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范文9篇
為了確定工作或事情順利開展,往往需要預先進行方案制定工作,一份好的方案一定會注重受眾的參與性及互動性。那么應當如何制定方案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9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篇1
摘要:隨著電力在社會生產和人們日常生活中的發揮作用的日益顯著,社會對于電力的需求將持續增長,對于高素質的電氣工程專業工作者的需求量也呈上升趨勢,因此為不斷滿足社會發展對于高素質電氣工程專業人才的需求,高校必須要著力以人才培養為核心,深化電氣工程專業教育教學改革,積極探索新形勢下電氣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持續提升電氣工程專業人才培養質量。
關鍵詞:電氣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
不斷完善高校人才培養模式,提升人才培養質量是新時期高校教育改革和發展過程中最核心和最緊迫的任務,也是高校育人的中心工作之一。[1]高校電氣工程專業擔負著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培養合格的電力電氣行業的建設者的重任,必須切實以市場發展和需求為導向,切實采取有效措施推動人才培養模式的整體改革,持續有效地提升高校電氣工程專業人才培養規格。
一、當前我國電氣工程管理專業人才培養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分析
隨著電氣工程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的作用日益顯著,我國高校電氣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模式中存在的一些問題也日益凸顯,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人才培養理念陳舊滯后
電氣工程專業具有較強的實踐性和專業性特征,隨著電氣工程在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的日益顯著,今天的電氣工程已經涵蓋了幾乎包括所有與電子、光子等有關的工程行為,在這種情況下,就需要電氣工程畢業生除了要掌握基本的電氣工程基礎知識和技能,還必須具有良好的適應各種現代電氣工程工作所需的實踐經驗,成為能夠勝任現代電氣工程行業所需要的高素質的綜合性應用性人才,但在當前我國高校普遍對電氣工程專業的認識不足,人才培養的理念較為滯后,人才培養目標存在偏差,過于注重對學生進行電氣工程行業基本知識和技能的培養,而忽視對學生進行現代電氣工程運行、管理等工作過程中所需要的各種綜合能力的培養,從而使得很多畢業生難以更好地勝任有關電氣工程的相關工作。
(二)課程體系設置科學性缺失
課程體系的具體設置所要回答的是“教什么以及如何教”的重大問題,這是有效落實人才培養目標的關鍵一環。[2]當前,我國高校中電氣工程專業課程體系依然更多地延續傳統高校專業教學過程中的專業基礎課、核心課程以及專業選修課在各個年級依次布局的傳統做法,課程體系設置依然以“知識傳授”為基本導向,與人才培養目標和規格的契合度不夠,未能體現電氣工程專業應用性能力培養這一根本要求,同時在各個課程模塊之間缺乏橫向的內在有機聯系,未能很好地服務于電氣工程專業人才培養。
(三)教師隊伍建設脫節,雙師型教師數量較少
電氣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人才培養能力的提升離不開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這是有效推進電氣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改革的有效保障。[3]當前,我國許多高校尤其是地方本科高校在電氣工程專業師資隊伍建設上依然滯后,尤其是缺乏高水平應用型師資隊伍,這對于高校電氣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改革的有效推進是一個不小的障礙,必須加快予以解決。
二、我國電氣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思考和路徑分析
電氣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是一個較為復雜的系統性工程,牽扯面廣,必須以系統思維為指導,綜合統籌從人才培養理念、課程體系重構以及應用型師資打造等多個方面綜合入手,從點、線、面立體式綜合探索電氣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
(一)創新電氣工程專業人才培養理念,加快修訂人才培養方案
理念是行動的先導。電氣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創新首先必須從樹立市場需求、應用型人才培養出發的新的人才培養理念,并將這一理念貫穿到人才培養改革與創新全過程中去,同時要以“厚基礎、寬口徑、重交叉、強創新”為導向來加強對于現有的電氣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修訂工作[4],尤其重點是要將電氣工程行業標準、職業標準以及電氣工程企業最新案例等融入培養方案乃至課堂教學過程中去,更好地指導電氣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改革。
(二)推進課程體系改革與實踐平臺建設
針對新修訂的電氣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以及電氣工程專業的發展定位,學校要努力完善電氣工程專業課堂體系的改革與相關的實踐平臺的建設力度,全面評估現有課程體系與人才培養方案和目標之間的吻合度,構建專業課程體系,要努力根據電氣工程行業需求來構建課程,強化實踐性教學體系,同時要努力與電氣工程行業相關企業開展合作,建立完善深度的產教融合機制,合作修訂人才培養方案,努力完善和推進電氣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三)打造一支高素質的應用型教師隊伍
為有效推進電氣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完善,學校要按照電氣工程專業的市場發展需要,努力依據專業特點打造一支高素質的應用型教師隊伍,有效提升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為此,高校要一方面聘請行業專家或地方企業技術骨干入校任教,同時建立教師深入相關企業掛職鍛煉制度,每年選派一定數量的教師進入企業進行掛職,同時要花大力氣引進高水平的“雙師型”教師,充實現有的電氣工程專業師資隊伍,持續打造電氣工程專業高水平的應用型師資隊伍。
