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副產品調研報告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農副產品調研報告匯編8篇
在人們素養不斷提高的今天,報告的適用范圍越來越廣泛,報告成為了一種新興產業。我們應當如何寫報告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農副產品調研報告,歡迎大家分享。
農副產品調研報告1
一、基本情況
全縣農作物播種面積173萬畝左右,糧食播種面積170萬畝,總產量56萬噸,銷售量287400噸,瓜菜播種面積5.3萬畝,其中設施菜0.7萬畝;總產量188642噸,其中設施菜28000噸,占瓜菜總產量14.8%;銷售量135257噸。糧食作物中的`玉米主要用做飼料糧和工業用糧,絕大部分銷往外地和當地飼料企業及養殖戶。我縣玉米總產量34.5萬噸,65.1%為商品糧,基本為原糧,主要銷往南方、山東等地,進入京津市場較少;小麥總產量21.5萬噸,有29.6%為商品糧,主要在本市及各縣銷售,進入京津主要以少量面粉為主,如:石磨面粉產量小,銷量在二三萬斤,主要在過節以小包裝方式進入市場;像蔬菜這種鮮品上市時間性強,地區間調運流動性大,主要以本縣本市銷售為主,銷售京津市場微乎其微。
二、協同京津發展思路、舉措
1、發展思路是研究京津市場需求,產品準入標準,建立完善的市場供求體系和一體化的質量監督體系,完善農副產品品牌,適度規模經營,走合作發展規模經營,形成與京津市場產業需求對接,打造好京津農副產品供應基地。
2、措施:一是建立符合京津要求農產品檢測體系;二是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三是實行標準化管理,建立品牌;四是多形式搞好土地流轉,搞聯合適度規模經營,提高競爭力;五是引導自愿成立農業合作社等組織,形成與京津市場對接。六是引進人才和資金,發揮帶頭能人作用,沒有能人帶領,單靠農戶分散力量無法與市場對接。七是政府提高重視,提供發展環境,給予資金扶持獎勵。
三、引進京津資金、技術、人才加速農業現代化建議
1、流通部門成立組織引進資金人才協同農副產品進入京津市場。
2、制定優惠政策,優化發展環境。
3、整合土地資源,適度規模流轉土地,為投資人創造發展環境。
4、實行農副產品運輸綠色通行制度。
農副產品調研報告2
近期,受持續高溫、雨情不斷等不利天氣因素影響,針對部分蔬菜、瓜果以及肉、禽、蛋等農副產品價格容易出現波動的情況, 山東省夏津縣物價局組織工作人員開展了汛期農副產品價格波動情況專題調研。
一、近期市場價格運行情況
從價格監測情況看,夏津縣蔬菜價格明顯上漲的品種多,下降的品種少,瓜果類價格基本穩定,雞蛋價格回落,豬肉價格持平, 化肥價格呈現下降,市場價格總體比較平穩。
蔬菜價格明顯上漲的品種多,蔬菜價格下降的品種少。8月3日,夏津縣物價局監測的集貿市場17種蔬菜中:8種蔬菜價格上漲,大白菜元/斤、油菜元/斤、黃瓜元/斤、土豆元/斤、蕓豆4元/斤、蒜薹元/斤、韭菜元/斤、大蔥元/斤,與上周相比分別上漲了50%、%、50%、%、%、%、114%、20%;7種蔬菜價格持平,白蘿卜元/斤、紅蘿卜元/斤、茄子元/斤、西紅柿1元/斤、卷心菜元/斤、大蒜元/斤、生姜元,與上周相比價格持平;2種蔬菜價格下降,芹菜元/斤、青辣椒元/斤,與上周相比分別下降了10%、%。部分蔬菜價格上漲原因分析:一是汛期以來蔬菜主產區均遭受了多日的強降雨和高溫高濕天氣,蔬菜生長、采摘、流通均受到較大影響,市場供應量減少,導致價格上漲。二是進入汛期,受天氣影響,蔬菜在運輸和銷售過程中,不容易儲藏,極易腐爛變質,導致成本增加,價格相應上漲。三是近期我國南部部分地區遭受到了嚴重的洪澇災害,對當地蔬菜生產造成很大影響,本地蔬菜向南方市場調運量增加,部分外地來魯西北的蔬菜上市量減少,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蔬菜價格上漲。
瓜果類價格基本持平。8月3日,蘋果元/斤,與上周的元/斤相比,降幅%;香蕉元/斤,與上周的元/斤相比,漲幅%;西瓜元/斤、梨元/斤,與上周相比價格持平。
雞蛋價格回落、豬肉價格持平。8月3日,雞蛋價格元/斤,與上周的元/斤相比,下降了元,降幅%。雞蛋價格下降的原因:一是近期陰雨天氣較多,產地道路運輸困難,外銷量受限;二是前期雞蛋養殖場利潤相對穩定,養殖戶的養殖積極性有所提高,蛋雞的養殖數量增加,產蛋量增加;三是由于以玉米為主要原料的飼料價格下降,飼養成本減少,雞蛋價格回落。豬肉精瘦肉價格11元/斤,五花肉價格10元/斤,與上周相比持平。
部分化肥價格呈現下降趨勢。市場價格監測數據顯示,近期夏津縣部分化肥價格呈現下降趨勢,8月3日,碳酸氫銨元/公斤,與上周的.元/公斤相比,下降了元,降幅為10%;尿素元/公斤,與上周的元/公斤相比,下降了元,降幅為%;磷酸二銨元/公斤,與上周的元/公斤相比,下降了元,降幅為%;三元復合肥元/公斤,與上周的元/公斤相比,下降了元,降幅為%.化肥價格下降的原因主要有:一是目前處于用肥淡季,化肥銷量低迷,很多經銷商對目前的化肥市場并不看好,對進貨也保持了觀望態勢,加之近期化肥價格呈下降的趨勢,市場需求不旺,是直接導致化肥價格下降的主要原因。二是受近期雨水較多影響,農田無法施肥導致購買量較少,造成市場供大于求。三是受化肥出口量減少影響,化肥生產企業產量和銷售量下降,甚至一些地方出現產量過剩、產品積壓的情況,致使化肥價格下降。
二、采取的應對措施
為防止部分居民生活用品與農業生產資料價格在汛期出現異常波動,夏津縣物價局結合縣情實際,積極采取三項措施,保持汛期市場價格基本穩定。
領導高度重視,強化價格監測工作。夏津縣物價局高度重視汛期市場價格監測工作,成立了汛期價格監測工作領導小組,由局長任組長,分管副局長任副組長,監測中心人員為成員,由分管副局長帶隊深入相關市場、站點開展價格監測工作。同時增加了價格監測頻次,重點對糧油、肉禽蛋菜等生活必需品及農資產品市場價格進行動態監測和跟蹤監管,及時掌握、發布市場價格信息,確保市場供應和價格穩定。
加強市場價格巡查,維護良好價格秩序。重點對農貿市場、超市、藥店、沿街鋪面的群眾生活必需品、農資產品以及部分抗洪搶險救災物資等價格進行重點巡查,強化市場價格監管,及時提醒告誡經營者不得違法經營,嚴厲查處串通漲價、捏造散布漲價信息、囤積居奇、哄抬物價等價格違法行為。
暢通價格訴求渠道,及時受理價格舉報。做到“12358”價格舉報電話24小時暢通,并指定專人值守,認真受理群眾投訴、舉報,解答群眾咨詢,確保群眾投訴舉報反映的問題得到及時妥善處理,化解價格矛盾,切實維護群眾正當合法權益,維護汛期市場價格穩定,促進防汛減災工作順利進行。
農副產品調研報告3
俄羅斯于20xx年6月3日在布拉維申斯克市舉辦遠東地區農副產品的展覽會.特約中國黑河市人民政府參加展覽,借此次機會我們也參加了這次活動.同時與俄羅斯油廠成功對接.相互之間成功的討論了當今市場動態以及市場行情.深入的研究下一步的打算.得到了俄方的高度重視,同時俄方非常積極愿意與我們合作.共同發展并且讓我們及時的把產品樣品及產品合格證一同拿到俄方進行檢驗,如果能達到俄方市場產品要求.馬上可以進行下一步工作.回國后現將此行結果向孫吳政府簡單做了匯報.縣政府領導也很重視.并且非常愿意支持我們的工作.更好更快的完成與俄方貿易對接.加快孫吳對外貿易配額工作.現將俄羅斯具體市場情況匯報如下.
