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個案研究報告(精選10篇)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大家逐漸認識到報告的重要性,報告具有語言陳述性的特點。一聽到寫報告馬上頭昏腦漲?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個案研究報告(精選10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幼兒個案研究報告 篇1
一、問題的發現:
楊明瓏小朋友是開學初從小一班轉讀過來的,原因是對上幼兒園極度的不適應,并且嚴重的干擾到正常的教學工作。家長要求轉到我班,因為我班有另一名幼兒陳奕銘與他是鄰居,希望能緩解他的情緒。
但在我班活動中,楊明瓏小朋友并不理睬陳奕銘對他的友好表示,而是自顧自的嚎啕大哭,這種情形從每天入園開始一直要持續到放學為止,不僅干擾了別人的正常活動,且對幼兒的身心發展極為不利:楊明瓏多次出現由于哭泣而出現嘔吐現象。
二、原因分析:
(1)自身因素。
從性格上看,楊明瓏屬于較為內向、固執的幼兒,對于陌生的環境帶有較大的恐懼心理,難以信任別人。從他不愿讓教師接觸身體、教師安撫他時眼神流露出恐懼等可以看出。
(2)家庭因素。
據了解,明瓏從小由保姆帶大,很少外出。在暑假期間,家長為了讓他能適應幼兒園的集體生活,特地把他寄放在托兒所兩個月,但他在托兒所也是無法適應,整整哭了兩個月,反而造成了他對集體生活更大的排斥心理。
(3)班級環境因素。
由于條件限制,班級幼兒人數超額,教師、保育員的精力有限,無法更周到的照顧到每一名幼兒,也是原因之一。
三、教育策略:
(1)請家長配合。
首先請家長不要太過憂慮,幼兒由于個性、氣質、環境的不同,交往的水平也各不相同。明瓏的表現較為突出,但作為教育者的教師會理解孩子的各種行為,并會盡快幫助幼兒適應幼兒園的生活。其次,要求家長堅持天天讓幼兒上幼兒園,不可“三天打漁、兩天曬網”,造成幼兒的僥幸心理:哭鬧就可以逃避上幼兒園。再次,請家長多帶幼兒接觸外界環境,與同齡人有更多的交往,培養孩子的交往能力。最后,請家長在孩子冷靜的情況下用平常的口吻聊聊幼兒園的優點,讓幼兒對幼兒園有一個大致的了解,慢慢的接受幼兒園。
(2)觀察幼兒的在園情況。
發現明瓏的語言能力強,能聽的懂道理,喜歡聽故事,會編造完整的理由向教師“請假”。我暫時對他實施特殊的待遇:他喜歡坐哪兒就坐哪兒,培養其喜歡上幼兒園、喜歡老師、小朋友。針對他語言能力強、愛聽故事的特點,經常向他講述奇妙、有趣的故事,并在關鍵的地方停頓下來,請他幫忙續編一段,引發他對教師的依賴感。在明瓏詢問什么時候放學時,采取“分段講述法”,即告訴他接下來應該做什么,轉移他的注意力。等做完一件事后,再用另一件事拖延時間。當明瓏有所進步時,用一定的物質鼓勵(如:話梅、蘋果帖紙等)來獎賞他。
幼兒個案研究報告 篇2
建構游戲是通過操作各種建構材料,運用思維、想象和動作操作,創造性地反映周圍生活的游戲,融操作性、藝術性創造性為一體。建構游戲不僅能豐富幼兒的感知經驗和主觀體驗,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和建構技能,更重要的是使幼兒在協商、謙讓、輪流的游戲氛圍中學會分享與合作,嘗試開拓與創新,體驗成功與挫折,從而實現幼兒個性的全面和諧發展。下面我將通過對班級中辰辰的個案跟蹤,分享一下我在引導幼兒建構中的一些指導策略。
觀察實錄一:
在角色游戲“建筑工地”活動中,這次艷艷還是選擇了紙磚盒子的積木在搭建家,陽陽看到了主動說:“我們一起來搭家。”艷艷說:“你搭家里的椅子,我搭家里的房子。”陽陽說:“好的。”艷艷和陽陽一起搭建家。旁邊的辰辰,還是一個人在搭建家,搭了一會兒他自己說:“艷艷,我們來合作搭好嗎?”艷艷說:“好的。”三個孩子一起搭,艷艷把積木一個一個擺放好,辰辰拿來了木頭積木,一個一個擺放好,辰辰說:“我搭家里的圍墻。”陽陽找來了半圓形和長方形的木頭積木搭成了桌子、椅子,還有小床。”最后,艷艷高興地說:“老師,你看我們一起搭了三個家,一個是我的家,一個是陽陽的家,還有一個是辰辰的家。”
分析與思考:
結合《指南》中社會領域的目標,這次游戲中,幼兒之間逐漸學會了相互合作,一起來完成游戲的任務,特別是當辰辰小朋友搭建的過程中,看到同伴的作品,自己主動要求和同伴合作,有了一定的合作意識。這是孩子們齊心協力完成的活動任務,大家感受到了交往合作的快樂。陽陽也在游戲中敢于嘗試完成任務,辰辰也能與同伴一起交往,這次游戲非常成功。
支持策略:
基于幼兒在游戲中,逐步建立了交往的意識,在后續活動中,老師在游戲中提供給孩子自由選擇、自主結伴開展游戲。給幼兒提供更多交往的機會,體驗自主交往的樂趣。
觀察實錄二:
辰辰、慧慧、蓉蓉在建構區里搭建我們的幼兒園,辰辰拿來了紙盒料積木一塊一塊的擺出來,他說我們先來搭幼兒園的圍墻吧!慧慧和蓉蓉一起拿著紙盒積木搭起了圍墻,他們用彩色的圓柱體積木搭了圍墻的柵欄,非常漂亮。不一會兒,三個人把圍墻搭好了。辰辰和蓉蓉商量說:“我們現在要搭教室了,讓慧慧一起來想想怎么搭?”辰辰和慧慧說:“我們用小椅子來搭一層一層的教室,于是他們一起搬來了小椅子一張一張的往上疊,”蓉蓉和慧慧用圓柱體的積木做裝飾放在兩張小椅子的空隙里,辰辰還用紙盒積木擺在小椅子的最上面作為屋頂。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漂亮的教室終于搭好了。
分析與思考:
辰辰、慧慧、蓉蓉小在活動中是自主選擇材料,共同商量合作建構學校,最后完成了建構任務。他們在使用材料的過程中,能大膽想象用小椅子作為游戲的材料,搭建學校。結合《指南》中社會領域的目標3“具有自尊、自主的表現”,在建構區游戲中,對于中班幼兒已經能按照自己的想法進行游戲。敢于嘗試一定難度的活動。
支持策略:
在講評時讓辰辰、慧慧、蓉蓉與同伴們分享成功的喜悅,帶動其他孩子搭建的積極性。教師將照片展示,并讓幼兒來集體面前說說自己的想法,發展其語言表達能力的同時,激發幼兒的自信心。以后在建構區可提供更多豐富的材料,滿足孩子的操作要求。
觀察實錄三:
今天辰辰在建構區搭建“我心中的幼兒園”,他跟娜娜、昊昊、蓉蓉一起商量說要搭一個漂亮的幼兒園。他先將自己要用的材料都從籃子里拿出來疊放好,他把短小的圓柱形木頭放在最下面,扁扁的長木條疊在上面,稍大點的圓柱積木放在中間,長的積木放在最上面,中間有鏤空的部分,他在上面放上了三角形和半圓形的積木。辰辰一邊搭一邊說:“我們來搭幼兒園的長長的走廊吧!”于是四個人一起用紙磚的積木和低的圓柱體積木搭走廊,辰辰在搭走廊的時候突然上面的曉得長方形積木倒了下來,他想了想,把大的圓柱積木放在下面一層,然后放上扁長條積木,再放小圓積木,放上扁長條積木,這樣走廊終于堅固了。辰辰還在走廊里種上了漂亮的小樹,這樣美麗的幼兒園終于搭建好了。
分析與思考:
當辰辰在搭建走廊時積木倒下來的時候,我并沒有急于教他怎么搭建,而是選擇相信孩子,等待他自己去探索怎樣才能搭建積木不倒下來。《指南》中提出給予孩子游戲中真正的“自由”,要一起與他們或選擇或等待或發展游戲的相關情節,讓孩子在游戲展開的軌跡中學,而老師則在玩伴身份中教。從辰辰的表現來看,他能夠在失敗中積極尋找原因,不斷地選擇適合的積木進行搭建,能積極思考并解決搭建過程中遇到的困難,最后終于探索出搭出了自己心中的幼兒園。
支持策略:
在建構區可以多提供一些半成品的材料,如:薯片罐、紙筒類的,供幼兒根據不同事物的外形去搭建。對孩子拼搭的作品,可借助活動后的評價分享經驗,使辰辰體驗到創造性表現物體形象成功的喜悅。
