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高》評課稿(通用17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就有可能用到評課稿,所謂評課,是指對課堂教學成敗得失及其原因做中肯的分析和評估,并且能夠從教育理論的高度對課堂上的教育行為作出正確的解釋。那么優秀的評課稿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跳高》評課稿,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跳高》評課稿 篇1
老師上的《跨越式跳高》創設了一種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中,使學生在其中不僅學到了動作技術,同時發展了跳躍能力,鍛煉了身體,培養了意志力,還促進了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而且成功的體現了“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做到了面向全體學生,使得人人享有體育,人人都有進步,人人擁有健康。改變了過去只重視運動技能形成的規律,只關心學生的生理負荷,到現在的更注重沿著學生心理變化這條主線來設計課堂教學模式,安排教學內容,選擇教學方法。淡化技術,強調健身。改變過去的“教教材”為現在的“用教材教”,變學科結構為學習結構,加強了體育教學與日常生活的聯系,提高了體育教學的實用性,改變過去學生的被動執行任務為現在的主動參與,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思維,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變教師“教”的要求為學生“學”的需要。具體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首先,突破了跳高教學以“競技為中心”的傳統教學模式,注重跳高的實用價值,充分發揮了他趣味性強的特點,使學生在快樂中發展自己的彈跳力。在開始部分教學中,學生在輕松、歡樂的音樂聲中做《抓尾巴》的游戲,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活躍了課堂氣氛。然后,利用現有的場地、器材,學生自己選擇和創編發展跳躍的練習,同時激發了學生們的練習興趣,這樣不但很好的發展了學生的彈跳力,而且充分熱身,為上課做好生理和心理準備。
其次,在基本部分教學中,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激發了學生的練習熱情。然后學生根據自身的興趣、愛好來選擇學習自己喜歡的技術動作,以便學生更好的練習。這樣,從學生實際出發,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發揮了學生自身的特長,在自我組織、自我管理、互幫互助、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體。
第三這課在組織教法的選擇上也很用心。在教學中,用短繩代替以往教學中的橫桿,不但增加了練習的趣味性,還很有效的消除了學生對橫干的恐懼心理。更是提升了學生練習的廣泛性,針對一些出現的問題,張老師小范圍的點撥、糾正和指導,這樣不但有效的解決問題,而且充分發揮了單位時間的工作效率,大大增加了學生的練習時間。
在教學中,由于老師適當的參加各組的.練習,給學生做出優美、準確的示范動作,加深了師生的感情,融洽師生關系,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學習。高老師還鼓勵學生大膽表現自己的才能,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樹立了勇于戰勝困難、挫折的信心和勇氣,培養良好的道德品質。
最后結束部分,學生將整理好的短繩作為鞭炮,在歡快愉悅的氣氛中這節課。不但讓學生在歡樂的氣氛中得到放松。
這節課從整體上講是成功的,很好的完成了教學任務,實現了教學目標,達到了預期的效果。
后教師進行以表揚鼓勵為主的評價。
《跳高》評課稿 篇2
一、本節課顯現一個“思”字。
