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錐的體積評課稿(精選17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時常需要編寫評課稿,評課有利于幫助和指導教師不斷總結教學經驗,形成教學風格,提高教育教學水平。那么你有了解過評課稿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圓錐的體積評課稿,歡迎大家分享。
圓錐的體積評課稿 篇1
聽了柏老師教學《圓錐的體積》一課,收獲很多,柏老師課前做了充分的準備,做到能自然、流暢地完成教學任務。下面我就本節課的兩點成功之處,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為新知識的學習搭建合理平臺。
主要體現在柏老師能夠運用原有知識來推動新知識的學習,讓學生大膽借鑒前面學習圓柱體積公式的方法來探究圓錐體積公式。利用遷移規律,讓學生從求圓柱體積的思路、方法中得到啟示,領悟出求圓錐體積的方法,使新舊知識得到整合。這種借鑒的學習方法,不僅使本節課的教學變得輕松,同時有利于學生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這種學習策略,有利于學生的進一步學習和終身的'發展。
二、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這節課的重點是通過實驗來探究圓錐體積公式的由來,柏老師引導學生做了三個實驗。一是比較圓柱和圓錐是等底等高;二是做用裝滿小米的圓柱在空圓錐中倒的實驗;三是特別設計了一組不等底或不等高的圓柱和圓錐來做倒米實驗,強調只有等底等高的圓柱和圓錐存在著的倍數關系。在實驗前,讓學生了解實驗要求,并且提出實驗目的,以實驗目的為主線,讓學生小組合作,通過動手操作,有眼睛觀察,動腦筋思考,多種感官一起參與活動,由直觀到抽象,層層深入,探索出圓錐體積公式的由來,從而理解和掌握了圓錐體積的計算公式,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操作能力和初步的空間觀念,克服了幾何形體公式計算教學中的重結論、輕過程,重記憶、輕理解,重知識、輕能力的弊病。這樣的學習,學生學得活,記得牢,既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又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是一個探索者、研究者、合作者、發現者,并且獲得了富有成效的學習體驗。
不過這節課也存在一些不足,教學環節的銜接和時間的分配有些不恰當,教學方法沒有多樣化,欠缺改革創新。
圓錐的體積評課稿 篇2
1、鉆研教材,創造性地使用教材。
范老師在充分了解學生、把握課程標準、教學目標、教材編寫意圖的基礎上,根據學生生活實際和學習實際,有目的地對教材內容進行改編和加工。如學生削鉛筆這一活動的設計,學生從削的過程中體驗到圓柱與圓錐的聯系;再如動手實驗這一環節的設計,使學生在觀察、比較、動手操作,合作交流中理解掌握新知。創造性地融入一些生活素材,加強了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2、在教學中教師注重讓學生在具體情景中,經歷操作、猜想、估計、驗證、討論、歸納等數學活動過程,探索并掌握圓錐的體積公式。
3、在難點的突破上,通過猜測,引處疑問,帶著疑問去實驗驗證,通過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動手操作,用空圓錐盛滿水后倒入等底等高空圓柱中,總結得出圓錐的體積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圓柱體積的三分之一。
不僅為推導出圓錐的體積公式發揮橋梁和啟智的作用,而且有助于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培養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為進一步學習,提供了豐富的感性材料,從而逐步從具體的操作過渡到內部語言。
數學課程要關注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體驗,教師在引入新知時,創設了一個有趣的童話情境,使枯燥的數學問題變為活生生的生活現實,讓數學課堂充滿生命活力。創造一定的情境,讓學生在這一情境中敢猜想、要猜想、樂猜想,在猜想中交流,在交流中感悟,自然地提出了一個富有挑戰性的數學問題,從而引發了學生進一步探究的強烈欲望。
圓錐的體積評課稿 篇3
高啟杰老師上了一節精彩的數學課,讓我領略了高老師與六(2)班的小伙伴們的風采,讓我獲益頗多。
本節課的亮點:
1.本節課有生活中實物(垂線錘)引入,讓學生初步感知其體積的大小、用量杯測量體積的方法;再與不能用量杯的方法來測量生活中圓錐形屋頂的體積,產生矛盾,引入探究圓錐體積,暴露學生的思維。