在組織幼兒開展建構區角活動時,我們必須遵循《綱要》提出的教師角色:教師是幼兒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支持幼兒在建構活動中的想法,鼓勵他們在建構區角活動中與同伴合作、交流,引導并培養他們在進行區角活動時的良好行為習慣。幼兒參與建構區角活動以及教師正確的引導能為幼兒提供自由選擇、自主展開、自發交流的活動過程,從中,幼兒的自身體驗更為強烈、創造力體現更充分、幼兒的合作交往更顯主動積極,體現了幼兒體驗快樂的本質。
幼兒個案研究報告 篇3
有時候思思不會,涵涵便幫助她折,最后,思思的長頸鹿也折成了,她很開心,和涵涵一起玩著。
思考分析:
折動物對于中班的幼兒來說,還是有一定難度的。雖然我們提供了一些步驟圖,但一些能力較弱的幼兒常常會出現看得懂一些步驟,而無法全部看懂,所以常常完成不了作品。而能力強的幼兒看著步驟,有時也需要推敲一下才能完成,有一定的挑戰。
教師在投放材料時,一定要關注到幼兒之間的個體差異,雖然是折紙,有了紙,有了步驟圖,但缺乏層次,給一些能力弱的幼兒造成困難,得不到成功的體驗,今天的活動中可以看出涵涵和思思都是比較有耐心的孩子而且涵涵也比較樂意助人,所以在涵涵的幫助下兩人都得到了成功的體驗,而且涵涵的成就感更強烈。但是如果遇到沒有耐心的孩子,就會出現聊天,東張西望,放棄的現象,所以教師在投放材料時一定要注意幼兒的差異性,不能一概而論,即便是很簡單的材料,也要充分考慮幼兒的因素,以幼兒為出發點。
調整策略:
1、在講評中,將兩人請上來,說說今天完成的作品,并和大家說說作品是如何完成的,表揚他們這種相互幫助的行為。
2、在區域中投放了一些半成品,根據步驟圖,教師事先完成幾個步驟,幼兒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進行選擇,繼續完成折紙,這樣成功的幾率可能會提高一些。
3、和大家一起認識折紙過程中的常見標記。
4、提供的動物步驟圖教師可以有所選擇,有難有易,方便不同水平的幼兒參考。
幼兒個案研究報告 篇4
幼兒的行為表現和教師的回應過程:
區角活動時,楊晨曦和何梓煬一起玩搭積木,楊晨曦不答應:“你很笨的,什么都不會,我才愿意和你一起玩!”說完還沖著楊晨曦瞪眼。楊晨曦委屈極了。陳樽岳走過來拉了拉楊晨曦的手說:” 何梓煬你怎么這么驕傲,這樣說別人是沒有禮貌的老師說每一個孩子都有優點的,晨曦吃飯就比棒!而且他很有愛心,經常幫老師做事情,我愿意和他做朋友!”說完陳樽岳拉著楊晨曦走了,留下何梓煬站在積木旁邊發愣。
評析與反思:
5歲的以后,兒童的個性特征有了較明顯的表現,其中最突出的是兒童自我意識的發展。在日常生活中,教師對兒童的評價必須適當客觀公正任何過高,過低或其他不恰當的評價都是對孩子有害的,設計情景,給幼兒以表現自己的能力,特長的機會,讓孩子們通過競賽,如疊被子比賽、跳繩比賽、折紙比賽等,看到自己別人好的、強的一面,從而增進對自我的積極體驗,增進對自己的認識,樹立起對自己的信心。特別是要幫助那些做事不積極主動,總是跟在別人后面,經常被別人忽視的孩子。給予機會展示他們的閃光點,讓他們感到自己在同伴中是很有地位的。同時也讓那些過分自信的幼兒擺脫以自我為中心,學會正確地評價他人,發現別人的優點并虛心向他人學習。
幼兒個案研究報告 篇5
幼兒姓名:麟麟
性別:男
年齡:7歲
一、表現:
在整理書包的過程中,該幼兒把書包里所有的東西都倒在了桌子上,惹得同伴都叫了起來,我忙做過去一看,麟麟的書包真是亂七八糟,里面什么東西都有——廢紙、瓜子、還有一本沒有封面的書和一只破掉的鉛筆盒,看得我很生氣,我對麟麟說:“你快點把東西都收拾好,把不要的都去仍掉,知道嗎?”麟麟點了點,便開始整理了起來,不一會兒他就走過來對我說:“老師我都整理好了,你來看呀!”我點了點頭就跟著麟麟來到了他的位子前,我拿起書包一看,里面的廢紙和瓜子都沒有了,但是書和鉛筆盒還是沒有整理好,我就問麟麟:“為什么你不把書本弄弄平、鉛筆盒修修好呢?”麟麟說:“老師我弄不來…….”
