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認識》評課稿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評課稿,評課是教學、教研工作過程中一項經常開展的活動。那么什么樣的評課稿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圓認識》評課稿,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圓認識》評課稿 篇1
一、從圖片引入,領略圓的美。
開始的引入執教者分為兩個層次:首先讓學生回憶生活中見過的圓,喚醒學生的相關生活經驗。接著展現大自然中隨處可見的有關圓的畫面(陽光下綻放的向日葵、花叢中五顏六色的鮮花、光折射后形成的美妙光環、等)。北師大周玉任教授曾說過,我們教師要善于“往平靜的水面投進石子”。這節課的新知引入,創設了生動豐富的數學情境,讓學生在感受生活美的同時,從中發現有關數學的成分——幾何圖形。這樣設計就為學生從已有的對圓的認識經驗到認識生活中的物體到認識數學上的幾何圖形,架起了一座橋梁,即突出了幾何建模的過程,又使學生逐步學會用數學的眼光看待生活,從生活中發現數學。有效地激發起學生內在的學習動機。
二、在自主學習中展開探究新知,掌握圓的知識特征,感受到了圓的“完美”。
執教者大膽放手讓學生自己去“探索”。以剪的圓為素材,用圓規和尺子為研究工具,有目的、有意識安排學生用量一量、折一折、畫一畫的方法合作探究圓心、直徑和半徑之間的關系。啟發學生用眼觀察,動腦思考,動口參加討論,用耳去辨析同學們的答案,讓學生運用多種感官參與學習的全過程,經歷觀察、操作類比,歸納等過程,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創造意識,讓學
生感受到了圓的“完美”。這一開放式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在具體、直觀的操作中發現了半徑、直徑的本質特征、以及它們之間的關系,不但突出了教學重點,而且分散了教學難點,收到了較好的學習效果。 整個環節都讓學生在動手操作與合作交流中感悟、體驗、認識圓的各方面知識。都是學生感興趣的活動,他們變被動的操作為主動的探究,不是在學數學,而是在“做數學”和“數學的思考”。教師作為指導者與參與者,自然的引導學生將活動過程上升為數學概念來認識。把學生的.學習過程統整在綜合性和探究性的研究活動中,學生對圓的特征的認識過程就是一種研究與發現的過程,是一種對話與共享的過程。學生在獲得基本知識和技能的過程中,數學思維不斷發展,同時也獲得了積極豐富的情感體驗。
通過古代墨子對圓的描述進一步彰顯圓的文化內涵,同時讓學生感受到我國數學文化歷史悠久萌發民族自豪感。充分放大圓所內涵的文化特性,并以此為背景,讓學生不知不覺地走進了圓的世界,不知不覺地學會畫圓,了解圓心、直徑、半徑等概念,不知不覺地了解到圓與現實生活的聯系,不知不覺地經歷一次次“再創造”的過程,把學習的主動權充分交還給了學生。
三、在拓展與應用中盡顯圓的魅力——“完美”。
本課練習設計執教者通過指導學生對解決問題過程的回顧與反思,增強運用有關策略解決問題的自覺性,不斷提升學生的數學素養。本課通過對為什么說圓是一種“完美”的圖形這個問題,讓學生對本課的知識得以認識、總結,然后回到生活中解釋其中的奧秘,注重應用性再次讓學生感受圓的獨特魅力。
四、充分發揮多媒體的作用。課堂上充分發揮了多媒體的作用。使學生在生動、形象的畫面中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
《圓認識》評課稿 篇2
《圓的認識》這節課選自小學數學教材第11冊,屬于老教材的內容。在新課程理念下,如何上好老教材?學生需要經歷怎么樣的學習過程?這是擺在我們面前的問題,需要我們認真思考。何老師《圓的認識》這節課在這方面進行了認真的實踐,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聽了這節課之后,我進行了認真的反思,主要有以下兩點:
一、 以學生為本,正確把握教學起點。
圓是一種常見的平面圖形,也是最簡單的曲線圖形,這節課要讓學生了解圓的概念以及直徑半徑等的概念,所以這是一節概念教學課。我們知道,學生對圓已經有了相當的認識,他們的學習不可能是零起點,所以我們的教學也不能是“零起點”, 我們的教學要以學生為本,正確把握學生的學習起點。何老師在這節課剛開始就出示了一個長方形的擲沙包的比賽場地,讓學生體會到這樣比賽有失公平,那怎么樣比才公平呢?學生能夠想到圍成一個圓形進行比賽,并且能夠體會到站成圓形到中心點都一樣長,這就是學生對半徑的特征的直觀感性認識,所以本節課教師沒有再綁住孩子的手腳從而束縛學生的思維,而是以學生的起點為教學起點,讓學生通過操作、觀察、嘗試、驗證等活動加深對圓的認識。再比如,用圓規畫圓,學生早已經嘗試過,所以上課時老師就把它定位為畫圓的注意點,討論怎么樣把圓畫好。而關于圓的`直徑、半徑等的特征,學生也并非一無所知,老師就放手讓學生通過折、量、畫、比等活動自主探索、發現,符合客觀實際,學生在操作中體驗感悟,并最終理解掌握。
二、 直觀教學相得益彰