原料在俄羅斯哈巴與阿穆爾州兩地區的大豆種植面積占俄羅斯總產量的80%.但只占全國總需求量20—40%的市場份額.大豆質量低于我們國產大豆.主要因為每年霜期早導至大豆成熟度不夠.青豆比例平均占20—30%之間.但也有一部分也可以作為商品大豆用.粕率、油率分別是80%、16—17%之間與國產大豆基本持平.價格方面在俄羅斯布市和哈巴地區在每年新糧上市的9月份至第二年3月份期間是大豆價格最低時間.按去年新糧上市價格比較,10月份價格按人民幣計算約0.9元/斤.那么到現在為止.因受市場和政策經濟等方面的影響,大豆價格在不斷的攀升.現價格按人民幣約1.7元/斤.當時我們在現場做了一個價格計算.如果新糧
上市在俄羅斯收購大豆按0.9元/斤計算.去掉海關及各項管理費用1000元/噸.運到國內進廠價格才到1.4元/斤.這樣我們就有很大的空間可做.
產品方面:外岸油廠生產產品主要是低溫豆粕、蛋白約49%.高溫豆粕、蛋白約43%.一級小包裝食用油有1升裝、2升裝和5升裝.同時還生產磷脂,產品主要銷往西伯利亞、莫斯科、阿布干等地區.隨著俄羅斯的養殖不斷壯大.產品的需求也在不斷的提升.現本國的產量已經供應不上需求量.在這次了解中,俄羅斯現需求豆粕的.80%份額都得用進口作為補充.但現在因受各方面經濟的影響.豆粕價格從20xx年1月份出廠價18500盧布/噸跌至5月份出廠價15000盧布/噸.折合人民幣約4300元/噸和3500元/噸.隨著進口的不斷回暖豆粕價格逐步回升16000盧布/噸.約人民幣3700元/噸.將來可能還有上漲空間.食用油價基本無大變化.保持人民幣約12000元/噸左右(一級小包裝).
上述是這次此行了解的基本情況.請集團領導根據匯報材料做下一步工作安排.是否與俄方做進一步的了解和摸底,請盡快給予回復.
黑龍江聯凱大豆加工有限公司
20xx年6月5日
農副產品調研報告4
一、活動內容
進入20xx年,物價水平的不斷上漲,在社會上引起了不小反響,成為公眾媒體關注的焦點之一;而在廣大居民當中,普遍關心的是物價上漲會給他們的生活帶來怎樣的影響,特別是低收入群體,更擔心物價上漲會導致生活水平的大幅度下滑。隨著越來越多的食品、日用品加入到漲價的行列,才發現基礎生活物質價格上漲給生活帶來的不僅僅是物質上的壓力,更是精神上帶來的負擔。 “民以食為天”,對于普通老百姓來講,此類基本生活物質雖然小幅上漲,但帶來的影響卻是巨大的。那么,物價到底上漲到了什么程度?還會繼續上漲嗎?對居民造成的影響究竟有多大?物價上漲有何利弊?帶著這些問題,我們決定以“農副產品價格上漲的影響”為主題展開活動研究。最后,我們會根據20xx年所取得的相關調查資料以及我們小組的活動成果,就有關農副產品物價上漲情況以及對居民生活的影響得出初步分析結論。
二、調查資料
(一)調查方向
1、人們對農副產品物價上漲的反響
2、這類物價上漲的原因猜析
3、人們對政府采取的宏觀調控的感想
4、改善農副產品價格的有效舉措
(二)調查方法
1、訪問法:深入南大街樂購超市等人流量比較大的地方進行了訪問,內容涵蓋百姓眼中物價上漲的原因、物價上漲帶來的害處和對居民生活的影響、人們對政府采取的宏觀調控的感想等。
2、文獻法:上網查詢關于物價上漲的情況,查詢近幾年的農副產品物價情況的資料,通過書面材料,統計數據等文獻了解物價上漲情況。
3、問卷調查法:將想要了解的問題提煉出來,形成市場調查問卷,在訪問之余,分發給相關人群,回收問卷,進行數據對比分析。
(三)調查問卷
關于農副產品價格上漲的影響的調查問卷
1、您的家庭住址是常州( )區
2、你的平均月收入大約是( )元
A、—1500B、1500-3000C、3000-5000D5000-
3、你覺得現在物價上漲情況的情況如何?
A、可以接受B、勉強接受C、完全不能接受D、沒感覺
4、在所有的物價中你認為哪種價格上漲的最快?
A糧油肉等農副產品B家用電器類C鞋帽服飾類D煙酒等日用品
5、在物價上漲大于工資上漲的情況下,你你不會選擇一下哪樣來減少支出?
A減少旅游消費B減少服飾等消費
C 減少農副產品消費D減少家用電器消費
6、你對最近農副產品價格的變化了解多么?
A多,經常觀看這方面新聞B一般,僅僅通過日常生活有所接觸
C不多,對這方面沒大注意D基本不了解
7、你認為哪一類農副產品的價格變化最快?
A糧油等農產品B肉蛋奶類產品
C瓜果蔬菜類D面包等加工類副產品
8、你認為影響常州市農副產品價格變化的最主要因素是?
A交通運輸B氣候天氣因素C全國物價水平的影響D人為炒所
9、農副產品價格的上漲對你生活的質量有什么影響?
A生活質量提高B無影響C生活質量有所降低 D生活質量下降較大
10、目前情況下,你認為政府有必要對農副產品價格進行宏觀調控嗎?
A很有必要B有必要C無所謂D沒必要
11、你覺得要改善農副產品價格,關鍵在于?
