,而且在壓制過程中不易變形,容易壓成標本,而那些果實就可以另外晾干,不必放在標本夾內,等制作標本時在放回原位。31號上午我們有跟著老師出去采集了植物,壓制了標本,這次實習我們組一共才采集了92種植物,我們一邊辨認植物的科名,一邊記錄,時間很快過去了。六月一號上午我們進行了植物野外實習的測試,我們的應山實習就這樣結束了。此次的野外實習,不僅使我們開拓了眼界,更讓我們對植物有了更深的了解。通過這次的野外實習,我對植物研究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對專業知識有了進一步的提高。
四、采集植物的匯總
種名科名主要特征
萹蓄蓼科雙子葉植物,是一種多年生挺水植物種類,高從40厘米到160厘米以上都有。葉子通常呈現兩兩互生及長針狀,有柄。花朵則通常長成穗狀。一般來說,該種植物都生長在水田,人造溝渠或濕地。
羊蹄
稀花蓼
銀杏銀杏科葉:扇形,有柄,長枝上的葉大都具二裂,短枝上的葉常具波狀缺刻。
孢子葉球:單性,異株。
井欄邊草鳳尾蕨科陸生草本。根狀莖直立或橫走,外被有關節毛或鱗片。葉同型或近二型,葉片一至二回羽狀分裂,稀掌狀分裂;葉脈分離;有柄,與莖之間無關節相連。
金爪兒報春花科多年生或一年生草本,稀為亞灌木。
莖直立或匍匐,具互生、對生或輪生之葉,或無地上莖而葉全部基生,并常形成稠密的蓮座叢。
過路黃
杉木杉科常綠或落葉喬木,樹干端直大枝輪生或近輪生。葉螺旋狀排列,散生很少交叉,球花單性,雌雄同株。
柳杉
益母草唇形科多年生至一年生草本,半灌木或灌木,極稀喬木或籐本,常具含芳香油的表皮,有柄或無柄的腺體,及各種各式的單毛、具節毛、甚至于星狀毛和樹枝狀毛,常具有四棱及溝槽的莖和對生或輪生的枝條。根纖維狀,稀增厚成紡錘形,極稀具小塊根。
野芝麻
瘦風輪
法國梧桐懸鈴木科高大的落葉喬木,具大型而掌狀裂的葉片,有長葉柄,果體藏在膨大的葉柄基部,托葉大,上部平展而張開,下部鞘狀。花雌雄同株,頭狀花序。
一年蓬菊科雙子葉植物綱,菊亞綱的第一大科。為草本植物。葉常互生,無托葉。頭狀花序單生或再排成各種花序,外形由一至多層苞片組成的總苞。花有兩性,單性或中性,還有極少的雌雄異株。花萼退化以后,常變態為毛狀、刺毛狀或鱗片狀,稱之為冠毛;花冠合瓣,有管狀、舌狀或唇狀;
辣子草
野茼蒿
包莖苦荬菜
泥胡菜
湖南楠木樟科雙子葉植物綱、木蘭亞綱的一科。大多為喬木或灌木,花黃色或淡綠色。
枸骨冬青科雙子葉植物綱薔薇亞綱的冬青目。常綠、落葉喬木或灌木。單葉互生,稀對生。聚傘花序、傘形花序或簇葉腋,稀單生。花小,輻射對稱,單性,稀兩性或雜性。
小葉女貞木犀科雙子葉植物綱合瓣花亞綱,常綠或落葉喬木或灌木,有時為藤本,一般路旁的樹很多都屬于木樨科植物。葉對生,很少為互生,單葉或羽狀復葉,無托葉。圓錐花序、聚傘花序或花簇生,頂生或腋生。花輻射對稱,兩性或有時為單性。
野外實習報告 篇15
實習是理論的鞏固和提高,我們技術班5月12日—16日的大亞灣海濱動物學實習正好說明了這一點。動物學實習是動物學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可以豐富我們的感性認識,不但彌補理論課本上難以理解和記憶的抽象概念和有關動物圖片不足的問題,而且彌補了動物學實驗課上動物標本不足和大多數是死標本的問題,還有實習可以補充課本里面為數不多或缺少的關于動物生態和動物行為的內容的介紹。通過這次實習培養了我們大學生學習動物學的興趣和探索大自然的強烈欲望,相對于單一和乏味的課堂理論知識的介紹和灌輸,實習既有趣又好玩,使我們充分的理解課本里面的知識。更重要的是,它鍛煉了我們的`動手能力、觀察能力、思考問題的方法和和處理實際問題的能力,以及團隊合作的重要性。總之,在這次實習中,我們不但學到了很多豐富的動物學專業知識,而且學到了專業以外的很多東西,收獲非淺,具體如下:
1、了解了動物(大多為海產貝類)的形態特征、生活習性、分布特點、動物對環境的適應以及動物的多樣性;掌握了觀察動物的基本方法、如何記錄觀察結果;學會了如何采集動物標本、鑒定和制作動物標本的方法。
2、培養了我們大學生應有的科學態度,注重理論知識與實踐結合;鍛煉和培養我們大學生觀察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鍛煉和培養了我們大學生的學習毅力和組織工作能力,培養了我們大學生吃苦耐勞的工作作風、嚴明的組織紀律性和好問精神;鞏固專業思想,為我們今后的學習工作科研打下了一個堅實的基礎。
一、實習地方:
深圳大亞灣青少年培訓基地沙灘、壩光的泥石灘和石礫灘、楊梅坑的石礫灘和沙灘、東郊場的巖石灘。
二、實習目標:
掌握所采集動物(大部分為海產貝類)的種類名稱、分類地位、分類依據、采集場所、采集方法、標本制作方法和生境描述等。
三、實習內容:
動物標本采集、海濱樣方調查、參觀東山珍珠養殖場。
四、實習成果:
經過四天的努力,我們小組一共采了156種動物標本,分屬于11個動物門,從低等到高等分別是:海綿動物、腔腸動物門、扁形動物門、環節動物門、螠蟲門、星蟲門、軟體動物門、節肢動物門、腕足動物門、棘皮動物門、脊索動物門。其中軟體動物門占了絕大部分。
總結:通過這次海濱動物學實習不但鞏固和提高了我們的動物學專業知識,而且鍛煉了我們各方面的能力,開闊了我們的眼界,提高了我們學習的主動性。如果有條件的話,多一些進行野外的實習,不失為一種很好的學習方法。海洋是我們的資源寶庫,它不但為我們提供了各種各樣的食物,而且還提供了各種各樣有用的資源,我們在開發海洋資源的同時,也又去保護它,而不應該為了短期的利益破壞它。
