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見習勞動合同
隨著法治精神地不斷發揚,人們愈發重視合同,合同起到的作用越來越大,合同協調著人與人,人與事之間的關系。那么大家知道正規的合同書怎么寫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見習勞動合同,歡迎大家分享。
見習勞動合同1
見習期需要簽訂勞動合同嗎?這是當下就業人員特別是應屆大學畢業生普遍關心的問題。先讓我們了解一個案例:去年7月份之前,宋某還是某大學的在校學生時,被我市某企業看中并聘用,口頭規定見習期一年,從20xx年3月起到20xx年3月止。20xx年7月,宋某順利拿到了大學本科畢業證,于是要求企業提高工資待遇。當宋某的加薪要求遭到公司拒絕后,他一改以往積極的工作態度,對公司交付的工作任務推委,給公司造成一定影響。公司核實后,決定與宋某解除勞動關系。于是,宋某要求公司向其支付從入職之日到離職之日期間未簽訂書面勞動合同的雙倍工資。對此,該公司對劉某的要求感到十分困惑。
見習期內需要簽訂勞動合同嗎?如果需要簽訂合同,合同應該從何時簽起呢?開發區人力資源市場劉偉告訴記者,見習期是對應屆高校畢業生進行業務適應及考核的一種制度,自上世紀50年代起我國以行政規章的形式開始實行見習期制度。隨著時間的推移和市場經濟的`發展,雖然國家并沒有明文廢止見習期制度,但高校畢業生由國家分配工作的制度已經基本消亡,由計劃經濟的“指令分配”變為市場經濟的“供需見面及雙向選擇”。高校畢業生與企業通過市場招聘等雙向選擇建立的勞動關系,受現行勞動法律法規和保障政策的調整,用人單位無法以見習期制度為由免除法定義務和責任。從20xx年1月1日起,凡是中國境內的企業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都應當按照《勞動合同法》的規定,自用工之日起一個月內訂立書面的勞動合同。
劉偉認為,本案中該公司應當按照法律規定在法定期限內與宋某簽訂書面勞動合同。但是,宋某在取得畢業證前,屬于在校學生,不是廣義勞動法中合法的勞動者主體,其為該公司提供勞動,雙方形成的是勞務關系而不是勞動關系。對勞務關系的建立形式我國目前尚無明確的法律規定,所以在此期間公司與宋某可以不簽訂書面合同。宋某取得畢業證后,即具備了勞動者的主體資格,公司與宋某之間的關系由“勞務關系”轉變為“勞動關系”。公司應當自雙方具備勞動關系條件之日起一個月內與劉某簽訂書面勞動合同。否則,按照《勞動合同法》的規定,公司將可能承擔不訂立書面勞動合同而向勞動者支付雙倍工資的法律責任。
見習勞動合同2
甲方(用人單位):代理人:
乙方(實習生):
為明確實習學生與實習單位的責任與義務,根據《民法通則》、《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及有關規定,甲乙雙方在平等自愿的基礎上簽訂本協議。
一、協議期限
本協議自_________年_______月_______日起至_________年_______月_______日止。
二、實習崗位
甲方根據乙方的實際情況和工作需要,安排實習學生到規劃實習生崗位實習,乙方應按學校的教學內容及實習要求,努力完成實習任務。
三、實習津貼
依照按勞取酬的.原則,按甲方現行制度確定實習生的實習津貼。具體支付方法如下:實習津貼:元/月,其他補貼:根據實習生在崗工作表現,以獎金形式發放。
四、工作時間及休息假日
1、甲方實行每日8小時工作制,保證乙方按照國家和本市有關規定享受各種休息、休假;
2、甲乙雙方具體約定:如有項目需要,本著自愿原則加班。
加班補助細則如下:
1、法定假日加班,伙食補貼30元/天,報銷交通費用(憑地鐵卡充值發票和出租車發票)
2、工作日晚上加班,晚餐補助15元,報銷交通費用(憑地鐵卡充值發票和出租車發票)
五、保險福利待遇
1、由于乙方還是在校學生,甲方需為實習學生提供符合國家規定的安全衛生的工作環境,保證其在人身安全不受危害的環境條件下工作;
2、甲方應對乙方進行安全教育和崗位技能培訓,實習學生不得從事特種作業;
3、甲方根據實習學生崗位實際情況,按國家規定向其提供必需的勞動防護用品;