三、總結
總之,電氣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是一項復雜的系統性工程,面廣量大。高校必須從人才培養理念確立、專業培養方案修訂、課程體系綜合改革、應用型師資隊伍建設等各個方面統籌入手,穩步推進,努力推動電氣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整體改革。
參考文獻
[1]趙換麗,張亞峰。淺析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改革[J]。教育現代化,20xx。3。
[2]欒廣宇,李愛傳,汪東欣,李琳。新工科背景下地方院校電氣工程專業人才培養的思考[J]。黑龍江教育(理論與實踐),20xx(4):45。
[3]王濤,熊建斌。企業深度參與的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與創新探究[J]。中國電力教育,20xx(3):24—25+33。
[4]張忠,李韋華。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探索[J]。中國電力教育,20xx(14):36—37。
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篇2
一、高職市場營銷專業人才的供需矛盾
高職市場營銷專業人才培養面臨的最大問題是供需之間的矛盾,也就是學校培養出來的市場營銷專業畢業生與企業對市場營銷人才的要求之間存在明顯差距。
隨著市場經濟的進一步發展與市場競爭激烈程度的不斷加深,企業越來越深刻地意識到,僅僅能夠生產優質的產品是遠遠不夠的,只有把產品銷售出去,真正滿足顧客的需要,企業才能順利實現利潤目標并得到發展壯大。
因此,企業對市場營銷人才的需求一直處于十分旺盛的態勢。從全國各地人才市場需求信息看,近年來市場營銷類人才,一方面社會對市場營銷專業人才存在著大量需求,而另一方面市場營銷專業畢業生卻不能順利實現就業。高職市場營銷專業人才存在供需矛盾。
二、高職市場營銷課程教學的現狀
(一)傳統的教學模式仍占主流
在當今教育界提倡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和多媒體進行教學的形勢下,很多高職高專類院校因為資金的不足,難以引進多媒體教學設備,因此,市場營銷課的教學只能在黑板、粉筆加彩圖演示的傳統模式中進行。在課堂上,大部分時間是教師講解、分析基本理論、基本原理等,學生被動地理解,看案例,無法通過多媒體感受市場營銷中對商戰案例的實際體驗。因此,面對著單調、枯燥、被動的教學模式,基礎普遍較弱的高職學生無疑對這些市場營銷的枯燥理論提不起興趣,從而使市場營銷課程的應用性、實踐性的本質特征無法實現。
(二)缺少良好的教學環境與條件
教學模式的改進與推廣需要發展的良好環境,但是當前高職院校的市場營銷課程實踐教學環節得不到應有的重視,擁有市場營銷課程專用實驗室的院校還屬于少數,而在當前的專業實驗室中,要么設備和軟件配置落后,要么在實驗內容的設置上忽視實際的教學效果,形同虛設。即便是有較為完善的軟硬件和教學環境,由于信息技術支持需要付出較多的運行費用、損耗等形式的成本,再加上學校與企業之間尚未形成完善的校企合作渠道,按照企業的專業要求進行人才培養所需的交互式信息基礎尚不具備,因此很難保證教學質量和人才培養模式的標準化。
三、高職市場營銷專業人才培養策略
(一)課程設置
基于整體素質對學生個人發展的重要性,完善知識結構,提升職業能力,這一切源于合理的課程設置。首先,合理設置人文素質課程,增加課時和增加屬于人文精神的課程內容如文學、美學、哲學、社會情感與價值衡量和商業文化等知識內容,培養學生的誠信、敬業和團隊意識。
其次,注重專業基礎課在內容上的整合與更新。市場營銷專業與社會接觸密切,所以像社交禮儀、商務禮儀、營銷禮儀這些課程進行整合,避免在內容上重復;同時,適應市場需求的變化要及時更新專業知識內容,如數據庫營銷知識適當增加,豐富學生的市場營銷知識。
同時注意與專業技能課程的對接。突出高職教育的職業性、實踐性、針對性。工具性較強的課程如心理學、管理學、經濟學基礎、公共關系、外語等,突出他們的實踐性;最后,專業技能課是培養學生職業能力的關鍵因素,所以實訓場地的建設有待加強,工學結合落實到位,真正為學生職業能力的提升創建一個良好的平臺。
(二)實踐性教學
1.注重綜合實踐技能和專項職業崗位技能兩個教學重點
以真實項目為載體,加強與企業分工協作,以企業為主培養學生的綜合實踐技能,以學校為主培養學生的專項職業崗位技能,校企緊密合作。
理論教學主要采取核心理論知識講授、案例教學、管理游戲等教學方法。技能養成課聘請來自企業的專業人士主講,主要在工作現場完成。實訓課程安排到企業和市場一線,通過學生頂崗實習,師傅(主要指有豐富實踐經驗的老師和企業專業人士擔任)指導幫帶的方式進行。
如:在企業現場或者調查現場進行市場調查,教師與企業經理一起指導學生做達到融教、學、作為一體廣告策劃與創意及品牌經營學的策劃以真實項目導入課堂,策劃案是學生在企業會議室進行現場提案,由企業經理和教師做點評,學生現場改方案的方式達到融教、學、作為一體。如:廣東工貿職業技術學院開展了鄧老涼茶的創業拓展課,將自負盈虧的企業實體導入校園,跨越了模擬仿真的局限性,使學生在真實的項目中形成職業能力。加強產學研結合,充分利用社會資源,拓展實踐教學渠道
高職教育在辦學機制上與社會經濟發展有著直接的、緊密的聯系,培養目標上為社會各行各業輸送應用型專門人才,加強產學結合有著便利的條件。
高職教育實踐性教學改革要求學校有較完備的`校內外實訓基地,在實訓基地的建設中,要立足于自身的特點,加強與企業的聯系,充分利用企業的資源優勢,校企聯合建立實踐教學基地,使學生盡早接觸社會,了解生產實際情況。教師要積極進行科學研究和科研成果產業化,并在此過程中培養出社會和經濟發展迫切需要的創新人才。同時,加強產學研相結合,讓行業參與教學過程,有效指導實踐教學,拓展實踐教學渠道,提高實踐教學質量。
在市場營銷專業的教學改革中,應重視職業能力的培養和提高。一方面,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必須親身投入學習,操作和完成每項教學內容,并且在學習完成后,組織學生總結并交流學習收獲,自我提升,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能夠體驗到自身的價值并獲得自我滿足。
另一方面,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注重交互性,注重與學生的協作與交流,在教學實踐中通過教師講授、學生模擬、團隊協作、整體演練等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形成學習動機,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并且通過設計符合教學內容的情景,幫助學生理解和應用理論知識,在學生之間、師生之間開展討論和交流。
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篇3