新課程改革不僅需要教師觀念更新,更主要要對學生的學習進行研究,根據五年級學生的學情,應該讓學生學會學習,主動學習,探究學習,提高評價反饋的能力。這本節課主教材的第一個環節中教師通過提問“你前面遇到了一定高度的障礙物,怎樣才能輕松的越過?”引導學生去嘗試各種方式的越過障礙物。學生開始練習時有用雙腳跳過的`,有用單腳跳過的,有翻過障礙物的,后來有同學采取了斜線助跑,跨越的方式越過的,教師讓學生比較那種方式更輕松的能越過障礙物,總結出了跨越的方式更輕松。學生這個練習中主動去思考、去嘗試、能對技術動作進行評價。第二個環節讓學生觀察教師的示范動作,學生總結出跨越式跳高的助跑方向、節奏、起跳腿。在這個環節中學生學會去觀察、總結提煉,學習能力得到了提高。
二、 本節課體現了一個“新”字。
1、教師在器材的選取上,用塑料支架代替了鋼制材料的跳高架,用橡皮筋代替了竹竿。提高練習的安全性,同時減少了學生跨越時畏懼的情緒。
2、為提高學生助跑起跳時向上跳躍的能力,教師用體操棒系上羽毛球,讓學生用頭去頂球。這個練習很好解決了學生起跳高度不夠的問題。
建議:
1、教師評價語言較為單一,建議教師能用多種方式對學生進行評價。
2、 教師的學生的關注度還需提高,建議教師在巡視指導時選取合理的站位,對學困生多給予幫助。
3、提高對課的調控能力。
《跳高》評課稿 篇3
今天下午教研活動,在城東聽了畢老師上的《跨越式跳高》,這是一節水平三五年級的第二課時的內容。畢老師通過精心的設計,運用精煉的語言,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課堂氣氛活躍,95%的學生能掌握動作要領,有效地完成教學目標。
從課堂常規到準備活動再到基本部分到最后的結束部分,各個環節緊湊,巧妙的利用語言,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這節課最大的亮點是利用遞進式教學和分層教學,首先練習上一步跨越橡皮筋,再練習上三步跨越橡皮筋,在掌握上三步跨越橡皮筋時采用具有一定坡度的橡皮筋使學生能夠從易到難逐步跳過橡皮筋。當學生都能跳過一定的高度時提升橡皮筋的高度,并且設置成不同的高度,讓學生自愿選擇高度,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滿足學生的不同需求。教師參與其中,拉近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增進教師與學生的情感交流,把懲罰變成獎勵,真正做到有度創設情境,營造幸福課堂。
個人認為有待改進的地方:在準備活動中加入專項輔助練習,為主教材的教學提供基礎;在“獎勵”學生時可以采用有針對性的方法,讓沒有跨過去的學生自愿接受懲罰,培養學生誠實守信,正確看待成敗的.價值觀;游戲環節考慮全身的鍛煉,在基本環節主要是下肢力量的鍛煉,在游戲中設置上肢力量的練習會更好。
從總的來看這節課上的還是比較成功的,各個環節巧妙,學生不僅掌握了技能,還達到鍛煉身體的目的。
《跳高》評課稿 篇4
《紅黃藍綠大對抗》是一節以跳高為主要教學內容的體育課。為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樂于學習,發展學生的跳高能力,我設計了以“紅黃藍綠大對抗”為情境的跳高綜合接力的游戲。
首先在導入新課這一環節,我讓學生回顧去年的`體育公開課《紅黃藍綠大對抗》的比賽情況,利用學生好勝的心理,引出課題《紅黃藍綠大對抗第二季》。讓學生投入這一情境,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各種跳高游戲活動中。
在教學過程中,我設計了兩個教學環節,一是進行熱身活動(實際是本課的主要教學部分),美其名曰:熟悉賽道;二是跳高綜合接力。在熱身活動中,設計了四個活動:
1、跨墊接力。
2、左右跨跳。
3、三步助跑起跳,腳觸手心。
4、三步助跑起跳,跳高。
在“跨墊接力”游戲后,我積極引導學生由“跨墊接力”聯想到劉翔的110米欄,讓同學們向劉翔大哥哥學習為國爭光,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為了讓學生學會跳高的正確方法,發展學生靈敏、協調素質和彈跳力,提高學生跳躍活動能力,本節課設計了“左右跨跳”、“三步助跑起跳,腳觸手心”和“三步助跑起跳,跳高”。 “左右跨跳”讓學生體會了如何直腿擺動,“三步助跑起跳,腳觸手心”和“三步助跑起跳,跳高”讓學生體會了如何掌握助跑與起跳結合的跳躍方法。在接下來的“跳高綜合接力”(練習)的游戲中,我把每個隊分成兩個小組,進行兩個回合的比賽,在活動中學生充分體驗動作的正確要領,感受成功的樂趣,樹立學習的信心。
但這節課也存在著一些不足之處,如:
1、上體育課時,教師應穿運動股。
2、說話還應響亮一些。
