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優化營商環境開標現場前移簡報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優化營商環境開標現場前移簡報(精選6篇)
在充滿活力,日益開放的今天,大家一定沒少看到過簡報吧,簡報不是一種文章的體裁。因為一份簡報,可能只登一篇文章,也可能登幾篇文章。什么樣的簡報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優化營商環境開標現場前移簡報(精選6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優化營商環境開標現場前移簡報1
一、預算單位基本情況
(一)部門職能職責
1.貫徹執行國家、省有關審計工作的法律、法規和方針、政策;擬訂全市審計工作基本規劃、發展規劃、專業領域審計工作規劃和年度審計計劃并組織實施;會同有關部門擬訂審計、財政經濟及有關制度和辦法并監督執行。
2.負責對全市財政收支和屬于審計監督范圍的財務收支進行審計監督;負責對直接審計、調查和核查的事項進行審計評價,并作出審計決定或提出審計建議。
3.負責向市人民政府報告和向市人民政府有關部門通報審
計情況,并提出制定和完善有關政策制度的建議。
4.負責向市人民政府提出年度市本級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情況的審計結果報告;負責向市人大常委會提出市本級預算執行情況和其他財政收支情況的審計工作報告、審計發現問題的糾正和處理結果報告;負責向社會公布審計結果。
5.負責對市管黨政領導干部及屬于市審計局審計監督對象的其他單位主要負責人實施經濟責任審計。
6.組織實施對國家財經法律、法規、方針、政策和宏觀調控措施執行情況、財政預算管理或國有資產管理等與財政收支有關的特定事項進行專項審計調查。
7.負責檢查審計決定執行情況并督促糾正和處理審計發現的問題;負責辦理被審計單位對審計決定提請行政復議、行政訴訟或市人民政府裁決中的有關事項;協助配合有關部門查處相關重大案件。
8.指導和監督內部審計工作;核查社會審計機構對依法屬于審計監督對象的單位出具的相關審計報告。
9.指導和推廣信息技術在全市審計系統的應用;組織全市審計機關實施管理系統和現場審計系統的建設;組織審計專項培訓。
10.與縣市區人民政府共同管理縣市區審計機關;負責監督
下級審計機關的業務;組織下級審計機關實施專項審計或審計調查;負責糾正或責成糾正下級審計機關違反國家規定做出的審計決定。
11.負責省審計廳授權的審計項目和專項審計調查項目的組織實施;指導重點建設項目審計監督工作。
12.承辦市人民政府交辦的其他事項。
(二)機構人員情況
株洲市審計局設1個二級機構即株洲市投資審計中心(未獨立核算),17個內設機構包括:辦公室、人事科、法制審理科、財政審計一科、財政審計二科、行政事業審計科、金融與社會保障審計科、農業農村審計科、資源環境審計科、政策落實審計科、投資審計科、企業審計科、重大項目稽查審計科、經濟責任審計一科、經濟責任審計二科、審計技術科、內部審計管理科。株洲市審計局核定行政和事業編制88名,截至2020年12月31日在職人員72人,長期聘請專家11人,臨時聘請專家130人次,臨聘工勤人員12人,離退休職工44人。
二、預算支出及績效情況
(一)預決算及信息公開情況
1.2020年部門決算收入情況:收入合計2341.19萬元。年初預算安排2431.71萬元。
2.2020年部門決算支出情況:支出合計2341.19萬元,其中基本支出2159.26萬元,項目支出181.93萬元。
3.2020年部門決算結轉和結余:年初結轉和結余1.94萬元,年末結轉和結余1.94萬元。
4.預決算公開:在我局門戶網站與財政公開統一平臺上公開了單位預決算。
5.“三公”經費控制:2020年我局“三公”經費支出47.42萬元,其中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維護費42.06萬元(其中,公務用車購置費24.49萬元,年底公務用車保有量5輛),公務接待費5.36萬元。“三公經費”支出比2019年增加了26.07萬元,主要原因是2020年新購置了一輛商務車。
(二)資金使用情況
我局在部門整體支出中,嚴格按照年初預算安排,及時申報年中預算調整,嚴格遵守資金管理制度,強化監督,專款專用。2020年株洲市審計局(含1個二級機構)基本支出為2159.26萬元,其中:
1.人員經費支出1498萬元,占基本支出的69%。主要用于根據國家規定安排的工資福利支出、對個人和家庭補助等人員經費支出。其中:工資福利支出1272萬元,對個人和家庭的補助支出226萬元。
2.日常運行公用經費支出661.26萬元,占基本支出的31%。主要用于根據國家規定開支標準安排的保障株洲市審計局正常運轉的辦公費、印刷費、水電費、郵電費、差旅費、維修(護)費、會議費、培訓費、勞務費、公務接待費、公務用車運行維護費、其他支出等日常運行公用經費支出。