我們都知道,小學生是以直觀形象思維為主的,所以我們的教學要時時注意讓學生通過直觀去體驗,去感悟。我覺得何老師這節課這一點做得比較成功。比如,教學“直徑、半徑有無數條”這樣的特征,學生想象起來會比較困難,因此教師就采用多媒體課件加以直觀的演示,從而非常直觀地凸顯了這一知識點。再比如,教師在教學“同圓內每條直徑都相等”時,屏幕上的直徑依次旋轉至同一條直徑重合,相信會給學生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從而加深對特征的理解和掌握。這樣的地方還有很多,我也不再一一列舉。整節課,利用多媒體的直觀教學,效果非常好。
另外,本節課注重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啟用生活中的素材開展數學教學,讓學生主動參與知識的建構等等方面教師都比較注重,也取得了相應的效果。
《圓認識》評課稿 篇3
聽了XX老師執教的《圓的認識》一課,既是幾何內容的教學,也是屬于概念教學。XX老師設計了:
1、利用工具畫圓;
2、利用圓規畫指定的圓;
3、自學課本,學習圓的各部分名稱及其關系;
4、通過折一折、畫一畫、說一說等,探究半徑、直徑以及圓的有關特征。聽了這堂課,使我受益匪淺,這堂課有以下幾個特色值得我學習:
一、以學生操作探究為主線,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XX老師在教學“圓的認識”時,將學生的認知活動統整在一個綜合性、探究性的數學研究活動中。通過自學教材,領悟到圓心、半徑、直徑的特征;通過動手折一折,明白“在同圓中半徑、直徑都有無數條”;有了學生折一折、畫一畫、說一說、比一比、數一數等學生動手“做數學”的實踐活動,把“教師講授新知,教師操作演示活動”變成“教師設計活動,學生操作活動,領悟新知”的以學生操作探究為主線的`開放式過程。使學生主動探索,發現和獲得數學知識的同時,學生的情感、智力、等方面得到有效的發展。教師的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的角色也得到了很好的體現。
二、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
在圓的畫法教學中,如果按照教材中的編排順序來教學,學生先用準備好的瓶蓋、透明膠、水彩筆、光碟片、硬幣等工具畫圓,然后學習圓的各部分名稱和特性,最后學習用圓規畫圓及畫規定條件的圓。XX老師對教材大膽進行了重組,把圓形畫圓工具和圓規同時呈現給學生,讓學生選擇畫圓工具自主學習畫圓,感悟畫圓方法的多樣性,再讓學生比較用圓形工具和用圓規畫圓的特點及區別,使學生明白用圓規畫圓既準確又方便,從而引導到用圓規畫圓的這一教學環節上來,教師進一步引導學生總結畫圓的步驟、方法和要領等。這樣設計既體現了因人而異,又體現了學生探究學習的主體性。使知識傳授更具連貫性和探索性。這個改變,讓我認識到,教師教學時要根據具體情況,靈活創造性的使用教材,應樹立“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教學思想。
數學教學沒有十全十美,總會留下些遺憾,在教學圓的直徑和半徑的關系時,最好讓學生通過量同圓中的半徑和直徑的長度,讓他們發現“同圓中的半徑相等,直徑也相等、直徑是半徑的2倍”;
總之,這堂課XX老師教態自然、親切,教學目標明確、教學思路清析、環環相扣,雖有些許不足,但我認為仍然是一堂成功的示范課。
《圓認識》評課稿 篇4
教研組今天的教學研究活動,全體數學老師聆聽了朱建平老師的新授課《圓的認識》,朱老師的課堂教學體現了四大理念:
1、數學生活化使教學更加有效:結合生活創設情境——牛吃草,在了解了學生已有知識的基礎上開展教學。在教學“圓的各部分名稱”的過程中,首先采用牛吃草的情境讓學生感受到圓是由無數的點圍城的曲線圖形,然后在了解學生已有對圓的認識的基礎上教學各部分名稱。
2、利用學生動覺智能來促進數理——邏輯智能的發展,使教學更加有效。
這個理念在教師的本堂課中體現得淋漓盡致,如:圓的對折;測量直徑的長度和半徑的長度;畫圓等等,學生通過自己動手來學習和了解圓的相關知識,學習興趣濃厚,感性認識增強,這就是我們常說的積極主動的建構。首先讓學生通過畫一畫、量一量、折一折、比一比等實踐活動,去自主探索和發現。然后開展交流討論。交流分兩層次:第一層是,全班討論圓的特征;第二層是,與古人的“圓,一中同長也。”進行交流。如此,進一步明晰圓的特征,并且滲透了思想教育。
3、在畫圓的.技能培養過程上,采取學生先嘗試,再交流總結畫法,然后在教師示范和學生的練習中初步掌握畫圓的方法。
4、強調知識的實踐運用。引用生活中學生喜歡的投圈游戲,讓學生解釋圍成圓形能使游戲更公平的道理,從而進一步加深對圓的特征的認識,讓學生感受學習的價值。而且引導畫游戲中的這個圓,進一步加強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新意識的培養。
對本堂課的建議:
圓的單元我們班學生已經學完,根據學生學習結果反饋,感覺圓的特征、直徑和半徑的數量關系等基本知識對學生來說并不難,整堂課效果反饋下來學生也掌握得非常好,朱老師是不是可以在以下方面再強化一點。
1、學生作圖的規范性。對于有數據要求的畫圓,標出O,寫上r=厘米。
2、圓的部分特征要強調在同圓和等圓中。
3、新課拓展方面:用好課本的做一做,引導學生運用掌握的圓的特征來探究怎么在現成的圓中、圓內外最大和最小的正方形,來找圓心,直徑。
《圓認識》評課稿 篇5
