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雨》評課稿范文
所謂評課,顧名思義,即評價課堂教學。是在聽課活動結束之后的教學延伸。對其執教教師的課堂教學的得失,成敗進行評議的一種活動,是加強教學常規管理,開展教育科研活動,深化課堂教學改革,促進學生發展,推進教師專業水平提高的重要手段。下面跟著小編來看看《秋天的雨》評課稿范文吧!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秋天的雨》評課稿 篇1
今天聆聽了三位老師的課,《珍珠鳥》是略讀課文,《秋天的雨》是精讀課文,還有一堂課是古詩教學。三個不同風格的老師,三堂不用的課型,讓我們聽課的老師受益匪淺。
第一節課向我們展示了略讀課文的教學特色——整體把握,直奔重點。略讀課文需要取舍,不能面面俱到,陳老師的課清新流暢,讓人如沐春風。個人覺得最后的練筆設計挺好,是不是這時候可以從學生的語言中提煉出詞語寫在板書“怕人”和“信賴人”之間,讓板書成為課堂點睛之筆。
第三節課的老師要在短短40分鐘內教學兩首古詩,確實很有難度。朱老師設計的“讀詩題,找異同”這個環節獨具匠心,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在后面的環節中,我覺得這樣的教學并沒有讓學生深入理解古詩的意思,有蜻蜓點水的感覺,應該利用課件來幫助學生理解詩意,渲染情感。
我著重來說說第二堂課《秋天的雨》。課題名為秋雨,實際是寫秋天,課文內容豐富多彩,寫了秋天的繽紛色彩,秋天的豐收景象,還有秋天的各種動物準備過冬的情景。課文把秋雨作為一條線索,將秋天眾多的景物巧妙地串聯起來,從整體上帶出一個美麗、豐收、歡樂的秋天,讓學生體會秋天的美好,感受課文的語言美。我想用一句話來形容這堂課——堅守語文陣地,牢抓語文精神。
一、在讀通課文上,舍得花時間
初讀課文時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總體感知時把各段的總起句組成一首小詩,初知全文內容。檢查自學情況時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站起來讀。朱老師在教學第二自然段時,第一遍默讀,圈出顏色詞,第二遍自由讀,找出秋天的雨把顏色送給了誰。從今天學生學習的情況來看,讀通課文至關重要。
二、在讀準字音上,舍得下功夫
檢查自學情況時,朱老師先檢查讀輕聲的六個詞語,要求讀得好聽一點。接著出示有多音字“扇”的這一句,學生果然習慣性地把“扇”讀成了第四聲,朱老師詳細地教學了生字“扇”的結構、書寫和兩個讀音。另外,朱老師還能及時發現學生朗讀時出現的錯誤,認真給予糾正,如提醒學生“的'”讀得輕一些,“橙紅”不讀“登紅”。當學生把“溫柔”讀成“溫和”時,老師請學生再讀一遍,這一遍學生又沒有讀好,朱老師鼓勵他再試一次。老師如此重視學生的讀書反饋,學生的朗讀水平怎么能不提高?
三、在理解詞語上,要講究方法
用動作來演示“你擠我碰”,查資料來理解“頻頻點頭”。理解“五彩繽紛”時,給它找近義詞,學生說得不多,老師又補充了幾個“五顏六色、五光十色、色彩斑斕、萬紫千紅……”語言就是這樣點點滴滴積累起來的。
四、在朗讀指導上,要落到實處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小學從一年級開始,就應該學習用標準的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朗讀已成語文課堂上必不可少的教學手段。特別是寫景散文,指導學生美美地讀是教學本文的一個重點。在這節課中,老師能引導、組織學生運用多種形式充分地讀,把“讀”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中,通過自由讀、指名讀、默讀、配樂讀、師生合作讀等多種形式,讓學生充分感悟課文的語言美、情感美。
五、在語言的積累運用上,要鋪設階梯
豐富語言的積累和運用,成為語文課程標準中的一個重要理念,在語文學習中,積累語言,熟讀成誦,這是一種積累方式;品讀好詞佳句,也是一種積累形式。