項目支出181.93萬元,主要用于保障專項審計業務和“部門預算執行在線平臺監督軟件開發經費”項目的正常開展。
(三)部門整體支出績效情況
2020年,市本級共完成審計(調查)項目157個,促進增收節支173146萬元,推動調賬處理金額16309萬元,促進撥付資金到位12450萬元,挽回(避免)損失6437萬元。發現并督促整改各類違法違規問題370多個,促進整章建制和完善制度20余個。提交的審計要情(專報)、綜合報告被市領導批示40余次,其中市委書記、市長批示達29次之多;我市選送的6個審計項目獲得省優秀或表彰項目,在市州審計機關排名并列第一。
2020年,在市委市政府、市委審計委員會、市人大和省審計廳的堅強領導下,團結帶領全市審計干部職工提高政治站位、把牢政治方向,聚焦市委市政府工作大局,突出政策落實、預算執行、政府投資、國有企業、項目稽查、經濟責任、生態環保、殯葬改革、救災資金、抗疫防控、征地拆遷等審計重點,扎實推進審計全覆蓋,在服務地方治理、維護制度權威、提高制度執行力、推動依法行政、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促進全面深化改革、促進權力規范運行、促進反腐倡廉等方面展現了新作為、實現了新成效。
一是緊扣“六穩”“六保”要求,找準審計切入點,扎實開展了轄區內各縣市區中央和省重大經濟政策落實情況跟蹤審計,密切關注中央重大投資落地、“放管服”改革舉措落實、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進、減稅降費實施效果、支持實體經濟發展政策落實等方面的情況,促進各項重大經濟政策措施在株洲落地生根,踐行“兩個維護”。二是將“促進財政資金提質增效、促進優化營商環境、促進就業優先”納入財政審計、經濟責任審計、專項資金績效審計中重點關注,并開展優化營商環境專項審計,找準改革堵點、破解難點、總結亮點,服務實體經濟發展,促進減輕企業負擔,優化全市發展環境。面對持續加大的經濟下行壓力和財政收支矛盾,把推動政府節省開支和落實“過緊日子”要求作為審計重點,開展好財政預算執行審計和專項資金績效審計,促進財政支出結構優化和好鋼用在刀刃上、存量資金統籌盤活、項目任務完成,促進提高財政資金使用績效。三是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完成了全市應對疫情防控資金和捐贈款物、新增財政資金直達市縣基層直接惠企利民情況專項審計,并督促邊審邊改,為全市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對沖疫情負面影響,全面復工復產提供有力的審計監督保障。四是圍繞推進“151”化債機制在我市全面落實落地,扎實推進3家市屬國有企業審計調查,重點審計了政府性債務及資產資源等變動情況,防范化解政府債務風險;對新蘆淞集團、高科集團、天易集團、湘江新區等進行審計,在謀劃“新基建”下園區、推進航空服飾產業園、高新技術產業園、湘江新城開發發展中貢獻了審計智慧。五是圍繞全市“產業項目建設年”活動和溫暖企業行動,把政府投資項目審計作為工作的主要龍頭,推進工程建設中問題的解決和規范建設行為、促進項目落地,并加大對工程款項和農民工工資支付情況的'審計監督,促進加快建設進度、完善投資管理、提高投資效益。分季度對中央投資重點項目稽查審計,重點抽查了響淺路(湘蕓路至濱江路)新建工程等一批重點建設項目情況,推動重點項目管理水平和項目落實落地。同時,圍繞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開展全市政府投資項目招投標政策執行、城市五區征地拆遷政策落實情況專項審計,揭示了工程項目招投標和征地拆遷各環節全鏈條存在的問題并推動整改落實,促進優化我市投資環境。六是聚焦領導干部依法履職和責任落實,開展好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同步實施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審計,更好激勵干部依法履職、依法辦事、擔當作為,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三、資金管理及績效存在的主要問題及下一步改進措施
預算資金使用計劃性有待加強,完善用款計劃管理,更科學合理的編制資金使用計劃,進一步細化收支項目,按項目、按時間、按進度支出,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益。
四、其他需要說明的情況
(一)“國家投資審計經費”項目支出績效情況