“圓的認識”一直是老師們研究的典型課例,本次優質課又是這一內容教學的比拼,又一次領略到了老師們的智慧,感觸頗深。
一、組織教學應該設計豐富的體驗活動。
如果老師照本宣科,學生完全可以看課本自學,何需老師花時間“表演”。學生只有親自經歷一回、體驗一次,才能深切理解數學知識,并從中培養學習數學的基本思想方法和基本活動經驗,努力實現過程性目標和結果性目標相結合。上課的四位老師都用到了“折一折、畫一畫、量一量、撕一撕、找一找、猜一猜、模仿騎車、尋找寶物”等基本活動,給學生視覺和觸覺上的充分體驗。
二、尋寶活動是讓學生理解“圓,一中同長”的很好的學習活動。
“尋寶”是同學們很喜歡的游戲活動,只要“尋寶圖上的提示語”設計用圓的特征,就很好地將數學知識與基本活動結合在一起了。宣峰老師的“尋寶活動”設計首尾呼應,讓學生通過“尋寶”很深切地領悟了圓“一中同長”的特征。
三、抓住學習線索,重點突出、學習全面。
這節課的教學內容很多,要認識很多圓的各部分名稱和特點,要想在一節課時間里清晰透徹地讓學生掌握,需要老師有精當的`教學設計,才能是同學們輕松地學會。因此,老師備課必須“深入”,找出適合學生學習的突破口,使學生輕松地展開學習,稱之為“淺出”。圓的各部分名稱雖然也有出處,但是更多的是一種“約定俗成”的規定,不必安排時間進行探究,而半徑和直徑的關系、圓內所有的半徑都相等、所有的直徑都相等等特征就必須安排探究時間,所以,認識各部分名稱只要求認識,教師就可以以安排學生探究“圓的半徑、直徑的特征和關系”為主線,組織開展各項學習活動,讓學生感覺到“我們今天只要解決一個問題”,并在研究這個問題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地掌握了老師心中定下的教學內容,完成教學目標。此時,學生的學習感受是“淺”,他們只要完成一個任務,而學生的學習結果是“深”,他們學會了很多。
《圓認識》評課稿 篇6
今天聽了胡老師上的《圓的認識》讓我耳目一新的感覺。胡老師《圓的認識》這節課進行了認真的準備,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聽了這節課之后,我認真的反思:
一、以學生為本,正確把握教學起點。
圓是一種常見的平面圖形,也是最簡單的曲線圖形,這節課要讓學生了解圓的概念以及直徑半徑等的概念,所以這是一節概念教學課。本節課教師沒有綁住孩子的手腳、束縛學生的思維,而是以學生的起點為教學起點,讓學生通過操作、觀察、嘗試、驗證等活動加深對圓的認識。而關于圓的直徑、半徑等的特征,老師就放手讓學生通過折、量、畫、比等活動自主探索、發現,符合客觀實際,學生在操作中體驗感悟,并最終理解掌握。
二、直觀教學相得益彰。
我們都知道,小學生是以直觀形象思維為主的`,所以我們的教學要時時注意讓學生通過直觀去體驗,去感悟。我覺得胡老師這節課這一點做得比較成功。比如,教學“直徑、半徑有無數條”這樣的特征,學生想象起來會比較困難,因此教師就采用多媒體課件加以直觀的演示,從而非常直觀地凸顯了這一知識點。
另外,本節課注重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啟用生活中的素材開展數學教學,讓學生主動參與知識的建構等等方面教師都比較注重,也取得了相應的效果。
值得商榷的地方:
1、圓上、圓外、圓內的知識介紹缺乏,致使學生總結半徑、直徑的概念時,說不清白。
2、教師在教學“同圓內每條直徑都相等”時,屏幕上的直徑依次旋轉至同一條直徑重合,相信會給學生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從而加深對特征的理解和掌握。
《圓認識》評課稿 篇7
11月5日上午第二節,我們裴主任上了一堂《圓的認識》,讓聽課老師和六年級同學一起認識了圓,認識了什么是有效教學。
一、在小學數學大綱里,關于圓的教學相關要求有以下一些:
(一)使學生理解、掌握數量關系和幾何圖形的最基礎的知識。
(二)使學生具有進行整數、小數、分數四則計算的能力,培養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和空間觀念,能夠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三)使學生受到思想品德教育。
二、教學要求:
使學生獲得有關整數、小數、分數、百分數和比例的基礎知識;常見的一些數量關系和解答應用題的方法;用字母表示數和簡易方程、量與計量、簡單幾何圖形、珠算、統計的一些初步知識。
使學生逐步形成簡單幾何形體的形狀、大小和相互位置關系的表象,能夠識別所學的幾何形體,并能根據幾何形體的名稱再現它們的表象,培養初步的`空間觀念。
培養學生觀察和認識周圍事物間的數量關系和形體特征的興趣和意識;使學生初步學會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和方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根據數學的學科特點,對學生進行學習目的教育,愛祖國、愛社會主義、愛科學的教育,辯證唯物主義觀點的啟蒙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獨立思考、克服困難的精神。
三、教學內容的確定和安排