在教學第二自然段時,有一個環節是教師課件出示了寫銀杏葉和楓葉的兩句話“你看,它把黃色給了銀杏樹,黃黃的葉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熱。”“它把紅色給了楓樹,紅紅的楓葉像一枚枚郵票,飄哇飄哇,郵來了秋天的涼爽。”這兩句句式相同,都先寫把什么顏色給了誰,都運用了生動的比喻,而且學生通過朗讀也體會到了其中的輕柔美與動感美。然后老師出示了句式和葡萄的圖片,要求學生仿照例句來說一說。今天學生說得真好,其中一個學生這樣說道:
“秋天的雨把紫色給了葡萄,紫色的葡萄像一顆顆紫色的珍珠,搖呀搖呀,搖來了秋天的豐收。“
遷移運用時讀書內化的最高層次和最后的歸宿。語文課的學習,歸根到底是要培養學生運用語言的基本功。課堂中留出動筆的時間,能讓學生把自己的學習所得“投入周轉”。最后朱老師安排了一個寫話訓練,放手讓學生自己寫。在他們感悟文本的同時,也抒發一下他們自己對秋天的感覺。這樣層層鋪墊,水到渠成。
當然,這節課也有幾處需要商榷的地方。比如學生用動作來演示“你擠我碰”,學生非常高興,那么理解詞語后可以趁熱打鐵讓學生感受豐收的喜悅,再美美的朗讀這句話。比如,初讀課文后的反饋,讓學生說說“秋天的雨”,學生匯報后,可以讓學生動筆在書中劃一劃,讓學生對總起句在段中的位置有一個直觀的印象。
《秋天的雨》評課稿 篇2
徐老師針對我的課提了三點要求:
1、繼續加強教材、文本的研讀,了解語文本體目標是什么
2、熟悉課程標準:低段、中段、高段
3、課堂練習的設計要目標明確,有針對性(或者針對語文知識,或者針對句子內容的了解、句式的模仿)
葉老師意見和建議:
1、2—4段每一段的結構都是總—分,第一句總起句概括了下面內容的意思。教師應該要幫助學生領會到這一點,對這種段落結構有所了解。
2、第二段讀句子,層次、目標不清晰。比如:第一次讀“銀杏葉”和“楓葉”的句子,讓學生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第二次讀讓學生想象著畫面,讀出感情。也可以小詩的形式出現,師生合作讀文。第三次把兩個句子比較讀,找出相似的結構。再讓生用填空的方式,背誦這兩句優美的句子。第三步進行仿寫:“它把_______(顏色)給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像__________________。”后面的仿寫可以根據學生情況進行適當提高。
徐老師教學中段語文教學中,記敘文中語言的表達特色和段落結構是重點:
1、學字
通過抽學生(特別是朗讀水平不太好的)讀課文,既可以檢測學生是否讀準字音,也可以了解學生的現有水平。
2、學詞
尤其是課文中出現的`新詞,讓學生聯系上下文了解詞語的意思。或者創造語境,也可以設計一些語境,幫助讓學生了解掌握。
3、學句
第一步可以先讓學生通過交流,解讀這句話的意思。如:“它把黃色給了銀杏樹,黃黃的葉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熱。”讓學生說說在講什么?有的會說是講“銀杏樹葉子”,有的會說講“秋雨把黃色給了銀杏樹”。也可以圍繞“五彩繽紛”讓學生選一種顏色說說“它把什么顏色給了誰?”第一次讀句子,定位在讓學生把句子讀通順。第二步可以從表現形式出發,讓學生想想為什么“紅色”給楓葉,“黃色”給銀杏樹,“金黃色”給田野,“橙黃色”給果樹?注意搭配的習慣性和科學性。第三步可以積累寫“銀杏葉”、“楓葉”的句子,從填空的形式直到完全放手讓學生背誦。
(1)仿寫環節,也應該由易到難,第一步先讓學生完成“它把_______(顏色)給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像__________________。”后面的仿寫可以根據學生情況進行適當提高。
4、學段
以第二段句子為例,請學生讀一讀寫“銀杏葉”和“楓葉”的句子,想想為什么先寫銀杏葉的句子,再寫楓葉的句子。(從夏天的炎熱到冬天的涼爽)
【《秋天的雨》評課稿】相關文章:
《秋天的雨》評課稿04-10
秋天的雨的評課稿09-13
《秋天雨》評課稿(6篇)04-29
《秋天的雨》評課稿(精選16篇)09-23
《桂花雨》評課稿04-09
《桂花雨》的評課稿07-31
《雨霖鈴》評課稿04-19
[優]《桂花雨》評課稿10-19
《秋天的懷念》評課稿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