以結算審計為依托,實行政府投資項目全面審計,突出重點,不斷加強審計監督。截止到2020年12月31日,我局對117個(含概算調整項目)政府投資項目實施工程結算審計,送審金額137312.78萬元,審定金額 130954.78萬元,審增金額79.40萬元,審減金額為6437.40萬元,審減率為4.63%。充分發揮了審計為政府投資把好最后一道關和扎緊政府“錢袋子”的積極作用。同時,還揭示了項目未按規定進行招投標、工程結算虛增工程量、未按規定進行工程勘察等問題,提出了相應整改意見,對規范建筑市場發揮了積極作用。
(二)“部門預算執行在線平臺監督軟件開發經費”項目支出績效情況
一是提高了審計效率。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需要審計的資金總量也越來越大,傳統的審計方式和人員編制已經無法承受如此繁重的審計任務。運用計算機審計手段提高效率,是審計機關依法履行職責的必由之路。審計機關只有運用先進的信息技術,依靠高科技,從根本上提高工作效率。二是規范了審計工作。用現代信息技術支持并規范審計作業,是保證審計工作質量、降低審計風險的重要措施。審計機關十多年來形成的一套作業規范,對于保證審計工作質量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是,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經濟活動全球化,資金流動電子化,審計領域日益擴大。提高審計工作質量、防范審計風險的任務十分突出。借助現代信息技術的支持,從作業手段現代化和工作程序的規范化兩個方面控制和提高審計質量、降低審計風險;同時,也是防止可能發生的以審謀私行為的重要措施。
優化營商環境開標現場前移簡報2
落實國務院關于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的總體部署,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現就《關于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更好服務市場主體的若干措施》(簡稱《若干措施》),解讀如下:
一、《若干措施》的制定背景
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按照《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更好服務市場主體的實施意見》(國辦發〔2020〕24號)的總體部署,落實市委、市政府有關工作部署和《天津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要求,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一制三化”改革和優化營商環境,積極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等影響,進一步為市場主體服務,破解企業生產經營中的堵點痛點,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加快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推動天津高質量發展。
二、《若干措施》起草過程
市政務服務辦會同市級有關單位、各區政府認真對照國家文件進行深入研究,梳理我市工作任務,同時,聚焦市場主體關切和企業生產經營中的.堵點痛點問題,積極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等影響,主動對標國內先進地區經驗做法,研究提出更多務實有效的改革措施。《若干措施》先后征求了市級有關單位、各區政府意見,并進行了修改完善。
三、《若干措施》的主要內容
《若干措施》正文包括6部分,共36個方面,是我市對照國家要求推出的相關改革創新措施。
(一)深入實施建設項目審批改革。主要包括:推進投資項目前期審批試點改革、全面提高工程建設項目整體審批效率、推行工程建設項目“一網通辦”、深入實施“多規合一”“聯合測繪”改革等4個方面內容。
(二)持續優化企業生產經營審批服務。主要包括:進一步降低市場準入門檻、精簡優化工業產品生產流通等環節管理措施、降低小微企業等經營成本、深化公共資源交易改革、推進涉企保證金改革、優化企業獲得電力服務、提升用水用氣報裝服務質量等7個方面內容。
(三)進一步優化外資外貿企業經營環境。主要包括:持續深化進出口通關改革、優化進出口通關服務、提升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服務、嚴格落實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等4個方面內容。