根據九年義務教育的性質和任務,適應現代科學技術發展的趨勢和社會需要,為了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小學數學要選擇日常生活和進一步學習所必需的、學生能夠接受的、最基礎的數學知識作為教學內容。通過直觀學習一些幾何初步知識,認識常見的簡單幾何形體的特征,學會計算它們的周長、面積和體積,對于培養學生初步的空間觀念和進一步學習幾何都是有益的。在安排內容時,要注意加強測量、拼擺、畫圖等實際操作方面的訓練,求積計算的數據不應過繁。組合圖形作為選學內容,只限于兩個圖形的組合。幾何形體要從低年級起逐步認識,合理安排。
認識圓,會畫圓。
本堂課的教學任務歸納起來主要集中在以下幾點:
1、讓學生對幾何圖形——“圓”建立最基礎的認識(當然是在一年級的圓的認識的基礎上);
2、認識事物間——圓的特征、直徑和半徑的數量關系和基本特征;
3、學會用字母表示圓的有關知識,主要是指:2r=d;
4、會畫圓;
5、培養學生觀察和認識周圍事物間的數量關系和形體特征的興趣和意識;
6、增強民族自豪感:祖沖之和圓周率。
關于教學任務,老師們一般都很容易把握,更重要的是,大綱提出的教學方式為我們的“有效教學”的提供了思考:
1、學數學要選擇日常生活和進一步學習所必需的、學生能夠接受的、最基礎的數學知識作為教學內容。
2、在安排內容時,要注意加強測量、拼擺、畫圖等實際操作方面的訓練。
3、通過直觀學習一些幾何初步知識,認識常見的簡單幾何形體的特征。
日常生活、實際操作、直觀學習雖然簡簡單單的12個字,卻值得我們數學老師時時為之警惕,因為在我聽過的數學課中,很多老師如能做到其中一點都已經是很不錯的了!
今天的課堂中,老師的三大理念使《圓的認識》更加有效:
1、數學生活化使教學更加有效;
課堂教學中,時時注意啟用生活中的素材開展數學教學,如導入:早幾天的秋游中,大家都把座位讓給了小弟弟小妹妹,今天老師讓大家座一次車!又如:生活中你看到過哪些圓形的物體呢?再比如:假如要在草坪中間建立一個圓形大水池,你該怎樣畫圓呢?
2、利用學生動覺智能來促進數理——邏輯智能的發展,使教學更加有效;
這個理念在教師的本堂課中體現得更是淋漓盡致,如:圓的對折;測量直徑的長度和半徑的長度;畫圓等等,學生通過自己動手來學習和了解圓的相關知識,學習興趣濃厚,感性認識增強,這就是我們常說的積極主動的建構。
3、直觀教學相得益彰:
這主要是借助于課件,如:老師在教學"同一圓內每一條直徑的長度都相等"時,結合學生動手測量,屏幕上的多條直徑依次旋轉至同一條直徑完全重合,非常直觀地凸現出這一知識點。類似之處還有很多。
由此看來,這堂數學課在教法上是很具有代表性的,如何實施有效教學,看來真是值得我們多加揣摩!
當然,課堂中存在的諸如:教師的語言還要更加嚴謹、有些局部處理是否可以更加有效等等,那都是難免的事情,這就無傷大雅了!
《圓認識》評課稿 篇8
本節課王xx老師把課堂還給了學生,讓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學生真正成為了學習的主人。但是世間事物沒有最好,只有更好。下面我就個人觀點說一下這節課中,還有幾個值得商榷的地方。
1、平板答題的利用
課前學生利用網絡資源通過錄制的`微課進行預習,這節課如用平板答題代替學生匯報環節能更節省時間更高效。
2、小組合作學習活動較多
本節課有三處設計了小組交流合作學習的環節,合作學習起到綁帶的作用,學生發言更充分,但是本課中這樣的環節我認為有些多。
3、小組合作學習后匯報應多些展示匯報小組
當小組合作學習后的匯報環節,一般只有一個小組進行匯報,如再找幾個小組,這樣展示的孩子能多些,并且可以匯報不同驗證方式。
4、教材課上利用率不高
教材在課堂中應充分利用,本節課只在練習畫圓時使用了教材使用率不高,我覺得還可以在概念教學時使用教材。
以上是我粗淺的看法,希望大家批評指正。
《圓認識》評課稿 篇9
程老師扎實的課堂為大家所稱道。這節《圓的認識》層次分明,學生掌握扎實,體驗深刻。
本堂課的教學任務歸納起來主要集中在以下幾點:
1、讓學生對幾何圖形——“圓”建立最基礎的認識;
2、認識事物間——圓的特征、直徑和半徑的數量關系和基本特征;
3、學會用字母表示圓的有關知識,主要是指:2r=d;
4、會畫圓;
5、培養學生觀察和認識周圍事物間的數量關系和形體特征的興趣和意識;
關于教學任務,程老師對這節課的把握,更重要的是,有效的教學方式為我們的“有效教學”的提供了思考:
1、學數學要選擇日常生活和進一步學習所必需的、學生能夠接受的、最基礎的數學知識作為教學內容。
2、在安排內容時,要注意加強測量、拼擺、畫圖等實際操作方面的訓練。
3、通過直觀學習一些幾何初步知識,認識常見的簡單幾何形體的特征。
今天的課堂中,程老師體現的數學理念使《圓的認識》的學習更加有效:
1、數學生活化使教學更加有效;
課堂教學中,時時注意啟用生活中的素材開展數學教學。
2、利用學生動覺智能來促進數理——邏輯智能的發展,使教學更加有效;
這個理念在教師的本堂課中體現得更是淋漓盡致,如:圓的.對折;測量直徑的長度和半徑的長度;畫圓等等,學生通過自己動手來學習和了解圓的相關知識,學習興趣濃厚,感性認識增強,這就是我們常說的積極主動的建構。
3、直觀教學相得益彰:
這主要是借助于課件,如:老師在教學“同一圓內每一條直徑的長度都相等”時,結合學生動手測量,屏幕上的多條直徑依次旋轉至同一條直徑完全重合,非常直觀地凸現出這一知識點。類似之處還有很多。
由此看來,這堂數學課在教法上是很具有代表性的,如何實施有效教學,看來真是值得我們多加揣摩!
