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題研究方案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力開展,我們需要提前開始方案制定工作,方案是從目的、要求、方式、方法、進度等方面進行安排的書面計劃。那么制定方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課題研究方案,歡迎大家分享。
課題研究方案1
一、課題研究的背景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提出:“作文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應引導學生關注現實、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但新課改下的初中作文教學仍表現為:考什么就教什么,近幾年話題作文成為作文主導,從高考流向中考,從初三涌向初一,學生被迫放棄了對生活的感受、思考和感悟,失去了具有可持續發展的原始創新力;受“文以載道”的思想影響,教師要求學生作文思想不僅正確,而且深刻,學生只好編故事、套情節,去渲染自己內心一點也沒有的高尚情操,導致作文文非真文,言非真言,人非真人;作文教學中教師偏重于講寫的方法技巧,學生也偏重于學寫的方法技巧,學生掌握了作文的方法技巧,卻不能寫出好文章。
我校的作文教學主要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1)走馬觀花。即寫作訓練跟閱讀教學亦步亦趨,學什么課文,寫什么作文。例如:初一一冊一單元是寫景狀物散文,學課文之后便讓學生以景物描寫對象,或即景生情,或托物言志。若作為單項訓練未嘗不可,但如果為了配合閱讀教學而置學生的寫作現狀而不顧,則勞而無功。這樣的訓練使學生寫什么丟什么,走馬觀花,過目即忘。
(2)沒有過渡。作文訓練之初教師便把全套本領、對作文的要求全方位下放,學生根本未曾達到應有水平時卻以高標準、嚴要求來強化作文教學,以期學生一步登天,寫出十全十美的作文來。例如:初一第一學期,根據教學實際,作文教學應從基本功練起,即書寫規范,標點、格式正確,完整地記敘一件事等。而我們的第一次作文課便將審題、立意、選材、構思一股腦地灌輸給學生。一次考場作文便將“生動形象”、“議論抒情”、“點題扣題”作為評分標準,此情況下,學生對寫作的畏難情緒日俱增,難怪有的學生哀嘆:上小學時好歹寫一篇作文就能獲獎,到中學費半天勁也得不了高分。這種沒有過渡的作文教學,大大挫傷學生的寫作信心,造成初一講審題、立意選材,到了初二初三還是講這套,學生聽煩了,老師講膩了,而收效甚微。
(3)作文教學與學生實際脫節。教師本身因為對作文教學缺乏應有的熱情而怕批改作文,自然也使得學生缺乏寫作的熱情而怕寫作文。這種情況表現在作文教學的四環節中(命題、指導、批改、講評)。由于無計劃,常常出現這種情況:該上作文課,臨去教室的前幾分鐘還沒想出個合適的作文題目,直到走進教室才擠出個題目來。這樣的命題根本談不上符合學生實際、真情實感。結果是,或老調重彈,或曲高和寡,學生望題生厭,望題生畏,哪里還有寫作的興趣?接下來的作文指導則簡單化、庸俗化、套式化,引而發,疏而通,越指導,學生的寫作越僵化,長此以往,將學生的一點點靈氣全磨滅了。
(4)作文與閱讀、生活脫節。生活寫作的源泉,離開了生活,寫作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我們的寫作教學常常與生活脫節,作文不能真實地反映生活,生活也不能化為作文題材,學生既沒豐富的詞匯,又不熟悉多樣的題材,寫作時文思枯竭,硬擠強湊,自然文不成篇。其次,讀寫分離,閱讀教學與作文教學脫節,讀不能很好地為寫服務,寫作無法促進閱讀。
(5)再說批改:教師習慣于精批細改,勞而無功,多數學生根本不關心評語,只看眼分數便罷。因為老師的評語從小學到中學全是套話。二是批改拖沓,一篇作文拖上十天半月,學生自己寫的`是什么都快忘光。批改之所以出現這些現象,原因于教師的教學觀念導致批改方式僵化,教師獨攬批改權。講評隨便,無針對性,藥到病除,盡管學生作文寫的不少,但寫作水平提高卻不快。
二、課題研究的目標
1、建立作文指導的序列計劃教師做到有的放矢,從初一到初三有明確的訓練目標和訓練計劃。解決教師上課前想作文題,初一到初三同一個要求,作文與現實脫等現實問題。
2、建立作文序列教學的操作系統幫助學生逐步掌握作文的寫作方法和技巧,明確每個階段的訓練目標,解決學生怕寫作文-不敢寫作文-胡編亂造的心理障礙,養成良好的寫作習慣,激發學生寫作的熱情,培養學生限時寫作的能力。
3、建立學生作文的評價系統注重采用多種方式對學生作文進行評價,激發學生內在的潛力,讓學生有寫好作文的激情。
4、切實轉變教師的對待作文的觀念和行為,增強教師對學生作文的指導意識。
三、課題研究的內容
本課題著重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研究:
1、培養學生寫作興趣的研究。激發學生的寫作熱情,培養學生良好的寫作習慣。
2、培養學生生活與寫作緊密聯系、不脫節的研究。引導學生觀察生活、感悟生活、描繪生活并高于生活。
3、以班級為單位,循序漸進的進行作文序列訓練,三個年級各有側重,力爭達到新課標對寫作的要求“能具體明確、文從字順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據日常生活需要,運用常見的表達方式寫作”。具體設想為:第一,按表達方式確定:記敘文→說第明文→議論文。第二,按寫作流程確定:審題→立意→選材→構思→行文→修改。第三,按表達憑借的手段確定:先說后寫,以說帶寫,用口頭語言作為書面語言的先導,第四,按寫作的本質確定:觀察→思考→感悟→作文。第五,按作文水平的梯度確定:放膽文→小心文→放膽文。第六,按年級劃分,七年級:目標:培養學生寫作興趣,指導觀察、聯想、想象的方法,養成思考表達的良好的習慣。
1、觀察事件,完整敘述。
2、觀察人物,抓住特征。
3、觀察景物,多角度表達。
4、在敘事、寫人、繪影的基礎上,表達自己真實的感受。
5、運用聯想和想象等手法,豐富寫作內容。
6、從教材中借鑒基本的表達技巧:以小見大、欲揚先抑等。
八年級:
目標:學習多種表達技巧,能寫復雜記敘文,會寫簡單的說明文。
1、在記敘的基礎上,適當運用抒情、議論等表達方式。
2、運用多種描寫手法,生動、形象地表現事物。
3、運用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等寫作手法,具體地表達對生活的某種認識。
4、運用設置線索、伏筆照應、懸念過渡等常見手法布局謀篇。
5、抓住事物特征,合理安排順序,選擇恰當的說明方法,學寫簡單的說明文。九年級:
目標:能限時寫高質量考場作文。
1、能從材料中提煉觀點,會寫一事一議議論文。
2、審清題意,選擇恰當的文體。
3、扣題立意,調動積累,合理運用。
4、擬題構思。
5、推敲開頭,巧設結尾。
6、斟酌用詞,流暢表達。
四、課題研究的途徑和策略
1、制定作文教學計劃。計劃必須符合學生的寫作實際,又要符合不同年級學生的生活實際學習實際,所定計劃確保學生通過主觀努力客觀上行得通,不能成為學生的障礙。計劃要細致、明確,哪個學段應掌握哪些寫作本領,必須達到怎樣的寫作水準,可以運用的表達方式及其表現手法等都要具體。目標、措施既具體,更要明確,教師要胸中有盤棋。計劃還要檢查、調整,適時查漏補缺,以期完善,防止計劃的隨意性、教條化。只有這樣,學生才能真正由淺入深,不知不覺中步入寫作的殿堂,畏難情緒自然煙消云散。
2、激發寫作熱情。學生作文需要熱情,而這種熱情的培養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因此,教師的命題要圍繞學生最關心的內容來確定,這樣既容易激學生的寫作欲望,又有利于拓寬學生的寫作思路。作文指導這一環節中,教師要真正為學生排憂解難、牽線搭橋,激發學生的寫作熱情寫作沖動。指導前要仔細分析學生作文的癥結所在,做到對癥下藥。
3、采用靈活的批改方式。批改作文歷來為眾多教師所頭痛。要解決這個問題,教師首先轉變觀念,敢于放手,采用多種批改方法,激學生的評改欲望,力爭做到教師面批、精批、師生互批、學生共批相結合,提倡寫、評、改次性處理。這樣趁熱打鐵,學生就興致勃發,信息反饋快,評改質量高,寫作效果好,批改費時少。真正做“多快好省”。
4、教師適時地寫下水文,與學生同寫、同批、同改,更能激學生的寫作熱情,激發學生的興趣,作文課上得生動而又實效。教師每學期至少寫次下水文,既可以體會學生寫作時的心態及可能遇到的障礙,又可以“逼”著自己不斷地學習、充實、提高。
5、多渠道拓寬寫作途徑。豐富的寫作素材是寫好作文的前提,教師要盡可能地運用一切手段來拓寬學生的選材范圍。首先閱讀寫作要緊密結合。教師在閱讀教學中善于捕捉名篇佳作中的閃光點,通過對課文的仿寫、改寫、縮寫、抄寫、補寫等多種形式,培養學生多角度利用課文的能力。例如:《我的叔叔于勒》的續寫,《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排比段的仿寫等。指導學生同中求異,不斷拓寬寫作思路達到創新的目的。其次寫作與生活要緊密結合。就目前的現狀來看,學生一是不關注社會,二是生活面太窄。要想拓寬學生的選材面,就要組織并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各種社會活動,活動中積累豐富的感性材料、生動的具體事例。組織各種課外活動如參觀、采摘、各種文體競賽等。學生有了切身體會,文章就會寫得有聲有色。活動中教師應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引導學生寫隨筆,記日記,養成日寫百字、周成篇的良好習慣,鼓勵學生在完成基礎知識基本技能訓練之后,寫創造型作文。
五、課題實施的對象、方法
1、課題研究的對象:本課題將在我校部分學生范圍內展開。
2、課題研究的方法:
①調查法。通過調查目前學生的寫作現狀,為制訂序列計劃做準備。
②實踐法。在實踐中實施序列計劃并不斷在實踐中調整和補充,使設想方案在實踐運用中升華、結果,探索出一套適合初中生寫作的操作體系。
③個案研究法。跟蹤研究學生個體在寫作上的變化和成長。
六、預期的成果
1、課題研究的階段性案例、教育敘事和相關論文;課題研究報告;
2、教師觀念得以轉變,對寫作教學有明確規劃。學生熱愛寫作,有良好的寫作習慣,能達到大綱的要求寫作,部分學生能進行創造性的寫作。七、課題實施的過程
1、準備階段(20xx年3月20xx年4月)
①調查分析學生的寫作現狀,形成大致序列方案。
②分備課組組進行研討,制定備課組方案。
③組建領導小組,確定研究的主要成員。
④填寫申請書,報上級領導和專家組審批。
2、研究的實施階段(20xx年5月20xx年6月)
①召開研究組成員負責人會議,統一思想,明確研究目標和內容。
②邀請專家學者來我校指導課題實施的研究。
③各科研究成員撰寫研究反思或案例分析,上交階段性材料。
④定期召開總結會,進行交流。
⑤做好實施階段各種資料的搜集和整理工作。
3、研究總結階段(20xx年7月)
①撰寫研究報告。
②邀請上級領導和專家學者對實驗成果進行鑒定。
③上交有關材料。
④裝訂。
課題研究方案2
一、問題的提出
(一)課題背景
新課程改革以來,教育系統、社會各界對于特色教育的要求表現出強勁的勢頭。學校特色教育得到了空前的發展,特長教育的發展,已經成為學校建設的一個基本評價因素,同時也是學校辦學特色的有機的組成部分。體育訓練工作一直是學校工作重點之一。更早地發現、有意識地培養體育訓練苗子,也是新時期學校體育工作的重要工作項目。
我校是一所有著優良體育傳統的學校,是溫州市體育特色學校(籃球項目),溫州市體育傳統學校(田徑項目),瑞安市田徑、排球訓練基地。目前體育組有10名骨干教師,本科率達到100%,學校現有在校學生1500多名。學校組建了校田徑隊、籃球隊、排球隊、乒乓球隊,共有在訓運動員100多名。我校的各體育代表隊近年來在瑞安市、溫州市及省里的各項比賽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學校的競技體育正逐步展露出良好發展勢頭的同時,也突現出了一定的問題,運動員苗子的選拔問題,訓練時間的安排問題,科學化訓練問題,以及運動員的輸送問題等等,這些具體問題及待解決。解決現階段我校體育特長生的培養問題,對于促進我校素質教育的發展和深化教育改革有著及其重要的作用。
(二)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
1、我校體育特長生的選拔的機制是什么,如何吸引小學的優秀苗子在初中階段來我校就讀?