3、在設計體育游戲時,應注意活動的安全性,同時還要加強保護。
總之,在今后的體育教學中,要發揚優點,克服缺點,提高自身的體育素養和教學水平,力爭再上一個新臺階。
《跳高》評課稿 篇5
本節課總體設計較好,課中學生的積極性被充分的調動起來,學生參與練習的積極性高,課堂氣憤活躍,組織也比較有序,教學效果也比較明顯。
課的特色:
1、活:
針對兒童好動的特點,體現了四活;一是組織形式活。二是內容活。三是教法活。四是學法活。
2、新:
將教材內容設計優化,器材簡化,并變換多種形式組織教學。使枯燥的教學內容變的有趣,促進教學任務的完成,激發學生獨立思維,促進了學生主動意識,創新意識的培養。變換器材提高練習效率,增加了活動量,體現了新課標面向全體學生,少競技多趣味多練習的理念。
3、簡單實用:
場地器材準備簡單易操作,具有實效性。便于在上完一堂課后能在幾分鐘內作好下一堂課的教學場地準備工作,確保課的順利進行。
4、突破專題,達到了解決提出問題的目的。提高了教學實效。
不足之處:
學生在練習過程中,個別人出現錯誤動作時,沒能及時糾正,擺腿練習次數較多,負荷較大。致使個別學生出現練習不認真現象。在有競賽的活動時,缺乏表揚機制,學生分組討論意義不大。
1、準備部分用了近8分鐘,用時過多,雖然學生的情緒被完全調動起來了,但影響后面的教學任務的完成。導致課的練習密度不夠。
2、助跑起跳誘導練習,強調欠缺。
3、分組教學,調隊調控還不夠節省。
4、糾錯還不夠及時明確,評價面不夠。
改進措施:
學生練習過程中,出現錯誤動作,要及時糾正,需要及時鼓勵,練習時應選擇,能夠控制全局的位置,制定好練習的負荷,盡量適合學生的接受能力。有比賽活動要有表揚和獎勵,并達到適時適度。學生分組討論問題,要在一定的范圍內討論,切實能夠起到應有的作用。
總之,每一堂課對我來說都是一筆財富,我會吸收并利用在以后的課中。通過這次教學,使我對體育教學的領悟又上一臺階,體育教學不僅是要讓學生身體發展,更重要的是通過你的設計達到身心全面發展的.目的。我在以后的教學中應多從學生的角度出發,教學的形式也要多樣性,進一步優化教學組織形式。教學是一門藝術,我深深感到自己的功力還欠火候,我希望在今后的教學中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來不鍛的修煉和完善自己。
《跳高》評課稿 篇6
本課的重要教學策略是在教學中實施差異性教學,所謂體育差異分層教學,就是承認學生的個體差異,面向每一個存在差異的學生,并根據學生表現出來的生理、心理、運動技能等方面的差異,創造與之相適應的教學環境,采取有差異的分層教學的對策,使每一個學生在學習中找到適合自己的位置提供必要的條件,通過調動積極性、主動性,改變傳統教學中“齊步走”、“一刀切”的做法。使每個學生學有所得,學有所成。傳統的教學方法是都是采用班級授課制,這種整齊劃一的教學模式,不利用學生的特長的發揮和個性的發展,學生的由于身心素質發展參差不齊,他們各有所長,各有所短,而且差別很大。因此,在體育教學中,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因材施教,實施差異性分層教學,有利于學生揚長補缺,發展個性。實施差異性分層教學,既符合對全體學生提出的總要求,而又不是用統一的規格來對待千差萬別的學生;既注意每一個學生的全面發展,又注意每一個學生特殊才能的發展。通過教學發現了許多值得反思的地方:
一、教師“主導”與學生“主體”關系的處理。
本課的主要教材是跨越式跳高,預期目標是通過學習,每一個學生都可以初步作出跨越式過桿的動作。在導入中,我發現自己的方式存在一定的問題。讓學生自主嘗試跨越動作,但卻沒有與上節課的練習相聯系,學生的練習有點盲目性。教師的主導作用在這里沒有及時體現。合理的導入應該與學習內容相結合,因為本課是作出跨越過桿動作,那么在導入中,我應該偏重與過桿練習而不是完整的動作。比如添加一下專門性過桿練習、圖片的'直觀展示等等讓學生在自主中有一個明確的練習目標,知道應該練什么動作。通過自主練習激發了興趣,更為新教材的展現作好了鋪墊,那么教學的層次感就出來了,這樣更符合了學生的認知規律。
二、自主中學生合作行為的指導。
本課教學中以4人一組的小組合作形式組織教學,預期是通過小組間的互幫互學營造一種良好的合作學習氛圍。當在練習中學生的爭強好勝明顯優與共同提高。有的學生只管自己跳的高,對組內差的學生不肖一顧。那如何加強學生練習中的學習合作意識呢?我想首先應該正確引導學生在練習中合作練習的要求,給他們一定的交流與討論時間。再一個讓學生自主評選合作最好的小組。把自主合作的行為滲透到教學中,教師必須及時的進行有效指導。而不僅僅是流與形式。