A國家宏觀調控B市場本身C經濟水平D消費者E其他
12、你對政府對于農副產品價格變化的重視度和調控措施滿意嗎?
A很滿意,政府高度重視并采取大量措施
B基本滿意,政府有所重視并采取了一些措施
C不滿意,政府沒有足夠重視及采取措施
D沒有注意這些
13、談談農副產品價格上漲對你日常生活的影響
三、調查結果
(一)居民對農副產品價格上漲的反響
根據調查顯示,一方面,居民對物價上漲反映強烈,有八成以上居民認為物
價上漲幅度大;對于廣大的工薪階層來說,只能算得上被迫勉強接受。而在經常
觀看有關這方面的新聞的人群中,有近六成居民表示物價上漲的范圍在蔓延。這
種情況說明:居民普遍感受到物價上漲帶來的壓力。
但另一方面,調查結果也表明:面對物價上漲,居民有所擔心,但未慌亂。
絕大多數居民對物價預期不表示慌亂。這首先是因為,這種物價上升的影響并未
直接的便現在居民最擔心實際收入的下降上,只是透過買賣關系的矛盾上升滲透
到日常生活中,所以有恐慌心理的人數不多。當然這也依靠著廣大百姓對這幅決
策的信任和支持,不少人認為政府有必要對農副產品價格進行宏觀調控。更有進
三成的人們覺得改善農副產品價格的關鍵就在于國家的宏觀調控,從中不難看出
政府對農副產品價格變化的重視度和調控措施讓居民滿意。
(二)農副產品價格上漲的原因
關于該類物價上漲原因,眾說紛紜,不管是經濟學家,還是普通百姓,大家
都對此有自己的看法,而且都有自己的道理。總結一下,有如下原因:
1、勞動力成本上升。去年以來,珠三角和長三角“民工荒”凸顯了農民工用工
成本上升的壓力。隨著最低工資標準上調,社保、公基金等福利待遇出現相應的
上調。可以預言,提高最低工資標準很有可能在全國形成一個大的趨勢。而隨著時間的推移,部分上漲的勞動力成本也就轉移到相關產品價格中。
2、產品成本上升。西南地區的持續干旱可能推升國內糧食和部分食品的價格,增加短期內物價上漲的壓力。盡管南方地區才是我國的主要產糧區,但部分如白糖、茶葉、煙葉等農產品仍然占有很重要的位置。這種部分地區的氣候災害可能推升食品成本,增加短期物價上漲的壓力,但影響有限。
3、供求規律的長期表現形式為供不應求。
4、人民幣升值,導致出口減少,進口增加。
5、經濟過熱是導致目前部分物價上漲的原因,就如眾多生產商看到某種商品有利可圖,有錢可賺,就蜂擁而至,瘋狂地生產這種商品,導致這種商品過剩,相關行業過熱,產生一定的經濟泡沫,而其他一些無人問津的商品生產,就會因產量下降,造成供不應求的局面,而使得物價飛漲。
(三)此類物價上漲對居民生活的影響
1、此類物價上漲對不同家庭帶來的影響
農副產品在一定程度上都屬于生活必需品。無論家庭環境如何,都必須承擔此類物價上漲的影響。但對于不同經濟環境中的家庭,物價上漲所帶來的`壓力是不同的。對于一些生活條件較好的家庭來說,他們只需要把平時用來購買高檔耐用品的費用略微減少就不會感受到這種壓力,但對于還未實現真正小康的家庭來說,這種影響就比較明顯。更別說以前就有生活危機的家庭了。所以,在調查中,幾乎所有的受訪者都認為農副產品的價格上漲是他們自身的生活品質有所降低。
2、物價上漲對居民社會帶來的影響
人類的生存和社會的發展都離不開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資料和生產資料,如果在短期內發生嚴重的通貨膨脹,物價全面上漲,不僅影響到人民的生活,使人民的生活水平下降,還會帶來一系列的社會問題,如:百姓連基本生活都無法維持,社會就不會穩定,就會給國家的經濟、政治、文化帶來不穩定因素,這時國外一些敵對勢力就會乘虛而入,給國家帶來安全隱患,所以黨和政府必然會對通貨膨脹問題高度重視。
四、理性思考(建議)
(一)由于市場自身具有自發性、盲目性、滯后性的弱點和缺陷,所以政府要發揮宏觀調控的作用。運用經濟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進行綜合調控。進一步加強對市場的監測,及時調整市場供應;從技術資金上為農民提供支持,鼓勵其發展種養殖業,增加市場供給;做好生產與流通環節的工作,確保為鮮活農產品提供綠色通道;另外,政府也要求物價、工商、農業部門加強對市場的監管,嚴肅查處擾亂市場、哄抬物價等不法行為,以維護市場的正常秩序,穩定物價。
(二)要采取措施進一步落實最低工資制度,特別是要在當前這一階段要求各地政府加大最低工資標準的調整力度。
(三)根本措施是已經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生產力,貫徹好、落實好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經濟水平的發展同樣是改善農副產品價格的關鍵,只有經濟發展好了,人們的收入增加了,才會真正覺得過上市場幸福的日子了。也才會振奮精神,對政府滿意,創造出更多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
五、調查總結
這次的調查活動比較圓滿的成功了,但在調查中,不難發現,不少家庭的確
在這種物價上漲的環境中生活的十分辛苦。和所謂的全民小康似乎仍有不小的距離,但是有距離是正常的,那才是所有人努力的目標。總之,在物價上漲中,大家應該相信政府,政府也應該縱觀全局,及時觀察市場行情,出臺為民的好措施,穩定此類物價上漲,創造出讓人們滿意的生活環境。
人文xx院10中文1班
徐xx
農副產品調研報告5
為全面了解今年我市主要農副產品種植意向、生產成本及收益情況,我帶領調研組對本市農產品成本調查戶20xx年小麥、早、中、晚秈稻及棉花等五個品種的種植意向、生產成本和收益情況進行了預測調查。總體情況看:種植意向方面,糧食作物播種面積有所增長,棉花的播種面積有所減少。生產成本方面,小麥、水稻(早、中、晚秈稻)、棉花種植成本穩中有升。生產收益方面,小麥單產有所下降, 水稻(早、中、晚秈稻)、棉花單產穩中有增;小麥、中秈稻價格有所上升,早秈稻、晚秈稻、棉花價格小幅下降;水稻(早、中、晚秈稻)、棉花種植收益有所增加,小麥種植收益略有下降。
一、主要農副產品種植意向
受調查的62個農產品成本調查戶,戶均20xx年耕地面積為16.29畝,比20xx年增加0.28畝,增幅1.75%。20xx年戶均總播種面積為26.22畝,比20xx年實際播種面積25.25畝增加0.97畝,增幅3.84%。