《圓認識》評課稿 篇10
《圓的認識》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六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的第一課時的內容,幾乎所有小學數學教學領域的名師大家都用過這節課來做過課,形式也是異彩紛呈。
它是在學生學習了直線圖形、面積的計算及初步感知圓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特殊的平面圖形圓(曲線圖形)。是學生系統認識曲線圖形特征的開始,是為進一步學習圓的周長和面積及學習圓柱、圓錐等知識打好基礎。所以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是使學生認識圓,掌握圓的特征,理解在同圓中直徑與半徑的關系,使學生學會用圓規畫圓;通過直觀教學和動手操作,使學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礎上,理解并形成圓的概念,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觀察能力、空間想象能力以及抽象概括能力,并能把所學知識運用于生活實際當中;同時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圓、了解圓的特征、學會用圓規畫圓。我在欣賞品味孫老師做的這節課之余,思考和感受頗多:
一、我們該創設怎樣的問題情境?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要讓學生在現實的情境中體驗和理解數學。數學教學,要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環境,從學生的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創設有助于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情境。這樣的情境應該是生活化的,而且富有挑戰性的。首先,要讓學生有一個明確的目標,是否明確討論的問題關系到每個學生能否積極投入。其次通過創設情境,喚起原有經驗,讓學生的智慧受到挑戰。學生在面臨挑戰性任務時,往往會釋放更多的能量,進行更加有效的學習。這節課孫老師首先用甩動的小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有利于學生從動態中感知圓;接著從身邊的事物引入圓,體會圓,有利于概念的強化。
二、如何處理好主動探究與接受的關系?
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這就要求教師改變以講解、灌輸為主的傳統的單一教學方式,實施開放性、探究性的教學,滿足學生的不同需求,實現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目的。
孫老師在圓的特征教學過程中,從圓心的揭示,半徑的探究到直徑的發現,教師恰當地把握了接受與探究、預設與生成、封閉與開放的關系。首先,從圓規的針尖自然引出固定的一點即圓心。那么圓的大小由什么決定的?學生從觀察和畫圓的體驗中獲得各自的看法,在交流中生成討論“半徑”的需要。其次,對“半徑”的探究,充分相信學生,摒棄接受式的學習,合理組織學生的獨立探索和合作交流,促進有效互動。第一層次,直接讓學生感知畫出的圓有大有小,并且說明理由。學生憑借已有的知識經驗大都能判斷,但是對理由的表述不甚明確。正是在這樣或正確或錯誤的表述、辨析中,學生對半徑的概念由模糊變清晰,概括定義水到渠成。第二層次在課件展示畫半徑的過程中,學生主動發現半徑永遠畫不完,體驗的半徑有無數條。然后聯系定義中的“到圓上任意一點”來進一步驗證半徑有無數條,半徑都相等。“直徑”概念和直徑與半徑的關系的得出,更是讓學生自主探索,運用聯想、類比、推理等方法合作完成建構。在整個環節的教學中,教師幫助學生確立了恰當的探究點:“用自己的語言說說什么是半徑。” “在圓內還發現怎樣的線段?”等幾個主要問題。這一環節的設計,既實現了探究過程的開放,也突出了師生間、生生間的多向交流與合作,為學生全面參與學習活動創造了更多的條件和機會。可見,只有充分認識到學生經驗的重要性,才能設計好探究活動,實現有效的探究和互動。
總之,從整個課堂可以看出孫教師準備的非常充分,認真鉆研了教材,準確把握了本節課的重難點。教學設計合理,環環相扣,做到了數學知識嚴密的邏輯性。并從生活中實際例子引入課題,一方面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激起學生的求知欲望,從思想上吸引了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活動。特別在探究知識這一環節中,給予學生充分展示自我和展開探究活動的空間,讓學生在自主探究中發現新知,這也正是我校所定的專題“有效課堂教學”的進一步體現。最后教師通過拓展訓練,進一步鞏固所學的知識,同時了解學生對知識掌握情況。讓學生親眼看見圓的知識的應用,真正體會到數學知識就在身邊,從而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和解決問題的意識,充分體現了數學課堂有效探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圓認識》評課稿 篇11
本課屬于概念教學,在這一課中,胡慧敏老師力求讓每位學生都去探究知識、發現規律,從而使自己成為知識的創造者。對學生而言,這是一節感受真實、經歷充實、感悟扎實,充滿情趣和智慧的教學,也是一節充滿創意的教學。以下淺談我的觀點:
第一、開課,體現一個“貼”字
導入是一堂課的開始,好的導入能激發學生的興趣。胡老師的開課“貼”近生活實際,從生活中感受圓入手。整節課中她選擇了最常見的自然現象和圓形物體、圓形建筑,讓學生欣賞“自然中的圓”,欣賞“人文中的圓”,讓學生感受圓的神奇魅力。
第二、新授,體現一個“實”字