2.圓錐的`體積公式推導讓學生體驗非常深刻:實驗中每倒一次水就讓學生體驗一次圓錐與等底等高的圓柱體積的關系,逐步感知兩者之間的倍數關系。這是本節課最大的亮點。
同時也存在一些遺憾:
1.例題中的數據不理想,不便于計算;計算方法比較單一;計算的技巧缺乏指導,比如×31可以與題中數據進行先約分再計算,這樣可以使計算方便,提高正確率。
2.練習層次有待調整。
圓錐的體積評課稿 篇4
《圓錐的體積》是數學課程標準中“空間與圖形”領域內容的一部分。本節課主要任務是探索圓錐體積的計算公式。學生在已掌握了圓錐的特征和圓柱的體積公式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
學生已經具備以下知識和技能:掌握了長方體、正方體的表面積和體積的含義及其計算方法,并掌握了圓柱的表面積和體積的計算方法,理解了圓柱和圓錐的特征。初步經歷了“類比猜想——驗證說明”的'探索過程。能夠小組合作、動手完成一些簡單的實踐活動。在教學中不光要讓學生們知其然,還要讓他們知其所以然,即深挖知識間的內在聯系。
本節課的成功之處:
1、能圍繞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有目的、有針對性地進行復習,為后面圓錐體體積的計算埋下伏筆。例如:本課利用課件出示圓柱的圖形。提問:這是什么圖形?圓柱的體積怎樣求?學生回答:圓柱的體積=底面積×高(V=Sh)教師巧妙的出示與圓柱等底等高的圓錐(底面和高都出現)。提問:這是什么圖形?導入:圓柱的體積會求了。今天我們就來研究圓錐的體積好嗎?為圓柱與圓錐等底等高做好伏筆。
2、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注重讓學生在具體情景中,經歷觀察、操作、猜想、估計、驗證、討論、歸納等數學活動過程,探索并掌握圓錐的體積公式。在此過程中,教師注重了對學生的引導。并能運用圓錐的體積公式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通過演示、觀察、驗證先比較圓柱和圓錐等底等高的體積關系。比較這個圓柱和圓錐,誰的體積大,誰的體積小?你是怎么想的?它們等底等高,圓錐上面是尖的,所以體積小,圓柱的體積大。從而引導:那么,底面積×高是不是圓錐的體積呢?通過想象、猜測:這個圓柱和圓錐有什么特點?(等底等高)觀察:三角形的面積是長方形面積的二分之一提問:那么圓錐體積有可能是圓柱體積的幾分之幾呢?1/2或1/3。最終通過實驗驗證,經歷研究問題的過程,做完實驗,得出的結論,圓柱和圓錐的體積在等底等高的條件下V=1/3Sh。教師又引導學生小組做實驗。不是等底等高的圓柱與圓錐的關系,從而進一步證實:圓柱和圓錐是等底等高的,圓柱的體積是與它等底等高的圓錐體積的3倍,或圓錐體積是與它等底等高的圓柱體積的1/3。板書:V=1/3Sh。
3、通過觀察學生表情的變化、回答問題、練習、測試、動手操作的準確性等信息反饋,可獲知學生對新知識新技能的掌握比較扎實。從他們身上可以看出教學任務完成的比較好。
教學建議:
在讓學生利用教具進行驗證時,只要多給學生時間,特別是合作的時間,學生不僅可以探索出等底等高圓柱和圓錐的體積關系,而且根據已的知識經驗還完全可以自己推導出公式。在這一環節,教師放手程度不夠。
圓錐的體積評課稿 篇5
聽了郭老師的《圓錐的體積》一課,給人的感覺是新課標的理念已內化為郭老師的教學行為。本節課主要有以下亮點:
(1)重視學生的操作活動。學生們通過動手操作活動,感受了知識的形成過程,促進了學生思維的有效提升和實踐能力的發展。這樣學生不僅能真正理解、掌握知識,而且還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增強了他們學習的自信心。
(2)全體學生積極參與,突出學生主體作用。郭老師在教學中大膽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索,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通過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等數學活動,積極主動地發現了等底等高的圓柱與圓錐體積間的關系,進而推導出圓錐體積的計算公式。特別是數學交流體現得很充分,有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交流、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以及小組或大組的多向交流。郭老師注重給學生創設一個爭論辯解的課堂氛圍,在學生爭辯過程中,老師以一個旁聽者身份,平等地參與其中,使課堂成了一個辯論的賽場。這樣的教學真正發揮了民主性,使學生感受到了自己才是課堂的'主宰,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這節課,每個學生都經歷了自主探究學習的過程。學生獲得的不僅是鮮活的數學知識,獲得更多的是科學探究的學習方法和研究問題的方法,如果長期在這樣的探究中去學習知識,學生就會變成有思想、會思考、會研究、會學習的。
