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夢想的力量》評課稿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夢想力量》評課稿
《夢想力量》評課稿1
聽廖xx老師的課讓人感覺清新、靈動、舒服。《夢想的力量》是一片略讀課文,廖老師的教學使這篇課文略而不浮,略而不淺,我覺得這節課主要以下幾個亮點:
1、亮點體現在老師提問的針對性。
他設計的問題非常簡單,很有針對性,往往一個關鍵的問題就能統領全文,讓學生有話可說,有感而發。比如,他問的“這夢想帶給年輕的瑞恩到底是什么?”這個問題,學生思考的角度是多維的,有的說到“堅持”,有的講到“毅力”,有的點到“興奮”,還有的提到“執著、百折不撓”等等,教師的提問讓學生沿著各種不同的途徑去思考,多方面去思考,訓練了學生們探求多種答案的思維能力。雖然同學們的答案不一,但都能回歸到一個中心,那就是“夢想的理想如此無比巨大!”
2、亮點是體現教學的完整性。
受教學時間的影響,我們知道略讀課文的課時多數是一課時。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在處理教材時能快速抓準略讀課文的教學重點,從而使略讀課文更好地發揮訓練閱讀、遷移能力和陶情冶趣的功能。但很多老師因為抓重點,忽略了教學整體,往往把一些“配角”省略而去。但事實上,我們知道文章的任何一個環節,任何一個標點,都有它的作用,鮮花固然重要,綠葉的作用也是不可小覷的。這篇文章中除了主人公瑞恩外,還有老師、媽媽、鄰居等人物,這些人物幫助瑞恩實現了自己的'夢想。所以,教師引導學生在課末找找說說其他人物,讓學生明白瑞恩的夢想離不開這些人的幫助。板書里的“讀瑞恩讀”正是體現了教學的完整性。
3、亮點即體現了略讀教學的特點。
閱讀教學的核心價值取向是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教師通過讓學生自由讀課文,圈畫瑞恩言行的句子并說說自己的感受,讓學生從整篇文章中提取有價值的信息。簡化教學過程,從讀到悟,給足時間空間,讓學生真正自主地去學習,去感動。這樣,學生通過交流補充,潛移默化中提高了自己的閱讀能力。老師接著讓學生瀏覽課外補充資料,通過快速瀏覽提取信息,讓學生交流“馬上映入眼簾的、打動人心”的句子,這樣的教法使學生的略讀能力與習慣在課堂上得到了培養,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略閱讀但不略內容的能力,使得教學設計大氣靈動,這真是一舉三得。老師大氣的教學設計點燃了孩子們探究的火花,孩子們深深地被故事情節所吸引,靜心讀書,用心思考,響亮而流暢地表達出了各自的見解。
以上幾處亮點無不體現出廖老師教學智慧。但是,我發現在引導學生“寫”的環節上指向不夠明確。“寫”
是最好的宣泄,情的感染可以通過“寫”來達到極致。教師讓學生把自己想說的話寫下來,而沒有具體指向,如果在寫之前說:“無論是寫給瑞恩、非洲兒童,還是給自己都行,文字不在多,關鍵要寫出自己的真實想法。”這樣的話,學生的寫作方向明確,而且教師借機引導學生勇于實踐自己的善良,這將使教學達到最高的境界。有道是“看花容易繡花難”,但我的思考可以警策自己,讓我們的教學接近“真”,更接近“美”。突現了略讀課文教學的靈動,追求課堂教學中更多的動態生成,這將是我們今后努力的目標。讓我們感受教學帶給我們的真、善、美,感受教學帶給我們的快樂!
