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社會調查報告11篇
在不斷進步的時代,報告的使用成為日常生活的常態,多數報告都是在事情做完或發生后撰寫的。在寫之前,可以先參考范文,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實用】社會調查報告11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社會調查報告 篇1
一、吉林市民存在的社會公德問題
1、環境與衛生問題
通過調查問卷,我們了解到衛生與環境問題主要表現為:任憑寵物在公共場所隨地便溺、在汽車站牌、廣告招貼畫、建筑物上亂涂亂畫、隨地吐痰、亂扔雜物、將咀嚼過的口香糖隨處粘附等。
日常生活中的不講究環境衛生的現象;垃圾分類投放、不使用超薄塑料袋和不環保的一次性餐具、不亂扔廢舊電池、善待花草樹木等每個市民都力所能及的環保行為還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和普及。由此可知,吉林市民本身是非常日常生活中的環境衛生問題的,但從這里我發現了一種矛盾:吉林市民有很強的環境衛生意識,吉林市的環境衛生現狀卻值得我們憂慮。這是不是反應出了這一現實:大家都認識到了環境衛生的重要性、都在痛恨和指責不講究環境衛生的現象和行為,但在不同的時間和場合,卻可能自己也有違背環境衛生公德的行為?
2、文明交通問題
文明交通問題也是吉林市民認為比較嚴重的社會公德問題,其中,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時爭搶、擁擠或行人闖紅燈、行人斜穿馬路或翻越交通護欄等是反應猶為嚴重的問題。
3、文明禮貌問題
調查數據表明,吉林市民在文明禮貌方面仍需繼續努力,以減少不文明、不禮貌的行為。文明禮貌問題主要表現為:遇事圍觀、起哄,夏天在公共場所光膀子、脫鞋、抽煙,在公共場所大聲喧嘩,在公共場所爭吵、說臟話,在公共場所異性間過度親密等。
二、吉林市民最討厭的違反社會公德的行為排序
從總體上看,吉林市民最討厭的違反社會公德的現象占第一位的仍然是隨地吐痰。市民最討厭的不良行為排在前二至五位的依次是:寵物在公共場所隨地便溺后,主人不予清理;亂扔雜物;乘坐公共交通時爭搶、擁擠;在公共場所異性間過度親密。
三、公德實踐與公德認識的比較
在進行調查時,我們發現許多群眾自發地、積極地向我們反映他們所遇到的違反社會公德的行為,但是當被問及“看到有人正在做出有違社會公德的行為時,您會怎樣?”時,回答結果并不不盡如人意。有25.4%的市民表示會在不損害自身利益的前提下出面制止,若要犧牲一定的自身利益,則僅有5%的市民會出面制止;另外,26.6%的人表示會隨大流,有人出面時也出面,沒人出面就不出頭;33%的人因為怕打擊報復所以敢怒不敢言;10%的人認為制止有違社會公德的行為是有關部門的事,與自己不相干。
由此可知,大多數吉林人還是屬于“理論上的長子,行動上的矮子”,光說不做。按照調查項目,可以把吉林市民分成三類,第一類是在保證自身利益情況下會出面制止;第二類是能夠為了維護社會公德,犧牲一定的自身利益;第三類是不顧個人利益,同違反社會公德的行為做斗爭。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大多數人屬于第一類,因此,吉林市的公民道德建設工作任重而道遠。
四、違背社會公德現象產生的原因
違背社會公德現象時有產生的原因歸結起來主要有如下幾點:
(一)管理
1、管理制度不完善或規則不合理。對于違法行為來講,我們有明確的制度來管理、制裁違法分子,但對于違反公德行為,僅僅局限于輿論譴責,對于部分不文明行為并無規定認定那些行為不文明;還有一些有規定的行為,諸如禁止隨地吐痰,但處罰力度遠遠不夠,遂使這些不文明行為得不到根治;相反對于亂搭亂建這樣的處罰措施過于嚴厲,使得這些不文明行為變得更加隱蔽,不利于有關部門地查處,問題仍得不到解決。
2、管理措施執行不力。對于有處罰措施的,一些職能部門并不積極履行職責,對于罰款低的違規行為視而不見,行政不作為,使管理措施成為空中樓閣。
3、公共生活設施不完備或設計時為使用者考慮的不周全。
(二)個人修養
1、公德意識不夠。有的違背社會公德的人根本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行為是不文明的,比如我們經常看到很多膀爺在大街上隨意走動,許多膀爺本來覺得光不光膀子是自己的事,與別人不相干,并沒有意識到這一行為是不文明的。
2、對公對私標準不一樣。“室內天堂室外垃圾場”就是這一點的典型寫照。許多人將自己的家布置得富麗堂皇,猶如天堂;樓道里卻被他們堆滿雜物,猶如垃圾場。
3、公德行為不能自覺化。有人監管時能遵守公德,無人看守時就劣根暴露,缺乏自覺的、習慣性的公德行為。
(三)整個社會的道德觀和價值觀有偏斜。社會的道德觀不正確,金錢觀過于嚴重,人們優點自私自利,使得社會公德淡化。
(四)輿論導向不正確、輿論壓力不夠。
(五)教育的失敗。現在的學校教育、家庭教育都只限于書面口頭教育,缺乏道德實踐教育,所以現在在學校那樣的場所,公德執行情況也不好,校園里也充滿了不文明行為。甚至有些教師、家長本身就沒有給孩子做好榜樣,自身就有許多不道德行為。還有些家長把違反社會公德、占小便宜的錯誤思想當作人生哲理教給下一代。
五、提高公德水平的對策
社會公德,是為社會的全體公民所公認和共同遵守的道德規范,是人們在長期的社會生活中共同形成的,用以維持公共生活、調節人與人之間、個人與社會之間關系的一系列準則。在社會主義社會,人民內部沒有根本的利益沖突,社會公德作為全社會統一的道德規范,其意義更為重要,作用更加廣泛。我國憲法明確規定,尊重社會公德是公民的義務。
研究表明:道德觀念的形成遵循以下的階段性原則,第一階段是道德的他律階段。以完善的制度和規則,甚至是法律法規的形式來規范人們的行為,對違反社會公德的行為給予相應的處置或懲罰,是公民社會公德觀念形成的基礎環節和初級階段。第二階段是道德的自律階段。這個時期,人們逐步形成強烈的道德責任感和正確的評價能力,道德行為不再像第一階段那樣是外在約束的結果,而是自覺自愿的行為。促使人們從道德的他律階段向道德的自律階段轉化的主要方法是道德教育,在社會公德教育中,采取什么樣的方式方法很重要。
對青年進行社會公德教育,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在人與人的關系上,要教育青年尊重人、關心人。在社會生活中,人們只有相互尊重、關心和照顧,才能避免造成相互之間的矛盾和沖突,并建立一種平等、團結、友愛、互助的關系,使社會生活正常進行。尤其要教育青年發揚社會主義人道主義精神,保護兒童,尊重婦女,尊敬老人、軍烈屬和榮譽軍人,關心幫助鰥寡孤獨和殘疾人。
(二)在個人與環境的關系上,要教育青年遵守公共秩序,保護環境。社會公共秩序的好壞,對整個社會會產生很大的影響。如果社會的公共秩序良好,人們就能解除后顧之憂,整個社會的生產建設和人民生活就會呈現出井然有序的局面。反之,整個社會的生產和生活就不能正常進行。因此,青年人不僅要嚴格遵守社會公共秩序,對于破壞社會公共秩序的行為,要敢于制止,敢于斗爭。
(三)在個人修養上,要教育青年講究文明禮貌。文明禮貌既是尊重他人的良好表現,又是維護人們社會交往中友好和睦關系必不可少的條件。五講(講文明、講禮貌、講衛生、講秩序、講道德)四美(心靈美、語言美、行為美、環境美)就是要求青年講究文明禮貌,遵守社會公德的基本準則。
(四)在家庭關系上,要教育青年尊老愛幼,夫妻和睦。家庭是社會的最小的基本單位,是以婚姻和血緣關系為基礎的一種社會生活組織形式。家庭道德是社會公德的一個特殊組成部分,因此,我們對青年進行社會公德教育時,必須教育青年正確對待家庭關系。
綜上所述,提高社會公德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完善制度和規則,使公德建設逐步走向法制化。當出現違背社會公德的行為時,輕則有規則可循,重則有法可依。
(二)加強社會輿論的監督導向作用。毫無疑問,媒體是社會輿論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很強的監督和導向作用。同時,每個個體也是公眾輿論的構成者,是輿論方向的形成者。
(三)加強道德教育。道德教育不只是空洞的口號,要掌握道德觀念和道德行為形成過程中的規律規則,遵循這些規則,采用復雜多樣、靈活多變、易于為老百姓所接受的方式方法進行社會公德的教育。
(四)提高個人修養。只有在微觀上提高每個社會成員的社會公德素質水平,才可能在宏觀上改善整個社會的社會公德面貌。
社會調查報告 篇2
一、課題提出:
這也許是一個老掉牙的課題,可是這也是一個與時俱進的課題。曾經優美的環境已不復存在,曾經的調查結果也已不符和現在居民的想法,況且目前龍灣區確實面臨著環境質量普遍下降的問題。這不得不讓我們深思:居民的環境意識到底如何,還是“各人自掃門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的舊思想占上風嗎?因此,作為地理調查組組員的我們針對龍灣區的河流污染、生活垃圾等的處理做了一次全面的調查與分析。
二、研究內容:
1、了解永強一帶的環境質量,垃圾筒及清潔工人的狀況;
2、根據存在的問題,列表調查。
三、研究的目的意義:
1、敲醒環境意識正處于“朦朧”狀態的居民,從而提高他們的警覺性:
2、讓居民了解有關單位的工作情況,從而更好的配合好政府工作,同時也讓單位人員掌握居民的看法意見,進一步改進工作制度、措施;對提高龍灣區的環境質量和居民素質有一定的幫助。
四、研究過程:
(一)調查步驟:
1、走訪附近街道并取景拍照
2、設計問卷,發放填寫
3、訪問環保局職能部門
4、分析并總結調查結果
(二)調查方法與調查對象:
1、調查方法
設計問卷發放204張并全部收回。
具體方法:在龍灣區踩點永中、狀元、永昌、瑤溪五個街道的部分居民采用現場答題的方式進行問卷調查。問卷由調查對象當面填寫并收回。
2、調查對象
我們調查的對象為龍灣部分居民的沿街的經商者,另外還有學生、農民、工人、醫生等。
(三)問卷調查及分析:
我們的調查內容主要有居民對周圍環境的滿意程度,對當前環境問題的一些看法,日常生活垃圾的處理方法,對政府環保部門的工作建議等等。
本次我們調查的居民為204人,從被調查者的態度來看大部分居民還是對環保問題感興趣的,而且在調查過程當中也本著認真、負責的態度填寫了問卷。但仍有少部分人對環保問題抱著無所謂的態度,對當前的環境狀況視若無睹,事不關己,高高掛起。
從問卷的調查結果來看,有49%的人對亂扔垃圾的行為感到氣憤,而且69.6%人對自己亂扔垃圾感到慚愧,如此看來,環境問題已經日益喚起了廣大居民的重視。
現如今的白色污染已成為重要的污染源。為什么白色污染如此嚴重呢?從調查結果中不難得出答案。問卷上有這么一道問題:你上街買菜是否會帶上籃子?有86.8%的人回答沒有,且直接使用塑料袋。而使用一次性用品的人也占很大一部分比例。針對這一現象,有人就提出應該在菜市場口擺放籃子,以減輕白色污染。
對于生活污染的處理方法,有80.6%的人表示會將垃圾丟于垃圾箱,這是一個令人欣慰的結果。然而在令一個問題的回答上又不禁引起我們的思考,其中有54.9%的居民反映在周圍找不到垃圾筒;他們提出要增加沿街垃圾筒的數目。據我們組成員的走訪調查,確實發現這一問題,如永興的下洋街,衙城街,永昌的紀興路等均無垃圾筒,而有些所謂的垃圾筒也早已經面目全非。所以,我們覺得環保部門應該多深入了解群眾的生活,對居民提出的好建議要采納并付諸行動。
清潔工是我們城市的美容師,僅龍灣區人數就有1000多人,很多人對清潔工都抱感謝的態度,但也有大約半數的人對政府的環保工作不太滿意,認為太過于形式化。
問卷的最后一道民意題“您對政府、環保職能部門今后的環保工作有何意見和建議。”很多人都建議政府加強宣傳力度,將口號落到實處!
