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學校文化建設工作匯報
走進一所學校,校園里整潔雅致,書香彌漫,教師精神飽滿,團結進取;學生天真爛漫,樂學向上……細加解讀,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其高品質的學校文化。正像局工作要點指出“學校文化是學校的靈魂、學校的生命、是學校發展中穩定的核心驅動力量”。學校工作,理應以學校文化建設為抓手,放大“文化”的力量,打造優質教育品牌。
一、學校實態分析
詠曼中學(原承德縣頭溝鎮初級中學),是香港慈善家楊詠曼女士捐建的承德縣首所中學。國家統戰部副部長田鶴年為學校題寫了校名。
學校始建于1973年,現有教職工115人,教學班24個,學生1200人。
學校占地面積60畝,總建筑面積11000多平方米。可容納24個教學班、120名教師辦公的教學樓及可容納1200人住宿的男生公寓和女生公寓。學校建有300米標準跑道的運動場。擁有兩套高標準理化生實驗室以及微機室、語音室、多媒體教室、多功能廳、音、體、美專用教室等各功能教室;體育設施完備,活動器材齊全;圖書室藏書30000余冊,學校訂閱各種報刊雜志100余種,為適應職業教育需要,建有400平方米曖棚做為職業教育基地。
幾年來,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穩中有升,90%以上學生升入高一級學校繼續深造,20xx年獲縣中考“晉位杯”;學校被市縣有關部門授予多種榮謄稱號:承德市“綠色創建先進單位”、“嚴細化管理先進學校”、“普九復檢先進單位”、 “花園式學校”等。
校內建有大紅鷹圖書室、補拙書屋、育人廣場、國文園、英語角等。
二、學校文化建設的總體目標和內容
我們所建設的學校文化,是建立在對學校的辦學理念、辦學目標、學校發展愿景以及教育價值觀的理解之上的。具體而言,是把詠曼中學建設成為一個“探索求知的學園,生動活潑的樂園,充滿親情的家園,整潔美麗的花園,并努力成為規模初中的典范”。讓師生在校園里感受幸福,養育精神,成長生命。這一目標的核心是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即強調教育教學中的人文、和諧、多元和高效。同時,強調師生個性:教師能“追求卓越、活力創新、無限關懷”,形成“熱愛學生,業務精湛,為人師表”的教風;學生能“健康愉快、多元學習、合作發展”。形成“學問、學習、學識、學養”的學風。我們認為,學校文化建設的核心在于形成一種具有本校特色的精神文化,并能在原有學校文化積淀的基礎上,得以保持和弘揚,并為社會所認可。
三、學校文化建設的支點和動力
首先,合并前的幾所中學在其幾十年的辦學歷史中所形成的文化積淀,為我們建設詠中學校文化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基礎。同時,通過撤并頭溝高中,使學校占地面積達到六十畝,經過精心規劃,暑期后的學校環境幽雅,生活舒適,使學習始終處于一種愉快的境界。
其次,幾校合并后,對學校管理層進行了優化、強化,學校擁有一個敬業、愛崗、有才華的學校管理團隊,保證了學校的政策制定的科學性和落實的有效性。積極開展校本教研,走內涵式發展道路。將教師的`“日常性”工作轉化為“研究性”工作,使教師充分地體驗工作的意義和價值。這些為建設學校文化提供了組織支撐。
第三,學校近幾年重視校園環境建設,加大了學校的整體改建和基礎設施配套工作,校園環境日益改善,校園文化也得到了一定積累,近幾年開展的藝術節、閱讀月等一系列文化活動,在社會上取得了良好的反響。這些活動的開展既豐富了學生們業余生活,又凈化了孩子的心靈,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
