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農民教育培訓工作總結
總結是事后對某一階段的學習、工作或其完成情況加以回顧和分析的一種書面材料,它能夠使頭腦更加清醒,目標更加明確,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寫總結吧。總結怎么寫才不會千篇一律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農民教育培訓工作總結,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農民教育培訓工作總結1
我辦以全面提高農民素質為目標,進一步加強組織領導、夯實工作基礎、強化行政推力,爭取各級各部門的支持,大力發展農民教育培訓事業,為婁星發展提供人才支撐。其次就是加強教學管理、豐富教學內容、提高教學質量、提高培訓效果。另外就是積極爭取項目培訓,提高部門聯動,形成合力,提高培訓效率,不斷提高全區農民的綜合素質和就業能力,努力打造一批符合現代社會要求的新農民。
主要目標任務是:
一是落實工作責任制度、工作例會制度和工作督導制度,對“黨建引領,送教下鄉”活動培訓工作實行目標管理。在詳細制定工作計劃和分解目標任務的基礎上,進一步督促各鄉鎮認真落實、扎實做好培訓各項工作。計劃完成20個村的`培訓,培訓1500人。
二是繼續爭取省農廣校“優質湘豬”產業發展領軍人才培訓項目,培訓65人。
三是進一步強化輿論宣傳。充分利用報刊、電臺、電視臺等新聞媒體大力宣傳“黨建引領,送教下鄉”活動培訓方面的政策法規和重要意義,通過廣泛深入地宣傳,切實轉變農村富余勞動力的思想觀念,不斷提高全區農村參加培訓的積極性。
四是進一步健全工作措施。要進一步嚴格培訓操作程序,加強對村級培訓資金監管,建立詳細的培訓臺帳資料,進一步加強培訓機構師資隊伍建設,通過定期開展業務培訓,逐步建立起一支結構合理、素質優良、專兼結合、動態管理的師資隊伍。進一步加大資金投入,確保培訓工作各項經費的落實到位,使我區農民教育培訓工作走上規范化道路。
農民教育培訓工作總結2
一、主要工作及做法
(一)深入開展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全州各級職能部門依托項目支撐和勞務產業政策,以促進農民增收為主線,對有外出務工意愿的農民開展引導性培訓,切實推動農村富余勞動力向一二三產業轉移就業。截止10月底,全州外出農民工總數85.09萬人,比去年同期的88.21萬人減3.12萬人,勞務總收入94.66億元,比去年同期87.19億元增7.47億元。20xx年,全州預計外出農民工總數89萬人,勞務總收入達126億元。
(二)扎實推進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圍繞全省新型職業
過采取“走出去”的方式,選送貧困村黨組織書記、返鄉創業人員、科技示范戶共31名分別赴上海市、河北省星光村參加由中組部農業農村部組織的為期7天的“農村實用人才帶頭人示范培訓班”,有效開闊了學員的視野,增長了見識,堅定了帶領鄉親脫貧的信心;另一方面針對貧困地區農村勞動力綜合素質較低、思想觀念落后、種養殖技術水平不高等問題,我單位堅持分類施策,將重心由課堂培訓向現場培訓轉變,組織貧困群眾深入農民田間學校,第一時間解決產業發展中遇到的“疑難雜癥”,真正實現“做給農民看、教會農民干、幫著農民賺”。截止10月底,共投入資金30萬元,完成培訓370人,完成任務數550人的67.2%。預計全年可完成貧困地區技能扶貧培訓600余人。
(五)夯實培訓載體建設工作。建立農民田間學校、農業創業孵化基地等培訓載體,是構建農民教育培訓體系的一大布局,是探索培訓方式的一大創新。截止目前,全州掛牌認定實訓基地45所,其中,農民田間學校39所,農業創業孵化基地6所。通過建立培訓載體,保證了農民就地就近參加學習培訓,推進了教育培訓與產業發展的深度融合,實現了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農時季節的緊密結合。
二、主要成效
(一)提升了農民素質。以農廣校(農培中心)為主體的各培訓機構因地制宜設置培訓專題,采用通俗易懂的教學方式,讓群眾能聽懂,愿意聽,學了就會用。學員普遍反映,課程設計精準,授課教師水平高,能夠跟老師面對面交流,學到了不少“干貨”。如,xx縣xx村委會的xx名貧困戶,通過培訓后,決心回去種植紫丹參。
