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課程實施方案
為了確保我們的努力取得實效,往往需要預先制定好方案,方案是為某一行動所制定的具體行動實施辦法細則、步驟和安排等。方案的格式和要求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學校課程實施方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學校課程實施方案1
一、指導思想
中華民族在悠久的歷史長河中孕育了源遠流長的文化,產生了博大精深的智慧,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原動力。時代不同,社會發生著深刻的變化,但是傳統文化應該得到繼承;國學經典蘊藏的智慧和美德,不僅是每一個中國人為人處世的立身之本,更是我們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和道德支撐。在中小學開設“國學”校本課程,引導學生接觸歷史經典,學習傳統文化,加強思想修養,感受五千年文明智慧的熏陶,能促進學生養成教育的進一步升華。以進行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為核心,以誦讀經典為載體,以課堂教育為主陣地,以國學校本課程建設為突破口,全面推進國學經典誦讀活動,營造人人能夠吟誦,班班讀經典的氛圍。通過各種形式誦讀活動的開展,引導學生從傳統的優秀經典詩文中尋求滋養,在文化底蘊中積淀的過程中突出創新人格與現代精神的`塑造。
二、目的和意義
1、傳承中華文明。通過誦讀活動的開展,使學生感受到民族文化淵遠流長,傳統思想博大精深,從經典之作中去吸取民族精神的源頭活水,修復文化傳承的斷層缺失,讓學生接受實實在在的“中國人”的教育。
2、陶冶性情品德。與圣賢為友,與經典同行,美心美文,嘉言懿行。使學校成為書香校園,精神家園,和諧樂園。
3、提高語文素養。在誦讀熟背中增大識字量,擴大閱讀量,增加詩文成誦量,促進《課程標準》關于課外閱讀、記誦任務的落實,促進學生語文能力培養目標的達成。學生在誦讀中增強語感,感受文言精華,奠定語文基礎,在記憶的黃金時代,增加經典儲備,從而扎下語文水平的厚實功底。
4、推進特色學校建設。國學經典進校園,傳統與現代有機對接,打造平輿教育新特色。
三、組織領導
“國學”校本課程設立專門的領導小組,具體如下:
組長:李國富
副組長:王建申劉俊華
成員:徐誠偉喬運良侯華科張瑞穎
四、實施辦法
1、全縣各中小學每周開設至少一節“國學”校本課程。小學階段重在朗讀背誦,中學階段要將誦讀與理解感悟相結合。
2、各校選拔語文素養較高的教師開發“國學”校本課程資源,具體負責課程的實施。
3、《國學經典》課本進校園。統一選用河南中州古籍出版社編輯的《國學經典》叢書,作為校本課程教材下發到各學校,并做好活動用書的宣傳推薦工作。
4、各學校安排校本課程的教學,小學、幼兒園以《三字經》、《千字文》、《弟子規》及一些經典詩文為主,初、高中以諸子百家著作和古文為主。
5、誦讀安排:在早課、語文課時間,語文教師根據教學情況組織誦讀。
6、有條件的學校可開展“講古代名人故事”、“國學手抄報展覽”、“國學經典書法展覽”、“國學經典知識講座”等活動。
7、各學校要選出質量較好的“國學”校本課程教案,上報到縣基礎教研室,教研室擇優在《平輿教學教研通訊》發表。
8、縣教研室組織開展“國學”校本課程優質課教師評選活動。
9、積極配合德育室工作,參與國學經典誦讀比賽活動。
五、保障措施
1、搞好“國學”校本課程資源的開發和資源庫的建設。
2、學校要在經費、人力和物力上給予有力支持。
學校課程實施方案2
一、指導思想
以課改為載體,在學校課程開發中,做到以師生為主體,以人的發展為核心,以培養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為目標,充分利用學校現有的教學特色以及豐富的資源優勢,給學校的發展、給教師專業的發展、給學生個性的發展提供了新的舞臺,全面落實素質教育,讓師生與課改同成長。
二、學校課程實施的目標
1.學生發展目標:
在知識、品質、能力、個性等方面得到和諧、全面、可持續的發展,使學生的發展有更廣闊的空間。
2.教師發展目標
學會學習、學會反思、學會創新,成為實踐的研究者,促進教師專業化成長。
三、學校課程實施的原則
1.人本性原則
人本課程觀的核心思想是以尊重人的個性為根本出發點,把促進學生各項基本素質全面發展作為課程設計的中心,以整體、優化的課程結構觀為核心內容,在課程選擇使用上以人為本,重視學生的學習需求,尤其重視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使學生的學習需求得到尊重和滿足。
2.整體性原則
學校課程的開發要從整體上把握課程的目標與結構,學校課程的開發,學科課程應得到充分重視,活動課程應成為學校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開發潛在的課程資源,重視隱藏在課內外和校園文化中潛在的課程因素及對學生發展的作用,使學生有較廣泛的興趣愛好及特長。
3.發展性原則
學校課程開發的發展性原則是針對學校課程的價值而出臺的,課程最大價值在于促進學生成材、教師成長、學校發展、社會發展。學校利用自身資源,構筑有本校特色的適合學生發展的特色課程。
4.科學性原則
深入系統地學習與課程改革相關的理論,借鑒外來的有益經驗,結合本校實際,實事求是,以科學的精神和嚴謹的態度,解決遇到的實際問題和困難,檢查調查研究,科學決策,邊實驗邊總結,創造性地開展工作。
四、學校課程實施的方法措施
1.充分調動教師參加課程開發的積極性,體現參與性。
2.充分利用校內外的教育資源,堅持校本化。
3.仔細研究《國家基礎教育改革指導綱要》,保證學校課程開發的方向性與探究性。
4.制定學校課程開設計劃,將學校課程納入學校課程計劃,教師每學期應根據學校制定的計劃,撰寫教案。
5.課程的組織形式必須以學生為本,教師應充分尊重學生的意愿,采用學生喜愛的組織形式和活動方式(如表演、競賽、參觀、講故事、游戲等),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6.學校課程的實施過程中,教師要給學生創造寬松的活動環境,允許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方式表述,教師要重視學生的過程體驗,不能只重活動的結果。
五、學校課程實施的評價
1.成立學校課程評價領導小組,具體負責課題的檢查評價。
2.對學校課程的評價,應重視過程性評價,旨在提高教師的業務水平及學生的自主學習的能力。
3.各任課教師每學期需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采用不同的方式進行評價,評價學生對該學科學習的興趣需求、學習效果等。
4.對于參加學校課程開發的教師學校將給予適當的獎勵。
六、師資培訓
隨著現代化建設的發展和素質教育的深化,學校課程的內容和形式將越來越豐富多樣。在職教師能否適應與承擔新課程的教學任務,已成為提高學校課程教學質量的關鍵。根據學校在職教師的現狀,特制訂目前師資培訓的計劃與方法。
1.走出去——參加市內外有關單位組織的培訓。
2.請進來——聘請校外有關師資。
3.自學——通過提供書籍、資料、器材,經過一段時間學習,掌握一門或幾門校本課程教學能力。
七、資源包的開發
滿足學生的需要,培養學生的創造精神和實踐能力,學校課程的資源包必不可少,因此,要求任課教師進行大量創造性的勞動,以豐富的實踐為基礎,參考有關資料,自己動手開發資源包,學校進行資助,保證學校課程的可持續發展。
八、配套措施
1.教導處、教研組要積極幫助教師制訂好教學計劃,負責協調安排和組織指導教學計劃的執行。
2.學校聘請社會有關人員擔任部分課程的教學,邀請教科所領導來校指導工作。
3.校本課程計入教師工作量,按工作實績進行獎勵。
4.學校保證課程開展必需的經費、器材等物質條件。
學校課程實施方案3
課程教學是決定學校人才培養、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的最基本要素,也是學校綜合辦學實力的根本性體現。課程建設是學校教學基本建設的核心內容,是推進教育創新,深化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為了繼續深化學校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教學質量,英語專業決定將語音、國際貿易函電建設為校級精品課程。具體建設方案如下:
一、指導思想
堅持黨的教育方針;面向社會,面向市場,面向經濟;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不斷更新教育教學理念,遵循因材施教原則,突出教學過程的應用性和實踐性,推動理論與實踐、文化基礎與專業技能、學習做人與學習做事的結合。以精品課程建設,帶動精品專業建設,不斷深化教學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學水平。
精品課程建設應該遵循以下原則:
1.整體優化原則:要立足于專業建設,從課程體系的整體角度出發,優化結構,精選內容,突出個性,注重實踐,形成特色。
2.協調發展原則:要把素質教育置于課程建設的核心地位,有效促進學生思想道德、科學知識、專業能力與整體素質的協調發展和綜合提高。
3. 以人為本原則:要強化學生在課程建設與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提高課程教學質量。
4.輻射示范原則:要充分發揮精品課程的示范與輻射效應,帶動其它課程的建設與發展。
二、建設目標
精品課程是具有一流教師隊伍、一流教學內容、一流教學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學管理等特點的示范性課程,精品課程建設是我校教育與教學改革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根據我校整體戰略目標,結合學校現有條件,計劃在未來三年內建成兩門校級精品課程,一門省級精品課程,并力爭創建達到國家級標準的精品課程。
三、建設內容
1.切實加強教師隊伍建設
要著力培養思想品質好,學術造詣高,教學能力強,教學經驗豐富,教學特色鮮明的精品課程負責人與主講教師。精心打造工作責任感強、團結協作精神好,有合理的知識結構、年齡結構,人員穩定,教學水平高,教學效果好的教學團隊。
