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腰三角形性質評課稿(通用15篇)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會被要求編寫評課稿,通過評課,可以把教學活動的有關信息及時提供給師生,以便調節教學活動,使之始終目的明確、方向正確、方法得當、行之有效。快來參考評課稿是怎么寫的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等腰三角形性質評課稿,歡迎大家分享。
等腰三角形性質評課稿 1
顏老師在初一五班上的一堂《等腰三角形的性質》的概念課。利用生活中所看到的各種等腰三角形來導入到課堂中來,順暢、貼切。然后顏老師利用學生已有的三角形的知識,結合學生對書本的預習,來認識等腰三角形的.角和邊,達到了知識的遷移。然后運用一個設問,等腰三角形的邊與邊,角和角以及對稱之間有什么樣的關系呢?這樣學生就在老師的帶領下思考等腰三角形的性質。顏老師在表述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質以后,就引導學生運用已經學過的全等知識來證明等腰三角形的性質。這樣學生對于所學內容有了充分的認識。隨后的鞏固聯系緊密結合性質,使得學生進一步的掌握性質。
在課堂聯系的設計上,始終圍繞等腰三角形的性質來設立,科學合理,其中判斷題目,說理題目讓學生很好的運用了所學知識,鞏固提高。在課堂上顏老師表達精練、板書布局合理、書寫公正。有利于在視覺上、聽覺上講等腰三角形的知識納入到自己的知識結構中去。
顏老師這堂課如果能在證明性質中充分發揮學生自己探討,引起學生爭鳴,則能使課堂更加活躍起來,學生也可以更好的激發探索興趣,促進對數學的熱情。
等腰三角形性質評課稿 2
等腰三角形是一種特殊的三角形,它除具有一般三角形所具有的性質之外,還有許多特殊的性質,因此它比一般三角形的應用更廣泛。
聽了王老師的課后:
1.本節課中,性質的引入體現了新課程的理念,教師以自制的實物引出課題,使學生去猜想,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從“折疊等腰三角形”這一實踐中,通過“小組內交流→小組間交流→小組內歸納”這一過程,總結出等腰三角形的各種性質(現象),學生學習的興趣又增強了,對知識的`探究也深入了,印象也比較深刻,明顯比教師講解有更強的作用。另一方面也說明了教師有深厚的學科功底,對教材的理解非常深刻,是在“用課本教”而不是在“教課本”。
2.本節課的容量非常大,教師對知識的運用和引申非常熟練,在學生提出問題后能夠及時進行解釋。同時又積極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
3.老師對例題的變形處理,“特殊→一般”的數學思想,數學知識和生活實例的聯系等方面的教學安排,值得借鑒。
下面提一點我不成熟的意見:
1.加強證題前的分析,引導學生從已知條件出發,探究解題思路,此時可能有多種途徑選擇,最好結合所要求證的結論一起考慮,按需擇取。
2.加強學生的書寫能力的培養。本節課學生書寫板演基本沒有,比較欠缺,可能學生能說不會寫,或者寫不好。
等腰三角形性質評課稿 3
我在等腰三角形性質的教學中,教學方法是采用“目標--問題”的教學方法,力求體現“主體參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指導引探”的教學理念。本著“問題是數學的心臟”原則,精心設計了一些問題,在教學過程中有半數的學生回答了教師的提問,但礙于教學計劃,有的問題在答問過程中還不時得到我的提醒,這樣導致的結果是難于發現學生真實的思維過程。
“多提問”固然有利于學生思考和理解知識,有利于了解學生掌握知識的程度。但在倡導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今天,更要重視對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問起于疑,疑源于思,課堂上教師要為學生質疑創造足夠的空間和時間。目標--問題教學法的本質在于:在問題解決過程中培養學生問題意識和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能力。令人遺憾的是本節課由于教學設計中留給學生的時間和空間偏少,導致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太少,長此以往的“后遺癥”是學生問題意識的.淡化。而在探索問題的關鍵時候,我也缺乏耐心急于把思路給出,這是缺乏對學生的信任,學生將因此產生思維惰性。
教學永遠是一門遺憾的藝術,吹盡黃沙始現金,我們只有以“沒有最好,力求更好”來不斷改進我們的教學,才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與時俱進。