(二)開闊了農民視野。通過對現代農業的參觀學習考察,開闊了農民的眼界,增長了見識,讓農民真正轉變為“愛農業、懂技術、善經營”的新型職業農民,充分認識到培訓的意義,掌握了現代農業生產經營。
(三)搭建了交流平臺。新型職業農民培訓班,每個班次都是一個很好的農業產業交流平臺,同一產業學員們之間互相學習交流,涵蓋了生產、營銷等方方面面,即使不同產業之間,根據產業鏈原則,也能有效的互相利用。
三、存在的問題
(四)促進了產業發展。通過培訓,進一步激發了農民發展生產的熱情,促進了當地主導產業發展。
(一)項目資金下達時間晚,影響工作的`正常推進。
(二)新型職業農民認定管理滯后。雖然各縣市制定出臺了新型職業農民認定管理辦法,但對學員培訓后的認定不及時,動態管理跟不上,扶持政策沒有真正落實到位。
(三)貧困戶參訓率較低。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及其它農業實用技術培訓貧困戶參訓率較低,有的地方甚至不發誤工補助費就不參加培訓,導致了越是邊遠的農村富余勞動力越無一技之長。
(四)培訓單位積極性不高。各級財政對培訓工作經費投入少,特別是新型職業農民培育時間長、工作量大,要求高,大多數縣市無力配套相應的工作經費和投入更多的培訓補助資金,導致培訓單位工作積極性不高。
(五)培訓機構底子薄,方式不夠靈活。部分培訓單位基礎條件差,師資力量薄弱,高素質雙師型人才少,個別培訓單位培訓方式呆板、教條,吸引力不強,不能滿足廣大農民的愿望和要求。
四、20xx年工作打算
20xx年,我們將及時總結典型經驗,做好宣傳引導,營造良好氛圍,重點依托、省、州農業生產發……
農民教育培訓工作總結3
今年來,全市開展各類農民培訓2226期,培訓農民17.9萬人,占年計劃的109%。其中:(1).培訓務農農民11.6萬人(完成5700人新型職業農民培訓,農村環境衛生整治培訓13000人等);(2).農勞轉移培訓2.5萬人;(3).農民工培訓2.3萬人。(4).完成農村中職招生13000人和成人大專本科20xx人。市農教辦在桃源回維新村、柳葉湖白石村、臨澧楊板鄉、文家鄉和武陵蘆山鄉等市級示范村開展“美麗鄉村”建設培訓8期,培訓1200余人。
一、主要工作特點
1.突出新型職業農民抓提升培訓。今年來,全市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進行全面調查摸底,組織新型職業農民及農業經營主體培訓班462期、培訓1.5萬人次。通過培訓,西洞庭管理區發展了9個規模并已工商注冊的家庭農場。石門縣作為全國百個新型職業農民培訓試點縣已完成試點,整市推進已全面展開,舉辦新型職業農民培訓班5期,培訓235人。市農教辦、市蔬菜辦聯合在常德職院舉辦了蔬菜設施化栽培技術培訓班,近120人參訓。市農機局重點開展了國家惠農政策、農機化法律法規、農機購置補貼政策等知識培訓以及現場演示會、觀摩會170余場(次),共培訓15680人次。市水利局高度重視農村飲水安全知識培訓,局長陳安生到場授課。
2.突出主導產業抓技術培訓。為進一步提升糧棉油、豬漁禽等傳統主導產業,推動現代農業發展,我市圍繞主導產業抓培訓,共舉辦農村實用技術培訓班2216期、培訓5.66萬人。桃源縣在漳江、沙坪等4個片區舉辦全縣種糧大戶培訓班,每個片區集中培訓三天,共培訓種糧大戶1000余人。市農科所在臨澧縣、安鄉縣等建立長期示范基地9個,示范面積1.58萬畝,進行水稻生產技術講座29場次,培訓4434人次,其中種田大戶2327人次。市科協安排了25萬元的農村科普專項經費,并列入年初預算,在《常德科普網》開辟了專門的“實用技術”培訓欄目,完成了科普惠農興村計劃項目推薦工作,獲國家、省獲獎補資金185萬元,建成了5個科普惠農服務站,并給予每個站2臺電腦的獎勵。市畜牧獸醫水產局突出健康養殖技術推廣,舉辦了培訓班三天,聽課人數達到230人。
3.突出產業化管理抓高端培訓。市農教辦與市扶貧辦在常德職業技術學院聯合招生50名中專學生,并發放大專文憑。為著眼長遠,緊跟發達農業水平,組織了40民農產品加工企業總經理赴浙江寧波大紅鷹學院培訓。全市舉辦農民合作社及企業管理培訓班219期、培訓1.2萬人。石門縣從柑橘生產大戶、合作社及加工企業中推選30名人員到湖南農大為期二個月學習充電。市農教辦與市農村經營管理局組織了43名農民合作社理事長赴山東濰坊學習現代農業發展模式進行系統學習,全市培訓農民合作社會計等管理人員等達1504家。
