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數學《確定位置》優秀評課稿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小學數學評課稿優秀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可能需要進行評課稿編寫工作,評課的類型很多,有同事之間互相學習、共同研討評課;有學校領導診斷、檢查的評課;有上級專家鑒定或評判的評課等。那么寫評課稿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學數學評課稿優秀,歡迎大家分享。
小學數學評課稿優秀1
“數學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荷蘭教育家弗賴塔爾告訴我們:源于生活,讓數學變得生動活潑,引人入勝,歸于生活,學生們會自覺注意到生活中出現的各種數學關系和數字。生活,柔化了數學的刻板和剛性,也讓學生真正體會到了數學的有趣、有用、有情……xxx老師執教的《分數的初步認識》一節課時,就創設了貼近學生生活的教學情境,讓學生熟知的、親近的、現實的生活數學走向學生視野,進入課堂,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來設計富有情趣和意義的數學活動,使學生切實體驗到身邊有數學,并引導學生應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凸現數學知識的應用價值。本節課,米老師安排的教學活動,層次分明,由淺入深,在循循善誘中,完成了對分數初步認識的教學。
一、在生活化的情景中,感受分數
《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重視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中學習數學和理解數學”。既然數學知識來自于生活實踐并應用于生活,我們的數學教學就應該聯系生活、貼近生活,讓學生熟知的、親近的、現實的生活數學走向學生視野,進入課堂。課上,米老師創設了淘氣和笑笑去春游,幫助他們分蘋果、礦泉水、披薩等食物的教學情境,孩子們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知道平均分是最公平的,于是成功地幫助了淘氣和笑笑分了蘋果和礦泉水,每人分到了2個蘋果,1瓶水。
披薩只有一塊,平均分后,每人都得到了披薩的半。披薩的一半是多大呢?孩子們拿出了手中披薩的學具,動手折了起來,很快就找到了披薩的一半,并用陰影表示出來。敖老師借機提出“你能用一個數來表示嗎?”這樣能引發學生思考的問題。孩子們都陷入深深地思考中,是啊,這一半該用什么數來表示呢?敖老師引導孩子結合自己分披薩的過程想一想。在老師的引導孩子,孩子們最終想到了用“1/2”或“2/1”來表示披薩的一半,敖老師在表揚孩子的同時,對學生說:科學家和你們一樣,也想出了這兩種方法,最后他選擇了用“1/2”來表示一半。然后再引導孩子們說說“1/2”表示什么意思。值得一提的是,當有學生不能準確說出“1/2”的意義時,敖老師就會耐心地引導,使其能準確說出它的含義,不但如此,她還會找更多的學生重復說,使學生正真理解了“1/2”的意義。
二、在動手操作中,理解分數
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美國教育學家杜威早就提出:“讓學生從做中學。”敖老師執教的《分數的初步認識》這節課充分體現了在數學教學中讓學生經歷“做數學”的過程。她以獨具匠心的設計、細膩靈活的誘導,將學生推上了自主學習的舞臺,真正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了學生。課上,為了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分數的意義,米老師引導學生拿出自己的正方形紙,引導他們找出正方形紙的“1/4”,并將折法不同的正方形貼到黑板上,使學生感受到方法的多樣化。在學生理解四分之一的基礎上,敖老師又問:“在這個圖形中,出了四分之一,你還能找到幾分之幾呢?”,就這樣,在米老師循循善誘下,學生又認識了“2/4”,“3/4”,“4/4”。米老師用多種形式,培養和激勵學生獨立思考、勇于創新、善于表達的能力。學生自始至終置身于教師為其創設的發現和討論的情境之中,興趣盎然,積極主動地參與探討、質疑、創造等教學活動,讓學生在思考、交流、傾聽、爭論和發現中學習數學知識,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
三、在層次練習中,創造分數
課堂練習是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生學習過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是學生掌握知識,形成技能、發展智力,挖掘創新潛能的重要手段,是教師了解學生知識掌握情況的主要途徑。在《分數的初步認識》一課,米老師設計由易到難,由簡到繁的層次練習題,先讓孩子判斷每個圖形涂色的部分能不能用“1/2”表示,在學生充分理解“1/2”的含義后,又引導孩子找出正方形的“2/4”“3/4”,“4/4”。為了深化學生對分數的意義,發散孩子的數學思維,米老師引導學生用自己手中的正方形學具,任意創造一個分數。學生對此興趣盎然,樂此不疲,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分數,并能準確說出分數所表示的意義。在這種層次性的練習中,孩子們深刻地理解分數的意義,并能將其準確地表達出來。