二、分析:
麟麟的父母工作都比較的忙,所以大多時候都是由其外公外婆來照顧,老人對孩子比較的溺愛,什么是都幫助其做好了,所以孩子就養成了比較懶惰的習慣,明天到家就把書包一仍,來到幼兒園上課也不好好整理自己的書包,上棵的時候總是不拉書包的拉鏈,我問他“為什么?”他說“方便”,回到自己家的時候父母對其的要求又和長輩們有所不同,能要求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但孩子做不好的時候家長沒有去慢慢的引導,大多時候都以打罵等方式來處罰孩子,以致于孩子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對于即將踏入小學的麟麟重要培養其良好的學習習慣我們和其父母都很著急。
三、措施:
麟麟的學習習慣比較的差,因此我先要求麟麟家長從現在開始統一認識對照要求多多鼓勵督促孩子,比如學會如何整理自己的東西,可在家中先讓孩子學習整理自己的玩具開始練習。
當孩子做出一些成人難以理解的事情時,父母不是當即質問或訓斥,而是平心靜氣地從孩子的角度出發思考一下:孩子為什么要這么做?經過這樣的思考,父母就容易了解孩子,就能慢慢地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
其次,在班級中我制定了一個小要求,請小朋友每天上學前先檢查自己的書包有沒有帶和上課無關的東西來幼兒園,老師一周抽查一次,讓幼兒有一個緊張的意識時刻都準備著,在檢查書包的過程中表揚書包整理的小朋友,并讓其上來示范請別的小朋友都來學習他的好方法,久而久之使大家都能樣成一個好的學習習慣。
四、效果。
通過一段時間的培養、引導、麟麟有了很大的進步:他能每天在家整理好自己的書包了,而且書包了再也不會放一些亂七八糟的東西了,在我每次檢查的時候麟麟都自告奮勇的舉手要第一個來檢查,并且還會主動的去幫助一些還不會的同伴,在家的時候也不依賴外公外婆了,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了,我們大家都很高興!
五、思考:
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不能單槍匹馬,孤軍作戰,幼兒園要與家庭結合起來,互相促進,共同發展。在幼兒進入小學之前,幫助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習獨立性、積極性等各方面能力都得到提高,有助于幼兒順利度過幼小銜接和“入學適應”關,為今后的小學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幼兒個案研究報告 篇6
我班有個叫龔雨婷的小姑娘,是一個特別爽氣的孩子,聽媽媽說在老家和小朋友一起玩也是個“孩子頭”。第一次見到她時,就覺得她特別的勇敢,因為別的小朋友都在哭鬧,要爸爸媽媽抱,而她媽媽一會兒就走了,顯的不開心的她,就坐在椅子上繃著臉,一聲也不想。一開始,她的個性并不是很明顯,只是下課是愛在我周圍轉,別的孩子向我撒嬌,或摟著我說話時,她偶而也會插一句,當我去拉她得手要和她說話時,她就靦腆的笑笑,說話的樣子也像個大姐姐的樣子。通過慢慢的觀察,發現她與同伴的在一起的時候,不時的也體現出“大姐大”的風范。
鏡頭一:吃飯的時間到了,孩子們排著隊,孩子在前,我在后,孩子們們向前走著,這時龔雨婷的手一把搭在施羽彤的肩上,拉過來,對著他瀟灑的說:“施羽彤,叫姐姐”, 施羽彤很聽話的叫了一聲:“姐姐”, 龔雨婷也很自然的答應著:“唉”,看著帥氣的動作,爽快的語氣,心里想著這就是雨婷的個性。
鏡頭二:早上來園,孩子們陸陸續續的進教室,都各自的尋找自己喜歡的區角玩去了,那天雨婷來的比較晚,雨婷喜歡玩的娃娃家人已經滿了,這時雨婷在門外對著娃娃家里的應碧夏說:“小夏寶貝,出來,姐姐帶你去來,娃娃家有什么好玩的,說完,把小夏拉到了拼圖區。”看起來雖有點霸道的感覺,但看的出來,同伴的心里也把她當成姐姐了。
發現了她的這一個性,我想如果不好好的引導,也許會慢慢的變成霸道了。由此在一日活動中,我時刻注意雨婷的表現。一天,我把雨婷叫到跟前,坐在我的大腿上跟她進行溝通,“雨婷,小朋友都叫你什么呀”“他們有的叫我姐姐,”“哦,是的,你看你很聰明,很勇敢,像個大姐姐的樣子”她不好意思的笑了一下說“真的呀”我摸著她的頭說:“因為老師很喜歡你,所以知道你很多事,以后你要經常幫助小朋友,有好玩兒的和大家一起玩,有好吃的很大家一起吃,這樣小朋友們才會把你當成真正的大姐姐哦!”我想,引導她要慢慢的,所以我經常與她交流。現在的雨婷,不但是小朋友的大姐姐也是老師的好幫手哦!