一是糧食作物播種面積有所增長。受調查的農戶20xx年戶均糧食作物播種面積為20.85畝,比20xx年播種面積18.95畝增加1.9 畝,增幅10.03%。其中,谷物類作物中,中秈稻戶均播種面積10.25畝,與上年播種面積相比,增加0.17畝,增幅1.69%;小麥戶均播種面積 6.52畝,與上年播種面積相比,增加0.85畝,增幅為14.99%。
二是棉花的播種面積有所減少。受調查的農戶20xx年戶均播種面積為1.29畝,比20xx年的實際播種面積1.97畝減少0.68畝,減幅34.52%。
二、主要農副產品生產成本
小麥、稻谷、棉花種植成本穩中有升。根據調查和預測數據,早、中、晚秈稻、小麥、棉花畝平總成本分別為971.16元、1007.09元、 1005.87元、695.10元、1965.08元,與去年同期相比,漲幅分別為6.6%、3.54%、6.92%、5.39%、18.99%。
影響成本變化主要因素表現在三方面:
一是物質與服務費用略有下降。雖然今年我市農資市場價格總體穩中趨降,主要體現在化肥和燃料費用上有所下降,但因今年農業氣候,赤霉病等病蟲害偏重發生,預計農戶農藥開支較上年有所增加,增減相抵,早、中、晚秈稻、小麥、棉花的畝平物質與服務費用分別比去年同期下降0.44%、0.68%、 0.09%、2.17%、2.47%。
二是人工成本進一步上升。今年我市勞動日工價擬由去年的55元上調為70元,增幅27.27%,在用工天數預測與去年相同的基礎上,早、中、晚秈稻、小麥、棉花畝平人工成本分別比去年同期上升27.27%、19.53%、27.27%、28.46%、28.52%。人工成本的上升是推動種植成本上升的主要因素。
三是土地成本保持平穩。雖然我市土地流轉率每年都在提高,但據調查,流轉地租金標準卻沒有提高,其標準為每畝100-200元,與去年持平。據調查,今年的各項補貼政策仍會維持上年標準不變,因此,我們預測土地成本與上年持平。
三、主要農副產品生產收益
(一)種植單產
1、小麥單產有所下降。通過對農田實地調查,今年由于小麥生長后期出現了低溫陰雨天氣,部分小麥生長受到了積溫不夠、陽光不足的不利影響,在揚花灌漿期,恰逢長期陰雨天氣,導致小麥赤霉病頻發,千粒重下降,今年調查戶小麥畝平單產在337.5公斤左右,同比減產3.78%。
2、稻谷單產穩中有增。近年來,我市水稻生產一直受干旱困擾,而今年春季以來,雨水充沛,與去年相比,形勢略好。但今后的氣候變化不確定因素較多,產量無法準確預測,參照調查戶歷年單產水平,預計今年我市稻谷單產穩中有增,按畝平早秈稻單產585公斤、中秈稻625公斤、晚秈稻535公斤,將同比穩中增產,增幅為0.87%-1.08%。
3、棉花單產穩中有增。由于棉花生產周期長,其產量受氣候影響較大,從正常年景看,我市皮棉產量一般在畝平70-80公斤之間,若今年風調雨順,預計今年棉花畝平產量在76公斤左右,同比增產2.65%。
(二)出售價格
1、小麥價格有所上升。今年小麥的最低收購價格仍然保持20xx年水平不變,據調查,我市的小麥收購價為每50公斤118元,但從近幾年來看,老百姓出售均價都未達到最低收購價水平, 預計今年小麥每50公斤售價111.5元,同比上漲2.47%。
2、稻谷價格止漲持穩。中秈稻作為國家重要最低收購價格的糧食品種,近幾年來,從價格走勢看,其價格一直處于上升態勢。今年國家已明確中等質量中秈稻最低收購價仍為每50公斤138元,而從近年農戶實際出售價格情況看,因多種因素,價格始終無法執行到位。結合價格政策、國際糧價趨勢、實際收購狀況等因素綜合考慮,預測每50公斤早秈稻135元,中秈稻136.5元,晚秈稻139元,同比早秈稻下跌0.51%、中秈稻上漲0.1%、晚秈稻下跌 0.56%。
3、棉花價格小幅下降。從去年4月起,國家取消棉花臨時收儲政策,生產者按市場價格出售棉花,面臨著不可預知的市場風險。從去年我市的收購價格水平看,棉籽價格基本在3元左右徘徊,按目前市場行情分析,全球供大于求的局面一時難以改觀,加之預計今年國家不會出臺新的收購政策,按目前趨勢分析,棉價形勢不容樂觀。預計今年皮棉的收購價在每50公斤605元左右,同比下跌3.65%。
(三)現金收益
稻谷、棉花種植收益穩步增加、小麥種植收益略有下降。近幾年國家不斷提高了糧食的最低收購價格,保障了農民糧食的銷路,還實行了糧食直補、良種補貼和農機補貼等多項惠農政策,鼓勵農民種植糧食作物。與種植經濟作物相比,糧食作物雖然收益不高,但其受市場行情影響較小,總體風險小,因此提高了農戶種植糧食的積極性。
預計20xx年,我市水稻、棉花種植畝平產值增加。現金收益每畝早秈稻1069.01元,與去年相比,增長0.8%;中秈稻1108.89 元,與去年相比,增長3.43%;晚秈稻962.78元,與去年相比,增長0.85%;棉花748.77元, 與去年相比,增長1.75%。小麥種植畝平產值減少,現金收益每畝小麥380.89元,與去年相比,下降1.83%。
四、工作建議
1、加強田間管理, 科學防治病蟲害。今年水稻、棉花生產,總體上農業氣候有利有弊,病蟲害偏重發生趨勢,為確保產量持穩增收,要牢固樹立“抗災奪豐收”思想和“減災就是增產”理念,搶前抓早、統籌兼顧,農技部門要切實加強墑情、病情監測,強化技術服務與指導。
2、推進綜合開發,加速一體化建設。當前我市以農戶家庭為單位的農業生產手段比較落后,效率低下,農民靠種田致富困難。加速農村土地流轉,走集約化規模經營的路子,是提高農業生產效益的有效途徑。
3、落實惠農政策,調動生產積極性。要嚴格貫徹落實糧種補貼、農機補貼和各種種糧補貼政策,建議取消對糧種補貼的品種限制,擴大補貼范圍,增加棉花等政策性補貼資金,進一步調動農民的生產積極性。
4、加強監測預警,減少農資流通環節。加強種子、化肥、農藥等農資市場價格監測,當農資價格出現異常波動時,應及時實施緊急價格干預措施,維護農民利益。有關部門應積極探索減少農資流通環節,降低農資終端銷售價格,減少農民投入,增加種植收益。
5、做好收購工作,加大市場管理力度。糧食行政管理部門及糧食購銷企業,要加強糧食市場調查研究工作,準確判斷糧食市場行情及糧食價格走向,適時開展新糧收購工作。糧食收購期間,各職能部門要加大對糧食的行政執法力度,加強宣傳帶動,鼓勵農民直接到國有糧食收購部門售糧,得到實實在在的實惠。
當前,社會經濟正處于大開放、大發展時期。綜治工作及維護社會穩定任務更加繁重。因此,在新的形勢下,加強鄉鎮維穩綜治辦的建設,對充分發揮鄉鎮維穩綜治辦的職能作用,推動平安建設,構建和諧社會,保障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本人長期從事基層維穩綜治工作,對此有著較為深刻的看法。