具有高級職稱的教師應達到30%以上。加強青年教師培養,做到規劃完整,措施合理,效果明顯。加強“雙師型”教師培養,專業類課程“雙師型”教師應達到70%以上。搞好校企合作,引進行業企業人員擔任兼職教師,并逐步達到符合課程性質與教學實施要求的比例。加強實踐指導教師的培養,提高實踐指導教師的操作能力與指導能力。注重研究型教師梯隊建設,使精品課程主講教師能夠承擔教育研究或教學改革項目,并取得市級或市級以上成果。
2.強化課程體系改革和教學內容建設
以應用性職業型人才培養目標和專業相關技術領域職業崗位的任職要求為依據,以職業能力培養為重點,深入開展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體系改革,在貫徹執行相關課程標準的基礎上,建立具有我校特色的課程標準。精品課程的教學內容,要及時反映學科領域的最新科技成果,并廣泛吸收先進的教學經驗,積極整合優秀教改成果,體現新時期社會、政治、經濟、科技的發展對人才培養提出的新要求。其中的專業課程要根據行業企業發展需要和完成職業崗位實際工作任務所需要的知識、能力、素質要求,選取教學內容,為學生可持續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要遵循學生職業能力培養的基本規律,以真實工作任務及其工作過程為依據整合、序化教學內容,科學設計學習性工作任務,教、學、做結合,理論與實踐一體化。
3.注重教學模式、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的改革與創新
進一步深化教學模式改革,逐步適當地采取有明確針對性的工學交替、任務驅動、項目導向、課堂與實習地點一體化等行動導向的教學模式。要根據課程內容和學生特點,靈活運用案例分析、分組討論、角色扮演、啟發引導等教學方法,引導學生積極思考、樂于實踐,提高教與學的效果。進一步更新教育觀念,深入研究現代教學手段的合理有效調度,在正確處理現代教育技術與傳統教學手段關系的基礎上充分合理而有效地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和虛擬現實技術,優化教學過程,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
4.加強課程基本建設與網絡教學平臺建設
進一步完善精品課程相關的課程標準、教案庫、課件庫、習題庫、試題庫、實驗指導書、資料庫等課程基本資源。創建網絡教學平臺,建立精品課程專門網站與教學資源庫,突出精品課程的開放性與示范性。種類教學文件、教學資料、文獻目錄以及教學錄像等要網上開放,實現優質教學資源的校內共享,充分發揮精品課程的輻射功能與帶動作用。
5.進一步加強教材建設與管理
教材建設是課程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精品課程建設要與精品教材建設有機結合。精品課程應選用國家優秀教材或省級優秀教材,進一步加強符合我校教學實際、反映我校學科特色的校本教材建設,推動開發由文字教材、電子教材、教學課件、案例匯編、習題庫、試題庫、系列參考書和輔助教材等構成的立體化教材。學校鼓勵并支持精品課程主講教師與行業企業合作編寫工學結合的特色教材。
6.大力強化實踐教學環節
精品課程建設要遵從職業教育規律,高度重視實驗、實訓、實習等實踐性教學環節,大力開展實踐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考核方法改革。盡量結合企業在生產和設計過程中的具體要求,開設綜合性、實用性和探究性實驗或實踐,開展研究型教學,引導和鼓勵學生參加小型科研活動,不斷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創新能力和創業能力。繼續加強情景教室和開放實訓中心建設,為課程的實踐教學提供真實的工作環境,滿足學生生產性實訓或仿真實訓的需要,并且做到設備完好率與實驗實訓開出率高。學校與行業企業要大力開展合作,共同搞好校外實訓基地建設,做到布點合理,功能明確,能夠滿足學生了解企業實際、體驗企業文化的需要。
積極鼓勵、指導學生考取課程對應或相關的職業資格證書或專業技能等級證書,努力提高證書的獲取率;積極組織、指導學生參加“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等各級各類技能競賽活動,擴大參與面,提高獲獎率。
7.建立科學合理的學業考核模式
精品課程要以對學生的知識、能力、素質綜合考核為目標,積極開展考試內容改革,不斷改革考試、考查的傳統模式,探索符合教學內容特點,切合學生學習實際,既有利于檢驗學生的學習成果,發揮考核的反饋功能,又有利于通過考核,培養學生綜合素質與職業技能的新辦法、新方式,全面客觀地反映學生學習業績,從而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不斷探索,提高自身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和創新能力。
8.以研促教,進一步推進教科研工作
精品課程建設須使教育教學與科研有機結合,邊科研、邊建設,以建設拉動科研,以科研促進建設。獲準立項的課程,在建設期間,應有校級以上科研課題或項目成果,力爭獲得市級以上成果。
四、立項辦法
1.立項的準備
各教學部要根據學校發展規劃和精品課程建設方案要求,認真制定相關專業的精品課程建設規劃,對現有的文化類課和專業類課程,逐門對照精品課程建設的相關要求,從教師隊伍、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教材建設、教學條件等方面著手,充分論證,精心選擇,從而確定精品課程備選課程。
選擇準備申報立項的課程時,一般應考慮如下內容:
(1)課程在專業及人才培養過程中的地位,作用。
(2)相關課程師資隊伍現狀。包括現有教師年齡、學歷、職稱、特長等;課程建設負責人情況;師資隊伍建設規劃等。
(3)課程建設的現狀。包括教學大綱等教學文件是否完備及完善程度;選用或自編主要教材及輔助教材情況;實驗、實訓等實踐性課程開設情況;課程教學內容、教育方法改革情況,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及效果,考核與評價方式的改革等。
(4)課程建設的`目標與預期成果。
(5)課程所需教學條件現狀及改善構想。
(6)課程建設的主要措施及實施步驟。
2.立項程序
(1)申報:英語專業填寫《語音精品課程建設申報表》、《國際貿易函電精品課程建設申報表》
(2)評審:學校組織有關專家對申報的精品課進行評審。
(3)立項:對通過專家評審的申報項目,學校與項目負責人簽訂《精品課程建設協議書》,正式立項。
五、課程管理
1.實行課程負責人制
精品課程建設以課程為管理對象,采用“項目管理”的模式,實行課程負責人制。課程負責人全面負責精品課程建設的各方面工作。
課程負責人一般應由具有講師以上職稱及三年以上擔任本課程主講的教學經歷,且學術水平高、教學效果好、師德高尚的教師擔任。
課程負責人應對課程建設工作有明晰的構想,根據學校《精品課程建設規劃》的要求,擬訂《精品課程建設規劃書》及《精品課程建設實施方案》,并負責組織建立課程建設小組,領導建設方案的實施,接受評估檢查與驗收。
課程負責人要組織小組成員全程開展深入的教學研究工作。如教學內容的研究;學生需求的研究;教學方法與教學技術的研究;相關政策的動態研究;其它學校精品課程建設成功經驗與失敗教訓的研究等,以保證課程建設的質量。
2.突出建設過程的管理
精品課程建設一般以三年為一個建設周期,學校于每學年結束前組織中期評估檢查,如果建設項目出現進度遲緩、發生重大教學事故、建設效果不明顯等問題,將根據具體情況,采取限期整改、減少建設經費、或撤銷建設資格等處理措施。
3.實行項目評估驗收與項目復評制度
精品課程項目建設結束后,學校組織專家根據《齊齊哈爾工程學院精品課程評估指標》進行評估驗收,項目小組應提供下列材料:
(1)精品課程建設工作總結。
(2)精品課程建設自查報告及相關資料包。
(3)項目建設過程中的科研成果。
(4)具有代表性的課堂教學錄像。
(5)精品課程建設經費具體使用情況報告。
(6)能夠反映精品課程建設的其它材料。
六、建設經費預算
設立精品課程建設專項經費,經費主要用于下列事項:
(1)教學大綱的修訂,各種文字、聲像教材的編寫、出版、印刷,試題庫建設。
(2)課程建設方面調研活動的差旅費。
(3)小型教具、模型、掛圖、教學資料、課程軟件購置與開發所需費用。
(4)項目驗收和鑒定所需費用。
(5)主辦或參加與本課程相關的教學改革研討會、教學經驗交流會的會務費用。
(6)精品課程建設期間的部分勞務費用。
學校課程實施方案4
校本課程是學校自主開發的一門課程,是相對于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而言的。實施校本課程將對培養學生的興趣特長、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團結協作和社會活動的能力,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發現和培養人才都具有十分重要意義。我根據實驗中學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特制定此方案。
一、課程目標
1、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發展學生個性特長。
2、陶冶情操,增進身心健康。
3、拓展學生的知識領域,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4、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和精神,學習和掌握科學的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和方法。
5、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和社會活動能力,使學生熱愛學校生活、適應社會。
二、基本理念
1、學生是校本課程的主體。一方面學生是課程開發的依據;另一方面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在課程實施中創造課程。
2、“生活世界”是校本課程內容的范圍。
3、課程是學生通過反思性、創生性實踐而建構人生意義的活動,校本課程為學生提供反思和創造的環境、對象。
4、校本課程的學習活動方式以理解、體驗、反思、探究和創造為本,旨在改變學生的單一學習方式。
5、教師和學生不是校本課程的簡單執行者,而是校本課程的創生者。
三、教學原則
