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評課稿優選[3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評課稿,評課的類型很多,有同事之間互相學習、共同研討評課;有學校領導診斷、檢查的評課;有上級專家鑒定或評判的評課等。那要怎么寫好評課稿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語文評課稿,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語文評課稿1
各位領導、教學專家及全體語文老師:
大家好!首先我代表聯合小學對于各位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并向在百忙之中蒞臨我校的各位老師表示誠摯的謝意!今天我們齊聚聯合小學,參加高新第二教研協作區語文教學“同課異構”活動,聆聽了三位老師執教的六年級上冊語文《老人與海鷗》的第一課時教學,感觸頗多,獲益良多。三位語文教師風格各異,教學過程繽紛溢彩,就本次聽課活動提出自己的一些聽課感受和大家交流分享:
鄧雪艷老師的課如同迷人的玫瑰,本節課最大的一個亮點是在語境中去感受親人般的深情。在教學課文的1—13節,字里行間洋溢著老人對海鷗的那份濃濃的愛,深深的牽掛。鄧老師在教學這一部分時,以學生感悟朗讀為主,引導學生抓重點詞句體會,隨機交流,預設與生成有機結合,體現了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如:在交流“背一個褪色的藍布包……”,引導學生抓“褪色”感悟老人雖貧苦還那么愛海鷗,給它們買食物;在交流“在海鷗的鳴叫聲里……”抓“親昵”理解老人與海鷗那勝似父母與兒女之間的愛;處理得最有機智的是“談海鷗”這一板塊里,問:“立刻生動起來”折射出老人怎樣的內心世界?學生遲疑了片刻,師問:平常遇到什么事會眼睛生動起來。一學生回答:對有興趣的事和喜歡的事眼睛會生動起來,師立即引導: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再去讀讀這一段,感受老人的內心。哦,原來“生動”還蘊涵著“思念、舍不得……”
丁禮曼老師的課則如迷人的郁金香,過渡語自然真情,引領學生深入情境讓人感動,整堂課,丁老師富有激情的語言感染著孩子,也同時感染著我。如:在指導學生理解“親昵”后,師:是啊,這哪里是在呼喚海鷗,簡直是在呼喚兒女啊;在學生說到“海鷗把老人團團圍住就像一群孩子圍住父親”時,師:這情景哪是人與動物啊,是人與人在交流,是父母與兒女的情感交流;在教學“老人在企盼什么”這一環節時,生:企盼能到滇池走一趟,師:是啊,走一回,生:企盼與海鷗永不分離,師:是啊,永不分離,生:企盼海鷗能早點回來,師:是啊,能早點回來,在師生這樣層層的情感引領下,學生怎能不被老人和海鷗之間的情深深地打動,而走入文本呢?最大的`亮點在于文本處理,新穎獨特。真正的課堂教學活動是心與心的交流,是生命與生命的對話。該案例最顯著的一個特點就是課堂上的“拓展延伸”部分,把課文中的精彩語段改變成是詩歌的形式再讀。
丁老師這樣設計不僅避免與剛才的教學環節方法類同,(無非讓學生自主學習,找出有關重點句段,并品讀,感悟情感),更為精彩的是達到了“教是為了不教”的意圖。學生有了一定的情感體驗的基礎,提升為“海鷗送別老人”時的依依不舍、深深眷戀之情。然后,丁老師預設情境,充分引導學生在現實或特定環境中進行感悟、體驗和交流,讓他們盡可能把老人對海鷗無私的關愛,和海鷗對老人以匯報恩情的親人般的愛的情感更加豐滿,同時又把老人與海鷗這種真摯感情,人與動物的真摯的感情得以深化、延伸!
邢朝霞老師的課堂如同芳香的百合,讓人回味無窮。以生為本,朗讀感悟。整堂課真正體現了和諧的主題,師生間的默契合作,邢老師富有親和力的語言也感染著孩子,也同時感動著我。整堂課都是以一個“情”字貫穿始終,如教師要求學生找出描寫老人喂海鷗、呼喚海鷗的名字,與海鷗親切地說話,以及老人死后海鷗在老人遺像前翻飛、盤旋、肅立、鳴叫等悲壯畫面的句子朗讀,感受老人與海鷗之間的真摯感情。朗讀形式多樣,聽讀、范讀、自由讀、個別讀、集體讀、選擇讀、分角色讀交織在一起,整堂課書聲瑯瑯。在讀中體現自主、合作,探究的創新思路,讓學生自讀、自悟、自得,能切身體會作者的真情實感,體會句子蘊含的感情,用內心的情感,有表情地朗讀課文,真正達到品讀感悟的臺階,使學生受到了美好情感的熏陶。
語文評課稿2
去年一參加工作,我就得到了孫桂芝語文工作室老師們的熱情指導與幫助,受益很大。今年,我有幸繼續做她們的學生。10月25日,工作室楊煥翠老師為我們執教了一堂示范課——《花鐘》,我受益頗多。
一是合理運用和整合語文課程資源。大家知道,語文課程資源相當豐富,它包括課堂教學資源和課外學習資源。在教學《花鐘》時,教師讓學生除了從教材上獲取信息之外,還有意為學生在教學過程中提供了有關花鐘和有關各種花的信息資料,有助于學生理解、體驗、感悟教學內容。另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根據學生的閱讀期待,從最有趣的段落學起,打破了順序式的教學模式,并對文中的內容進行了取舍,突出了重點段——第一自然段的教學。