新授是一堂課的中心環節,提高新授的教學效果是提高教學效率的關鍵。胡老師在課堂教學中緊緊圍繞培養和提高學生思維能力這個核心,不斷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增強學生的參與意識。在胡老師的這節課上體現一個“實”字,實施“主動探究”的學習方式,學習效果事半功倍。
《課程標準》指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在本節課中,從圓的揭示,半徑的探究到直徑的發現,通過學生動手折一折,自然而然的引出固定的一點即圓心,那么圓的大小由什么決定?學生從觀察和畫圓的體驗中有了各自的看法,在交流中生成討論半徑的需要,對半徑的探究中,相信學生,合理組織學生獨立探索,合作交流,促進有效互動。
再次,胡老師精心設計一些問題,讓學生在操作中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沒有刻意去追求教學過程的完美,而是順著學生的思維走,教師靈活把握。這樣教學,學生的思維空間很大,有利于學生能力的'培養。
第三,練習,體現一個“精”字
練習,是數學教學的重要一環。它是促進學生理解所學知識的重要途徑。胡老師在練習設計中,注意練習的目的性、典型性、針對性、層次性和趣味性。更最重要是,在練習中胡老師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知識就在我們的身邊,日常生活中經常會碰到,也經常要用到。我認為,讓學生帶著問題、帶著思考走出課堂,這才是我們課堂教學所要追求的目標。
不足之處:在本節課中,胡老師對于學生的回答,不論是語言,還是評價的表情則顯得少而呆板。僅有的反應也只是簡單的鼓勵和判斷,如:“恩”“很好”、“對”、“錯”,語言非常簡單。評價的重心還停留于關注學習活動結果,評價語言單調,缺乏激勵性、調控性、發展性。其實教師要以飽滿、關注的情感投入評價,時刻注意對學生的理解,尊重學生的差異,及時表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點滴進步,不斷地幫助他們找回自尊和自信,提升學生學習數學的情感體驗。以問題帶動學生的思維,這是提問的目的。對待學生回答的反應,不應停留在重復、更正層次,停留于學生的回答結果,而應及時追問、向深層次擴展。
總的來說,在本節課的教學實踐中,學生對圓的歷史、圓的美麗有著深刻的感悟,覺得數學課堂豐厚有趣,數學文化的魅力真正地滲入教材、到達課堂、溶入教學,學生覺得數學非常平易近人,數學教學就這樣通過文化層面讓學生進一步理解數學、喜歡數學、熱愛數學。
《圓認識》評課稿 篇12
《圓的認識》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六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的第一課時的內容,是在學生學習了直線圖形、面積的計算及初步感知圓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特殊的平面圖形圓(曲線圖形)。是學生系統認識曲線圖形特征的開始,是為進一步學習圓的周長和面積及學習圓柱、圓錐等知識打好基礎。所以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是使學生認識圓,掌握圓的特征,理解在同圓或等圓中直徑與半徑的關系,使學生學會用圓規畫圓;通過直觀教學和動手操作,使學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礎上,理解并形成圓的概念,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觀察能力、空間想象能力以及抽象概括能力,并能把所學知識運用于生活實際當中;同時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圓、了解圓的特征、學會用圓規畫圓。陳鵬開老師的一節課讓我獲益匪淺,他新穎的教學方法,讓我耳目一新。
教材通過對圓的研究,使學生初步認識到研究曲線圖形的基本方法,同時,也滲透了曲線圖形和直線圖形的關系,這樣不僅擴展了學生的知識面,而且從空間觀念方面來說,也進入了一新的領域。學生雖已初步認識過圓,但對于建立正確的圓的概念以及掌握圓的特征還是比較困難的,所以感知并了解圓的基本特征和用圓規畫圓”就成為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明確圓心與圓的位置之間的關系、半徑與直徑、半徑與圓的大小之間的關系”是本節課的難點。 首先,可以看出陳老師準備的非常充分,認真鉆研了教材,準確把握了本節課的重難點。教學設計合理,環環相扣,做到了數學知識嚴密的邏輯性。 其次教師一開始通過生活中實際例子引入課題,一方面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激起學生的求知欲望,從思想上吸引了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活動。
在探究知識這一環節中教師主要通過讓學生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等活動,讓學生自主探索,分組交流,給予學生充分展示自我和展開探究活動的空間,讓學生在自主探究中發現新知,學生學習的過程是感知的過程,是體驗的過程,是感悟的過程,學生在感知、體驗、感悟中發現新知,掌握新知。根據教材的特點,本節課將以引導、探究、動手操作為主要方式進行教學。
教師在講同一圓中半徑和直徑的特征以及關系時,不是把知識灌輸給學生,而是讓學生去畫圓,通過畫圓來認識這些瑣碎的知識點。通過交流探究發現知識。從而達到突破難點的目的,也體現了數學課堂的`有效探究。
還有教師在教學生畫圓時,先和學生一起認識畫圖工具圓規,再讓學生嘗試自主畫圓,再通過示范畫圓讓學生共同概括規律,從而掌握畫圓中圓心與半徑的作用,這是從感性到理性的一種提高。最后讓學生畫一個半徑為2厘米的圓,這使知識的生成過程變的順理成章。
最后教師通過拓展訓練,進一步鞏固所學的知識,同時了解學生對知識掌握情況。讓學生親眼看見圓的知識的應用,真正體會到數學知識就在身邊,從而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和解決問題的意識。
說的不對或不好的地方,請在座的各位同行們批評指正,謝謝!