校本課程與其他必修課程一樣,都是由學生全員參加的學校教育活動,在遵循一般教學原則的同時,還必須考慮到其自身的特點和規律。在教學中應注意以下原則:
1、自主性原則。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學生自主活動為主,教師講授、指導少而精,盡可能讓學生多練、多動,多給學生以盡可能多的時間與想象、創造空間。
2、自愿性原則。學生在“自選”科目時,教師應尊重學生的意愿,報名后按各自選擇編組活動,充分發揮學生的個性特長。
3、靈活性原則。教學內容、方法應以學生的實際情況而定,教師應從學生的能力、效果等差異出發、因材施教,靈活地做出內容形式上的調整,使全體學生都得到發展。
4、開放性原則。體現在目標的多元化、內容的寬泛性、即時性,時間空間的廣域性、可變性,評價的主體性、差異性。
四、教學形式
作為一門以學生實踐為主的課程,校本課程的教學方式要打破課堂教學固有的模式,教師要盡可能給學生更大的自主活動余地以及更多的相互交流的機會。在教學上擬采用以下形式:
1、個體式。如書法、計算機、剪紙、舞蹈、音樂、美術、體育項目訓練、棋類等。
2、集體活動式。如班團隊活動、社會實踐、體育競賽、藝體節、科技創新大賽等。
3、團隊式。如合唱、舞蹈、球類選項、學科競賽等。
五、課時安排
校本課程每大周5課時,安排在下午3、4節公共自習課上。
六、教學內容及目標
我校實施校本課程,要遵從我校以“為學生終身發展奠基”為辦學理念,構建學校豐富的課程體系,旨在充分整合和利用校內外教育資源,為師生創造良好的教學情境和條件,構建學校教育人性化、個性化的課程,促進教師素質的提高和學生的個性化發展。
七、教學評價
1、學生評價
(1)校本課程不采用書面的考試或考查方式,但要作考勤評價記錄。
(2)教師根據每個學生參加學習的態度進行評價,可分為“優秀”、“良好”、“一般”、“較差”記錄,作為“優秀學生”的評選條件。
(3)學生成果可通過實踐操作、作品鑒定、競賽、小組評比、匯報演出等形式展出,成績優秀者可將其成果載入學生成長檔案。
2、教師評價。
(1)教師從教必須有計劃、有進度、有教案、有考勤的評價記錄。
(2)教師應按學校整體教學計劃的要求,達到規定的課時與教學目標。
(3)教師應保存學生的作品、資料及在活動、競賽中取得的.成績資
料。
(4)教務處通過聽課、查閱資料、調查訪問等形式,每學期對教師考核,并記入業務檔案。
八、師資培訓
教師能否適應與承擔新課程的教學任務,已成為提高校本課程教學質量的關鍵。教師是承擔校本課程的主體,依據學校在職教師的現狀,結合各地的教研情況,目前師資培訓應采用以下方法。
1、走出去——參加市內外有關部門組織的培訓,回校后積極輻射。
2、請進來——聘請校外有關專家,對我校教師進行培訓。
3、老帶新——通過名師帶教,“一幫一”結對互助,培養青年教師。
4、自學——通過提供書籍、資料、器材,讓教師自主學習,以掌握一門或幾門校本課程教學能力。
九、教材建設
教材建設是校本課程的基礎。任課教師要以豐富的實踐為基礎,參考有關資料,務實鉆研學習,自己動手編寫教材,學校資助教材的刊印,通過實踐,反饋調節,最后形成有特色的褡褳學校校本課程教材。教師開發教材,要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1、調查收集學生現階段的發展基礎和差異。掌握學生現有知識、技能素質的水平,收集適應技能高低和知識多寡不同的各種活動材料,為課程選材的提供依據。
2、提供反饋資料,特別是向學生指出學習中的差錯并分析原因的反饋材料,可以很好地幫助學生找出課程學習中的難點。
3、組織學生從事課外實踐活動。
4、總結和反思教學活動。教師要不斷地提高通過自我總結和積極借鑒他人的反饋來分析自己的學習需要和學習風格的能力。
5、發揮網絡資源的作用。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特別是北大附中等名校資源,促進課程資源的廣泛交流與共享。
在我看來,校本課程開發的過程是學校不斷學習、發展、成長的過程。學校領導和教師應該繼續努力,積極投身于課程改革的洪流中,去開拓、去創新,用智慧和汗水譜寫出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新篇章,開發學生的潛力,使他們能夠找到最優秀的自己。
學校課程實施方案5
“合唱”作為學校音樂活動的重要組成部份,有著深遠的現實意義。是學校音樂教育是實施美育的重要途徑。合唱藝術能夠啟迪心智。對于孩子來說,尤其能培養其集體主義觀念,提升其合作意識。通過長期訓練和活動,可以凈化學生的心靈,讓學生能通過歌唱去體驗真、善、美。
課程目標
1、根據學校學生的實際情況,實施校本課程。從合唱入手,通過訓練使學生了解合唱的相關知識,建立對合唱的濃厚興趣。
2、掌握一些發聲方法、發聲技巧和基本的音樂常識、樂理知識。
3、通過演唱一些內容積極向上的合唱曲目,凈化學生的心靈,增長技能。
課程內容
了解合唱的相關知識,掌握一些發聲方法、發聲技巧和基本的音樂常識、樂理知識。在一學期內能演唱《小黃鸝鳥》《大中國》等合唱曲。
適應對象
六年級
總課時:5課時
注意事項
合唱不能急于求成,首先要加強單旋律的.音準訓練和節奏訓練,為合唱教學打下扎實的基礎。
預期效果
通過合唱教學,培養學生建立對合唱的濃厚興趣,將教學與視譜、唱歌、欣賞、創作結合起來,掌握一些發聲方法、發聲技巧和基本的音樂常識、樂理知識。在一學期內能演唱一些內容積極向上的合唱曲目,并在學期結束時順利展示。
具體措施
1、 保證校本課程實施的時間,合理有序地安排教學內容。
2、認真備好合唱校本課程的教案。
3、采用集體教學和實踐活動教學的方式。
4、唱與趣相結合,真正把校本課程的研究與開發落到實處。
學校課程實施方案6
學校課程開發委員會對各學科提出的各個校本課程,進行了認真的評議,全面分析了學校現有資源,討論后確定我校校本課程的設置框架:從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教育目標基礎上,框定我校校本課程分為四大類:人文類、科學類、藝術類、體育類;主要從學生發展的.角度、學校的教育理念、教師的專業發展三個方面進評定,確定本學年的校本課程。
一、課程設置:
1、人文類:
(1)時事開講。
(2)生活中的經濟學。
(3)中國傳統文化概述。
(4)花卉與生活。
2、科學類:
(1)身邊的化學。
(2)航天科技。
3、藝術類:
樂器、聲樂、素描、動漫、硬筆書法、立體構成、服裝設計、裝飾畫、絹花制作、風景畫。
4、體育類:籃球、排球、足球、舞蹈。
二、校本課程綱要編寫要求:
1、課程名稱:(包括適合年級)。
2、主持教師:(待定)。
3、課程類型:(說明是人文類/科學類/藝術類/體育類等)。
4、課時量:說明總課時量及課時安排。
5、日期:起止日期。
6、課程具體設計:
(1)課程目標:逐點陳述目標,要全面而具體。
(2)課程內容:知識內容、活動形式等相關方案;具體的組織等。
(3)課程實施:課程實施的組織形式如學習方式與活動安排、各種教育教學資源的利用等。
(4)課程評價:評價的標準。注意:要符合新課改的理念如過程評價、評價角度要多元化。說明學分值計算方法。
(5)環境條件:(硬環境:需要學校提供設備、場地、資金等;軟環境:工作量的計算、教學的評價等。)
學校課程實施方案7
為了進一步貫徹落實《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和國家課程計劃,建立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學校課程三級課程體系,促進我校課程規范有序的發展,根據我校具體情況,本著有效和用學校現有資源,依靠教師、學生和家長共同參與開發的原則,經討論與研究,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根據我校的具體情況,結合學校已有的傳統和優勢,學生的興趣和需要,圍繞“學生喜歡的、學校想要的、教師能做的”,開發并合理利用校內外各種課程資源,整體優化課程資源和課程實施過程,適應學生個性發展和潛能開發的,以學生活動為主,尊重學生、信任學生、指導學生,真正實現“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教育理念,發展學生個性特長,拓展學生的知識領域,形成學校的辦學特色,增強教師的課程意識,提高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
二、教學原則
1、主體性原則:讓教師成為學校課程實施的主體,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2、整體性原則:要求學生全員參與,充分發揮學生的個性特長。
3、開放性原則:體現在目標的多元性、內容的寬泛性、學生對校本課程的選擇具有可變性。
4、靈活性原則:教學內容、方法應以學生的實際情況而定,教師應從學生的年齡、能力、效果等差異出發,因材施教,使全體學生都能得到發展。
5、民主性原則:學校課程的開發與實施要充分體現人本思想,以教師和學生為主體,學校創造機會,積極倡導社會各界和家長的參與。
三、課程目標
1、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發展學生的特長。
2、發展教師的專業水平,培養一批復合型,科研型的教師。
3、拓展學生的知識領域,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4、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和社會活動能力,使學生熱愛學校生活、熱愛祖國、適應社會。
四、整體思路
1、面向全體學生,注意協調發展,階梯發展和循序發展,分為三個學段,一二年級為一學段,三四年級二學段,五六年級為三學段,三學段各有特色,而且內容進行再分工,形成即時、并進、整合的學習鏈。
2、教學策略上,必須以學生為本,尊重學生意愿,要給學生創造寬松的活動環境,允許學生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和交流,重視學生的過程體驗,不能只重視活動的結果。
3、考核方法上,通過對課程實施的過程效果的考察和測量,反思課程方案和課程設置的合理性和可行性程序,考核的內容和方法應多種多樣。
五、內容規劃
我校的學校課程將主要從四個方面展開,它們分別是:
(一)傳統文化:古詩文誦讀、名言成語、三字經、千字文、弟子規誦讀、禮儀教育。
(二)民族藝術:中國書法、手工制作、繪畫。
(三)口語表達:民間故事、演講交流。
(四)傳統體育:跳繩、羽毛球、乒乓球。
六、課程管理
1、建立學校課程組織保障機制,實行校長負責制,保證課程的實施,加強對課的指導和監控。
2、建立學校課程審議報告制度。