二是突出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重點。《課標》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重點是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積累和初步運用的能力。因此,教師在進行《花鐘》第一自然段的教學時,通過各種形式的朗讀,讓學生比較、理解、感受多樣的.句子表達方式,更是培養和發展了學生的語言能力,尤其讓學生學習運用形象、生動、具體的描寫方法,讓讀與寫有機結合起來。在理解、朗讀、感悟的過程中,尊重學生獨特感受,教師只是在閱讀實踐中,讓學生自教師建構,學會閱讀。
三是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與有效的接受性學習有機結合。教師們牢固樹立學生是閱讀教學主體的思想是對的,但是,教師在關鍵處引導、點撥和示范、講解都是必要的。因此,在《花鐘》第一段的教學中,為了讓學生讀好這段,教師進行了示范朗讀,但在第二段的教學中,由于這段只是介紹不同的花在不同時間開放的原因,學生容易學懂,所以教師完全是放手讓學生自主、合作學習,教師只進行檢查,也只用了少量的時間。
我想,今后的語文教學中,我也會試著學習和實踐楊老師一些好的理念與做法,爭取盡快提升語文課堂教學水平。
語文評課稿3
我們組選擇這篇文章的一個原因,不是因為這篇文章的結構多么典型,也不是因為語句有多么優美,而是因為這個故事打動了我們。能打動我們的文章,學生必定非常喜歡,學生喜歡也必定愿意學。
我首先從“學生為主體”的角度進行一下評價。
1、在自學中發揮主體性。課前的微視頻,幫助不同能力的學生以自己的速度和節奏進行自學,使不同能力的孩子有不同的提升。自學是,有學習目標,本課的自學目標就是把課文的字音讀準,把課文讀通順,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表達自己的心理感受,按照要求完成自主學習單,提出自己的疑問。因此課上開始檢測字詞掌握情況,抽測讀文情況。
2、于質疑中發揮主體性。學生有了疑問,就能促使他們自發地去進行深入的思考,從而成為課堂的`主人。上課開始,老師引導學生說出自己在預習中的疑問,有的質疑問可貫穿于教學過程的各個環節,有的疑問隨著學習逐漸可以解決。比如有的孩子提出:訓導員為什么要欺騙黑子?黑子最后去哪了?訓導員是怎么欺騙黑子的?等,帶著自己的疑問去學習,孩子們會更積極。
3、于交流中發揮主體性。這節課的學習交流活動不僅在小組內展開,還有同桌之間的合作。這是把課內的時間和空間還給學生,讓他們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學習交流活動給所有的學生提供了訓練的機會,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習效率。同桌之間的朗讀、交流便于學生相互傾聽,互提意見,共同提高。學習小組之內討論問題,學生可以進行思想的啟迪,觀點的交流,表達的訓練。由于交流的對象均為學生,傾聽更為認真,表達更為大膽,學生參與的熱情很高,交流的效果很好。
4、在思考中發揮主體性。這節課為了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課文,深入的體會黑子被欺騙后的感受,設計了這樣的問題,如果你黑子,你會說什么?引發學生個性的思考,大家交流中思想不斷碰撞,從而更好的理解黑子極度痛苦地感受。
5、在平等的氛圍中發揮主體性。師生關系融洽,學習氛圍愉悅,老師充分肯定學生讀、說、問的點滴優點。哪怕想錯了,說錯了,也不指責批評,而要給予引導和鼓勵。在如此和諧、愉悅的教學氛圍中,學生可以大膽地展示自己,無拘無束地表現情感,輕松愉快地表達思想,學習興趣就呼之欲出了
6、在充足的時間中發揮主體性。在朗讀感悟上,給學生留足了時空,學生自讀、互讀、展示讀,抓住重點,難點,解決了疑點。
7、在步步引導中體現主體性。我們這堂課上,除了讓孩子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就是教師創設問題,引發學生的思考。
這節課不僅展示王老師深厚的教學功底,同時也展示我們五年語文教學的最高水平,我們在備課和試課的過程中也有很多的困惑。
1、五年級的語文課堂怎么能把寫作方法和閱讀方法更好的融入,要不要明確的交給孩子,比如這節課中的“一呼一應”的寫作方法,還有對黑子動作神態的細致描寫,我一直都覺得我們的設計的這堂課容量少。
2、識字、寫字教學怎么安排,占用多長時間,本來我也打算在課上加入寫字環節,但是考慮到時間的問題,就取消了。
3、課堂生成問題,老師的把握.
我們在準備課的過程中真正領會了領導的意圖,也達到了甚至超額實現了預期的研討效果,大家特別認真,幾個人在研討一節課,意見進行交流,不是我說服你,就是你說服我。每人都認真試課,王洪剛老師試課2節,每人都做好了上課的準備。對于我們個人來說真是一次學習提升的好機會。
從學生角度說,他們是最大的受益者,平時的課堂上我們關注學生的合作交流,關注小組成員實力的搭配,關注他們的發言,關注他們的傾聽,關注他們的質疑。
【語文評課稿】相關文章:
語文評課稿12-20
小學語文評課:《太陽》評課稿10-27
《翠鳥》語文評課稿11-15
小學語文評課稿精選03-16
小學語文評課稿05-26
語文《杠桿》評課稿08-20
語文《背影》評課稿02-12
《比尾巴》語文評課稿04-23
語文坐井觀天的評課稿03-21
語文《燈光》評課稿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