《夢想力量》評課稿2
任**老師上課,自然大方,從容優雅,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一、教學每一環節的要求明確,使學生一目了然。并且在出示相對難的問題時,教師相應降低難度,以填空形式出現,如在讓學生了解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時,教師讓學生填空“課文記敘了()歲的`()(國家)男孩(),為了實現()這一夢想,而(),終于使夢想成真的過程。”這就使學生易于解答,提高了學習的信心,并從中學到了概括課文主要內容的方法。
二、練習設計恰到好處。說話練習培養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針對課文內容的填空練習,不僅檢驗了學生本課所學是否掌握,同時總結了課文,使學生又一次得到了鞏固。
三、與課文相關的資料的呈現,比如非洲安格魯地區缺水的情況;瑞恩的井基金會的運行情況等。這些資料的出示恰到好處,它的運用更好地提升了學生對文本內容的理解,形成與文本精神上更大的共鳴。
四、教師注重對學生朗讀的指導,朗讀形式多樣,使學生在讀中理解課文內容。
《夢想力量》評課稿3
今天,聽了任老師執教的《夢想的力量》一課,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課堂上,任老師以她優美的教學語言,嫻熟的教學技巧,獨創的教學設計把學生帶到了一個充滿人性美的世界。
一、提問有針對性,善于抓住入情點。
任老師設計的問題非常簡單,很有針對性,往往一個關鍵的問題就能統領全文,讓學生有話可說,有感而發。如:任老師在教學中提出了“瑞恩的夢想是什么”?你覺得這個夢想怎么樣?“從攢錢的`過程中你看到了一個怎樣的小瑞恩?”一句簡單的提問,卻引發了學生的思考與探討。拉近了學生與文本的距離。這是我的教學中所欠缺的。
二、課后延伸,感受夢想。
任老師讓學生再現瑞恩到非洲的情景、瑞恩夢想的繼續通過一組數字的出示講述了瑞恩的夢想在漸漸成長,長大的夢想在帶給人們更多的福音!
三、對教材的整合運用。
任老師出示的資料,不是隨意的堆砌,而是精過精挑細選有用意的,如非洲的資料,還有一位老人說的話,我在翻課本時發現原來是書中的原話,任老師把它放到了資料中出示,來激發學生的情感。這是我在教學中從沒嘗試過的。
《夢想力量》評課稿4
實習老師鄭江講的《夢想的力量》是一篇略讀課文,文中瑞恩的愛心、決心和執著,感染著每一個人。要引導學生從字里行間感受瑞恩美好的心靈以及產生的巨大力量。教育學生僅僅有夢想是不夠的,還要通過不懈的奮斗才能夢想成真。
一、“讀”起著重要作用。
讀之前的資料展示所起的作用不容忽視,帶著種種疑問和強烈的心靈震撼去讀,會刺激學生的形象思維的調動,學生感悟的表達方式很多,如果是感情朗讀,教師可以引導其研究讀的方法,這一研究當然要從人物內心情感的體會入手,研究的過程也是體悟情感的'過程,一舉兩得。
二、要善于引導學生的“想”
設身處地地想他人所想也是情感體驗的重要方法。本文中結尾的情節就值得利用,可捕捉文中可以發揮的空白,也可以把自己當成圖片中的某一人,觀察、想象人物內心。
三、“寫”是最好的宣泄
情的感染可以通過“寫”來達到極致,無論是寫給瑞恩、非洲兒童,還是給自己都行,文字不在多,關鍵要寫出自己的真實想法。教師更可借機引導學生勇于實踐自己的善良,這將使教學達到最高的境界。
人道是“看花容易繡花難”,但我的思考可以警策自己,做教育其實也同做人,接近“真”,才會更接近“美”。
《夢想力量》評課稿5
3月31日,城中片語文優質課評比在我校舉行,有幸聽了三位老師精彩的語文課,感觸頗深。翁意雯老師執教的《橋》感人肺腑,劉優梅老師執教的《夢想的力量》清新自然,顧春艷老師執教的《檢閱》情真意切。這幾位老師在新課標理念的指引下,不僅具有熟稔的課堂駕馭能力,更具有較強的情感調控能力。下面我重點評一評翁意雯老師執教的《橋》這一課。
《橋》這篇課文講的是一天黎明,一個工地突遭洪水侵襲,100多人無路可逃,都瘋了似的向一座木橋擁去,情況十分危急。而老漢——一位即將退休的黨支部書記卻站在橋頭沉著冷靜地指揮人們有秩序地逃生,最后他和自己的兒子被洪水奪去了生命。故事非常感人。這篇文章的一個重要的情感教學目標是讓學生從老漢的語言、動作、神態中,感受到老漢在危險面前沉著冷靜、舍己為人、大公無私的高尚品質。翁老師很好地抓住了“老漢像一座大山”這句話,抓關鍵詞,層層遞進,把老漢光輝的形象展現在學生面前并融入孩子心里。應該說這是一堂很成功的語文課,亮點為:
一、引導學生靜下心來有效地進行“讀”