(四)積極打造促進就業創業招商引資良好環境。主要包括:優化部分行業從業條件、加強創新創業載體建設、打好人才引育“組合拳”、促進人才流動和靈活就業、包容審慎監管促進新業態發展、優化應用場景等供給服務等6個方面內容。
(五)不斷拓展提升涉企服務質量和效率。主要包括:全面推行企業開辦便利化、放寬住所(經營場所)登記條件、持續提升納稅服務水平、推行企業申報環節直接減免征收、推行企業注銷“一網”服務、提高政務服務網辦質量、拓寬政務服務事項辦理渠道、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提升企業融資便利度、優化動產擔保融資服務、完善事中事后監管機制、優化企業破產辦理等12個方面內容。
(六)完善優化營商環境長效機制。主要包括:建立健全政策評估和培訓機制、建立常態化政企溝通聯系機制、抓好惠企政策兌現等3個方面內容。
四、《若干措施》的特點
(一)落實國家文件要求。逐條對照國家文件的六個方面20項內容,結合落實市委、市政府有關工作部署和《天津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要求,共列出94條具體工作任務。
(二)堅持改革創新。按照“六穩”、“六保”工作要求,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一制三化”改革和優化營商環境,積極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等影響,圍繞穩住和支持市場主體,注重用改革的辦法,進一步推出更多精準有效、務實管用的改革措施。
(三)堅持問題導向。以市場主體期待和訴求為導向,針對企業反映強烈的準入門檻高、辦理事項多、流程復雜、耗時過長等突出問題,進一步簡化流程、優化服務、提升效率,切實為企業和群眾辦事增便利。
(四)主動對標先進。文件起草過程中,充分學習借鑒北京、上海、浙江、廣東等先進地區經驗做法,查找短板弱項,直面問題、刀刃向內,力爭迎頭趕上,打造我市營商環境新高地。
(五)打造企業全生命周期服務鏈條。聚焦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中的高頻事項,從市場準入、投資建設、融資信貸、生產運營、退出市場等全過程,進一步更好服務市場主體,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
(六)助推城市高質量發展。圍繞市場主體高度關注的“互聯網+政務服務”、市場監管、創新創業活力、宜居宜業環境等方面,不斷提高政務服務水平和監管效能,加快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著力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營商環境。
優化營商環境開標現場前移簡報3
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是推進政府職能轉變,提高政府現代化治理能力的重要舉措,是激發市場活力、轉變干部作風的有力抓手,是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向往的迫切需要。根據全縣“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實施方案要求,近期圍繞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進行了專題調研,形成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近年來,按照中央、省、市關于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優化提升營商環境的總體安排部署,定邊縣加強組織領導,明確主體責任,完善制度建設,實施專項整治,強化督查考核,積極營造快捷、高效、規范、透明的營商環境和政務服務體系,營商環境明顯好轉。主要特點:
(一)深化“放管服”改革,全力推進“三集中三到位”。截至目前,定邊縣23個部門、387項劃轉事項已全部進駐縣政務服務中心全流程辦理,共受理行政許可和公共服務上線12.54萬件,辦結率為99.61%,群眾滿意度達100%;為了使“三集中三到位”落到實處,定邊縣政務服務中心與各進駐單位簽訂了“授權書”和“承諾書”,所有進駐部門均已啟用了“行政審批專用章”。同時定邊縣全面推行派駐政務服務中心首席代表制,派駐部門向窗口首席代表充分授權,群眾只需跑一個窗口即可辦好相關業務。
(二)強化政策支撐,破解企業發展難題。一是簡化程序,提升企業開辦和注銷效率。定邊縣將企業開辦環節數由2017年底的7個縮減到4個,將企業開辦的`時間由23個工作日縮減到1個工作日,將企業申請材料件數由25件縮減至5件。二 是強化落實,降低企業運行成本。累計降低人工成本4459萬元、生產要素成本920萬元、物流成本1267萬元,融資成本由過去的每筆2800元降至現在的融資零成本。三是多措并舉,降低企業融資難度。鼓勵支持銀行業金融機構積極開發信貸產品,拓寬企業獲貸渠道,著力健全融資擔保體系建設。截至目前,定邊縣各類商業銀行共向小微企業投放專項貸款近2億元。