野外實習報告 篇16
一.序言
自然地理學及其相關學科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野外教學實習對本專業本科學生來說是一次啟蒙教育,是以認識為重點的自然地理基本概念、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三基)訓練的實踐過程。其目的旨在通過短期的野外實踐使同學們對自然地理學研究的主要內容和特點有一個比較全面的、概括性的了解,進一步鞏固和掌握課堂教學的基本內容,為以后我們的學習與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為了加深們對上學期所學習的關于土壤和植物的有關知識內容的理解,5月3日至5月8日我們環旅學院09級地理科學與地信學生在辛曉十等老師的帶領下在桐柏淮源國家森林公園進行了為期五的野外實習考察。
這次實習主要是通過老師講解、實地考察與實際操作等方法,來識別不同的植物種類、觀察土壤剖面及劃分土壤剖面的層次(水簾洞東)、垂直帶觀察(太白嶺)、采取與制作植物樣本(桐柏山腹地)、觀察植物群落演替的變化及對植物群落的調查(桐柏縣城郊鄉劉灣村龍潭風景區)。
二.桐柏自然地理與經濟地理概況
桐柏縣位于豫南桐柏山腹、南陽盆地東緣、國道312公路和寧(南京)西(安)鐵路縱貫縣境東西,土地面積1941km2,轄9鎮7鄉,總人口42萬。千里淮河于此處發源,南北氣候在這里交替,桐柏山連起豫鄂兩省,中原與南楚文化相互交融。桐柏資源豐富,區位優越。桐柏地處,四季分明,雨量充沛,生物種類繁多,宜林山坡164萬畝,連片草場40萬畝,森林覆蓋率50.1%,被專家譽為“天然生物物種基因庫”。資源富集,尤以旅游、礦產、林果、畜牧、水產、土特產著稱,被譽為“全國特大資源寶庫縣”。已探明礦藏56種,全縣人均可采礦量價值是全國人均值的14倍,每平方公里可采礦量價值是全國平均值的25倍。其中,天然堿儲量居亞洲第一、世界第二,被譽為“中國天然堿之都”。有全國最大的露天金礦銀洞坡金礦、全國四大銀礦之首的桐柏銀礦。盛產木瓜、板栗、茶葉等農副土特產,被稱為“木瓜之鄉”。
桐柏山屬于秦嶺——大別山褶皺帶,崛起于太古代到元古代,形成于中生代的燕山運動,中間經過加里東運動。大致走向為西北——東南走向,其西為長江流域,東為淮河流域,其分水嶺大致為固廟——太白頂盤山公路一線。特殊的地質形成過程使地貌結構復雜,由南向北,溝谷發育,切劃深度較大。因而奇山異石較多,地下礦產十分豐富,初步探明礦藏達60種,原礦價值人均占有量是全國人均數的14倍。這里有亞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天然重質純堿礦,有位居國內四大銀礦之首的露天開采金礦,還有在世界首次發現,被國際礦物質學會命名的“桐柏礦”和“圍山礦”。國際礦物質學會和中科院曾多次派學者到這里考察,桐柏山被學術界稱為“中國地質之謎”、“地質博物館”、“地質櫥窗”。紅石崖為景區稀有丹霞地貌,崖分上下三層,高數百米,望若紅霞,上多溶洞、瀑布、溫泉,為景區不可多得的勝景。桐柏山還是南北氣候的過渡帶,江淮兩大水系的分界線。既有北國山體的雄渾,又有南疆風光的秀麗。因此,奇山異石眾多,山泉瀑布隨處可見,植被完好,動植物各類紛繁,南北交匯,相互滲透。具有良好的過渡帶森林生態系統,植物區系南北兼容,稱為中原獨特的天然生物物種基因庫和自然博物館,自然植被成為景區一大獨特的景觀。
三.土壤地理實習(部分)
1.土壤剖面的挖掘
①選擇標準:土壤剖面要具有自然的代表地帶性,還要盡量減少人為的影響,不應在道路兩旁,也不能位于山腳因為山腳有山上土壤堆積,不具代表性。應該選擇在山腰地帶。
②挖掘標準:土壤剖面應挖掘一個寬 1m、深達母質的坑,必須沿山坡垂直與水平挖下去,剖面與山坡的.等高線平行,為了便于觀察剖面應呈斗型。還要注意要保留枯枝落葉層。剖面上方人不要踩,否則會影響腐殖質層性狀。
2.土壤剖面的分析描述(表)
四.植物地理實習(部分)
(一).認識植物
在桐柏山自然保護區內有植物種類2019多種,我們在實習的第一天主要是認識一些植物,然而我們所認識的植物卻不足100種。下面就簡單介紹下我們所認識的部分植物種類:
1、國槐:豆科,喬木,奇數羽狀復葉,葇狀花序,豆粒狀果實。
刺槐:豆科,喬木,又稱洋槐,帶托葉刺。
龍爪槐:豆科,喬木,是國槐的變種,在生長期時把芽打掉而就成。
紫穗槐:豆科,灌木,羽狀復葉,卵形、基部圓形,兩邊都有白色柔毛、穗狀花須。
2、辛夷:木蘭科木蘭屬,又名木蘭、紫玉蘭,為中國特有植物,年幼時皮光滑,年長時皮粗超。花紫色,落葉,是優良的綠化植物,可入藥。
3、梧桐:樹干通直,樹皮淺綠色光滑。葉子厚紙質,有缺刻,曲裂,掌狀三裂。果實是蓇葖果,屬梧桐科。
泡桐:玄參科,葉子紙質、無缺刻,葉子背部有絨毛,花呈喇
狀一般為紫色,枝干有髓。
懸鈴木(法國梧桐):一般作為行道樹,果實有三球(一球的為美國梧桐)。
油桐:球形果實,大戟科,葉基有兩個紅色腺條。
4、棕櫚:棕櫚科,葉鞘纖維質,包莖,葉柄長,葉圓扇形,所以又扇子樹,掌狀深裂,葉脈為輻射狀平行脈。
5、河南楊:楊樹有20多種,葉子邊緣波浪形鋸齒狀,兩側壓扁葉尖較尖,屬楊柳科,總脈狀花絮形成的果實。
柳:楊柳科,葉子條形葉,葉脈只有一條。
6、油菜:十字花科,角果。
7、花椒樹:樟科,葉軸有狹翅,小葉有5-7片,莖上有皮刺,奇數羽狀復葉,果實是球形(花椒)。樟科一般具有皮刺,葉軸有狹翅,果子有辛香味,樟科還有野山椒,它的刺較大。
8、雪松:寶塔形樹形,一束7~15針以上。
