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互聯網2016年度就業現狀與態度調查報告
大學生對互聯網的就業態度調查,旨在了解現在大學生對進入互聯網行業就業的態度和期望、為就業做了什么準備、職業發展規劃等多個維度的信息。
一、基礎信息
1. 關于本次調查的樣本構成與大學生對互聯網行業的興趣度
在我們收集到的2275份有效調查問卷中,應屆大學生占比四分之一,非應屆大學生占比四分之三,其中,應屆生和非應屆生對于“進入互聯網行業工作”這件事的態度差異不大。總體來說,大家對于互聯網行業還是比較有好感和熱情的,無論是否應屆,60%以上的大學生表示對畢業后進入互聯網行業有極大的興趣。
在實習經驗方面,大學生的實習經驗還是普遍比較缺乏的。相對來說,應屆生比非應屆生的互聯網相關實習經驗會更豐富一些,有6%的非應屆生已有一年以上的互聯網相關實習經驗。接近50%左右的應屆生以及超過70%的非應屆生到目前為止還完全沒有互聯網相關實習經驗。
看起來,對比起他們的“興趣”和“求職意愿”來看,大學生對于“實習”的重要性意識還是比較薄弱的。對大學生的就業來說,這不是件好事。至少,我們認為大部分完全沒有相關經驗的大學生是很難順利進入互聯網行業工作的。
2. 大學生的學歷、院校和就業薪資期望
在2275名問卷填寫者中,本科學歷(含在讀)的大學生最多,占比77%,專科學歷其次,占比13 %,碩士及以上學歷者共占比10%。
如果把學歷和“期望薪資”進行對比,我們發現基本上,學歷高低與對第一份工作的(期望)薪資高低呈正比。專科學歷中有一半以上的大學生(期望)薪資不超過4000元/月,碩士及以上學歷的同學則對自己第一份工作的(期望)薪資有更高的期待,接近70%的碩士研究生認為自己的第一份(期望)薪資在6000元/月以上。
如果再以所屬院校分類來看的話,211/985院校、港澳臺及海外院校的學生對第一份工作的薪資要求更高,有10%以上的港澳臺及海外院校的學生希望自己第一份工作的薪資可以達到12000元/月以上。
如果以中位值來看,不同學歷背景的大學生對于畢業后第一份工作的薪資期待大體是這樣的——
專科學歷:第一份工作的(期望)薪資是3795元/月;
本科學歷:第一份工作的(期望)薪資是4994元/月;
碩士研究生學歷:第一份工作的(期望)薪資是7238元/月;
博士研究生學歷:第一份工作的(期望)薪資是9000元/月。
不同院校背景的大學生對于畢業后第一份工作的薪資期待大體是這樣的——
專科院校:第一份工作的(期望)薪資是3771元/月;
普通本科院校:第一份工作的(期望)薪資是4647元/月;
211/985院校:第一份工作的(期望)薪資是6178元/月;
港澳臺及海外院校:第一份工作的(期望)薪資是7000元/月。
注:以上薪資均基于大學生對于到互聯網行業工作的(期望)薪資,并非實際薪資。
二、大學生對互聯網行業的擇業傾向與擇業認知
1.擇業影響因素與青睞互聯網的原因
對于自己的就業和擇業,大學生比較看重的幾個要素依次是——工作內容是否符合自己的興趣(占比53.54%)、行業發展前景(占比52.22%)以及就業薪資(占比44.4%)。
此外,團隊氛圍(占比31.30%)、升職空間(占比26.77%)、能否拓展自己的人脈(占比23.30%)、是否有靠譜的人帶(占比22.29%)等幾個選項的被選占比也還比較大。
相對來說,專業是否對口(占比4.22%)和是否離家近(占比4%)這樣的因素已經越來越不被大學生列為就業擇業的優先考慮要素。
具體到“為何想要進入互聯網行業工作”這一問題上,我們發現,大學生之所以對互聯網行業感興趣,大多是因為“喜歡互聯網更加開放、自由的氛圍”,以及“有挑戰、變化快,總能接觸到新鮮事物”。在調查中,我們發現這兩個選項的獲選占比分別達到了78.77%和74.64%。可以說,這幾乎已經成為了互聯網行業對于大部分大學生最核心的吸引力所在。
此外,覺得互聯網“前景好”、“錢景好”和“為了改變世界,哪怕一點點”這三個選項的排名也位居前列。
由此看來,一家互聯網公司要在招聘中贏得更多大學生的青睞,可能需要更多突出自己的業務和團隊氛圍是有趣、開放的,工作中總有很多新奇元素和挑戰,薪資福利不低于平均水準等信息,才會取得更好的效果。
2.大學生更青睞哪些具體的互聯網發展方向?
在對于互聯網細分領域的興趣度方面,媒體(20.7%)、社交(20.31%)、移動互聯網(19.78%)、互聯網金融(19.56%)、電子商務(16.88%)等幾個領域更受大學生的青睞。
此外,娛樂(14.46%)、O2O(15.82%)、云計算大數據(14.59%)等幾個領域排名也較靠前。
相對來說,大學生普遍對于硬件、搜索、招聘、企業服務、醫療健康這幾個方向的興趣較弱,看來這些領域的HR要做好校招的話,壓力不小。
此外,當把“更青睞的領域”和“性別”結合起來對照的時候,我們也發現了一些有趣的現象——
對于媒體、在線旅游、娛樂這三個方向表示感興趣的女生占比要比同樣感興趣的男生占比高出了至少三分之一。其中以“媒體”領域為甚,對于進入媒體方向就業感興趣的女生要比同樣對此方向感興趣的男生多了不止一倍!