“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充分地讀是對文本很好的解讀。這堂課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學生的朗讀。翁老師是這樣做的:首先,讓學生自由讀全文,從整體上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并談一談自己讀文后的感受;接著,讓學生再次默讀,分別劃出描寫洪水和老漢的句子,在小組中交流,并說說自己的感受是什么;然后,在學生對老漢有了一定的認識后,劃出課文中令自己感動的句段,讀給大家聽,這樣逐步深入地、有感情地朗讀,使學生讀出洪水的肆虐,情況的危急,人們的慌亂和老漢的沉著、鎮定,讀出不同的理解,讀出不同的韻味。從而加深了對老漢的理解、升華了對老漢的認識,使學生與作者、文本達到情感上的共鳴。
二、披文入情,注重學生的“悟”
語文學科規范也提出:“逐步培養學生探究性閱讀和創造性閱讀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創意的閱讀。”對含義深刻的句子,需要引導學生反復朗讀感悟。在理解“老漢不說話,盯著亂哄哄的人群。他像一座山。”這句話時,翁老師指導學生聯系上下文理解為什么要把老漢比作一座山。學生開始認為老漢沉著冷靜是一座山,接著老師引導學生聯系下文體會,學生感悟到老漢受人擁戴,他公正無私,他是群眾的靠山。
老漢對兒子的幾個動作,“沖、揪、兇得像豹子”等在翁老師的引導下,學生也有了深入的了解。對于小伙子的一瞪一推和老漢的一揪一推,更是含義深刻,令人回味。
文中“老漢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間,一個浪頭也吞沒了他。”一句,翁老師引導學生思考:老漢想喊什么?學生通過討論,領悟到老漢也是一個有親情的人。但是在生與死的關頭,他為了群眾,舍棄了親情。
三、巧取名字,升華學生的情感。
整堂課,通過自讀自悟,一位普通的老共產黨員的光輝形象已經深深地留在學生的心理。面對狂奔而來的洪水,他以自己的威信和沉穩、高風亮節、果決的指揮,將村民們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橋。他把生的希望讓給別人,把死的危險留給自己,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橋梁。這座橋梁是我們黨以老支書為代表的優秀共產黨員密切聯系群眾的“橋”,這正是課文以“橋”作題目的深刻內含。所以到最后,在為新橋取名的時候,學生也說出了這其實是一座“生命橋”、“希望橋”、“救命橋”……這真是“情到深處自然濃”呀!
商榷的地方:
老師的語言非常優美,但是對于學生的評價好像過于注重情感方面,有點像預先背的一樣。比如學生的感悟是從“!”中得到的,我覺得教師的評價也可側重這一點,借機對學生進行小小的使用標點的提醒。
《夢想力量》評課稿6
今天上午第二節課,在五(2)班聽了一堂高效課堂的入門課,課題是《夢想的力量》。
這節課的基本流程都有,先是老師導入課堂,然后是學生自己讀課文,對子學習,小組合作學習,最后展示、評學。課堂上老師講的也不多,讓學生做課堂的`主人,參與課堂自主學習。老師設計的導學案中,在自學部分,設計了7道題目,學生在預習當中,已經完成了這些題目。在課堂上,老師又給每個小組分一個題目,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合作學習,然后再把學習當中遇到的問題展示在各小組的黑板上,全班進行討論學習。學生在這個過程中,表現的也非常活躍,參與主動積極。當中也有同學就同一個問題有不同的見解,相互之間有簡單的爭論探究,這可以說是這節高效課堂入門課的亮點。但每個小組的展示模式基本相同,缺少特色。而且問題都是預習中已經接觸過的,沒有新意,更沒有課堂隨機生成問題的新奇,我感覺學生缺乏活力,探討問題的興趣沒有充分激發出來。我感覺如果導學案上少設計幾個問題,讓學生在課堂學習中討論課堂上生成的問題,這節入門課會增色不少。
當然,這只是我的個人想法,說出來和大家相互交流、探討,在這個過程中共同提高。
《夢想力量》評課稿7
各位老師,談不上評課,只是把自己的學習心得與大家分享,說得不對的地方請大家批評指正。
20xx年的第一場雪,似乎來得有些晚些,因為我和大家一樣早就盼望著聽這節課。但是不要緊,春雪,更燦爛,更容易融化在我們的血液中。
大家可以從這節課中看到,我們的學生是燦爛的,我們的老師是燦爛的,我們的課堂也是燦爛的。
這節課燦爛在理念的新穎。
有了愛就有了一切,課標在低年級閱讀要求中,把喜愛閱讀放在第一條來說,這是很有見地的。長期以來,我們的閱讀和閱讀教學都太功利,是沒有人的閱讀和閱讀教學。閱讀應當成為我們的生活方式,因為閱讀能呵護心靈,能給心靈普照陽光。我們的閱讀教學要致力于讓閱讀成為學生的快樂的欲望。今天我們的老師是這樣做的,從課堂上看,孩子們真地讀進去了,他們走進了文本,走近了瑞恩,走近了瑞恩身邊的人,也走進了自己的心靈。這是我要說的理念新穎的第一點。理念新穎還表現在對略讀教材的處理上。略讀教材是用來干什么的?我個人以為就是運用精讀課文中學來的方法自讀,這堂課的教學正是這樣做的。從預習到課堂上的讀我們的孩子完全是自主地讀,他們能自覺地運用精讀課文的方法,如一個孩子對“執著”一詞的品析,品析得多么到位啊,聯想又是多么豐富啊!