等腰三角形性質評課稿 4
本課內容在初中數學教學中起著比較重要的作用,它是對三角形的性質的呈現。通過等腰三角形的性質反映在一個三角形中等邊對等角,等角對等邊的邊角關系,并且對軸對稱圖形性質的直觀反映(三線合一)。并且在以后直角三角形和相似三角形中等腰三角形的性質也占有一席之地。
通過本節課的教學要求學生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質定理1、2、3,使學生會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質定理進行證明或計算,逐步滲透幾何證題的基本方法:分析法和綜合法,培養學生的聯想能力。而等腰三角形的性質定理是本課的重點,等腰三角形“三線合一”性質的運用是本課的難點。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最有價值的知識是關于方法的知識,首先教師應創造一種環境,引導學生從已知的、熟悉的知識入手,讓學生自己在某一種環境下不知不覺中運用舊知識的鑰匙去打開新知識的大門,進入新知識的領域,從不同角度去分析、解決新問題,發掘不同層次學生的不同能力,從而達到發展學生思維能力和自學能力的目的,發掘學生的創新精神。
首先我用生活中的圖片引入等腰三角形的基本圖形,聯系生活,創設問題情境,把問題作為教學的出發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出學生探究心理,迅速集中注意力,使其帶著濃厚的興趣開始積極探索思考。從而使學生的原認知結構對新知的學習具有某種“召喚力”,既明確了本節課的主要內容,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使學生了解到數學來源于生活又適用于生活,緊接著進入第二個環節。在本章的開始已經學習了三角形的分類,并且認識了等腰三角形,為了更好地學好本節課,讓學生畫一個等腰三角形,指出其各部分的名稱,然后讓學生猜測等腰三角形除了兩腰相等以外它還具有哪些性質?猜想形成不成熟的結論∠B=∠C,那么,我們如何來證明呢?為學生提供可探索性的問題,合理的設計實驗過程,創造出良好的.問題情境,不斷地引導學生觀察、實驗、思考、探索,使學生感到自己就像數學家那樣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去發現規律,證實結論。發揮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培養學生的探索能力、科學的研究方法、實事求是的態度,通過引導,學生容易想到可添加輔助線構造全等三角形來加以證明。通過這樣一個過程既培養了學生動口、動手、動腦的能力,也使本節課的難點得以突破,最后師生共同完成證明過程,定理得證。從而由感性認識上升到了理性認識。
性質得出后再引導學生觀察。既然△ABC≌△ACD,那么∠BAD、∠CAD,BD與CD、AD與BC有什么關系呢?讓學生自己去發現、去聯想,能充分地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通過學生自己動手實驗得到兩個定理的內容,可以使他們比較好的掌握知識、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達到了事半功倍之效。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利用多種教學方法,使學生在實驗中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途徑,而不知不覺地進入學習氛圍,把學生從被動學習步入主動想學的習慣。
學完定理,我出示了一組練習,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同時為了突出重點,我設計了具有變式性的練習,通過口答、掄答形式來完成,既培養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又發揮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了學習興趣,活躍了課堂氣氛。
課堂教學,一是注重引入激發興趣,二是注重教學過程,重視方法,三是注重概括總結,首先我讓學業生總結本節課你都學到了哪些知識哪些解題方法、學習方法,然后教師對肯定學生的積極性,在今后的學習中繼續發揚,讓學生帶著成功感走出課堂。