一、招收對象與學制
招生對象:初中應屆、往屆畢業生。
學制:基本學制3年。
二、培養目標與就業崗位
(一)專業培養目標:
培養擁護黨的基本路線方針政策,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需要,德、智、體、美等方面全面發展,掌握辦文、辦會、辦事的方法、技巧,能熟練操作辦公設備,具有良好文化素養、溝通協調能力和較強書面和口頭表達能力,在秘書崗位上,從事辦公室工作的人才。
(二)就業崗位:
主要就業崗位:中小企事業單位秘書崗位。
次要就業崗位:中小企事業單位禮儀人員、文員、營銷人員、公關人員、會務人員崗位。
三、專業知識、能力、素質結構
四、專業主干課及核心課程主要內容
專業主干課程:
1.秘書實務:本課程主要講授辦公室日常工作、會議工作、接待工作、信訪工作、督查工作、信息工作、溝通與協調工作等方面的知識。通過本課程學習,使學生掌握秘書工作基本技能,能很好適應崗位要求,有效、迅速、準確地開展工作。
2.辦公自動化:本課程主要講授電話、傳真機、掃描儀、復印機、打字機等辦公設備基本理論、運用技巧和方法以及網絡辦公的基本方法、技巧等方面的知識。通過本課程學習,使學生掌握運用辦公設備技能以及網絡辦公技能。
3.應用文寫作:本課程主要講授事務文書、公務文書、禮儀文書、經濟文書、新聞文書、法律文書的寫作原則、要求及方法等方面的知識。通過本課程學習,使學生掌握寫作技能,能熟練運用各種文體。
4.禮儀:本課程主要講授服飾、體態、語言、饋贈、商務、公關、社交、宴請等方面的禮儀基本知識,通過本課程學習,使學生在學習必要禮儀知識的基礎上,重點掌握從事專業實際工作基本技能和基本能力,能合乎規范地開展各種活動。
5.口語表達:本課程主要講授口語表達的類型、要求、方式、技巧;即興演講特點、技巧;如何進行求職面談;思維模式訓練等方面知識。通過本課程學習,使學生能在不同場合中清楚、準確、流利表達自己的觀點。
6.形體:本課程主要講授形體訓練基本知識,通過對學生進行基本功訓練、健美訓練、舞蹈訓練,使學生掌握形體訓練的基本知識、基本技巧、基本能力,使其具有正確、優美的身體姿態和動作姿態;提高對形體美的鑒賞、表現和創造能力。
7.速錄:本課程主要講授速錄基礎理論、技巧、方法等知識。通過本課程學習,培養學生速錄技能,使學生能準確、迅速、完整地記錄會議等相關內容。
8.文書工作與檔案管理:本課程主要講授文書工作基本流程及檔案的形式、作用、性質;檔案收集、檔案整理、檔案價值鑒定、檔案保管統計等知識。通過本課程學習,使學生能掌握文書工作與檔案管理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具有開展文書工作和檔案管理工作的能力。
9.企業管理與營銷:本課程主要講授構建企業管理學科知識體系和初步形成企業管理的思維方法和能力,以分析解決實際問題;講授企業市場環境與現狀分析,找出企業戰略與企業競爭優勢的關系。通過本課程學習,使學生掌握企業管理的基本認識,能初步制定營銷戰略、營銷戰術,為企業可持續發展提出合理化建議。
10.財務入門:本課程主要講授會計核算的對象、基礎、依據、載體、過程;會計記帳方法;管家婆財務軟件應用三個方面的知識。通過本課程學習,使學生具有各種票據應用和管家婆財務軟件應用的技能。
其中《秘書實務》、《辦公自動化》、《應用文寫作》為專業核心課程
五、專業師資隊伍情況
現有專任教師8人,專任教師中高講師4人,雙師型教師1人。
六、畢業文憑取得
學生必須同時具備以下二項條件才能取得畢業證書。
1.各門理論課與實踐課考試合格。
2.取得相關部門頒發的中級速錄員證、中級秘書資格等級證書中的一個。
七、說明
本專業自1994年設置以來,發展勢態良好,每年人數穩定在50-100人之間,畢業生就業率為95%。本專業以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教高[20xx]16號)等文件為指導,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走產學研結合的發展之路”的職業教育方針,深入研究職業教育規律,使人才培養方案具有鮮明的行業特色和時代特點。
1.主動適應社會需求,不斷完善人才培養方案。依據社會經濟發展需要,近幾年對人才培養方案進行了三次重大調整與改革。構建了“一條主線、兩個層次、九個訓練”教學模式,即以應用能力和綜合素質教育培養為一條主線,構建由速錄實訓、硬筆書法實訓、辦公自動化實訓、攝影技術、頂崗實習、秘書實務實訓、文書工作與檔案管理實習、計算機操作基礎實訓、畢業論文組成的九個實踐教學體系,從而突出人才培養的針對性和應用性。
2.職業素質培養與專業技能培養并重。在強化學生實踐動手能力的同時,加強學生職業素質的養成,重點加強學生形象與氣質的塑造,為此新增《形體》和《廣告實務》兩門課;同時調整相關課程學時,《口語表達》課由48學時增加到88學時,《禮儀》課由24學時增加到88學時。
3.更好符合企業需求。本專業培養方案的設計思路可概括為“面向就業,源于崗位;強化實踐,注重實施”,從社會需求出發,確定具有高職特色的文秘崗位,并對崗位技能進行詳細分析,根據崗位技能要求安排速錄、硬筆書法等九項內容的實訓。
4.根據職業崗位要求,調整教學內容,并將職業資格考試內容融入其中。如《書法》課因學生在工作崗位更需要硬筆書法而不是軟筆書法,為此,將軟筆書法改為硬筆書法,在《秘書學概論》、《秘書實務》、《禮儀》、《文書工作與檔案管理》、《財務入門》五門課中將秘書資格證書考試的內容融入到課程中。
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篇4
摘要:通過對畢業生就業情況調查,對相關指標進行量化分析,以職業市場為導向制訂出具有地域和專業特色的工程造價專業人才培養方案;通過幾年的實施,學生的綜合素質和用人單位滿意度顯著提高;實踐證明:依據職業市場需求動態調整制訂高職高專工程造價人才培養方案是合理的、可行的。
關鍵詞:高職院校工程造價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就業
高等職業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是就業教育,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目標及培養模式必須緊緊圍繞學生就業這個目標,滿足社會、經濟、崗位的需求的前提下制訂,最大程度地實現學生就業。浙江水利水電專科學校(以下簡稱“浙水專”工程造價專業通過對畢業生就業情況調查,以就業市場的需求為導向,制訂了浙水專工程造價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學生就業率連續四年均保持在98%以上,畢業生得到社會用人單位的認可。
l工程造價畢業生市場需求情況分析
1.1近三屆畢業生就業崗位流向調查
通過對20xx屆畢業生就業崗位專業流向問卷調查,浙水專工程造價專業畢業生主要流向的崗位為建筑工程造價員、安裝工程造價員、水利工程造價員、市政、裝飾、及園林造價員崗位。
1.2用人單位對畢業生滿意度調查