3、建立學校課程評價制度與改進機制,及時評價,做出總結。
七、課程評價
1、學生評價
(1)學校課程不采用書面的考試或考查方式,但要作考勤評價記錄。
(2)教師根據每個學生參與學習的態度進行評價,可分為“優秀”、“良好”、“一般”、“轉差”記錄。
2、教師評價
(1)任課教師從教必須有計劃、有教案、有考勤評價記錄。
(2)教師應保存學生的作品,資料及取得的成績。
(3)領導與教師聽課后的評價,記入教師業務檔案。
八、保障措施
1、統一認識,加強學習,明確開發校本課程的'目的和意義,對在學校課程實施過程中有所創新,取得突出成績的教師予以表彰。
2、加大經費投入,確保科研、活動經費的支持,確保圖書室、網絡、計算機室、活動室的建設。
3、協調社會、家庭,為開發與實施學校課程提供保障。
康各莊小學20xx—20xx學年度上學期
課程實施方案及管理措施
一、指導思想及實施目標:
根據國家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通過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驗,進一步確立現代課程意識,轉變課程功能;調整課程結構,提高綜合水平:加快課程建設,開發校本課程;優化課程實施過程,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改革評價機制,發揮評價對教育的促進和發展功能;加快信息技術教育的步伐,構建比較完整的教育信息化體系;進一步完善教師培養、培訓機制,打造一支具有較高水平的、適應現代教育的教師隊伍,使學生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一代新人。
二、課程設置
、 本學期,我校開設了語文、數學、英語、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科學、地方與學校課程、綜合實踐活動、音樂、體育、美術。其中地方與學校課程,包括心理健康教育寫字課程以及科技活動文體活動團隊活動等;綜合實踐活動包括勞動技術、信息技術等。所有課程、課時,嚴格按照義務教育課程要求設置,無隨意增減課程和課時現象。重視開展好信息技術、藝術、體育、興趣活動四個領域的教育教學工作。
三、管理措施
(一)加強學習,提高認識。
課程是指為了實現學校教育的培養目標而規定的教育內容及其結構、程度和進程,是把教育目標和教學實踐結合起來的橋梁,是培養目標的載體和實現培養目標的手段,是學校教育教學活動的依據。因此,課程設置是實施素質教育的核心問題。新課程設置方案的制訂與實施,對于進一步深化義務教育階段教育教學改革,促進學生生動、活潑、主動地發展,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推動素質教育的深入實施,將產生積極的
學校課程實施方案8
一、指導思想:
1、認真貫徹《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山東省普通中小學管理基本規范(試行)》的精神,確立現代教育觀、課程觀、質量觀,利用課程分級管理的體制,優化課程結構,充分發揮教育資源的功能,促進學生的發展,努力創建符合新課標精神并具有我們學院附中分校特色的應用性數學校本課程。
2.促使學生個性潛能的充分發揮,促進學生的個性全面和諧的發展,以促進學生全面的、主動的、有個性地可持續發展為指導思想。利用社會資源、學校資源和家庭資源,開發校本課程,使學校形成辦學特色。探索校本課程開發的程序,校本課程的教學模式、評價體系。體現“一切為了學生,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的課程改革方針,落實課程改革的總體目標,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
3.校本課程是由學校自主開發的課程,由學生自愿參加,以學生活動為主,與必修課程一起構成學校課程體系。但它與必修課程在內容、要求的深廣程度和活動形式等方面又不盡相同。校本課程更突出學生的`自主性、自愿性和靈活性。它對培養學生的個性特長、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團結協作的能力、社會活動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我校根據: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一切、為了一切學生的辦學宗旨,在“創造適合每個學生發展的課程”的目標指導下,致力于建構適應學校特點、適合學生成長的校本課程。
4.學校課程的開發不以編寫教材為目的,學校課程的開發和實施是以師生共同參與、共同開發、共同生成為基本特征的。
二、設置依據
1、政策依據,《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山東省普通中小學管理基本規范(試行)》是我們目前開設校本課程的主要依據。
2、學校以“一切以學生的發展服務”作為學校今后發展的辦學主導思想和追求,讓每一個個體都具有開闊的胸懷與視野、全面的素質與富有個性發展的特長,真正體現了作為學校主人的教師與學生在學校教育哲學上的認同。
3、通過問卷和座談會等多種形式,獲取校本課程的設計與編制方面的信息并診斷這些信息,總結經驗。幾乎所有的學生都對學校開設校本課程表現出極大的興趣,而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滿足學生不同的學習興趣需求,最大程度地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促進學生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需要通過為學生提供豐富多彩的校本課程來保障。
4、評估學校的課程資源,我們附中分校每個教室都是多媒體教室,為開展科技校本課程提供了完善設備。三校一體的校園網的建成和使用,為教育教學提供了廣闊的信息源。
三、校本課程的教學原則。
校本課程與其他課程一樣.都是由學生全員參加的學校教育活動,在遵循一般教學原則的同時,還要考慮到其自身的特點和規律。應注意以下原則:
1.自主性原則: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學生自主活動為主,教師講授、指導少而精,盡量讓學生多煉、多動,多給學生以盡可能多的時間與想象、創造空間。
2.自愿性原則:學生在"自選"專題時,教師應尊重學生的意愿,報名后按各自選擇編組活動,充分發揮學生的個性特長。
3.靈活性原則:教學內容、方法應以學生的實際情況而定,教師應從學生的能力、效果等差異出發、因材施教,靈活的作內容形式上的調整,使全體學生都得到發展。
4.開放性原則:體現在目標的多元化、內容的寬泛性、即時性,時間空間的廣域性、可變性,評價的主體性、差異性。
5.實效性原則。
校本課程的開發應以國家課程管理政策、課程計劃、課程標準為依據,同時要充分反映經濟、社會、文化發展對人才素質的要求和學生發展的需要,既要遵循課程開發規律,又要講求課程實施效益。
6.統一性原則。
校本課程的開發和實施應增強課程對學校、學生的適應性,同時還應使校本課程的開發逐步實現內容的綜合性和形式的多樣性。內容與形式的統一,綜合性與多樣性相統一,有利于培養教師和學生選擇、創新的權利。
四、課程目標
1.通過生活中數學、動手實踐與操作等,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提高學生綜合素養和能力,發展個性特長,激發學生對數學的熱愛之情。
2.作為我們數學學科,本身就與實踐密不可分,數學來源于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所以,孩子應該感受生活中的數學之美,感受數學的趣味性。通過快樂數學的校本課程,或者叫愛上數學,使學生發現生活中數學之美,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讓學生感受數學是如此應用之廣,從而讓孩子再次喜歡上數學學科。
3.讓每個孩子都能得以提高,為他們今后提供自我發展的空間。通過科技教育,塑造學生健全完美的人格,陶冶情操、培養他們良好的心理品質,從而豐富孩子們的人生,使他們健康快樂地生活。校本課程的開發應促進學生的身心發展,培養終身學習的愿望和能力.
學校課程實施方案9
一、指導思想:
校本課程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組成部分,搞好校本課程的開發是落實新課程的需要,課程的開發與實施,給學校的發展,給教師專業的發展,給學生個性的發展提供了新的舞臺。所以,我校依據黨的教育方針、國家課程實施計劃,根據學校的辦學目標,充分利用學校現有的教學特色以及豐富的資源優勢,認真做好校本課程的開發與研究。
二、實施背景
1、基礎教育改革的需要。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明確指出:“實行國家、地方、學校三級課程管理”,而學校一級的課程管理就是由學校根據上級教育行政部門的規定,結合本校的實際情況自行決定的校本課程。
2、學校辦學目標的需要
我校明確指出“合格+特長”的辦學理念,讓每個學生都能成為一個有道德素質的人,有愛心,掌握一定的文化科學知識的人,有一定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人,學生長大后不一定成才但必須是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三、實施目標:
以課改為載體,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為目標,使學生在知識、品質、能力、個性等方面得到和諧、全面、可持續性發展。全面落實素質教育,使學生的發展有更廣闊的空間。使教師轉向“科研型”不斷促進教師專業化成長。
四、開發的原則
1、人本性原則。在課程選擇使用上以人為本,把促進學生各項基本素質全面發展作為課程設計的中心,重視學生的學習需求,使學生的學習需求得到尊重和滿足。
2、發展性原則。校本課程力求最大限度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學生的興趣特長搭建平臺,促進學生成長,教師成長,學校發展,社會發展。
3、科學性原則。在開發課程的過程中要深入廣泛地學習與課程改革相關的理論,借鑒有益的經驗,結合本校實際,編寫實用性強的校本教材。