一、鄉鎮維穩綜治辦的現狀。
(一)組織建設。鄉鎮都成立了以黨委副書記兼任主任、相關成員2至3人為成員的維穩綜治辦,配備了專職副主任。專職副主任的級別高配為副科。
(二)硬件建設。鄉鎮都設有維穩綜治辦辦公室,大部分面積達到了120平方米;配備了電腦、打印機、檔案柜、辦公桌椅、摩托車、電話等辦公設施,基本實現“十有”標準。
(三)經費保障。鄉鎮政府均能保障維穩綜治辦辦公經費,基本上是實報實銷。
(四)工作開展情況。鄉鎮維穩綜治辦能夠正常開展維穩綜治的各項工作。
二、鄉鎮維穩綜治辦建設存在的問題
(一)領導重視不夠。多數鄉鎮黨政領導認為維穩綜治辦的工作就是在家整理檔案、做做材料,將綜治考評應付過去就可以了,沒有認識到維穩綜治辦在基層維穩工作中的重要性,從而導致維穩綜治辦的建設和工作無法真正落到實處。
(二)維穩綜治辦“專職不專”。
1、在現實工作中,黨委副書記兼任維穩綜治辦主任,由于事情太多,無法將大部分精力用于維穩綜治工作;
2、雖然維穩綜治辦人員配備齊全,并且專職副主任實行了副科高配,但是專職副主任是應該專職負責日常維穩綜治工作的,而現實中的專職副主任大多是鄉鎮從現有的副科干部當中安排任職和兼職,本身對維穩綜治工作不熟悉且有其他事務需做,無法做到真正落實維穩綜治工作;
3、現實維穩綜治日常工作大部分鄉鎮均落實在司法所長身上,司法所是司法局的派出機構,司法所長本身有自己的職能、工作,無法將全部精力用于維穩綜治工作。
(三)硬件設施不硬。
1、辦公地點不硬。XX縣的鄉鎮維穩綜治辦大多實行的是以司法所為依托的“三辦合一”,辦公點設在司法所,而司法所是司法行政部門的派出機構,要求司法所獨立辦公,單獨懸掛司法標牌,導致維穩綜治辦處于較為尷尬的.境界;
2、辦公設施不硬。很多鄉鎮維穩綜治辦的電腦、打印機、交通設施等辦公用品均為司法所的辦公用品。
(四)、經費保障沒有真正到位。大多數鄉鎮維穩綜治辦的辦公經費實行的是實報實銷,沒有列入鄉鎮年初財政預算,經費保障嚴重不足,普法宣傳、人民調解等維穩綜治工作無法正常開展。
三、對基層維穩綜治辦建設的幾點建議:
(一)認真落實領導責任制。鄉鎮維穩綜治辦規范化建設是平安建設活動的一項內容,是加強綜治和維穩工作基層基礎建設的具體表現。基層黨委、政府要牢固樹立"發展是硬道理,是第一要務;穩定是硬任務,是第一責任。發展是政績,穩定也是政績"的理念,居安思危,自覺增強憂患意識。從鞏固共產黨的執政地位、維護社會穩定的高度,把鄉鎮維穩綜治辦規范化建設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并嚴格實行領導責任制,使維穩綜治辦建設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
(二)加大綜治經費的投入。經費投入不足,是長期制約基層維穩綜治辦建設的一個"瓶頸",必須要有充足的經費作保障,否則是難以奏效的。因此,基層黨委、政府要切實加大綜治經費的投入,舍得花錢買平安。切實促進維穩綜治辦的建設和各項工作的開展。
(三)充分調動維穩綜治干部的積極性。成事在天,謀事在人。基層黨委、政府要對鄉鎮維穩綜治辦成員特別是專職副主任的定職及政治待遇問題高度重視,應明保證專職副主任確實專職,并確實落實專職副主任的副科級別,以解決他們的后顧之憂。此外,根據基層鄉鎮分管政法綜治工作的領導和綜治辦主任及成員工作的特殊性及所承擔的責任,基層黨委政府可采取靈活的辦法,參照當地警察的津貼標準,對他們給予必要的崗位補貼。
我市學前教育已經有了長足的發展,全市現有幼兒園273所(城鎮幼兒園有174所,鄉鎮幼兒園有99所),其中公辦幼兒園90所、民辦幼兒園183所(教育局審核注冊的有87所)。全市共有在園幼兒65834人,其中公辦幼兒園32116人、民辦幼兒園33718人,戶籍沒有入園的有5665人。學前幼兒入園率在自治區及全國水平來說比較高,幼兒園三年規劃也走在了自治區前列。但從總體情況看,學前教育仍存在一些問題:
一是學前教育的資源總量、整體發展水平與經濟、社會、教育發展的水平還不相適應,與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也不相適應。
二是發展不平衡。主要是市內區域之間、城鄉之間幼兒教育發展不均衡。無論是幼兒園的規模和數量,還是結構和質量都存在較大的差異,特別是農村幼兒教育質量亟待提高。農牧區幼兒教育滿足不了社會需求,很多地方適齡幼兒無法就近入園。
三是監管體制還不規范。一方面政府部門沒有形成合力。幼教工作牽動全社會方方面面,需要教育、規劃、人事、發展改革、財政、公安等眾多部門共同參與,才能形成合力。另一方面幼兒園的管理沒有規范化、制度化,全市民辦幼兒園183所,未注冊就有96所。民辦幼兒園仍存在十分明顯的“保姆式”和“小學化”傾向。公辦幼兒園實行按等級收費,民辦幼兒園實行按成本收費,公辦與民辦的收費不統一,兩者之間差距較大。
四是經費投入不足。
具體建議:20xx年XX市工作報告中提出,將學前教育納入財政保障范圍,用3年時間全面普及鄂爾多斯籍學生15年免費教育。我市經濟飛速發展,已經成為一座移民城市,人口大量涌入,這就更增加了幼兒園規劃、建設、管理的緊迫性。
一是全面落實《XX市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按照三年行動計劃新改擴建157所幼兒園,中心市區應該實現學前教育服務半徑不超過500米的規劃建設目標,要把幼兒園建設與城市化建設、新農村建設、棚戶區改造、工業園區、新區擴建等結合起來,要落實規劃,建設精品幼兒園。農牧區在集中的蘇木鄉鎮、鄉村都要建設標準化幼兒園。幼兒園的規劃與建設要有前瞻性。全市幼兒園布局一定要合理,形成“條件好、入園易、離家近”的良好狀況。
二是建立健全管理體制。政府牽頭,由主要領導掛帥,建立土地、規劃、發改、建設、教育、財政、人事、編委、民政、公安等部門為成員的領導機構,在幼兒園的規劃、選址、設計、投資、工程建設及建成后的人員安排、培訓、教學質量等方面,形成一套合理的運轉體制,分工負責、相互配合、共同建設學前教育。