2、如何合理利用我校現有的資源,對各項目進行科學訓練?
3、如何解決學生特長發展與學業學習之間的矛盾?
4、如何解決體育特長生的輸送問題?
(三)研究意義
1、理論價值:本課題的研究有助于加深對特長教育理論的研究。
2、實踐意義
①本課題的研究有助于加深對特長教育現象的認識。
②本課題的研究有助于推動我校體育教育發展及我校體育競技水平的提高。
③本課題的研究有助于促進我校素質教育工作的落實與發展。
二、本課題在國內外同領域的現狀與發展趨勢分析
體育特長教育一直受到社會和教育部門的關注,不少學校,尤其是高中及其以上學校,已經有了校本的較為豐富的特長生教育培養的經驗和發展的優越環境。但是在初中階段,體育特長生的培養問題還是一個較為嶄新的課題。如何處理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習與體育特長發展的問題,如何實施有效的特長苗子的選拔問題,等等,還是擺在人們面前的現實的問題。但是,隨著教育事業的發展,及人們對于教育的理解的加深,素質教育,特別是特長教育的研究必將有一個飛速的發展。
三、研究目標、內容與對象
1.研究目標
(1)通過本課題的實施,形成選拔、培養體育特長生的本土化經驗。
(2)依托通過本課題的實施,促進學校體育教育工作的發展。
(3)通過本課題的實施激發我校體育教師的科研意識和熱情,進一步促進教科研能力的提高。
2.研究方法
(1)行動研究法:通過活動考察,開展學校體育特長生教育現狀的調查觀察研究,確定苗子,逐步開展訓練工作。
(2)文獻研究法:通過查閱有關文獻資料,了解相關動態和有效經驗,開展體育特長教育理論方法研究。
(3)經驗總結法:不斷將獲得的信息進行定性的分析,將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總結學校體育特長教育的本土化經驗。
(4)實驗法:將20PC級運動員組建一個體育特長班,與20PC、20PC級的運動員的學業成績和運動成績進行對比分析,檢驗組建體育特長班的可行性。
3.研究對象
我校各項目體育訓練隊的08級09級10級的在訓運動員。
四、研究過程
第一階段準備階段
確定方案:分析課題研究的目的、方向、現有條件,確定研究的具體方案,明確職責任務,設計材料記錄方法。
第二階段實施階段
采用調查觀察法、網絡資料查詢法、實驗法著手收集相關材料,確定各訓練隊隊員的基本情況,開展訓練工作,整理各級比賽的競賽成績,運動員的輸送情況,定期召開研討、交流會,及時總結經驗,調整計劃。
第三階段總結階段
綜合材料信息,召開專題會議,分析研究材料,形成關于農村初中體育特長生培養的具體措施,撰寫課題研究總結報告,課題鑒定。
五、研究條件分析
(一)我校有一批體育教育科學研究的中堅教師,他們具有教育科學研究的'基本經驗和研究的熱情。
(二)學校已經成立了各類體育訓練隊,配備了訓練的基本設施,學校在政策、人員等基本條件上必將給予本課題研究以極大的支持。
(三)學校每年訂閱了大量的教育教學報刊雜志,同時學校上網電腦、打印機,這些條件都在研究信息的獲取與處理等方面上給予課題組以極大的保證。
(四)人民群眾對子女教育期望值的不斷提高,對多樣化、高質量的特色教育的需求日益旺盛,讓子女上好學成為人民最大的愿望。隨著城鄉一體化建設與新農村建設的持續開展,城鄉差距的進一步縮小,農村學生的特長發展的需要必將越來越迫切,這是本課題研究的客觀要求。新的課程改革要求,要從人的發展的角度來處理教育問題,“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一切為了學生”、“全面評價學生”等課改理念是本項研究的政策理論支撐點。
六、課題組成員分工
課題負責人:體育組組長負責課題研究工作,撰寫課題研究方案和結題報告,組織、策劃、協調課題研究活動。課題顧問:中學高級教師有著20多年的教學和訓練經驗,為本課題的研究提供指導。
課題組成員:
七、預期成果及形式
1、結題報告,匯總課題研究的所有過程材料與成果材料,撰寫結題報告,主要研究和研究成果等。
2、相關論文,課題組成員撰寫有關各項目科學訓練的論文,總結,心得。
3、專題報告,課題組成員根據課題的主題撰寫專題報告,提煉有關運動員選材、科學訓練、運動員輸送等方面的專題報告。
4、相關案例,課題組成員根據特長生的訓練、生活動態撰寫有關體育特長生培養的典型案例。
課題研究方案3
一、課題研究背景: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指出:幼兒園應為幼兒提供健康、豐富的生活和活動環境,滿足他們多方面發展的需要,使他們在快樂的童年生活中獲得有益身心發展的經驗。尊重幼兒身心發展規律和學習特點,以游戲為基本活動,保教并重,關注個別差異,促進每個幼兒富有個性的發展,而區域活動正符合這一要求。但是,在人才競爭激烈的今天,家長對幼兒的培養存在“重知識、輕情感技能”的現象,這也直接影響到我們農村幼兒園教學活動的組織,幼兒園教育小學化現象不容忽視。為還給幼兒一個健康、快樂的童年,我們將以此課題研究為契機、以區域活動為載體、以幼兒園為研究基地,努力探索適合農村幼兒園區域活動有效開展的途徑與策略,探索區域活動目標的有效性、材料投放的有效性、教師介入指導的有效性以及評價的有效性等方面的內容。
通過區域活動有效性開展的研究,引導幼兒在區域中自主與材料、環境互動,嘗試獲得知識的新方法和新途徑,體驗成功的快樂,培養幼兒探究、交往、動手等能力,培養幼兒自主、獨立、自信,創新等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有效的促進幼兒社會性的發展;有效提高教師設計、組織、評價、推進區域活動的能力;在研究與實踐的過程中,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從而奠定幼兒園的共同發展。
二、課題的界定:
區域活動(areaactivities):也叫“活動區活動”,是上世紀70年代從美國引進中國教育界的新名詞。當時美國正流行“開放教育”,對國內的影響比較大。“區域活動”在英文中有多種名稱,例如,游戲區(Phayingarea)、學習區(leamingarea)或興趣小組等。活動區意味著選擇的可能性,意味著幼兒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和需要來決定自己做什么和怎么做,而興趣、自由選擇與自主決定是幼兒主動學習的基本條件。”從劉焱的這一觀點,可以看出區域活動是一個整體概念,既強調幼兒的自主性、興趣性,又提出是幼兒主動學習的基本條件。也就是說,區域活動是具有幼兒特點的,通過教師有目的、有計劃地提供合適的活動場地,多元化的活動材料、情境化的游戲形式,讓幼兒在寬松和諧的環境中按照自己的能力和意愿,自主地選擇學習內容、方法及合作伙伴,積極主動地進行探索與交往的活動。
有效性:是指能夠實現預期的目的、有良好的效果。這里是指區域活動目標的有效性、區域活動環境創設的有效性、組織方式的有效性、實施的有效性以及評價的有效性等等。
區域活動有效性:是指教師根據幼兒年齡特點和興趣有目的地創設良好的有效區域活動環境,投放具有層次性、漸進性、差異性的有效區域活動材料,并給予幼兒有效的啟發式指導,讓幼兒依據自己的興趣、能力去感知、思考、探索材料,與材料進行有效的互動,從而獲得新知識,新方法,有效地促進幼兒探究、交往、動手、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等能力的發展。
三、課題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
(1)由于班額過大、空間范圍小,開展活動區活動存在擁擠、凌亂的情況。
(2)活動區設置缺乏科學性。
(3)活動區材料的投放缺乏適宜性、動態性和層次性。
(4)教師的指導能力欠缺,不能有效挖掘區域活動的教育價值。
四、理論依據:
(一)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指出:幼兒園應為幼兒提供健康、豐富的生活和活動環境,滿足他們多方面發展的需要,使他們在快樂的童年生活中獲得有益身心發展的經驗。尊重幼兒身心發展規律和學習特點,以游戲為基本活動,保教并重,關注個別差異,促進每個幼兒富有個性的發展,而活動區活動正符合這一要求。
(二)皮亞杰的認知發展游戲理論。
皮亞杰開拓了從兒童認知發展的角度考察兒童游戲的新途徑,他強調活動的重要性,強調兒童游戲是一種積極、主動的結構,強調游戲的情感發展價值。這些理論對我研究幼兒園區域活動有效性開展有很大啟發。
(三)以加德納為代表的多元智能理論。
該理論強調人有多種智能,對每個人而言,這些智能表現各不相同,有些呈強勢智能,有些呈弱勢智能。這就表現為不同的個體在某些領域的發展上可能擁有優勢,相反,在另一些領域的發展上可能顯現相對的弱勢,因此教育應該給予兒童充分的機會展現自己的強勢智能。活動區活動的宗旨就是為每個幼兒提供表現自己的機會,既能讓幼兒充分滿足自己興趣、展示強項,又能發展自己的個性和其它能力。
五、研究方法:
1、文獻研究法:以新《綱要》理論知識為指導,繼續學習新課程改革精神。廣泛吸納新的教育理論和實踐成果,結合本幼兒園的實際開展課題研究,在確定課題、分析研究成果時使用此方法。
2、觀察法:在課題研究的起始階段、實施的過程中,有目的的、有計劃的對幼兒的區域活動進行系統的、連續的考察、記錄、分析,獲得事實材料,以取得對幼兒發展的了解和認識。
3、行動研究法:在課題實施過程中圍繞課題研究目標,開展多層次、多渠道、多方位的研究,邊實踐、邊總結,不斷摸索出經驗和規律的東西。
4、經驗總結法:在課題研究的過程中,認真做好各類資料的收集、整理和實施情況的'記錄,及時總結各階段的成果。
六、研究目標、內容:
(一)研究目標:
1、通過區域活動有效性開展的研究,引導幼兒在區域中自主與材料、環境互動,嘗試獲得知識的新方法和新途徑,體驗成功的快樂,培養幼兒探究、交往、動手等能力,培養幼兒自主、獨立、自信,創新等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有效的促進幼兒社會性的發展。
2、通過區域活動有效性開展的研究,有效提高教師設計、組織、評價、推進區域活動的能力。
3、在研究與實踐的過程中,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從而奠定幼兒園的共同發展。
(二)研究內容與重點:
(1)區域墻飾創設及區域活動材料投放的有效性;
(2)區域活動中教師有效性指導策略;
(3)區域活動的有效性評價策略
(三)研究的思路:
對當前幼兒園開展區域活動的現狀進行調查、分析研究,運用《綱要》精神及游戲理論指導課題研究。根據課題研究方案,豐富區域活動的內容,提供適宜的材料,挖掘區域活動的教育價值,探索區域活動的有效指導策略。在實施研究的過程中,根據幼兒的發展情況不斷調整區域活動的目標、內容、材料、指導策略,并邀請有關的專家、同行進行指導論證。
七、課題研究對象:
開發區中心幼兒園小、中、大班。
八、課題研究過程:
第一階段:準備階段(**年4月--**年5月)
(1)設計課題研究方案,申報課題。
(2)成立課題組,并明確個人分工。
(3)進行相關文獻的閱讀研究。
第二階段:實施階段(**年6月--**年6月)
(1)對區域活動的現狀進行剖析找出存在的問題提出建設性意見。
(2)召開教師會議讓全體教師了解本課題研究的目標和內容。
(3)專題講座,以理論引領實踐。
(4)骨干教師區域活動觀摩研討,及時反思、調整課題研究方案。
(5)撰寫階段性總結及論文,完成各課題研究任務。
第三階段:總結階段(**年7月--**年9月)
(1)區域現場展示活動。
(2)論文的撰寫及匯編。
(3)完成課題研究報告、工作報告、組織專家鑒定。
九、完成本課題研究任務的保證措施:
1、課題組科研人員能力保障:
(1)課題組主持人歐燕欽和蔡榕芳具有豐富的教學經驗與教育理論水平,歐燕欽是市骨干教師,蔡榕芳是縣級優秀青年教師、并在20xx年參加“福建省第六期農村幼兒園骨干教師教學能力提升培訓”,她們撰寫論文在各級刊物發表。
(2)課題組的核心成員是本中心幼兒園教學一線的骨干教師、優秀青年教師,具有扎實的專業理論基礎,其中本科以上學歷3人,縣級優秀青年教師1人,她們責任心強,有一定的教育教學經驗,撰寫的論文曾有多人次獲得縣級一、二等獎,具有較強的課題研究能力。
2、組織保障:成立課題領導小組,做到統一認識,分工明確,目標一致,準備充分。
組長:歐燕欽蔡榕芳
組員:陳惠欽吳晉梅林麗香陳靜靜陳美燕鄭貞
3、時間保障:每月開展一次課題組教研活動,及時總結階段經驗;開一次課題組成員會議,討論交流實驗成果,部署課題研究,鞏固和推廣研究成果;幼兒每周區域活動時間充足,教學與科研同步進行。
4、經費保障:
學校核撥專用款項用于該課題的研究、實施。
十、預期研究成果
1、關于幼兒園區域活動有效開展的調查與分析。
2、區域活動教師有效指導策略的論文匯編。
3、各區域活動的材料投放及玩法案例收集。
4、區域活動現場展示。
5、關于《幼兒園區域活動有效性開展的研究》實驗報告。
仙游縣楓亭開發區中心小學年
3-5月
1.如何體現體育器材在活動中一物多玩的方法。
陸續
2.如何體現體育器材在活動中一物多玩的方法。
衛燕
以上是針對課題的研究實施研究方案,在實踐研究中,我們也將不斷的反思和調整思路,一切從實際教育活動出發,力求此次的研究活動從實際中來,回歸實踐中去,最終能夠通過研究改變我園戶外活動的現狀,是我園幼兒能夠運用所投放的材料,自由組合,快樂的游戲,并在游戲中養成合作,互助的集體觀念,自主、自信的享受游戲。
課題研究方案4
1、進一步學習有關有效練習與設計的教育教學理論,與學生的學習實際情況結合,不斷豐富和拓展研究方式方法。
2、推進作業分層布置與落實工作。
3、學生作業情況追蹤調查以及現狀分析。
4、課堂練習有效設計策略研究
5、課題組成員每人完成一篇有效練習教學案例和一篇課題研究論文。
研究措施
1、課題實施細化分層研究。課題組每月進行一次課題活動,根據自己的特長,選擇研究的小主題,根據課題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制定、調整研究措施。
2、制定學期研究方案。研究教師根據本學期的研究重點,結合自己的教育問題,制定相應的研究計劃。計劃要目標明確,措施詳細,操作性強。課題組每位成員在一單元教學完成后,應作出單元小結,整理整個單元中的教學情況,并針對研究過程中的實際隨時做好調整工作。
3、加強課題研究的過程管理,認真寫好教育教學日記,不斷總結得失,進行反思,及時上傳相關研究資料。
4、參加課題研究的'人員,每月需認真撰寫與研究內容相關的案例、教學反思,定期做好總結。
5、與其他學科、其他老師密切協作,定期做好學生現狀的調查與分析,為后斷研究提供第一手資料。
6、課題組成員每人開一次公開課。
活動安排:
二月份:
1、制定本學期課題研究工作計劃。(負責:xx)
2、布置落實各課題組成員的研究目標和任務。(負責:xx)
3、教研組討論制定子課題研究工作計劃。(負責:各教研組長)
三月份:
1、各課題組上交子課題組工作計劃,新課題組上交開題報告及計劃。(負責:xx)
2、課題組活動,進行理論學習與研究,落實開設研究課人選,討論擬定課堂教學反饋內容。(負責:課題組長)
四月份:
1、開展課題組研究課活動。(負責:教研室和課題組)
2、上交一篇教學設計。(負責:xx)
3、學生作業情況調查。(負責:xx)
五月份:
1、課題組活動,組織理論學習與研究,布置下階段主要研究任務。(負責:xx)
2、開設研究課活動。(負責:教研室和課題組)
3、組織課堂教學反饋。(負責:教研室和課題組)
六月份:
1、課題組活動,組織理論學習。(負責:課題組長)
2、課題組成員上交課題研究論文和總結。(負責:xx)
3、課題組進行階段工作總結,獎勵教科研積極分子。(負責:xx)
課題研究方案5
一、課題的提出
21世紀的教育強調教會學生學習。閱讀教學的一個主要任務是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古人云:“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教學實踐也告訴我們,單憑語文教材那僅有的幾篇課文,是不足以使學生的閱讀知識轉化為能力。所謂“得法于課內,得益于課外”,只有進行大量的課外閱讀,才能使學生吸收和儲備大量的優美語匯,拓寬知識面,提高閱讀分析理解能力,從而具備較好的語文素養;也只有通過大量課外閱讀,學生能感知豐厚的感情語言材料,增強語言文化沉淀,提高讀書能力。《課文新課程標準》也對小學階段語文課外閱讀作了具體明確的規定:“小學生要擴展自己的閱讀面,小學階段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150萬字,背誦優秀課文60篇。”綜上所述,可以看出課外閱讀在語文教學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心理學家說:“興趣是個體力求認識某種事物或從事某項活動的心理傾向,它表現為個體對某種事物或從事某項活動的選擇性態度和積極的情緒反應,興趣也是引起和保持注意的重要因素。”學生對感興趣的事物,總是愉快地、主動地探索它。孔子曾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所以,培養小學生閱讀的興趣在課外閱讀中是極其重要的,也是學生終身受益的。因此,如何激發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教給學生課外閱讀的.方法,培養學生課外閱讀的習慣已是閱讀教學不可忽視的重要任務。
二、研究目標
激發學生閱讀興趣,教給學生課外閱讀的方法,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地指導學生閱讀,使學生愛讀、樂讀、會讀,在輕松、愉快的閱讀氛圍中獲取知識。
三、研究內容
兒童喜愛的童話故事、寓言故事、科幻故事、中外名著、跟課文有關的作家、作品介紹、優美的兒童詩歌、泰戈爾散文詩等。
四、研究方法
1、個案研究法
2、觀察法
3、問卷法
五、主要措施
1、營造書香教室,吸引學生課外閱讀。
2、結合課文教學,指引學生課外閱讀。
3、組織相關讀書活動,激活學生課外閱讀。
4、開展讀書競賽,促進學生課外閱讀。
六、研究步驟
第一階段:準備階段,這一階段的主要任務是:
1.好本課題研究實驗方案。
2.制訂出班級讀書計劃。
3.征求學生意見,完善研究內容。
4.做好學生的動員工作。
第二階段:研究實驗階段,這一階段的主要任務是:
1.著手進行實驗研究;
2.發現問題,及時調整實驗方案;
3.完成實驗研究報告或論文。
第三階段:總結評估階段,這一階段的主要任務是:
1.課題實驗研究的終結性報告。
2.實驗研究成果展示。
七、預期成果
通過一年的努力,使學生養成濃厚的閱讀興趣和良好的閱讀習慣,在閱讀中吸收和儲備大量的優美語匯,拓寬知識面,提高閱讀分析理解能力,從而具備較好的語文素養,增強語言文化沉淀,提高閱讀能力。
八、課題組成員
課題研究方案6
一、課題名稱
“農村初中學生數學解題能力提升策略的研究”
二、課題的提出
(一)提出的背景