4、開發性原則。在課程的開發過程中,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包括學校、家庭、社會等多方面的資源,充分調動教師家長、專家積極參與課程開發,共同進行課程建設。
五、課程定位:
根據學校的教學實際,從小學語文教學現狀看,隨著信息化社會的到來,現代傳媒搶占了學生大量的文本閱讀時間,電視劇、動畫片對學生的影響遠比文學經典作品的影響大,他們幾乎沒有時間進行課外閱讀,也沒有興趣進行課外閱讀。即使有一點時間來閱讀,也是隨意的、盲目的、沒有人給予必要的指導,收效甚微。現在市面上的書,可以說浩如煙海,但魚龍混雜,如果不加選擇,盲目閱讀,造成的后果不堪設想。而小學生正處于閱讀的最佳時期,他們有很強的求知、求新、求奇的欲望,想開拓自己的視野。如何組織學生開展課外閱讀,是擺在我們語文教師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因此,我校校本課程定為課外閱讀。
六、實施意義:
1、有利于拓寬視野,增加積累。
閱讀教學的目的是培養學生終身具有的閱讀能力,而閱讀能力的提高離不開廣泛的閱讀積累,重視學生開展課外閱讀就是一條提高語文綜合素質的有效途徑。美國教育家華特說過:“語文學習的外延與生活的外延相等。”現代傳媒的'發展,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閱讀資源。教師有計劃地引導學生開展廣泛的課外閱讀,既可拓寬學生的閱讀視野,又可增加學生的語文知識積累。
2、有利于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
在語文教學中,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是十分重要的。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指出:“有好習慣,也有壞習慣。好習慣養成了,一輩子受用;壞習慣養成了,一輩子吃它的虧,想改也不容易。”他還說:“養成好習慣,直到終身由之的程度,是一條規律。”的確,進行課外閱讀需要時間和精力,但只要我們教師統籌安排,科學指導,那么,學生就會在課外閱讀過程中潛移默化地養成一種“自己要讀”的好習慣。
3、有利于激發閱讀興趣。著名特級教師于漪老師說:“教師如果有本領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與求知欲激發起來,教學就成功了一半,學生學會學習語文就有了良好的起點,就不以為苦,從中獲得樂趣。"一般來說,學生是根據自己的閱讀需要和興趣來選擇讀物的,學生的課外閱讀是在自由、無拘無束的心理環境中進行的,這樣的心理環境能充分調動各種積極的心理因素參與閱讀,使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獲得愉悅,產生某些在課堂上無法體會到的感受,可以說,課外閱讀從另一個方面彌補了課堂教學的不足,在不同程度上調動了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七、實施計劃:
1、目標與要求
低年級:低年級學生識字量少,獨立性差,讓他們讀一些思想健康,內容淺顯的注音讀物、連環畫、卡通片等,也可采用聽讀形式(聽錄音或老師、家長講),允許“一知半解”。
中高年級:中高年級的學生則要求要高一些,讓他們讀一些中外名篇名著,適當作些摘記,并用讀后感的形式對閱讀的內容發表自己的體會、見解,督促他們做到勤動筆墨多讀書,及時寫出自己的感受,促進理解和消化,逐步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從而經受祖國和世界燦爛文化的熏陶,汲取營養,提高鑒賞水平。
2、方法與途徑
(1)、指導選擇書籍。別林斯基說過:“閱讀一本不適合自己的書,比不讀還壞。”從小學生的課外閱讀情況看,隨機性比較強,一有機會就見什么讀什么。讀什么樣的書才有益呢?教師要加以指導。首先是要選擇思想健康、知識性強,有益于學習的讀物,只有讀好書,才能陶冶情操,提高素質。其次是選擇針對性強的書籍,做到課內外結合,以一帶十,相互促進,使課外閱讀成為課堂教學的自然延伸。如學習《少年閏土》后,向學生推薦魯迅的《故鄉》;學了《草船借箭》、《赤壁之戰》后,引導學生讀《三國演義》中的有關故事;學了《松鼠的尾巴》后,可讓學生查閱資料,了解啄木鳥、猴子、狗、燕子、壁虎等更多動物尾巴的用處。
(2)、激發閱讀興趣。心理學家皮亞杰認為:興趣是能量的調節者,它的加入便激發了儲存在內心的力量。人們對有興趣的東西往往表現出極大的積極性,并產生某種肯定的情緒與體驗。但是小學生自覺性差,注意力持續時間短,識字量不大等因素,影響了他們課外閱讀的興趣。這就要求我們教師想方設法,根據不同年級學生的特點,采用形式多樣的方法去激發,去培養。可采用下面手段激發學生課外閱讀興趣:a、講故事創設懸念。先提"引子",后賣"關子"--要想知后事如何,請讀這本書,激起學生強烈的閱讀愿望。b、巧設問題,引"魚"上"鉤",讓智慧的好奇心喚起讀書欲望,以書為友,探索真知。如公雞為什么會打鳴?植物難道也會吃東西?c、激將法。老師故意對讀物作出過高或過低的評價,欲擒故縱,誘發學生的閱讀好奇心和探索心理,從而主動地去閱讀、評賞。d、以廣告形式介紹讀物。如為了讓學生勤查字典,可用下面的話進行引發:有位不說話的老師,上知天文地理,下曉雞毛蒜皮,假如你每天跟它學幾招,一定能成為世界奇才。e、物質刺激。對在讀書活動中的優秀者,給予一定的物質獎勵。f、現身說法。以教師、家長或學生在課外閱讀中受益的事例,啟發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課外閱讀。
( 3)、傳授閱讀方法。科學的閱讀方法會收到事半功倍的閱讀效果,而閱讀方法的確定應根據內容和閱讀需要來確定,什么樣的文章適合于泛讀,什么情況下可采用精讀,要一清二楚。拿到一本書后,首先要問問自己:我為什么要讀著本書?我想從中得到什么?明確了閱讀目的,才能確定科學的閱讀方法。如果選擇的是知識性讀物,只想作一般性的了解,宜采用瀏覽式的泛讀法,讓學生按照“速讀—尋找—摘記”的程序進行,如翻閱報刊可采用讀版面,讀標題,讀導語的方法,快速了解內容,獲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和材料。如果選擇的是文情并茂的佳作,想品味其中的優美文字,宜采用精讀法,對文中精美的字、詞、句、段通過反復朗讀,仔細品味,加以吸收。
( 4)、教會做讀書筆記卡。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因此,在課外閱讀時應要求學生注意圈點勾畫以加深印象,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好習慣。做讀書筆記的方法要多樣,要根據不同年級提出不同的要求。
三、四年級以摘錄好詞佳句為主,
五、六年級以摘錄句子、片斷,概括主要內容和寫心得體會為主。可以教會學生做文摘卡片。卡片上可摘錄書名,作者,優秀片斷,好詞佳句等。
3、評價與展示
組織閱讀成果展示。為了提高學生閱讀積極性,擴大閱讀成果,防止學生放任自流,教師應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來展示課外閱讀的成果,讓學生品嘗成功的喜悅。如:(1)、召開故事會,評選故事大王,舉行閱讀、朗讀、演講比賽。
(2)、召開讀書匯報會和讀書經驗交流會。讓學生用簡明扼要的語言把自己近期的讀物介紹給同學,還可復述或背誦部分精彩的片斷。
(3)、舉辦讀書筆記展覽評比會,讓學生觀摩,并以投票方式評選出最佳讀書筆記若干篇。
(4)、中高年級學生也可編一些讀書手抄報,內容可以是好書推薦、佳作摘錄、名著簡介、作者生平簡介等。通過這樣的活動,不僅使學生學會了捕捉、存儲信息,還增強了學生參與、競爭的意識,同時也扎實有效地促進了課外閱讀活動的開展。
八、成立校本課程開發委員會
顧問:曲中甫組長:惠新建
副組長:徐秋娟張曉文
組員:張水紅馮會琴趙春霞谷戰敏
高建峰王玲枝孟麗霞馮春草郭雍亞
學校課程實施方案10
一、 指導思想:
校本課程給學校的發展、給教師專業的發展、給學生個性的發展提供了新的舞臺。學校堅持以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為本,以興趣性、拓展性為主,發展學生個性為目標,讓課程適應和促進學生的發展,根據學校的辦學目標,充分利用學校現有的教學特色以及豐富的資源優勢,認真做好校本課程的開發與研究,帶動學校師資隊伍建設與課程開發、管理、評價、教學資源開發等方面的和諧發展。
二、 校本課程實施的目標:
1、總目標:
發揮團隊合力,結合課改推進校本課程的開發和拓展課程建設,以課程建設拓展學生樂學的空間,突顯學科特色。
2、學生發展目標:
在知識、品質、能力、個性等方面得到比較和諧、全面、可持續的發展,使學生的發展有更廣闊的空間。
3、教師發展目標:
學會學習、學會反思、學會創新,成為實踐的研究者,促進教師專業化成長。
4、重點突破:
以學校特色項目為基點,在和諧團隊氛圍下的開發校本課程,并逐步向各學科延伸,完善校本課程,即《三字歌》、《剪紙》、《弟子規》。
三、組織與實施:
1、成立校本課程實施領導工作小組。
組 長:李進彪
副組長:尚敬華
成 員:各班主任
領導小組主要職責:
①構思并制訂校本課程開發工作的總體規劃,做好指導、研究、實施、評估等工作。
②制訂校本課程實施有關規章制度并組織實施和考核。
③組織教師進行校本課程的理論學習,規范教學行為,提高教育教學能力。
④積累課改資料,及時提供教改信息。
⑤經常深入校本課程實施課堂,指導開課、聽課、評課工作,和實施教師一起研究情況,幫助他們及時總結。
⑥做好校本課程實施的經驗或成果的推廣和應用。
四、方法措施:
1、充分調動教師參加校本課程開發和實施的積極性,體現參與性。
2、充分利用校內外的.教育資源,堅持校本化。
3、仔細研究,保證校本課程開發的方向性與探究性。
五、 校本課程實施計劃:
1、發揮特色創建過程中的優勢,形成校本課程的生長點。
2、各學科在確定的年級實施,與日常教學相結合。
3、將課程內容與學生的實踐活動相結合,成為學校開展各項教育的重要載體。
4、以學生和諧發展為出發點,明確校本課程實施的目標定位,完善課程體系,落實實施的途徑和方法。
六、校本課程實施保障:
1、學校對參加校本課程實施的教師在外出學習、教學研究、校本教材編寫等方面提供物質支持。
3、學校對教師進行必要的理論培訓。
4、保證實施教師的研究時間,研究空間。
6、在教師考評上充分肯定教師校本課程開發、實施及研究的成果。
7、學校對實施教師應做好各類設施的提供,如校園網等,為校本課程的順利開設準備物質條件。
8、對教師開發的校本課程,學校應組織評選,優秀的校本課程,鉛印成冊,并予以獎勵。教師開發出的校本課程的成果記錄在教師業務檔案。