三、個別指導與集體指導的結合。
個別指導成功與否,直接關系到各層次學生能否在各自原有的基礎上得到提高,這也是層次教學至關重要的一環,要有效地實施個別指導,在形式上要注意三個結合:
1、講解與自學相結合。
2、集體與個別相結合——即共性問題集體輔導,個別性的問題單獨指導。
3、主導與自學相結合——即教師在課中講解關鍵要點的基礎上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培養創新能力。
另外,在實施個別輔導時,要注意針對性,及時性,反復性,不能無的放矢,不能簡單急躁。如對與協調性教差的學生不能按統一要求練習,應該適合地降低練習難度,先樹立其自信心、了解最基本的動作方法。在練習中培養學生作為小老師輔導同組差生也是有效途徑之一。
四、針對差異,要求不同。
我根據教材的知識結構和學生認識能力合理地確定各層次學生的教學目標,改變過去“一刀切”的做法,對差生,采用先慢后快,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辦法,把教材的練習目標,分解成有梯度的連貫的幾個目標,允許“學困生”能根據自己的情況,經過一步或幾步,幫助其逐漸達到階段性教學目標,對“學優生”則允許他們超教學內容、超教學進度學習,較好地解決了“吃不飽”與“吃不了”的矛盾。本課的教學難度分為3個層次及3個不同的高度,讓學生人人都可以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并且有更高的目標去挑戰。
通過本課曝露了不少教學問題,積累了不少寶貴經驗。教師應該認識到學生的個體差異是客觀存在的,應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增強每個學生的自信心,使其主動、大膽地投身到探究學習中,在自己原有的基礎上得到發展。這也是素質教育提倡重視個人素質提高和重視個體發展的要求。如何讓每一個學生學有所得、學有所獲是今后備課的重要設計步驟。
《跳高》評課稿 篇7
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是跨越式跳高,重點是起跳和過竿技術,難點是兩腿的配合。本課是一堂技術教學課,而技術教學課往往有枯燥、乏味這樣的特點。我這節課的設計思路是教材的游戲化處理。通過一個個游戲,將技術的教學滲透其中,既使學生達到愉悅身心、展示自己個性的目的。通過本堂公開課的教學,我發現一堂教學課的好壞并不在于教師如何精彩的表演,而在于學生的參與程度和歡迎程度,對于我們體育學科來講,要使學生真正參與到課堂中來則必須讓學生首先對你所教授的項目感興趣。因此,在這堂課上,我一改了教學常規,在學習前先激發他們對跳高運動的興趣。
在課的準備部分設計了找朋友的游戲和棒操,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也達到了熱身的目的;接著運用體操棒原地進行跨越式跳高起跳、過竿的輔助練習,讓學生體會到過竿的技術要點。基本部分共分成三步。一是過高低竿,二是過平行竿,三是過高度不等的平行竿。這樣設使教學計循序漸進,學生能較好的掌握。接下來我再設計了一個游戲,傳遞爆破筒,同時充分運用體操棒,做到一物多用。也使學生的積極性更高,最后在音樂的伴奏下進行放松。
總體看來本節課設計較好,字課中學生的積極性被充分的調動起來,學生參與練習的積極性高,課堂氣憤活躍,組織也比較有序,教學效果也比較明顯。但也有一些不足之處:本課教學的重難點在教案和教學中反映的還不夠清楚;游戲時,老師發現游戲組織不夠積極應該集合講解,不要一個個糾正。課后許多同事給了我一些好的建議:組織教學要多元化,讓更多的孩子能體會成功的喜悅。
每一個建議對我來說都是一筆財富,我會吸收并利用在以后的課中。通過這次公開教學展示,使我對體育教學的領悟又上一臺階,體育教學不僅是要讓學生身體發展,更重要的是通過你的'設計達到身心全面發展的目的。我在以后的教學中應多從學生的角度出發,教學的形式也要多樣性,進一步優化教學組織形式。教學是一門藝術,我深深感到自己的功力還欠火候,我希望在今后的教學中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來不鍛的修煉和完善自己
《跳高》評課稿 篇8
雖然這節課的教學還算比較順利,目標的達成也不錯,但還是感覺有一些不足。
首先,對教學重點把握還不夠到位。本課教學的重點是“蹬地起跳”,但在教學中體現得還不夠清楚,感覺學生練習的時間和形式還不夠多,導致少數學生掌握得不好。在今后的教學中,需要注意課堂中學習和訓練的重點,讓學生有充分的時間去練習,以達到抓住教學重點、取得更好教學效果的目的。