第四,幾校合并之后,學校領導審時度勢,非常重視教學科研,并著眼學校發展的長遠目標,為落實縣教育局《關于加強校本教研工作的指導意見》和近幾年教育局工作要點,學校制定了《詠曼初中校本教研管理制度》,將我校的愿景和價值體系滲透到具體的教學行為和管理中去,特別是幾年來我校一直堅持“三項研討”活動,使我校任課教師在提升教育理念、準確把握教材、和改進課堂教學三個方面都有很大提高,也使我們學校的校本教研逐步走向正規化、科學化和制度化。學校的教育科研使得我們在建設學校文化品牌時,能從理論上審視學校的各項工作,從而為學校文化建設提供理念上的導引。
第五,體制改革。嘗試年級校長承包制和扁平式體制管理,使管理重心下移并實行責任追究制和責任追溯制。
四、學校文化建設的具體目標
我校在合并之前,幾所學校都有著深厚的學校文化基礎,但是,合并之后,必然導致某些方面的文化不協調,尤其是在新課改的大環境下,我們認為有必要對學校文化進行提煉和重建。因此我們制定了《創造完整而幸福的人生——詠曼中學學校文化建設發展規劃》,更新廣大師生的觀念,堅持以人為本,堅持合作與學習。以《發展規劃》中提出的學校發展愿景為思想核心,主要包括如下幾個方面:
1、學校定位:創品牌學校,建文化名校
創品牌學校:教育局工作要點指出:品牌代表實力,品牌代表水平,品牌代表效益。樹立品牌意識,注重品牌打造,發揮品牌效應。教育教學質量代表著辦學質量,更代表著學校的辦學實力。堅定不移抓中考質量,一心一意創立品牌,確保中考質量持續提高,確保教育質量持續攀升。讓教師自信,讓學生堅信,讓家長確信。
建文化名校:發揚現有學校文化優勢,爭取多方支持,加強各校聯誼,實施生態綠化,創建書香校園,建設科研基地。努力打造教師和教學文化,領導和管理文化,校園和環境文化,制度和思想文化。建立“制度規范行為→行為培育傳統→傳統積淀文化→文化潤澤制度”的管理文化鏈條。
2、辦學宗旨:創造完整而幸福的人生
詠中的教育,即人生教育——就是把為每一個詠中師生創造完整而幸福的人生作為教育的出發點和終極目的。
我們的校訓:養德篤學建體審美
每一個詠中人都要牢記我們的校訓:珍愛自己、心裝他人;開啟智慧、養育精神;身體健康、人格健全;學會審美、完善自我;追求完整而幸福的人生境界。
我們的校風:文明禮貌、盡職盡責、求實創新
文明禮貌努力形成待人有禮貌、校園無吵鬧、出入有秩序、休息無違紀、衛生有檔次、公物無損壞、就餐有規范、校園無浪費的校園風氣。讓每一位詠中師生形成高雅的道德修養。
盡職盡責學校管理層應始終貫徹“環境育人”理念(指校園自然環境、學習環境和社會環境),學校設法改善、優化和控制這三個環境,使師生在這三個環境中實現主動、和諧、自由、全面的發展。教師做到為人師表,倡導“師道”精神、樹立“師德”意識,相信每一名學生都能學好。學生應做到“從學中做,從做中學”,努力掌握科學文化知識,積極參與社會實踐,做到學以致用,全面提高自身素質。
求實創新我們應該屏除心中浮躁,老老實實做人,踏踏實實做事,扎扎實實做學問。把“誠信”放在首位,牢記“君子一言,駟馬難追”、“人無忠信,不可立于世”的古訓。學生以誠信為學習之根本,教師以誠信為育人之根本。求實是秉承優良傳統,創新才能符合時代要求。因此,求實與創新二者應相結合。
我們的教風:熱愛學生業務精湛為人師表
熱愛學生師愛的最高境界是友情,師愛的基礎條件是平等。愛學生,就必須善于走進學生的情感世界,做學生的良師益友,去感受他們的喜怒哀樂。以心靈感受心靈,以感情贏得感情。
業務精湛學習“沒有教不好的學生”的理念,相信每名學生都想學好,也都能學好,關注后進生,轉化后進生;學習“先學后教,當堂訓練”的教學模式,放手先學,強化訓練;學習“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的做法,分層要求,分層訓練;我們鼓勵教師實現人生價值,創造人生輝煌,以有效帶動學生走向成功。
為人師表新時代要求教師具備的不只是操作技能,還要有直面新情況、分析新問題、解決新矛盾的本領。一名好教師應當積極適應新課改要求下的角色轉換,不僅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還要不斷充實和提高自己,實現自身的持續發展,這是新時代為人師表的重要內容。
改變教師行走方式,促進教師專業成長,讓每一位詠中教師都能擁有完整而幸福的教育人生。
我們的學風:學問、學習、學識、學養