9、根據師資培訓工作的要求,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創造條件,讓教師認真參與培訓,做到有計劃、有目標、有考核、有成效,并建立科學合理的獎勵制度。
學校課程實施方案11
一、指導思想:
中國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它是古老文化的精華,是中國文化和中華民族精神形成的基本根源,也是我們應該生生不息傳播的瑰寶。通過開展中華古詩文經典誦讀活動,弘揚祖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加強優秀文化熏陶,提高學生的文化和道德素質,讓孩子們從小就開始廣讀博覽,日積月累地增長語言文化知識,潛移默化地形成優良的道德思想,并逐漸完善自己的人格,促進學生可持續發展。
二、誦讀內容:《弟子規》
三、總體目標和具體目標:
1、總體目標:通過班級組織小學生誦讀、熟背詩文經典《弟子規》,讓他們在一生記憶力最好的時候,以便捷的方式,獲得中華文化的熏陶和修養。
2、具體目標:
(1)培養孩子的讀書興趣,提升語文能力。在吟誦表演中讓學生更加感受到祖國語言的博大精深。豐富學生的知識,激發學習、讀書的興趣,逐步使學生能出口成章、引經據典,提升學生的語文能力。
(2)提高孩子的注意力、記憶力。利用13歲以前記憶力的黃金時期,讓孩子記住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一些經典,在其記憶力正在發展的時候加以訓練,使學生的記憶力達到較高的頂峰,注意力更加集中,使學生終生受益。
(3)了解中華傳統文化經典,接受人文精神熏陶。中華國學經典即是中華文化中最優秀、最精華、最有價值的典范性著作。通過誦讀活動幫助學生了解中華傳統文化經典,接受傳統文化和人文精神熏陶。長遠地默默地變化其氣質。
(4)加強學生思想道德建設。通過“國學經典誦讀”教育教給學生做人的`道理,提高學生的自身修養;在學生心靈中不斷地產生潛移默化的作用,漸漸地陶冶其性情,開啟其智慧,讓經典誦讀為孩子的一生提供營養。
四、活動安排和措施:
利用每天語文晨讀10分鐘、課前展示2分鐘,組織學生誦讀,并做到全程參與,學生全員參與。
1、每日晨讀、課前誦讀形成常規,選一名普通話好的學生做帶讀的小老師,分組背、個別背、接龍背、默背……
2、每周一節課,進行經典吟誦,完成《弟子規》里的內容,并開展一定的讀書交流活動。
3、利用黑板報、手抄報等多形式,展示經典佳句,營造誦讀的氛圍,使學生走進經典,耳濡目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陶冶情操。
4、設立經典誦讀評價卡。評價卡分別由“教師、小組、自評”三部分組成,形成評價體系,使經典誦讀持久、有效地進行。
5、每兩周舉行一次誦讀擂臺賽,評選班級“誦讀大王”、“誦讀能手”或“每月一星”,以此激發學生們的誦讀熱情。
6、利用家長會向家長介紹誦讀的目的、意義以及目前取得的初步成效,請家長配合督促指導,同時也請家長們在日常生活中言傳身教,當好孩子的榜樣。
7、爭取達到人人能背誦,班內一半以上的人吟誦如流。
8、定期對弟子規的內容進行默寫,真正做到學以致用,培養學生良好的習作功底。
五、評價:
采取“每天評價”、“每周評價”、“彈性評價”方式。
1、每日評價:評價的時間早上。老師只要用一分鐘,親自考一個學生,會背了即算通過,即給他一百分。該生即指定為一周的誦讀班長。每天由值周班長領誦。讓他利用下課時間去檢測組長,組長再去檢測組內同學。不能通過檢測的人,記下名字,讓他利用下課時間,補念直至通過為止。
2、每周評價:采用專項考核的方法給學生定級。考核內容為誦讀經典(隨機抽取)片段。
3、彈性評價:根據學生需要、結合學校活動開展適時適度評價。
六、注意問題:
1、恰當的定位。
國學經典誦讀教育活動是對新課程的補充和完善。要利用好課余時間開展活,或個人讀,或小組讀,或全班讀,形式多樣;可表演,可吟誦,可配經典音樂讀,學生自主選擇。沒有壓力,沒有負擔,抑揚頓挫,生動活潑,輕松愉悅。
2、寬容的評價。
評價原則是:多鼓勵、不批評。注重激發學生誦讀的興趣,采取激勵措施,開展多種多樣的活動,如競賽、知識問答、表演等,充分發揮學生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讓學生從中發現樂趣、得到贊許、獲得激勵,獲得良好的情感啟迪。
3、鼓勵家長同讀一本書
引導、鼓勵學生家長積極參與,開設“家庭經典時刻”,要求孩子的父母或其他監護人每天在孩子放學后、睡覺前,拿出10分鐘,與孩子一起學習,家校合作,共同引導孩子進入國學的殿堂
總之,經典古詩文誦讀活動是對少年兒童進行道德品質教育的有效載體,有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道德觀,我們班級將按計劃并根據實際情況以滿腔的激情開展此項活動,在此基礎上完成其他國學的誦讀,做一個有情有義的中國人。
學校課程實施方案12
一、指導思想
為了增強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切實提高學生文明禮儀素質,提升學校師生的文明形象,建設和諧團結向上的人文環境,現制定我校文明禮儀教育學校課程實施方案。
二、活動意義
禮儀是人類為維系社會正常生活而要求人們共同遵守的最起碼的道德規范,它是人們在長期共同生活中和相互交往中逐漸形成的,并且以風俗、習慣和傳統等方式固定下來。文明禮儀教育以滿足學校需要為切入點,以服務學生主體健康發展為目標,充分發揮學生自主教育作用,遵從德育教育從認知、自覺規范到行為自律的教育過程,積極開展德育實踐,對于學校文明習慣的養成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三、活動內容
在我校進行文明禮儀養成教育,就是教會學生“學會做人”“學會相處”,教學生學會與現代社會相適應的具有現代文明內涵的社會生活規范,培養學生具有高雅、得體、大方、文明的.涵養,它包括文明行為、文明習慣、文明語言、文明衣著,禮貌修養,乃至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等。我們將學習禮儀、實踐禮儀、展示禮儀和宣傳禮儀貫穿于整個主題宣傳教育實踐活動的全過程。
(一)學習禮儀
讓學生了解和掌握與自己日常生活和學習密切相關的校園禮儀、家庭禮儀和社會禮儀等方面的知識,通過學習我校的《文明禮儀》校本課程,提高學生自身素質。
(二)實踐禮儀
讓每個學生都廣泛參與到主題宣傳教育活動中來,在參與和體驗中成為文明禮儀的宣傳者、實踐者、示范者。各班級開展系列活動,促進禮儀學習,評選文明禮儀標兵。
(三)展示禮儀
通過開展校園禮儀知識競賽、演講比賽,講身邊發生的禮儀故事,評選班級各項“禮儀之星”活動,展現學校在教育實踐活動中的階段性成果。
(四)宣傳禮儀
通過校本課程培訓文明禮儀宣傳員,面向家庭、社會進行社會禮儀知識的宣傳,營造手拉手、共創文明校園的良好氛圍。
四、活動安排:
第一階段:學習禮儀知識,向不文明行為告別。
1、各班組織開展“學禮儀、講美德,做文明學生”主題班團會,進行大討論,有計劃開好校本課程。
2、寫出學校課程學習體會。
3、組織進行文明禮儀知識競賽和表彰。
第二階段:體驗禮儀內涵,實現自我教育的目的。
①、從最簡單的坐立行、語言、體態語言等方面入手開展“文明舉止伴我行”活動;
②、從孝敬父母、尊敬老師、關愛伙伴入手開展“尊長互敬伴我行”活動;
③、從學文明用語、說文明話入手開展“文明用語伴我行”活動;
引導學生從學校、家庭踐行禮儀開始,然后擴大到社交禮儀,在此過程中做到躬行、內省,全面提高文明禮儀素養。
第三階段:收獲禮儀習慣
開展“禮儀之星”評選活動。我校將評選出學期和學年度的“禮儀之星”,并在學校宣傳欄展示“禮儀之星”的先進事跡,以榜樣力量來感化、激勵學生。
五、保障措施
1、學校成立文明禮儀教育活動領導小組,加強對活動的組織與實施。
組 長:
成 員:
2、充分發揮校文明督導崗的監督作用,各班堅持文明禮儀日查日報制度,發現問題及時整改。
3、組織力量,開發校本資源,編撰出學校《文明禮儀教育讀本》(初稿),并在總結禮儀實踐經驗的基礎上不斷充實和完善,以指導師生的文明禮儀行為。
六、活動要求
1、加大宣傳力度,創造濃厚的輿論氛圍。通過倡議書、廣播站、宣傳欄、班團隊會、國旗下講話等多種形式將主題宣傳教育實踐活動宣傳到每一位教師,每一個學生,并爭取家長的配合,形成教育合力。
2、文明禮儀教育要長抓不懈,寓禮儀教育于各項主題教育活動之中,寓禮儀教育于課堂教學之中,抓好養成。各年級、各班一定要強化學生禮儀訓練,落實校本課程的開設,讓文明禮儀成為學生的習慣。
3、各年級、各班要根據學校實施方案,結合班情,擬定出自己班級實施的具體方案,因需而搞,形式多樣,凸現特色。要作好記錄,每階段有一份主題活動設計及活動后的感想。要設立“文明禮儀監督崗”,加強日常文明禮儀行為的監督。
學校課程實施方案13
有一方佳園,撐過往云帆,澆萬木春水,播灑知識瓊漿在學生心田;有一座殿堂,用深邃的思想、豐厚的文化,成就學子多彩的夢想,這就是萊西市經濟開發區中心中學。
我們開發區中學的辦學理念是:辦一所學生喜歡的好學校,為學生的美好人生奠基。根據這一理念確定的教育目標是:發展學生綜合素質,提升學生幸福指數,不追求人人都考滿分,竭力讓每一個學生開心快樂的度過初中生活。在近幾年的教育教學實踐中,我們深切感受到學校課程是實現這一理念和目標的重要平臺和極佳切入點。為做好學校課程的開發和實施,近年來,在教體局領導和教研室的關心指導下,在史校長的正確領導和大力支持下,經過全體領導和老師的共同努力,取得了非常可喜的成績,在省里也小有名氣。當然成績只能說明過去,為立足于更加美好的未來,還需要我們全體師生集思廣益,努力開拓,積極進取。為此,我們在過去兩年實施學校課程的基礎上,通過向老師、同學、家長等多方通過問卷調查等方式廣泛征詢意見,吸取以前的經驗,并結合我校的實際情況,重新制定了此課程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教育部頒布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指出,為了保障和促進課程適應不同地區、學校、學生的需求,實行國家、地方和學校三級課程管理,鼓勵地方和學校在落實國家課程計劃的同時,自主開發和實施地方課程和學校課程。地方與學校課程的課時和綜合實踐活動的課時共占總課時的16%-20%。在此基礎上制定的《山東省義務教育地方課程和學校課程實施綱要(試行)》也明確指出,學校課程的開發,應堅持“以學生的發展為本”原則,遵循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尊重青少年特殊的生活體驗,拓展學生的認知領域和探索領域,為他們提供自主探索、想象和表達的空間。增進學生對各自生活背景下的文化、社會、自然、科技的理解,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品德、人文精神和藝術素養,激發學生終身學習的愿望和主動探究的意識,發展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塑造學生健康的體魄和健全的人格。我校認真學習國家、省市有關學校課程文件,結合學校自身所在區域特點,從挖掘內部潛力入手,逐漸形成了一套萊西市經濟開發區中心中學特色的學校課程教育體系。
