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主題活動方案14篇
為了保障事情或工作順利、圓滿進行,我們需要提前開始方案制定工作,方案是書面計劃,具有內容條理清楚、步驟清晰的特點。那么問題來了,方案應該怎么寫?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班主題活動方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班主題活動方案1
[主題的生成]
小班階段幼兒知識經驗不夠豐富,但對周圍世界充滿濃厚興趣,探索世界不妨從幼兒最貼近的自身開始。當幼兒在討論“奇妙的身體”題目時,許多幼兒充滿了好奇,發表了不同的意見和引發了疑問: “為什么我們人有手、腳丫、眼睛、嘴巴呢?” “為什么會有大便和小便,還有‘放屁’呢?” “為什么我們要穿上衣呢?” “為什么身體會發出很多不同的聲音呢?”
“為什么爸爸的手比我的大呀?”…… 根據幼兒的興趣,我們開展了主題活動《奇妙的身體》,通過“搜集資料----認識外形----感知用途----學習保護”的步驟,讓幼兒逐步認識自己的身體。
通過各門學科的整合:融合了繪畫、常識、歌表演、兒歌、游戲等形式讓幼兒初步了解身體的構造,知道五官、消化系統等的外型特征以及其用途,并教育幼兒能保護好自己的身體。
[主題的的實施]
1、子題一:認識身體器官名稱和作用
從一起搜集回校的書籍,認識到眼眉、鼻毛、指甲、耳廓、胃、大腸、小腸等的名稱和功用。借著書本解釋消化系統的運作過程,知道大、小便是怎樣形成的',和要養成良好的飲食和衛生習慣。
2、子題二:嘗一嘗
大家合上眼睛,用舌頭試試這些是什么?甜?酸?苦?辣?咸?
3、子題三:嗅一嗅
嗅嗅這些是什么?原來我們的鼻子能夠辨別出很多東西呢!
4、子題四:身體也能說話
身體中有很多器官都會“說話”的,以表達出身體的機能狀況,如“打嗝”代表氧氣不夠,胃發出“咕咕”聲代表肚子餓等。
嘗試利用自己的身體做出不同動作表達出一些友善和不友善的表情。
5、子題五:動動手
利用不同的材料如:羽毛、絨線、粉筆、紙……集合在一起造成一個大巨人! 小朋友自選身體其中一部分,例如將鼻子涂上水彩來畫畫。
6、子題六:保護自己身體
從書本、錄像帶和經驗分享,知道怎樣才能保持身體健康,如:睡眠充足、適量運動、少發脾氣。并認識到怎樣去保護身體,如:在猛烈陽光下要戴上太陽眼鏡和在干燥時涂上潤膚露等。
通過角色扮演故事“多多告訴你”,小朋友知道怎樣保護自己,免受騷擾。
小朋友將帶回來的相片和圖片加以分類,從而認識一些多身體有益和無益的食物。
7、子題七:小小詩歌創作家 通過兒歌表達對身體奇妙的贊美。
[家長工作]
這個主題開展以來得到了許多家長的支持和幫助,家長們都積極地配合,如:幫助我們搜集有關的書記、錄象與大家分享。我們還請家長利用平時的時間引導幼兒觀察人的身體部分的外型特征,每個人的異同等。
并且,請家長平時引導、督促幼兒應保護好自己的身體。通過《家教園地》以及離園時間與家長密切溝通,使每個家長了解到孩子們最近在學什么,我們的主題開展的程度,家長需要做些什么等。
[活動剪影]
1、剪影一:今天小一班怎么這么熱鬧?原來,是小朋友在和小手玩游戲呢! 有的小朋友用小手疊被子,有的小朋友用小手搓橡皮泥,有的小朋友用小手給娃娃扎辮子,還有的小朋友用小手畫了很漂亮的畫,有的小朋友用小手拼了一輛小汽車……原來,我們的小手有5個指頭呀!這5個小指頭可真能干!幫了我們好多忙!
2、剪影二:看!我們小一班的小朋友、老師在塑膠跑道上快樂地做著什么呢?大家都光著腳丫跑來跑去,這踩一踩,那跳一跳,玩得可真高興!“哇!老師的腳可真大,為什么我的腳這么小呢?”
不過,別看我們小朋友的小腳不大,它可棒了,我還用小腳印畫了好多張漂亮的畫呢!我們的小腳還會撕報紙、夾珠子呢!
3、剪影三:“三八”婦女節到了!這可是媽媽們的節日,該送媽媽點什么呢? 我們小朋友可要把我們的本領獻給媽媽了。瞧!教室的墻上貼得都是我的畫《媽媽的臉》。對啦!媽媽的臉和我們小朋友一樣:有鼻子、眼睛、嘴巴、耳朵、眉毛……
[活動反思]
《奇妙的身體》是反映小班幼兒認識自我的教育內容。由于認識、探索的對象來自于認識主體的自身,這對小班幼兒來講無疑是件神秘又充滿情趣的樂事,因此全體幼兒始終情趣盎然地投入活動。
在目標的定位上,我們將認識、技能、情感三要素有機地結合,立足于讓幼兒在多種感官的參與下,通過感知-觀察-比較-推理,提升其以有的經驗,將“事物是發展變化的”辨證唯物主義思想滲透到教育過程中。
通過各門學科的整合:融合了繪畫、常識、歌表演、兒歌、游戲等形式讓幼兒初步了解身體的構造,知道五官、消化系統等的外型特征以及其用途,并教育幼兒能保護好自己的身體。整個活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小班主題活動方案2
活動一可愛的家教學目的:
1.主要讓幼兒認識一些基本的生活物品,對周圍的事物感興趣。
2.初步讓幼兒了解數的概念,學會比較大小、高矮3.讓幼兒發展動手能力,對繪畫、手工等美術活動感興趣。
教學準備:大、小皮球各一個,白紙每人一張。彩色筆錄音帶一盒。高矮紙筒各一個,掛圖一幅。
教學過程:
1.談話活動:出示掛圖,讓幼兒說說自己家的住房及各個房間的用途,家中有那些東西。
2.結合家中的生活物品,學習5以內數數,比較大小與高矮。教師出示大、小皮球,問幼兒那個大那個小,然后再出示高矮紙筒問幼兒那個高哪個矮。教師還可以拿幼兒和老師比較,問幼兒是老師高還是幼兒高,還可以問爸爸和媽媽誰比較高等。
3.讓幼兒聽音樂,繪畫。
4.作業,讓幼兒做幼兒用書作業,找爸爸、媽媽的物品。
5.小結。
活動二全家福活動目標:
1、幫助幼兒感受大家庭的溫暖與快樂,懂得家人之間要相互關心,相互尊重。
2、引導幼兒了解家庭成員的稱謂和關系。
活動準備:請家長配合拍全家福照片,布置“快樂一家人”展板。
活動過程1、請幼兒自由觀看“快樂一家人”展板。
小朋友,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快樂而溫暖的家,家是什么呢?(復習家的散文)這里有許多個快樂的家庭,大家自由觀看一下,看看你認識這些家庭么?