但是把環境污染的原因全都歸咎于政府也是不合理的,因為政府畢竟只是一個以行政為職能的機關單位,居民的實際行動才是主題,提高居民自身的素質和環保意識才是解決環境問題的關鍵。比如問及對自家門口的河道被污染后的反映,雖然有38.2%的居民表示會自覺監督,組織附近居民進行保護,但持“與我無關、愛理不理”的態度竟占19%,據前述情況來看進一步提高居民的環境保護意識迫在眉睫。
總體的居民調查結果顯示,龍灣區居民已初步形成環保意識。但這只是單方面的結論。為更好的對此次課題進行深入了解,我們小組成員一同走訪了龍灣環境衛生局,與那里的負責人婁長貴婁主任交流了近一個小時。
根據該部門的反映,龍灣區部分居民對環境保護意識是欠缺的,人們大都只是各人自掃門前雪,對公共場所的環境保潔意識不強。正因為沒有很好的重視,致使生活環境受到污染。整個龍灣除狀元還算不錯,大部分地區不容樂觀,由于現在龍灣正處于經濟建設高峰期,對今后的環保問題考慮欠佳,環境污染程度還在進一步加深。政府自身也正在加大各方面管理力度,比如安排清潔工每天分時間段對各大街干道進行清掃,整潔,并將垃圾運到指定地點處理;派出技術人員進行大氣污染的治理;河道上漂浮的生活垃圾也經常雇人打撈以防止更嚴重的污染;適時地作宣傳工作。如此看來政府部門顯然已經在采取一定的措施了。但也有不足之處,對機動車及汽車圍氣排放的管理有點心有余而力不足。還有就是為擴建道路而被拆掉的綠化帶沒有及時重建。對此,負責人的回答是他們要搞的是大綠化,是人均綠化帶的比分,并非我們平時看到的小綠化場地。
五、總結:
經過這次的調查,結合多方面的了解和分析,我們得出的結論是,文化程度與環境意識明顯地呈正比關系,文化程度越高,環境意識越多,環境意識越強。居民環境意識比農村強;青少年環境意識比成年人強。多年來在學校開展的各種環境教育活動,有效地提高了中小學生的環境意識,青少年環保知識來自于學校課堂,他們在對環保的重視程度、自然觀和參與環保活動等方面都明顯高于成人;公眾的環境意識呈“依賴政府型”,公眾對于自身及其他社會組織應該做的和能夠做的環保工作缺乏清晰的認識,可見,“誰污染,誰治理”的環保責任意識需要進一步加強;對公眾環境意識影響最大的因素是宣傳教育活動和新聞媒體傳播,大部分人主要是從電視、廣播中獲得環保信息的。環境宣傳教育要在公眾中的認同程度在調查中得到多方面的顯現。看來要想提高居民的環境意識需加強宣傳教育工作;而我們龍灣區居民的環境意識正在逐步加強,但是面對未來任務重,另外就是居民和政府沒有很好的合作,居民對政府所做的工作沒有給予一定的關注,以致錯誤的認為政府一直沒有進行管理;而政府雖然抱怨居民環境意識差,也同樣有不周之處。所以我們希望兩者能夠相輔相成,共同努力,為龍灣今后改善環境污染問題盡一份力!
社會調查報告 篇3
隨著高校擴招的政策使學生的人數飆漲,同時也對學生畢業后的就業形勢造成了極大的影響,就業難早已成為一個不爭的事實。“畢業就失業”似乎也已經成為學生的普遍心理。對每個學生來說,及早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對決定自己的職業生涯的主客觀因素進行分析,總結和測定,確定奮斗目標,才能在競爭激烈的就業環境中處于不敗之地。針對這一社會現象,我們展開了關于學生就業問題的調查問卷。我們采用問卷的調查方式對大慶三所學生進行了大范圍的調查!我們主要采取網絡和走訪教室、圖書館、宿舍和路邊攔截的方式,發送調查問卷。團隊合作為了順利完成老師交給的任務,同時也想幫助更廣大的在校學生了解當前和未來的就業形勢!
調查目標:
了解當前學生的就業形勢
調查時間:
20xx.04.10-20xx.4.24
調查方式:
問卷調查法在學工辦和系辦公室收集資料在網上搜索資料
調查對象:
被調查的學生為我校學生。我們采用自制的“學生就業調查問卷”,通過QQ在線、深入宿舍、圖書館和路邊攔截的方式進行!共發放調查問卷70份,收回有效調查問卷60份。有效問卷調查者主要來自食品專業、室內設計專業、外語專業、信息專業、經管專業和農學專業。采取隨機抽樣的調查方法。男女比例24:36。
調查數據分析:
高校畢業生是人才市場上非常重要的人力資源,近年,隨著高校大規模的擴招,在校學生人數急劇上升,畢業生人數也逐年增加,隨之而來的就是畢業生就業問題。而事實上,在畢業生和企業之間缺少有效的溝通渠道,企業的用人標準、企業人才的選擇條件沒有在有效的時間的傳遞給學生,學生的培養缺乏市場導向。這使學生就業時缺乏足夠信息,從而產生就業盲目性。
調查目的:
主要了解在校學生就業期望,自身素質的評價,學校就業指導,對就業形勢的看法,旨在了解當前的就業形勢對學生的影響;通過對影響學生就業因素的調查,更好地調節用人單位與畢業生之間的供需關系;為當代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發展作一個新的描述;幫助學生盡快認識自我,學校為學生提供就業引導,使學生能謀取理想職業。為同學們在今后的求職就業過程中提供參考。
調查結論及建議:
學生對就業前景的關注的比較少。在調查中了解到,學生對就業信息的關注還是比較少的,只有24%的同學表示一直在關注就業信息,而71%的同學只是偶爾關注,在看到時留意下。而對就業情景的關注程度,直接影響了對為所選職業所做的準備程度和將來職業所帶來的成就高低。然而學生未來就業形勢嚴峻主要是由社會、學生、學校和用人單位四方面造成的。主要問題體現在學生的心理狀況、本身的工作能力和學校的就業指導工作不足和社會和用人單位對學生的要求嚴重不一致造成的。我們主要對這四方面進行了分析。
社會方面:
我們的人力資源,尤其是大學畢業生不是太多而是太少。我國7億多龐大的從業人員中,高層次人才稀缺,受過高等教育的僅為5%左右,那為什么還出現學生就業難呢?除了思想認識上的問題外,主要是難在就業市場機制不完善。在我們的調查中,無一人對當前形勢樂觀,60人之中只有2人認為當前形勢還是較好,有9人占調查的15%認為還算正常的就業形勢,而其他50人占總體的83%普遍認為當前就業形勢嚴峻,感到壓力重重。現在學生都普遍認識到職業規劃的重要性,在受訪者中有僅有2人不了解、一人認為其不重要,而認為重要的占到調查的75%。在當前學的專業和工作不對口的情況下,大多數人還是覺得自己的專業是有前途的,其中認為很有前途的有12位,而認為自己專業較有前途的則達到36位,占所有調查者的80%,僅有6人認為本專業很沒前途。可以看出大學教育還是相當重要的。由于競爭的加劇,大多數的學生對自己有個清醒的認識,在問及畢業初的薪酬時,有31個人認為起初工資為1500元,14人認為應該為2500元,兩部分加起來占總人數的75%,在物價日益增加的基礎上,學生要求這樣的工資是不高的,可以看見競爭的學生的影響。第一,隨著企業改革的深化,還會不斷有一些工人下崗或者失業,這批人的就業難度是非常大的。第二,城鎮新增勞動力就業人數比較大。比如說學生,今年應屆大學畢業生將達到495萬人,這也是近幾年來最高的。今年要求職的大學畢業生在600萬人左右。第三,中國農村有大量的富余勞動力要轉移到城市里就業。基于這三條原因,做好就業工作,今年要付出更大的努力。當前社會普遍壓迫學生,尤其是剛畢業涉世未深的學生,他們的能力還只浮于理論上,社會經驗不足,處事和辦事能力不夠,況且每年有那么多學生,供大于求從而造成當前的局面。
學生方面:
通過調查發現畢業生未就業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原因一:很多人沒有為自己的將來做一個有效的職業規劃,學習時沒有目標、沒有方向。而且有部分學生存在“選修課必逃,必修課選逃”的現象。在校學習期間碌碌無為,所以在找工作的時候沒有真本事。
原因二:專業和興趣不對等,很多學生很難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
原因三:學生一開始就要求待遇好、職位高,更加加大了就業困境。
原因四:企業一般不愿承擔對新手的培訓費用,很多都要求有經驗的工作者。
原因五:高校擴招,畢業人數多,給就業帶來了巨大的壓力。
原因六:就業機會不平等,靠關系就業的人也不少。
原因七:國家關于對大學畢業生就業的政策不夠完善,很多時候執行力度也不夠。
原因八:金融危機的沖擊
原因九:大量的廉價勞動力的涌入市場,以農民工、初高中畢業生為主。對大學畢業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就業壓力。
原因十:企業不會片面的從卷面成績和證書上招聘人才。所以很多企業都采取內部提升,很少從外部招聘。
學校方面:
在我們受訪的學生中,只有5人對學校的就業指導工作感到很滿意,感到較滿意的有24人,兩者合計占48%,而感到不滿意和很不滿意達到52%,充分體現我們學校的就業指導還需加強,照顧到更大多數學生的情況。教育導致學生就業難的因素還有很多,我們主要從以下三點進行分析:
首先,根本的問題是,教育與生產相脫離。我國現在生產模式是“世界加工廠”,主要需要的是廉價勞動力的“血汗工人”和有經驗的技工,是體力勞動者,而大學教育培養的是高價勞動力的腦力勞動者。所以,要說“頭腦還缺乏市場經濟意識”,那不是學生,而是指責學生的專家、學者和領導者自己。但這不是我們認識問題的出發點,我們認識問題的出發點應當是:中國不應該是學生供過于求,需要降低學生的價值體現,而是要盡快改變我國的生產模式,使學生的價值能夠充分體現;使中國能夠自主創新,發展生產。黨中央一再強調發展自主創新經濟,但學生就業難卻成了問題,這種情況說明發展自主創新經濟還沒有落到實處,還是停留在文件上。“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學生就業的實際,可以檢驗黨的發展方針。其次重要的問題是,教育之本是育人。教育產業化要“正義”,說法可以不改,但含義要矯正:教育產業化是為社會生產人才。那種為學校、校董和一些教授生產利潤,應該叫做“教育資本化”;現在許多學校名曰“產業化”,實質資本化。而社會培訓機構被“產業化”人士評為資本化,是為自己謀利益,卻為市場化人才做出了具大貢獻。像我們最熟悉的北大青鳥教育就可以稱得上IT教育航母。教育改革要撥亂反正,要改變對學校亂擴大升級,對學生“廣種薄收”的狀況;要學習培訓機構,根據社會發展的進程需要,決定學校培育人才的結構,各專業的高、中、低人才要有比例。最后是觀念問題。中國是有社會主義特色的國家。因此,中國的教育應當是“公有制為主體”,為人民服務為宗旨。教育不應該是個人的投資,而應當是社會對發展的投入,是一種社會積累。教育費用應當由國家、社會承擔,從物質基礎上培養學生的為祖國、為社會“回報”而學習的思想觀念。教育費用由國家、社會承擔之后,還縮小了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的勞動力的生產價值的個人差別。這不僅有現實的意義,而且有很深遠的意義。