不足:
教學環節的銜接和時間的分配有些不恰當,教學方法沒有多樣化,欠缺改革創新。例如:在教學新課時,像傳統教學那樣,直接拿出圓柱和圓錐容器的教具,讓學生根據實驗要求和目的,進行倒沙實驗。我認為在實驗前,一定要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問題情景,如(你覺得圓錐體積的大小與它的什么有關?你認為圓錐的體積和什么圖形的體積關系最密切?猜一猜它們的體積有什么關系呢?你們想知道它們的關系嗎?)通過師生交流、問答、猜想等形式,強化問題意識,激發學生的思維,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望。這時候,學生就迫切希望通過實驗來證實自己的猜想,所以做起實驗來就興趣盎然。這樣學生的思維被激活了,學習的積極性提高了,興趣變濃了,課堂氣氛變得熱烈,那么教學效率,教學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圓錐的體積評課稿 篇6
今天,我們校內教研課中,我講了是六年級上冊第二單元《圓錐的體積》一課。
課堂上,我的教學環節設計層次清晰,成功之處:
1、我在教學中注重讓學生在具體情景中,經歷操作、猜想、估計、驗證、討論、歸納等數學活動過程,探索并掌握圓錐的體積公式。
2、并能運用圓錐的體積公式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培養初步的分析、綜合、比較、抽象和簡單的判斷、推理能力。
3、在讓學生結合猜想、實驗、驗證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轉化”思想方法的價值,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4、這節課的重點是通過實驗來探究圓錐體積公式的由來,我先是通過親自實驗一組是等底等高,使學生理解等底等高的圓柱和圓錐存在著一定的倍數關系;二是通過課件演示了一組不等底或不等高的圓柱和圓錐來做實驗,再次強調只有等底等高的圓柱和圓錐存在著的倍數關系。
不足之處:
1、推導出圓錐的'體積基本公式之后,沒有及時拓展公式。
2、練習時,拓展圓錐體積公式分了兩部驟,先拓展圓錐的公式,再進行習題練習,有點散。杜老師建議把這兩部分合成一部分更好,讓學生在做題過程中自己悟出當底面積不知道,給出半徑,直徑,底面周長情況下如何求圓錐的體積。
接著再來說說聽課收獲:通過聽杜老師的課,我學到了要根據學情可以適當設置一些環節突破重點,如:用方程解決兩個問題時,首要的是先要清楚怎樣設這兩個未知數,杜老師針對這一點通過讓小組討論來達成,在學生回報的同時進行點撥,讓學生很明確設哪一個量為未知數更合適,另一個量就設為含有未知數的式子。這一點是我要學習的。
每一次教研組內聽評課收獲都很多,通過自身的努力,自己的教學也有了很大的進步,我相信通過一次次的聽評課,在今后的教學道路上一定會越走越寬廣。
圓錐的體積評課稿 篇7
今天聽了史老師的圓錐的體積一課,深深地被老師精湛的教學藝術,深厚的教學經驗所打動了。
本節課值得學習的地方很多:
1、導入創設的情景,能極大激發學生的學習的欲望。
情景來源于生活,既學生活動可造房子,又與兩位教師家孩子有關,學生興趣盎然。其中的數學問題又與本節學課教學目標緊密聯系。起到很好的導入效果。
2、導學問題精煉,適合學生放手展開活動,真正體現在做中學數學的教學理念。
教師為每個組準備了學具,學生都能參與到實驗中,印象深刻。
3、展示匯報階段任然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操作完畢后,學生加以匯報,把實驗過程和發現交代的都很清楚,在這個環節學生還能引發更深層的思考,對老師板書進行質疑補充,充分體現教學中師生關系的民主化。
如:等底等高這一前提條件的引出。接著教師自然而然的讓學生又以觀察圓柱圓錐的關系,比較他們的底面積和高。這一環節學生對等底等高這一條件理解就更為深刻了。
4、公式的總結在實驗和小練習之后,安排較為合理。
實驗結束,學生發現等底等高圓柱和圓錐的'體積關系后,教師設計了一個小練習看圖填空,根據圓柱體積求圓錐體積,根據圓錐體積求圓柱體積,這樣獨特的設計,方便了更多的學生總結圓錐體積計算公式。
5、練習形式多樣,注重算法多樣性的指導。
練習的安排,由易到難,先是獨立列式計算,我來評評理,然后是直列式不計算,列式過程注重聽取不同的方法,拓寬學生的思路。再后來又出現填空判斷等練習,綜合性較強,加上教師隨口編出的練習將知識分數除法聯系起來,融會貫通,到此學生對本節知識得以較好的掌握。提升練習為學生聯系實際生活理解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價值提供了很好的資源。
建議:練習中再多創設一些獨立練習的環節,給學困生一思考的空間,也方便教師考查學生當堂的掌握情況。