用人單位滿意度調查指標設計為25小項,每小項分4個等級,評價標準和分值分別為:好,3分;較好,2分;一般,1分;差,0分;滿分為75分。25個小項規類分別歸為以下6個大項:政治思想道德素質教育效果評價、專業知i,nvak平教育培養評價、能力培養效果評價、身體素質評價、內在素質評價和工作適應度評價。其中六項評價指標的得分情況分別如下:1O.58±0.46、8.204-0.33、10.40±0.41、5.70±0.28、3.50±0.42、0.70±0.35,調查數據為90個。
1.3畢業生專業對口率
通過對20xx屆浙水專工程造價專業畢業生的問卷調查,畢業生專業對口率為74.4%。
2以職業市場為導向制訂工程造價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通過問卷調查后,將工程造價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從新調整和設計,緊緊圍繞用人單位的需求、崗位的需求,以就業為核心制訂了適合本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
2.1工程造價專業人才培養總體目標
工程造價專業人才培養總體目標為:與浙江省經濟建設相適應,面向浙江省范圍內的施工、建設、中介、造價主管部門等企事業單位造價員崗位,培養具有工程造價員職業能力的應用性人才。
2.2工程造價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制定
建筑工程造價、安裝工程造價、水利工程造價是浙水專畢業生就業最多的崗位。浙水專工程造價專業人才培養思路按照“一個核心,四大模塊,多元拓展”方案進行,即,以造價員職業崗位能力為人才培養的核心;以土建工程造價員、安裝工程造價員、水利工程造價員、市政園林工程造價員為人才專業崗位技能培養模塊;向建筑工程管理與工程經濟兩個方向進行專業知識拓展模塊的培養,實現工程造價專業學生多方位就業的目標。
2-3工程造價專業人才培養要求
用人單位對畢業生專業知識水平教育培養評價度較好。對畢業生能力素質和工作適應度的評價較低。通過走訪眾多用人單位,具體分析了不同的崗位對知識、能力、技能等水平的需求,制訂了浙水專工程造價專業學生具體的人才培養的標準:
2.3.1畢業生應具備的知識要求:掌握應用寫作知識;b.掌握本專業所必需的自然科學基礎和社會科學基礎知識Ic.掌握計算機的基本知識;d.了解我國基本國情及國家對建筑行業的方針、政策及法規;e.了解水利、建筑、裝飾、安裝材料及制品的名稱、規格性能、質量標準、檢驗方法、儲備保管、使用等方面的知識;掌握水利、建筑、市政園林工程施工圖的識讀;掌握給排水、通風空調、電氣照明工程施工圖的識讀;掌握工業與民用建筑、結構的一般構造及施工工藝;掌握水工建筑物的一般構造及施工工藝;掌握給排水、通風空調、電氣照明工程的系統組成、工作原理和施工工藝;£掌握建筑工程造價、安裝工程造價、水利工程造價的基本原理和應用方法;熟悉工程招投標的基本流程;熟悉工程造價控制的基本方法:熟悉建設工程法規制度;昏掌握建筑企業財務報表的編制方法,了解建筑企業財務管理的基本方法和基本知識、掌握建筑工程項目管理的一般內容和方法等相關專業知識。
2l3.2崗位基本技能要求:a.具有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和一定的應用文寫作能力;b.熟悉施工組織設計文件的擬定Ic.熟悉計算機應用,掌握ofice辦公軟件,能用計算機完成各類文字處理、表格設計和數據處理等工作;熟悉相關工程造價軟件的操作;d.能結合建筑工程、安裝工程、水利工程施工生產活動過程,從事工程造價計價和控制工作。e.具有良好溝通與協作能力。
2.3_3崗位綜合技能或技術應用能力要求:具備編制工程技術標書的能力.b.能運用所學知識進行工程統計主要指標的計算和初步分析,能在工程造價管理工作中依法辦事案例分析.c.具備工程造價商務標書編制的能力;d.具備土建、安裝、水利造價員的基本技術與技能。
2.3.4執業素質要求:注重自身修養。具備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政治素養.b.具有勇于開拓的創業精神和強烈的事業心;c.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真誠奉獻社會的意識;d.能夠適應時代的發展與變革,具有靈活的社會適應能力.e.具有較強的自學能力和信息獲取能力,在工作中不斷充實自己、完善自我;f-具有勤于思考、不斷探索新知識、勇于創新的意識與能力。具有良好的團隊協作能力。 2.3.5職業資格證書要求:學生畢業時除獲得畢業證書外,并要取得至少一種職業資格證書。職業資格證書有:造價員、施工員、資料員、質檢員、材料員、監理員等。
根據上述具體標準,合理科學地規劃了三年教學的學習內容,在理論與實踐的教學環節上緊緊圍繞上述標準,制訂了詳細周密的課程名目、教學內容、教學大綱、考核指標,并編制了各種教材、指導書、任務書等等。
2.4人才培養方案科學性評價指標
工程造價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是否科學、適當,最終以三項評價指標來檢驗其合理性:畢業生就業率、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的滿意度、畢業生專業對口率。
2.5文中資料和數據的統計學處理方法
研究中所涉及的數據均采用spssl1.0統計軟件進行處理,p 3工程造價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調整前后的比較分析 3.1調整前后就業率的變化 20xx至20xx年浙水專工程造價專業就業率分別為98.8%,98%、98.6%,就業形勢良好。 3.2調整前后畢業生就業崗位流向分析比照 20xx至20xx屆三屆畢業生就業崗位逐年向建筑造價員、安裝造價員、水利造價員、市政造價員、裝飾造價員、園林造價員遞增,集中在建筑、安裝、水利三個造價員崗位。 3_3調整前后畢業生用人單位滿意度評價分析比照 近三年用人單位對浙水專工程造價畢業生的六項評價指標分值均有所上升,其中能力培養指標上升最快,由此引發畢業生對工作的適應性的評價也在逐年遞增。 3.4調整前后專業對口率比照 20xx至20xx屆學生專業對口率分別為74.4%、83.91%、86.05%。 4對高職高專工程造價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一些思考 4.1現狀及問題 工程造價具體業務的操作具有非常鮮明的地域特色,不同的地區不同的學校其工程造價專業人才培養方案都應具有明顯的地域特色和行業特色。人才培養方案的制訂建立在合理科學的人才培養目標上,如何制訂符合本地區要求的人才培養總體目標,必須摸清畢業生的流向和崗位需求情況,而這種數據信息的收集必須是及時的、新鮮的,對數據處理要體現嚴肅性和科學性,要使用必要的統計處理方法,目前大多數高職高專院校在人才培養目標的制訂工作上尚缺以上的操作。 用人單位對畢業生滿意度指標設定的合理性也是一個重要的內容,雖然每個地區每個企業對人才滿意度均有相同性,但也要考慮到地域和企業對人才期望值的個別需求,因此用人單位對畢業生滿意度評價指標體系的設置也兼顧到地域、企業的個別性。 