2、幼兒講述自己的家庭剛剛大家都觀看我們的“快樂一家人”展板,你看到了那些人呢?你能講講你自己家里有那些人?怎樣稱呼?通常我們在介紹朋友或家人時,要按照年齡介紹,如爺爺年紀,就先介紹爺爺奶奶,然后是爸爸媽媽,最后才是自己。
那么在你的家里誰?誰最矮呢?(指著照片說)3、講故事《愉快的一天》。
(1)故事的名字是什么?
(2)兔爺爺和兔奶奶住在那里?今天他們為什么那么高興呢?
(3)兔奶奶要去采蘑菇,小兔子怎么說的?
小兔子懂得尊重爺爺奶奶,知道他們年紀大了,行動不方便,主動幫助爺爺奶奶做事情,我們小朋友也要向他們學習,經常去看望爺爺奶奶,聽他們的話,關心他們,幫他們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活動三我的好媽媽活動目標:
1、結合三八節,引導幼兒了解媽媽為孩子的成長所付出的辛苦,使幼兒萌發對媽媽的熱愛之情。
2、發展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3、幫助幼兒了解自己的成長過程,知道三月八日,能用簡單的話對媽媽的感謝。
活動準備:
1、邀請媽媽來園,同慶三八。
2、歌曲《我的好媽媽》磁帶活動過程:
1、組織幼兒安靜的坐好,老師請兩三個家長講一講孩子的成長過程、趣事等,使幼兒體會媽媽為自己成長付出的辛勞。
2、老師簡單介紹三八節的來歷,引導幼兒了解三八節是媽媽的`節日,啟發幼兒親親媽媽,對媽媽說句感謝的話,如:“謝謝媽媽,媽媽辛苦了”等。
3、游戲:我愛媽媽。
讓幼兒和媽媽背對背坐,根據老師的提問,如:媽媽最喜歡吃什么水果?讓媽媽先寫出來,再請幼兒說出,看是否一致。以答對的為勝。(要求媽媽先寫。幼兒在說)4、歌表演《我的好媽媽》。
活動四我愛爸爸媽媽社會活動:我愛爸爸媽媽(一)活動目標:
1、學習向同伴介紹自己的爸爸媽媽,感受爸爸媽媽對自己的愛。
2、喜歡爸爸媽媽。
(二)活動準備:
1、請幼兒收集有關爸爸媽媽工作的服裝或工具一件,布置全家福照片專欄。
2、家長事先向孩子介紹自己的姓名、工作、住址及電話等。
3、準備教育掛圖《社會領域活動:我有一個幸福的家》。
(三)活動過程:
1、出示掛圖,讓幼兒觀察,設置問題:圖畫上有哪些人?你們家都有些誰?他們做什么工作?你們愛他們嗎?
2、請幼兒觀看“全家福照片”引導幼兒向同伴介紹自己的爸爸媽媽。
3、爸爸媽媽模仿秀:讓幼兒穿上爸爸媽媽的服裝,模仿自己的爸爸媽媽,請同伴猜猜,他們是做什么工作的。教師可為幼兒表演攝像。
音樂游戲:愛的禮物(一)活動目標:
1、學習有節奏地朗讀兒歌。
2、說出對媽媽的感覺,嘗試用不同方式表達對媽媽的感謝。
(二)活動準備:兒歌《小板凳》、蠟筆、圖畫紙、剪刀(三)指導要點:
1、師以談問話的形式引入活動。
問幼兒:媽媽平時很照顧我們,我們應該怎樣跟她說話謝謝呢?
2、師與幼兒討論向媽媽表達謝意的方式。
3、教幼兒念兒歌《小板凳》。
4、與幼兒討論:除了送禮物謝謝媽媽,我們還可以做哪些事呢?(如捶背、幫忙拿東西……)請幼兒回家除了送爸爸媽媽禮物外,也幫爸爸媽媽爺爺奶奶捶捶背或做點其他的事。
5、協助幼兒在紙上畫上自由想畫的畫畫下來,師幫幼兒寫上給媽媽的甜甜的話,回家時送給媽媽。
活動五扮家家:活動目標1、在游戲中創意的布置家庭環境。
小班主題活動方案3
主題目標:
1、認識自己的五官、身體的主要部位和性別,了解自我,形成初步的自我保護意識。
2、樂意用語言、音樂、美術等手段表達自己的感受和需要。
3、培養幼兒的嘗試精神。
4、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主要內容:
《我的身體》《我的小手》《可愛的小腳丫》《身體變變變》《男孩女孩》《捏攏放開》《什么樂器在歌唱》《讓我來聽一聽》《聞聞看》《比比看》《衣服和身體》《頭發肩膀膝蓋腳》
環境和材料:
1、創設一個“家”的墻飾。
2、在墻上張貼一幅男孩像和一幅女孩像。
3、在各個活動去提供相應的材料,觀察幼兒的關注點,了解幼兒對自我認識的現有水平,并以此作為進一步提供材料的依據。
區域活動:
科學類:鏡子、紙、筆;軟、硬的材料,光滑、粗糙的材料;裝有不同的材料的響罐;裝有不同氣味物品的廣口瓶。
語言類:有關人體知識的圖片和書籍。
音樂類:各種打擊樂器及幼兒熟悉的歌曲磁帶。
角色區:繼續培養幼兒的'角色意識,能夠按照分配的角色進行游戲,產生游戲的角色語言;學習整理各個區域的材料。
家長工作:
1、家長十分自然地向孩子介紹性別的特征。
2、議家長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識地培養幼兒地自我保護意識和愛清潔、講衛生地習慣。
3、盡可能讓幼兒利用各種感官感知事物的屬性(視覺、嗅覺、觸覺、聽覺等)
教學反思:
幼兒的興趣非常濃,能積極回答老師的問題,但在幼兒討論的這個階段,我應該創設情景,讓幼兒體驗。我會多看看多學學,讓以后的教學活動能夠更好。
本文擴展閱讀:自己釋義自身、本身。出自《南史·隱逸傳下·陶弘景》:"初,弘景母夢青龍無尾,自己升天。" [唐]蔣貽恭《詠蝦蟆》:"坐臥兼行總一般,向人努眼太無端,欲知自己形骸小,試就蹄涔照影看。" [明]李贄《雜說》:"奪他人之酒杯,澆自己之壘塊。"
小班主題活動方案4
一、晨間活動
1、熱情接待幼兒及家長,并用Merry Christmas和小朋友問好!