三是加大學前教育的投資,形成多方投資的機制。首先是政府要安排經費,將公辦幼兒園辦園經費全部納入當地財政預算,確保學前教育的經費支持。其次是引進集團化辦園的方法,把一些幼兒園租賃給有實力、品牌好的外地知名連鎖幼教機構,讓他們經營、管理。要推進名園集團化辦學。名園要通過輸出師資、管理文化等措施,實現優質學前教育資源的使用效益最大化。繼續鼓勵當地的企業私募基金投資幼教。民族幼兒園的建設,國家要給予更多的投資和補貼。
四是逐步探索“托幼一體”工作。要在社區宣傳早教工作,使0-5歲嬰幼兒家長及看護人員接受培訓,并在幼兒園設立0-3歲入園前保育階段看護早教工作,逐步實施0-3歲早期教育。
五是加強幼兒師資隊伍建設。要抓好在職教師的培訓工作,制定和完善幼教師資隊伍的培養和培訓規劃,構建全方位、多層次、寬渠道的幼兒教師繼續教育網絡,不斷提高幼兒教師的綜合素質。要嚴格完善并實施資格準入制度,高度重視幼兒園教師學歷及專業達標工作,堅決清退不合格教師,杜絕沒有教師資格的人員擔任幼兒園教師。
六是加強幼兒教育教學研究。倡導舉辦幼兒教育論壇,成立幼兒教育協會,為全市各級各類幼兒園和全市廣大幼兒教育工作者的溝通和交流,搭建一個組織平臺。
農副產品調研報告6
為進一步推動我縣“立信用、興品牌、強實業”發展進程,促進企業將爭創名牌同打造區域品牌,樹立永吉形象有機結合起來,不斷提高企業競爭力,我科于近期開展了商標(品牌)的專題調研活動,并形成調研報告。
一、商標注冊使用現狀
截至20xx年5月底,我縣共有企業1230戶,全縣共有依法使用注冊注冊商標29件,連續3年停止使用注冊商標8件,著名商標4件,知名商標3件,農副產品商標13件,現有商標印制企業2戶。農副產品商標占依法使用注冊商標的45,民營企業注冊商標25件,占依法使用注冊商標的86。
二、發展農副產品商標取得的成效
商標作為重要的知識產權,在經濟發展過程中扮演了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商標與經濟發展息息相關,商標的作用也越來越深入人心,認牌購物已成為廣大消費者的共同心理。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與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農副產品商標,特別是帶有綠色標志的證明商標越來越受到廣大消費者的共同青睞,尤其是在引導農業結構、調整、促進農業實現產業化,擴大安全食品的生產與供應和解決“三農”問題等方面越發顯露出它的地位和重要性。
其一、農副產品商標直接為農民創造出更高的經濟價值。商標是創造價值的工具,實踐證明農副產品商標注冊后,其經濟價值普遍比未注冊前提高了價值。
其二、爭創名牌商標,有效的提高了農副產品的市場占有率。永吉縣作為國家商品糧基地縣,水稻種植面積大,而且稻米質量好,歷史上是皇糧貢米,“永星牌”珍珠米和“萬昌牌”綠色大米米質優良。但是95年以前,每年大米銷量一直沒有過一萬噸。永吉縣糧食部門通過與國內大米市場上的名牌產品比較發現,大米銷量所以上不去,主要原因是永吉大米知名度不高,牌子不硬,所以從96年以來,十分注意采用先進技術,樹立自己的品牌,做大做強“永星牌”和“萬昌牌”商標并改進了大米外包裝,加大了宣傳力度。自97年以來“永星牌”、“萬昌牌”先后被評為吉林市知名商標和吉林省著名商標,并獲“吉林省名牌產品”、“中國放心米”和綠色食品稱號。目前“永星珍珠米”和“萬昌牌綠色大米”在全國27個省、市、自治區都設有直銷網點,而且還遠銷日本、韓國、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家和地區,取得了非常好的經濟效益。以上各方面可見,農副產品商標發展有力地促進了永吉經濟、文化、環境保護的和諧發展,特別是在解決“三農”問題中發揮了特殊作用。通過各級工商部門的以及相關部門的共同努力,加大對農副產品商標的保護、以及社會各界共同關心與支持,農副產品商標將發揮出更加顯著的作用。
三、發展農副產品商標存在的問題
綜合分析永吉縣農副產品商標發展情況看,無論從商標的數量、質量方面還存在一定的問題。
一是,缺乏對農副產品商標意義的認識。主要表現是社會各界對商標這一無形資產的價值認識不高,對利用商標戰略開拓市場理念理解的不深,運用不好,目光短淺,只看眼前利益,打快拳。二是,農副產品商標注冊率低,使用率更低,商標使用不規范。三是,名牌商標少。現有農副產品商標中叫得響的.品牌屈指可數,對品牌宣傳的不及時,不到位。四是,使用農副產品商標的產品科技含量不高,屬于粗放經營,缺乏深加工,精加工,產業發展鏈條不長。五是,商標保護能力不強,自身商標被侵權受損失不知道向誰投訴,不研究商標的運用,更談不上利用商標戰略開拓市場。六是,對名牌農副產品商標沒有相應的鼓勵和優惠政策,商標的作用和重要性沒有得到政府和相關部門的足夠重視。
四、針對上述存在的問題,我們認為應采取以下解決的辦法:
一是,提高商標意識。首先是提高各級政府領導的認識,要使他們充分認識商標對農副產品發展,對推動農村經濟騰飛的重要意義。其次,提高全社會的商標意識,這是農副產品商標發展的基礎。二是,建議各級政府加大對名牌商標扶持力度和鼓勵政策,運用農副產品商標戰略,開拓市場。三是,召開商標戰略發展研討會,交流商標發展經驗,共同謀求經濟發展的新路子。四是,開展馳名、著名、知名商標宣傳活動,發揮名牌效應,大張旗鼓的搞好商標品牌宣傳活動。五是,對馳名、著名知名商標的跟蹤保護,加強對注冊商標的保護,增強農副產品商標的自我保護意識,促進永吉農副產品商標的健康發展。
當今的中國,已進入區域品牌時代,市場競爭已從企業級延伸到區域級,不僅企業競爭需要品牌,區域競爭也需要品牌。品牌戰略不是權宜之計,要想實現“質量立縣、品牌興業”及振興傳統產業,壯大縣域經濟,實現“全省生態經濟強縣”的目標,就必須從戰略角度考慮,大力實施品牌振興戰略,努力構筑永吉產業品牌體系,立足長遠,制訂目標,超越常規、加速發展,從而不斷促進縣域經濟的跨躍式大提升。
農副產品調研報告7
眾所周知,"三農"問題已經成為中國高速發展過程中的一個急需解決的問題.在解決這一系列問題的過程中,鄉鎮企業作出了巨大貢獻,在竹、木、茶、果、菜、糧食、筍、食用菌等農副產品加工帶動就業,提高經濟效益,農民增收等方面起了積極的作用。于是,我將本市鄉鎮企業定為本次調查的主體。因為恰逢春節,工作人員大都不在崗,所以,我以查閱文件為主。主要的參考文件有:《南平市企業總錄》、《農副產品加工業規模》。