燦爛在目標的簡明。
崔巒先生提出要“簡簡單單教語文”,所謂簡單,我的看法是就是要集中目標,不要搞繁瑣哲學。這節課的目標就兩個,一是運用精讀的方法自讀課文,二是使學生受到思想的啟迪、情感的陶冶。老師只是在關鍵的時候作點撥、總結歸納,而這種歸納也是指向于學習方法的梳理。如“你能聯系上下文來讀課文很好”等。
燦爛在設計的簡明。
整節課沒有繁復的步驟,沒有花哨的課件。但是可以明顯的感覺到教師引領學生所經歷的三個層次:感知、感受、感悟。感知,對全文的整體把握,對重要信息的提取;感受,營造一種靜讀對話的氛圍,讓孩子們走進文本,與文本對話,與文中的人物對話,作批注;感悟,悟出夢想的力量,關照他人,更關照自己。層次分明。最后是拓展。
燦爛在情感的真切。
課堂上,教師的情感是真切的,只有教師投入了真的情感,首先被課文感動,才能讓學生被感動。學生的情感是真切的,他們富有個性的發言,可謂妙語連珠,精彩紛呈,可以佐證這一點,因為劉勰在《文心雕龍》中說“夫綴文者情動而辭發”,因為孩子們情感的河床發生了傾斜,言語就會像潮水一樣涌動不息。賈志敏老師說:舞臺藝術的魅力在于美,而教學藝術的魅力則在于真,只有真的課堂才能培育出真性情的'人。
燦爛在方法的靈活。
特別是讀的方法,默讀、朗讀、分組讀、齊讀,讀得形式多樣,方法靈活。
燦爛在拓展的有效。
很多課堂上我都能看到拓展。適當拓展是課標的要求,是我們課程意識增強的表現。但是不少課堂拓展只是一種點綴,看不到對課內學習有什么幫助。本節課的補充閱讀有效地幫助了學生走進文本,催生了有質量有深度的對話。
最后提出兩點意見:
1、本課的課題原叫《瑞恩的井》,人教版再版時改為《夢想的力量》,我想這一改是大有深意的。夢想的力量,在本節課的教學中,老師更多關注的是夢想給別人的力量,而沒有引導學生去感悟夢想給瑞恩自己帶來的力量:瑞恩放棄休閑、放棄節假日的力量從哪里來?夢想關照了別人,更關照了自己。一個有夢想的人與沒有夢想的人的生活狀態是不同的。
2、后面的拓展,出示了那么多貧困地區的需要幫助的人們的圖片,老師的意圖是明顯的,是要激發學生做一個關愛他人的人。后來還聯系到叢飛,我以為這有點過了。語文教學的藝術就是把握分寸的藝術。人文性和工具性,誰該濃誰該淡,決定了你這節課是語文課還是思想品德課。語文教學內容是繁富的,在考慮課時,需要我們具有強烈的本位意識,因為我們是語文老師,是教學生愛語文、學語文、用語文的。
最后我想套用大詩人杜甫的《春夜喜雨》,來一首《春日喜雪》作為今天評課的結束語,同時也將這首詩獻給在座的各位老師,獻給為我們上示范課的兩位老師:
好雪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入梅園,課堂異彩呈。對話有深度,感悟個性明。明日教苑里,百花笑鵬城。
謝謝大家!