用人單位方面:
(1)、過分關注文憑。不少用人機構認為,學歷越高越好。選人學歷化,造成受聘人員水平和能力與崗位不相適應,或人才浪費,比如有些單位招聘計算機軟件研究生僅用于本單位的打字等簡單文字處理。現實工作中有些人的能力與文憑并不能直接劃等號,不少本科或大專學生的業務能力不比研究生業務能力差。
(2)、存在性別歧視。女學生明顯處于劣勢,不少用人單位考慮女學生生理因素、婚姻因素、成就動機,以及生育保險費和女工勞動保護費用等。同等情況下女學生將來工作成本比男學生大,這是女大學就業難的主要原因。
(3)、生源地域歧視。不少用人單位考慮到本單位的業務情況與當地聯系緊密程度,希望招聘的學生熟悉當地方言及風俗,甚至有一定的人際關系網等,選用人才時優先考慮本地人才。甚至一些地方政府招聘公務員時也存在生源地域歧視,實行地區保護主義,不利于學生公平競爭。
(4)、過分看重工作經驗。經驗不足是大學畢業生最大的劣勢,不少用人企業經營有困難,急于招聘某一方面能人,并且希望很快給企業帶來變化,而一般學生則無法滿足用人單位要求。用人單位忽視學生的潛力和可塑性,其實經驗總是在實踐中培養起來的,學生有較高理論水平,只要經過短期實踐即能勝任工作崗位。
就是以上種種原因導致學生就業形勢不太樂觀。
結論:
在我們的調查中,可以很清楚的發現當前就業形勢嚴峻,并在學生之中形成了一種“談就業色變”的狀況。但是從另一方面,學生對自己和就業形勢有了一個很清晰的認識和認真思考,這對他們以后他們的努力方向和激勵都是很好的。總之,學生就業形勢已清楚的擺放在面前,學校、社會和學生們應該找到合作點,達到共贏。
建議:
建議一:對學生采取正確的就業引導。
建議二:畢業生要認清自己的興趣、能力、性格和價值觀,端正個人的擇業心態,對自己科學定位,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選擇擇業地區和崗位;要有科學的就業觀,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對于未來的就業應該充滿信心,要以積極的態度和行動面對擇業。雖說現在就全國范圍來說,學生就業有一定的困難,但是對于經管學院的學生來說,還不存在找不到工作的問題,重要的是大家要及早準備,科學規劃,合理的安排,不要錯過了找工作的最好時機,也不要過于局限于某一行業和區域,大家要有長遠的眼光。
建議三:同學們要時刻關注學校及學院的就業信息,要充分珍惜應屆畢業生的身份及時就業,要充分利用各種資源,以“下基層、立大志、成大業”為就業方向,把握時機,當機立斷,統籌規劃,積極主動就業。最后,他從日常管理角度,特別強調畢業生在就業中要早作準備、要遵守相關規定、要加強安全意識、要以主動積極的態度投入到就業工作中,安全順利地找到滿意的工作。
建議四:希望學校以及國家能夠更多地關注大學畢業生就業。為大學畢業生就業做更多的有效的措施。
建議五:在校期間要多學習專業知識,多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努力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能力。
建議六:國家應加快經濟發展,為學生增加就業崗位。
建議七:完善公共就業服務,強化職業技能培訓,規范人力資源市場促進就業,保障就業公平。
結束語:
很感謝老師給我們這次調查機會,在調查后,總結、分析以及建議的同時,給我我們上可深刻的一課,也提醒了我們關于就業方面問題。在就業緊張的今天,讓我們有了提前準備的機會。在學生畢業后,也有存在工作變動的情況。所以不是那么嚴密。加上時間倉促,調查得不是那么周全,希望大家見諒!通過這次調查活動,希望我們組的成員也了解和學到許多,為自己將來就業做一個有效的參照,同時也給所有學子們一個參考!
社會調查報告 篇4
調查目的:
時下,大學生通過利用課余時間找份兼職工作打打工或在假期積極參與社會實踐,打暑期工、實習體味生活已經成為了一股熱潮。對大多數學生而言,掙錢是打工的首要目的。有的卻認為掙錢并不是大學生打工的惟一目的,不少同學把打工看作是參加社會實踐、提高自身能力的機會。
許多學校也積極鼓勵大學生多接觸社會、了解社會,一方面可以把學到的理論知識應用到實踐中去,提高各方面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積累工作經驗對日后的就業大有裨益。通過調查可以了解當代大學生對社會實踐的看法以及透析大學生生活實踐情況,從而結合馬克思主義哲學分析大學生社會實踐所存在的問題以及提出解決方法,使大學生能正確對待社會實踐,在實踐中見真知。在往后實踐中能更好地接觸社會、實踐自己的專業技能,尋找發展的機會。
調查對象:
大學生成長成才,是高等院校普遍關注的問題。而大學生社會實踐已成為培養合格大學生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決不能忽視或放棄大學生社會實踐。因此這次調查就選擇了在讀大學生5名,其中廣州大學名,中山大學1名,廣東外語外貿大學1名,華南理工大學5名,廣東工業大學5名。年級分別為大一學生5名,大二學生3名,大三學生15名。
調查內容:本次調查通過對大學生有否參加過暑期工、兼職或實習,最想參與何種社會實踐,所參與的打工或實習是否與所學專業相符,能否體現實踐與理論知識相結合以及在工作或實習中獲得了什么等問題進行展開。
調查方法:
通過派發問卷進行調查,發放問卷共5份,收回有效問卷5份。
調查結果:
從調查中發現,許多大學生都認為兼職是大學生的第二個“課堂”,通過兼職可以學到許多寶貴的東西。“存在就是合理”,職業沒有高低之分,無論什么職業都有其可取與不可取之處,就看自己的需求。
不少大學生覺得只要是能夠賺錢的工作,就可以去試一試,品牌代理,促銷等以前不會是大學生從事的工作,現在都成為了大學生們可以接受的工作。
調查結果分析:
在調查中發現沒有人在參加社會實踐上選擇“參加‘三下鄉’活動”一項,說明當代大學生與以往的大學生相比較,他們的求學經歷、生活條件、所處社會大環境都相對優越,也沒有經過必要的挫折教育,因此,他們意志往往比較脆弱,克服困難的能力也較差,常常是對社會的要求較高,對自我的要求較低。
當前,大學生的責任意識日益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責任意識和誠信意識成為不少地方采用人才的兩個新標準。大學生參與社會實踐是促進大學生素質教育,加強和改進青年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引導學生健康成長和成才的重要舉措,是學生接觸社會、了解社會、服務社會,培養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的重要途徑。
參與“三下鄉”實踐,其目的是為了支持農村的教育事業,同時給農民帶去相應的指導,本著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同時把自己在學校學到的知識與勞動實踐相結合,并從群眾中學到做人做事的道理,用于知道自己的將來的學習生活工作。現在大學生,除了一部分學生來自農村以外,很有一部分是來自城市的,往往這些學生家庭環境好,父母親更是不允許或者不支持自己的孩子參加所謂的“三下鄉”實踐活動,這樣,學校所提倡的通過“三下鄉”實踐活動來提高學生素質的目的就未能夠達到。
在馬克思主義哲學中,三觀指的是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而個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在個體價值觀體系中,人生價值觀處于主導地位,決定著總的價值取向,對價值觀系統中其它價值觀起著指導和制約作用。由于當代大學生的價值觀主要是圍繞自己出發,致使大學生自身社會閱歷和實踐經驗不足,更不用說參與“三下鄉”活動服務人民了。
另外,沒有人選擇反對大學生兼職、打暑期工或實習,大家都認為只要不影響學習能夠積攢經驗可以為以后的工作打基礎。對于當代大學生來說,應當刻苦學習專業知識,不斷提高綜合素質和運用知識的技能。
從大學生活的開始到走進社會的大圈子中,就只有短短的幾年時間,誰不想在將來的社會中能有一席之地呢?所以大家認為大學生必須投身校園內外的各類實踐活動,有助于鍛煉品質,提高能力。可見其對大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有不可抵觸的重要性。不能否認有過打工經歷的同學,看起來要比其它同學更成熟、社會適應力更強,但對于學生,社會適應力只是一方面的衡量指標,大學期間主要的任務是學業結構的搭建,即知識結構、專業結構的搭建,為了打工影響甚至放棄了專業知識的學習,結果是得不償失的。
社會調查報告 篇5
一、調查背景
3月14日,鹽城市政協副主席顧春芳來我市調研中小企業發展狀況。在國家宏觀經濟調控大背景下,我市中小企業不可避免遇到用工難、融資難等問題的困擾。市委、市政府審時度勢,確定從今年起至2014年,在工業企業中組織實施轉型升級“222”工程三年行動計劃,貫徹鹽城“千百十”工程,出臺支持工業企業“十八條”政策,引導企業技改擴能、合作重組、退城進區、上市融資、創新創牌,做大做強。顧春芳一行實地查看了溱東不銹鋼產業集群服務中心和經濟開發區公共服務平臺,對我市大力培育壯大中小企業,增強工業經濟發展綜合實力的做法給予肯定,認為我市貫徹落實鹽城市“千百十”工程力度大,抓住了結構調整這個主旋律,培育、培強特色產業,尤其是特色產業中的龍頭企業。在服務中小企業方面,不流于形式,著力構建了能夠惠及中小企業的公共服務平臺,有效引導企業加快轉型升級。
然而,作為學生的我們,對于家鄉的發展狀況只是停留在一個很模糊的概念上,因此我們決定進行本次調查,以期能夠有更深入的了解。
二、調查目的
1.從中小企業入手,了解東臺市的發展狀況;
2.了解東臺市的發展機遇及其發展趨勢;
3.鍛煉溝通能力、合作能力、分析能力等綜合素質;
4.深入社會,了解社會,關注民生,樹立社會責任感和責任意識等。
三、調查方法
資料搜集、實地訪談、實地考察、結果分析等。
四、調查內容及分析