二、培養目標
(一)學校課程。學校課程開發領導小組在對師生的需求進行深入調查和研究論證的基礎上,仍然從“修身養志”、“經典誦讀”和“社會實踐”等方面,構建體現學校文化特色的課程。在開發學校課程過程中,主要采用兩種方法:一是對國家課程進一步優化,在完成國家規定的教學任務基礎上,重視國家課程的
“校本化”過程(此項內容是否屬于學校課程,專家有爭議,我們學校暫且劃為學校課程);二是開發獨具特色的學校課程,進一步體現獨具特色的學校文化追求。
(二)學生社團。學生社團課程通過開放、多元的學生社團系列學校課程的建設,不斷培養學生自信、自強、自省、自律的精神,提升學生的參與、組織、協調、管理能力,提高學生的實踐活動能力,不斷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三、課程結構及門類
(一)修身養志學校課程開發系列
這個系列的學校課程的開發涉及到教育和教學的方方面面,前面兩年我們開發的學校課程項目都在其中,具體情況如下:
1、我校已開發的課程:
籃球、足球、乒乓球、田徑、合唱、舞蹈、音樂、象棋、國畫、素描、手工制作、手工編織、書法、英語、物理、地理、作文、名著閱讀、數學、微機,調查結果表明,我校現在所開設的多數課程得到了學生的廣泛歡迎,也得到了家長的認可。許多家長紛紛表示對非常支持我校學校課程的實施工作。今年可以繼續開發。
2、我校未開設但學生感興趣的`課程:(包括未申報過、申報過未開設兩種情況)
(1)過去開發的國家課程校本化不夠細化,多數情況只是籠統的稱為趣味數學、趣味化學、趣味英語、趣味地理等,范圍太大,沒有針對性,往往成果就不夠明顯。今年可以結合我校學生實際情況和目前教材的薄弱環節,將國家課程與學校課程整合或細化,使之能更好地適合我校學生的學情。如:語文語法、漢字拼寫、軟筆書法、硬筆書法、英語語法、英語口語、英語寫作、英語表演、數字速算、代數題歸類、存錢利率、數學測量、化學魔術、創新實驗、生活中的化學、物理的電工常識、實驗改進、生活中的力、光對社會的影響等等(招生對象可以是同一個級部的)。我校學生的薄弱方面,將國家課程與學校課程整合或細化,使之能更好地適合我校學生的學情。
(2)手工類如:編織、粘貼畫、創意制作、紙藝、布藝等,也可細化。例如,針對某一個品種的學習。
(3)航模制作、機器人足球、科技發明、禮儀、人際交往、演講與口才等課程屬于目前的薄弱課程,尤其人文方面的,國家教育部也認識到了目前在這方
面所存在的不足,也在大力提倡進行這方面的教育,所以歡迎老師們在這些項目上加強研究。
(二)組建學生社團
1、組建社團的宗旨:
為豐富我校學生校園業余生活,滿足學生的多元文化需求,在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同時,充分挖掘學生的潛能,我們這學期將成立學生社團,讓有共同興趣愛好的同學,自發相聚在一起,通過活動加深對專業知識理解,彼此交流、共同進步。同時,給社員提供一個積累社會經驗、展示自我才華的平臺。使學生初步形成某些特長,并不斷提高學生在各種文化領域方面的修養,培養學生的高雅情趣,推動校園文化建設,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和生活品質,為美好人生奠基。
2、組建社團的步驟
(1)調查學生意向,確立成立社團的領域。
(2)每個社團撰寫要成立的學生社團章程草案。
(3)招募成員。
(4)確立社團的指導老師。
(5)社團撰寫申請書。
(6)向學校提交申請,并獲得回復。
(7)召開成立會,并開始活動。
四、課程開發
(一)規范學校課程開設模塊。按照教育部《義務教育課程設置實施方案》、《山東省義務教育地方課程和學校課程實施綱要》青島市《學校課程管理與實施的指導意見》和《萊西市義務教育地方課程和學校課程教學實施意見》,根據我校實際情況,在青島、我市教研室的指導謀劃下,我校的學校課程設置分必修和選修兩大模塊。
1、必修模塊: 課程名稱是《中華誦〃經典誦讀》。原因:一是實現我校的辦學理念和教育目標;二是擁有青島市“經典誦讀特色學校”和萊西市“中華誦〃 經典誦讀行動”試點單位的師資優勢和物質基礎;三是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提高語文教學質量,豐富學生人文底蘊。必修模塊進入班級課程表,每周一節課。
2、選修模塊。根據學生興趣需求,遴選校內校外各種課程資源,按照民族文化領域、自然探究領域、社會探究領域、 藝術探究領域、 體育與健康領域五大領域,按照因地制宜、寧缺毋濫、量力而行、循序漸進的原則,不斷調整、拓展和優化選修課程內容。選修課程采用“四定一動”的模式進行。四定:定時間(全校選修學校課程統一集中安排在每周四下午課間活動)、定地點(各班教室和各種活動場地)、定教師、定學生;一動:學生選課走班。這樣的組織形式不占用正常教學時間和空間,便于管理和考評。豐富多樣的學校課程為學生提供了多種選擇的可能,培養挖掘了學生的興趣愛好。學校的品牌亮點、教師專業能力和職業成就感、學生的綜合素養在豐富的學校課程教化中不斷彰顯和提升。
(二)嚴格學校課程開發流程
學校課程的開發和實施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我們按照各級政策文件要求,借鑒先進學校的成功經驗,結合學校實際,嚴格執行了以下開發實施步驟和程序:
1. 學期初研究制定《學校課程開發指南》。編制開發指南時,充分考慮學生興趣需求、高效課堂和四項活動、學校辦學理念和培養目標、師資配置和校內外資源等綜合因素。
2.教師申報。教師根據開發指南所列的課程種類,結合專業背景和特長愛好,向學校課程領導小組提交學校課程申請表。學校領導小組對教師課程省報表進行審查評估。
3.編寫學校課程綱要。通過審查評估的教師在規定時間內,編寫好學校課程綱要。綱要包括:課程名稱、擬開課級部、課程主要內容和課時安排及進度、課程管理和評價等。
4.編制課程目錄和簡介。學校課程業務小組根據教師提交的課程綱要,以級部為單位編制學校課程目錄和簡介,目錄和簡介由班主任發放到每位學生手中,學生在征求教師和家長的基礎上,自主確定選修課程。學校以級部為單位對學生選課情況進行指導和協調,合理搭配選課人數。
5.制定學校課程實施方案。實施方案包括:指導思想和開發原則、背景分析、課程種類和介紹、開課教師和地點、教師考核、學生管理和評價、保障機制等主要內容。
6.學生走班上課。每周四下午,以級部為單位學生選課走班。教師根據課程綱要編寫教案或教材,組織上課并負責學生管理和教學評價。
五、實施與管理
推進學校課程建設,關鍵在領導,“一把手”尤為重要。為做好學校課程的開發與實施,我們建立了四級組織領導:一是配齊領導班子,實行“一把手”負責制。成立以校長為組長、主抓教學的業務副校長為副組長的學校課程領導小組,史校長始終將學校課程建設作為教育教學的“重點工程”堅持親力親為,每學期親自為全校師生做學校課程專題報告;每學期初親自參與指導學校課程編審和學生選課走班工作;每月定期親自聽取學校課程專題匯報,為學校課程提供充足的財力、物力和人力保證;每周深入班級聽評學校課程,親自指導幫助教師提高專業水平。二是配強由教導處人員、學校課程教研組長、骨干教師組成的業務領導小組,具體負責學校課程方案的編制和實施、開課場地安排、教師搭配、上課查崗、學生意見反饋、教師學生考核等工作。三是成立由家長組建的督查小組,每周邀請部分督查小組成員到校旁聽老師上課,實地督查學校課程實施情況,對家長提出的問題和不足限期整改,對好的意見和建議及時采用并實施。四是成立由教導處、政教處和學生會人員組成的新聞宣傳報道小組,通過宣傳欄、校園廣播、國旗下講話、班校會等形式和途徑宣講學校課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及時總結推廣我校學校課程的成果和經驗。領導決策推動、業務組織實施、家長過程監督、新聞及時宣傳報道的管理體制,為學校課程的扎實有效開展奠定了堅實的組織保障。
六、課程評價
評價是促進工作順利開展的重要手段。兩年來,圍繞調動師生參與學校課程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我們不斷完善修訂師生考評辦法,特別是巧妙利用績效考核的杠桿作用,將學校課程的開發、實施工作與干部選拔任用、評先選優、職稱評
聘、工資發放、崗位聘任、績效考核結果相掛鉤,極大促進了教師工作干勁和熱情。
(一)賞罰分明的教師評價
1.參照學校教師績效考核辦法,對課程綱要評估合格、學生選課達到開課要求、按時備課上課的教師,在期末績效考核中按國家課程任課課時工作量的2倍記分。
2.學期末學生評價為合格等級、檔案材料上交齊全的教師,在期末績效考核中加記5分作為獎勵。
3.在期末被評為“優秀學校課程”的教師加記3分作為獎勵。
4.在家長、學生調查問卷中,通過率不到半數的課程,下學期堅決取消。
5.兩年后,參加職稱評定的教師,須由學校課程審議委員會開具“近兩年成功開發過學校課程”的資格證明。
6. 周四下午教導處、督查室聯合對教師上課進行專門檢查考核,累計兩次無故不上課者,上課無故外出接打手機者,無精心備課者取消年終評先選優資格。
(二)鼓勵參與的學生管理
1.學生學業成績的評定。開課教師從學習興趣、參與態度、認知與技能、學習方法與思維品質的養成、學習成果等方面,由學生本人、教師、家長對學生進行評價。評價優秀、合格的,發給蓋學校印章的結業證書,存入學生的地校課程檔案袋。在同學科比賽獲獎的,享受學校獎勵。
2.召開成果展示會。每學期末學校統一組織舉辦學生作品展覽、各種技藝比賽為主體的成果展示會,表彰在學校課程中表現突出的學生,頒發學生上課等級證書,極大的鼓舞了學生參與上課的熱情。
3.強化學生過程管理。針對走班式上課,學生上課人數難以管理的問題,學校嚴格了考勤制度,上課教師每一節必須每節課清點學生人數,學生無故不上課扣班級千分賽分數,學生請假必須要有班主任的請假條制度。學生出勤情況、上課情況納入班級千分賽考核中。
沒有比腳更長的路,沒有比人更高的山。萊西市經濟開發區中心中學人正滿懷激情與夢想,在思考中奮勇前行,不斷提高學校課程建設水平,促進學生、教師、學校的共同發展,踏上一個又一個事業的新高峰!