其次,對游戲的組織還不夠積極。雖然在這節課中以游戲貫穿整個課堂教學,但對游戲的組織不夠積極,對學生的興趣調動得不夠充分。今后需要改進游戲的組織形式,以最大程度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參與熱情,以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最后,教學沒有真正面向全體學生。在對學生錯誤動作的糾正中,采取了逐個糾正的方法,導致少數學生沒有得到及時糾正,形成我的教學沒有真正面向全體學生。今后需要吸取教訓,盡可能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得到及時指導,從而體會成功的喜悅。
總之,從這節課中的反思中,我又得到了一筆寶貴的財富,我會將這些經驗和教訓通過“消化吸收”以后,運用到今后的教學中。通過這節課的總結,使我對體育教學又有了新的感悟:體育教學不僅是要讓學生身體得到發展,更重要的是使學生的身心得到全面的發展。在今后的教學中,我會多從學生的角度出發,進一步優化教學的組織形式,讓自己的課堂教學藝術再上一個臺階。
《跳高》評課稿 篇9
跨越式跳高是初中體育課教學中田徑教學內容之一。同時也是中學生喜愛的體育項目,它是最接近生活中跑與跨跳的自然動作,其動作結構可分為助跑、起跳、過竿和落地四個部分,這四個部分是相互聯系的有機整體,不能截然分開。它的具體動作就通過助跑,起跳使身體向空中騰起,并越過一定高度的橫竿。從技術上分析,助跑與起跳是關鍵,對于中學生來說,一起教學尤為重要。另外,過竿的姿勢也重要,在各種過竿姿勢中,跨越是最基本的一種。根據初中體育課程標準和八年級學生有基礎的實際情況,選擇跨越式跳高作為教學重點,有助于學生掌握助跑,起跳的技術及正確方法。增強學生的下肢力量,提高彈跳能力,發展身體的協調性,培養學生勇敢、頑強和相互合作精神。根據初中體育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我從教材和學生實際情況出發,結合自己平時的學習經驗設計了本節課。
本節課在教師的引導下,讓學生在團結互助、輕松活潑的課堂氛圍中,通過各種方式的'跳、跳地竿、跳高等幾個教學環節的安排,逐步讓學生掌握了動作技能、并有效突破了教學重難點,順利完成了課的教學目標。自編游戲“同舟共濟”,學生練習興趣高,效果較好。縱觀整節課,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反思。
1、本節課很多教學環節,如開始練習各種方式的跳、小組跳地桿、小組跳斜竿、小組跳高練習等,教師給予時間與空間讓學生有目的、有針對性地進行相互探討、合作學習。但從課堂情況來看,學生間的互幫互學、相互評價、合作學習表現的不夠充分,這主要是教師的引導不夠,在“幫什么,如何幫”上應給予及時的引導與方法指導,使學生的合作學習落到實處。
2、 鼓勵、贊許的表揚更有利于培養學生內在的持久的學習興趣。整節課,教師對學生評價的及時性與準確性表現較好。對學生的表現,在好的方面或存在的不足之處,能做到及時評價。不足之處是評價不夠全面,對學生的各種表現,應及時指出不足,也需抓住可取之處給予及時鼓勵。整節課,若多運用一些激勵性評價,更能激發學生的參與興趣與練習熱情,為提高教學效率,突破教學重難點起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3、自編游戲“同舟共濟”,學生練習興趣高,效果較好。教師需進一步強調與細化比賽的方法與規則,真正使游戲達到育身、育心、育智的目的,讓游戲起到更大的育人效果。
《跳高》評課稿 篇10
以往的跨越式跳高,我一般都只是自己先示范,然后要求學生模仿老師的動作跳高。結果,大部分學生跑到跳高架旁就停下來了,不能跳過。只有少數膽大的學生能過。
其實在體育課中,對于一些技能技術的教學,我們經常碰到這種現象。究其原因:我想一是由于學生在心理上產生恐懼;二是不會做專門的動作。如何消除恐懼心理,更快地學會跳高動作,我在教學中進行了探索。
現在我在進行跨越式跳高教學中,我首先讓學生在課前把各小組收集的跳高優秀運動員的圖片、技術動作展示在同學面前,講講跳高動作、比賽場面,優秀跳高運動員的事跡等。讓學生說一說為什么“害怕”。針對“害怕”先讓學生討論什么是“害怕”?然后師解釋“害怕”即“恐懼”,恐懼是一種企圖擺脫危機的逃避情緒。