9、銀杏:叉狀脈,叉狀分枝,也有缺刻,邊緣不十分整齊。
10、楝樹:屬于楝科,奇數二回羽狀復葉,葉子是倒卵圓形,葉緣有粗鋸齒,奇數二回羽狀復葉,互生,它的果實是橢球狀,圓錐花序。
11、香椿:楝科,奇數羽狀復葉。臭椿比它的葉基部多了兩個線點
12、枸樹:屬桑科,葉子掌狀深裂,花為粉紅色毛絨花,聚花果實。
13、枇杷:葉輪生,葉子是厚革質,葉緣是粗鋸齒,葉輪生,果實球形,屬薔薇科,葉面不平整,有凹凸感。
14、金銀花(二花):忍冬科,二花瓣,右旋纏繞。
15、女貞:大葉女貞的葉子光滑革質,卵狀,羽狀側脈,卵狀,葉緣是披針形,球狀花序,喬木。
小葉女貞是球狀圓錐花序,灌木,葉紙質。
16、紅葉李:屬薔薇科,灌木。
17、楓楊:胡桃科,果實帶翅,葉柄具狹翅。羽狀復葉,葉子革質。18、合歡樹:葉子較小,二回羽狀復葉。粉紅色傘房花序,小葉小,葉長有1cm左右。屬于豆科。
19、荷花玉蘭: 木蘭科,常綠喬木,葉子是大型白色,厚革質,葉被帶銹斑,花在葉后開。
白玉蘭:落葉喬木,先開花后展葉,軟革質葉。
20、側柏:柏科,屬常綠喬木,干皮淡灰褐色,條片狀縱裂。小枝排成平面,兩中央葉與兩側葉交互對生,雌雄同株異花。
圓柏(龍柏):蠟質狀葉,葉子不在一個平面上。
翠柏:柏科,葉子只有刺狀葉形。
21、大葉黃楊(冬青):衛茅科,葉厚質,帶鋸齒。
小葉黃楊:黃楊科,葉全圓。
22、鹽膚木:漆樹科,葉柄具翅,林下灌木。
23、馬尾松:松科,兩針一束,針較軟,荒山綠化的先鋒樹種,耐瘠薄,樹木可很高大。
油松:松科,兩針一束,針較硬。
24、黃荊:掌狀復葉,馬鞭草科。
26、枸骨樹:葉盾牌形,邊緣帶刺。
27、杉樹:松科,常綠喬木。樹干端直,樹形整齊,針狀葉,較硬。
(二).植物標本采集與制作
植物標本包含著一個物種的大量信息,諸如形態特征、地理分布、生態環境和物候期等。是植物分類和植物區系研究必不可少的科學依據,也是植物資源調查、開發利用和保護的重要資料。我們可以通過標本來了解植物,所以植物標本的制作是有實際意義的。
(1)標本的采集
采集要求:
①標本要大于臺紙。
②標本在采集過程中要選擇葉子無蟲眼和缺損的。
③采集具有代表性的、稀有的植物。
④草本植物要采全株,掘出根部,保持完整:蕨類植物要采全株,帶孢子囊與根莖;種子植物花、果實至少要有其一。
(2)標本的制作
① 把采集的植物固定在臺紙上,分兩種方法,一是用白乳膠粘貼、二是用針線固定(尤其是根和莖);
② 放的時候要美觀,一般把植物豎放在臺紙上,草本植物太高大時,中間莖可剪掉一部分。也可把植物彎成U型或Z型;
③固定葉子的時候以正面為主,也要有部分背面;
④對于比較濃密的葉子要進行修剪。剪去葉子時要留下葉柄,顯示此處有葉子。 若為復葉剪去葉子的一邊;
⑤刷保護膜:要對白乳膠進行調試,當白乳膠刷在植物上時,植物不變色方可。
(三).植物群落樣地調查
植物群落的調查目的是:
1、識別植物群落
2、了解植物群落的結構及其動態變化規律。
3、闡明植物群落和環境因素的關系
樣方法是研究植物群落數量特征的主要方法。
Ⅰ樣方位置要選代表當地自然環境植被狀況
Ⅱ樣方的面積選取方法:隨機選取一個最小面積地塊,統計其中植物的種類和種數與種類,然后逐漸向外擴展地塊面積,沒擴展一次登記一次新發現的種類,這樣不斷擴大地塊面積,直至基本上不再增加新物種為止。
在實際操作中,一般都是按照經驗來選取樣方面積。一般來說熱帶地區樣方面積較大,為100*100m,而北亞熱帶就較小了,喬木用10*10m面積的,而草本地用2*2m就可以了,溫帶一般用8*8m的樣方。
我們在劉灣村一具有代表性的山麓對該地進行了植物群落的調查,采用樣方法,用標尺線山腰圍成一個10x10平方米的正方形樣地,統計其中植物的種類和數量。
(四).觀察植物群落演替
生態系統的演替,是指隨著時間的推移,一種生態系統類型(或階段)被另一種生態系統類型(或階段)替代的順序過程。生態系統演替的原因可分為內因和外因。內因是生態系統內部各組成成分之間的相互作用,它是生態系統演替的主要動因。以內因為動因的演替,稱為內因演替。外因是外界加給生態系統的各種因素。以外因為動因的演替稱為外因演替。
在我們實習的地方,一進山門看見的山上的植物基本上都是馬尾松,因為它是荒山綠化的先鋒樹種。往里走可以看見馬尾松逐漸減少,山上為常綠針葉落葉混交林,再往里走馬尾松基本上消失,屬于常綠闊葉落葉混交林。到了實習地點后,植被變成與當地氣候、水文相適應的植物并最終演替成當地的頂級群落。
(五).山地垂直帶譜
指在山區由于海拔高度的變化而形成不同的植物分布帶而言。從低海拔處向高海拔處上升,每升高1OOm,年平均溫度約下降0.6℃,而相對濕度卻有增加。垂直分布的模式是從熱帶雨林過渡到闊葉常綠樹帶、闊葉落葉樹帶、針葉樹帶、灌木帶、高山草原帶、高山凍原帶直至雪線。
在我們所實習的太白嶺,海拔高度<500米屬于常綠針葉林,500米<海拔高度<800米屬于常綠落葉闊葉混交林,800米<海拔高度<1000米屬于落葉闊葉林,>1000米屬于亞高山草甸和灌叢。
五. 實習總結
在夏至未至的五月初,我們在辛老師的帶領下在桐柏山進行了為期四天的野外實習。這次短暫卻充實的實習讓我收獲頗豐!野外實習將老師課堂所講的知識與具體實際相結合,加深了對課堂所學基本知識和理論的理解,培養了理論聯系實際的思維能力。
這次實習也是一次艱苦的行程,我們每天都要走幾十里的山路,在這里,我們觀賞了水簾洞風景區,登上了海拔1140的太白頂,還有淮河源,同學們不怕苦不怕累,堅持前進不掉隊!我們逐步樹立艱苦奮斗的思想作風和勇于探索的科學求實精神。在行進的過程中,同學之間互幫互助,鍛煉了大家的團隊精神,增進了相互之間的友情!
