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生態環境保護與經濟建設雙贏模式探析
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地處河北省最北部,屬內蒙古高原和冀北山地過渡地帶,總面積9219平方公里,海拔750米至2067米,是防止北部內蒙風沙侵襲北京、天津的“天然屏障”和重要水源涵養地,是灤河、遼河兩大水系的主要發源地之一,肩負著為北京阻沙源、為天津蓄水源的特殊生態保護職責。
近年來,該縣以創建國家生態示范區為契機,把生態環境建設作為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著力點,積極貫徹“污染防治與生態保護并重、生態保護與生態建設并舉”方針,把生態示范區、自然保護區和風景名勝旅游區建設納入生態環境建設的重點工作來抓,充分發揮農、林、牧、水等有關部門的生態建設主力軍作用,大力實施壩上生態農業、自然保護區建設、生態林建設、小流域綜合治理、水土保持、無公害時差蔬菜基地、環境污染治理、生態旅游、京津風沙源治理、生態家園富民等生態工程,并積極開展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進一步鞏固生態建設成果,取得了顯著成就,20xx年被國家環保總局正式命名為國家級生態示范區,之后順利通過國家生態環境監察試點工作驗收。良好的生態環境促進了開放開發,帶動了以旅游業為主的特色產業的壯大與發展,由傳統經濟逐步向生態經濟轉變,經濟、社會和環境持續健康協調發展,為生態縣創建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一、注重四個結合,充分發揮生態工程的經濟、社會和環境效益
圍場地處內蒙古高原和冀北山地過渡丘陵地帶,治理難度較大。為此,該縣在科學規劃的基礎上,以項目為依托,全方位組織實施山、水、林、田、路、草綜合治理,林業、水利、畜牧、農業等部門協調聯動,分工負責,密切配合,大力開展生態示范區建設,重點實施了首都周圍綠化、德援造林、京津風沙源治理、一退雙還、小流域綜合治理、生態農業開發等工程項目,有力地推動了全縣的生態建設。
把生態建設與加強農林基本建設相結合。按照集中連片、規模推進、綜合治理的原則,重點抓了林、草、水精品工程。林業方面,十多年來全縣工程造林231.6萬畝,封山育林165萬畝,退耕還林、還草2.5萬畝,全縣森林覆蓋率達到了46.85%。20xx年榮獲全國造林綠化百佳縣稱號,多次被評為全國造林綠化先進單位、“三北”防護林二期工程先進單位,并連續9次榮獲河北省造林金杯獎和首都周圍綠化金杯獎;水利建設方面,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290平方公里,其中重點流域治理完成139.26平方公里,水土保持工作保持了全省先進行列,新增水澆地面積8.3萬畝,改善灌溉面積2.6萬畝,完成節水灌溉面積3.8萬畝,新修、維修加固河壩15萬米,開發壩后造田0.6萬畝,整治河道4.5萬延長米,建設人畜飲水工程39處,村鎮飲用水衛生合格率達86%,建設小流域經濟溝8.8平方公里,為農業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在草場建設方面,把封山養草、圍欄育草、人工種草作為重點,通過有效的管理機制推行舍飼禁牧、青草貯存加工,使草場建設為畜牧業產業化服務。
把生態建設與進行農業結構調整相結合。按照持續開發的原則,以實現農業產業化經營為目標,大力調整農業結構,按照“三擴、一壓、一退、一開發”的思路,逐步擴大馬鈴薯、時差蔬菜、雜糧雜豆種植面積,壓縮玉米種植面積,實行25度以上坡耕地退耕還林還草,大力開發灘涂擴種水稻,積極引導農民擴種“兩高一優”作物,全縣“兩高一優”作物種植面積達到80%以上。通過農業結構調整,全縣生態農業形成四大特色群體。一是模式化栽培為主要內容的主體農業群體,使耕地復種指數達136%,年產馬鈴薯6億公斤;二是以地膜覆蓋、日光溫室栽培為主要特征的蔬菜種植群體,全縣種植蔬菜22.5萬畝,總產量19.1萬噸,銷售收入近2億元;三是以試種開發灘涂水稻為主要品種的高效農業種植群體;四是以養牛為主的畜牧業群體,依托豐富的秸桿資源,大力推廣秸桿青貯、氨化新技術,大力發展養牛業。目前全縣已形成六大規模飼養小區,畜牧業產值達5億元,秸桿氨化過腹還田反哺農業,每年可積存100萬立方米的農家肥,改善了土壤結構,促進了生態農業的良性循環。同時該縣立足本地農業資源優勢,積極推進資源利用方式由粗放型初加工向集約型深加工的轉變,大力扶持農副產品加工業,走小規模、大群體的發展路子,通過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市場機制,使企業和農戶聯為一體,確定了“公司+農戶+基地”的經營運行模式,薯、牛兩大主導產業的龍頭企業發展勢頭強勁,生態示范農業的前景十分廣闊。
把生態建設與城鎮環境建設相結合。按照城市建設總體規劃,該縣堅持高起點、高標準、高質量,穩步實施縣城改造和綜合治理,加強城鎮內植樹種草等綠化工作,建設綠色住宅小區,增加人均綠地面積,完成了縣城綠化美化、“三網改造”、木蘭中路拆遷續建、環境綜合整治等七大工程,積極推進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加強縣城生活垃圾及醫療垃圾集中無害化處理。大力推進集中供熱工作,積極調整能源結構,推廣使用型煤、電、液化氣等清潔能源。加強對二次揚塵、工業粉塵、機動車尾氣、油煙污染治理力度。縣城環境質量明顯改善,縣城環境進一步優化,水、氣、聲環境均達到功能區標準。