改革開放30年,東臺市先后進行了四輪城鄉建設規劃,從規劃東臺城一條路到全市城鄉規劃全覆蓋,2009年經省政府批準東臺的城市發展定位是“一城一區三基地”,一城:即把東臺建成具有50萬人口規模的沿海現代化工商業中等城市;一區:即“長三角北部新興的休閑旅游區”;三基地:即上海北部重要的制造業基地、綠色能源基地和農業產業化基地。
全市現有年銷售超500萬元的工業企業768家,有一批銷售超10億元、5億元、1億元的企業梯隊,“東強”、“星云”牌商標成為“中國馳名商標”,磊達水泥、馬佐里紡織機械、峰峰鉬制品、富安繭絲綢等本土企業成為引領市場風騷的“單打冠軍”,美國GLG、德賽化纖、東升焦化、泰勝風電、新閩鍛造、江蘇悅達禽業科技、中國玻璃、久興集團、上海電氣等外來企業成為全市經濟發展的新支柱。
我們從中選擇了部分企業作為代表進行了調查,以下是我們的調查內容和結果。
(一)富安繭絲綢
身為從農村走出來的孩子,我們這兒大部分孩子幾乎都有著在家幫忙養蠶的經歷,因此我們首先走訪了富安的繭絲綢股份有限公司。
江蘇富安繭絲綢股份有限公司系農業部等九部委聯合認定的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和江蘇省30家重點骨干龍頭企業,坐落在國家級星火技術密集區和素有“中國繭都”之美譽的東臺市富安鎮。
近年來,繭絲綢公司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因勢利導進行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引導農民栽桑養蠶,成立了國家首家蠶農合作社,與蠶農結合成利益共同體;大力發展繭絲綢加工業,先后實施繅絲技改擴能,新上捻線絲、真絲綢織造和真絲服務等項目,使得繅絲、捻線絲生產規模、技術水平和產品質量列全國同行業前茅,形成了致富一方百姓的繭絲綢支柱產業,開拓出一條被譽為“富安模式”的“公司+蠶農合作社+農民”的繭絲綢產業化發展之路,得到了中央、省、市領導和有關專家的充分肯定。
(二)許河肉食食品加工
所為近水樓臺先得月,家住許河鎮的我們自然不會錯過對家鄉所在企業的調查。江蘇悅達禽業科技有限公司是全國百強企業江蘇悅達集團下屬子公司,主要從事肉禽產品生產、加工、銷售。企業坐落于江蘇省東臺市許河鎮工業集中區,一期投資1.1億元,占地50畝;二期預計投資0.5億元,占地20畝。目前一期工程已竣工交付,5月28日正式投入生產,年銷售額達3億元。
江蘇悅達禽業科技項目是由江蘇悅達集團所屬江蘇悅達南方控股公司投資創立。主要依托許河鎮及全市的禽業優勢,從事家禽養殖、加工、銷售一體化經營和禽蛋高端食品及生物制品深度研發加工,肉禽產品全部銷往韓國、日本。項目建成可形成年銷售10億元的產業規模。帶動2000人就業,為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
(三)沿海經濟開發區
沿海開發區是近年來東臺市的重點發展地區,也是我們本次調查的重點對象。
2006年下半年,我市組建了東臺市政府第一個副縣級派出機構——東臺沿海經濟開發區。東臺沿海經濟區位于江蘇沿海中部地區。距沿海高速出口和新長鐵路東臺站分別約為30公里、60公里。距離南通、鹽城兩座機場僅有2小時車程。東臺沿海經濟區總體規劃控制在100平方公里左右。根據《江蘇沿海地區發展規劃》,按照建設“東臺副中心、海濱小城市”的目標,高起點、高標準調整現有規劃,重點是港城、港區和漁港規劃。
東臺作為沿海經濟開發區重點發展區域之一,擁有存量越過200萬畝的灘涂資源,根據這一現狀,東臺以弶港為基地興建了一個經濟開發區,主要目的在于合理開發利用弶港及其周邊豐富的灘涂資源,振興弶港,東臺乃至整個蘇北地區的經濟,根據現有狀況,且本著綠色生態經濟的理念,沿海經濟開發區引進了GLG潤揚高科,國華風力發電,海天水產品加工有限公司等一系列企業項目,為具體了解開發區經濟發展情況,我們進行了較為深入的調查。
到達弶港鎮后,我們先去了鎮政府進行了相關事情的咨詢,經過一位叔叔的推薦,我們決定對國華風力發電站、東臺沿海污水處理有限公司、GLG潤揚高科以及海天灘涂水產品有限公司進行采訪調查。
1.國華風力發電站
國華風力發電站是一個投資16億元的大型項目,其一期工程已經完成,已有134座風電機(風塔)并網發電,發電能力已達到20萬千伏左右,但由于國華風力發電站的項目負責人在建成后就已離開,進行采訪比較難,所以我們在這一項目的調查主要以上網搜索和實地查看為主,海邊上,一座座巨大的白色風車飛速旋轉著,躍動著時代的氣息,可謂是經濟與環境完美統一的體現,雖未能采訪到負責人有點遺憾,但在“風車”底下仰望藍天,也是別有一番風味。
2.潤揚高科
對于GLG的采訪,我們算是壁了一鼻子的灰。GLG是一家美國、加拿大投資的外資企業,主要以生產甜葉菊糖為主,其屬下的潤洋高科公司首期投資8600萬美元,占地500畝,年產RA60甜葉菊糖甙1000噸,二期項目正積極籌備中,受惠菊農近7萬,潤洋公司也將成為集研發、種植、生產、深加工為一體的世界最大加工基地。如此一個大企業,我們當然要采訪一番,但由于這是一家外資企業,保安人員任憑我們怎么勸說也不允許我們進入采訪,失策啊失策。
3.海天集團
皇天不負有心人,接連的挫折并未打消我們的熱情,次日,我們在海天灘涂水產品有限公司的調查進行得相當順利。在會議室,一位企管工作人員接待了我們,海天灘涂水產品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生產魚片和蝦仁為主的企業,其產品主要出口歐美,魚片主要出口美國,蝦仁則主要出口歐盟國家。去年該公司出口總量為江蘇第一、全國第三,問及其產品質量,叔叔顯得十分自豪,他特意指給我們看墻上一塊“出口水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的“金牌”,并告訴我們,該廠的魚蝦均為該廠養殖,從飼料到養殖再到加工,全程透明監控,產品質量絕對可靠,確保產品沒有一絲污染,所有的魚飼料都有嚴格檢驗,工作人員工作必須穿工作服全身消毒,衛生標準非常嚴格。也正是這種嚴謹的精神使海天公司分別通過了美國FBA質檢與歐盟衛生注冊,創下了出口100多個集裝箱,150多個億的生產利潤記錄。提及在環保方面所作的工作,叔叔也顯得信心十足,該廠為勞動密集型企業,污染并不多,魚的內臟等以直接售出的形式為主,對環境污染不大。結束了對叔叔的采訪,我們決定對該廠進行車間內實地調查,由于廠內衛生規定十分嚴格,我們只是在外車間大體現看了一下,衛生方面確實十分規范,工作人員一律統一著裝,統一消毒,車間內以機械化為主,一切都用水沖洗多遍,看來衛生狀況確實很好。
以上幾家企業是開發區內較為典型的企業,還有些企業仍然在建設中,“管中窺豹,可見一斑”,通過對這幾家企業的調查,我們對沿海經濟開發區基本上有了一個感性的認識:開發區作為東臺市發展的新興力量,沿海經濟開發區正以昂揚的姿態,拉動弶港及周邊地區前進。
就像任何事物都有著缺陷,在經濟開發的同時也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在調查中我們發現了以下幾個問題:
1.產業利用上,深加工工業比重小
灘涂的經濟總量不高,傳統的墾植規模大,決定了灘涂經濟落后的現實,灘涂上沒有工業基礎,少量的也多集中于粗加工、冷藏和一些餌料生產、船具修造上,以沙蠶、貝類為主的出口創匯也多是鮮活產品,紫菜生產也限于一次加工,產品深加工及附加值得不到顯現。
2.科技投入份額低
灘涂開發多為高投入,高產出的風險產業,需要有關部門在人才引進,技術指導等方面加以指導才有產業升級的可能,但政府的投入基本為零,主要以外資和合資企業本身力量為主,這必然會導致灘涂開發的機遇性和風險性加大,導致資源只限于短期利用,難有重大突破。
3.投入少,基礎設施配套差
沿海灘涂開發的公共設施還不完善,電力、水質、交通、通訊條件較差,僅有安弶公路一條省級公路直接穿過弶港,區位優勢難以體現。灘涂開發因此形成不了大規模的產業化生產格局,雖然政府有一定的資金投入,但增幅不及物價上漲指數,使開發利用后勁不足,從而難以走自我發展之路,影響灘涂開發速度。
五、調查總結
經過對東臺市中小企業的調查,我了解到在經濟發展出現頹勢之時,中小企業大多還是抓住機遇,實現轉型,使企業能更好地適應社會的需求。中小企業還是發揮了它們獨有的優勢,沒有被危機所沖垮。但事情都是具有兩面性,中小企業的發展對環境有著一定的影響,科技投入過低導致了高投入,低回報。所以政府應當鼓勵科技創新,完善基礎設施,使企業能夠更好地發展,做大做強。
作為社會的一份子,每個人都應該對家鄉的發展做出貢獻,每個人都應該擁有責任感,為社會的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社會調查報告 篇6
調查地點:
地鋪社區、村、街道、學校周邊等地方
調查時間:
20xx年2月4日
調查目的:
通過調查生活周邊的文明情況,引導孩子在家尊敬長輩,在校尊重老師,在外遵守社會公德,做文明禮貌的“美麗學生”。
調查方法:
1、詢問周邊附近的人
2、通過相關途徑查詢資料
3、走訪地鋪社區、村、街道、學校周邊等地方尋找周邊的垃圾,并拍下照片做證據。
調查總結:
先給大家講個故事吧,中國的小朋友和日本的小朋友一起出去夏令營。在途中,亂丟垃圾的是中國小朋友,遲到早退的是中國小朋友,受不住這種生活,整天哭哭啼啼的還是中國小朋友;相反日本小朋友是比較獨立的,即使自己發著高燒,生著病,也不耽誤行程。
在說說我們的家鄉安吉吧。從20xx年開始安吉創新開展美麗鄉村建設,到20xx年,安吉被聯合國評為最佳人居獎,這是我們安吉人的驕傲。但是,隨手亂丟垃圾的現象依然是不可避免的,人們已把亂丟垃圾當成了一種習慣了。為了調查與避免這種現象,我們小組全體成員于20xx年2月4日開展了一次‘‘我身邊的文明’’社會調查。
根據調查的情況與相關資料的整理,我們不難發現:垃圾幾乎是隨處可見,尤其在大街上,人們吃完東西好,就把食品包裝袋隨處亂扔,還有一些塑料袋、果皮、煙頭……而在小區里,這種現象就比較少了,因為小區里常常有相關人員來清理垃圾,所以比較干凈。這些亂丟垃圾的現象人們也早已見怪不怪了。把垃圾往車窗外扔,往家里的窗戶外扔。這些現象,真讓人寒心。
但并不是每個人都是這樣,在大街上,我也看到了幾個穿著制服的爺爺奶奶,拿著掃帚,或是鉗子的,在大街上勤勤懇懇的清理著垃圾。正是因為有了他們,我們的家園才如此美麗,如此整潔。
是的,每個人都知道不能亂丟垃圾,也都不愿意承認自己亂丟垃圾,但是,真正做到的,又有幾個。又有多少次,為了方便,你把垃圾丟在了地上?又有多少次,垃圾桶就在不遠處,可你為了便利,把垃圾丟在了地上?又有多少次,那兒明明立這“不準亂丟垃圾”的告示牌,你卻甚至連看都不看一眼,把垃圾丟在了地上?有多少次呢?