而相對的,對于游戲、運動體育、移動互聯網、智能家居等幾個方向表示感興趣的男生則顯著高于女生。
對于還沒找到女票的互聯網產品汪運營喵們,我們只能幫你到這里了……
如果以所學專業來看,計算機及相關專業的大學生更傾向于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領域(果然程序猿們還是喜歡數據架構啥啥啥的……)。
相對來說,其他理工科專業的同學并沒有特別明顯的選擇傾向。人文社科專業的同學們在就業的.選擇上更青睞媒體、社交類互聯網公司,而商科類專業的同學們有30%以上則傾向于選擇在互聯網金融領域大展拳腳。
3.大學生更希望從事什么互聯網職位?
眾所周知,在此前3-5年的時間里,因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等書籍,加上喬布斯、張小龍等人帶來的偶像崇拜效應,“產品經理”一直是最受大學生青睞的互聯網崗位。但有趣的是,我們發現到了今年,這一態勢正在悄然發生著變化——在本次調查中,我們發現大學生最希望從事的互聯網崗位已經悄悄變成了“運營”,有多達39.43%的大學生選擇了此項。而后才是“產品”崗,有21.93%的大學生表示自己最想從事的崗位是它。
三節課發起人黃有璨曾經在今年年初時寫下過一篇被廣泛轉發的文章《為什么我覺得互聯網的下一個時代將是運營驅動的時代?》(參考文末閱讀),看起來,在互聯網領域內一個屬于運營的時代真的在漸漸到來?
此外,有12.66%的大學生對互聯網的崗位并沒有明確的選擇傾向。
三、大學生的擇業就業準備
1.大學生對于想要從事的崗位有多了解?
我們發現,大學生雖然表示對“產品”和“運營”崗大有興趣,然而他們對于相應崗位的了解程度卻算不上樂觀。
在對于“運營”這個崗位的了解程度上。雖然有39%的大學生表示最想就職的互聯網崗位類別是運營,但其中能清晰界定“運營”是什么的僅占19.4%,而“只知道有這個崗位”的大學生則占比21.07%。
2016年度大學生互聯網就業現狀與態度調查分析報告
雖然有22%的大學生表示最想就職的互聯網崗位類別是產品,但在這22%的大學生中,僅有26.05%的大學生能夠清晰界定“產品經理”相關崗位的具體工作職責和工作要求,有16.03%的大學生表示“只知道有這個崗位”而已。
2.大學生為了進入互聯網行業工作做過哪些準備?
大學生了解互聯網行業和學習相關知識的途徑主要是逛論壇看文章(58.2%)、看書(38.73%)、找實習(37.23%)、參加相關課程和培訓(35.47%)等幾種。
且,有43.08%的大學生明確表示,自己“只有少量的互聯網知識儲備”。
結合這一部分的數據來看,我們能夠感覺到,有大量大學生雖然對于互聯網比較感興趣,但對于如何學習相關知識和技能缺乏了解和缺乏方向。在學習方式和學習途徑上也是比較散亂的。甚至可能有一部分大學生,連學習的意識都還很缺乏。
具體到“產品”和“運營”這兩個大學生最感興趣的職業崗位上,也可以看到,互聯網的發展雖然已經如火如荼,但大學生對于“產品”和“運營”這樣兩個崗位的了解程度卻仍然只是寥寥,這可能跟很多因素有關,比如互聯網變化確實太快,比如行業對于“產品”崗和“運營”崗的定義也高度不標準,比如也確實缺乏機構和組織可以持續向大學生提供關于產品和運營的系統化學習,又比如大學生也確實有一部分比較浮躁,等等。
四、其它比較有趣的信息
1.互聯網行業大佬中,大學生最喜歡誰?
我們發現,在我們所給出的一些互聯網一線名人和大佬中間,大學生普遍對馬云、馬化騰、李彥宏、羅振宇、張小龍存有明顯好感,其中,馬云爸爸最受大學生的歡迎,贏得的好感度選票達到了68.04%,可謂是一枝獨秀。
相對來說,在BAT三家中,或許是受百度最近各種風波的影響,李彥宏得到的支持僅有30.11%,是最低的。
此外,在互聯網圈內叱咤風云的雕爺,資深互聯網人和菜頭,前Google資深工程師、騰訊副總裁吳軍博士,知名自媒體人馮大輝等人看起來在大學生群體中的知名度和認可度也相對較低。
2.大學生不再反感加班了?
這是最后一個問題,也是最出乎我們意料的問題。
在對加班的態度上,我們意外發現,有37%的大學生表示加班很正常,愿意加班。有44%的大學生表示偶爾加班的話,可以接受。相比起來,僅有1%的大學生對加班持“零容忍”的態度,只有18%的大學生認為加班需要給加班費。
也即是說,絕大多數的大學生都已不再反感加班了!這與我們之前的認知相去甚遠。
五、總結
綜合以上數據,我們可以發現:大學生普遍對互聯網很感興趣,更有18.66%的大學生持“非互聯網不去”的態度,只有4%的大學生表示對互聯網的興趣很小。但當問到大學生在各方面對互聯網的了解程度以及為進入互聯網做了哪些準備的時候,卻只有少量的大學生在認真對待這些事情。
我們衷心希望,大學生可以更有意識地通過各種途徑對自己感興趣的領域進行了解與實踐。除了三節課以外,可以有更多圈內同行能夠基于認真負責的態度,為行業新人們提供成體系的學習內容,以及互聯網業內的主流一線互聯網公司們可以有更多的發聲和行動,讓互聯網的各種崗位從職責到工作內容上都變得更加清晰,大學生也更容易理解。
總之,我們希望這一情況在未來2-3年內可以得到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