此次實習認識了很多原來經常見到卻說不出名字的植物,采集并制作了數十種植物標本,初步掌握這些動植物的形態特征、生長生活習性、所屬科目、分類地位、生態分布等知識。了解組織專業野外工作的基本方法,學會動植物標本的采集、處理及制作,為將來從事工作掌握必備的知識和技能。
這次的野外實習使同學們對地理科學有一個基本的初步的了解,培養同學們對大自然的熱愛,陶冶同學們的情操,達到轉變和鞏固學生專業思想和提高從事專業工作的興趣。
通過實習,也發現了自己生物方面知識的匱乏,對野外實習的準備不充分等問題。還有就是桐柏山的各項實習條件不是太好,植物、土壤的實習還是到寶天曼效果會更好一點。
實踐出真知,地理學專業更是如此,我們的實習也正是把我們所學應用于實踐,在實踐中學習,逐步成長。
野外實習報告 篇17
一、實習時間:
20xx年xx月xx日~12日
二、實習地點:
xxxx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三、實習目的:
為了進一步了解xxx地區生態環境及垂直土壤分布差異條件對天然植被的影響。以及自然保護區的設置作用。通過實地考察,熟練運用課本知識,把理論與實際結合起來,提高動手調查的能力,團隊分工及其團隊協作能力。
實習出行路線:南寧(都南高速公路至府城出口,經府城、雷江二級公路)——xxx旅游區大門區——xxx旅游區。
四、實習地概況
4.1、地理位置與地形地貌及歷史沿革
廣西xxx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地處廣西中部偏南的南寧市武鳴、上林、馬山和賓陽四縣交界處。保護區管理局設在武鳴縣兩江鎮漢安村那江屯南側。地理坐標為東經108°20′~108°24′,北緯23°24′~23°30′。保護區呈西北至東南不規則長方形,南北長21km,東西寬19km,一般海拔1200m左右,主峰龍頭山在山體中部之武鳴與上林兩縣交界處,海拔1760.4m,相對海拔1563m,是廣西中部最高的山峰。保護區總面積16994hm2 ,林地權屬全部為國有。
1965年7月經自治區林業廳批準,成立xxx林場,歸屬自治區林業廳管轄,委托南寧地區林業局代管。
1975年自治區林業廳和南寧地區行署決定停止采伐天然林,林場工作重點轉移到保護森林資源。
1981年8月自治區人民政府批準將xxx林場改建為自然保護區,成立“廣西壯族自治區xxx自然保護區”(自治區級),屬事業單位,隸屬關系不變。
20xx年7月,晉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0xx年8月隸屬南寧市林業局主管。保護區人員編制218人。
4.2、保護區性質和保護區類型
以北回歸線上保存較完整的常綠闊葉林為特色,以保護多樣性山地森林生態系統以及珍稀頻危特有動植物資源為主要保護對象,以自然保護、科研教學、宣傳教育為主要管理任務,適度開展多種經營和森林生態旅游。所轄部分區域是廣西大學的實習科研基地,為此我們得以在此實習參觀。在我國自然保護區網絡中,具有典型地帶性特征的國家級森林生態系統類型自然保護區。境內保存著多樣性山地混合森林和珍貴稀有生物物種資源,是不可多得的地帶性生物物種基因庫和生態系統平衡觀測實驗室。是廣西中部重要的水源涵養林區,是科研、教學、森林生態旅游的理想場所。屬于森林生態系統類型自然保護區。其保護的對象有(1)保護北回歸線上豐富多樣的山地森林生態系統;xxx生境多樣性,植物群落也多樣性。共有南亞熱帶季風常綠闊葉林、常綠闊葉林等多個植被類型。并且保存著近6000公頃的原生植被,以桫欏、黑桫欏為代表的蕨類植物在xxx形成了較大面積的優勢群落。(2)保護區域內豐富的物種資源及其基因。(3)保護桂中地區重要的水源涵養林區。
4.2.1、重要保護價值
xxx季風常綠闊葉林生態系統在全國范圍內或生物地理上具有突擊的代表性,森林植被保存之好,植被類型如此之多,實在罕見。其多樣性的山地森林生態系統的自然價值在國際國內是較為少有的。xxx保護區是1996年世界自然基金會認定的中國40處具全球意義的自然保護區之一。是個非常有意義的研究基地。
xxx目前已知有植物209科764屬2069種,野生脊椎動物有294種。xxx的動植物物種占廣西已知種數的比例都在30%以上,形成了小面積高密度的生物多樣性區域。是廣西不同植物區系的交匯點,動物區系特征上表現出明顯的過渡性質。是林學專業學習和實習的基地。
4.3、保護區工作得到了各級領導的高度重視
各級政府部門對xxx的保護工作歷來十分重視,并得到了主管部門的肯定。1986、2002年被授予全國自然保護區管理先進集體;1999年被自治區環保局、林業局、海洋局、地礦局授予自然保護區管理先進集體;同年,xxx保護區被中國人與生物圈國家委員會接納為中國生物圈保護區網絡成員。2005年得到“香港吳氏野生動物保護”的資助以及納入了世界銀行全球環境保護基金會資助項目;同時,本著“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保護”的原則,南寧市委、市政府決定加快開發利用xxx的旅游資源,建設環xxx旅游圈,形成“北有桂林,南有南寧”的旅游戰略決策;同年,xxx保護區由副處級事業單位提升到正處級事業單位。