根據調查,許多家長認為,現在是一個自由的社會,懂不懂文明沒什么關系,只要學習好就行;還有些家長對孩子過分的嬌生慣養,盡可能滿足孩子的一切要求,這樣,不僅使孩子越來越以自我為中心,什么文明,根本不知道,還讓孩子越來越霸道、傲慢。這些都是不對的。不懂文明的人,就不能在這個社會上立足;不懂文明的人,就會慢慢的培養出一個個壞習慣;不懂文明的人,就會被另些人嘲笑,瞧不起!相反,那些懂文明的人,不但可以更好的在這個社會上立足,培養一個個好習慣,還可以受人稱贊。
從現在開始,從不亂丟垃圾開始,相信你,也可以成為一個文明的人。
社會調查報告 篇7
調查背景:
隨著社會信息化進程的加快,高新科技產品成為消費熱點,手機便是其代表之一,眾所周知,近年來我國手機市場發展迅速,手機產品層出不窮,而隨著手機在大學校園的普及,越來越多的手機生產商把目光投向了大學生這群特殊的消費人群。為了了解手機在大學生中的使用情況、使用效果及消費情況,掌握手機在大學生中市場前景,本著科學嚴謹、真實可靠、調查與論證相結合的原則,我們對當前大學生手機市場進行一次較系統的市場調查。
調查對象:
在校大學生(包括研究生)
調查方式:
此次調查問卷分為兩種形式進行
1)向本校學生隨機發放調查問卷,并統一收集數據,統一整理,保證了數據的準確性和有效性。
調查時間:
4月x日——5月x日
調查內容:
為了保證此次調查問卷的準確,有效,在參閱了眾多文獻和實際考察之后,針對問題比較突出的幾個方面,我們設計了此次問卷,共計19道題目,以便于充分深入挖掘廣大學生迫切關心的手機問題,完成此次調查問卷的最終目標。
1.你所處年級
從本次調查的對象來看,本次調查的范圍涵蓋大學生及研究生,調查范圍廣,數據將從不同年齡階層來展示大學生的手機消費情況對此次調查的數據有效性奠定了基礎。
2.你的性別
此次的調查報告中那女比例基本持平,保證了充分參考男生、女生對手機的使用情況,獲得的數據真實有效。
3.你最喜歡的`手機品牌
此次考察手機品牌的目的在于對現今市場上的手機品牌受歡迎程度做一個大致的了解。通過對比兩份數據,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諾基亞,蘋果,三星作為主流的手機品牌,占據了前三名的位置,而對于國產的手機華為,HTC,中興,OPPO等,作為后起之秀,也在市場上贏得了一定的口碑,但依然與三大品牌有較大的差距,這需要長期的努力和發展,作為新型民族產業,中國的手機事業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4.你喜歡的手機樣式
手機樣式多種多樣,尤其這幾年,觸屏的出現,開啟了一個新的紀元,從上述的數據也可以看出,絕大多數人喜歡觸屏,的確,從觸屏出現的這幾年,可以明顯的感受到觸屏在日常生活中的運用逐漸多了起來,觸屏給用戶帶了意想不到的便利,代表著科技的前沿,也正是因為這,觸屏收到了越來越多的人的親睞,越來越成為時代的潮流。當然,直板,滑蓋還是占有一定的份額。
5.你在購買手機時會著重關注哪些
此題的目的在于了解大學生在購買手機會關注哪些因素。根據以上的數據,我們可以看到,價格合適、質量可靠占了相當大的比重,充分表明大學生在購買手機時還是比較理性的,希望找到一個質量過硬,價格合適的手機。同時,手機的品牌、功能強大、外觀設計還是占有一定的比例,可見大家還是會比較客觀理性的去選擇手機,而針對手機的顏色、待機時間,大家關注的比較少。
6.你通過那種渠道購買手機
此題的目的在于了解大家手機的購買途徑,從而對購買手機給予一定的參考。從上述數據可以看出,專賣店還是大家首選的購買場所,連鎖手機賣場也占了相當大的份額,網購的份額相對較小,可見大家對于當今的電子產品還是較為謹慎的,通過從專賣店,大型連鎖賣場可以買到正品,而對于網購,由于無法看到實物,以及售后服務等方面的擔心,大家還是抱有謹慎態度。而通過營業廳購買定制機,雖然能買到正品手機,但由于還要接受電信運營商的某些業務服務,所以選擇購買定制機的大學生并不多。
7.你喜歡手機的那些附加功能
隨著手機的普及,手機的附屬功能也層出不窮,此題的目的在于了解大學生對手機附屬功能的需要及對這些功能的使用情況,同時對手機生產商生產手機也有一定的指導意見。從上述數據我們可以看出“拍照攝像”占有相當大的比例,可見大家希望手機在使用過程,能夠隨時隨地地記錄下精彩一幕,還是有較大期待.對于GPS導航,電子詞典,手機office軟件等的日常工具性軟件,還是受到了大家的一致歡迎,對于新的wifi功能,大家還是有很大的期待的。而對于手機中的鬧鐘,萬年歷,收音機,藍牙等,表現良好,還是具有一定的吸引力。
8.你較為中意的手機價格
設置此題的目的在于了解廣大學生的消費能力,因為大學生處于一個比較特殊的時期,生活消費上還沒有完全獨立,大部分依靠父母,此題可以大致了解大學生的消費觀念。從所得的數據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選擇500—1500元的占到了近八成的份額,可見大家在進行手機消費時,還是比較傾向于價格適中的手機產品,而對于高端機型的高價格,廣大大學生還是望而卻步。可見大學生在參考手機價格時,還是參考了自己的實際消費能力,選擇了適合自己消費能力的手機產品,而并沒有盲目的追求高端手機。
9.你對手機的理解渠道
此題的目的在于了解廣大學生在選擇一款手機時,是如何來了解所要買的手機的整體性能,了解手機的口碑等等。從所得到的數據顯示,選擇通過網絡來了解中意手機的各種相關信息,占了絕大多數,網絡作為新興媒體,成為人們了解外部信息的新途徑,正逐步被人們所接受。當然,通過電視,朋友推薦等凡是也同樣占了一定的份額。而對于傳統媒體包括報紙,宣傳單等,大家的關注度在明顯下降,手機賣場的指導所占份額也較少。可見,手機產品的傳播還是需要廣大消費者的口碑,從中也證明了大學生的消費態度還是比較理性的。
10.你每天使用手機的時間
現在的大學生隨身帶手機已經相當普遍,而對于手機的使用時間卻不是太了解,此題的目的在于了解大學生手機的使用時間情況,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大學生對手機的依賴程度。從統計的數據來看,大學生每天手機使用時間在三小時以上的占了較大比例,從中可以看出,大學生每天花在手機上的時間還是較多的。
11.你每天使用手機上網的時間
手機上網已經成為除電腦外的最大的上網工具,手機上網的便利讓大學生隨時隨地打開手機上網,對于手機上網的時間也長短不一,通過此題來比較可觀的了解大學生的手機使用,并和上一題的統計的每天手機使用時間總和來說明大學生對手機的依賴性。從統計的數據來看,使用手機上網時間在一個半小時之內的占大多數,說明大家的時間分配還是較為合理的。但還有部分手機上網時間在三小時以上,這部分同學可能在手機上耗費的時間久了些。
12.你每月的手機話費是多少
由于大學生處于一個比較特殊的年齡階段,生活上不能完全自立,感情生活開始建立等方面的內容,一個月手機消費成為每月一項固定的支出。從上述統計的數據來看,每月手機消費基本都在50元以下,說明大家的手機消費還是比較合理的。但還有少數人的花費在70元以上,這一部分人的手機消費可能稍顯多了些。
13.你會用手機上網功能來
此題的目的在于了解大學生通過手機上網來做什么事情,從中來反映大家的網絡生活情況。從統計的數據來看,上網瀏覽網頁,QQ聊天的均占了近八成,可見大家對于聊天還是情有獨鐘。同時查看新聞也占了相當的份額,可見大家還是比較關心社會時事,日常查詢(天氣,車票)下載歌曲等功能占了三成,基本符合預期,可見大家對于這種日常工具還是比較認可的。手機淘寶并沒有想象的那么多,說明了大家對于手機安全,方便等問題的擔憂,大家還是比較喜歡使用電腦來網購。但通過上網來看電子書的也占了三成,就需要深思一下了。
14.你會下載應用程序有哪些
此題的目的在于,通過看大家對手機應用軟件的下載,來了解大家的日常手機使用情況。通過對比兩個數據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手機QQ、飛信,瀏覽器的下載占據了前兩名,均達到了八成的份額,可見大家還是對手機聊天比較喜歡,瀏覽器的下載便于他們上網,也印證了上述題目。小詞典的下載還是比較出乎意料的,份額占到了六成以上,說明大家對于小詞典這種日常學習的輔助工具,大家還是比較喜歡的。其他微博,手機安全等軟件的下載說明了大家對于手機安全的關注。益智游戲也占了一定的份額,可見大家對這種小的娛樂項目還是有些關注的。
15.你覺得手機應配置多少像素的攝像頭才能滿足你的需求
手機的隨時隨地拍照功能受到了廣大學生的一致好評,但是由于目前主流的手機像素只有兩百萬,拍出的照片沒有那么好,所以對手機提高像素的呼聲也越來越高。此題的目的在于了解大家對于手機的像素的期待程度。從統計的結果來看,500萬像素是大家一致的追捧,大家并沒有一味追求高像素,因為這將帶來手機價格的上升,而且手機畢竟無法代替數碼相機,所以大家的選擇還是比較合理合理性的。
16.你認為手機有必要分男性手機和女性手機么
手機產品鋪天蓋地,但大部分手機是男女通用型,有的手機生產商就看到了商機,想通過制作男女有別的手機來吸引顧客,此題的目的這在于此,來了解大家對于男性女性的看待方式。從反饋的數據來看,大家對于這個情況的態度還是比較模糊的,三種選擇的人數比較平均,可見大家對開發男女有別的手機還是保持觀望態度,需要在這上面打開市場,可能還需要很長的路要走。
17.現在科技人們這在研發手機和電腦的結合體,你對這有期待么
自從平板電腦的出現,電腦越來越小。而相對的,為了讓手機表現出更好的影音效果,手機屏幕開始做得更大。現在全球的數碼生產商,都在考慮生產一種手機和電腦的結合體,此題目的在于了解大家對此問題的態度。從數據可以清楚地看到,絕大多數人對此款產品還是比較期待的,有需要才會有市場,可見以后的手機將會朝著這個方向發展。
18.你覺得現在的手機在哪些方面需要改進
設置此題目的目的在于了解大家對目前市場上的手機有什么意見和建議,哪些地方需要改進。從統計的結果明顯可以看出,操作系統的改進是大家比較關注的事情。現在市場上的智能手機主流的操作系統為塞班系統,安卓系統,蘋果系統,windows系統,但從大家的期待來說,大家對于目前的操作系統還是不太滿意,希望有一個更方便,更人性化的操作系統。
調查小結
此次的社會實踐,通過選擇題材,設計問卷,發放問卷,收集統計,填寫報告,讓我們對于當前大學生手機市場的現狀有了較為系統的了解。從中我們收獲了很多,發現的問題也很多,當然,從以上的調查中可以看出隨著社會生活環境的改變,人們的消費結構也在不斷發生著變化,消費對象也在時刻發生著轉移,大學生作為整個消費群體中的一個特殊群體,不再是只套呆在“象牙塔”里讀書的傳統形象,而是正在更多地融入社會,對手機消費的追求已逐漸成為大學生中的一種新時尚。