圓錐的體積評課稿 篇8
教學圓錐的體積是在掌握了圓錐的認識和圓柱的體積的基礎上教學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通過觀察實驗來發現圓錐與等底等高的圓柱之間的關系,從而得出圓錐的體積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圓柱體積的三分之一,并能運用這個關系計算圓錐的體積,讓學生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由于六年級的學生對圓錐的認識和圓柱的體積的知識掌握較牢固,學生感到簡單易懂,因此學起來并不感到困難。
新課一開始,我用課件出示一個圓柱體和一個圓錐體讓學生觀察并猜測圓錐的體積和什么有關,學生聯系到了圓柱的體積,在猜想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明白學習目標。從展示實物圖形到空間圖形,采用對比的方法,不斷加深學生對形體的認識。然后課件演示實驗過程,讓孩子從實驗中得出結論:等底等高的圓錐體體積是圓柱體體積的三分之一,從而推出圓錐的體積公式。這樣,這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就水到渠成了。對圓錐的體積建立了鮮明的印象之后,再應用公式解決實際的生活問題,起到鞏固深化知識點的作用。
當然,教學是一門缺陷藝術,在教學之后我感到遺憾的是,沒讓學生動手實際操作,我想如果每個小組準備一套學具,讓他們以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使每個學生都能真切的參與到探究中去,最大限度的發揮每個學生的自主學習的能力,這樣的學習不僅使學生學會更多的知識,更重要的'是能培養學生的能力。
1、探究圓錐體積計算方法的學習過程中,學生獲得的不僅是新活的數學知識,同時也獲得了更多的是探究學習的科學方法,探究成功的喜悅以及探究失敗的深刻反思,在這樣的學習中,學生會逐步變的有思想、會思考、會逐漸發現自身的價值。
2、每個學生都經歷“猜想估計---設計實驗驗證---發現算法”的自主探究學習的過程,在教師適當的引導下給于學生根據自己的設想自由探究等底等高的圓錐體和圓柱體體積之間的關系,圓錐體體積的計算方法。讓每個學生都經歷一次探究學習的過程。
通過本節課的教學,讓我真正體會到了讓學生通過動手實踐去發現新知識的好處,學生自己去發現的新知識,是一種真正的理解,不是老師硬灌輸給他的,他們能靈活用知識解決問題,這使我熟悉到新課改提倡的:“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將用新課程的理念指導我的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圓錐的體積評課稿 篇9
圓錐的體積是在學生直觀認識圓錐的特征,會算圓的面積,以及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的體積的基礎上安排教學的。因此,我有針對性地設計、制作了本節課的輔助教學課件,既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優化教學過程,提高課堂教學質量。一節課下來,我靜心思考,有以下幾點反思:
一、學生動手操作,激發興趣,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精神。
我在教學圓錐的體積計算公式時,為了讓學生直觀感知圓錐的體積與它等底等高的圓柱的體積的關系。首先讓學生在課前自己動手做實驗,加深學生對圓柱和圓錐的認識。在課堂上改教師演示為學生分組動手實驗,用圓錐裝滿水倒入和它等底等高的圓柱里的過程。
并在動畫下面巧設問題:用圓錐裝滿水倒入和它等底等高的空圓柱里,倒幾次正好倒滿?每次水的高度是圓柱高度的幾分之幾?有層次的教學設計,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充分體現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與學的雙邊活動。學生通過認真操作實驗,觀察思考,都明白了圓錐的體積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圓柱體積的1/3,從而推導出圓錐體積的'計算公式,這樣就有一種水到渠成的感覺。同時也培養學生觀察、操作、討論、歸納、整理等技能,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認真操作的態度。