概況——南平是典型的山區農業大市,農副產品出售是農民的主要經濟收入來源,農副產品是鄉鎮企業加工的重要原料,鄉鎮企業通過對農副產品進行深加工,有效解決了農副產品難賣的問題,從而增加農民收入,促進企業發展,保持財政增收。同時,鄉鎮農副產品加工業的發展,吸納了大量農村勞動力,安置了大批國企下崗職工,維護了農村的穩定,促進了農村經濟的發展。有效地推動了小城鎮成為周邊農村經濟、政治、文化中心。
一、鄉鎮農副產品加工業概況
南平農副產品資源十分豐富,潛力巨大,現有耕地328畝,產糧216萬噸,林木蓄積量1.15億立方米(省1/3),竹林面積476萬畝(省2/5),轄區建甌市,順昌縣被譽為“中國十大竹子之鄉”。南平市所轄地域自古享有“茶都”美譽,現有茶葉種植面積45萬畝,所產武夷巖茶、建甌北苑聞名天下。轄區內盛產水果,種植面積達80萬畝,其中柑桔42萬畝、梨2.5萬畝、桃4萬畝、奈13萬畝、楊梅5萬畝等等。近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精心組織和引導下,乳牛業、食用菌業已成為新興支柱產業。長富、大乘是國家學生奶重點企業。目前全市已獲綠色食品標志的產品共34個,綠色食品生產企業29家,占全省總數的20%。 近幾年來,南平市鄉鎮農副產品加工企業有了長足的發展。全市現有一定規模的鄉鎮農副產品加工企業3900多家,其中年產值100萬元以上1081家,年產值300萬元以上388家,500萬元以上151家。農副產品加工企業安置就業人員16萬人以上,年產值超40億元,占農業總產值的41%,占工業總產值的18%,農民收入30%來自農副產品加工。
二、農副產品加工企業按加工原料劃分為五大類。
一類是筍加工企業。目前,全市有270多家,年產值約4.2億元。主要產品有無味筍片、筍塊、調味金絲筍、腌制筍、小徑竹筍等。產品90%出口。年產值上500萬元的企業有13家,完成產值1.1億元,占筍加工企業產值的26%,大的.企業有建甌穎食物產公司、邵武和健食品公司、建甌明良食品公司、松溪亞達食品公司等。
二類是木加工企業。目前,全市有木類加工企業1300多家,年產值8億元。主要產品有膠合板系列、裝飾板、細木工板、纖維板、脫脂松木產品、木工藝品、家俱、精細化工、活性炭等。年產值上500萬元企業有35家,完成產值2.8億元,占木加工企業產值的35%,大的企業有南平大展集團公司、南平松鶴板業公司、建甌萬木林木業集團等。
三類是竹加工企業。目前,全市有竹加工企業1500多家,年產值約10億元。主要產品有竹涼席、竹地板、竹工藝品、竹筷等。年產值上500萬元的企業有22家,完成產值2.1億元,占竹加工企業產值的21%,大企業有南平延發竹木公司、建陽三禾木業工藝廠等。 四類是茶業加工企業。目前,全市有茶業加工企業360多家,年產值約5億元,主要產品有紅茶、綠茶、烏龍茶、武夷巖茶、白茶、珠茶、功夫茶、茉莉花茶等。年產值上500
萬元企業16家,完成產值1.2億元,占茶葉加工企業產值的24%,大的企業有武夷山市巖茶總公司、永生巖茶廠、建甌市茗苑茶葉公司等。
五類是糧食、菜、食用菌、乳制品、烤鰻等加工企業。年產值上500萬元企業有55家,完成產值6.8億元,占該類企業產值的56%。大的企業有長富集團、南平紅曲廠、南平昌寶豐冷凍食品公司等。
三、農副產品加工業發展主要呈現三個特點。
1、農副產品加工業的區域特色初步形成。20xx年農副產品加工業發展速度明顯加快,并形成區域特色的生產布局,各地涌現出一批農副產品加工專業鄉、專業村,在一定區域內形成了由眾多農副產品加工業組成的特色塊狀經濟格局。如:建甌的茶業加工、筍竹制品、錐粟加工,延平的養豬業、奶業,邵武的煙業,光澤的肉雞加工,武夷山的旅游業,浦城的米業,建陽的鴨業和藥業,順昌的果業,政和、松溪的菌菜業等,都已形成特色鮮明的產業體系。特別是鄉鎮企業植根于農村,特色農副產品加工業正在成為鄉鎮企業的優勢產品,并成為鄉鎮企業產業調整的方向和新的增長點。
2、規模企業大批涌現。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反過來又刺激了農副產品加工企業發展,不但在數量上而且在規模上有了進一步的壯大。近年來,涌現了一大批上規模、上水平的農副產品加工企業。據統計,全市一定規模的農副產品加工企業共共3900家,年產值上百萬元的就有1081家,年產值達500萬元以上的有151家,就業人員達16萬人,年實現產值約40億元,利潤1.4億元,上交稅金1.3億元。長富集團、圣農實業、萬木林木業、一春畜牧等優勢企業,不僅規模大,效益好,而且帶動能力強,輻射面廣,成為農業產業化經營的一支生力軍。農副產品加工出口還帶來了大量外匯收入。20xx年出口產值約7萬元。如政和白茶占領香港市場80%以上,清小筍罐頭90%以上出口。
3、帶動作用不斷增強。農副產品加工企業與農戶的關系日趨緊密,農民收入明顯增加。許多地方按照農業產業化經營思路,通過公司(企業)+農戶,契約+服務,服務+農戶,科工貿一體化等經營模式與農戶結成利益共同體,把一家一戶的分散經營與大市場銜接起來,延長了農業產業鏈。龍頭連基地,基地連農戶,形成了相輔相成的良性循環,推動了農業產業化的發展。長富集團采用“公司+牧場+農戶”模式,帶動閩北地區奶牛業的大發展,偵辦僅五年,就形成了總資產7.2億元,奶牛存欄33626頭,日產乳制品270萬噸的規模。同時,長富集團通過產業鏈延伸帶動了乳品加工,奶牛飼養、牧草種植、產品運輸、銷售業的共同發展,解決或帶動城鎮下崗職工及農村富余勞力15000多人就業,帶動100多農戶建設現代牧場34個,安置勞動力20xx人,年人均收入12000元;帶動種植牧草農戶4500個,戶均年增收6000多元;帶動銷售網點6000多個,安排就業人員8000多人,此處還帶動了飼料加工、包裝材料、運輸業的同步發展。
發展中的主要困難和問題
雖然農副產品加工業的發展較快,但也存在許多困難和問題,主要是農副產品整體發展水平還不高,與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發展還不相適應,有些行業仍處于發展階段。主要表現為:加工總量不足,精深加工程度低;技術裝備落后,企業規模較小;利益機制欠完善,產銷脫節;管理體制不完善,社會化服務體系不健全;缺乏有效的政策扶持,資金投入不足等等。
其中,最主要的有:
1、一方面農民農副產品賣難,產品大量積壓;另一方面,優秀專用“原”材料短缺。