目前手機市場品牌和機型繁多,各個品牌之間的市場營銷策略手段等各有不同。通過這次調查可以發現,真正能得到大學生消費群體歡迎的手機是那些性能、質量、外觀等過得硬的手機。雖然品牌也有一定的影響力,但是一款性能出眾,質量過硬,外觀大方的手機總是能得到大學生的認可的。而現階段國產手機需要完善自我,樹立品牌,才能和名牌手機進行競爭。
社會調查報告 篇8
一、調查時間
20xx年4月5號
二、調查地點
上虞市祝家莊,玉水河、十里亭、十八里景觀帶
三、調查內容
先后來到了祝家莊、玉水河、十里亭、十八里景觀帶等地方,進行了實地調查。在調查走訪過程中,發現了一些的問題,有了自己的感受并給出相關的建議。
四、調查人物
本人
五、調查基本情況
趁著清明小長假的空閑時間,我回到家鄉上虞。在4月5日這一天去了祝家莊,玉水河、十里亭、十八里景觀帶等地方進行調查,在進行了對祝家莊遺址的實地考察后,我發現梁祝旅游景區主要有以下特色:
1.梁祝文化知名度高
正所謂“彩虹萬里百花開,花間蝴蝶成雙對;千年萬代不分開,梁山伯與祝英臺。”這對東方的羅密歐與朱麗葉”的凄美愛情故事世人已耳熟能詳,無不為梁祝愛情深深感動。走進祝府大門,白墻黛瓦,就像一幅水墨國畫,祝英臺與梁山伯,就在這黑白世界里上演了一出曠世愛戀,美麗傳說的璀璨綻放,歷經千年卻還依舊耀眼動人。
2.文化遺產豐富
祝氏祖堂建于道光六年。祝氏一族原籍山西太原,漢代南遷到此定居,其祖先原在虞城教授為業,生三子,移居上虞各地,此支系其次子貴宗公。這些史實至今尚刻在祖堂碑上。
祖堂內有“純嘏堂”橫匾一塊,系我市著名鄉賢、清代文科狀元梁國治所題。祝家莊有一座規模宏大的宅院,還有一座花園遺址,當地百姓俗稱“花地”,原有假山、池塘、石榴、云柏等景物。
祝家莊還有一塊祠堂碑,從斑駁的碑面上可以看出,祝氏祠堂建于清乾隆四十四年。
祝家莊還有一對“夫妻樹”,樹枝連在一起,仿佛是一對手牽手的情人。當地百姓稱之為“連理樹”。其實此樹名叫“楓香樹”,一到秋天,紅葉似火,是祝家村。
一個獨具特色景點。
附近的洪山湖,前些年發現了距今1700多年的歷史古墓;該墓系東晉時代的墓葬,整個古墓寬敞,內部結構十分講究。磚塊上的花紋精致,做工考究。據當地百姓說,這墓很可能是祝英臺上代的墓葬。
3.旅游景點地域組合較好
建成后的“英臺故里——祝家莊風情旅游區”,將與開發“梁祝文化”與挖掘“孝文化”、“白馬湖文化”、“虞舜文化”資源結合起來,使上虞“祝家莊”與寧波“梁祝公園”、杭州“萬松書院”相鏈接,互相補充,互相呼應,形成一條豐富多彩的“梁祝”文化鏈。同時使“經濟、社會、環境”互促互動,促進人和自然的協調與和諧,從而營造出“田成方,屋成行,清清渠水繞村莊,綠樹成蔭花果香”的農村新貌,展示新農村的迷人風采。
六、調查內容
通過這次的調查,我也發現了梁祝文化旅游景區發展中的一些問題:
1.文物古跡保護不夠
由于上虞市旅游事業起步較晚,故而這些旅游資源沒有得到充分的利用。人們的忽視,不僅沒有使梁祝文化等旅游資源轉化為經濟資源,更是使其遭到了許多不可估量的破壞和損失,其開發形勢已不容樂觀。英臺墓也長期失修。十里亭隨處可見人為破壞的痕跡,而且木質護欄的保存相當不好。
2.民眾保護意識不強
在祝氏祖祀前,我們看到雖然有浙江省文物保護單位的碑牌在,但是村民的保護意識卻不是很強,在調查時我發現村民隨意地晾曬棉被,而且祖祀的開發和保護程度也不夠,墻體上存在較多的墻面脫落等。景區內多數的人員為農民,接受的知識教育不多,文明程度不高。當地人民旅游意識薄弱,文化素質較低,這也是梁祝文化遺產得不到足夠重視和良好保護的重要原因之一。
3.基礎設施有待完善
由于景區的開發才剛起步,所以其交通狀況仍然維持農村固有的道路交通特點:路況不好、交通管制不完善、道路寬度不夠和牢固度不高。且只有一條百懸線通過其外圍,一旦開發成景區,這條道路就不符合要求了,且其入口沒有較好的保護措施,交通管制措施沒有建立起來,這樣就使得旅客的安全得不到保證。
4.有一定環境污染
在調查時我也發現祝家莊景區從牌坊到景點之間的路段上垃圾遺留較多,大體上呈現出一種農村狀態,而且玉水河河道內污染物、垃圾很多,開發保護較差。這樣的形象是不適合開發成旅游風景區的,需要加以改善。
七、我的建議
梁祝文化旅游資源作為一種人文物質和精神遺產,需我們加強對其的保護。為了能讓其可持續發展,以下是我的幾點建議:
(1)政府建立專項資金用于旅游路線周圍的環境清潔護理工作,使之呈現良好的旅游狀態,適合作為旅游風景區。政府調撥專項資金,整治玉水河河道,清除垃圾,凈化水質,使之能夠成為一個旅游景點開發項目。
(2)在開發的基礎上拓展新的景點區,加大對文物遺跡的保護力度,調撥專款,維護和保護十里亭遺址等重點文物,并派人進行維修和保護。
(3)努力普及農民的教育,提高他們的思想境界,使其與旅游區所需的文化氛圍相符合。比如可以進行文化專題講座,對于靠近或出于主題旅游區附近的居民,更要加大宣傳,必要時出臺相關法律法規以制約。
對于加大梁祝文化的景區建設,我認為:
(1)可對玉水河原始河岸進行整改,建議設建一個亭子、小碼頭等仿古式建筑,以表現出當年年玉水河的傳統文化氣息。
(2)在十里亭周圍添加文化時刻的簡介等,輔之以翠竹、樹林等,形成濃厚的古風古韻。
(3)增加同時可以在玉水河發展農家樂水上餐飲業,以培養氛圍。
對于加強景區基礎設施建設,我的建議如下:
(1)修繕和拓寬風景旅游區的道路,建造停車場、公共廁所、涼亭、賓館等設施。
(2)由于景區入口到風景區的路基有點陡,老年人和小孩子上去有一定難度,為了照顧老人和小孩,可以把路基稍微墊高一點,將道路設置得寬一些。同時在建造中,需要與梁祝文化有著良好的契合度,不能顯得突兀,要做到與老遺址相得益彰。
(3)由于祝家莊風情旅游區的地址位于山區,可以設置專業的醫療站和緊急醫療設備的出售等,及時應對突發事故造成的傷害,以提高景區的提高安全系數。
(4)十里亭景點方面需在公路與景點之間設立隔離帶,并可考慮在其上懸掛有關梁祝文化的宣傳標語、橫幅和圖片等。
對于加大梁祝文化資源的開發,我的建議如下:
(1)市郵政局可以開發梁祝文化系列郵票,制作商業宣傳片,使之成為梁祝文化的宣傳手段,從而提高梁祝文化的對外知名度。
(2)市文教部門可以印發有關梁祝文化的宣傳書籍冊單等,提高上虞人們對梁祝文化的了解和重視度,打響知名度。
(3)修建“英臺故里——祝家莊風情旅游區”,將之與開發“梁祝文化”與挖掘“孝文化”、“白馬湖文化”、“虞舜文化”資源結合起來,使上虞“祝家莊”與寧波“梁祝公園”、杭州“萬松書院”相鏈接,互相補充,互相呼應,形成一條豐富多彩的“梁祝”文化鏈。同時使“經濟、社會、環境”互促互動,促進人和自然的協調與和諧,展示新農村的迷人風采。
(4)在風景區開設英臺系列產品茶葉等旅游特色供應,加強景區的餐飲覆蓋,如發展外婆燒等,使之產生品牌效應,拉動當地經濟發展,提高其影響力。
(5)設置梁祝故事舊地重游項目,讓旅客親身體驗一把梁山伯與祝英臺的凄美,用以吸引游客興趣,增加可發展收入。
通過這次調查,使我更加深入地感知了梁祝文化的內涵,更多地了解了上虞的本土文化。
社會調查報告 篇9
調查目的:
時下,大學生通過利用課余時間找份兼職工作打打工或在假期積極參與社會實踐,打暑期工、實習體味生活已經成為了一股熱潮。對大多學生而言,掙錢是打工的首要目的。有的卻認為掙錢并不是大學生打工的唯一目的,不少同學把打工看作是參加社會實踐、提高自身能力的機會。許多學校也積極鼓勵大學生多接觸社會、了解社會,一方面可以把學到的理論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去,提高各方面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積累工作經驗對日后的就業大有裨益。通過調查可以了解當代大學生對社會實踐的看法以及偷襲大學生活實踐情況,從而結合馬克思主義哲學分析大學生社會實踐所存在的問題以及提出解決方法,使大學生能正確對待社會實踐,在實踐中見真知。在往后實踐中能更好地接觸社會、實踐自己的專業技能,尋找發展機會。
調查對象:
大學生成長成才,是高等院校普遍關注的問題。而大學生社會實踐已成為培養合格大學生的重要組成部分,也絕不能忽視或放棄大學生社會實踐。因此這次調查就選擇了在讀的50名進行調查。
調查內容:
本次調查通過對大學生是否有參加過暑期工、兼職或實習,最想參與何種社會實踐,所參與的打工或實習是否與所學專業符合,能否體現實踐與理論知識相結合以及在工作或實踐中獲得了什么等問題進行展開。
調查方法:
通過派發問卷進行調查,發放問卷共50份,收回有效問卷50份。
調查結果:
從調查中發現,許多大學生都認為兼職是大學生的第二個“課堂”,通過兼職可以學到許多寶貴的東西。“存在就是合理”,職業沒有高低之分,無論什么職業都有可取與不可取之處,就看自己的需求。不少大學生覺得只要是能夠賺錢的工作,就可以去試一試,品牌代理,促銷等以前不會是大學生從事的工作,現在都能成為了大學生可以接受的工作。
有52%的同學認為如果要參加社會實踐,最理想的就是到企業事業單位進行實習交流,其次是打工或做兼職占40%;而56%的同學有坐過兼職,20%的同學有打過暑期工,147%參與過實習,表示從未做過的僅占10%。現在大學生兼職、打工,除了做家教14%、網絡的實習實踐6%外,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在兼職或打工時從事派傳單、商品促銷22%、校園銷售14%、當餐廳服務員8%等簡單、不需要特殊技能的工作,但卻與所學專業知識相去甚遠,76%的學生認為所實習或兼職的工作與自己專業不全相符或完全不符,僅24%的人認為完全或基本相符。能夠使大學里的理論知識應用到實踐中去的只占38%,在實習或工作中66%的人滿意自己的課外實踐能力;12%的學生認為兼職是為以后的求職做準備,在選擇實習或打工目的是什么的時候,有32人選擇“接觸社會,積累工作經驗”,占了總數的64%,選擇“賺取生活費”。占了20%。從選項人數中顯示,大學生兼職以賺錢和充實自己為主要目的。現在的大學生已經將打工看得很重了,錢雖然是一定因素,但是希望通過打工獲取的經驗對將來就業時有所幫助應該是更多學生考慮的問題。大學生在打工時間上的彈性還是很大的,這應該和他們寬松的學習環境有一定關系。56%的人會選擇在假期實習或打工,30%會選擇任何沒有課的時間,12%會選擇周末。有31人認為在不影響學習的基礎上贊成合理兼職或打工實習,19人很贊成兼職、打工,沒有人反對。54%的人都提出學校除了提供就業指導課程外,還應該提供實習機會,2%覺得學校應該提供就業體驗,至于選擇素質拓展和職業生涯規劃的各占12%。
調查結果分析:
在調查中發現沒有人在參加社會實踐上選擇“參加三下鄉活動”這一項,說明當代大學生與以往的大學生相比較,他們的求學經歷、生活條件、所處社會大環境都相對優越,也沒有經過必要的挫折教育,因此,他們的意志往往比較脆弱,克服困難的能力也較差,常常是對社會的要求過高,對自我的要求較低。當前,大學生的責任意識日益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責任意識和誠信意識成為不少地方采取人才的兩個新標準。大學生參與社會實踐是促進大學生素質教育,加強和改進青年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引導學生健康成長和成才的重要舉措,是學生接觸社會、了解社會、服務社會,培養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的重要途徑。參與“三下鄉”實踐,其目的是為了支援農村的教育事業,同時給農民帶去相應的指導,本著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同時把自己在學校學到的知識與勞動實踐相結合,并從群眾中學到做人做事的道理,用于知道自己的將來的學習生活工作。現在大學生,除了一部分學生來自農村以外,很有一部分是來自城市的,往往這些學生家庭環境好,父母親更是不允許或者不支持自己的孩子參加所謂的“三下鄉實踐活動”,這樣,學校所提倡的通過“三下鄉”實踐活動來提高學生的素質的目的就未能夠達到。在馬克思主義哲學中,三觀是指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而個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在個體價值體系中,人生價值觀處于主導地位,決定著總的價值取向,對價值觀系統中其他價值觀起著指導和制約的作用。由于當代大學生的價值觀只要是圍繞自己出發,致使大學生自身社會閱歷和實踐經驗不足,更不用說參與“三下鄉”活動服務人民了。
另外,沒有人選擇反對大學生兼職、打暑期工或實習,大家都認為只要不影響學習能夠積賺經驗可為以后的工作打基礎。對于當代大學生來說,應該刻苦學習專業知識,不斷提高綜合素質和運用知識的技能。從大學生活的開始走到社會的大圈子中,就只有短短的幾年時間,誰不想在將來的社會中能有一席之地呢?所以大家認為大學生必須投身校園內外的各種實踐活動,有助于鍛煉品質,提高能力。可見其對大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有著不可抵觸的重要性。不能否認有過打工經歷的同學,看起來要比其他同學更成熟、社會適應力更強,但對于學生,社會適應力只是一方面的衡量指標,大學期間主要的任務是學業結構的搭建,即知識結構、專業結構的搭建,為了打工影響甚至放棄了專業知識的學習,結果是得不償失的。
結論與建議:
1. 馬克思主義哲學認為實踐是人自覺改造客觀世界,使外部對象發生某種改變的現實的物質性的活動。實踐是人的活動,而人是社會的人,處在一定的社會關系中,因此,實踐不是單個人孤立的行為,而是社會的活動。所以,實踐作為物質世界長期發展的一個階段,是在社會歷史中不斷發展演變的。實踐的主體是人民群眾。“三下鄉”是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在新時期的深化發展,是促進農村兩個文明建設的有益補充,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長遠意義。實踐出真知,社會實踐活動是大學生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培養當代大學生的歷史使命感、社會責任感和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充分發揮實踐育人的作用,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也是檢驗所學理論知識的標準,社會實踐不但為大學生提供了一個發揮自我才能,展現自我風采的舞臺,也是培養和鍛煉同學們綜合素質能力的一個階梯,更是一個大學生今日社會,走上工作崗位前的演練場地。了解國情是年輕人的首要任務,這就需要放眼9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對占人口80%以上的農民有所了解才行。學生利用假期時間參加“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這樣可以使同學在實踐中更好的認識國情、貼近社會,從而確定比較正確的人生前進方向。作為高校教育者,如果能引導大學生將強烈的使命感轉化為學習、服務、實踐、風險等實實在在行動,把行動變為責任,將會使大學生在人生軌跡上樹立起更高的起點。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意識,應該說不僅有助于他們較快適應、融入社會,同時也是實現自我價值的必由之路。
2. 一切認識都來源于實踐。實踐是認識的來源說明了親身實踐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但是并不排斥學習間接經驗的必要性。實踐的發展不斷促進人類認識能力的發展。實踐的不斷發展,不斷提出新的問題,促使人們去解決這個問題。而隨著這些問題的不斷解決,與此同步,人的認識能力也就不斷地改善和提高。馬克思主義哲學強調實踐對認識的決定作用,認識對具有巨大的反作用。認識對實踐的反作用主要表現在認識和理論對實踐具有指導作用。認識在實踐基礎上產生,但是認識一經產生就具有獨立性,可以對實踐進行指導。處理人與人之間社會關系的活動,即人類的社會交往以及組織、管理和變革社會關系的活動。如政治活動、社會改革實踐、階級斗爭等。因此,大學生應該積極參與實踐,使實踐與認識相結合。大學生可以通過調查研究了解實際情況,結合所學為政府部門提供決策參考是一件十分有意義的事情,既提高能力又服務社會,這是一種雙贏的選擇;二是志愿者服務,將專業知識與社會需求緊密結合,利用專長服務社會,回報社會;三是參加社會各種公益活動,培養自身的社會責任感,這是一種貫穿于日常生活當中的社會實踐形式,以小見大,以細微之處見長,是進行社會實踐活動的一種長效機制。現在大學生社會實踐是一種比較普遍的形式,很多學生利用業余時間到各地和很多行業去進行社會實踐和社會考察,回校后進行認真的討論總結,用他們自己的視角來理解社會,思考未來的人生道路。
社會調查報告 篇10
一、調查對象的基本情況
朱寨村是一個經濟相對落后,交通便利(有一條連接市區與村的主干道),以外出打工,種植業為主要經濟來源的較為特殊的農村。該村有1000人左右,外出務工人員占百分之五十,留守兒童占兒童總數的百分之五十七。農民土地較少(每人約7分地),越來越多的農民工放棄了種田而選擇出外謀生,因而當地留守兒童的現象十分普遍。
本次調查的目的是以留守兒童的家庭教育問題為視角考察留守兒童的生存現狀,即透過留守兒童的家庭教育,折射出該地留守兒童的教育狀況、生活狀況、心理狀況。在調查的基礎上,本文分析了留守兒童的家庭教育需求,為留守兒童家庭教育問題的解決提出合理建議,以期為我們國家未來的發展和建設盡綿薄之力。
二、“留守兒童”問題產生的原因
1、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以及城鄉二元分割的教育制度是產生“留守兒童”問題的根本原因
農村“留守兒童”問題的出現根本原因在于城鄉二元結構管理帶來的深層次矛盾。隨著工業和第三產業的飛速發展,農村剩余勞動力大量向城鎮轉移,與國家鼓勵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政策相矛盾的是我國長期以來實施的城鄉分割的戶籍制度和義務教育制度,進城務工農民雖然在城市工作、居住和生活,但享受的是與城市居民完全不平等的待遇。所以這樣直接導致務工農民會把自己的子女留在農村,由老人看管。
2、家庭教育,最重要的為情感方面。父母與子女長時間分離,導致他們之間產生交流障礙。這是產生“留守兒童”問題的直接原因。
許多“留守兒童”在幼年時期就被迫與父母分離,他們早期無法與父母建立和諧的親子關系,在長期與爺爺奶奶或其他親戚生活的過程中,他們的需要、情感常常無法得到親人的反饋,這必然對他們的親社會行為發展產生不良影響,也易使他們產生諸多心理問題。而一些家長因為長期在外務工,對子女心生愧疚,往往通過錢、物等大量的物質滿足來補償對孩子的精神關愛,而這些孩子在花錢方面又缺乏有效的指導和監督,極易使他們產生錯誤的價值觀而誤入歧途。
三、“留守兒童”成長存在的主要問題
我們發現在調查中的留守兒童一般都具有三個基本特征:一是無人看管,缺乏監護;二是家不完整,缺少家教;三是遠離父母,缺少關愛。
一是生活方面:與其他孩子相比,他們缺少父母的照顧,容易在營養狀況、身體健康等方面受到影響。特別是在年幼的階段,孩子的養育、保護顯得更為重要,如果不能與自己的父母在一起生活,問題容易出得多一些。現在大部分留守兒童是由自己的親戚或隔代老人看管,有的留守兒童甚至實際上就沒有監護人。
二是心理問題:由于得到的親情、情感和心理關懷的缺少,許多孩子缺少傾訴和尋求幫助的對象,又很少與外界接觸。在調查中我們發現,這些孩子其實特別想和家人在一起,這是他們最大的心愿。由于不能和父母一起生活,久而久之,有的孩子就與家人產生了隔膜和陌生感,內心的封閉、情感的冷漠、甚至行為的孤僻等也不同程度地存在,容易出現性格上的缺陷和心理上的障礙。
三是教育問題:在我們走訪中得知,由于父母外出打工,家務勞動甚至一些農活都落在了留守兒童身上,不能保證孩子們的學習時間,學習成績因此而有些下降。臨時監護人對孩子學習的督促幫助不夠、方法不當,甚至有的監護人放任自流這些孩子,最終使這些孩子產生厭學,棄學的心理。農村孩子中留守兒童的小學階段入學率相對高一點,初中階段則呈下降趨勢。更有孩子產生只想讀完初中的想法。
四是道德問題:在兒童成長過程中,家長的言傳身教、潛移默化有重要的引導作用,往往會影響孩子的一生,兒童的許多行為習慣、道德素養都是在家庭中形成的。由于不能和父母在一起,缺乏及時的指點和幫助,一些錯誤行為和做法不能及時得到糾正,容易養成一些不好的習慣和道德品行。該地留守兒童比例達百分之57,這是一個很大的隱患。
四、解決留守兒童教育問題的建議
1、家庭方面
加強父母與孩子的溝通,盡可能多和孩子在一起,為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不僅是滿足孩子物質上的需求,更重要的是培養孩子科學的生活習慣、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不要單方面看重孩子的學習成績,更要注重孩子綜合能力和素質的培養。針對農村留守兒童中單親監護和隔代監護情況嚴重的問題,向家長宣傳正確的教育觀念,家長學校要適應形勢的發展,開辦臨時監護人培訓班來加強家庭教育指導。
2、學校方面
(1)建立健全留守兒童檔案。
及時向監護人和外出務工家長通報其成長情況,形成學校、家庭共同教育的局面。教師應承擔起家長或監護人的部分責任,多與留守兒童交流談心,提高親密信賴程度,給予更多關愛和正面引導。