作業必做題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基本知識的鞏固,選做題面向學有余力的同學,培養他們產生學好數學的長久愿望。總之,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遵循著“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訓練為主線”的原則,在課上的每個環節中通過各種媒體,各種手段,始終注重興趣的激發,培養學生學習的熱情,讓他們在輕松愉快中學習知識。
總之,在本節教學中,我始終堅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致力啟用學生已掌握的知識,充分調動了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使他們最大限度地參與到課堂的活動中,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以啟發學生,挖掘學生潛力,讓他們展開聯想的思維,培養其能力為主旨而發展的。
幾點反思:對教材的處理上我作了很大的調整,比如畫一個等腰三角形,采用了老教材的處理方法;在教學等腰三角形的性質二時,淡化了老教材疊合法的說理過程,為了突破難點把一個問題分成三個知識點來學降低難度,幾何畫板的演示使學生能正確辨析等腰三角形的性質二,達到了事半功倍之效。在學生畫等腰三角形是否讓學生留一點時間討論交流?對猜測是否有更多的交流?學生的小結是否先讓他們交流后再說?或許學生會有更多的體會?是否得歸納一下研究一個圖形的基本方法應從圖形的角、邊幾個元素著手,養成學習幾何的基本方法,方便以后的學習。令人遺憾的是本節課新教材安排一課時完成,內容太多,性質的應用只能放在第二課時完成,教材的編寫是否得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教學永遠是一門遺憾的藝術,吹盡黃沙始現金,我們只有以“沒有最好,力求更好”來不斷改進我們的教學,才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與時俱進。
等腰三角形性質評課稿 5
等腰三角形第一節課,要讓學生通過動手翻折等腰三角形紙片得出等腰三角形"兩個底角相等"、"三線合一"的性質。設計理念是讓學生通過感官認識、折紙、猜想、驗證等腰三角形的性質,然后運用全等三角的知識加以論證。使學生思維由形象直觀過渡到抽象的邏輯演繹,層層展開,步步深入,從而實現教學目的。授課過程分為4個環節:
(1)感受生活中的等腰三角形。在學習等腰三角形之前,多數學生早已認識了等腰三角形。所以在課前,我收集了一些輪廓為等腰三角形的圖片,通過讓學生欣賞圖片,引導學生感受等腰三角形在生活中的優美存在,進一步引導學生尋找"你身邊的等腰三角形"。課堂上學生反應熱烈,舉出了如:三角板、自行車、房頂、松樹等例子。就連原來數學基礎不是很好的學生,也可以舉出身邊的等腰三角形。學生們興趣盎然地走進了《等腰三角形》的知識世界。
(2)形象認識等腰三角形性質特點。設計"已知等腰三角形的兩邊長分別為5和2,求周長",我的目的是檢查學生對"三角形兩邊和大于第三邊"知識的掌握情況及"等腰三角形有兩條相等的邊"的理解,課堂上學生能夠直接回答,并且有一個學生的回答時指出:"等腰三角形兩腰相等"。由于等腰三角形的腰、底邊、頂角和底角多數學生已提前掌握,因此本環節學習學生感覺很輕松。通過圖形變異,學生認清了頂角是兩腰的夾角而非上面的角,底角是腰與底邊的'夾角而非是下面的角。課堂上學生表現出極強的參與意識,指認變異圖形的腰、底邊、頂角和底角時,相當一部分后進生紛紛舉手,而且回答準確率極高。由于收獲了成功的喜悅,同學們對于下面的等腰三角形的性質探究躍躍欲試。
(3)通過折紙探究等腰三角形的性質。課堂上,當我介紹完操作規則后,學生迫不及待地拿出他們課前準備好的三角形紙片,仔細地翻折。可以看到同桌兩個同學在小聲的討論。等腰三角形"等邊對等角"、"三線合一"都是由其具有軸對稱性質引出的,學生得出"兩個底角相等"較為容易。因為擔心"三線合一"學生會感到困難,我特意介紹了三角形中的角平分線、高和中線,并為學生設計出對應表格,讓學生填出"三線合一"的性質。這樣做好處是降低了"三線合一"性質得出的難度,學生較易了解,但由于設定表格,學生就被牽著鼻子走,限制了他們在實踐過程的發現,學生的填表僅是印證了課本上的說明,如果讓學生自主發揮,時間多費些,課堂上不確定因素也多了點,但學習效果應該會好一點。
(4)運用"等邊對等角"解決實際問題。本節課的另一知識重點是學會應用"等邊對等角"解決實際問題。課堂上,完成了一些角度計算的填空后,我側重于讓學生書寫解題過程。新課標教材中對學生解題步驟書寫要求比較放松,但我認為學生若養成嚴謹的書寫習慣對于培養思維的嚴謹性有幫助,經過近一個學年的嚴格要求,多數學生能較順利進行解題步驟的書寫,但也還有部分學生對此感到困難。為進一步讓學生鞏固"等邊對等角"性質的運用,我補充了"圣誕樹輪廓為等腰三角形"這一道生活題,請同學們根據底角計算樹頂兩條斜線的夾角,本題與例題解法相同,同學們基本上都可以完成。課后反思,這個練習補充得不是很好。雖然可以讓學生鞏固書寫格式,但在時間較緊的情況下,這樣重復訓練顯然沒有必要。