2、因主要使用農村工人,造成企業員工整體素質低下,農民組織化程度弱,造成企業經營風險加大。
3、企業技術工藝、裝備水平急需更新和提高。一方面長期以來,存在重田間生產輕農副產品的深加工的問題;另一方面原始積累資金甚少,造成加工企業研發經費投入不足,直接影響技術創新能力和產品競爭力。
4、標準化水平低影響海外
市場的開拓。
5、流通環節不靈活。
6、品牌意識薄弱。這些都影響了市場競爭力。
思路和設想
經調研,我認為南平農副產品加工企業經過幾年的發展、探索,已經有了一定的基礎,有的企業還具備了相當的實力,但絕大多數小企業急需通過調整、整合,以求提高。今后,應圍繞農業結構作戰略性調整,以提高農業整體素質和競爭能力、擴大農民就業與增加農民收入為出發點,以市場為導向,因地制宜,合理布局,依靠科技進步,努力提高農副產品綜合加工利用能力,大力推進初級加工向高附加值深加工轉變,加快農副產品加工原料生產基地化,農副產品及其加工制成品優質化,產加銷經營一體化,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
農副產品調研報告8
有牌子才能闖市場,有市場才能賺到錢。如今,品牌農產品已成為提高農民進入市場的組織化程度和農產品附加值,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增加農民收入的重大舉措。
__市是一個農產品生產大市。在全市106萬人口中,農村人口占80%。20__年全市農業生產總額38億元,占全市生產總值的16.5%。糧食、水產、禽蛋、花木等產品在全國頗有影響。改革開放初期,我市的商標發展緩慢。據調查,1979年前,我市注冊商標屈指可數。其中農副產品商標為“零”。到了20__年,全市商標發展步伐加快,一批具有一定市場競爭力的農產品品牌逐漸顯現市場。什么“天綠華”蔬菜、“寶康”大米等,對全市農村經濟發展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截至20__年底,全市已擁有農副產品注冊商標51件,其中,省著名商標1件,揚州知名商標2件。
一、當前品牌農產品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原因
1、品牌意識還不強,注冊商標和使用量較低。__素有“魚米之鄉”、“花木之鄉”之稱。農產品資源豐富、覆蓋面廣、數量多。而現有農產品注冊商標還不足全市注冊商標總數的五分之一。一是不少產品尚未使用包裝和商標,無法直接進入批發市場和超市。如武堅的大閘蟹、羅氏沼蝦、謝橋的蔬菜,附加值低,無競爭力;二是部分有自己的商標未能正常使用,如小紀的“天碧春”蔬菜、吳橋的“鵝頸卜”蘿卜等;三是有了較高知名度商標的產品,但停留在本地市場,并未發揮其知名度和美譽,亟等開拓大市場,如“農莊主”秧草、“寶康”大米等。
2、生產批量小,沒有形成規模經營。目前,我市農產品生產經營呈現多、散、小等特點,規模經營的極少,大部分仍處于作坊式加工生產,工藝落后,設備陳舊、受產量和市場限制,沒有形成現代規模,市場占有率低,缺乏強有力的市場競爭力。
3、科技含量不高,產品質量不穩定。當前,全市農產品加工還以鮮活“原料”產品和粗加工為主,加工鏈不長,大多產品無檢測設備,無專職研發機構和技術人員,操作流程不規范,距無公害、綠色農產品等標準尚有一定距離,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創建品牌的進程。
4、廣告宣傳力度不大,公眾認知程度不高。農產品企業由于受本身實力的影響,加上經營理念落后,憐惜投入,缺乏宣傳,至今仍是“躲在深閨人未識”。如:嘶馬拉豆腐、羊肉、武堅“蓮湘”蔬菜等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傳統農產品,因缺少挖掘宣傳,與消費者不識無緣、市場占有率極低。
二、加快農產品品牌發展的對策
實施商標品牌戰略是一項長期、艱巨復雜的工程,需要建立政府領導、相關部門齊抓共管、社會各界廣泛參與的長效機制,大力推進商標品牌戰略實施,努力打響“__”品牌,加快農村經濟發展。
1、注重商標宣傳,增強品牌培育意識。充分運用電視、網絡、報刊等現代媒體,采取通俗易懂的方式和生動活潑的實例,廣泛宣傳和推廣普及商標注冊的有關知識;調動創牌積極性,加強企業商標聯絡員的'業務培育,指導幫助企業設計、申辦和使用好注冊商標,用品牌促進農業生產發展。
2、加大推進力度,建立創牌激勵機制。按照“政府推動、市場帶動,業主自主”的工作模式,由市政府牽頭,成立農副產品創牌工作領導小組,制定創牌發展規劃,明確相關管理部門的職責,把創牌工作納入各鎮和相關部門年度考核內容;加大品牌農業和政策支持,在人、財、物上,對特色農業生產企業和大戶實行重點扶持,對獲得知名、著名、馳名商標的單位和個人,予以一次性的獎勵。對具有發展前途的農業品牌要給予信息、技術、人才及信貸支持和傾斜。
3、發掘特色資源,推進“品牌興農”戰略。一是著力“選牌”。選擇一批生產歷史悠久、地方特色濃郁、生產規模較大,有發展前景的農副產品,進行商標申請注冊,讓一批名聲響、信譽好、品質高、特色濃的農副產品商標脫穎而出,實現農產品資源優勢向市場競爭優勢轉化;二是舉力“樹牌”。選擇一些發展潛力明顯、生產數量較大的特色農產品進行重點培育,突出水產、養殖、花木、蔬菜等主要農產品的產業鏈建設,形成優勢農產品產業帶和優勢農產品品牌群。對“邵伯龍蝦”、“嘶馬拉豆腐”等一批名聲較響的地方品牌,由各級政府牽頭,進行商標注冊策劃,通過獨特大比武、會萃大展覽、專家大評點等形式,進行名牌奪選,然后通過媒體擴大對外宣傳,樹立品牌形象。三是全力“創牌”。品牌形成后,必須特別注意品牌的有效開發和利用,根據品牌的特色和地理優勢,加快農產品商標注冊,使品牌與商標聯姻,不斷提高農產品的附加值和市場占有率,培育大產品、創出大品牌。
【農副產品調研報告】相關文章:
農副產品調研報告(精選18篇)10-16
基層城管調研報告_調研報告07-08
服務發展調研報告_調研報告03-21
鄉鎮鄉村旅游調研報告-調研報告09-30
信貸調研報告11-04
教學調研報告06-11
商務調研報告03-16
體育調研報告05-18
汽車調研報告03-27
小區調研報告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