(三)強化執紀監察,改善法治環境。定邊縣成立了政務監察投訴中心,將營商環境納入巡察、專項檢查、明察暗訪、季度督查的重要內容,對拖延、推諉等影響審批效率和營商環境的行為加大執紀問責力度。一是按照“有信必核、有訪必復”原則,凡涉及營商環境的信訪投訴舉報,從重從快嚴肅查處。今年以來,共受理投訴舉報6起,并全部予以答復解決。二是圍繞《定邊縣優化提升營商環境五大專項行動實施方案》綜合開展專項督查,倒逼部門任務落實、責任落地。三是對38個承擔優化營商環境工作職責的單位進行開展滿意度測評,查找問題、征詢意見,充分發揮社會監督、輿論監督作用。
二、存在的問題
一是存在思想認識不到位的問題。一些部門對深化“放管服”改革和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認識不夠、主動性不強,對“審”“管”分離做法存在質疑,對于如何推進落實研究不夠。二是存在“體外循環”的問題。一些部門審批煩瑣,存在“多頭辦理”“兩頭審批”的情況;一些部門授權不充分,“中心”窗口成了“掛號室”;還有一些部門窗口工作人員素質參差不齊,存在“三多一少”現象,即臨時聘用人員多、下屬企事業單位人員多、無行政審批執法權人員多,業務骨干少。三是存在營商環境不優的問題。一些企業反映,有的單位不按合同和承諾履行職責,仍然存在“新官不理舊賬”問題。一些部門辦事手續煩瑣、隨意性大,“拖等壓”等問題還不同程度存在,門好進、臉好看,事還是難辦。同時,強買強賣、強攬工程、欺行霸市、惡意欺詐、惡意阻工、吃拿卡要等破壞投資營商環境的各類違法違規行為還時有發生。四是存在工作作風不扎實問題。簡政放權中有人“明放暗收”,放管結合中有人“擇利而為”,優化服務中有人“言行不一”;為政不為、弄權設障、推諉掣肘、敷衍塞責等衙門惡習仍然時有表現;“玻璃門”“彈簧門”“旋轉門”沒有完全打破,政策“中梗阻”、辦事“推拖繞”等傷害群眾感情、侵害企業利益的行為仍然沒有根絕。
三、對策和建議
一是集中辦理要到位。要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持續推進“三集中三到位”,在應進必進上下功夫,加快推進行政審批服務職能、事項、人員進中心,確保駐廳事項在窗口實質運行。二是簡政放權要到位。要圍繞“馬上辦、網上辦、就近辦、一次辦”大膽創新,不折不扣減環節、減時間、減材料、減跑動、減成本,確保要件最精、環節最簡、時限最短。三是加強監管要到位。要全面加強事中、事后監管,進一步厘清“審批監管”事項和責任要求,切實防止“一放就亂、一管就死”怪圈現象,真正推動審批型政府向管理服務型政府轉型。四是政府服務要到位。要強化主動服務意識和擔當意識,圍繞“方便企業開辦、簡化審批辦理、降低信貸難度、優化納稅服務、降低運行成本”等方面,當好“店小二”,做到“無事不擾,有求必應”,不斷提升服務質量。五是環境保障要到位。要嚴肅查處破壞營商環境的典型案件,下決心整治企業和群眾在辦事中遇到的故意設卡、無端刁難等問題,推動營商環境持續優化。
優化營商環境開標現場前移簡報4
“過去招標文件需要事前備案,不僅來回跑路,而且要等結果,心里沒底。現在取消了招標文件事前備案,不用來回跑、跟進度了,節省了時間。真是非常便利!”12月8日,前來商城縣公共資源交易中心開標的業主劉先生高興地說。
劉先生提到的是商城縣近期推出的取消招標文件事前備案制度。據了解,為進一步深化招標投標領域放管服改革,激活市場主體活力,優化招投標流程,商城縣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對標先進,聯合招標投標行業監督部門,取消招標文件事前備案環節,全面推行工程招標文件告知制度。
招標人(招標代理機構)自行上傳發布招標文件(資格預審文件)、補遺等資料,不再進行事前備案。招標人和代理機構建立內控制度,對所發招標文件的'合法性、合規性負責,行政監督部門的職責由事前審核轉變為加強事中事后監管。
“推行工程招標告知制度,強化了招標人主體責任,優化了監管方式,簡化了招標投標流程,縮短了交易周期,提高了招投標效率。”商城縣政務服務和大數據管理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周海英表示,將進一步優化招標投標流程,不斷提升市場主體和群眾獲得感,努力打造一流的招標投標營商環境。
優化營商環境開標現場前移簡報5
近日,國務院推進政府職能轉變和“放管服”改革協調小組優化營商環境專題組《全國優化營商環境簡報》連續兩期刊發《四川德陽市實現不動產登記瘦身提速》《四川德陽市推出“惠企政策通”平臺智能服務惠企政策落地見效》,介紹推廣“德陽經驗”。