《圓認識》評課稿 篇13
今天聽了周老師上的《圓的認識》,讓我感受很深。本節課注重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啟用生活中的素材開展數學教學,讓學生主動參與知識的建構等等方面教師都比較注重,也取得了相應的很好效果。可以看出周老師在研究這節課的時候做了很多的打磨,聽了這節課,為我今后的課堂教學指明的方向,下面簡單從三個方面談談我的學習體會:
一、以學生為本,正確把握教學起點。
圓的認識是一節概念教學課。圓是一種常見的平面圖形,也是最簡單的曲線圖形,這節課要讓學生了解圓的概念以及直徑半徑等的概念與特征。我們知道,學生對圓已經有了相當的認識,他們的學習不可能是零起點,所以我們的教學也不能是“零起點”,我們的教學要以學生為本,正確把握學生的學習起點。周老師從一個簡單的游戲,引出圓周上的點到中心點都一樣長,這就是學生對半徑的特征的直觀感性認識,所以本節課教師沒有再綁住孩子的手腳從而束縛學生的'思維,而是以學生的起點為教學起點,讓學生通過操作、觀察、嘗試、驗證等活動加深對圓的認識。再比如,用圓規畫圓,學生早已經嘗試過,所以上課時老師就把它定位為畫圓的注意點,討論怎么樣把圓畫好。而關于圓的直徑、半徑等的特征,學生也并非一無所知,老師就放手讓學生通過折、量、畫、比等活動自主探索、發現,符合客觀實際,學生在操作中體驗感悟,并最終理解掌握。
二、在自主學習中展開探究新知,掌握圓的知識特征。
大膽放手讓學生自己去“探”。以剪的圓為素材,用圓規和尺子為研究工具,有目的、有意識安排學生用量一量、折一折、畫一畫的方法合作探究圓心、直徑和半徑之間的關系。啟發學生用眼觀察,動腦思考,動口參加討論,用耳去辨析
同學們的答案,讓學生運用多種感官參與學習的全過程,經歷觀察、操作類比,歸納等過程,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創造意識。這一開放式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在具體、直觀的操作中發現了半徑、直徑的本質特征、以及它們之間的關系,不但突出了教學重點,而且分散了教學難點,收到了較好的學習效果。整個環節都讓學生在動手操作與合作交流中感悟、體驗、認識圓的各方面知識。都是學生感興趣的活動,他們變被動的操作為主動的探究,不是在學數學,而是在“做數學”和“數學的思考”。教師作為指導者與參與者,自然的引導學生將活動過程上升為數學概念來認識。把學生的學習過程統整在綜合性和探究性的研究活動中,學生對圓的特征的認識過程就是一種研究與發現的過程,是一種對話與共享的過程。學生在獲得基本知識和技能的過程中,數學思維不斷發展,同時也獲得了積極豐富的情感體驗。
三、在拓展與應用中盡顯圓的魅力。
本課練習設計執教者通過指導學生對解決問題過程的回顧與反思,增強運用有關策略解決問題的自覺性,不斷提升學生的數學素養。本課的練習不僅鞏固了半徑與直徑的關系,還教會學生善于觀察、善于聯想的良好習慣。之后,通過墨子對圓的描述進一步彰顯圓的文化內涵,同時讓學生感受到我國數學文化歷史悠久萌發民族自豪感。最后,又回到生活中解釋其中的奧秘,注重應用性再次讓學生感受圓的獨特魅力,讓學生不知不覺地走進了圓的世界,不知不覺地學會畫圓,了解圓心、直徑、半徑等概念,不知不覺地了解到圓與現實生活的聯系,不知不覺地經歷一次次“再創造”的過程,把學習的主動權充分交還給了學生。
《圓認識》評課稿 篇14
一、從游戲引入,領略圓的美。
課始的引入執教者分為三個層次:首先做游戲,根據學生已有的對圓的認識經驗,從肢體閱讀圖形開始,讓學生從袋子中摸圖形,從接觸中感受圓與其它平面圖形的不同。其次讓學生回憶生活中見過的圓,喚醒學生的相關生活經驗。最后再展現大自然中隨處可見的有關圓的畫面(陽光下綻放的向日葵、花叢中五顏六色的鮮花、光折射后形成的美妙光環、用特殊儀器拍攝到的電磁波、雷達波、月球上的環形山等)。記得北師大周玉任教授曾說過,我們教師要善于“往平靜的水面投進石子”。這節課的新知引入,創設了生動豐富的數學情境,讓學生在感受生活美的同時,從中發現有關數學的成分——幾何圖形。這樣設計就為學生從已有的對圓的認識經驗到認識生活中的物體到認識數學上的幾何圖形,架起了一座橋梁,即突出了幾何建模的過程,又使學生逐步學會用數學的眼光看待生活,從生活中發現數學。有效地激發起學生內在的學習動機。