五、實習情況
2.1、100m2 記名樣方調查
在離xxx大門入口2公里處,做一個100平方米的森林記名樣方調查,在不同海拔高度處,觀察記錄各海拔出的植物種類。
該樣方喬木層主要以馬尾松為主,灌木層以桃金娘、崗松為主。有很強的熱帶植物指示性。還有木姜子、漆樹、鴨腳木等混雜在群落中,草本層以鐵芒箕最多棕葉蘆次之。總體的植被覆蓋率高達95%以上。該記名森林樣方可以命名為馬尾松-桃金娘-鐵芒箕群落。
2.2線路踏查
在590米的魚躍龍門處主要植物有八角(人工林)、馬尾松、杉木等。灌木有野牡丹、山茶等。草本有許多蕨類植物。土壤為赤紅壤。
在海拔900米的飛翔傘基地我們看到更多的山茶科的植物,馬尾松相對減少。苔蘚類增多。但依然有較明顯的優勢群落結構。土壤為紅壤。
上升到1100米左右的橄欖大峽谷,山茶科及槭樹等闊葉樹非常多。有深山含笑、半瘋荷、山虎楠、毛桂、粗皮樺、羅孚栲等。優勢種不明顯。土壤為山地黃壤。
在1200米左右的神奇之旅植被更加的多樣化,有大頭茶、甜椎、小葉羅漢松、船柄茶、銀荷木、長葉木姜、基脈楠、吊絲紅、羊角杜鵑、五裂槭、毛楊桐、蛇葡萄等等優勢種極不明顯。土壤為山地黃壤。
其間我們還可以看到非常難得一見的灌草帶,在南方的土石山中竟然沒有喬木先鋒樹種的演替現象。
六、實習收獲與感受
夏日炎炎,細雨霏霏,我們乘車而上,在各個典型區域下車考察聽老師講解。如仙境般的感受讓人異常興奮。在低海拔的熱帶叢林看到雖有較大的人為干預。
但完整的群落結果依然讓人覺得清新自然。在魚躍龍門觀望點,我們看到武鳴盆地的壯觀和美妙,向脊的山脈形成鯉魚的樣子在眼前跳躍。知道我曾經就讀的廣西民族高中所在的大致方位。
猜想著我們高中年代看日出日落的那幾座大山是否就是此山。一陣風吹來云蒸霧繞,有時夢境般的美妙。在飛翔傘基地和山花爛漫、燈籠花苑我們腳踩才、石灰石在朦朧的大霧中感受飛翔的心情。觀賞著杜鵑花后凋零和生長。
留下了密集的相機的咔嚓聲。兩次路過橄欖大峽谷和云龍佛光景點但都蒙在大自然的婚紗中,看著懸崖峭壁和上面長著的龍須草葉子上、不停地參出的泉水,感覺但絲絲的秋意。清風吹過,兩側的山體顯現出高大魁梧的震撼力。步入神奇之旅,山上古木參天,偶有荒草連天。林中鳥叫蟲鳴,獸走猿攀,幾乎是人間的天堂,動植物的樂園。
在北回歸線紀念杯及科普走廊我們看到很多相關的知識和動植物氣息。進入天書草坪,路上有不少的.銀荷、槭樹和竹子。大片的碧草,酸甜的楊梅,矮化的杉木等等可以看到對面山上的微波轉發站和最高的山峰在層層的煙霧中托著。大有凡人不可及之勢。進入養生之旅,黃杞、檫木、石楠、青岡、樟樹、紅苞木、中平樹等等。數不盡數的樹木展現在眼前。
其中有稱化石鐵杉的長苞鐵杉,雄偉高大的xxx松等等,一路風景,一路學問。
在園林設計和生態保護的雙作用下,給我們學習和游玩的感受。前往金龜瀑布的路上,我們一路觀看一路感嘆。上百級的階梯和不可思議的古木是我們的驚嘆!回來的路上,我們進入知青林,測出了70.5cm的杉木,以及在我腳下留情竹葉青。
經過xxx的實習,深切體味到林業工作的不容易。通過本次實習,不但得到了森林生態學上的實踐,同時,經過老師講解,樹木分類學、土壤學也得到了相應的實踐和鞏固,并且能夠把學過的各個學科的知識都融合了進來。
團隊之間的協調和相互協助工作的經驗也進一步得到提高。這次是去xxx風景區實習,讓我有機會去接觸國家自然保護區,還有經過xxx黃伍導游的解說,我們懂得了國家自然保護區的一些基本情況以及xxx風景區的亮點之所在。
野外實習報告 篇18
實習目的:
了解定西市渭源縣地形、地貌、地勢以及植被分布狀況,考察自然地理環境對人類生存、發展以及人口分布情況的影響。
實習地點:
定西市渭源縣境內
實習工具:
羅盤、望遠鏡、巖石包等
實習內容:
1、實習區域概況:
渭源縣位于定西市境內中西部,北靠安定區和臨洮縣,東接隴西縣,南連漳縣,西與甘南藏族自治州和臨夏回族自治州接壤,大致位于北秦嶺向西部的延伸地帶海拔在2000—3000米,水土流失嚴重,氣候屬溫帶半濕潤性氣候,年平均氣溫為7—8攝氏度,平均降水量為2000—3000毫米,主要集中在夏、秋兩季。
2、實習內容具體情況:
(1)天井峽丹霞地貌:
神奇美麗的天井峽:天井峽屬丹霞地貌,(如圖1)為一橫亙十五里的史前峽谷、十五里畫廊的天井峽,充滿奇險、壯絕、清秀、幽靜、古野等眾多情趣。旅游開發開放以來,倍受各界人士及旅游者的青睞和贊譽。
圖1
丹霞地貌屬于紅層地貌,是一種水平構造地貌。它是指紅色砂巖經長期風化剝離和流水侵蝕,形成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奇巖怪石,是巨厚紅色砂、礫巖層中沿垂直節理發育的各種丹霞奇峰的總稱。主要發育于記至第三紀的水平或緩傾的紅色地層中,這種地貌以廣東北部的丹霞山最為典型,所以稱為丹霞地貌。