生命化教學實踐中,提倡數學教學應更關注學生的認知特點,盡量讓全體學生學有所獲。本節課從總體上看,學生基本掌握了等腰三角形"等邊對等角"及"三線合一"的性質,學會了"等邊對等角"的運用,較好的完成了教學目的。但我總覺得,這樣上課,學習基礎較好的學生不能滿足,會有吃不飽的感覺。若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嘗試分組練習,整體效果可能會好些。
這是我對《等腰三角形》課后的幾點認識,希望同行給予指教,以期在生命化教學實踐中能真正做到:師生創建平等、合諧的氛圍,讓學生的個性得到張揚,形成師生互動的學習環境,使我們的課堂走向精彩。
等腰三角形性質評課稿 6
本節課主要是讓學生了解等腰三角形的概念,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質,以及運用等腰三角形的概念及性質解決相關問題。在教學方面,主要按以下步驟進行教學,教學效果比較好。
一、教學建議
1、課前先復習等腰三角形的概念,等腰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稱。這樣做對后面學習等腰三角形性質的時候,才能使學生非常容易的知道:哪個角是底角,哪個角是頂角,哪條邊是底邊,能使教師的教學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在學習等腰三角形的性質的時候,一定要使學生自己剪出等腰三角形,自己來折貼,通過分組討論,從而得出等腰三角形的2條性質。這樣做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團結合作的能力,以及探究的能力,動口的能力。這樣的課堂比單純教師說出來的效果要好很多,也使學生對等腰三角形性質的掌握更深刻得多。另外,在得出等腰三角形的2條性質以后,還要問學生怎樣用數學語言來表示,這樣才能使學生在做題時,書寫格式更流暢。
3、在做練習時,對比較簡單的題目,就讓學生先做,然后老師點評;對比較難的題目,教師和學生先一起來分析解題思路,再讓學生做,或者先讓學生討論,再讓學生上來板書,然后教師點評。這樣做的目的,是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從而使數學課堂充滿活力。
二、教學反思
1.充分利用教材,在練習題與例題的編排上打破常規,讓學生學生自己來折貼剪出等腰三角形,通過質疑—猜想—類比—探索—歸納—總結出等腰三角形的2條性質,再讓學生用等腰三角形的'2條性質來解決不同類型的題目,適時地參透了類比的數學思想,并深刻地體現了新教材的課改理念。
2.在授課過程中,教師給學生留下了很大的思維空間,通過自己的親自操作,運用探索發現法,讓學生積極參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把主體地位返還給學生。無論是等腰三角形性質的推導,還是等腰三角形性質的應用,都是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自己完成的,教師這樣做,重視了知識的形成過程,在應用中又開拓了學生的視野,使學生的發散思維與應用技巧得到了鍛煉。
等腰三角形性質評課稿 7
在新課標中十分強調“過程”這一詞,既要重視學生的參與過程,又要重視知識的再現過程。有了學生的參與,課堂教學才顯得生機勃勃,學生才會變成課堂學習的主人。知識的再現過程有助于讓學生了解所學知識從何而來,解決何種問題,在有限的時間內探究知識,主動獲取知識。
本節課重點是讓學生通過動手折紙得出“等腰三角形的兩底角相等”及“三線合一”的性質。設計理念是讓學生通過折紙、猜想、驗證等腰三角形的性質,然后運用全等三角形的知識加以論證。使學生思維由形象直觀過渡到抽象的邏輯演繹,層層展開,步步深入,從而實現教學目標。授課過程分為4個環節:
⑴感受生活中的等腰三角形。在學習本節課之前,學生早已認識了等腰三角形,所以在上課前引導學生尋找“身邊的等腰三角形”,帶領學生走進《等腰三角形的性質》的知識世界。
⑵形象認識等腰三角形的性質。由于等腰三角形的腰、底邊、頂角和底角多數學生已提前掌握,因此對于本環節的學習學生感覺很輕松,積極參與探究等腰三角形的性質。
⑶通過折紙探究等腰三角形的性質。等腰三角形的`“等邊對等角”、“三線合一”的性質都是由其具有軸對稱性質引出的,學生得出“等腰三角形的兩底角相等”較為容易。由于擔心“三線合一”的性質學生會感到困難,我特意介紹了三角形中的角平分線、高線和中線,并且為學生們設計出對應表格,讓學生填出“三線合一”的性質。這樣做降低了“三線合一”的性質得出的難度,學生較易理解。但是我想如果讓學生自主發揮,時間雖然多浪費一些,課堂上不確定因素雖然多了一些,但是學習效果應該會好得多!