二、在自主學習中展開探究新知,掌握圓的知識特征。
第一層動手操作執教者讓學生兩次畫圓,從中學會用圓規畫圓,并掌握圓的特征。首先讓學生在已有經驗基礎上動手畫圓,不會的請教會的同學或請教書本。講解畫圓的步驟,問“我發現有幾個同學畫得不夠圓,你覺得問題出在哪兒了?”很好的解決了圓規畫圓的難點。其次,在學生初步會畫的基礎上提出要求“畫同樣大小的圓”。然后進行剪圓。層層深入,在掌握畫圓的同時還感知到了圓的概念。第二層認識圓心、直徑和半徑。從讓學生描述圓的大小引出這三個概念,然后組內交流自學認識,做到人人參與學習。再讀讀書上的說法和判斷哪些是直徑、半徑中進行鞏固,形成解決問題的策略。第三層大膽放手讓學生自己去“探”。以剪的圓為素材,用圓規和尺子為研究工具,有目的.、有意識安排學生用量一量、折一折、畫一畫的方法合作探究圓心、直徑和半徑之間的關系。啟發學生用眼觀察,動腦思考,動口參加討論,用耳去辨析同學們的答案,讓學生運用多種感官參與學習的全過程,經歷觀察、操作類比,歸納等過程,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創造意識。這一開放式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在具體、直觀的操作中發現了半徑、直徑的本質特征、以及它們之間的關系,不但突出了教學重點,而且分散了教學難點,收到了較好的學習效果。整個環節都讓學生在動手操作與合作交流中感悟、體驗、認識圓的各方面知識。都是學生感興趣的活動,他們變被動的操作為主動的探究,不是在學數學,而是在“做數學”和“數學的思考”。教師作為指導者與參與者,自然的引導學生將活動過程上升為數學概念來認識。把學生的學習過程統整在綜合性和探究性的研究活動中,學生對圓的特征的認識過程就是一種研究與發現的過程,是一種對話與共享的過程。學生在獲得基本知識和技能的過程中,數學思維不斷發展,同時也獲得了積極豐富的情感體驗。
三、在拓展與應用中盡顯圓的魅力。
本課練習設計執教者通過指導學生對解決問題過程的回顧與反思,增強運用有關策略解決問題的自覺性,不斷提升學生的數學素養。本課的練習不僅鞏固了半徑與直徑的關系,還教會學生善于觀察、善于聯想的良好習慣。之后,通過古代太極圖與墨子對圓的描述進一步彰顯圓的文化內涵,同時讓學生感受到我國數學文化歷史悠久萌發民族自豪感。最后,又回到生活中解釋其中的奧秘,注重應用性再次讓學生感受圓的獨特魅力。
充分放大圓所內涵的文化特性,并以此為背景,讓學生不知不覺地走進了圓的世界,不知不覺地學會畫圓,了解圓心、直徑、半徑等概念,不知不覺地了解到圓與現實生活的聯系,不知不覺地經歷一次次“再
創造”的過程,把學習的主動權充分交還給了學生。
探討的問題與不足:當然,“理想的課程”如何轉化為“現實的課程”,這當中仍然有許多值得深切關注的話題。就拿本課教學而言,實施下來,應該說,學生對于“圓”這一冰冷圖形背后所蘊含的人文的、文化的特性的感受還是十分真切的,然而,作為問題的另一方面,對于基本的數學知識、數學技能的掌握,在教學后的反饋中也確實暴露出了一定的問題,尤其表現在進行圓的圓心、直徑和半徑等概念教學時,似乎扶得過多,以至于課堂顯得不夠開放探究味不是很濃。如果改成讓學生剪了后先折,在折中感知直徑和半徑的特征,是否會讓學生掌握得更扎實課堂或許會顯得更活躍。還有,欣賞部分放于課的結尾處可避免欣賞得漫無目的。
【《圓認識》評課稿】相關文章:
圓的認識評課稿03-20
《認識圓》評課稿10-15
《圓認識》評課稿09-22
《圓的認識》評課稿04-06
圓的認識評課11-03
《圓認識》評課稿集合02-20
數學《圓的認識》評課稿04-05
《圓的認識》教學評課稿04-08
(薦)《圓認識》評課稿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