丹霞地貌發育始于第三紀晚期的喜馬拉雅造山運動。這次運動使部分紅色地層發生傾斜和舒緩褶曲,并使紅色盆地抬升,形成外流區。流水向盆地中部低洼處集中,沿巖層垂直節理進行侵蝕,形成兩壁直立的深溝,稱為巷谷。巷谷崖麓的崩積物在流水不能全部搬走時,形成坡度較緩的崩積錐。隨著溝壁的崩塌后退,崩積錐不斷向上增長,覆蓋基巖面的范圍也不斷擴大,崩積錐下部基巖形成一個和崩積錐傾斜方向一致的緩坡。崖面的崩塌后退還使山頂面范圍逐漸縮小,形成堡狀殘峰、石墻或石柱等地貌。隨著進一步的侵蝕,殘峰、石墻和石柱也將消失,形成緩坡丘陵。
河流深切的巖層,可形成頂部平齊、四壁陡峭的方山,或被切割成各種各樣的奇峰,有直立的、堡壘狀的、寶塔狀的等。在巖層傾角較大的地區,則侵蝕形成起伏如龍的單斜山脊;多個單斜山脊相鄰,稱為單斜峰群。巖層沿垂直節理發生大面積崩塌,則形成高大、壯觀的陡崖坡;陡崖坡沿某組主要節理的走向發育,形成高大的石墻;石墻的蝕穿形成石窗;石窗進一步擴大,變成石橋。各巖塊之間常形成狹陡的'巷谷,其巖壁因紅色而名為“赤壁”,壁上常發育有沿層面的巖洞。
(2)河流階地:
在渭河流經的谷地形成了渭河上游的第一座縣城——“渭源”,寓意就是渭河的源頭,在這里我們可以清晰的分辨出由渭河河流形成的階地,主要是由于渭河谷地底部因河流下切而抬升到洪水位以上并呈階梯狀分布于河谷的兩側,階地由階面與階坡組成,前者為原來谷地的遺留部分,后者則主要由河流下切作用形成,階面與河流平水期水面的高差即為階地高度,多階地的順序自下而上排列,高山河漫灘的最低階地稱為一級階地,其他的由此向上逐級推移。
野外實習報告 篇19
實習時間:20xx年7月7日——7月18日
實習地點:國家地質公園秦皇島市
實習人員: 太原師范學院——城市與旅游學院學生
實習目的:1、學會地形圖、地質圖的使用和閱讀地質現象,
2、掌握地質羅盤的使用方法
3、練習做野外筆記,鍛煉野外工作技能
4、能比較正確地分析和認識一些地質現象
5、了解實習區地層發育情況及接觸關系
6、了解實習區總的構造構架和特點
7、初步分析實習區礦產、地貌、水文地質等的一般輪廓
實習概況 :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為了提高教學質量,并對地質地貌知識有更深的理解,提高運用能力,在楊東林等幾位老師的帶領下,太原師范學院城市與旅游學院100多名同學到河北省秦皇島市進行了為期11天的地質地貌實習。盡管只有11天,但是在老師們的精心講解和耐心指導下,配合一些背景資料,我們得以比較系統地了解當地的地質地貌知識,并學會了一些外出實習的基本考察方法,同時也通過實踐,鞏固了所學的知識。
一、實習區概況
實習地點在美麗的海濱城市—河北省秦皇島市柳江盆地周圍及海濱地帶,距太原市900多公里。其中北區實習區是本次實習的主要區域,所在柳江盆地位于秦皇島市撫寧縣境內,南距秦皇島市約23公里。本區地處燕山山脈東段,南臨華北平原和渤海灣,北依燕山,為南北延伸的低山丘陵區,最高峰為西北部的老君頂,海拔493.7米,最低處為大石河河谷內的南部落,海拔70米。行政屬河北省秦皇島市撫寧縣石門寨鄉管轄,有秦青鐵路、地方鐵路與秦皇島市相通,交通便利。氣候受海洋影響較大,比較濕潤溫和。實習區主要河流有大石河、湯河、北戴河。沿海產魚、蝦、蟹等,是我國北方主要水產基地之一。
二、實習主要內容
(一)地層
柳江盆地為一向斜構造,它位于華北地臺山海關至遵化之間的一個隆起構造上,地層序列與華北地臺標準剖面大同小異,見下表
1、元古界
(1)龍山組
分布于張崖子至東部落,南部雞冠山等地。由兩個沉積韻律組成。不整合于下元古代之前形成的綏中黃崗巖之上。主要是紫紅色、黃綠色、灰黑色及蛋清色等雜色頁巖,底部為砂巖。屬典型濱海相沉積,與下伏的綏中花崗巖呈沉積接觸關系。厚91米。
(2)景兒峪組
主要分布在區內的東部地區,出露最好剖面在李莊北溝,在黃土營村東也有出露。巖性由粗至細,由碎屑巖—粘土巖—碳酸巖,構成一個完整的韻律,具有海侵沉積的特點。與龍山組呈整合接觸關系。其分界標志是其底部黃褐色或鐵銹色的中細粒鐵質石英砂巖,其中含大量海綠石,其底部的中細粒長石石英凈砂巖具大型海成風暴波痕。本組地層屬濱海相至淺海相沉積。厚38m。
2、古生界
《1》寒武系
下統
(1)府君山組:
在東部發育良好,東部落北剖面可作為標準剖面。是寒武系最下不的底層,巖性主要為暗灰色豹皮狀含瀝青質白云質灰巖,含較多的萊得利基蟲化石。本組屬淺海沉積相,與下伏景兒峪組,上覆的饅頭組均為平行不整合接觸關系,分層標志十分明顯。底部尾暗灰色含瀝青質、白云質結晶灰巖,局部含碎屑。厚146m。
(2)饅頭組:
該組由于巖體的侵入破壞和構造破壞,出露零星,東部落的北部和西部都有出露,可作為標準剖面。本組上下界限明顯,與毛莊組的分界是以頂部的鮮紅色泥巖作為標志層的。巖性特征是鮮紅色泥巖、頁巖為主,頁巖中含石鹽假晶,并夾有白云質灰巖。沒有發現可靠的化石依據。與下伏的府君山組呈平行不整合接觸;與上覆毛莊組為整合接觸。厚 71m。