⑷運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質解決實際問題。本節課的另一個重點是學會應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質解決實際問題。課堂上,完成了一些角度計算的填空后,側重于讓學生書寫解題過程。我感覺到新課標教材中對學生解題步驟書寫的規范程度要求比較放松,但是我總是認為如果讓學生養成嚴謹的書寫習慣對于培養學生思維的嚴謹性有很大的幫助,因此經過近一個學期的嚴格要求和訓練,我們班雖然還有一部分學生對此感到困難,但是大多數學生都能夠比較順利地進行解題步驟的書寫。
教學實踐中,提倡數學教學應更關注學生的認知特點,盡量讓全體學生學有所獲。本節課從總體上看,學生基本上掌握了等腰三角形的“等邊對等角”及“三線合一”的性質,學會了等腰三角形性質的運用,較好地完成了教學目標。但我總還是覺得,這樣上課,不能滿足學習基礎較好的學生,他們會有吃不飽的感覺。若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嘗試分組練習,整體教學效果可能會更好一些。
等腰三角形性質評課稿 8
在本節課中,首先,從學生熟悉的親身經歷的現實生活入手,符合學生原有認知結構,營造使學生親自體驗新知識的氛圍,創設有利于引向數學問題本質的真實情境,引導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及探究的欲望,顯示實際生活中等腰三角形的廣泛應用,引出研究等腰三角形的重要性。
其次,通過對折、測量等活動,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探究意識和動手能力。引導學生自主探究、發現、猜想、驗證等腰三角形的性質,體驗數學的學習活動過程,發展合理推理能力,符合學生認知規律。然后,在學生經歷“實驗---發現---猜想---驗證”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討論交流,分別作出不同的輔助線,利用不同的方法證明,猜想,符合學生的原有知識結構,使學生逐步意識到,結論的'正確性需要演繹推理的確認,把證明作為學生探索等腰三角形性質活動的自然延續和必要發展,發展演繹推理的能力,激發學生對數學證明的興趣,提高學生思維的廣闊性和靈活性。
最后,啟發引導學生:要證明兩個角相等,可以通過構造兩個全等三角形進行證明。在學生獨立思考后,引導學生討論交流,分別作出不同的輔助線,用不同的思路、方法證明性質,教師對學生及時進行鼓勵評價,歸納示范,形成定理,并揭示等腰三角形性質定理的實質,體會轉化思想,同時幫助引導學生總結證明兩個角相等的方法,開闊學生思路。
等腰三角形性質評課稿 9
等腰三角形作為特殊三角形的典范,既是三角形、軸對稱等知識的深化,又是證明角相等、線段相等、直線垂直的常用依據,也為三角形相似、三角形全等等后繼知識的學習,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八年級的學生,從心理發展水平決定學習的思維特征由經驗型推理向演繹推理過度,依賴于直觀經驗作出相應的判斷和猜想,有了初步的推理驗證意識。
根據《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內容,要求落實“四基”,課堂教學要體現教學的過程性、互動性和生成性,要充分關注學生的主體地位,凸顯學生對知識的主動構建、對數學基本活動經驗的積累和對數學思想方法的感悟。我在本節課的教學設計中,采用了問題激趣引發思考,將學生掌握的等腰三角形概念和三角形的高、中線等已有知識經驗與新知進行橋接。針對學習主題,指導學生設計學習方案,逐步積累設計的活動經驗。學生主動開展操作實驗、觀察猜想、推理論證的探究性學習,得到等腰三角形的性質,關注其動手實踐、觀察猜想的直接活動活動經驗和推理論證、符號抽象的間接活動經驗的積累。學生在我將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呈現教學情境中,積極參與,對等腰三角形的性質證明,多角度的展開,活躍了思維,積累了一題多證的解題經驗。