2、請小朋友找到自己的口杯喝水。
3、早餐
4、入廁
二、英語活動《Merry Christmas》
活動目標:1、了解圣誕節的由來以及相關代表事物,如圣誕老人,圣誕樹等。
2、學習節日問候“Merry Christmas!”認識單詞Santa claus,snowman。
3、激發幼兒對英語學習以及對節日的興趣和喜愛。
活動準備:教室裝飾、幻燈片、圣誕帽、糖果
活動過程:
1、引入。
教師提問:①小朋友們看一下,今天我們幼兒園有什么不同?(引導幼兒回答出圣誕節的`裝飾及相關事物,如大廳里的圣誕老人,教室里的圣誕節環,雪花,雪人,鈴鐺等。)②為什么會圣誕老人會來我們幼兒園?(引導幼兒回答出:今天是圣誕節。)
2、故事時間。
教師播放PPT并簡單、生動、緩慢地講述圣誕節的由來以及圣誕節相關的事物,圣誕老人,圣誕樹,雪人,火雞等。
3、單詞學習。
①教師:圣誕節是外國傳入我們中國的節日,小朋友們看到的圣誕老人有外國名字,小朋友們想不想知道啊?雪人的呢?教師帶領幼兒朗讀單詞(大聲地、小聲地)。
②教師:今天既然是圣誕節,那么我們應該給與老師、好朋友、爸爸媽媽節日的問候,圣誕節快樂!今天圣誕老人說向他問候的小朋友,就給好吃的糖果,想不想要?可是圣誕老人他是外國人,他聽不懂中文,怎么辦?老師來教小朋友們說英文好不好?學好了去向圣誕老人要糖果?(教師先一個一個單詞地教,然后再合成一句。)
4、游戲時間。
教師播放音樂《Merry Christmas》,帶上圣誕帽,扮成圣誕老人,分別向幼兒問好,給幼兒帶上圣誕帽,發給幼兒糖果。
活動延伸:小任務。
同爸爸媽媽一起裝飾家,并做家長的小老師,教爸爸媽媽說:“Merry Christmas!”
三、生活活動
1、入廁
2、喝水
四、早操
五、戶外活動
游戲:
六、餐前準備
1、入廁
2、洗手
3、喝水
七、午餐
八、午睡
九、午點
十、美術活動《漂亮的圣誕樹》
活動目標:1、學習用撕、搓、揉、捏等方法用彩皺紙裝飾圣誕樹。
2、體驗圣誕節帶來的樂趣。
活動準備:各種顏色的彩皺紙 膠水 圣誕樹若干
活動過程:
小班主題活動方案5
活動目標
1、教育幼兒有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坐有坐相,站有站相。
2、要求動作協調,掌握娃娃步的基本步伐
3、培養幼兒對音樂的興趣
活動準備
錄音帶一盤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份
1、談話引出課題
幼兒聽老師彈的琴聲口令,坐好
教:好孩子應該怎樣坐?怎樣站?
幼:坐應當把小手放在大腿上,背伸直,眼睛平視前方,聽老師的口令做出相應的動作,站呢,把小手放大腿兩側,抬頭挺胸,腳并攏。
教:我做幾個動作,請你們看這樣的姿勢好不好?為什么?老師開始做動作,有正確的'(站、坐、走等)有錯誤的(歪頭、駝背等)邊做動作小朋友指出來其中正確的和錯誤的。
幼兒:歪著頭走路不對,不好看,駝背坐或站在那兒,不好,對背的生長有影響,長時間這樣,就會成駝背。
教:小朋友說得對,坐應當坐端正,站要站得直,從小養成良好的習慣,今天我們來學習歌曲《坐有坐相、站有站相》。
幼:好
(二)基本部分
1、教:先聽老師有表情的范唱
2、教:老師教念歌詞,講解歌詞,小朋友跟我一起朗誦。
3、小朋友跟老師學唱2-3遍。
4、教:小朋友現在已經學會唱這首歌曲,現在,你們想一想,互相討論,有禮貌還表現在什么地方?