二、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數學課程要關注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體驗,教師在引入新知時,創設了一個有趣的童話情境,使枯燥的數學問題變為活生生的生活現實,讓數學課堂充滿生命活力。學生在判斷公平與不公平中蘊涵了對等底等高圓柱和圓錐體積關系的猜想,他們在這一情境中敢猜想、要猜想、樂猜想,在猜想中交流,在交流中感悟,自然地提出了一個富有挑戰性的數學問題,從而引發了學生進一步探究的強烈欲望。在應用公式的教學中,又把問題轉向到課初學生猜測且還沒有解決的問題,引導學生計算出圓錐的體積,終于使懸念得出了滿意的結果,使學生獲得了成功的喜悅。
三、全體學生的積極參與,突出學生的主體作用。
由于我平時非常重視讓學生參與教學的全過程,重視培養學生的思維想象力,因此,學生在這節課上,表現也相當的出色。我在教學中大膽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索,經歷“再創造”的過程。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等數學活動,積極主動地發現了等底等高的圓柱與圓錐體積間的關系,進而推導出圓錐體積的計算公式。
特別是數學交流體現得很充分,有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交流、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以及小組或大組的多向交流,這種交流是立體、交叉型的,它能催化學生的意義建構。在有的小組實驗失敗后,引導學生在反思中不斷進行自我調控,在調控中增強了體驗的力度,有效培養了學生的元認知能力。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突出了學生的主體作用。
總之,這節課,每個學生都經歷了“猜想---實驗---發現”的自主探究學習的過程。學生獲得的不僅是鮮活的數學知識,獲得更多的是科學探究的學習方法和研究問題的方法,孩子們體驗到了探究成功的喜悅,進行了探究失敗的深刻反思,有利于從小樹立科學的實驗觀。我思考:如果長期在這樣的探究中去學習知。
圓錐的體積評課稿 篇10
上完《圓錐的體積》這節課,我反思了整堂課的教學,總的來說,上下來還是可以,通過學生大膽猜測圓錐的體積可能和什么形狀的物體有關引入科學驗證,然學生在兩次倒水的過程中發現等底等高的圓柱與圓錐體積間的關系,由此引出圓錐的的體積公式V=Sh÷3,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非常注重讓學生參與教學的全過程,畢竟學生始終是活動的主體。同時引導學生用科學的態度去對待這個實驗,驗證自己的猜想,整個過程注重實事求是,認真分析自己的實驗結論,培養了學生科學的`實驗觀。教學中“圓錐的體積是圓柱的1/3,它們一定等底等高”這個環節我沒有預先設計的,它是課堂中隨機生成的,卻讓學生增加了知識,通過學生的舉例子,學生能發現當當圓柱和圓錐的底面積和高交叉相等時,圓錐的體積也是圓柱體的三分之一,因此這句話是錯的。總而言之,這節課每個學生都經歷了“猜想---實驗---發現”的環節,不僅讓學生獲取了新知,也讓學生體會到探索成功的樂趣。
但課后反應的的作業情況來看,學生基本理解了圓錐的體積,但在計算時卻經常忘記除以3。一些學習困難的學生對于稍微需要靈活判斷的題目還是不能有較好地把握,從而也可以看出,他們對于該體積公式的理解也只是停留在了較簡單的和較低的層面,知識死記公式,不能靈活應用。
圓錐的體積評課稿 篇11
對于《圓錐體積》的教學,我前些年按傳統的教法:用空心圓柱、圓錐裝沙的實驗,得出圓錐體積的計算公式,的確有不妥之處,其一用“容積”偷換“體積”的概念,淡化了學生對“體積”的理解。其二在實驗中,把“容積”看作近似地等于“體積”有失科學的嚴密性,對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不利。由于自己的守舊,一直沒能突破,沒想到今日的突破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也引發我的進一步思考:
1、在日常的教學中,我們教師常常提醒學生,學習不能死守書本、不知變化、人云我云,要不拘泥、不守舊。那么我們教師自己更應該打破條條框框、突破教材、創造性的`靈活地使用教材。
2、陶行知先生倡導“手腦聯盟”,他說“人生兩個寶,雙手和大腦”就是要學生手腦并用。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如果我們教師能給學生創造人人參與,既動手又動腦的情景,就能最大限度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讓不同的學生在活動中得到不同的發展。
3、實驗后的交流是培養學生思維的有力的催化劑。在交流中,學生通過比較、思考,加深了對公式的理解,不僅理解了圓柱體和圓錐體之間的關系,而且培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表達能力、概括能力。
總之,我們教師只有在教學活動中,努力創造條件,讓學生主動參與、發現和揭示數學原理和方法,我們的數學課堂就一定能生成更多的精彩!