在進一步在變式訓練中,學生通過應用性質的解釋現象,解決問題,促使經驗內化為思想,外化為解題的方法。課堂中學生充分展示學習收獲,積極開展互評互議,體驗成功的樂趣,學會客觀的評價,初步感受到了數學學習的探究性和合作交流的必要性。
本節課的設計和實施中需要改進的地方:
①設計的練習,對學生準確運用性質符號有序推理考察反饋的`顯少。
②變式練習在完成的過程中留給學生思考的時間較少,限制了學生解決問題的直接經驗的積累和思想方法的感悟。
③對于證明角度相等,未將“等邊對等角”與全等證明進行比較辨析,促進學生將獲得知識和積累經驗內化到已知的認識體系。
④對等腰三角形的性質的應用條件限制未進行判斷辨析,易導致學生將“三線合一”性質泛化到腰上。
等腰三角形性質評課稿 10
本節課的活動是從回顧軸對稱圖形的性質入手。因為等腰三角形是一種特殊的三角形,而等腰三角形是軸對稱圖形。為此,教材把本節內容安排在了軸對稱之后。我利用舊知的復習喚起學生對等腰三角形的記憶。然后通過讓學生預習,折紙、剪紙、猜想、驗證等腰三角形的性質,并運用全等三角的知識加以論證。使學生思維由形象直觀過渡到抽象的邏輯演繹,層層展開,步步深入,使學生在生動有趣的數學活動中探究出等腰三角形的.性質,從而實現教學目的。
在教學設計上,我把重點放在了學生交流展示和解疑點評上,由個別形象到一般抽象,體現出了學生從感性認識到理性知識發生發展的認知過程。在教學過程中,我注重引導學生對解題思路和方法進行總結,滲透化歸思想與分類討論數學思想;注重培養學生形成積極探索、主動學習的態度,關注學生學習興趣和體驗,充分體現數學教學主要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注重培養學生之間的合作、交流意識與語言表達能力,增強小組合作意識。
存在的問題:
1、本課主要放在學生知識的形成過程上,因此對等腰三角形性質的應用及知識的拓展方面較薄弱,顯得深度不夠。還需要在習題的設計上來補充體現。
2、課堂氣氛雖熱烈,學生對“三線合一”這一新名詞很感興趣,但還是難免一些同學只是湊熱鬧,并非真正學得真知的缺陷。要引導學生真正理解和體會幾何語言的的魅力。
等腰三角形性質評課稿 11
我聽了一節數學公開課:等腰三角形性質,任課教師對教學的知識目標、能力目標和情感目標的定位是恰當的教學方法是采用"目標——問題"的教學方法,力求體現"主體參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指導引探"的教學理念。
教學從復習提問開始:等腰三角形有哪些重要性質?教師指出等腰三角形底邊上的高線、中線和頂角平分線三線合一的性質,是研究等腰三角形底邊上重要線段之間的關系。接著教師引入新課。問題:等腰三角形中兩腰有哪些線段我們還沒有研究?將學生帶入新知識的探索之中,教師要學生動手畫出等腰三角形的兩條底角平分線,并探究它們的'關系。當學生發現"相等"關系后,教師將課堂教學引入重點程序,并以問題的形式層層展現,要求學生將上述發現表述成文字命題,并分清命題的題設和結論,再用符號語言改寫成已知和求證。學生不難證明命題的正確性。在此基礎上,教師要求學生歸納文字命題證明的一般步驟和注意事項是什么。這樣本節課的一個教學目標已初步達到了。接著教師再次要求學生探究等腰三角形兩腰上的高線、中線各有什么關系。重復上述性質發現與證明的過程,節奏也加快了。當學生還處在成功的喜悅之中時,教師又拋出一個挑戰性的問題:兩腰上還有沒有相等的線段?學生討論無果,教師只好提示:在等腰三角形△ABC中,在兩腰AB、AC上,任取D、E兩點,只要AD=AE,就可以得到BE=CD,回顧這堂課發現的性質,教師歸納出具有共性的結論:等腰三角形兩腰上的對應線段相等。(這時時間已過了30分鐘)