幼兒個案研究報告 篇7
哲哲小朋友是一個小男孩,平時和小朋友之間很少交流,總是一個人玩耍,不太愛和其他小朋友們一起玩。在學習方面比其他小朋友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要較差,所以其他小朋友也就不太愛和他玩耍,這也使得哲哲小朋友更加內向了,不太愛說話,在日常的生活方面,哲哲小朋友的生活自理能力也比較弱,吃飯時不愿獨立吃,午睡也不能獨立穿脫衣服,總是需要同伴們的幫忙。
案列分析
哲哲四歲了,之所以哲哲小朋友會有許多的問題,這都是由于哲哲小朋友的父母,爺爺、奶奶平時對哲哲太多寵愛,在家中什么事情都不讓他做,才會導致他出現這些不良情況。跟哲哲父母溝通了解到,由于他家周圍沒有與他同齡的孩子,所以哲哲小朋友性格比較內向這也是一個因素。
跟進措施
1、加強家園聯系,讓孩子的家長樹立科學的育兒觀念。
2、通過與幼兒家長的交流,讓孩子家長與我們老師互相配合,共同正確引導孩子。
3、讓孩子多接觸外面的世界,了解身邊的'事物,感受同伴之間的友愛。
幼兒個案研究報告 篇8
汐汐是一個三歲半的小男生。在20XX年4月10的游戲活動中,老師安排寶寶室內進行桌面玩具游戲,起初,大家都玩的很好,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玩具來拼搭。這時圓圓跑過來說:“老師,汐汐咬我,”一看,圓圓的手上被咬上了一個明顯的牙印。
案例分析
1、從生理上來說,孩子在2-3個月時會有一個:“口欲期”,孩子們會通過口咬去接觸世界。如果這時,家長阻止這種行為,在二三歲甚至更長時間,孩子會養成“咬人、啃指甲”行為。
2、二三歲的幼兒處于模仿期,情緒不穩定,易激動,當發生矛盾,自然用自己行為解決,這是由于年齡的限制,越大控制能力會 越好。
跟進措施
1、告知家長,孩子可能處于“口欲期” 可在家中讓寶寶用一些替代品滿足他,比如“磨牙棒”
2、教師在課堂上應為孩子創設和諧的游戲活動空間,避免寶寶情緒易激動而發生咬人事件。
3、好書推薦《咬人大王布奇奇》
幼兒個案研究報告 篇9
20XX年4月10日上午9:00區域活動時,小朋友們都去玩了,只有我們班的仔仔還坐在椅子上,沒有去參加活動,我就過去問:“仔仔,你不去玩嗎?”他沒做聲,只是趴在桌子上一動不動。我就叫大寶跟他說:“大寶,你去帶仔仔一起玩積木好嗎?”大寶跑過去說:“仔仔,我搭了一個汽車,我帶你去看看好嗎?”他拉起仔仔的手到區角去玩了,10分鐘后,我發現他們在一起玩的很開心。
案例分析
從仔仔的最初表現來看,他不是很主動,怕陌生,適應能力不是很強,沒有人去主動同他玩的時候,他不會去玩。
跟進措施
針對這樣的孩子,我們給他創造機會,讓他有機會和小朋友認識、游戲。
幼兒個案研究報告 篇10
涵涵很聰明,記憶力非常好。老師講過的故事,他只要聽一遍就能復述;上課回答問題都能答到要點;他情感豐富,會時不時地過來親一親老師,表示對老師的喜歡。
鏡頭一:小朋友一起坐好等爸爸媽媽來接,可涵涵一會兒摸摸玩具架子,一會兒看看衣柜里的東西,一會摸摸小朋友的頭發,一刻都閑不著。