圓錐的體積評課稿 篇12
以前教學《圓錐的體積》時多是先由教師演示等底等高情況下的三分之一,再讓學生驗證,最后教師通過對比實驗說明不等底等高的差異,但效果不太好,學生對等底等高這一重要前提條件,掌握得并不牢固,理解很模糊。為了讓學生理解“等底等高”是判斷圓錐的體積是圓柱體積的三分之一的前提條件,我就設計了以上的教學片斷:讓學生自選空圓柱和圓錐研究圓柱和圓錐體積之間的關系,學生通過動手操作得出的結論與書上的結論有很大的差異,有三分之一、四分之一、二分之一,思維出現激烈的碰撞,這時我沒有評判結果,而是讓學生經歷一番觀察、發現、合作、創新過程,得出圓錐體積等于等底等高的圓柱體積的三分之一,這樣讓學生裝在看似混亂無序的實踐中,增加對實驗條件的辨別及信息的批判。既圓滿地推導出了圓錐的體積公式,又促進了學生實踐能力和批判意識的發展。而這些目標的'達成完全是靈活機智地利用“錯誤”這一資源,所產生的效果。
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我們要善于利用“錯誤”這一資源,讓學生思考問題幾經碰壁終于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把思考問題的實際過程展現給學生看,讓學生經過思維的碰撞,這樣做實際上是非常富于啟發性的.學習數學不僅要學會這道題的解法,而且更要學會這個解法是如何找到的。
教學不僅僅是告訴,更需要經歷。真正關注學生學習的過程,就要有效利用錯誤這一資源,教師要勇于樂于向學生提供充分研究的機會,幫助他們真正理解和掌握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這樣,我們的課堂才是學生成長和成功的場所。
圓錐的體積評課稿 篇13
在教學“圓錐的體積”這一課時,我沒有用傳統的講解演示法去組織教學,而是采用探究性學習的方法組織學生的學習活動。圍繞怎樣能讓學生積極參與探究活動的問題,我思索了好一陣子,曾作過這樣的設計:圓錐的體積大小與什么有關?當學生回答與圓錐的底面積和高有關時,教師接著問:已知圓錐的底面積和高怎樣計算圓錐的體積?這時,估計有學生很快說出計算公式,因為有學生已看過書,這是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此時教師該怎么辦?不讓這些學生回答,這是對他們的不尊重,可能會打消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如果讓他們回答,勢必會影響班上絕大多數學生探索的積極性,因為他們原本是不知道這個結論的,現在結論已給出,又何必苦苦進行探索?
我反復地思考著,預想著學生中可能會出現的種種情況……,于是我決定提問:你能想什么辦法自己去發現圓錐體積的計算公式?這一問題的提出,不在公式本身,而在于發現公式的思考方法上,我想,小學生往往只關心結果,不注意思考方法和過程,既使看過書的學生,大多也未曾思考為什么會是這樣之類的問題,這問題能將學生的思維聚焦在探究的方法上,而重視對探究方法的思考,正是我們的數學教學應該加強的.,問題一提出,學生就置身于問題情景中,興趣盎然地投入探究活動之中。
實踐證明,整個學習過程,是一個積極探究的過程,學生始終是主動的探索者,從教學效果來看,學生不僅主動地建構計算圓錐體積的新知,而且思考力得到有效的培養。
課后反思這節課,我想探究性學習決不是讓學生盲目的試誤,否則將會出現形似探究,實際上還是講解灌輸的教學。我認為,進行探究性學習的關鍵是:教師要將自己假設成學生,了解學生思維的實際情況,善于將書本上結論性知識轉變成學生樂于探究的問題,從而燃起學生探究的欲望,使學生以飽滿的情態積極投入到探索性學習活動中,教師還必須引導學生關注探究的方法,給予探究方法的指導,讓學生在探究中學會探究,提高主動獲取知識的能力。
圓錐的體積評課稿 篇14
由于本節課活動單設計合理,問題比較精細,學生能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自主設計實驗過程,從而選擇合適的學具來做實驗,在比較、分析中得出圓錐的體積公式,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具體分析如下:
一、收獲:
1、探究圓錐體積計算方法的學習過程,學生不再是實驗演示的被動的觀看者,而是參與操作的主動探索者,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學生獲得的不僅是新活的數學知識,同時也獲得了更多的`是探究學習的科學方法,探究成功的喜悅以及探究失敗的深刻反思,在這樣的學習中,學生會逐步變的有思想、會思考、會逐漸發現自身的價值。