《夢想力量》評課稿8
今天,有幸聆聽了王老師執教的《夢想的力量》一課,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課堂上,王老師以她優美的教學語言,嫻熟的教學技巧,獨創的教學設計把學生帶到了一個充滿人性美的世界,巧妙地將語文實踐和人文精神的熏陶融為一體,充分展示了語文課堂教學的無窮魅力。可以說,這節課上得很成功,亮點也很多,在這里,我就不一一陳述,我想就略讀課究竟應該怎么上,談一下我的感受。
在談這個問題之前,我想先來聊聊略讀課文的編排意圖:葉圣陶曾經說過:“就教學而言,精讀是主體,略讀只是補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讀是準備,略讀才是應用。”“如果只注意于精讀,而忽略了略讀,功夫便只做得一半”。“精讀文章,只能把它認作例子與出發點,既熟悉了例子,只定了出發點,就得推廣開來,閱讀略讀書籍。”葉老十分精辟地闡述了精讀與略讀的關系,精讀是略讀的基礎,略讀是精讀的補充,它們都是閱讀的最基本的方法,有著各自不同的作用,略讀與精讀一樣重要。這一點我們從五六年級略讀課文的編排也可以看出來,五六年級精讀和略讀課文各占一半。《語文課程標準》也指出:“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加強對閱讀方法的指導,讓學生逐步學會精讀、略讀和瀏覽。”這里同樣提出了略讀的要求。其實,在信息時代,略讀更能迅速、便捷地獲取大量信息,在日常生活中,略讀比精讀應用更為廣泛。
但是,長久以來,由于受應試教育的影響(略讀課文不列入考試范圍),許多老師只重視精讀課文的教學,對略讀課文的教學研究甚少,不能很好地把握它的特點,在實際的教學中,往往出現兩種傾向,要么與精讀課文的教學沒有什么區別,字詞句段、篇章結構,面面俱到、精雕細琢;要么就輕描淡寫、囫圇吞棗,一讀帶過,學生根本沒有留下什么印象。那么,略讀課文教學的目標究竟是什么?教學中又如何體現它的教學特點呢?王老師在這節課中,做了有意義的探索,也給我們一個很好的'回答。
首先,略讀課文教學不等于略讀。
略讀課文教學不只是讓學生在略讀實踐中獲取信息,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在不斷的實踐中學習與運用略讀方法,提高學生的略讀能力。在略讀課文教學中光讓學生略讀是不夠的,還要授之以法,循法而學。有時,為了提高學生的閱讀速度,可以教給學生猜讀、掃讀、跳讀和根據要求選擇讀等方法。
王老師在教學《夢想的力量》一文時,就教給了學生許多讀書方法,或者說是復習了許多讀書方法,如概括文章主要內容的方法,扣詞感悟的方法,旁批感受等等,這樣就使得學生能夠把自己在精讀課文中掌握的學習方法加以應用,提高閱讀能力。
其次,粗知大意并不是淺知。
略讀課文不像精讀課文那么嚴格細致,只要求粗知文章大意,但并不意味著就可以馬馬虎虎,草草了事,如果只把讀書停留在初讀階段,不加總結,讀到的東西就會成為過眼煙云。如果教師理解上有差異,就會使教學陷入盲目性。以為粗知就是淺知,粗知就是少知。其實,粗知是相對精讀課文而言的,略讀課文少了識字、學詞學句等許多頭緒,教學目標更為集中,教學重點更為突出,但在閱讀的方法上,也不排斥精讀,文章的重點、精彩之處還是要引導學生細細品讀,使略讀與精讀互相融合,綜合運用,通過有層次的閱讀,在內容理解、情感感染與語言感悟上也達到比較理想的效果。
王老師在教學《夢想的力量》一文時,先讓學生初知全文大意,看看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了解夢想的起因。初讀環節后,王老師并沒有精細耕作,面面俱到的講解,而是大刀闊斧,推進板塊感悟。她根據課文重難點精心設計了兩大板塊,板塊一:引領學生理解瑞恩的不懈努力,板塊二:放手學生自悟眾人的愛心奉獻。而且這兩大板塊也是有層次的,第一個板塊還是在教師的引領下進行的,第二個板塊則是放手讓學生自己感悟,教師角色實現了從引領者到幫助者、促進者、服務者、伙伴的轉變。關于略讀課文教學中教師的角色的定位問題,我想借用一句名言來說明:我不會站在你的前面,因為我不想帶領你;我也不會站在你的后面,因為我不會跟隨你;還是讓我站在你的左右吧,讓我們攜手同行!王老師在這點做得確實非常好,首先做好服務者、幫助者、促進者,萬不得已才成為引領者。