小學數學評課稿優秀2
這次在我校舉行的“小學數學課內比教學活動”采取了隨即抽內容、現場備課、當場講課的形式,使課堂教學更多的回歸自然,更好的體現了教師的自身修養和教學功底。昨天和今天的8位教師的授課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收獲也挺多的。下面我就這幾位教師的課談談自己的一點看法:
一、尊重學生的知識體驗,找準學生新知的“最近發展區”
我們都知道數學是一門系統性很強的學科,它是以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知識基礎來展開教學的,昨天的幾位教師的教學導入,都注重了抓住新知的生長點設計新課導入,為新知的教學打下基礎。例如:質數和合數的教學,教師以復習因數和倍數的有關知識為切入點;正方體的認識以復習長方體的有關知識為切入點;圓錐體的認識以復習圓柱體的有關知識為切入點;加法的運算定律則以能湊整十、整百的整數計算為切入點等,為新知的教學做了很好的鋪墊。
二、注重開展自主學習,教師定位不再“指手畫腳”
我們知道自主學習的理念是現今提的最響的、研討的最熱鬧的行之有效的教學方式方法,在我們這幾位教師的課堂上,較以前相比,更多的體現了自主課堂的理念,更多的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了學生,是課堂成為學生的課堂,對于每一個知識點的探究和生成都是放手讓學生通過討論、交流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構建新的知識體系,進而活躍了學生的思維,實現了由單一被動式接受學習向自主探究式學習的轉化,從而培養了學生的探究精神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充分調動了學生群體的積極性。例如:兩節質數和合數的教學中,1~20的自然數分類、質數與合數概念的形成、100以內質數的尋找都是通過學生的小組合作交流討論完成的;正方體的特征教學中教師也是讓學生通過一定的實物動手操作、小組討論、細心觀察,自行尋找答案。加法交換律的得出、圓錐高的測量、其特點的找尋等等,教師都是通過放手,發揮學生的聰明才智,讓他們在數學活動中、在群體的互幫互學中形成新的數學知識體系。
三、注重數學思想的滲透
數學思想的滲透和培養也是我們小學數學教學中一項重要的內容,在這幾節課中,都或多或少的滲透了一定的數學思想,例如:在教學加法交換律時,教師在得出結論時,要求學生再舉例來驗證驗證這個定律是否正確,滲透了驗證的數學思想,在幾節幾何課中,很多地方教師都是讓學生猜一猜,再來證明證明所猜測的對不對,這不僅滲透了驗證的數學思想,還滲透了猜想的數學思想。這都是值得我學習的地方。
當然一節課要想做到“踏雪無痕”幾乎是不可能的,每一節課多多少少都會留下一些遺憾,看花容易繡花難啦!下面幾個觀點,純屬“一己之見”,提出來與大家共同探討。
一、我們在教學中,要更注重挖掘教材,拓展所學知識的深度和廣度。
新的教材的編排更具有開放性,它給了我們教師更多的發展和挖掘教材的空間,作為我們教師如何更好地對教材進行更好的選擇、組合、再造,使學生在有限的40分鐘內學到更多更有效地知識,進而體現用教材而不拘泥于教材,便更顯得有探討價值。例如在質數和合數的'教學中,是不是也有很多可以挖掘的知識呢?
①20以內連續的合數有哪些?
②100以內所有質數的和、積是多少?
③合數中最小的奇數是多少?
④最小的合數與最小的質數的商是多少等等。
這樣做對于進一步鞏固學生對質數和合數的概念的理解和鞏固是不是有一定的幫助呢?在圓錐的教學中,我們學習了觀察物體,能不能讓學生從不同的側面去觀察這個圓錐它分別是什么形狀?在用直角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旋轉成一個圓錐時,最少旋轉多少度可得一個圓錐?他們的各個部分分別作圓錐的哪個部分?這樣為后面學習椎體的體積計算打下一定的基礎。在教學正方體認識時,它是建立在對長方體認識的基礎上,是一種特殊的長方體,既然是特殊的長方體,它就有很多長方體的特征,可以說是一節新而不舊,舊而不新的課,教師在教學中能不能再大膽的放一放手,讓學生對其特征進行自主探討,在把一個長方體變成一個正方體時,是不是隨意變就可以得到一個正方體呢?它按什么規律變才能得到一個最大的正方體呢?這里面所蘊含的知識點是不是也應該把它挖掘挖掘呢?在學習長方體的表面積的教學中,為了讓學生更好更牢固的掌握表面積的計算方法,我們是不是先讓學生掌握好每個面面積的計算方法后,再掌握6個面的表面積,掌握好6個面的表面積后,能不能隨機的讓學生再掌握特殊的5個面的表面積。4個面的表面積?這所有的問題在此提出來與大家共同探討探討。
二、在教學中,更注重一點語言的準確,精煉,使其更具親和力和兒童性。
三、教師平時要做到通覽小學數學教材,進而更好地把握教材,提高自身課堂的調控能力。
【小學數學評課稿優秀】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評課稿02-27
小學數學評課稿03-01
小學數學評課稿通用04-07
小學數學評課稿最新04-03
小學數學教學評課稿03-20
小學數學評課稿集錦04-26
小學數學示范課評課稿04-08
數學評課稿10-10
小學語文評課稿優秀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