4.突出農民創業抓技能培訓。主要是抓好技能培訓,增加農民就業。津市市在靈泉鎮關村舉辦一期杏鮑菇工廠化生產技術培訓,90名學員順利結業,并全部在和平生物有限公司實現就業。鼎城區舉辦“收入倍增”技能培訓班,128名返鄉農民工參加了以水電安裝、焊接加工等多專業技能培訓。市婦聯積極推進全市小額擔保貸款的再次啟動,為農村創業女性提供創業貸款847萬元。在常德職院連續舉辦了三期“訂單手工織品加工技能培訓班”,聘請全國婦聯巾幗關愛行動和千縣億萬婦女創富計劃主要策劃人王阿妹等授課, 300名編織愛好者接受培訓。
5.突出調查研究抓培訓氛圍。朱曉平副市長撰寫的《突出職業農民培訓重點 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市農教辦副主任王志剛、武陵區農教辦王藝霏撰寫的《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 實現新常德創業夢》等2篇文章在全國獲一等獎,還有4篇文章獲二等獎和優秀獎,推介了常德市農民教育培訓工作經驗和亮點。全市在湖南農村網發文268篇,獲全省第一名。
二、取得的成效
1、更新了觀念。大批農民通過各種培訓,已有30%以上開始創業。同時通過法律和思想道德培訓,增強了思想道德觀念、遵紀守法觀念等,減少刑事案件10%以上,減少鄰里糾紛20%以上。
2、增加了收入。通過現代農業技術和農民技能培訓,增加了農民收入,預計xxxxx4年全市農民人均現金純收入達到10784元,同比增長12%。
3、社會效益明顯。據各區縣(市)農教辦提供培訓對象統計,培育出的創業大戶有17658個,培育出的經濟實用人才有42020人,培育出的農村各類經紀人3885人。經教育培訓,農民成為流通大戶有7275人,成為技術大戶有19755人,成為科技示范戶有16499人,成為農機手有24238人,成為農民企業家的有1994人,自主創業的有27639人。
4、促進了經濟發展。經過培訓后的農民成為支柱產業得以發展的主力軍,促進了支柱產業的發展。澧縣形成的葡萄支柱產業、桃源縣形成的大葉茶支柱產業、漢壽縣形成的"中華甲魚之鄉"支柱產業、武陵區形成的蔬菜支柱產業、安鄉縣形成的淡水珍珠支柱產業、石門縣形成的桔橙支柱產業等,都與對農民進行相關技術的.教育培訓密不可分。
三、xxxxx5年工作思路
1.指導思想。以培育“觀念新、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講文明”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基本農戶為目標,按照“統一規劃、整合資源、歸口管理、分級負責、實效實用”的原則,加強組織領導、整合培訓資源、完善培訓體系,切實做到“培訓一批、提高一批、致富一批”。
2.目標任務。全市完成17萬人農民教育培訓任務。其中務農農民10萬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培訓20000人,落實好“445人才培養計劃”,新型職業農民培育5700人;完成農勞轉移培訓5萬人;完成農村中職招生1.3萬人、農村成人大專本科20xx人;在常德職業技術學院開設“高級職業農民專業”班,每年培訓500人以上;各區縣(市)農廣校職校開設“中初級職業農民專業”班,每年培訓5000人以上。廣泛開展“美麗鄉村”文化觀念、政策法規和思想道德建設等講座,普及面達到60%以上。
3.主要措施
(1)抓好統籌協調。進一步建立健全農民教育培訓長效工作機制,完善領導小組聯席會議制度,堅持工作考核機制和目標責任管理,加強統籌協調職能,把農民教育培訓工作“軟任務”變成“硬指標”,由“分散突進”變成“整體合進”,形成齊抓共管的良好氛圍,全面提升農業經營主體的能力。
(2)創新培育機制。從過去簡單“培訓”向全程“培育”轉變,即以傳授知識、技能為主,轉向教育培訓、認定管理和政策扶持的新型職業農民成長全程培育。
(3)加強體系建設。根據整市推進新型職業農民培育試點工作實際,按照“一主多元”教育培訓體系建設要求,整合相關資源,強化農廣校辦學培訓職能。
(4)抓好考核監督。將農民教育培訓納入美麗鄉村建設量化目標管理考核內容,加強對農民教育培訓落實政策的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