4.2經驗和體會 浙水專從20xx年開始,每年都進行畢業生就業情況系列調查,同時走訪用人單位,根據本省工程造價專業發展的行情,及時調整我校工程造價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并及時調整工程造價專業課程體系,結合每個學生即將從事的崗位來確定該學生的畢業設計任務和題目,對于就業崗位已明確的學生結合其畢業實習、頂崗實習的其體工程確定畢業設計任務和題目,通過兒年的運行,畢業生就業率顯著提高,用人單位滿意度不斷上升,畢業生專業技能水平逐年提高。 4.3結論 科學準確的定位人才培養目標、創建符合市場需求的特色辦學模式、教學計劃的動態管理是高職高專院校提升教育質量、走可持續發展的根本出路。依托行業、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依據就業需求制訂高職高專工程造價人才培養方案是合理的、可行的。 一、人才培養方案創新思路 (一)確定專業定位 學生的職業生涯是實現學生自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結合。專業定位立足于學生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管理職業生涯發展,使學生獲得個性發展與企業工作崗位需要相一致的職業能力,為學生的職業生涯奠定基礎。 (二)實施以崗位任務為導向 課程設置課程設置與崗位任務相匹配。按照城軌交通運營領域行車、客運二大崗位群的崗位任務的內在邏輯關系設計課程,從崗位需求出發,為學生提供體驗完整工作過程的學習機會,逐步實現從學習者到工作者的角色轉換。 (三)突出以崗位能力為核心 組織課程圍繞行車、客運二大崗位群的崗位能力的形成組織課程內容,以崗位任務為中心來整合知識、能力與素養。注重職業情境中學生職業素養養成和職業能力培養。 (四)以崗位任務難度為線索 由易到難課程安排行車、客運二大崗位群所主要從事的工作任務具有由簡單到復雜難度逐步遞增的內在關系,據此將學習領域課程合理排序,學生系統學習后,獲得完整的崗位職業能力。 (五)突顯以運輸組織模式為依據 實施教學以車站行車工作、調度指揮等運輸生產任務為載體,依據城市軌道交通運輸生產高度集中、統一指揮、逐級負責的組織特點,設計學習情境,組織學生扮演不同的崗位角色,在真實的體驗中強化崗位意識,獲得崗位職業能力,內化職業素養。 二、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方案創新點 (一)確定人才培養規格方式創新 為確定人才規格,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成員深入企業,進行專業人才需求調研;對畢業生跟蹤調查,對調查問卷進行分析,確定本專業畢業生所應具備的知識、能力、素養規格。 (二)人才培養策略創新 本專業崗位群內部崗位之間由低到高呈遞進關系,崗位之間的遞進關系是由不同崗位所需不同能力形成的,能力與崗位的遞進關系成正相關。針對該專業對應的崗位群能級關系的特點,在本專業推行“循崗施教”的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方案。 (三)課程體系創新 1.課程體系構建方法創新對崗位群工作任務進行分析、歸納、總結,按照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模式,確定《城市軌道交通車站行車工作》、《城市軌道交通調度指揮工作》、《城市軌道交通應急處理》、《城市軌道交通客運組織》和《城市軌道交通客運服務》等5門學習領域課程,系統設計與“以崗促教、突出應用”人才培養方案相適應的專業課程體系。2.新課程體系通過“理論+實踐、實踐+理論”,合理配置,將理論穿插在實踐教學中,“邊理論邊實訓、以實訓促理論”,建立以職業能力培養為主導,涵蓋基本技能、崗位技能和職業能力等多層次,循序漸進的課程體系。 (四)教學模式創新 改革傳統教學模式,推行教學做一體角色扮演等多樣化等教學模式。 (五)評價體系創新 1.評價主體由一元化變為多元化成立企業人員、教師、學生共同參與的課程評價體系。建立與不同能力水平相適應的評價辦法,根據學生的學習日志、實習總結、管理制度、實訓評價等,對學生職業素養和職業能力進行全面評價。2.評價指標由單維度變為多維度評價方式由單一化變為多樣化;評價結果由終結性評價為主變為形成性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形成性評價占60%,終結性評價占40%。3.全面評價學生的知識、能力與素養有利于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和職業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團隊合作能力、組織管理能力的培養,符合人才培養目標和課程目標的要求。 三、新人才培養方案實施效果 (一)立足一線,適應發展 深入城市軌道交通企業調研,深入研究職業技能標準與工作任務。 (二)任務驅動,項目教學 按照“職業崗位—職業能力—工作任務—教學項目—教學做一體化教學—評價評估”組織教學。 (三)策略靈活,適應訂單 訂單班有很大的隨機性,有時在進校就組班,還有的在畢業時組班。 (四)工學結合,上崗對接 實現學生上崗對接。通過學生2年在校內學習,1年在企業的具體真實工作崗位頂崗實習和畢業實習,基本實現“上崗對接”。 摘要:小學教育是基礎教育的初始階段,對人一生的發展起著奠基作用,是“根”的教育。小學教師承擔著“根”的工程,是人生的“奠基者”,小學教師的職業技能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著小學教育質量的好壞。小學教育專業培養的是小學教師,因此小學教育專業學生的職業技能水平直接影響著小學教師的教育水平,進而影響到小學教育的質量和人一生的發展。就此而言,適應時代發展、緊跟社會需求,培養、訓練、提升小學教育專業學生的職業技能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對小學教育專業人才培養方案進行了簡要分析。 關鍵詞:小學教育;人才培養;方案 1當前小學教育專業發展現狀 1.1小學教育專業培養目標各校各具特色,有待于進一步凝練第一,以外顯知識形態為主的培養目標。這類學校制定培養目標的依據認為:小學教育專業是高校教育的一個專業,是知識分化的結果,就應該體現高等教育應有的理論水平,因此,在課程設置上強調系統理論知識的學習,即強調本體性知識和條件性知識的學習。這種思維源自學院派,在小學教育專業建設中占主導地位。第二,以內隱知識為主的培養目標。這類學校在制定培養目標的依據是認為小學教育專業是社會職業發展的產物,即職業意義的專業,因此,在專業人才培養實踐中就應該以實踐性知識為主,所以,在課程設置上,強調與小學教育專業相應的基本技能的訓練,即強調實踐性知識的學習。這種思維源自中師辦學的傳統經驗,但又沒有得到學院派的認同。由于以上兩種不同的觀點左右了小學教育專業發展的現狀,便產生了不同的培養模式。 1.2小學教育專業的培養模式 依據內隱知識理論和培養目標,產生了小學教育專業的三種培養模式,即分科培養、綜合+方向培養和綜合培養。