新課程背景下的課堂教學明確要求:教師要傳授給學生解決問題的思路、途徑和方法;學生的數學學習活動應當是在教師的組織和引導下,通過動手實踐、合作交流、閱讀自學等途徑,探究問題解決的思路方法。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中指出:過重的課業負擔嚴重損害青少年身心健康,危害民族未來。減輕課業負擔已經成為學校、家庭、社會共同努力的課題。20xx年11月,遼寧省教育廳發布《遼寧省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管理“十要求”》,要徹底改變傳統的題海戰術的理科教學方式,將減輕學生負擔落到了實處。20xx年7月25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進一步提出“全面壓減作業總量和時長,減輕學生過重作業負擔”的任務和要求。
但是,走出題海、少留作業之后學生的學習發展如何保證呢?只減負還不行,尚需增效。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學習習慣、學習方法顯得倍加重要了。深入研究表明,數學解題能力成為限制學生數學成長的重要因素之一。
綜上可見,數學教學對解題能力與解題策略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對農村初中基礎相對薄弱的學生來說更是重中之重。如何處理、設計有效、實用、科學的解題策略,提升學生的解題能力已經成為減負背景下的當務之急。
(二)研究現狀綜述
從目前資料收集、調查情況來看,國內對提高學生的數學解題能力已經有多年的研究,研究的內容主要集中在提高教學質量的研究、應用題解決問題策略的研究、分類解題能力或解題策略等方面,真正對符合農村鄉情、校情、學情特點的研究不多,且都沒有減負這樣的大背景和要求,不適合在農村學校推廣。
本課題在進一步深化其他課題研究成果基礎上,重點針對農村初中學生的實際情況,立足適合推廣的原則,將審題、答題、思路分析、有效策略、興趣研究有機融合在一起,形成對解題能力的全面思考。更適合今后在農村初中應用推廣。
(三)研究的理論依據
1.布魯納的“發現學習”理論強調:學生的學習應是主動發現的過程,而不是被動地接受知識。學生解題能力的提升應以學生為中心,針對農村學生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加以引導,要注重激發學生主動性、探究性,從而實現有效提升。
2.建構主義的教學觀。提升學生的解題能力要從學生實際出發,以深入了解學生真實的思維活動為基礎,注重激起學生的思考和反思,引起學生必要的認知沖突,不斷探索解題的好方法。
3.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和《課程標準》的指導精神。
(四)選題意義和研究價值
在當前減負背景下數學解題能力提升策略的研究成為必要,這是對有效教學的再探索。分析思路、探求途徑,發現規律、掌握方法是培養學生解題能力的核心和關鍵,提升學生解題能力能將學生從題海教學中徹底解放出來,符合當前減負提質的教學要求。本課題將從學生的.認知過程及心理活動出發,將理論與操作相整合,引導學生深思維,在嘗試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逐漸領悟解決問題策略的方法及規律,使學生能靈活掌握解決問題的基本策略,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發展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三、課題的界定
農村是以從事農業生產為主的勞動者聚居的地方,教育層次與城市差別較大。
初中,是中學階段的初級階段,初中學生是7--9年級學段的學生。
數學解題能力是一種綜合能力,是數學能力的核心內容,一般是指綜合運用數學基礎知識、基本方法和邏輯思維規律,對數學問題進行分析、解決的能力。
提升本意指使位置、程度、水平、數量、質量等方面比原來高。本課題中是指解題能力比原來高,是課題研究的目標。
策略原指可以實現目標的方案集合。在本課題中特指提升數學解題能力的途徑和方法。
本課題就是針對農村初中學生的校情、學情,以提高學生的數學解題能力為目標,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學生思維的引導和方法的總結,形成解題途徑的概括性認識,從而鍛煉學生思維,豐富學生解題思路,使學生能夠主動思維、深入思考,有效思考,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研究目標
1.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逐漸領悟、歸納出分析問題的常見思路,掌握解決問題的策略和方法。
2.熟練掌握各種解題策略,解除學生感覺數學難的困惑。對審題、答準題等方面的策略有所歸納,形成成果運用于教學實踐中。
3.探求有效的解題途徑,發現解題規律,運用在教學實踐中,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4.提高學生有效解題的能力,提升教學質量,減輕學生課業負擔,實現高效、有效教學。
五、研究內容及對象
研究內容:
1.調查初中生數學解題能力的現狀,分析優劣,找出差的原因。
2.探索并總結培養學生數學解題能力的方法策略。
3.探索初中數學有效的解題策略、解題規律或方法。
4.分析影響學生解題的不利因素,如審題習慣、計算速度與準度等。
5.探索解題過程中常用的思想方法,如轉化的數學方法。
研究對象:
本課題的研究對象具體為農村初中學生,研究的是農村初中學生在數學解題方面存在的短板、改進的有效策略。每位教師針對共同的研究課題,結合自己的子課題進行調查、對比、分析,進而從解題方法策略、解題習慣、解題思想方法等方面總結出提升學生解題能力的有效辦法。
六、研究假設和創新之處
1.研究設想。
解題能力的提升是學習能力提升的主要部分,將直接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輕負高效地提升學習質量,這對于教學條件相對薄弱的農村初中有重大的實踐推廣意義。
2.突破與創新。
教學質量提升的主導者是教師,參與主體與成敗關鍵則在學生。針對農村初中學情,從提高解題能力著手深入研究學生能力的提升,是教學的根本與最佳途徑,比提高教師素養來的更快更直接。研究出解題能力提升的策略并加以推廣,是最有價值的教研突破,是農村減負提質的創新之舉。
七、研究方法
本課題的研究方法主要采用文獻研究法、行動研究法、經驗總結法。
1.文獻研究法:本組成員加強學習相關理論,借鑒相關研究成果,搜集有關資料,進行專題研究。
2.行動研究法:立足課堂教學實踐,針對學情和教學內容的不同設計出解題能力提升策略,并付諸于教學、觀察、對比、歸納。
3.經驗總結法:注意吸收別人在數學解題能力與解題策略方面研究的精髓,并不斷和其他成員探究,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在研究中反思,及時總結經驗,上升到理論高度。
八、研究思路、技術路線
(一)研究思路
1.準備階段開展調查。從數學課堂教學現狀入手,了解學生解決問題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2.理論學習是前期重要方法。通過學習與研討,取長為我所用,研討提升的辦法。
3.課堂是主陣地。有效地利用課堂讓學生獲得基礎知識,提高基本技能,培養學生的審題習慣與計算能力。
4.用好錯題本。學生在錯題本上注明題型的常規解法及簡便解法。批注、整理、積累解題方法與解題策略。每一周末再進一步梳理歸納,在月末進行展示交流,讓所有學生借鑒,取長補短,穩步提高。
5.實驗教師每周及時討論研究進程的得與失,并寫出反思。
(二)技術路線
確定目標——前期調研——課題論證——課題綱要——課題計劃——收集資料——總結分析——研究結果——結果反饋。
九、實驗步驟
本課題從20xx年5月開始,爭取用兩年的時間完成,分為三個階段:
(一)準備階段:20xx年5月——20xx年8月。
1.分析校情,撰寫研究方案,申報立項。
5月份初,由主持人會同縣數學學科工作室教師調查、分析研究當前減負背景下數學課堂中值得探討、有研究價值的內容。5月份中旬,召開會議,把大家的想法匯總,提煉出研究內容,明確研究方向,形成立項申請書。
2.組建課題組,召開籌備會議,完成前期動員工作。
6月初成立課題組,確定研究成員,把大家集中起來一起學習關于課題研究的具體制度,管理措施,以及前期計劃的制定,子課題的確定,還包括學習研究中要避免的思想問題,技術問題,文字書寫記錄等問題。
3.組織課題研究人員學習培訓,閱讀必要的相關理論,收集資料。對課題研究的相關理論和研究方法開展學習。
組織課題組成員集中學習、指導課題組成員自學與課題研究相關的理論和研究方法,讓課題組成員,結合自己的課題到相關資料中尋找與自己課題有關的內容,并整理出來,做出自己的電子或者讀書筆記,提高自己的學術理論基礎。
4.制定研究計劃與實施方案,做好前測,了解目前農村初中學生解題能力發展的情況,撰寫調研報告。
6月中旬,制定“學生解題能力發展情況調查問卷”,組織課題組成員進行前測調研,了解學生解題能力發展的現狀、存在的問題,確定努力研究的方向,為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據。
7月份,課題組成員在理論研究的基礎上,開始研究具體方案的制定。每一位老師拿出具體的研究計劃,研究步驟,研究方法,明確自己的研究方案,撰寫個人專題研究計劃。
5.課題開題。
參加開題會,聽取專家對課題的論證,作出反復修改,按時上報開題報告。
(二)實施階段:20xx年9月——20xx年3月
1.研究制定、執行課題實施階段的計劃。
9月上旬,結合大家的各種意見,綜合課題組的具體情況制定出一個詳細的計劃,包括理論學習,課題研究的具體過程.