2、每個學生都經歷“猜想估計---設計實驗驗證---發現算法”的自主探究學習的過程,在教學案的引導下學生能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自主設計實驗過程,從而選擇合適的學具來做實驗,在比較、分析中得出只有等底等高的圓柱和圓錐才有這樣的關系,從而加深了等低等高的印象,進而得出圓錐的體積公式,讓每個學生都經歷一次探究學習的過程。
3、學生在展示中獲得了成功的喜悅,體驗了探究的樂趣。
自采用“活動單導學”教學模式以來,學生敢說、愿說、樂說,學生的語言能力及敘述問題的條理性、層次性有了明顯的提高。在本節課中學生能夠根據教學案中的問題進行思考、討論,從而大膽展示,能夠把動手實踐和語言表達結合在一起,從而清楚地展示了圓錐的體積探究的全過程。這點值得充分的肯定。
二、不足:
1、實驗教材具有現成性,學習用具具有一定的實際限制,使學生探索思考的空間較小,不利于學生思維的充分發展。
2、學生在實驗時要求不高,導致存在著誤差。實驗失敗。
3、學習困難的學生對于一些需要靈活判斷的題目還是不能有較好的把握,從而也可以看出,他們對于該體積公式的理解也只是停留在了較簡單的和較低的層面。在與圓柱的體積的聯系中,思維的靈活度不夠。后來也感覺他們有出現一點點厭學的情緒,這是因為在最后他們把自己當成了傾聽者。缺少了一種主動思維和思考的愿望。
三、 措施:
1、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做題時認真仔細。
2、鼓勵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間動手做一些學具,不僅會增強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而且可以用到學習中去。
3、教師要認真的去設計教學案,把每一個問題設計精細,小組合作學習才能真正發揮優勢。
圓錐的體積評課稿 篇15
圓錐的體積是在學生直觀認識圓錐的特征,會算圓的面積,以及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的體積的基礎上安排教學的。以往幾次,都是按老方法進行,一開始教師就準備了一個圓柱和一個圓錐,先比較它們的底面積相等,再分別量出它們的高也相等。進而由老師做實驗,把圓錐裝滿水(或沙)往圓柱里倒,學生觀察倒了幾次正好把圓柱裝滿。接著推導圓錐的體積等于圓柱體積的三分之一,并重點強調求圓錐的體積一定要乘三分之一。一節課上下來非常輕松,非常順利,時間也充足,作業效果也還不錯。可是到了綜合運用問題就出來了:忘記乘三分之一的,計算出錯的,已知圓錐的體積和底面積,求高時,直接用體積除以底面積的,出的錯誤五花八門。
再上這節課時,我加強了以下幾個點的教學,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1、教學新課時,我出示一個圓柱體和一個圓錐體讓學生觀察并猜測圓錐的體積和什么有關,學生聯系到了圓柱的體積,通過師生交流、問答、猜想等形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強烈的探究欲望,學生迫切希望通過實驗來證實自己的猜想,所以做起實驗就興趣盎然;
2、實驗時,讓學生小組合作親自動手實驗,以實驗要求為主線,即動手操作,又動腦思考,努力探索圓錐體積的計算方法。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始終是一個探索者、研究者、發現者,并獲得了富有成效的'學習體驗。學生獲得的不僅是新活的數學知識,同時也獲得了探究學習的科學方法,探究成功的喜悅以及探究失敗的深刻反思,在這樣的學習中,學生會逐步變的有思想、會思考、會逐漸發現自身的價值。
3、學生做圖形應用題時,引導學生審題,先確定是什么圖形,再想相應的計算公式,最后根據公式列出算式。這樣對于后面的綜合運用題,學生有了這種固定思維模式,就不會亂列式。
4、列出算式后,不要按部就班的從左算到右,先觀察算式的特點,尋求簡單的計算方法,把口算和計算有機結合。如:3.14×(4÷2)2×8時,先口算(4÷2)2=4,再口算4×8=32,最后再計算3.14×32。又如:×3.14×(4÷2)2×9時,先口算×9=3,(4÷2)2=4,3×4=12,再計算3.14×12。這樣就大大地減少了學生計算難度,提高了計算的正確率。