幼兒:有禮貌的小朋友,遇見熟人見面互相問好,見到長輩打招呼問好,不能直呼其名,聽長輩的話,不說臟話、不打人、不亂扔紙屑,不隨地吐痰,愛護花草樹木,幫助有困難的人。
教:沒禮貌的又表現在什么地方?讓兩個小朋友演釋出來,并說出是有禮貌還是沒禮貌。
幼兒:兩人對面走來,有意碰別人,不道歉還惡語傷人,亂扔紙屑在街上邊吃東西邊扔邊吐垃圾,還隨地吐痰,別人說他不講禮貌,不講衛生,不珍惜他人的勞動,還罵人,甚至動手打人,街上或公共場地的凳子,燈、花、草、樹木、亂攀亂摘,隨意破壞看見有殘疾人或老人,小孩不幫助還嘲笑或刁難別人。
教:小朋友說得很好,在說的時候,兩個小朋友演示的動作,也很到位,希望你們學好的,做一個有禮貌聽話的乖娃娃,下面老師放錄音,小朋友跟著音樂自己編動作。
5、幼兒聽音樂自己編動作
6、老師小結歸納幼兒改編動作,加入新的步法娃娃步
7、老師分解示范,教授娃娃步,學習娃娃步時,要先讓幼兒雙手叉腰,學習腳的踢法,再練習雙手擺動,最后手腳結合練習。
8、老師帶幼兒一同將動作連起來做數遍。
9、幼兒獨立表演
活動結束
在進行常識教育的活動中,讓幼兒表演,增強教育效果。
小班主題活動方案6
活動目標
知道總是不開心的人會受冷落,開朗的人會更多的朋友。初步感悟:如何讓自己的消極情緒轉化為積極情緒。
活動準備
開心小樹背景圖一張,(參照‘不開心小樹’紙工教具示意圖,畫開心小樹若干)。‘不開心小樹’紙工教具一個(附圖)。 兩名幼兒排好‘豆漿不小心灑了’的情境表演。
活動過程
開心小樹和不開心小樹。
——教師出示‘不開心小樹’教具,讓幼兒對聽故事產生興趣。
——教師把不開心小樹紙工教具固定到背景圖上,講述故事第一部分(從‘山坡上有一棵不開心小樹’至‘不開心小樹著急起來’)。
——風兒輕輕吹過,開心小樹是怎么樣的?怎么說》不開心小樹又是怎么樣的?它怎么說?
下雨了,開心小樹是怎么樣的?怎么說的?不開心小樹呢?
小朋友到樹林里來玩,開心小樹又是怎么說的?不開心小樹呢?
——我們一起來學學開心小樹和不開心小樹。教師表現風兒吹,下雨,小朋友玩的情景。幼兒分成開心小樹和不開心小樹兩組,進行對話。
不開心小樹開心了。
——幼兒聽故事第二部分(‘冬天,小雪花從天上飄下來’至最后)。
——小雪花為什么飄過去打扮不開心小樹?不開心小樹不再皺著眉頭,板著臉的時候,小朋友到它這里來玩,它感覺怎樣?不開心小樹變得開心以后,大家怎么對待它?引導幼兒認識 開心的人,大家都喜歡。嘗試表演。
——全班幼兒合作表演。根據幼兒意愿,有些角色可由多名幼兒扮演。教師幫助幼兒明確什么時候出場,并指導幼兒熟悉動作,表情,對話。
開心與不開心。
——把活動室劃分為開心樹林和不開心樹林兩個區域。
——情境表演:一名幼兒拿著一杯豆漿,另一名幼兒走過來,不小心碰了他一下,把他的豆漿弄灑了。
——認為這是件令人不開心的事的`幼兒坐在不開心樹林里;認為這件事是可以原諒的,不會讓自己不開心的幼兒坐在開心樹林里。
——教師各選擇幾名幼兒說說為什么。(開心樹林里的幼兒可以多請幾個)
活動結束:
小朋友一起探討。
小班主題活動方案7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主題活動已被許多幼兒園所采用,主題活動的探究過程是幼兒主動發現的過程,它具有自發參與、自主探索、自由表現的特點。幼兒園綱要指出:幼兒園教育活動的內容應遵循“既貼近幼兒的生活來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又有助于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因此,在活動中教師應適時、適宜、適度地鼓勵幼兒去和環境中的人、事、物產生有意義的互動,支持他們發現問題,想辦法解決問題,主動建構知識和經驗。小班幼兒年齡小,有意注意開始萌芽,對周圍事物極易產生興趣進入情景,但又極易分散注意力。這就要求我們在預設或生成主題活動時,應以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生活經驗為基礎,選擇生動有趣,淺顯易懂,密切聯系生活的內容。那如何使每一位小班幼兒生動活潑主動發展,讓他們的個性得到張揚、潛能得到開發,還教育過程以自然和本色的特性呢?我經過不斷的實踐了解到應“變關注教育環節為關注幼兒”。
一.關注與引發孩子的興趣
動情激趣是小班幼兒在主題活動中主動學習的前提,情緒化,情境性是小班幼兒典型的年齡特征。因此教師要充分運用情感情緒的感染性,激勵性和動力性功能,做到“春風化雨,潤物無聲”;興趣是幼兒學習的助推器,有了興趣,幼兒才會積極關注、主動思考,并自覺采取行動。比如:主題活動《我伴桔兒成長》這一活動就是來自于孩子。一次,我組織幼兒去附近的山上散步,當孩子們發現桔子樹上結滿了一只只綠油油的桔子時,高興極了,爭著圍到桔子旁,用他們特有的百種語言:看看、摸摸、唱唱、跳跳等來表達他們對桔子的濃厚興趣。此時我敏感的意識到孩子的興趣是如此強烈,我何不動之以情,鼓勵他們與桔子做朋友,來渲泄孩子強烈的關愛之情。于是有的孩子抱著桔樹做朋友;有的圍著說悄悄話;還有的摸著桔子請求快快長大,完全將自己融入了情景,個個樂在其中。我又在孩子的興趣點上與他們共同設計進行了“我伴桔子做朋友”的活動,孩子們愉快地通過繪畫、掛照片等不同的方式來觀察、了解、關心、熱愛桔子寶寶,以此也拉開了關于“家鄉的桔子”主題活動的序幕。
二.把握與捕捉孩子的信息
在小班的主題活動中,為了支持、引導幼兒主動學習和發展,教師應確立“以幼兒為本”的理念,重視來自每個幼兒的信息、反饋,包括每一個動作、每一句話,從中發掘有價值的內容,并作出相應的反映,真正成為一名優秀的“獵手”去傾聽孩子的心聲、捕捉活動中的教育契機,這正是提高教育效果的有效途徑。
(一)支持探究行為