第一,分科培養模式。這種小學教育專業的培養模式與二級或一級師范培養中學教師相一致,強調學科專業知識,培養的學生,專業知識扎實,但教育專業知識及相應能力差,不適應小學教育發展的需要。因此,僅有少數學校運用這一模式。第二,綜合+方向培養模式。這是目前我國最主要的小學教育專業培養模式,強調綜合培養,明確方向,其優勢淡化了學科專業界限,強調文理相通,學有專長,但這一模式與分科培養模式并無質的區別,強調學科知識的精與深,忽視了知識的廣與博,教育教學知識與技能的培養并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如首都師大初等教育學院小學教育專業就分為中文、數學、英語、科學教育、信息技術、音樂、美術七個方向。他們凝練出小學教師教育人才培養模式:綜合培養、發展專長、注重研究、全程實踐和“綜合培養、學有專長”的培養模式及“多種性、綜合性”的課程設置是該專業突出的特色。第三,綜合培養模式。要求畢業生能勝任小學各科教學,因此,不分學科方向,強調文理滲透,注重知識的廣與博,突出了教育專業的特點,但課程門類眾多,內容龐雜,知識體系性差。要充分考慮到各科素養的全面培養、各學科教學指導能力的提高和教學技能的掌握。突出“實踐性”:全科教師培養理念的基本取向,即全科教師培養植根于我國農村基礎教育綜合化改革的現實需要;(全科教師培養指向于城鄉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和教育公平的時代內涵;全科教師人才培養模式彰顯了“校地雙贏”協同創新發展之路。 2小學教師職業技能的培養 2.1準確定位,學以致用 小學教師作為一種特定的職業,其職業技能服務和面向的對象是小學校園內外的方方面面,即從課堂、校園、學生、教師到家庭,因此必須區分主次、循序漸進。就職前教育而言,這些技能主要表現在通識理論掌握、學科基礎奠定、專業能力訓練、信息技術應用、學校工作與反思等,并將作為基本的目標在學生未來的職業生涯中發揮重要的作用,這也是小學教師在職前教育階段區分于其他專業學生培養的顯著標志。就職后成長而言,課堂掌控、校園文化、學生心理、家校溝通等將是小學教師職業技能成熟的重要表現。因此,小學教師的職業技能應方向明確,學以致用,形成自己的風格和優勢,避免照搬他人經驗。 2.2學練結合,特長發展 小學教師基本職業技能的系統性培養,首先是在職前教育階段完成的,而技能的掌握更多地依靠實踐環節。目前教育部正在進行的小學卓越教師培養改革項目,內容之一就是對小學教師的職業技能培養進行全科型、全覆蓋、過程性探索試驗,同時通過課程體系改革進行模塊化實踐技能訓練,并將訓練情況延伸到職后教育階段進行檢驗。盡管全科發展是小學教師的理想狀態,但無論是何種技能,也不管是在哪個階段,受多種因素的限制,小學教師都必須經過學習和實踐,在全面發展的前提下形成自己的特長和個性,并有自己的見解和研究方向。 2.3建立體系,多樣評價 教師的職業技能中的操作技能主要是指教師從事教育教學的技能即人們常說的基本功,如三筆字、簡筆畫、課件制作及基本的藝體技能等,而智力技能主要體現在學科教學、課程研發、教學反思、教學評價和心理健康輔導等。由于各類技能之間的差異較大,在目前尚沒有統一標準的情況下,對小學教師(包括職前職后)進行技能體系的構建和考核方法改革等方面均應形成規范。在具體操作中則要將訓練總目標細化為小目標進行分級分類訓練,同時注意各個訓練項目的聯系和融合,在考核中可以進行終結性評價,更要注重過程性考察,即可進行書面設計,也可以采取以演代評、以展代評等,進行切合實際的綜合衡量。 2.4注重思想引領,關注教師發展 教師是一所學校的靈魂,一所學校良性發展的關鍵所在。因此,我校非常重視對教師群體的思想引領工作,力求通過各種途徑,提高教師的師德修養,促使教師積極向上地發展。學校每雙周召開一次全體教職工工作例會,在會上對學校工作進行小結,并對教師作風效能建設中表現出的優點與不足進行總結,使每一位教師明確責任,提高覺悟,以立德樹人為己任,加強自身修養。學校還定期從《人民教育》中選擇優秀的文章推薦給教師自學,用這種靈活的方式對教師的師德修養進行培訓。近年來,隨著學校生源的不斷擴大,新教師數量激增,并日漸成為學校教師隊伍的主力軍。基于這種情況,學校在做好全體教師學習培訓的同時,還格外關注青年教師的成長與進步。學校黨支部成員與青年教師幫帶結對,定期和他們開展不拘形式的座談活動,了解青年教師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加強心理輔導,幫助他們撥開迷霧,解除困惑。 結束語: 總之,在培養小學教師專業素養中的科研實踐,這幾方面并不是彼此孤立的,只有學校各部門形成合力、調動教師積極性,才能為培養教師專業素養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同時,我們也應該意識到,培養教師專業素養并非朝夕之功,在社會發展日新月異的今天,在新一輪基礎教育改革不斷深入的今天,在《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發布實施的今天,小學教師專業素養的提升將永遠在路上,值得每一個教師和教育管理者去思考和探索。 一、學制及招生對象 學制:學分制,基本學制三年,最長五年 招生對象:普高畢業生 二、培養目標與培養規格 本專業培養熟練掌握倉儲、配送、運輸、采購、供應鏈管理等現代物流知識,具有倉儲與配送業務處理、運輸調度業務處理、采購與供應業務處理、國際貨代業務處理、快遞營運業務處理、物流信息處理等能力,擁有吃苦耐勞、誠實守信、溝通協調、團隊合作等素質,面向廣東省,特別是珠三角地區,適應現代物流行業采購與供應、國際貨代操作、快遞運營崗位需要的高級技術技能型人才。 1. 能力目標 (1)具備倉儲業務處理、配送業務處理、國際貨代操作、運輸調度、采購業務處理、物流信息處理等專業能力; (2)具有對物流市場進行調查、獲取市場信息的能力; (3)具備英語應用能力、計算機技術應用能力; (4)具有較強的語言與文字表達能力、溝通協調能力和現場應急管理能力。 2. 知識目標 (1)掌握現代物流的基本理論; (2)掌握倉儲與配送業務、國際貨代操作、運輸調度、采購業務等基本作業流程; (3)了解條形碼技術、POS系統、RF技術、EDI技術等先進物流信息技術相關知識; (4)掌握市場營銷和企業管理的基本知識; (5)掌握物流業務政策法規和國際慣例。 3. 素質目標 (1)具有團隊合作精神,性格隨和,樂意與人交往; (2)具有責任心,敬業負責,積極主動,細心肯干; (3)具有較強的適應能力,吃苦耐勞; (4)為人正直、誠信、踏實、忠誠; (5)勇于創新、勇于挑戰、樂觀向上。 三、專業核心能力與就業崗位指向 xxxx 四、課程體系與課程設置 xxxx 五、專業核心課程簡介 xxxxxx 六、畢業要求 學生必須同時具備以下條件,方可畢業。 1. 學分要求 畢業應修滿126學分。 2. 證書要求 (1) 普通高校非計算機專業計算機應用水平考試證書。 (2) 普通高校英語應用能力A或B等級考試證書。 (3) 獲得專業職業資格證書之一。 ①助理物流師; ②國際商務單證員; ③國際貨代職業資格證; ④報關員、報檢員職業資格證; ⑤物流職業經理資格證書; ⑥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內部審核員 七、專業教學團隊基本要求 1. 