制定課題研究的分階段實施步驟:學習交流、現狀分析——策略探索、反思歸納——課堂檢驗、總結提煉。
2.分階段開展研究活動。
9月中旬開始,由各項任務的負責人指導成員開展研究活動,開展各項調查。以下活動分步驟逐步開展。
9-12月:學習、調查為主。
9月:深入學習解題能力提升的相關理論,通過網上學習、校內研討、學科工作室交流等方式,提高研究教師的理論修養。
10—12月:通過調查問卷、座談、課堂觀察等方式,分析初中生數學解題能力的現狀,從課堂解題、課后作業各個方面,把握學生解題習慣、解題能力、解題方法中的優劣情況,分析出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其原因。
20xx年1月——8月:解題策略探索實踐階段
1—2月,結合自己的專題研究計劃,以學生解題能力提升為核心,收集整理有效的解題策略、解題規律或方法、培養學生審題習慣、數學解題常用的思想方法等,這一階段是初步實踐探索階段。
3月初,召開課題組交流研討會,研究教師互相學習、互相補充提升學生解題能力的探索成效。
4—7月,立足課堂與課后,將探索策略付諸實踐,邊嘗試、邊反思,邊改進調整。對審題分析、思維品質提升、解題模型積累、錯題積累修正等策略進行再探索,結合教學聽課、評課、座談等方式,探討總結數學解題能力提升的策略。
8月,召開階段性工作會議,分析并總結實踐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問題,及時調整研究方向。
9月—20xx年3月:再實踐、再改進、再豐富階段。
在分析了前段經驗與問題的基礎上,再次的廣開思路,再學習、再實踐、再研討、新定位、爭創新、求精煉。
9—10月,交流研討。上研討課,通過互相聽課、說課、評課、座談等形式,或大范圍年級、校級交流,或三兩個人的互助研討,在實踐與交流的過程中,將所研專題的有效解題策略加以檢驗和完善,形成教學案例,并共享。
11—1月,匯報升級。以多種形式展示課題研究的初步成果,集體共享,并不斷完善:展示錯題集、審題習慣、深思維策略等研究成果,教師相互評議,共同完善;名優教師上引路課,各類模型課,展示課堂教學中,各種專題課中如何提升學生的解題能力,引發思考,指引方向;開展座談會、小型講座等形式,將所研的經驗與同事們分享,汲取群眾意見,梳理存在的問題;對教師的研究課進行錄像等以開展局部分析研討;書寫實驗論文,總結研究經驗,探討、完善有效的數學解題能力提升策略。
2月召開階段性小結會,對前段匯報結果加以提煉和升華,注重實踐性、創新性,形成教學案例、研究論文。
3月,開展后測,分析整理數據,收集階段性研究成果。
(三)總結階段:20xx年4月——20xx年7月
課題組、各研究教師對研究進行全面總結,完成研究手冊的填寫。
4月份,研究教師完成研究手冊的填寫,撰寫個人研究報告。
5-6月份,課題組撰寫課題研究總報告。
7月份,整理結題申報各項材料,上交縣科研室。匯總研究成果,形成論文集、案例集、錯題集、反思集,撰寫結題報告。
十、研究優勢及保障
1.基礎保障:研究點校為三中,學校圖書室藏書四萬余冊,報刊雜志30余種,為研究人員提供了豐富的資料。學校教學設備齊全,可以資源共享,為研究人員儲備了豐富的網絡理論資料,可供學習之用。
2.硬件保障:學校有很好的信息化環境,配備了電腦室、多媒體室、電子備課室、錄播教室等,能最大限度地發揮現代教育設備的效益,為課題研究教師整合教育資源提供了便利。
3.師資保障:課題組主持人是縣數學教研員,研究、指導優勢強大;成員以縣學科工作室為核心,年富力強,都來自各校教學第一線,責任心強,理論素養高,有創新意識,有豐富的研究經驗,具備了較強的信息處理能力,為教育科研工作奠定了基礎。
4.科研保障:三中是省課改示范校、基地校,積累了豐富的課改經驗和做法,研究氛圍濃厚,軟件設施和硬件條件優越,為課題研究的深入開展提供了肥沃的研究土壤。
5.經費保障:學校全力支持科學研究,為本課題研究撥出充足資金作為教科研經費,用于實驗專著及實驗所需相關資料,以及走出去,請進來的費用,以開闊實驗教師的視野,夯實實驗教師的理論基礎;用于課題資料收檔工作,使檔案具備規范性,科學性,實驗性,可操作性,可延續性,確保課題研究的順利實施。
課題研究方案7
一、課題名稱:《幼兒生源問題初探》
二、問題的提出:本園位置處于孟家溝村,前身為孟家溝小學,地理位置較為優越。幼兒園的性質為公立幼兒園,無論在幼兒教師師資隊伍和教學物資等方面都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但幼兒園的生源現狀卻不甚如人意,許多家長把孩子送去了相對較遠的孟家溝仁和小區里面的私立幼兒園。目前國家正在大力發展幼兒教育,這對我們幼兒園的發展是個很好的機遇,但生源是幼兒園生存發展的根本,在有利的環境下,如何擴大幼兒園的生源,更好的發展我們的幼兒園,提高幼兒園的知名度成了我們當務之急所面臨的問題,所以我們選擇了這一課題。
三、研究對象:幼兒園全體幼兒及其家長
四、研究時間:20xx年10月-20xx年6月
五、研究方法:以實驗研究法為主,觀察法、操作法、調查法、談話法、文獻法等方法為輔。
六、研究的目的':
(一)讓幼兒認識各種常見的色彩,學習正確的涂色方法,對多種色彩感興趣。
(二)通過幼兒對周圍環境和美術作品的感知,誘發幼兒興趣,陶冶幼兒情操,開啟智力,在獲得美感和喜悅的同時激發幼兒的創新精神。
(三)通過“觀察—體驗—發現—想象—表現—創造”來開展活動,讓幼兒觀察、游戲、創作等具體實踐活動來進行,學習色彩的運用。
課題研究方案8
(一)課題提出背景及其概念界定
1.課題提出背景或依據: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為了應和“返樸歸真”的`呼聲,為了避免課堂走上“重分析輕感悟”的老路子,于是,“瑯瑯書聲”在新課程背景下的語文教學中唱起了主角。于瑯瑯書聲中,我們看到了一幕幕由師生共同演繹的激情飛揚。每一次聆聽中,也總期待著心潮與之共同起伏的時刻,然而,又有幾次真能讓自己盡興而歸呢!。基于以上情況,提出小學語文課堂朗讀訓練是當務之急,根據本人所任教年級和區教科室對教師微型課題研究提出的相關建議,特確立此課題。
2.課題概念界定:
本課題研究的對象與范圍為小學四年級學生朗讀能力的訓練。在語文課堂中,如何有效地朗讀,如何讓學生在朗讀中有所收獲,如何讓朗讀讀得有意義,這都是要思考的問題。因此,在語文課堂中如何引導學生讀出感情,讀出韻味,是我們每一位語文教師不懈的追求。于“瑯瑯書聲”中我們共同期待著:“讀”占鰲頭的閱讀教學中,真能“讀”當一面!
(二)研究的目標、內容、措施
1.研究目標:
(1)進一步研究小學四年級此年齡段學生學習語文的特點;
(2)研究設計科學合理的切合學生并利于培養學生提高朗讀能力地相關練習片斷;
(3)通過研究,形成小學四年級朗讀能力訓練的相關方法及系列性集子。
2.研究內容:
(1)小學四年級學生語文學習內容及相應的訓練要點;
(2)小學四年級學生學習語文的普遍現象和特點;
(3)立足課堂,設計提高學生朗讀能力的教學方法,并通過反復實踐,證明其有效性。
3.研究措施
(1)將小學四年級語文教研的內容和訓練要點排出并進行整合;
(2)結合小學四年級學生學習語文的普遍現象和特點設計朗讀訓練的有效方法;
(3)通過課堂教學,研究朗讀訓練是否有效,并歸納整理。
(三)研究時間與預期研究成果
1.研究時間:
2.預期成果:
(1)研究論文或報告;
(2)《立足課堂,提高學生朗讀能力的研究》。
課題研究方案9
一、課題研究的目的意義
1、通過學生來進行學習的效果和知識反饋,有效增強學生的自主性和主人翁責任感,學生主動參與課堂,使學生感到他是課堂的主人。
2、在反饋表中,學生有權評價老師和給老師提建議,給學生一個民主和自由的權利,充分相信學生,學生會更加親近老師,熱愛化學學習,提高化學學習成績,給學生終身學習化學奠定基礎。
3、通過反饋,老師能夠掌握這節課學生有哪些知識沒有聽懂,哪些概念比較模糊,哪些題目有困難,老師能夠有的放矢,針對不同的學生作出不同的調整;學生對老師提出的建議和要求,能夠促使老師提高教學業務素質和自身修養,促進教師的專業化發展。
二、課題的核心概念
化學課尾就是在化學課堂即將結束剩下的3-5分鐘。教學反饋即設計一份反饋表,讓學生填寫,包括這節課對老師的建議、沒有聽明白的知識和習題、學生認為的重點內容、學生感到困難的地方等;或設計一份當堂反饋測試卷,讓學生當堂練習和鞏固。老師根據反饋表或反饋試卷進行統計分析,作為第一手資料,有針對性地了解學生的掌握情況,調整教學,提高化學成績。
三、課題要解決的`問題
目前許多的化學教師在學生的學習反饋上,做的工作遠遠不夠,盡管通過作業和測驗能夠知道一些學生對知識的了解和掌握程度,但畢竟缺乏針對性和全面性。據此,我提出本課題,旨在解決老師對學生學習的全面了解和有的放矢的進行調整,提高學生的主動性和學習的熱情和興趣,讓學生參與課堂教學,最終提高學生的化學成績。
四、課題研究的內容及研究方法
(一)課題研究的內容:
1、設計問卷調查了解我校學生最喜愛什么樣的老師、曾經給老師提過什么樣的建議、化學成績如何等;
2、統計分析問卷調查結果,積極尋找原因;
3、精心設計化學課尾教學反饋表、教學反饋試卷、教學問題統計表,提出解決方案和措施;
4、廣泛聽取其他教師和學生的意見和建議,不斷修正反饋表,及時作出調整;
5、統計分析歷次化學考試成績,以便作對比,檢驗教學反饋的有效性。
(二)課題研究的方法
1、文獻研究法:在課題研究中,廣泛參閱相關理論著作,用以指導研究實踐;
2、問卷調查法:針對目前我校學生對化學教師和化學課堂的相關情況設計問卷進行調查;
3、統計分析法:對調查問卷進行統計分析,完成調查報告;
4、教學實踐法:本課題研究主要安排在常規教學行為中進行,做到研究和教學有機地融合;
5、個別訪談法:與學生進行深入交談,了解反饋表的利弊,及時調整;
6、反思總結法:在研究過程中,不斷進行反思,及時調整和優化研究行為,并在研究結束時進行全面總結,撰寫結題報告,形成研究成果。
五、課題研究讀書目錄
1、《名師營造課堂氛圍的經典細節》(九州出版社,高帆主編);
2、《論教學過程最優化》(教育科學出版社,巴班斯基著吳文侃譯);
3、《課堂管理技巧》(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鐘啟泉、趙中建主編);
4、《積極學習101種有效教學策略》(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M希爾伯曼著陸怡如譯)。
六、完成讀書筆記和課例分析的具體時間安排
xxxx年9-12月:1、完成學生問卷調查設計和調查報告;2、書寫《名師營造課堂氛圍的經典細節》讀書筆記;3、撰寫2篇教學案例。
xxxx年12月至xxxx年1月:2、書寫《課堂管理技巧》讀書筆記;3、書寫《積極學習101種有效教學策略》學習心得體會。
xxxx年2月:1、撰寫階段性總結報告書;2、結合課題研究,撰寫有關教育教學論文;3、書寫《論教學過程最優化》讀書筆記和心得體會。
xxxx年3月至6月:對課題進行經驗總結與成果展示,對課題進行推廣,書寫有關書面材料。
xxxx年7月至8月:書寫《積極學習101種有效教學策略》學習心得體會。
xxxx年9月至12月:上傳相關課題材料;
20xx年1月至2月:撰寫課題研究結題報告。
七、課題研究的具體時間安排
1、課題準備(xxxx年9--11月)
(1)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并統計分析;(2)《名師營造課堂氛圍的經典細節》讀一遍。
2、課題實施(xxxx年11月至xxxx年1月)