小班幼兒喜歡充分利用自己的感官來表達他們對某一事物的好奇心,并產生興趣。興趣是活動的前提,而需要是活動的方向。因此我們要支持孩子探究的需求促使他們主動學習。幼兒園綱要指出:教師應以關懷,接納,尊重的態度與幼兒交往,耐心傾聽,努力理解幼兒的想法與感受,支持、鼓勵他們大膽探索與表達。比如:主題活動《家鄉的果子》,在觀察梅子時,一名幼兒問:“梅花都會結果子嗎?”對此我沒有回避,而是饒有興趣地與孩子們交流,讓他們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發表看法。孩子們七嘴八舌地說開了。有的說“紅色的梅花會結梅子的”,有的說“白色的梅花會結梅子的”,有的說“所有的梅花都會結梅子”,還有的說“臘梅花不會結梅子的”等等。我把孩子們的看法一一記錄下來,鼓勵他們繼續探索,進一步論證自己的看法。于是,孩子們在家長的幫助下,通過各種途徑查詢關于梅花結梅子的知識。有的問果農,有的上網,有的翻閱百科全書等,幾天后,孩子們帶來了不少關于梅花的知識,有的寫在了紙上,有的帶來了圖片,我們一起交流并將這些勞動的成果布置在互動墻上,使孩子體會獲得知識的快樂,他們對梅花結果子的認識逐步由模糊變得清晰,收集信息的能力得到了提高。通過這一活動,我體會到:支持孩子具有積極意義的需求,提供相應的環境,鼓勵孩子積極探索,自主學習是十分重要的。
(二)反思教育行為
幼兒是學習的`主體,他們選擇探索活動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教師不可直接控制,而應以尊重和支持,引導幼兒用自己獨特的方式進行探究活動。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我們不難發現他們選擇探究活動的方法往往與成年人不同,這時教師應及時、定時地審視和反思自己的教育行為,對活動有效地展開進行重要的推動。比如:在主題活動《小蝌蚪》中,自然角擺放了許多孩子自發帶來的小蝌蚪,孩子們十分樂意照料他們,但時間一長,便有幾名孩子對小蝌蚪不客氣起來,有的用手去捉它們,有的將積木、小紙片扔在盆中,孩子的這種行為受到了批評。可是,事后我問他們為什么要這樣做,原來他們發現有的小蝌蚪已經長出了后腿、前腿,想讓這些小蝌蚪在小紙頭、雪花片上練習跳的本領。是啊!我主觀地認為他們在搞破壞是大錯特錯了,該受教育的應該是我自己。小班幼兒自控能力差,凡事都想親自動手來證實自己的想法,他們出現這種行為是正常的,這其實也是一種探究行為,在以后的活動中,我開始注意不用成人的價值標準來判斷孩子的行為,而是先問個為什么,傾聽他們的想法,再同孩子們一起觀察、求證、探索。這樣教師在支持和保護幼兒主動探究的同時,又幫助他們認識到自己行為中不合理的地方,豐富了幼兒的生活經驗。
(三)捕捉教育契機
幼兒園綱要指出:教師要善于發現幼兒感興趣的事物、游戲和偶發事件中所隱含的教育價值,把握時機,積極引導。小班幼兒生活經驗日益豐富,但主動生成活動的能力還不夠,這就需要教師細心觀察孩子在自發、非正規的活動中的表現,及時發現與捕捉教育契機,生成有價值的主題內容。如:《我伴桔兒成長》中,我組織幼兒去學校的桔林散步,路過桔子樹旁,大家熱情地同桔子寶寶打招呼,當孩子們發現校園內的桔子長得又青又小時,都十分著急,強烈的求索欲望促使他們爭論著。有的說:肯定桔寶寶沒吃飯。有的說:他們沒喝牛奶,所以長不大。還有的說:喝不到水所以長不大。如果在以前,我往往會迫不及待地告訴幼兒是肥料與陽光的原因,但是現在我首先想到的是:孩子們為什么會這樣?這說明了什么?有沒有教育價值?因此我抓住機會讓幼兒運用已有的經驗進行進一步猜想,引導展開討論:你認為對不對,為什么?你覺得怎樣?幼兒興趣盎然,各抒己見。最后通過詢問家長,查找資料,觀察討論,終于發現真正的原因是①整天見不到太陽,②吃不到營養。于是我趁熱打鐵,帶著孩子們給桔子樹施肥,澆水,激發關心別人的情感,及初步的勞動意識。由此可見,這個探究過程是非常有益的,幼兒在互相爭論中學會了主動表達、分析、判斷;在尋找答案中提高了收集信息的能力,在集體的勞動中培養了吃苦耐勞的品質。
三.分享與交流孩子的經驗
在主題活動中,小班幼兒經驗的分享大多以回憶為主,在此基礎上,教師應引導幼兒向更高更深層次發展來獲取更多的有益經驗。經驗的分享是直接的,但卻具有較強的“過去式”性質,創造成分不多。因此生成活動更應注重經驗的創新及多種多樣的分享方式。比如:主題活動《我伴桔兒成長》,當幼兒幫農民采摘完桔子后,我組織幼兒進行了熱烈的討論:有的說:爬到樹上采桔子,有的說:跳起來摘桔子,有的說:拉住枝條摘,還有的說:挑著桔子下山等。幼兒的感性經驗一下子增加了,對桔子豐收的范圍也擴大了。因此孩子們將采摘桔子的經驗帶入了游戲中,體育區的游戲內容日趨豐富:摘、運桔子,玩得不亦樂乎,創新的思維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提高;表演區的活動也活躍起來,各自模仿著摘桔子的情景,在我的引導下幼兒還學習運用籃子、綢帶、果子、鮮花等道具進行表演,并饒有興趣地探索出了許多采摘桔子的動作。他們在回憶式的創造中得到了滿足,享受到了快樂,更發展了孩子的創新能力,獲取了更多有益的經驗。
怎樣的方式才是幼兒主動學習的方式?怎樣的時機才能成為最好的教育契機?這些都是我們在積極思考的問題。因此在小班主題活動中,我深深地體會到,教師應學會理解孩子,學會欣賞孩子,學會關注孩子的尋常時刻,學會支持孩子,學會用自己的熱情去感染孩子,適時啟發孩子學會學習。
小班主題活動方案8
活動目標:
1、探索剝花生的方法,感知花生的特征。
2、學習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感受和發現。
3、體驗親自動手操作的樂趣。
4、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5、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活動準備:
花生若干盤、人手空桶一只、各種積木、剪刀。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1)師:瞧!這位是松鼠阿姨。我們一起來跟阿姨打聲招呼吧!(請一位老師扮演松鼠阿姨。)今天呀,松鼠阿姨開宴會,她會送給每位小朋友一個禮物。來,我們把小手做成小花的樣子,這樣禮物就會來了。
(2)師:請拿到禮物的小朋友跟著老師坐在椅子上。
(3)師:你們拿到的禮物是什么呀?(花生米)那我們一起來嘗嘗吧!