本專業教學團隊應滿足以下要求 (1)具備本專業本科或研究生以上學歷,并接受過職業教育教學方法論的培訓,具有獨立開發職業課程的能力; (2)從事實踐教學的主講教師應具備物流師資格證書(含高級工)或“雙師型”教師;從事輔助教學的實訓指導教師要具有3年以上企業工作經歷,熟悉物流設備操作; (3)本專業“雙師型”教師(講師以上教師系列職稱,并具備中級以上專業技術職稱或職業資格或兩年以上企業經歷)的比例要達到80%以上; (4)專業教師與學生比例不超過1:28,企業兼職教師占教師總數的比例不低于50%; (5)師資梯隊中專業帶頭人、骨干教師、一般教師比例基本達到1:3:6。 2. 本專業目前教學團隊的基本情況 物流管理專業教學團隊有專任教師12名,其中高級職稱3人,中級職稱8人,初級1人,雙師素質12人,“雙師”素質達100%,中青年教師占75%,職稱結構及年齡結構均較合理,涵蓋采購與供應、物流運輸、倉儲配送、國際貨代、信息技術、物流系統規劃、物流設施設備等專業方向。另有來自行業企業兼職教師40人。 八、其他必要的說明 1.20xx級《創業與職業通用能力》已開課。 2.綜合實踐課的上課時間根據場地情況靈活安排。 “校企合作、工學結合”是利用學校與企業的各自優勢資源,以市場為導向的有針對性地開展產教研一體化人才培養形式;是將以理論知識學習和素養教育為主的學校教育與以經驗技能和崗位能力培養的企業生產實踐有機結合起來,實現“做中教、做中學”的人才培養模式,這種人才培養模式將職業教育從院校拓展到企業,使學生真正融入企業與社會,實現了學生能力素養與崗位要求的“零距離”對接。為此許多職業院校在招生招工形式、專業課程設置、人才培養模式、實訓基地建設、產教融合渠道、教師與師傅雙向交流機制等方面積極開展探索。洛陽鐵路信息工程學校與河南信息工程學校等中職學校立足自身特點,遵循職業教育發展規律,在現代學徒制方面做出了一些探索。 一、校企合作政策的有利引導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xx—20xx 年)》強調“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推動教育教學改革,實行“校企合作、工學結合、頂崗實習”的人才培養模式。這是經濟發展模式轉變、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的內在需求,對促進職業教育更務實、更健康的發展,加強社會建設和文化建設,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重要意義。 出臺優惠政策,改善辦學環境 一是對積極開展校企合作的企業給予財政資金傾斜,并給予優惠政策,包括稅收減免或者專項資金補助,補償企業因校企合作所付出的成本。20xx 年河南省批準了學校的河南省中等職業學校特色校建設方案,20xx 年河南省批準學校開展河南省中等職業學校數字化校園試點建設方案,省財政提供專項資金,較好地改善了學校的辦學環境。二是校企雙方要加強崗位安全意識教育,要求企業應支付學生合理勞動報酬,并為實習生購買“責任保險”,切實保障學生、學校和企業的權益。三是在政府引導和監管下,開展PPP 合作機制的探索與試點工作,促進校企雙方優勢資源的整合。 拓寬融資渠道,創新辦學體制 為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河南省按照產權制度要求,出臺《關于進一步優化中等職業學校布局提升辦學水平的意見》,探索多元體制辦學形式,采取公辦民助、民辦公助、股份制等多種形式體制改革;充分考慮職業教育發展的實際,鼓勵和支持學校、行業、企業、社會團體與個人等各方面的力量參與職業院校產權制度改革。 依行業辦專業,建專業饋行業 學校以“立足地方,依靠企業,服務行業”為原則,和中鐵電化局設計院、中鐵電化局三公司、北京通號工程有限公司、洛陽電務段等多家企業就專業建設、課程設置、分配機制、人才培養方案進行積極溝通、簽訂校企合作協議,合作建設集鐵道信號、鐵道通信技術和電氣化鐵道供電等專業的校內綜合實訓演練場;與中鐵建電氣化局、中國鐵路通號總公司等單位加強合作,設立校外實訓基地。不僅可以滿足學校專業實訓的需要,充實了專業實踐技能教學環節,同時實現資源共享,輻射周邊地區,為企業、其他院校學生提供培訓服務。 二、現代學徒制中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與實踐 根據教育部20xx年印發《教育部關于開展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的意見》精神,學校積極開始試點,推行包括人才培養目標、聯合招生方式、教學方案制訂、課程體系開發、職業資格證書獲取等方面的現代學徒制試點改革和探索。目前,河南省入選全國165 家首批現代學徒制試點學校,正按照現代學徒制要求穩步推進實施,逐步完善“基礎素能+核心素能+拓展素能”的素質培養體系、“過程考核+德育學分+職業認證”的人才評價體系、“學生—學徒—準員工—員工”四位一體的人才培養模式。 “校企共建,多元評價”的創新機制 學校與合作企業聯合成立項目試點領導小組,分設秘書處、理論研究團隊、實踐探索團隊(通信、信號、供電三個專業團隊);合作企業相應成立項目辦公室,分設技術小組、協調小組、指導委員會。 校企雙方共同制定五個育人環節。一是共同制訂人才培養方案,二是共同研討實訓方法與實訓項目,三是共同制訂學生評價與考核標準,四是共同做好“雙元”(教師與師傅)教學與管理,五是共同做好學生招生與就業,使現代學徒制落到實處。 學校聯合企業在20xx 級學生中共同組建3 個鐵道信號專業、2 個電氣化鐵道供電專業、2 個鐵道通信專業學徒班,開展現代學徒制試點項目;同步實施“雙元結構教師小組”教學團隊教學,并為學徒制班級配備有豐富管理經驗的德育教師;另外引入全國鐵道職業教育鐵道通信、信號、供電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作為第三方評價機構對現代學徒制項目的實施進行過程監控、評價和反饋。 “立德樹人,技能為本”的立體培養 1.職業素養的培養 學校組織專家編寫校編教材《崗前教育教程》,開展辯論賽、演講賽、歌手賽、才藝賽、體育賽,“法律講堂”“道德講堂”“模擬應聘”與“企業文化周”,舉辦愛心社。一是培養學生良好的職業素養;二是引導學生平穩進入社會,解除困惑,樹立信心,快速實現角色轉換,縮短上崗后的磨合期,全方位融入企業團隊;三是引導學生熟悉企業文化,了解企業的運作模式和工作特點,介紹薪酬、勞動保險、勞動合同等方面內容,促進企業文化與校園文化的融合;四是引導學生明確人生目標,做好職業規劃。 2.專業技能的培養 學校與企業聯合制定課程開發標準,建立“過程共管”的實訓管理制度,采用“師帶徒”模式增強專業實踐教學,完善現代學徒制教學體系與評價體系;以崗位需求為引導,加強實訓基地建設,開發實訓項目,改革實訓方式,促進學生身份與學徒身份的融合,使之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崗位能力和創新能力。 “寓學于工,工學結合”的培養模式 1.