萊西市經濟開發區中心中學
20xx年9月
學校課程實施方案14
一、課題來源及價值
近年來,在全國范圍內,以國學為核心的學術探討、知識普及、文化建設、教育推廣等工作,正如火如荼地開展。這場“國學熱”正浸染著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當前社會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日漸突出,其精神影響力也愈加廣泛。伴隨著新課改的腳步,國學經典走進中小學也越來越多得到人們的重視、倡導和極力推動。但是隨著對學校文化品牌建設的深入理解,我們發現國學經典文化課程建設正面臨越來越多新挑戰。
第一,國學經典文化課程的內容有待重組和整合,尤其是年級的梯度和要求有待重新定位;
第二,國學經典文化課程的實施策略有待豐富和拓展;
第三,國學經典文化課程在深入推進的同時,應該更有創意,更富有個性,真正成為學校的辦學特色。
基于以上思考,我們提出了“國學特色校本課程的設計與實施研究”的課題。
二、核心概念及界定
國學:指內容豐富、博大精深的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它對中國政治、經濟、軍事等各方面都影響極大,對于傳承文明,增強民族凝聚力,以及中華民族的復興發揮著重要作用。
校本課程:兩層含義:一是使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校本化、個性化,即學校和教師通過選擇、改編、整合、補充、拓展等方式,對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進行再加工、再創造,使之更符合學生、學校和社區的特點和需要;二是學校設計開發新的課程,即學校在對本校學生的需求進行科學的評估,并充分考慮當地社區和學校課程資源的基礎上,以學校和教師為主體,開發旨在發展學生個性特長的、多樣的、可供學生選擇的課程。本課題中的校本課程指前者。
三、主要觀點及創新
1、使學生初步感受中華民族優秀文化,激發熱愛祖國的情感。在祖國深厚的'文化土壤中汲取大量的精神養料,成為中華文化的繼承者和傳播者;另一方面,通過人文素質教育,提高學生識真偽、分善惡、辨美丑的能力,剔除各種不良文化的糟粕,弘揚中華優秀文化傳統,使之成為21世紀社會主義新文化的開拓者和建設者。
2、使學生學會運用多種閱讀和誦讀方法,初步具有一定的研讀文化著作的能力,能初步理解、鑒賞文學作品、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熏陶,發展個性,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書閱讀淺易文言文,具有一定的語言和文化經典名篇的積累。
3、初步形成“課內外結合、學用結合”的語文新課程教學策略。
4、在新課標理念的指導下,使廣大語文教師及時轉變觀念,更新知識,具有比較厚實的文化素養和創造性地理解、使用教材的能力以及積極開發課程資源,靈活運用多種教學策略的能力和科研能力。
5、我們因地制宜,立足新教材,結合新課程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設計好相關的活動方案,為學生創造綜合學習的機會,從而來尋求弘揚民族文化的途徑和策略。
四、課題目標、內容及重點
(一)研究目標:
1、通過本課題的研究,營造良好的讀書氛圍,為學生創設文化傳承的平臺,提高學生的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豐厚學生的知識儲備。使學生感受中華文化的璨若星辰與博大精深。
2、通過本課題的實驗研究,摸索和總結出一套較為可行的國學經典的教學方法和形式,撰寫出一批有一定理論水平和具有實踐指導意義的論文以及階段性實驗報告,編寫一套以中華國學經典為核心的校本教材。
3、通過本課題研究,促進教師從被動的課程接受者轉變為積極的課程決策者和實施者,提升教師的課程創造意識及能力,豐富教師的角色內涵,達成學校、教師與學生的共同發展。
(二)研究內容:
1、現代中小生對國學知識了解的現狀調查。
2、國學內容及序列,即課程內容如何校本化、特色化。
3、我們怎樣實施,即課程方法如何校本化、特色化。
(三)研究重點:通過本課題研究,探索有效的課程設計及實施的策略。
五、研究思路、對象及方法
(一)研究思路:
1、在國學內容的選擇上,做到“精選篇目,分類遞進”;
2、在國學教學實施上采用“分年級推進、分層進行、課內外相結合”的方式;
3、開發校本課程,推進課程改革向縱深發展;
4、建設文化校園,讓師生成為幸福的成功者。
(二)實驗對象:本校1-6年級學生。
(三)研究方法:
本課題在具體實施過程中主要采用行動研究法,通過課堂實踐對相關理論進行反思、驗證,繼而總結出更有效的成果并加以推廣。在實驗中還要用到的輔助研究方法有調查法、經驗總結法、案例研究法、文獻法等。
六、研究過程及步驟
本實驗計劃用兩年時間(20xx年10月—20xx年7月),分三個階段完成。
(一)準備階段(20xx年10月—20xx年1月)
1、確定課題,擬定研究方案。
2、課題申報立項。
3、組織課題組成員學習相關知識,提高認識,統一思想。
4、明確各成員研究的側重點、創建網站。
(二)實施階段(20xx年2月—20xx年1月)
1、“國學文化知多少”問卷調查及分析,邀請專家指導課題。
2、精選經典誦讀內容,編撰校本教材。
3、討論研究課題實施策略并不斷整理完善研究方案。
4、積累典型案例、研究資料,撰寫論文。
(三)總結階段(20xx年2月——20xx年7月)
1、總結課題實施成果。
2、課題組成員寫結題分報告。
3、課題組寫結題總報告。
4、做好課題結題準備工作,迎接專家驗收。
七、預期研究成果
(一)階段成果
1、課題的實施方案、意見(網站、實驗方案、調查報告)。
2、典型案例(文本、圖片、學生成果)。
3、各項專題研究(論文、課件、經驗總結、研究報告、校本教材等)。
(二)最終成果
1、課題研究報告。
2、課題結題報告。
八、完成研究任務的可行性分析
實力雄厚:我校是省實驗小學,省教科研先進單位,現已完成省市級乃至國家級課題多項。課題負責人是我校校長,語文特級教師,全國優秀教師。課題組核心成員都是我校的骨干教師,都主持或參與過國家、省、市級課題研究,并已在各級刊物上發表了相關論文多篇。此外,我校圖書資料豐富并可上互聯網查詢資料,有領先的聲像,電腦設備等硬件。
組織保障:課題組將根據課題研究的需要,通過校長室直接領導,以教科室為基礎,將教導處、科研組組織起來,建立相互合作的研究組織,以調動全校教師全員參與教學改革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形成群體研究的氛圍,從而保證課題研究的落實與實施。建立與研究工作相配套的工作制度,要求參與研究的老師明確職責,注重實踐,積極參與理論學習,并定期召開課題研究例會,總結經驗,發現問題,尋求策略,深化研究。學校教科室全面協調、組織好本課題的研究管理工作,認真制定研究計劃方案,督導各分工責任人在規定時間,保質保量地完成相關任務。
財力保障:課題組每年將根據課題研究的需要自行籌集一定的經費,包括聘請專家指導課題研究、講學提供相應設備,會議費用等。我們將嚴格管理并使用好科研基金,同時,保證學校有關教育設施滿足課題研究的需要。
學校課程實施方案15
一、指導思想
校本課程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組成部分,是實施素質教育的有效途徑。我校依據黨的教育方針和國家課程實施計劃的要求,以“陶冶學生情操、完善學生人格、強健學生體魄、發展學生特長、豐富學生文化底蘊”為宗旨,結合教育部“體育、藝術2+1項目”實施要求,從學校現有條件和學生興趣出發,充分利用學校資源,開發并實施“海量閱讀、書法、體育技能專項訓練”等三門校本課程,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并以校本課程實施為突破口,推動學校的教研教改,打造辦學特色,提升辦學水平。
二、實施目標
1、通過海量閱讀課程的實施,引導學生有計劃、系統地廣泛閱讀大量的古今中外經典名著、科普書籍,擴大學生的閱讀面和閱讀量,其中一、二年級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5萬字,三、四年級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40萬字,五、六年級閱讀總量不少于100萬字;培養學生靜心讀書的好習慣;讓學生掌握閱讀方法、技巧和策略;通過讀書,讓學生獲得了廣博的多元化知識,增強語感,提高語言素養和語言文字運用能力;陶冶學生情操,塑造學生人格,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讓學生受益終生。
2、通過書法課程的實施,培養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掌握漢字書寫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掌握鉛筆、鋼筆(圓珠筆、粉筆)、毛筆的正確執筆、運筆方法及書寫技能;使學生初步了解我國書法藝術的悠久歷史,繼承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情趣和審美能力。
3、通過體育技能專項訓練課程的實施,逐步讓學生掌握“跳繩、乒乓球、籃球”等幾項常見、實用的體育技能;通過“隊列訓練”,培養學生良好的身姿、氣質,培養良好的組織紀律觀念、時間觀念和集體意識,磨練學生堅強的意志;培養學生對體育運動的興趣愛好,提高運動能力,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全面發展。
三、實施辦法
(一)海量閱讀課程實施辦法
1、實施范圍:一至六年級
2、課時安排:
(1)每班每周開設一節“閱讀指導(交流)課”。
(2)每周一14:30—15:00為全校“自由閱讀課”。
3、任課教師安排:
(1)“讀書指導(交流)課”由本班班主任擔任,要求有教學計劃,有備課,全期不少于15節。
(2)“自由閱讀課”由本班第五節課的任課教師負責組織管理,不需備課,每節記一個課時的工作量。由教導處和值周行政人員負責督查教師到崗情況。
4、閱讀內容:
(1)必讀書目:以“教育部推薦小學生課外閱讀書目”為主要內容。
(2)自選書目:篩選補充部分師生推薦的其它書目。
5、實施準備及措施:
(1)后勤處負責給每班教室統一制定掛壁書柜。
(2)各班制定班級閱讀管理制度,推選閱讀管理員。
(3)制定讀書清單。教導處在全校師生中開展“小學生課外閱讀書目推薦”活動,結合“教育部推薦小學生課外閱讀書目”,制定各年級讀書清單。班級再結合本班“漂書”活動情況,制定出班級讀書清單。(“漂書”,即班主任倡導學生按照“年級書目清單”認領書目,自帶該書籍或其它有益書籍存放本班書柜供大家交換閱讀,期末班級圖書管理員再將書籍歸還給本人。)
(4)建立學生閱讀檔案。每個學生自備一個課外閱讀“采蜜本”(即摘抄筆記本),首頁附本班本學年閱讀書目清單,及時記錄讀書日期和讀書內容及感悟。小學六年,每年一本。
(5)開展讀書評比活動:班級利用“讀書指導課”開展“一周悅讀”成果展:講故事、談體會、展筆記、好書推介等;教導處每月檢查評比學生讀書檔案一次;每期舉行一次全校性“海量閱讀”成果展:讀書檔案展、講故事比賽、童話劇表演、手抄報、好書推介會等。
(二)書法課程實施辦法
1、實施范圍:一至六年級
2、課時安排:
(1)每班每周開設一節“書法指導”課。
(2)每周星期五14:30—15:00為全校“書法練習課”。
3、任課教師安排:
(1)“書法指導課”由書法專職教師或本班語文教師擔任,要求有教學計劃,有備課,全期不少于15節。
(2)“書法練習課”由本班語文教師擔任,不需備課,每節記一個課時工作量。由教導處和值周行政人員負責督查教師到崗情況。
4、培訓內容:
一、二年級學寫鉛筆字;
三、四年級學寫鋼筆(圓珠筆)、粉筆字;
五、六年級學寫毛筆字。
5、實施準備及措施
(1)學校統一選訂教材、教具,學生自備學具。
(2)班級開辟書法作業展覽專欄,每月開展一次優秀書法作業展。
(3)學校每期舉辦一次書法比賽和書法作品展。
(三)體育技能專項訓練課程實施辦法
1、實施范圍:一至六年級
2、課時安排:
每班每周從體育課中列出一節“體育技能專項訓練課”。
3、任課教師安排:
由本班體育教師或專業教師擔任教學,要求有教學計劃,有備課,全期不少于15節。
4、培訓內容:
一、二年級:跳繩
三年級:隊列訓練
四、五年級:乒乓球
六年級:籃球
5、實施準備及措施:
(1)學校建設好訓練場地,訂購教材教具,學生自備學具。
(2)每期舉辦一次體育技能專項訓練成果比賽。
四、后續建設
1、學校教導處將各班讀書清單、閱讀管理制度以及其它課程實施成果及時整理歸檔。
2、期末開展優秀教學計劃、優秀備課評比活動,將優秀教學計劃和備課匯編成校本教材。
3、學校校本課程建設領導小組開展專題研討活動,調整、改進來年實施方案。
【學校課程實施方案】相關文章:
學校課程實施方案(精選20篇)07-10
中學校本課程實施方案04-15
學校校本課程國學實施方案03-16
小學校本課程實施方案05-18
小學校本課程實施方案05-20
學校課程建設實施方案范文(精選8篇)03-21
小學校本課程開發實施方案04-25
學校硬筆書法校本課程實施方案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