學問:學從“疑問”始,讓學生學會“質疑”,質疑中求學問。
學習:學會學習,學會合作、探究,養成自學習慣和能力。
學識:學貴有識,要學會獨立思考、選擇,有自己的主張、取舍。
學養:學以致用,知行合一,學會感恩,形成個性和品質。
讓每一位詠中學子都考上理想的學校,都養成必備的讀書習慣,成為知識基礎和學習能力雙贏、人文素養和科學精神并存、傳統美德和現代意識兼備,精神豐富、人格健全、個性鮮明的優秀中學生。
擁有充實而幸福的中學時代,為創造完整而幸福的人生奠基。
3、發展戰略:人文、數字、名師、書香
人文校園:注重人文引領,實施仁本管理,讓學校成為探索求知的學園,生動活潑的樂園,充滿親情的家園,整潔美麗的花園,讓師生在校園里感受幸福、養育精神、成長生命。
數字校園:構建以計算機網絡為基礎,圖書館為信息源,數字化為模式,現代教育技術為手段的現代教學環境。
名師團隊:通過團隊塑造,學術養育,科研拉動,建設一支專家型品牌教師隊伍。我們詠中教師應該記取:教育是事業,事業的意義在于獻身;教育是科學,科學的價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藝術,藝術的生命在于創新。對教師來說,修養是教育的載體,境界是教育的起點,人格是教育的風帆。
書香校園:促使教師去讀書,去學習,去實踐,去思考,去總結,去寫作,以文會友,互相切磋,互相啟發,互相鼓勵,互相分享思想的快樂,從而豐富教師的精神世界和人生意義,提升教師的生命價值和精神境界,使教師的寫作與教學實踐相互促進,提高教師的教研和科研水平,使其樹立起專業自信心和自豪感,形成專業自覺意識和清醒意識。使教師真正實現由談“大米”到談“納米”的轉變。使校園形成一種書卷氣和書香味濃郁、教師風度儒雅、學養豐富、道德高尚的人文氛圍和學習研究的風氣。讓師生與經典為友,與大師對話,讓讀書成為師生團隊生活的需要和習慣。
5、實施策略:從嚴治校、求真務實、開拓創新
建立一套適合我校特色、服務于我校品牌建設的行為準則。
從嚴治校:以嚴為本,教師嚴于律己,對學生嚴格要求,學生嚴守校規;學校管理從嚴從細,嚴規劃,嚴要求,嚴執行,嚴總結;向嚴字要質量。努力做到“天天堅持,樣樣落實”;同時,各項工作做到民主、開放,鼓勵學生、家長和社會參與學校管理;學校內的一切活動,做到規范化和制度化。使學校的理念體現到日常的行為之中。
全面發展:從學校、教師、學生三個層面考慮,學校在抓特色教育的同時,追求教育教學質量的全面提高,教師在發展自己專業的同時,務求一專多能,學生在完成學習任務的同時,力求德智雙全,全面發展。爭取學校、教師、學生共同發展,三個層面相互促進,形成合力,以學校科學管理帶動三個層面的和協統一。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這些活動包括每年一度的藝術節、文藝會演、節日慶典活動、教工文化活動,各項活動要確定主題,并體現每次活動特色。做好初中職教班工作,改進學生的培養模式,力爭使職教班真正有特色,并以與職教中心合作辦學等形式為突破口,尋找職業技術教育發展的平臺。學校藉此探索出分層教學的新模式。使之無論在教學質量的提高還是在教學過程中新理念的滲透中都能領先其他學校。職業教育將為普及全民教育做出貢獻,并努力使學生養成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樹立平民意識。
務實創新:堅持學校管理“基于解決實際問題”的工作原則,從實字出發,考慮問題實際,抓住問題實質,制定有效措施,狠抓制度落實;真抓實干,求實高效;教師心態踏實,工作求實;沒有創新就沒有進步,強力打造積極的創新氛圍,鼓勵創新,改進工作。特別要加強視聽覺文化的建設。成立專門領導小組,協調、處理校園景觀、建筑風格、設施設備等軟硬件建設。校內建筑風格定為藍綠色,并以此為基本色調,對校內事物用品、辦公用品、環境裝飾、校服等進行整體布局和控制。同時,確定我校的校訓、校歌、校徽等代表學校形象的基本符號,使之能全面反映學校的辦學理念和文化特色,充分發揮其視聽覺傳達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