近年來,市政務服務和大數據管理局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充分運用大數據+手段,創新打造“德陽市惠企政策通”平臺、上線“德陽不動產登記綜合服務”平臺等特色應用賦能“智慧政務”建設,不斷提升企業和群眾的滿意度、獲得感。我市積極開拓創新,推出“151改革”助力不動產登記“大瘦身”“大提速”,上線“德陽不動產登記綜合服務平臺”,通過優化窗口、部門聯動、平臺整合等措施,不斷優化辦理流程、精簡提交材料、壓減辦理時限,推進不動產登記提速增效。提交材料從原來的15份壓減至5份,平均辦結時間壓縮至40分鐘。2021年3月10日平臺上線后,至2022年10月20日,累計辦理存量房轉移登記12350件,合同成交總額達45.9億元,累計預估稅收額達6890萬元。
我市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增強惠企政策服務針對性和時效性,率先推出“惠企政策通”平臺,變“企業找政策”為“政策找企業”,幫助企業精準捕捉政策,打通惠企政策落地見效“最后一公里”。平臺集成政策檢索、智能匹配、獎勵計算、項目申報、精準推送、免申即享等6大服務功能,已實現與四川省政務服務網、德陽城市大腦數字底座以及德陽市民通APP的身份認證對接,實現3個平臺的`用戶互聯互通無感登錄體驗。已收錄國、省、市、縣各類政策原文3300余份,服務企業用戶1300余家,累計推送政策13萬余次。“2022年度民營企業建設現代企業制度”獎補政策成為德陽市首個“免申即享”惠企政策,已成功向19家市內企業兌付獎補資金總計59萬元。
優化營商環境開標現場前移簡報6
今年以來,該中心突出數字賦能,轉型升級建設工程、政府采購電子交易系統,扎實推進公共資源交易全流程電子化,實現“不見面開標”“遠程異地評標”服務,并推行電子保函服務,降低投標交易成本,全力打造高效便捷營商環境。
12月7日,記者來到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開標室,在“市中級法院跨網交換平臺建設項目(二次)”開標現場看到,大屏幕上顯示開標流程和步驟,工作人員通過電子交易系統宣讀開標主持詞,參與投標的9個單位在線上按照系統提示進行操作。線上與線下工作人員實時互動交流,整個開標過程僅10多分鐘。
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今年以來,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推行“不見面開標+遠程異地評標”服務,打破空間和地域限制,推動公共資源交易實現全過程在線實時監管、跨域通辦。其中,“開標不見面”縮短了交易時長,降低交易成本,還能有效避免人員流動聚集。“遠程異地評標”實現跨區域專家資源共享,推動公共資源交易公平、公開、規范。目前,陽江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已與中山、茂名等8市簽訂了遠程異地評標合作框架協議。
為進一步深化公共資源交易領域“放管服”改革,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全力搭建“電子保函服務平臺”,助力投標人“輕裝上陣”。投標人通過網絡向保險保函機構提交申請,只需繳納少量的保費,保險保函機構可為投標人提供擔保,向招標人開立具有法律效力的'電子信用擔保憑證或投標保證保險憑證。電子保函替代現金保證金繳納,無須抵押、擔保或凍結資金,具有辦理簡單快捷、信息保密性強、全程電子化追溯等優點,能有效緩解企業占用資金壓力,提高企業參與公共資源交易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截至11月底,市公共資源交易電子保函服務平臺累計開具電子保函約3000份,為企業節約現金保證金約5.8億元。
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將逐步推廣工程建設、政府采購項目遠程異地評標全面普及,聚焦企業和群眾需求,深化公共資源交易領域制度和技術創新,加快推動信息化智能化應用,不斷降低企業交易成本,持續優化我市公共資源交易領域營商環境。
【優化營商環境開標現場前移簡報】相關文章:
優化營商環境簡報07-05
關于優化營商環境簡報09-13
開展優化營商環境簡報09-24
年初優化營商環境簡報范文06-19
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簡報12-17
優化營商環境的工作簡報12-18
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簡報09-28
優化營商環境簡報(15篇)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