二、認識花生。(運用投影儀)
(1)師:恩!花生米真香呀!那小朋友再來看看這是什么呀?(一顆花生)輕輕地打開花生,看,這是什么?(硬硬的花生殼)里面住著花生寶寶,是什么?(花生米)看看,里面住著幾個花生寶寶?我們一起來數一下!
(2)總結:我們吃的花生里面的寶寶有的多有的少。
(3)認識花生米。
師:那小朋友看看這個花生寶寶它長的什么樣子呀?(穿著一件紅衣服)我們幫它脫掉紅衣服,看看里面是什么樣子的?(白白的肉)
(4)總結:一顆花生外面有硬硬的花生殼,里面有好多花生米,白白的花生米穿著一件紅衣服。
三、探索剝花生的方法。
(1)師:剛剛每個小朋友都吃了松鼠阿姨的禮物——一粒香噴噴的花生米,那還想不想再吃一點?(想)
那我們就一起去自己動手吧!我們可以剝給好朋友吃,剝給自己吃,還可以剝給客人老師吃。(老師巡回觀察、指導,提醒幼兒可以用桌子上的工具。)
(2)請小朋友輕輕的坐到自己的椅子上。
(3)師:你是怎么剝花生的?(引導小朋友自己說出方法,并做示范。)
四、結束活動。
(1)出示花生作品,問:這是用什么做的呀?(花生)
(2)那我們帶著花生一起去做一做,玩一玩吧。
小班主題活動方案9
科學區:動一動、搖一搖
活動目標:
1、能根據不同聲音,區分出是哪種物體發出的聲音
2、進一步體驗不同的聲音帶來的樂趣。
材料提供:
鐵罐子、塑料瓶、沙子、黃豆、米粒、紙張
活動過程:
一、將各種物品層次分開,分別裝在一個盆子里。
二、提供瓶口較大鐵罐子和塑料瓶。
三、將各種物品混合不分類。
四、提供瓶口較小的鐵罐子和塑料瓶。
觀察指導:
1、幼兒根據自己的能力,自由選擇適合自己的內容進行試聽。
2、鼓勵幼兒聽了之后,大膽的說出是哪種物品發出的聲音。
3、不隨意改變孩子的探索方向,根據孩子的興趣進行靜觀和引導。
美工區:
目標:
1、能夠利用平時常見的事物制作會發出聲音的東西。
2、感受和比較不同材料制作的不同的聲音效果。
材料提供:
1、提供不同質地的紙,如白紙、牛皮紙等,幼兒制作大炮,。
2、收集木珠、鈴鐺、管子、紐扣、瓶蓋等物品,幼兒制作風鈴。
3、橡皮泥
活動過程:
一、認識不同質地的紙、收集來的物品等。
二、幼兒自主挑選材料,教師指導幼兒制作大炮、風鈴等。
三、能將自己制作的東西進行比較:不同的聲音
四、嘗試用橡皮泥捏出會發出聲音的物品的.基本模樣。
閱讀區:
目標:
1、能較清楚的和好朋友一起交流自己知道的聲音有哪些。
2、能根據圖片內容和好朋友友好交流,嘗試表達自己的想法。
材料提供:有關聲音的圖片:喇叭、鈴鐺、與主題相關的掛圖等 各種圖書
活動過程:
一、幼兒自由選擇圖書、圖片,與好朋友一起交流。
二、和好朋友一起交流所看到的事物所發出聲音是什么樣的。
表演區:
目標:
1、能夠模仿圖片中的聲音。
2、體驗與大家一起模仿各種聲音的樂趣。
材料提供:豆盒(裝有小豆子)、紙杯電話、塑料紙、圖片(下雨天、打電話、飛機、小動物)
活動過程:
一、幼兒自由選擇老師提供的物品,自己練習。
二、請小演員上臺來表演,觀眾鼓勵。
三、大家一起輪流模仿物品所發出的聲音。
建構區:
目標:
1、嘗試用雪花片簡單搭建會發出聲音的東西。
2、體驗和好朋友一起合作搭建物品的快樂。
材料提供:一些能夠發出聲音的物品的圖片、雪花片
活動過程:
一、幼兒自由組隊,可一人也可2、3人進行游戲。
二、想好自己要搭建的東西
三、搭建完成后與幼兒一起交流玩法。
小班主題活動方案10
主題成立的價值:
淅瀝瀝,嘩啦啦,下雨了!可幼兒常常抱怨下于的日子太沒勁兒:不能出去滑滑梯,不能在院子里奔跑,不能出去散步……
本次主題活動的開展讓下雨天不再是限制幼兒戶外活動的倒霉天,雨天的游戲活動同樣豐富多彩,富于樂趣。
內容選擇的依據:
這個主題——下雨的日子,就是引導幼兒在雨天里尋找快樂。他們可以在雨中玩雨傘樹的游戲;可以用手接雨滴,聽聽水滴交響樂;還可以跳水坑,制造人工雨…… 充分體驗、感受雨天帶來的樂趣。與此同時,幼兒也了解了雨,了解了天氣的變化,培養了樂于觀察、樂于發現的科學品質。“下雨的日子”也會使幼兒在快樂的`童年生活中獲得有益于身心發展的經驗。
主題達成的目標:
音樂智能:
1、觀察并聆聽雨落在物體表面發出的節奏聲;
2、學唱歌曲,嘗試創編簡單的歌詞。
語言智能:
1、理解故事內容、感受想象的樂趣。
身體運動智能:
1、樂于用肢體動作表現雨點歡快的下落、跳躍的情形;
2、發展雙腳跳、跨步跳的運動能力。
人際關系智能:
1、能和朋友友好的合作。
自然觀察智能:
1、鼓勵幼兒每天給植物角的花草“下下雨”;
2、仔細觀察雨,能說出自己的發現。
數理邏輯智能:
1、在手口一致點數的過程中感知數量的多少;
2、能根據數量匹配相應的實物。
自我認識智能:
學會欣賞自己和同伴的作品。
小班主題活動方案11
一、活動目的
1、讓孩子知道6月份第三個星期天是父親節,理解爸爸的工作辛苦。
2、通過親子活動增進父子間的感情,讓爸爸明白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位置,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多留點時間陪孩子。
二、活動準備
小鼓、毽子、梳子、獎狀、禮物、幼兒手工作品
三、活動時間
6月xx日下午4點30分
四、活動流程
(一)幼兒迎接自己爸爸進活動室,倒一杯水給爸爸喝,并送上手工作品——扇子,說一句甜甜的話:爸爸,您辛苦了!