針對在校學生工學結合 如第一學年的每學期用兩個月開展校內實訓,獲得基本實踐技能;第二學年的每學期用兩個月到企業實訓基地進行頂崗實習,獲得專業技能,在校期間假期還可進行專項技能實踐的教學形式。如,學校與中國鐵建股份有限公司開設的中鐵建“十四局通信班”,中鐵建“十四局供電班”,校企雙方本著互助合作、共同發展、積極交流、互惠互利的原則,采用該模式校內教學與頂崗實習。 2.針對企業職工的工學結合 學校根據用工企業的用人標準和專業技能需求,與相關企業聯合共同開設職工培訓班,包括學歷教育班、專技人員培訓班、特殊行業或工種培訓班等。如,學校與中鐵建電氣化局一公司合作的“一公司信號班”、中國中鐵的的“三公司信號班”就是針對企業職工再學習、再教育而開辦的職工班等。 “校企共育,權責共擔”的訂單培養 學校按企業“訂單”要求招生,由企業、職業院校和學生簽訂三方培養協議,按企業要求制定培養目標和教學計劃、教學內容進行專業培養,職業院校依據企業對人才培養的要求,為企業“私人定制”專業人才,做到招生招工一體化。 學校開展校企合作的中國鐵路通信信號集團公司的“濟南通號班”“天津通號班”,以“市場需求”為導向采用訂單模式培養學生。在“訂單培養”實施過程中,企業和職業院校要實現兩個“雙向對接”:一是素質教育、技能教育與企業需求的對接,做到“產銷對路”;二是學生與員工角色的對接,學校開展就業指導、崗前培訓,創設企業環境、企業管理的方式,使學生養成遵守規章制度,服從企業決策的員工意識。“訂單模式”培養的人才不僅為學校贏得聲譽,更為企業儲備了大量的高素質技能人才,創造了很好的社會效益。 “以賽促教、以賽促建”的平臺對接 大賽是競技場,也是風向標。學校在鐵道信號專業、通信技術專業、電氣化鐵道供電專業的全國鐵路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屢次獲得各專業一、二等獎。競賽深化了與行業更緊密的合作,多項競賽都有知名企業參與,促進了學校和企業的互動,便于研討、開展專業建設;比賽內容與產業發展、行業標準融合,促進了學校教育教學、課程體系、實訓項目的改革創新[4],引領“人人皆可成才,人人盡展其才”的人才觀,塑造“技能改變命運,大賽點亮人生”的價值觀。 一、培養目標及基本要求 (一)培養目標 面向風險管理及保險行業,培養具有良好的風險管理基礎和保險業務知識,能夠從事風險管理、保險實務和保險監管等工作的高層次、應用型、復合型保險專門人才。 (二)基本要求 1、掌握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質和職業道德,能夠為我國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服務。 2、較好地掌握專業領域基礎理論和專門知識,掌握相關學科知識,熟悉相關政策和法規,具備從事保險相關職業要求的知識和技能,符合行業高層次人才的資格認證要求。 3、較好地掌握計算機及信息工具運用技能,具備較強的統籌決策、組織管理和業務實施能力,能夠組織保險相關工作的運行、協調與管理,符合監管部門規定的任職要求。 4、較好地掌握一門外語,能夠閱讀外文專業資料,使用外語開展保險相關工作。 二、招生對象 具有國民教育序列大學本科學歷(或本科同等學力)人員。 三、學習方式與年限 全日制學習年限一般為2年;非全日制學習年限一般為3年,其中累計在校學習時間不少于1年。 四、培養方式 (一)采取校內課程學習和校外實踐教學相結合的培養方式。課程學習實行學分制,進行多學科、寬口徑培養。招生院校應建立適合不同培養方向的校外實踐基地,鼓勵采用頂崗實習形式開展實踐教學。 (二)成立由校內導師和校外專家共同組成的導師組,或實行校內外雙導師制,發揮集體培養作用,吸收企業與行業組織或監管部門中具有高級職稱的人員參加論文指導工作。 (三)鼓勵案例教學并逐步增加在教學中使用案例的比例,注重理論聯系實際,強調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聘請有實踐經驗的業務專家、企業家和政府官員開設講座或承擔部分課程。 (四)綜合評定學生的學習成績,包括考試、作業、案例分析、課堂討論、撰寫專題報告等。 (五)加強實踐環節。 五、課程設置 實行學分制,總學分不少于 33 學分。 (一)必修課程(15學分,含學位公共課) 1、政治理論類課程(2學分) 2、外語(3學分) 3、保險學研究(2學分) 4、保險法律制度與監管政策(2學分) 培養單位可根據培養方向及院校特色自行設置每門課程均為2學分的三門專業必修課。 建議培養單位將宏觀經濟政策、合同法、風險管理研究、保險財務分析、保險數理基礎作為專業必修課。 (二)選修課程(12學分) 選修課程包括限選課(4學分)和任選課(8學分)。 培養單位可根據培養方向及院校特色自行設置每門課程為1-2學分的任選課。任選課應根據培養目標要求進行設置,通過不同系列課程組合的菜單式課程,為學生的職業發展提供多元選擇。 鼓勵培養單位將我國保險及相關行業中高級從業人員資格考試課程或國際保險業及相關行業普遍認可的專業資格考試課程作為開設任選課的選擇范圍。 (三)實踐教學(6學分) 實踐教學包括課堂模擬實務教學和校外實踐基地及企業實習,校外實踐基地及企業實習為實踐教學的主要形式。實踐教學累計不少于 1學年。 六、學位論文 學位論文要突出學以致用,體現學生運用保險學科及相關學科的理論、知識、方法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具有創新和實用價值。論文形式可以是研究報告、調研報告或案例分析報告等。 論文評閱人中至少有1位是校外專家。答辯委員會成員中必須至少有1位具有豐富的保險實務和風險管理經驗且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稱的校外專家。 七、學位授予 完成課程學習及實習實踐等培養環節,取得規定學分,并通過學位論文答辯者,經學位授予單位學位評定委員會審核,授予保險碩士專業學位。 【關于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范文9篇】相關文章: 【推薦】人才培養方案范文(精選12篇)03-08 關于方案的批復范文09-12 關于會議方案范文5篇07-22 關于會議方案范文五篇03-10 關于會議方案范文6篇03-07 關于會議方案范文九篇12-15 關于會議方案范文(通用10篇)02-15 關于會議方案范文合集六篇03-09 關于會議方案范文合集五篇12-30 關于會議方案范文合集5篇12-14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篇5
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篇6
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篇7
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篇8
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篇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