4、實習學生患職業病、工傷事故的按《工傷保險條例》規定執行。
六、合同解除、變更、終止
1、經甲乙雙方協商同意,本協議可以變更或解除。
2、乙方在本合同履行期間可以在說明原因的情況下向甲方提出終止實習合同,但必須提前7天通知甲方,并作好工作交接,否則應承擔相關責任。
3、實習期間,甲方如發現乙方對甲方項目造成損失或乙方無法達到項目要求的,可以向乙方提出終止實習,在為實習生履行實習津貼支付手續后,解除本合同。
七、法律效力
本合同正本一式兩份,雙方各執一份,經甲乙雙方簽字后生效。
甲方:簽章
乙方:簽字
簽訂日期____年___月___日
見習勞動合同3
日前,人事部決定,將逐步建立和完善高校畢業生就業見習制度,幫助回到原籍、尚未就業的高校畢業生盡快就業;見習時間一般為6個月,最高不超過1年,期間可享受保險和基本生活補助。
而幾天前,全國人大公布了《勞動合同法》草案征求意見,其中對試用期做了規定,“非技術性工作崗位的試用期不得超過1個月;技術性工作崗位的試用期不得超過2個月;高級專業技術工作崗位的試用期不得超過6個月”。
見習期和試用期到底有什么區別?目前的司法實踐中,有的企業在勞動合同中,使用見習期的概念,一般為1年;有的企業在所有員工的勞動合同中,都使用試用期,一般為6個月。而兩者似乎都有法可依:前者依據人事部門的規章,后者依據《勞動法》。而尷尬在于,個別企業為節省開支,延長新雇員工的試用時間,惡意使用見習期的概念,甚至在1年的見習期間,隨意解雇員工,不付給任何補償。
為什么會出現法律錯位的情形?筆者在人事部門的政策法規中查到:見習期是計劃經濟時期,人事和教育部門專門針對剛剛畢業的大中專畢業生在轉為國家干部編制之前,制定的考核時間,不是勞動合同制度下的概念,而是人事制度下的一種做法。但到了90年代,雙向選擇和自由擇業成為主流就業模式,原勞動部于1995年發布了《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明確了試用期是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后為相互了解、選擇而約定的不超過6個月的考察期,適用于初次就業或再次就業時改變勞動崗位或工種的勞動者。
不過,見習制度并沒有因此而被廢除。相反,在今天,大學畢業生就業形勢日益緊張,為了延長畢業生找工作、保留戶口檔案的期限,也為了強調地方政府承擔就業責任,人事部門開始重新強調畢業生見習制度,但為避免與試用期的時限沖突,做出了時間一般為半年的.規定。
應該說,政府促進就業的為政思路,值得肯定,而力避與《勞動合同法》沖突的立法精神,更難能可貴。畢竟,在立法實踐當中,政策與法律打架的事情并不少見,既有部門立法的慣性思維所致,也與政策討論與監督不足有關。而此次,人事部門能及時調整見習時間,使其與試用期一致,是踐行法治的一步。不過,筆者建議,我們能不能讓工作更進一步,把見習制度直接納入《勞動合同法》?
要知道,已有的見習制度除了與試用期時限不一致,更重要的,還有權利與義務上的差別:見習期只對畢業生有約束力,對單位無約束力,如果單位認為畢業生在見習期內不合格,可以延長見習期,或者做出辭退處理。而試用期對勞資雙方都有約束力,在試用期內,勞方可以隨時辭職。法治最為關鍵的一個原則,就是平等,不能同一個人,根據A法,享有5分權利;而根據B法,享有10分權利。這會導致公眾無所適從。
而且,隨著人才流動市場化越來越明顯,除了公務員等少數職位可以解決戶口,大部分畢業生都進了企業,很難解決戶口,這一點在北京體現得尤為明顯。這與當初設置見習期的大環境已經完全不同。所以,為了不給法律留下漏洞,不妨將見習制度寫進《勞動合同法》,且只適用于進入特殊崗位;將試用期作為一般制度,見習期作為例外。這樣,既照顧了特殊情況,又能避免法律沖突,實為一舉多得,利好多多。
【見習勞動合同】相關文章:
工程見習報告12-09
工廠見習報告01-29
教育見習報告03-28
護理見習報告03-29
化工見習報告04-24
教育見習報告10-05
專業見習報告02-04
在銀行的見習報告02-18
暑假見習報告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