(二)教師引語:首先感謝各位家長的到來,
每年6月份的第三個星期天是“父親節”。以往,我們總是過三八婦女節、母親節,唱的歌也總是“世上只有媽媽好!”父親——被我們遺忘了嗎?其實,父親也有其溫柔的一面,父親也有著與子女嬉戲的渴望。針對這種情況,我們在父親節到來之際邀請爸爸們來參加“大力士爸爸”的親子活動。今天的活動主要以親子游戲為主,現在開始第一個親子游戲。
(三)親子游戲環節
1、梳頭
玩法:每組請三到四名長發的`女孩子和爸爸,請爸爸為女兒梳頭扎辮子,要求梳得光滑干凈,扎牢就行。
2、袋鼠
玩法:每組請幼兒三到四名男孩子面對家長,雙手抱住家長的脖子,雙腿勾住家長的腰。家長雙手不能碰幼兒,快速跑到對面終點,速度最快者為勝利。
3、我給爸爸穿鞋子
玩法:每組請10名爸爸和幼兒參加,首先讓幼兒認識爸爸的鞋子,然后讓爸爸將鞋子脫下后放入圓圈內,老師將鞋子打亂,游戲開始,幼兒從圓圈內找出自己爸爸的鞋子,并幫爸爸穿好,先穿好的爸爸站起來示意為勝利者。
4、擊鼓傳花
玩法:鼓聲停,花傳到誰手里,幼兒說一句祝福的話或表演一個節目,爸爸介紹自己的工作說一件家里的趣事。
五、結束部分
音樂響起,幼兒親自為爸爸頒獎。全體合影留念。
師小結: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多留點時間陪孩子,讓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留下更美好的回憶。
小班主題活動方案12
一、律動蹦嚓嚓1、小花狗2、走線(音樂自己找)
二、親子小魔方: 孩子馬上進入幼兒園了,要過集體生活,作為家長應作好以下工作:
1、了解幼兒園的教學形式,幫助寶寶熟悉幼兒園的老師和環境;
2、多帶寶寶外出和同伴交往,增強寶寶對集體生活的渴望;
3、入園前家長應多和寶寶談談上幼兒園的樂趣,激發寶寶上幼兒園的欲望,讓寶寶 順利度過分離焦慮期。
三、情感對對碰 《點名游戲》 出示玩具BO BO,請寶寶和BOBO頂頂牛后,媽媽抱起寶寶有節奏的擺動: 大家/好—/我叫/BO BO / 大家一起說:歡迎/你—/歡迎/你—/ 依次請寶寶介紹自己的名字/
四、探險動動動 運蘋果(海洋球若干,盆子若干) 目的:增強四肢的協調性和平衡里 玩法:幼兒自然將“蘋果”送到籃子里,規劃方案《小班親子活動方案》。
五、聰明轉轉轉名稱:舀豆子目標:培養幼兒手眼協調性、專注力、手指的靈活性。
玩法:1、介紹教具 2、教師示范 3、幼兒操作六、奧爾夫音樂游戲名稱:《世上只有媽媽好》目標:寶寶做在媽媽的'腿上一起隨音樂擺動,然后請寶寶站起來,走到媽媽的身后,給媽媽捶背。
七、劇場哈哈笑名稱:彩虹傘—鋪傘,抖傘目標:培養寶寶團結合作的能力,增加平衡感和視覺變化。
小班主題活動方案13
主題:
我們是一家
主題由來
小班幼兒的觸覺、感知覺發展相對滯后,對自己的身體了解的也不多,為了使幼兒更好的了解自己,生成此主題。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初步的探索興趣。
2、使幼兒對自己的各個器官有初步的了解。
問題板塊
幼兒提問:
眼睛為什么能看見東西?屁是哪來的?
主題壁報
教師引導:
利用各種材料,充分的讓幼兒的手、眼、鼻、嘴等各種器官來感知來認識。
用各種不同的材料如豆子、沙子、果殼、布片、砂紙、來做成作品布置主題墻《我們是一家》
區域游戲相關內容
圖書區:
介紹人體各主要器官的圖書。《牙齒的'故事》、《鼻孔的故事》、《腳丫的故事》、《大家來大便》、《放屁》。
巧手區:投放各種不同質感的物品,不同味道的水,讓幼兒嘗試。
投放小鏡子讓幼兒觀察自己的各器官。
家園合作
請家長每人帶一面小鏡子投放在巧手區,請幼兒觀察。
向幼兒初步的介紹五官的保護方法。
請家長為幼兒帶來各種果殼、各種豆類、各種廢舊物品。
資源利用
1、上網查資料。計算機游戲:《認識我自己》
2、家長資源。
幼兒園小班主題活動:小兔乖乖
設計思路:
1、活動來源于“小兔乖乖”的主題活動。在活動前期我們請班內家長帶來了小兔,飼養在教室里。并且也開展了一系列的活動:談話:認識小兔。故事、歌曲:小兔乖乖等活動。在區域里也讓孩子們喂小兔吃草、捏小兔等等,通過活動,讓孩子對小兔的特征有了初步的了解,而且也激發了他們愛兔子的情感。
2、在本次活動中,我以情景的方式導入:我做兔媽媽,孩子們做兔孩子。(媽媽和孩子的形式孩子在體育活動中一直開展這樣的形式,孩子興趣也很高。與孩子們一起練習小兔雙腳并攏跳的技能。在第二環節的游戲中,我通過層層遞進的方法:
(1)天黑了,小兔回家,躲到三角形洞里。
(2)大灰狼來了,要抓躲在三角形洞里的兔子
(3)抓躲在紅色方形洞里的小兔。三個游戲來達到層層遞進的效果。既幫助幼兒對圖形的鞏固認識,有發展幼兒聽指令游戲的能力。
小班主題活動方案14
一、主題的產生
《有趣的魚》是小班下冊分享閱讀讀本一故事,其主要內容是“馬克是條魚,它喜歡捉迷藏,湯姆看到馬克,它想抓住馬克,馬克游走了,蘭絲看到馬克,它想抓住馬克,馬克游走了,肯肯看到馬克,他想要馬克,,馬克沒游走,它很喜歡小肯肯。”
在開展此活動的過程中,我發現:1、很多幼兒都對魚特別感興趣。2、活動中出現了很多關于魚的問題。針對幼兒的興趣需要,結合我園的地理優勢,我設計了以“有趣的魚”為主題的探索活動。
二、主題目標
1、能用各種感官,主動去了解常見魚的種類、名稱。
2、能用交流、談話、繪畫、手工等形式進行表征。
3、在活動中初步感受魚和人的關系,樹立初步的環保意識。
三、主題的實施過程
活動一:收集資料——尋找各種各樣的魚
(通過多種途徑獲取與主題活動相關的資料,可以滿足不同幼兒的興趣需要。邀請家長和孩子一起收集相關的圖片和資料不僅可以增進孩子與家長之間的交流,增進親子關系,實現家園共育,也有益于收集更豐富多彩的主題資料。)
1、調查:在主題活動的實施之初,我以《主題活動——有趣的魚課前調查表》的形式向家長介紹開展此主題活動的意圖及教育價值,并了解幼兒已掌握的有關魚的感性經驗,為正確開展主題活動把握了教育方向。
《主題活動——有趣的魚課前調查表》
幼兒姓名: 日期:
介紹開展主題活動——有趣的魚的意圖和教育價值:
調查內容
調查記錄
親愛的孩子們,你認識哪些魚?他們叫什么名字?