恐懼心理的產生是隨著年齡的增長、生活經驗的積累,自我保護意識增強而增強。年齡越小,恐懼感越弱。因為他不知道什么叫危險,如“初生牛犢不怕虎”就是這個道理。而跳高練習確有危險,不小心碰在欄上要摔跤的,所以不敢在跑動中跳高,而采用逃避的'方法,停下來跨過去。這樣安全,不會受傷。接著讓學生討論如何克服恐懼心理,學習跳高的動作,大家集思廣益。他們想出了降低橫桿的高度、找替代物作橫桿、用體操棒放在地上進行模仿練習,用橡皮筋兩人兩邊拉直進行跨越練習。學生選擇想出的方法進行嘗試練習。特別是用橡皮筋作跨欄練習,兩人一組拉直橡皮筋作“跨欄架”,排頭同學依次跨過一道道橡皮筋,跨到最后作“跨欄架”。學生在練習中不斷地提高高度,真是越跨越有勁。
《跳高》評課稿 篇11
教育家朱熹曾說過:“教人未見意趣,必不樂學”,這句話充分說明興趣對學習的重要意義,學生的興趣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如果在體育教學中只是一味的讓學生反復、枯燥的練習動作,只會降低他們的學習熱情,并使他們產生厭學態度,也就達不到學習的目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認為學習的過程是“趣——思——練——創”的.過程。有了學習興趣,學生才會積極主動的投入到學習中去。所以這節課我主要是通過探究性問題的提出,學生表演展示風采。激發學生對所學內容的好奇心,引發他們的思考和學習的熱情,然后從教材的特點出發,運用不同的器材(橫桿和橡皮筋的使用)、跳高的高度變化,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起他們對所學內容的參與。當學生參與熱情被調動起來以后,就轉入正常的教學活動。讓學生充分體驗體育運動的樂趣,體驗成功與失敗,身體疲勞與心理快樂的不同情感變化。
通過這個小小的案例,再一次使我深刻的體會到教育改革的今天,我們教師要改變以往只注重知識技能傳授的思想,在教學中要采用多種教法和手段,營造寬松的教學氛圍,激活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多的重視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是否學會探究與分析,從小傳授他們“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的學習方法。教師在教學中應想方設法為學生提供自主學習的機會,但也不能忽視學生的需要和情感的體驗,使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潛移默化培養自主學習的能力。使學生們的身心得到全面、協調的發展。
《跳高》評課稿 篇12
新體育課程的一個重點就是要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由被動接受變為主動探究。由“教學”變為“學教”,讓學生的自我嘗試在先,教師的指導、傳授在后,使學生在學習中真正做到體驗、學習、思考、探究、創新的主體參與。例如,素質練習很枯燥也很累,中學生都不想練,特別是不停的跳,而本次課我打破常規,讓學生自主的跳繩,在我的激發鼓勵和參與下,學生對跳繩充滿了興趣,一些基礎好的學生很快就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為了保持學生的練習興趣,一方面,引導學生學習花樣跳繩,一方面,讓學生自創跳繩。教法上我改用激趣法和鼓勵法進行教學嘗試,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一次充滿愛心和理解的評價,能使學生感到溫暖,一次合理而公平的評價能使學生看到希望,一次全面而科學的評價能給學生增加追求知識的信心,一次有針對性的評價能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到評價中,使學生在評中收,收中改,改中探,探中創,創中得,充分體會成功的愉悅。教學手段與評價手段的合理運用,使學生自己學會相互學習取長不補短。
掌握學生的'心理特點與需求,保護學生的求知欲望。對于初中生的技術教學應重視知識認識的過程教育,大膽放開。所以,我在教學中讓學生自己選擇跳躍方式進行比賽,即使部分學生有了一次自己展示的機會,努力開發每位學生的潛能,教學中人力資源的利用與能力的培養是學法探究的好途徑。
《跳高》評課稿 篇13
本學期在四年級的體育課上,我組織學生第一次嘗試練習跨越式跳高,課上每個環節都按預期順序在進行。
在本節課的內容中,學生鍛煉最多的是下肢,因為內容是跨越式跳高,所以為了能讓學生在本節課上,上、下肢鍛煉協調,在游戲過程中,我“獎勵”學生做俯臥撐,讓學生通過游戲,也能得到上肢力量的鍛煉,達到力量均衡。學生在橡皮筋訓練過程中,訓練有條不紊,學生用自己的各種方法去跳過橡皮筋,能夠按照教師的要求以及自身條件去做各種練習。