把生態建設與旅游開發、自然保護相結合。為了確保旅游資源的可持續發展和利用,圍場根據歷史與現實,聘請上海同濟大學編制了《全縣旅游發展總體規劃》,對旅游資源進行合理的開發與積極的保護,把生態旅游定為圍場旅游的精品與亮點,并在開發中嚴格按規劃執行,從而有效地遏制了不合理開發而導致的破壞生態的行為。同時大力加強自然保護區建設,目前全縣建有紅松洼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木蘭圍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塞罕壩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御道口省級自然保護區等4個自然保護區,自然保護區總面積達到11.1萬公頃,占全縣總面積的11.99%。同時還建有塞罕壩國家級森林公園和敖包山、南大天等2個省級森林公園。越來越多的游人為圍場的藍天、碧水、林海所吸引,游客人數和旅游收入逐年遞增,每年接待游客都在50萬人次以上,每年的旅游收入達2億多元。通過走發展生態旅游之路,加強自然保護保護區建設,使受保護區域面積不斷擴大,進一步促進了生態示范區建設,從而也豐富了圍場旅游的內容,提升了旅游的檔次,促進了開放開發,帶動了經濟發展。
二、加強法制建設,提升生態環境監管水平
強化規章制度建設,奠定執法基礎。為使生態環境建設和保護工作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圍場根據國家法律、法規,結合縣情實際,縣政府先后頒布實施了《紅松洼自然保護區管理辦法》、《旅游景區景點管理辦法》、《生態示范區總體建設規劃》、《生態農業建設十年規劃指導綱要》、《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生態環境監察違法案件移交處理辦法》、《旅游景區景點環境管理辦法》、《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大氣污染防治辦法》、《關于加強全縣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意見》等一系列有關生態環境保護的`規范性文件,使生態環境建設與保護納入了法制化軌道。
強化工作機制建設,加大執法力度。縣政府對環保、國土資源、農業、林業、水務、畜牧、旅游、公安等各部門在生態環境保護中的職責、目標等進行了明確和詳細分工,積極開展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保護的專項執法檢查活動,對破壞生態環境、自然資源等違法行為進行專項打擊。在工作中,各部門認真落實《生態環境監察違法案件移交處理辦法》,環保與國土資源、林業、水務、畜牧、公安等部門協調聯動,協調聯動,密切配合,聯合執法,初步形成了環保部門統一監管、各部門分工合作的工作機制。縣環保局與縣檢察院、公安局、國土資源局等11個部門共同制定出臺了《關于加強工作聯系、共同打擊犯罪、維護良好經濟秩序的實施意見》,對違法案件移交程序、辦理程序等進行了詳細的規定,通過建立信息共享、溝通便捷、防范有力、查處及時的協作機制,加強對環境、資源等違法犯罪行為的打擊力度,確保環境保護法律、法規的貫徹落實,有效地保護了自然生態環境。
強化環保部門職能,加強環保工作。多年來,圍場在不斷加大環保機構與隊伍建設的同時,賦予環保部門在保護區建設、生態環境建設方面參與決策、綜合協調、統一監管的職權,大力支持環保執法,重點強化環保監督。在建設項目審批上嚴格執行國家法律、法規,嚴格落實“環保第一審批權”制度,在確立重大項目時,由經濟綜合部門和環保部門共同研究、集體決策,并公開建設內容,接受社會各方面的反映與建議。特別是對自然資源開發建設項目進行嚴格把關,有效防止了對生態資源的破壞。同時,以“一控雙達標”為重點,加大污染治理力度,全面推行清潔生產,走新型工業化道路,采取“轉、推、控、防”四項措施,實現工業生態化,形成了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節約型增長方式。
良好的生態環境帶動了特色產業的壯大與發展。目前,圍場縣正在大力發展馬鈴薯、養牛、無公害時差蔬菜、旅游等特色生態產業,強力推動風電清潔能源發展,積極推進農業產業化,建立龍頭、基地和農戶發展模式,以農促工,實現工業的生態化,為圍場縣建設生態縣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縣生態環境保護與經濟建設雙贏模式探析】相關文章:
生態環境保護簡報05-27
鄉鎮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匯報11-05
04-10
生態租賃合同01-12
03-27
縣團代會賀信02-11
09-09
07-22
縣文聯章程模板06-17
縣團代會賀信范文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