(1)召開化學教研組會議,商量如何進行課尾教學反饋,初步設計反饋表和問題統計表,進行課堂嘗試,組織教師統計分析;(2)重新修訂反饋表和統計表;(3)采取“每周一清”制度,根據學生反饋的知識和習題,設計一份講義,讓學生在家繼續鞏固練習;(4)學習《課堂管理技巧》;(5)學習《積極學習101種有效教學策略》;(6)進行階段性的研究分析,對研究過程存在的問題及時進行改進。
3、課題階段性總結(xxxx年1月至xxxx年2月)
(1)對前一階段的成果進行調查分析,好的繼續發揚廣大,不足之處及時分析原因,進行階段性總結。
(2)學習《論教學過程最優化》理論書籍。
4、課題推廣應用(xxxx年3月至6月)
(1)對本課題研究的成果在全校其它班級進行推廣應用,上相關示范課,觀摩課,研究課。
(2)學習《課堂管理技巧》和《名師營造課堂氛圍的經典細節》。
5、課題教育教學論文撰寫(xxxx年2月至8月)
(1)結合課題研究,撰寫相關教育教學論文。
(2)學習《積極學習101種有效教學策略》(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M希爾伯曼著陸怡如譯)。
6、課題成果匯報(xxxx年9月至12月)
(1)對本課題的研究成果進行總結,形成書面材料,上傳材料到博客;(2)撰寫結題報告。
八、申請結題
20xx年1月完成課題研究,撰寫研究報告,提出申請,結題。
xxx
課題研究方案10
研究課題的題目:小學語言課外閱讀現狀及對策
1、課題的來源和期望目標
素質教育的觀念在我國教育界早已深入人心,那么,在課外閱讀這個層面上,到底是一種什么狀況?我對本班42名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他們第一興趣的百分比分別為:文藝娛樂活動28%、體育活動26%、美術活動18%、科技制作10%、閱讀活動10%、數學活動8%。由此看來,學生在閱讀項目興趣上低于其它類活動。有的學生說,閱讀活動不如文藝娛樂活動有吸引力;有的學生認為,看電視、錄像、玩電腦、聽音樂,直觀、生動活潑,比看書有意思。而大部分學生在選擇喜歡閱讀哪一類書籍時很多選擇了漫畫書,只有個別學生說自己愛看童話等名著。造成學生不愛讀書、閱讀面窄的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1、缺乏閱讀興趣;2、缺少正面引導。因此,要改變這一現狀,必須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一、激發閱讀興趣,培養閱讀習慣
1、選擇適當的內容
根據中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引導他們選擇程度適當的讀物。可以閱讀一些文質兼美的敘事性文章、優秀詩文及趣味性強的少兒讀物。這樣便于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讀懂作品,能讀懂就有收獲,有了收獲就會有成功的樂趣,自然會產生強烈的閱讀興趣。
2、開展形式多樣的讀書活動
可開展讀書演講會、故事會、詩歌朗誦會、讀書筆記展覽等,把個體的.、小組的、班級的閱讀活動有機地結合起來,讓學生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提高閱讀興趣。
3、尊重孩子個體的差異
學生對課外讀物的解讀是有差異的,有時候這種差異會很大。因為課外閱讀是一種純粹的孩子與文本之間的對話互動,這種對話受到孩子的個性、閱歷、知識、經驗等因素的影響。所以,我們要允許這種解讀的差異存在,并且要支持和鼓勵這種解讀差異。只有這樣,課外閱讀才是鮮活的,有個性的;只有這樣,課外閱讀才能成為孩子生命的一部分,成為孩子成長的動力!
二、教給學生多種讀書方式
1、閱讀方法不只是朗讀,還要引導學生學會根據閱讀材料選擇確定朗讀、默讀、誦讀以及精讀、瀏覽等不同的閱讀方式;學會使用學用的工具書;對所讀內容及時時行圈、點、批、注,理解所讀的內容,領悟其中的道理,學習體味作者的遣詞造句、布局謀篇和語言風格;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等閱讀習慣。教給學生運用自己喜愛的方法邊閱讀邊思考,不斷提高閱讀速度,促進他們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想象能力的發展
2、指導學生撰寫讀書筆記
主要向學生介紹摘抄型、提綱型、感想型、評價型等四種讀書筆記的寫法。摘抄型筆記是從閱讀的內容中分類摘抄好詞佳句,至理名言,以及優美的片斷。提綱型筆記則是對所讀的材料進行提綱挈領的概括,幫助學生全面掌握書中的內容。感想型筆記可以把自己在閱讀中的想法隨時記錄下來,走近作者,和作者的心產生共鳴。評價型筆記是對書刊某些方面進行評價,為他人閱讀提供借鑒。以為無論何種方法都對提高閱讀效果十分有益。閱讀中可以讓學生運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記讀書筆記,在閱讀中積累,在閱讀中提高。
研究的對象和方法
四(2)班全體學生
本課題以行動研究法為主要方法,把行動和研究結合起來,在行動中研究,研究中提高。
初步擬定的研究過程
主要研究階段及階段性研究目標
20xx年9月,制定研究方案
20xx年10月-20xx年1月:形成較完善的課外閱讀制度,并在班級實施
20xx年2月-20xx年5月:改進課外閱讀教育實驗,提高課外閱讀教育效益。
20xx年6月:形成課題研究報告,做好結題的相關工作
研究結果的表達方式
撰寫課題研究報告
研究結果在教育、教學實際中的應用的設想
前蘇聯教育學家贊可夫認為,提高語文教學質量,不僅靠課內閱讀,更多靠課外閱讀。新大納指出;“小學語文教學應培養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和中華優秀文化的思想感情,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文,豐富語文的積累,使他們具有初步的聽說讀寫能力,養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同時又指出;“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拓寬語文學習的內容、形式與渠道,使學生在廣闊的空間里學語文,用語文,豐富知識,提高能力。”新大綱強調了課外閱讀等語文實踐活動對積累語言材料和提高讀寫能力的促進作用。課外閱讀有利于幫助學生積累豐富的語言材料,有利于學生理解能力、想象能力、創造能力的發展,也有利于學生知識的拓展和情感的發展。這是提高學生作文能力的重要途徑,是拓展學生智力背景的有效手段。通過這次研究,使課內外閱讀相結合,達到課內教學指導課外閱讀、課外閱讀補充課內教學這種相輔相成的狀態,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
科研主管部門的意見。
課題研究方案11
一、課題研究的目的意義
(一)、課題的提出
心理學研究表明:六、七歲的小學生正處于智力開發的最佳期,求知欲強,既具有豐富的情感,又善于形象思維,正是口頭語言向書面語言的過渡時期,個人課題研究方案。因此,把寫話教學提前到低年級是科學和必要的。但是,現實存在的困難是這個時期的學生缺乏必要的寫作知識、技能,大量會講的字詞不會寫、不會用,會寫的字又不能滿足完整表達的需要。如何解決這樣的問題呢?
(二)、課題研究的目的意義
新課程標準對于低年級的寫話要求是“對寫話有興趣,寫自己想說的話,寫想像中的事物,寫出了自己對周圍事物的認識和感想。”日記是最自由的書面表達形式,繪畫是小學低年級學生已經具備的表達的形式。我發現,用“圖文結合”的.形式來幫助孩子開始寫話,不僅充分尊重了低年級兒童的心理特點,滿足他們的心理需要,又能降低寫話書寫表達的難度,更快地促使他們口頭和書面語言發展。
圖文日記的形式激發了學生寫話興趣,降低了日記的寫作難度,建立了學生寫話的信心和恒心。在研究中,教師通過引導學生學會仔細觀察周圍的人、事、物,把所見所聞,所思所想,通過敘事或抒情、議論等方式在日記中表達出來,逐步培養學生細心觀察,勤思考,多練筆的好習慣。通過寫日記探索出有效提高小學低年級學生寫話能力的路徑,為中、高年級的習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三)、課題核心概念的界定
小學生日記的界定:小學生日記,即指小學生把每天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記下來。
圖文日記:以畫面為主,以文字為輔的初級“寫話”形式,孩子用這種形式把每天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用筆記下來。
二、課題研究的內容及研究方法
(一)、課題研究的內容:
1、研究用圖文日記提高小學低年級學生的寫話能力的方法。
2、研究圖文日記促進小學低年級學生多元智能的發展的方法。
3、探索適合低年級學生寫話訓練的形式和方法。
(二)、課題研究方法:
1、文獻法。通過專題輔導,自學討論,認真學習作文教學的學術論文,夯實課題研究的理論基礎。
2、檢測法。通過前期檢測,了解實驗前小學低年級學生作文能力的實際情況,通過實驗后的檢測,掌握具有說服力的數據,用以證實實驗的效果。
3、行動研究法。通過對實驗班前后的比較,從中歸納出實驗所取得的優勢。
4、經驗總結法。對在實踐中搜集的材料進行歸納總結,從而,探索圖文日記的具體操作方法。
三、課題研究讀書學習計劃以及具體時間安排
(一)、所讀書目
《多元智能教與學的策略》(美)坎貝爾等著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圖解語文》江偉英著新世紀出版社
(二)、閱讀設想
從即日起至xx年6月,工作日利用午休時間讀1小時書,暑假期間利用每天下午時間讀書。
(三)、具體時間安排
xx年6月——xx年7月完成《多元智能教與學的策略》的閱讀。
xx年8月——xx年9月完成《圖解語文》的閱讀。
xx年10月——xx年1月完成相關篇目的閱讀。(根據課題研究的所需選擇更多書籍)。
四、完成讀書筆記與課例分析的具體時間安排
(一)、完成讀書筆記的具體時間安排
1.網上收集理論知識,學習相關知識xx年6月
2.《多元智能教與學的策略》xx年6月——xx年7月
3.《圖解語文》xx年8月——xx年9月
4.每天讀書1小時,每月寫兩篇讀書筆記。
(二)、完成課例分析的具體時間安排
1、xx年7月完成研究案例分析(現狀調查及分析)
2、xx年9月完成教學案例分析
3、xx年5月完成教學案例
五、申請結題
**年6月完成課題研究,申請結題。
研究結果以論文或報告的方式表現,規劃方案《個人課題研究方案》。
課題研究方案12
各位領導、各位專家、老師們:
我校《注重語文實踐,讓學生在體驗中得到發展》課題,是福建省語文教學重點課題(課題批準號:———)。經領導批準,今天開題,我代表課題研究組,將本課題的有關情況向各位領導、專家和老師們匯報如下:
一、本課題選題的依據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實踐出真知,實踐是一切認識的源泉。學生學習文化科學知識,形成各種能力和習慣,培養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都離不開深入扎實的學習實踐活動。一切從實踐中來,再到實踐中去,是各個學科當然也是語文學科必須遵循的思想原則和客觀規律
美國教育家杜威針對傳統教育的弊端,認為學生的學習不應是被動接受知識的過程,而應是主動發現的過程,兒童對知識的學習可采用類似科學家發現知識的過程獲得。