(2)為與留守兒童溝通提供方便
可開通親情熱線電話,為為外出務工家長與子女溝通提供方便,權衡利弊,最好能建立起封閉式教育。
3、社會方面
凈化社會環境,加強對學校周邊環境的監管力度,尤其網吧、游戲廳、錄像廳等。這些不良社會環境對自制力較差的兒童存在著很大的吸引力,容易誤入歧途。
總之,留守兒童問題是一個綜合的問題,既牽涉到教育方面,也關乎心理、社會、法律、經濟等方面。這些問題如果不能得到及時的解決,影響的不僅僅是孩子的成長,同時也影響到他們的父母能否在外安心工作,更遠的會影響到社會的安全,穩定隱患。因此,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及成長的根本出路就在于全社會能認識到這一問題的嚴重性和重要性,從而使大家由自發、自覺到有組織地來關愛、幫助、支持留守兒童,提高農村教育水平,為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創造一個良好的社會環境,讓祖國的花朵飽含著生機,期待著怒放的那一天。
社會調查報告 篇11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推動下,越來越多的農民工背井離鄉進城打工。有些農民工把子女扔給了老人監護或寄養他人,于是在我國廣大農村中出現一個新的群體--留守兒童。有資料顯示,目前全國農村“留守兒童”規模已達2290萬人,而且這個數字還將在未來幾年成較大規模的上升趨勢。因此,留守兒童問題雖然得到了各級黨委、政府及社會的廣泛關注,但是留守兒童問題仍然是當今社會值得關注的一個重要課題。就留守兒童存在的問題,筆者在儀征市馬集鎮方營村進行了走訪和調查,并對留守兒童問題談一些初淺的看法。
一、基本情況
方營村位于馬集鎮北首,共有20個村民小組。常住戶540戶,現有人口1950人。土地面積2684畝,其中花園800畝。現有機械加工、玩具、生態園等企業8家。三業總產值2500萬元,人均純收入9611元。我村大部分群眾迫于生計擠進了打工隊伍中去,成為打工一族,把子女扔給了老人監護或寄養他人。據調查,全村有留守兒童43人,其中在校小學生中就有18位留守兒童,占學生總數的41.9%,老人監護的有35人,占81.4%,寄養他人的有2人,占4.7%。
二、留守兒童存在的主要問題
1、留守兒童成績欠佳。大部分的留守兒童學習成績中等偏下,其中17%的小學生成績較差,4%的小學生成績很差;留守兒童中有1%的人上學經常遲到,有時遲到的高達27%,11%的留守兒童有過逃學的經歷。分析原因,一是打工父母對子女總體期待不高,部分農民潛意識里認為,農村孩子學業有成的機率不大,對孩子的學習總體期望值較低。二是監護人對留守兒童學習介入過少。作為一個特殊的監護群體,這些老人普遍年齡大,身體差,文盲比例較高,不但在學習上無法給留守兒童切實有效的幫助和輔導,而且由于隔代監護,存在明顯的溝通障礙,教育管理上弊端較多。加之他們還要承擔家務勞動和田間農活,基本沒有時間和精力去關注孩子的學習。
2、留守兒童心理出現偏差。父母長期在外打工,留守兒童得不到父母的關愛、呵護和照顧。由于親情缺失,兒童缺少情感和心理關懷,缺少傾訴和尋求幫助的對象,與外界不愿意接觸或接觸太少,導致一些留守兒童表現出內心封閉、情感冷漠、行為孤僻等個性特征,不同程度地存在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礙,有的留守兒童情緒消極,有的出現逆反心理、怨恨情緒。留守兒童大多年齡在1-15歲之間,正是情感、品德、性格形成和發展的關鍵時期。有的出生幾個月后,父母就外出務工,長期與父母分離,使他們生理和心理上的需要得不到滿足,缺乏父母的關愛,親情失落,產生孤獨感,心理失衡。據調查顯示,留守兒童想念父母的占85%,有38%的留守兒童父母每半年回來1次,30%的留守兒童父母每年回來1次,8%的留守兒童父母幾年回來1次,55%的留守兒童很少與父母電話聯系。有的留守兒童從小父母就長期在外打工,一年難得回一次,性格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變得孤獨、自卑、冷漠、少語,很少或不愿與教師和同學們進行交流和玩耍,只與個別人來往。這是典型的留守兒童心理出現了偏差。據調查此類心理現象的兒童占留守兒童的14.3%。
3、留守兒童生活普遍較差。由于我村老百姓普遍文化素質較低,大部分未掌握專長和技術,外出打工大部分從事的是勞動密集性工種,干的是苦活、累活,且工資收入微薄,只能基本維持家人和兒女的生活。兒童正是長身體的時候,由于家庭經濟收入少,父母又長期在外,難以顧及到兒童的生活情況,導致部分留守兒童營養嚴重不足,身體健康受到極大損害。據調查顯示,80%的留守兒童生活較差,20%的留守兒童生活一般。
4、留守兒童道德行為較差。處于義務教育階段的兒童少年,自律能力很弱。由于父母不在身邊,兒童和監護人之間關系特殊,只要不犯大錯,監護人對孩子的行為一般都采取認可態度,由于缺乏及時有效的約束管教,不少留守兒童紀律散漫、存在行為偏差。不少留守孩子在家里不聽祖輩教導,在學校道德品行較差,不遵守規章制度,常有遲到、曠課、逃學,說謊打架,欺負同學等行為,有的迷戀桌球室、網吧和游戲廳,甚至與社會上一些有不良習氣的成人混在一起。
5、留守兒童安全難以得到保障。在留守兒童中,由于父母長期不在身邊,缺乏對兒童的安全監管,加之部分監護人和代養人對留守兒童的安全教育不夠、意識不強、監護不力,導致部分留守兒童的安全難以得到保障。特別是在雙休、寒暑假期間,脫離了學校管理回到家中,臨時監護人和代養人的管理難以到位,存在極大的安全隱患,甚至出現安全事故。我村前幾年一男孩在河邊玩耍時不慎掉入水渠中,溺水身亡。
三、留守兒童存在問題的主要原因
1、學校對留守兒童的教育措施不力。近年來,隨著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探索出一系列行之有效,能適應新時期學校教育的方法和措施。但在調查中
發現,對留守兒童的教育方面還存在一定的不足。一是留守兒童的父母長期在外,學校教師與家長的溝通難度真大,有時半年甚至一年難見留守兒童父母一面,很難反映孩子在學校的真實表現和存在的問題,難以實現家庭和學校共同教育的目的。二是外出打工人員對孩子的教育過于依賴學校教育,但學校教育由于學生多,教學任務重,教師沒有精力,心有余而力不足,對留守兒童的心理關愛難以顧及。三是學校對留守兒童的教育和管理缺乏有效的措施,很難在學習上、生活上給留守兒童更多的關心和愛護,并針對性給留守兒童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和教育環境。
2、家庭對留守兒童的教育意識淡薄。父母是兒童成長的第一任教師,家庭教育是伴隨孩子的終身教育。因此,家庭教育對孩子行為、心理健康、道德觀念與智力發展將起著決定的因素。但在調查中發現,留守兒童的家庭教育尤為淡薄。一是父母與留守子女溝通少,缺乏親情上的交流,對孩子的成長漠不關心,放任自流,順其自然發展。二是監護人和代養人大多數是老年人,文化程度不高,有的是文盲和半文盲,家庭教育意識模糊,大多偏于溺愛,以生活照顧為主,且知識、能力上難以承擔對孩子的道德培養和學習輔導的任務。三是父母對留守兒童只是給予物質上的滿足,孩子吃得飽、穿得暖就行了,缺乏對留守兒童精神上的鼓勵、鞭策與開導。四是對留守兒童的教育方法不對,父母認為教育是學校的事、老師的事,孩子能否健康成長直接取決于學校和老師,事實上成為孩子學習、身心發展的旁觀者。
3、社會對留守兒童的教育關注不夠。近年來,社會上的一些不良風氣現象嚴重,對缺乏父母關愛,并在成長中留守兒童的思想上受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心理、生理受到不同程度的扭曲。一是農村社會教育薄弱,教育資源缺乏,教育觀念陳舊,不能有效地彌補缺乏父母關愛的留守兒童的不足;二是一些娛樂場所缺乏有效管理,在互聯網、電視、書刊等文化傳播媒體中,庸俗、低劣、暴力、色情等腐蝕內容屢禁不止,對缺乏父母關愛、親情關愛的留守兒童具有腐蝕性和誘惑力。
四、對策及建議
1、健全制度,完善留守兒童的管理措施。各級政府和學校都要積極探索對留守兒童管理措施的新途徑和新辦法。嚴格責任追究,校領導為第一責任人,班主任為直接責任人,切實履行好管理和教育留守兒童的責任。加強對寄宿制學校的教學、生活、安全方面的管理,對留守兒童采取寄宿制管理。加強留守兒童在雙休和寒暑假期間的安全教育,解決留守兒童無人照看,學習和安全得不到保障的問題,從而解除進城務工農民工的后顧之憂。
2、加大投入,改善農民工子女受教育環境。近年來,外出打工人員不斷增多,各級政府都在大力發展外向型經濟、民營經濟和勞務經濟,可見勞務經濟在社會進步、社會發展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因此,各級政府對留守兒童的教育投入要下大力氣,出臺有利于外出打工人員子女受教育的優惠政策,并禁止一切影響和限制家民工子女就近入學的條條框框,免除一切不合理收費,使打工子女在教育方面享受與城市兒童同等的待遇,重新喚起他們的自信,進而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
3、創新機制,實現家庭、學校和社會共同關注的有機統一。對于留守兒童,以家庭為主體,加強學校、社會的正面教育和引導,建立行之有效的家庭、學校和社會聯動的運作機制。家庭要承擔起教育孩子的重要責任,給予必要的家庭關愛和親情關懷,家長要與學校和老師經常保持聯系,隨時了解子女的學習和生長情況,并對他們進行及時的引導教育。學校要肩負起教育好留守兒童的責任,并有針對性的開展有利于留守兒童身心健康的教育和活動,大力開發他們的潛力,激活他們的斗志,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和心理承受能力。政府要加大對留守兒童關愛的宣傳力度,形成全社會共同關注留守兒童的良好氛圍,保證他們與健全家庭一樣健康成長。
農村留守兒童的現在,在某種程度上關系到我國未來人口和勞動力素質,關系到農村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也關系到城鄉社會穩定,因此值得全社會高度關注。
【社會調查報告】相關文章:
關于社會歧視社會優秀調查報告11-23
社會的實踐調查報告10-31
護理社會的調查報告11-28
社會信任調查報告10-31
社會道德調查報告11-28
社會環保調查報告11-28
關于社會的調查報告08-15
社會體育調查報告11-17
社會文明調查報告12-14
社會消費調查報告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