但是在本節課當中也存在一些不夠完美的地方,例如:分解練習過程中,示范學生過多;游戲輪次過多;挑戰極限跳高的'時候,隊形混亂以及挑戰極限沒有達到全員參加等。我深刻意識到了這些問題的存在,所以這些問題也是我以后課上要杜絕出現的問題。
通過跳高的教與學,我認為培養了學生的質疑,解惑意識。讓學生帶著疑問探索“跳高”。它是一種探索意識,是創造的起點。使學生學會了學習技術動作的方法,拓寬了學生學習動作的思路,培養了學生的創新精神。
《跳高》評課稿 篇14
今天我在青云區體育教研活動中執教了一堂四年級體育課《跨越式跳高》,課堂中我設計了三個游戲,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完成跨越式跳高的教學。課后我認真總結了這節課的優點和不足,為以后的教育教學提供借鑒。
一、變換器材,解決難題
學校體育器材數量不足和班級人數較多,在《跨越式跳高》教學中存在一定困難,因而使跳高教學效果受到一定的影響。為了努力提高教學質量,全面提高學生素質,在教學中,我采用變換器材教學法,將跳繩取代橫桿引入跳高練習中,采用跳繩進行跳高教學,使本次課的內容安排更優化,練習密度增加,解決了人多,器材少不便組織練習的難題,并用跳繩這一器材貫穿三個游戲,實現了一材多用。另外更顯著的是較好地消除了學生對橫竿的恐懼心理,大多數學生增強了跳高興趣,自覺地增加了練習的次數。充分提高了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達到了全面鍛煉學生身體,增進學生學習興趣的目的'。
二、引入游戲,激發興趣
在練習中,由于學生好勝心理的驅使,做一些比較有競爭性的練習或游戲,可以提高學生練習的興趣,調動練習的積極性。如:在課的開始就設計了游戲“看看誰的反應快”。這樣學生受到競爭氣氛的影響,使爭強好勝的欲望和平時被壓抑情緒得到健康的宣泄,逐漸體會用體育活動來調節和放松學習的緊張和疲勞。這種寓教于樂的教法即可以提高學生對體育活動的興趣,又可以使他們自覺主動的參與體育技能動作的學習中,很好的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為主教材的教學做好鋪墊。
好動是學生的天性,他們追求新鮮感,厭煩過多的重復練習。因此,在體育技能教學中,教學方法和練習手段要變化多樣,以便調動學生的積極主動性,讓學生在自主、愉悅的環境中學習技能動作。如:課中的第二個游戲“闖三關”,由單腳觸繩——雙腳依次觸繩——原地跨過橫繩——快速跨過一定高度的橫繩等練習組成,動作由易到難,由簡到繁,不斷激發學生的好勝心,提高學生的練習積極性。
三、反思不足,促進教學
1.由于學生人數過多,在誘導學生初步掌握跨越式跳高兩腿擺動先后的練習中課前預計不足,導致隊伍布局不合理,這一階段的練習未能很好的完成教學任務。
2.有個別學生右腳起跳,應該從橫繩的右側起跳,這一點在課堂上沒有強調,導致這節課出現個別學生不能協調的完成過桿動作。
3.糾錯還不夠及時明確,例如在學生助跑起跳時的角度過大,有的甚至正對橫繩,助跑的步數不明確。如果在學生練習前強調下助跑的角度合明確助跑的步數,這樣學生在練習時任務更明確,完成情況會好一些。
《跳高》評課稿 篇15
在跳高教學中,很有必要讓學生了解跳高小常識和比賽規則。通過教學比賽,提高學生的動作水平,發展彈跳能力,敢于表現自我,跨越式跳高是中高年級的教材。學生認知水平提高了,獨立操作能力也提高了,所以我們將單獨的運動能力評價改為涉及多個領域的單元綜合評價,這樣做的目的是引導孩子們不但關注跳高成績,同時更關注學習過程中的綜合表現,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實現多個領域中的層次目標。
教學中讓學生明白,評價是對自己單元學習過程的一個綜合診斷,不是只按成績給同學們排隊,雖然跳的不高,但積極參與跳高活動,取得了進步,加強同學間的交往,同樣獲得了許多可貴的東西。
跳高是人體通過快速助跑和有力的起跳,采用合理的過竿姿勢,使身體越過垂直高度的跳躍項目。通過課中的練習,能有效地增強下肢力量,發展靈敏。協調等身體素質。提高彈跳能力,培養勇敢。頑強。果斷等意志品質和拼搏向上的'精神。練習中采用了分組自選高度的練習,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確定自己練習的目標,既鍛煉了學生自我評價能力,又有利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