親愛的家長朋友,您的孩子已經了解了魚的哪些知識?您覺得孩子還應該了解魚的哪些知識?
您能為孩子提供一個養魚的機會嗎?請隨時引導孩子觀察和記錄魚的生活習性和生長過程。
2、收集資料:邀請家長和孩子一起收集有關魚的圖片和資料帶到幼兒園,教師和幼兒一起整理布置“魚類展廳”,為幼兒搭建互相交流的平臺,幼兒在收集和交流中認識了更多種類的魚。
活動二:外出賞魚——走進有趣的魚
(走進大自然、讓幼兒親身感知,增加幼兒的感性經驗是滿足幼兒興趣需要的一個重要途徑,結合我園的地理優勢,設計了外出賞魚這一活動。)
1、外出前:師生討論制定了“賞魚計劃及規則”對幼兒進行了相關的安全教育和環保教育。
2、賞魚時:教師引導幼兒觀察:魚的顏色?形狀?像什么?當人靠近魚池邊時,魚會怎樣?(結合故事內容展開環保教育)喂食時,魚會怎樣?魚在水里干什么?教師要注意觀察幼兒的興趣需要,及時發現教育契機并適當總結幼兒的發現。
3、賞魚后:教師引導幼兒以“記錄表”的形式記錄賞魚過程中的所見所聞。
《主題活動“有趣的魚”幼兒觀察記錄表》
幼兒姓名: 觀察日期
我的發現(我看到的)
我的心情
(幼兒以畫畫的形式記錄自己的發現和心情)
教師引導幼兒總結自己的發現,并將幼兒的《主題活動“有趣的魚”幼兒觀察記錄表》張貼在“魚類展廳”供幼兒自由交流。
活動三:區域活動
——表現各種各樣的魚
(提供多種形式、多種材料的活動方式,讓幼兒在自主參與、自由活動、交流活動中獲取更多的知識經驗。)
1、開放與主題相關的多種區域活動。 幼兒可以按意愿自主選擇不同區域開展主題延伸活動。例如:繪畫區——教師要為幼兒準備各種繪畫所需的材料,引導幼兒用繪畫的方式表現自己所見過的各種各樣的魚和自己感興趣的與主題有關的內容。手工區——教師為幼兒準備泥工、紙工所需要的彩泥、多種廢舊材料、彩紙、剪刀、畫筆等等,指導幼兒用剪、撕、粘貼等方式表現與主題相關內容。自然角——教師和幼兒一起養一條魚,教師引導幼兒隨時觀察魚的變化,了解魚的生活習性,并做好觀察記錄。語言區——教師可以為幼兒提供與魚有關的故事內容,和幼兒一起欣賞討論,從中滲透教育,培養幼兒的想象力和思考問題的能力;也可以邀請繪畫區、手工區的幼兒到此區來講述自己的作品,訓練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和創編講述的能力。
2、為幼兒提供自由交流學習的平臺。將主題活動內容滲透到區域活動中,教師要為幼兒提供一個自由交流的平臺,讓幼兒在師幼、幼幼的互動交流中獲取更多的'經驗。在此過程中,教師深入細致的觀察是把活動推向深入的關鍵,適時的提問和點 撥有利于幼兒整合日常生活經驗,使之得以提升……
四、主題活動后的反思
興趣是個體積極性為的內驅力,是教師可以開發利用的最寶貴的教育資源。只有在幼兒的興趣點和關注點上開展的教育活動,幼兒才會有主動探索的學習動機,才能獲得發展。
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取得家長的配合和支持是幼兒園教育成功的重要因素,教育幼兒應成為家園共育的雙邊任務。在此活動中,我們積極邀請家長和孩子一起收集了豐富多彩的魚的圖片和資料,請家長協助幼兒填寫《主題活動——有趣的魚課前調查表》,布置了“魚類展廳”,為幼兒創設了積極的探索環境和氛圍,讓幼兒在與環境的相互交流中主動學習并獲得發展。這一活動充分體現了幼兒園與家庭、教師與家長幼兒的雙向互動,從而實現了共同促進幼兒發展的目標,同時也讓幼兒和家長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感受了分享閱讀的活動意義和快樂 。
【小班主題活動方案】相關文章:
小班幼兒主題活動方案10-11
小班主題活動方案06-12
小班安全主題活動方案06-11
小班端午節主題活動方案08-21
小班重陽節主題活動方案02-23
(熱門)小班安全主題活動方案7篇09-20
小班主題活動方案顏色在哪里03-18
小班活動方案03-20
幼兒園小班主題活動方案18篇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