話鋒一轉,教師給出例題,"求證:等腰三角形底邊中點到兩腰的距離相等。"圍繞教學重點按文字命題的教學要求,師生合作,再作示范。接著教師給出了新的問題:將"中點"沿著等腰三角形底邊上的中線上下移動后,它到兩腰的距離相等嗎?還可以得到哪些相等的線段?這時課堂活躍,新的結論又多了幾個。
課堂小結階段,教師在強調文字命題證明的一般步驟后,特別肯定了同學們敢于創新的意識。在師生共探索和歸納知識的樂趣中,一節公開課也就結束了。
前面近乎單調的回述,顯然沒法呈現課堂教學的精彩。盡管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但吹盡黃沙始現金。一位入職才兩年多的青年教師,能比較準確地把握教材,經過設計——實踐——再設計——再實踐,以可貴的真實,留給了大家回味和思索。
等腰三角形性質評課稿 12
教學設計合理:兩位老師的學案設計都目標明確,融會貫通,內容恰當,思路清晰,導入簡單,設計條理清晰,層次分明,注重學生動手操作。既使學生理解并掌握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質,同時又培養了學生動手操作勇于探索的能力。
成功實施教學:兩位老師都能根據學生的特點教學,照顧中下生,面向全體,使學生的思維充分展開,教師對知識的運用和引申也非常熟練。特別是實驗中學那老師調動了學生認真思考及回答問題的積極性,效果甚好。
課堂結構緊湊:兩位老師的張馳有度,有條不紊,反饋調控恰當。
指導學生學習:學生參與,師生互動效果好。特別是實驗中學那老師輔導個別生,調動生生互動非常有效,表現積極主動,學生參與面廣。
追求美的感受:課堂教學中,兩位老師始終面帶微笑,語速不急不緩,使學生如沐春風,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完成了整堂課教學。
本教學方法設計為“合作探究型”,我覺得還應處理好以下幾點:
⑴等腰三角形“三線合一”定理的梯度,緩沖度的`設置。因為它需要兩個條件,推出兩個結論,學生第一次碰到,比較困難。我覺得應從“特殊→一般”去處理可能更好,如給出頂角的度數和底邊的長來推算,再引導到推理。而仙村中學的江老師關于“三線合一”的計算題一道也沒有。
⑵加強證題前的分析,引導學生從已知條件出發,探究解題思路,此時可能有多種途徑選擇,最好結合所要求證的結論一起考慮,按需擇取。
⑶加強學生的書寫能力的培養。本節課學生書寫板演基本沒有,比較欠缺,可能學生能說不會寫,或者寫不好。
⑷課件有些簡單,背景色調模糊,可以做些改進。學案不夠美觀,新鮮感稍差。可在習題設計上做些改動,變換方式和數據,效果會更好的。
等腰三角形性質評課稿 13
在第七周五我們參聽了仙村中學江老師和增城市實驗中學姚老師的兩節課。現就這兩節課的教學情況談談自己的意見。
江老師的課在內容上條理性較好,從橋梁導入簡單直接;能用三角形全等證明猜想,且用例題及習題鞏固知識運用。但是習題設計難道較低,層次性不夠,導致優生吃不飽。在引出“三角形三線合一”的性質這一猜想時沒有給予學生充足的時間進行小組合作討論,而是由老師直接得出思考的過程,學生并沒有思考過程的經歷,不利于創新型人才的培養。對于三線合一性質運用的習題并沒有涉及到,對優生的培養也沒有特別的體現,還有對例題的處理過于簡單,沒有引導學生怎樣思考解題的.切入點,且例題對等邊對等角性質的運用較靈活,學生初學應該存在一定的困難,老師也沒有由淺入深地引導學生進行思考。