圓錐的體積評課稿 篇16
圓錐的體積是在學習了圓錐的認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
這節課我是這樣設計的:第一部分,復習圓錐的特征和圓柱的體積=底面積×高。反思:復習舊知識之間的聯系,便于運用已學知識推動新知識的學習,為學習新知識做準備。
第二部分,便于圓柱體積的計算公式,先讓學生用轉化的思想大膽猜測,能否把體積計算方法轉化成已學過的立體圖形來推導圓錐體積公式呢?學生猜測之后,讓學生拿出手中等底等高的圓柱體,然后同桌討論得出結論,全班交流。再進行第二次實驗,同桌交換圓柱或圓錐倒進沙子之后,同桌討論,全班交流,老師引導學生兩次實驗的結論有什么不同,經過學生的`討論,師生歸納出:圓錐的體積等于等底等高的圓柱體積的三分之一。并強調V=3SH的前提條件是等底等高。
反思:這一環節讓學生用轉化的思想猜測,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探究欲望。緊接著讓學生兩次動手實驗,親自體驗知識的探究過程。符合小學生的認知規律,便于學生主動地獲取知識,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通過實驗,學生參與了知識的形成過程,得出了只有在等底等高的情況下圓錐的體積是圓柱的三分之一,否則這個結論不成立。
全課反思:英國教育家思賓塞說過:“在教育中應該盡量鼓勵個人發展的過程,應該引導兒童自己進行探究,自己去推理,給他們講的應該盡量少,而引導他們去發現的應該盡量多,這樣教師在教學中才能真正由重結果向重過程轉變,成為學生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因此,這節課,我引導學生進行實驗,放手讓他們動手操作,在操作的過程中得出結論,突破教學難點,理解圓錐的體積計算方法。看著孩子們聽到老師的稱贊,他們那開心的笑臉,我想:只有讓孩子們成為學習的主人,老師只做引導者和合作者,引導得當,合作愉快時,那我們就真正起到了教書育人的作用,還有誰不想學習數學這門有意義的課程呢?
圓錐的體積評課稿 篇17
以前教學圓錐的體積時,多是先由教師演示等底等高情況下的圓柱體積的三分之一正好是圓錐的體積,再讓學生驗證,最后教師通過對比實驗說明不等底等高的差異,但收到的效果不佳。
學生對“等底等高”這一重要條件掌握并不牢固,理解很模糊。為了讓學生理解“等底等高”是判斷圓錐的體積是圓柱體積的三分之一的前提條件,我在六年級(6)班設計了這樣的教學片斷:讓學生自選空圓柱和圓錐,研究圓柱和圓錐體積之間的關系,學生通過動手操作,得出的結論與書上的結論有很大的差異,有三分之一、四分之一、二分之一的。
思維也出現了激烈的碰撞。這時,我沒有評判結果,而是讓學生經歷一番觀察、發現、合作、創新的'過程,得出圓錐體積等于和它等底等高圓柱體積的三分之一。這樣讓學生置身于看似混亂無序的實踐中,增加對實驗條件的辨別及信息的批判。既圓滿地推導出了圓錐的體積公式,又促進了學生實踐能力和批判意識的發展。而這些目標的實現,完全是靈活機智地利用“錯誤”這一資源所產生的效果。
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我們要善于利用“錯誤”這一資源,讓學生思考問題,讓他們去幾經碰壁,終于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把思考問題的實際過程展現給學生,讓學生經歷思維的碰撞。這樣做實際上是非常富于啟發性的。學生做數學題不僅要學會這道題的解法,而且更要懂得這個解法的來歷。
教學不僅僅是告訴,更需要經歷。真正關注學生學習的過程,有效利用“錯誤”這一資源,勇于、樂于為學生創造時機,幫助他們真正理解和掌握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這樣,我們的課堂才是學生成長和成功的樂園!
【圓錐的體積評課稿】相關文章:
圓錐的體積評課稿09-23
經典圓錐的體積的評課稿11-22
《圓錐的體積》的評課稿05-31
圓錐的體積的評課稿集錦11-29
圓錐的體積的評課稿[薦]09-08
圓錐的體積的評課稿5篇12-05
圓錐的體積的評課稿(精選20篇)03-17
圓錐的體積的評課稿(精選15篇)03-18
圓錐的體積的評課稿(精選19篇)02-22
圓錐的體積的評課稿11篇11-24