《語文課程標準》在闡述"課程的基本理念"時,要求我們在教學中"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其中有一段話很值得品味:"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為什么要強調語文課的這一特點?這是由語文的性質決定的。
語文是一門母語教育課程,兒童來到這個世界,就生活在一個無時無地無不浸潤著沐浴氛圍的環境中。模仿、多渠道、長期積累這三大規律,使兒童學語言的場所絕不會從學校開始,學語言的指導者絕不會僅僅是課堂上的語文老師,學語言的教材絕不會只是一冊語文課本。所以,面對這樣豐富的學習資源,面對如此多樣的機會,怎樣加強語文教學的實踐性?是語文教學亟待解決的課題。基于此,我們提出了本課題的研究。
二、本課題研究的條件
開展本課題研究具有以下有利條件:
背景條件:《語文課程標準》提出了許多有操作價值的指導性意見。如在"教學建議"中明確指出了兩點,一是要"整體考慮知識和能力、情感和態度、過程與方法的綜合,提倡啟發式、討論式教學",從教學目標和學習方式兩方面保證語文實踐的落實,保證全體學生的參與;二是要"溝通課堂內外,充分利用學校、家庭和社區等教育資源,開展綜合性學習活動,拓展學生的學習空間,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從教育資源上保證學生的語文實踐是生活的、生動的、生成的。
基礎條件:我校語文教研課題——"讓學生在體驗中得到發展",20xx年被定為龍巖市重點課題,通過三年多的艱苦努力,語文教研無論在硬件上,還是軟件上,都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硬件上:我校…
軟件上:我校已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學生素質分項考評制度",包括寫字(硬筆字/毛筆字)、口語(朗讀課文/背誦課文/即興演講)、語基、習作、課外閱讀(包括70首古詩/諸子百家和中外經典名著)、語文實踐活動;我校出版了校本課程教材《我是客家人》。
人員上:我校成立了教研室,配備了專業人員,無論從理論上,還是實踐上,都有相當造詣。教研室對全校教職員工進行了語文專業素質修養和語文教研實踐的培訓。學校師資力量較為雄厚,能滿足教研教改的需要。
三、本課題研究要解決的問題
1、觀念問題:傳統的教學觀和教學實踐把課堂教學的目的看成是人類所積累的系統知識的傳遞,把課堂教學的過程簡化為教師傳授、學生被動接受的過程。這種狀況使得理解、體驗和實踐在教學過程中的重要性一直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課堂教學也因此僅僅停留在知識的灌輸和記憶上,而沒有深入到學生的內心世界。如果觀念不更新,那就失去了研究價值。本課題必須著力解決教師教育觀念更新的問題。
2、理論問題:教研室組織課題組全體成員學習系統的教育理論著作。本課題應在實踐中創造性地應用現有的理論,不斷探索、總結、歸納、概括,并形成新的教育理念、原則和策略。
3、實踐問題:如何在這個平臺上,創造出符合自己實際的教育教學模式,需要從實踐中不斷總結,不切實際地模仿別人,拷貝別人,是不可取的。本課題倡導教師努力進行實踐。
四、本課題研究的目標
1、通過課題研究,不斷地深入學習《新課程標準》,深切領會其新教育思想,達到教師教育理念和教學實踐的根本轉型。
2、通過課題研究,形成一些具有生命力的課堂教學策略,從而優化語文課堂教學,構建"自主式""交互性"等學習方式。使我們的語文教學更具生命活力,落實新課程改革提出的"把課堂還給學生,讓課堂充滿生命氣息"。
3、通過語文實踐、體驗活動的研究,能讓學生在課堂內外相互整合,豐富我們的課程資源,并使學生主動地學習,充分展現個性,發展創造思維、培養創新意識,提高創新能力,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4、學生作為生命的個體,能精神暢開地面對語文,在和諧寬松的環境中親歷語言實踐活動,帶著自己的生活體驗去感悟語言,欣賞語言,運用語言,讓語文的學習過程與生命個體的豐富發展過程相一致,從中體驗到語文學習本身的樂趣,享受到語文活動帶來的愉悅。
5、通過本課題的實驗、研究、實踐與總結,進一步使教師轉變教育觀念,更新教育思想,樹立正確的課程觀、學生觀、教學觀和質量觀,進而改革語文教學的結構、內容、方式,培養學生積極、主動、合作、競爭、交往、創新等意識和能力,激發教師積極參與研究、探索,努力把自己培養成研究型、發展型、專業型教師。
6、培養觀察生活、探究周圍自然和社會問題的興趣,獲得親身參與研究性探索的體驗;培養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包括善于確立問題,分析資料得出結論的能力等方面;在共同的探討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與能力;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切實學會科學方法。
7、實踐能力的培養,學生通過獨立的主動探索性學習研究,不僅能激活和深化原有的知識,更重要的是把知識運用到解決實際問題中去,獲得實踐的能力與經驗,在實踐活動中培養特殊的情感,并進一步在實踐中培養創新精神和終身學習的能力。
五、課題的實施原則
1、以人為本原則,以人為本,關注學生的`情感需要,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在課堂討論中,鼓勵學生發表獨特見解,不求答案與自己的教學設計完全吻合,同中求異,張揚學生個性,為學生搭建施展才華的舞臺。
2、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在整個教學中,始終把學生放在主體的位置,在課堂中最大限度地使學生動口、動手、動腦,真誠地對待每一個學生,充分調動全體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3、合作互補的原則。課堂教學以學生活動為中心,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利用班級集體的有利條件,加強學生之間的互相合作和互相補充,在此過程中,培養學生合作的熱情和交往能力。
4、民主和諧原則。創設一個民主和諧的課堂氣氛是發展學生思維的保證,如果老師高高在上,有意抹殺學生回答問題的多探性就無法注重學生體驗,張揚學生個性。
5、探究性原則。極力讓學生在富有挑戰性的問題情境中,通過獨立嘗試,理解感情等體驗方式,自主探究,實現在探究中學習,探究中體驗,探究中發展。
6、主體性原則。在新課程標準中,重點指出:要體現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讓每一個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的全過程,使他們在參與中得到發展,這是當前課堂教學改革的一個共識。在探究性課堂教學中,應更加保證每個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去的機會,更加體現出參與過程中的思維力度和自主權。
7、探索性原則。學生是教育的主體,學習是學生內部的活動。語文課堂教學,只有學生積極主動探索,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獲取知識的有效途徑和方法,從而獲得情感體驗,發展思維能力。
8、差異性原則。堅持因材施教,對不同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方法施教,盡可能發現每一個學生身上的創新火花,讓每一個學生形成自己的特色。
9、實踐性原則。通過多種形式的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感受、體驗,接受訓練和啟示,并在教師的點撥下內化,升華從而使學生得以健康的發展。
六、本課題研究的內容
1、分析語文課堂教學現狀,幫助教師運用新課程新理念進行整合課程與教學,根據教材的特點和差異有效地組織教與學活動。本課題研究中,我們將致力于教師在組織教學活動中的探索,解決過于注重預設,過于注重傳授、灌輸,"教"與"學"的行為枯燥化、模式化的問題。
2、分析語文課堂學習現狀,幫助學生利用現有的學習能力、學習資源進行有效學習活動。本課題研究中,我們將通過課堂教學細節來探索優化的策略,促使學生的學習方式靈活多樣化。
3、運用現代教育思想和語文教學理論,結合語文學習內容與學生學習特征及教師對新課程的認識,構建符合現代教學觀、學生觀、學習觀的最優化的語文教學策略。著重研究形成語文課堂教學準備策略、教學行為策略、學習方式選擇策略的基本思路與方法。
4、整合小學語文教材,開發語文實踐課的研究,以課內語文教材為中心,抓住某一結合點,運用現代技術進行資料搜集、網上閱讀與交流等方式開展發散性、拓展性的語文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加強實踐增強學習的體驗,品味成功的喜悅。
5、挖掘本地資源特點,抓住本地資源優勢,與課內語文教材相結合,最大限度地拓寬語文學習內容,加強語文綜合實踐能力的培養。
七、本課題研究的創新之處
(1)選題富有挑戰性。本選題基于素質教育課改大發展,傳統教育與新型教育大更替的階段,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
(2)大膽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課題研究中,必須以全新的教育教學理念為指導,采用生動活潑的課堂教學與豐富多彩的課外教育相結合的形式進行教育教學實踐。
(3)考評手段先進。利用學生分項考評,給學生一個充分自主的學習和全面考評的空間,強化培養學生"自我"意識的目的性。
八、課題研究的方法
1、理論學習和教學實踐相結合。
緊持邊學習邊實踐
課題研究方案13
一.課題名稱:
體育課堂中如何運用游戲進行教學課題負責人:王全鋒
二.課題研究的目的、意義:
體育課是學校體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直接關系到學生的身心健康、發育狀況和個性發展。以往的體育教學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種純粹的技能訓練,是一種反復操練的練習,這種急功近利的學習使得體育課堂教學效率十分低下。而高效的體育課堂教學會關注學生的運動技能、心理健康、社會適應等諸多方面的培養,這就需要我們體育教學必須建筑在科學的基礎上。可以通過游戲的形式抓好體育教學,加大學生的興趣,有效增長學生體質。
三.研究現狀、水平和發展趨勢:
1、自新課標實施以來,體育課一直沒有一套完整的教材,體育教師在教學中自由發揮的空間較大,這樣體育教師在教學中有著很大的激情發揮。
2、通過游戲的教學開發學生智力,在玩中學、在學中練,促進學生的`思維能力,發展個性,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3、通過游戲教學,從增強學生體質出發,不僅能鍛煉學生的身體,掌握知識,還能拓展學生的德育教育。所以一個好的游戲能給學生帶來身體和心靈上的終身教育。
4、積累好的游戲資料,促進教學工作的進展。