在學習活動中,學生表現出友好和諧的氛圍。當同伴在進步或失敗時表現出激動。興奮。失落。灰心等情緒,這時,同學間能給予同伴鼓勵。幫助。指導。做出合理的評價,能與同伴們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
《跳高》評課稿 篇16
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是跨越式跳高,重點是助跑與起跳的協調動作,難點是雙腿依次過竿的技術動作。本課是一節技術教學課,而技術教學課往往讓很多學生覺得沒有興趣,練習很枯燥。我的這節課的教學思路是用游戲貫穿整個教學環節,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使每個學生都能積極的參與到學習中來。
在課的準備部分我用兩個小游戲來引出本課課題,并激發了學生參與學習的興趣。基礎部分通過教師示范學生思考總結出跳高方法學生進行練習。通過由慢到快的練習大多數學生都能夠掌握跨越式跳高的基本動作。能夠運用正確的姿勢跨過障礙物。
本課的內容較為單一整個課堂大多數時間都用在了跳躍練習上,游戲階段的跳高接力讓學生感覺比較枯燥,如果游戲能夠做到上下肢配合。不僅能夠讓學生更加的'由參與的興趣,而且能夠在一節課中讓學生的全身都能夠得到鍛煉。跳高的高度教師沒有強調,本來設想的是學生自主調節,但在課堂中沒有體現出來。教師還是應該提示學生設置一個合適的高度進行練習,這樣才能讓更多的學生獲得成功的喜悅。
總的來說,課的基本目標達到了,大多數學生也掌握了正確的動作,如果能把以上幾個環節都完善的話,相信學生的積極性會更高,學習的效果會更加理想。
《跳高》評課稿 篇17
我在六年級進行跨越式跳高的教學。通過六個課時的教學,發現了一些我在教學中的存在的問題及今后在教學中要注意的問題:
1、學生跳躍能力差。在教學中有比較多的學生跳不起來,跳高成了跨高,這種現象不僅僅是技術和心理問題,最主要的是學生彈跳力弱,腿部的肌肉、關節力量差。所以在學習跨越式跳高之前要多進行一些跳躍的練習。如單腳跳、跨跳、縱跳摸高等身體素質的練習,提高學生跳躍能力與腿部、關節的力量。
2、加強助跑與起跳的銜接。班中有二個女生,人都比較高,腿也長,輕輕一擺腳就能跳過桿,可是他們的助跑與起跳總是不能無法正確的接起來,一跑到橫桿前就減速或停下來,在過桿時整個重心非但沒有跳起來,反而坐了下去,將跳高變成了跨高。這是心理原因造成的,這二位學生上學期腳部都受過傷,并休息過一段時間,恢復后在進行運動時常堂有點放不開手腳,害怕再出事。針對這二位學生的情況,我沒有利馬讓他們上橫桿練習,而使用小墊子與橡皮筋來輔助練習,讓他們在無負擔的感覺下多練習肋跑起跳的銜接練習,在練習過程中感覺越過器材的成功感與喜樂感,等動作熟練和定型后再上桿,效果非常明顯。
3、加強課堂組織,重視安全教育。跨越式跳高是非常吸引學生的,特別是一些跳躍能力強的學生,他們往往喜歡在同學面前顯擺一下,露一手,但因場地的缺少,輪到一次又要較長時間而等不及,就會忽視課堂組織,插隊亂跳而造成安全事故。所以在跳高教學中我對學生要求非常嚴格,在練習時必須等前面一個學生跳完后,并離開沙坑下一個學生才能起跑練習跳高;同時及時提醒學生注意跳高的`起跳點,不要跑到沙坑的頂端起跳,導致人落到沙坑的外面而受傷;練習時一定要排好隊,不能插隊。所以6個課時教學無一人受傷,下次學習時一定繼續嚴格要求。
4、合理安排場地,提高練習密度。在集中學習了五步、七步起跳動作后,必須上沙坑練習,這樣就能讓學生更能直接體會跳高的技術要求,但學生能力彼此相差較大,同一高度往往不能滿足學生的練習要求,這就需要有不同高度來滿足學生練習的需求,從中讓學生體會躍過橫桿的成功與喜悅。為此我用大墊子組成了二個沙坑,另外加上一個沙坑,同時有三個跳高場地,三個場地的橫桿設置不同的高度。通過這樣的安排,讓學生跟據自己的能力有選擇性的練習,從低到高,滿足所有學生的需要,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跳高單元教學結束了,但是,對教學過程中出現的一些問題我們要及時反思和修正,這樣才能在下一個學習周期中更好地實施教學。
【《跳高》評課稿】相關文章:
《跳高》----評課稿11-24
《跳高》評課稿12-01
跳高評課稿08-25
跳高評課稿5篇08-25
跳高評課稿(5篇)08-25
跨越式跳高的評課稿11-17
《跨越式跳高》評課稿12-07
跨越式跳高評課稿01-06
跨越式跳高評課稿3篇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