鏡頭二:老師請他幫助扔一張廢紙,涵涵嘴里說著“好吧”,然后像小鳥一樣飛著在教室里繞個大圈跑到垃圾桶前,慢慢地把那張廢紙撕扯一番,直到集體活動的音樂響了很久,才把廢紙放進垃圾桶。
鏡頭三:戶外活動時,涵涵跑到我身邊,說有悄悄話要和我說。當我低下身子聽他說悄悄話時,他卻親了我一下說:“我喜歡你。”然后就跑走了。
涵涵調皮的原因
1.生長發育過程中的必然特征。學齡前兒童身心發育很快,生長需要多運動,涵涵的很多調皮現象都是運動的外部表現。從這個意義講,調皮是涵涵生長發育過程中的必然特征。
2.想得到老師的關注。調皮的孩子有時更想得到老師的愛和關注。為此,他就用調皮搗蛋或者惡作劇式的淘氣行為引起老師和同伴的注意。
3.好奇心驅使的淘氣行為。涵涵的好奇心是很強的,在好奇心的驅使下,他愛到處亂跑,看見什么都想摸一摸;愛問為什么;看到同伴有些新奇的舉動,也愛模仿。
對策一:平等地對待
普林格爾探討了個體在兒童期的需要,第一種就是愛及安全感的需要——需要感覺到自己是在被他人關心、愛護著,感到自己處在一種安全有保障的物質環境與人際關系中。因此,在平等地把表揚和關注送給涵涵的基礎上,每天集體晨談后我都和他個別交談幾分鐘,告訴他自己長大了,應該如何自己管好自己,讓他感受到老師給予他的特殊的愛。
對策二:發現閃光點
涵涵是個很有愛心的孩子。我們班的一燦因為身患白血病.不得不暫時離開我們去治療。當我們向小朋友講述了一燦的事情后,第二天涵涵就帶著自己的壓歲錢要我們轉交給一燦.并告訴一燦希望他能堅強勇敢。
馬卡連柯說過:每一個兒童就是一個獨特的世界。在平時的生活中我們總是及時發現涵涵的優點,放大他的優點,希望能打開他的心靈之門,與他建立一種和諧的關系,讓他成為和諧集體中的一員。
對策三:呵護好奇心
從涵涵的故事中我們看出,涵涵的調皮行為在很多時候是因為他有探索新事物的欲望。涵涵媽媽經常說一架漂亮的玩具車到了他的手中,不到半小時,就變成一堆支離破碎的小零件。其實,這只是他因為好奇心的驅使,他希望知道玩具的“真相”罷了。哈佛大學校長陸登庭說過:如果沒有好奇心和純粹的求知欲為動力,就不可能產生那些對人類和社會具有巨大價值的發明創造。在平時的活動中,我有意讓他多參與探索性比較強的活動,如自主游戲中的“探索屋”。在那里,他總是能發揮他的奇思妙想,成為大家追捧的“領袖”人物。
對策四:家園共攜手
對于涵涵的教育,我注重從家庭人手,讓家長了解到孩子的不和諧行為所帶來的后果。與家長堅持每天進行交流,相互交流涵涵在園和在家的行為表現,家園共育形成最佳合力。孩子的調皮行為中蘊涵著一定的智慧。我們教育工作者,需要做的就是通過和諧的教育手段,使孩子的調皮行為變為智慧發展的動力。
【幼兒個案研究報告(精選10篇)】相關文章:
個案工作計劃書02-17
可行性研究報告范文精選09-16
幼兒園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04-19
軟件可行性研究報告(精選6篇)03-03
可行性研究報告11-20
關于近視的研究報告5篇04-20
經濟可行性研究報告11-29
市場可行性研究報告09-23
可行性研究報告用途09-21
可行性研究報告范文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