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兒童教育調查報告
中國人民大學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的一項“留守兒童狀況”課題顯示,我國的留守兒童近2000萬。在廣大農村,隨著我國社會轉型和城鎮化建設的快速發展,進城務工農民逐漸增多,農村留守兒童數量也越來越多,伴隨而來的是農村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于留守兒童教育調查報告,一起來看看吧!
一、尤莊留守兒童的基本情況
尤莊共有36戶共157名村民,其中16歲以下的兒童有52名,16至50歲之間的村民有82名,50歲以上的村民共23人。在36戶村民中,每戶均有外出務工人員,有的甚至一個家庭有三人在外務工。居統計,尤莊共有外出務工人員76人,這些人有的農忙時回家,有的半年或一年回家一次,有的甚至數年不歸。在52名留守兒童中,跟隨父母在外的僅三人,其余的均在家中由祖輩或者上輩親戚撫養。這些孩子在心理、學習、行為等各方面普遍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
現在以尤莊留守兒童為調查的樣本,綜合分析其種種情況,總結得出我國農村留守兒童教育現狀。
二、農村留守兒童存在的主要問題
1.缺乏關愛,性情孤僻、任性、容易產生心理障礙
長期與父母分離,導致留守兒童在日常生活中享受不到父母的關懷,遇到困難不能從父母那里找到感情的支持,在學習、生活過程中出現一些差錯得不到及時的引導、糾正,久而久之,便形成一些明顯的心理行為問題。如普遍的自卑心理,人際交往能力較差,內心壓力較大,害怕被別人欺負,尋求保護或自我保護的意識特別強,在自我保護行為上出現過激行為等。
2.學習成績相對較差
在父母有一方外出務工,尤其是父母雙方都外出務工的情況下,除了給留守兒童帶來心理上的影響外,最直接的結果就是缺少了對留守兒童的監督和家庭輔導。然而,其他撫養人由于無暇顧及或沒有能力顧及這些留守兒童,不能填補這一空白,這樣就直接影響到了留守兒童的學習成績。另外,還有相當一部分家長持“學習無用論”的觀點,父母對留守兒童的總體期待不高,他們將孩子的學習定位在完成九年義務教育上,將孩子的前途定位在外出務工上。由于孩子的思想極容易受父母等外界影響,久而久之也不免會被同化。
3、容易產生行為偏差
義務教育階段的留守兒童正處在身心發展時期,他們的自律能力不強,容易受到外界和其他人的負面影響。再加上親情缺失、代理撫養人對留守兒童管理不到位,對孩子的行為一般采取遷就、認可的態度,造成行為偏差。表現最突出的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1)紀律觀念差,違法違紀現象嚴重;(2)沉迷于桌球室、網吧和游戲廳等場所;(3)在與他人的交往中,缺乏正確的人際交往觀,又缺少必要的指導,與社會上的“小混混”混在一起,有的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4)有些留守兒童的撫養人,采取“物質+放任”的管理方式,以為這樣就對得起孩子的父母,結果孩子養成了亂花錢、擺闊氣、奢侈浪費等不良行為習慣。
4.安全無保障
留守兒童安全意識差,自身在生理上沒有足夠的自我保護能力,心理上也缺乏防范意識,容易受到侵害。多數農村留守兒童住家偏僻,步行上學路途較遠,經常起早摸黑趕路,人身安全隱患較多。 造成這一問題的原因是多數留守兒童在上學路途中缺乏成年人的陪護,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由于沒有父母的直接監管,遇到突發性事件缺乏自我保護和應變自救能力,容易受到不法分子的侵害和利用。
三、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問題產生的原因
1.從社會角度看,大量農民工進城以及城鄉壁壘的存在是農村留守兒童形成的根本原因
走城鎮化道路是我國進行現代化建設的必然選擇,農民進城務工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但是在農村剩余勞動力進城務工的同時,政策法規滯后于社會變遷或存在許多壁壘,還有些地區和學校不能很好地執行國家的政策法規,如一些城市學校要求流動人員的子女必須交納一定的借讀費才能入學;有的以需要辦理各種手續為借口將流動人員子女拒之校外;流動人員的子女不能在當地參加中考和高考,必須回戶籍所在地參加考試等等。進城務工人員一般承擔不起高昂的城市消費和孩子的上學費用。而城市里的農民工子弟學校要么是學費太高,農民工無法承擔,要么是條件有限,不能滿足孩子進城讀書。這樣,多數進城務工人員只能將孩子留在老家接受教育,從而產生了大量的農村留守兒童以及隨之而來的一系列問題。
2.從家庭角度看,親情和教育的缺失影響了留守兒童的身心健康發展
家庭教育在一個人的成長過程中起著某種先入為主的作用。家庭教育的實施者主要是父母,影響教育效果的關鍵因素是親子關系狀況。由于留守兒童不能跟在父母身邊學習,一般由祖輩或者親戚撫養,生活中就缺少了父愛或母愛,長期在這種缺少親情的環境中成長,勢必會對孩子的心理發展帶來不利影響。父母不在孩子身邊,除了給留守兒童的心理發展造成不利影響之外,也造成了留守兒童家庭教育的缺失,從而影響到孩子的學習成績。
3.農村學校教育管理體制存在缺陷
由于留守兒童缺乏來自于家庭的關愛和親情,因此,他們尤需從學校生活中得到彌補。但是由于種種主客觀方面的原因,導致學校對留守兒童的教育管理存在著諸多的缺陷。目前,許多農村學校沒有給予留守兒童足夠的重視,沒有采取必要的、針對留守兒童的教育管理措施。這些學校沒有根據留守兒童家庭、心理等特點建立相應的教育機制,把他們與其他學生同樣對待。另外,有些學校在教育管理上也存在許多不足,如片面追求應試教育,對留守兒童的心理問題關注不夠;學校周邊環境復雜,得不到改善致使留守兒童有可能接觸社會上的“小混混”,養成不良行為習慣;學校不能給留守兒童提供安全、便利的住宿條件;學校不能與留守兒童的父母或撫養人積極溝通,將留守兒童在學校的表現和行為告知他們等等。
三、對策與建議
1.政府方面
一要加快戶籍制度改革,消除城鄉差距給留守兒童教育帶來的障礙。二要強化政府職能作用,政府職能部門要重視和加強留守兒童關愛工作,同時加強對進城務工的農村家長進行引導和教育,普及、強化農民工家長的家庭教育觀念,讓農民工家長掌握與孩子溝通、交流以及教育孩子的正確方式,發揮家庭對少年兒童獨特的教育功能,引導孩子健康成長。三是綜合整治校園周邊環境,政府相關部門要依法加強對網吧和電子游戲經營場所的管理,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
【留守兒童教育調查報告】相關文章:
學校留守兒童教育問題調查報告06-22
留守兒童教育情況的調研報告08-03
留守兒童教育工作總結04-11
黃江中學留守兒童教育管理工作總結07-02
留守兒童調查報告12-23
留守兒童的調查報告02-13
留守老人調查報告04-10
學前兒童教育調查報告范文(精選10篇)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