學生通過細細的品讀,設身處地地去讀去想去說,不但被小瑞恩的純樸善良所感動,同時還欣賞和積累了課文準確、精美的語言,鍛煉了語言表達能力。這里,通過初讀感知、重點精彩部分細讀,使學生對課文內容及語言特點都有了比較深刻的認識,并非一般意義上的“粗知”,賦予了“粗知大意”比較豐富的內涵。
最后,自主閱讀不等于自學。
略讀課上學生應該有更多的自主閱讀的時機,把在精讀課上習得的閱讀方法加以遷移運用,還應該有更多的交流自己讀書心得的機會。略讀課上,學生學得更自主、更開放,教師說得更少、更精到。因為這樣,有的老師就干脆退讓一邊,一言不發,任由學生天花亂墜,課堂似乎成了學生的天下,教學也似乎更加民主與開放,似乎體現了略讀課文的教學特色。但是,自主閱讀是不是就是讓學生自己閱讀?自主閱讀是不是就不要教師的引領?自主閱讀又如何體現閱讀的層次性?當略讀成為一項教學活動的時候,作為教師勢必應該發揮其主導作用,引領學生深入、有效地開展有層次的閱讀。《夢想的力量》一文的教學,王教師帶領學生進行了三個層面的閱讀。第一層面是對課文全文內容的初略把握,由問題“瑞恩的夢想是什么”引領,讓學生第一次自主搜索有效信息,在充分閱讀的基礎上暢談閱讀收獲,在這一過程中,教師不時地通過評價梳理學生所獲的信息,滲透整理信息的方法,初步感知全文大意。第二層面是對課文精彩片段的深入閱讀,感受瑞恩為實現夢想所付出的努力,感受一個夢想所產生的巨大力量,它不僅讓瑞恩的生命變得更加充實精彩,更喚醒了眾人的愛心,給非洲的人民送去了溫暖,改變了非洲人的生活狀態。第三層面是暢談感受,升華情感。讓學生在感動之余,更加明白了一個人光有夢想還不行,還要為實現夢想而努力奮斗。
除此之外,還有兩點也給我留下了很深的感受:
1、大量文字資料的補充,加深了學生的理解,也增大了教學的寬度。
不知道是那位大師說過這么一句話,我印象一直很深刻,他說: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讀得多遠比讀得深重要。在這節課的教學中,王老師出示了許多補充資料,可以說,每一次出示這些資料,都會讓我們的心靈受到強烈的震撼,讓我們的感受變得更加豐富。所以說,略讀教學更應該注意拓展延伸,把學生帶到一個更為廣闊的天地,讓他們自主地去搜集資料,去學習。正因為老師有這樣的意識,所以學生的思維才更開闊,學生的回答才會異彩紛呈。
2、善于激發學生的想象,豐富了學生對文本的感知。
想象,是人類創造性思維的一種重要形式。馬克思曾經說過:“想象是促進人類發展的偉大天賦。”愛因斯坦也強調指出:“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并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可以這樣說,一切創造發明都是從想象開始的,沒有想象,就沒有創造發明。在語文教學實踐中,教師的任務一方面要教會學生聽、說、讀、寫,另一方面要挖掘學生的潛力、發展學生的智力,而培養想象力是實現這一目的的重要途徑之一。王老師在教學《夢想的力量》一課時,就能夠巧妙的利用文本的資源,培養學生想象力,豐富學生對文本的感知。如讀完第二自然段以后,讓學生想象非洲孩子的生活;學完第二部分,想象還有哪些人幫助了瑞恩;站在“瑞恩的井”旁,你想說些什么等等。如果我們的老師在課堂上能夠堅持這樣做,讓邊讀邊想成為了一種習慣,那么學生的閱讀能力肯定會得到很大的提高。
【《夢想力量》評課稿】相關文章:
《夢想的力量》評課稿06-27
復習課評課稿10-11
教師是怎樣評課的及評課稿04-23
坐井觀天評課稿10-06
坐井觀天的評課稿08-26
《畫風》評課稿10-01
眾數的評課稿09-16
荷花評課稿06-22
《排球》評課稿09-02
《新聞》評課稿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