四.課題主要研究內容:
1、通過本課題的研究,進一步改善我們的教學模式,實現學生有效的、可持續的成長,在實施過程中,提升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和創新意識,使他們能夠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來熱愛體育運動,熱愛生活、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2、通過本課題的研究,培養高效的教師,教師要通過課題研究與實驗,重塑教師的角色,轉變教學方式,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和高效性,促進教師高效的專業發展,為教育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有效的師資保障。
3、通過本課題的研究,構建高效教學氛圍,有力地提高體育教師的綜合素質和學校體育教科研水平,全面提升學生素質,推進學校體育更好、更快地發展。
五.實驗對象和研究方法:
1、實驗對象:在小學1—6年級隨機選擇兩個班的一線的體育教師,另選兩個班為對比班
2、研究方法:調查法、試驗法、文獻資料法、對比法、類比法、評價法。
六.研究措施及活動安排:
以理論研究為基礎和前提,以行動研究、實驗研究為主要途徑,具體措施安排如下:
1、初期階段(2月份),查閱收集有關資料,以座談法為主要方法、努力尋求理論與實踐的通道。
2、中期階段(4月份)以行動和實驗研究方法為主,確定實驗班,通過研究證明修正和完善原有理論假說,求真務實,上好每一堂實驗課,根據季節、氣候特點安排教材內容,增加游戲的內容特點,配合主教材,安排各類型游戲。
3、后期階段(7月份),整理加工,對研究的情況進行實事求是的評析、總結。對各方面有價值的理論和經驗進行整合、提煉,總結教學經驗,讓其符合改革精神,培養全面發展合格人才奠定堅實的基礎。
七.預計的研究結果:
體育課堂中如何運用游戲進行教學,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符合課標精神,能促進學生的體質,發展各種身體素質。
課題研究方案14
一、研究目的:
我們班級有一部分小朋友由于父母工作的原因,孩子由老人帶著,整天關在家里讓他獨自玩耍,不讓他與其他孩子交往;有的家長對孩子過于溺愛,過分地照顧與遷就,使孩子難以適應集體環境,以致性格比較內向、膽小、退縮,不愿與其他小朋友交往,一起玩耍,平時上課的時候也不舉手回答問題,更不愿到陌生的環境中去,對待班級的各項活動比較被動,寧愿一個人呆著。我們稱這樣的孩子為退縮型幼兒。孩子童年時代的退縮行為如果不注意引導,有可能持久地影響到他們成年后的社交能力。從上學期開始,我發現班級幼兒特別喜歡音樂活動,每次的音樂活動小朋友都能積極參加,就連平時比較內向的孩子都能積極參與,因此老師鼓勵這些孩子參加各種音樂活動,充分創造自由寬松的條件,使孩子能和其他小朋友一起歌唱、一起表演,并鼓勵他們能主動進行表演。希望通過開展各種形式的音樂活動使班級通縮型幼兒性格變得開朗活潑、增強自信,幫助他們克服孤獨感,適應集體環境,和小伙伴之間建立和睦的人際關系。
二、研究內容:
本次課題研究以大班幼兒為主,教師根據自己本班幼兒年齡特點和幼兒音樂的實際水平,自己立課題,從大班年齡幼兒入手,從各個層面上對音樂活動對班級退縮型幼兒性格塑造的積極影響進行研究,具體內容為:
(1)歌唱、打擊樂器活動對班級退縮型幼兒性格塑造的積極影響。在幼兒園音樂歌唱、打擊樂教育活動中,一切從孩子周圍生活和實際水平出發,注意幼兒的個別差異,進行因材施教,使每個幼兒在不同水平上得到發展,為每個幼兒創造表現自己能力的機會,培養幼兒活潑、開朗、勇敢的性格。
(2)歌表演活動對班級退縮型幼兒性格塑造的積極影響。幼兒歌表演活動是綜合性活動,是幼兒在優美的音樂伴奏下做一些有規律的、富有美感的動作,具有樂、歌、舞為一體。不僅能提高幼兒的音樂能力、欣賞能力,增強對音樂的敏感性和動作的協調能力,而且能真正感受美、表現美、創造美。
三、研究對象及范圍:
班級內性格比較內向的退縮型幼兒
四、預期成效:
以審美體驗為核心,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幼兒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通過音樂欣賞、音樂技能的學習和音樂活動的參加,能夠培養幼兒積極向上、樂觀自信、堅強不屈的性格。
五、研究的形式本研究以行動研究、觀察法(個案記錄)、情感熏陶法和訓練法、比較法、案例研究法、總結評價法等。根據本班幼兒的特點和音樂的實結際水平,做到有目的、有計劃、有步驟地開展研究。
具體如下:
1、調查法:初測,班級任意抽30%的幼兒進行抽樣調查,并以統一的音樂內容對幼兒進行測試:其內容為:興趣、性格、看圖說話、聽音樂的感受和描述或附加動作,根據調查情況加以分析,為實驗和研究采取的教育方法提供依據。
2、觀察法:研究者在實施過程中要充分了解幼兒園的實際情況,依據幼兒園的心理狀態和表現,有的放矢的進行教育,并廣泛收集與本課題有關的一系列內容。采取有效的教育方法,同時教師將觀察過程記錄撰寫成退縮型幼兒觀察個案,不斷積累經驗,提高研究水平。
3、情感熏陶法和訓練法:音樂教育是一種情感教育,一個人只有在情感方面發展是健全而豐富的。它的.智力、體力和品德才能協調一致的發展。也只有具備了良好的健康的個性,才能在體力與智力、知識與道德、性格與知覺、美的體驗與美的表現等方面,獲得高度和諧的發展。因此,幼兒園在環境的創設中極為注意營造優美和諧的音樂氛圍,激起幼兒參與音樂活動的興趣,讓幼兒在優美、愉快、輕松、無壓力的環境下感受音樂、理解音樂,使幼兒能主動積極地參加音樂活動,然而教師以有效的方法進行音樂舞蹈、節奏感的訓練,從而提高了幼兒音樂欣賞水平,陶冶了幼兒的情操,達到了音樂教育的目的。
4、比較法:在實驗中,根據對比班發展情況,進行各方面的測試,然后比較分析,再進一步的探索,不斷的給予評價與總結,教師在課題研究過程中,撰寫了音樂教育個案、論文和總結。
六、研究進度:
1、第一階段(20xx.3-20xx.5)課題的準備和初步實施:查閱、收集有關資料,加強相關理論的積累。認真學習有關音樂研究的理論知識,在音樂教育活動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制定方案,并進行課題研究的設計。
2、第二階段(20xx.6-20xx.7)根據本班幼兒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合幼兒年齡、與幼兒生活有密切關系、生動有趣的教學內容,有目的、有計劃、有步驟、有組織地進行教育活動,首先激起幼兒對音樂的興趣,使幼兒理解音樂,喜愛音樂,感受到音樂的美,提高音樂水平。同時培養幼兒活潑開朗的性格,發展智力。在實踐中對課題的目標進行合理的補充和調整,論證教學方法、形式的可行性。運用案例研究法,分析案例,整理有效教育策略。確保本課題研究的質量和效益性。
3、第三階段(20xx.9-20xx.11)在總結前一階段研究的基礎上,通過行動研究、觀察記錄等方法進行驗證研究,調整、完善已有的教育策略。
4、結題階段(20xx.12-20xx.3)總結課題研究工作,完成課題任務撰寫教學論文、研究報告和工作報告。
課題研究方案15
一、課題研究的目的意義
1、本課題的核心概念:小學生自主學習習慣
我認為小學生“自主學習”是指學生個體在學習過程中一種積極自覺的學習行為。是學生在教師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引導下,學生發現問題,調查研究,動手操作并進行自我支配、自我調節和控制,從而獲取知識、技能和態度的學習方式和學習過程。
2、所要解決的問題:我們要改變過去那種權威式的教學關系,不是讓學生在教師、家長的壓力下學習,而是自主地、主動地去學習,以形成以學生為中心生動活潑的學習局而,把學生從沉重的學習負擔中解放出來。
二、課題研究的內容及研究方法
1、課題研究的內容:
1、培養小學生自主學習語文的良好習慣。
(1)從小培養閱讀習慣
(2)培養學生“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
(3)培養常用工具書的習慣。
(4)培養學生有效的預習的習慣
(5)培養學生善做自主學習筆記的習慣。
(6)培養學生善于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并勇于追根究底的習慣。
(7)認真復習、獨立自主的完成家庭作業的習慣
2、自主學習語文的良好習慣與方法的培養和指導。
(1)掌握方法,鼓勵閱讀
(2)優化課堂結構,減輕課業負擔
(3)提出要求,自主探索
(4)、創設情境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5)、培養學生在親歷活動中養成學習的習慣
(6)、要發揮表揚的功效
2、擬定步驟:
1、現狀調查及分析(20xx.3——20xx.4)
2、擬定可行性措施(20xx.4——20xx.5)
3、可行性措施的實施(20xx.6——20xx.9)
4、效果調查與分析(教學案例分析)(20xx.10)
5、研究總結(撰寫結題報告20xx.11)
3、課題研究的方法:
1、調查法:采用問卷調查、個別談話和學生座談相結合的方法,對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科學的調查。
2、行動研究法:在日常教育教學實踐中發現問題并及時積累,積極思考、研究,邊研究邊實踐,促進學生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的養成。
3、經驗總結法:采用問卷調查、個別談話和學生座談相結合的方法,對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科學的'調查,與第一次調查進行比對,得出研究效果。
三、課題研究讀書學習計劃以及具體時間安排
研究過程中完成一定量的讀書筆記。與同事溝通,及時交流研究進展信息和學習、研究體會。
為了很好的完成本課題的研究工作,根據個人的具體情況,在完成日常教學及其他工作之余,抽取一定的時間閱讀一些教育理論書籍。
1、所讀書目:
·《學生兵法.做自主學習的主宰》歐陽芬,孟微微,周山豹吉林大學出版社
《全新正版.走進杜郎口自主學習教學模式》崔其升,謝金國中國林業出版社
相關的期刊篇目
2、閱讀設想:
從即日開始至20xx年10月期間,每天在工作之余,抽取40—60分鐘的時間完成預設的讀書量。
3、具體時間安排:
完成《學生兵法.做自主學習的主宰》閱讀的時間為20xx.3—20xx.6
完成《全新正版.走進杜郎口自主學習教學模式》閱讀的時間為20xx.4—20xx.7
完成相關的期刊篇目的閱讀時間為20xx.9—20xx.10期間的適宜時間。
四、完成讀書筆記的具體時間安排
1.網上收集理論知識,學習相關知識
2.《學生兵法.做自主學習的主宰》歐陽芬、孟微微、周山豹吉林大學出版社
3.《全新正版.走進杜郎口自主學習教學模式》崔其升,謝金國中國林業出版社
4.每天讀書30分鐘,每月寫三篇讀書筆記
五、完成課例分析的具體時間安排
1、20xx年6月完成研究案例分析(現狀調查及分析)
2、20xx年10月完成教學案例分析
六、申請結題
20xx年11月完成課題研究,申請結題。
研究結果以論文或報告的方式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