(3)毛莊組
在沙河寨西出露比較好,化石豐富,可作為標準剖面。主要巖性以紫紅色頁巖為主,含少量白云母,其顏色比饅頭組頁巖的顏色暗一些,俗稱豬肝紅。以褶頰蟲類三葉蟲化石為主。厚約112m。
中統
(4)徐莊組
分布較廣,東部落西剖面出露較好,化石十分豐富,本組地層上下界限清楚,可作為標準剖面。巖性為淺海相的黃綠色含云母質粉砂巖,夾暗紫色粉砂巖、細砂巖和少量鮞狀灰巖透鏡體或扁豆體。含有三葉蟲化石。與下伏毛莊組的分界是以黃綠色粉砂巖與暗紫色粉砂巖互層為標志。厚101m。
(5) 張夏組:
受到覆蓋和破壞較少,是寒武系地層在區內分布最廣的地層之一,幾乎盆地周圍都有分布,在揣莊北 288高地以東的山脊上出露最好,是區內較好的標準剖面。下部為鮞狀灰巖夾黃綠色頁巖;上部以鮞狀灰巖為主,夾藻灰巖、泥質條帶灰巖。三葉蟲化石最豐富。本組與下伏地層為整合接觸。厚130m。
上統
(6)崮山組
本組與張夏組在區內的分布相仿,比較好的有288高地上的剖面,可為標準剖面。下部和上部都以紫色礫屑灰巖及紫色粉砂巖為主;中部則是灰色的灰巖與張夏組界限明顯,接觸部位兩者巖性差別很大。化石十分豐富,幾乎每層都可以采到。主要三葉蟲化石有:蝙蝠蟲未定種、帕氏蝴蝶蟲。厚102m。
(7)長山組:
出露較好的剖面在揣莊北288高地,為標準剖面。巖性為紫色礫屑灰巖、粉砂巖與頁巖互層,夾有藻灰巖及生物碎灰巖。三葉蟲化石主要有:蒿里山蟲未定種、長山蟲未定種、狀氏蟲未定種。與下伏地層為整合接觸兩者分界清楚。本組在區內出露厚度較小,只有18m左右。
(8)鳳山組:
本組分布與崮山組、長山組相同,出露較好的揣莊北288高地可作為標準剖面。主要巖性為黃灰色泥灰巖夾礫屑泥灰巖。黃綠色鈣質頁巖及薄層狀泥質條帶狀灰巖。泥質成分增多,容易被風化,風化往往形成黃色土狀物。化石豐富三葉蟲化石垂直分帶明顯。礫屑形成小團塊,本組與下伏長山組為整合接觸,分界是以底部的青灰色礫屑泥灰巖為標志層。厚92m。
《2》奧陶系
(1)冶里組
分布于區內東、西部,主要分布在東部地區。出露較好的是在潮水峪至揣莊一帶。下部為灰色微晶質純灰巖夾少量礫屑灰巖及蟲孔狀灰巖;上部為灰色礫屑灰巖夾黃綠色頁巖。所產化石有三葉蟲、筆石、腕足類等。與下伏的鳳山組為整合接觸,其分層標志是以灰色礫屑灰巖作為底界,此礫屑灰巖很薄,厚度不到0.5m,其上是純灰巖。厚125m。
(2)亮甲山組
位于石門寨亮甲山。屬淺海沉積。主要巖性是中厚層狀豹皮灰巖,下部夾少量礫屑灰巖和鈣質頁巖。含有頭足類、腹足類和蛇卷螺未定種等化石。與下伏冶里組為整合接觸,分界以亮甲山底部的`中厚層狀豹皮灰巖為標志,風化后呈泥質條帶狀,局部含泥質結核。層厚118m。
(3)馬家溝組
本組分部與亮甲山組一致,以亮甲山及北部茶莊北山發育較好。屬淺海相沉積,較深水環境。本組巖性以白云巖和白云質灰巖為主,底部具微層理、含角礫、含燧石結核黃灰色白云質灰巖。化石有:頭足類和腹足類。與下伏亮甲山組為整合接觸,界限十分明顯。白云巖具"刀坎痕"。層厚 101m。
《3》石炭系
(1)本溪組
中石炭本溪組在本區的東、西部分布都很廣,發育和出露最好的是半壁店191高地、小王莊一帶發育較好,小王莊剖面可作為本區的標準剖面。有2—3個由陸相到海相的完整沉積韻律。本組巖性特征與華北地區一致,是一套海陸交互相沉積。陸相粉砂巖中含植物化石:鱗木、科達、蘆木等。下部為鐵質砂巖、褐鐵礦和粘土巖,平行不整合與馬家溝組之上;上部為細砂巖、粉砂巖及頁巖,夾3—5層泥灰巖透鏡體。石門寨西門—瓦家山剖面地層厚度為70.7m。
(2)太原組
在半壁店、小王山一帶發育較好。本組巖性比較穩定以灰黑色砂巖含鐵質結核為主要特征,夾少量煤線及灰巖透鏡體,由兩個韻律組成,是海陸交互相沉積。含植物化石:脈羊齒、鱗木,動物化石:網格長身貝、古尼羅蛤。與本溪組呈整合接觸,分界明顯,本組底部青灰色鐵質中細粒長石巖屑雜砂巖,具小型球狀風化。瓦家山剖面厚48m。
《4》二疊系
下統
(1)山西組
主要分布于東部黑山窯至曹山一帶,西部也有出露。有兩個韻律,第一個韻律含煤層,第二個韻律的頂部含鋁土礦。本組是區內重要的含煤地層,屬近海沼澤沉積。主要巖性為灰色、灰黑色中細粒長石巖屑雜砂巖,粉砂巖炭質頁巖及粘土巖。含植物化石:蘆木未定種、帶科達、纖細輪葉。與下伏太原組呈整合接觸關系。厚度變化較大,約在35m至60m。
(2)下石盒子組
分布于黑山窯至石嶺一帶,西部有零星分布。由三個韻律組成。屬湖泊相沉積。主要巖性為灰色中粗粒長石巖屑雜砂巖。含植物化石:多脈帶羊齒、山西帶羊齒、帶科達。層厚115m。
上統
(3)上石盒子組
主要在黑山窯、歡喜嶺至大石河西側有出露。發育較好的剖面是歡喜嶺,可作為標準剖面。巖性特征以河流相的灰白色中厚層狀含礫粗粒長石凈砂巖為主,夾極度少量紫色細粒砂巖及粉砂巖。本組未獲得化石資料。與下伏下石盒子組為整合接觸關系。層厚72m。
(4)石千峰組