姚老師能復習等腰三角形的相關概念,課堂練習設計能運用等邊對等角,學生完成較好,最大的亮點是課堂氣氛好,學生與學生間的互動較好,還有在課堂練習一第三道題后讓學生自己設計一道題,是對等邊對等角性質的較高運用。但是對例題的處理同樣過于簡單,沒有引導學生怎樣思考解題的切入點,且例題對等邊對等角性質的運用較靈活,學生初學應該存在一定的困難,老師也沒有由淺入深地引導學生進行思考。
還有對于例題的解法,為什么一定要設∠A為x0,當設∠C為x0時,又出現什么情況呢?兩位老師都沒有提及到。
等腰三角形性質評課稿 14
本周三下午第三節,我們全體數學組成員及教研處王主任共同學習了由數學教研組長X老師執教的《等腰三角形》一課。聽后,頗受啟發及教育。
首先,我覺得X老師很用心的在準備這節課,講這節課。因為是上學期小組匯報課講過的“熟課”,不僅學生學過,而且老師們都聽過。如果沒有新意,很容易使學生及聽課老師產生感官疲勞。但X老師匠心獨具的是,在課堂導入的環節,巧妙地安排了一場“愛因斯坦的智商”智力游戲,使學生“驚喜”的發現,自己居然和愛因斯坦的`智商同樣高,自信心無比高漲,后又借機對學生進行具備了愛因斯坦的智商,還要有勤奮學習不說空話的態度,激發了學生的學習動力。
其次,課堂教學中,X老師始終面帶微笑,語速不急不緩,使學生如沐春風,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完成了整堂課教學。另外,在課堂練習的環節,設計了積分制的回答方式,調動了學生認真思考及回答問題的積極性,效果甚好。
整堂課的設計條理清晰,層次分明,注重學生動手操作,合作探究。既使學生理解并掌握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質,同時又培養了學生動手操作勇于探索的能力。
美中稍顯不足的是,課件有些簡單,背景色調有點刺眼,可以做些改進。課堂習題學生已在上次聽課時做過,對答案很熟悉,新鮮感稍差。可在習題設計上做些改動,變換方式和數據,效果會更好的。
總之,我覺得這是一堂很成功的課。也使我體會到要想講好一堂課,必須要以無比敬業的態度認真去準備,多方搜索,積極探索,不斷反思總結改進。
等腰三角形性質評課稿 15
上周五下午參加了在“一課兩講”教研活動,兩位老師以過硬的教學功底向我們展示了精彩的課堂教學,下面是我們備課組對兩位上課老師的評課記錄:
仙村中學的江老師,由于是自己學生緣故,老師在上課過程中顯示得比較輕松,學生能夠積極配合,能夠合理有序的完成課堂教學任務,使學生在輕松愉快中學到知識。在練習的設計上也是以簡單的基礎練習為主,題量適中,能讓大部分學生都能夠完成。
實驗中學的姚老師,教學設計的較好,先是對之前學習的知識點進行復習,然后用一個剪紙的'數學活動引出本節課的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課堂練習中,能夠讓學生自己去編寫題目,一方面讓學生了解考點,另一方面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感覺。但姚老師在上課過程中,也許不是自己的學生對學生不夠了解的緣故,以至于整節課在前面的時間較松,在后面的時間顯得比較緊。
【等腰三角形性質評課稿】相關文章:
《小數性質》評課稿04-28
《等腰三角形的性質》評課稿(精選8篇)10-25
比的基本性質評課稿04-18
《比的基本性質》評課稿04-17
分數的基本性質評課稿04-06
小數的性質評課稿4篇04-18
《正比例函數的性質》評課稿06-08
《比例的基本性質》評課稿范文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