最初的命名地點在山西省太原市西25km的石千峰。本組是二疊系最上一個組。出露較好的剖面是歡喜嶺至瓦家山一帶,可作為標準剖面。主要巖性是一套河流相的紫色巖層,包括粉砂巖、泥巖、夾少量礫巖、粗至中細粒凈砂巖和雜砂巖。含植物化石:太原帶羊齒、尖頭輪葉、朝鮮羽羊齒。與下伏上石盒子組為整合接觸關系,兩者可以從顏色上區分。厚 150m以上。
(二)巖漿巖
柳江想寫內部與邊緣存在規模不等時代不同的火成巖巖體。盆地西側有大面積出露的燕山期花崗巖,形成高聳陡峭的地勢;侵入向斜西翼的巖脈巖墻一般偏酸性,向斜動東翼為規模不大的中性巖脈,巖墻等,中生代的火山噴出巖(鞍山巖)分布于向斜盆地的核部,形成盆地內的高山。
1.侵入巖:花崗巖、花崗斑巖、灰綠巖、閃長玢巖
(1)花崗巖所見出露于東部張崖子村附近,巖石為肉紅或灰白色,巖體分布很不均勻,結構構造變化大。其中有很多混合巖化跡象和老變質巖的殘留體或捕虜體。西部花廠峪一帶的花崗巖,屬于中生代晚期侵入的花崗巖。巖體大,呈肉紅色,由正長石、斜長石、石英和少量黑云母組成,具中細粒顯基斑狀結構。
2.花崗斑巖
潮水峪村和沙鍋店等地出露花崗斑巖巖墻。
3.灰綠瑸巖
比較集中于亮甲山采石場,巖石呈暗綠色,部分輝石已綠泥石化和硅酸鹽化。
4.閃長玢巖
分布于潮水峪村西北,砂鍋店東等地,呈巖墻狀產出
噴出巖:安山巖
安山巖
分布于柳江向斜核部的中侏羅統地層中,類型豐富,顏色以灰綠色為主,少數為暗紫紅色,呈塊狀構造,少數有氣孔構造和杏仁構造。
(三)構造
本區位于燕山沉降帶東段,山海關隆起的東南邊緣,又因現代燕山隆起與渤海拗陷的過渡帶以及燕山山脈由東西轉轉向北東向的肘狀部位,應力比較集中,故新、老構造均比較發育。據地礦部天津地質礦產研究所資料,本區斷裂構造發育,其中以 nne向斷裂最為發育,其次為nw向斷裂、ne--nee向斷裂和ew向斷裂,此外,在山海關之北尚發育有環狀斷裂。
柳江盆地地處秦皇島市北,其地質構造以斷裂為主,褶皺不發育。(1)褶皺:
柳江向斜位于華北地臺......
(2)斷層
(3)地質構造發展簡史分析
(四)地貌
(五)礦產
(六)其他
野外實習報告 篇20
一、 實習的目的和意義
實習的目的:
(1)掌握常用的常見科120種常見藥用植物的形態特征、中文名、所屬科
(2)強化韌勁、磨礪意志
(3)為以后的專業課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實習的意義:
認識了常見的150種植物的形態特征、所屬科與中文名,為今后進一步學習創造條件。
二、 實習的時間和地點
地點:xx家自然保護區
時間:20xx年6月21日至25日
三、 實習的內容
(1)對野外植物的識別,包括歸屬的科與形態特征
(2)壓制標本的方法、注意事項、植物的保色等
(3)寫實習報告
(4)老師考察學習的情況
四、 實習的體會
6月21日,我們各小組分批在校園內、校園外采集植物。6月22日,我們離開了學校到馬虎頭山跟隨老師一起采集。在山上我們開始一次論理聯系實踐的活動。
我們在指導老師的帶領下挖植物、標序號并進行記憶。認識了一百多種常見植物,并從植物的特征等區分了外形較相似的物種,同時進一步了解了各科的特征,為以后的進一步學習打了基礎。有趣的實習活動使我們學習并快樂著。
在馬虎頭山上,我們艱難的往上爬,尋找著每棵具有特點的植物,然后老師很細心地給我們講解,好學的同學們早就分工合作了,有的負責采樣品,有的'負責貼標簽,有的負責記錄…..植物各種,我們時而聞氣味,時而觀察花序,時而比較果實和葉子;平常人看來是一棵棵野草,在我們眼里卻是一個個寶貝,她的科、種和特征都被老師們描述的淋漓盡致!
在爬山的過程中我們不怕爆烈的太陽,不怕山坡的陡峭,不怕各種蟲子,不怕長途跋涉的辛苦,我們互相說著話、互相關懷著,想想李時珍,我們這些又算什么呢。為著更好地辨別各個物種,為了能學的更多,我們誰也沒有怨氣過!最后我們爬到山頂了,雖然都已經汗流浹背,但成功的喜悅沖淡了我們的疲憊,大家一起吃著、玩兒著,很是開心。
在短短的一周實習中,我們感到時間的匆忙,在稍縱即逝的光陰里,我們怎么才能用有限生命在中藥學領域下做出貢獻呢?在老師的安排下,我們活動都是按組各自進行,緊張但十分有序;學習中我們看到合作的重要性;學習中我們認識到經驗繼承的重要性,如果沒有老師和工具書,我們會一直手忙腳亂!
在數不勝數的植物中,我們遇見了非常漂亮的花、草,在強大的生態自然里,她們也算得上“美女”,大自然真的好偉大啊!我們,一棵等待進化的小草,正接受著陽光的沐浴;實習讓我們開了眼界:大自然是一本學不完的書。
【野外實習報告】相關文章:
野外實習報告03-31
野外實習報告12-15
野外考察實習報告04-30
地質野外實習報告03-28
地理野外實習報告03-31
野外實習報告(精選10篇)05-13
野外地質實習報告04-04
植物學野外實習報告03-01
地質學野外實習報告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